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如何培养幼儿对语言的理解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如何培养幼儿对语言的理解能力
[摘要]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一个思维能力好的人讲出来的话,一定是规范的,一定是思路清晰,层次分明,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的。思维的工具是语言,思维是借助语言进行的。马克思说过,“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语言是一种实践,是现实的意识。不论人头脑中会产生什么样的思想,以及这些思想在什么时候产生,他们只有在语言材料、语言的术语、词句之上才可形成。”一个正常的人,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可能脱离语言材料进行思维,也就是说,人没有语言不能思维,因此语言理解能力不可忽视。对于孩子来说,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而思维能力影响智力,语言理解能力又影响思维能力。所以,培养幼儿对语言的理解能力至关重要。
[关键词]思维能力工具培养语言理解能力
一、加深词汇的理解
1、鹦鹉学舌不等于理解
幼儿的所能运用的词汇,大体上都基本词汇,即交际所必须的常用词。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幼儿都能完全掌握常用词。并能独立运用。幼儿各自的语言发展水平是不同的。一些幼儿对自己所掌握的词汇能运用自如,而另一些幼儿可能所掌握的词汇量达到了,但是在理解层面上却远远不足。
例如:交际用语“早上好、下午好、再见······”当幼儿在最初接触这些词时,由于不能正确地理解词的意义,可能会错用或乱用,也就是词汇运用得不恰当。因此,我们会发现2到3岁的幼儿会在下午离园回家时,会出现向老师挥手告别,但嘴里却说着“下午好”等词。幼儿在会说某些词时,只是习得了语词的发音,而不等于已经理解了。
所以幼儿鹦鹉学舌的掌握了词的发音,而却不一定理解词的意思。我认为幼儿在自觉地掌握单个词或固定词组时,应多理解词的多义性(即各种意义之间的细微差别和词的形象使用)。
2、与环境联系起来
幼儿对词的意义掌握和认识周围的事物是联系在一起的。理解词的多义性应与环境相结合。幼儿在对个别事物概念积累的基础之上,开始能够把事物按其用途和特征进行分类,掌握类别的概念。
例如:猫、狗、野猪、野马——动物
碗、碟、筷——餐具
随后类别的概念还可以细分为:猫、狗——饲养动物野猪、野马——野生动物
碗、碟,筷——吃饭用的餐具或厨房用得餐具同时,要教会幼儿区分清楚并正确地说出物品及其特征,包括制造该物品所用的材料。具体怎样进行练习呢?
1)练习日常用具:玻璃杯、玻璃瓶、塑料瓶、木勺、铁勺、积木、纸盒······
日常用具:玻璃杯、玻璃瓶、塑料瓶、木勺、铁勺、积木、纸盒······大人把玻璃制品:玻璃杯、玻璃瓶放到桌子上。提问“你看桌子上有什么?这些是用什么做的?请你用一个词回答。”回答“是玻璃的。”总结:所有的玻璃做成的物品都叫做“玻璃制品”。大人把木制品:木勺、积木放到桌子上。提问“你看桌子上有什么?这些是用什么做的?请你用一个词回答。”回答“是木头的。”总结:所有的木头做成的物品都叫做“木制品”,并说一说还知道哪些木制品。大人把玻璃杯、玻璃瓶、塑料瓶、木勺、铁勺、积木、纸盒等日常用具全部拿到桌子
上。对这些物品以及后来摆上的用具也提出同样的问题。
2) 引导幼儿猜谜语,是很好的方法。它能使幼儿巩固,根据事物相同点和不同点来判断事物的能力。因为浅显的谜底,是根据对物体外形描述和它的用途编制的。
例如:01.五个兄弟,住在一起,名字不同,高矮不齐。【谜底】手指
02.屋子方方,有门没窗,屋外热烘,屋里冰霜。【谜底】冰箱
03.白嫩小,洗澡吹泡泡,洗洗身体小。再洗不见了。【谜底】香皂
04.有头没有颈,身上冷冰冰,有翅不能飞,无脚也能行(打一动物)。【谜底】鱼儿
05.身披花棉袄,唱歌呱呱叫,田里捉害虫,丰收立功劳(打一动物)。【谜底】青蛙
06. 两只小口袋,天天随身带,要是少一只,就把人笑坏。【谜底】袜子
大人要幼儿猜这些与他们生活相关联的谜底后年,可以试着让幼儿自己想一想,编一编谜语。
二、扩大词汇量
心理学家研究,幼儿期是语言急速发展的阶段,这时期儿童对事物的表达能力已大大提高。幼儿期的词汇量增长最快,大约可增长3~4倍,即3岁达800~1000个;4岁 1600~2000个;5岁2200~3000个;6岁3000~4000个。
抓住幼儿发展的敏感期,通过对周围事物的直接感知和阅读文学作品对于丰富幼儿的词汇影响是极大的。早期识字要同阅读紧密结合起来,因为单独认字比成篇阅读简单,通过阅读孩子才能真正体会到识字带给他的乐趣,在趣味中引起他对读书的内在需求,反过来又会促进他对识字的兴趣。
在教孩子识字的过程中,因此在能够引起幼儿兴趣的前提下,通过游戏掌握一定数量的汉字,提早进入阅读会是件极好的事情。在开始学习时,应选取生活中幼儿所能看到、听到、摸到、闻到的直观文字先来教。生动的形象、贴近生活的内容,是儿童最容易、最乐于接受的。
而且尽量采取形象、生动的方法。如:“人”字,大人站起来,两手臂并拢,两腿叉开:“我是人吗?”“是的”“这个字就是‘人’。”“叶”字,“在树干旁,落下的是什么东西呀?”“树叶”“对,这个就是叶子的‘叶’。”“早”字,“太阳升起来要照射树木,是什么时候呀?”“早上”“不错,这个就是‘早’。”在学习几十个汉字后,就可以组词了。如“大山”“大人”“早上”“晚上”等。慢慢在教复合字如“炎”两把火放在一块,非常的炎热。这个字就是“炎”。“忍”心口上挂了一把刀,不忍心,这个字就是“忍”“明”太阳和月亮碰一起后,特别明亮。这个字是“明”。还有形近字和同音字都可以这样子区分。
三、进入早期阅读
这样使幼儿觉得学习汉字不是枯燥的而是非常有趣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在进行阅读,这样幼儿不会觉得枯燥,相反还会产生很大啊的兴趣。那么在知识的海洋中,就会获得许多大人意想不到的东西,甚至会从阅读中知道很多做人的道理。
阅读文学作品的同时,要提出同说话能力有关的任务。要求幼儿复述或者转述文学作品,或者对诗歌、故事和童话的内容提出问题。例如:儿童诗歌——坐火车,爸爸带我坐火车,火车开动的时候,窗外的东西就动了起来;山开始往后退,树也往后退,房子也往后退……哇!什么东西都往后退,好怪好快啊,我们都不用走路,一下子就到了台北。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达到什么程度,大人可以提出下列问题:“诗歌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为什么什么东西都在后退?”“你最喜欢诗歌中的哪个词?”
四、连贯的语言
1、流畅的语言表达在内容上不能漏掉主要情节,也不能随便颠倒,由一个部分合乎逻辑的
过渡到另一部分,并且语言表达在形式上有头有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