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呼吸衰竭的诊断与处理-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合集下载
呼吸衰竭诊断和处理原则
![呼吸衰竭诊断和处理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2f66eaa2f242336c1fb95e1a.png)
3、呼酸+代碱 医源性为多:CO2排出过快、补碱、利尿 治疗:补氯、补钾、促进肾脏排出HCO3-
呼吸衰竭诊断和处理原则
(五)抗感染
感染 痰 阻呼衰,慢阻肺肺心病感染表现特殊性 治疗:引流通畅,广谱高效抗生素
(六)合并症治疗
肺心病,右心功能不全,消化道出血,休克,多器 官功能衰竭
(七)营养支持
呼吸功能↑,摄入不足,发热
呼吸衰竭诊断和处理原则
(四)血液循环系统 PaO2↓+PaCO2↑→HR↑ CO↑ Bp↑肺动脉压↑→右心衰竭 PaCO2↑:皮肤温暖多汗、头痛 PaO2↓ 酸中毒→心肌损害→Bp↓ 心律失常 心脏停搏
(五)消化与泌尿系统症状 ALT↑BUN↑胃肠道黏膜充血、水肿、应激性溃疡 → 消化出血
呼吸衰竭诊断和处理原则
肾血管扩张,尿量↑
PaCO2↑
PaCO2>65mmHg,pH↓,肾血管痉挛,尿量↓,HCO3-、Na+再吸收↑
呼吸衰竭诊断和处理原则
(五) 酸碱电解质
代酸
PaO2↓
① 产生能量↓,无氧代谢能量转换效率为氧化代谢的1/4→钠泵功
能障碍→K+出,Na+、H+进
② 乳酸,无机磷↑(氧化磷酸化过程抑制)
急性:对pH影响大
4、肺A-V样分流,常产生I型呼衰 肺泡萎陷,水肿,实变 若分流量>30%,吸氧亦难以纠正
呼吸衰竭诊断和处理原则
维持正常气体(O2 、CO2)交换,肺泡通 气和血流灌注比例(V/Q) 必须协调
呼吸衰竭诊断和处理原则
呼吸衰竭诊断和处理原则
5、氧耗量↑ 发热 寒颤 抽搐 呼吸困难
机
体
耗
缺氧
氧
加重
呼吸衰竭诊断和处理原则
(五)抗感染
感染 痰 阻呼衰,慢阻肺肺心病感染表现特殊性 治疗:引流通畅,广谱高效抗生素
(六)合并症治疗
肺心病,右心功能不全,消化道出血,休克,多器 官功能衰竭
(七)营养支持
呼吸功能↑,摄入不足,发热
呼吸衰竭诊断和处理原则
(四)血液循环系统 PaO2↓+PaCO2↑→HR↑ CO↑ Bp↑肺动脉压↑→右心衰竭 PaCO2↑:皮肤温暖多汗、头痛 PaO2↓ 酸中毒→心肌损害→Bp↓ 心律失常 心脏停搏
(五)消化与泌尿系统症状 ALT↑BUN↑胃肠道黏膜充血、水肿、应激性溃疡 → 消化出血
呼吸衰竭诊断和处理原则
肾血管扩张,尿量↑
PaCO2↑
PaCO2>65mmHg,pH↓,肾血管痉挛,尿量↓,HCO3-、Na+再吸收↑
呼吸衰竭诊断和处理原则
(五) 酸碱电解质
代酸
PaO2↓
① 产生能量↓,无氧代谢能量转换效率为氧化代谢的1/4→钠泵功
能障碍→K+出,Na+、H+进
② 乳酸,无机磷↑(氧化磷酸化过程抑制)
急性:对pH影响大
4、肺A-V样分流,常产生I型呼衰 肺泡萎陷,水肿,实变 若分流量>30%,吸氧亦难以纠正
呼吸衰竭诊断和处理原则
维持正常气体(O2 、CO2)交换,肺泡通 气和血流灌注比例(V/Q) 必须协调
呼吸衰竭诊断和处理原则
呼吸衰竭诊断和处理原则
5、氧耗量↑ 发热 寒颤 抽搐 呼吸困难
机
体
耗
缺氧
氧
加重
重症专科资质培训呼吸衰竭
![重症专科资质培训呼吸衰竭](https://img.taocdn.com/s3/m/34975d07f12d2af90242e676.png)
FlO2=21+4×氧流量(L/min)
1、Ⅰ型呼衰 V/Q失调、弥散障碍、氧耗量增加 度可纠正缺氧。 提高给氧浓
A-V样分流>30%,FiO2>50%,不能纠正
2、Ⅱ型呼衰:通气功能障碍
原则:低浓度给氧 原因: a.中枢化学感受器对CO2反应减低,靠低氧对颈动脉 窦主动脉体的刺激维持一定通气量
pao2paco245mmhg59mmhg845mmhg41mmhg495mmhg69mmhg51mmhg285mmhg47mmhg45mmhg一气道阻塞性疾病气管支气管痉挛炎症肿瘤异物通气不足气体分布不均匀pao2paco2病因慢支炎二肺组织病变肺炎重症肺结核肺气肿肺水肿ardsacult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肺容量通气量有效弥散面积vq失调pao2或和paco2三肺血管疾病肺血管栓塞肺血管炎肺动静脉样分流pao2右下肺炎肺栓塞四胸廓病变气胸胸腔积液外伤通气减少pao2五神经中枢及其传导系统和呼吸肌疾患脑血管病变脑炎脊髓灰质炎等呼吸中枢抑制呼吸动力下降通气不足pao2胸廓畸形思考
酸碱电解质:
PaO2↓
代酸 ① 产生能量↓,无氧代谢能量转换效率为氧化代谢的 1/4→钠泵功能障碍→K+出,Na+、H+进 ② 乳酸,无机磷↑(氧化磷酸化过程抑制)
PaCO2↑
对酸碱平衡的影响 体内CO2分压增高
呼吸性酸中毒
血液中最重要的缓冲系统 HCO3代谢因素 (肾) PH∝ ———— 或PH∝ ———— H2CO3 呼吸因素 (肺) PH值取决于碳酸氢盐与碳酸的比值,前者靠肾脏调 节(1-3天),后者靠肺脏调节(数小时)
(五)肺内分流增加
二、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对机体的影响
重症专科护士系列培训 急性呼吸衰竭的急救和护理课件
![重症专科护士系列培训 急性呼吸衰竭的急救和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77d290a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b7.png)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呼吸困难、紫绀、气促、胸闷、咳嗽等。严重时可出现意识障碍、抽搐、昏迷 等。
诊断
急性呼吸衰竭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血气分析结果。血气分析显示氧分压(PaO2)降低,二氧化碳分压( PaCO2)升高,pH值降低。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可以将急性呼吸衰竭分为Ⅰ型呼吸衰竭(低氧性呼吸衰竭)和 Ⅱ型呼吸衰竭(高碳酸性呼吸衰竭)。
要的。
02
操作方法
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呼吸机模式和参数,如潮气量、呼吸频率、吸
氧浓度等。
03
护理要点
定期检查呼吸机工作状态,确保管道连接紧密、无漏气;定期评估患者
情况,调整呼吸机参数;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并发症发生,如气胸、呼
吸机相关性肺炎等。
03
急性呼吸衰竭护理要点
病情观察与评估
01
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和 深度,评估呼吸困难程 度。
重症专科护士需要与医生、其他护理人员以及患 者家属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确保患者得到全 方位的照顾和治疗。
对重症专科护士的要求
1 2 3
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重症专科护士需要具备丰富的医学知识和急救技 能,能够熟练应对急性呼吸衰竭等重症患者的急 救和护理。
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在紧急情况下,重症专科护士需要保持冷静、果 断,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确保患者得到及时、 有效的救治。
具备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急性呼吸衰竭的急救和护理课件
目录
• 急性呼吸衰竭概述 • 急性呼吸衰竭急救措施 • 急性呼吸衰竭护理要点 • 急性呼吸衰竭案例分享 • 总结与展望
01
急性呼吸衰竭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呼吸衰竭的诊断与处理
![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呼吸衰竭的诊断与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501f7458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60.png)
低氧血症:静息状态 下动脉血氧分压 (PaO2) <60mmHg。
伴有相应的临床表现: 如呼吸困难、紫绀等。
高碳酸血症:静息状 态下动脉血二氧化碳 分压(PaCO2) >50mmHg。
02
呼吸衰竭的病因与病理生理
诊断方法
血气分析:检测动脉血氧分压、二氧 化碳分压等指标。
X线胸片、CT等影像学检查:观察肺 部病变及胸腔情况。
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呼吸 衰竭的诊断与处理
目录
• 呼吸衰竭概述 • 呼吸衰竭的病因与病理生理 • 呼吸衰竭的病因与病理生理 • 呼吸衰竭的诊断方法 • 呼吸衰竭的治疗方法 • 呼吸衰竭的预防与护理 • 呼吸衰竭的病例分析
01
呼吸衰竭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呼吸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导致机体在静息 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进而发生低氧血症,并伴有不同程度的高碳 酸血症,进而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了解心脏 功能及心肺关系。
处理原则
01
02
பைடு நூலகம்03
04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给予 吸氧或机械通气。
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根据血气分析结果,给予适当 的酸碱平衡调节治疗。
对症支持治疗
如抗感染、营养支持、免疫调 节等。
原发病治疗
针对引起呼吸衰竭的原发病进 行治疗,如肺部感染、肺气肿
等。
03
呼吸衰竭的诊断方法
病史采集
呼吸困难
患者是否有呼吸困难的 症状,如气促、喘息等。
既往病史
了解患者是否有慢性呼 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 病等,以及是否长期吸
伴有相应的临床表现: 如呼吸困难、紫绀等。
高碳酸血症:静息状 态下动脉血二氧化碳 分压(PaCO2) >50mmHg。
02
呼吸衰竭的病因与病理生理
诊断方法
血气分析:检测动脉血氧分压、二氧 化碳分压等指标。
X线胸片、CT等影像学检查:观察肺 部病变及胸腔情况。
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呼吸 衰竭的诊断与处理
目录
• 呼吸衰竭概述 • 呼吸衰竭的病因与病理生理 • 呼吸衰竭的病因与病理生理 • 呼吸衰竭的诊断方法 • 呼吸衰竭的治疗方法 • 呼吸衰竭的预防与护理 • 呼吸衰竭的病例分析
01
呼吸衰竭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呼吸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导致机体在静息 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进而发生低氧血症,并伴有不同程度的高碳 酸血症,进而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了解心脏 功能及心肺关系。
处理原则
01
02
பைடு நூலகம்03
04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给予 吸氧或机械通气。
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根据血气分析结果,给予适当 的酸碱平衡调节治疗。
对症支持治疗
如抗感染、营养支持、免疫调 节等。
原发病治疗
针对引起呼吸衰竭的原发病进 行治疗,如肺部感染、肺气肿
等。
03
呼吸衰竭的诊断方法
病史采集
呼吸困难
患者是否有呼吸困难的 症状,如气促、喘息等。
既往病史
了解患者是否有慢性呼 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 病等,以及是否长期吸
重症医学资质培训-呼吸衰竭疾病-精选文档
![重症医学资质培训-呼吸衰竭疾病-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cc2fb541561252d380eb6ef4.png)
10
⒉抗感染治疗
通常COPDI级(轻度)或Ⅱ级(中度)患者加重时,主要 致病菌多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及卡他莫拉菌; 属于Ⅲ级(重度)及Ⅳ级(极重度)AECOPD时,尚可有肠杆菌 科细菌、铜绿假单孢菌及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 应用广谱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易继发深部真菌感染,应该 密切观察真菌感染的临床征象并及时采用防治真菌感染的 措施。
2019/2/21 9
⒉抗感染治疗
抗生素治疗在AECOPD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 COPD急性加重多由细菌感染诱发。 当患者呼吸困难加重,咳嗽伴有痰量增多及脓性痰 时,根据COPD严重程度及相应的细菌分布情况,结 合当地常见致病菌类型以及耐药流行趋势和药物敏 感情况尽早选择敏感抗生素。
2019/2/21
2019/2/21
11
抗感染治疗要注意的问题
1)抗感染治疗要讲抗生素但不唯抗生素。 A.引流 B.免疫调理 C.营养 D.MOST E.适当应用抗生素 2)经验,抢先 3)足量,足程,但不要超程 4)避免耐药,特别是MDR
2019/2/21 12
⒊支气管舒张剂的应用
短效β 2-受体激动剂较适用于AECOPD的治疗,若 效果不显著,可加用抗胆碱能药物,如异丙托溴 铵,噻托溴铵等。 对较重的AECOPD患者,可考虑静脉滴注茶碱类药 物,由于茶碱类药物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治疗 窗较窄,监测血清茶碱浓度对于评估疗效和避免 不良反应的发生有一定意义。
2019/2/21
15
⑴无创机械通气(NIPPV)
AECOPD患者应用NIPPV可增加潮气量,提高PaO2, 降低PaCO2,减轻呼吸困难,从而减少气管插管 和有创机械通气的使用,缩短住院天数,降低病 死率。
重症专科护士系列培训 呼吸衰竭的护理课件
![重症专科护士系列培训 呼吸衰竭的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d77b256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2e.png)
康复训练
鼓励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进行适 当的康复训练,如呼吸操、有氧运动 等,以促进呼吸功能恢复。
04 呼吸衰竭患者的心理护理 与家属指导
心理护理措施
建立信任关系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确 保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感到安全和
舒适。
情绪支持
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提供积极的 情绪支持,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 郁等负面情绪。
及时与医生沟通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情 况,确保治疗方案的顺利实施。
与其他医护人员密切协作,共同完成 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工作,确保患者得 到全面、专业的护理服务。
与患者及家属沟通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情、治疗方案和 护理措施,解答他们的疑问,增强他 们的信心和配合度。
03 呼吸衰竭的护理措施
氧疗与机械通气
氧疗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 新鲜,减少空气中的污染物。
戒烟
吸烟是导致呼吸衰竭的重要因 素之一,戒烟可以有效预防呼 吸衰竭的发生。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避免长时间接触有害物质,如 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饮食, 适当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
控制策略与措施
01
呼吸衰竭的护理课件
目 录
• 呼吸衰竭概述 • 重症专科护士在呼吸衰竭护理中的角色与职责 • 呼吸衰竭的护理措施 • 呼吸衰竭患者的心理护理与家属指导 • 呼吸衰竭的预防与控制
01 呼吸衰竭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呼吸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机体在静息状 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并伴有不同程度的高碳酸血症 ,进而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鼓励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进行适 当的康复训练,如呼吸操、有氧运动 等,以促进呼吸功能恢复。
04 呼吸衰竭患者的心理护理 与家属指导
心理护理措施
建立信任关系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确 保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感到安全和
舒适。
情绪支持
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提供积极的 情绪支持,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 郁等负面情绪。
及时与医生沟通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情 况,确保治疗方案的顺利实施。
与其他医护人员密切协作,共同完成 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工作,确保患者得 到全面、专业的护理服务。
与患者及家属沟通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情、治疗方案和 护理措施,解答他们的疑问,增强他 们的信心和配合度。
03 呼吸衰竭的护理措施
氧疗与机械通气
氧疗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 新鲜,减少空气中的污染物。
戒烟
吸烟是导致呼吸衰竭的重要因 素之一,戒烟可以有效预防呼 吸衰竭的发生。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避免长时间接触有害物质,如 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饮食, 适当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
控制策略与措施
01
呼吸衰竭的护理课件
目 录
• 呼吸衰竭概述 • 重症专科护士在呼吸衰竭护理中的角色与职责 • 呼吸衰竭的护理措施 • 呼吸衰竭患者的心理护理与家属指导 • 呼吸衰竭的预防与控制
01 呼吸衰竭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呼吸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机体在静息状 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并伴有不同程度的高碳酸血症 ,进而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有效肺泡通气量下降
–潮气量减少 –死腔增加
–呼吸频率降低
• 机体对PaCO2 升高的敏感性下降
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 标准教材· 2009
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
• 缺氧引起的临床表现 神经 循环 呼吸
消化
血液 泌尿各系统
• 二氧化碳潴留引起的临床表现 神经 循环 呼吸 消化 血液
泌尿 等
酸中毒
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 标准教材· 2009
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 标准教材· 2009
低氧血症的病理生理
• 肺泡低通气 •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肺动-静脉分流 –死腔通气
• 弥散障碍
• 高海拔(吸入氧浓度低)
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 标准教材· 2009
分流
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 标准教材· 2009
75%
75%
87.5%
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 标准教材· 2009
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 标准教材· 2009
呼吸衰竭的定义
• • • • 肺通气及换气功能严重障碍 缺氧或伴二氧化碳潴留 一系列生理功能紊乱及代谢障碍 临床综合征 海平面、静息、吸空气 PaO2≤60mmHg(8.0kPa) 或伴PaCO2≥50mmHg(6.67kPa)
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 标准教材· 2009
呼吸衰竭的分类
血气分析
I型 PaO2≤60mmHg PaCO2 正常或降低 II型 PaO2≤60mmHg PaCO2 ≥50mmHg
呼吸功能障碍 换气功能障碍: 氧合功能衰竭 通气功能障碍: 泵功能衰竭
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 标准教材· 2009
呼吸衰竭的病因
按引起不同类型的呼衰 • 引起I型/II型呼衰的原因 按基础疾病分: • 气道阻塞性病变 • 肺组织病变 • 肺血管疾病 • 胸廓与胸膜病变 • 神经肌肉疾病
例
• • • •
男性患者,72岁,吸烟近50年,慢性肺部疾病 既往无系统治疗 进行性呼吸困难加重4小时,急诊入院 体查: 清醒,烦躁不安,出汗 唇甲发绀,呼吸加快 R:32 bpm 明显动用辅助呼吸肌 可闻及明显的呼气相哮鸣音
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 标准教材· 2009
初步的评估与处理?
• 通过什么检查来评估患者的严重程度? • 选择什么方法改善患者的病情? • 首先需要什么药物治疗?脑干来自气道延髓 神经根
肺 胸膜
神经
神经肌肉接头 胸壁 呼吸肌肉
引起低通气的原因
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 标准教材· 2009
低氧血症的病理生理
• 肺泡低通气 •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肺动-静脉分流 –死腔通气
• 弥散障碍
• 高海拔(吸入氧浓度低)
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 标准教材· 2009
通气血流的匹配
–肺动-静脉分流 –死腔通气
• 弥散障碍
• 高海拔(吸入氧浓度低)
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 标准教材· 2009
死腔
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 标准教材· 2009
死腔增加的原因
• 低血容量
• 低心输出量 • 肺栓塞
• 局部气道压力升高
• 因潮气量或频率加快导致的 短暂的补偿反应
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 标准教材· 2009
100%
75%
分流的原因
• 肺内 • 心内 –肺炎 –任何原因引起 –肺水肿 的右向左分流 –肺不张 •Fallot’s, –肺泡萎陷 Eisenmenger, –肺出血或肺挫伤 •肺动脉高压伴 卵圆孔开放
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 标准教材· 2009
低氧血症的病理生理
• 肺泡低通气 •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低氧血症的病理生理
• 肺泡低通气 •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肺动-静脉分流 –死腔通气
• 弥散障碍
• 高海拔(吸入氧 浓度低)
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 标准教材· 2009
低氧血症的病理生理
• 肺泡低通气 •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肺动-静脉分流 –死腔通气
• 弥散障碍
• 高海拔(吸入氧浓度低)
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 标准教材· 2009
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 标准教材· 2009
须注意常见病因:基础疾病
性
临床表现的复杂
• • • • •
COPD急性加重:I / II 型 肺部感染:肺炎 I 型 合并COPD ARDS:I型 晚期 II 型 颅脑损伤:II 型 失代偿性心功能不全:I 型 II型?(肺部病变):
II型
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 标准教材· 2009
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 标准教材· 2009
病
例
• • • •
男性患者,72岁,吸烟近50年,慢性肺部疾病 既往无系统治疗 进行性呼吸困难加重4小时,急诊入院 体查: 清醒,烦躁不安,出汗 唇甲发绀,呼吸加快 R:32 bpm 明显动用辅助呼吸肌 可闻及明显的呼气相哮鸣音
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 标准教材· 2009
低氧血症的病理生理
• 肺泡低通气 •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肺动-静脉分流 –死腔通气
• 弥散障碍
• 高海拔(吸入氧浓度低)
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 标准教材· 2009
弥散功能障碍
• 弥散面积减少 • 肺泡毛细血管膜增厚 • 血液流经肺毛细血管的时间 太短 • 肺毛细血管弥散血量减少
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 标准教材· 2009
初步的评估与处理
• 通过什么检查来评估患者的严重程度?
• 选择什么方法改善患者的病情?
• 首先需要什么药物治疗?
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 标准教材· 2009
评估严重程度(一)
• 临床表现:
–神志状态改变 –呼吸代偿的表现: 鼻翼煽动、辅助呼吸肌动用、呼吸增快等 –呼吸减慢 –紫绀 –大汗、心动过速、高血压等
呼吸衰竭的诊断与处理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 黎毅敏
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 标准教材· 2009
要点
• • • •
呼吸衰竭的定义、分类 呼吸衰竭的病因与病理生理 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与评估 治疗原则: 病因治疗 氧疗、机械通气与药物选择
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 标准教材· 2009
病
高碳酸血症的原因
•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 神经肌肉疾病
• 气道疾病
• 胸廓疾病
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 标准教材· 2009
CO2排出
• 主要取决于有效肺泡通气量
VA RR x (V T - VD)
• 解剖死腔恒定 • 生理死腔取决于V/Q
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 标准教材· 2009
高碳酸血症的病理生理
评估严重程度(二)
• • • • 血氧饱和度监测 动脉血气分析 电解质、HCT、药物浓度 X线胸片
–潮气量减少 –死腔增加
–呼吸频率降低
• 机体对PaCO2 升高的敏感性下降
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 标准教材· 2009
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
• 缺氧引起的临床表现 神经 循环 呼吸
消化
血液 泌尿各系统
• 二氧化碳潴留引起的临床表现 神经 循环 呼吸 消化 血液
泌尿 等
酸中毒
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 标准教材· 2009
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 标准教材· 2009
低氧血症的病理生理
• 肺泡低通气 •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肺动-静脉分流 –死腔通气
• 弥散障碍
• 高海拔(吸入氧浓度低)
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 标准教材· 2009
分流
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 标准教材· 2009
75%
75%
87.5%
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 标准教材· 2009
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 标准教材· 2009
呼吸衰竭的定义
• • • • 肺通气及换气功能严重障碍 缺氧或伴二氧化碳潴留 一系列生理功能紊乱及代谢障碍 临床综合征 海平面、静息、吸空气 PaO2≤60mmHg(8.0kPa) 或伴PaCO2≥50mmHg(6.67kPa)
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 标准教材· 2009
呼吸衰竭的分类
血气分析
I型 PaO2≤60mmHg PaCO2 正常或降低 II型 PaO2≤60mmHg PaCO2 ≥50mmHg
呼吸功能障碍 换气功能障碍: 氧合功能衰竭 通气功能障碍: 泵功能衰竭
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 标准教材· 2009
呼吸衰竭的病因
按引起不同类型的呼衰 • 引起I型/II型呼衰的原因 按基础疾病分: • 气道阻塞性病变 • 肺组织病变 • 肺血管疾病 • 胸廓与胸膜病变 • 神经肌肉疾病
例
• • • •
男性患者,72岁,吸烟近50年,慢性肺部疾病 既往无系统治疗 进行性呼吸困难加重4小时,急诊入院 体查: 清醒,烦躁不安,出汗 唇甲发绀,呼吸加快 R:32 bpm 明显动用辅助呼吸肌 可闻及明显的呼气相哮鸣音
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 标准教材· 2009
初步的评估与处理?
• 通过什么检查来评估患者的严重程度? • 选择什么方法改善患者的病情? • 首先需要什么药物治疗?脑干来自气道延髓 神经根
肺 胸膜
神经
神经肌肉接头 胸壁 呼吸肌肉
引起低通气的原因
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 标准教材· 2009
低氧血症的病理生理
• 肺泡低通气 •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肺动-静脉分流 –死腔通气
• 弥散障碍
• 高海拔(吸入氧浓度低)
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 标准教材· 2009
通气血流的匹配
–肺动-静脉分流 –死腔通气
• 弥散障碍
• 高海拔(吸入氧浓度低)
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 标准教材· 2009
死腔
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 标准教材· 2009
死腔增加的原因
• 低血容量
• 低心输出量 • 肺栓塞
• 局部气道压力升高
• 因潮气量或频率加快导致的 短暂的补偿反应
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 标准教材· 2009
100%
75%
分流的原因
• 肺内 • 心内 –肺炎 –任何原因引起 –肺水肿 的右向左分流 –肺不张 •Fallot’s, –肺泡萎陷 Eisenmenger, –肺出血或肺挫伤 •肺动脉高压伴 卵圆孔开放
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 标准教材· 2009
低氧血症的病理生理
• 肺泡低通气 •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低氧血症的病理生理
• 肺泡低通气 •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肺动-静脉分流 –死腔通气
• 弥散障碍
• 高海拔(吸入氧 浓度低)
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 标准教材· 2009
低氧血症的病理生理
• 肺泡低通气 •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肺动-静脉分流 –死腔通气
• 弥散障碍
• 高海拔(吸入氧浓度低)
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 标准教材· 2009
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 标准教材· 2009
须注意常见病因:基础疾病
性
临床表现的复杂
• • • • •
COPD急性加重:I / II 型 肺部感染:肺炎 I 型 合并COPD ARDS:I型 晚期 II 型 颅脑损伤:II 型 失代偿性心功能不全:I 型 II型?(肺部病变):
II型
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 标准教材· 2009
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 标准教材· 2009
病
例
• • • •
男性患者,72岁,吸烟近50年,慢性肺部疾病 既往无系统治疗 进行性呼吸困难加重4小时,急诊入院 体查: 清醒,烦躁不安,出汗 唇甲发绀,呼吸加快 R:32 bpm 明显动用辅助呼吸肌 可闻及明显的呼气相哮鸣音
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 标准教材· 2009
低氧血症的病理生理
• 肺泡低通气 •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肺动-静脉分流 –死腔通气
• 弥散障碍
• 高海拔(吸入氧浓度低)
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 标准教材· 2009
弥散功能障碍
• 弥散面积减少 • 肺泡毛细血管膜增厚 • 血液流经肺毛细血管的时间 太短 • 肺毛细血管弥散血量减少
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 标准教材· 2009
初步的评估与处理
• 通过什么检查来评估患者的严重程度?
• 选择什么方法改善患者的病情?
• 首先需要什么药物治疗?
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 标准教材· 2009
评估严重程度(一)
• 临床表现:
–神志状态改变 –呼吸代偿的表现: 鼻翼煽动、辅助呼吸肌动用、呼吸增快等 –呼吸减慢 –紫绀 –大汗、心动过速、高血压等
呼吸衰竭的诊断与处理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 黎毅敏
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 标准教材· 2009
要点
• • • •
呼吸衰竭的定义、分类 呼吸衰竭的病因与病理生理 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与评估 治疗原则: 病因治疗 氧疗、机械通气与药物选择
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 标准教材· 2009
病
高碳酸血症的原因
•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 神经肌肉疾病
• 气道疾病
• 胸廓疾病
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 标准教材· 2009
CO2排出
• 主要取决于有效肺泡通气量
VA RR x (V T - VD)
• 解剖死腔恒定 • 生理死腔取决于V/Q
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 标准教材· 2009
高碳酸血症的病理生理
评估严重程度(二)
• • • • 血氧饱和度监测 动脉血气分析 电解质、HCT、药物浓度 X线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