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中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区别

合集下载

借景抒情与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区别

借景抒情与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区别

借景抒情与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区别借景抒情与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区别在文学创作中,借景抒情和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是两种常见的表现方式。

虽然它们都是通过景物来传达情感,但在具体的应用上存在一定的区别。

本文将对这两种方式进行较为详细的探讨。

借景抒情借景抒情是指在文学作品中,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来表达作者的情感或思想。

借助具体的景物描写,作者展示内心的情感和独特的思考,使读者能更加深入地感受到情感的表达。

借景抒情的主要特点是独立描写景物,并且情感与景物之间的联系并不是十分紧密。

作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让读者从中感受到自己的情感,并且能在其中找到共鸣。

举个例子,当我们在一个傍晚的夕阳下散步时,蓝天、白云及夕阳的美丽景色会使我们即兴产生柔和、温暖的情感。

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可以通过描写夕阳的色彩、光线以及周围的景物等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比如他可能会用柔和的句子描述夕阳的橙红色、夕阳照亮大地的一瞬间等,从而唤起读者内心同样的情感。

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是指在文学作品中,通过融入情感来描写景物。

这种方式更加强调情感与景物之间的关联性,它们相互融合,相互影响,互为表里,使读者在欣赏景物的同时也能深刻感受到其中的情感。

与借景抒情不同的是,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更多地注重景物与情感之间的相互作用。

作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不仅仅是描绘它的形态、颜色等,而是通过景物的变化或者特点来反映人物的内心情感。

举个例子,当一位小说中的主人公感到孤独和失落时,例如在一个冬日的雪景中,作者可以通过描写飘雪的节奏、雪花的纯洁和寒冷来表达主人公内心的孤独感和失落感。

作者可能会用“孤独的雪花在寂静的夜空中飘荡”来表达主人公心中的寂寞。

两者之间的区别借景抒情和情景交融、寓情于景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表现手法和情感传递上。

-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更强调景物本身的描写,情感与景物相对独立;而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则更注重情感与景物的相互融合、相互影响。

- 情感传递: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引起读者内心的共鸣;情景交融、寓情于景通过景物的特点与人物的情感相互联系来传递情感,使读者能更加直接地感受到情感。

借景抒情和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区别

借景抒情和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区别

其用旳无奈而忧伤旳情怀。
3、
题菊花 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注)青帝:司春之神。
问:这首诗在情与景旳体现上有何特色?
答:这首诗利用了触景生情和虚实结合旳手法,
(叙)因见到菊花在秋天开放时冷寂,蝴蝶也难
得飞来采掇菊花旳幽芳。发挥想像自己若做了青
帝就要变化菊花处境,让它在春天同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问:这首诗在情与景旳抒写上有何特色?试略作
分析。
答:诗人利用了寓情于景旳手法。
(叙)诗人独爱自甘寂寞安贫守节旳涧边幽草,无
意居高媚时旳黄鹂。郊野渡口一副水急舟横旳悠闲
景象。
(析)表露出诗人恬淡旳胸襟以及不在其位,不得
放。
(析)抒发了对菊花开不逢时旳惋惜和不平之情。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乍看,这是一首写景诗,体现了自然之美— —长江流域旳无限春光;实际上,这是一首抒 情诗。诗人撷取“孤帆远影尽”“长江天际流” 这两幅动态画面,逼真地描写了远望中旳船儿 消逝时情景,也勾勒出诗人翘首凝望旳神情。 诗人久久伫立,一直望到友人旳帆影消失时旳 情景。这里,借景抒情,体现了人情之美—— 诗人与孟浩然旳深情厚谊,抒发了十分真挚旳 友谊。
情景交融,也叫寓情于景(物)、融情于景。 这种抒情方式将诗人旳主观思想和感情
融合在有声有色旳景物描写中,如王夫之《姜 斋诗话》中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 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 情。”在这种抒情方式中,客观景物明显地涂 染上了诗人浓郁旳主观感情色彩。

借景抒情与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区别

借景抒情与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区别

借景抒情与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区别借景抒情与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区别
一、借景抒情与情景交融的含义及区别
1.借景抒情:借助自然景物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在诗歌、绘画等艺术形式中,借景抒情是一种常见的表达方式。

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如山水、花草等,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借景抒情强调了景物与情感的对应关系,通过交融表达诗人的感受和体验。

2.情景交融:景物与情感互相交融,既描绘了景物的美好,又映衬出人物的情感。

情景交融强调了景物和情感的相互作用,通过描绘景物的,展现了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在文学作品中,情景交融能够使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

二、寓情于景的意义及特点
1.寓情于景:将情感置于景物中,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来表达情感。

景物成为情感的象征和映照,通过景物的形象和意象,传达出诗人或作家内心深处的情感。

寓情于景强调了景物的象征意义,通过景物来表达抽象和复杂的情感。

2.寓情于景的特点:寓情于景突出了对景物的感知和体验,注重景物的描写和意象的表达。

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写和象征意义的
体现,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寓情于景让读者在欣赏景物的美丽,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借景抒情和情景交融都是以景物为媒介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方式,但寓情于景则更加注重通过景物的描绘和象征来表达抽象的情感。

借景抒情与情景交融强调了景物与情感的对应关系,而寓情于景则注重景物本身的意义和象征性,进一步强化了情感的表达和传达。

高中语文破题致胜微方法(古诗词鉴赏三)诗歌常见抒情方式辨析

高中语文破题致胜微方法(古诗词鉴赏三)诗歌常见抒情方式辨析

破题致胜微方法(古诗词鉴赏三)诗歌常见抒情方式辨析抒情方式是高考诗歌鉴赏考查的重点,抒情方式的种类很多,而且有些抒情方式极易混淆,如情景交融与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用典抒情与借古讽今等。

怎样区别这些容易混淆的抒情方式呢?本章节将为你讲述区别它们的主要方法。

一、情景交融与借景抒情的区别:“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明写景,即字面都是景语;但是,必须暗含情,即所有景语皆情语也。

“借景抒情”者,抒情的一种方法,即借助于景物,以达到抒情的目的。

二者的共同点是,以抒情为中心。

其区别是,前者表面写景,实质写情;后者写景、抒情都是明写,只是景为由、情为根而已。

如: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里的开头两句是“借景抒情”,诗人借故都长安的残破景象,抒发了无限悲痛的心情:昔日的繁荣荡然无存,此乃安史叛军之罪。

这里体现了“景为由、情为根”的理念。

第三四句是“融情于景”,灾难中的春花感于时事,露水化眼泪;被战乱吓破胆的春鸟,闻声而心惊。

这里明写“花”与“鸟”,但是,一个“感”、一个“恨”字,却道破了句句在表现“人”即作者的情怀:此处的“景语”,都是“情语”。

前两联诗句,重点都在抒情,而所用方法却明显不同,可见杜甫的笔法是非常高明的。

二、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的不同:(1)“托物言志“是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

这些“物”不是“景”,咏物不是写景。

“借景抒情”是借助写景来抒情,或景中含情,时时流露;或情寓景中,蕴而不露。

这里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

(2)“托物言志”中的“志”,含义很广,可以指感情、志向、情趣、爱好、愿望、要求等。

“借景抒情”中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鞭挞、快乐、悲伤等感情。

(3)“托物言志”不在内容上产生意境,作者的某种感情、志向通过与之相关的实物传达出来,即达到写作目的,可以叙述和议论。

情景交融 借景抒情 融情于景 三者区别

情景交融  借景抒情  融情于景 三者区别

创作编号: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创作者:凤呜大王*这三个概念涉及的都是景与情的关系问题,其不同在于:借景抒情是一种抒.情方式...,是诗歌借助对景物的描写表达思想感情;融情于景是诗歌在写景时的基本要求,是写景的方法.....,即诗歌写景时不能只进行客观描写,而应将诗人的思想感情融入其中;情景交融则是是诗歌在处理景与情的关系上所达到的艺术效...果.,是诗歌在写景时运用寓情于景的手法(或借助景物描写表达思想感情),使情与景有机融合,达到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请看王维的《山居秋暝》。

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寄托着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

这首诗景与情的关系,若从写景的角度分析,是寓情于景,诗人对秋雨初晴山中的明月、清泉和浣女、渔舟的描写,蕴含着对山居生活的热爱;若从抒情的角度分析,是借景抒情,前三联表达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借助的是对秋雨初晴后山中晚景的描写来表达的;因为诗歌运用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手法,所以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当作者描写的都是景时,你能从景里读出作者的感情,就可以说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指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

它包括融情于景和借景抒情;借景抒情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重点在于更贴切地抒发自己的感情;融情于景是为了使自己描写的景色更生动而加入了自己内心的情感,目的在于使景色更生动.二者作用不同.即景抒情就是触景生情,就是王国维说的无我之境。

诗人本所谓情感,或者本无强烈的情感。

现在身在一定的环境,或因景的秀丽而喜欢,或因景的萧瑟而伤愁。

这种情是由景而激发的,是受制于情的,是景决定了情。

如鸟语花香而怡然,因狂风暴雨而忧伤。

借景抒情与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区别

借景抒情与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区别

借景抒情与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区别情景交融和寓情于景都是写景抒情的一种方式,但它们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情景交融,即是将自然景物和人的感情、思想相互融合,让景物在人的感情的映衬下更加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

此时,作家并不是将自然景物单纯地描述出来,而是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景物中,使读者在享受美景的同时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例如「红楼梦」中所描述的太湖景色,不仅仅是一幅美丽的画卷,还呼应了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的情感、悲欢离合,让读者更加体味到红楼梦的深刻内涵。

寓情于景,就是通过景物来情感抒发。

作家不将情感直接表达出来,而是通过景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这种方式,需要作家具备极高的艺术修养,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把握要求都非常高。

例如泰戈尔的「飞鸟集」,诗中金色的阳光、绿色的树叶、蓝色的海洋等景物都是作者内心感受的外在体现,诗歌之间默默传递着作者的情感。

两者的区别在于,情景交融更注重外在形式的描绘和情感的映衬,而寓情于景则更注重内在感受的表达和景物的体现。

在情景交融中,景物是情感的载体,而在寓情于景中,情感是景物的表现。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要描写一个叶子,情景交融的描写可能会让这个叶子变得非常有灵性,比如「叶子轻轻摇晃,像是在跳舞,似乎能感受到它的快乐和欢笑。

」而寓情于景则可能突出叶子的色彩、形态和构造,比如「绿叶似一抹清新,在阳光的照耀下变得越发娇嫩,脉络清晰可见,仿佛一件艺术品。

」在文学创作中,这两种方式都可以灵活运用。

当我们要情感抒发时,可以使用寓情于景,让景物展现出自己内心的感悟;当我们要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体验故事情节或人物性格时,可以使用情景交融,让景物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当然,这也需要根据不同文学作品的需要而有所变通。

“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有什么区别

“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有什么区别

“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有什么区别新高考法2010-10-15 0803“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有什么区别抒情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和怀古伤今。

区别并不大,但不是没区别。

借景抒情侧重于借助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也就是在描写的景物中有明显的情感在流露。

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情景交融在写景的诗文中看不出的情感,但实际上有的情感。

也就是情和景不分彼此,难以区分。

景就情,情就景。

包括三种形式,一是景中寓情,二是以景结情,三是缘情写景。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芭蕉残荷、梧桐细雨、XXX浮萍、鸿雁闲鹤、长亭短亭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这些景物也就不再是纯粹的自然之物了,而是承载传递了人们极为丰富复杂的思想情感。

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

如XXX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XXX残月”,场景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无限离愁别恨。

一般情况下,是XXX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XXX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

最典型的如《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XXX。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依依杨柳,美好春色留人沉醉,却是黯然离别之际;霏霏雨雪,冰天坼地的寒冷,竟是征夫回乡之时!以XXX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可以起到一倍增其哀乐的效果。

如唐代XXX《谢亭送别》“XXX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

《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寓情于XXX为主,情感是含蓄地“寓”在里面的。

借景抒情与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区别

借景抒情与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区别

借景抒情与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区别借景抒情与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区别第一章借景抒情与情景交融的概念1.1 借景抒情借景抒情是指通过借用自然景观或其他景物来表达情感,将情感融入景观之中,使得情感得以宣泄和抒发的一种表达方式。

通过借景抒情,人们可以通过欣赏、感知景观来感受和表达内心的情感,使得景观与人的情感产生共鸣。

1.2 情景交融情景交融是指将情感直接融入场景中,通过独特的布局、设计和装饰手法,创造出具有特定情感表达的场景。

情景交融注重情感的直接表达和感知,通过设计和布置来营造出与情感相应的氛围和氛感。

第二章借景抒情与情景交融的差异2.1 表达方式不同借景抒情通过借用外部景观或景物来表达情感,一般是在景观之前进行情感的宣泄和抒发。

而情景交融则是通过将情感直接融入场景中,通过景观的设计和布置来表达情感。

2.2 着重点不同借景抒情注重的是景观与人的情感之间的共鸣与联动,通过欣赏、感知景观来感受和表达内心的情感。

情景交融注重的是通过设计和布置创造出与情感相应的氛围和氛感,使得人们在情景环境中感受到特定的情感体验。

2.3 所需条件不同借景抒情主要依赖于外部景观或景物的存在,通过与其产生的情感共鸣来进行情感的抒发。

情景交融则需要通过设计和布置来创造出与情感相应的氛围和氛感,需要更多的策划和安排。

第三章借景抒情与情景交融的应用范围3.1 借景抒情的应用范围●诗词歌赋等文学形式中的景物描绘和抒发情感●园林设计中通过自然风景的运用来表达情感●摄影、绘画等艺术形式中通过景观的选择和构图来表达情感3.2 情景交融的应用范围●影视作品中的场景设计和布置来营造特定的情感氛围●婚礼、生日派对等活动中通过装饰和布置来营造浪漫、欢乐等特定情感●餐厅、咖啡馆等商业场所中通过环境设计来营造特定的情感氛围附件:________本文未涉及附件内容。

法律名词及注释:________●版权:________指法律规定的对作品的独占性使用权,包括复制、发行、展览等权利。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和寓情于景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和寓情于景

寓情于景:以景为主,情感是含蓄地“寓”在里面的。侧重于寓字上。没有刻意的“借”意,只是在描写景物中自然地渗透了作者的情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例:
石 头 城(寓情于景)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登高 (借景抒情)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和“寓情于景”的区别
借景抒情:侧重于借助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也就是在描写的景物中有明显的作者情感在流露。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情景交融:在写景的诗文中看不出作者的情感,但实际上有作者的情感。也就是情和景不分彼此,难以区分。景就情,情就景。包括三种形式,一是景中寓情,二是以景结情,三是缘情写景。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芭蕉残荷、梧桐细雨、飞蓬浮萍、鸿雁闲鹤、长亭短亭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这些景物也就不再是纯粹的自然之物了,而是承载传递了人们极为丰富复杂的思想情感。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如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场景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无限离愁别恨。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最典型的如《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依依杨柳,美好春色留人沉醉,却是黯然离别之际;霏霏雨雪,冰天坼地的寒冷,竟是征夫回乡之时!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可以起到一倍增其哀乐的效果。如唐代谢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抒情的不同方式以及区别

抒情的不同方式以及区别

抒情的不同方式以及区别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和怀古伤今。

区别并不大,但不是没区别。

借景抒情:侧重于借助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也就是在描写的景物中有明显的作者情感在流露。

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寓情于景:以景为主,情感是含蓄地“寓”在里面的。

侧重于寓字上。

没有刻意的“借”意,只是在描写景物中自然地渗透了作者的情感。

借景抒情与情景交融的区别关于借景抒情和情景交融的问题已困多时,有时似是而非有时又似非而是,总也弄不明白,今天看了一篇文章觉得有理,贴过来与同仁共飨!有一道诗歌鉴赏题让学生区分借景抒情和情景交融两种表现手法。

大意是问诗中的这种艺术手法是借景抒情还是情景交融。

我觉得这种问法不合逻辑,也不科学。

因为借景抒情作为艺术手法,一般和触景生情对举。

而无论是借景抒情还是触景生情,都可算作手法。

这两种表达手法都可产生情景交融的效果。

就是说,借景抒情是手段,情景交融是效果。

这二者不是对立概念,不可以让学生进行区分。

所谓借景抒情,就是王国维说的有我之境。

就是作者本有强烈的感情需要发泄,借助一定的环境来表现这种情感。

景是受情制约的,为情服务的。

诗人的情是喜情,见到的景色自然都洋溢喜的气氛,诗人的情是哀情,遇到的景都蒙上哀的色彩。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正因为情是得意的情,所以处处是美丽的花。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正因为被贬谪,仕途坎坷,所以云横雪拥,景是障碍重生的景。

触景生情,就是王国维说的无我之境。

诗人本所谓情感,或者本无强烈的情感。

现在身在一定的环境,或因景的秀丽而喜欢,或因景的萧瑟而伤愁。

这种情是由景而激发的,是受制于情的,是景决定了情。

如鸟语花香而怡然,因狂风暴雨而忧伤。

如“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这是诗人在春天所感受到的由衷的快乐,自然是触景生情。

情景交融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三者区别

情景交融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三者区别

情景交融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三者区别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这三个概念涉及的都是景与情的关系问题,其不同在于:借景抒情是一种抒.情方..式.,是诗歌借助对景物的描写表达思想感情;融情于景是诗歌在写景时的基本要求,是写.景的方法....,即诗歌写景时不能只进行客观描写,而应将诗人的思想感情融入其中;情景交融则是是诗歌在处理景与情的关系上所达到的艺术效果....,是诗歌在写景时运用寓情于景的手法(或借助景物描写表达思想感情),使情与景有机融合,达到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请看王维的《山居秋暝》。

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寄托着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

这首诗景与情的关系,若从写景的角度分析,是寓情于景,诗人对秋雨初晴山中的明月、清泉和浣女、渔舟的描写,蕴含着对山居生活的热爱;若从抒情的角度分析,是借景抒情,前三联表达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借助的是对秋雨初晴后山中晚景的描写来表达的;因为诗歌运用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手法,所以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当作者描写的都是景时,你能从景里读出作者的感情,就可以说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指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

它包括融情于景和借景抒情;借景抒情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重点在于更贴切地抒发自己的感情;融情于景是为了使自己描写的景色更生动而加入了自己内心的情感,目的在于使景色更生动.二者作用不同.即景抒情就是触景生情,就是王国维说的无我之境。

诗人本所谓情感,或者本无强烈的情感。

现在身在一定的环境,或因景的秀丽而喜欢,或因景的萧瑟而伤愁。

这种情是由景而激发的,是受制于情的,是景决定了情。

如鸟语花香而怡然,因狂风暴雨而忧伤。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一、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1、借景抒情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采用这种方法能使情和景互相感应互相交融互相依托从而创造一种物我一体的艺术境界完善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极强的感染力借景抒情关键在“借”,即写景是手段,抒情是目的;写景是次抒情是主,为抒情而写景。

借景抒情,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移情入景,一种是景中藏情。

移情入景就是“化景物为情思”。

诗人带着有情之眼去观察景物,以有情之笔去描写景物,使感情附着于景物,景物浸染上感情。

此时的景物,由于蕴含特殊的情感,已不再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物,而成为作者依照他当时的感情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

如杜甫《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里的“花溅泪”、“鸟惊心”正是诗人在国家破碎,民不聊生情境下情感的体现。

景中藏情就是指诗人常常明写山川景物,而实际上在抒发自己强烈的感情。

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明是写景,实则流露出凄楚的离愁别绪。

另外,像“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这些诗句,景物带有诗人强烈的主观情感,就属于借景抒情。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

2、寓情于景,属于写作手法,是记叙中抒情的一种。

作者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同写景状物结合在一起,自觉或不自觉的把这种主观感情溶化到客观景物的描写之中,以客观之景来寄托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全诗没有一字说惜别,但细细体味,伤怀惜别之情悠悠无尽。

再如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情景交融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三者区别修订稿

情景交融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三者区别修订稿

情景交融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三者区别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这三个概念涉及的都是景与情的关系问题,其不同在于:借景抒情是一种抒.情方..式.,是诗歌借助对景物的描写表达思想感情;融情于景是诗歌在写景时的基本要求,是写.景的方法....,即诗歌写景时不能只进行客观描写,而应将诗人的思想感情融入其中;情景交融则是是诗歌在处理景与情的关系上所达到的艺术效果....,是诗歌在写景时运用寓情于景的手法(或借助景物描写表达思想感情),使情与景有机融合,达到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请看王维的《山居秋暝》。

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寄托着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

这首诗景与情的关系,若从写景的角度分析,是寓情于景,诗人对秋雨初晴山中的明月、清泉和浣女、渔舟的描写,蕴含着对山居生活的热爱;若从抒情的角度分析,是借景抒情,前三联表达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借助的是对秋雨初晴后山中晚景的描写来表达的;因为诗歌运用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手法,所以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当作者描写的都是景时,你能从景里读出作者的感情,就可以说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指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

它包括融情于景和借景抒情;借景抒情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重点在于更贴切地抒发自己的感情;融情于景是为了使自己描写的景色更生动而加入了自己内心的情感,目的在于使景色更生动.二者作用不同.即景抒情就是触景生情,就是王国维说的无我之境。

诗人本所谓情感,或者本无强烈的情感。

现在身在一定的环境,或因景的秀丽而喜欢,或因景的萧瑟而伤愁。

这种情是由景而激发的,是受制于情的,是景决定了情。

借景抒情和寓情于景

借景抒情和寓情于景

借景抒情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有什么区别借景抒情:侧重于借助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也就是在描写的景物中有明显的作者情感在流露。

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情景交融:在写景的诗文中看不出作者的情感,但实际上有作者的情感。

也就是情和景不分彼此,难以区分。

景就情,情就景。

包括三种形式,一是景中寓情,二是以景结情,三是缘情写景。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芭蕉残荷、梧桐细雨、飞蓬浮萍、鸿雁闲鹤、长亭短亭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这些景物也就不再是纯粹的自然之物了,而是承载传递了人们极为丰富复杂的思想情感。

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

如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场景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无限离愁别恨。

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

最典型的如《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依依杨柳,美好春色留人沉醉,却是黯然离别之际;霏霏雨雪,冰天坼地的寒冷,竟是征夫回乡之时!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可以起到一倍增其哀乐的效果。

如唐代谢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

《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寓情于景:以景为主,情感是含蓄地“寓”在里面的。

侧重于寓字上。

没有刻意的“借”意,只是在描写景物中自然地渗透了作者的情感。

借景抒情与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区别

借景抒情与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区别

借景抒情与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区别在文学创作中,景物描写是一种常见的表达手法,能够为作品赋予丰富的情感与意境。

而在景物描写的过程中,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是三种不同的方式,它们在表达情感与意境方面也有着各自的特点与区别。

借景抒情一词源于宋代文人苏洵的《赤壁赋》中的“借船抒怀”,意为通过借用外界景物的形象与意境,以表达内心的感受与情感。

借景抒情的重点在于借助外物来凸显内心情感,将作者的感受与景物相结合,产生一种动人的描写效果。

例如,在描述爱情时,可以借用春天的花朵、秋天的落叶或者冬天的寒风来表达情感的柔美、变幻或者寒冷。

借景抒情能够通过景物的色彩、声音、质感等方面,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增加作品的感染力。

情景交融与借景抒情有些相似,也是通过景物来表达情感,但其重点在于情感与景物的交织与融合。

即将描述的情感与景物融为一体,互相衬托、共同展现。

这种方式常见于诗歌创作,通过运用修辞手法与意象描写,将情感与景物的特点相互渗透、相互强化。

例如,“夜空中点燃了繁星,仿佛是无数心灵在歌唱”,情感与景物融合在一起,使作品更加抒情动人。

而寓情于景则强调情感存在于景物之中,但并不是直接借用景物来抒发情感。

它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与反应,暗示或隐喻出作者内心的情感状态或思考。

这种方式常见于小说或散文,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和人物的行为、对话来暗示情感的变化与发展。

例如,在描写一个寂寥的冬夜时,可以通过描写一座萧瑟的古桥、村庄中燃烧的篝火,以及人物的神情和对话,来传达出内心孤寂与渴望的情感。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表达方式。

借景抒情强调通过借用外界景物的形象与意境来抒发情感,情景交融则是通过情感与景物的交融与融合来展现情感的深度与细腻,而寓情于景则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与反应,暗示或隐喻出作者内心的情感状态或思考。

三种方式各有特点,在不同的创作背景与要求下,能够有效地表达作者的情感与意境,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和情景交融区别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和情景交融区别

借景抒情与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区别1.借景抒情借景抒情,或称借物抒情、托物抒情、托物咏志。

借景抒情,情在景之先。

是将已有的情附着在景物上借以抒发。

这里的景物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在这种抒情方式中,景物是描写的实体,诗人的思想感情没有直接外露,它主要通过客观地描写景物来寄寓思想感情,从某种意义上说,诗人处于相对客观、超然的地位,读者只有品味、咀嚼、挖掘特定景物的内蕴时,才会感悟出诗人寄托在此景此物背后所蕴涵的情思。

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乍看,这是一首写景诗,表现了自然之美——长江流域的无限春光;实际上,这是一首抒情诗。

诗人撷取“孤帆远影尽”“长江天际流”这两幅动态画面,逼真地描写了远望中的船儿消逝时情景,也勾勒出诗人翘首凝望的神情。

诗人久久伫立,一直望到友人的帆影消失时的情景。

这里,借景抒情,表现了人情之美——诗人与孟浩然的深情厚谊,抒发了十分真挚的友情。

借景抒情这种抒情方式,我国古典诗歌运用很多,像松、竹、梅、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以及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等等,都是诗人常常借以抒情的对象。

有的诗人还将物拟人化,赋予物以人的精神、品格、性情、风貌。

鉴赏诗歌时,对于寄寓着诗人主观情感的物,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如“作者为什么要写他,它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它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2.情景交融情景交融,也叫寓情于景(物)、融情于景。

这种抒情方式将诗人的主观思想和感情融合在有声有色的景物描写中,如王夫之《姜斋诗话》中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

”在这种抒情方式中,客观景物明显地涂染上了诗人浓郁的主观感情色彩。

如杜甫那首千古传诵的爱国诗篇《春望》中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前一句写对国家时局危难的感伤,后一句写对家中亲人分散的离愁。

春花春鸟,本来是令人欢娱,让人喜悦的景物,但对于沉浸在悲痛之中的诗人来说,却是见之溅泪,闻之惊心,忧国思家之情表现得形象而深沉。

情景交融 借景抒情 融情于景 三者区别

情景交融  借景抒情  融情于景 三者区别

之邯郸勺丸创作这三个概念涉及的都是景与情的关系问题, 其分歧在于:借景抒情是一种抒情方式, 是诗歌借助对景物的描写表达思想感情;融情于景是诗歌在写景时的基本要求, 是写景的方法, 即诗歌写景时不能只进行客观描写, 而应将诗人的思想感情融入其中;情景交融则是是诗歌在处置景与情的关系上所到达的艺术效果, 是诗歌在写景时运用寓情于景的手法(或借助景物描写表达思想感情), 使情与景有机融合, 到达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请看王维的《山居秋暝》.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这首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薄暮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憨厚风尚, 暗示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 寄托着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这首诗景与情的关系, 若从写景的角度分析, 是寓情于景, 诗人对秋雨初晴山中的明月、清泉和浣女、渔舟的描写, 蕴含着对山居生活的热爱;若从抒情的角度分析, 是借景抒情, 前三联表达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 借助的是对秋雨初晴后山中晚景的描写来表达的;因为诗歌运用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手法, 所以到达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看成者描写的都是景时, 你能从景里读出作者的感情, 就可以说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指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它包括融情于景和借景抒情;借景抒情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重点在于更贴切地抒发自己的感情;融情于景是为了使自己描写的景色更生动而加入了自己内心的情感,目的在于使景色更生动.二者作用分歧.即景抒情就是触景生情, 就是王国维说的无我之境.诗人本所谓情感, 或者本无强烈的情感.现在身在一定的环境, 或因景的秀丽而喜欢, 或因景的萧瑟而伤愁.这种情是由景而激发的, 是受制于情的, 是景决定了情.如鸟语花香而怡然, 因狂风暴雨而忧伤.如“迟日江山丽,东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这是诗人在春季所感受到的由衷的快乐, 自然是触景生情.“人自宋后少名桧, 我到坟前愧姓秦”, 这是一位姓秦的游人游西湖时面对岳飞墓景况很自然触发的情感.借景抒情与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区别借景抒情, 情在景之先.是将已有的情附着在景物上借以抒发.这里的景物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在这种抒情方式中, 景物是描写的实体,诗人的思想感情没有直接外露, 它主要通过客观地描写景物来寄寓思想感情, 从某种意义上说, 诗人处于相对客观、超然的位置, 读者只有品味、咀嚼、挖掘特定景物的内蕴时, 才会感悟出诗人寄托在此景此物面前所蕴涵的情思.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乍看, 这是一首写景诗, 暗示了自然之美——长江流域的无限春景;实际上, 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撷取“孤帆远影尽”“长江天际流”这两幅静态画面, 逼真地描写了远望中的船儿消逝时情景, 也勾勒出诗人翘首凝望的神情.诗人久久伫立, 一直望到友人的帆影消失时的情景.这里, 借景抒情, 暗示了人情之美——诗人与孟浩然的深情厚谊, 抒发了十分真挚的友情.借景抒情这种抒情方式, 我国古典诗歌运用很多, 像松、竹、梅、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以及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等等, 都是诗人经常借以抒情的对象.有的诗人还将物拟人化, 赋予物以人的精神、品格、性情、风貌.鉴赏诗歌时, 对寄寓着诗人主观情感的物, 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如“作者为什么要写他, 它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它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情景交融情景交融, 也叫寓情于景(物)、融情于景. 这种抒情方式将诗人的主观思想和感情融合在有声有色的景物描写中, 如王夫之《姜斋诗话》中说:“情景名为二, 而实不成离,神于诗者, 妙合无垠, 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在这种抒情方式中, 客观景物明显地涂染上了诗人浓郁的主观感情色彩.如杜甫那首千古传诵的爱国诗篇《春望》中颔联“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前一句写对国家时局危难的感伤, 后一句写对家中亲人分散的离愁.春花春鸟, 原本是令人欢娱, 让人喜悦的景物, 但对沉溺在哀思之中的诗人来说, 却是见之溅泪, 闻之惊心, 忧国思家之情暗示得形象而深沉.这两句情景交融, 以美好的景物来反衬诗人哀思的感情, 感人至深.我国古典诗歌中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堪称情景交融的典型, 如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 郑燮的“一枝一叶总关情“等。

情景交融 借景抒情 融情于景 三者区别

情景交融  借景抒情  融情于景 三者区别

创作编号: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创作者:凤呜大王*这三个概念涉及的都是景与情的关系问题,其不同在于:借景抒情是一种抒.情方式...,是诗歌借助对景物的描写表达思想感情;融情于景是诗歌在写景时的基本要求,是写景的方法.....,即诗歌写景时不能只进行客观描写,而应将诗人的思想感情融入其中;情景交融则是是诗歌在处理景与情的关系上所达到的艺术效...果.,是诗歌在写景时运用寓情于景的手法(或借助景物描写表达思想感情),使情与景有机融合,达到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请看王维的《山居秋暝》。

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寄托着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

这首诗景与情的关系,若从写景的角度分析,是寓情于景,诗人对秋雨初晴山中的明月、清泉和浣女、渔舟的描写,蕴含着对山居生活的热爱;若从抒情的角度分析,是借景抒情,前三联表达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借助的是对秋雨初晴后山中晚景的描写来表达的;因为诗歌运用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手法,所以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当作者描写的都是景时,你能从景里读出作者的感情,就可以说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指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

它包括融情于景和借景抒情;借景抒情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重点在于更贴切地抒发自己的感情;融情于景是为了使自己描写的景色更生动而加入了自己内心的情感,目的在于使景色更生动.二者作用不同.即景抒情就是触景生情,就是王国维说的无我之境。

诗人本所谓情感,或者本无强烈的情感。

现在身在一定的环境,或因景的秀丽而喜欢,或因景的萧瑟而伤愁。

这种情是由景而激发的,是受制于情的,是景决定了情。

如鸟语花香而怡然,因狂风暴雨而忧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鉴赏中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区别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诗歌鉴赏中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区别
这三个概念涉及的都是景与情的关系问题,其不同在于:借景抒情是一种抒情方式,是诗歌借助对景物的描写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融情于景是诗歌在写景时的基本要求,是写景的方法,即诗歌写景时不能只进行客观描写,而应将诗人的思想感情融入其中;情景交融则是是诗歌在处理景与情的关系上所达到的艺术效果,是诗歌在写景时运用寓情于景的手法(或借助景物描写表达思想感情),使情与景有机融合,达到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请看王维的《山居秋暝》。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寄托着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

这首诗景与情的关系,若从写景的角度分析,是寓情于景,诗人对秋雨初晴山中的明月、清泉和浣女、渔舟的描写,蕴含着对山居生活的热爱;若从抒情的角度分析,是借景抒情,前三联表达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借助的是对秋雨初晴后山中晚景的描写来表达的;因为诗歌运用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手法,所以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空山新雨后,诗歌鉴赏,寄情山水,山居秋暝,天气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