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第六单元诗词五首

合集下载

语文版 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诗词五首导学案(最新出炉)

语文版 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诗词五首导学案(最新出炉)

桃源十中九年级语文科导学案编写人:姚洪审核人:使用时间:课题诗词五首学习目标1、诵读诗词,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品味诗意。

2、查找资料,了解相关作者及背景。

3、感悟名句,领会古典诗词的意境和韵味学习重点感悟名句,领会古典诗词的意境和韵味学习难点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品味诗意。

学习过程学习内容(第一课时)学习方法课前预习一、弄清下列词语的意思。

问边:属国:胡天:商女:百花残:晓镜:无多路:殷勤:探看:把酒:宫阙:琼楼玉宇:婵娟:二、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相关作家作品。

查阅工具书,独立完成知识链接王维(701-761),一作(698-759)唐代杰出画家、诗人。

字摩诘。

工诗善书,尤以画名,官至尚书右丞,故人称“王右丞”早年善边塞诗、万年善山水田园诗。

宋苏东坡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有《王右丞集》杜牧(803—约852),字牧之,。

晚唐诗人。

由于性情刚强、直陈利弊,得罪当权,所以不为重用,使他有怀才不遇的感觉,于是浪迹江湖,饮酒赋诗以自遣。

艺术上最有特色的是写景抒情的七绝,咏史诗《过华清宫绝句》、《赤壁》等颇多感慨,《江南春》、《泊秦淮》、《山行》等,意义深婉,风格飘逸、常流露感伤情调。

有《樊川文集》。

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

唐代后期,统制集团内部党派斗争激烈,而李商隐与当时刘党、李党都有关系,他年轻时受牛党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后来又被李党王茂元招为女婿,因此牛党认为他背恩负德。

牛党掌权后,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压抑,郁郁不得志,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

46岁时死在荥阳。

李商隐的诗歌,有的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有的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有的是托古讽今的咏史之作,还有一类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最为后代读者所喜爱。

课前自由阅读,并搜集更多资料,深入了解每一位作家。

他的诗有独特的艺术成就,构思新巧,词藻华美,想象丰富,格律严整,风格婉转缠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诗词五首浣溪沙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微课赛课特等奖PPT课件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诗词五首浣溪沙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微课赛课特等奖PPT课件
3/9
4/9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宋·晏殊
浣溪沙
• 听一曲新歌,饮一杯醇酒,真 是安闲满足、如坐春风。可是, 时序转换,今年不是去年,去 年不再,人事不一样,能无枨 触!夕阳西下,一去不返,向 进曾见夕阳西回?这明白如许 吟咏,道出对宇宙人生多少事 物体认。眼前花落委地,令人 无可奈何。忽见燕子翩飞,似 曾相识,原是去年旧燕,今又 归来。在此一念之间,便觉花 落复有花开,春去复有春归, 日落复有日出。原来,宇宙人 生多少事物 ,有一次性一面, 亦有重复性一面。有一去不返 一面,亦有永恒回归一直。然 这回归重复不是原封不动重现, 而是重现中有渐变,只是"似曾 相识"罢了。
景写今日感伤”
7/9
返回 Return
正确答案
• 3. 《浣溪沙》词上片“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两句组成“新”与” 旧” 对 比,下片组成词句是?
8/9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9/9
5/9
• 1.词中“————————,—————— ——”一联工整流畅,风云天然,是深受 人们赞赏名句。
• 2.这篇短小令辞,现有伤春惜时之意,又有 思友抒怀之情,词上阙写“——————” 下阙写“——————”
6/9
正确答案
• 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 2.第一空填“景及怀人之情”第二空填“借
1/9
• 晏殊,字同叔,北宋前期 婉约派词人之一。汉族, 抚州临川文港乡人。十四 岁时就因才华洋溢而被朝 廷赐为进士。之后到秘书 省做正字,北宋仁宗即位 之后,升官做了集贤殿学 士,仁宗至和二年,六十 五岁时过世。性刚简,自 奉清俭。能荐拔人才,如 范仲淹、欧阳修均出其门 下。

语文九上第六单元诗词五首

语文九上第六单元诗词五首

(二)《泊秦淮》
• 一、作者简介: • 杜牧,唐代著名文学家,字牧之,与李商 隐齐名,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住在 长安城南他祖父留下的樊川别墅中,所以 号称“杜樊川”,著有《樊川诗集》,我 们他的《赤壁》、《清明》、《江南春》。
二、内容理解:
• 1、诗人选择了哪些反映秦淮河风貌的特有景物? • 轻烟,淡月,寒水,细沙。 • 2、展开联想的想象,描写第一句诗所展现出的画面,并说说这 一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 轻轻的雾霭和淡淡的月光,笼罩着充满寒意的河水,笼罩着两岸 沉寂的沙滩,很是凄冷孤寂,具有朦胧冷寂的特点。 • 3、作者在诗的首句中连用了两个“笼”字,请结合全诗,简析 其作用。 • 两个“笼”字,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等四种景物融为一体, 勾画出了秦淮河两岸朦胧冷寂的景象。 • 4、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 情? • 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 思想感情。
语文九上第六单元《古诗词五 首》知、作者简介: • 王维,字摩诘,盛唐著名诗人,其中诗画 成就最高。苏轼称其诗画是“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最终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 右丞,与孟浩然齐名,称“王孟”。晚年 诚奉佛,世人称“诗佛”。
二、内容理解:
• 1、这首诗从形式(格律)上看是五言律诗,从内容上看是边塞 诗。押an韵。 • 2、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请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 可从诗题“使至塞上”,诗句中“边,属国,居延,汉塞,胡天, 大漠,萧关,都护,燕然”等词语看出这是一首边塞诗。 • 3、首联中“单车”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 “单车”是说随从少,仪节规格不高,诗人于定景之中流露失意 情绪。 • 4、颔联中写诗人奉命出使边塞慰军,为什么却以“征蓬”“归 雁”自比?谈谈你的理解(或说说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诗人以此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使汉塞,像北飞 的大雁一样进入胡天。既是实写,又是比喻,表达了诗人被排挤 出朝廷后幽微难言的激愤和抑郁之情。

九年级语文上第六单元《诗词五首》ppt课件含音频(语文版)完美版

九年级语文上第六单元《诗词五首》ppt课件含音频(语文版)完美版

读通诗意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烟笼寒水月笼沙运用互文的修辞”,即
“烟”、“月”都笼罩着“水”和“沙”。 迷蒙的月色和轻烟笼罩着寒水和岸沙, 这样的夜晚行船秦淮河,靠岸酒肆旁。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商女,指以卖唱为生的歌女。 《后庭花》指《玉树后庭花》。
卖唱为生的歌女,却不懂的亡国之憾, 在秦淮河的对岸,还在唱着《玉树后庭花》。
使 王至 维塞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我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一直要到 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山高路远,我觉得自己像飘飞的蓬草一样出
了汉家边塞,又似北归大雁一般飞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只见那苍茫无际的沙漠,没山没树远处烽火台
一缕白烟直上云霄,杳无尽头的黄河横贯其间,天 空中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
课文朗读
写作背景
李商隐的爱情诗是最为人们广泛传诵的。 他常取名《无题》,以“无题”作为诗的题目 是李商隐的独创。这类诗并非成于一时一地, 大多以男女爱情相思为题材,其中有的可能别 有寄寓,也可能以恋爱本事为依托。情思婉转 沉挚,辞藻典雅精丽。其内容或因不便明言, 或因难用一个恰当的题目表现,所以命名为 “无题”,这是一类;还有一类无题诗,是用 篇首或句中二字为题,如《锦瑟》、《碧城》。
使至塞上 ——王维
诗人简介
王维(701-761),字摩诘,唐朝著名 诗人。曾任尚书右丞等官职,世称王右 丞。王维是个多才多艺并有较高艺术修 养的作家,他能诗能画,精通音乐。他 的诗歌呈现丰富多彩的艺术特色,尤其 是创作的山水田园诗对后世影响深远。 宋朝苏轼曾赞道:“味摩诘之诗,诗中 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24课《诗词五首》课件 (共29张PPT)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24课《诗词五首》课件 (共29张PPT)
诗词五首
掌握字词的读音
汉塞(sài) 鬓(bìn) 探看(kān)
宫阙(què)
琼楼(qióng)
绮户(qǐ)
婵娟(chán)
候骑( jì)
浣溪沙(huàn)
燕然(yān)
(一)学习《使至塞上》 介绍作者 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画家。世 称王右丞,有“诗佛”之称。原籍祁(今山西 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苏东坡赞他“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
“蜡炬” 句用蜡烛作比 喻,却不是单 一以蜡泪比拟 痛苦,而是进 一步以“成灰 始干”反映痛 苦的感情众生 相随。
的思念如同春蚕吐死,
到死不休。“蜡炬成灰 泪始干”比喻自己为不
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
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 烧成了灰烬方才流尽一
春蚕”句表现的追求是
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
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 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 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
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
妙地融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二)学习《泊秦淮》
介绍作者 杜牧(803-约852),字牧之,号樊川居 士,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
杜樊川”。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晚
唐杰出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 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著名作 品有《阿房宫赋》《过华清宫绝句》《 赤壁》等。有《樊川文集》。
理解文题
唐现实生活中两个不同侧面的写照。
(三)学习《无题》 介绍作者

语文九年级上语文版第24课《诗词五首》课件

语文九年级上语文版第24课《诗词五首》课件
诗词五首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演讲人姓名
CLICK HERE TO ADD A TITLE
使 至 塞 上 唐 ·王维
背景资料:
唐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河西节度使副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使凉州(治所在今甘肃武威),察访军情。这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作于出塞途中,写出塞时的沿途景色。
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融情于景的手法中,渗透在句中的是一种混杂着眷恋和惆怅,既似恬淡又似深婉的人生感触。
名句赏析
一联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声韵和谐,寓意深婉,用虚字构成工整的对仗、唱叹传神方面表现出词人的巧思深情,也是这首词出名的原因。 但更值得玩味的倒是这一联所含的意蓄。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时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虽然惋惜流连也无济于事,所以说“无可奈何”,这一句承上“夕阳西下”;然而这暮春天气中,所感受到的并不只是无可奈何的凋衰消逝,而是还有令人欣慰的重现,那翩翩归来的燕子不就像是去年曾此处安巢的旧时相识吗?这一句应上“几时回”。花落、燕归虽也是眼前景,但一经与“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相联系,它们的内涵便变得非常广泛,意境非常深刻,带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味。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只不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动地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渗透在句中的是一种混杂着眷恋和怅惆,既似冲澹又似深婉的人生怅触。
使至塞上 ——五言律诗 王维 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诗词五首》课件语文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诗词五首》课件语文版

来自《点拨》
《使至塞上》:唐开元二十五年,河西节度副使崔 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前往 边塞宣慰,这首诗即是途中所写。
《泊秦淮》:南京是六朝古都,秦淮河两岸酒家 林立,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场所。 唐王朝的都城虽不在南京,然而秦淮河两岸的景象一 如既往。诗人夜泊秦淮河,借眼前景,抒现实忧,写 下了这首七言绝句。
这课的五首诗词都是名家名篇,文字出神入化, 意境引人入胜.有令人震撼的场面描绘,有稍纵即逝 的感慨感悟,也有不同寻常的经历追寻,让我们继续 沿着我国古典诗词的长河漫游,领会独具风格的诗 词魅力和韵味。
24 诗词五首
古 典 诗 歌
1. 学习目标
2. 作者简介
3. 背景透视 4. 文体知识
5. 相关资料
来自《点拨》
杜牧(803—852),唐 代著名诗人。字牧之,与李 商隐并称“小李杜”。其诗 风豪放疏朗,尤善七言绝 句,其所作《阿房宫赋》开 宋代文赋的先河。著有《樊 川文集》。
来自《点拨》
李商隐(约813—约 858),唐代诗人。字义 山,号玉溪生。他的诗作 文学价值很高,其诗构思 新奇,风格独特,尤其是 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 恻,为人传诵。有《李义 山诗集》。
部分来自《点拨》
(五)名句积累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 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 《诗词五首》课文朗读。
来自《点拨》
《无题》:李商隐的作品中,最为人传诵的是他 的爱情诗,这类诗或名“无题”,或取篇中两字为题, 以“无题”名诗是李商隐的一大创造。据说以“无题” 命名主要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因为诗中所写的男 女情爱,在那个时代不便向人明言,二是因李商隐一 生在党争的夹缝中求生存,对朋党倾轧深感忧惧,故 凡有政治感触,多托以男女情事,为避嫌疑,干脆题 为“无题”。

语文版九年级上第六单元《诗词五首》ppt课件

语文版九年级上第六单元《诗词五首》ppt课件

名句赏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 识燕归来。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这两句是传诵千古的佳句,被誉为‚天然奇 偶‛,对仗工整而不露痕迹,词人对此也颇 为得意。‚无可奈何‛,表现出对落花怀着 深深的叹息;‚似曾相识‛,表现出对归燕 带着迷离的思绪,词人似乎失去了什么,又 似乎拥有了什么,似虚似实,意味深长。 ‚燕归来‛与‚花落去‛为实笔,但一经与 ‚似曾相识‛、‚无可奈何‛相联系,它们 的内涵便无限扩展,带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 义,就在这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深蕴着生 活的哲理。
诗词五首
教学课件
《使至塞上》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 作者:王维,字摩诘【jié】。曾担任 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晚年隐居蓝田辋 川,以禅司诗,故有‚诗佛‛之称。与孟 浩然并称‚王孟‛,乃盛唐山川田园诗派 杰出代表。有《王右丞集》,《全唐诗》 存诗四卷。 王维早年的边塞诗写得粗犷豪放,和 他晚年清丽飘逸的山水田园诗迥然不同。 《使至塞上》是他边塞诗中的力作。

体裁介绍
词,是一种配合乐曲用来歌唱的诗体,产生 于隋唐,宋朝进入兴盛时期,成为宋代文学的代 表样式。因为一首词中句式长短不一,又称长短 句,辛弃疾有词集就叫《稼轩长短句》。 豪放词派与婉约词派是我国古代词的两大流 派。婉约词派产生较早,代表人物有欧阳修、柳 永、李清照等。苏轼开创了豪放词派,辛弃疾也 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 豪放派:‚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 唱‘大江东去’‛ 婉约派:‚十七八女郎,执 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
无题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 作者: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 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李商隐的 诗歌,有的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有的 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有的是托古讽今的咏史之 作,还有一类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最为后代 读者所喜爱。他的诗有独特的艺术成就,构思新 巧,词藻华美,想象丰富,格律严整,风格婉转 缠绵。有《李义山诗集》。

初中语文语文社九年级上册课件 上册__第六单元__诗词五首

初中语文语文社九年级上册课件 上册__第六单元__诗词五首

“小圆香径独徘徊”句:直抒寂寞和忧 伤。“独徘徊”,可见词境中只有词人独自 一人,独自饮酒,独自伫立庭台。“独”字 突出了凄清寂寞之感。“徘徊”一词,将词 人对美丽春天、大好年华以及美好事物的无 限依恋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全词所有的思 绪都由这“独”字而来。
下片:借物传意,融情入景,词人对美丽春 天、大好年华以及美好事物的无限依恋之情 。既象征某种事物一去不复返,又象征着某 些使人眷恋的事物的重现,内蕴丰富。
想 下。片:写词人月下“无眠”的情状及对人生的沉思、探求。
月光转移,照遍了华美的楼阁,又低低的透进雕花 的门窗里,照着不能安眠的人。月亮啊,你不应该有什 么憾事,为什么总是趁着人们离别的时候才月圆呢?人 生总有悲欢离合之事,这样的事情自古以来就难十全十 美。只希望别离后的人能各自珍重,长期珍摄,可远隔 千里,共浴月光,同赏皎月。
诗文赏析
词一开篇接连两个发问,其一,天上的明月是从 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其二,不知月亮上,“今夕是 何年”?这样的问题李白也曾问过:“青天有月来 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相比之下,苏轼这一问 ,问得更加痴迷。很明显,词人因思亲情切而生寂 寞之感,不由把酒问月,并想象着月宫今夕的情景 ;但他想到月宫的清寒,又不免迟疑起来,于是, 诗人转而安慰自己:在天上起舞,只有冷清的影子 相随,怎么比得上留在温暖的人间呢?词中隐约透 露出再现实中苦闷难谴,欲求解脱的情绪。
上片:着重抒写了对美好景物及难以忘怀事情的 流连,同时也不免流露出对光阴 流逝的无限惆 怅。
下片赏析 :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千古佳句 ,被誉为“天然奇偶”,对仗工整而不凿痕迹词人对 此也颇为得意。
“无可奈何”,表现出对落花怀有深深的叹息;“ 似曾相识”,表现出对归燕带着迷离的思绪,词人似 乎失去了什么,又似乎拥有了什么,似虚似实,意味 深长。“燕归来”与“花落去”为实笔,但一经与“ 似曾相识”、“无可奈何”相联系,内涵丰富,带有 对美好事物的象征意义,就在这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 ,深含着生活的哲理。

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精读细研 颈联 写晚眺近景,虚实结合
山雨将到,鸟雀仓惶逃入遍地绿芜,秋蝉 悲鸣躲在黄叶高林。
精读细研 尾联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 东来渭水流。
过客泛指古往 今来征人游子,也 包括作者在内。
指诗人自东边而来。 指秦汉故都咸阳。
精读细研
尾联作结,融情于景。
“莫问”二字,并非劝诫之辞 ,实乃 令人思索之语,它让读者从悲凉颓败 的自然景物中钩沉历史的教训;
整体感知
(二)无 题①
唐代以来,有的人不愿意标
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
(唐)李商隐 用“ 无题”作诗的标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诗词诵读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精读细研 颔联:
这里与“思”字双关。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两个象征意象,运用了比兴的手法,极为熨贴。 并用“蚕吐丝”、“蜡流泪”巧妙比喻,用“丝”谐 音“思”,用“到死”、“成灰”与“方尽”、“始 干”两相对照,妙句天成,表现相思之深和对爱情的 忠贞,形象贴切,含意隽永。
精读细研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九年级语文上册
九年级上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学习目标
许浑
知识备查
作者简介
知识备查
背景资料
诗人在宣宗大中三年(849)任监察御史的 时候,大唐王朝已经“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了。一个秋天的傍晚,他登上咸阳古城楼观赏 风景,见太阳西沉,乌云滚来,凉风阵阵…… 诗人的忧愁思乡之情和吊古伤今之感袭上心头 ,交织在一起,于是即兴写下了这首意蕴别致 的七律。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1《诗词五首》菩萨蛮课件 语文版PPT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1《诗词五首》菩萨蛮课件 语文版PPT

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流水,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泪。 我抬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见到无数的青山。但青 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浩浩江水终于向东流去。傍晚在江 边,我满怀愁绪,深山之中只听见声声鹧鸪的叫声传来。
二、新课讲解
内容分析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写侵略战争
四、强化训练
1、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B ) A 开头两句起笔不凡,词人由眼前的“清江水”联想到“行人 泪”,将无限哀痛、满腹幽怨巧妙地传达出来。 B 三、四句写词人遥望汴京,眼前无数峰峦让他触目伤怀,自 感年华已逝,功名难就,因而心生恨意。
c 五、六句中“遮不住”三字将青山周匝围堵之感一笔推倒,
21 诗词五首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一、新课引 入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 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 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二、新课讲解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
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一生以恢复 为志,以功业自许。为豪放派词人代表, 与苏轼并称“苏辛”。存词600多首。强 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 本思想内容。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 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
①可怜:可惜。
②无数山:这里指投降派(也可理解为北方沦陷国土)。
③毕竟东流去:暗指力主抗金的时代潮流不可阻挡。
④愁余:“余愁”的倒装,我感到忧愁。
⑤鹧鸪(zhè gū):鸟名,传说它的叫声像“行不得也哥哥”,
啼声凄苦。
二、新课讲解
参考译文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诗词五首浣溪沙晏殊PPT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微课赛课特等奖PPT课件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诗词五首浣溪沙晏殊PPT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微课赛课特等奖PPT课件
2/12
品读诗词 《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3/12
品词明意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听一曲以新词谱成歌,饮一杯酒。去年 这时节天气、旧亭台依然存在。但眼前夕 阳西下了,不知何时会再回来。
8/12
诗词赏识
小园香径独徘徊。
一个“独”字写出了词人落寞孤独。
9/12
诗词赏识
主题: 作者由自然规律变迁更替,
透露出对美好景物及难以忘怀事 情流连,同时也不免流露出对时 光易逝无限惆怅。
10/12
总结
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叹 抒怀之情。
这首词上片因今思昔,追忆难忘欢 聚,感叹流光易逝;
6/12
诗词赏识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既写景,又是对心情反应,倾吐了 满腔沉郁,抒发不尽幽思。
7/12
诗词赏识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花落”是伤春,“似曾相识”是伤别, “去”是花落去,“来”是燕归来。再次形 成对比,增加了对时光流逝惋惜之情。
赏析:经过对易逝自然春光描写,将 自然现象与人感受巧妙结合,抒发了青春易 逝,伤别怀旧之情。 千古奇偶
4/12
品词明意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无可奈何之中,春花正在凋谢。而去 年似曾见过燕子,如今又飞回到旧巢来 了。 (自己不禁)在小花园中落花遍 地小径上惆怅地徘徊起来。
5/12
诗词赏识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只身一人,新词“一曲”,清酒“一杯”,孤 独冷寂,引发对往事回想。 新——唱新词,旧——唱词喝酒环境(旧亭 台),新词旧景对比,抒发了今是昨非惆怅情 思。

九年级上《诗词五首》

九年级上《诗词五首》

诗词五首《使至塞上》《泊秦淮》《无题》《浣溪沙》《水调歌头》教学目标1. 诵读诗词,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品味诗意.2. 知人论世,指导学生查找资料,了解相关背景.3. 感悟名句,领会古典诗词的意境和韵味.第一课时导入新课这课的五首诗词都是名家名篇,文字出神入化,意境引人入胜.有令人震撼的场面描绘,有稍纵即逝的感慨感悟,也有不同寻常的经历追寻.让我们继续沿着我国古典诗词的长河漫游,领会独具风格的诗词魅力和韵味。

第一首《使至塞上》王维一、导入新课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断侵入,唐政府不能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

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士的意图。

开元、天宝年间,有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

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

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边塞诗——王维的《使至塞上》。

二、简介作者王维,字摩诘,是盛唐诗坛上极负盛名的诗人,因官至尚书右丞,所以人称王右丞。

所写山水田园诗数量多,艺术成就高,最能代表王维的艺术风格. 如《山居秋瞑》,用细腻的笔触,勾画月照、泉流、竹喧、莲动等许多富有特征性的事物,献给读者一幅清新秀丽、优美和谐的秋雨之后的山色图。

宋代大诗人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说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三、整体感知1. 教师范读2. 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

四、理解诗意思考下列问题:1. 出使人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出使?出使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明确:作者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鲁番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

王维轻车简从,驾车经过居延。

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

可见虽然打了胜仗,都护并没有放松警戒.诗句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2.说说“征蓬出汉塞,归燕人胡天”一句的含义,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赏析: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人胡天的上空。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1《诗词五首》菩萨蛮 语文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1《诗词五首》菩萨蛮 语文版
“毕竟”二字使表达的情感更为深沉复杂。 D 这首词以眼前景道心上事,寓悲愤之情于宏阔之景,丰厚蕴 藉,沉郁顿挫,颇有“老杜”之风。
五、布置作业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两句以下,是登台所望 所感,一波三折,请具体分析是如何一波三折的。
提示:联系《菩萨蛮》的写作艺术手法分析。
21 诗词五首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一、新课引 入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 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 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二、新课讲解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
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一生以恢复 为志,以功业自许。为豪放派词人代表, 与苏轼并称“苏辛”。存词600多首。强 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 本思想内容。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 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
①可怜:可惜。 ②无数山:这里指投降派(也可理解为北方沦陷国土)。 ③毕竟东流去:暗指力主抗金的时代潮流不可阻挡。 ④愁余:“余愁”的倒装,我感到忧愁。 ⑤鹧鸪(zhè gū):鸟名,传说它的叫声像“行不得也哥哥”, 啼声凄苦。
二、新课讲解
参考译文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
这既是眼前实景,又暗喻自己 百折不回的意志,也增强了争 取最后胜利的信心。
下片:即景抒情,表明了必胜的信心, 抒写壮志难酬的悲愤。
比喻压制爱 国者抗金收 复中原的反 动势力,主 要指主和派 (投降派)。
反映作者壮 志难酬的悲 愤心情。
三、归纳小结
主题
这首词写词人途经造口所见所感, 表达了词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及抗金的决 心,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诗词五首》如梦令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诗词五首》如梦令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
象了。绿,指叶。红,指花。
第五页,共十四页。
二、新课讲解
(jiǎngjiě)
参考(cānkǎo)译文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
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昨儿夜里下起稀疏雨点,但吹着阵阵强风,乘着酒醉酣睡,一觉醒来仍解消不了残 剩的酒意。惺忪之际问着来卷帘的侍女,却回道:海棠花还是(hái shi)照旧鲜艳美丽。 你知道吗?你知道吗?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憔悴凋零呀。
21 诗词 五首 (shī cí) 如梦令
李清照
第一页,共十四页。
一、新课引 入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bùxiāo)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第二页,共十四页。
二、新课讲解
(jiǎngjiě)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约1151),
宋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
第六页,共十四页。
二、新课讲解
(jiǎngjiě)
内容分析 昨夜雨疏风骤” 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明确:
这一句描绘了一幅风雨交加的画面: 本是春花盛开的季节,却偏偏在昨天 夜里,刮起来狂风,下起了疏雨,让 人心生怜惜。
第七页,共十四页。
二、新课讲解
(jiǎngjiě)
内容分析 女主人公为什么不自己去看看,却
第九页,共十四页。
三、归纳(guīnà)小结
这首小词委婉地表达了作 者怜花惜花的心情,也流露了 内心的苦闷。词中着意人物心 理情绪的刻画。以景衬情,委 曲精工。轻灵新巧而又凄婉含 蓄(hánxù)。极尽传神之妙。
第十页,共十四页。
三、归纳 小 (guīnà) 结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诗词五首早读手册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微课赛课特等奖PPT课件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诗词五首早读手册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微课赛课特等奖PPT课件
3/8
⑩青鸟殷.勤.为探.看.(热情而周到;探寻) ⑪小园香.径.独徘徊(落花满地的小径) ⑫把.酒问青天(握) ⑬我欲乘风归.去.(回去,文中指到月宫里去) ⑭何.似.在人间(何如,怎么比得上) ⑮转朱.阁(红色)
4/8
⑯低绮.户.(彩绘雕花的门户) ⑰不应有恨.(遗憾) ⑱何.事.长向别时圆(为何,为什么) ⑲千里共婵.娟.(形容月色明媚,文中指代明月)
燕子归来,心中不禁产生了对春光逝去惋惜、惆怅之情。
8/8
6/8
④杜牧《泊秦淮》中语意双关又借用典故,既咏历史又叹
现实,表示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关切和忧虑句子是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⑤李商隐《无题》中常被后人用来形容“鞠躬尽瘁,死而后
已”精神句子是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⑥你就要跟随父母到外地去学习、生活,请用苏轼《水调
歌头》中两句诗词表示分别后对老师、同学良好祝
5/8
❸重点句子默写 ①王维《使至塞上》中描写边塞奇特壮美景色句子是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②王维《使至塞上》中对仗工整而巧妙,意境雄浑而壮 美,充分表达了“诗中有画”特点句子是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③杜牧《泊秦淮》中写统治阶级纵情声色,醉生梦死句 子是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4.诗词五首
1/8
❶生难字 征蓬.(péng) 云鬓.(bìn) 绮.户(qǐ) 婵.娟(chán)
宫阙.(què)
❷重点词语解释 ①单车欲问.边(慰问,访问) ②征.蓬.出汉塞(随风飞扬的蓬草,文中诗人用以自喻) ③大漠孤.烟.直(远处独起的炊烟) ④烟笼.寒水月笼沙(笼罩)
2/8
⑤商.女.不知亡国恨(歌女) ⑥隔江.犹唱《后庭花》(文中指秦淮河) ⑦东风无力百花残.(伤害。文中指凋零) ⑧晓.镜.但愁.云鬓改(早晨照镜子;担心) ⑨蓬山此去无.多.路(没有多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大家”。
27
内 容
上阕主要表达政治失意后入世与出世的矛盾心理。
见月而问天,追月而迟疑。下阕从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中 宕出,专写“人间”一路,小序中“兼怀子由”之意也 随之拈出。换头三句实写月色照人之形。转、低、照三 字写足月光移动之神韵。“无眠”二字始直接涉及中秋
人事,“怀”弟之意隐约而出。接下五句又跳出个人思
含义隽永,耐人寻味。
18
本文表达了一个怎样的主题?
本首诗抒写了无比深挚的相思别离之情,全诗抒情
回环往复,深沉婉转,双关语及比喻、象征等手法的运 用,形象贴切,生动深刻。
19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20
作者简介
晏殊,字同叔,北宋临川 人,北宋前期著名词人。以 词著名于文坛,尤擅小令, 有《珠玉词》,存有一百三 十余首词,风格含蓄婉丽,
运,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对现实的深
切忧思,内容深厚,感情深沉,意味无穷,引人深思。
11
名句赏析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用了曲笔的手法,表面上是在斥责商女,实
际上是在指责坐中听歌的人,讽刺只顾贪图个人 享乐,而不顾国家安危的晚唐统治者,针砭时 弊,抒发心中的不满。
12
本首诗表达了一个怎样的中心?
33
32
8.《浣溪沙》中被誉为 “天然奇偶”的句子 是 :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9.《水调歌头》中表达诗人旷达的襟怀的句子
是: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表达
但愿人长久 诗人对生活的美好祝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千里共婵娟
《后庭花》,即 《玉树后庭花》,据说 是南朝荒淫误国的陈后 主所制的乐曲,这靡靡 之音,早已使陈朝寿终 正寝了。可是,如今又 有人在这衰世之年,不 以国事为怀,反用这种 亡国之音来寻欢作乐, 这怎能不使诗人产生历 史又将重演的隐忧呢!
隔江犹唱后-约852年),字
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17
名句赏析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借用春蚕到死才停止吐 丝,蜡烛烧尽才停止流泪,来比喻男女之间的爱情至
死不渝,成为一曲悲壮的千古绝唱。它还寓含着一种
超越诗歌本身内容而更具普遍意义的哲理:对工作或 事业的忠诚执著,无私奉献。全句言深情而寓真理,
讽刺了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 苟且偷安的丑态,表达了诗人对 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愤。
13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14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 玉溪生、樊南生。晚唐诗
人。原籍怀州河内(今河
23
本文表达了一个怎样的 主题?
本词工整精巧而自然天 成,用语清新,明白如话,音 律和谐,表达了对年华流逝, 好景不常的感伤。
24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 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 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 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
似在人间。
10
诗歌内容
首句写景,先竭力渲染水边夜色的清淡素雅;二句叙 事,点明夜泊地点;三、四句感怀,由 “近酒家”引出商
女之歌,由歌曲之靡靡,牵出“不知亡国恨”,抨击豪绅权
贵沉溺于声色,含蓄深沉;由“亡国恨”推出“后庭花”的 曲调,借陈后主之事,鞭笞权贵的荒淫,深刻犀利。 这首诗于情景交融的意境中,表现了晚唐的时代气 氛,使人从陈后主的荒淫亡国联想到江河日下的晚唐的命
6
名句赏析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这是唐代大诗人王维写下的千古流传的名句。 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笔 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王国维赞为“千 古壮观”的名句。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 诗”的特点。
7
写作背景
泊秦淮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是一位著名的绘画大师。苏轼说
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王维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 其独到的造诣。著有《王右丞集》。
4
诗歌内容
首联二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记事写景之中 微露失意情绪。三、四两句是诗人借蓬草自况,写飘零 之感。五、六两句写景描绘了边陲壮阔雄奇的景象,境
界阔大,气象雄浑。最后两句写到达边塞,首将正在燕
南沁阳),祖辈迁荥阳。 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他和 杜牧合称“小李杜”,与 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15
诗歌内容
这是一首爱情诗。首句言相见难得,离别难堪。二
句为离别相思之情所困扰,情绪低落。三、四句是脍炙 人口的名句,是全诗的重心,言相爱之深切凝重,生死 相以。五、六句想象被怀念的女子的生活情景,暗含离 人相思,心心相印之意,并示关切、珍重之意。结尾说
人灵魂的悸动。晏殊冷静地深思,当那一丝无可奈何的感
觉掠过心际时,他没有绝望,只是一缕高贵的感伤。
22
名句赏析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这两句词写的是人生得意复失 意时对旧生活的感叹及对新生活的 积极向往。前句“无可奈何花落 去”写出曾经花繁叶茂的得意生活 及秋来花谢萧落无奈失意;后句 “似曾相识燕归来”则是写秋尽冬 过,春暖燕回一派重生新机蓬勃向 上,对新的生活充满了希望,似乎 已展望着新一度的花繁叶茂。 被 称为“天然奇偶”。
7《无题》中表现无私奉献的精神的诗句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神话传说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表示希望有人传递信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蓬山此去无多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 青鸟殷勤为探看。
种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26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 学家、书画家、诗人,豪放派词人代
表。眉州(今四川眉山)人。与他的
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 世,世称“三苏”。 与唐代的韩 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 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为“唐宋
的性格。
30
当堂测试演练
一、按课文内容直接填空
1、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2.、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
3、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4.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 难全。
31
二、理解填空
5.《使至塞上》中以传神的笔墨刻画奇特壮美塞外风光的
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6《泊秦淮》中表达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心,抨击统治者沉 湎酒色的忧愤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商女不知亡国恨 ____________________。 隔江犹唱后庭花
绪,由个人之离别联想到普天下人之离别,使词的境界 陡然提升。不惟自慰,实兼慰人,意思愈转愈深。
28
名句赏析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 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表达诗人对生
活的美好祝愿。
29
本文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全篇以月抒情,兼怀念其 弟子由,既表现了词人对当时 社会的不满、人生的感叹,也 再现了他心胸旷远、毫不悲观
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 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
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
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 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 《樊川文集》。
9
修辞:互文
指古诗文的句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 表示一个完整意思的一种修辞方法。 烟笼寒水月笼沙 为互文见义的句法,即“烟”、“月”都笼罩着 “水”和“沙”。
然前线作战。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长的方面:写景。作 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 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
然。
5
这首诗有两个画面组成,它们分别是什么?有什么特
点?
第一个画面是大漠孤烟。另一个画面是长河落日。 既突出了边塞气氛,又再现了河水吞吐日月的宏阔 气势,从而使整个画面更显得雄奇瑰丽。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 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 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25
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这首词
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一方面,说明作者 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当时虽已41岁,并且身处远离京都 的密州,政治上很不得意,但他对现实、对理想仍充满了 信心;另一方面,由于政治失意,理想不能实现,才能不 得施展,因而对现实产生一种强烈的不满,滋长了消极避 世的思想感情。不过,贯穿始终的却是词中所表现出的那
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
致,颇受南唐冯延巳的影 响,与欧阳修并称“晏欧”。
21
诗歌内容
这首词大约写于某次宴饮歌乐之后。词中透露出 一种深沉的人生感慨。把酒而唱新词,本是开心的雅事, 但却忽然想到节气可复而人生不可复,亭台依旧而人之岁 月已逝,遂对乐景而生悲怀。这是晏殊式的人生反省,在 不经意间淡淡泛出,强烈地撞击着智慧人类的心灵,引发
相距本不远,但既难相见,又难通音信,希望能有人代
为传递信息,带去问候。如此解说,则这场恋爱必是难 有成果的苦恋。此诗乃义山诗中最为传诵的名篇,缠绵 深沉而不晦涩,华丽而又自然,情怀凄苦而不失优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