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玄奘与唯识宗

合集下载

玄奘:西天取经的佛经翻译家

玄奘:西天取经的佛经翻译家

玄奘:西天取经的佛经翻译家玄奘(602—664),俗姓陈,名袆,河南洛阳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市南境)人。

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佛教唯识宗创始人,他是中国著名古典小说《西游记》中心人物唐僧的原型,是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之一。

玄奘生长于隋唐时代。

他的父亲陈惠,平时潜心学问,一生不做官,很为当时人所景仰。

玄奘法师是他的第四个儿子。

玄奘幼聪明绝顶,悟性特高,深得父亲的钟爱。

八九岁就开始攻读古代的经典。

中国在南北朝时代,佛教大为流行,当时,出家做和尚的人很多,他的二哥陈素,法名长捷,就是在东都洛阳净土寺出家。

当时洛阳有四个道场,其中有不少佛学名家。

他这位哥哥对弟弟的学业极为关切,常约他到道场学习佛经。

隋炀帝大业十年,朝廷决定要度27个和尚,举行公开考试。

那时玄奘法师才十多岁,又因读经时间太短,没有被录取。

他惆怅徘徊在公门旁边,被主考官大理寺卿郑善果看见,当时就问他为什么要出家。

他说:“我要远绍如来、近光遗法。

”郑善果听到他要继承释迦的事业,弘扬世尊的遗教,又惊佩他的浩壮志气,就破例把他录取。

并向同僚表示:“我这次要度这个孩子成和尚,是因为想到诵业易成,风骨难得。

我看他很有成佛的风骨,将来必能成为佛门伟大的人才。

”就这样,玄奘法师在净土寺出家了。

玄奘法师在净土寺跟严法师学《摄大乘唯识论》(是综合大乘要义的典型著作),兴趣极为浓厚。

由于他一听就懂,再看一遍就全部记得,很使大家惊奇,于是就请他担任复述。

这时他虽然还是一个小孩子,可是已经引起大家的注意了。

四年后,他同哥哥离开洛阳到四川,玄奘法师是个求知欲极强的人,他精通佛教经典,在四川已不能满足他的求知欲。

因而又想东归访求高人,不料哥哥坚决拦阻,不肯放行。

他不得已,只好私自和商人结伴乘船东下,路过荆州天皇寺,讲学半年;再向北走到相州(汤阴县),向休法师质疑问难;到赵州,跟深法师学《成实论》(佛教小乘“经部”的要典)。

然后才入长安大觉寺,跟岳法师学《俱舍论》(小乘“一切有部”的要典)。

古人观点相悖的例子

古人观点相悖的例子

古人观点相悖的例子唐僧的历史原型是高僧玄奘,他从唐朝出发历经多国到达印度。

玄奘在印度取经带回了很多佛学经典,并将这些佛学教义讲给唐朝人听。

玄奘在回归本土后创立了唯识宗,此派重理论,概念含义颇深,理解起来极度烧脑,所以很少有人参透,流传极少。

其高度有如唯心主义,被称为佛教界的唯心主义。

达摩祖师是坐禅的代表人,到达南朝后为梁武帝讲经。

梁武帝发现他所讲佛道与自己观念并非吻合,于是两人没有达成共识。

后达摩跑到北魏的洛阳,在嵩山打坐了九年。

达摩祖师佛学核心是坐禅,禅是印度的一种修行的方法,用现代话说就是练瑜伽。

坐禅实际上是面壁思过,主张全身放松、心地平静,超然于世俗之外。

达摩的徒弟弘忍收了两个出色的徒弟神秀和慧能,这两人接受师傅的教授之后,却产生了完全对立的观点。

两人就菩提和明镜为喻,阐述自己的观点。

神秀的观点属于唯物论,而慧能的观点属于唯心论。

很多人都看不清他俩在争论什么,但就其说过的话而言,两人的观点完全是对立的。

最后,慧能的观点符合师傅所传,接受了师傅的衣钵。

慧能接受师傅指令南下,从那开始禅宗就分成了南北两派。

坐禅是达摩祖师的修行核心,而神秀是支持坐禅的,他继承了师祖的观点。

慧能反对坐禅,这是为何呢?唐朝时佛教非常流行,几乎全部的佛教都在主张坐禅,坐禅也成了最普遍、最经常的修行方式。

到了达摩祖师时,他将坐禅进一步扩大化,将坐禅变成了修行的最主要方式。

慧能明显是弃大流不顾,独树一帜了。

神秀主张渐悟,慧能主张顿悟。

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其实在很早就出现了,只不过各大家没有得出一个最后的结果,神秀和慧能的出现将这一问题的讨论进一步加深。

总之,玄奘和达摩祖师的观点是不同的,他们的佛学主张促进了中国古代佛教的发展,也促进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都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唯识宗名词解释

唯识宗名词解释

唯识宗名词解释唯识宗又称“法相宗”或“慈恩宗”。

中国佛教派别之一。

源出于印度大乘佛教的瑜伽宗,因强调万法唯识”,故名。

实际创宗人为唐代玄奘及其门人窥基。

窥基常住慈恩寺,世称“慈恩大师”,亦将该教派称“慈恩宗”。

唯识宗的基本教义是“心”为实有,“万法唯识”,“一切唯识所现”,认为“识”有八种,即耳识、眼识、鼻识、舌识、身识(以上称前五识),第六意识,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

主张宇宙一切事物都是意识所变现的影象。

客观事物好象是在意识之外(“似外境现”),其实都是在意识之中(“相在识中”),世界除意识以外,一切都不存在,这是一种露骨的主观唯心主义学说。

唯识宗还把世界分为“我”和“法”两大部分。

“我”指生命的主体,“法”指事物及其规律,二者包括了一切物质现象与精神现象,都是八识的显现,是虚伪的假象,“但由假立,非实有性”(《成唯识论》)。

唯识宗又把意识活动分为“能缘”与“所缘”两方面。

“能缘”指意识的能动作用,又称“见分”;“所缘”指意识的对象,又称“相分”。

离开“见分”与“相分”,就没有“我”和“法”。

故曰:“依斯二分,施设我、法。

彼二离此,无所依故。

”为了破除“我”、“法”二执,唯识宗又提出“三性”说。

所谓“依他起性”,是说一切意识活动都互相依赖而生,万事万物又都依赖于心识而生灭;所谓“遍计所执性”,是说万事万物普遍地分别计较,执着心外实有;所谓“圆成实性”,是说要去掉“遍计所执性”,了解万事万物都以心识而生灭,“我”、“法”本来就是空的。

他们认为通过修炼,使自己的认识达到“圆成实性”,就可以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进入极乐世界。

唯识宗企图取消主观与客观的对立关系,把客观世界完全说成是主观世界的作用,认为就是主观方面,能起认识,了别作用的,也不是由于人的身体的物质结构(如眼、耳、心等等),而是纯精神。

他们把哲学的根本问题完全归结为主观的作用,而这主观的作用,又与人的生理、心理条件毫无联系,显然这是十分荒谬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玄奘简介

玄奘简介

玄奘(602~664),汉族,名陈袆,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滑国故城)人。

梵文音译名:摩诃耶那提婆(拉丁字母写法:Mahāyānadeva),唐言中文:大乘天
Mahā摩诃(大)yāna耶那(乘)deva提婆(天)世称三藏法师,俗称唐僧。

唐高僧,佛教学者、旅行家,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唯识宗的创始者之一。

出家后遍访佛教名师,因感各派学说纷歧,难得定论,便决心至天竺学习佛教。

唐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29年,一说贞观元年),从凉州出玉门关西行,历经艰难抵达天竺。

初在那烂陀寺从戒贤受学。

后又游学天竺各地,并与当地学者论辩,名震五竺。

经十七年,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回到长安,组织译经,共译出经、论七十五部,凡一千三百三十五卷。

所译佛经,多用直译,笔法谨严,丰富了祖国古代文化,并为古印度佛教保存了珍贵典籍,世称“新译”。

曾编译《成唯识论》,论证“我”(主体)、“法”不过是“识”的变现,都非真实存在,只有破除“我执”、“法执”,才能达到“成佛”境界。

所撰又有《大唐西域记》,为研究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以及中亚等地古代历史地理之重要资料。

历代民间广泛流传其故事,如元吴昌龄《唐三藏西天取经》杂剧,明吴承恩《西游记》小说等,均由其事迹衍生。

唯识宗难以传承之原因分析

唯识宗难以传承之原因分析

唯识宗难以传承之原因分析法相唯识宗作为中国佛教哲学的一大宗派,曾在南北朝时期初传入华,接着由唐玄奘自印度再次传入中土,并盛极一时。

唐玄奘因此成为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代宗师,被梁启超称为?千古学者之模范?,被鲁迅颂为?中国人的脊梁?之一。

然其开创的学术事业,后来者却难以为继。

法相唯识宗亦好景不长,仅仅是三四十年的光景,就折入了一道衰弱不振的曲径。

对于法相唯识宗的盛衰过程及其历史命运的认识,似乎已成为一段公案,结论如陈寅恪所言:?其忠实输入不改本来面目者,若玄奘唯识之学,虽震动一时之心,而卒归于消沉歇绝。

……其故匪他,以性质与环境互相方圆凿枘,势不得不然也。

?①然而,仔细考察法相唯识宗与中国历史、中国佛教的因缘际合,除了陈寅恪所论之外,应该还有其他的社会、历史因素在发生作用。

一 ?道问学?与?尊佛性?的冲突佛性问题是中国佛教形成及其发展的关键。

中国佛教,实乃中国佛性论的构成。

所以,佛教中国化的路径,贯穿着一道文化主线,即以中国人如何成佛为中心,展开自己的信仰进路。

法相唯识宗在中国的历史命运,恰好就是中国佛性论论争激烈的一个思想的和信仰的焦点。

儒学作为中国文化思想的主体,自其形成伊始,就致力于德性的讲求和德行的生活实践,即如《中庸》所言:?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尽管就儒学思想的体系而言,它也将问学与德性相提并论,但是,它的价值核心却是在于德性之尊,重于德性之尊而轻于问学之道。

在其更高价值追求层面上,儒学则是将问学和德性统括在以圣人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当中。

正因为如此,儒学的价值追求,可以说是在宋明理学之前,基本上是集中在 ?尊德性? 的层面上。

与此相应的是,儒学的认识论追求,体现为重体认、重直觉,直将?德性之知?臵于?闻见之知?之上,所以其哲学特点和文化信仰则以成圣做贤为核心,主张?人皆可为尧舜?。

魏晋时代之后直至唐王朝,虽然其学术文化的发展,呈现为道、玄、佛诸学盛行,但是就儒家思想整体的知识旨趣而言,依然是重于德性之尊,轻于问学之道。

《世界宗教源流史》佛教之二十:唯识宗和华严宗的创立

《世界宗教源流史》佛教之二十:唯识宗和华严宗的创立

《世界宗教源流史》佛教之⼆⼗:唯识宗和华严宗的创⽴佛教之⼆⼗:唯识宗和华严宗的创⽴(1)⽞奘西⾏与唯识宗的创⽴ 唯识宗是流⾏于唐初的⼀个佛教流派,由⽞奘和其弟⼦窥基开创,得名于"万法唯识" 的基本宗旨。

由于该宗侧重于法相分析,故⼜名法相宗。

另外,⽞奘西⾏回国后在长安慈恩寺译经,该宗因地亦名慈恩宗。

唯识宗主要是传播⽆著、世亲开创的⼤乘有宗学说,是由⽞奘直接从印度取来的真经。

⽞奘(公元600 年-664年),俗姓陈,河南偃师⼈,出⾝于将军之家。

投⼊佛门义海后,四处游学,执经问难,深感当时佛教诸家经义差异,难于⾃圆其说,所以决⼼奔赴佛教的发祥地,彻底解决这些疑难。

贞观⼆年(公元628 年),⽞奘从长安出发,逾⽢肃,出敦煌,经新疆及中亚诸国,历尽艰⾟,辗转到达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印度当时最为著名的那烂陀寺,从⼤乘有宗传⼈戒贤学习。

那烂陀寺当时有常住僧⼈4000⼈,加上客居僧俗逾万,研习佛教各部及俗典(如吠陀、因明、声明等)的学者皆有,⽞奘学到了许多知识。

同时他本⼈也因知识渊博,擅长辩论⽽" 声震五竺" ,被尊为"三藏法师"。

戒⽇王曾经在曲⼥城为⽞奘举⾏过" ⽆遮⼤会" ,⼀⼗⼋⽇⽆⼈可敌。

贞观⼗九年(公元645 年)⽞奘结束了17年留学⽣涯,携带657 部梵本佛经及若⼲佛像、舍利回到长安,受到了朝廷极⾼的礼遇。

⽞奘西⾏求法,⾏程5 万⾥,亲践110 国,成了当时最有名的旅⾏家。

弟⼦辨机根据他的事迹写成的《⼤唐西域记》,详细记述了西域诸国的⼭川地貌、风⼟⼈情,成为世界上著名的舆地著作。

⽞奘在回国后的19年间,与弟⼦们有计划、有组织地新译、重译了75部,1335卷佛经,成为我国翻译史上的⼀⼤壮举。

在译经的同时,⽞奘向门⼈详细讲解了唯识宗的基本思想,开始了创⽴唯识宗的⼯作。

⽞奘本⼈倾全⼒译经,著述不多,他的观点主要保留在弟⼦窥基的著作中。

唯识宗

唯识宗


种子识

阿赖耶识中蕴藏着变现世界的潜在功能,即所谓种子。 其性质有染有净,即有漏、无漏两类。有漏种子为世间 诸法之因,无漏种子为出世间诸法之因。从而说明未来 出世者种姓有声闻、独觉与菩萨三乘之别。
共相种子——不共相种子 有漏种子——无漏种子 有为法——有漏法;无为法——无漏法



十一、生,本无今有的叫做生; 十二、住,现在尚存叫做住; 十三、老,形态逐渐衰坏叫做老; 十四、无常,不能常住的意思,在人叫做生老病死,在物叫做 生住异灭,在世界叫做成住坏空; 十五、流转,一切因缘生的事物,都是因果相续,生灭无常; 十六、定异,在无常流转中,不同的因生不同的果,因不同, 果亦各异,叫做定异; 十七、相应,宇宙万有,各从其类,叫做相应,例如瓜的种子 仍可再生瓜,豆的种子仍可再生豆,余可类推; 十八、势速,一切因缘生之有为法,都是生灭无常,刹那不停, 叫做势速;
无为法




虚空无为:虚空遍一切处,既是虚空,自然无生 灭变化,名虚空无为; 择灭无为:用真智选择佛法,修成涅槃之果,证 无为之境界,名择灭无为; 非择灭无为:凡事无能生之因缘或有因而缺缘, 则毕竟不生,合于无为宗旨,名非择灭无为; 不动灭无为:不为苦乐所动的境界; 想受灭无为:灭断一切感性思维,直观证悟的境 界; 真如无为:达到最高真理的精神境界。

明了意识:谓意识依五根与五识同缘五尘,明了取境,好恶长短悉皆 现前,是名明了意识。 五俱意识,与前五识并生,明了所缘之境,故又称明了意识。复可 分为:(1)五同缘意识,系与前五识俱起,且缘同一对境之意识。(2) 不同缘意识,虽与前五识俱起,然缘其他之异境。


不俱意识,不与前五识俱起,而系单独发生作用之意识。亦分二种: (1)五后意识,虽不与前五识俱起并生,然亦不相离而续起。(2)独 头意识,有定中、独散、梦中等三种之别。1.定中意识,又称定中 独头意识。系与色界、无色界等一切定心俱起之意识,乃禅定中发 生之意识活动。2.独散意识,又称散位独头意识。系指脱离前五识 而单独现起,追忆过去、预卜未来,或加以种种想像、思虑等计度 分别之意识。3.梦中意识,又称梦中独头意识。乃于睡梦中朦胧现 起之意识作用。

论玄奘的唯识学境界

论玄奘的唯识学境界

论玄奘的唯识学境界
论玄奘唯识学的理论旨趣主要在于建构形成一种修持成佛的唯识学理想境界而这境界的显现,正是通过人们心体中本所具有的阿赖耶种子识的修炼转智来完成的。

玄奘在
印度求法期间曾经提出了一个有名的“真唯识量”即唯识学的命题全文是这样的:真故 ,极成色 ,定不离眼识 (宗 );自许初三摄,眼所不摄故 (因 ):如眼识(喻 )!这里的宗(命题)因(论据)喻(类比-- 论例)“三支”也就是因明逻辑的三段式。

这个“真唯识量”的意思是说一切客观存在的视觉对象都离不开人的心体中的阿赖耶识其实,它们就是由阿赖耶种子识所变显出来的。

这个命题同宋明理学中的心学派所谓“心外无物”的意思比较接近如果将玄装的“真唯识”命题翻译成比较通俗的语言那就是说:例如视觉依照大乘有宗佛教教义(“真故”所讲人们所共同承认的(“极成”各种可见物质的存在,一定离不开人的视觉;因为人们承认它(色)是属于视觉器官(眼根),视觉对象(色尘)和视觉本身(眼识)这“初三”(即“眼根”、“色尘”“眼识”)所摄而不仅仅是器官的缘故。

所以这种“真唯识”才是构成一切事物的根本原因。

这就是说视觉所感知的对象(色)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客观现象而只不过是视觉本身的一种幻影唯识宗人所追求的正是这种以阿赖耶识变显一切的唯识学境界。

洛阳十大历史名人的介绍

洛阳十大历史名人的介绍

洛阳十大历史名人的介绍
1. 玄奘(602年-664年):唐代著名高僧,汉传佛教唯识宗创始人,以西行取经和翻译佛经闻名,译著有《大般若经》等,著有《大唐西域记》。

2. 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北宋开国皇帝,军事家、政治家,以“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庙号太祖,葬于永昌陵。

3. 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即唐玄宗,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开创了“开元盛世”,庙号玄宗,葬于泰陵。

4. 太平公主(约665年-713年8月1日):唐朝公主,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女,权倾一时,后因诛杀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有功,加号镇国太平公主。

5. 刘协(181年4月2日-234年4月21日):东汉末代皇帝,字伯和,河南洛阳人,在位期间被曹操控制,最终被迫禅让于曹丕,谥号孝献皇帝。

6. 司马炎(236年-290年5月16日):晋朝开国皇帝,字安世,生于洛阳,以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即位,定国号为晋,庙号世祖,葬于峻阳陵。

7. 刘炟(56年-88年4月9日):即汉章帝,东汉第三位皇帝,光武帝刘秀的孙子,以宽容和爱好儒术著称,谥号为章,庙号肃宗,葬于敬陵。

8. 独孤伽罗(544年-602年9月15日):隋朝第一任皇后,河南洛阳人,隋文帝杨坚的皇后,以参预朝政和对“开皇之治”的贡献著称,谥号“文献皇后”。

9. 长孙无忌(?-659年):唐朝初期宰相,河南洛阳人,历任多个要职,封赵国公,主持修定《唐律疏议》,奠定唐朝律法基础。

10. 苏秦(?-前284年):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洛阳人,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组建合纵联盟,任“从约长”,兼佩六国相印。

浅议玄奘与唯识宗

浅议玄奘与唯识宗
21 00年第 0 期 1 第2 6卷 ( 21 ) 总 4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J OURNAL OF EDUCATI ONAL NSm UTE I OF LI PR0VI CE JI N I
NO 01, 01 . 2 0 Vo. 6 I2
To a t lNO 2 . 41
故 。 它包 括 一 切 现 象 种 子 的 总 体 。玄 奘 认 为一 切 ” 现象 都是 由阿赖 耶识 所 变 现 , 由阿赖 耶识 的种 子 所
变 现 。这个 阿赖 耶 识 的 种 子 又 分 为 有 漏 种 子 和 无
《 唯识论 》 了其所 创 唯识宗 的经典 教 义之 一 。 成 成
切 事 物 的形成 和本 质 的唯 心主 义观 点 。 玄奘 的 又一个 主观 唯心思 想里 的基 本思 想就 是
世 界佛 教 的发展 都产 生 了深 远 的影 响 。他 所创 的唯 识宗 被看 做最 接 近 印度佛 学 的宗 派 。
求 法 归 国后 的玄 奘 安 顿后 不 久 , 即开 始 弘 扬 随 佛学 、 译 经 典 、 发 唯 识 因 明。 “比 与 义 学 诸 僧 广 弘
浅 议 玄 奘 与 唯 识 宗
邑 红
( 海师 范 大学 人 文 学院历 史 系, 青 青海 西 宁 800 ) 10 8
摘要 : 隋唐 是 中 国佛 学 的 构 成 时期 , 奘 是 这 一 时期 探 究佛 理 的 一 位 高僧 , 对 中 国 的佛 教 发 展 , 至 对 与 世 界 佛 教 的发 玄 他 乃 展 都 产 生 了深 远 的 影 响 。 本 文 主 要 通过 玄 奘 宗教 思 想 来 阐 述 其 对 唯 识 宗 的创 立 所 起 到 的 作 用 , 以及 对 中 国佛 教 、 界 佛 教 所 世

玄奘“真唯识量”简论

玄奘“真唯识量”简论

玄奘“真唯识量”简论归敬颂:文殊师利妙吉祥,陈那法称理自在。

商羯罗主大乘天,诸传承师莲足礼。

唐代高僧玄奘在印度提出“真唯识量”(又称“唯识比量”)是佛学和因明学发展史上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

奘师因此而获“大乘天”之号,连小乘人也称之为“解脱天”,声名大振于印度全境。

对于“真唯识量”,历史上就连大乘教人内部也异说纷呈,评价不一。

许多唯识理论家把它当作颠扑不破的比量。

日僧善珠甚至盛赞其为“万世立量之正轨”。

但是玄奘的门人定宾却认为不过是权宜之计,“今详三藏一时之用,将以对敌,未必即堪久后流行”。

今之学者,异见分歧之大,势同水火。

有的主张,这是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共比量,它很好地运用了因明格式和规则。

也有的认为“真唯识量”是疏谬不堪的“似能立”(错误的论证),它以自比量冒充共比量,在宗、因、喻三支上普遍犯过,是一个诡辩。

本文广集古今贤哲之说,从因明学角度试为剖析。

一、缘起玄奘提出“唯识比量”之前,在印度学成将还,他已经是一位享有盛名的高僧。

当时南印度有个叫般若毱多(智护)的老婆罗门,他很看不起大乘所主张的心外无境的唯识学说,著《破大乘论》七百颂,宣传小乘正量部心外有境、心境各别的观点,受到小乘各部特别是正量部的欣赏。

智护为什么要破大乘唯识呢?根据窥基法师《因明入正理论疏》,说是因为当时唯识家为了成立大乘唯识之理,立了这样一个论式:宗:真故极成色,不离于眼识因:初三所摄,眼所不摄故喻:犹如眼识正量部指出这个论式有误,认为,“真故极成色”是有法自相,“不离于眼识”是法自相,“离眼识色”与“不离眼识色”是有法差别,你唯识家意许的是“不离眼识色”,既然有法差别有“离眼识色”和“不离眼识色”,则意许就应该是“离眼识色”和“不离眼识色”,可你只说“不离眼识(色)”,这是不完全的,因此,我正量部完全有理由来成立一个与你唯识家的宗完全相反的宗:宗:真故极成色,非不离于眼识因:初三所摄,眼所不摄故喻:犹如眼识。

智护要求与大乘人对决,下了战书,他说他的这部论大乘人连一个字儿也动不了,国王就请那烂陀寺戒贤法师派人来辩论,戒贤法师让海慧、智光、师子光、玄奘法师四人去辩论,海慧他们不摸深浅而有点儿顾虑,玄奘法师就鼓励他们说,小乘三藏我是熟悉的,小乘根本破不了大乘,假如说真的输了,我来承担责任。

玄奘简介及主要事迹

玄奘简介及主要事迹

玄奘简介及主要事迹玄奘(602-664年),唐代高僧,我国汉传佛教四大佛经翻译家之一,中国汉传佛教唯识宗创始人。

玄奘原姓陈,名祎、洛阳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

13岁出家,21岁受具足戒。

曾游历各地,参访名师,学习《涅槃经》《摄大乘论》《杂阿毗昙心论》《成实论》等经论。

因为感到各师所说不一,各种经典也不尽相同,于是决定西行求法,以统一诸说不一的矛盾。

629年(唐太宗贞观三年)玄奘自长安出发,经秦州、兰州、凉州,到达瓜州。

在瓜州,通过胡人向导,得谒敦煌太守,并从他那里得悉伊吾(今哈密)通往西域的捷径。

从此改变了原来取道兰州出玉门关的打算,决定从瓜州出发,入伊吾,经高昌(今吐鲁番),过焉耆、龟兹,再西行翻越葱岭,赴印度取经。

生平事迹如下:(一)西行取经:贞观元年(627年),玄奘向朝廷申请由丝绸之路去西天取经,但未获唐太宗批准。

然而他决心已定,“乃私往西域”。

这一去,就是17年。

(二)潜心译经:公元645年正月,玄奘回到长安。

唐太宗对玄奘的壮举感到十分赞赏,接见并劝慰他:“闻师言,大乘佛法,诸国此土均有传授,师何独舍近求远,更临荒野?”玄奘答道:“大乘教法甚转衰毁,兼赍此经为欲镇护国家,令其国界永无灾患。

”唐太宗觉得有理,对玄奘愈加敬重。

玄奘进入长安的第二年(公元646年),就在慈恩寺开始译经工作。

(三)创立慈恩寺:公元648年五月,西域于阗(今新疆和田)30位君王在于阗总督霍迦·索俱摩的陪同下,同玄奘相见。

于阗国王及诸位君王向玄奘致以崇高的敬意,远近的僧尼和当地名士向玄奘献上鲜花、水果,表达他们对这位大唐高僧的敬仰。

随后,于阗等地的30多位君王敦促玄奘在当地建寺造塔。

(四)晚年生活:公元651年四月,在唐高宗的支持下,大慈恩寺造塔落成,取名“慈恩寺塔”。

这座塔用砖砌成,初建时五层,后加盖至九层。

塔平面为方形,略显锥形,其顶旧损后不复见。

今高约60米,占地81亩。

此后不久,玄奘在慈恩寺专心致力于译经、讲经活动。

唯识宗

唯识宗

• 45岁,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 ,爱国心 切的玄奘大师回到长安。往返共历十七年, 行程五万里。带回佛经52筐,657部。唐太 宗命梁国公房玄龄等文武百官盛大欢迎, 史载当时“道俗奔迎,倾都罢市”。 • 麟德元年(664年),一代佛学大师圆寂。在 安葬玄奘那天,有一百多万人送葬,三万 多人露宿墓旁。
前六识
• 1.眼识:我们的眼睛能看到的东西,就是眼识的功能。注意,眼睛只 能看见,而不会分别;如果你各种各样在区别这个是书、那个是笔, 这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 2.耳识:耳朵具有听的功能,同样耳朵只是具有听见的功能,而不会 区分这个是长笛的声音、那个是小号的声音。一区分,就是意识在 作用了。 • 3.鼻识:鼻子具有嗅觉,但它也只是具有嗅觉功能,一区分香臭,就 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 4.舌识:舌头具有味觉,同样它也只是具有味觉的功能,一区分甜和 咸,就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 5.身识:身体具有触觉的功能。 • 6.意识:意识是第六识,具有认识抽象概念的功能。前五识中有一识 起作用,意识便同时俱起。
唯识宗
• 唐玄奘及其弟子窥基创立。因剖析一切事 物(法)的相对真实(相)和绝对真实(性)而得名。 又因主张“万法唯识”,故亦名“唯识 宗”。玄奘及窥基常住慈恩寺,故亦名 “慈恩宗”。其思想源于古印度大乘佛教 的瑜伽行派。所依经典有《解深密经》、 《瑜伽师地论》等(六经十一论),代表 著作有《成唯识论》。由于教义过于繁琐, 仅三传便逐渐衰微。
• 7.末那识:末那是梵语manas的音译。末那识是意识 的根本,其本质是恒审思量。因为它是执取第八识 (阿赖耶识)的见分或其种子为我,使意识生起自 我意识,所以末那识又称为“我识”。这基本上是 一种我执的作用,由此而形成烦恼的根本。 • 八识中之第七识;华译思量,又译作意,它恒常在 审察,恒常在思量,在审察思量中,念念不忘第八 阿赖耶识为我, 有四个根本烦恼(我痴、我见、我 爱、我慢)跟着它,故我执的成见很深, 烦恼便是 这末那识的执着而生起的。 • 末那识属于潜意识的范围,它本身并不造作善恶之 业,但因它执着自我,所以成为一切众生自私自利 的根源。末那识所执着的我是什么呢?就是最后一 个阿赖耶识。

唯识宗

唯识宗

解析三种能变识
– 阿赖耶识 – 末那识 – 意识及前五识
识的转变与变现
• 识变,由识转变、变现。识变理论说明了主体 所认识的对象皆由主体所变现、提供。《成唯 识论》二: • “然依识变,对遣妄执真实我法说假似言。” • “变谓识体转似二分,相、见俱依自证起故; 依斯二分施设我、法,彼二离此无所依故。” • 八识心王、及各各相应心所,皆能从自体转变 (变现) 出似有实无 (似实实假) 的相分和见分。 见分是能认识的作用,相分是似外境的影像, 依此二分施设 (假说) 我法,而此相、见二分, 是识体转变出来的,离开识体也就没有相、见 二分,这就是识变。
识变有因能变和果能变两层含义
• 因能变──阿赖耶识中含藏的种子,由潜隐的 种子起现行,变生万法之义,亦称生变。此就 因而立能变之义,故变为“转变”的意思,是 “种现相对”。 • 果能变──由阿赖耶识中含藏的种子现行的果, 即指八识由缘虑的作用能变现所缘境,亦称缘 变。此就果而立能变之义,故变为“变现”的 意思,是“体用相对”。 • 识变理论主要是依此果能变。
四分,即指心、心所的四部分作用
• 相分——宇宙万法,皆内识之所变现。相分,是第 八识的色法种子----所谓相分色所变现,而为见分所 缘的境相。在唯识学上,相分摄尽一切所谓客观的 现象。故说:“识所缘,唯识所现。” • 见分——心识的缘虑作用,亦即主观的认识主体。 见分与其所缘的相分,都是识体所变现,摄物归心, 故成其唯识。 • 自证分——对认识自觉加以证知的作用。见分有缘 虑、了别相分的作用,但不能自知其所见有无谬误, 故必须另有一证知其作用者。自证分即识之自体, 故又名自体分。 • 证自证分——对自证分再度证知的一种作用。为证 知自证分有无谬误,于是识体更起一种证自证分的 作用,证自证分不能证知见分(故与自证分不同)。 相分和见分称为“外二分”,自证分和证自证分可 以互缘互证,称为“内二分”,不必再另立一个证 证自证分。

唯识宗的实际创始人窥基

唯识宗的实际创始人窥基

唯识宗的实际创始人窥基作者:暂无来源:《前进》 2021年第3期窥基(632—682),俗姓尉迟,字洪道,祖籍河东道朔州(今山西朔州),出生于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

他是唐代著名高僧,中国佛教唯识宗的实际创始人。

由于其著述常题名“基”或“大乘基”,也称灵基,《开元释教录》始作窥基,故以窥基法师之名流誉后世。

他二上五台山,“道著清凉”,又开创了唯识道场,是五台山佛教唯识宗的开山祖师。

将门之子玄奘高足窥基出身于声势显赫、武功盖世的家庭。

祖父尉迟懿,隋时任代州(今山西代县)西镇将,受封“宁国公”。

父亲尉迟敬宗,曾任“六军卿胄之职”,唐时任左金吾将军、松州都督,受封为江油县开国公。

母亲河东裴氏,于窥基九岁时逝世。

伯父尉迟恭,字敬德,为唐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将门之子、出身显赫的窥基,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擅长文章,“神晤精爽”,完全可以凭借祖荫走上仕途之路,但世态炎凉,让他产生了皈依佛门的念头。

特别是唐僧玄奘取经回国后,受到唐太宗特别优渥,使他强烈地要求成为玄奘的门徒。

一天,玄奘在长安大街上遇见窥基这个“眉清目秀,举措疏略”的英俊少年,遂脱口自语道:“将门之种,不谬也。

脱或因缘,相剃度为弟子,则吾法有寄矣!”师徒相谈甚欢,玄奘便去与其父尉迟敬宗相商。

敬宗说:“伊类粗悍,哪教胜诏?” 玄奘答:“此子器度,非将军不生,非某不识!”这样,在贞观二十二年(648),窥基正式落发为僧,成为玄奘的嫡传弟子。

窥基出家后,先随玄奘居于长安弘福寺,不久迁入大慈恩寺,开始系统学习佛教三藏五明。

显庆元年(656),窥基学业圆满,应诏参与译经,正式成为玄奘的得力助手和心传弟子。

作为自己选中的得意门生,玄奘对其非常器重。

据说,玄奘在慈恩寺为窥基单独传授唯识论时,西明寺的新罗留唐僧圆测用重金买通看门之人,偷听了玄奘的宣讲,等窥基开始宣讲唯识论时,圆测已在西明寺鸣钟集僧开讲了,欲使佛教界有窥基步圆测后尘之讥。

对此,玄奘说,圆测只听了皮毛而未得因明秘传之旨。

中国唯识学者概述

中国唯识学者概述

但是,根据史料记载,唐代以后一直到明清时期,各地都有坚持弘 扬唯识学的僧人存在,并且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时期还形成过 不小的规模。本文将玄奘以后的唯识学者按照时代划分成了唐 及五代、辽宋金元、明清三个阶段,对不同时期的唯识学者典型 代表进行了介绍分析,并在每章的末尾对该时期唯识学者的各种 特点做了阐述,希望能达到的效果有两个,第一是尽最大可能让 众多的唯识学者被后人所了解,展现出不同时代唯识学者的规模、 地域分布等;第二是尽可能总结出不同时代的唯识学者在大的 历史环境中所体现出的时代特性,唯识学的传统在不同的地域、 政权下又有哪些个体的差异性等。
中国唯识学者概述
唯识学自从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国以后不断发展。唐玄奘西行求 法,大弘唯识,并在身后弟子的努力下,使唯识学演变成一个宗派, 成为当时佛学中的一门显学。
唐代中前期,玄奘弟子以及再传弟子是唯识学研习、传播的主力 军,本文把这些人分成了三类加以介绍研究,不同类型的存在是 唯识学经历长期发展后的真实境况。唐末五代,战乱纷扰,唯识 宗和当时的很多宗派一样走向了沉寂,典籍丧失、师承不明等等 因素让很多后人得出了唯识宗

唯识宗是由谁创立的?

唯识宗是由谁创立的?

唯识宗是由谁创⽴的?
唯识宗⼜名法相宗,创⽴于唐代。

由于本宗的创始⼈⽞奘及窥基常住于长安⼤慈恩寺,所以本宗⼜被称为慈恩宗。

⽞奘法师(602-664)是中国佛教历史上最杰出的⼈物之⼀。

他曾经⽤⼗七年时间西⾏求法,历经了千⾟万苦,游历印度五天竺,遍访各地名师,并与唐贞观⼗九年(645)回到长安,带回了从印度搜寻到的佛经六百多部。

在唐太宗⽀持下,先后在弘福寺、⼤慈恩寺等处组织译场,从事佛经翻译。

⽞奘系统翻译了⼤乘佛教瑜伽⾏派的经论,从⽽为唯识宗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翻译过程中,他⼀边翻译⼀边讲解,这期间培养了⼤批弟⼦。

这些弟⼦著书⽴说,发挥了⽞奘所传的学说,也扩⼤了唯识宗的影响。

在这些弟⼦中,以窥基法师的成就最为突出。

窥基(632-682)出⽣于贵族之家。

17岁出家,28岁时参加了⽞奘翻译《成唯识论》的⼯作,并作《成唯识论述记》和《成唯识论枢要》,发挥唯识学精义。

除此以外,他还作了许多论疏,阐述⽞奘所传之学,有“百本疏主”的称号,唯识宗因此⽽盛极⼀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唯识宗是我国隋唐时期形成的佛教十三宗之一。它源于印度
大乘佛教有宗一派。这一派以印度无着和世亲开端,中经印度戒
贤,终由我国唐代著名译经家玄奘及其弟子窥基所创立。
唯识宗又名法相宗,其特点是首先分析世界各种物质的和精
神的现象 因此被称为法相学;其次论述主观意识如何变现出这些
现象,被称为唯识学。可见,法相学是唯识学的开端,唯识学是法相
感到各派学说在成佛途径上相互差异,而且有些与佛教经典不合。
例如,是所有人都能成佛,还是只有部分人能够成佛;人是在经过
累世修行之后成佛,还是现世死后即可成佛?这些问题都是佛教徒
最关心的问题,然而各派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能取得一致看法。
玄奘听说印度那烂陀寺戒贤法师讲授《瑜伽师地论》,能够融通各
琐的修证,可以转识成智,回归本体。唯识宗认为阿赖耶识存在于
众生之中,它包含受污染的有漏种子和至善清洁的无漏种子,有漏
种子使人陷入现实世界的苦海,只有经过不断积善熏习,才能转为
无漏种子。阿赖耶识的种子并不因人死而消灭,它会转入人的来
生,只有经过长期的修行,就会灭尽有漏种子,把识变为智慧,就能
南宗创始人惠能相等。
玄奘的著作现在已经散佚,他所翻译的佛经《成唯识论》集中
体现了他的宗教思想,因而被这一派教徒奉为经典。他的弟子窥基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这一宗派的理论体系,著作近50种,其
中主要为《成唯识论述记》。因此,我们在这里主要依据这两部书分
析唯识宗的思想。
唯识宗继承印度佛教大乘有宗的传统,不是单纯否定客观世
用是触形,意识的作用是知觉,以全部外境为认识对象。第七识划
为一类,它不以外境为认识对象,而是以阿赖耶识为依据,其作用
是思量自我,固而又称思量识。第八识划为一类,它包含着智慧的
种子,也叫种子识,其作用是指挥前七种识分别起作用,是前七识
的根本依据。
唯识论者在论证八识变现外境时,提出了见分和相分的概念。
心理活动等等。第七识末那识只变现出一个似我的相分,第八识阿
赖耶识变现出客观世界,因为它包含种子种子和前7识相互影
响,因缘而生万物,既然种子是精神方面的,它所产生的万物自然
也是精神方面的,目的在于用种子学说解释世界起源。可以看出,
八识是先由自身变现出它们所认识的外境,然后再去认识这个外
境。由于唯识宗把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剥夺得一干二净,所以他们
于物质的嫌疑,所以他们说物质性的根不能起认知作用,最多只能
对认识起点辅助作用,主要是非物质性的净色根在起作用。可见,
唯识宗为宣传六根清净,在认识的主观能力方面取消了认识的物
质性,陷入了彻底的唯心主义泥坑。
唯识宗的理论归结为一点,就是要论证客观世界是本体识的
产物,他们认为起决定作用的是阿赖耶识。在宗教实践中,经过烦
学的终结,二者分别是这一学派的前后两个阶段。从这个意义上
说,称它为法相唯识学更符合实际情况。
玄奘俗姓陈,少年时期因家境贫寒,出家为僧。他勤奋好学,游
历足迹遍及今天的河南、河北、四川、陕西等地,从师十几位高僧,
于公元627年到达唐都长安。玄奘在国内游学期间,继承了国内的
摄论、地论、毘昙、涅槃、成论各学派,对各派有深入研究。但他同时
独立存在的客体,而是由内识这一本体变现出来的。《成唯识论》
说:“确实没有客观存在的色法,只有内识变现而生色法”;“确实没
有客观外境,只有内识变现而生外境”;“各种法相都不能离开识而
独立存在,人们应当相信一切都是识的产物。”唯识宗所说的作为
世界本体的识和其他教派的中道、真如本体一样,被他们说成是永
给自己创造一条通向天国之路,修炼成佛。
唯识宗尽管在否认客观世界物质性方面是隋唐佛教中最彻底
的宗派,但它从印度照搬大量名词概念,进行烦琐的名相论证,不
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一般人难于接受,所以在唐初盛行一个时
期以后便衰落了,退出了佛教历史舞台。
受、思、想、欲、胜解、念、定、慧、信、惭、愧、无贪、无瞋、无痴、精进、
轻安、不放逸、舍、不害、贪、瞋、痴、慢、疑、恶见、忿、恨、忧、恼、嫉、
悭、诳、谄、害、骄、无惭、无愧、掉举、惛沈、不信、懈怠、放逸、失念、
散乱、不正知、悔、随眼、寻、伺五十一种心理状态;色法十一种,包
括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法处所摄色十一种;心不相
恒不变的最高境界,人们只要证悟了识能变现百法,就达到了成佛
不灭的境界。
唯识论者在宣传成佛时采用了从本体到百法,再从百法返归
本体的认识论。具体说来,就是利用相对主义的诡辩论证由本体的
识到八识,再利用唯心主义的臆断论证由八识到世界,为最终证明
本体识的存在进行了烦琐的论证。
玄奘与窥基等人由本体识推衍出八种范畴,这就是眼识、耳
小乘教义,于是著《会宗论》调合大乘空、有二宗,并以此战胜了小
乘教徒的挑战,取得了比印度佛教还宏大的成就。玄奘于公元645
年携带大批梵文佛经回国,在长安大慈恩寺集僧徒译经,历时19
年,共译出75部梵文经卷,共计1350卷。由于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精通佛教经典
中的经、律、论三藏,佛教徒因称他为三藏法师,名声与地位和禅宗
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和阿赖耶识。这八种识被他们说
成是相互制约的整体结构。本体识要认识外界,必须借助八识,它
们在认知方面起着不同作用。唯识论者把前六识划归一奘,这六识
都以外界为对象,与外界直接发生联系。眼识的作用是辨色,耳识
的作用是闻声,鼻识的作用是嗅气,舌识的作用是尝味,身识的作
所谓见分就是识的认识能力,相分就是识的认识对象。唯识宗认为
人之所以有外境的感觉,是由于八识变现出来的相分,而没有真正
离开主观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外境。也就是说,不论自然方面还是精
神方面,全都是相分,例如眼识变现出色,耳识变现出声,鼻识变现
出气,舌识变现出味,身识变现出形,意识变现出各种感情状态和
界的物质性,比大乘空宗各派把世界说成空幻不实更具有严密的
理论体系,它把世间一切现象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然物质现
象,称之为色法;另一类是精神心理现象,称之为心法。色法和心法
总共包括一百法,即心法八种,包括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
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八识;心所有法五十一种,包括触、作意、
的认识过程并非主观见之于客观,而是主观自我认识,也就是先由
八识变现出各自的认识对象,然后再去认识。
玄奘等人认为只取消了认识对象的客观性还不够,必须把其
有认识能力的眼、耳、鼻、舌、身、意等物质基础加以否定,才能达到
彻底的效果。佛教把认识的载体部分叫做根,称眼、耳、鼻、舌、身、
意为六根,其作用是感知外境。唯识宗认为这种教义仍有意识依赖
种学说,于是立志到印度求经。他于公元629年西行,历经西域16
年,到达北天竺摩揭陀国的那烂陀寺,从戒贤法师国,前后经过4
受《瑜伽师地论》。此外,玄奘在今天印度境内的迦湿弥逻国向僧称
学俱舍论,在钵伐多国学摄论,在那烂陀寺附近的杖林山向胜军法
师学唯识论等等。由于玄奘在印度各地广泛接触著名论师,精通大
应法二十四种,包括得、无想定、灭尽定、无想灭、命根、众同分、生、
老、住、无常、名身、文身、句身、异生法、流转、定异、相应、势速、次
第、时、方、数、和合、不和合二十四法;无为法六种,包括虚空无为、
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不动灭无为、想受灭无为、真如无为六法。
在唯识宗看来,这一百法不论属于物质方面还是精神方面,都不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