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民出版社地理七(上)教材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粤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亚洲概述

一、教材内容的组织结构分析

粤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亚洲概述,由第一个学习主题——面积最大的达州,第二个学习主题——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第三个学习主题——人口众多的大洲和四个学习活动组成。

亚洲概述是世界地理分区部分的第一章第一节,分别从位置,面积最大,地形、地势、河流和气候等自然环境,以及人口众多和亚洲的分区等方面进行概述。这些内容对整个区域地理的学习具有理论性意义。从亚洲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来阐述亚洲在世界上所处在的位置,说明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洲;通过分析亚洲的地形、地势、河流、气候以及“世界屋脊”

——喜马拉雅山来学习亚洲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世界人口超过一亿的11个国家中亚洲就有6个说明亚洲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洲。本节内容突出了亚洲自然环境特点的分析,这样的的教材选材和内容组织是课程目标的要求也是教材的创新。

1、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说明亚洲的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

(2)读图说明亚洲的地形和地势特点;根据地形、地势特点说出河流的流向。

(3)初步掌握使用亚洲地形图和相关资料,学会归纳亚洲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4)通过阅读资料,学会分析亚洲人口过多,对资源环境以及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参与观察、读图分析、讨论、归纳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初步学会区域的学习方法。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热爱我们所在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自豪感。

(2)通过参与观察、读图分析、讨论等课堂活动,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3)通过对人口问题的分析,体验人口问题的紧迫性,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口观。

二、教材内容表述结构分析

从教材内容上看,本节由正文和非正文两部分组成,表述方式主要有叙述性课文和总结性课文。其中非正文包括了地图、问题提示图、地理景观图、气候图和活动等。教材图片较多,文字较少,也意在教师要引导学生读图,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读懂图中所表达的意思并且能够从中总结出地理环境的特征。本节课以地图、问题提示图、地理景观图、气候图和活动组成教材

内容,符合了地理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有利于发挥教材的多种功能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材中叙述性课文分析

1、对教材“正文”的分析

正文是课文的主体和骨架,是《普通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和基本过程。正文行文规范,内容科

学严谨。本节第一主题面积最大的洲中与主题相关的正文是通过活动中

比较各大洲面积总结出来的,符合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加强学生的学习

主动性。第二主题中的正文概括了亚洲的地形、地势、河流和气候特点,并指出了亚洲最典型的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形成和特点。第三主

题的正文中指出了亚洲的六个分区和人口,总结性正文中说明了亚洲的

自然和人口对经济的影响以及解决人口问题的对策。

2、对教材“地图”的分析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读图能力是中学生学习了地理之后必须学会的技能,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地图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内

容丰富,色彩鲜明,学生可以轻松阅读,读图既可以巩固正文知识,又

因为地图内容丰富可以学习其他丰富的课外知识,适应了不同层次学生

的要求,兴趣大的学生可以适当学习图中表现的其他地理知识。亚洲概

述中为了让学生更直观的学习亚洲的在自然环境特征,安排了三张专题

地图:“亚洲国家和地区图”、“亚洲地形图”、“亚洲大陆气候类型图”。“亚

洲国家和地区图”主要是表达了亚洲的主要国家组成和地理位置(半球

位置、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亚洲地形图”表达了亚洲的地形信息,

主要的山脉、河流、高原、平原和半岛岛屿等,其作用是配合正文让学

生更加直观认识亚洲的地形地势特点。“亚洲大陆气候类型图”表达了亚

洲大陆的主要气候类型有哪些,作用是让学生找出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

类型、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加深对亚洲气候的理解。

四、教材中活动分析

活动性课文作为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生通过参加某种活动来表达教材内容的课文,以感性的知识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知识,教材中通过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

在本节教材中设计了四个活动,并且提供了几幅图片,形象直观,也是对正文的补充说明,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完成活动内容就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其中通过阅读“各大洲面积比较图”学生可以得出第一主题的标题——面积最大的洲。“在平原上发展种植业”、“在丘陵上开辟梯田”和“利用高原草场发展畜牧业”反映的是亚洲的不同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三种季风气候降水分布图,比较了三种季风气候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有助于学生区分季风气候,加强对季风气候的理解,以及三种季风气候对人类活动不同的影响图也有助于学生对三种季风气候不同特点的学习。

这些活动中的照片是客观存在的真实写照,极具说服力,并且照片内容丰富,可替代大量的文字描述。活动性课文中“活动”内容,凸显活动过程

的可操作性、地理知识原理的相关性及趣味性。一方面活跃了教材内容和表达,增添了教材的趣味性,另一方面可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从这一角度看,教材中的活动有“一石二鸟”之功效。

五、教材内容与课程标准的契合关系

课程标准要求的重点是通过对亚洲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地理学的区域性和综合性特点要求学生通过对一个独具特征的区域进行综合考察研究,才能获得地理事物的一般规律,认识整个世界,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全球一共有其各大洲,每个大洲都有其独特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而自然地理影响了人文地理的形成。本节教学从地牢里位置的学习入手,让学生在学习亚洲地理位置的过程中,了解各大洲或地区、国家地理位置的学习方法,并通过地理位置对地形、气候、河流的影响,引导学生学习亚洲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等自然地理知识在这种自然环境下人们的生活、生产与经济发展等人文地理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