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育人及校园文化建设机制创新
教学育人协同育人心得体会
在我国,教育被视为国家发展的基石,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育人协同育人模式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新趋势。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幸参与到这一模式中,并在实践中收获颇丰。
以下是我对教学育人协同育人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协同育人的内涵教学育人协同育人是指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教师、家长、社会等多方主体共同参与,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形成教育合力,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整合。
协同育人强调的是教育的全面性、协同性和实效性,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
二、协同育人的重要性1. 提高教育质量。
协同育人有利于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
通过多方合作,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互补,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 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协同育人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还注重学生的品德、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培养,使学生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3. 促进家校合作。
协同育人有利于加强家校联系,形成教育合力。
家长、教师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4.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协同育人有利于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效益。
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教育质量。
三、协同育人的实践探索1. 构建家校合作机制。
学校要积极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成长环境,共同制定教育方案。
同时,学校要举办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和能力。
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协同育人的关键,学校要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同时,要加强教师与家长、社会的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3.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学校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锻炼能力的平台。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4. 拓展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要与社会各界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机会。
“教学学工”协同育人机制的探索与实践-2019年文档
教学+学工”协同育人机制的探索与实践一、前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
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是教学工作。
高校学生工作是集教育、管理、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系统工作体系,围绕教学开展学生工作既是一流大学发展建设的需要,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95 后”当代大学生作为在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朝气蓬勃、好学上进、视野宽广、开放自信是他们的集体特征,他们的成长需求决定了应对高校育人工作机制进行优化改革。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创新性、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已成为“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社会对高校人才的特殊需求,并逐步转化为学生成长的内在动力,因此高校需要对育人机制进行改革。
马克思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高校大学生恰好是教学关系、师生关系的主体,是教学与学工关系的重要纽带。
学生的全面发展既包含学分制体制下的专业成长,即专业技能的提高;也包括思想道德水平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成熟发展,即道德水平的提高。
“技”与“德”作为综合素质的两个维度,辩证统一,需要教学与学工系统的协同配合,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发展需求。
二、教学与学工协同育人的现实困境1.管理体制的不协同高校教务处、学工处和二级学院的教务科、学工办团委等部门间具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和系统界限,教师对本职工作投入多,对其他部门工作关注少,对学生参与教学和学工活动情况了解不够全面。
活动安排时间冲突、活动缺乏整合、出现交叉重复等情况时有发生。
教学系统中教师“重教学、轻学工”的理念司空见惯,其认为课堂教学和教务管理具有专业性,对学生工作和辅导员、班主任等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
而学生工作教师则“重管理服务、轻教育渗透” ,投入到日常管理的时间较多,思政教育参与时间少,专业化和职业化成长制度尚不完善,导致活动开展和育人工作往往自成体系,与学生专业学习的结合不足。
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教育工作新格局
SHANXI EDUCATION文黄胜勇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指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要紧密结合,协调一致。
然而,让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协同共进,在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等方面还有许多问题,是当前教育研究的新领域。
一、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内涵家校社协同育人,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协同起来共同承担育人责任,三方面都明确其主体责任、分工和界限,构建全新的合作伙伴关系,使教育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促进孩子、家长、教师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其中,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起点,以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生理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为主。
学校教育应以德为先、以能力为重,让孩子们学会交往、审美、认知、合作、创造、独立判断、共同生活,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拓展,它的直观性、深刻性、复杂性超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越来越显示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整个教育系统来看,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关键,社会教育是拓展。
家校社协同育人即做优家庭教育指导力,做强学校育人领导力,做大社会教育支持力,使它们协同起来,形成教育合力,实现育人目标。
二、家校社协同育人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家长对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认识有偏差尽管国家对家校社协同育人非常重视,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家长对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认识不够,重智商轻情商、重分数轻素质、重物质轻精神等现象异化和窄化了家庭教育的育人目标,一些家长过度关注孩子的成绩、排名,导致家庭教育“学校化”;家长对家庭教育的知识学习和掌握不够,出现亲子关系紧张、冲突矛盾加剧的情况时,不能有效化解;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依赖性很大,认为孩子的教育应全权交给学校,甚至认为家校社协同育人是学校减轻负担、推脱教育责任的行为,等等。
(二)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能力不足目前,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完善,家庭教育指导专业人员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家庭教育指导内容凌乱、方式单调、力量单薄,缺乏个性化设计和指导,与社会组织缺乏联系。
浅谈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模式
浅谈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模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的理念也在不断更新。
家庭、学校和社会是孩子成长的三大重要环境,三者的合作与协同育人已经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育人模式不仅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现代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本文将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分别阐述家校社协同育人的重要性,并探讨如何构建一种有效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模式。
我们来谈谈家庭在协同育人新模式中的作用。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课堂,更是一个孩子性格、行为、价值观培养的最初地。
家庭是孩子最早的知识引导者,而且很多家庭的教育理念会深深地影响孩子的一生。
家庭在协同育人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家庭应该注重亲子互动,尊重孩子的个性,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在孩子教育中,家长们应该更多地从情感和理性两个方面进行全面培养。
在情感上,家长应该给孩子提供稳定的情感环境,尊重孩子的情感,关爱孩子,在理性上,家长可以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引导孩子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
学校在协同育人中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
学校是孩子的第二个家,老师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另一个导师。
学校在协同育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塑造着孩子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传授着知识,引导着学生的成长。
学校更应该发挥其育人的作用,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校也应该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作为学校的一份子,教师应该不断提高教学素质,增强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
学校的协同育人模式需要老师们从课堂教学向学科生活、实验实践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育人。
社会在协同育人中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
社会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另一个大课堂,更是孩子的另一个启蒙者。
社会的教育影响是全方位的,社会的各种活动和事件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社会的育人责任也是非常重大的。
社会需要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创造更多的成长空间。
社会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开展教育活动,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从“三通”入手,建构高职院校协同育人长效机制
从“三通”入手,建构高职院校协同育人长效机制人才需求的嬗变凸显了高职院校协同育人机制的僵化与落后,倒逼高职院校在校企协同育人进程中寻求更为长效的合作方式。
本文从高职院校协同育人进程中的信息沟通、人才融通、情感联通入手,着力于建构“三通”机制,以期增强高职院校与企业协同育人的长效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标签:协同育人“三通”机制高职院校新时代背景下,产业结构呈现出跨行业集成的趋势,各类看似不相关的行业都可以通过有效沟通实现联动和互通,进而实现协同共利的目标。
与此同时,高职院校的人才培養也试图搭乘协同培养的列车,寻求更为有效的育人方式。
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不仅有利于“大国工匠”的培养,而且可以提升企业的效益。
然而,如何使高职院校与企业间的联通与协调更加合理?如何在短时间内培养大批高精尖人才?这是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高职院校协同育人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三通”筑基实现校企人才共育的机理分析(一)信息沟通对高职人才培养的驱动机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有赖于与企业的良好协商。
然而,由于高职院校受其闭塞性的影响,培养方式多为普通全日制,学生难以接触到社会环境,而企业受其开放性的影响,培养方式多为与其他行业联合培养,因此,双方的人才培养方式存在较大差异。
高职院校对于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应建立在与企业沟通的基础上,双方依据所获信息妥恰需求,驱动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加添诸如委培、定向的培养方式,以谋求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人才融通对企业经济效益的促进机理首先,技能人才的聘用是实现企业利润提升目标的强劲动力,企业与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对接能够满足一线发展所需,并以技能型人才带动企业经济发展,促使企业经济迸发活力。
其次,企业与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式上的联系,能够切实将学生实践与企业生产联系在一起,达到将学生所学的科技知识直接转化为企业现实生产力的目的,切实提升企业效益。
(三)文化联通对校企人才共育的保障机理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协同育人机制应建立在文化联通的基础上。
高校协同育人培养机制创新方向探讨
高校协同育人培养机制创新方向探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高等教育的重要性也凸显出来。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育人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面对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需求,高校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育人机制,为社会输送更多更好的人才。
本文将探讨高校协同育人培养机制创新的方向,从多角度分析,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
一、协同育人培养机制的意义协同育人培养机制是指高校与社会各界、产业界、科研机构等合作,共同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机制。
这种机制旨在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各种领域专业人才的需求,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质量。
协同育人培养机制的建立对高校、社会以及国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高校而言,协同育人培养机制可以打破传统学科壁垒,促进跨学科融合。
高校可以与各个领域的企业、科研机构合作,共同进行人才培养课程设计、实践项目开发等活动,打破学生只在学校的“象牙塔”中学习的现象,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实践中,提高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协同育人培养机制可以促进高校与产业界的紧密合作。
随着社会发展,以人才为核心的产业发展模式日益成熟,高校与企业进行合作,可以更好地满足产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同时也可以为高校提供实践基地和研究课题,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实际工作,也可以促进学校的科研和产业的融合,形成良性互动。
协同育人培养机制对国家也具有重要意义。
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资源,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长远发展的需要。
协同育人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和产业发展的需求,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促进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
协同育人培养机制的创新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制定创新方向时,需要考虑多方因素,综合各界需求和社会发展趋势,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1. 跨学科融合高校的学科设置相对固定,传统的学科划分导致学生只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进行学习,而缺少了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产教协同育人方面的创新举措及取得的成效
《产教协同育人:创新举措与丰硕成效》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产教协同育人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模式创新,正日益彰显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众多高校、企业以及相关教育机构积极探索产教协同育人的创新举措,不断推动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在取得显著成效的也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创新举措之一:共建产教融合评台产教融合评台的建设是产教协同育人的关键环节。
高校与企业携手合作,共同打造集教学、实践、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评台。
通过共建实训基地,企业将自身的先进生产设备、技术工艺和管理经验引入校园,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环境。
学生在实训基地中能够亲身体验企业的工作流程和实际操作,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校也将科研资源与企业需求相结合,在评台上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某高校与一家知名电子企业共建了电子信息工程实训中心,企业提供了先进的电子设备和技术支持,高校教师带领学生参与企业的实际项目研发,学生不仅在实践中掌握了扎实的专业技能,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创新举措之二: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量身定制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高校与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企业提前向高校提出人才需求的规格和数量,高校根据企业的要求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发展方向,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企业也可以参与到学生的培养过程中,选派企业导师进行指导,开展企业文化和职业素养培训,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工作环境。
这种模式有效地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就业率,企业能够招聘到符合自己需求的优秀人才,学生也能够顺利实现就业。
某职业院校与一家大型酒店集团开展了酒店管理专业的订单式培养,酒店集团根据自身发展需求提出了对酒店管理人才的素质要求,学校据此调整课程设置,增加酒店运营管理、服务礼仪等课程,并邀请酒店资深管理人员担任实践指导教师,学生毕业后大部分都进入了该酒店集团工作,受到了企业的高度评价。
浅析小学阶段思政课程与校园文化建设协同育人的策略及路径
浅析小学阶段思政课程与校园文化建设协同育人的策略及路径摘要: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对于建设教育强国具有先导性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党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得以全面加强。
在小学校园中开展协同育人工作,能够进一步提升思政课程的实际效果,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但教师在开展协同育人工作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学校精细管理重视程度不够、校园文化建设内涵不够丰富和其他因素的限制等。
因此,学校应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解决措施,促使思政课程、校园文化的深度契合、密切联系强化,使思政教育实际效果得以提升,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关键词:思政课程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立德树人、协同育人、价值观在信息时代下,当代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获取渠道愈加多样,很容易受到不良思想影响。
这就需要加强学生思政教育,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其中的作用,融入更多趣味性内容来丰富校园文化内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寓教于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素养。
校园文化和学校思政教育之间联系较为密切,提高校园文化建设重视程度,实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变化情况,以便于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不断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形式,以求更好的满足不断增长的学生思政教育需求,提升思政教育水平。
一、思政课程与校园文化的含义1.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一种精神和氛围,是学校形象的展示,是学校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是学校发展的灵魂。
校园文化对师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深远的影响,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学生的视野具有深远意义。
因此,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办学内涵,提高办学水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能更清晰地昭示一个学校的发展方向,它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生动反映。
2.思政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思政课重在养成。
在“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这一关键阶段,它是人的认知、习惯、情感、行为的形成阶段,其思政教育的主体内容为思想品德教育,它是一个涵盖诸多要素的综合系统,具体表现为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于品德行为中呈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点、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的总和。
“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文明校园建设路径分析
“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文明校园建设路径分析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大背景下,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和社会文明的推动者,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和责任。
为了适应社会的要求和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高校必须积极推进文明校园建设,实现“三全育人”的理念,即全面育人、协同育人、开放育人。
本文从不同层面来分析“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文明校园建设的路径。
高校需要全面育人。
全面育人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高校应该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智力、体质、美育、劳动教育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在文明校园建设中,高校需要通过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通过完善课程设置,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通过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
只有全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各个方面,才能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高校需要协同育人。
协同育人是指高校和社会、学生和家庭之间保持良好的协作关系,共同推进学生的培养。
高校应该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机会,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
高校还应该与学生的家庭建立紧密的联系,加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衔接,共同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能力。
高校还应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提倡学生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精神,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只有形成高校、社会、家庭、学生之间紧密协作的育人格局,才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实现。
高校需要开放育人。
开放育人是指高校在文明校园建设过程中,积极吸纳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和发展空间。
高校应该加强与其他高校的合作交流,共享教育资源和教学成果,引进优秀的师资和教材,不断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高校还应该积极开展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实习活动,为他们创造与社会接轨的机会,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开放育人要求高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保持开放的心态和包容的态度,充分发挥学校和教育的潜力。
以项目实施助推家校社协同育人——
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落脚点在“协同”。
所谓“协同”,即协调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个体,协同一致地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或能力。
家校社协同育人,即在教育过程中,家庭、学校、社区各有分工、各司其职、协作行动、聚合力量,共同将教育的价值、目标、策略统一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以更好地寻求并发现适合的教育,进一步助推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设。
但在实践中,农村小学的协同育人面临着诸多困难。
一、问题筛查:基于校情的调研我们借助问卷调查、抽样调查、现场访谈等调研形式,以乐余中心小学所涉及的农村家庭、所在的农村社区为调研对象,从认知层面、参与程度、实践效能等维度进行了调研。
在综合分析、研判调研结果的基础上,发现了农村小学家校社协同育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家庭:理念认知模糊,参与趋于被动受限于教育程度、文化层次、经济压力等多重因素,农村家长对协同育人的认知较为模糊,大多充当着“生活保姆”的角色。
家长始终处于从属状态,参与教育的意识淡薄,缺少主动教育、主动研究、主动实践的精神,过分依附于学校教育,缺乏形成教育“同盟军”“共同体”的协作意识。
(二)学校:自身定位模糊,缺少恰当策略在协同育人推进过程中,学校虽然承担着主导性角色,教师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与经验,但同样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自身定位不够精准,家校社协作边界模糊,容易形成以学校为绝对中心的协同关系,导致三方协同地位不对等,无形中淡化或忽视了家庭及社区协同教育的职能、功效。
其次,协作方式较为单一,缺少系统性计划、科学性部署、整体性推进,缺乏科学性、专业性、规范性、针对性的指导策略。
(三)社区:价值体认模糊,过于注重形式农村社区对协同育人工作虽有所重视,但由于价值体认还不够清晰,职能定位还不够明确,工作时容易单方发力,停留在建阵地、给场馆、以项目实施助推家校社协同育人——以“未成年人成长档案建设”项目为例宋卫群 郑 艳农村家庭、学校、社区在理念认知、自身定位、价值体认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这影响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推进。
2023年家校社协同育人政策
2023年家校社协同育人政策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进教育现代化,提高教育质量,我国政府在2023年制定了家校社协同育人政策。
该政策主要包含以下内容: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家校社协同育人政策强调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新教育观念,增强协同育人的共识。
这意味着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能力。
二、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新格局家校社协同育人政策提出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新格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意味着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共同合作,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教育和支持。
学校要发挥主渠道作用,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家庭要注重言传身教,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社会要提供良好的环境和资源,支持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丰富校园实践活动家校社协同育人政策要求学校要丰富校园实践活动,强化思想政治教育,配备思政学科教师,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宣传时政热点、新闻报道等内容。
这意味着学校要组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加深对思想道德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学校还要注重思政学科的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四、家长应积极履行家庭教育促进法关于家庭责任的相关规定家校社协同育人政策强调家长应积极履行家庭教育促进法关于家庭责任的相关规定,积极协同学校及社会,共育时代新人。
这意味着家长要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责任,与学校和社会共同合作,共同培养新时代的有用人才。
家长要注重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心理健康,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五、服务项目等方面积极探索实践家校社协同育人政策要求在服务项目等方面积极探索实践,强化“家校社联动”,盘活校内外资源,不断提升家校社协同育人效果。
这意味着在服务项目方面,要积极探索实践,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和方法,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同时,要盘活校内外资源,发挥资源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不断提升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效果。
实验中学家校社协同育人汇报材料
“家校社”协同育人办人民满意教育近年来,实验中学在镇党委的、政府的关心关怀下,在镇学区的精心指导下,全面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融合体,学校管理日臻完善,校园面貌日新月异,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德育教育扎实推进,校园文化特色彰显。
学校先后荣获了“全国励志教育示范基地”、“全国乡村温馨校园建设典型案例学校”、“黄河流域基础教育发展联盟成员学校”、“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绿色校园”等40余项荣誉称号。
一、始终以“逐梦”精神,建设“协同育人”新格局,实现办学条件标准化。
积极顺应辖区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以改善办学条件为目标,不断加大硬件建设投入,学校硬件设施日臻完善。
学校建有塑胶田径运动场、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排球场、器械活动区和乒乓球活动区;高标准理化生实验室、探究室、仪器室、微机室、美术室、音乐室、图书室和书法室、舞蹈室、录播室、3D打印室、校园广播室、安全监控室等各类功能室;多媒体实现班班通;校园监控全覆盖;采用太阳能与空调双取暖模式,教室、宿舍及餐厅均安装空调。
近年来,改扩建了“和美文化”、“法制文化”、“传统文化”、“廉政文化”四个广场;投资近60万元,粉刷了所有教学楼、办公楼、宿舍、餐厅墙面;投资15万元,重新复铺了“四季花园”周边道路;将操场主席台、跑道、围栏和体育设施粉刷、喷漆、维修一遍;高标准建设了家长服务中心、师生心理健康服务中心。
现在,整个学校行政办公区、教学区、实验区、阅览区、生活区、活动区、景观区全部井然有序,布局合理,环境幽雅,景色怡人,可以与城区任何一所中学相媲美。
二、始终以“拼搏”姿态,做靓“协同育人”新篇章,实现学校管理规范化。
学校发展的关键在于管理,管理的关键在于落实,落实的关键在于精细。
一是实行划片包干制度。
所有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全部下沉包区域、包楼层、包班级,进行全方位无死角巡查。
二是实行重点监管制度。
紧盯课间饭后等空挡时间和厕所、墙角等监控盲区,包片领导及时进行巡视,对学生的违纪情况、课间追逐打闹情况等严格进行监督,实行一天一通报,一周一小结,一月一评比。
“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教育管理体系及实施模式
“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教育管理体系及实施模式作者:来源:《辽宁教育·管理版》2019年第02期大连市甘井子区蓝城小学地处城乡接合部,75.21%的学生来自新市民家庭。
为提升家长家庭教育水平,学校一直致力于打造“三位一体”的协同教育管理体系,为学生的精彩人生奠基。
按照《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总体要求,学校构建了“三位一体”协同教育管理体系与实施模式,整合优势教育资源,建立以学校为主,多方联动的德育共同体,以学校教育助力家庭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一)打造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立体化管理网络体系围绕“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个维度,我们协调整合教育资源,打造三个层级的管理网络:学校教育层级,构建由校长、副校长、德育主任、学科主任、少先队辅导员、班主任队伍、科任教师队伍组成的管理体系;家庭教育层级,构建由“雀之灵”家长委员会主任、家长委员会委员、全体家长组成的管理体系;社会教育层级,构建由街道一把手书记、教育主任、社区书记、教育专干、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团体组织负责人组成的管理体系(如表1)。
(二)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多层级实施模式围绕“五项主要内容”“六大实施途径”,学校充分整合创建多层级实施模式,充分利用区科技中心、国防教育中心等校外学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体验的平台,同时开发学校四大特色:课堂教学主阵地、学雷锋常态化活动、广树进步小榜样活动、剪纸特色活动;成立校外五大活动基地——砬子山村学雷锋活动基地、清流坊社区学雷锋活动基地、由家村孝亲实践基地、喜家德校外实践基地、“袁厚山”校外德育基地;开辟家庭教育四大途径——榜样家庭(家长)评选、学生家长讲进步故事、家庭教育联盟、家长参教议教。
多层级实施模式有效调动学校、家庭、社会各方力量的教育职责,让学校真正成为教育孩子、服务社区、连接家庭社会的共同学习中心,实现家校教育的共赢(如表2)。
(一)小手拉大手,提升家庭教育水平1. 开设校本课程,涵养道德品质学校开设《中国家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等德育校本课程,通过对历代中国家规家训的解读与講解,学生得以充分了解家规家训对人的重要影响,汲取优秀家规的道德养料,涵养良好的道德修为;通过优秀传统文化《弟子规》《千字文》《笠翁对韵》等经典诗文诵读,学生学到了优秀文化,充实了头脑。
扎实推进六个育人渠道 全面提升学生素养
扎实推进六个育人渠道全面提升学生素养望都县新城区小学宋浩新城区小学始终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重视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着力完善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管理育人、实践育人、协同育人六个育人途径,逐步推动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全面提升学生素养。
一、课程育人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挖掘课程思想内涵,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发展学生道德认知,将中小学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中,融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
严格落实综合德育课程,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标准,统筹安排上好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班队会、少先队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社团活动课、法治教育、环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专题教育课程,落实课时,重点加强对学生良好习惯和积极心理个性的养成、思想道德的修为、公民素养的提升。
二、文化育人学校以“树兴国之理想,育新城现代人”为办学理念,以“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为校训,着力打造“书香四溢,生命盎然”的校风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立君子品,做有德人”的学风,结合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因地制宜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让校园处处成为育人场所。
学校着力打造清新怡人的物质文化环境。
建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宣传系列展示区、校园展板群、电子屏文化区、餐厅“艺术天地”展示区。
综合楼走廊、楼梯分别设有优秀传统文化格言系列、《弟子规》故事系列、《家乡名人》系列、读书漫画系列,大厅、转角处设有图书漂流站、好书推介区等,供师生课间及闲暇时间阅读。
餐厅师生作品展示区定期进行作品展,目前共展出书画、剪纸等作品6000余件。
加强网络文化建设。
建立班级微信群、QQ群、学校公众号等网上宣传交流平台,推进家校互动。
截至目前,新小家校联盟公众号累计推送消息265条,内容涉及校园动态、学生风采、教师活动、安全教育、教育教学、成果展示等,累计阅读人数达95443人,累计打开阅读323494次。
新时期高校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机制的优化策略
新时期高校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机制的优化策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等教育的角色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满足现代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面对这样的挑战,高校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在这一过程中,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协同育人机制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综合效益,提高学生成长成才的质量。
如何优化新时期高校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机制,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优化第一课堂第一课堂是学生接受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的主要场所。
在这一环节,高校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化:1.推进教学改革为了提高第一课堂的教学质量,高校应该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引入前沿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逐步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引入项目式学习、问题式学习等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2.优化师资力量高校要加大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提升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能力。
通过定期的培训和交流,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3.加强教学资源建设高校应该注重教学资源的更新和建设,提供先进的教学设备和资源。
引进先进的实验设备,改进教学楼和实验室的设施,以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课堂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为了优化第二课堂,高校应该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丰富课外活动学校应该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提供多样化的培养途径。
开展学术科技竞赛、文学艺术活动、社会实践等,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从而锻炼他们的综合能力。
2.加强社团组织管理高校应该加强社团组织的管理和建设,提高社团组织的吸引力。
通过加强社团管理,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深化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应该深化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校园文化的吸引力。
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磨练自己的意志品质和表达能力。
五位一体为核,打造六维协同育人新
42EDUCATOR技校生处于青年初期,他们刚从少年转变为青年,有着这一阶段独有的身心特点;同时,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中考失利者,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边缘人”,表现为习得性无助、自卑、低成就感、人际关系敏感、缺乏安全感等;而到了毕业阶段,面对就业,他们又会在思考自己的前途时产生对社会的焦虑感……基于对技校生的这些认识,杭州第一技师学院结合技工院校生源特点、学院实际情况及多年成功育人经验,全面实践符合技工学校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教育规律的“五位·六维”育人新模式,打造“企业认可度高、家长信赖度高、社会美誉度高”的浙江省技工院校育人新标杆。
“五位·六维”内涵“五位·六维”育人新模式中,五位一体育人要素是德育目标,六维协同共育是德育途径。
“五位一体”即将正气、守规、孝顺、能干、坚强五个育人要素融为一体。
正气包括爱党爱国、阳光自信、文明友善三个要素;守规包括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服从大局三个要素;孝顺包括感恩父母、尊敬师长、回报社会三个要素;能干包括专业技能水平牛、创新创业能力强两个要素;坚强包括百折不挠解困难、敢拼能赢出成绩两个要素。
“六维协同”即思政教育、成功教育、“三自”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健康教育、双创教育、特色评价六大方面协同共育。
通过课程思政、实践思政实施思政教育;通过榜样引领、成功体验实施成功教育;通过“青马工程”、德育实践实施“三自”教育;通过强健体魄、健全人格实施健康教育;通过搭建平台、孵化项目实施双创教育;通过“三色”评价、立体评价实施特色评价。
特色实践学院围绕正气、守规、孝顺、能干、坚强的五位一体德育目标,扎实推进六维协同共育工程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互融,实现“学好一门技能、出彩一个人生、幸福一个家庭、和谐整个社会、助力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
思政教育筑信念。
学院积极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推进思政课程主题式教学、沉浸式实践、开放式考核的综合改革;挖掘文化素养和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并纳入教学设计、实施和检查;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教育引导学生听党话、跟党走。
高校协同育人培养机制创新方向探讨
高校协同育人培养机制创新方向探讨【摘要】本文旨在探讨高校协同育人培养机制的创新方向。
引言部分介绍了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目的,为后续内容打下基础。
接着,正文部分分别阐述了高校协同育人的概念和特点,现状与问题,创新路径探讨,实施策略以及评价体系建构。
结论部分强调了高校协同育人机制创新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高校协同育人的发展方向。
总结提出相关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高校协同育人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启示,促进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和改进,推动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高校协同育人、机制创新、教育质量、合作、评价体系、发展方向、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校协同育人是指多所高校之间通过合作、协同的方式共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机制。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和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高校协同育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通过互相学习借鉴,共同探讨教育理念和方法,可以更好地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
高校协同育人还可以弥补各个高校单打独斗、资源浪费的问题,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
背景介绍部分将从高校教育的现状出发,分析当前高校协同育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探讨高校协同育人的概念、特点和意义,为后续正文部分对高校协同育人机制进行深入探讨提供理论支撑。
通过对高校协同育人机制的研究分析,可以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高校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1.2 研究意义高校协同育人机制的创新对于推动高校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转型升级,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传统的单一高校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实施高校协同育人机制的创新可以促进高校之间资源的共享和互补,形成合力,更好地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高校协同育人机制的创新可以有效促进高校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与共建共享,打破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真正实现全员参与,共同育人的目标。
校内协同育人管理方法
校内协同育人管理方法明确育人目标和核心价值观:学校在制定育人管理方法时,需要明确育人的根本目标和核心价值观。
这些目标和价值观应当符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教学目标,能够为所有管理和教育活动提供统一的指导和依据。
建立多方合作的育人团队:育人工作需要全校师生、家长和社会资源的共同参与。
学校可以建立多方合作的育人团队,包括教师团队、学生社团、家长委员会以及外部专家等。
通过团队合作,能够充分发挥各方的专业优势,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个性化发展与关怀机制:校内协同育人管理应当注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学校可以建立个性化发展档案,定期对学生进行评估和跟踪,了解他们的学习进展、心理健康和社交情况,为每个学生提供量身定制的学习和成长支持。
整合教育资源和优化课程设置:教育资源的整合和课程设置的优化是协同育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可以通过整合内外部优质教育资源,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机会和课外活动,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各方面的能力。
建立有效的沟通与反馈机制:校内协同育人管理需要建立起有效的沟通与反馈机制。
包括学校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师生之间的沟通、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等。
及时的信息反馈和沟通交流,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推行全员育人理念和实践:在校内协同育人管理中,每位教职员工都应当积极参与到育人工作中来。
学校可以推行全员育人理念和实践,通过教师的榜样作用、校外专家的指导、学生自主参与等方式,共同营造育人合力,促进学校整体育人水平的提升。
定期评估和持续改进:校内协同育人管理需要建立起定期评估和持续改进的机制。
学校可以通过定期评估育人管理效果,收集各方反馈意见,发现问题和不足,并及时调整和改进管理策略,以确保育人工作能够持续有效地推进和发展。
校内协同育人管理方法涵盖了多个方面的内容和策略,其核心在于全校师生和家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合作。
通过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学校可以更好地实现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引导和培养,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法律】教师家校社协同育人典型经验
教师家校社协同育人典型经验1️⃣ 引言:协同育人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教育已不再是学校单方面的责任,而是家庭、学校与社会共同参与的综合性事业。
教师家校社协同育人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旨在通过三方力量的有效整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更为丰富的资源。
这一模式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2️⃣ 典型经验一:建立高效的沟通机制2.1 家校沟通平台的建设为了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许多学校建立了家校沟通平台,如微信群、QQ 群、学校官网等。
这些平台不仅方便家长随时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也为教师提供了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表现的渠道。
通过定期发布学生的学习进度、活动照片、家校共育建议等内容,增强了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认同感和参与度。
2.2 社区资源的有效利用学校与社区的合作也是协同育人的重要一环。
学校可以邀请社区内的专业人士、志愿者等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如开设讲座、组织实践活动等。
同时,学校还可以利用社区的公共设施,如图书馆、科技馆等,作为学生的校外学习基地,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3️⃣ 典型经验二:实施个性化的教育方案3.1 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关注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学习方式和成长需求。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这包括根据学生的兴趣设置课程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2 家校合作制定成长计划家校合作制定学生的成长计划是协同育人的又一重要举措。
家长和教师共同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结合学生的发展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成长计划。
这一计划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
4️⃣ 典型经验三:构建良好的教育环境4.1 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和谐的校园文化是协同育人的重要基础。
学校应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志愿服务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协同育人意识
协同育人意识协同育人意识是一种教育理念,强调通过多方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人素质提高。
在这种理念下,教育不再是单一教师的责任,而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协同育人意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人才。
首先,学校在培养协同育人意识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学校应该搭建一个良好的教育平台,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环境,为学生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学校应该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课外活动、社团组织、志愿者服务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此外,学校还可以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一个积极向上、互助合作的学习氛围。
家庭教育在培养协同育人意识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应与学校保持紧密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动态。
家长要充分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要求,积极参与学校的家长会议和学生活动。
家长要给予孩子积极、健康的教育环境,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家长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和学习习惯,并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此外,家庭要加强家庭教育的自我提高,不断学习和更新教育理念,与时俱进。
社会教育则是协同育人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教育主要指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培育和锻炼。
社会教育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实习实训、社团组织和社区志愿者等方式来实施。
社会教育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需求和社会规则,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社会教育中,学生可以通过实践经验来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沟通合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总之,协同育人意识的核心是将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的教育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教育网络,共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协同育人意识的实现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积极参与和合作,共同为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条件。
只有通过多方合作,共同育人,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协同育人
(一)主要目标
在已有政校企合作机制体制建设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基于政校企行四方联动利益共同体的协同育人机制。
深化校企合作、延伸校校合作,建立起政府主导,行业支撑,企业、其他院校参与四方联动的利益共同体,深度合作,协同培养人才的机制
(二)主要内容
1.构建基于政校行企“四方联动”利益共同体的协同育人机制
协同育人是协同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制改革与创新是实现协同育人前提和保障。
学校拟在承担的省级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行业引导型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发展模式的政策建设与改革试点方案”的基础上,探索构建基于四方联动利益共同体的协同育人机制。
主要内容如下:
(1)建设紧密型协同育人平台。
依托交通教育集团、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政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在充分研究、分析各方利益诉求的前提下,进一步吸纳院校、行业研究机构、中介机构等主体加入,建设一个以“协同育人”为共同愿景的紧密型合作平台,为“四方联动”协同育人建立对话渠道。
(2)进行政校行企协同利益博弈研究。
要实现政校行企四方协同育人,首先必须解决好参与各方的利益均衡机制。
这是关系到政校行企合作能否展开、对人才培养模式能否切实改善的关键所在。
如果各方利益未得到保障,参与积极性就会降低,将直接影响协同育人进展和人才培养质量。
(3)建立彰显共同利益的制度体系。
协同育人平台要有序运转,
必须有各方共同讨论、共同认可、共同制定的章程、组织原则、制度体系。
(4)构建完善的政校行企协同育人运行机制。
主要包括确定协同育人的内容、规范合作育人方式、制定育人原则。
(5)建立反馈机制。
协同育人机制是否有效,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地方政府、区域市场、行业企业、院校、学生是否满意。
因此,必须建立跟踪反馈机制,通过问卷、访谈等多种方式及时了解情况,对协同育人成果进行评估,继而反思协同育人各环节,找出关键问题,进行整改和纠偏。
2.“订单式”协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拟以学校与华晨宝马集团、广州地下铁道总公司、东莞海昌集团等企业合作订单培养项目为试点,进一步对“订单式”校企协同人才培养的管理体系、协同方式、运作机制、资源开发与使用等问题进行研究与实践,为解决目前校企合作深度不够、层次不高的问题提供方案,具体的研究与实践内容包括:
(1)“订单式”校企协同人才培养的管理体系研究与实践。
主要对“订单式”校企协同人才培养的基本管理方式、合作各方的管理职责、协同培养关系的形成与发展、协同人才培养的制度体系等问题展开研究与分析。
(2)“订单式”校企协同人才培养的主要环节及运作机制研究。
就“订单式”校企协同人才培养的主要环节,包括选择与录取、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与教材开发、校内外学习与实训、企业顶岗实习、考核与评价等,重点解决校企双方如何有效参与,如何充分利用各方优质资源的运作建立,从而培养既符合企业需求,又具有职业发展潜能的优质技术技能人才。
(3)“订单式”协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深入总结试点订单项目人才培养实践,形成对同类院校和同类专业开展协同人才培养具有借鉴和推广意义的协同人才培养模式。
5.“游学制”校际协同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研究与实践
以充分利用不同院校优质的教育资源,包括师资、课程、设备和场地等资源,开拓学生视野,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学分互认、资源共享、弹性学制、联合培养等内容为核心,开展学生在合作院校之间“游学”的探索与实践,具体内容包括:(1)“游学制”的意义及类型研究。
“游学制”作为充分利用合作院校之间优质教育资源开展人才培养活动的一种教学管理方式,其主要类型包括校际以学分互认为前提的“完整游学制”以及以相关专业之间在合作院校分段学习的“部分游学制”两种类型,它对推动高职院校开放办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游学制”管理模式与运作机制研究。
重点探索如何充分发挥的优势,构建“游学制”实施所需的校际协同机制,具体包括“游学制”合作院校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学籍管理、教学资源与实验实训资源管理、考核评价等。
(3)“游学制”试点与实施研究。
以城市轨道交通、国际货运等专业为试点,联合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同类院校,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实施、学籍管理、教学实施、学分管理、考核评价等方面开展“部分游学制”的试点。
(4)“游学制”校级协同人才培养模式的总结与推广。
在总结试点专业开展“游学制”校级协同人才培养的经验的基础上,加大与同类院校的合作力度,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开展“游学制”改革。
(三)重难点
构建基于政校行企“四方联动”利益共同体,以“订单式”、“游学制”为载体,开展协同育人。
重难点在于在关注各方诉求的前提下建立合作各方参与的利益共同体,从而汇聚各方优质资源,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四)创新点
进行政校行企四方联动协同利益博弈研究,这是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耦合多方利益,才能激发各主体的参与积极性,发挥各自优势,协同培育优质人才。
(五)人员及经费安排
校园文化建设
(一)主要目标
探索建设体现创新、协同、开放、融合、职业化理念的交通行业特色校园文化,既体现高职教育的高等性、职业性“双重”特性,又充分展示交通行业特色,为协同培养具创新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
(二)主要内容
1.更新校园文化建设的理念。
高职学校的校园文化,既要体现高等教育的一般特征,也需具备职业性。
在协同创新的大背景下,校园文化还需要进一步体现协同、开放、融合的理念。
面向区域经济、开放办学、吸纳多方主体、汇聚各方优势协同育人。
学校协同政府、行业企业、院校等创新主体不仅要培育一线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还需具备创新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更新理念,
确立创新、协同、开放、融合、职业化的理念。
2. 分析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思想的体现。
既能对学生起到教育、凝聚、导向、激励与控制等功能,也潜移默化地影响教职员工的精神面貌,是育人的环境保障。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包括我校,校园文建设都还比较滞后。
因此,必须以多种形式获取详实数据,深入分析我校校园文建设存在的共性和特性的问题。
针对问题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创新,将“创新、协同、开放、融合、职业化”的特征一以贯之。
3. 研究及探索校园文化建设管理体系。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内部各部门协同作战。
因此,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建立党团组织体系、教育管理体系、学生管理体系(教育、就业工作体系、服务、自我管理体系)等,由一个部门统筹,其他部门配合。
同时还需完善校园文化建设的考核评价体系和竞争激励机制,保证各项文化建设举措落到实处。
4. 探索校园文化实施的“载体”。
落实校园文化建设理念,构建校园文化建设,最核心的是需要“载体”。
如何展示校园文化、如何让校园文化深入人心、潜移默化地影响师生,并最终“内化”为师生做人、做事遵照的原则,这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
(三)重难点
如何将创新、协同、开放、融合、职业化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文化建设过程中,并最终展示、呈现出来为广大师生所认可和接受是建设的难点。
(四)创新点
创新之处在于提出校园文化建设需要确立创新、协同、开放、融
合、职业化的理念,同时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体现交通行业的特色。
(五)人员及经费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