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音乐秧歌舞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五单元活动秧歌舞|人教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源自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秧歌舞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在舞蹈中更好地表现音乐情感。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舞蹈步伐练习。这个练习将演示秧歌舞的基本步伐和韵律感。
2.教学难点
(1)音准把握:学生在学唱过程中,音准控制能力较弱,容易出现跑调现象。
-解决方法:教师可以通过钢琴伴奏,引导学生正确发音;采用集体合唱方式,培养学生的音准感。
(2)节奏感培养:部分学生对2/4拍的节奏掌握不够熟练,影响舞蹈动作的协调性。
-解决方法:教师可以通过拍手、敲击乐器等方式,帮助学生感受节奏;组织节奏练习,加强学生的节奏感。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秧歌舞》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看过或者参与过跳舞的活动?”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秧歌舞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秧歌舞的乐趣和魅力。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二、核心素养目标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五单元活动——秧歌舞|人教版。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如下:1.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通过学唱秧歌歌曲,感受民间音乐的韵律美和情感表达;2.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通过学习秧歌舞步,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和个性;3.增强学生的文化理解,了解我国民间舞蹈和音乐的历史背景,尊重和传承民族文化;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在集体表演中学会与人合作、相互尊重。这些核心素养目标与新教材要求相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五线谱)《活动 秧歌舞》教学设计(2)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五线谱)《活动秧歌舞》教学设计 (2)一. 教材分析《活动秧歌舞》是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的一首歌曲,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歌曲的学习、五线谱的识谱以及相关的秧歌舞动作。
歌曲旋律欢快,节奏明快,富有浓厚的民族特色,适合三年级学生学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我国的秧歌舞文化,感受音乐与舞蹈的完美结合,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他们对音乐和舞蹈有着天然的喜爱。
在此基础上,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的音乐知识和舞蹈动作,具备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集体合作意识。
然而,对于五线谱的识谱能力仍需加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并激发他们学习秧歌舞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秧歌舞的文化背景,感受音乐与舞蹈的结合。
2.学会歌曲《活动秧歌舞》,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掌握五线谱的识谱方法,提高音乐素养。
4.通过学习秧歌舞,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活动秧歌舞》的学唱,五线谱的识谱,秧歌舞动作的掌握。
2.教学难点:五线谱的识谱,秧歌舞动作的协调性和节奏感。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教师亲自示范秧歌舞动作,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模仿。
2.采用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性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采用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学习、讨论和表演,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采用循序渐进法,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引导学生掌握五线谱的识谱方法和秧歌舞动作。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五线谱、秧歌舞动作的图片和视频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背景音乐。
3.舞蹈道具:如扇子、花篮等。
4.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或舞蹈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热身运动,然后简要介绍秧歌舞的文化背景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歌曲《活动秧歌舞》,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节奏。
三年级上册音乐课件-第五单元 《秧歌舞》|人教新课标(2014秋) (共20张PPT) (1)

欣赏图片
看到同学和老师的表演,你有什么感受? 东北大秧歌的快乐表现在哪里? 哪个动作给你的印象最深,这什么?
高 跷
扑 蝴 蝶
大秧歌是东北民间一种喜闻乐见的艺术 表现形式,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肥沃的艺 术土壤。它反映出东北人特有的性格、心理 和语言特征,十分符合东北人的文化心态和 审美情趣。
你跳过秧歌吗?
1.你们觉得我们小组表现如何? 2.大家喜不喜欢东北秧歌?
载歌载舞全班总动员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秧歌舞》课件2.ppt

谢谢观看
。2021年1月12日星期二2021/1/122021/1/122021/1/12
•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1年1月2021/1/122021/1/122021/1/121/12/2021
• 16、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2021/1/122021/1/12January 12, 2021
课堂小结
今天通过各小组精心的准备, 汇报的都很精彩。看的出来,大家 都很开心。现在哪位同学能谈一谈, 你觉得这节课,你的表现怎样?你 有什么收获?
•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 2021/1/122021/1/12Tuesday, January 12, 2021
•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2021/1/122021/1/122021/1/121/12/2021 9:54:36 PM •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21/1/122021/1/122021/1/12Jan-2112-Jan-21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2021/1/122021/1/122021/1/12Tuesday, January 12, 2021 •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21/1/122021/1/122021/1/122021/1/121/12/2021
1、你们觉得我们的唱歌小组表现的 怎么样?
2、他们歌词创编的怎么样?谈谈你 们的看法。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五线谱)《活动 秧歌舞》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五线谱)《活动秧歌舞》教案一. 教材分析《活动秧歌舞》是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的一首歌曲,歌曲节奏欢快,旋律简单,易于学唱。
歌曲以我国传统的秧歌舞为题材,通过歌曲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民间舞蹈的韵味。
歌曲为2/4拍,共16小节,旋律中出现了附点音符、休止符等节奏特点,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节奏练习材料。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旋律、节奏等音乐元素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秧歌舞这种民间舞蹈形式较为陌生,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
此外,学生在唱歌时可能对某些音准、节奏把握不够准确,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秧歌舞的特点,感受民间舞蹈的韵味。
2.学会演唱《活动秧歌舞》,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3.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音乐综合素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会演唱《活动秧歌舞》,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难点:准确演唱歌曲中的附点音符、休止符等节奏特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了解秧歌舞,感受民间舞蹈的韵味。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练习法:分组练习,互相纠正,提高演唱效果。
4.游戏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活动秧歌舞》的曲谱。
2.准备录音机、音响等播放设备。
3.准备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4.准备红色丝带、手绢等舞蹈道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2分钟)教师播放秧歌舞的视频,引导学生了解秧歌舞的特点,感受民间舞蹈的韵味。
2.呈现(3分钟)教师展示《活动秧歌舞》的曲谱,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学唱歌曲(5分钟)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注意指导学生准确演唱歌曲中的附点音符、休止符等节奏特点。
4.节奏练习(3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简单的节奏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歌曲的节奏。
5.舞蹈编排(4分钟)教师教授秧歌舞的基本动作,如秧歌步、手绢花等,并引导学生自创舞蹈动作。
最新人教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5秧歌舞》PPT课件 (3)

1、你们觉得我们得唱歌小组表现得怎么样? 2、他们歌词创编得怎么样?谈谈你们得看法。
要求:一、二拍用响板,三、四拍用串铃
掌声欢迎舞蹈小组得同学进行汇报表演
• 要求: • 1、组长指生介绍秧歌得基本步伐。 • 2、舞蹈小组表演创编得秧歌舞小组合。
载歌载舞全班总动员
• 接下来,请乐器小组得同学为我们伴奏,让我们唱起来,扭 起来吧 。
秧歌舞 执教人:苏敏娟
秧歌得历史和发展
• 秧歌源于汉民族元宵节庆时得集会表演,是北方诸民族盛行 得娱乐舞蹈形式。它原为模仿稻作劳动得一种原始舞蹈,后 来成为农闲或年节时间得化妆表演。是一种民族性得集体舞 蹈,至今已有逾千年民展历史,有着自己成熟而稳定得风格,信息资料
课堂小结
今天通过各小组精心得准备,汇报得都很精彩。 看得出来,大家都很开心。现在哪位同学能谈一 谈,你觉得这节课,你得表现怎样?你有什么收
获?
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秧歌舞》教案

《秧歌舞》教案教材分析:本课是小学音乐课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民族的舞步》中的一节活动课,这是一个以民族舞蹈为主题的单元,通过欣赏、演唱不同民族的音乐作品,感受体验我国不同民族的歌舞、了解祖国多民族文化和博大精深的民族艺术。
通过唱歌、欣赏和歌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音乐传达给人们的不同情绪,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绪。
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秧歌舞》,培养自然大方的演唱习惯。
2.感受歌曲欢快热烈的情绪。
3.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学习简单的秧歌舞步,引导学生创造性的表现歌曲。
重点难点: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秧歌舞》,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2.秧歌舞基本舞步十字花步。
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教学设备、鼓、镲、手绢、等教学过程:一、导入1.欣赏舞蹈视频《绢花迎春》教师:同学们请欣赏视频,看看他们跳的什么舞?(教师播放视频)学生:扭秧歌教师:对了,这是一段秧歌舞,那你们对秧歌舞有哪些了解呢?学生1:扭秧歌时很热闹...学生2:扭秧歌时会敲锣打鼓.....教师:同学们说的太好了,秧歌据说最早起源于汉族的元宵节,作为元宵节节庆时的一种集会表演,后来慢慢的发展成了农闲或者节庆日时人们自发的聚集起来的一种非常欢快的娱乐性的舞蹈。
今天我们要学《秧歌舞》就是一首流传于东北地区的脍炙人口的歌曲。
(教学设想:以舞蹈视频导入课程为后面学习秧歌舞的舞蹈动作做准备。
)二、学习歌曲《秧歌舞》1.初听歌曲教师:首先我们来听一遍歌曲,注意从歌曲当中你听到了什么?(教师播放歌曲)学生:我听到了打起鼓来敲起锣学生:我听到了咚咚锵教师:说的很好,咚咚锵表示的是锣鼓点的声音,“咚”表示的是鼓的声音,“锵”表示的是锣或镲的声音。
2.复听歌曲教师:同学们听得真仔细,下面我们再听一遍,这次请同学们听听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教师播放歌曲)教师:谁来说?学生:欢快、活泼、热烈3.再听歌曲教师:同学们太棒了,这是一首四二拍子的歌曲,四二拍子的强弱规律是什么?学生:强弱教师:对,让我们用拍手和拍肩的动作来表现歌曲的强拍弱拍(强拍拍手,弱拍拍肩)教师同学生一起随音乐做动作。
人教版(简谱)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活动《秧歌舞》优质课教案设计2篇

人教版(简谱)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活动《秧歌舞》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秧歌舞》是一首流传于东北地区的脍炙人口的秧歌舞曲。
最早的歌词表现了东北人民苦难的生活,通过歌声人们表达了对旧社会苦难生活的控诉。
建国后,曾被多次填写新的歌词,成为东北人民歌唱幸福生活的新民歌。
这首歌曲,就是由编者重新填词而成的。
歌曲旋律简洁,情绪热烈、欢快,节奏活泼,附点八分音符的运用,增强了节奏的动感,表现了人们打起鼓、敲起锣、扭起秧歌唱起歌来歌唱幸福生活的热闹场景。
秧歌舞起源于古代农业劳动,劳动人民在田间辛苦插秧、耕耘,耘田的劳动,以敲锣打鼓,用来助兴,其实早在宋代就有农事中唱秧歌的记载。
后来人们不断丰富发展,将农民们劳动之余自娱自乐的形式,歌舞都统称为秧歌。
秧歌完全可以视为民间自发性的群众娱乐,秧歌不再有以往那种宏大的场面和参与热情,但它也为许多其他艺术提供了丰厚营养,有的秧歌本身也发展成了戏曲。
通过音乐活动让学生学习这首歌曲,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学习简单的秧歌舞步,在欢快热烈的歌曲旋律中载歌载舞。
教学目标1.感受歌曲热烈欢快的情绪。
2.学习简单的秧歌舞3.通过演唱歌曲,使学生了解祖国多民族文化,从而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教学重、难点1.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
2.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简单的秧歌基本舞步十字步,随音乐跳起秧歌舞。
教学方法聆听示范教学准备教学多媒体相关视频资料手巾花教学过程一、表演导入教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表演一段舞蹈,你们仔细看看,这是什么舞蹈?师:你能猜出老师跳的哪里的舞蹈吗?生:秧歌舞,能猜出是哪里的秧歌舞吗?师:老师表演的这段是东北秧歌舞,同学们想和老师一起跳吗?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简单的东北秧歌舞吧。
二、首先学习歌曲1.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欢快热烈的情绪教师:歌曲的音乐情绪师怎样的?生:情绪欢快、热烈2.再次聆听歌曲,感受欢快的节奏3.小声哼唱,初步感知歌曲的旋律、节奏4.学生演唱歌曲教师指导:这时候学生基本可以演唱歌曲的旋律了,重点指导学生演唱附点的节奏,节奏要准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秧歌源于汉民族元宵节庆时的集会表演,是北 方诸民族盛行的娱乐舞蹈形式。有人认为是 模仿稻作劳动的一种原始舞蹈,后来成为农 闲或年节时间的化妆表演。是一种民族性的 集体舞蹈,至今已有逾千年民族历史,有着 自己成熟而稳定的风格,流行于陕西、内蒙 古、东北等地。
歌曲的最前面你 听到了什么节奏?
分辨我拍的是谁的节奏
要求:节奏准确,配合默契
。
要求:咬字清楚有感情 歌词创新有新意
要求:
1、组长指生介绍秧歌的基本步伐。 2、舞蹈小组表演创编秧歌舞小 组合
1、你们觉得我们的唱歌 小组表现的怎么样? 2、我们器乐小组怎么样? 谈谈你们的看法 3 、我们舞蹈小组表现 的很棒吧,当然提出宝 贵意见哟。
接下来,请乐器小组的同学 为我们伴奏,让我们唱起来, 扭起来吧
现在哪位同学能谈一 谈,你觉得这节课, 你有什么收获?
拓展资料
东北大秧歌在风格上既有火爆、泼辣,又有稳
静、幽默的特点。动作即哏又俏、刚柔结合, 不能扭扭捏捏缠绵无力。要扭起红似火,静似 花儿笑,站立一棵松,跑起水上漂。
东北秧歌
高跷秧歌
鼓子秧歌
陕北秧歌
打起鼓来敲起锣,扭起秧歌唱起歌。 男女老少喜洋洋,歌唱幸福新生活。 咚咚锵,咚咚锵,咚锵咚锵咚咚锵, 咚锵咚锵咚咚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