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民族团结教育规章制度.doc

合集下载

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制度

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制度

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制度一、目的和意义民族团结教育基地是为了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和谐,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而设立的。

基地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加了解和认识各民族的文化、历史和传统,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为实现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做出积极贡献。

二、原则和目标1. 坚持党的民族政策,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2. 加强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各民族文化共同繁荣。

3. 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共同富裕。

4. 推动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三、主要内容1. 开展民族文化宣传教育活动。

通过展示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历史文物、艺术作品等,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各民族的文化和历史。

2. 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如专题讲座、座谈会、文艺演出等,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民族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各族人民的风俗习惯等。

3. 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通过提供技术、资金、人才等支持,帮助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4. 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如民族文化节、民俗展览等,增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四、组织管理1. 设立民族团结教育基地管理委员会,负责基地的日常管理和监督工作。

管委会由相关部门和专家组成,定期召开会议,对基地的工作进行评估和指导。

2. 基地设主任一名,副主任若干名,负责基地的日常管理和组织实施工作。

基地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

3. 基地应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包括财务管理、人员管理、项目管理等方面,确保基地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4. 基地应加强与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民族团结示范点方案

民族团结示范点方案

马聚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创建活动实施方案2013年9月各学校:为认真落实民教工委〔2013〕第13号《关于在全县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先进区活动的实施意见案》精神,现结合我中心学校实际,特制定《马场垣乡中心学校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为目标,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为主线,以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努力实现全乡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创建范围根据我校目前的实际情况和对今后发展情况的预估,下列科室暂列为此次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范围,具体为:文科组、理科组。

三、工作目标按照“三年强基础,八年创先进”的总体部署要求,利用三年时间,创建一批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学校,每年创建1至2个民族团结示范点,争取在8年内把我校创建成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学校。

四、组织实施。

1、为切实加强对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成立马场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具体组成人员如下:组长:陈元才副组长:李元青成员:陈毅勇刘维来包元祥杨志栋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学校党支部办公室公室,陈毅勇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组织协调工作。

2、开展“民族团结进学校”活动。

在学校设立宣传栏,经常性的在教职员工及学生中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宣传教育提纲》以及民族知识常识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广大教职员工对做好新时期、新阶段民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使“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和“四个关系”不断深入人心。

在全校师生中认真开展党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民族常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经常性开展少数民族文化、体育活动。

3、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创建标准(1)工作机制健全完善。

对民族团结教育高度重视,将民族团结教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素质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贯穿于各学科教学和学校各项活动中,有重点、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使学校成为在青少年中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

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规章制度

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规章制度

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规章制度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规章制度一、宗旨小学是培养下一代的摇篮,民族团结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为了增强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和爱国情感,促进各个民族之间的和谐共处,制定本规章制度。

二、培养目标1. 培养学生对各个民族的尊重和理解,避免种族歧视和偏见。

2. 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国家意识,建立爱国情感和拥护国家的良好习惯。

3. 培养学生的平等沟通和合作能力,增进各个民族之间的友谊和团结。

三、教育内容1. 分享文化:定期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民族文化,包括民歌、舞蹈、传统节日等。

学生可自愿参与,增加对其他民族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2. 互助合作:鼓励学生进行跨民族交流与合作,开展集体活动如团庆、联欢会等,增进友谊和合作精神。

3. 知识教育:开展相关课程,如民族历史、传统习俗、国家发展等,让学生了解各个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并培养对国家和各个民族的尊重和热爱。

4. 社会实践:安排学生参观少数民族村落、博物馆等,增加他们对多元文化的认识,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和传统。

四、校内管理1. 加强教师培训:学校组织教师参加专题培训,提升教师对民族团结教育的认识和水平。

2. 学校宣传:制作宣传栏,展示各个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成就,营造浓厚的民族团结氛围。

3. 辅导员工作:辅导员负责组织学生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尊重各个民族。

4. 教室守则:教室内不得出现侮辱或歧视其他民族的言行,以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

五、家庭教育1. 家访工作:学校辅导员经常进行家访,与家长进行沟通,共同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

2. 家庭文化交流:鼓励家长与孩子分享自己的民族文化,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六、奖惩措施1. 积极奖励:对于参与民族团结教育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鼓励他们成为团结友爱的模范。

2. 批评教育:对于出现种族歧视言行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并引导他们认识到错误,及时改正。

以上制度规章旨在培养小学学生积极交流、友爱合作、团结互助的民族团结精神,促进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从而建设一个和谐的学校环境和社会氛围。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条例(2022)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条例(2022)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条例(2022) 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迪庆藏族自治州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2.05.30•【字号】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号•【施行日期】2022.09.01•【效力等级】自治条例、单行条例•【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民族区域自治正文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号)《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条例(修订)》于2022年2月21日迪庆藏族自治州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2022年3月25日云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批准,现予公布,自2022年9月1日起施行。

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2年5月30日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条例(2010年3月29日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通过2010年5月28日云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批准2022年2月21日迪庆藏族自治州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修订2022年3月25日云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批准)第一条为了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以及《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迪庆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自治州)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自治州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组织和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自治州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途径,守护好民族团结的生命线,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教师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计划

教师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计划

教师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计划一、引言民族团结是国家的根本利益,也是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肩负着培养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更是要关注并积极参与民族团结教育工作。

因此,我们需要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教师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计划,以此来指导我们的工作,促进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的增强,培养他们健康的民族观念和文化自信心。

二、总体目标通过开展各项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深化学生对民族团结的理解,营造具有浓郁民族团结氛围的校园文化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三、关键任务1. 提高教师的民族团结意识和能力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在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中,教师必须率先树立民族团结的意识,增强自身的跨文化能力。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专业培训,提升教师的民族团结意识和能力。

鼓励教师深入学习少数民族的文化和历史,提高对多元文化的认知水平,为学生树立榜样。

2. 设计和实施多元文化教育课程通过在课堂上开展多元文化教育课程,向学生介绍我国少数民族的语言、服饰、习俗、宗教等文化构成,增进他们对少数民族的了解和尊重。

并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思考民族团结的意义,增加对民族团结的认同感。

3.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组织各类民族团结主题的活动,如民族民间艺术展演、民族服饰秀、民族饮食文化体验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不同民族的风情,增进对多元文化的了解。

同时,也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社团和义工组织,提高他们的主动参与和主动学习的意识。

4.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宣传和辅导通过利用校园媒体、网络平台、宣传栏等,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宣传活动。

在课堂、班会和家长会上进行民族团结教育主题的宣传和辅导,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民族问题,培养正确的民族观念和态度。

5. 建立和完善教师学生参与民族团结教育的机制制定民族团结教育相关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的民族团结教育管理体系,确保实施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落实。

并建立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评估机制,定期评估和反馈工作成效,不断完善教师学生参与民族团结教育的机制。

学校少数民族日常管理制度

学校少数民族日常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我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保障少数民族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所有少数民族学生。

三、管理原则1. 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学校应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风俗习惯,为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便利。

2. 公平公正:学校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管理应坚持公平公正,不得歧视。

3. 人文关怀:学校应关心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提供必要的人文关怀。

4. 自律自强:学校鼓励少数民族学生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四、管理制度1. 入学管理(1)少数民族学生入学时,应按照国家招生政策和我校招生章程执行。

(2)学校应设立少数民族招生办公室,负责少数民族学生的招生工作。

2. 教学管理(1)学校应开设适合少数民族学生的课程,满足其学习需求。

(2)教师应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语言文字,合理运用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3. 生活管理(1)学校应提供适合少数民族学生的住宿条件,保障其生活需求。

(2)学校食堂应提供符合少数民族饮食习惯的餐食,满足其饮食需求。

4. 民族文化活动(1)学校应定期举办民族节日庆祝活动,弘扬民族文化。

(2)学校应鼓励少数民族学生参与各类民族文化交流活动,增进民族团结。

5. 民族事务管理(1)学校应设立民族事务管理部门,负责处理少数民族学生的相关事务。

(2)学校应建立健全民族事务管理制度,保障少数民族学生的合法权益。

6. 民族学生教育管理(1)学校应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其爱国情怀。

(2)学校应关注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服务。

(3)学校应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指导,帮助其顺利就业。

五、监督与考核1. 学校应定期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本制度的落实。

小学民族团结规章制度免费

小学民族团结规章制度免费

小学民族团结规章制度免费
《小学民族团结规章制度免费》
在小学教育中,民族团结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为了加强学生对民族团结的认识和培养团结意识,许多小学都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

这些规章制度不仅对学生有着明确的要求,同时也有助于学校营造出和谐的校园环境。

首先,小学的民族团结规章制度通常包括了对学生言行的规范。

在校园内,学生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种族歧视言行,同时要求学生尊重其他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习俗。

此外,规章制度通常还会强调学生在日常交往中要展现出平等、包容和友善的态度,不得因为种族差异而做出任何歧视性的行为。

其次,小学的民族团结规章还会对学生的生活管理做出规定。

比如,学校可能会组织各种民族文化交流活动,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并尊重其他民族的传统文化。

另外,还可能会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其他民族的语言、风俗等,以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最后,小学的民族团结规章制度还会对违反规定的学生做出相应的处罚。

这些处罚不仅仅是为了惩罚学生的错误行为,更重要的是为了教育和引导学生,让他们深刻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并以此为借鉴,以积极的态度融入到多元文化的社会中。

总的来说,小学的民族团结规章制度对于学生的成长和社会责任感培养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个多元文化的社会中,民族团
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小学正是一个培养学生这种意识的重要阵地。

因此,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也需要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让学生从小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

民族团结的教育规章制度

民族团结的教育规章制度

民族团结的教育规章制度
《民族团结教育规章制度》
民族团结教育是培养学生高尚的民族情感和民族团结意识,增强全体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增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理解、和谐、团结和融合。

为了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学校需要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从各个方面加强学生的民族团结教育。

首先,学校应当制定《民族团结教育纲要》,明确民族团结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指导学校组织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纲要中应当包括对各民族的文化、历史、传统习俗等方面的介绍,帮助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特点和风俗。

其次,《民族团结教育条例》应当指导学校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强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加强对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培养,禁止任何形式的种族歧视和歧视行为。

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灵引导,建立民族团结的正确观念。

再次,学校应当制定《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管理办法》,指导学校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包括民族文化节、多元文化交流、校园巡回展览等形式的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从实际中了解到各民族间的共同点和差异,增进对其他民族的理解和尊重。

最后,《民族团结教育评估办法》应当对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成果进行评估,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并且,这一办法也能够激发学校教育工作者对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视和努力程度。

通过这些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学校可以有效地加强对学生的民族团结教育,培养学生积极的民族情感和民族团结意识,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理解、和谐和融合。

民族团结教育规章制度

民族团结教育规章制度

丰堡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规章制度
一、积极参加校内外组织的各项政治理论学习、学习党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辨别是非能力。

二、认真搞好“三清楚一掌握”工作,了解每一位师生在校内外的思想动态及家庭成员情况,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三、要顾全大局,不准诋毁他人、传播小道消息和做不利于民族
团结的事。

四、要不断提高思想素质,政治要过硬,不准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和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五、要衣着德体,不准穿戴民族色彩浓厚与职业并不相符的服饰。

六、师生之间要互相尊重民族风俗习惯,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立场坚定的反对民族分裂与非法宗教活动。

七、要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八、尊重学生及家长,不训斥、指责学生及家长,要关爱每一位学生,决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九、不准乱收费、乱定教辅材料向学生推销商品及收受学生和家长钱物。

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各项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开展民族团结“手拉手结对子”活动。

按课表认真上好民族团结课,积极参加学校互帮互助活动。

中河乡丰堡小学2015年3月。

学校民族管理制度

学校民族管理制度

学校民族管理制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民族团结和民族关系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学校教育领域,民族管理制度是学校民族工作的基础保障,是实现多民族和谐共生的重要保障措施。

学校民族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促进民族团结,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加强民族意识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学校民族管理制度展开探讨,详细分析学校民族管理制度的内涵、建立、完善和实施等方面,为学校民族管理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学校民族管理制度的内涵学校民族管理制度是指学校为了合理有效地保障民族团结,促进多民族和谐共生,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

学校民族管理制度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民族平等原则。

学校民族管理制度要坚持民族平等原则,保障各民族在学校教育中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消除因民族差异而带来的不平等现象。

2.尊重民族文化。

学校民族管理制度要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习俗,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促进民族文化融合与传承。

3.弘扬民族精神。

学校民族管理制度要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

4.开展民族意识教育。

学校民族管理制度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和文化自信心。

5.加强民族交流合作。

学校民族管理制度要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合作,建立相互尊重、平等互助、共同发展的良好关系。

二、学校民族管理制度的建立学校民族管理制度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工程,需要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在建立学校民族管理制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制度目标。

学校民族管理制度要根据具体情况明确制度目标,明确保障教育公平、促进民族团结、传承民族文化等方面的具体目标。

2.完善法律法规。

学校民族管理制度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按照相关政策文件,建立健全学校民族管理制度,确保制度的规范和合法性。

3.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民族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民族管理工作机构,明确责任分工,配备专职人员,加强对民族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

民族团结创建工作方案

民族团结创建工作方案
4.总结阶段:总结活动成果,进行效果评估,推广成功经验。
五、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明确责任主体,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2.制度保障: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确保民族团结创建工作有序进行。
3.资金保障:合理配置财政资金,确保创建活动资金需求得到满足。
4.监督保障:强化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工作实效。
2.产业发展:根据民族地区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提高当地居民收入。
3.教育保障:保障民族地区教育资源的配置,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保障民族权益
1.法律援助:设立民族法律援助中心,为民族群众提供及时有效的法律咨询和援助。
2.民族政策落实:监督检查民族政策的实施情况,确保民族群众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二、工作目标
1.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加强民族交流交融,营造和谐民族关系。
2.提高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保障民族群众基本权益。
3.增强全社会民族团结意识,构建和谐稳定的民族社会。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民族政策宣传教育
1.深入开展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宣传,提高全社会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
2.通过多种形式,如讲座、培训班、社区活动等,加大对民族政策的宣传力度。
民族团结创建工作方案
第1篇
民族团结创建工作方案
一、背景与目标
根据国家关于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相关政策,为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营造和谐民族关系,本方案旨在制定一套具体可行的工作计划,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
目标:
1.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增强民族凝聚力。
2.提高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缩小发展差距。
3.增进民族间相互了解与尊重,构建和谐民族关系。

民族团结十项工程制度

民族团结十项工程制度

民族团结十项工程制度首先,加强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工作。

通过加强民族团结宗旨的宣传,提升全社会对于民族团结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增强全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加强对各民族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的宣传,促进各族群众互相了解、互相尊重,倡导多元文化共存。

其次,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力度,提高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福利待遇。

加强对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族地区的交通、水电、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条件,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第三,推动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

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人文、经济、科技等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促进民族团结。

组织各民族之间的文化演出、民族风情展览等活动,丰富各民族的文化生活,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民族团结。

第四,加强对民族宗教和信仰的保护。

依法保护各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维护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促进民族和睦相处。

加强对各民族宗教领域的管理和监督,防止宗教极端思想操纵群众,维护民族团结稳定。

第五,深化民族自治制度改革。

完善民族地方自治机构,加强民族地方自治机构的组织和领导作用,增强民族自治权力。

各级民族自治机构应当加强对民族地区各族群众的服务,切实维护各族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各族群众团结和谐。

第六,推进民族语言文字工作。

加大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传承和保护力度,促进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传承和发展。

开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语言文字能力,促进各民族之间语言交流。

第七,促进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发展。

鼓励各民族之间的婚姻和交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融合。

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互学互鉴,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共处,建设和谐社会。

第八,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通过各种途径宣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全民族的文化自信和自尊。

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美德和传统文化,促进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和发展。

第九,加强民族团结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民族团结工作的组织领导,积极推动各项民族团结工作的开展。

少数民族工作规章制度

少数民族工作规章制度

少数民族工作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切实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促进民族团结和谐发展,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少数民族工作是党的一项根本性工作,必须把少数民族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全党、全社会关心支持少数民族发展事业的强大合力。

第三条少数民族工作要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经验、基本要求,贯彻党中央治疆方略,提高贯彻落实民族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决性。

第四条少数民族工作要坚持党管民族、依法治疆、团结稳定、建设繁荣的方针,坚持和完善各族人民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事务的独特权利。

第五条少数民族工作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和民族团结稳定,捍卫国家统一、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

第六条少数民族工作要坚持依法治疆,全面落实宪法和法律,保障各族平等权利,维护国家尊严、社会安定、民族团结。

第七条少数民族工作要着力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努力提高民族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推动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

第八条少数民族工作要促进民族文化繁荣发展,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倡导法制、文明、健康、和谐的社会风尚。

第九条少数民族工作要深入开展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宗教界、重要人士和群众的交往交流,广泛组织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参与国家民族事务管理。

第十条少数民族工作要积极发展和利用新闻媒体、网络新媒体,加强宣传解释宣示,营造良好的公共舆论氛围。

第十一条各级少数民族工作部门要始终保持同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一致,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第二章机构设置第十二条各级党委和政府均应当设立少数民族工作部门,具体设置由相应的党委、政府自行决定。

第十三条少数民族工作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少数民族事务,提出相关政策和措施,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学校关于加强民族团结工作的规定

学校关于加强民族团结工作的规定

学校关于加强民族团结工作的规定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全校师生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意识,将民族团结民族教育工作贯彻教育教学工作的整个过程,并渗透到学校工作各方面,形成本校教育的特色与优势,使之成为学校综合办学水平不断提高的动力,同时为保证民族团结工作、民族教育经常化、制度化、艺术化,对学校民族团结与教学工作规定如下: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强民族团结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继承优良传统,发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息、自豪感与历史使命感为根本,以积极倡导尊重少数民族师生的生活习惯、语言文学、民族信仰,反对任何形成的歧视少数民族师生的言行。

抵制各种影响,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基础,以健全规章制度,开展民族文化教育,丰富校园民族文化,完善民族教育的设施为保证,积极务实地开展本校民族团结与教育工作。

二、工作目标1、通过宣传教育与工作实践,使全校师生维护民族团结意识,得到普遍增强,能够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在学校生活中树立起各民族师生互相尊重、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风尚。

2、将争做促进民族团结的楷模,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提高民族教育水平作为学校教育目标之一,形成学校教育教学特色与优势力量。

3、民族语言教学达到标准化水平,并积极创造条件,深入挖掘潜力,优化教学资源,争创一流民族教育学校。

三、工作规划1、学校加强和维护民族团结,提高民族教育水平工作规划。

1)将民族团结、民族教育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将此项工作作为学校增强综合办学实力的一项重要指标。

2)学校积极接纳少数民族适龄人口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并集中编整,合理配备师资,为民族语文教学提供方便与支持。

3)学校积极改善民族教育条件,增强民族教育实力,支持民族语文教师学习,参加培训,从事教科研活动,并为民族教育做出贡献的老师给予表彰和奖励。

4)保证民族语言,教学教研师资培训,活动正常开展设立专用教室,配置专业教师,开足开全课节,保证教学、教研、检测、评价工作的科学化。

民族团结规章制度

民族团结规章制度

民族团结规章制度1. 引言在多民族国家,实现民族团结是维护国家稳定和发展的重要任务。

为了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共处和相互尊重,制定民族团结规章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明确规定民族团结的原则、目标、责任和措施,以确保全国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繁荣。

2. 原则2.1 尊重民族平等原则:各民族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享有相同的权利和福利。

2.2 维护民族团结原则:不允许任何人或组织煽动民族仇恨或进行分裂行为,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3 共同发展原则:推动各民族共同参与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实现共同繁荣和进步。

3. 目标3.1 建立和谐稳定环境:创造一个民族和谐相处的社会环境,确保各民族的宗教和文化传统得到保护。

3.2 提升民族交流合作水平: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促进民族间经济、科技、教育等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3.3 消除民族歧视:努力消除民族歧视,打破民族壁垒,使各民族能够平等地参与社会各个领域。

3.4 培养和弘扬民族团结的理念: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培养全民族团结意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4. 责任4.1 政府责任:政府是维护民族团结的主体责任者,应当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大对民族团结工作的投入。

4.2 学校责任:学校应当加强对学生的民族团结教育,推动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4.3 媒体责任:媒体应当宣传促进民族团结的正能量,传播民族平等和谐共处的理念。

4.4 社会组织责任:社会组织应当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民族交流活动。

5. 措施5.1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加大对全社会的民族团结教育力度,培育和弘扬民族团结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

5.2 组织民族交流活动:组织各类民族交流活动,包括文化展示、艺术演出、体育竞赛等,增强各民族之间的友谊和认同感。

5.3 建立民族团结组织:建立各级民族团结组织,加强对民族团结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

5.4 严厉打击民族分裂分子:加强对民族分裂分子的打击力度,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民族学校管理制度

民族学校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民族学校的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民族团结,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 学校成立民族学校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学校管理工作的决策和监督。

2. 学校设立民族学校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管理工作。

三、管理制度1. 教学管理(1)严格执行国家教育政策和法规,落实民族教育政策,尊重民族风俗习惯。

(2)制定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合理安排课程设置,确保教学质量。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4)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实行教学质量监控,确保教学质量。

2. 学生管理(1)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民族团结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

(2)建立健全学生管理制度,加强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确保学生身心健康。

(3)关心学生生活,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解决学生实际困难。

(4)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3. 民族文化教育(1)开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2)加强民族语言文字教育,提高学生民族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3)开展民族艺术、体育等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 校园安全管理(1)加强校园安全防范,确保师生人身财产安全。

(2)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开展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3)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师生安全意识,防范安全事故发生。

5. 后勤保障(1)加强后勤服务管理,确保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2)加强财务管理,合理使用经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加强校园设施维护,确保校园环境整洁、安全。

四、考核与奖惩1. 学校对各部门、各班级实行年度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评优评先、奖惩的重要依据。

2. 对在教育教学、学生管理、民族团结、校园安全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3. 对违反学校规章制度、造成不良影响的,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民族团结奖罚规章制度内容

民族团结奖罚规章制度内容

民族团结奖罚规章制度内容民族团结奖罚规章制度内容:1. 目的与原则- 目的:加强公司内部各民族员工之间的团结与和谐,促进公司稳定发展。

- 原则:公平、公正、公开,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维护民族团结。

2. 奖励机制- 表彰奖励:对在促进民族团结、文化交流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或团队给予表彰和奖励。

- 物质奖励:根据贡献大小,给予相应的奖金、奖品或其他形式的物质奖励。

- 荣誉奖励:设立“民族团结先进个人”、“民族团结模范团队”等荣誉称号。

3. 奖励条件- 积极参与公司组织的民族团结活动。

- 在日常工作中积极促进不同民族员工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 在处理民族问题上表现出高度的敏感性和责任感。

4. 惩罚机制- 对于违反民族团结原则,造成不良影响的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或解除劳动合同等处罚。

- 对于散布民族歧视言论,挑拨民族关系的行为,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5. 惩罚条件- 有歧视、排斥、侮辱不同民族员工的行为。

- 在公司内部制造民族矛盾,影响团队和谐。

- 违反民族政策,损害公司民族团结形象。

6. 监督与执行- 成立民族团结监督小组,负责监督奖罚制度的执行情况。

- 定期对奖罚情况进行审查,确保制度的公正性。

7. 申诉与复议- 员工对奖罚决定有异议的,可向监督小组提出申诉。

- 监督小组应在接到申诉后30个工作日内完成复议,并给出处理意见。

8. 制度的修订与完善- 根据公司发展和员工反馈,定期对奖罚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

9. 附则-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

10. 生效时间- 本奖罚制度自XXXX年XX月XX日起生效。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具体制度应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和法律法规进行制定。

民族融合教育规章制度

民族融合教育规章制度

民族融合教育规章制度导言民族融合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工作,旨在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尊重和和谐发展。

本规章制度旨在规范民族融合教育的实施,确保其有效性和公正性。

目标本规章制度的目标如下:1. 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增强民族之间的文化认同感;2. 培养学生具备跨文化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增进民族团结;3. 提供平等、公正、丰富的教育资源,确保每个学生的发展机会;4. 建立民族融合教育的管理机制,保障教育质量。

基本原则本规章制度的实施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 平等原则:所有学生无论民族背景如何都应受到平等对待,享受相同的教育机会;2. 多元文化原则:教育课程应充分体现多元文化的特点,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传统;3. 主体性原则:学生应成为研究的主体,通过活动和实践探索民族融合的途径;4. 教育公正原则:确保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推动教育公正发展。

实施措施为了有效实施民族融合教育,以下措施将得到落实:1. 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教师的跨文化教学能力,引导和帮助学生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2. 完善教育资源分配机制: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合理调配和分配教育资源,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3. 开设多元文化教育课程:教育机构应开设丰富多样的多元文化教育课程,让学生了解和体验各民族的文化特点;4.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增进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了解;5. 建立监督评估机制:建立民族融合教育的监督评估机制,定期评估教育工作的进展和效果。

责任分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切实履行以下责任分工:1. 中央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2. 地方政府:根据中央政府的政策指导,制定本地区的民族融合教育实施方案,并负责实施和监督工作;3. 教育机构:积极开展民族融合教育工作,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

结论民族融合教育在推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规章制度的出台和实施将有助于规范和推动民族融合教育的发展,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受益于公正、有效的教育机会。

少数民族工作规章制度内容

少数民族工作规章制度内容

少数民族工作规章制度内容一、总则1. 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少数民族工作,旨在促进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和社会和谐,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

2. 少数民族工作应坚持党的领导,遵循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

3. 少数民族工作应遵循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积极开展工作,维护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促进民族团结和睦。

二、组织机构1.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是国家对少数民族工作统一领导的机构,负责研究、协调和推进少数民族工作,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

2. 各级人民政府应建立完善的少数民族工作机构,负责制定本地区的少数民族工作计划,并推动计划的实施。

3. 各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应设立民族事务局,负责具体实施本地区的少数民族工作,发挥协调、监督和服务职能。

三、政策措施1. 加强少数民族的基础设施建设,优先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项目,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水平。

2. 促进少数民族的产业发展,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农业、林业、畜牧业等主要产业,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

3. 加强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与发展,推动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艺术、传统习俗等传统文化传承,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四、教育工作1. 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资源配置,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建设高质量的学校和教育机构,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

2. 加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育,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学,推动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传承和发展。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培训和职业发展,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

五、就业工作1. 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就业创业,开展针对性的就业培训和政策扶持,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就业率提高。

2. 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劳动力转移就业,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强对外援助和对外合作,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制度廉政风险点机制风险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制度廉政风险点机制风险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制度廉政风险点机制风险一、思想道德1、潜在风险:(1)风险如政治理论研究不足、弱理想和信仰,和政治素质下降(2)保守的思想的,谦虚的,缺乏责任心强,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工作一般,很难打开新局面的风险工作。

(3)缺乏“象棋”和大局意识,导致分裂和不和谐,影响车站的正常发展的商业风险。

(4)弱工作原理和法律意识薄弱,调解事务党违反规则,导致清廉的问题,违反法律法规,影响公司的形象和风险。

(5)未能注意服务态度和言行,引起不满,从当事人申诉和投诉,和单位的形象受损,甚至建设委员会。

(6)未能认真执行“一个帖子和两个责任”和失败执行领导监督职责以适当的方式将导致严重的违反法律和纪律的风险。

2、防范措施:(1)重视并加强廉政教育、思想道德、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干部的责任心、意志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政绩观,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筑牢思想防线,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抵御腐败侵袭的能力,从根本上降低内部政治思想道德风险。

(2)认真落实“三会一课”、“领导干部学法笔记制度”,加强政治、法制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领导骨干的责任心和综合素质。

(3)教育全体干部职工在单位做一名讲道德、讲文明、讲爱心的优秀干部职工,在家庭中当一名讲勤劳、讲孝敬、讲传承的家长和成员。

(4)完善民主生活会制度,定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领导带头认真执行廉洁自律规定,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格监督管理。

站领导严格执行个人收入申报制度,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5)制定奖惩措施,严格工作纪律,强化督促检查。

激发全站人员工作热情、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制度机制1、潜在风险:(1)对不科学、不适用的制度,未能及时修改完善,造成工作中出现偏差的风险。

(2)对制度实施情况监督检查不够,导致制度不能得到有效落实,不能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的风险。

2、防范措施:(1)定期梳理、补充、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根据当年工作的需要),使各项制度符合工作需要,逐步实现各项工作有制度依据,形成按制度办事的行为规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丰堡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规章制度
一、积极参加校内外组织的各项政治理论学习、学习党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辨别是非能力。

二、认真搞好“三清楚一掌握”工作,了解每一位师生在校内外的思想动态及家庭成员情况,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三、要顾全大局,不准诋毁他人、传播小道消息和做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

四、要不断提高思想素质,政治要过硬,不准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和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五、要衣着德体,不准穿戴民族色彩浓厚与职业并不相符的服饰。

六、师生之间要互相尊重民族风俗习惯,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立场坚定的反对民族分裂与非法宗教活动。

七、要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八、尊重学生及家长,不训斥、指责学生及家长,要关爱每一位学生,决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九、不准乱收费、乱定教辅材料向学生推销商品及收受学生和家长钱物。

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各项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开展民族团结“手拉手结对子”活动。

按课表认真上好民族团结课,积极参加学校互帮互助活动。

中河乡丰堡小学
2015年3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