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5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5篇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1《湖心亭看雪》一、导入关于西湖的诗句,同学们能背诵多少?学生吟诵“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是啊,同学们,诗人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诗人的心中有一份柔情,他笔下的西湖就温柔缠绵。
可是——如果诗人的心中寒冰一片,他笔下的西湖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步入张岱的世界,一起去《湖心亭看雪》。
二、走近作者多媒体摘要显示:张岱,号陶庵、蝶庵,明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明末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
明亡以后,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
《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
他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
文笔清新生动,饶有情趣,风格独特。
张岱曾有《自题小像》一文,“功名耶落空,富贵耶如梦。
忠臣耶怕痛,锄头耶怕重,著书二十年耶而仅堪覆瓮。
之人耶有用没用?”覆瓮,比喻著作毫无价值,只可以作盖酱罐用,多用为谦词。
作者在自嘲中讽世骂时,显示自己的卓然独立。
三、感知文意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或设置背景音乐,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把握字音及停顿。
2.学生读课文,疏通文句,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自读课文,疏通文句并质疑。
(2)小组讨论交流,质疑解难,教师巡视酌情指导,教师也可预设重点字词全班解决。
四、品读文本㈠三读蓄势1.一生朗诵全文,师生简评。
2.一生再读,明确要求:找出短文中作者犯下的一个颇为严重的前后矛盾的错误。
(“独往湖心亭”与“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及舟子的喃喃自语)教师乘势设疑是否要让张岱改改。
3.全班齐读,明确要求:找出文中一个能形象概括张岱形象的词语。
(“痴”)㈡三痴解意“痴”用通俗的话怎么说?自由朗读,讨论,找出张岱哪些地方表现出了特别的呆气。
(1)“痴行”(“是日更定”,“独往湖心亭”,是“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的时候去的)教师提示想象三天大雪之后的情景,除了从人的听觉来描写,还从什么角度来写?(可有类似“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的想象)这样的天气我们在家干什么?可是他却在天寒地冻的天气里凌晨时分跑到湖上去看雪,痴人“痴行”,真是“怪异”啊。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精选5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精选5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篇1)教学目的1.朗读、背诵文育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中古今异义词和省略句的用法;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加强诵读训练。
教学难点:认识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教学中应注重通过诵读来加深学生对文言字词、句子的理解。
可先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再体会领悟其语言特色和思想内涵。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课文,激发兴趣。
二、指导阅读“阅读提示”,简介作者作品。
①陶渊明,名潜,字子亮,东晋诗人,诗歌多以表现田园山水、归居之乐见长。
②作者生活的朝代,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生灵涂炭。
陶渊明曾做过几任小官,因不满现实黑暗,辞官归隐,躬耕僻野,寄情山水。
③*是《桃花源诗并序》中的“序”,可独立成篇。
三、教师范读课文,然后学生自读课文。
1.要求学生认真听清老师的断句、节奏,标记生词。
落实下列字词的读音:俨然豁然阡陌垂髫恰然邑人便要还家2.学生放声自读课文。
要求:1)基本读准断句,注音语气节奏。
②读完后理出难解的字词句。
四、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1.请三位同学读完全文。
教师要纠正读音错误,不明显的句读错误暂呵不予纠正,留待下面的教学环节。
2.疏通课文中重要、疑难的字词句。
可让学生发言提出.也可让学生自由上讲台写在黑板上。
教师在此基础上归类整理。
要求学生领会掌握以下加点字同的含义:①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为具言所闻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2)乃不知有汉:竟:乃大惊:竟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都两两狼之并驱如故:一起4)一为具言所闻:详细地具答之:详细地5)甚异之:对……感到惊异欲穷其林.穷尽,走到尽头咸来问讯:都黄发垂髦:用特征来指代老人和小孩复延至其家:请处处志之:同“誌”,作标记谐太守:到…去,寻病终:死6)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优秀模板6套)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优秀模板6套)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1常州市北环中学祝畅红一、单元教学目标:1、能读会写课文中的生字,养成使用字典、词典独立阅读的良好习惯。
2、能运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法,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体会父母弟兄的至爱亲情,引起对自己家庭生活的回忆和共鸣;学会搜集自己需要的资料和信息,拓宽自己的阅读面,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能学会摄取闪光瞬间的选材构思法,懂得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
4、能学会观察不同的对象、场合,掌握对方的心理活动并采用恰当的谈话方式与自己采访的对象进行文明得体的交谈,培养自己的口语能力和提高自己的应对能力。
5、能就单元中感兴趣的问题开展活动或确定主题进行探究,学会质疑和审美评价。
二、单元课时安排:共13课时单元整体学习 1课时《背影》 2课时《甜甜的泥土》 1课时《父母的心》 1课时《我的妈妈》 2课时《人琴俱亡》 1课时写作 3课时口语交际 1课时专题交流或语文活动 1课时三、教学设计:本单元的阅读教学第三单元的内容安排上主题是“至爱亲情”。
至爱亲情,血浓于水。
本单元的课文中,一个背影,融注了深深的父爱;甜甜的泥土,蕴含着不言自喻的母爱;人琴俱亡,展现了弟兄的手足之情;优越的条件,割不断父母对子女的情愫……单元主题与学生比较贴近,但由于本单元五篇课文的时代背景与学生生活的现代相隔较远,学生不太容易了解:未有离开家庭的经历就不能深刻地感悟简简单单背影中的深深父爱,处于健康家庭的孩子没法品尝出泥土中的“甜”味,家庭富裕的孩子没法深刻体会贫穷的父母宁可饿死也不为优越的条件而送走自己的孩子;现代的独生子女很难感受到弟兄的手足之情;……所以,怎样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很是关键。
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创设符合学生认知水平、能够使教学拓展和能力迁移得到有效落实的情境,帮助学生深刻感悟这类“至爱亲情”。
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人物身上、多个角度和侧面,去领略那种血浓于水的至爱亲情,从而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起到一定的升华作用,爱我亲人,爱我生活,爱我社会。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文言文句子的节奏划分妙招
正确停顿是朗读文言文的要求,文言文的停顿有两种:
一是句间停顿,就是根据标点符号来确定句与句之间停 顿的长短,语调的抑扬;
素养目标2:加深对自然山水和文人之趣的认知,感受人与自然相融共存的和谐关系, 建立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审美趣味。
单元学情
八年级学生已具有较好的古诗文学习能力,能够通过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来阅读浅易古诗文作品。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教师应注 重诵读教学,通过学法点拨,自主探究,精讲巧练等方式更好的让学生 感知作品思想内涵,获得情感启迪与熏陶。 八年级学生在鉴赏古诗文艺术美,情感美方面可能更多的是可意会不可言传, 学生有法可依,学习效果才有保障,因而教师的学法指导是必要的。教学中 注重提高学生的古诗文学习能力,督促其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激发起 他们古诗文的浓厚学习兴趣。
单元学习目标
能力目标1:识记积累本单元中的文学常识,积累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诵读经典篇目,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标2:培养学生借助文中的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了解作者生平、写作背 景,能知人论世解读经典,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古人的社会理想,志 趣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二是句中短暂停顿,它是以词或词组为单位,根据句子 成分之间的内在关系来划分的语气停顿。(按音节或意义)
辨析词义
在一个句子里,我们怎样确定一个词的具体意义呢? ①养成平时多积累,多整理的习惯。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平时的学习中,把学过的词语分门别类加以归纳整理。 ②养成“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习惯。 联系上下文,认真阅读,认真分析,不断增强阅读文言
初二语文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人与自然》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人与自然》单元教学设计一、单元教学内容分析1、教材版本: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人与自然》单元教学设计,共10个课时。
2、各课内容及关系:本单元是以人与自然环境为主题,全部都是科学文艺作品。
以不同的体裁、形式,表达了对生存环境的忧患与思考。
生态问题是一个全球问题。
通过学习这些文章,要引导学生放眼世界、着眼未来,关注人类,关注自然。
思考由于人类的盲目性导致日益恶化的生态问题,从中获得启示。
《敬畏自然》是篇议论性散文,作者运用了层层推进、水到渠成的论述方法告诉我们:“敬畏自然,就是敬畏生命,就是保护我们人类共有的家园,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以报告文学的方式,给我们展现了罗布泊由一个美丽的仙湖变成了一个人鸟不敢飞越的神秘的沙漠的内在原因:1、国民党的改道;2、“四盲”。
告诉我们在搞开发时,要注意克服盲目性;在进行西部大开发时,把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放在一个战略的高度来考虑。
《旅鼠之谜》是一篇科学小品,通过对旅鼠三个难解之谜的介绍,适当引导议论:人类不能无限制的增长,否则将会是旅鼠的命运。
《大雁归来》是一篇抒情性的散文,表现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对大自然的热爱。
《喂,出来》以符合情理的想象,用奇特的结构,表现了主题: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其想象特点是学生应该掌握的:1、先想象一个基本点,一个基本情节。
2、再想象各个具体的细节。
学习本文,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人文关怀意识是重点。
二、单元整体目标分析知识和技能:1、掌握各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达到能读、能写、能用,以课文下的注释、课后的“读一读、写一写”为标准。
2、能熟练朗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培养学生总结段意的能力。
3、知道每一课写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哪一方面的问题。
4、理解每一课的主要观点。
5、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浅显科学小品的能力、科学童话的文字表达能力过程和方法:1、在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中,把握课文内容与课文所表现出的观点之间的关系。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单元学习目标】1.透过背诵注解和工具书,增加自我背诵古代诗词文的力量,并累积文言实字和虚词。
2.通过反复朗读和整体感知,仔细阅读诗文,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思想感情。
3.从古人的诗歌中获得美的享受,洗涤心灵,陶冶情操,激发对祖国山川的热爱,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单元整体教学思路】本教学单元设计十节精讲精读课型,包括《三峡》一节、《短文二篇》两节、《与朱元思书》一节、《唐诗五首》两节,旨在帮助学生累积要点文言词汇,通过重复诵读、整体感知,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怀,从而更好地掌握文学知识。
《写作:学习描写景物》是一门课程,旨在学习如何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
《三峡》是郦道元的作品,它描述了三峡的壮美景观。
作家先描述了三峡的总体形势,然后根据季节特点,依次描述了夏天、冬春之时和秋天的情景。
文章结构自然,思路清晰,用简洁生动的笔触,展现了三峡的雄伟险峻和清幽秀丽。
《短文二篇》精心挑选了两篇画风迥异的写景短章,展现出截然不同的艺术形式。
《答谢中书书》以清新的笔触勾勒出秀丽的山川景物,传达出作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乐趣,表现出大酒古乐在林息的情调;《记承天寺夜游》则是一段短小的日志,记录了作家夜游承天寺的经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诗意的艺术氛围,表达出作家繁杂而又微妙的心绪。
《与朱元思书》以书札的形态,记述了富阳至桐庐一百余里美丽的山水画风光,文字精练而又恬淡隽永,是六朝山水画小品中的精品之作,其中的诗歌以叙述景色居多,融合作家深沉的情感,场景交织,令人叹为观止,有着极高的审美艺术价值。
《唐诗五首》为教师呈现了五首独特的律诗,其中《野望》是一篇整齐的五言律诗,描写了一个宁静而萧瑟的秋天。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惆怅和孤独感,语言流畅自然,风格简洁清新,摆脱了初唐时期的浮华和艳丽。
《黄鹤楼》是一篇令人叹为观止的诗歌,它描绘了黄鹤楼上美丽的景色,虽然不协律,但声调嘹亮而不拗口,一气呵成,深受历代人士的赞赏。
部编版语文八上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6.板书设计
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1、课外收集有关三峡的资料,试比较三峡的古今。
2、背诵全文。
9.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整个教学环节就是学生们以三峡为原点,不断地发现新的兴趣点,不断进行探究和研究的过程,而不是教师事先完全安排好的过程。
其次表现为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特色。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进行问题的探究,然后协同研究小组(前后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资源共享,交流研讨,形成研究小组相对集中的观点,在课堂上进行多流向的公开交流。
10.教学反思与改进
整个课堂只想遵循一点,那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堂上教师注重人文、伦理、知识评价,尊重学生的独物感受,让每个学生都体验成功。
知识上避免把美文搞得肢离破碎,遵循“课标”中学生借助工具书及注释解决文意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对优美散文的赏析能力。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景物描写”教学设计及优秀习作(精选六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景物描写”教学设计及优秀习作【教学目标】1.了解景物描写的概念。
2.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3.运用景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进行写作。
【教学重点】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运用景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进行写作。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景物图片导入,让学生获得美的感受,进而引导学生用语言文字来描绘景物。
二、明确概念什么是景物描写?出示概念:景物描写:指运用生动的语言把自然景象和社会环境的状态、特征,从形态、色彩、声音、光影等方面,真实、具体、形象地描绘出来,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三、学习技巧,掌握方法出示图片1,学生观察并书写提示:描写的时候,运用一定的方法,文章就可以更富有文采。
(一)方法一:抓住景物特征,妙用修辞手法。
描写景物关键在于抓住景物的特征。
景物的特点是客观存在的,由于自身构造因素的不同,不同的景物的形状、色彩、态势、光泽、声响等构造特征千差万别,具有鲜明的个性。
我们在描写景物时,如果能合理地展开想象,巧妙地多用比喻、拟人等修辞,就能使描写的景物带有人的特点,富有人的情感,使景物形象鲜活起来。
这样一来,就能增强文字的表现力,使静止的景物具有感染力,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
出示图片2,仔细观察图片,使用方法——进行景物描写。
(二)方法二:调动多种感官赏景,并不是只需要视觉,还要有嗅觉、味觉、听觉、触觉。
因此,描绘景物,仅仅调动一种感官是不够的。
只有突破视觉印象的单一描写,综合调动视觉、嗅觉、味觉、听觉、触觉等方面的多种印象,才能立体地反映景物特征。
出示图片3,学生讨论赏析,探究写法,并学以致用。
(三)方法三:俯仰结合,动静相衬首先,可以在一个固定的观察点观察不同的景物。
其次,从不同的位置和角度观察某一种景物,观察点或者角度变了,笔下的景物自然会呈现不同的情状。
第三,移步换景,即边走边看,人的脚步在移动,看到的景物也在变化。
静态描写,指对人物、景物作静止状态下的描摹状写。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本单元的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对李白诗歌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修养,让学生开阔视野,培养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一、课前准备1、学生复习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知识,掌握重点知识和重难点技巧。
2、准备教材: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课文和相关教学内容。
3、可以使用多媒体课件,文科、国学类的影片、图片等媒体教具。
二、第三单元的教学目的1、能够理解和记忆本单元的课文内容。
2、积极学习本单元要求的语言表达以及文体知识,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
三、教学内容第三单元将以四个方面呈现如下:(一)阅读1、提高学生的语言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辨析、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2、训练学生理解课本的文意,掌握文章的细节要点。
(二)文言文1、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方法,学会各类文体语句的语法结构。
2、学习熟悉《篇章结构分析与套话应用》,能够运用套话表达自己的思想,加强篇章表达的能力。
(三)改写和作文1、要求学生掌握改写技巧,可以利用前文材料灵活创新写新文章。
2、完成一篇实用性作文,加深学生课文内容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写作语言表达能力。
(四)综合活动1、组织学生讨论或演讲活动,让学生主动运用学习到的语言表达、技巧自由发挥;让学生能够把握重点,大胆发言,锻炼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2、通过实际操作,把学习的内容付诸于实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
四、教学方法1、采用发散思维法和合作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能够一起参与学习,把分析、讨论、探究等学习方式应用在实际学习活动中。
2、采用多媒体课件,减轻教师讲课负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五、考核方式1、布置课堂作业,不同学生着重练习不同内容,分层指导。
2、开展课堂练习或小练习,检验学习效果、收集学生习作。
3、采取出勤率、课堂活动、家庭作业、期末考试等多种方式,全面检验学生学习所取得的成果。
六、概括本单元重点训练学生理解和记忆本单课文内容、文体知识的运用能力,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和训练学生的分析、表达能力,照顾到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实施“发散思维、合作探究式学习”,用多元素的考核评价方法,检验学生所取得的学习成果。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大单元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2.理解并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发展;3.能够流利朗读课文,正确运用语音、语调和停顿;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文本中的描写手法、情感表达等;5.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二、教学内容1. 课文学习课文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进行整体理解;•学生小组合作,互相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和疑惑;•针对重点段落进行师生互动解读,澄清学生疑惑。
课文分析•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主题和情节发展;•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修辞表达;•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学生进行文本的综合分析和思考,提出个人见解。
2. 词汇学习重点词汇解析•学生查找并解析课文中的生词和重点词汇;•学生归纳整理课文中的相关词汇;•学生运用课内和课外资源扩展相关词汇的学习。
词汇运用练习•基于课文中的词汇,设计词义辨析练习;•设计填空练习,拓展词汇用法和词语搭配;•基于课文中的词汇,设计语境填词练习。
3. 语言表达训练口语表达训练•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模拟对话和情景表演;•学生进行情感表达的练习,以及简短演讲和辩论;•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情景中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流。
书写表达训练•学生进行课文的写作训练,如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续写;•设计写作任务,要求学生描述某一情境或事件;•配置写作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 预习导引•引导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预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表达对于课文主题和内容的猜测。
2. 学习活动课文阅读•学生个人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小组讨论和分享阅读体验,解决疑惑;•教师进行重点段落解读和示范朗读。
课文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主题和情节;•学生讨论和整理课文中的描写手法、情感表达;•学生分组进行文本综合分析和思考,提出见解。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唐诗五首》微整合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唐诗五首》微整合教学设计【教学定位】本单元的单元导读第一部分说,“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再回到五首唐诗,我们不难发现每首诗都有写景佳句,以此为整合点,我们可以通过吟咏这些诗句获得美的享受。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在这些诗歌当中,作者所描绘的意境总是寄寓着自己的某种情感,联系到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学习本单元要反复诵读,借助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的意境,感受山川风物之灵修,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怀。
我们可以在反复朗诵诗句的基础上,进行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作者所写的意境,进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
二、课堂教学导入:“一切景语皆情语。
”在诗歌里更是如此,这节课我们将来细细吟咏唐诗五首里的诗句,体会五位诗人寄寓其中的情怀。
(一)反复诵读,读出节奏和韵味,感受律诗的格律美1.以《野望》为例,感受格律美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共四联。
它的节奏是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读起来朗朗上口。
我们再看诗的韵脚,除了第一联,其他三联结尾字都押韵“uī”,读起来韵味十足。
2.自主学习,发现其他四首诗的格律美学生在反复朗诵的基础上发现其他四首的格律美,并做交流。
总结:我们可以发现,律诗不仅有五言还有七言,一般分为四联而且讲究押韵,再进一步发现律诗都压平韵,首句尾字可不押韵,偶数句必须押韵。
这样读起来很有节奏感,富有韵律美。
(可结合课后“补白”部分的内容进行学习)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要努力构建以学生学为主体的教学课堂,在此环节,我考虑到学生对律诗的基本特点等知识掌握还不够系统,于是先以《野望》为例,引导学生掌握律诗的相关知识,为学生接下的自主学习:感受律诗的格律美搭好支架。
(二)吟咏写景句,发挥想象鉴赏画面1.自主诵读,鉴赏画面我们刚读得很美,接下来我也要说得很美,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每人选一首诗歌,反复吟咏其中的写景佳句,结合书下注释,并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你所读到美景,并鉴赏一下美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
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13、漫笔两篇
活板
沈括
⑼诎左臂收船()⑽其船背稍夷()
核舟记
方法取历程
活字印刷的次序:
豪情态度代价不雅
相识我国古代科教技术的伟大年夜成便,熟悉我国古代
人民的聪明才干,激收教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教重点取难点]
1.本翰墨对比简易,也较简短,连系课下注释,教生大
年夜要可读懂。
是以,在扫清翰墨障碍的根柢上,可以扶直
教生对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减以回纳,并辅导教生把握言中单
音节词的翻译方法。
2.教习按事情次序道明的次第,是教习本的重点,可以
连系疏通翰墨初步提出,之后再夸大阐发。
行的繁复,说话
的正确也应作得当讲解。
3.预备《辞海》一部和若干铅字印模,备用。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
1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