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音乐上册第九课教案
最新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第9课《我是草原小骑手》优质课教案设计2篇
![最新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第9课《我是草原小骑手》优质课教案设计2篇](https://img.taocdn.com/s3/m/d8b2ffb7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34.png)
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第9课《我是草原小骑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我是草原小骑手》是一首神气、自豪的蒙古族民歌。
词作者以质朴、精炼的语言,表述了大草原上蒙古族儿童的生活情趣。
曲作者根据歌词内容选用民族羽调式,采用明快的节奏,生动的表现了蒙古族儿童勇敢、乐观的豪爽性格。
在第六和第十四小节运用了七度和八度大跳,并在结束中采用了富有蒙古族特色的衬词,即“啊哈嗬伊”,进一步抒发了草原儿童的自豪感。
学情分析:1.知识与技能:学生有一定的音乐学习能力,但对蒙古族音乐接触较少。
2.方法与手段:采用体现学生的个性,充分营造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学习情境和氛围。
3.情感与鉴赏:带着愉快的心情学唱这首歌曲,从而了解蒙古族少年骑马的高兴心情,在美好的音乐当中理解骑马的韵律。
设计理念:本节课,我以介绍蒙古族民俗风情为切入点,师生一起看蒙古族相关图片,在“看、听、”当中感受蒙古歌曲的风格和韵味,体验蒙古风俗,培养学生热爱蒙古、喜爱蒙古音乐的感情。
整堂课也以蒙古族的风情画面为依托,让学生在唱一唱、说一说、跳一跳、敲一敲等活动中将音乐本身与音乐情感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最终达到感受音乐美、表现音乐美的目的。
教学方法:这节课,无论从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的选择,还是教学过程的安排,都是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抓住教材主要音乐内容为依托,让学生在活动中将音乐本身与音乐画面、音乐情感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最终达到感受美,表现音乐美的目的。
教学方式:本节课教学方式采用启发式、谈话式、提问式、讨论式。
主要过程是:教师启发学生在感受、体验草原骑手的性格特征,引导学生调动自身的热情,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1.能学会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能用固定节奏拍手跺脚或用打击乐器伴奏及律动表演等形式参与歌曲表现。
2.在演唱、听赏及音乐活动中初步感受蒙古族音乐的美、表现音乐美,通过音乐激发学生对草原及民族音乐的热爱。
四年级上音乐教案第九课_湘教版
![四年级上音乐教案第九课_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bc6e1a5f90f76c661371a6c.png)
第九课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演唱《铁路修到苗家寨》教学目标:1. 能用轻巧、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铁路修到苗家寨》。
2. 能体会苗寨人民喜庆火车通过山寨时所流露出的兴奋、喜悦心情,引导学生运用优美、甜润的歌声表达歌曲情绪。
3. 合唱部分注重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能用整齐、和谐的声音进行二声部演唱。
模拟鼓点,自编身势动作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演唱二声部歌曲《铁路修到苗家寨》。
教学难点:运用和谐的声音进行二声部演唱;模拟鼓点,自编身势动作为歌曲伴奏。
教学用具:课件、电子琴、鼓。
教学过程:一、观图谈感受。
《山寨今昔巨变》,畅谈心中感受。
二、整体初听歌曲《铁路修到苗家寨》,感受歌曲的音乐情绪。
师:请你说说歌曲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生:活泼、欢快……。
师:那让我们再来聆听一次,这次请仔细聆听歌词内容,并谈谈歌词内容讲述了什么?生:歌词讲述了铁路修到苗家山寨后,给苗寨带来的巨大变化,苗族人们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变。
师:你总结的非常好,看来你不仅仔细聆听了歌曲,还认真思考了老师的问题。
二、学习歌曲齐唱部分。
1. 在教师指导下朗读歌词。
体会歌词的韵律特点,铁路修到苗家寨后,感受喜悦心情。
2. 师范唱,生感受情绪。
3. 轻声随乐学唱,自主视唱。
4. 师指导演唱,突出情绪表达。
5. 完整演唱齐唱部分,充满自信地。
三、学习歌曲合唱部分。
1. 有节奏地朗读歌词,分组合作读,为合唱作准备。
2. 听唱旋律,熟悉音乐。
3. 高声部教学唱每小节的第一个音,稳定音高感,训练内心的恒拍感。
视唱简谱,用la模唱旋律。
尝试加入歌词,轻声跟唱。
完整演唱高声部,分组演唱。
4. 低声部教学唱每小节的第一个音,稳定音高感,训练内心的恒拍感。
视唱简谱,用la模唱旋律。
尝试加入歌词,轻声跟唱。
完整演唱高声部,分组演唱。
5. 师生合作师唱高声部,生唱低声部,交换演唱。
6.生生合作分为二声部,互换声部演唱。
7. 整首歌曲完整表现体会苗寨人民喜庆火车通过山寨时所流露出的兴奋、喜悦心情,运用优美、甜润的歌声表达歌曲情绪。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9课(演奏)《吹竖笛》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9课(演奏)《吹竖笛》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445111d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ec.png)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9课(演奏)《吹竖笛》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吹竖笛》是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9课的一首曲目,这是一首富有童趣的乐曲,通过竖笛这一乐器来展现。
竖笛作为一种木管乐器,它的音色清脆、明亮,非常适合四年级的学生学习。
乐曲的旋律简洁、易记,节奏明快,能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旋律、节奏等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吹奏乐器,尤其是竖笛,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巩固,以及对竖笛演奏技巧的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竖笛的特点和演奏方法,能够正确地吹奏出《吹竖笛》这首曲目。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3.通过学习竖笛,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掌握竖笛的基本演奏技巧,能够流利地吹奏出《吹竖笛》这首曲目。
2.针对重难点,需要对竖笛的基本演奏技巧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示范,同时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讲解法,让学生了解竖笛的特点和演奏方法。
2.采用示范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竖笛的演奏技巧。
3.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竖笛的演奏技巧。
4.采用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团队中共同完成演奏任务,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其他乐器的演奏,引导学生对竖笛产生兴趣,然后引入本节课的曲目《吹竖笛》。
2.讲解:详细讲解竖笛的特点和演奏方法,同时进行示范。
3.练习:让学生进行吹奏练习,针对学生的演奏进行指导和纠正。
4.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首曲目进行合作演奏。
5.展示:每组进行演奏展示,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6.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强调竖笛的演奏技巧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竖笛的特点、演奏方法以及曲目《吹竖笛》的旋律。
通过板书,让学生对竖笛有更直观的认识,同时方便学生对演奏技巧和曲目的记忆。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9课(演奏)《吹竖笛》教案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9课(演奏)《吹竖笛》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1fcc8e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04.png)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9课(演奏)《吹竖笛》教案一. 教材分析《吹竖笛》是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9课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欢快的节奏和简单的旋律展现了竖笛的独特魅力。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竖笛的特点和演奏技巧,同时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竖笛这一乐器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在演奏技巧和音乐表现方面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吹竖笛》这首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用竖笛准确演奏歌曲的能力。
3.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熟练掌握《吹竖笛》这首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用竖笛准确演奏歌曲,尤其是吹奏技巧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用竖笛演奏歌曲,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竖笛的演奏技巧。
2.练习法: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合作中提高演奏水平。
3.激励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表扬他们的进步,增强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竖笛乐器,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接触到乐器。
2.准备《吹竖笛》这首歌曲的乐谱。
3.准备教学录音机、音响等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用竖笛演奏一首欢快的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简要介绍竖笛的特点和演奏技巧,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吹竖笛》这首歌曲的乐谱,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然后带领学生一起朗读歌词,熟悉歌曲内容。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用竖笛演奏歌曲,讲解演奏技巧。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注意纠正演奏中的错误。
教师分组让学生进行合作练习,相互观摩、交流,提高演奏水平。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进行竖笛演奏,让大家点评,总结演奏中的优点和不足。
然后再次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创意,用竖笛演奏自己喜欢的歌曲,或创作新的曲子。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四年级上册第九课《(演唱)铁路修到苗家寨》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四年级上册第九课《(演唱)铁路修到苗家寨》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d63c18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8a.png)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四年级上册第九课《(演唱)铁路修到苗家寨》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小学音乐湘文艺版四年级上册第九课《(演唱)铁路修到苗家寨》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在听赏《铁路修到苗家寨》时随乐律动,并感受苗族音乐的美。
过程与方法:能学会演唱《铁路修到苗家寨》、并用欢快的情绪表达歌曲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用自己的肢体动作为歌曲伴奏。
2学情分析美国著名教育家XXX认为:教学目标在教育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教育者从事教育活动的指南。
所以确立教学目标是非常必要的。
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学生通过音乐课程研究和参与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探究、发现、领略音乐艺术的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陶冶情操、和谐身心,健全人格。
研究并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教会演唱《铁路修到苗家寨》合唱部分的研究教学难点:能够合唱《铁路修到苗家寨》二声部。
4讲授过程4.1第一学时一、导入1.师:孩子们你们可曾去过苗寨。
你可曾看到过苗寨的吊脚楼。
你可曾尝过美味的长桌宴。
……下面就请大家跟老师一起去苗家山寨,感受苗寨风情,聆听苗寨音乐。
2.画苗寨。
画苗寨的山,脚楼,石板路,铁路板书设计《铁路修到苗家寨》。
二、整体初听歌曲《铁路修到苗家寨》,感受歌曲的音乐情绪。
师:请你说说歌曲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生:活泼、欢快……。
师:那让我们再来聆听一次,这次请仔细聆听歌词内容,并谈谈歌词内容讲述了什么?生:歌词讲述了铁路修到苗家山寨后,给苗寨带来的巨大变化,苗族人们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变。
师:你总结的非常好,看来你不仅仔细聆听了歌曲,还认真思考了老师的问题。
二、研究歌曲齐唱部分。
1.在教师指导下朗诵歌词体会歌词的韵律特点,铁路修到苗家寨后,感受喜悦心境。
2.师范唱,生感受情绪。
四年级音乐上册第九课教案
![四年级音乐上册第九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dbf868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a5.png)
四年级音乐上册第九课教案第一篇:四年级音乐上册第九课教案第九课:环球音乐探宝(二)——傲游大洋洲一、教学内容1、学唱《剪羊毛》2、学唱《瓦尔森〃马蒂尔德》3、欣赏《毛利欢迎你》二、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民歌,了解大洋洲有代表性的音乐,能尊重和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2、能用诙谐、欢乐的声音演唱《剪羊毛》3、用优美的歌声学唱澳大利亚民歌《瓦尔森〃马蒂尔德》4、欣赏器乐合奏《剪羊毛》和澳大利亚民歌《瓦尔森〃马蒂尔德》,进一步了解澳大利亚民歌的特点5、欣赏毛利歌曲《毛利欢迎你》,了解新西兰的音乐文化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学唱《剪羊毛》和《瓦尔森·马蒂尔德》难点:学习八分附点音符节奏和八分附点音符节奏四、课时安排:三课时五、教学准备- 1(1)认识休止符(2)学唱歌词跟着老师按节奏朗读一遍歌词,注意附点节奏和休止符。
6、学唱第一段歌词,出现错误及时纠正(附点音符、休止符处词要唱准)7、练习歌曲第二部分,高音区要作好气息准备,不要喊。
师:同学们想想,剪羊毛的时候需不需要太大的力气?生:不需要。
师:对了,绵羊也是有生命的,我们要轻轻来帮它剪,就好像我们要轻轻地来唱一样好吗?8、完整演唱歌曲第一段。
9、听琴默唱第二段歌词。
10、师生齐唱第二段歌词。
11、歌曲处理、集体表演。
(三)拓展。
观看宋祖英在悉尼歌剧院演唱。
三、小结:- 3三、小结第三课时一、教学内容:欣赏《毛利欢迎你》二、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老师说明自己今天导游的身份和今天的目的地,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同学们,大家早上好!又到了我们欢乐、轻松的音乐课堂时间。
今天杨老师想邀请咱们五年(2)班的同学来一次快乐的音乐之旅,非常荣幸,我是今天的导游。
同学们已经随着环球音乐探宝了解了欧洲、亚洲、拉丁美洲、美国、非洲等地的音乐文化,下面,请同学们跟着杨老师乘坐游轮一起去“遨游大洋洲”,我们去了解一下新西兰土著毛利族多姿多彩的音乐与文化。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四年级上册第九课《(演唱)铁路修到苗家寨》比赛获奖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四年级上册第九课《(演唱)铁路修到苗家寨》比赛获奖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5db995cc22bcd126ff0cd4.png)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四年级上册第九课《(演唱)铁路修到苗家寨》比赛获奖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在听赏《铁路修到苗家寨》时随乐律动,并感受苗族音乐的美。
过程与方法:能学会演唱《铁路修到苗家寨》、并用欢快的情绪表达歌曲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用自己的肢体动作为歌曲伴奏。
2学情分析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教学目标在教育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教育者从事教育活动的指南。
所以确立教学目标是非常必要的。
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学生通过音乐课程学习和参与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探究、发现、领略音乐艺术的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陶冶情操、和谐身心,健全人格。
学习并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教会演唱《铁路修到苗家寨》合唱部分的学习
教学难点:能够合唱《铁路修到苗家寨》二声部。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一、导入。
音乐四年级第九课教学方案
![音乐四年级第九课教学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1ddd4b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c7.png)
音乐四年级第九课教学方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了解不同类型的音乐乐器,如弦乐器、吹奏乐器等;2. 能够辨别不同音乐乐器的声音特点;3. 掌握简单乐曲的演奏技巧。
二、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投影仪、音响设备、乐器模型、音乐乐谱等;2. 教学材料:《音乐乐器介绍》PPT、《小星星》乐谱;3. 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准备乐器模型或者小乐器。
三、教学过程导入:1. 创设情境:播放一段包含不同乐器声音的音乐,向学生展示乐器模型,引导学生思考音乐乐器与音乐之间的关系。
2. 提问学生:你们能听出这段音乐中有哪些乐器音吗?你们对这些乐器有什么了解?展示与讲解:1. 分享:通过展示PPT,向学生简要介绍弦乐器、吹奏乐器、打击乐器等不同类型的音乐乐器,并配以音频演示。
2. 讲解声音特点:针对每种乐器,向学生讲解其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图像和听音频,体验不同乐器的声音特点。
3. 互动体验:教师模拟演奏不同乐器的声音,让学生根据声音来猜测所模拟的乐器是哪一种,并通过音频示范进行比对。
练习与实践:1. 自主探究:分组让学生摸索各自准备的乐器模型,尝试发出不同乐器的声音,并尝试辨别其他同学所演奏的乐器。
2. 组合合奏:安排学生分组,每个小组挑选一种乐器进行合奏,通过合奏的形式演绎一首简单的乐曲。
3. 集体欣赏:选择一些精选乐曲,集体欣赏,引导学生以专注的态度聆听,感受不同音乐乐器的魅力。
总结与延伸:1.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向学生提问:我们在本节课中学到了哪些音乐乐器?这些乐器有什么特点?2. 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自主探索和学习感兴趣的音乐乐器,并鼓励他们尝试演奏一段简单的乐曲。
四、课堂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以及合奏表现的情况来进行评价,并给予相应的鼓励和建议。
五、教学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寻求改进和提高的方法,为下一次的教学做好准备。
以上是音乐四年级第九课的教学方案,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旨在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增加对音乐乐器的了解,培养音乐欣赏和演奏的能力。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9课 歌曲《剪羊毛》花城版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9课 歌曲《剪羊毛》花城版](https://img.taocdn.com/s3/m/6db3801aaef8941ea66e059d.png)
小学音乐四年级歌曲《剪羊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技能目标:学生能基本准确地演唱歌曲《剪羊毛》,并表达出愉快活泼的情绪。
2、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歌曲,学生进一步巩固“八分附点”及“四分休止符”并让学生感受歌曲愉快,活泼的情绪和风格,创编动作表演歌曲。
3、情感目标:通过学唱歌曲感受源于劳动的律动和音乐,知道音乐和生活、和劳动密不可分,使他们进一步认识劳动的意义。
教学重点:1、感受附点节奏及休止符赋予歌曲欢快跳跃的情绪及其表现作用,在歌唱中准确的把握附点八分节奏。
2、初步唱会歌曲《剪羊毛》。
教学难点:1、八分附点节奏的演唱。
2、用愉悦、欢快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刚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看到这幅图片你想到什么呢?(蓝天、草地、大草原)师:让我们走近它,看看到底是什么地方(牧场图片)生:大草原牧场师:美丽的大草原是天然的牧场,今天,老师邀请同学们到澳大利亚的牧场走一走,看一看,那儿的景色可美了。
师介绍澳大利亚:澳大利亚风景秀丽,景色迷人,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出示悉尼歌剧院图片)师:在这里我们能够欣赏到世界各国的作品示图片,介绍澳大利亚羊毛示剪羊毛图片,瞧,你们知道这是在干嘛吗?(剪羊毛)师:对了,这是工人师傅在剪羊毛呢!澳大利亚有一首民歌就是反映了这样的情景,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好吗?1.初听歌曲《剪羊毛》,听完之后告诉老师你的心情怎么样?(愉快兴奋高兴)2.复听歌曲《剪羊毛》,师:同学们听的真仔细,那现在我们来看看这首歌,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节奏都有那些共同的特点?生:结尾处有0. 师:你们的眼力真不错,你们刚刚所说的就是音乐中的休止符0,看看书本,是不是每一句的后面都有一个休止符啊?生:是。
师:那你们知道休止符有什么作用吗?生:休息的作用。
师:如果我们把休止符的地方唱成“咔嚓”并模仿剪羊毛的样子。
3.歌曲里面除了剪羊毛的声音,还有什么声音呢?请同学们听一听、想一想,用我们的动作表现出来。
四年级音乐上册 第9课《铁路修到苗家寨》说课稿 湘艺版
![四年级音乐上册 第9课《铁路修到苗家寨》说课稿 湘艺版](https://img.taocdn.com/s3/m/1825d54e580216fc710afd1c.png)
《铁路修到苗家寨》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铁路修到苗家寨》,这是一篇歌曲教学课,本节课我主要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法、学法、说教学流程、说教学设计等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首先说教材今天我所选用的教材是湖南文艺出版社小学音乐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九课的《铁路修到苗家寨》。
该歌曲旋律欢快流畅有四个乐句和一个扩充句组成。
单段体结构,旋律以“5”“2”为骨干音,具有浓郁的苗歌调式特色。
二、说教学目标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教学目标在教育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教育者从事教育活动的指南。
所以确立教学目标是非常必要的。
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学生通过音乐课程学习和参与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探究、发现、领略音乐艺术的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陶冶情操、和谐身心,健全人格。
学习并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
我按以下三个维度设置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聆听、体验苗族人民庆祝火车通到山寨时所流露出的兴奋、喜悦心情。
培养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美好山河、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培养学生保持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培养乐观的情感态度。
⑵过程与方法:运用聆听、模唱学习歌曲(游戏、律动等),运用小组探究、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歌曲的学唱。
⑶知识与技能: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铁路修到苗家寨》,并乐于参与到音乐活动当中。
模拟鼓点,自编身势动作为歌曲伴奏。
基于音乐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3.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铁路修到苗家寨》。
4.本课的难点是:《铁路修到苗家寨》二声部合唱部分的学习。
三、说教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考虑到四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设置情境教学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等特点,为学生创设了一系列优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花城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第9课歌曲《剪羊毛》教学设计
![花城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第9课歌曲《剪羊毛》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c44ef61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76.png)
花城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第9课歌曲《剪羊毛》教学设计《剪羊毛》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能用轻快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剪羊毛》。
2.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熟练地掌握附点八分节奏这一基本音型。
使学生更多的了解澳大利亚的音乐文化以及牧民们的劳动生活。
三、重点难点:重点:能用轻快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剪羊毛》。
难点: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熟练地掌握附点八分节奏这一基本音型。
四、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师: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去澳大利亚领略异国风情,澳大利亚有著名的悉尼歌剧院,可爱的动物考拉、袋鼠和绵羊,澳大利亚有着“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的美称。
(出示图片)师:瞧,他们在干嘛?(出示工人师傅剪羊毛的图片)生:剪羊毛师:澳大利亚有一首歌就是反应这样的情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歌曲《剪羊毛》。
2.学习歌曲(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请同学们聆听歌曲时思考两个问题1.歌曲的情绪?(欢快、活泼) 2.歌曲是几几拍子?(四四拍)(2)师:这样一首欢快的歌曲,老师也忍不住想来唱一唱(教师范唱)师:喜欢这首歌曲吗?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
让我们再来听一次音乐,第一段边听音乐,边拍节奏。
(重点:八分休止以及附点八分音符)第二段大家一起用lu来哼唱旋律。
(3)填词歌唱师:下面我们难度升级,同学们把歌词加进去,记得我们的歌唱准备,背挺直,肩膀打开。
学生跟着老师的琴声逐句把词加进去。
人们在劳动中,有轻松愉快的歌曲作伴,忘记了疲劳,也提高了劳动的效率,现在我们完整演唱歌曲,带着这种情绪,以及剪羊毛的咔嚓声,注意休止。
五、拓展宋祖英,在悉尼歌剧院演唱了这首《剪羊毛》,作为第一位登上悉尼歌剧院舞台的亚洲艺术家,我们真为宋祖英老师感到骄傲,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宋祖悉尼歌剧院演唱的《剪羊毛》。
六、编创1.完整演唱,学生上台表演、编创动作,教师指导2.全班同学共同表演歌曲。
七、小结今天,充分感受了劳动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和自豪,老师希望每一个同学,都能做一个热爱劳动的好孩子。
湘文艺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第9课《(听赏)苗岭连北京》教学设计
![湘文艺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第9课《(听赏)苗岭连北京》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962fc47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77.png)
《苗岭连北京》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教材是湖南文艺出版社小学音乐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九课的《苗岭连北京》。
该歌曲旋律欢快流畅有引子、主歌(四个乐句和一个扩充句)构成。
旋律以“5”“2”为骨干音,具有浓郁的苗歌调式特色。
学情分析: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学生通过音乐课程学习和参与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探究、发现、领略音乐艺术的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陶冶情操、和谐身心,健全人格。
学习并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
我按以下三个维度设置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听赏(合唱)《苗岭连北京》教学目标:1. 听赏合唱《苗岭连北京》,感受苗族山歌的风格特点,想象苗家山寨里火车进山寨,山歌齐飞扬,回声四起、山岭呼应的音乐形象。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聆听、体验苗族人民庆祝火车通到山寨时所流露出的兴奋、喜悦心情。
培养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美好山河、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培养学生保持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培养乐观的情感态度。
3. 初步了解(合唱)《苗岭连北京》的曲式结构。
教学重点:听赏合唱《苗岭连北京》,感受苗族山歌的风格特点,想象苗家山寨里火车进山寨,山歌齐飞扬,回声四起、山岭呼应的音乐形象。
教学难点:回声训练,运用不同艺术形式,能声情并茂地表达歌曲柔美和轻快的情绪。
教学用具: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生问好5 52.律动《我爱北京天安门》导语:北京是我们中国的首都,想必大家都对这座城市并不陌生吧,下面,让我们用一首大家非常熟悉的歌曲来表达我们现在的心情吧!播放视频《我爱北京天安门》,师生律动。
3.视频展示,了解苗族风土人情A.导语: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共进,才有了祖国今天的繁荣昌盛,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苗家寨,去了解一下他们那里的风土人情。
B.交流同学们了解到的苗家生活。
二、新课教授1.初听合唱曲《苗岭连北京》,老师讲解创作背景。
导语:解放后,党中央访问团来到苗家寨访问,宣传了党的民族政策,使各族人民之间友好关系更加密切。
(花城版)音乐四上第9课歌曲《瓦尔森-马蒂尔德》说课稿
![(花城版)音乐四上第9课歌曲《瓦尔森-马蒂尔德》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c9d3a78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44.png)
(花城版)音乐四上第9课歌曲《瓦尔森-马蒂尔德》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瓦尔森-马蒂尔德》是一首选自花城版音乐教材四年级上册的第9课歌曲。
这首歌曲描绘了瓦尔森和马蒂尔德两位年轻人在春天里相会的情景,歌词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爱情的渴望。
歌曲为2/4拍,共16小节,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富有特色。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歌曲的学习和理解能力较强。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愿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然而,由于个体差异,部分学生在音准、节奏和唱腔方面仍需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提高音乐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瓦尔森-马蒂尔德》,培养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增强对音乐的情感体验。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合作意识。
3.知识与技能:学会演唱《瓦尔森-马蒂尔德》,掌握基本的音乐符号和节奏,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瓦尔森-马蒂尔德》,把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2.教学难点:歌曲中个别音准的把握,以及节奏的变化。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聆听、演唱、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音乐素养。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图片等资料,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瓦尔森-马蒂尔德》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学习兴趣。
2.学唱歌曲: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音准和节奏,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唱腔。
3.分句教学:教师将歌曲分成若干句,一句一句地进行教学,让学生充分理解歌词内容。
4.合唱练习:教师学生进行合唱练习,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音乐素养。
5.创意表现: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歌曲,如舞蹈、绘画等,展示春天的美好。
(花城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第9课感知音乐节拍三歌曲阿瓦日古丽什么船儿》教案
![(花城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第9课感知音乐节拍三歌曲阿瓦日古丽什么船儿》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c94490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17.png)
(花城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第9课感知音乐节拍三歌曲阿瓦日古丽什么船儿》教案一. 教材分析《第9课感知音乐节拍三歌曲阿瓦日古丽什么船儿》是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的一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一首富有民族特色的歌曲《阿瓦日古丽什么船儿》。
这首歌曲以生动的形象描绘了阿瓦日古丽乘船游河的美景,歌曲节奏明快,旋律优美,富有感染力。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加深对音乐节拍的理解,培养音乐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节拍有一定的理解。
但他们在音乐表现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指导和培养。
在学习这首歌曲时,学生可能会对一些特殊的音乐符号和节奏感到困惑,需要教师耐心解答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感知音乐节拍,能够正确地演唱歌曲《阿瓦日古丽什么船儿》。
2.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3.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民族音乐的特点,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正确地演唱歌曲《阿瓦日古丽什么船儿》。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特殊音乐符号和节奏的理解和表现。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互动法等教学方法,通过讲解、示范、练习、互动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歌曲《阿瓦日古丽什么船儿》的乐谱和歌词。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音响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首富有民族特色的歌曲,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入本节课的内容《阿瓦日古丽什么船儿》。
2.呈现(5分钟)教师出示歌曲《阿瓦日古丽什么船儿》的乐谱,让学生初步感知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
教师重点指导歌曲中的特殊音乐符号和节奏,帮助学生正确演唱。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演唱歌曲,巩固所学内容。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方式表现歌曲中的场景,如绘画、舞蹈等。
四年级音乐上册 第9课 吹竖笛教案1
![四年级音乐上册 第9课 吹竖笛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85af9862453610661ed9f4df.png)
吹竖笛教学目标:1、认知:认识竖笛的构造及sol、la、si三个音的吹奏位置。
2、能力:吐奏的吹奏能力。
3、情感:热爱竖笛的演奏。
教学重点、难点:吐奏吹奏方法的掌握。
教学流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导入:1.教师吹奏乐曲《草原上》,《箫》。
听教师范奏。
2.介绍竖笛的历史,了解认识竖笛。
3.认识八孔竖笛:吹口,笛头,窗孔,笛身,笛尾,观看演奏姿势。
4.了解八孔竖笛八孔的音名及手势,手形,吹奏的姿势。
5.练习手指动作,大家来做手指操,sol、la、si,三个音,提出闭指,开指手指尖的要求。
6.吐奏练习,介绍吹奏的要求,吐音练习,气息的控制。
7.练习:7 7 7 7 | 7———|| 请你跟我这样吹,吐奏不同长短时值同音的练习。
8.找个别学生试吹,寻找优点,缺点,并改正。
听学生范奏,纠正。
9.6 6 6 6 | 6 ——— || 的练习。
10. sol音练习:5 5 5 5 | 5 ——— ||11. 任意说sol,la,si,三个音要求学生很快的将以上的相关练习吹奏出来。
12. 换音练习,si——la的换指练习,要求将两条连起来吹奏。
13. 三音吹奏,si——la——sol的换指练习,要求将三条连起来吹奏。
14. 将si ——la ——sol改成sol——la——si吹奏。
15. 换指练习,换指得练习与要求。
16. 随意说音,让学生吹奏。
17. 练习小曲《三音练习》、《乃哟乃》。
5 6 7— | 7 6 5 — |5 7 6— | 6 7 5—|6 5 7— | 7 5 6——|5 6 7 7 | 6 6 5——||18、下课,师生再见!。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四年级上册第九课《(听赏)苗岭连北京》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四年级上册第九课《(听赏)苗岭连北京》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81e3c0102de2bd960588e4.png)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四年级上册第九课《(听赏)苗岭连北京》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听赏合唱歌曲《苗岭连北京》,感受苗族高腔山歌的风格特点,想像苗家山寨里火车进山寨、山歌齐飞扬、回声四起、山岭呼应的形象。
2、对比聆听合唱与木棺五重奏《苗岭连北京》,能大胆表达两种音乐体裁带来的不同感受。
2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和低年级学生相比具有比较强的自行探究的能力,学生在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方面都有了较好的提高,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动手操作的能力。
他们喜欢在自己的探索中获取知识,喜欢在玩中学,喜欢在做中学,喜欢在想中学,喜欢在用中学。
对
周边的事物产生着浓厚的兴趣,有着强烈的学习愿望,但不能自觉地从生活中进行学习,也不
能很好地把语文知识用于生活中。
在学习的方式上,存在着单一式的学习,缺乏合作学习的习惯,不能做到与人交流,与人对话。
喜欢受到表扬或赞美,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有时是很幼稚
的见解。
3重点难点
听赏合唱歌曲《苗岭连北京》,感受苗族高腔山歌的风格特点,想像苗家人火车进山村,幸福装满车的快乐!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激情导入
快乐音乐课,天天真快乐,欢迎大家和老师又一次走进音乐世界,你去过北京么,你是怎么去的?那你知道苗家人是怎样去北京的么?今天我们将要继续走进苗家山寨,感受苗族山歌的风格特点,体验苗家人的喜悦心情和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课:环球音乐探宝(二)——傲游大洋洲
一、教学内容
1、学唱《剪羊毛》
2、学唱《瓦尔森·马蒂尔德》
3、欣赏《毛利欢迎你》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民歌,了解大洋洲有代表性的音乐,能尊重和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
2、能用诙谐、欢乐的声音演唱《剪羊毛》
3、用优美的歌声学唱澳大利亚民歌《瓦尔森·马蒂尔德》
4、欣赏器乐合奏《剪羊毛》和澳大利亚民歌《瓦尔森·马蒂尔德》,进一步了解澳大利亚民歌的特点
5、欣赏毛利歌曲《毛利欢迎你》,了解新西兰的音乐文化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唱《剪羊毛》和《瓦尔森·马蒂尔德》
难点:学习八分附点音符节奏和八分附点音符节奏
四、课时安排:三课时
五、教学准备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剪羊毛》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谜语导入。
两脚弯弯细又长,一张嘴巴明晃晃,
不吃米面不吃菜,单吃布匹和纸张。
谜底(剪刀)
(二)新课教学。
1、认识八分音符、附点八分音符和节奏。
师:剪刀不仅可以剪东西,而且还可以剪出节奏,请看下面这些节奏,你会读吗?(ppt出示节奏)
师:小朋友真聪明,这么快就学会了小剪刀的节奏。
2、课题延伸(领略澳大利亚风景)师:今天老师要带着这把小剪刀到澳大利亚去领略异国风情,看看剪刀在那个国家还有什么重要的作用?播放ppt
师生讨论
3、进入主题——《剪羊毛》
师: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是世界上绵羊最多的国家。
因此剪羊毛就成了人们最主要的工作,现在就让我们随着澳大利亚草原的美景来听听这首《剪羊毛》的旋律,想想这首歌带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聆听第一遍)(1)认识休止符
(2)学唱歌词
跟着老师按节奏朗读一遍歌词,注意附点节奏和休止符。
6、学唱第一段歌词,出现错误及时纠正(附点音符、休止符处词要唱准)
7、练习歌曲第二部分,高音区要作好气息准备,不要喊。
师:同学们想想,剪羊毛的时候需不需要太大的力气?生:不需要。
师:对了,绵羊也是有生命的,我们要轻轻来帮它剪,就好像我们要轻轻地来唱一样好吗?
8、完整演唱歌曲第一段。
9、听琴默唱第二段歌词。
10、师生齐唱第二段歌词。
11、歌曲处理、集体表演。
(三)拓展。
观看宋祖英在悉尼歌剧院演唱。
三、小结: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学唱《瓦尔森·马蒂尔德》
二、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视频导入。
观看2000年悉尼奥运会开幕式中有《瓦尔森·马蒂尔德》歌曲的部分,感受激动人心的场面,以及这首澳大利亚民歌的风格
(三)新课教学。
1、听一听
再次播放歌曲录音,学生轻声跟唱
2、按节奏朗读歌词
3、播放音乐,学生轻声用LU模唱
4、教师用琴弹旋律,学生一句一句跟唱
5、教师引导学生为歌曲分句,并初步为乐句命名
6、学生自由练习,教师适当指导
7、全班齐唱全曲
8、小游戏
分组接龙唱、男女接龙唱、男女小比赛
9、全班有感情演唱
(四)拓展。
欣赏英文版《瓦尔森·马蒂尔德》
三、小结
第三课时
一、教学内容:欣赏《毛利欢迎你》
二、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老师说明自己今天导游的身份和今天的目的地,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同学们,大家早上好!又到了我们欢乐、轻松的音乐课堂时间。
今天杨老师想邀请咱们五年(2)班的同学来一次快乐的音乐之旅,非常荣幸,我是今天的导游。
同学们已经随着环球音乐探宝了解了欧洲、亚洲、拉丁美洲、美国、非洲等地的音乐文化,下面,请同学们跟着杨老师乘坐游轮一起去“遨游大洋洲”,我们去了解一下新西兰土著毛利族多姿多彩的音乐与文化。
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乘坐游轮出发了。
教师以导游身份简单讲解新西兰毛利人及其文化。
)(三)新课教学。
1、播放毛利族歌曲《故乡》,欣赏一组新西兰美丽风光图片。
让学生说说对新西兰的印象,教师简介新西兰毛利人及其文化。
(各位游客都观察得非常仔细,也说得很好,从这些图片我们可以看出新西兰是个由南北两岛组成的国家。
首都在惠灵顿,最大城市为奥克兰。
新西兰的土著居民毛利族人外
貌上兼有西方人的特色。
他们纯朴、身材高大,强壮悍勇,肤色棕黄,头发乌黑,短鼻子,厚嘴唇。
毛利人热爱歌舞,他们用歌舞来表达喜怒哀乐。
毛利人的歌唱非常动听,令人陶醉。
男子跳的为哈卡舞,女子跳的为波依舞。
)来源:小精灵儿童网站
2、播放《Maori欢迎你》让学生欣赏,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歌曲中新西兰毛利族的特点。
(欣赏完新西兰美丽的自然风光后,我们聆听一首优美的歌曲,看看那里的毛利族人在干什么呢!你们能描述一下吗?教师引导学生讲述。
)
3、二次播放《Maori欢迎你》让学生欣赏,让学生找出歌曲的特殊的地方(旋律、节奏、歌词),感受三拍子歌曲的强弱特点。
学生拼读,全班同学练读,学会歌词拼音部分(Hongi——毛利人的一种表示友好的见面礼,两人见面时,以鼻互相接触来象征互相分享美好的生活,以此来表达真挚的友谊之情。
)让学生自己加上简单的律动读歌词,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用笔边听边敲出三拍子的动作。
)
4、出示歌谱,学生自学歌曲。
学生跟琴声用慢速演唱;第二遍教师范唱,让学生对比老师唱的和他们唱的有何不同(解决演唱中出现的问题、注意三拍子歌曲的强弱特点);第三遍用稍快的演唱,感受新西兰毛利族歌曲节奏的特点,让学生适应快节奏的演唱;第
四遍完整地表演唱歌曲。
(四)拓展。
欣赏新西兰毛利族“哈卡舞”,请学生学简单的新西兰毛利族舞蹈动作,为歌曲编上简单的舞蹈动作。
(各位旅客,接下来这一站,也是我们今天新西兰快乐音乐之旅的最后一站,我们将在游轮上举行盛大的音乐舞会,请大家一起随着音乐跳起来。
)一部分学生边歌边敲出三拍子动作,一部分学生则模仿录像中的动作边歌边舞
三、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