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高考题之生态系统部分

合集下载

高考生物高频考点57 生态系统的结构

高考生物高频考点57 生态系统的结构

高考生物高频考点57生态系统的结构一、选择题1.(2022·辽宁海城第二中学高三月考)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光来源于地球以外,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B.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C.病毒是异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D.蚯蚓是异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答案 B解析太阳能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中的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A错误;病毒是异养生物,营寄生生活,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C错误;蚯蚓分解腐烂变质的物体,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D错误。

2.下列有关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叙述,正确的是()A.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主要渠道B.食物链、食物网及其作用的非生物环境构成了生态系统C.若生态系统保持稳定,则其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就不会发生变化D.生物的数量越多,构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就越复杂答案 A3.(2022·天津滨海新区高三模拟)某研究小组最初在垃圾堆中发现了某种放射性元素,后来先在周围的植物体内发现了该元素,接着在附近的动物体内也发现了该元素,放射性强度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蚱蜢、蜘蛛和蚯蚓可构成食物链B.该放射性元素不属于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C.蜘蛛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第三营养级D.蚯蚓体内最迟出现放射性元素的原因是蚯蚓所处的营养级较高答案 C解析蚱蜢和蜘蛛均属于消费者,蚯蚓属于分解者,食物链是从生产者开始的,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故蚱蜢、蜘蛛和蚯蚓不能构成食物链,A、D错误;该放射性元素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错误。

4.如图是某生态系统部分生物关系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包括乔木、草本植物和大型真菌B.图中食物网杂食性鸟分别处于第二、三、四营养级C.图中草本植物、乔木、蝗虫、蜘蛛和杂食性鸟形成的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D.有机碎屑被彻底分解产生的无机盐、CO2、H2O等供生产者利用,符合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答案 A解析图中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包括乔木、草本植物,大型真菌是分解者,A错误。

2024高考生物生态与环境历年考题详解

2024高考生物生态与环境历年考题详解

2024高考生物生态与环境历年考题详解生物生态与环境是高考生物科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发展中关注的热门话题。

在高考中,经常会出现相关的考题。

本文将对2024年高考生物生态与环境的历年考题进行详解,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

1. 填空题(1) 自然界中,心脏和动脉、肺泡和呼吸道等属于________。

解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生物体各个层次的组织之间的协同关系。

心脏和动脉是生物体内循环系统的组成部分,肺泡和呼吸道是呼吸系统的组成部分。

因此,答案是“器官”。

(2) 生态系统中,受环境条件制约最强的生态位称为_________。

解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生态学中的基本概念。

生态位是指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

受环境条件制约最强的生态位是原生态位,因此答案是“原生态位”。

2. 选择题(1) 下列哪项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A. 气候变化B. 生物多样性丧失C. 土地荒漠化D. 人类活动解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环境污染的原因。

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土地荒漠化都是环境问题,但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仍然是人类活动,因此答案是D。

(2) 以下哪种行为属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A. 森林砍伐B. 濒危物种的放生C. 河流污染D. 垃圾焚烧解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

森林砍伐、河流污染和垃圾焚烧都会对生物多样性造成破坏,而濒危物种的放生则是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因此答案是B。

3. 解答题(1) 请简要介绍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组成。

其中,生物群落包括各种生物体的种群,它们在同一地域内共同生活并相互影响。

非生物环境包括空气、水、土壤等非生物因素。

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生物多样性维持。

(2) 请简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解析: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非常大。

例如,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了大量的污染物的排放和资源的消耗,加剧了环境问题。

历年高考生态部分

历年高考生态部分

【2010课标2生物——生态模块】31.(8分)假设a、b、c、d是一个简单生态系统中最初仅有的四个种群,其a、c、d的营养关系为a→c→d,a和b 的关系如图,a是该生态系统主要的自养生物,请回答:(1)该生态系统中a和b的种间关系是。

(2)若d大量死亡,则一定时间内种群密度增加的种群是,种群密度减小的种群是。

(3)若持续干旱使a大量死亡,c和d种群密度将会。

(4)当受到外界的轻微干扰后,经过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说明该系统具有。

与热带雨林相比,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低、高)。

(5)为了调查该系统c种群的密度,捕获了50个个体,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40个个体,其中有5个带有标记,c种群的数量约为个。

【2011课标2生物——生态模块】31.(12分)某岛屿栖息着狐和野兔,生态系统相对稳定。

后来有人登岛牧羊、捕食野兔和狐,狐也捕食羔羊。

第五年,岛上狐濒临灭绝,但野兔数量大大超过人登岛前的数量。

第6年,野兔种群爆发了由兔瘟热病毒引起的瘟疫,其数量骤减。

回答问题:(1)人与狐的种间关系是______ ,兔瘟热病毒与野兔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2)画出由人、羊、狐、野兔和牧草组成的食物网。

(3)人登岛后的第5年,与登岛前相比,野兔种内竞争强度________(增加、减小、不变)(4)一般情况下,被捕食者传染病的流行程度将随捕食者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增强、减弱、不变)【2012课标2生物——生态模块】32.(8分)某草原上生活着鹿、兔、狼和狐等生物,雄鹿有角,雌鹿无角,通常情况下这种鹿的雌雄个体分群活动(生殖季节除外),有人提出“鹿角效应”假说解释这种同性聚群现象,即一群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能迷惑捕食者,降低被捕食的风险。

回答下列问题:(1)该草原上的雌鹿群和雄鹿群属于(填“不同”或“同一”)种群。

(2)草、鹿、兔、狼、狐和土壤中的微生物共同形成一个(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

高考生物 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 生态系统的结构

高考生物 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 生态系统的结构

藏躲市安详阳光实验学校专题27 生态系统的结构【高频考点解读】1.生态系统的结构(Ⅰ)【热点题型】题型一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例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太阳光来源于地球以外,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B. 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C. 病毒是异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D. 蚯蚓是需氧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答案:B【提分秘籍】1.生态系统的组成(1)两大部分组成: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

(2)四种基本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关系如下:2.各种成分相互关系【高考警示】(1)生产者≠绿色植物硝化细菌等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原核生物和蓝藻等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也属于生产者;而菟丝子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

(2)消费者≠动物秃鹫、蚯蚓、原生动物等以动植物残体为食的腐生动物属于分解者。

(3)分解者≠细菌硝化细菌和光合细菌是自养型,属于生产者;寄生细菌属于消费者。

【举一反三】如图表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B. 丙属于次级消费者C. 丙可以为甲提供无机盐D. 丙不属于食物链答案:B题型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例2、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3个不同种群的生长繁衍情况,已知种群C 是自养生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该生态系统中种群A的生物体型一定是最大的B. 种群A个体数大增,使种群B个体被大量捕食,这是种群B在甲→丙段时间内个体数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C. 种群B在丙处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衰退型D. 在该生态系统中,C的有机物总量一般比B多但肯定比A少答案:B【提分秘籍】1.食物链类型食物链包括三种类型:捕食链、寄生链和腐生链。

高中生物所涉及的食物链,实际上是捕食链,是由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通过食物关系形成的。

2.食物链(网)结构分析(1)表现形式: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即最高营养级,中间不能有任何间断。

高考生物生态系统江西地区历年真题及答案点评

高考生物生态系统江西地区历年真题及答案点评

高考生物生态系统江西地区历年真题及答案点评在高考生物考试中,生态系统是一个重要的考点,也是考生需要重点掌握和复习的内容之一。

江西地区的高考生物试题中,也经常涉及生态系统相关的知识。

本文将回顾江西地区历年高考生物试题中关于生态系统的题目,并对答案进行点评,希望对考生备考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1. (江西2019年高考真题)根据下图所示的生态系统材料,可以推断出以下哪项?题图:生态系统示意图A. 该区域没有藻类和浮游动物B. 植食者的数量更多C. 食草动物的总质量小于标准的D. 摄食者的数量更多这道题目通过给出的生态系统图谱,询问在该生态系统中哪项推断是正确的。

正确答案应为D选项,因为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到,摄食者的数量要多于其他生物的数量。

该题目考察了对生态系统中物种数量和相互关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江西2018年高考真题)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生物和环境组成生态系统B. 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植物C. 生态系统的矿物质循环是靠生物介导的D. 生态系统的结构是相对稳定的这道题目考察了对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的理解。

根据生态学的基本原理,生态系统的结构是相对稳定的,所以正确答案应为D选项。

其他选项中,生物和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植物、生态系统的矿物质循环是靠生物介导的都是正确的描述。

二、解答题1. (江西2017年高考真题)请写出某一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指数与生态系统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并解释其原因。

这道题目要求考生分析生物多样性指数与生态系统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并给出解释。

考生需要从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相互依赖关系以及稳定性的维持等方面进行论述。

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进行写作:1) 引言:简要介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2) 主体部分:阐述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性,比如生物多样性有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弹性和抗干扰能力等;3) 解释:进一步解释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原因,如种间关系、物种功能多样性等;4) 结论:总结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系,并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高考生物复习题生态系统的结构含解析

高考生物复习题生态系统的结构含解析

配餐作业(三十三) 生态系统的结构1.(2018·洛阳市统考一)下列有关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食物十分充足的条件下,社鼠的种群数量不可能呈“S”型增长B.森林群落中各类生物的垂直分层都由阳光条件直接决定C.生态系统中的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D.初生演替过程中,种间竞争可能会导致原有优势种的消失解析限制社鼠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除了食物以外,还有天敌、生存空间等,因此食物充足时社鼠种群数量可能呈“S”型增长,A错误;森林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由阳光条件直接决定,动物的垂直分层由食物、栖息空间直接决定,B错误;生态系统中的碳在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传递,C错误;初生演替往往是一个优势种代替另一个优势种的过程,D正确。

答案 D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②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③植物都是生产者④动物都是消费者⑤异养型生物都是消费者A.② B.②③C.③④ D.②⑤解析化能合成细菌是生产者,①错误;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②正确;菟丝子是消费者,③错误;蚯蚓等腐食性动物是分解者,④错误;异养型生物包括消费者和分解者,⑤错误。

答案 A3.(2017·山东四市联考)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共含有7条食物链B.伯劳鸟和袋鼬只存在捕食关系C.该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含有6个营养级D.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型越大解析此食物网中共有8条食物链,故A错误;伯劳鸟和袋鼬既存在捕食关系又存在竞争关系,故B错误;该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有6个营养级,如桉树→甲虫→蜘蛛→知更鸟→伯劳鸟→袋鼬,故C正确;甲虫的营养级虽比桉树高,但体型小,故D错误。

答案 C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光来源于地球以外,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B.硝化细菌是原核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C.病毒是原核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D.蚯蚓是真核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应用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难度较小。

专题10(2)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历年高考题(含答案和解析)

专题10(2)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历年高考题(含答案和解析)

专题10(2)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历年高考试题一、选择题1.(08广东生物)14.菟丝子叶片退化,茎黄色或黄褐色,常生长于龙眼、柑橘等果树的树冠层。

下列有关菟丝子和果树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影响果树的光合作用 ②吸收果树的水分和养分 ③竞争土壤水分和营养 ④共同生活,互惠互利A .①③B .②④C .③④D .①②2.(08海南)16.某种植物原产于南美洲,生性喜光,善于攀援,生长迅速,后来引入我国某地,导致入侵地许多植物被其覆盖后因缺少阳光而死亡。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该植物与被其覆盖的植物间一定是竞争关系 B .引入外来生物一定是对当地生物是有害的C .引入一个生性喜阴植物可以恢复入侵地原有的生态系统D .导致该植物在入侵地疯长的原因一定是其基因发生了突变3.(08天津)5.为研究人工生态系统中大草履虫和栉毛虫间捕食关系的影响因素,设计两组实验: 实验一:在培养液中依次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见甲图); 实验二:在培养液中先加入沉渣作隐蔽场所,再同时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见乙图)。

据实验判断,正确的是A .沉渣对栉毛虫的种群数量变化无影响B .大草履虫以栉毛虫为食C .培养液为上述生态系统提供能量D .大草履虫的能量除用于自身代谢外,其余部分流入栉毛虫 4.(08广东生物)15.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生产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都位于能量金字塔同一营养级 B .一定能固定CO2 C .都是生态系统能量转换的载体D .一定是植物5.(08上海生物)18.下图中的圆分别表示:a-生产者、b-分解者、c-原核生物、d-蓝藻、e-腐生细菌。

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是6.(08广东文基)关于碳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不依赖于水B .需要能量驱动C .产生温室气体D .具有全球性7.(08上海理综)19.古代诗文中蕴含着一定的科学知识,如“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揭示了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下表中的诗文与所蕴含生命科学知识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 .①②B .③④C .②④D .②③8.(08广东生物)1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 .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环境B .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C .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D .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 9.(08四川)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 .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B .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C .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下降D .一块牧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10.(08山东基能)18.生态农业是一个自我维持的农业生产系统,其特点是在保持和改善系统内的生态平衡,不对其周围环境造成明显改变的情况下,求得最大生产力和可持续发展。

高考生物大题(生态系统)专题

高考生物大题(生态系统)专题

高考生物大题(生态系统)1、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①〜④表示相关过程的能量流动。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①②③④之和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 ③和④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C. 图中②与①的比值代表“草→兔”的能量传递效率D. 该生态系统中狐的营养级别最高,获得的能量最多2、林窗主要是指森林群落中老龄树死亡或因偶然性因素导致成熟阶段优势树种死亡,从而在林冠层造成空隙的现象。

研究表明林窗会影响森林群落的演替,回答下列问题:(1)群落演替指的是的过程。

(2)林窗形成后,林窗下的生态环境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其中最直接、最重要的作用是引起了的增加,从而促进了林窗区草本和灌木植株的生长,森林中不同部位形成不同大小的林窗会一定程度的改变群落的(填:垂直/水平)结构。

(3)林窗的形成同时还影响了土壤的理化性质,一般来说,林窗的形成会导致林窗内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填:增多/减少),为了判断土壤营养物质的变化,可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调查时所釆用的方法是。

3、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某地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

请回答下列问题:注: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植物优势种群数量变化情况。

种名山桃丁香油松刺槐山桃1丁香0.124 1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注:表中数据表示阳坡的物种生态位重叠(即两个物种在同一资源状态上的相遇频率)变化进行分析的结果。

(1)根据如图分析,该群落的演替类型是。

该群落发展至第3 阶段时,甲、乙、丙之间为关系。

该群落的空间结构应具有明显的现象。

(2)在该演替过程中,由于群落的物种数目即提高,导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会逐渐提高。

(3)根据如表中数据可知,阳坡群落物种中竞争最激烈的是。

有一种鞭毛藻能感受光线的强弱,借助鞭毛移动到光线合适的位置进行光合作用,这说明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4、重庆长寿湖中绿藻和蓝藻等是鲤鱼及沼虾的食物来源,其中沼虾也是鲤鱼的食物。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生态系统的结构》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生态系统的结构》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生态系统的结构》真题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1.(2024·武汉高三模拟)“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体现了生态系统中的分解作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分解作用是通过微生物的代谢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B.若没有细菌、真菌等分解者的分解作用,生态系统就会崩溃C.温带落叶林气温较高,其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强于北方针叶林D.沼泽淤泥因缺氧导致分解作用弱,可用于开发有机肥料2.(2024·重庆高三冲刺)泥浆生物反应器可用来处理被污染的土壤,原理是将被污染的土壤用水调成泥浆状,并向其中加入部分营养物质和菌种等,在有氧条件下搅拌使微生物与污染物充分接触,加速污染物的分解。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土壤中的小型动物都属于消费者B.泥浆生物反应器能够实现物质循环C.加入的菌种进行有氧呼吸,属于分解者D.泥浆生物反应器属于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3.(2024·江苏盐城中学高三期中)要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不仅要分析其组成成分,还要理清各组分之间的关系。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都是生产者,生产者不都是植物B.消费者的存在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食物链和食物网都以生产者为起点,分解者为终点D.次级消费者为肉食性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自养生物都属于生产者,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B.动物不都是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属于初级消费者C.分解者都是异养生物,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D.非生物因素是包括能源、气候、水等5.布氏菌从蚜虫体内获取全部营养元素,且为其提供自身不能合成的氨基酸。

蚜虫仅以筛管汁液为食,蚜虫与周围生物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是生产者,蚜虫是消费者,布氏菌是分解者B.蚜虫生活环境中的全部生物共同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C.从生态系统功能角度分析,实线单箭头代表能量流动方向D.图中植物、蚜虫、瓢虫和草蛉之间构成了两条食物链6.(2024·西安高三模拟)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捕食行为会下行传递,直接或间接影响更低营养级生物,称为营养级联。

生态系统16-18高考题

生态系统16-18高考题

生态系统16-18高考题分类1(2018海南卷.19题,2分)某同学将一面镜子竖立在一棵树旁,该树上的一只小鸟飞到镜前,对着镜子中的“小鸟”愤怒地啄击扑打。

下列关于该事件中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A. 小鸟啄击扑打的动作本身是一种行为信息B. 小鸟的眼睛能够感受镜子发出的物理信息C. 小鸟把镜子传递的信息当作来自入侵者的信息D. 激怒小鸟的信息是直接来自非生物的化学信息2(2018海南卷.20题,2分)某地在建设池塘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鲫鱼和鲢鱼 生活在不同水层。

关于该池塘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 鲫鱼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B. 消耗等量藻类时,鳜鱼的生长量少于鲢鱼C. 通气可促进水体中生物残骸分解为无机物D. 藻类固定的能量小于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 3(2018海南卷.21题,2分)对于一个结构和功能处于恢复过程中的生态系统,下列推论错误的是A. 适当的物质和能量投入可加快生态系统的恢复B. 随着生物多样性的提高,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C. 恢复后的生态系统,其结构和功能可接近受损前的状态D. 生物多样性提高后,某营养级的能量可全部流入下一营养级4(浙江2018年11月选考1,2分)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叙述,正确的是A. 植树造林可减缓全球气候变暖B.全球气候变暖可减缓永冻土融化C.全球气候变暖不会影响农业生产D.大气中C02减少导致全球气候变暖5(浙江2018年11月选考27,2分)【加试题】下列关于海洋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 海洋生态系统以捕食食物链为主,陆地生态系统也是如此B. 海洋生态系统的生物擞金字塔倒置时,其数量金字塔也是倒置的C. 海洋中的含碳量高于大气圈,但CO2还能通过扩散作用从大气圈得到补充D. 由于海洋面积约占地球的71%,该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量高于陆地生态系统的三倍 6(2018年4月浙江卷,第2题,2分)下列属于防止大气圈臭氧减少的措施是A •减少氟利昂的使用B •增加化肥的使用C .增加污染物的排放D .增加汽车尾气的排放蚤—鱼 水—M7(2017年海南卷,18题,2分)在某一农田生态系统中,大面积单一种植某种农作物(甲)可导致害虫A的爆发,改成条带状合理地间作当地另一种农作物(乙)后,乙生长良好,害虫A的爆发也受到了抑制。

近十年高考生物真题生态

近十年高考生物真题生态

近十年高考生物真题生态近十年来,生态环境问题备受关注,高考生物真题也常常涉及生态领域。

考生对生态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成为考察的重点之一。

本文将就近十年高考生物真题中涉及的生态知识点进行梳理和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和应对高考。

### 第一部分:生态基本概念第一部分主要涵盖了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如生态系统、种群、生物群落、生态位等。

这些概念是理解生态学的基础,也是高考生物真题中常见的考点。

考生需要熟练掌握这些概念,理清彼此之间的关系。

### 第二部分:生态平衡与稳态生态平衡与稳态是生态学中重要的概念,也是生物真题中经常涉及的内容。

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要素之间的相对平衡状态,维持生态平衡有利于生物群落的稳定。

稳态则是指生态系统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生态平衡与稳态之间的关系,考生需要深入理解。

### 第三部分:生态位与生态通量生态位是一个生物种群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地位,它包括种群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而生态通量则是指生物之间的能量、物质传递关系,反映了生态系统中能量和物质的流动路径。

考生需要掌握生态位与生态通量的概念,并能够灵活运用于解答真题。

### 第四部分:生物多样性与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它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生态保护是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也是维护生态平衡的必要措施。

考生需要了解生物多样性与生态保护之间的联系,理解生态保护对于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 第五部分:生态恢复与可持续发展生态恢复是指遭受破坏的生态系统经过一定的恢复措施后,重新达到一定平衡状态的过程。

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影响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生态恢复与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高考生物真题中的热点内容。

考生需要深入理解生态恢复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能够分析解答真题中相关问题。

综上所述,生态知识在高考生物考试中占据重要地位,考生需要在备考过程中注重生态学相关知识点的学习和理解。

高考生物生态系统专题江苏地区历年真题及答案解读

高考生物生态系统专题江苏地区历年真题及答案解读

高考生物生态系统专题江苏地区历年真题及答案解读生物生态系统是高考生物科目中的重要考点之一,在江苏地区的高考中也频繁出现。

以下是高考生物生态系统专题江苏地区历年真题及答案解读。

一、选择题1. 下图是植物叶片的断面图,请回答问题。

(1)图中标记“a”的结构是什么?(1分)A. 叶肉B. 气孔C. 叶脉D. 血管束解析:根据图中标记“a”的位置和形状,可以确定其为叶脉。

答案:C. 叶脉(2)图中标记“b”的结构是什么?(1分)A. 叶肉B. 气孔C. 叶脉D. 血管束解析:根据图中标记“b”的位置和形状,可以确定其为气孔。

答案:B. 气孔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1分)A.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环境组成的B. 生态系统可以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C. 生态系统中的物种数量和生物量越多,生态系统越稳定D. 生态系统内的物种之间存在相互依赖和影响关系解析:生态系统中的物种数量和生物量越多,生态系统越丰富,但并不意味着越稳定,因为物种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影响关系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不稳定性。

答案:C. 生态系统中的物种数量和生物量越多,生态系统越稳定二、解答题1. 请简要解释以下生态系统概念:生态位、群落以及食物链和食物网。

(6分)解析:生态位是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特定位置和角色,包括其资源利用方式、与其他物种的相互作用等。

群落是指在一个特定区域内由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关系中的不同物种组成的生物集合。

食物链是描述食物关系的连续图表,显示了一个生态系统中物种之间的能量传递关系。

食物网是由多个相互交织的食物链组成的网络结构,更全面地反映了一个生态系统中物种之间的复杂关系和能量流动。

2. 根据以下生态系统中的信息,请回答问题:生态系统A中,存在大量食草动物和少量食肉动物,草食动物数量为4000只,食肉动物数量为50只。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以下问题:(1)生态系统A中食肉动物的典型特征是什么?(2分)解析:食肉动物通常数量较少,以捕食其他动物为主要方式获取能量,属于食物链的高级消费者。

高考生物生态学试题及解析

高考生物生态学试题及解析

高考生物生态学试题及解析试题一1. 我们知道,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生物群落和与之共存的环境组成的独立单元。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物群落和非生物因子。

请简要说明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重要性。

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生物群落和与之共存的环境组成的独立单元。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物群落和非生物因子。

请简要说明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重要性。

答:生态系统的结构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因子组成。

生物群落指的是生态系统中各类生物的组合,包括产生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等。

非生物因子包括土壤、水、空气等。

生态系统的结构对于维持生态平衡、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等具有重要意义。

试题二2. 群落内的相互关系是影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

请简要说明一下群落内的相互关系中的共生和捕食关系的特点和作用。

群落内的相互关系是影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

请简要说明一下群落内的相互关系中的共生和捕食关系的特点和作用。

答:共生关系是指两个物种在相互依赖中共同生存的关系。

共生关系可以分为互利共生和寄生共生。

互利共生是指两个物种通过互相提供利益而共同生存,寄生共生是指一种物种从另一种物种身上获取利益而另一种物种受损。

捕食关系是指一种物种以另一种物种为食物的关系。

捕食者通过捕食其他物种维持自身生存,并控制猎物数量,维持生态平衡。

试题三3. 生物圈是地球上具有生命的发展层次和生命活动范围的总和。

请简要说明生物圈的组成和功能。

生物圈是地球上具有生命的发展层次和生命活动范围的总和。

请简要说明生物圈的组成和功能。

答:生物圈由陆地生物圈、淡水生物圈和海洋生物圈组成。

陆地生物圈主要包括大陆和岛屿上的生物群落,淡水生物圈主要包括江河湖泊等淡水环境中的生物群落,海洋生物圈主要包括海洋中的生物群落。

生物圈对于维持地球生态平衡、促进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等起着重要作用。

试题四4. 生物多样性是指一个生态系统内所有不同物种的多样性和相对丰富程度。

请简要说明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生态系统》含答案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生态系统》含答案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生态系统》含答案(2022·广东·高三统考学业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生态系统是地球表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全球变暖引起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对自然和人类社会都将带来深刻的影响。

因此,研究并预测全球变暖所产生的生态影响以及生态系统对它的响应,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重大科学问题之一。

作为生态系统生产者的植物,其组成和生长发育对全球变化表现得十分敏感。

许多观测和研究已经证实,一方面,在全球变暖的作用下,植物个体形态首先发生明显的变化,特别在极地等一些对全球变化响应敏感的地区表现得更为显著,如随着温度升高,苔原植物的枝条显著变长,且叶片增大。

全球变暖对物种的生长发育过程会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

其中,最为显著的影响就是物候的变化:随着气温的升高,植物春季物候期提前,秋季物候期推迟,导致植物的生长季延长。

这一过程可能有利于植物生长量的积累,但物候的提前也会使得植物提前开花放叶,这对某些植物(如早春的林下植物)完成生命周期可能产生不利的影响。

另一方面,全球变暖显著影响物种的分布,不少地区物种分布的“暖化”现象就是明显的证据。

譬如,对欧洲山地的研究发现,不同物种的数量有所变化,适应温暖环境的物种增加,而适应低温环境的物种显著减少。

此外,随着全球变暖,很多动植物向高海拔和高纬度迁移。

例如,20世纪以来,欧洲西部山脉发生了植物物种集中向山顶迁移的现象,每年的平均速度达3m;在英国、美国及芬兰等地发现鸟类大量向北方迁移,其北扩幅度在20年内可高达70km。

全球变暖对生态系统组成的影响——例如通过改变物种的生长发育过程和分布,会导致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和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最终可能改变一个地区的生态系统类型,引起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化。

温度升高和干旱的加剧,更有利于喜温、耐旱植物的扩散和入侵;而一些极端气候事件(旱灾、霜冻、雪灾、洪涝、飓风等)的发生则会造成本地物种的快速死亡,从而增加外来物种入侵的风险。

2016-2019年新课标高考生物生态系统真题题型分类汇编(含答案)

2016-2019年新课标高考生物生态系统真题题型分类汇编(含答案)

2016-2019年生态系统真题(2016新课标3)31.(8分)冻原生态系统因其生物的生存条件十分严酷而独具特色,有人曾将该生态系统所处的地区称为“不毛之地”。

回答下列问题:(1)由于温度的限制作用,冻原上物种的丰富度较低。

丰富度是指。

(2)与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相比,通常冻原生态系统有利于土壤有机物质的积累,其原因是。

(3)通常,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不会很长,原因是。

(2017新课标2)31.(9分)林场中的林木常遭到某种山鼠的危害。

通常,对于鼠害较为严重的林场,仅在林场的局部区域(苗圃)进行药物灭鼠,对鼠害的控制很难持久有效。

回答下列问题:(1)在资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条件下,山鼠种群的增长曲线呈___________型。

(2)在苗圃进行了药物灭鼠后,如果出现种群数量下降,除了考虑药物引起的死亡率升高这一因素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__。

(3)理论上,除药物灭鼠外还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控制鼠害,如引入天敌。

天敌和山鼠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

(4)通常,种群具有个体所没有的特征,如种群密度、年龄结构等。

那么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_________。

(2018新课标1)29.(10分)回答下列问题:(1)大自然中,猎物可通过快速奔跑来逃脱被捕食,而捕食者则通过更快速的奔跑来获得捕食猎物的机会,猎物和捕食者的每一点进步都会促进对方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在生态学上称为__________。

(2)根据生态学家斯坦利的“收割理论”,食性广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在这个过程中,捕食者使物种多样性增加的方式是____________。

(3)太阳能进入生态系统的主要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解者通过____________来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2018新课标2)31. (11分)大型肉食性动物对低营养级肉食性动物与植食性动物有捕食和驱赶作用。

这一建立在“威慑”与“恐惧”基础上的种间关系会对群落或生态系统产生影响,此方面的研究属于“恐惧生态学”范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六章高考真题集训一、选择题1.(2016·课标全国Ⅲ)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

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B.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C.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D.鹰的迁入改变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向答案 C解析鹰迁入前,食物链为植物→蝉→螳螂→黄雀;鹰迁入后,食物链为植物→蝉→螳螂→黄雀→鹰;故鹰的迁入会使该树林中螳螂(蝉的天敌)的数量增加,蝉的数量减少,A项错误。

题干所述的食物链是捕食链,细菌是分解者,不参与该食物链的构成,即细菌产生的能量不能流向生产者,流向生产者的能量是太阳能,B项错误。

鹰的迁入使得最高营养级由第四营养级增加到第五营养级,增加了能量消耗的环节,C项正确。

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进行的,鹰的迁入没有改变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向,D项错误。

2.(2016·课标全国Ⅰ)在漫长的历史时期,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

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B.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C.“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答案 B解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A 项正确;能量流动的特点为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因此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不可能反复利用,B项错误;退耕还林、还草,增加了生物多样性,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C项正确;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对生态系统适度利用,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D项正确。

3.(2016·)为修复长期使用农药导致有机物污染的农田,向土壤中投放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的复合菌剂。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加入菌剂可增加土壤中的物种多样性,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该菌剂减少了残留农药进入农作物,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土壤中的物质循环C.土壤有毒物质的减少有利于增加农田动物的种类,降低害虫的优势度D.农药降解菌具有分解农药的特殊代途径,体现了基因多样性的应用价值答案 B解析该菌剂中含有多种微生物,可增加土壤中的物种多样性,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项正确;该菌剂中的微生物分解残留农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土壤中的物质循环,B项错误;土壤有毒物质的减少,可避免农田动物受毒害,能有效地增加其种类,同时也增大了害虫的环境压力,降低了其优势度,C项正确;农药降解菌具有分解农药的特殊代途径,从根本上讲是因为它存在相应的基因,这体现了基因多样性的应用价值,D项正确。

4.(2016·)豹的某个栖息地由于人类活动被分隔为F区和T区。

20世纪90年代初,F区豹种群仅剩25只,且出现诸多疾病。

为避免该豹种群消亡,由T区引入8只成年雌豹。

经过十年,F区豹种群增至百余只,在此期间F区的( )A.豹种群遗传(基因)多样性增加B.豹后代的性别比例明显改变C.物种丰(富)度出现大幅度下降D.豹种群的致病基因频率不变答案 A解析“经过十年,F区豹种群增至百余只”,所以豹种群遗传(基因)多样性增加,A项正确;“由T区引入8只成年雌豹”的目的是提高出生率,在环境条件不发生变化的条件下,豹后代的性别比例应基本不变,B项错误;丰富度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题目中未涉及其他物种,无法判断丰富度的变化,C项错误;根据题息F区豹种群数目由25只增至百余只可知,豹种群的致病基因频率下降,D 项错误。

5.(2015·课标全国Ⅱ)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C.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答案 B解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A项正确;生态系统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的功能,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有能量的输入和散失,B项错误;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具有维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的作用,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C项正确;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D项正确。

6.(2015·)下图为某人工鱼塘食物网及其能量传递示意图(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J·m-2·a-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中最高营养级为第六营养级B.该食物网中第一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5%C.太阳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1 357 J·m-2·a-1D.该食物网中的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答案 B解析该食物网共有3条食物链,其中最高营养级为第五营养级;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是31 920 J·m-2·a-1,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是(3 780+4 200)=7 980J·m-2·a-1,则第一到笫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7 980/3 1 920×100%=25%;图中没有标出太阳鱼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及太阳鱼未被利用的能量,则不能计算出太阳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食物网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分解者,所以该食物网与无机环境不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7.(2015·)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小虾吃泥巴”。

某同学据此设计了一个水池生态系统。

下列属于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的是( )A.小鱼吃的小虾B.吃小鱼的大鱼C.泥的藻类D.泥的大肠杆菌答案 C解析第一营养级的生物是自养型的生产者,即泥的藻类。

8.(2015·)关于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B.分解者所需的能量可来自各营养级生物所储存的能量C.生态系统维持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D.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均流入下一营养级答案 D解析各个营养级的生物储存的能量中有一部分以残骸、遗体等形式流向分解者;由于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有一部分能量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整个生态系统的能量会逐渐减少,因此,要维持生态系统正常的结构和功能,需要不断地给生态系统输入能量;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中有一部分用于自身呼吸(以热能形式散失),其余的能量用于生产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储存在生产者体的有机物中,而这些能量中有一部分流向下一营养级(初级消费者),还有一部分随着枯枝落叶等流向分解者。

9.(2015·)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保证B.各种中药材的药用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大量引进国外物种是增加当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D.混合树种的天然林比单一树种的人工林更容易被病虫害毁灭答案 A解析物种多样性是不同环境条件长期选择的结果,故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保证;各种中药材的药用功能体现的是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大量引进国外物种,可能会由于缺乏其天敌而造成外来物种入侵,对本地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单一树种的人工林比混合树种的天然林更易发生病虫害。

10.(2014·天津)图a、b分别为农村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生命物质总量)金字塔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个生态系统均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B.两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均由3个营养级组成C.城市生态系统不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低D.流经两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均是其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人工生态系统相关问题。

生态系统中种间关系的调节离不开信息传递,故A项正确;两个生态系统中的动物都有若干种,这些动物可能处于不同的营养级,故B项错误;任生态系统都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城市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低,故C项错误;自然生态系统,生物所需能量均来自本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城市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其他生态系统,故D项错误。

11.(201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富营养化水体出现蓝藻水华的现象,可以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B.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只有太阳能C.食物链各营养级中10%-20%的能量会被分解者利用D.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答案 D解析蓝藻水华现象与水体中N、P增多而引起蓝藻大量繁殖有关,体现了物质的利用,未体现出能量流动的特点,A项错误;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包括太阳能(光合作用固定)和氧化无机物时释放的化学能(化能合成作用利用),B项错误;食物链各营养级中10%-20%的能量流向下一营养级,C项错误;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间物质可以循环反复利用,D项正确。

12.(2014·)将水生植物和小鱼放入盛有水的玻璃缸中,密闭后置于光照、温度等适宜条件下。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为鱼的生存提供氧气B.鱼可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CO2C.能量流动可以从植物到鱼,也可以由鱼到植物D.若该玻璃缸长期置于黑暗中,鱼和植物将会死亡答案 C解析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是鱼生存所必需的,A项正确;鱼呼吸产生的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B项正确;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C项错误;长期黑暗条件下,植物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鱼会因供氧不足而死亡,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13.(2016·)豌豆蚜和鳞翅目幼虫是利马豆的主要害虫,蝉大眼蝽可取食利马豆及两类害虫。

研究人员用蔬果剂处理去除部分豆荚后,测试以上动物密度的变化,结果见下表(单位:个/株,蔬果剂对以上动物无危害)。

(1)调查豌豆蚜的种群密度应采用________法,施用蔬果剂后,预测豌豆芽的种群数量将呈________型增长。

(2)在该生态系统中蝉大眼蝽属于第________营养级;蝉大眼蝽摄入有机物所含的能量,一部分流向________,另一部分被蝉大眼蝽同化用于自身呼吸和生长发育繁殖。

(3)利马豆根部的根瘤菌可以将空气中的氮转变为________供利马豆利用,利马豆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

(4)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蝉大眼蝽主要取食________,请说明你判定的依据:________。

答案(1)样S(2)二、三分解者(3)含氮的养料互利共生(4)利马豆利马豆豆荚减少后,豌豆蚜和鳞翅目幼虫的密度增加,蝉大眼蝽的密度减少解析(1)豌豆蚜属于活动围小的动物,调查其种群密度的法是样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