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之死课件使用

合集下载

《项羽之死》精品课件(63张)

《项羽之死》精品课件(63张)
总之,本段用了浓墨重彩的正面描写手法。在对比中展 现了项羽神勇过人,一往无前的英雄形象,同时也表现 了他的自负.
勇武豪爽 骁勇善战 威风勇猛
《项羽之 死》精 品课件 (63张 )
《项羽之 死》精 品课件 (63张 )
《项羽之 死》精 品课件 (63张 )
《项羽之 死》精 品课件 (63张 )
背景介绍
公元前207年10月,刘邦入关,降秦王子婴,还军霸上;12月项羽以盟主身 份召开戏西之会,封18人为诸侯王,本人为西楚霸王,刘邦为汉王。
刘邦多次进攻项羽都被打败,到前203年秋,得到韩信的帮助,才足 以跟项羽抗衡,项羽乃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 为楚。”定约后,在张良、陈平韩信等人的帮助下,围项羽于垓下,项羽 突围至乌江自刎。
三次行动
东城快战的主要情节
直夜溃围 —— 绐陷大泽 —— 决意快战
《项羽之 死》精 品课件 (63张 )
“三次行动中”作者描绘了项羽的哪些动作?有怎样的作用? 《项羽之死》精品课件(63张)
第一次:项羽——大呼、驰下、斩将 汉军——皆披靡
渲染项羽势不可挡、临战先声夺人、排山倒海的气势。用 “遂”写出了他斩将的轻而易举.神威凛凛,气势迫人的 神勇跃然纸上。
项羽何人
汉·司马迁
《项羽之 死》精 品课件 (63张 )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 “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 矣!”梁以此奇籍。
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 弟,皆已惮籍矣。
—— 《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之 死》精 品课件 (63张 )
《项羽之 死》精 品课件 (63张 )
《项羽之 死》精 品课件 (63张 )
《项羽之 死》精 品课件 (63张 )

《项羽之死》公开课课件

《项羽之死》公开课课件
——《史记 · 项羽本纪》

秦朝搞糟了自己的政令,陈涉首先发难,各路豪杰 蜂拥而起,你争我夺,数也数不清。然而项羽并非有些 许权柄可以凭藉,他趁秦末大乱之势兴起于民间,只三 年的时间,就率领原战国时的齐、赵、韩、魏、燕五国 诸侯灭掉了秦朝,划分天下土地,封王封侯,政令全都 由项羽发出,自号为“霸王”,他的势位虽然没能保持 长久,但近古以来象这样的人还不曾有过。至于项羽舍 弃关中之地,思念楚国建都彭城,放逐义帝,自立为王, 而又埋怨诸侯背叛自己,想成大事可就难了。他自夸战 功,竭力施展个人的聪明,却不肯师法古人,认为霸王 的功业,要靠武力征伐诸侯治理天下,结果五年之间终 于丢了国家,身死东城,仍不觉悟,也不自责,实在是 太错误了。而他竟然拿“上天要灭亡我,不是用兵的过 错”这句话来自我解脱,难道不荒谬吗?
示例一:
(观点)做人必须要有尊严。一个人如果 没有了尊严,生存在这世上也就毫无意义。 (事例)项羽在乌江边,面对束手就擒和自 刎两种抉择,他毅然选择自刎。(点评)一 旦被擒,受到的羞辱就无以计数,人生的尊 严也就丢失了。(名言)古语云:“男儿膝 下有黄金。”所谓“黄金”,就是这珍贵无 比的尊严。(现实)因此,在面对选择时, 我们一定要保持自己人生的尊严。
3、分析这个人物形象的社会 意义。

合作学习
感受项羽
分小组选择一处场景讨论项羽这一人物形象。 学习任务: ①概括场景主要情节; ②结合文本原句,谈谈自己根据场景想象的项羽 的形象,并评论其在此场景中突显的性格特点; ③探讨此场景中塑造这一形象的手段主要方法。 ④选择其中一种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进行欣赏, 并尝试着感受项羽的心境。
第一次 第三次
驰斩 亡两骑 都尉斩,数十百人 杀
战后
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项羽之死》精品PPT课件

《项羽之死》精品PPT课件

第一段: 垓下之围
找出表现项羽 在“四面楚歌” 时的动作行为 的五个动词, 从中可见项羽
的性格 ?
2021
故事 语言动作 人物形象
垓下 惊、起、饮、 之围 歌、泣
多情 善感
写法
动作、语言 映衬
2021
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2021
• 项羽的宠姬,名虞。 有美色,善剑舞。公元前 209年,项羽于吴中起义。 虞姬爱慕项羽的勇猛,嫁 与项羽为妾,常随项羽出 征,形影不离。
第一段:垓下之围
• 1、结合书下注解,疏通文意,确定重点词、 句,并加以理解和记忆。
• 2、设疑、解疑:通过交流、讨论,解决心 中疑惑。
• 3、提交问题,共同讨论解决。
2021
梳理知识点,解决疑难问题:
㈠确认书下注解在的重点词句; ㈡补充讲解 1.项王军壁垓下:
岸土赤而壁立: 2.于是项王乃慷慨悲歌: 3.力拔山兮气盖世:
第二段:垓下突围、被困东城
• 主要情节: • 直夜溃围——绐陷大泽——决意快战
• 此段中项羽对部下反复强调:“此天之亡我, 非战之罪也”。表现了项羽什么心理?反映
什么性格?
项羽对自己的战斗能力充满自信,可是无
法面对楚军即将彻底灭亡的现实,认为这
一切都是天命安排。可见,项羽没有客观
分析自己用兵的得失,一味归咎于天命,
• 词牌《虞美人》据说 得名于虞姬。
2021
虞姬弹剑哀和: 汉兵已略地 四方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 贱妾何聊生
遂伏剑自刎, 留下了
“霸王别姬”的千古绝 2021
第二段:垓下突围、被困东城
• 1、结合书下注解,疏通文意,确定重点词、 句,并加以理解和记忆。

《项羽之死》优秀课件

《项羽之死》优秀课件
项 羽 之 死
• • • • •
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归天难, 杀气腾腾剑光寒, 剑光寒。 力拔青山, 气盖中原。 欲渡江东却无颜, 歌声残。 逐鹿问鼎, 四面楚歌歌声残。 恨地无环。
我站在猎猎风中 恨不能荡尽绵绵心痛 望苍天 四方云动 剑在手 问天下谁是英雄 人世间有百媚千红 我独爱 爱你那一种 伤心处 别时路有谁不同 多少年 恩爱匆匆葬送 我心中你最重 悲欢共生死同 你用柔情刻骨 换我豪情天纵 我心中你最重 我的泪向天冲 来世也当称雄 归去斜阳正浓
示例二:
(名言)民如水,君如舟,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事例)项羽攻破秦城时,只顾 烧秦殿、庆功业、赏士卒,却偏偏忘了安抚 百姓!以致他在溃围迷路时,竟被一田父欺 骗,误入大泽,走向绝境。(观点)自古得 民心者得天下。(点评)项羽英雄一生,却 不知民心之贵千金难买。(现实)可见当政
者治政、为官者处事,当以百姓为重。
情节梳理
垓下之围 东城快战 乌江自刎
垓下之围
慷慨悲歌

项王泣数行下
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东城快战
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 遂斩汉一将 项王瞠目而叱之,赤泉候人马俱惊, 辟易数里。 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

其骑,亡其两骑耳
乌江自刎
拒渡

赠马 赐头
太史公的评价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王安石的评价
题乌江势难回。
江东弟子今犹在,
肯为君王卷土来?
李清照的评价 夏日绝句 李清照

《项羽之死》课件(24张PPT)

《项羽之死》课件(24张PPT)
• 第四单元的单元提示就告诉我们这篇文章就是 创造人物形象的。请同学们认真研读课文品味 那些语言特别的形象。从文章情节或者人物语 言中分析历史人物的形象。
• 示例:如第一段 主要情节:四面楚歌——慷慨 悲歌
• 表现项羽在“四面楚歌”时的动作行为的五个 动词是:
• 惊——起——饮——歌——泣 • 从中可见项羽的性格:多愁善感
李清照认为:项羽气势豪壮,令人 敬仰。因为从开始至结束都洋溢着对英 雄的赞美和敬仰。
课堂总结 有着“硬汉性格”的海明威:“人不是生来 要给打败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掉,但不能被 打败”。距今已有2200余年的楚汉已经成 为永远的楚汉,对项羽而言,没有失败,只 有战死。霸王也已经成为永远的霸王,对于 项羽,司马迁饱蘸笔墨,多维透视,以史实 和文字为我们呈现一个真实的项羽、一个鲜
的勇猛善战。 • 第二次:项羽——嗔目叱之 • 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 (通过对比,表现出项羽的勇猛。) • 第三次:项羽——弛,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亡两骑
11/20/2020
• 【提问】三次行动之后,有一段项羽与部下的对话, 有什么作用吗?
• 【明确】说明项羽刚 才的勇猛杀敌主要是向部下证 明他的失败是“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11/20/2020
情景导入
上课之前呢,给大家看一副对联,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 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
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 我们知道这是蒲松龄先生写给自己的一 幅自勉联,大家知道蒲松龄先生以什么 而闻名?(《聊斋志异》)好,我们来 看一下对联,第二联写的是谁?(越王 勾践)那,第一联是写谁的?(西楚霸
自度(duó) • 五千骑(qí) 能属者 田父(fù) 溃(kuì)围 • 美人和(hè)之 斩将刈(yì)旗 • 瞋(chēn)目叱之 十余创(chuànɡ) 披靡(mǐ)

《项羽之死》PPT优秀课件

《项羽之死》PPT优秀课件

2020/10/18
17
《垓下歌》有一种悲壮之气:英雄悲壮 、儿女情长——写尽的是帝王之衰。
《大风歌》有一种豪迈之气:踌躇满志 、心忧天下——写尽的是帝王之兴!
刘邦与项羽,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帝 王本纪中的双绝,一个是一代王者,威加 四海;一个是一世英雄,气盖寰宇。
2020/10/18
18
检查诵读
2020/10/18
10
最悲怆的歌声-----< 四面楚>注歌:项羽困于垓下, 兵少食尽,汉军围之数重。一夜,闻汉军四面 皆楚歌,项羽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 何楚人之多也!”此乃张良瓦解楚军之计.。 最英雄气短的悲歌-----< 霸王别>姬注:项羽闻四面 楚歌,披衣而起,独饮帐中。乃悲歌:“力拔山 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柰何, 虞兮虞兮柰若何!”后人称《垓下歌》。虞姬 起舞和之,曰:“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 王义气尽,贱妾何聊生。”项王泣数行下,左 右皆泣,虞姬歌罢,拔剑自刎,项羽抱尸痛哭。
垓( gāi )下 歌数阕( què ) 美人和之( hè ) 骑能属( zhŭ)者 麾下( huī ) 田父绐( dài )曰
2020/10/18
19
翻 译 课 文
2020/10/18
20
分析第一段
2020/10/18
21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 围之数重。
壁:本义军垒,名作动,设营驻守
—— 《史记·项羽本纪》
2020/10/18
5
司马迁
2020/10/18
6
课前探究:讲述有关项羽的成语故事
最有气魄的一句话-----<取而代>之注: 秦 始皇耀武扬威四处巡游,刘邦看了羡慕, 说:“大丈夫当如是也!”项羽看了藐 视,说:“彼可取而代也”。 最果断的战略------< 先发制>人注:项羽 与叔叔项梁在选择灭秦时机时,提出 “先发制人,后则为人所制”战略,果 断杀死秦将举兵起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鸿门宴》
刚愎自用,优柔寡断
《项羽之死》 多情善感 勇猛刚强 知耻重义
2 司马迁写人物,有时是一场写多人,有时是连续集中写一 人。分析《鸿门宴》和 《项羽之死》 对项羽的写法有什么不 同?
《鸿门宴》一场写多人。刘邦能屈能伸,狡诈;项羽刚愎自用, 脆弱;张良的多谋善断;范增的机智善变等,把项羽放到错综 复杂的人物关系中和紧张的局势中,通过对比塑造项羽形象
合作探究
1. 穿越时空如果你是项羽,在你人生 的生死关头,你会如何选择?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不用多说什么了。谁都不难看出,项羽死 得壮烈,死得英雄,死得气势磅礴,惊天地, 泣鬼神,就连乌江之水也要为之呜咽,为之洪 波涌起,浊浪翻腾。显然,项羽的死是高贵的。 无论他是为什么死的,他的死,都有无与伦比 的人格魅力和审美价值。
③项羽—驰,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 楚军——亡两骑 对比(损失)渲染勇猛无敌
骁勇善战、勇猛无敌
乌江自刎
拒渡 笑曰: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我何面目见之?” “籍独不愧于心乎”
知耻重义
赐马——心地仁善
赠头——视死如归
联系《鸿门宴》思考
1 《鸿门宴》中,项羽性格的哪些方面已经显现?哪些没写到 的方面在本篇中作了充分的表现?
2.为何快战?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自负、自傲而不知自省
3.“阴陵失道”的细节说明了什么?
失去民心 轻信于人
4.项羽在快战中表现如何?在第3段中找出项羽的行动。
①项羽—大呼、驰下、遂斩将 汉军—皆披靡 渲染势不可挡的气势
②项羽—嗔目 叱之 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对比,只用眼神和声音就能吓退敌人,项羽摄人魂 魄的虎虎声威跃然纸上
项 羽 《之 死 史
记 》
情节梳理
用四字短语概括出课文共写了几个场面
垓下之围
东城快战
乌江自刎
人物形象
郑板桥曾说:“《史记》百三十篇中, 以《项羽本纪》为最。”司马迁为我们 记述了一个性格多样的项羽,我们在 《鸿门宴》中已得以窥见一隅,《项羽 之死》又将给我们呈现怎样的项羽呢? 分组合作,说说每个场景刻画了项羽怎 样的形象。
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 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 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 之罪也”,岂不谬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王立群对项羽的评价
项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是一位破釜沉舟勇往直前的 灭秦功臣,是一位光明磊落具有巨大人格魅力的千古义 士,是一位面临乌江绝境毅然自刎而绝不肯苟且偷生的 壮士,是一位被中国老百姓两千年来不以成败评价的历 史人物,也是一位襟怀坦荡失败得令人扼腕叹息的本色 英雄,更是一位中国艺术史上不朽的艺术典型。
韩信对项羽的评价
“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xū),人有疾病,涕泣分 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wán)敝,忍不能予, 此所谓妇人之仁也。”然而“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 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 注:①呕呕:和悦的样子
②印刓敝:把印信捏在手中,棱角都被摸圆了。
垓下之围
1.“四面楚歌”之时,项羽惊而 起,起而饮,饮而歌,歌而泣, 从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项羽?
铁骨柔情
儿女情长
垓下之围
2. 这一段用了哪些手法来刻画 项羽的形象?
动作描写:惊 起 饮 歌 泣 语言描写:垓下歌 侧面烘托: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东城快战
1.何为快战?
快:痛快、畅快
尽显英雄快意与自负
《项羽之死》连续集中写项羽一人。通过三个连续的事件集中 笔墨塑造项羽形象
小结
《项羽之死》为我们刻画了这样一个项羽形 象:他有诀别美人名骓的血性柔肠,有感天怨 时的自负自叹,有拼死决战的勇猛刚强,有拒 渡乌江的知耻重义,有赠马赐头的豪侠意气。 这样一个项羽,即使放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也因他有瑕有瑜的丰满性格而令后人难以忘怀。
写作训练

要求:

1、有明确观点;

2、引用一句名言;

3、主要以《项羽之死》中的
情节、细节为事例;
4、点评事例,联系现实;
5、100字左右。
事例:
士可杀,不可辱。(名言)尊严比生命更重要。 (观点)当项羽被迫退到乌江时,他没有投降—— 投降就会受辱;他选择了死——宁愿死,也要捍卫 自己的尊严!乌江边上,他的身躯无比高大。(事 例)项羽把人的尊严放到至高的位置,放弃了生命, 却赢得千古美名。(点评)现实生活中,多少人为 了一点远不如生命宝贵的虚名浮利,竟能轻易丢掉 尊严,虽然活着,却比死去更可悲。(现实)
——易中天
合作探究
2. 结合以前所了解的项羽和今 天的学习,我们如何去评价项 羽?
刘邦对项羽的评价
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 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 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 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 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