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新课堂整合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浅谈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浅谈一、背景及现实意义。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它给人类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转变,随之人们逐渐产生了对科技的崇拜,而对人的情感普遍漠视,致使了人格发展的惨白和道德教化功能的隐退。
由此引发了人的价值信仰危机和道德没落。
与此同时,经济全世界化和信息社会化成为新世纪时期精神的“主旋律”。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材之间的竞争,培育什么样的人材已是关系到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
作为塑造学生灵魂,培育学生踊跃健康人格,启蒙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语文教学在新世纪挑战眼前应该做些什么,这是摆在每一名语文老师眼前的一个大问题。
纵观语文教学现状来讲,由于各种原因,咱们的教学还处于一种相对封锁的状态,“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很大程度只停留在口头上。
在许多学校,讲义是唯一的信息源,教师是唯一的信息传递者,教室是唯一的信息交流场所。
教学进程中过度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强调语文的知识体系,考试模式单一、呆板,轻忽了学习主体的需求和特点,轻忽了人文精神的培育。
很多地方在阅读教学中一味偏重技术分析,放弃了语文作品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作用,致使语文课程本来具有的文化功能流失。
咱们培育出来的学生缺乏主动性,缺乏创造性,缺乏情感品质。
这与时期所呼唤“关注生命,关注人格,关注尊严”的主题是背道而驰的。
面对各种不良现状,咱们必需对语文教学进行改革。
二、改革创新初中语文课堂提几点意见。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的主题是:引领新思想和新理念,探讨新教法和新学法,打造新课堂和新特色,追求新成效和新境界!1.引领新思想和新理念。
所谓“新思想”,就是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所提倡的教育思想,如全面贯彻方针,全面提高质量的思想,面向全部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思想,等等。
所谓“新理念”,就是课程改革所提倡的、与传统教学不同的理念,如“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的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理念。
探讨新课标下的新课堂教学方法
探讨新课标下的新课堂教学方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是必须要跟上步伐的。
为此,教育部草拟出新的教育课标,其中包括新的课堂教学方法。
那么,在2023年的新课标下,新课堂教学方法究竟该如何应用呢?一、探究新的教学理念新课标中,教育理念的转变十分明显,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创新思维、课外拓展与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应用这样的教育理念,老师可以从把知识传授变为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让学生主动参与,在交流互动中自我的学习,使得课堂教学更加开放性、自由性和互动性。
例如,在课堂上,老师不再只是讲解概念和知识点,而是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为出发点,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同时,让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共同完成某些任务,培养他们的沟通协作能力。
二、科技与课堂的结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科技手段被应用到课堂教学当中,如电子书、电子白板、数字化资源、AR技术等等。
这些科技手段有助于减少传统教学中的瓶颈,使得课堂上的学习更加多元化和丰富化。
比如,学生通过使用数字资源,可以获取海量的学习资料,比如在线教育平台、视频课件,也可以通过电子白板进行互动。
此外,通过利用AR技术,可以让学生在完成某些任务时更具沉浸感,更真实地体验到某些事物,比如通过AR技术让学生在化学实验中模拟实验现场,给学生提供各种可能的实验参数和实验场景,让学生在模拟池中进行实验,以达到增强学习的目的。
三、课堂教学的实践应用在新课标教学理念和科技手段的支撑下,课堂教学模式也将得到彻底的转变。
在未来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更多陪伴在学生身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解决问题。
同时,也应该通过与同行的合作和交流,不断地研发新的教学设计并进行实践应用。
举个例子,在某个学科领域中,老师应该更加注重与同行的沟通,通过交流经验和设计创新来促进学科的发展和教育的改进。
同时,老师还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并促进与学生的互动,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提高对新教育课标的理解。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整合教学论文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化学整合教学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使用课改新教材,尝试课改新课堂,新最深的感触是新教材对不同层次的教师都提出了一个新挑战,要求教师必须以一个全新的观念去审视新课改。
在教学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例如课时紧张是新课标实施以来,我感觉最棘手的问题。
表现在若按教材顺序,教材安排的内容按部就搬去讲,首先表现出无法安排学生实验,化学学科如果不让学生亲手实验,就失去了他的特征,也就失去了他的魅力。
其次,各部分知识都浮于表面,出现夹生饭现象。
有些知识可以让学生一点一点随着学习时间的延长逐渐加深理解。
通过思考,通过学习,通过实践和研究,加深了对新课改的认识和理解,探索到有些问题通过进一步整合,是完全能够改善或解决的。
一、整合目标,实现和谐统一本次课程改革,将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列为化学课程目标,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寻找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化学世界,并结合化学提供的丰富素材,使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教学中我们要处理好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的关系,实际教学过程是知、情、意、行交织统一的过程,需要做好整合过程,实现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
二、整合知识,深入浅出,突出化学学科思想我体会化学的美在于它的变化,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就会变化成新物质;化学的难也在于它的变化,目前学习的化学知识中总有特殊的不遵循规律的现象;同样的物质,用量不同,条件不同产物就可能不同。
这些变化使化学具备了不确定美,也使化学学习显得繁琐。
出现课时紧张的现象。
为此,教学中突出“类”和“定性定量”的思想。
1.归“类”思想的教学。
首先对物质分类,反应分类。
其次使学生体会形成同类物质具有相似性。
例如:初中学习过二氧化碳的性质,它是酸性氧化物的代表,具有与水、碱、碱性氧化物反应的性质。
高中学习都属于酸性氧化物,如果有“类”的思想,学生可推知二者应具备以上性质,教师在再点化二氧化硅不溶于水,所以不与水反应。
如何在新课堂理念下进行课堂教学
如何在新课堂理念下进行课堂教学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彻底改变了教师教学理念,改变了学生学习方式,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中个体学习统一天下的局面,真正让学生从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和客观事实当中体验。
虽然在新课改影响下,教学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但是,从各方面考虑,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一、轻实际,重设计新课改教材,非常重视提供丰富的情境素材供学生学习,在素材选择上强调与学生生活的密切联系,题材涉及古今中外,社会生活的众多领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课堂的情境设计也很重视,但是往往创设的情境离学生生活较远,学生兴趣不高,效果不明显。
二、轻启发,重灌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合作者。
然而受旧的传统教学观念的约束和影响,受成绩与职称晋级挂钩的影响,对新课改下的教学方式还不适应,仍有一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陈旧。
平时不善于学习现代教育思想,他们认为只要把学生教会就行了,学习理论又浪费时间等。
因此,在教学中自然而然流露出“单一”的授课模式。
三、轻创新,重教材教师忠实地执行教材,教材上怎么写,教师就怎么讲,即使发现教材的内容有不合理的地方,也不敢处理。
多数教师甚至成了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的传声筒,他们视教材为金科玉律,不敢越雷池一步,把毫无遗漏、毫不越位地传授教材内容视为课堂教学目的,使教材成为禁锢学生自由创造、大胆创新的枷锁。
作为新课改之弄潮儿的当代教师在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如何避免上述问题呢?笔者认为主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一、创设良好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创设教学情境也是激励、唤醒、鼓舞的一种艺术。
所以创设充满美感和智慧的学习情境,能使学生对客观情境获得具体的感受,激起相应的情绪,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力在生活中学习。
在教学中,要根据同年段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以及不同教材内容创设不同的教学情景,才能使学生既动手,又动脑,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思维的发展。
新课程、新理念、走进新课堂——农村中学数学教学的若干举措
农 村 中学 的学 生 从 小 生 活 在 农 村 ,见 识 少 ,所 学 知 识 均 为 针 对 农村 中学 ,创设 问题 情 境 应要 接 近学 生 的生 活 。如 :讲 书本知识 ,对于生活 中常见 的一些现象等一无所知 ,他们只知道 解 有 理数 的乘 方时 ,老 师可 提 出一个 问题 :一 张足 够 大的 o 9 m .r 0a 课 本 中的 定理 、公 理 、公 式 , 只会 死 记硬 背 。 另外 ,家 长 多数 是 厚 的纸 ,对折 五十次 有 多高 ?让 学 生猜 测 讨论 ,再 由老 师告 诉 学 文盲 ,不懂 得 知 识 的重要 性 ,也不 懂 得 怎样 教 育儿 女 。针对 这 些 生结 果 。师 生共 同探 讨 解决 这 个 问题 的方 法 ,使 学生 带 着 好奇 的 现象 ,在 平 时 的教学 中 ,我经 常 与学 生进 行 交 流 , 了解 他 的内 心态来学 习本节课 。如在 “ 准确数和近似数”这一节 ,老师提 心世 界 ,告诉 他 们知 识 的 重要 性 ,带 他 们去 参 加一 些有 利 于学 习 问 :你们知道一棵番茄树一般有多高?结有几个番茄?因为生长 的 活动 。给他 们 讲解 一 些 和他 们 有关 的农村 应 用题 ,如 :土地 的 在农 村 ,平 时 成绩 最差 的 学生 答 的最 为 积极 ,激 起 他们 的兴 趣 , 丈 量 问题 ,银行 储 蓄 问题 ,市 场 上 的打 折 销售 问题 , 自然 界 的 自 接着教师说 : “ 老师得到一个信息 ,在北京 的一个蔬菜 园里 , 米 然 现 象 ,数学 知 识 的来 源 ,让 学 生 发现 知识 存 在于 生 活 ,并且 和 由于使 用 高 新 的技 术 ,栽培 出的 番 茄 中其 中一 棵 高达 2 ,结 有 50 个番 茄 ,”这 时 学 生会 觉 得 好 奇 ,对 这 节课 产 生 兴 趣 ,同 我们 的生 产 、生 活 密切 相 关 ,不 只 是那 些枯 燥 、乏 味 的公 式 ,数 10 0 教 字 的计 算 ,从 而使 学生 产 生求 知 欲 ,从 思 想上 改变 “ 我 学 ”为 时对 学 生进 行 科学 技术 的重要 性 的教 育 。教 育 家杜 威 说过 : “ 要 “ 我要 学 ” ,改 变 “ 数 学 ”为 “ 数 学 ” 。真正 体 出 “ 学 用 主动 师 ,一 个 引导 者 ,他 撑着 船 ,学生 们 用力 用 桨 把船 划 向前 。 ”是 的 只要 教 师能 努力 撑好 “ ” ,把学 生 的学 习 积极 性 调动 起 来 , 船 参与 ,乐 于研 究 ,勤 于动手 ” 。 就一 定能 让学生 成为 真正 意义上 的学 习的 主人 。
新课标,新课堂 新理念+教学研讨主题
新课标,新课堂:引领教育新方向一、新课标:教育改革的深刻变革1. 新课标的出台背景和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更新,原有的课程标准已经无法适应当今社会和学生的需求,新课标的出台成为了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
新课标的出台标志着教育的深刻变革,将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推动教育朝着更加科学、民主和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2. 新课标的主要特点新课标相对于传统的课程标准来说,更加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展,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更加注重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多样性。
新课标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中心,强调知识、能力和品德的全面发展。
二、新课堂:教学形式的全面创新1. 新课堂的内涵和意义作为新课标的实施载体,新课堂体现了教学形式的全面创新和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以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目标,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2. 新课堂的核心理念新课堂的核心理念是“因材施教、因势施教”,即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需求进行差异化教学,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堂还强调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多样性,鼓励教师积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三、教学研讨:共享成长的评台1. 教学研讨的意义和作用教学研讨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实践的重要方式,通过教学研讨,教师可以相互交流经验,共享教学方法,共同探讨教育教学的前沿理论和实践经验,促进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2. 教学研讨的组织和实施在新课标、新课堂的背景下,教学研讨显得尤为重要。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教师集体备课、观摩课、教学交流等形式,搭建起教师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评台,促进教师思想的碰撞和教育教学的互动,进一步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结语:新课标、新课堂以及教学研讨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加强理论研究,深入探讨新理念、新模式和新方法,不断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向更高水平迈进。
确定新理念 构建新课堂
学 生 , 分 尊 重 、 信 学 生 , 设 平 等 、 主 、 谐 的合 充 相 创 民 和
作 氛 围 , 展 学 生 交 流 、 组 交 流 、 生 交流 等 多 种 合 开 小 师 作 交 流方 式 , 每 个学 生 成 为 数 学 学 习 的 主 人 , 个 都 使 个
难 的 同学 ;能 力 低 的学 生 可 先 倾 听 后 再 发 表 自己 的 见
趣 味 与 魅 力 , 会 数 学 与 自然 及 人 类 社 会 的 密 切 联 系 , 体
解 。这 样 既 能激 发 学 生 主 动 参 与 , 会 自 己发 现 问 题 、 学 解 决 问题 , 又能 培养 自主学 习的能 力 , 成 良好 的 品质 。 形
同 时 除 以相 同的 数
再 引导 学 生 详 细 观 察算 式 中被 除数 、 数 、 的 变 除 商
化规 律 , 学 生 自己 总结 出商 不变 性 质 。 让 又 如 , 学 一 个 数 除 以 分 数 时 , 复 习完 分 数 乘 法 教 我
和 数 以 数 法 后 示 题昔÷ ?,求 分 除整 的 则 出例 “ ” 要
发 , 力实现 “ 人 学有价值的数学 、 人 都能获得必 努 人 人
需的数学” 的理 念 。在 课 堂 教 学 中 , 师 应 该 努 力 把 日 教 常 生 中 的 问 题变 为数 学 研 究 的 对 象 , 以唤 起 学 生 的
学 习兴趣 , 励 其主 动 求 知创 新 。 激
二 、 动 参 与 , 作 交流 主 合 合作精神是2 世纪人的素质 的重要组成 部分 , 1 是
张金《新课程、新课标、新课堂》
张金《新课程、新课标、新课堂》首先,“以人为本”,展现个性化的语文《新课程、新课标、新课堂》。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在教学中要张扬独特的教学风格,要不断地创造和超越自己,要敢于破除陈规陋习,敢于张扬个性。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变化,相应地改变教法,推陈出新,使学生保持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这就要求教师能不断地完善自己,积极主动地去钻研教材,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敢于用自己的生活阅历来诠释知识,灵活教学,实事求是地表达出自己的真知灼见。
个性化的语文新课堂要求立足于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充分发挥其潜能,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例如课堂中可以开展口语交际训练,它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能提高他们的自我表现能力。
尊重学生的个性还表现为尊重学生敢于发表不同意见的创新精神,在课堂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其次,“以情动人”,体现出情感化的语文新课堂。
教师要用情感去触动学生的灵魂。
教师进入课堂应保持饱满的情绪,充满教学的热情,这样学生自然就有精神。
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文学作品的情感因素,以文导情。
教师要善于运用形象的教学语言和恰当的体态语言来增强课堂的情感性。
教师语言的生动形象并不是华丽辞藻和色彩浓艳,而是要运用生动优美的艺术语言,通俗易懂、真切自然地来表达对人、事、景、物的分析。
同时教师的举手投足、微笑点头,都会透出一定的信息而被交流的对方所接受、所理解。
新课程下教师要做到眼神要有神韵美,表情要有自然美,举止要有从容美,从而达到情感化的教学效果。
再次,“身临其境”,创出生活化的语文新课堂。
在语文课堂中要融入生活化的内容,也就是强调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与“时代的活水”。
课堂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人。
回归生活的课堂不仅是指课堂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而且要让学生学会关注自己的生活世界,从生活中寻找学习的素材。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精心组织数学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动脑、动口、动手的课堂实践活动,构建数学新课堂。
一、角色转换,激发自主探究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和刺激接受者,他们要运用一些方法对外部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
因此,数学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
更重要的是要重视引导学生掌握数学思考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水平,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的观察、猜测以及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使他们从信息的被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
因此,在讲授新知识前,教师适当的引导点拨能使学生充分自主探究,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使学生迫不及待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时,我先复习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再发给每个人一张纸,上面印着一个平行四边形,让学生计算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并知道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可能是怎样的。
学生间的差异呈现出:有的画图、有的测量、有的计算、有的无从下手——。
这时我针对不同状况的学生予以提示,对发楞的学生说:告诉什么,你就能算了?你有办法知道所需的条件吗?对测量的学生说:需要注意,量出的长度会有误差,请取整厘米数。
对没有思路的学生说:如果这个图是长方形,你会计算它的面积吗?你有办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吗?经过我的启发,学生排除了探究障碍,畅通探究路径,这样,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有了自己的答案。
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自主探究能力和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新课程 新理念 新课堂——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
特点?你能用不同的方法推导出等差数列与等 比数列的前n 和 项
公式吗?公式o = nS 一 ( >1 n S —n 1 n )在解决数列问题时有哪些作
用?
四、将所获知识在应用 中检验、完善 ,使 学
生体验 收获与成就
知识 的应 用并非专指实际情 境下的应用,理论情境 下的应用 同样应得到重 视。每节课有具体 可测的教学 目标 , 一定要 当堂检
认 为教学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 ,要 求从生命的高度 ,用动态
②阿基里斯能否追上乌龟? 让学生观察这两个数列的持点引出等比数列的定义,学生兴 趣十 分浓厚,很快就进入 了主动学习的状态 .
二、精心设计有思维价值或思考力度的问
题 ,放 手让 学生去 自主探 究 、合 作 交流
数学究竟是由什么组成的?是定义?公理?定理?公式?证
活动 理 论 建 构 知识 反 馈 。
【 关键 词 】 问题 情境
学 生 活动
理论 建 构 知 识反 馈
情 感 态度
程 :
传统课堂教学认为教 学的本质是以知识传授 为本 , 以强调 所 对教学程序设计严密 ,技术娴 熟运用 ,师生的授 受配合,练 习的 花样更新 ,追求的是学生对知识 掌握的高效性 ,忽略 了对学生作 为整体人身心的熏陶、感染和提升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过程观
新 课 程 新 理 念 新课 堂
~ 一
谈 新课 程理 念 下 的数 学课 堂
河 北省 任 丘 市 华 北油 田 第 一 中学 闫彩 红
【 摘 要 l新 课 程 理 念 下的 教 学过程 观 认 为教 学是 以促 进 学 生的发 展 为 本 ,要 求 从 生命 的 高度 ,用动 态生 成 的 观 点
新课程 新课堂 新思维
新课程的实施给学校带来了新的活力,给课程注入了新的生机,为教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
新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为化学教学树立了新的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
化学教学正在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生巨大的变化,研究新课程,上好新课堂,建立新思维应成为每个教师进一步探索的主题。
一、把握新课程研究新课程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理解和把握新教材是新课程实施的前提。
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使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时代需要,促进高中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发展高中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
新课程理念强调: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要从单纯的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把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情感体验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和谐发展,全面提高素质。
化学新教材用先进的科学知识充实了化学教材,加强了化学与人们关心的课题,如材料、能源、环境、生命等的融合与渗透;从日常的生产、生活入手,用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元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其形成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用化学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特别突出了以下几点:(1)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教材将“科学探究”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科学探究”不仅仅是学习内容,更重要的是学习方式(2)突出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
化学推动了现代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对人类解决当时面临的环境、资源、粮食危机、人类健康等一系列的重大问题提供了可能的途径。
新教材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有目的地介绍日常生活和现代社会建设中所用到的化学知识和化学技能,为学生提供了他们比较熟悉的情境素材,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能解决一些生产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践行新课标构建新课堂——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初中历史有效教学
课改论坛新课程NEW CURRICULUM随着初中历史新课改的逐渐深入,传统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方法等已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
在此背景下,构建契合新课标先进理念课堂教学模式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鉴于此,我在自身日常的历史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了如下探索与研究。
一、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他们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我个人认为,传统“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落后教育模式,一来未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激发与调动;二来更是严重制约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锻炼与发展,并不利于他们的长远发展。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也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历史教学应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学生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新课标这一精神的内涵在于:转变学生的历史学习方式,提高他们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使他们学会学历史,掌握历史学习的过程与方式方法。
我严格践行了新课标的这一理念。
例如,在学习了秦始皇建立秦王朝的相关内容之后,我为学生出示了以下史学材料:“千古一帝”(李贽《藏书·卷二目录》);“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
”(章太炎《秦政记》);“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自《秦王扫六合》;“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
”“以暴虐为天下始。
”(贾谊《新书·过秦论》);“始皇暴虐,至子而亡。
”(《贞观政要》卷八);“始皇刚毅戾深,乐以刑杀为威,专任狱吏而亲幸之,海内愁困无聊。
”(陈登原《国史旧闻》)并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上述历史材料发表自己的认识与看法。
通过认真分析与阅读材料,学生很容易就能从中明白一个道理:作为我国封建社会地位君主的秦始皇,后人对他的功过始终存在着极大的争议,有人肯定他的历史功绩,也有人严厉斥责其过失。
由于立场、出发点的不同,不同的评论者对秦始皇这一人物有着截然不同的认识。
最正确的方式就是既认识到他的功绩,肯定其历史作用,又要认识到其在位统治期间的残酷与暴政,学会辩证地分析这一人物。
在新课标理念下构建小学科学新课堂——以《加快溶解》为例
在新课标理念下构建小学科学新课堂——以《加快溶解》为例摘要:小学科学是一门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三者合一的课程,从新课程标准,能够看出未来的小学科学新课堂,需要突出新课标的理念,能够看出小学科学的教学方式需要求新求变,而科学探究活动,是小学科学新课堂的重要内容,因此,本人通过对新课标理念下构建小学科学新课堂等方面展开研究,对新课标理念下构建小学科学新课堂等相关领域提供建设性的意见以及建议。
关键词:新课标;理念;构建;小学科学;新课堂引言:以往小学科学教学的过程之中,教师们一般是采用课堂教学的模式,此种模式不利于小学科学的教学工作,这是因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在于对小学科学之中的理论知识,那么教师们需要注重学生们的自主探究与实验,这样就能够显著提升小学科学的教学效果,本篇文章以《加速溶解》作为具体的案例,对新课标理念下构建小学科学新课堂的教学展开仔细的分析与深入的研究。
一、构建小学科学新课堂的意义在曾经小学科学教学的过程之中,大多数小学科学教师,对于科学探究过程的重视程度不够,这是因为教师们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限制,那么从当前小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概念出发,结合当前大多数学校在科学探究等的领域取得的突出性成果,对今后新课标理念下构建小学科学新课堂提供思路以及借鉴。
小学科学作为小学教育阶段之中的重要课程,小学科学新课堂教学过程之中,教师们需要注意在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上求新求变,这样一方面能够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们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之中,对自己不懂的问题进行询问,并实现自己与其他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并突出小学科学新课堂在小学科学之中的作用以及意义。
二、在新课标理念下构建小学科学新课堂的优化策略(一)借助有效实验,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对于小学科学教师而言,可以借助有效的实验,激发学生们的探究精神,例如,在教学《加速溶解》这一课题时,教师在本节课教学工作开展之前,事先,准备好一个容器,将容器之中注入一定量的水,并将容器维持在正常的状态,然后由教师对容器之中的水进行测试,在测试完成之后,教师们向学生们证明容器之中的是水,那么接下来,在容器之中,注入一勺盐,而在盐注入容器之后,所有的学生们都能够看出盐在容器之中逐渐溶解,那么在此时,对这杯水的酸碱度进行测试,能够发现这杯水是一杯盐水,而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之中,科学教师可以抛出一个问题,就是询问学生们,盐在水中溶解的原理是什么,那么如何在这一实验的过程之中,加速盐的溶解,从这一点能够看出对于小学科学新课堂的构建,教师们可以借助有效的实验,激发学生们的科学探究精神,学生们可以对上述的这些问题进行探究,从而能够掌握加速溶解的原理,为今后新课标理念下小学科学新课堂的优化策略提供有利的借鉴[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理念下的新课堂整合
摘要:本文旨在阐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结尾艺术,为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同行们,交流课堂教学的结尾艺术。
即:(1)教师合作与学科之间的交流;(2)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特长;(3)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4)超越教材,拓展教学内容;(5)教师要尊重学生,创建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教学课堂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c)-0130-01
课程改革,始终贯穿着人类文化的教改思想。
课程改革关注教师的角色的转变,更关注学生的课堂生活,它赋予了课堂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
课程改革从理性生活、到感性生活、审美生活等方面重建课堂生活,注重认知、体验、感悟等生活形式的统一现实生活与可能生活、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结合,真正赋予课堂教学生活意义和生命的价值,把学生培养成学习活动的主体、个体生活的主体和社会活动的主体。
1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教师合作与学科之间的交流
教师的职业的一个很大的特点是单兵作战。
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教师是靠个人的力量解决课堂中的所有的问题。
而新课程的综合化特征要求教师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加平等的方式从事工作,教师之间要有更加紧密的合作。
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
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发挥。
因此,必须改变教师之间彼此孤立与封闭的现象,教师必须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不同学科的教师打交道。
新课程,不在只是一门课程的“独木”,而是学科之林。
新课程对知识掌握的体现在学生学习的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上,特别是发展性,更需要教师通过跨年级、跨学科的合作才能解决问题。
教师通过合作能获得心理支持,共同分享成功、分担问题;通过合作可以从同事那里获取数学信息和灵感,产生新的想法;新课堂下,教师走向成功的前提条件是摆脱职业孤独,与他人合作。
例如,我们学校开展了集体备课这一项活动,使更多的教师的业务水平得到;额提高,这项活动使教师感悟到一个人的世界是狭小的,大家的世界才是广阔的,精彩的。
教师有了一桶水,给学生的岂止会仅仅是一碗水呢?
2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特长
学生是学习得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恪守角色的职责,将学习的主动权最大限度的交给学生,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舞台。
我们要让学生发现自己是知识的主宰者,用认识来鼓舞学生的精神,使他的智力生活变得蓬勃起来。
教师要善于点燃学生对学科的热爱的火花,学生有了兴趣,就会自觉的去发现、研究、探索。
我在执教人民币一课时,从学生生活中的花钱入手,让学生说说在哪儿见过人民币,而后让学生观察教师发给的学具人民币,自主提出学习问题,学生通过不
同孩子的不同问题,发现人民币有不同面额,不同的分类,人民币上的不同图画所代表的不同意义。
这些学生自主发现、并提出来的问题,会让他们自觉的投入到知识的研究领域,幸福的去学习,他会如饥饿的人发现面包一样,不需要你去强迫的容纳。
只要教师把学生放在主人的位置,用智慧去引导,给学生足够的观察和思考的空间去展示生活与知识之间的联系,那么他们奉献给你的将是无尽的潜力与精彩。
3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
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它在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想学,我要学,我愿学”。
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主构建的过程,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
一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当我们遇到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是,合作无疑使一种最佳的选择,合作学习,给与了学生合作、交流的机会,充分挖掘了学生的内在潜能,增强了团结协作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发现、解决问题,也为适应社会,走向未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学生要因材施教,对于这两种方法,我们也要因课而用。
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时,教师可以先复习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及其推导过程,然后提问:(1)在学习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时,可不可以也运用平移转化、变形的方法呢?(2)你打算把它转化成什么图形,你认为可以吗?(3)动手拼一拼,摆一摆,看一看,想一想。
(4)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思考、讨论便可得出结论,并
明白把长方形一斜拉就成了平行四边形,为什么也可以用(长+宽)×2的道理。
接下来教师就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
如教《年月日》一课中,在课前,我让学生小组合作在一张年历上仔细观察,找出一年里有多少天?一个月各有几日?学生在雪中交流中就把
这些问题解决了,这样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学会了与人交流。
在课堂上学生感怀愉悦,各抒己见,提供了效率,解决了难点。
总之,教师要善于调控,恰当运用两种方法,使这两种方法发挥作用,达到山重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4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超越教材,拓展教学内容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
”的确,教材知识一种学习的材料。
如果说作者写出教材是一度创作,那么教师备课设计教程则是二度创作。
新课程标准也曾指出:“教材是教师教学的凭借,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
”对于教材,可以说,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了我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关键的作用,我们必须学好它。
我在自己学好教材的同时,也努力让学生学好教材,可是当我让学生学教材的同时,我才发现我们的学生决不轻易满足于一本书或一个例题。
例如;学完百分数的基础知识后,一位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告诉大家,你喜欢哪一个百分数?”学生1说:“我喜欢100%,因为它说明有一样东西非常多,多到一样东西全都是。
”学生2说:“我也喜欢100%,比如牛奶,它含的牛奶成分是100%就比较好喝。
”学生3说:“万一
酒精度是100%的话就糟了。
”学生4说:“120%代表超额完成任务,要是货车拉货,就超载了,就不好了。
”教师对数学知识进行了很好的拓展,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真正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明确了百分数的价值。
5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教师要尊重学生,创建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
教师以什么样的心境进入教学过程,是学生能否主动参与学习并取得教学效果的前提。
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民主意识,用尊重和宽容去保护学生脆弱的自尊,用鼓励去给学生创设畅所欲言、张扬个性的舞台,建立充满爱、极富人情味和人本主义趋向的师生关系。
只有教师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心态和真诚的微笑对待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感到教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学生才能产生安全感、信任感。
才能在和谐的氛围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如,教师在学生产生困惑或回答问题时,耐心指导,细心启发。
用“别急、慢慢想”等温柔的话语安慰他,排除尴尬的局面,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在教学中,还要根据学生表现出来的兴奋、沉思、惊讶等表情,作出相应的赞许、鼓励的微笑,努力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增进师生之间的互信互动,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