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教学反思后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展联想之翅入境登朗读之梯悟情
——《观沧海》教学后记曹操的《观沧海》具有长于吟诵、激发想像特点,集美景、美情、美言于一体,是写景抒情的佳作。
所描写的景色和所抒发的情感很精彩,在各种文学样式中,古诗词是最凝练、精粹的,其感情的丰富与艺术手法的多样性,都是别的文学种类不能比拟的,不能欣赏诗的话便不能真正的理解文学。
这是学生进入初中首次接触古诗词,作为初中阶段的起始篇目,其教学意义在于:培养学生联想、想象的能力,增加语言积累,培养良好的语感,激发审美情感、提升精神品格。
要求学生: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结合朗读展开想象,感受诗歌的情境。
2、感悟诗歌中寄寓的情感,初步体会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
展开联想和想象,掌握赏析古诗的方法。
3、初步了解古代诗歌的一些常识,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激发兴趣。
提升学生朗读优美诗文的能力,学生在小学阶段就训练了朗读能力,升人初中有必要提升训练目标,也就是将诗歌的朗读变为美读。
另外,还应当注意朗读的仪态,要自然大方,不可屈身躬背。
强化学生揣摩、品味文学语言的能力。
学生在小学阶段一直训练这项能力,初中则应当进一步强化和提升。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艺术殿堂的瑰宝。
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凝练的语言形式、委婉含蓄的表达
方式、意味悠远的艺术境界,都具有不可估量的语文教学价值。
教学过程中要训练学生找出诗歌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句,体会其表达效果,养成对古典诗歌语言的语感,由阅读进而吸收,强化自己语言的表现力。
古诗词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
首先,要注重朗读,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发现、感受古诗词的声韵之美;其次,要疏通文句,让学生准确理解诗意,感知形象,但不要求索过深,而是要避免琐碎分析,以整体感悟为主;最后要提倡背诵积累,还可以鼓励学生动手写一些评点、赏析文字。
我们中国的古典诗歌就是将情与景交融合一的典范。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古代的诗人们用大自然中的这些景物抒发自己内心的喜怒哀乐,今天让我们跟随诗人们一起登山望海。
观沧海时间人物地点事情
读《观沧海》由形象生发联想和想象以感受意象。
(1)观看大海视频,然后全班讨论:诗歌中作者所观的“沧海”与我们所见过的大海有什么异同?
(2)诗人笔下的大海为何会呈现出这样的特点?诗人只是在写大海吗?(此处穿插背景资料助读,解读诗歌的写作背景)
(3)诗中的曹操与你印象中的有何不同?
(4)学生再次诵读诗歌。
设计意图:诗歌中的形象丰富多彩,因其熔铸了诗人的主观情感而转化为意象,把握形象、感受意象是进入诗词意境的通行证。
《观
沧海》气势雄浑苍劲,个性化的景物描写中透露着强烈的感情。
曹操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思绪在现实和想象中翻飞,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集中寄寓在“沧海”这一意象上。
正因如此,我们必须参悟“沧海”才能把握诗人的情感。
由自然形象(“沧海”)的赏析过渡到人物形象(曹操)的把握,通过联想和想象先回忆自然形象的特点,然后解读意象的特点,为学生体验诗人情感、融入诗歌意境奠定良好的基础。
这些教学策略使学生身临其境,在体验诗人的情感变化和生命活动的同时注入自己的情思和经历,阅读一首古典诗歌如同经历了一段不一样的人生,丰富了诗人的创作原意,为诗词完成了一次文化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