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学校教育管理理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教育管理学ppt课件
![教育管理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c9e52a7ec3a87c24028c4b3.png)
7.教育管理“大观念说”
杨天平教授认为:“教育管理学又有其自身独特的 研究对象。这个研究对象就是‘教育管理’,它涵 盖了古今中外一切的教育管理活动,既可以从静态 层面表述为包括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教育管理现 象或事实,也可以从动态角度表述为包含理论形态 和实践形态的教育管理活动或过程,还可以借用其 他学科的术语从宏观与微观及动态与静态的结合上 表述为教育管理系统,并可以从目的、原因、过程 与结果的结合上表述为教育管理的现象与本质或是 教育管理的活动与规律等。”“也就是说,教育管 理学是以教育管理的整体为其研究对象。”
6.教育管理“过程说”
林昌华认为:“教育管理学是研究教育管理过程 及其基本规律的科学,它包括教育行政管理和学 校管理两个主要组成部分。”
而学者郭方认为:“无论是教育活动说还是过程 说,它们显然都带有一般管理学的色彩。一般管 理过程是共性,教育管理过程是个性,我们在强 调两者的统一的时候,又如何来着重突出教育管 理过程的特殊性?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教育管理学的学科性质
1.教育管理学是一门社会学科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环境 之中,社会环境中各个因素对教育的存在与发展 有着激励或制约的双重作用。教育管理学就是研 究在什么社会条件下,采用什么方法能够激活教 育中的激励因素,改变制约因素。此外,在评价 教育管理的质量时也是以其社会效益的大小为准 绳的。
1.教育管理 “特殊矛盾性说”
张济正先生在1990年提出了这一观点。他在《学校 管理学导论》中论述了学校管理领域中的管理活动和 规律,并写到:“学校管理学所要研究的对象,存在 于学校教育现象的领域中,是有关这一领域内的管理 方面的特殊矛盾性。” 黄云龙在《现代教育管理学》中指出:“教育管理学 的特殊矛盾性就是教育系统中人力、财力、物力等诸 资源的组合关系及其开发、利用的运动规律。我们构 建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就必须紧紧把握住‘教育资 源组合关系及其开发、利用和管理’这个特殊矛盾性, 规定自己的研究对象。”
学校管理讲座ppt课件
![学校管理讲座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7093661e518964bce847c12.png)
积极、乐观(理性的、逻辑的)
青色帽子
蓝色帽子
创新、变化
控制者、组织者(概括、总结)
学校发展的第二曲线
学校不能进入“第二曲线”的原因:
没有进行向第二曲线发展的思考(“好”学 校) , 校长的更换,发展第二曲线的指导思想(思路) 不对, 体制性原因。
成功管理--内涵
旨在帮助每一位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取得成 功,从而促进每一位学生获得诸方面成功 的现代学校管理模式。 成功管理是针对全体教师而实施的一 种管理; 成功管理是帮助全体教师在教育工作 中获取成功为价值取向的管理过程和活动; 成功管理是通过帮助教师的成功而促进 全体学生获取诸方面成功的管理模式和类 型。
象作为一个动态的系统,以整体优化的观点协调 各基本要素(包括:人、财、物、信息和任务五 项)间的关系,使之向共同的管理目标逼近.
四个话题: 21世纪学校管理新视野 校本管理 学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 学校特色发展
21世纪学校管理新视野
现代管理的挑战 学习型学校 学校发展的第二曲线
学习型学校--构建2 建设这样一所学校: 明确一个共同的愿景--学校所有员工共同愿望的 景象 形成扁平化的学校结构 --权力重心下移 建设弹性的管理制度--学校应该具有社会适应力 形成团队学习制度 --形成学校整体意义上的核 心能力。 构建纵横交错的沟通机制 --学习型学校则注重 形成纵横交错的沟通与合作机制 ,建立互信和感 情,形成凝聚力,共同解决问题。 提倡自主管理--是使学校成员实现学习和工作密 切结合的方法
学习型学校 特点: 重视学生的学习活动;
教师应该不断学习; 鼓励教师和其他同事合作或相互学
习; 学校是学习系统的组织; 学校领导者是学习的领导者。
青色帽子
蓝色帽子
创新、变化
控制者、组织者(概括、总结)
学校发展的第二曲线
学校不能进入“第二曲线”的原因:
没有进行向第二曲线发展的思考(“好”学 校) , 校长的更换,发展第二曲线的指导思想(思路) 不对, 体制性原因。
成功管理--内涵
旨在帮助每一位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取得成 功,从而促进每一位学生获得诸方面成功 的现代学校管理模式。 成功管理是针对全体教师而实施的一 种管理; 成功管理是帮助全体教师在教育工作 中获取成功为价值取向的管理过程和活动; 成功管理是通过帮助教师的成功而促进 全体学生获取诸方面成功的管理模式和类 型。
象作为一个动态的系统,以整体优化的观点协调 各基本要素(包括:人、财、物、信息和任务五 项)间的关系,使之向共同的管理目标逼近.
四个话题: 21世纪学校管理新视野 校本管理 学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 学校特色发展
21世纪学校管理新视野
现代管理的挑战 学习型学校 学校发展的第二曲线
学习型学校--构建2 建设这样一所学校: 明确一个共同的愿景--学校所有员工共同愿望的 景象 形成扁平化的学校结构 --权力重心下移 建设弹性的管理制度--学校应该具有社会适应力 形成团队学习制度 --形成学校整体意义上的核 心能力。 构建纵横交错的沟通机制 --学习型学校则注重 形成纵横交错的沟通与合作机制 ,建立互信和感 情,形成凝聚力,共同解决问题。 提倡自主管理--是使学校成员实现学习和工作密 切结合的方法
学习型学校 特点: 重视学生的学习活动;
教师应该不断学习; 鼓励教师和其他同事合作或相互学
习; 学校是学习系统的组织; 学校领导者是学习的领导者。
管理理论发展PPT课件
![管理理论发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1bdc82f4afe04a1b171deb0.png)
15
MG2-10
经营管理理论之父——法约尔
法约尔(Henry Fayol, 1841-1925),法国人 1860年从圣艾蒂安国立矿业学院毕业进入康塔
里·福尔香堡采矿冶金公司工作 从采矿工程师一直做到公司总经理 1916年发表《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其管理理论不但可用于工商企业,还可用于政
财务 核算 安全 管理 活动 活动 活动 活动
计划 组织 指挥 协调 控制
企业活动与管理活动
18
法约尔的14条管理原则
1.工作分工 2.权力与责任 3.纪律
8.集中 9.等级链 10.秩序
4.统一指挥
11.公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统一领导
12.人员稳
6.个人利益服从 整体利益
7.报酬
定 13.首创精 神 14.团结精
府、教会、慈善团体和军队 第一个概括和阐述一般管理理论的管理学家
16
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区别了经营和管理两个不同的概念 明确了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指挥、
协调、控制五大职能 归纳了管理的一般原则:14项管理原则 倡导管理教育:管理能力可以通过教育
来获得
17
企业活动
技术 商业 活动 活动
一理一理论般论般基管基管础理础理理理论论后后来来成成为为管管理理过过程程学学派派的的
法法约约尔尔为为管管理理教教育育提提供供了了理理论论依依据据
21
组织理论之父——韦伯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德国人 曾担任过教授、政府顾问、编辑 他提出的理想行政组织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
7
第二节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古典管理理论 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 管理理论丛林
MG2-10
经营管理理论之父——法约尔
法约尔(Henry Fayol, 1841-1925),法国人 1860年从圣艾蒂安国立矿业学院毕业进入康塔
里·福尔香堡采矿冶金公司工作 从采矿工程师一直做到公司总经理 1916年发表《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其管理理论不但可用于工商企业,还可用于政
财务 核算 安全 管理 活动 活动 活动 活动
计划 组织 指挥 协调 控制
企业活动与管理活动
18
法约尔的14条管理原则
1.工作分工 2.权力与责任 3.纪律
8.集中 9.等级链 10.秩序
4.统一指挥
11.公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统一领导
12.人员稳
6.个人利益服从 整体利益
7.报酬
定 13.首创精 神 14.团结精
府、教会、慈善团体和军队 第一个概括和阐述一般管理理论的管理学家
16
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区别了经营和管理两个不同的概念 明确了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指挥、
协调、控制五大职能 归纳了管理的一般原则:14项管理原则 倡导管理教育:管理能力可以通过教育
来获得
17
企业活动
技术 商业 活动 活动
一理一理论般论般基管基管础理础理理理论论后后来来成成为为管管理理过过程程学学派派的的
法法约约尔尔为为管管理理教教育育提提供供了了理理论论依依据据
21
组织理论之父——韦伯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德国人 曾担任过教授、政府顾问、编辑 他提出的理想行政组织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
7
第二节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古典管理理论 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 管理理论丛林
《教育管理学》课件
![《教育管理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f11b32b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68.png)
性,以及了解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内容。
教育管理学的重要性
提高教育质量
教育管理可以提高教育机构的效率和管理水 平,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提高教师能力
教育管理可以普及和推广优秀的管理经验和 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协调学校发展
通过教育管理,学校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 更加顺畅,学校发展更加稳健。
高校行政管理
研究如何科学地管理高校行政工作,提高行政 管理效率和效能。
教育管理学的理论框架
1
制度理论
研究教育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理论。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2
研究如何合理配置和管理教育机构的
人力资源。
3
组织行为理论
研究教育机构的内部管理和组织行为
公共管理理论
4
规律的理论。
研究教育管理与公共管理的关系和相 互作用的理论。
教育管理学为现代学校注入了新的管理理念和 方法。
教育管理学的发展离不开实践和创新的不断探 索。
教育管理学的研究方向和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和 深化。
教育管理学的实践应用
1 学校领导力培养
培养校长和教育领导者 的专业能力,提高学校 的管理水平和领导力。
2 拓宽教育资源渠道
通过建立外部资源联系 和合作机制,拓宽教育 资源渠道,提高教育质 量。
3 推动教育改革
将教育管理学的理论成 果应用于具体实践中, 推动教育改革和创新。
教育管理学的未来发展
数字化时代
教育管理学需要适应数字化 时代的发展需求,推进数字 化教学管理的发展。
全球化视野
教育管理学需要立足全球化 视野,促进国际教育合作和 交流,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
实践创新
教育管理学需要不断创新和 实践,将理论研究成果与实 际工作相结合,推动教育管 理学的发展。
教育管理学的重要性
提高教育质量
教育管理可以提高教育机构的效率和管理水 平,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提高教师能力
教育管理可以普及和推广优秀的管理经验和 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协调学校发展
通过教育管理,学校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 更加顺畅,学校发展更加稳健。
高校行政管理
研究如何科学地管理高校行政工作,提高行政 管理效率和效能。
教育管理学的理论框架
1
制度理论
研究教育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理论。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2
研究如何合理配置和管理教育机构的
人力资源。
3
组织行为理论
研究教育机构的内部管理和组织行为
公共管理理论
4
规律的理论。
研究教育管理与公共管理的关系和相 互作用的理论。
教育管理学为现代学校注入了新的管理理念和 方法。
教育管理学的发展离不开实践和创新的不断探 索。
教育管理学的研究方向和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和 深化。
教育管理学的实践应用
1 学校领导力培养
培养校长和教育领导者 的专业能力,提高学校 的管理水平和领导力。
2 拓宽教育资源渠道
通过建立外部资源联系 和合作机制,拓宽教育 资源渠道,提高教育质 量。
3 推动教育改革
将教育管理学的理论成 果应用于具体实践中, 推动教育改革和创新。
教育管理学的未来发展
数字化时代
教育管理学需要适应数字化 时代的发展需求,推进数字 化教学管理的发展。
全球化视野
教育管理学需要立足全球化 视野,促进国际教育合作和 交流,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
实践创新
教育管理学需要不断创新和 实践,将理论研究成果与实 际工作相结合,推动教育管 理学的发展。
教育学原理教育管理原理精品课件
![教育学原理教育管理原理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265af93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c2.png)
近代教育学发展
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教育 学逐渐摆脱神学和哲学的束缚
,开始独立发展。
现代教育学的形成
以赫尔巴特、杜威等为代表的 教育家,形成了现代教育学的
理论体系。
当代教育学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教育学不断更新和发展,以
适应时代的需求。
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哲学基础
心理学基础
探讨教育的本质和目的, 以及教育与人、社会的
总结词
教育政策是教育管理的核心,教育学原理在教育政策制定中 发挥着重要作用。
详细描述
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教育学原理,如教育公 平、教育目标、教育规律等。通过运用教育学原理,制定出 符合教育发展规律、满足社会需求、促进个体发展的教育政 策。
案例二:学校管理中的教育学原理应用
总结词
学校管理是教育管理的关键环节,教 育学原理在学校管理中具有指导意义。
社区化教育管理
强化学校与社区的互动与合作,实现 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
教育管理的创新与实践
创新教育管理模式
探索新的教育管理模式,如扁平化管理、项目管 理等,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和灵活性。
完善教育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全面的教育评价体系,以评价促发展, 提高教育质量。
ABCD
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通过培训、激励等方式,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 质和教育管理水平。
案例四:教育评价中的教育学原理应用
总结词
教育评价是教育管理的重要环节,教育学原 理在教育评价中具有指导意义。
详细描述
教育评价过程中,需要遵循教育学原理,如 评价目标、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 等。通过运用教育学原理,对教育活动进行 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提高教育质量和 效益。
法约尔的管理理论 ppt课件
![法约尔的管理理论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9956745551810a6f424864f.png)
问题。他认为,技术能力、商业能力、财务能力和管理能力等都以几方面的
素质与知识为基础:(1)身体——健康、体力旺盛、敏捷;(2)智力——理解和
学习能力、判断力、精力充沛、头脑灵活;(3)道德——有毅力、坚强、勇于
负责任、有首创精神、忠诚、有自知之明、自尊;(4)一般文化—具有不限于
从事职能工作范围的各方面知识;(6)经验——从业务实践中获得知识,这是
做出的一个杰出贡献。他的这一主张,在今天看来仍像在他那个时代一样重要。面对剧烈变化的环
境.计划职能更为关键。许多企业缺乏战略管理的思维,很少考虑长期的发展,不制定长期规划,其
结果多为短期行为,丧失长远发展的后劲,埋下了不稳定的隐患。
尽管法约尔早就提出了“管理能力可以通过教育来获得”的思想,但今天,企业界的许多领导人
且都受过良好的教育,但法约尔是在一个强调以传统为基础的法国文化环
境中出生并被培养成管理的雄才的,而泰罗则是在新教徒伦理和美国开放
式文化环境中,从最底层,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而取得地位的;法约尔没
有遭到有组织的工人的敌视,他在把他的方法介绍给工厂实施时从未遭到
过反对,而泰罗的“科学管理”则同时受到雇主和工会的强烈反对,以至
法约尔的管理理论8管理的414条原则劳动分工劳动分工权力与责任权力与责任纪律纪律统一指挥统一指挥统一领导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公平报酬公平报酬集权集权等级链和跳板等级链和跳板秩序秩序平等平等保持人员稳定保持人员稳定首创精神首创精神集体精神集体精神法约尔的管理理论9这是一项属于自然规律方面的原则其目的是用同样的努力生产得更多更好
仍然信奉“经验至上主义”,认为“实践和经验是取得管理资格的惟一途径”,在企业运营中,他们
中外教育史课件.ppt
![中外教育史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8094897c7cd184254b3535f3.png)
招收女生 实行旁听生制度 创办平民学校和夜校。
三、教育独立思想
1922年蔡元培在《新教育》上发表 《教育独立议》一文,基本观点是:教育 经费独立,教育行政独立,教育学术和内 容独立,教育脱离宗教独立。
1、 杨贤江(1895—1931):
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和 青年教育家。他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 明了教育的本质,认为教育是社会的上层 建筑之一,它与法律、政治、宗教、艺术、 哲学等观念形态一样,建立在经济基础之 上,取决于经济基础,又反作用于经济基 础。
洛克的绅士教育的渊源
“绅士”是当时英国资产阶级与贵族的 联合专政所需要的一种典型的统治阶层人 物,是资产阶级化的贵族,也是贵族化的 资产阶级分子 。
1、教育目的与作用 绅
士 教
育
理
体育
论
2、教育内容与方法 德育
智育
绅士应具有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等 品质。
绅士的基本特征是: (1)具有精明的处理事务的才干,善于赚
统教育学的形成的基础和理论特点。
第一节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夸美纽斯(1592~ 1670 ) ,捷克教育 家 ,处于西欧逐渐 向资本主义过渡的 时代,也是宗教改 革后的战乱时代。
世界观:体现出人文主义、唯物主义感觉 论以及民主主义的进步倾向,同时也保留 有大量宗教唯心主义的成分。
代表作: 《大教学论》
(3)未来社会的教育,随着私有制的消灭和 阶级的消亡,将在更高形态上恢复其本来意 义,如教育与劳动的结合、教育的普及和平
等。
杨贤江(1895年~1931年)
杨贤江青年时期(前排右2)
2、晏阳初(18901990):
中国现代史上著名 教育家,世界平民教 育运动和乡村改造运 动的倡导者。1943年 被美国百余所大学学 者推选为“现代世界 最具革命性贡献的伟 人”之一,与爱因斯 坦、莱特、劳伦斯、 杜威等人齐名。
三、教育独立思想
1922年蔡元培在《新教育》上发表 《教育独立议》一文,基本观点是:教育 经费独立,教育行政独立,教育学术和内 容独立,教育脱离宗教独立。
1、 杨贤江(1895—1931):
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和 青年教育家。他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 明了教育的本质,认为教育是社会的上层 建筑之一,它与法律、政治、宗教、艺术、 哲学等观念形态一样,建立在经济基础之 上,取决于经济基础,又反作用于经济基 础。
洛克的绅士教育的渊源
“绅士”是当时英国资产阶级与贵族的 联合专政所需要的一种典型的统治阶层人 物,是资产阶级化的贵族,也是贵族化的 资产阶级分子 。
1、教育目的与作用 绅
士 教
育
理
体育
论
2、教育内容与方法 德育
智育
绅士应具有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等 品质。
绅士的基本特征是: (1)具有精明的处理事务的才干,善于赚
统教育学的形成的基础和理论特点。
第一节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夸美纽斯(1592~ 1670 ) ,捷克教育 家 ,处于西欧逐渐 向资本主义过渡的 时代,也是宗教改 革后的战乱时代。
世界观:体现出人文主义、唯物主义感觉 论以及民主主义的进步倾向,同时也保留 有大量宗教唯心主义的成分。
代表作: 《大教学论》
(3)未来社会的教育,随着私有制的消灭和 阶级的消亡,将在更高形态上恢复其本来意 义,如教育与劳动的结合、教育的普及和平
等。
杨贤江(1895年~1931年)
杨贤江青年时期(前排右2)
2、晏阳初(18901990):
中国现代史上著名 教育家,世界平民教 育运动和乡村改造运 动的倡导者。1943年 被美国百余所大学学 者推选为“现代世界 最具革命性贡献的伟 人”之一,与爱因斯 坦、莱特、劳伦斯、 杜威等人齐名。
《学校管理学》PPT课件
![《学校管理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23e8822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2e.png)
第二节 学校管理学的发展
近代学校的产生是学校管理学产生的基础。 伴随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学校教育也 得到迅速发展,加上民主化运动,教育内容日 趋丰富,学校规模逐渐扩大,事务也日趋复杂 ,于是分离出单独的管理部门和人员,从事学 校管理活动,这就产生了学校管理学研究的现 实需要。
一、西方学校管理学的演进
(一)学校管理学的诞生
现代意义上的学校管理学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19世纪末,随着生 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国相应实施了义务教育制度,学校规模、教学内容 和教学技术以及组织形式也随之发生变革,学校管理学应运而生。美国最早的关于 学校管理的论著,是1875年问世的威廉·佩恩(William Payne )的《论学校管理》 和1882年问世的劳布(A.N.Raub)的《学校管理》。20世纪初,在管理理论 发展的带动下,学校管理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1908年,达顿(Samuel Trail Dutton)与斯奈登(David Snedden)撰著了《美国公共教育管理》一书,该书 上半部论述国家对教育的管理,下半部则以科学管理理论为指导,论述学校内部的 管理。尽管该书不是一部学校管理理论专著,但由于在学校管理方面有独立的研究 内容、坚实的理论基础,在研究方法和学科体系方面,较前期和同期著作显得更为 成熟,因而学界一般认为,它的问世是学校管理学正式诞生的标志。
《学校管理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第
管,本指细长而中空之物,可限制和引导
一
水流,故引申为疏通、引导、限制、约束。理, 原义指玉石的纹路,转义为按玉的纹路而剖析,
章
引申为治理。
管与理,因有相近的意思,合称为管理,
绪
意指掌控、约束、安排、料理。现代管理学对 管理的解释五花八门,但共同的意思是为了使
第九讲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ppt课件
![第九讲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a393726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80.png)
19世纪60年代以后,德国资本主义迅速发 展,形成“赫尔巴特学派”。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传到美国、欧洲和日本,并通过日本于清 末传到我国。
过分强调教师、书本的作用,并把他的教 学方法绝对化、形式主义化,认为在任何 学科、任何教材中都同样适用,这在一定 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
五、《普通教育学》的主要贡献及其影响
• 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之上, 使教育学开始走上科学的道路
• 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课程体系,为 近代课程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在教学方法上提出“形式阶段”理论,是 当时教学方法的重大革新,为近代教学法 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提出“教育性教学”的概念,在历史上首 先从理论上明确地把教育与教学作为一个 整体来考虑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思想
【教学目标】: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 【教学重点】:教育学思想 【教学难点】:伦理学和心理学思想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赫尔巴特的管理论、教学论和训育思想 基本概念:统觉 教育性教学 教学四阶段
论 《普通教育学》
图1:赫尔巴特 (J.F.Herbart,1776~1841)
欲望、习惯于纪律、培养责任心)
训育可以控制情绪,可以使学生铭记体谅 同伴的态度,可以使学生小心谨慎(限制 冒失的尝试,习惯于监督等)
4、训育的阶段和方法
(1)阶段:道德判断、道德热情、道德决 定、道德自制
(2)方法: 陶冶 、压制、强迫和惩罚, 赞许、教育者作为榜样、有益于健康的生 活制度
推荐书目
的互相关系; 仁慈: 个人意志与他人思想之间的关系; 正义: 如果与他人发生实际冲突; 公平: 善或恶的后果。
兴趣
“假如在单个人身上没有多样性、哲学和 道德品格的统一,那么他始终是一个有缺 陷的人。兴趣的多样性能令他获得用以恢 弘其精神力量的广袤土壤。”
第2章 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管理学》PPT课件
![第2章 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管理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2db6c32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7d.png)
管理应具有灵活性,要因地制宜灵活应用各项管理原则。
2.3.2 社会系统学派
主要代表人物:美国管理学家巴纳德 理论要点: 正式组织存在有三个条件
有一个共同的目标 每一成员都有协作的意愿,并愿意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做出贡献 有一个彼此沟通的信息系统,可进行意见交流
组织继续生存将取决于在组织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能否使成员顺利达到 个人的目的,取决于组织对环境适应的程度
组织成员拥有一个共同的愿景 组织由多个创造性个体组成 善于不断学习 “地方为主”的扁平式结构 自主管理 组织的边界将被重新界定 员工家庭与事业的平衡 领导者的新角色
2.4.2 学习型组织
2.建立学习型组织的途径 第一项修炼:自我超越。 第二项修炼:改善心智模式。 第三项修炼:建立共同愿景。 第四项修炼:团队学习。 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
组织准则、组织制度所组成。 行为(物质)文化层。这是组织文化的表层,主要由组织成员
的行为和生产与工作的各种活动,以及这些行为与活动的各种 物化形态所构成。
2.4.1 组织文化
2.组织文化的功能 导向功能 凝聚功能 激励功能 约束功能 辐射功能
2.4.1 组织文化
3.组织文化建设的方法 正面灌输法 规范法 激励法 示范法 感染法 实践法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2.1 古典管理理论
2.1.1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代表人物: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Frederick Winslow Taylor,1856-1915) •弗兰克•吉尔布雷斯(Frank Gilbreth,1868-1924)和莉莲•吉尔布雷思 (Lillian Gilbreth,1878-1972)夫妇 •亨利•L.甘特(Henry L. Gantt,1861-1919)
2.3.2 社会系统学派
主要代表人物:美国管理学家巴纳德 理论要点: 正式组织存在有三个条件
有一个共同的目标 每一成员都有协作的意愿,并愿意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做出贡献 有一个彼此沟通的信息系统,可进行意见交流
组织继续生存将取决于在组织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能否使成员顺利达到 个人的目的,取决于组织对环境适应的程度
组织成员拥有一个共同的愿景 组织由多个创造性个体组成 善于不断学习 “地方为主”的扁平式结构 自主管理 组织的边界将被重新界定 员工家庭与事业的平衡 领导者的新角色
2.4.2 学习型组织
2.建立学习型组织的途径 第一项修炼:自我超越。 第二项修炼:改善心智模式。 第三项修炼:建立共同愿景。 第四项修炼:团队学习。 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
组织准则、组织制度所组成。 行为(物质)文化层。这是组织文化的表层,主要由组织成员
的行为和生产与工作的各种活动,以及这些行为与活动的各种 物化形态所构成。
2.4.1 组织文化
2.组织文化的功能 导向功能 凝聚功能 激励功能 约束功能 辐射功能
2.4.1 组织文化
3.组织文化建设的方法 正面灌输法 规范法 激励法 示范法 感染法 实践法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2.1 古典管理理论
2.1.1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代表人物: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Frederick Winslow Taylor,1856-1915) •弗兰克•吉尔布雷斯(Frank Gilbreth,1868-1924)和莉莲•吉尔布雷思 (Lillian Gilbreth,1878-1972)夫妇 •亨利•L.甘特(Henry L. Gantt,1861-1919)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PPT课件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bac32a72e3f5727a4e96280.png)
教育能使人得
• (二)论教育目的 人才;
目的是培养治国
第7页/共54页
(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道德
• 实践的哲学——道德 • 寻求道德的“一般” • 教人学会做人
第8页/共54页
• 智慧即德行 • 自制是德行的基础 • 守法就是正义 • 身教重于言教
第9页/共54页
(四)要求掌握广博而实用的知识
第22页/共54页
• 他的大胆构想:除非哲学家成为我们这些国家的国王, 或者我们目前称之为国王和统治者的那些人物,能严肃 认真地追求智慧,使政治权利和聪明才智合二为一…
第23页/共54页
• (3)他提出了两个世界的理论。他将世界划分为现象 世界和理念世界
第24页/共54页
三、《理想国》中的教育观
24页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道德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道德实践的哲学道德寻求道德的一般教人学会做人第8页共54页智慧即德行自制是德行的基础守法就是正义身教重于言教第9页共54页四要求掌握广博而实用的知识苏格拉底除教授政治伦理雄辩术和人生所需要的各种实际知识外第一次将几何天文算术列为必须学习的科目学习这些科目的目的在于实用而不在于纯理论的思辨第10页共54页五苏格拉底法定义讥讽归纳助产术第11页共54页评价
第20页/共54页
二、政治观和哲学观
• (1)人们感官所及的现实中的政体都 不完善,完善的、理想的、符合真理与 正义的国度不存在于现实中,它只存在 于头脑中,只是思维的的对象。
第21页/共54页
• (2)他认为从感性事物中不能得到真 实知识,哲学的人物是超越变幻无常的 感性世界,追求常住不变的、无生无灭 的永恒世界。
• 3)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使灵魂转向。 • 4)柏拉图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
中外教育史PPT课件
![中外教育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9a94c9a52ea551811a6874e.png)
▪
▪ 招收女生 ▪ 实行旁听生制度 ▪ 创办平民学校和夜校。
.
30
三、教育独立思想
▪ 1922年蔡元培在《新教育》上发表 《教育独立议》一文,基本观点是:教育 经费独立,教育行政独立,教育学术和内 容独立,教育脱离宗教独立。
.
31
▪ 1、 杨贤江(1895—1931):
▪ 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和 青年教育家。他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 明了教育的本质,认为教育是社会的上层 建筑之一,它与法律、政治、宗教、艺术、 哲学等观念形态一样,建立在经济基础之 上,取决于经济基础,又反作用于经济基 础。
▪ 4、理解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体系,明确传 统教育学的形成的基础和理论特点。
.
2
第一节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夸美纽斯(1592~ 1670 ) ,捷克教育 家 ,处于西欧逐渐 向资本主义过渡的 时代,也是宗教改 革后的战乱时代。
.
3
▪ 世界观:体现出人文主义、唯物主义感觉 论以及民主主义的进步倾向,同时也保留 有大量宗教唯心主义的成分。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第3 ,2页),
.
8
夸美纽斯所设计的学校制度体系
▪
第一阶段:0~6岁 第二阶段:6~12岁 第三阶段:12~18岁 第四阶段:18~24岁 青年期
国语学校 拉丁语学校 大学与旅行
.
9
第二节 洛克的绅士教育主张
▪ 约翰•洛克(John Locke, 1632 -1704)是英国资 产阶级唯物主义的哲学 家、政治思想家和教育 家。他写的《教育漫话》 一书,从理论上为英国 的“绅士教育”提供了 一个完整的体系。
▪ (3)未来社会的教育,随着私有制的消灭和 阶级的消亡,将在更高形态上恢复其本来意义,
▪ 招收女生 ▪ 实行旁听生制度 ▪ 创办平民学校和夜校。
.
30
三、教育独立思想
▪ 1922年蔡元培在《新教育》上发表 《教育独立议》一文,基本观点是:教育 经费独立,教育行政独立,教育学术和内 容独立,教育脱离宗教独立。
.
31
▪ 1、 杨贤江(1895—1931):
▪ 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和 青年教育家。他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 明了教育的本质,认为教育是社会的上层 建筑之一,它与法律、政治、宗教、艺术、 哲学等观念形态一样,建立在经济基础之 上,取决于经济基础,又反作用于经济基 础。
▪ 4、理解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体系,明确传 统教育学的形成的基础和理论特点。
.
2
第一节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夸美纽斯(1592~ 1670 ) ,捷克教育 家 ,处于西欧逐渐 向资本主义过渡的 时代,也是宗教改 革后的战乱时代。
.
3
▪ 世界观:体现出人文主义、唯物主义感觉 论以及民主主义的进步倾向,同时也保留 有大量宗教唯心主义的成分。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第3 ,2页),
.
8
夸美纽斯所设计的学校制度体系
▪
第一阶段:0~6岁 第二阶段:6~12岁 第三阶段:12~18岁 第四阶段:18~24岁 青年期
国语学校 拉丁语学校 大学与旅行
.
9
第二节 洛克的绅士教育主张
▪ 约翰•洛克(John Locke, 1632 -1704)是英国资 产阶级唯物主义的哲学 家、政治思想家和教育 家。他写的《教育漫话》 一书,从理论上为英国 的“绅士教育”提供了 一个完整的体系。
▪ (3)未来社会的教育,随着私有制的消灭和 阶级的消亡,将在更高形态上恢复其本来意义,
《管理学原理》-第二章管理理论PPT课件
![《管理学原理》-第二章管理理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852991bd0d233d4b04e695c.png)
.
26
而在1999年为95%以上。泰国 企业在1998年采用“抽屉式”管 理的为90%以上。最近几年,香港 的大中型(集团)企业都普遍实行 “抽屉式”管理,使企业上下左右分 工明确、职责权限清晰,大大提高了 企业管理的效率。
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 的艺术与实务》
.
22
彼得*圣吉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技能:
(1)系统思考 (2)超越自我 (3)改变心智模式 (4)建立共同愿景 (5)团队学习
.
23
四、企业再造
企业再造(又称业务流程重组,简称 BPR)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 展起来的企业管理的又一新理论。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学习目的]
1、了解西方古典管理思想及中国古代管 理思想。
2、理解西方三大古典理论的主要观点。
3、理解企业战略、企业文化、学习型组 织和企业再造。
4、掌握行为科学理论和现代管理理论
(六大学派)。 .
1
第一节 管理理论的萌芽
管一
理 思 想
中 国 早
期
的
1、顺道 2、重人 3、人和 4、守信 5、对策 6、法治
.
2
二、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
1、关于管理的职能
2、关于管理人员所具备 的素质
3、关于动作和工时的研 究
4、关于专业化和劳动分
工.
3
第二节 古典管理理论
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一)科学管理之父——泰罗
(二)科学管理理论的指导思想
(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 劳动生产率
(2)实现最高工作效率的手段,
企业战略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是有 关企业长远和企业全局发展的谋划和策略。
第一讲 关于教育学 PPT课件
![第一讲 关于教育学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2c119e5aef8941ea76e05e1.png)
席勒斯托依莱因贝内克教育学及教授学1835这一时期的教育学家都试图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哲学教育学体系赫尔巴特提出的从伦理学推出教育目的从心理学引申出教育方法成为教育学研究者的共同信念围绕这一信念构成了一个所谓的科学家共同体在教育学研究方法论上这一时期的教育学家主要是遵循思辨演绎的方法从一般哲学概念推导出教育的具体结论这一时期的教育学家都试图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哲学教育学体系赫尔巴特提出的从伦理学推出教育目的从心理学引申出教育方法成为教育学研究者的共同信念围绕这一信念构成了一个所谓的科学家共同体在教育学研究方法论上这一时期的教育学家主要是遵循思辨演绎的方法从一般哲学概念推导出教育的具体结论这一时期的特征这一时期的特征代表人物与著作代表人物与著作斯宾塞教育论1861孔佩雷教育学理论与实践教程1885实验教育学
赫尔巴特(1776-1841)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与贡献
★教育学的科学化努力
认为必须有“一种教育者自身所需要的科学”,“普通教育学 必须把论述基本概念放在一切论述之前”,试图把教育学建立为 一门科学。 “教育学作为一种科学,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前 者说明教育的目的;后者说明教育的途径、手段与障碍。” 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教育的任务是形成学生“完美”、 “善意”的道德品质。
当代教育学的发展特征
★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 ★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 ★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
步的教育学科体系
★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
益密切
★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
教育学的元理论
(返回)
《学记》简介
战国末期儒家思孟学派撰 写,全文1229个字。我国古代 教育经验和儒家教育思想的高 度概括,人类最早专门论述教 育问题的著作。
赫尔巴特(1776-1841)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与贡献
★教育学的科学化努力
认为必须有“一种教育者自身所需要的科学”,“普通教育学 必须把论述基本概念放在一切论述之前”,试图把教育学建立为 一门科学。 “教育学作为一种科学,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前 者说明教育的目的;后者说明教育的途径、手段与障碍。” 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教育的任务是形成学生“完美”、 “善意”的道德品质。
当代教育学的发展特征
★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 ★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 ★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
步的教育学科体系
★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
益密切
★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
教育学的元理论
(返回)
《学记》简介
战国末期儒家思孟学派撰 写,全文1229个字。我国古代 教育经验和儒家教育思想的高 度概括,人类最早专门论述教 育问题的著作。
管理理论PPT课件
![管理理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97d4c5769dc5022abea006b.png)
第一讲 从管理学科的发展历史 看管理思想和理论的发展
一、管理实践和理论的产生 二、管理思想和理论的发展历史 三、古典管理理论 四、近代管理理论(行为管理理论) 五、现代管理理论(当代管理理论) 六、管理实践和理论发展的新趋势
2021/6/16
1
一、管理实践和理论的产生
管理实践的发展变化是在长期社会实践 中由组织成员、管理者、研究和咨询人员探 寻提高组织自身效率和效益方法过程中产生 演变的。
机器 大 工业
近代、现 代管理 理论出现
社会 化大 生产
管理实践 和管理理 论将不断
发展
知识 社会 生产 方式
没有群体 有群体 组织出现 组织复杂 组织变化
没有分工 简单分工 分工复杂 分工更细 分工变化
没有协作 简单协作 协作精细 协作更强大 协作变化
2021/6/16
3
管理理论产生发展的历史逻辑
管理理论的发展演化,其内在动力也在 于对更好利用组织资源方式的探索,在于提 高组织效率和效益的需要,由管理者和理论 家推动的。
2021/6/16
2
一、管理实践和理论的产生
没有管理 实践和管 理理论
简单管理 没有管 理理论
社 会 生 个体 产 手工 力 作坊 发 展
家庭 工场 作坊
古典管理 理论出现
9
(二)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来源)
宏观性的治国管理思想和微观性的治生管理思想;
孔子的《论语》“德”、“礼”为治的管理思想;
孟子的“仁”、“义”为伦理标准的管理思想;
管子的顺“道”(指客观规律)的管理思想;
老子的《道德经》以“道”为核心的“无为而治”的 管理思想;
韩非的“法、术、势”结合的法制管理思想;
一、管理实践和理论的产生 二、管理思想和理论的发展历史 三、古典管理理论 四、近代管理理论(行为管理理论) 五、现代管理理论(当代管理理论) 六、管理实践和理论发展的新趋势
2021/6/16
1
一、管理实践和理论的产生
管理实践的发展变化是在长期社会实践 中由组织成员、管理者、研究和咨询人员探 寻提高组织自身效率和效益方法过程中产生 演变的。
机器 大 工业
近代、现 代管理 理论出现
社会 化大 生产
管理实践 和管理理 论将不断
发展
知识 社会 生产 方式
没有群体 有群体 组织出现 组织复杂 组织变化
没有分工 简单分工 分工复杂 分工更细 分工变化
没有协作 简单协作 协作精细 协作更强大 协作变化
2021/6/16
3
管理理论产生发展的历史逻辑
管理理论的发展演化,其内在动力也在 于对更好利用组织资源方式的探索,在于提 高组织效率和效益的需要,由管理者和理论 家推动的。
2021/6/16
2
一、管理实践和理论的产生
没有管理 实践和管 理理论
简单管理 没有管 理理论
社 会 生 个体 产 手工 力 作坊 发 展
家庭 工场 作坊
古典管理 理论出现
9
(二)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来源)
宏观性的治国管理思想和微观性的治生管理思想;
孔子的《论语》“德”、“礼”为治的管理思想;
孟子的“仁”、“义”为伦理标准的管理思想;
管子的顺“道”(指客观规律)的管理思想;
老子的《道德经》以“道”为核心的“无为而治”的 管理思想;
韩非的“法、术、势”结合的法制管理思想;
管理学西方管理理论及其发展PPT课件
![管理学西方管理理论及其发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81ac1c8e2bd960591c677d9.png)
第10页/共106页
“经济人”假设内含的管理策略
1.管理工作重点在于提高生产率、完成任务;人 的感情和道义责任,则无关紧要。
2.管理工作只是少数人的事,与员工无关。工人 的主要任务是听从管理者指挥,拼命干活。
3.在奖励制度方面,主要是用金钱来刺激工人生 产积极性,同时对消极怠工者采用严厉的惩罚 措施,即:“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
第27页/共106页
MG2-9
局限:
1、把人看成为经济人,认为工人的主要动机 是经济利益。认为工人只有单独劳动才能好好 干,集体的鼓励通常是无效的。 2、只重视技术因素,忽视人的社会因素。主 张的专业分工,管理与执行分离、作业科学化 和严格监督等,加剧了体力与脑力劳动的分离, 加深了劳资之间及管理人员和工人之间的矛盾。 3、“泰罗制”仅解决了工厂的现场管理问题 和作业效率,没有解决企业整体的经营与管理 问题。
吉尔布雷斯夫妇 (Frank Gilbreth, 1868-1924 和Lillian Gilbreth,18781972) —— “动作研究之父” 甘特(Henry Lawence Gantt,18611919) —— “甘特图之父” 埃莫森(Harrigton Emerson,18531931) —— 效率专家
为了完成每天取送130件包裹的目标,司机必须 严格遵循工程师设定的程序。当他们接近发送站 时,他们松开安全带,按喇叭,关发动机,拉起 紧急制动,把变速器推到1档,为送货车完毕的 启动离开作好准备,这一系列动作严丝合缝。然 后,司机从驾驶室溜到地面上,右臂夹着文件夹, 左手拿着包裹,右手拿着车钥匙。他们看一眼包 裹上的地址把他记在脑子里,然后以每秒3英尺 的速度快步跑到顾客的门前,先敲一下门以免浪 费时间找门铃。送完货后,他们回到卡车上的路 途中完成登录工作。
“经济人”假设内含的管理策略
1.管理工作重点在于提高生产率、完成任务;人 的感情和道义责任,则无关紧要。
2.管理工作只是少数人的事,与员工无关。工人 的主要任务是听从管理者指挥,拼命干活。
3.在奖励制度方面,主要是用金钱来刺激工人生 产积极性,同时对消极怠工者采用严厉的惩罚 措施,即:“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
第27页/共106页
MG2-9
局限:
1、把人看成为经济人,认为工人的主要动机 是经济利益。认为工人只有单独劳动才能好好 干,集体的鼓励通常是无效的。 2、只重视技术因素,忽视人的社会因素。主 张的专业分工,管理与执行分离、作业科学化 和严格监督等,加剧了体力与脑力劳动的分离, 加深了劳资之间及管理人员和工人之间的矛盾。 3、“泰罗制”仅解决了工厂的现场管理问题 和作业效率,没有解决企业整体的经营与管理 问题。
吉尔布雷斯夫妇 (Frank Gilbreth, 1868-1924 和Lillian Gilbreth,18781972) —— “动作研究之父” 甘特(Henry Lawence Gantt,18611919) —— “甘特图之父” 埃莫森(Harrigton Emerson,18531931) —— 效率专家
为了完成每天取送130件包裹的目标,司机必须 严格遵循工程师设定的程序。当他们接近发送站 时,他们松开安全带,按喇叭,关发动机,拉起 紧急制动,把变速器推到1档,为送货车完毕的 启动离开作好准备,这一系列动作严丝合缝。然 后,司机从驾驶室溜到地面上,右臂夹着文件夹, 左手拿着包裹,右手拿着车钥匙。他们看一眼包 裹上的地址把他记在脑子里,然后以每秒3英尺 的速度快步跑到顾客的门前,先敲一下门以免浪 费时间找门铃。送完货后,他们回到卡车上的路 途中完成登录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管理原理之四
Butterfly Effect(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 The Butterfly Effect)是指在一
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 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
MIT的洛伦兹研究”长期天气”预报,他发现:一 只小小的蝴蝶在巴西的上空扇动翅膀,可能一个 月后将在美国的得克萨斯州引起一场风暴。
彼得发现: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员工 都趋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或 职位。
其一,是上面的“拉动”,即依靠裙带 关系和熟人等从上面拉;
其二,是自我的“推动”,即自我训练 和进步等,而前者是被普遍采用的。
彼得原理的推出,使他“无意间”创设 了一门新的科学:层级组织学 (Hierarchiolgy)。彼得原理的假设条件是: 时间足够长,五层级组织里有足够的阶 层。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注意初始条件的误差; 事物之间存在相互依赖性; 非线性因素的介入,导致不可预测性。
蝴蝶效应的西方民谣
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 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 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 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 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一是20世纪初对传统教育管理思想的批 判,以建立现代教育管理的理论;
二是从1947年到1957年对古典教育管理 理论的批判,发动了一场教育管理理论 运动,以建构新的教育管理理论范式;
三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的教育管理 批判主义运动,对教育管理实践的知识 基础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1.库恩的“范式转换论”与西 方教育管理研究方法论的转换
托马斯·库恩(Kuhn,Thomas) 在从事科 学史的教学工作中发现,关于“科学进 步”的传统观点存在严重的错误,认为 科学的发展是由那些极具洞察力的新思 想推动的,并非必然就是一个积累的过 程,科学中存在一些大的革命,其间还 有一些较小的革命,革命的过程是科学 知识增长模型的一个组成部分。
为了说明这种科学变化的现象,库恩 于1962年出版了《科学革命的结构》 一书eter Principle(彼德原理)
Peter Principle(彼德原理) 是彼得根据千百个有 关组织中不能胜任的失败实例的分析而归纳出 来的。“墨菲定律”、“帕金森定理”和“彼 得原理”并称为20世纪西方管理中最杰出的三 大发现。
管理学家劳伦斯·彼得(Laurence J.Peter), 1919年生于加拿大,1957年获美国华盛顿州立 大学学士学位,6年后获得该校教育哲学博士 学位,他阅历丰富,博学多才,著述颇丰。
爬不完的晋升梯子:现代的层级组织制 度,总是从下面来补充由晋升、辞职、 退休、解雇和死亡带来的空缺。人们一 直把层级组织中的晋升看作是“攀登成 功之梯”或“爬上权力之梯”。
排队木偶与体系萧条:我们把目光从个 人移到组织,就会发现,每一个新兴的 层级体系,刚开始都颇有一番作为,但 是最后却不免变成暮气沉沉的官僚机构。 每个机构在步入究途未路之前,都曾经 有一段黄金岁月。
管理故事
一个心理学教授到疯人院参观,了解疯子的生活
状态。一天下来,觉得这些人疯疯癫癫,行事出人意
料,可算大开眼界。
想不到准备返回时,发现自己的车胎被人下掉了
一个。“一定是哪个疯子干的!”教授这样愤愤地想
道,动手拿备胎准备装上。
事情严重了。下车胎的人居然将螺丝也都下掉。
没有螺丝有备胎也上不去啊!
教授一筹莫展。在他着急万分的时候,一个疯子
学校管理语录
真正能赚钱的大买卖一定是在办公室里 成交的,绝不是在餐厅、酒吧或高尔夫 球场。
对做事的人而言,不做事的人永远都扮 演着最冷酷的批判者角色。
一句话或许不能改变历史,但能改变一 个人。
真实与真理(reality & truth)
数字不会骗人,但骗人的都会利用数字。 教育的基本涵义在于赞美与奉承。 狂热是创造性人物必须具备的条件. 树立论点而不致树敌,这种本领就是圆滑。 ???:正义是对弱者的仁慈; 柏拉图说:正义是整体的有效调和; 尼采说:正义是强者的勇气。
人 生
天地境界
精神
道德境界
管 理
的
境 功利境界
任
界
自然 务
自然境界
一、学校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
在西方教育管理理论研究的100多年的历 史中,形成了一些解释和影响学校教育 管理实践的理论。这些理论在目前需要 进一步的历史分析,以便可以发现学校 教育管理实践背后的教育管理理论。
在整个20世纪里,西方教育管理理论的 发展可以分为三个历史时期。
庸人们的天堂:许多人变成“排队木偶”后, 丝毫没有危机意识,他们继续沉溺于排队的行 为模式。教育界、法律界、产业界、政府部门 等都在崇尚平庸,个人贡献不复存在,平庸成 为流行时尚,并进而成为典范作风。由平庸人 领导的“平庸社会”都由“排队木偶”全权管 理。
平庸至上的社会:理想的“排队木偶”被有系 统地剥夺了想象力、创造力、天赋、梦想和个 人特色。自从进入公立学校开始,他就被灌输 不同学科的知识,并用这些知识来处理生活问 题。从这种教育制度出来的人,都将成为平庸 社会中机械化的角色。当他一旦进入“平庸社 会”之后,便被排山倒海般的势力压迫着,内 心残存的真实感情无法忠实地表达。剥夺个性 的机械化工作方式,会使他进一步丧失自我。 最后,他只有公式化地扮演好“排队木偶”的 角色,才能得到满足感。
蹦蹦跳跳地过来了,嘴里唱着不知名的欢乐歌曲。他
发现了困境中的教授,停下来问发生了什么事。
教授懒得理他,但出于礼貌还是告诉了他。
疯子哈哈大笑说:“我有办法!”他从每个轮 胎上面下了一个螺丝,这样就拿到三个螺丝将 备胎装了上去。 教授惊奇感激之余,大为好奇:“请问你 是怎么想到这个办法的?” 疯子嘻嘻哈哈地笑道:“我是疯子,可我 不是呆子啊!” 其实,世上有许多的人,由于他们发现了 工作中的乐趣,总会表现出与常人不一 样的狂 热,让人难以理解。许多人在笑话他们是疯子 的时候,别人说不定还在笑他呆子呢。 做人呆呆,处事聪明,在中国尤其不失为 一种上佳做人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