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种宫腔粘连分离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及生殖预后对比研究
试析宫腔镜Ⅱ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放置与不放置球囊预防复粘疗效

试析宫腔镜Ⅱ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放置与不放置球囊预防复粘疗效摘要:目的:为接受宫腔镜Ⅱ度宫腔粘连分离术的患者实施放置与不放置球囊对预防其出现复粘的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本文的研究样本均选取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宫腔镜Ⅱ度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的患者,共100例,根据入院时间将样本平均分为比较组1和比较组2,比较组2术后不放置球囊,比较组1术后放置球囊,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比较组1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2.00%)明显高于比较组2(84.00%)(X2=9.5238,P=0.0020);比较组1患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8.00%)明显低于比较组2(18.00%)(X2=13.7363,P=0.0002)。
结论:为接受宫腔镜Ⅱ度宫腔粘连分离术的患者实施术后放置球囊,对预防复粘效果显著,可以减少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有效降低复发率,提升临床疗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宫腔镜Ⅱ度宫腔粘连分离术;放置球囊;不放置球囊;预防复粘;效果患者在接受宫腔镜手术之后由于创口感染或者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非常容易产生再次宫腔粘连,从而引发患者的子宫内膜出现纤维化,并与子宫肌壁层出现粘连,临床表现:月经量逐渐减少、痛经、闭经以及妊娠结果差等,严重者会出现不孕的情况。
为患者实施宫腔镜Ⅱ度宫腔粘连分离术是目前临床中对于该病症的标准治疗方式,但是患者在手术之后仍存在较高的复发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育状态和身体健康情况[1]。
本文针对为接受宫腔镜Ⅱ度宫腔粘连分离术的患者实施放置与不放置球囊对预防其出现复粘的效果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的研究样本均选取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宫腔镜Ⅱ度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的患者,共100例。
在患者及患者家属知情的情况下,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比较组1和比较组2,每组50例。
比较组1年龄24到35岁之间,平均年龄(29.56±3.01)岁;比较组2年龄22到34岁之间,平均年龄(28.09±3.22)岁。
宫腔粘连术后鲜胚移植时间窗探讨和预防粘连复发方法的比较研究

第三部分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生育力保护治疗病例分析研究 背景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PSTT)为一种罕见病,目前病因尚未 完全明确,临床表现不典型,主要为阴道不规则流血、停经或以 转移部位表现被发现。本病诊断较困难,确诊依靠组织学检查。
全子宫切除术是PSTT首选且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对于要求保 留生育功能的PSTT患者,也可以通过一些保留生育力的治疗方法 获得治愈,但目前还没有标准治疗方案。研究目的分析国内外报 道的保留生育功能的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PSTT)的患者的相 关病史、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探讨对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患 者适合的治疗方法,对具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提供诊疗建议。
在AFS评分轻度组,90至180天移植组活产率(42.6%)明显高于术 后90天内移植组(22%),有统计学意义(p=0.004);中度组中,90至 180天移植组的活产率(35.7%)明显高于术后90天内移植组(6.7%) 且有统计学差异(p=0.004)。研究结论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和鲜 胚移植日之间的时间间隔对IVF/ICSI鲜胚移植周期结局有影响。
到目前为止,尚未看到有关于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与胚胎移植日 之间的最佳时间间隔选择的研究。此外,我们考虑最佳时间间隔 的长短可能亦与IUA的严重程度和范围有关,研究这个问题对指 导辅助生殖技腔镜下粘连分离术与胚胎移 植日之间的时间间隔是否会影响IVF周期结局,并确定最佳时间 间隔,为宫腔粘连患者的胚胎移植提供宝贵经验。研究目的探讨 宫腔粘连分离术与鲜胚移植之间时间间隔的长短对妊娠结局的 影响。
改良后的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能有效降低天然透明质酸钠凝 胶的流动性,并且能极大延长在体内的存留时间。尽管研究透明 质酸钠凝胶在TCRA术后预防宫腔再粘连效果的研究较多,但近年 来关于改良后的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在预防术后宫腔粘连的 报道相对较少,而且与其它现有预防再粘连方法的比较,以及与 现有预防再粘连方法联合应用的效果方面的研究也相对较少。
B超引导下宫腔粘连分离术的临床体会

B超引导下宫腔粘连分离术的临床体会卢燕敏;王贤明【摘要】目的:探讨B超引导在宫腔粘连分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00例宫腔粘连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计算机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直接在宫腔镜下行宫腔粘连分离术,观察组在B超引导下行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一次性手术分离成功率、术后出血情况、腹痛缓解时间、月经复潮时间、月经减少率、闭经率、宫腔粘连复发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一次性手术分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 <0.05),术后出血率、出血持续时间、出血量、腹痛缓解时间、月经复潮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复查,观察组月经减少率、闭经率、宫腔粘连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方面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B超引导下为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可有效提高一期手术成功率及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临床症状缓解,减少宫腔粘连复发与月经异常情况.【期刊名称】《腹腔镜外科杂志》【年(卷),期】2018(023)006【总页数】4页(P467-470)【关键词】宫腔粘连;分离术;宫腔镜检查;B超引导【作者】卢燕敏;王贤明【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人民医院,广东中山,528415;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人民医院,广东中山,5284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1.32宫腔粘连主要是指宫颈管因出现炎性粘连导致闭锁,是宫腔手术后常见并发症,如未能及时治疗,可能导致反复流产、不孕症等严重后果[1-3]。
宫腔粘连分离术是临床上治疗宫腔粘连的主要手段,通常在宫腔镜下施行,但由于部分患者粘连程度较严重,宫壁界限不清晰,分离时容易导致子宫损伤,术后出现大出血,对患者康复相对不利[4-5],因此,如何更安全、有效地施行宫腔粘连分离术是目前宫腔粘连治疗中的难题。
近年,B超设备被逐渐应用于临床手术治疗中,可通过其影像图对手术操作进行引导,本研究为探讨B超引导在宫腔粘连分离术中的应用效果,将2014年1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宫腔粘连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尤昭玲教授治疗宫腔粘连不孕验案一则

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IUA)是子宫内膜的一种损伤性病变,是各种原因引起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而导致子宫壁相互粘连的病理现象。
其临床主要表现与粘连的位置、程度、性质有关,具体表现为宫腔操作或流产后月经过少或闭经、周期性腹痛、继发性不孕或习惯性流产等[1]。
近年来,随着无痛人工流产技术的开展,以及年轻女性对避孕和生殖保健知识的缺乏,人工流产、药物流产等宫腔操作增多,宫腔粘连作为人工流产远期并发症也逐年增加,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文献报道,女性不孕症患者中宫腔粘连发生率高达13%[2]。
目前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是IUA首选的西医治疗措施[3]。
IUA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恢复正常月经模式,缓解痛经,提高生育率。
中医古籍中虽没有“宫腔粘连”一词,却有“经水量少”“经少”“经水涩少”的描述,根据其临床表现(月经过少、继发性闭经、继发不孕、复发性流产)及致病特点可将本病归于“不孕”“妇人腹痛”“经少”“闭经”等疾病的范畴[4]。
本病病位在胞宫,病因病机可责之于瘀血阻滞、肾脏亏虚、肝肾不足、脾胃虚损、肾虚血瘀、冲任失调、邪瘀互结等[5]。
临床治疗以调经助孕为主。
尤昭玲教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终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尤昭玲教授治疗宫腔粘连不孕验案一则唐丽1谈珍瑜2▲尤昭玲2邱乐乐11.湖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湖南长沙410007;2.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湖南长沙410007[摘要]宫腔粘连是子宫内膜的一种损伤性病变,是各种原因引起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而导致子宫壁相互粘连的病理现象。
尤昭玲教授认为宫腔粘连根据症状表现属中医“经少”“闭经”“不孕”的范畴,辨证以肾虚血瘀证为主,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尤教授在诊病疗疾过程中,全面精准地分析其发生发展及预后,给予适当的建议及处理,给求助者带来希望,其诊疗思路及医之精诚,值得学习,本文通过介绍尤教授治疗宫腔粘连不孕患者验案一则,浅析其诊疗思路,以飨同道。
宫腔粘连治疗的研究进展

宫腔粘连治疗的研究进展林立君;许良智;陈慧【摘要】宫腔粘连又称Asherman综合征,常表现为月经量减少,甚至闭经,伴或不伴周期性腹痛.宫腔粘连常引起不孕,即使妊娠发生胚胎停育、胎盘粘连、植入等风险也增加.其治疗方案为手术治疗联合术后辅助治疗.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是宫腔粘连的标准手术方式,其是在宫腔镜直视下分离宫腔粘连,切除粘连形成的瘢痕,恢复宫腔解剖结构,术中需注意充分保护正常内膜组织.术后使用药物、宫内置入支撑组织、干细胞治疗等方法可达到改善月经情况、促进生育、预防再次粘连的目的.未来,冻干羊膜和干细胞治疗有望成为新研究方向.%Intrauterine adhesion, also known as Asherman syndrome, often shows a decrease in menstrual flow, even amenorrhea, with or without periodic abdominal pain. Intrauterine adhesion often causes infertility, and the risk of embryo suspension, placenta adhesion, placenta implantation increases even when pregnancy happens. The treatment plan is surgical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postoperative adjuvant treatment. Hysteroscope 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adhesion is the standard operation for intrauterine adhesion. It is to separate the intrauterine adhesions under hysteroscopy, resect the scars formed by adhesions, restore the anatomical structure of the uterine cavity, and fully protect the normal endometrial tissues during the operation. Postoperative use of drugs, intrauterine implantation of supporting tissue and stem cell therapy can improve menstruation, promote fertility and prevent re-adhesion. In the future, freeze-dried amniotic membrane and stem cell therapy are expected to become new research directions.【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9(025)005【总页数】7页(P922-927,933)【关键词】宫腔粘连;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作者】林立君;许良智;陈慧【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华西妇产儿童医院妇产科, 成都 610041;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华西妇产儿童医院妇产科, 成都 610041;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华西妇产儿童医院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成都 610041;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华西妇产儿童医院妇产科, 成都 610041;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华西妇产儿童医院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1.74宫腔粘连是指由于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功能层部分或完全缺失,引起子宫各壁之间形成粘连,导致部分甚至全部宫腔闭塞[1]。
宫腔粘连两种手术方式疗效比较

宫腔粘连两种手术方式疗效比较唐虹; 李小毛; 胡向丹【期刊名称】《《武警医学》》【年(卷),期】2019(030)010【总页数】4页(P877-880)【关键词】宫腔粘连; 冷刀分离术; 电刀分离术; 疗效【作者】唐虹; 李小毛; 胡向丹【作者单位】510120 广州中医药大学大学城医院妇科; 510620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1.3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IUA)是子宫内膜的基底层,如过度刮宫等宫腔操作而受损,子宫内膜的增殖和分泌功能被破坏,子宫内膜不能与激素的分泌同步,从而导致宫腔粘连。
其临床表现为月经量减少,甚至引起闭经、不孕等,严重破坏女性患者的生殖健康[1]。
IUA 90%以上的发病原因为手术创伤所致,特别是人工流产手术。
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女性再生育意愿的增加,IUA的治疗已成为临床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宫腔镜下IUA分离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adhesions, TCRA)是治疗IUA目前最理想而有效的方法[2]。
探讨如何提高IUA分离术的疗效,减少术后再发粘连,采取对子宫内膜及生殖预后影响更小的手术方式极为重要。
本研究实行宫腔分离手术时使用冷刀(剪刀)分离粘连,旨在提高TCRA的临床疗效。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选取2015-01至2016-12因IUA在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诊治的患者92例,年龄21~44岁, 平均(31.0±5.2)岁。
其中,月经量减少58例,闭经28例,不孕症6例。
15例既往有1次人工流产史/刮宫史,73例既往有2次或以上人工流产史/刮宫史,4例继发于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术或纵膈切除术。
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 冷刀组(42例)和电切组(50例)。
冷刀组中轻度IUA 22例,中度IUA 12例,重度IUA 8例,月经改变情况为继发月经过少26例,继发性闭经16例;平均(31.0±5.1)岁。
宫腔粘连的治疗的研究进展

宫腔粘连的治疗的研究进展[摘要]宫腔粘连是常见的子宫体疾病,这种疾病的存在对于女性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影响,为了进一步对这种疾病进行治疗,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有效的保障,本文主要对与本论文相关的研究主题成果进行进一步的梳理和分析,以此来为研究工作和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宫腔粘连;治疗;研究进展宫腔粘连主要是因为患者的子宫内膜受到了损伤,多发生于手术创伤后,导致了患者宫腔出现了部分甚至全部的闭塞[1]。
通常情况下,出现宫腔粘连的患者,自身的月经量会出现减少的现象,甚至会有闭经和不孕的情况存在,有的患者即使已经怀孕,也会出现反复流产的现象,是导致女性出现不孕症的重要原因之一[2]。
基于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宫腔粘连的治疗,梳理研究的成果。
一、宫腔粘连诊断方法1、宫腔镜使用宫腔镜检查,可以按照子宫内粘连的部位,开展单纯性的宫腔粘连或者其他类型的检查,因为在临床当中,有的患者粘连体现在宫颈部位或者两个部位同时出现粘连。
在一般情况下,只有通过宫腔镜才能够进行比较准确地病情判断。
在对患者的宫腔粘连情况进行观察的时候,宫腔镜也是有着非常明显的效果的[3-4]。
传统对于患者子宫体宫腔粘连主要是使用子宫造影的方式,这种方式在判断宫腔的封闭程度上是有着直接性的判断作用的,但是它没有办法对粘连的坚韧度和类型进行提示。
因此,最后的诊断必须要在宫腔镜的辅助之下才能够进行直接的判断,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宫腔粘连情况[5]。
宫腔镜检查技术是近些年来被一些医学研究者公认的一种能够有效诊断宫腔粘连的理想措施,和放射学的检查比起来,宫腔镜的诊断技术在对患者的宫腔粘连进行诊断方面,优势是十分明显的,可以在直视的情况下,对患者的宫腔粘连做出比较准确和可靠的诊断,同时还能够对患者的粘连部位,以及具体的范围程度,作出一个准确的估计,最终开展针对性的治疗[6]。
对于门诊的宫腔镜检查来说,既能够用在患者疾病的诊断当中,同时也可以用在治疗之后的随访复查当中。
不同方法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

不同方法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1. 引言1.1 宫腔粘连的治疗意义宫腔粘连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其治疗意义非常重大。
宫腔粘连会导致月经不调、不孕等问题,严重影响女性的生育能力和生活质量。
及时有效地治疗宫腔粘连对于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宫腔粘连的治疗可以帮助恢复宫腔的正常解剖结构,保持宫腔通畅,有利于患者的生育和健康。
治疗宫腔粘连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理功能,减少月经不调的发生,恢复月经正常周期,提高受孕率,降低流产率。
治疗宫腔粘连还可以减少患者出现宫内膜异位症、宫外孕及其他妇科疾病的风险,保护患者的生殖器官健康。
对于患有宫腔粘连的女性来说,积极治疗宫腔粘连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合理选择治疗方法,及时干预治疗宫腔粘连,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育率,提升生活质量。
治疗宫腔粘连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当下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为了预防未来可能出现的不孕症、妇科疾病等并发症。
治疗宫腔粘连有助于保护女性的生殖健康,重塑幸福家庭。
【字数:229】1.2 治疗方法的重要性治疗宫腔粘连是一项重要的临床工作,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治疗方法的选择应该基于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因此了解不同治疗方法的特点和效果是至关重要的。
不同的治疗方法有其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因此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各种治疗方法之间可能存在互补性,综合应用不同的方法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治疗方法的选择和患者的康复密切相关,医生需要对不同的治疗方法有深入的了解,以便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和有效的治疗方案。
治疗方法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治愈患者的疾病,更在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减轻患者的痛苦,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给予足够重视。
2. 正文2.1 手术治疗的效果与注意事项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宫腔粘连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手术清除宫腔内的粘连组织,恢复宫腔的通畅性。
手术治疗的效果通常是显著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育功能和月经周期。
宫腔镜下“冷刀(微型剪)”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疗效观察

文章编号:WHR201909210宫腔镜下“冷刀(微型剪)”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疗效观察何映霞 韩春花 王博云南省曲靖市妇幼保健院妇一科,云南曲靖 655000【摘 要】目的:探究宫腔粘连患者运用宫腔镜下“冷刀(微型剪)”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于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宫腔粘连患者62例,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宫腔镜下“冷刀(微型剪)”治疗)和对照组(宫腔镜下电切除术治疗)各31例。
结果:与对照组(70.97%)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32%)较高(犘<0.05);且相比于对照组(22.58%),观察组疾病复发率(6.45%)较低(犘<0.05)。
结论:宫腔粘连患者运用宫腔镜下“冷刀(微型剪)”治疗后,不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还可以使疾病复发率有效降低。
【关键词】宫腔镜;冷刀;微型剪;宫腔粘连 宫腔粘连这一妇科疾病在临床中的发病率较高,对患者的生殖影响较大,该病的发生与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有关,其病因较多,如:人流、诊刮、胎盘粘连、胎盘植入、宫腔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后、子宫畸形矫形术后、子宫内膜结核、剖宫产术后等。
宫腔操作是导致该病发生的主要致病因素,特别是人工流产术后,占引起宫腔粘连因素的53.5%。
其解剖病理改变为宫壁粘连、宫腔容积减少,宫壁疤痕化、内膜变薄。
宫腔粘连患者主要表现为月经量减少、闭经、不孕等相关症状,对患者的生育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必须予以患者有效治疗[1]。
遂本文主要探究宫腔粘连患者运用宫腔镜下“冷刀(微型剪)”治疗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于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宫腔粘连患者62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1例。
两组年龄分别为(48.16±6.02)岁、(47.33±6.18)岁。
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没有统计学差异,犘>0.05,可以予以比较。
1.2 方法对照组实施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除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宫腔镜下“冷刀(微型剪)”治疗,主要方法为:对患者实施静脉全麻,协助患者采取膀胱截石位,在窥阴器的作用下暴露宫颈,设定水压在90~120mmHg,流速为200~400mL/min,宫腔镜单极电系统可选用5%葡萄糖溶液或5%甘露醇溶液;双极电系统多选用0.9%的氯化钠溶液。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球囊导管放置治疗宫腔粘连的效果分析

【 关键 词 】 宫腔镜 手 术 ;宫腔 粘连 ;疗 效 分析 中图分 类 号 :R 7 1 3 文献标 识 码 :B 文 章编 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3 )2 2 — 0 1 4 1 — 0 2
宫腔 粘连 ( I UA )多 发生在 官腔 操作后 ,子 宫内膜基底 层损 伤 , 导致 的子 宫内膜纤 维化 和肌壁粘 连 ,以闭经、月经过 少 ,不孕 ,习惯 性 流产等为 主要表 现 ,患者身 心均承受着极 大的痛苦 。近年 来 ,官腔 镜技 术不断 发展 和完善 ,在宫腔粘 连诊治 中发挥 了重要 作用 ,使生殖
验, P<0 . 0 5 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预后明显改善…。本研究对宫腔粘连病例在传统官腔镜下宫腔粘连分 离手术基础上同时予以球囊导管放置术,比较不同手术方式对官腔粘
连 的改善效果 ,现将结 果总结报道如 下。 1资料 与 方法 1 . 1一般 资料 本 次研 究对 象共 1 0 0 例 ,均为 我 院2 0 1 0 年6 J 9至2 0 1 2 年2 月收治 的
在手 术前 1 0 h 与2 h 分 别放置 ,清 洁灌肠 ,开展手 术前 5 h 内禁食 。协助 患者 取膀 胱截石 位 ,应 用B 超 ,将 官腔镜顺 官腔方 向置入 ,观察 官腔 粘连程 度与性质 及官腔形 态 ,若粘 连程度较轻 ,可 自顶 端用官腔 镜分 注: 与对 照组 比较 差异 有统 计 学意 义 <0 . 0 5 )
[ 9 ] 于 传鑫 , 李 儒 芝妇 科 内分泌 疾 病 治疗 学 【 M] . 上海: 复 旦大 学 出版
社, 2 0 0 9 : 1 7 2 .
[ 1 0 ] 刘敏 如 . 中医妇 产科 学 【 M] . 北 京: 人 民卫 生 出版社 , 2 0 0 4 : 7 6 2 — 7 6 6 .
HEOS下微型剪刀分离术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研究

HEOS下微型剪刀分离术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研究郭晨;王璐;汪利群;曹华斌【摘要】目的探讨HEOS下微型剪刀分离术治疗宫腔粘连的疗效.方法选取94例宫腔粘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治疗组采用HEOS下微型剪刀分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膨宫液使用量均短于或少于对照组(均P <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月经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术后宫腔再粘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采用HEOS下微型剪刀分离术治疗宫腔粘连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及膨宫液使用量少、宫腔再粘连发生率低、有效改善患者月经情况等优势,疗效确切.【期刊名称】《微创医学》【年(卷),期】2019(014)001【总页数】3页(P48-50)【关键词】宫腔粘连;宫腔镜;宫腔粘连冷刀手术;电切术【作者】郭晨;王璐;汪利群;曹华斌【作者单位】江西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健康科,南昌市330006;江西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健康科,南昌市330006;江西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健康科,南昌市330006;江西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健康科,南昌市33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1.74宫腔粘连主要是因为妊娠或非妊娠导致子宫发生创伤,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引起的内膜纤维化与宫腔变形、粘连等一系列改变,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又将其称为Asherman综合征,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手术是目前临床治疗宫腔粘连的首选方法,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是治疗宫腔粘连最常用的治疗手段[1]。
本研究采用HEOS下微型剪刀分离术治疗宫腔粘连,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94例宫腔粘连患者,均符合《妇科学》中重度宫腔粘连的临床诊断标准[2],并经宫腔镜检查确诊。
纳入标准:(1)>3/4宫腔体积发生粘连,粘连带肥厚或宫壁出现粘着情况,输卵管开口与宫腔上段处于闭锁状态;(2)患者自愿参与,签署知情同意书。
宫腔粘连治疗及预防复发的临床研究进展

3 IUA治疗 IUA治疗的主 要 目 的 是 恢 复 宫 腔 正 常 形 态,缓 解 患 者 下 腹疼 痛,恢 复 月 经 周 期 及 月 经 量,提 升 子 宫 内 膜 再 生 修 复 功 能,促进患者妊娠。IUA治疗的原则主要是分离粘连,切除瘢 痕组织,从而恢复宫腔形态,保护残留内膜。《宫腔粘连临床 诊断中国专家共识》[6]中指出,对于无症状或月经过少,但无 痛经、宫腔积血等表现,且无生育要求的患者,均无需进行手 术治疗;对于月经过少、反复流产、不孕等,且有生育需求的患 者则需进行治疗。以往,IUA治疗常采用扩张棒、探针等器械 进行分离,但该类方式存在盲目性,还可能使患者出现子宫肌 壁损伤、子宫穿 孔、形 成 宫 腔 假 道 等 严 重 并 发 症。 近 年 来,宫 腔镜在 IUA的检查及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宫腔镜直视下, 可有效明确粘连范围、部位、宫腔形态、输卵管开口情况等,直 视下手术分离、切除宫腔粘连带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 升临床治疗疗效,且手术安全性更高。TCRA是目前治疗 IUA 的首选方案,且是治疗 IUA的标准术式,但因单纯采用 TCRA 后 IUA患者易发生再粘连情况。喻蓉等研究指出,宫腔镜是 目前诊治 IUA最准确、最理想的方法,但对于重度 IUA患者治 疗预后欠佳,且再粘连预防和生育预后面临挑战[7]。因此,目 前临床上常采用 TCRA与防粘连材料及人工周期联合治疗方 案。王晓婉等研究指出,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 TCRA术后宫 内放置防粘连膜辅助治疗效果显著[8];何英新等研究指出,人 工周期改善了宫腔粘连患者 TCRA术的预后效果,其机制可 能与人工周期增加子宫内膜中基质金属蛋白酶 -9的表达及 降低转化生长因子 -β1 的表达,从而促进细胞外基质的降解 及减少细胞外基质的沉积有关[9]。
1 IUA病因 目前,IUA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多由宫腔手术、感染、放 射治疗等因素导致,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被认为是引发 IUA 的关键因素。在正常剖宫产术中,子宫受压缝合也可能引发 产后 IUA,使术后 IUA发病率大大提升,因此,分娩时应尽量 选取顺产。完整的子宫内膜基底层是正常月经期子宫内膜功 能层再生的前提,一旦基底层受到破坏或子宫肌层受损,将产 生瘢痕组织,成为形成 IUA的重要条件。大多 IUA的形成时 间发生在流产,可能与该阶段女性机体内的雌激素状态处于 较高水平有关,高雌激素可加快子宫内膜纤维化进程[3]。同 时,由 于 子 宫 内 膜 处 于 流 产 后 期,再 生 修 复 能 力 处 于 较 低 水 平,增加宫腔手术危险性[4]。
宫腔粘连临床特点及治疗结局

肺组织 p 3 8 MAP K表 达 的影 响 [ J ] . 中国病 理生理 杂志 , 2 0 1 0,2 6
( 1 2 ) : 2 4 3 8— 2 4 4 1
4 陈 晓琳 , 尹松梅. 血小 板氯通道 [ J ] . 中 国病 理 生 理 杂 志 , 2 0 0 4, 2 0
c h l o r i d e c h a n n e l [ J ] .C e l l P h y s i o l B i o c h e m, 2 0 0 9, 2 4 ( 5—6 ) : 4 6 1—
4 7 0
Hi s a d o me K, Ko y a ma T, Ki mu r a C, e t a 1 . Vo l u me —r e g u l a t e d a ni o n
二氧化碳性 P A S MC s中 的 表 达 及 与 MA P K通 路 的 关 系 [ J ] . 中 国
细 胞 生 物学 学 报 , 2 0 1 3 , 3 5 ( 9 ) : 1 3 2 1 —1 3 2 7
梁瑛琦 , 贾旭广 , 王万铁 , 等. 三 七 总 皂 苷 对 低 氧 大 鼠肺 动 脉 压 和
( 5 ) : 5 9 3—6 0 1
9
J i a n g Q,L i F,S h i K, e t a 1 . A T F 4 a c t i v a t i o n b y t h e p 3 8 MA P K—
e l F 4E a x i s me d i a t e s a p o p t o s i s a n d a u t o p h a g y i n d u c e d b y s e l e n i t e i n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预防及疗效观察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预防及疗效观察目的:比较两种预防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预防效果,为临床预防再粘连提供指导。
方法:将120例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
两组均行宫腔粘连分离术。
对照组术后常规置入宫内节育器,观察组术后宫腔置入Foley球囊导尿管,并注入粘停宁液、口服戊酸雌二醇。
比较两组的疗效和再粘连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治愈32例,显效25例,治疗有效率为95.00%;复发3例,复发率为5.00%。
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
结论:相比于常规置入宫内节育器,术后宫腔置入Foley球囊导尿管,并注入粘停宁液、口服戊酸雌二醇可以获得更好疗效,并且降低再粘连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标签:宫腔粘连;分离术;再粘连预防;Foley球囊导尿管宫腔粘连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宫腔粘连分离术是治疗宫腔粘连的主要方法[1-2]。
传统分离术在术后常规置入节育器,该方法虽然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复发率较高[3]。
本院近年来采用宫腔内留置Foley导管并注入透明质酸钠凝胶(HA)的方法治疗宫腔粘连,取得了较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3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宫腔粘连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满足如下标准:无明显感染症状;白带涂片、血常规等均正常;无子宫肌瘤、内膜结核、宫内膜癌、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出血等子宫疾病;患者心肾等重要器官功能正常,无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患者无生育要求,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
观察组年龄23~46岁,平均(30.1±3.3)岁;病程1个月~6年,平均(1.3±0.2)年;宫腔粘连分度:Ⅱ度13例,Ⅲ度22例,Ⅳ度15例,Ⅴ度10例。
对照组年龄24~45岁,平均(30.3±3.6)岁;病程1个月~6年,平均(1.4±0.3)年;宫腔粘连分度:Ⅱ度13例,Ⅲ度21例,Ⅳ度14例,Ⅴ度12例。
不同方法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

不同方法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摘要】宫腔粘连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会导致女性生育功能受损。
手术治疗是目前常用的方法之一,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症状。
中医中药治疗和生物辅助治疗则为宫腔粘连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文对不同方法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进行了综合比较,发现各种方法均有一定疗效,但也存在一定局限性。
未来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应该更加注重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结合多种治疗手段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通过不断探索和完善,有望为宫腔粘连的患者提供更加有效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宫腔粘连、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生物辅助治疗、临床效果、比较、未来研究、临床应用、综合治疗。
1. 引言1.1 宫腔粘连的定义宫腔粘连是指子宫内膜和子宫肌层之间发生的异常粘连和粘连部位之间的黏连,造成子宫内膜和子宫肌层之间或子宫和输卵管之间不能自由活动,临床表现为月经不调、不孕或反复流产等症状。
宫腔粘连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子宫内膜损伤后的瘢痕组织阻碍了子宫张力的传递,导致子宫内膜和肌层之间黏连,影响了子宫内膜的种植和胎儿的成长发育,进而影响了生育功能。
宫腔粘连严重影响了女性的生殖健康,也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巨大负担。
及早发现和治疗宫腔粘连对于女性生殖健康至关重要。
治疗宫腔粘连的目的是恢复子宫和输卵管的解剖结构和功能,使其能够恢复正常的生育功能,提高怀孕的成功率。
不同的治疗方法有不同的优缺点和临床效果,因此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1.2 宫腔粘连的危害宫腔粘连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影响女性生殖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习惯性流产等问题。
宫腔粘连会导致子宫内膜受损,影响胚胎着床及生长发育,从而导致不孕不育。
宫腔粘连还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发生炎症反应,引起月经不规律、经量增多或减少等问题。
对于已经怀孕的女性,宫腔粘连可能导致胚胎无法在子宫内正常发育,增加流产的风险。
探讨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再粘连的方法及联合应用的临床效果

探讨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再粘连的方法及联合应用的临床效果王仙萍1,贾丹凤2,杨 静1,梁红梅1,李 睿3(山西省儿童医院/山西省妇幼保健院,1.生殖医学中心;2.检验科;3.妇产科,山西太原 030013)【摘要】目的 探讨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再粘连的方法。
方法 我院80例宫腔镜下宫腔粘连松解术后的患者。
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术后放置宫腔节育器结合口服戊酸雌二醇治疗,观察组术后放置球囊支架结合口服戊酸雌二醇治疗。
比较两组宫腔再粘连发生率;术后分离粘连的平均次数;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宫腔再粘连发生率、术后分离粘连的平均次数相比较对照组更好,P<0.05。
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P>0.05。
结论 宫腔镜粘连松解术后放置球囊支架结合口服戊酸雌二醇治疗宫腔粘连分离术效果好。
【关键词】宫腔粘连分离术;预防再粘连;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803.2019.10.98.02宫内粘连是流产后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女性不孕的常见原因。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松解术已成为治疗宫腔粘连的标准方法[1]。
但宫腔镜复查发现术后再粘连的发生率仍然很高,尤其是周围性和重度粘连的患者。
本研究比较两种不同预防粘连的方法。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80例2017.2-2018.2宫腔镜下粘连松解术患者。
随机分组,对照组年龄24-38岁,平均28.25±2.47岁。
人工流产的次数是1-3次,平均(1.77±0.55)次。
药物流产的次数是0-2次,平均(1.46±0.26)次。
清宫的次数是0-1次,平均(0.57±0.15)。
观察组年龄24-37岁,平均28.10±2.42岁。
人工流产的次数是1-3次,平均(1.75±0.52)次。
药物流产的次数是0-2次,平均(1.45±0.21)次。
清宫的次数是0-1次,平均(0.56±0.18)。
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两种辅助治疗方法的效果分析

i n t r a u t e r i n e a d h e s i o n s C H E N Y u a n . y u a n ,ME N G Y u e - j i n ,GU Xi a o . 1 i ,WA N G R u . h a .T h e S e c o n d A f il f i a t e d
d a t a o f 9 3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s e v e r e i n t r a u t e in r e a d h e s i o n s wh o u n d e r w e n t t r a n s c e r v i c a l r e s e c t i o n d u r i n g J a n 2 0 1 0 t o Ma r
Ho s p i t a l o fZ h e n g z h o u U n i v e r s i t y , Z h e n g z h o u 4 5 0 0 1 4,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0 b j e c t i v e T o a s s e s s t h e e f f e c t s o f F o l e y c a t h e t e r — p l a c e d a n d I U D — p l a c e d m e t h o d s o n
实用 医学杂 志 2 0 1 3 年第 2 9 卷第 1 4 期
重 度 宫 腔粘 连分 离术 后 两 种 辅 助 治 疗 方 法 的效 果 分 析
陈媛媛 孟跃进 顾 晓荔 王 茹娜
摘要 目的 : 评估 重度 宫腔粘 连分 离术后 宫腔放 置 F o l e y尿 管和宫 内节育 器两种 方法对预 防 宫腔再粘 连 的疗效 。 方法: 回顾 性分析 2 0 1 0年 1月至 2 0 1 2年 3月间郑 州大学第二 附属 医院 9 3例 宫腔镜 重度 宫腔 粘
宫腔粘连临床特点及治疗结局

宫腔粘连临床特点及治疗结局柳鑫;段华【摘要】目的通过对宫腔粘连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与分析为宫腔粘连的诊疗与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有生育要求的153例宫腔粘连患者临床资料.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妊娠相关的刮宫引起的宫腔粘连占88.9%,生殖道感染因素占9.2%,患者术后妊娠率为50.3%.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小、宫腔粘连程度轻、术后月经改善、宫腔镜二探宫腔无粘连发生是利于宫腔粘连患者妊娠的因素.分娩人群中,剖宫产率为81.6%,早产率4.1%,围生期大出血发生率为10.2%,胎盘异常发生率为12.2%.结论妊娠期子宫宫腔内手术是引起宫腔粘连的主要原因;患者年龄、宫腔粘连期别、术后月经情况、宫腔镜二探宫腔是否粘连是影响患者术后能否妊娠的因素;宫腔粘连患者妊娠时剖宫产率高,并发症发生率高.【期刊名称】《医学研究杂志》【年(卷),期】2014(043)008【总页数】4页(P86-89)【关键词】宫腔粘连;宫腔粘连分离术;妊娠;月经【作者】柳鑫;段华【作者单位】10007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妇幼中心;100006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微创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1子宫腔粘连性疾病在我国发生率高居世界首位,并且呈逐年增长趋势,据报道大约40%的不孕患者和7%的继发性闭经均有不同程度的宫腔粘连[1]。
目前,针对重度子宫腔粘连性疾病尚没有能够改善生育功能和月经生理的有效治疗,既往有报道标准的宫腔镜宫腔粘连性疾病分离手术后再粘连率高达62.5%,妊娠成功率仅约20%[2]。
对于宫腔粘连疾病的临床特点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治疗后的效果如何尚缺少基于大量病例的报告及系统分析。
本研究通过对宫腔粘连患者的临床资料的全面收集与分析旨在了解宫腔粘连疾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结局以及影响治疗结局的因素,为宫腔粘连的诊疗与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资料与方法1.病例来源:(1)研究对象:调查2005年1月~2011年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微创中心因宫腔粘连住院诊治的患者的临床资料。
宫腔镜下粘连分离联合球囊支架放置治疗宫腔粘连的疗效分析

宫腔镜下粘连分离联合球囊支架放置治疗宫腔粘连的疗效分析摘要:宫腔粘连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一种疾病,严重影响生育和生活质量。
本文旨在分析宫腔镜下粘连分离联合球囊支架放置治疗宫腔粘连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球囊支架,治疗,疗效一、引言宫腔粘连,又称为宫腔粘连症、宫腔粘连性子宫内膜炎等,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
宫腔粘连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宫腔内膜受损,如宫腔刮宫、流产、子宫手术等,导致宫腔内膜层之间产生粘连,从而影响子宫内膜的正常生长和着床,进而影响生殖健康和生活质量。
治疗宫腔粘连的方法有很多种,而宫腔镜下粘连分离联合球囊支架放置治疗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方法。
本文通过对该方法的疗效分析,探讨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
二、宫腔镜下粘连分离联合球囊支架放置治疗方法介绍宫腔镜下粘连分离联合球囊支架放置治疗是一种微创手术方法。
手术时,先通过宫腔镜引导下,在宫腔内注入生理盐水,使子宫腔扩大,然后通过球囊支架放置器将球囊支架放置在宫腔内,扩开宫腔,使得宫腔粘连处分离,并在术后一定时间内维持宫腔的扩开状态,预防再次粘连发生。
该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等特点,逐渐受到广泛认可并应用于临床治疗。
三、疗效分析1. 临床疗效观察我们选取了一组宫腔粘连患者进行了宫腔镜下粘连分离联合球囊支架放置治疗,并对其术后疗效进行了观察。
结果显示,在手术后的3个月内,患者的子宫内膜出血情况明显改善,在术后6个月内,观察到了部分患者恢复了子宫内膜的生理周期性出血。
这表明,该方法可显著改善宫腔粘连患者的症状,促进子宫内膜的正常生长和出血。
2. 术后并发症观察在手术过程中,有个别患者出现了轻度宫腔内出血、低热等情况,但均经过处理后症状得到缓解。
而在术后的随访中,未发现严重的并发症和手术后遗症。
说明宫腔镜下粘连分离联合球囊支架放置治疗方法在控制术后并发症方面有着较好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四、结论宫腔镜下粘连分离联合球囊支架放置治疗是一种微创、有效、安全的治疗宫腔粘连的方法。
宫腔粘连临床诊疗及指南最新版

“Asherman综合征”和IUA通常 可以互换使用,尽管“综合征” 一般需要存在相关的体征和症状 (如疼痛,月经不规则甚至闭经 和不孕等)。
病因病机: IUA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IUA发生于子宫内 膜基底层损伤后子 宫肌壁间的相互黏 附;其修复过程包 括炎症期、组织形 成期、组织重建期 3个短暂重叠的时 期;由于子宫内膜 的修复多为不完全 再生,其功能受损, 最终形成瘢痕。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简单、无创伤、可多次重复实施。与 宫腔镜检查相比,其对无积血形成的周边型粘 连诊断的敏感度仅为52% 。经阴道三维超声 检查则可以显示子宫腔整体形态及子宫内膜连 续性,能够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及内膜下血流。 能量多普勒超声可能在Asherman综合征女性 的初始评估和预后中起作用。 核磁共振 可分层评估子宫颈粘连时的宫腔上部情况,粘 连部位在T 2 加权像上表现为低信号。但由于 其价格昂贵,应用于IUA诊断的报道甚少,尚 不能评价其应用价值。
4
IUA的诊断
诊断指南
Guidelines for Diagnosis of Intrauterine Adhesions
宫腔镜 宫腔镜检查是诊断IUA最准确的方法,应该在条 件允许的情况下首选。 B级 HSG和SHG
推荐等级:
A级:有良好和连贯的科
学证据支持; B级:有限的或不连贯的 证据支持; C级:主要根据专家共识。
纤维细胞增生活跃学说 任何原因使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造成的上皮细胞及间质细胞再生 障碍、新生血管形成受阻、成纤维细胞增生以及细胞外基质过度 沉积等,均可导致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瘢痕形成。 神经反射学说 认为子宫颈内口是一特殊的神经分布区域,宫腔手术或搔刮所引 起的反射性神经痉挛并且呈持续痉挛状态,可能引起宫腔积血、 闭经、月经过少等临床症状;同时,还可能使子宫内膜失去对卵 巢激素的反应。 其他与发病相关的因素 (1)ER表达异常; (2)子宫内膜干细胞增殖分化异常; (3)宫腔微环境改变与纤维化微环境增强; (4)信号通路调节异常; (5)其他,如粘连性纤维母细胞诱发的炎症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种宫腔粘连分离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及生殖预后对比研究
发表时间:2019-05-06T16:56:25.320Z 来源:《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5期作者:陈颖[导读] 对于宫腔粘连的患者,使用电切术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北京市顺义区木林镇卫生院 101300
摘要:目的探究2种宫腔粘连分离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及生殖预后对比。
方法以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60例宫腔粘连患者作为考察对象,随机分成A组和B组,30例为1组。
A组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B组采用宫腔镜剪刀分离治疗,对比治疗的差异。
结果两组比较,中度粘连A组子宫腔恢复满意率高于B组(P<0.05);两组间月经变化无显著差异;A组中度粘连术后妊娠6例(27%),B组中度粘连术后妊娠5例(24%),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对于宫腔粘连的患者,使用电切术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宫腔粘连;分离手术;疗效;生殖预后
宫腔粘连是指因子宫内膜损伤所造成的子宫腔发生闭塞的现象[1-3]。
宫腔粘连分解术是当下主要的手术方式之一[4],该手术方式分为机械性以及能源性两种方式进行。
本研究将对比2种宫腔粘连分离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及生殖预后差异,以下是详细的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选择60例宫腔粘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患者年龄22~40岁,平均年龄(26.7±1.9)岁。
将选择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和B组,每组30例。
A组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B组采用宫腔镜剪刀分离治疗。
对比两组总体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
1.2.1手术前期准备
在全部患者月经过后一段时间再进行手术。
术前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凝血常规,三对乙肝,白带常规,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和输血前检查还需要检查有无手术禁忌证。
术前1天进行阴道准备,术前禁食8小时,术前2小时口服米索前列醇对宫颈准备。
1.2.2手术方式
采用4.5mm内窥镜检查明确分类宫腔粘连的范围,位置和类型。
在A组中,使用WOLF刚性电切术,而在B组中,使用WOLF刚性内窥镜加微型刚性剪刀。
所有患者均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下操作,手术时间控制在1小时内。
对于中度或重度宫腔粘连但不能通过一次手术完全分离的患者,可以进行两次或三次手术。
将透明质酸置于子宫腔中,保留Foley导管,将盐水注入球囊3-5ml,术后5-7天取出Foley导管。
1.2.3术后处理
患者接受雌激素和孕酮循环治疗和抗生素用于预防感染。
1.2.4术后观察
所有患者术后1~3个月复查,询问月经恢复和宫腔镜检查。
那些对宫腔镜检查不满意的人再次手术。
术后月经恢复标准:(1)月经正常:术后月经正常;(2)改善:术后月经量增加,但仍低于正常;(3)无效:术后月经无明显改善。
生殖预后随访6个月。
1.3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0.0对实验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术中结果
两组比较,中度粘连A组子宫腔恢复满意率高于B组(P<0.05),如表1所示。
2.2两组的月经变化
两组间月经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如表2所示。
2.3生殖预后情况
A组中度粘连术后妊娠6例(27%),B组中度粘连术后妊娠5例(24%),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随着各种宫腔镜手术的增加和宫腔镜技术的普及,IUA的发病率和诊断率也在逐年提高[5]。
宫腔镜检查多为不孕症,反复流产,月经量少和生育要求的患者进行。
当下没有统一的治疗标准来预防术后再粘连的形成,并且预后与患者的治疗效果直接相关,并且影响术后宫腔粘连形成的因素很多,包括创伤,感染,残留子宫内膜和雌激素水平。
结果显示,中度IUA的有效率高于严重的IUA,这可能与严重IUA时大的伤口大小,炎症因子的形成和粘连相关因素以及渗出的增加有关。
对患者来说使用电切术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原因可能如下:(1)中度IUA子宫腔内正常子宫内膜组织较多,粘连程度和面积较小,电切术对去除粘连瘢痕的效果较好;(2)止血效果准确,手术时间短,对周围残留子宫内膜的损伤小,伤口渗出少,术后再粘连形成减少;(3)患者外周或肌肉中度粘连,因特殊子宫腔。
解剖形态和粘连类型,剪刀组比电切术组更难操作,并且不容易止血伤口。
该研究表明,无论手术方法如何,严重IUA患者的临床预后都很差。
TCRA后中重度IUA患者的子宫内膜较薄。
尽管子宫腔的外形复原,但是受损的内膜也不会自动修复,会造成妊娠率极低的情况发生。
综上所述,对患者来说使用电切术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艾细雄, 李满超, 曾海涛,等. 两种宫腔镜手术方式治疗宫腔粘连后的妊娠结局分析[J].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2017, 44(5):594-598.
[2]冯伙容. 宫腔粘连分离术后三种抗粘连方法的预后分析[J]. 临床医学工程, 2017, 24(6):835-836.
[3]梁晓明, 黄小金, 赖观好. 宫腔镜下对宫腔粘连症的治疗及其生育预后的评估[J]. 中国实用医药, 2015(23):89-90.
[4]赵文娟, 陈英, 卢艳梅.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联合Interceed治疗宫腔粘连效果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 2017, 32(2):393-396.
[5]吴敬妮. 比较不同宫腔粘连分类系统提示妊娠预后的价值[D]. 浙江大学,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