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技术状况与汽车运用性能的变化25页PPT
汽车运用工程--ppt课件【可编辑全文】
✓各使用级的齿轮油不能互相混用。
PPT课件
34
5.1.2 汽车润滑材料及合理使用(续)
❖选择齿轮油粘度级别 • 最低气温 • 最高工作油温
(4)齿轮油的更换 • 定期换油 • 按质换油
PPT课件
35
5.1.2 汽车润滑材料及合理使用(续)
3.润滑脂及合理使用 定义: 以液体润滑油作为基础油,加入稠化剂和添加剂所形成 的一种稳定的固体或半固体润滑材料。
5.1汽车运行材料及合理使用
汽车 运行材料
及 合理使用
燃料 及 合理使用
润滑材料 及
合理使用
工作液 及
合理使用
轮胎 及 合理使用
PPT课件
1
5.1.1汽车燃料及合理使用
1.汽油及合理使用
(1)汽油的性能指标
蒸发性、抗爆性、安定性、防腐性、清洁性
❖蒸发性
定义:汽油由液态转化为气态的性能。
•蒸发性越好就越易汽化,汽车加速性能好。 •蒸发性差,起动、加速性能变差,油耗增多 •蒸发性过强,易产生气阻。
的影响
PPT课件
24
5.1.2 汽车润滑材料及合理使用(续)
④柴油机油使用性能等级选择的主要考虑因素
发动机的平均有效压力、活塞平均速度、发动机负荷、
使用条件和轻柴油的硫含量
⑤根据发动机结构选择了机油的使用性能等级后,在下 列苛刻使用条件下,应酌情提高一级
a.汽车长期处于停停开开使用状态,如有地车和出租车
齿轮油的作用:
✓降低齿轮及其他运动部件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降低摩擦,减小功率损失;
✓分散热量,起冷却作用;
✓防止腐蚀和生锈;
✓降低工作噪声,减小振动及齿轮间的冲击;
第8章汽车的技术状况及其变化规律
8教学提示:汽车技术状况是指定量测得的、表征某一时刻汽车外观和性能参数的总和。
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规律是指汽车技术状况与行驶里程或行驶时间的关系。
研究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规律目的在于采取相应技术措施降低零件磨损速度延长其使用寿命。
教学要求:本章主要介绍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规律、分级和评定方法。
重点内容是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规律、原因和影响因素。
要求学生了解汽车技术状况分级与评定方法熟悉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规律掌握延缓汽车技术状况劣化的方法。
8.1 8.1.1 汽车技术状况汽车技术状况是指定量测得的、表征某一时刻汽车外观和性能的参数值的总和。
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其技术状况将随着行驶里程的增加和外界条件的变化而逐渐变坏致使汽车的动力性下降经济性变坏排气和噪声污染加剧及可靠性变坏直至最后达到使用极限。
因此必须研究汽车技术状况变化的规律以及引起变化的原因只有掌握其变化的客观规律才能合理地使用和组织汽车技术维护保持良好的汽车技术状况。
8.1.2 汽车运用性能的变化汽车的运用性能是由原设计与制造工艺所确定下来的并主要取决于原车产品的制造质量。
汽车的运用性能包括动力性、经济性、使用方便性、行驶安全性、使用可靠性、载质量、容积等。
由于汽车在使用过程中随着行驶里程的增加其技术状况将逐渐变坏从而导致汽车的实际运用性能不断下?怠F 翟擞眯阅艿变化及评价指标见表8-1。
汽车运用性能下降将导致汽车运输生产率下降及运输成本增加所以使用技术状况不好的汽车经济效益很差。
同时技术状况不好的汽车还增加对环境的污染甚至造成事故。
表8-2为载货汽车随使用时间增加生产率和维修工作量的变化情况。
由表8-2可以看出使用了12年的汽车与新车相比其生产率下降5055而维修工作量和运输成本分别增加了150200、70100。
这是汽车技术状况变坏导致汽车的实际运用性能下降的结果。
汽车各项运用性能随使用时间里程增加而下降一般按式8-1的指数规律变化:1exp1ktkAAkt8-1式中——在用车技术性能——新车初始性能——汽车连续工作时间单位年——系数随汽车工作强度运用条件而变。
汽车运用技术课件 第一章 汽车使用性能4(汽车行驶平顺性)
二、汽车行驶平顺性评价
1. 平顺性评价指标 人体对汽车振动的反应是汽车振动频率、强度、振动方向及
振动时间的综合作用结果。国际标准化组织在进行大量调查研
究的基础上,提出了ISO 2631《人体承受全身振动的评价指 南》。ISO 2631用加速度均方根值给出了在中心频率1~80Hz
振动频率范围内人体对振动反应的三种不同的感觉界限。
2. 汽车行驶时的振动
振动系统 弹性元件、阻尼元件、质量。
振动原因
➢ 路面的不平与冲击
减振器
➢ 汽车转动件的不平衡
➢ 发动机不平稳运转
振动输出
车身振动、车身传给人体
加速度、悬架弹簧挠度 车轴
车架 弹性元件
3.人体对振动的反应
➢ 振动的反应过程 ➢ 振动的最敏感频率范围
上下振动:4~12.5 Hz 水平振动:0.5~2Hz 内脏器官产生共振频率范围:8~12.5 Hz 脊椎系统影响很大的频率范围:8~12.5 Hz ➢ 适应的振动频率
座垫的减振 座垫的刚度和阻尼要作适当选择,以使人—座椅系统的固 有频率避开人体最敏感的频率范围,且尽量又不与车身的 固有频率重合,以免共振。
ISO 2631人体对振动反应的“疲劳一工效降低界限” 垂直方向
ISO 2631人体对振动反应的“疲劳一工效降低界限” 水平方向
其他界限标准
另外两个界限的振动允许值随频率的变化趋 势完全与上图相同,只是振动加速度均方根允 许值不同。其中,“暴露极限”为“疲劳-工 效降低界限”的2倍(增加6dB);“舒适-降 低界限”为“疲劳-工效降低界限”的1/3.15 (降低10dB)。
汽车振动与人体反应 汽车行驶平顺性的评价 影响汽车行驶平顺性的因素
一、汽车振动与人体反应
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技术
第三章 汽车动力性能检测
• • • • • • • • • • • 第一节 汽车动力性能指标 第二节 汽车的驱动力 第三节 汽车的行驶阻力 第四节 汽车驱动力平衡方程 第五节 汽车行驶的驱动与附着条件 第六节 汽车的驱动力 第七节 汽车功率平衡 第八节 装有液力变矩器的动力特性 第九节 影响汽车动力性的主要因素 第十节 发动机综合性能检测 第十一节 驱动车轮输出功率检测
汽车的加速能力是指在行驶中迅速增加行驶速度的能力。通常用 汽车加速时间来评价。加速时间是指汽车以厂定最大总质量状态在风 速≤3m/s的条件下,在干燥、清洁、平坦的混凝土或沥青路面上,由 某一低速加速到某一高速所需的时间,用t表示,单位为s。汽车加速 时间分原地起步加速时间与超车加速时间两种。 三、汽车的最大爬坡度 • 汽车的上坡能力是用满载时汽车在良好路面上的最大爬坡度来表 示的。
2、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 地面对轮胎切向反作用力的极限值称为附着力 F附。
Ft≤F附
3、汽车的驱动与附着条件
Ff+Fw+Fi≤Ft≤F附≤Fzφ
4、影响附着系数的因素 主要有路面的种类和状况、轮胎的结构和气压,还有其他使用因素。
第六节 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
1、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
一、发动机综合性能检测的基本内容及特点 1、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源,是汽车的心脏,汽车的一些基木技术性 能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发动机的相关性能相联系。所以发动机综合性能 的检测对整车性能的了解至关重要。 2、发动机技术状况变化的主要外观症状有:功率下降,燃料与润滑油 消耗量增加,起动困难,漏水、漏油、漏气、漏电以及运转中有异常 响声等。 3、发动机综合性能检测仪具有以下特点 (1)动态的测试功能(2)通用性(3)主动性
汽车技术状况变化规律
汽车运用工程
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
三、汽车技术状况的偶发性变化过程
➢假如各种随机因素为i,则它们对汽车技术状况影
响所起的平均作用 x :
x
x1 x2
x3 n
xn
1 n
n i 1
xi
(8-6)
衡量随机因素离散程度的标准差 :
1 n
n i1
(xi
x)2
(8-7)
第三节 汽车技术状况变化的规律
首页 前页 后页 末页 12/25
第三节 汽车技术状况变化的规律
首页 前页 后页 末页 9/25
汽车运用工程
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
三、汽车技术状况的偶发性变化过程
图8-10 汽车技术状况的随机变化
第三节 汽车技术状况变化的规律
首页 前页 后页 末页 10/25
汽车运用工程
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
三、汽车技术状况的偶发性变化过程
➢ 各种汽车工作到使用极限的情况有很大差别。在 这种情况下,不易预测出汽车维护时刻。
汽车运用工程
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
三、汽车技术状况的偶发性变化过程
各种随机因素离散程度显著性的标准差变异系数v:
v
(8-8)
x
✓ v≤0.1,表明离散程度显著性(偶然性)小 ✓ 0.1<v≤0.33,表明离散程度显著性中等 ✓ v>0.33,表明离散程度显著性大
第三节 汽车技术状况变化的规律
首页 前页 后页 末页 13/25
汽车运用工程
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
一、汽车技术状况变化规律的分类
特点是,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与固定的变量(如汽车 行驶里程或使用时间)之间有严格的对应关系。
汽车技术状况变化的规 律,按变化过程不同分
汽车技术状况变化的原因与影响因素
○ 道路条件好,汽车的运用条件 好;反之,道路条件差,汽车 的运用条件也随之变差。按道 路条件来划分的汽车运用条件 可分为 I —V 类。
1
运行条件的影响
运行条件是影响汽车及
总成使用情况的一个因
素。如装载质量相同的
汽车在繁华的市区与郊
环境温度对汽车及总成故障的影响见图8-2。图中有一个 可使汽车及总成磨损少,故障率低的温度区域,该温度区 域为汽车最佳工作温度的范围。汽车上的每一个总成都有 一定的适合于它们工作的温度范围。
季节条件
季节的交替会引起环 境温度的改变和道路 情况的变化。因此, 不同季节汽车零件的 磨损强度也不相同。
清楚了运行条件对汽 车技术状况的影响后, 可以设法改进运用条 件,合理运用汽车, 以便减少汽车运用中 的故障停歇时间,延 长汽车、总成和零件 的使用寿命。
区(路面覆盖层)的道
路上行驶时,
市区
行驶车速要比郊区行驶
车速降低50%~52%;
发动机转速增加
30%~36%;变速器使
用频次增加。
2
运输条件
在汽车运输条件中,除
行驶车速外,还包括有
装载运输行程长短、行
程利用系数、载质量利
用系数、挂车利用系数
和运输货物的种类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气候自然条件
自然气候条件(环境温度、温度、风力、风向及太阳光辐 射强度)影响汽车总成的工作温度状态。改变它们的技术 性能及工作的可靠性。
汽车故障的分类 汽车故障的分类
Thanks For Your Watching.
谢谢大家
第二节 汽 车技术状况 变化的原因 与影响因素
汽车使用条件及性能指标
1第一章汽车使用条件及性能指标第一节汽车使用条件第二节汽车运行工况第三节汽车使用性能指标2第一节汽车使用条件 汽车使用条件,是指影响汽车完成运输工作的各类外界条件。
主要包括气候条件、道路条件、运输条件和汽车安全运行技术条件等。
3一、气候条件气候条件:由气候的自然变化构成的影响因素,包括大气温度、湿度以及雨、雪、风沙、雾等方面的影响。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条件差异很大。
环境温度对汽车特别对发动机的热工况影响很大。
在炎热地区,发动机容易过热,工作效率低,燃料消耗增加。
在气候干燥、风沙大的地区,汽车及其各总成的运动副易因风沙侵入,而加剧磨损。
4一、气候条件在气候潮湿和雨季地区及沿海地区,如果发动机、驾驶室、车厢的防水和泄水不良,将引起零件锈蚀,以及因潮湿使电气系统工作不可靠。
另外,大气湿度过高,会降低发动机的气缸的充气效率,降低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燃料经济性。
在高原地区,空气稀薄,大气压力低,水的沸点下降,且一日内温差大。
由此使发动机的混合气过浓,真空点火提前调节器失效,冷却水易沸腾,气压制动系统气压不足,以及使驾驶员体力下降。
5一、气候条件不同气候条件对车辆结构和使用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应针对具体的气候和季节条件,使用相应的变型汽车或对标准型汽车进行技术改造,以提高车辆与气候的适应程度。
汽车运输企业需要针对当地的气候特点,合理选用汽车,并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努力克服或减少气候条件造成的各种困难,做到合理使用,取得较佳的使用效果。
6二、道路条件道路条件是指由道路状况决定的,并影响汽车运用的因素,汽车结构、汽车运行工况、汽车技术状况都与汽车运行的道路条件密切相关。
汽车运输对道路的要求是:在充分发挥汽车速度特性的情况下,保证车辆安全行驶;满足该地区对此道路所要求的最大通行能力;车辆通过方便,乘客有舒适感;车辆通过此道路的运行材料消耗量最低,零件损坏最小。
7二、道路条件车辆运行速度和道路通行能力是道路条件的主要特征指标。
【汽车运用工程-许洪国】8-4汽车技术状况的分级
第八章 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
第四节 汽车技术状况的分级
首页 前页 后页 末页 7/14
“ 十二五” 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 十二五” 普通高等教育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规划教材
一、汽车技术状况的等级划分与标准
2.二级车——基本完好车
车辆主要技术性能和状况或行驶里程低于 完好车的要求,但符合GB7258《机动车运 行安全技术条件》的规定,能随时参加运 输。
二、汽车技术状况等级的评定
• 整车装备及外观检查
• 动力性
• 燃料经济性 主要评定内容
• 制动性
• 转向操纵性 • 前照灯发光强度和光束照射位置 • 排放污染物限值 • 车速表示值误差
第八章 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
第四节 汽车技术状况的分级
首页 前页 后页 末页 12/14
“ 十二五” 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 十二五” 普通高等教育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规划教材
第八章 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
第四节 汽车技术状况的分级
首页 前页 后页 末页 5/14
“ 十二五” 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 十二五” 普通高等教育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规划教材
一、汽车技术状况的等级划分与标准
1.一级车——完好车 一级车不仅要满足技术状况和性能指标的要 求,同时还要满足行驶里程的要求。 由于汽车技术状况是随着行驶里程和大修次 数的增加而逐渐下降的,第二次大修的间隔
第八章 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
第四节 汽车技术状况的分级
首页 前页 后页 末页 9/14
“ 十二五” 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 十二五” 普通高等教育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规划教材
一、汽车技术状况的等级划分与标准
《汽车运用与维修》课件
检查转向系统是否正常,更换损坏的部件。
行驶跑偏
检查轮胎、悬挂系统是否正常,调整车辆参 数。
制动不灵
检查制动系统是否正常,更换损坏的部件。
传动系统异响
检查传动系统是否正常,更换损坏的部件。
电气设备常见故障与排除方法
灯光不亮
检查灯泡、开关、线路是否正常,更 换损坏的部件。
空调不制冷
检查制冷剂、冷凝器、压缩机是否正 常,更换损坏的部件。
汽车维修
指对汽车的维护、检查、修理和 改造等活动,以保持汽车的良好 技术状态,提高其使用寿命。
汽车运用与维修的重要性
01
02
03
保障行车安全
良好的汽车运用与维修可 以确保车辆的安全性能, 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降低维修成本
正确的汽车运用与维修可 以减少车辆的故障率,降 低维修成本。
节能减排
合理的汽车运用与维修可 以降低车辆的油耗和排放 ,有利于节能减排和环境 保护。
车身
总结词
车身是汽车的外部结构,它保护乘员并提供美观的外观。
详细描述
车身是汽车的外部结构,它由车架和覆盖物组成。车架是车 身的基础结构,它支撑着汽车的各个部分。覆盖物包括车身 面板、玻璃和油漆等,它们保护乘员免受恶劣天气和道路条 件的影响,并提供美观的外观。
电气设备
总结词
电气设备包括电池、发电机、起动机、照明和控制系统等。
发动机
• 总结词: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为汽车提供动力。
• 详细描述:发动机是汽车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它的主要功能是为汽车提供动力。发动机通过燃烧燃料产生动力,推动 汽车前进。发动机的类型、工作原理和性能对汽车的性能和效率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 总结词:发动机由多个部件组成,包括气缸、活塞、曲轴、气门等。 • 详细描述:发动机由多个部件组成,每个部件都有其特定的功能。气缸是发动机中的主要部件,它容纳活塞,并让燃料
汽车使用条件
公路养护等级评分值
公路养护等级
优
良
次
差
总0
<60
路面
>45
>38
—
—
评定指标:“好路率”和“养护质量综合值”。
好路率Q :
Q LY LL 100% L
养护质量综合值P :
P 4LY 3LL 2LC LCH / L
公路养护水平对汽车使用性能的影响
优点与缺点
小平曲线半径行驶--- 曲线路段行驶-------- 很长直线路段行驶---- 公路纵坡--------------- 凸型变形--------------- 路面平整度-------------
汽车运行工况和安全性与路面质 量有关。
路面要求有足够的强度、很高的 稳定性、良好的平整度以及适当 的粗糙度,以保证汽车的附着条 件和最小的运行阻力
下,保证车辆安全行驶;②满足该地区对此道路所要求的最 大通行能力;③车辆通过方便,乘客感觉舒适;④车辆通过 此道路的运行材料消耗量最低。 道路条件的主要特征指标:道路通行能力和车辆运行速度。
道路条件对汽车运行速度、行驶平顺性及 装载质量利用程度的影响主要来自道路等 级和道路养护水平。
良好路面:车速高,经济性好;
⑤货运类型及组织特点
有多种分类方法,如长途货运、短途货运,城市货 运,城间货运,营运货运,自用货运,分散货运和 集中货运等。 运输组织特点:主要取决于车辆运行路线,有往复 式、环形式和汇集式。
⑥客运的基本要求
市内客运:2:1 采用车厢式多站位车身,通道很 宽,车门数目多,地板较低; 公路客运:要求有较高的行驶速度和乘坐舒适性。
南方高温潮湿 发动机过热,效率低,油耗增加;燃油气阻和气湿;润滑 油液压油粘度下降,导致润滑、密封、制动效果,潮湿 机件、电路易损坏等;
汽车的技术状况变化使用寿命及报废标准概述(PPT 59页)
1.汽车使用寿命分类
汽车使用寿命可分为:技术使用寿命; 经济使用寿命;合理使用寿命。
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技术使用寿命>合理使用寿命≥
经济使用寿命。
汽车技术状况随行驶里程逐渐变化的曲线
2、机动车技术状况的随机变化
活动二 汽车使用寿命
汽车使用寿命是指汽车开始投入使用到被淘汰、 报废的整个时间过程。
汽车的寿命一般可分为技术使用寿命、合理使用 寿命和经济使用寿命
一、技术使用寿命
汽车技术使用寿命是指从汽车开始使用,直 至其主要机件到达技术极 限状态而不能使用再继 续修理时的总工作时间或总行驶里程。
有形磨损中的可消除磨损可以用大修、更 换和现代化改装方式补偿; 有形磨损中的不可消除性磨损则只能用更 换方式补偿;
无形磨损中的使用价值降低可以用现代化 改装和更换方式补偿。
无形磨损中汽车的使用价值没降低, 可继 续使用.综合磨损则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大修、更换或现代化改装中的任一种方式 补偿。
技术性能更全面、功能更先进的新型汽车,使原 有汽车陈旧,功能上落后,经济上使用不合算而贬值.。
有形磨损使得汽车的运行费用、维修 费用增加,服务效果降低;
无形磨损引起汽车使用经济效益降低 或造成汽车过早淘汰,最终使车辆所有者 利益受损。
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是同时存在的, 称为综合磨损。
磨损形式不同,补偿的形式也不同:
使用寿命及报废标准
活动一 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
汽车性能随着使用年限(或行驶里程)的增加而逐 渐下降,到了一定期限就应报废,这是一种自然规律。
汽车技术状况与汽车运用性能的变化(教案)
第八章 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第一节 汽车技术状况与汽车运用性能的变化一、汽车技术状况汽车技术状况是从总体上表征汽车外观和性能的参数值。
汽车的外观和性能是随着汽车的使用时间而不断变化的,其变化规律与汽车本身结构和使用条件有关。
汽车是一个复杂的机电液系统,其基本组成单元是零部件。
现代汽车的种类繁多,零部件、元器件各异。
微电子技术,如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ESP)、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EFI)、制动防抱死系统(ABS)、驱动防滑系统(ASR)、乘员辅助约束系统(SRS)、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ECT,DSG)等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更体现了汽车零部件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因此,零件技术状况对汽车来说至关重要,是决定汽车技术状况的关键性因素。
汽车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与外界环境(阳光、空气、风沙和雨雪等)接触,汽车本身的零部件之间也存在相互作用。
这些都会引起零件发热、磨损、腐蚀及老化等变化,导致零件尺寸变化、零件相互装配位置变化及配合间隙改变等。
例如,在汽车使用过程中,发动机气缸活塞组件、曲柄连杆机构和行车制动系中制动蹄(钳)摩擦衬片(块)的尺寸以及对应摩擦副的间隙等都会发生变化;而汽车整车技术状况的变化取决于组成汽车的零部件综合技术特性的变化。
根据汽车技术条件变化的性质,零件的变化可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
汽车整车或总成技术性能的参数,有静态参数(如装载质量、轴距、车轮外倾角等)和动态参数(如发动机功率、汽车制动距离等),有过程参数(如发热、振动、机油内所含杂质等),也有几何(结构)参数以及位置参数(如间隙和行程等)。
然而,汽车的大部分机构或总成不便于局部或全部拆解以进行零件变化的直接测量,因此,必须借助一些与直接测量参数相关的间接诊断参数来确定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
例如,通过发动机的功率、机油消耗量、气缸压缩压力或机油中所含杂质成分等来评价发动机技术状况的变化情况。
汽车在工作过程中,表示零部件技术状况的参数Y 由初始值(名义值)h Y 逐渐变到极限值m Y 时,与其对应的诊断参数值由h S 变到m S 。
汽车运用工程
四、汽车运输组织管理水平 汽车运输组织、管理水平用载质量利用系数和里程利用率评价。 汽车运输组织、管理水平越高,汽车载质量利用和行程利用率就越高。
补充: VIN 代码(世界车辆识别代码) 车辆识别代码(Vehicle Identification Number,VIN)是汽车制造厂为了识别一辆汽车而规定的一组字码,由一组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组成,共17位,故又称为17位码。 车辆识别代码即汽车身份证,每车一号,保证在世界范围内30年不产生重号现象。是识别车辆身份的标志。便于车辆检索,在识别盗抢、盗牌、拼装、走私等问题车,处理交通事故、车辆保险赔偿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5)必须指派熟悉车内危险物性质的人员担任押运人员,严禁搭乘无关人员。 6)车辆总质量超过桥梁、渡船标定承载质量时,车辆装载超高、超宽、超长时,应报请当地交通、公安主管部门采取安全有效措施。未经允许,不得冒险通过。
3)根据车内装运危险货物的性质,车辆必须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等用具。 4)车辆行驶和停车必须严格遵守交通、消防、治安等法规要求。
大宇客车
宇通客车
垃圾车
一、汽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 7258-2004)规定: 1) 车辆外观整洁,装备齐全,紧固可靠,各部件应完好,并具有正常的技术性能。 2)发动机动力性能良好,运行平稳,不得有异响,燃润料消耗正常,无漏油、漏水、漏气、漏电现象。
第四节 汽车运行技术条件
②一级公路:汽车专用,分道行驶,设计时速60~100km/h。 年平均昼夜交通量15000~30000辆。
④三级公路:适用各种车辆行驶,设计时速30~60km/h。年平均昼夜交通量1000~4000辆。
⑤四级公路:适用各种车辆行驶,设计时速20~40km/h。年平均昼夜交通量双车道1500辆以下;单车道200辆以下。
汽车运用工程教学课件陈焕江第1章汽车的运用效果和运用条件
5.2 汽车运用外界条件
公路运输枢纽由客运场站系统、货运场站系统、通信信息服务 系统、生产生活辅助服务系统组成。
客运场站系统是组织旅客周转运输的机构。 货运场站系统是组织货物周转运输的机构。 通信信息服务系统使全国(或某地区)的公路运输枢纽形成 网络,对公路运输枢纽营运中所发生的各类运输信息进行传输、 处理与发布使用。 生产生活辅助服务系统是公路运输枢纽提供优质服务的保障。
5.2 汽车运用外界条件
1.2.4 运输条件
运输条件指由运输对象的特点和要求所决定的影响车辆运 用的各种因素。
1. 货物运输条件
(1)货物类别。按装卸方法,货物可分为堆积、计件和灌 装三类。按运输和保管条件可分为普通货物和特种货物。
(2)货物运输量。货物3吨以上大批货物为整车货物,不足3 吨小批货物为零担货物。
5.2 汽车运用外界条件
(3)货物运距 货物运距是货物由装货点至卸货点间的运输距离,一般用千米(km) 作为计量单位。 运距较短时,要求车辆结构能很好地适应货物装卸的要求,以缩短车 辆的货物装卸作业时间。短距离货物运输不仅降低了行程利用系数和载质 量利用系数,也恶化了汽车的运行工况,使汽车经常处于起步、加速、减 速、停车的非稳定工况。汽车在非稳定工况下工作时,汽车使用油耗增 大,排放增加,汽车总成的磨损加剧,且加大了驾驶员的工作强度。
第一章 汽车的运用效果和运用条件
为实现汽车运用的最佳效果,就必须科学合理的运 用车辆。然而,影响汽车运用过程和运用效果的因素 众多而且复杂。在分析汽车运用工程问题时,应全面 考虑这些影响因素,将其置于所处各种因素和运用条 件之中,才能得到符合客观实际的分析结果。
第一章 汽车的运用效果和运用条件
1. 教学目标 掌握汽车运用效果的评价指标。 掌握影响汽车运用效果的外界条件和技术条件。 了解汽车的使用性能指标。 掌握汽车运行适应性的分析方法。 2. 教学指导 资料准备:教材、汽车运行视频、教学课件等 仪器工具:五轮仪、非接触式速度测试仪、油耗计、加速度计等。 教学活动:课堂讲授,学生分组讨论,汽车货(客)运企业调研, 汽车运行工况试验等。
汽车运用工程资料
1.汽车使用条件: 影响汽车完毕运送工作的各类外界条件。
重要涉及气候条件、道路条件、运送条件和汽车安全运营技术条件等。
道路条件的重要特性指标: 1. 道路等级1)按使用任务与交通量分类: (1)高速公路(4车道、6车道、8车道)(2)一级公路(3)二级公路(4)三级公路(5)四级公路2 公路技术特性3. 道路养护水平4.路面养护水平对汽车使用性能的影响车运用水汽平:驾驶员的操作水平、运送组织管理水平、汽车保管水平、汽车维修水平、汽车运用材料供应水平。
2.汽车使用性能指标定义: 在一定使用条件下, 以最高效率工作的能力—汽车的使用性能。
它是决定汽车运用效率和方便性的结构特性表征汽车容载量, 就是汽车一次所可以装载货品的数量或乘坐旅客的人数。
汽车容载量与汽车的装载质量、车厢尺寸、货品密度、座位数和站立乘客的地板面积等有关。
比装载质量、装载质量运用系数表征了汽车结构对各种货品需要的适应能力。
它决定了某车型装载何种货品可以装满车厢, 或充足地运用汽车的所有装载能力。
质量运用系数(或整备质量运用系数) 评价汽车质量运用的优劣紧凑性是评价汽车外形尺寸合理运用的指标。
它影响汽车操纵轻便性、机动性、受约束条件下通过性以及停车面积等。
重型载货汽车、大型客车较其它车辆规定有较好的紧凑性。
紧凑性的重要评价指标是汽车长度运用系数、汽车外形面积运用系数以及比容载量面积和体积汽车的机动性评价参数要涉及前外轮最小转弯半径、车辆转弯宽度A.突伸距a和b。
3.汽车燃料经济性的评价指标定义: 汽车以最少的燃料消耗完毕单位运送工作的能力。
指标: 单位行程的燃料消耗量/100km单位运送工作的燃料消耗量/100t·km平均运营消耗特性, ——有效载荷量反映: 车型, 道路, 交通, 装载, 气候。
汽车燃料经济性的实验方法1. 不控制的道路实验2. 控制的道路实验3. 道路循环实验4. 汽车测功机4.润滑油的作用及性能作用:滑润、冷却、洗涤、密封以及防锈发动机润滑油可分为: 汽油机润滑油(汽油机油)和柴油机润滑油(柴油机油)内燃机机油质量等级的选用, 重要根据内燃机的工作条件来选择。
汽车运用条件
1.大气温度 发动机最佳工况区的冷却液温度为80~90℃,此时发动
机热效率最高,燃油经济性最好,零件磨损最小。 气温过高:发动机散热性能变差,发动机易过热,工作
效率低,燃料消耗增加;引发电气系统、燃料供给系故障; 使机油粘度降低,机油压力减小,加速机油氧化变质,增加 磨损;使制动液粘度下降,导致制动故障;爆胎的几率上升; 使驾驶员产生烦躁情绪,影响行驶安全。
(2)交叉口分类 城市道路交叉口分为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两类。
冲突点:行车方向相互交叉时可能产生碰撞的地点。 交织点:车辆从不同方向驶向同一方向或成锐角相交时 可能产生碰撞的地点。
消除冲突点的交通组织方式:环形交叉、渠化交通和交 通管制等方式。
4. 道路景观 道路景观的布置应突出强调行车的安全感。
返回
返回
四、运输条件 定义:运输对象的特点和运输要求所决定的影响行车的使
用因素。 1.货物的种类与特性 物理(大小、形状、密度等) 包装(类型、大小、形状) 货物特性:易腐、易燃、液体、散装货物、特长货物等 2.货物的货运量与周转量 组织方式、车辆选择、装卸方式 货运量:在汽车运输中,完成或需要完成的货物运输
前调节器失效,冷却液易沸腾,气压制动系统的气压不足。
气象因素 对车辆运行的影响 对道路条件的影响 对交通环境的影响
风速 增加车辆侧向受力 吹落物成为路面障碍 通行能力降低
降水
制动距离增加;车 辆甩尾增加
路面摩擦力下降;覆 盖道路标线
速度差异性增加; 车速降低;增加 延迟
能见度
制动距离不足;车 影响标志标线认读;
指路标志:指出前方的地名或名胜古迹的位置和距 离,预告和指示高速公路或一级公路的中途出入口、沿 途的服务设施和必要的导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