工业化桥梁建造技术(2016.1武汉)
桥梁工业化建造发展报告
![桥梁工业化建造发展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e113efc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6a.png)
桥梁工业化建造发展报告1. 背景桥梁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然而,传统的桥梁建造方式存在着效率低、成本高、施工周期长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桥梁工业化建造逐渐兴起。
桥梁工业化建造是指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在工厂内预制构件,并在现场进行组装安装的一种新型建造方式。
它可以大幅度提高桥梁建设效率,降低成本,缩短施工周期,提高质量。
2. 分析2.1 桥梁工业化建造的优势•高效率:采用工厂化生产方式,能够实现规模化生产和流水线作业,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成本:相比传统施工方式,桥梁工业化建造可以减少人力资源和材料浪费,从而降低总体成本。
•缩短施工周期:预制构件可以与现场施工同时进行,有效缩短了整个项目的施工周期。
•提高质量:工厂化生产能够保证构件的一致性和质量稳定性,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对质量的影响。
2.2 桥梁工业化建造的挑战•技术难题:桥梁工业化建造需要先进的技术和装备支持,包括CAD/CAM设计、模具制造、自动化生产线等。
•标准规范:桥梁工业化建造需要统一的标准规范,以确保预制构件的互换性和安装质量。
•市场推广:传统观念和习惯使得一些项目仍然采用传统施工方式,推广桥梁工业化建造还面临市场认可度问题。
3. 结果3.1 桥梁工业化建造在国内的应用情况目前,我国在桥梁工业化建造方面已取得了一定成果。
例如,在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已经广泛应用了预制箱梁、组合箱梁等预制构件。
这些应用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还降低了成本,并且在质量上也有明显提升。
3.2 桥梁工业化建造的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对效率和质量的要求提高,桥梁工业化建造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预制构件的多样化和标准化将成为发展趋势,同时,智能化生产、数字化设计和信息化管理也将推动桥梁工业化建造向更高水平发展。
4. 建议4.1 加强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加大对桥梁工业化建造相关技术研发的投入,推动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的研究与应用。
武汉长江大桥首创新型施工方法7篇
![武汉长江大桥首创新型施工方法7篇](https://img.taocdn.com/s3/m/9af02356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01.png)
武汉长江大桥首创新型施工方法7篇第1篇示例:武汉长江大桥是连接武汉市区和汉口市区的重要大桥,也是中国长江上的一座重要跨江大桥。
自1973年建成通车以来,已经成为武汉市的交通动脉和城市地标之一。
由于长江大桥长期以来承受着相当大的车流量和载重量,日常维护和修缮任务十分繁重。
为了确保长江大桥的安全和稳固,武汉市交通部门决定对长江大桥进行全面的维修和改造。
为了确保工程顺利进行,施工方采用了新型的施工方法,取得了成功的经验。
新型施工方法的首创性表现在原有桥梁维修技术之外的攀架搭设上。
针对以往长江大桥维修工程施工过程中受限于人力搭设攀架的常规做法,施工方引入了高空作业机器人,使高空攀架施工工艺不再依赖人力。
高空作业机器人是一种具有智能化控制系统和倒置式钢框架结构的新型施工装备,可实现攀架工艺的机械化操作。
这种新型施工方法不仅提高了攀架的施工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攀架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新型施工方法还节约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减轻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更加符合现代化工程施工的要求。
新型施工方法的首创性还表现在桥梁主体结构加固上。
在过去的桥梁结构加固工程中,传统的加固方法往往需要借助辅助支撑和大型机械设备。
而施工方选择了采用碳纤维加固技术,首创了一种全新的桥梁结构加固方法。
碳纤维加固技术是一种将高强度碳纤维布粘接在原有桥梁结构表面,并进行拉、压等不同方向的预应力加固的技术手段。
相对于传统的加固方法,碳纤维加固技术不需要借助辅助支撑和大型机械设备,具有施工周期短、施工成本低、对原有结构影响小等特点。
碳纤维加固技术还能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对于长江大桥这样的重要交通枢纽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新型施工方法的首创性还体现在施工环保方面。
在长江大桥维修工程中,施工方积极探索使用环保型的材料和工艺,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在河床维修工程中,施工方使用了新型的环保型混凝土作为主要修复材料,该材料具有自生态环境可控性好、低碳环保等特点。
武汉长江大桥首创新型施工方法
![武汉长江大桥首创新型施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69f98cb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9c.png)
武汉长江大桥首创新型施工方法1. 引言1.1 武汉长江大桥的重要性武汉长江大桥作为长江上一座重要的桥梁,连接了武汉的两岸,承担着交通和经济的重要作用。
武汉市是中国中部重要的经济中心,也是长江流域重要的交通枢纽。
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对于加强武汉市与长江沿岸城市之间的联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在城市快速发展的今天,武汉长江大桥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随着人口和车辆的增加,传统施工方法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我们需要不断创新施工方法,提高建设效率,保障桥梁的安全运行。
通过引入新技术和新方法,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将更加高效和可持续,为城市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2 施工方法的创新意义新型施工方法的引入能够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和质量。
传统的施工方法往往存在效率低下、成本高昂、安全隐患多等问题,通过引入创新的施工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和质量。
新型施工方法能够促进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
在创新的施工方法中,往往涉及到新的技术和工艺,通过不断尝试和实践,可以推动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推动整个建筑工程行业的技术进步。
施工方法的创新意义不仅体现在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上,更重要的是能够推动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为建筑工程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武汉长江大桥这样重要的工程项目中尤为突出,其施工方法的创新将带来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2. 正文2.1 长江大桥施工传统方法存在的问题长江大桥作为中国交通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和施工一直备受关注。
传统的长江大桥施工方法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传统方法下施工周期长。
传统的长江大桥施工方法多依赖于人力和机械设备,而受到天气、水流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导致施工周期较长,难以保证工程进度。
传统方法下施工成本高。
人力和机械设备是施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随着人工和设备成本的不断上涨,传统施工方法的成本也随之增加,给工程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压力。
桥梁施工技术概述
![桥梁施工技术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014c08eefab069dc50220133.png)
桥梁施工技术概述摘要:桥梁可以展示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更是生产发展和科学进步的写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各项事业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公路交通的大发展和西部地区的大开发为公路桥梁建设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十年来,我国大跨径桥梁的建设进行了一个辉煌的时期。
本文将回顾一下桥梁建设概况、梁桥特点,并对桥梁中的拱桥的施工做一些初步分析,以便对提高桥梁施工水平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桥梁建设概况梁桥特点及分类拱桥施工Abstract: The bridge can show a country’s culture, but also the production development and scientific progress portraiture.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various busines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highway traffic big development and the large-scale development in west for highway bridge construction to bring good luck. Ten years, our country the construction of long-span Bridges had a great time. This article will review the bridge construction survey, the beam bridge featur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ridge arch bridge do some preliminary analysis, so a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bridge construction, play a role in promoting.Keywords: bridge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classification of general situation girder bridge arch bridge construction中图分类号:U44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正文在公路建筑中,桥涵是路线重要组成部分。
徐东高架桥钢箱梁制造技术
![徐东高架桥钢箱梁制造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5b483c4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2f.png)
制造流程简介
钢材切割和加工
首先对钢材进行切割和加工,形成所需的零 件和组件。
防腐处理
对钢箱梁进行防腐处理,以提高其耐久性。
组装和焊接
将零件和组件进行组装和焊接,形成完整的 钢箱梁结构。
检验和验收
最后对钢箱梁进行检验和验收,确保其符合 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
02
原材料及设备准备
钢材选择与处理
钢材选择
焊后热处理
进行焊后热处理,以 消除焊接过程中的残 余应力。
无损检测
使用超声波探伤、X 射线探伤等方式,对 焊接部位进行无损检 测,确保焊接质量。
防腐处理工艺
工艺流程
除锈
防腐处理工艺包括除锈、涂装和后期维护 。
使用喷砂、酸洗等方式,去除钢材表面的 锈迹和氧化皮。
涂装
后期维护
在钢材表面涂装防锈漆和面漆,提高钢箱 梁的耐腐蚀性能。
钢箱梁结构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抗风、抗震性能,适合于 城市高架桥的建设。
技术特点
01
02
03
大跨度
徐东高架桥的钢箱梁跨度 较大,采用空间网格结构 形式,具有较好的跨越能 力。
高质量
钢箱梁采用高品质的钢材 和先进的制造工艺,确保 了桥梁的质量和耐久性。
精确制造和安装
利用先进的数字化制造技 术和严格的检验程序,确 保了钢箱梁的制造精度和 安装质量。
05
安全措施与环境保护
安全操作规程
生产现场严禁吸烟,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严禁酒后 上岗。
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认真执行安全交底,不违 章作业,有权拒绝违章指挥。
进入生产现场必须按规定戴好安全帽,并系好帽带,严 禁穿拖鞋、短裤、背心上班。
严禁在无安全措施的情况下随意上下爬梯,不得在易燃 易爆场所使用明火。
武汉阳逻长江公路大桥箱梁制造工艺
![武汉阳逻长江公路大桥箱梁制造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5cef4a40c850ad02de80415d.png)
钢箱梁采用正交异性钢桥 面板 ,面板厚 1m 上斜腹板厚 1m 底板与下斜腹板 4 m, 2 m,
厚 1m 桥面板 u型加劲肋尺寸为 30 20 0 m。 0 x 8
x6 m, m 中心间距为 60 m, 0r 底板和下斜腹 a 板 U 型加劲肋尺寸为 4 0 6 x6 m,中 0 x2 0 m 心间距 为 80 m,加劲钢板尺寸为 10 9m 6 x 1m 0 m,钢箱梁横隔板标准间距 3 m,横隔 . 2
图 3 气 动 U 肋 装配 机
图 4 气动 u肋装配机
工作时将板 吊上平 台, 板块对 中、 定位 , U肋焊缝直线不 良,焊缝厚度在点焊处起伏 压紧板边; 按大致位置摆放 U肋,并使端头 也较明显 。在 阳逻大桥制造中对原来 的点焊 靠紧定位挡块 ;启动行走机构 ,使模具对准 工艺进行了改进 , 要求点焊每隔 20 30 m 5—0m U肋 的一端; 动气动系统 ,模具下压 ,在 启 处 ,长度为 5m 左右 ,点焊厚度严格控 0m 下压过程 中U肋. 自动定位装置张开顶住 U肋 制在 3 4 m, -m 这样既提高了U肋 的装配精度, - 腹板下缘并逐步定位 ,当模具下压到位时, 也保证了 U肋焊缝的直线度与外观成型 。 U肋定位完毕 ,定位点焊 固定 ;启动行走机 ( )U肋焊接 3 构,移位 ,再次装配 U肋 ,直到安装完毕 。 全桥面、底板单元件不仅数量多而且每 由于设置了弹性压块,U肋不致受压变形 。 件的焊缝长,若焊接变形太大 ,则影响了全 U肋装配机不仅提高了 U肋 的装配效率, 实 桥 的焊接质量和几何精度,同时也大大增加 现无码装配 , 而且保证 U肋装配间隙 、 直线 了矫 正工作量 ,影响工期 。合理的焊接顺序 度和位置精度 ,为单元件反变形 自动焊接提 可 以减少不必要的焊接变形 。板单元件采用 供 了技术条件 , 它比传统的 u肋装配机装配 C 2 O 气体保护 自动焊机对称施焊 ,焊接方向 工效提高 了 35 。 .倍 相 同,焊接速度一致,焊丝与面底板 间的夹 ( )U肋装配点焊 2 角为 4 ±2 o 。,焊丝前倾 l ±2 5 。,以保证 按照施工规范,U肋装配点焊一般是每 达到 良好 的熔透深度 ,自 动焊接时要 求焊工 隔 40 50 m一处 ,点焊长度 5- 0 m, 0 — 0r a 0 6m - 随时跟踪观察熔池成型善 ,避免焊缝焊偏或 在生产中由于焊接应力的存在,往往会造成 烧穿。
武汉长江大桥的基础施工方法
![武汉长江大桥的基础施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b3f1a5b5f0e7cd18425367f.png)
武汉长江大桥的基础施工方法韦成0921121057武汉长江大桥位于武汉市汉阳龟山和武昌蛇山之间,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天堑”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大桥,也是古往今来,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是我国第一座复线铁路、公路两用桥,建成之后,成为连接我国南北的大动脉,对促进南北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武汉长江大桥建于1955年9月1日,于1957年10月15日建成通车,大桥的建设得到了当时苏联政府的帮助,苏联专家为大桥的设计与建造提供了大量的指导,但是中苏关系破裂之后,苏联政府就全部撤走了专家,最后的建桥工作是由茅以升先生主持完成。
大桥建成之后,将武汉三镇连为一体,极大的促进了武汉的发展。
从全国的宏观角度来看,大桥的建成意义更是在于将京广铁路连接起来,使得长江南北的铁路运输通畅起来。
毛泽东的诗词“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正是描写武汉长江大桥的气势和重要作用。
大桥自建成以来,一直都是武汉市的标志性建筑。
武汉长江大桥全长1670.4米,正桥是铁路公路两用的双层钢木结构梁桥,上层为公路桥,下层为双线铁路桥,桥身共有八墩九孔,每孔跨度为128米,桥下可通万吨巨轮,八个桥墩除第七墩外,其它都采用“大型管柱钻孔法”,这是由我国桥梁工作者所首创的新型施工方法,凝聚着我国桥梁工作者的机智和精湛的工艺。
武汉长江大桥全桥总长1670米,其中正桥1156米,北岸引桥303米,南岸引桥211米。
从基底至公路桥面高80米,下层为双线铁路桥,宽14.5米,两列火车可同时对开。
上层为公路桥。
宽约20米,为4车道。
桥身为三联连续桥梁,每联3孔,共8墩9孔。
每孔跨度为128米,终年巨轮航行无阻。
正桥的两端建有具有民族风格的桥头堡,各高35米,从底层大厅至顶亭,共7层,有电动升降梯供人上下。
附属建筑和各种装饰,均极协调精美,整座大桥异常雄伟。
若从底层坐电动升降梯可直接上大桥公路桥面参观,眺望四周,整个武汉三镇连成一体,也打通了被长江隔断的京汉、粤汉两铁路且连通了京广线,使人心旷神怡,”。
武汉的桥(土木工程报告)
![武汉的桥(土木工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2e6658f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6e.png)
武汉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万里长江第一桥”横卧于武昌蛇山和汉阳龟山之间的江面上,是中国在万里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桥梁,在中国桥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大桥为双层钢桁梁桥,上层为双向四车道的公路桥,两侧设有人行道;下层为京广铁路复线,两列火车可同时对开;桥身共有8个桥墩,每孔跨度128米,可让万吨巨轮通行无阻;底层有电梯可直达公路桥面,站在桥上眺望四方,浩荡长江在三楚腹地与其最长支流汉水交汇,造就了武汉隔两江立三镇而互峙的伟姿,感觉十分豪迈。
大桥的通车形成完整的京广线,是国家南北交通的要津和命脉,同时也是中国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武汉长江大桥,是中国第一座横跨长江的桥梁,大桥为公路铁路两用桥,上层为公路,双向四车道,两侧有人行道;下层为复线铁路。
全桥总长1670米,其中正桥1156米,西北岸引桥303米,东南岸引桥211米。
从基底至公路桥面高80米,下层为双线铁路桥,宽14。
5米,两列火车可同时对开.上层为公路桥,宽22。
5米,其中:车行道18米,设4车道;车行道两边的人行道各2。
25米。
桥身为三联连续桥梁,每联3孔,共8墩9孔。
每孔跨度为128米,为终年巨轮航行无阻起了很大的作用.武汉长江大桥西北始于汉阳龟山南坡,东南止于武昌蛇山入江的山头。
由于龟蛇锁江,江面狭窄,缩短大桥的长度。
江底为两山余脉,除7号墩地质条件较差外,正桥的7个桥墩都立在坚固岩石上。
利用两岸山势,桥下净空高,可满足通航需要。
大桥为公路铁路双层桥,总长1670米,其中正桥长1156米。
正桥8墩9孔,每孔桥跨128米.桥墩基础施工采用“管柱钻孔法",开创了中国建桥史上的新工艺。
正桥钢梁由平弦菱形连续梁组成,钢梁设计三联,每联三孔。
钢梁制作精确,由两岸平衡悬臂向江心拼接合拢.连续梁由一组绞式固定支座和三组辊轴式支座所支撑。
在最高洪水位时,桥下净高18米,可满足上行大型轮船的通航要求。
汉阳岸引桥长303米,有17孔;武昌岸引桥长211米,12孔。
桥梁工业化探索与发展
![桥梁工业化探索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2f0d4566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fd.png)
桥梁工业化探索与发展发布时间:2021-08-19T16:22:30.763Z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月11期作者: 1.李广 2.易楚雄[导读] 目前世界上各大强国的桥梁设计水平均比较高,而中国作为桥梁设计与建设大国,在桥梁设计水平上逐渐赶上欧美等发达国家。
1.李广2.易楚雄中交隧道局华中工程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000摘要:目前世界上各大强国的桥梁设计水平均比较高,而中国作为桥梁设计与建设大国,在桥梁设计水平上逐渐赶上欧美等发达国家。
文中主要介绍桥梁工业化发展现状、基本内容和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装配式桥梁发展阐述桥梁生产力进一步释放,争取中国早日实现“桥梁强国梦”。
关键词:小半径曲线,钢箱梁桥,设计及计算1 引言桥梁结构工程一直都是国家交通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桥梁和涵洞的修建是解决实际地形地貌中各种障碍的必然措施,是公路交通运输通行的关键节点。
由于其建设工期较长、难度较大、整体系统性强、技术要求较高,国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成本。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桥梁建设的工业化发展程度非常高、速度非常快,有效地促进了交通运输行业的长足进步,为国民技术经济发展及各地区经济文化的深入交流搭建起了桥梁,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 桥梁工业化概述桥梁工业化是指采用现代化的制造、运输、安装和科学管理的大工业的生产方式,来代替传统桥梁建设中低效率、低水平的、分散的手工业生产运输方式。
桥梁工业化的主要特征有:(1)桥梁设计标准化。
(2)构配件生产工厂化。
(3)施工安装机械化。
(4)组织管理科学化。
3 桥梁工业化发展历程 1950年以后,在欧洲和美国桥梁工程建设发展的高潮中,创造出了许多切合实际的技术、方法和工法。
其中最能体现工业化的有:移动托架拼装工法;移动架桥机悬挂拼装工法;钢混组合结构开始在工程中应用等。
1960年以后,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顶推施工技术的成功问世,成为跨越深谷障碍的长桥、曲线桥的最为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法。
武汉长江大桥的基础施工方法
![武汉长江大桥的基础施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eebae31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c4.png)
武汉长江大桥的基础施工方法韦成07武汉长江大桥位于武汉市汉阳龟山和武昌蛇山之间,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天堑”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大桥,也是古往今来,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是我国第一座复线铁路、公路两用桥,建成之后,成为连接我国南北的大动脉,对促进南北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武汉长江大桥建于1955年9月1日,于1957年10月15日建成通车,大桥的建设得到了当时苏联政府的帮助,苏联专家为大桥的设计与建造提供了大量的指导,但是中苏关系破裂之后,苏联政府就全部撤走了专家,最后的建桥工作是由茅以升先生主持完成。
大桥建成之后,将武汉三镇连为一体,极大的促进了武汉的发展。
从全国的宏观角度来看,大桥的建成意义更是在于将京广铁路连接起来,使得长江南北的铁路运输通畅起来。
毛泽东的诗词“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正是描写武汉长江大桥的气势和重要作用。
大桥自建成以来,一直都是武汉市的标志性建筑。
武汉长江大桥全长米,正桥是铁路公路两用的双层钢木结构梁桥,上层为公路桥,下层为双线铁路桥,桥身共有八墩九孔,每孔跨度为128米,桥下可通万吨巨轮,八个桥墩除第七墩外,其它都采用“大型管柱钻孔法”,这是由我国桥梁工作者所首创的新型施工方法,凝聚着我国桥梁工作者的机智和精湛的工艺。
武汉长江大桥全桥总长1670米,其中正桥1156米,北岸引桥303米,南岸引桥211米。
从基底至公路桥面高80米,下层为双线铁路桥,宽米,两列火车可同时对开。
上层为公路桥。
宽约20米,为4车道。
桥身为三联连续桥梁,每联3孔,共8墩9孔。
每孔跨度为128米,终年巨轮航行无阻。
正桥的两端建有具有民族风格的桥头堡,各高35米,从底层大厅至顶亭,共7层,有电动升降梯供人上下。
附属建筑和各种装饰,均极协调精美,整座大桥异常雄伟。
若从底层坐电动升降梯可直接上大桥公路桥面参观,眺望四周,整个武汉三镇连成一体,也打通了被长江隔断的京汉、粤汉两铁路且连通了京广线,使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真是“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工业化桥梁建造技术(20161武汉)
![工业化桥梁建造技术(20161武汉)](https://img.taocdn.com/s3/m/823ec168a8114431b90dd8a0.png)
一、钢板组合梁桥
1 技术背景
钢板组合梁结构是组合梁结构体系中材料指标最低、使用最广泛的结构。 目前,国外中等和小跨径桥梁首选结构是钢板组合梁。 在我国该类结构数量只有零星使用。而法国使用比例达到85%,美国为60%,日本 韩国均为50%以上;该结构是环保、节能、经济、美观的结构,发展该类结构桥梁是趋 势所在。
参考荷载 )
607
3389
后浇连接顶部截 面
弯矩(kN.m) 轴力(kN)
1265 3114
3036 3389
二、高强混凝土预制墩技术
2 技术方案 -经济指标
直接单价比较 按照等效承载能力换算,现浇实心墩等效直径为1400mm,预制墩具有明 显的材料优势,造价降低15%以上。
单价对比表 35m钢板组合梁桥 单位 数量 单价(元) 备注 预制墩(C70)(D1.2m) m 5551.1 2250.5 现浇墩(C30)(D1.4m) m 5551.1 2771.6
一、钢板组合梁桥
3 技术方案
早期的组合钢板梁桥受结构计算理论、施工工艺以及设计理念的限制,用钢量指标 高、结构繁琐、不够经济。从1980年前后开始集中力量进行组合结构桥梁的开发研究, 在组合钢板梁桥方面,对传统的结构体系进行了大幅度简化,并以双主梁或少主梁为主。
采用双主梁方案可以充分发挥材料性能,为降低造价提供了基础。
应用工业化桥梁建造技术 打造桥梁品质工程
2016.01 武汉
交流提纲
第一部分 工业化桥梁建造概述
第二部分 工业化桥梁相关技术应用
第三部分 相关展望
1、 引言
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 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 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 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关 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今 后交通工程、桥梁工程的发展离不开 “落实五个发展理念,打造品质工程 ”的新理念、新要求。我公司近些年 来大力开展桥梁工业化的创新与实践 工作,也正是将时代的新要求和新理 念落到实处的体现。
建筑工业化——装配式桥梁施工技术
![建筑工业化——装配式桥梁施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b17b9b133687e21ae45a94b.png)
桥梁下部墩身与承台在工厂进行一体预制;其中,承台为倒凹形结构,其上设有多个
导向孔、多个排气补注孔和多个支撑垫板;多个导向孔均置于承台周缘,多个支撑垫板均
置于承台内腔顶面周缘,多个排气补注孔均布于墩身与承台相交处周缘;承台位于水平防
桥梁工业化建造发展报告
![桥梁工业化建造发展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3ad29a6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4b.png)
桥梁工业化建造发展报告标题:桥梁工业化建造发展报告引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这其中,桥梁作为连接城市和区域的重要纽带,起到了承载和传递交通运输的关键作用。
然而,传统的桥梁建造方式存在着效率低下、成本高昂、工期延长等问题,亟需采取更有效的手段来加速桥梁建设速度。
本篇文章将重点探讨桥梁工业化建造的发展趋势和优势,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
一、桥梁工业化建造的背景和定义1. 工业化建造的概念和特点工业化建造是指运用工业化生产方式和思维,通过标准化、模块化、装配化的方法,在工厂化生产环节中制造桥梁构件,然后在现场进行组装和安装的桥梁建造方法。
2. 桥梁工业化建造的优势- 提高工程质量:标准化和模块化的设计和制造过程能够确保构件质量的一致性。
- 提高工程效率:工厂化生产和现场组装相结合,节约了大量的施工时间。
- 降低施工成本:规模化生产和降低人力资源利用率,减少了施工成本。
二、桥梁工业化建造发展的现状和趋势1. 全球桥梁工业化建造的发展状况- 欧美地区的经验:欧美国家在桥梁工业化建造方面处于较为先进的水平,运用工厂预制构件和模数化施工方式,提高了工程质量和效率。
- 亚洲地区的应用:亚洲地区如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也在积极推进桥梁工业化建造,通过引进国外技术和研发自主技术,逐步提高了施工水平。
2. 桥梁工业化建造的发展趋势-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随着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自动化技术将在桥梁工业化建造中起到重要作用,提高了工程的精度、速度和效率。
- 新材料的应用:新材料如高性能混凝土、玻璃纤维和碳纤维等的应用,使得桥梁更加轻盈、耐久和美观,同时提高了施工速度。
- 设计和建模技术的进步:采用BIM技术(建筑信息模型)和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在建造之前进行全面的模拟和优化,减少施工中的误差和风险。
三、桥梁工业化建造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1. 标准化和规范制定的难题:由于桥梁工程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标准化和规范制定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桥梁混凝土梁板工业化智能制造技术应用分析
![桥梁混凝土梁板工业化智能制造技术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2d7b219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db.png)
安徽建筑中图分类号:U44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359(2024)3-0042-02DOI:10.16330/ki.1007-7359.2024.3.0161前言近期,住建部、交通部等部委发布《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突出和强调了“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建造”协同发展的思路和要求。
针对交通领域的行业痛点,急需研发新型的建造方式来改变现状,带动产业升级,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筑产业现代化,主要是通过工业化思维方式,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推广智能和装配式建筑。
通过标准化设计、自动和智能化工厂生产、装配化现场安装、信息化管理、数字化和智能化应用等技术手段,实现土木工程建造装配化、智能化。
2现状及方向目前智能建造与工业化在房屋建筑中得到快速发展,但在桥梁的应用亟待提升,尤其是安徽省在混凝土结构桥梁装配式技术方面开展了大量的探索,成为行业工业化发展的主要推动省份之一。
然而,目前装配式技术创新主要集中在设计端,对生产端的创新仍有不足。
桥涵等混凝土结构预制生产仍沿用固定台座的传统生产模式,一般以临时布设、零散等情况出现,存在生产过程中场地占用率高、土地资源影响大、周转效率低、设备集约不衔接、人工投入大、质量安全管控难度大等问题,亟需开展桥梁混凝土构件工业化智能制造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通过示范应用促进产业发展,服务国家交通强国战略。
3技术的重难点厂房空间由混凝土拌合区、钢筋绑扎区、模板安拆区、混凝土运输线、混凝土浇筑区、构件蒸养区、构件张拉区、构件压浆区等功能区组成,厂房高度范围内分布桁车、鱼雷罐运输轨道、布料器、液压模板及台车等多层设备空间运行线路,空间设计要求极高。
工艺繁杂、工序交叉,多条生产线循环布置难度大。
因此,立体化设计和流水化布局是本项目研究的首要难点。
混凝土装配式构件体积大、质量重,生产工艺复杂、工序繁多,涉及钢筋加工、液压模板安拆、混凝土拌合、运输、布料、振捣、构件养护、张拉压浆等50多台单机设备,设备间联动性、工序配合、整体协作等要求极高。
天堑变通途——武汉长江大桥建桥记
![天堑变通途——武汉长江大桥建桥记](https://img.taocdn.com/s3/m/49d893e7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5b.png)
天堑变通途——武汉长江大桥建桥记武汉长江大桥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长江“天堑”上修建的第一座公路铁路两用桥梁,对我国的经济、文化和国防建设发挥了长期重要作用。
大桥横跨武昌蛇山和汉阳龟山,总长1670米,其中正桥1156米,北岸引桥303米,南岸引桥211米。
大桥下层铁路为双向车道,上层为4车道公路,桥身为三联连续桥梁,每联3孔,共8墩9孔,每孔跨度为128米。
70年前,为建造这座“万里长江第一桥”,全国人民不遗余力。
从此之后,中国桥梁建设者们凭借扎扎实实的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勇担重任的勇气,让“中国桥”不断迈向新的征程,实现新的跨越。
新中国成立后,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之间运输全部由往来于武昌和汉口的驳船和轮渡接转。
由于货物运输量剧增,轮渡中转模式已满足不了需求。
1950年,时任铁道部部长的滕代远刚刚接手主持全国铁路工作不久,就根据中央指示,着手筹划修建武汉长江大桥,并进行了初步勘探调查。
1954年1月21日,周恩來听取滕代远关于筹建武汉长江大桥的情况报告,批准了《关于修建武汉长江大桥的决议》。
此后,铁道部向中央提出报告,要求聘请苏联专家组来华支援,也被迅速批准。
1954年7月左右,以康士坦丁·谢尔盖维奇·西林为首的苏联专家陆续抵达大桥工程局并开始工作。
虽有外国专家援助,但具体施工建设、试验和实施都是我国专家慢慢摸索出来的。
1955年7月,大桥正式开始施工。
工程得到了全国各地的支持,湖北省、武汉市数十万干部群众到工地参加义务劳动,从干部到工人,人人争作贡献,个个争当模范,在高空深水、特大洪水等恶劣环境下顽强拼搏。
武汉长江大桥一共有8个桥墩,桥墩是桥梁的基础,民国时期国内外桥梁专家对长江大桥先后开展4次勘探,均因资金、技术问题无功而返。
当时,在深水中建造桥墩主要采取“气压沉箱法”:先将一个大沉箱沉入江底,充入高压空气排出江水,供工人下到江底直接施工。
但这种工艺的安全极限是水下35米,长江武汉段汛期水深超过40米,一年中能施工的时间仅为3个月。
武汉长江大桥首创新型施工方法
![武汉长江大桥首创新型施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071ddc9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98.png)
武汉长江大桥首创新型施工方法【摘要】本文介绍了武汉长江大桥首创新型施工方法,对武汉长江大桥的施工背景进行了分析。
该施工方法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
该方法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创新性,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施工方法所遇到的问题。
通过该施工方法的应用,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效果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未来,武汉长江大桥首创新型施工方法将在其他桥梁建设项目中得到推广和应用,推动桥梁建设行业的发展。
武汉长江大桥首创新型施工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桥梁建设领域的发展探索了新的路径和方法。
【关键词】武汉长江大桥、首创新型施工方法、施工背景、具体内容、优势、创新性、应用效果、发展趋势、意义。
1. 引言1.1 介绍武汉长江大桥首创新型施工方法武汉长江大桥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工程项目,承载着连接武汉两岸的重要交通功能。
为了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施工风险,并保证工程质量,工程团队在大桥施工中首创了新型施工方法。
这一新型施工方法是在对传统工程施工经验的总结和借鉴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工程技术和科学管理理念,针对长江大桥的特殊情况进行了研究和创新。
通过引入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优化施工流程,简化施工难度,实现了高效、安全、高质量的施工目标。
这一新型施工方法的成功应用不仅在武汉长江大桥工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果,也为国内其他大型工程项目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它的出现,不仅为工程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也为我国工程建设行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 正文2.1 武汉长江大桥的施工背景武汉长江大桥是中国第一座长江大桥,位于武汉市江岸和江汉两区之间,连接武汉市的两岸。
由于武汉市地处长江中游,长江水位变化大,水流湍急,施工条件十分复杂。
在长江大桥的施工过程中,曾经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长江大桥的施工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长江水文条件的变化,由于长江水位波动大,水流湍急,导致桥梁施工难度增加;二是地质条件的复杂性,武汉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地下水位较高,岩层多为砂岩和页岩;三是施工环境的限制,如气候条件、交通状况等对施工影响较大。
徐东高架桥钢箱梁制造技术
![徐东高架桥钢箱梁制造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3ef1c6d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f8.png)
人员培训和资格认证
对从事质量管理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他们具备相关的技能和 知识,并持有相应的资格认证。
质量标准制定和执行
根据相关标准和客户要求,制定具体的质量标准,并在制造过程中 严格执行。
焊接质量检测
焊接工艺评定
在开始焊接前,对焊接工 艺进行评定,确保其符合 规范和设计要求。
绿色制造
采用环保材料和工艺,降低制造过程中的能耗和排放,实现绿色制 造。
定制化设计
针对不同客户的需求,进行定制化的钢箱梁设计,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和市场竞争力。
行业发展前景与趋势
1 2 3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不 断推进,钢箱梁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技术创新推动发展
制造流程简介
01
02
03
04
钢材切割和加工
首先对钢材进行切割和加工, 形成所需的零件和组件。
组装和焊接
将零件和组件进行组装和焊接 ,形成完整的钢箱梁结构。
防腐处理
对钢箱梁进行防腐处理,以提 高其耐久性。
检验和验收
最后对钢箱梁进行检验和验收 ,确保其符合设计和质量要求
。
CHAPTER 02
原材料及设备准备
01
徐东高架桥钢箱梁制造过程中,采用自动化焊接技术,提高了
焊接质量和效率。
数字化模拟技术
02
通过数字化模拟技术,对钢箱梁的制造过程进行模拟和优化,
确保了制造过程的准确性和精度。
防腐涂层技术
03
钢箱梁的外表面涂覆了防腐涂层,提高了桥梁的使用寿命和安
全性。
技术创新与改进方向
城市高架桥梁工业化建造技术
![城市高架桥梁工业化建造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0ec6ba46bec0975f465e2e5.png)
第二届桥梁智慧建造技术创新发展论坛城市高架桥梁工业化建造技术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目录CONTENTS一引言二上海市政总院预制装配技术概况三桥梁预制构件技术开发一引言预制装配建筑发展史我国发展预制装配建筑经历了启动、低潮、再启动三个阶段。
•启动(1950年~1980年):覆盖建筑、铁道、交通等领域,建设了上千家预制厂。
•低潮(1980年~2008年):唐山大地震表明,导致预制装配式技术几乎绝迹,现浇技术得到很大的发展。
•再启动(2008年~现在):2014年建设部发布《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
新时代发展预制装配建筑是国家战略•桥梁工业化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政策推动国家层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2016)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2017)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
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
关于推进公路钢结构桥梁建设的指导意见(2016)提升公路桥梁品质,发挥钢结构桥梁性能优势,助推公路建设转型升级发展预制装配式桥梁核心是实现桥梁工业化工业化建筑采用以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和信息化管理等为主要特征的工业化生产方式建造的建筑预制装配式桥梁实质属于工业化建筑发展预制装配式桥梁核心是实现桥梁工业化二上海市政总院预制装配技术概况上海市政总院预制装配技术中心•为了响应国家战略,促进科技创新和专业发展,发挥人才梯队、大型工程和成果转化优势,上海市政总院于2017年3月成立了预制装配技术研究中心。
•中心由在桥梁和综合管廊预制装配领域具有雄厚科研实力的设计部门联合组建,拥有良好的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基础和丰富的工程应用背景,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和实施队伍。
•中心依托重大工程,开展预制装配专项技术研究,在科技成果应用、标准编制、专利申请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5米路基宽度35米多跨连续钢板组合梁上部结构通用图
2)完成多个项目的设计图纸 纵三高速淮河桥11.265公里引桥施工图设计
北沿江高速公路巢无段裕溪河大桥4.866km公里引桥施工图设计
青海G213策克至磨憨公路东沟特大桥施工图设计 兰州市城市高架桥工可
第二部分 工业化桥梁相关技术应用
根据济祁高速合肥段工程量清单价格,35m钢板组合梁与30m小箱梁造价对比 表如下:
一、钢板组合梁桥
3 技术方案——经济性比选
随着跨径的变化,预应力混凝土梁桥与钢板组合梁桥造价变化如下图所示:
(注:本图钢板组合梁基于钢材原材料3500 元/t)
一、钢板组合梁桥
3 技术方案——受力性能比选
小箱梁:考虑普通钢筋的作用,极限承载力富裕不到10%。按荷载短期效应组
一、钢板组合梁桥
2 应用实例 3)武汉市高架桥
40m跨钢梁高2.1m,总高2.45m,桥面宽26.0m。
横桥向布置五片主梁,中心间距5.0m,悬臂3.0m。
主梁间采用0.5m高小横梁,纵桥向按5m间距设置。 主梁上翼缘与桥面板采用圆柱头焊钉连接。 支点处端横梁与主梁等高。
一、钢板组合梁桥
我公司已获得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明专利。
第二部分 工业化桥梁相关技术应用
一、钢板组合梁桥
二、高强混凝土预制墩技术
三、装配式混凝土通道技术
四、超薄型节段预制梁 五、其它应用技术
三、装配式混凝土通道技术
一、钢板组合梁桥
二、高强混凝土预制墩技术
三、装配式混凝土通道技术
四、超薄型节段预制梁 五、其它应用技术
二、高强混凝土预制墩技术
1 技术背景
预制桥墩目前已在厦门高架BRT工程、东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上海长 江大桥的桥墩设计和施工中得到了成功应用,应用效果良好,经济效益显著。
东海大桥预制墩现场图
建筑预制柱施工
构采用高强管型预制
墩,基础采用PHC管 桩基础,工厂化率达 到80%以上。
2、 桥梁工业化定义
桥梁工业化:
通过现代化的制造、运输、安 装和科学管理的大工业的生产方 式,来代替传统桥梁建设中分散
的、低水平的、低效率的手工业
生产方式。
桥梁工业化的主要特征:
桥梁设计标准化
构件生产工厂化 施工安装机械化 组织管理科学化
二、高强混凝土预制墩技术
4 应用实例-工厂化预制
二、高强混凝土预制墩技术
4 应用实例-济祁高速淮河特大桥
吊装
杯口施工
安装后
现场应用图
二、高强混凝土预制墩技术
4 应用实例-济祁高速淮河特大桥
淮河特大桥安装效率为每个标段每天8 根,与现浇桥墩相比,减少了一倍以上的工 期。
二、高强混凝土预制墩技术
二、高强混凝土预制墩技术
2 技术方案 -现场试验
试验墩 张拉设备安装
墩顶加载点
测点埋置
2 技术方案 -现场试验
实际竖向与水平加载值均大于设计值,验证了预制墩及接头承载力的安全性与可 靠性。
偶然状况 (作为试验施加的最大 参考荷载 ) 607 3389 3036 3389
分 项
作用力 水平力(kN)
一、钢板组合梁桥
3 技术方案——钢板组合梁施工
1) 施工方法 普遍采用先钢梁再桥面板的施工方法,尽可能降低支点混凝土承受的负弯矩。 技术动态:设计和施工密切配合、相互依存
设计与施工的相互依存,不要从单一角度考虑问题,而 是从设计与施工的各个环节全面考虑,其结果是材料更加 节省、施工更加便捷。
4 应用实例 高强混凝土预制墩造价低,施工质量可靠,在济祁高速淮河特大桥的 11.5公里引桥中已全面使用,通过与传统现浇墩相比,其在工期、质量、 效率、风险控制、环保等方面优势明显,综合经济效益具有很大优势,预 制墩的应用是国内公路首次全线大规模化采用潜在效益巨大,将成为纵三合肥段标准化建设的一大亮点。
有利于施工管理
工厂化程度高,现场工序少。 有利于降低造价 工厂化和机械化可大大降低劳动强度,减少人工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有利于环境保护 工地现场粉尘量少,噪音污染小,环境破环小,资源利用率高。
我公司桥梁工业化技术成果
济祁高速淮南至合 肥段淮河特大桥引桥 全长11.245km,上部 结构采用35m跨径钢 板组合梁桥,下部结
一、钢板组合梁桥
3 技术方案——景观性比选
简洁、美观
多梁布置、零乱
钢板组合梁桥上部结构轻盈、简洁,全桥通透性较好;相比之下现浇混
凝土箱梁体量较大,易使人产生压抑感。
一、钢板组合梁桥
4 主要成果
1)完成多套钢板组合梁上部结构通用图
28米路基宽度40米跨连续钢板组合梁上部结构通用图 28米路基宽度35米多跨连续钢板组合梁上部结构通用图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组合 253 3114 1265 3114
试验荷载(墩顶)
竖向力(kN) 弯矩(kN.m)
后浇连接顶部截 面
轴力(kN)
二、高强混凝土预制墩技术
2 技术方案 -经济指标
直接单价比较 按照等效承载能力换算,现浇实心墩等效直径为1400mm,预制墩具有明 显的材料优势,造价降低15%以上。 单价对比表 35m钢板组合梁桥 预制墩(C70)(D1.2m) 现浇墩(C30)(D1.4m) 单位 m m 数量 5551.1 5551.1 单价(元) 2250.5 2771.6 备注
高速淮河特大桥引桥钢板组合梁结构目前已钢主梁已经完成架设。桥面板正在安 装中。
一、钢板组合梁桥
2 应用实例
2)裕溪河大桥
1.公路等级: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
2.行车速度:100km/h
3. 桥梁设计基准期:100年 4.荷载等级:公路-Ⅰ级 5.引桥跨径:24m、35m不等 6. 标准横断面:单幅桥面宽16.65m,全宽33.5m
应用工业化桥梁建造技术 打造桥梁品质工程
2016.01 武汉
交流提纲
第一部分 工业化桥梁建造概述
第二部分
工业化桥梁相关技术应用
第三部分
相关展望
1、 引言
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 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 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 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关 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今
一、钢板组合梁桥
3 技术方案——钢板组合梁施工
2)钢梁制造与安装
■ 由于钢梁具有足够的梁高,顶推施工时可以不设导梁,仅在钢梁
上安装吊索塔架。
一、钢板组合梁桥
3 技术方案——钢板组合梁施工
2)钢梁制造与安装
■ 跨径较小的钢梁自重小,整体吊装施工快捷安全。
一、钢板组合梁桥
3 技术方案——钢板组合梁施工
一、钢板组合梁桥
1 技术背景
在欧洲、日本等国的桥梁建设中,组合结构桥梁占有重要地位。以法国的桥梁市场
为例,组合结构桥梁最有竞争力的跨径范围甚至可达30~110m,其中公路桥中,85%是 组合结构桥梁。英国大多数20~160m及以上跨径的公路桥,组合结构桥梁竞争力很强
,德国及美国的组合结构桥梁应用更广。
一、钢板组合梁桥
1 技术背景
钢板组合梁结构是组合梁结构体系中材料指标最低、使用最广泛的结构。
目前,国外中等和小跨径桥梁首选结构是钢板组合梁。
在我国该类结构数量只有零星使用。而法国使用比例达到85%,美国为60%,日本 韩国均为50%以上;该结构是环保、节能、经济、美观的结构,发展该类结构桥梁是趋 势所在。
合计算的长期挠度:边跨跨中3.2cm,中跨跨中2.9cm,为跨径的1/1000。
钢板梁:下翼缘最大拉应力为172MPa,上翼缘最大压应力为164MPa。活载挠度
为1.4cm,为跨径的1/2500。刚度和强度均优于小箱梁。
组合结构桥梁由钢结构抗拉、混凝土抗压,充分发挥两种材料的使用
性能,可使结构设计、施工、维修更趋合理并具全寿命经济性。混凝土 结构作为桥面板可以克服钢构件的疲劳和防腐问题。钢构件作为主受力
采用钢板组合桥梁与常规设计方案主要对比因素:
★ 经济指标
★ 受力和使用性能 ★ 施工简便性和成本
★ 景观性
一、钢板组合梁桥
3 技术方案——经济性比选
钢板组合梁结构用钢量指标明显优于钢箱组合梁,具备结构的经济性; 我国目前较多采用的是钢箱组合梁结构,其材料指标明显高于国外水平;
我公司采用的钢板组合梁结构材料指标与国外相当。
3)桥面板施工
■ 预制混凝土桥面板的方法,在可施工性、加快工期以及减少桥
面板由于混凝土干燥收缩、水化热引起的拉应力等方面均有一定的 优势。
◆ 为了实现快速安装,设计制造
一些由自行式作业吊车和滑动运 输车组成的专用设备,确保预制 板快速安装。
预制板快速安装吊车
一、钢板组合梁桥
3 技术方案——方案比选
后交通工程、桥梁工程的发展离不开
“落实五个发展理念,打造品质工程 ”的新理念、新要求。我公司近些年
来大力开展桥梁工业化的创新与实践
工作,也正是将时代的新要求和新理 念落到实处的体现。
桥梁工业化对打造品质工程的促进作用:
有利于提高质量 设计、生产、安装标准化,可维修更换性强,便于质量控制和管理。 有利于节约工期 生产工厂化和安装机械化,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减短工期。
2 应用实例 3)武汉市高架桥
简洁、美观(方案效果图)
一、钢板组合梁桥
3 技术方案
早期的组合钢板梁桥受结构计算理论、施工工艺以及设计理念的限制,用钢量指标
高、结构繁琐、不够经济。从1980年前后开始集中力量进行组合结构桥梁的开发研究, 在组合钢板梁桥方面,对传统的结构体系进行了大幅度简化,并以双主梁或少主梁为主。
二、高强混凝土预制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