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器具消毒规范
中医治疗工具消毒灭菌制度

中医治疗工具消毒灭菌制度1. 简介本制度旨在规范中医治疗工具的消毒和灭菌操作,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卫生。
以下是具体的操作指导和要求。
2. 消毒和灭菌方法中医治疗工具的消毒和灭菌可采用以下方法之一:- 高温消毒:将工具放入高温消毒器中,在适当的温度和时间下进行消毒。
- 紫外线消毒:将工具暴露在紫外线下,按规定的时间进行消毒。
- 化学消毒:使用消毒液或消毒片对工具进行消毒,确保消毒液的有效成分符合卫生部门的规定和标准。
3. 操作流程中医治疗工具的消毒和灭菌操作应按以下步骤进行:1. 准备消毒设备和消毒液,确保其有效性和合规性。
2. 将治疗工具进行预处理,如清洗、除鳞等。
3. 将清洗后的工具放入消毒设备中,根据所选消毒方法进行消毒。
4. 消毒结束后,及时将工具取出,并进行冷却和干燥处理。
5. 对于化学消毒方法,确保工具在消毒液中浸泡足够的时间,并按规定进行清洗和冲洗,以避免残留物。
6. 对于高温消毒和紫外线消毒方法,要注意设备的正确使用和维护,确保消毒效果。
4. 检测和记录为了验证消毒和灭菌的有效性,应定期进行检测,并将结果记录下来。
具体要求如下:- 高温消毒:使用温度计对消毒设备进行温度测量,并记录温度和持续时间。
- 紫外线消毒:使用紫外线辐射计对设备进行辐射测量,并记录辐射剂量和持续时间。
- 化学消毒:使用化学指示剂检测消毒液的有效性,并记录结果。
5. 储存和保养消毒结束后,应将治疗工具储存于干燥、清洁且通风良好的地方。
定期检查和保养消毒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性。
6. 培训和教育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中医治疗工具的消毒和灭菌培训,并保证他们了解和遵守本制度的要求。
7. 监督和评估医疗机构应建立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以确保中医治疗工具的消毒和灭菌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和持续改进。
以上就是中医治疗工具消毒灭菌制度的内容和要求,希望能为医疗机构的中医治疗工作提供指导和保障。
中医拔罐类器具的消毒处理流程

中医拔罐类器具的消毒处理流程1.拔罐器具使用后应及时清洗和消毒。
The cupping instruments should be cleaned and disinfected in time after use.2.首先,将使用过的拔罐器具进行清洗,去除残留在器具表面的污垢和油脂。
First, the used cupping instruments should be cleaned to remove dirt and grease on the surface of the instruments.3.清洗过后,将拔罐器具放入消毒液中浸泡一段时间。
After cleaning, soak the cupping instruments in disinfectant for a period of time.4.确保器具完全浸泡在消毒液中,以确保所有表面都受到消毒液的覆盖。
Ensure that the instruments are completely immersed in the disinfectant to ensure that all surfaces are covered by the disinfectant.5.待消毒时间到达后,取出器具并用清水进行冲洗,确保消毒液残留物清洗干净。
After the disinfection time is reached, take out the instruments and rinse them with clean water to ensure that the disinfectant residue is clean.6.将清洗后的器具晾干,避免残留水滴和细菌滋生。
Dry the cleaned instruments to avoid residual water droplets and bacterial growth.7.在晾干后,将器具放置在干净通风的地方存放。
中医诊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制度

中医诊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中医诊疗过程中器械的卫生安全,预防交叉感染,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根据《医疗机构感染管理规定》、《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等相关法规和标准,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中医医院、诊所、康复中心等医疗机构的诊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工作。
第三条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工作应遵循科学、规范、安全、高效的原则,确保器械的卫生安全,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中医诊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加强培训和监督,确保制度的贯彻执行。
二、清洗消毒灭菌流程第五条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工作应在专用区域进行,区域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排水、照明等条件。
第六条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应按照“清洗→消毒→灭菌”的顺序进行。
第七条清洗器械前应先去除器械表面的污物,然后使用清洗剂进行浸泡或刷洗,清洗时间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第八条清洗后的器械应进行消毒,消毒方法可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高温蒸汽灭菌等,消毒时间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第九条消毒后的器械应进行灭菌,灭菌方法可采用高温蒸汽灭菌、干热灭菌等,灭菌时间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第十条清洗、消毒、灭菌后的器械应进行包装,包装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包装应严密,确保器械在运输、储存过程中不受污染。
第十一条清洗、消毒、灭菌后的器械应进行质量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临床诊疗。
三、器械管理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根据器械的种类、材质、使用频率等因素,制定相应的清洗、消毒、灭菌方案和周期。
第十三条器械的使用过程中应加强管理,避免交叉感染,器械的存放、使用、维护应符合相关规定。
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器械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器械的正常使用和卫生安全。
四、人员培训与监督第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工作人员的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相关法规、标准和操作规程等。
第十六条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中医器具清洗消毒规定

中医诊疗器具的清洗与消毒规定
1.拔罐器具消毒:应一人一用一消毒;每次使用后进行清洗,没有明显血液、体液等污渍的拔罐器具,用含有效氯250—500mg/L溶液浸泡30分钟,清水冲洗干燥备用;被血液、体液污染的拔罐器具,应完全没入酶洗液浸泡10—30分钟,清水冲洗,再用含有效氯500mg/L—1000mg/L溶液浸泡30分钟,清水冲洗干燥备用;
2.刮痧器具消毒:刮痧润滑油应保持清洁干净,标注开启使用日期,超过一周应更换,重复灌装的包装容器一周清洁消毒一次;刮痧器具一人一用一清洁一消毒,应先用流动水刷洗,去除油渍等附着物,再用75%的乙醇或
消毒湿巾等擦拭;遇有血液体液污染时应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30分钟,取出干燥保存;
3.药浴容器消毒:药浴容器内应套一次性清洁塑料袋,药浴液及内置
一次性塑料袋应一人一用一更换,不可重复使用;药浴容器一人一用一清洁一消毒;清水冲刷容器,去除残留的液体污渍;药浴容器污染后用含有效
氯500mg/L的消毒剂,消毒刷洗药浴容器;消毒后的药浴容器应清洗后干燥保存;
4. 针灸针具消毒:应采用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具;未使用一次性针具者,针具应达到灭菌水平,严格一人一用一灭菌,按照“清洗—修针—整理—灭菌—无菌保存”程序处理;手工清洗时,应先冲洗将针具置于流动水下冲洗,初步去除污染物,再洗涤完全浸没于清洁剂或含酶洗液中浸泡10-30min,
其间可用镊子等器械拨动针具,达到洗涤目的,后漂洗用流动水冲洗干净,
滤干水分;选择压力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有侧孔的不锈钢盒可以作为针具
容器,但应有外层布巾包装并符合有关灭菌装要求;包装容器及内衬纱布棉垫一用一清洗,衬垫发黄变硬有色斑等及时更换不得再用;。
常用诊疗用品消毒灭菌管理

三、诊疗处置用品及操作感染管理
2、呼吸机管路: 传染病、特殊感染患者使用的呼吸机管路(包括结核
分支杆菌、炭疽菌、气性坏疽杆菌、AIDS病毒、肝 炎病毒、MRSA等多重耐药菌群感染等)应先用含 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剂浸泡30钟,清洁后再次 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清 水冲净,晾干,清洁干燥封闭保存备用。
类别
用品名称
包装有效期 使用时间
使用说明
戊二醛消毒液容器
―
含碘伏、酒精、新 消 毒 供 应 洁尔灭的棉球缸
―
室供应物
品
含生理盐水棉球缸、 纱布缸、棉球缸
―
镊子罐(干罐)
―
7天 1周2次 24小时 4小时
更换时剩余戊二醛液弃掉,消 毒浸泡20分钟以上,灭菌浸泡 10小时。 密闭保存,禁止添加,更换时 棉球废弃。 密闭保存,禁止添加,更换时 湿棉球废弃,干棉球、纱布重 新灭菌。 标注启用时间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WS/T 367-2012
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 WS/T 368-2012
手消毒剂卫生要求GB 27950-2011
开瓶后使用有效期 易挥发性的醇类产品开瓶后的使用期不超过30d,
(注明开启时间及失效时间) ➢ 不易挥发的产品开瓶后的使用期不超过60d,
(注明开启时间及失效时间)
紫外线空气消毒器安全与卫生标准 GB 28353-2011
注意事项:
13.4严禁堵塞紫外线空气消毒器的进风口、出风口。 13.5为确保有效的循环风量和消毒效果,应根据使用
环境清洁度定期清理过滤器,保持清洁;不宜使用 风速调节器。
五、隔离要求
1、接触患者前后和无菌操作前应按手卫生规范洗手和 消毒。
常用中医诊疗器具的清洗消毒新选

常用中医诊疗器具的清洗消毒一、火罐、血罐的清洗消毒(一)有条件的医疗机构由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置方法首选机械清洗、湿热消毒。
机械清洗湿热消毒,应符合A0值3000(相当于90℃/5min,或93℃/2.5min)的要求。
干燥后保存备用。
(二)手工清洗1.罐具清洗应使用专用水池,不得与洗手池共用。
有条件应与诊疗区域分开,在独立的区域清洗。
2.应配备洗罐工具,如刷子、医用酶洗液、滤水篮筐、浸泡桶等。
3.应配备防水围裙、手套、护目镜等防护用品。
4.手工清洗流程:(1)应先去除污染。
罐内如存有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有污水处理设施并排放达标的医疗机构可直接倒入污水处理系统;无污水处理设施的医疗机构,应先用吸湿材料吸附去除可见污染。
再将罐具置于流动水下冲洗后,用医用酶洗液浸泡刷洗、清水冲洗。
手工清洗时水温宜为15℃~30℃。
(2)将清洗后的罐具完全浸泡于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液中(血罐的消毒液浓度应为有效氯2000mg/L),加盖,浸泡时间>30min,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干燥保存备用。
二、梅花针的处置针具进入皮下无菌组织,属于侵入性操作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一)一次性针具应使用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的产品,必须一人一用一废弃,遵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按损伤性医疗废物处理,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专用利器盒中,集中处置,严禁重复使用。
(二)可重复使用的针具,由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置。
严格一人一用一灭菌,首选压力蒸汽灭菌法,并放在防刺的容器内密闭运输,遵照“清洗—修针—整理—灭菌—无菌保存”程序处理。
三、敷熨熏浴类器具的处理(一)使用器具:纱布、胶布、布套或毛巾、木桶或水桶、塑料袋等。
(二)敷熨熏浴类诊疗操作中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等应保持清洁,遇到污染应及时先清洁,后采用中、低效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三)使用的胶布、纱布应一人一用一丢弃,一次性使用。
(四)使用的布套或毛巾应一人一用一更换,使用后清洗和消毒。
若患处皮肤有破损,上述用品应一人一用一丢弃,如复用应达到灭菌水平。
中医仪器清洗消毒规定

中医仪器清洗消毒规定
1. 清洗要求
- 所有中医仪器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清洗,以去除表面的污垢和
细菌。
- 清洗应使用专用医用清洗剂,并按照清洗剂的说明进行操作。
- 清洗后,应进行充分的清水冲洗以去除清洗剂残留。
2. 消毒要求
- 清洗后的中医仪器应进行消毒,以杀灭可能存在的细菌和病毒。
- 消毒方法可以采用高温蒸汽灭菌、化学消毒等有效方式。
- 消毒应使用经过批准的医用消毒剂,并按照消毒剂的说明进
行操作。
- 消毒时间和温度应符合相关医疗器械管理规定。
3. 操作规范
- 中医仪器的清洗和消毒操作应由经过相关培训和合格的医护人员进行。
- 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能正确使用清洗和消毒设备。
- 所有操作人员应遵守严格的个人卫生要求,包括戴口罩、戴手套等。
- 清洗和消毒记录应及时、准确地进行记录,并保存一定时期供查阅。
4. 定期检验
- 中医仪器的清洗和消毒效果应定期进行检验,以确保其符合要求。
- 检验可以通过微生物培养和其他相关方法进行。
- 检验结果应进行记录,并针对不合格情况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以上规定适用于中医机构、中医诊所、中医药研究机构等中医相关场所,对中医仪器的清洗和消毒进行监管,保障中医仪器的安全使用和病人的健康。
---
注:此文档根据中医药管理法和医疗器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
规制定,仅供参考,具体操作应结合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
中医仪器消毒规范

中医仪器消毒规范1. 前言中医仪器消毒是保障患者安全的关键环节。
为了确保中医仪器的有效消毒,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制定本规范。
2. 基本原则-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消毒,确保操作流程的合理性和标准化。
- 制定仪器分类管理制度,根据不同的仪器类型选择适当的消毒方法和消毒剂。
- 定期检查仪器消毒情况,确保消毒效果符合要求。
3. 仪器分类与消毒方法3.1 一次性使用仪器一次性使用的仪器无需进行消毒处理,使用后应立即弃用。
3.2 金属仪器金属仪器应定期进行消毒,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 高温烘箱消毒:将金属仪器放置在高温烘箱中,温度设置为XXX摄氏度,持续XX分钟。
- 高压蒸汽消毒:使用高压蒸汽仪器对金属仪器进行蒸汽消毒,温度为XXX摄氏度,持续XX分钟。
3.3 塑料仪器塑料仪器可采用以下消毒方法:- 使用酒精棉片擦拭:将酒精棉片擦拭在塑料仪器表面,确保适当的接触时间。
- 使用紫外线消毒设备:将塑料仪器放置在紫外线消毒设备中,照射时间为XXX分钟。
4. 操作流程4.1 准备工作确保消毒场所的清洁卫生,并进行必要的消毒设备预热。
4.2 消毒操作根据仪器类型选择相应的消毒方法,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消毒。
注意消毒时间和消毒剂的正确使用。
4.3 效果检查消毒完成后,进行必要的效果检查,确认消毒效果符合要求。
5. 定期检查与记录建立仪器消毒管理台账,定期检查仪器消毒情况,并做好相关记录。
对于不合格的消毒情况,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6. 总结中医仪器的消毒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环节。
通过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消毒,选择适当的消毒方法和消毒剂,定期检查和记录消毒情况,可以有效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请在文档的其他部分中提供必要的具体细节和指导,以便操作人员能够正确执行消毒程序。
中医器具清洁消毒的流程及制度

中医器具清洁消毒的流程及制度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中医器具清洁消毒流程。
一、器械浸泡消毒。
1. 将待消毒器械浸入经过认证的消毒液中,浸泡时间根据消毒液说明书而定。
中医用具消毒规范

中医用具消毒规范
1. 引言
中医用具的消毒对于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至关重要。
正确的消毒操作可以有效杀灭细菌和病毒,预防交叉感染并降低传染病的传播风险。
本文档旨在制定中医用具消毒规范,以确保中医机构和从业人员在消毒过程中遵循统一的标准和程序。
2. 中医用具分类
中医用具根据其用途和材质可以分为多个类别,例如针具、刮痧工具、火罐等。
针具是其中最常使用的一类。
3. 消毒物品准备
为了有效消毒中医用具,以下消毒物品需要准备:
- 消毒酒精:选择酒精浓度在75%以上的消毒酒精,确保其具有良好的消毒效果。
- 消毒液:使用含有效消毒成分的消毒液,如含氯消毒液或过氧化氢消毒液。
- 消毒棉球或布:用于清洁和消毒中医用具表面。
4. 消毒程序
下面是中医用具的消毒程序步骤:
1. 确保使用干净的双手,并戴上一次性手套。
2. 将中医用具置于清洁的平台上,先用洗涤剂和清水清洗,确保表面没有明显污物。
3. 取适量消毒液或消毒酒精,使用消毒棉球或布擦拭中医用具表面,确保每个区域都得到充分覆盖。
4. 等待消毒液或消毒酒精在中医用具表面干燥,不要用任何方式加速干燥过程。
5. 将消毒后的中医用具放置在干净的、密封的中,以防止二次污染。
5. 结束语
中医用具的消毒是确保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
通过遵循本文档中规定的中医用具消毒规范,中医机构和从业人员能够正确、高效地进行消毒工作,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同时,还需要定期检查和更新消毒操作,以确保消毒工作一直处于良好状态。
中医器具消毒规范

蒙城县中医院中医诊疗器具消毒灭菌规范1、针灸针具本规范所指针灸针具是指中医诊疗中可重复使用的毫针、耳针、头针、梅花针、长圆针、小针刀、三棱针等,以下统称针灸针具。
针灸针具进入人体组织或器官,应达到灭菌水平,严格一人一用一灭菌。
一次性针具一次性使用。
针灸针具按照“清洗—修针—整理—灭菌—无菌保存”程序处理。
清洗超声波清洗器清洗.1冲洗:将针具放置篮筐内,于流动水下冲洗,初步去除污染物。
.2洗涤:清洗器内注入洗涤用水,根据污染程度使用清洁剂(或含酶洗液),水温应≤45℃,将针具篮筐放置清洗器内浸没在水面下。
超声清洗时间宜3-5分钟,可根据污染情况适当延长清洗时间,不宜超过10分钟。
.3漂洗:将针具篮框整体端出用流动水冲洗,滤干水分。
.4超声清洗操作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
手工清洗.1冲洗:将针具置于流动水下冲洗,初步去除污染物。
.2洗涤:完全浸没于清洁剂(或含酶洗液)中浸泡10-30min。
其间可用镊子等器械拨动针具,达到洗涤目的。
.3漂洗:用流动水冲洗干净,滤干水分。
修针用75%的酒精棉球包裹针灸针具沿针柄至针尖方向单向反复擦拭,去除残存的污渍,将轻微弯曲的针具捋直。
严重弯曲变形、针尖有倒钩或毛刺的针灸针具应剔除废弃不再使用,作为医疗废物直接投入利器盒。
整理将整理后的针具按照尺寸的大小分类,整齐插入置于硬质容器中的纱布棉垫上;或者按5至20支塑封包装;或有封口的玻璃针管中,玻璃针管内置棉垫保护针尖。
灭菌压力蒸汽灭菌法.1优先选择压力蒸汽灭菌法。
.2将整理包装后的针具按规范进行压力蒸汽灭菌后无菌保存备用。
.3硬质容器不能使用普通不锈钢或铝制饭盒替代。
有侧孔的不锈钢盒可以作为针具容器,但应有外层布巾包装并符合灭菌装要求。
.4包装容器及内衬纱布棉垫一用一清洗,衬垫发黄变硬有色斑等及时更换不得再用。
.5灭菌后的针具有效期,塑封包装6个月;封口玻璃管、硬质容器外包无菌包7天;开包使用后4小时内有效;开包后未用完或未开包过期者应重新灭菌后使用。
最新中医理疗器具消毒灭菌制度

最新中医理疗器具消毒灭菌制度一、目的为了确保患者安全,预防交叉感染,提高中医理疗服务质量,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旨在规范中医理疗器具的消毒灭菌工作,保障诊疗过程中器具的卫生安全,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案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法规要求。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中医理疗科室中所有理疗器具的消毒灭菌工作。
包括但不限于针灸、拔罐、刮痧、按摩、热疗等器具。
三、职责与分工1. 中医理疗科室负责人负责监督本制度的实施,并对科室内的消毒灭菌工作进行定期检查。
2. 中医理疗师负责对使用的理疗器具进行日常清洁、消毒、灭菌及保存工作。
3. 消毒供应中心负责对理疗器具进行集中清洗、消毒、灭菌及供应工作。
四、消毒灭菌方法1. 清洁:理疗器具使用后应立即进行清洁,去除残留物、血迹、分泌物等。
2. 消毒:根据器具的材质和耐受性,选择合适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常用的消毒剂有75%酒精、0.5%碘伏、氯化物溶液等。
消毒时间应符合相关标准。
3. 灭菌:对需要灭菌的器具,采用高压蒸汽灭菌、干热灭菌或化学气体灭菌等方法。
灭菌后的器具应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案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法规的要求。
五、消毒灭菌流程1. 理疗师在使用理疗器具前,应检查其清洁度和完整性。
2. 使用后的理疗器具应立即清洁,并在24小时内进行消毒、灭菌。
3. 消毒后的器具应放置在清洁、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再次污染。
4. 灭菌后的器具应按照有效期进行标记,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六、记录与追溯1. 理疗师应详细记录器具的使用、清洁、消毒、灭菌情况,记录应真实、完整、可追溯。
2. 消毒供应中心应建立器具清洗、消毒、灭菌记录,记录应包括器具名称、数量、消毒剂名称、浓度、消毒时间、灭菌时间等信息。
3. 科室负责人应定期对记录进行检查,确保消毒灭菌工作的规范实施。
七、培训与教育1. 中医理疗师应接受专业的消毒灭菌培训,掌握各种消毒剂的使用方法、消毒时间等专业知识。
2. 科室应定期组织消毒灭菌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消毒灭菌意识和技能。
中医诊疗用品的清洁、消毒、灭菌方法

中医诊疗用品的清洁、消毒、灭菌方法一、拔罐器具的消毒灭菌:1、罐具直接接触患者皮肤,应一人一用一清洗一消毒,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由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置。
方法首选机械清洗、湿热消毒。
2、罐具清洗应使用专用水池,不得与洗手池共用。
有条件应与诊疗区域分开,在独立的区域清洗。
3、应配备洗罐工具,如刷子、医用酶洗液、滤水篮筐、浸泡桶等。
4、应配备防水围裙、手套、护目镜等防护用品。
5、手工清洗流程:A、应先去除污染。
罐内如存有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有污水处理设施并排放达标的医疗机构可直接倒入污水处理系统;无污水处理设施的医疗机构,应先用吸湿材料吸附去除可见污染。
B、再将罐具置于流动水下冲洗后,用医用酶洗液浸泡刷洗、清水冲洗。
手工清洗时水温宜为15°C〜30℃。
C、将清洗后的罐具完全浸泡于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液(血罐的消毒液浓度应为有效氯2000mg∕L)或其他同等作用且合法有效的消毒剂中,加盖,浸泡时间>30min,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干燥保存备用。
二、刮病器具的消毒灭菌:1、刮痴类器具有刮痴板(硬石、水牛角、玉石、陶瓷等材质),应圆润,光滑、清洁,不得有粗糙、毛刺等。
2、刮一介质:刮痴油、刮痣乳、精油等。
3、消毒灭菌要求刮戒类诊疗操作中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介质等应保持清洁,重复使用的刮痛器具应一人一用一清洁一消毒,宜专人专用;遇到污染应及时先清洁,后消毒。
消毒方法和消毒剂选用应符合国家标准。
4、重复使用的刮痴器具,使用以后应先用流动水刷洗,必要时使用清洁剂去除油渍等附着物,做到清洁。
5、依据刮痛器具不同的材质,选择适宜的方式进行清洗消毒处理,达到高水平消毒。
可用含有效氯500mg∕L〜IoOomg/L的溶液浸泡30min;也可用热力消毒,硬石等圆钝用于按压操作的器具,达到中水平消毒即可,可使用75%的乙醇、碘类消毒剂、氯己定、季胺盐类等擦拭消毒。
遇有污染应及时去除污染物,再清洁消毒。
刮痛器具如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及时去除污染物,再用含有效氯2000mg∕L〜5000mg∕L消毒液浸泡消毒大于30分钟,清水冲洗,干燥保存。
新版中医器具消毒规范.pdf

蒙城县中医院中医诊疗器具消毒灭菌规范1、针灸针具1.1本规范所指针灸针具是指中医诊疗中可重复使用的毫针、耳针、头针、梅花针、长圆针、小针刀、三棱针等,以下统称针灸针具。
1.2针灸针具进入人体组织或器官,应达到灭菌水平,严格一人一用一灭菌。
一次性针具一次性使用。
1.3针灸针具按照“清洗—修针—整理—灭菌—无菌保存”程序处理。
1.3.1清洗1.3.1.1超声波清洗器清洗1.3.1.1.1冲洗:将针具放置篮筐内,于流动水下冲洗,初步去除污染物。
1.3.1.1.2洗涤:清洗器内注入洗涤用水,根据污染程度使用清洁剂(或含酶洗液),水温应≤45℃,将针具篮筐放置清洗器内浸没在水面下。
超声清洗时间宜3-5分钟,可根据污染情况适当延长清洗时间,不宜超过10分钟。
1.3.1.1.3漂洗:将针具篮框整体端出用流动水冲洗,滤干水分。
1.3.1.1.4超声清洗操作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
1.3.1.2手工清洗1.3.1.2.1冲洗:将针具置于流动水下冲洗,初步去除污染物。
1.3.1.2.2洗涤:完全浸没于清洁剂(或含酶洗液)中浸泡10-30min。
其间可用镊子等器械拨动针具,达到洗涤目的。
1.3.1.2.3漂洗:用流动水冲洗干净,滤干水分。
1.3.2修针1.3.2.1用75%的酒精棉球包裹针灸针具沿针柄至针尖方向单向反复擦拭,去除残存的污渍,将轻微弯曲的针具捋直。
1.3.2.2严重弯曲变形、针尖有倒钩或毛刺的针灸针具应剔除废弃不再使用,作为医疗废物直接投入利器盒。
1.3.3整理1.3.3.1将整理后的针具按照尺寸的大小分类,整齐插入置于硬质容器中的纱布棉垫上;或者按5至20支塑封包装;或有封口的玻璃针管中,玻璃针管内置棉垫保护针尖。
1.3.4.灭菌1.3.4.1压力蒸汽灭菌法1.3.4.1.1优先选择压力蒸汽灭菌法。
1.3.4.1.2将整理包装后的针具按规范进行压力蒸汽灭菌后无菌保存备用。
1.3.4.1.3硬质容器不能使用普通不锈钢或铝制饭盒替代。
中医器具消毒规范

中医器具消毒规范XXX中医诊疗器具消毒灭菌规范1、针灸针具1.1本规范所指针灸针具是指中医诊疗中可重复使用的毫针、耳针、头针、梅花针、长圆针、小针刀、三棱针等,以下统称针灸针具。
1.2针灸针具进入人体组织或器官,应达到灭菌水平,严格一人一用一灭菌。
一次性针具一次性使用。
1.3针灸针具按照“清洗—修针—整理—灭菌—无菌保存”程序处理。
1.3.1清洗1.3.1.1超声波清洗器清洗1.3.1.1.1冲洗:将针具放置篮筐内,于流动水下冲洗,初步去除污染物。
1.3.1.1.2洗涤:清洗器内注入洗涤用水,根据污染程度使用清洁剂(或含酶洗液),水温应≤45℃,将针具篮筐放置清洗器内浸没在水面下。
超声清洗时间宜3-5分钟,可根据污染情况适当延长清洗时间,不宜超过10分钟。
1.3.1.1.3漂洗:将针具篮框整体端出用流动水冲洗,滤干水分。
1.3.1.1.4超声清洗操作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
1.3.1.2手工清洗1.3.1.2.1冲洗:将针具置于活动水下冲洗,初步去除污染物。
1.3.1.2.2洗涤:完全浸没于清洁剂(或含酶洗液)中浸泡10-30min。
其间可用镊子等器械拨动针具,达到洗涤目的。
1.3.1.2.3漂洗:用流动水冲洗干净,滤干水分。
1.3.2修针1.3.2.1用75%的酒精棉球包裹针灸针具沿针柄至针尖方向单向反复擦拭,去除残存的污渍,将轻微弯曲的针具捋直。
1.3.2.2严峻弯曲变形、针尖有倒钩或毛刺的针灸针具应剔除废弃不再利用,作为医疗废物直接投入利器盒。
1.3.3整理1.3.3.1将整理后的针具按照尺寸的大小分类,整齐插入置于硬质中的纱布棉垫上;或者按5至20支塑封包装;或有封口的玻璃针管中,玻璃针管内置棉垫保护针尖。
1.3.4.灭菌1.3.4.1压力蒸汽灭菌法1.3.4.1.1优先选择压力蒸汽灭菌法。
1.3.4.1.2将整理包装后的针具按规范进行压力蒸汽灭菌后无菌保存备用。
1.3.4.1.3硬质不克不及利用通俗不锈钢或铝制饭盒替代。
中医诊疗器具清洗消毒(医院感染防控专家课堂培训课件)

一
重复使用针具处理流程:
回收 清洗 消毒 流程
使用后针具 应专用小盒 装载,CSSD
回收
清洗流程:预洗→多酶浸泡→洗涤→漂洗→终末漂洗 (预洗有条件可选择蒸汽清洗)
消毒 煮沸消毒或清 洗机清洗消毒
一
针具清洗关键点解说:
回收:专用装载盒,内垫纱布/棉垫/胶垫,使用后针头插入内垫加盖密闭 运输,针头方向一致,预防损坏。
1、检查:罐口平整、光滑
2、包装
3、压力蒸汽灭菌
四
器具 纱块、胶布、毛巾、木桶或水桶、塑料袋等。 使用及消毒原则:保持清洁,遇到污染应及时先清洁,后采用中、
低效的消毒剂进行消。 毛巾及塑料袋:一人一用一更换,皮肤有破损的用品如重复使
用,达到灭菌水平。 装药容器:一人一用一清洁一消毒 熏 蒸床:有效氯500mg/L溶液擦拭。 熏蒸器具:定时用0.5%过氧乙酸溶液喷洒消毒,熏蒸室每晚紫
一
针具包装灭菌:
一
针具包装灭菌:
《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试行)》9.4.2 “针具盛放容器不 得使用普通不锈钢或铝制饭盒替代。有侧孔的不锈钢盒可以作为针具容器,但 应外层布巾包装并符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WS310.2灭菌包装要求。”
包装
一
针具包装灭菌:
指南发布
发布时间:2017年7月3日
发布时间:2017年8月8日
目录
01 中医医疗技术操作类别 02 器具的使用及处理原则
中医医疗技术 操作类别
01
一
中医医疗技术操作类别
七大类别
中医诊疗器具的 使用及处理原则
02
一
火罐消毒制度

火罐消毒制度篇一:针灸理疗室消毒隔离制度针灸理疗室消毒隔离制度一、诊室要保持清洁,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地面湿式清扫。
二、每日紫外线消毒一小时并有累计记录;紫外线灯管每周擦拭一次;紫外线照射强度每半年监测一次,有记录。
三、床单位保持清洁,每周更换床单,污物时即使更换;使用一次性床单要做到一人一单。
四、医务人员进行针灸穿刺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正确进行穿刺部位的消毒,针灸针具“一人一针一用一灭菌”,火罐“一人一用一消毒”;使用过的针具、火罐等应浸泡消毒、清洗干燥、后高压灭菌。
五、进行拔罐、刮痧、中药足疗等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规程,必要时进行操作部位的皮肤消毒;相关器具和物品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
六、一次性针灸针具、中药足疗一次性塑料袋连同足浴液严禁重复使用,用后按损伤性医疗废物处理;可重复使用的针灸针具及拔罐、刮痧、中药足疗器具、物品使用后按规定1进行清洗与灭菌。
七、酒精棉球应密闭存放,每日更换,容器灭菌。
无菌盒、无菌槽开启后使用时间不超过24小时;干燥镊子罐每四小时更换一次。
八、医疗废物按《医疗废物管理规定》进行处理。
针灸理疗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医护人员工作期间戴帽子、口罩,接触血液、体液操作时戴手套,诊疗病人前、后应洗手或手消毒。
2、环境保洁:治疗室每日定时开窗通风或空气消毒,每日地面湿式清扫,保持环境清洁。
病人使用的床单等物品定期更换、清洗消毒,若被血液、体液污染应及时更换。
3、棉签棉球、皮肤消毒用碘制剂或酒精在有效期内规范使用。
4、加强理疗设施清洁消毒,接触皮肤、粘膜的诊疗器械一用一消毒。
如火罐一人一罐一用,用后清洗消毒干燥保存。
薰蒸、药浴等洗浴用品一人一用,重复使用的容器、器具等每次清洗消毒。
5、进入体内无菌组织的器械一用一灭菌,针灸针具必须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或使用一次性针具。
6、一次性针灸针在有效期内使用,用后及时放入耐刺防渗透利器盒内,医院统一回收焚烧处理。
27、医务人员如发生职业暴露时应立即按《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标准操作规程》进行局部处理并上报院感科,组织评估、随访。
针灸的消毒使用流程是哪些

针灸的消毒使用流程是哪些简介针灸作为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和认可。
在进行针灸治疗时,消毒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能够有效预防交叉感染和疾病传播。
本文将介绍针灸的消毒使用流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1.准备工作–确保工作区域整洁、干净,并保持室内通风良好。
–准备所需的消毒器具和消毒药剂,如酒精、碘酒、过氧化氢等。
–洗手并穿戴好相关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和口罩。
2.消毒器具准备–将要使用的针灸器具,如针头、针管等放入消毒器具中。
–确保消毒器具完整,无破损,并按照说明书正确操作。
3.清洁–使用流动的水和无菌中性肥皂,将针灸器具进行彻底清洗,包括清洗器具表面和内部。
–清洗时注意避免直接接触针尖,使用刷子清洗器具表面和小孔。
–涂抹适量的洗手液在手上搓揉,特别是指缝和指尖,保证彻底清洁。
–使用流动水冲洗干净器具和双手,确保无残留。
4.消毒–根据指示使用适当的消毒药剂对器具进行消毒。
一般情况下,酒精和碘酒是常用的消毒药剂。
–可以将针灸器具浸泡在消毒药水中一段时间,以确保器具表面和内部的杀菌效果。
–注意消毒药剂的使用浓度和接触时间,根据厂家提供的说明进行操作。
5.干燥–用无菌纸巾或干净的吸水纸将消毒后的器具和双手擦干。
–设置干燥区域,将器具放置在干燥的环境中,确保器具完全干燥。
6.包装–使用无菌包装袋或盒子,将干燥的针灸器具分别包装好,减少污染和交叉感染。
–在包装上标注相关信息,如日期、器具名称等,以便后续使用时进行辨识。
注意事项•针灸师在消毒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规定操作,确保消毒效果达标。
•消毒器具不可共用,要避免交叉感染。
•使用消毒药剂时,要注意浓度和接触时间,以免引起器具损坏或无法杀灭细菌。
•针灸器具在使用前需要进行检查,确保无损坏和污染。
•使用后的针灸器具需要丢弃或进行正确的再消毒处理,绝不能重复使用。
结论针灸的消毒使用流程包括准备工作、消毒器具准备、清洁、消毒、干燥和包装等步骤。
正确的消毒流程能够保证针灸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中医理疗器具消毒灭菌制度

中医理疗器具消毒灭菌制度
中医理疗器具消毒灭菌制度
根据XXX》及《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结合本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消毒灭菌应遵循的原则
1.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
2.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其中感染症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
所有医疗器械在检修前应先经消毒或灭菌处理。
3.消毒首选物理方法,不能用物理方法消毒的才选化学方法。
4.禁止用消毒液保存物品,消毒灭菌后应及时取出,用清洁或灭菌水冲洗干净后,控干保存。
5.用于消毒灭菌处理的及器具在使用前必须先进行消毒灭菌处理。
6.在进行消毒清洁处理时,如擦拭门窗、桌椅等时应备两桶,一桶装放清洁抹布、一桶装放使用后的脏抹布,脏污时随时更换,用后终末消毒。
禁止一桶水一抹布的清洁方式。
7.连续使用的消毒灭菌物品必须有明显的消毒灭菌标识。
二、各类物品的消毒灭菌方法
1.高压蒸汽灭菌:针灸器具及火罐、陶瓷器具(一用一灭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蒙城县中医院中医诊疗器具消毒灭菌规范
1、针灸针具
1.1本规范所指针灸针具是指中医诊疗中可重复使用的毫针、耳针、头针、梅花针、长圆针、小针刀、三棱针等,以下统称针灸针具。
1.2针灸针具进入人体组织或器官,应达到灭菌水平,严格一人一用一灭菌。
一次性针具一次性使用。
1.3针灸针具按照“清洗—修针—整理—灭菌—无菌保存”程序处理。
1.3.1清洗
1.3.1.1超声波清洗器清洗
1.3.1.1.1冲洗:将针具放置篮筐内,于流动水下冲洗,初步去除污染物。
1.3.1.1.2洗涤:清洗器内注入洗涤用水,根据污染程度使用清洁剂(或含酶洗液),水温应≤45℃,将针具篮筐放置清洗器内浸没在水面下。
超声清洗时间宜3-5分钟,可根据污染情况适当延长清洗时间,不宜超过10分钟。
1.3.1.1.3漂洗:将针具篮框整体端出用流动水冲洗,滤干水分。
1.3.1.1.4超声清洗操作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
1.3.1.2手工清洗
1.3.1.
2.1冲洗:将针具置于流动水下冲洗,初步去除污染物。
1.3.1.
2.2洗涤:完全浸没于清洁剂(或含酶洗液)中浸泡10-30min。
其间可用镊子等器械拨动针具,达到洗涤目的。
1.3.1.
2.3漂洗:用流动水冲洗干净,滤干水分。
1.3.2修针
1.3.
2.1用75%的酒精棉球包裹针灸针具沿针柄至针尖方向单向反复擦拭,去除残存的污渍,将轻微弯曲的针具捋直。
1.3.
2.2严重弯曲变形、针尖有倒钩或毛刺的针灸针具应剔除废弃不再使用,作为医疗废物直接投入利器盒。
1.3.3整理
1.3.3.1将整理后的针具按照尺寸的大小分类,整齐插入置于硬质容器中的纱布棉垫上;或者按5至20支塑封包装;或有封口的玻璃针管中,玻璃针管内置棉垫保护针尖。
1.3.4.灭菌
1.3.4.1压力蒸汽灭菌法
1.3.4.1.1优先选择压力蒸汽灭菌法。
1.3.4.1.2将整理包装后的针具按规范进行压力蒸汽灭菌后无菌保存备用。
1.3.4.1.3硬质容器不能使用普通不锈钢或铝制饭盒替代。
有侧孔的不锈钢盒可以作为针具容器,但应有外层布巾包装并符合WS310.2灭菌装要求。
1.3.4.1.4包装容器及内衬纱布棉垫一用一清洗,衬垫发黄变硬有色斑等及时更换不得再用。
1.3.4.1.5灭菌后的针具有效期,塑封包装6个月;封口玻璃管、硬质容器外包无菌包7天;开包使用后4小时内有效;开包后未用完或未开包过期者应重新灭菌后使用。
1.3.5防护要点
1.3.5.1针具清洗、修针、整理过程易于发生针刺伤,应根据暴露风险佩戴手套等防护用品。
1.3.5.2清洗过程中应持器械操作,整框拿取,严禁徒手抓取针具。
1.3.5.3修针应先持镊将针尖方向整理一致,并使针具充分散开,避免拿取时刺伤。
1.3.5.4整理针具插入衬垫时,应方向一致,整齐。
1.3.5.5一旦被针刺伤,立即按照机构内医务人员针刺伤处理流程处置与报告。
2、拔罐器具
2.1拔罐器具直接接触患者皮肤,应达到高水平消毒,应一人一用一消毒。
2.2.1没有明显血液、体液等污渍的拔罐器具,用含有效氯250—500mg/L 溶液浸泡半小时,清水冲洗干燥备用。
2.2.2被血液、体液污染的拔罐器具,应完全清水冲洗,再用含有效氯500mg/L—1000mg/L溶液浸泡30min,清水冲洗干燥备用。
3、药浴容器
3.1药浴容器内应套一次性清洁塑料袋,盛装药浴液供患者浸泡药浴。
3.2药浴液及内置一次性塑料袋应一人一用一更换,不可多人重复使用。
3.3药浴容器一人一用一清洁一消毒。
3.3.1使用后将一次性塑料袋连同药浴液一并去除,避免药浴液遗撒容器内。
3.3.2清水冲刷容器,去除残留的液体污渍。
3.3.3药浴容器污染后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剂,消毒刷洗药浴容器。
3.4消毒后的药浴容器应清洗后干燥保存。
4、刮痧器具
4.1刮痧部位皮肤应完整没有破溃,刮痧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皮肤。
4.2刮痧器具应选择圆润,光洁物品,不得有粗糙、毛刺等。
4.3刮痧润滑油应保持清洁干净,应标注开启使用日期,超过一周应更换,重复灌装的包装容器一周清洁消毒一次。
4.4刮痧器具应一人一用一清洁一消毒,应先用流动水刷洗,去除油渍等附着物,再用75%的乙醇或消毒湿巾等擦拭。
4.5当日诊疗结束后,依据刮痧器具不同的材质,选择适宜的方式进行清洗消毒处理。
4.6遇有血液体液污染时应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侵泡消毒30分钟,取出清水冲洗干燥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