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空气的成分(第一课时)学案

合集下载

《空气的成分》第一课时参考教案

《空气的成分》第一课时参考教案

2.1 空气的成分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空气的成分,说出各成分的大致含量(2)了解混合物及纯净物的概念。

2.过程和方法:通过对空气成分的认识,了解和区分混合物与纯净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空气的成分及其作用,以便更好的服务于我们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教学重点】: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其体积分数,混合物与纯净物。

【教学难点】:混合物与纯净物的概念及其运用。

【教学工具】:用于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器材;相关各种气体用途的图片;多媒体视频;小黑板等。

【教学方法】:在小学科学课和初中生物课中,学生对空气和呼吸作用已有一定的认识,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通过[实验2-1],由学生推理出结论:空气中含有约1/5体积的O2,这些O2在燃烧过程中被消耗掉。

要向学生讲解烧杯中的水倒流人集气瓶内的物理学原因。

空气各种成分的含量多少是以体积分数表示的。

部分学生对体积分数的概念不易理解,必要时可向学生解释:对照课本空气成分的体积分数表中数据,若把21mLO2、78mLN2与0.94mL稀有气体、0.03mLCO2以及0.03mL的水蒸气或其他杂质混合到一个100mL的容器内,各种气体是极易扩散均匀的,这样就人工造成100mL空气了。

每种气体的体积与总体积相比,就是这种气体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既是相对稳定的,又不是绝对不变的,这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有必要向学生说明。

在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的不同时间里,空气的某些成分的含量会发生变化。

例如,人口密集或工厂密集的地区,CO2的含量会偏高。

人们常把CO2、H2O和其他杂质称为空气的可变成分,它们占空气的分数虽然很少,但其效果不容忽视。

在学习N2和稀有气体的用途时,要充分利用图2-5,培养学生性质决定用途的学科思维方法。

在学习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时,要紧密联系有关实验事实和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要注意分析对比两者的异同点,结合有关习题,指导学生运用概念。

第一节《空气的成分》导学案.

第一节《空气的成分》导学案.

第四单元第一节《空气的成分》第一课时导学案使用时间:2012.2.20 班级姓名学习小组一、学习目标: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结合社会生活了解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3、初步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观察、记录,并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

二、重点和难点:空气的成分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三、课前预习:1、原始大气是以、、和等气体为主要成分,在绿色植物出现以后,植物依靠吸收,放出,氧气分别与一氧化碳、、甲烷、氨作用,使它们转化为、和。

经过数十亿年的变迁,终于形成了现在的大气层。

2、()得出了空气是由()和()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的结论。

后来陆续发现了(),才认识到空气中除了氧气和氮气之外,还有其他成分。

3、实验证明:空气的成分按()计算,大约是:氮气占()、氧气占()、稀有气体占()、二氧化碳占()、水蒸气和杂质占()。

4、观察课本82页空气中各种气体的沸点,回答问题:在工业上怎样将空气中的各成分分离出来?空气液化(由气体转变为液体)时首先液化的气体是;汽化(由液体转变为气体)时首先汽化的气体是。

5、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成分主要性质主要用途氧气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不易溶于供给呼吸、医疗、炼钢、宇宙航行、气焊等水。

化学性质:氧化性氮气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不易溶于水。

化学性质:不活泼、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化工原料、保护气、食品充氮做防腐剂稀有气体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通电会发不同颜色的光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作保护气,制多种用途的电光源等。

四、学习过程:一、认识空气的组成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1、该实验的原理是:用氧化法反应掉密闭系统里的氧气,使氧气转化为固体物质。

密闭系统里减小的气体体积,即是密闭系统里氧气的体积。

2、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在加热的情况下,_______能跟空气中的_______反应,生成 ____色的_______。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设计:4.1《空气的成分》(第1课时)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设计:4.1《空气的成分》(第1课时)

第一节《空气的成分》(第1课时)一、教学内容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空气的成分》是鲁教版九年级第四单元的第一节内容。

本单元选择空气作为初中化学中接触具体物质的开端,不仅因为小学对空气的知识已有过介绍,更重要的是因为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最为密切,通过对它的了解,可以比较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

选择以空气为题,开始这一单元的教学活动,符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教育”的原则的。

(二)教材主要内容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采用实验探究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二、教学对象分析初中生的思维方式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知识,通过从定性向定量的分析和推理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三、教学设计思想1.运用化学史实创设问题情境,既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的教育;同时通过对拉瓦锡实验的深入思考,为实验探究奠定基础。

2.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通过问题组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的装置和步骤,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使学生在思维的引导下进行实验探究,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思维。

3.引导学生超越具体知识的学习,通过概括提炼,上升为基本思路和方法。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含量。

初步体验简单的实验设计、观察实验现象并加以描述,对相关实验现象能给出合理的解释。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探究,让学生学会从混合气体中除去某种气体进而测定其含量的方法,并了解如何分析造成实验误差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了解化学史实,明确严谨的科学态度是探究实验成功的基础,体会科学发展的艰难和曲折。

2、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五、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探究过程难点:引导学生设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探究方法、探究原理六、教学过程用谜语引入,同学们深吸一口气,然后屏住呼吸,比一比看谁坚持的时间长!你能坚持多长时间?学生体会空气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第四单元第一节空气的成分学案(第一课时)(1)(1)

第四单元第一节空气的成分学案(第一课时)(1)(1)

空气的成分一、学习目标:1、在认识空气组成的基础上,了解空气是混合物2、结合社会生活了解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3、学会并理解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学习从混合气体中除去某种气体进而测定其含量的方法。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空气的组成。

难点: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三、学习过程:(一)探究新知:学习活动一、认识空气的组成:干燥洁净的空气中含有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学习活动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1、课本P79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⑴你明白这个实验的原理是什么吗?⑵根据实验原理你认为为什么选用铜粉?⑶给铜粉加热时为什么要不断推动注射器?⑷你认为实验结论是什么?⑸如果上述实验中,两位同学的实验结果差别较大,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①②③④⑹为什么这个实验可以证明空气是混合物?2、课本P99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通过例题讲解)三、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工业将空气分离的方法是通过,将空气,然后蒸发液态空气,利用空气中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不同,从而将各种气体分离出来。

成分主要性质主要用途氧气化学性质:供给、支持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氮气化学性质:化学性质不活泼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制和的重要原料常用作;等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用于等食品包装中气体要求:①②③(二)典例剖析:小明同学为了探究空气的成分,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导管上的弹簧夹夹紧,在燃烧匙中装满红磷,把燃烧匙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红磷后,迅速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小明观察到红磷在瓶内继续燃烧,瓶内充满白烟,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瓶内白烟消失后,发现燃烧匙内红磷有剩余。

把导管的另一端插入盛水的烧杯中,打开弹簧夹,水进入集气瓶。

(1)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

(2)水进入集气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1 空气的成分 教案设计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1 空气的成分 教案设计
3、教师引导学生以具体的物质如氧气、空气为例,水到渠成地引出混合物、纯净物的概念。
学生在感受空气成分的基础上认识到空气是一种混合物,而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为纯净物。
举例:
天然水、天然气、食盐、纯净水、氢氧化钠溶液。
阅读P76“多识一点”了解空气成分的发现。
二、空气各成分的用途
(引入)空气不仅是生命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他的各个成分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用途。
1、工业获得各气体的方法
2、用途
学生阅读教材P76-77,了解工业分离空气的方法。
学生讲述分离过程:首先利用降温加压使空气液化,然后蒸发液态空气,利用各成分的沸点差异,控制蒸发时的温度,从而使其空气中分离出来。
阅读教材P77
归纳:氧气可以供给生物呼吸,支持燃料燃烧,食物保护气,液氮可用于制冷。
[实验探究4-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思路:
如何将密闭容器中的氧气消耗掉而有不产生新的气体?如何测得消耗掉氧气的体积?
然后再给学生讲清该实验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操作要领,最后再把学生的思维扩出去:你还能设计那些实验?
学生讨论并表述观点,在明确实验思路及原理后,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注意操作要领,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1/5。
课题:空气的成分(第四单元第一节第一课时)
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用实验事实说明空气是混合物。
2、了解空气中各成分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3、了解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认识保持空气洁净的重要性。
过程方法
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科学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教育。

初中化学教学学案《空气的成分》

初中化学教学学案《空气的成分》

初中化学教学学案《空气的成分》第一节空气的成分【学习要求】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认识空气质量报告,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

3.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用途。

4.通过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重点】空气的组成的测定探究【学案设计】一、空气的组成1.知识回顾:通过你已有的知识,你知道空气中有哪些物质么?2.阅读课本P60图,填写下列空白。

空气的成分体积分数3.结合下列实验装置,阅读课本P62,了解实验过程。

【问题组一】(1)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所选用的反应物应满足什么要求?(2)受拉瓦锡启发,请你试着设计一套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

【探究活动一】进行课本P61 活动天地的探究实验,回答下列问题:【问题组二】(1)实验现象: 。

停止加热后冷却至室温,注射器内气体体积为 ml ,则消耗掉的氧气体积为 ml 。

(2)实验原理: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3)根据以上实验现象,你能得到什么结论?(4)为什么加热时,要同时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5)甲同学在实验结束后观察到注射器内剩余23mL 气体,而乙同学的是28mL ,你认为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形成知识】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要保证实验成功,需满足哪些条件?(提示:可以从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以及实验操作上进行思考)【知识运用】1.通过下表,填空:2.小红和小丽想亲身感受科学家的探究历程,他们选择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粗略测定》为探究内容。

首先,她们讨论如下:(提示: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 (1)小红认为,选择的药品既要消耗氧气,又不会与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

她应该选择 (填选项) 。

A.蜡烛B.木炭C.红磷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保证 。

(2)小丽设计了以下两套实验装置,你认为合理的是(填选项) 。

A B水 红磷 水 红磷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首先应保证该装置的 性良好。

4.1 空气的成分 学案(鲁教版八年级全)

4.1 空气的成分 学案(鲁教版八年级全)

第一节空气的成分一、认识空气的组成请阅读课本80页内容,填写如下:原始的大气是以、、、和等气体为主要成分的。

在绿色植物出现以后,植物依靠光合作用吸收,放出,分别与一氧化碳、甲烷、氨作用,使它们转化为、和。

经过树十亿年的变迁,终于形成了现在这个以和为主要成分的地球大气层。

问题、1体积空气中约含体积的氧气。

你能通过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吗?——1775年,国化学家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组成;最后,他得出了的结论。

1892年,国物理学家发现,从空气中分离得到的氮气密度与分解含氮物质所得的氮气密度之间总有。

他没有放弃,与国化学家合作,终于发现存在一种性质“懒惰”的气体——,后来又陆续发现了、、等其他稀有气体。

二、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在工业上通过,使空气液化,然后蒸发液态空气,利用,使其在不同温度下气化,再冷凝,从而将各种气体分离出来。

提示:工业制氧气属于变化。

三、关注空气质量通常情况下,空气中各成分所占的比例保持相对稳定。

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特别是和产生的废气源源不断的排放,使空气中和的含量不断增加,造成了空气污染,导致空气质量下降。

你知道吗?——认识空气质量报告城市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A 65 二氧化硫Ⅱ良B 109 可吸入颗粒物Ⅲ1 轻微污染C 100 可吸入颗粒物Ⅱ良表中的空气污染指数是,按一定的方法处理,变成大家熟悉的之间的数字。

污染指数是一个数值,数值小表示,数值大表示。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等。

思考:①空气质量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哪几项?②空气污染的危害有哪些方面?1、严重损害人体健康 2、影响作物的生长 3、破坏生态平衡] 4、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被破坏和酸雨等。

{练习}1、有五种物质:①汽车排出尾气形成的烟雾②石油化工厂排出的废气③天然水蒸发成水蒸气④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⑤煤燃烧产生的烟尘。

其中能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是A、③④B、①②⑤C、③⑤D、①③④2、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①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空气的成分》教案1

《空气的成分》教案1

《空气的成分》教案1一、教学目标1. 了解空气的组成和构成。

2. 掌握空气中各种气体的比例。

3. 理解空气的特性及其重要性。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探究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空气中主要的两种气体。

2. 通过实验感知空气的实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材、实验器材(瓶子、蜡烛、水杯、氧气瓶、气球)。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实验记录表。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0分钟)1. 教师引入本节课的话题,通过提问激起学生对空气的好奇心。

- 空气对我们来说有什么重要性?- 空气是什么?由什么组成?2.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步骤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让学生打开课本,引导学生一起阅读《空气的成分》这一部分的内容。

2. 教师通过讲解,将空气的组成和构成以及各种气体的比例进行介绍。

- 氮气、氧气分别占空气的百分比是多少?- 了解其他在空气中存在的气体。

步骤三:实验探究(2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感知空气的实质。

- 实验1:通过点燃蜡烛,倒上水杯等实验,让学生观察燃烧的现象。

- 实验2:使用氧气瓶和气球,让学生进行实验,对比观察。

2. 学生记录实验现象,并进行思考和探究。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帮助学生理解空气中氧气的重要性。

步骤四:研究小结(10分钟)1. 学生进行小结,总结本节课的研究内容。

2. 教师进行复,澄清学生可能存在的疑惑。

步骤五:课堂作业(5分钟)1. 学生完成课后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自主阅读相关科普资料,扩大知识面。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让学生对空气表现出好奇和兴趣,引发学生思考空气的重要性。

在知识讲解环节,通过举例子、比例等方式,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到空气的成分及其重要性。

在实验探究环节,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和观察,加深他们对空气实质的理解和认识。

在研究小结和课堂作业环节,让学生对本节课的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并进行巩固练。

教学中要注意与学生互动,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参与,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思考和观点。

空气的成分学案

空气的成分学案

空气的成分学案1. 引言空气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

了解空气的成分对于我们理解环境的影响以及保护生态系统至关重要。

在这个成分学案中,我们将探讨空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它们的来源和作用。

2. 气体成分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和一些稀有气体组成。

氮气占据空气的大部分,约78%,它的主要来源是大气中的闪电和生物过程。

氧气占据空气的约21%,它是动物呼吸和燃烧过程中必需的。

其他稀有气体如氩气、氪气和氙气等只占据空气的极小部分。

3. 水蒸气水蒸气是空气中存在的另一个重要成分。

这是由于蒸发、植物呼吸和地表水蒸发等过程产生的。

水蒸气的含量在不同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下有所不同,从亚热带到极地地区都有存在。

水蒸气对气候和天气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4. 悬浮颗粒物空气中还存在着各种悬浮颗粒物。

这些颗粒物通常包括尘土、花粉、烟雾和大气气溶胶等。

它们的大小和组成有很大的差异,可以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一些细小的颗粒物可以被吸入到肺部,导致呼吸道疾病。

5. 空气中的其他成分除了气体和悬浮颗粒物之外,空气中还存在一些重要的成分。

其中一个是二氧化碳,它是动植物呼吸以及燃烧等过程的副产品。

二氧化碳的含量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此外,空气中还含有一些有机化合物、有害气体和化学物质,它们的来源包括工业排放、交通排放和农业活动。

6. 空气质量和污染空气的成分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不同地区的空气质量可能会受到污染物的影响而变得不同。

常见的空气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臭氧等。

这些污染物来源于工业排放、车辆尾气、燃煤和焚烧等过程。

长期接触污染空气可能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健康问题。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县关庙镇中心学校九年级化学上册 4.1 空气的成分学案(一)(无答案)(新版)鲁教版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县关庙镇中心学校九年级化学上册 4.1 空气的成分学案(一)(无答案)(新版)鲁教版
2装置不能____________。
3红磷在瓶中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会使气体膨胀,气压增大,抵消氧气的消耗而引起的气压减小,所以,一定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打开止水夹。再观察记录。
4在空气中点燃红磷后要迅速伸入集气瓶并 塞紧瓶塞,太慢,红磷燃烧放出的热会使瓶中的空气跑出一部 分,进入瓶中的水______瓶子容积的五分之一。
实验的化学方程式
讨论交流:⑴通过红磷在瓶中未能全部燃烧,判断:瓶内氧气是否完全被消耗?
结论:通过吸入约占集气瓶容积五分之一的水,说明氧气 约占空气 总体积的_____分之____。还可同时说明余下气体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性质。
练习
试验后发现测定出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小于广口瓶容积的1/5。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
4、课堂训练
1.最早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这一结论的是()
A.英国科学家道尔顿B.法国化学家拉瓦锡
C.英国化学家普里斯 特里D.瑞典化学家舍勒
2.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氮气大约占78%B.氧气大约占2 1%
5.我们已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图2-1-1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时,燃烧匙里为什么要盛过量的红磷?
(2)在实验中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
A.清新、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B.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气,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空气
C.把空气中的其他成分都分离出去,只留下氧气,会更有益于生命活动
D.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防止空气污染极其重要
4.空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__________,空气的成分按__________计算,大约是:氮气__________,氧气__________,氩气__________,二氧化碳__________,其他气体____ ______。

初中化学 第一节 空气的成分(第一课时)教案

初中化学  第一节 空气的成分(第一课时)教案

初中化学: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一节空气的成分(第一课时)
一、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小学科学课的学习,已经知道空气主要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

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也能及时了解全国各主要城市和当地的空气质量状况,也一定感受到了空气污染的危害。

他们在接触该课题时,感兴趣的是:怎样通过化学实验探究空气的组成?除氮气、氧气外,空气中还含有哪些物质?科学史上,是谁最先发现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污染与防治跟化学有什么关系?….…因此,教学的起点应定位于学生充分发表他们对空气的认识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分析如何设计较为精确的化学实验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如何通过实验验证污浊环境中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防治空气污染,化学能做些什么?总之,应让学生思考:化学上怎样研究空气?由此使他们产生探究的冲动。

二、教学目标
1.追寻着科学家研究空气成分的足迹,了解空气的成分的发现史。

2.记住空气的组成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知道空气是一种混合物。

3.能设计实验准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在实验过程中体会从混合气体中除去某种气体进而测定其含量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
四、实验用品
铁架台(铁夹)、硬质玻璃管、注射器、气球、橡胶塞、酒精灯、铜粉五、教学流程设计: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教学过程。

《空气的成分》(第一课时)教案

《空气的成分》(第一课时)教案

《空气的成分》(第一课时)教案【学习目标】1、能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各主要成分占空气总体积的体积分数;2、学会用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

【学习重难点】用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知识链接】猜谜语:一物到处有,用棒赶不走.眼睛看不见,手摸也没有.咀嚼没滋味,没它活不久.【谜底:空气】【导学新知】我们每时每刻都要吸入空气,空气成分的微小变化甚至会对人类的生存产生巨大的影响。

你知道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吗?我们如何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呢?【自主学习,组内交流】阅读课本P78页的内容,明确以下几个问题:(不明白的同学可以将问题带进小组讨论)1、空气是由一种成分组成吗?它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2、现在空气中的成分有哪些?分别占多少?3、哪些生活事实或者实验能够证明空气中有氧气?【组内合作,师生互动】既然空气是混合物,那么我们如何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79内容,解决一下问题.1、要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你的思路是怎样的?思路:2、药品的选择:在做此实验时,你对药品又怎样的要求?3、实验步骤:【小组讨论】结合以上实验,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问题:1、实验过程中,你观察到那些实验现象?2、此实验成功的关键在哪?(可能造成误差的原因)3、本实验反应的文字表达式:4、本实验中小气球的作用:【拓展延伸】请同学们考虑,我们在实验室中还可以采用哪些方法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呢?参考老给你们提供的图示,分析一下他们的原理。

【堂清】1、夏天从冰箱里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饮料外壁会潮湿,说明空气中含有()A.氮气B.氧气C.水蒸气D.二氧化碳2、理要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

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的是()A.木灰B.硫磺C.铁丝D.红磷【谈收获】【作业设计】伴你学第二页1---6题;;选作7.8【教、学反思】。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4.1:空气的成分_教案1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4.1:空气的成分_教案1
对于本课题的学习,学生们也具备相应的科学知识,所以实验思路、反应原理都不会有太大问题,但是由于刚开始接触化学实验,有些实验操作还有可能出现一些问题,由于刚刚接触探究活动,对探究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也可能估计不足,因此开放的讨论和教师适当的指导很有必要,但总的探究过程可以放开让学生大胆去做。
3.教师引导学生以具体的物质如氧气、空气为例,水到渠成地引出混合物、纯净物的概念。
学生用自己想到的方法或用书上的方法课前采集操场上空气样品,课上采集教室内空气样品,利用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性质进行对比实验,通过观察到现象的不同而亲身感受到通风不畅环境中的空气与新鲜空气的区别,增强环保意识。
通过验证通风不畅环境中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及一些有害气体,让学生增强环境意识。
学生积极、热切地通过多种形式来表述自己对空气的认识。
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经验之间、在日常生活与科学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通过对已有知识经验的运用、改造来学习新知识。
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挥;给学生一个机会,他们会还你一个惊喜。
2.教师总结学生们的表述并提出新问题:今天我们的认识需要再深入一步,研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怎样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呢?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储备对空气进行重新审视,较为理性地、科学地整理自己对空气的认识。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的知识,围绕科学的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课题开展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教育。
一、认识空气的组成
1.教师组织学生展示研究成果,倾听学生们的争论和发言,随学生们的表述板书出空气中含有的物质,并时时点头或用贴切的话语对学生们的表现表示赞许。
学生在感受空气成分的基础上认识到空气是一种混合物,而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为纯净物。

《空气的成分》第一课时参考教案1

《空气的成分》第一课时参考教案1

2.1 空气的成分第一课时一、教学设计思路【教材分析】本课的教学内容为第二章课题1空气的第一课时。

要求学生通过对空气成分的探究,了解空气的组成。

教学重点为空气的组成、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教学难点为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教学理念】本课题主要采用问题探究来设计教学,始终贯穿“设置主题――分析思考――实验探究――总结交流”的教学流程,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学和探究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教学流程】引入课题探究1:证明空气的存在探究2:探讨空气成分(包括:空气中有哪些物质;科学家探索空气成分的历史与评价等)探究3: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探究4: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药品选择及量化测定。

【教法探讨】首先通过猜谜的形式引入课题,使学生兴趣盎然的进入教学情景。

指导学生阅读拉瓦锡探究空气的实验,以期达到以下目的: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②通过科学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作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③初步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④初步了解拉瓦锡的实验原理,启发学生理解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原理。

对于教材上的实验2-1(如图),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演示:在实验过程中适时地向学生提问,设置悬念让学生思考、做出假设或得出结论。

如:①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有哪些现象?②为什么打开止水夹后烧杯中的水就会进入广口瓶中?③进入到广口瓶中的水的体积相当于原广口瓶中哪种气体的体积?④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⑤完成该实验有哪些注意事项?⑥实验过程的误差分析等等。

在上述问题中,对问题③的理解大多数学生可能有困难,本人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学生实验(如图),便很好地将这一难点突破了。

对于问题⑥的误差分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得出产生误差可能有以下原因:①装置气密性不好;②红磷不足,没有把氧气耗尽;③没有等到冷却就打开止水夹;④导气管的体积被忽略不计了,同时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还有一个主要误差是来自于燃烧方式本身。

空气的成分第一课时教案

空气的成分第一课时教案

课题: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一节空气的成分课标要求:教材教法分析:本课题包括三个部分,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

这三部分内容密切联系,并逐步深入。

本节教学内容主要以科学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

通过实验探究有可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体验实验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

在此过程中不仅得出了空气的成分,而且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内容和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内容为第二章课题1空气的第一课时。

要求学生通过对空气成分的探究,了解空气的组成。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2)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的实验操作,观察、分析、了解空气的组成。

(2)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的比较,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养成探究问题的良好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知识点(重点、难点):重点: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难点:从通过实验探究空气的组成。

教学方法:实本课题主要采用问题探究来设计教学,始终贯穿“设置主题――分析思考――实验探究――总结交流”的教学流程,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学和探究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实验准备: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装置(详见教材P23)、500mL量筒、100mL量筒、10mL量筒、500mL烧杯、红磷、水、火柴。

……学习过程:3、多识一点(76页)1775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第一次明确提出空气是由和组成的。

1892年,英国物理学家雷利与英国化学家拉姆赛合作,经过两年多精确的实验研究和推理分析,发现在空气中还存在一种性质极不活泼的气体——。

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信息链接】A 铜+氧气→氧化铜(黑色固体)B 碳+氧气→二氧化碳(无色气体)C 镁+氧气→氧化镁(白色固体)D 镁+氮气→氮化镁(淡黄色固体)E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白色固体)你认为选择药品比较合适,并说出观察统计数据阅读课本76页知识,完成下列问题,与同学们交流利用化学史进行严肃认真,敢于创新的优良品质的教育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你选择的理由?【实验活动探究一】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如图乙)向集气瓶内装入少量水,并作上记号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学案
第四单元第一节空气的成分(第一课时)
知识点一:认识空气的成分
【知识梳理(一)】
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约占,氧气约占,氩气约占,二氧化碳约占,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

2.空气成分的发现: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____ 和____ 组成的,其中___ _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反馈练习(一)】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空气成分的是()
A.二氧化硫B.氮气C.氦气D.二氧化碳
2.空气中含量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氧气B.氮气C.水蒸气D.二氧化碳
知识点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参考资料:
1.在加热条件下铜在空气中只和氧气反应生成黑色固体氧化铜。

2.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3.蜡烛在点燃的条件下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4.镁条在点燃的条件下和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氮气都能发生化学变化。

5.红磷在点燃的条件下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

我们可选择哪一种药品来进行本实验_________
选择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实验探究一】
利用铜粉与氧气反应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原理:利用加热的铜粉将硬质玻璃管及注射器中的
消耗,注射器内气体减少的体积就是。

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2)装置:
(3)实验步骤:
测量硬质玻璃管体积的方法是;气球的作用:;加热时不断推拉注射器的目的:;玻璃管冷却到室温时,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出的目的是
(4)实验现象:铜粉由色变成色,活塞先向移动,后向移动。

(5)实验结论:该实验可以证明空气是混合物。

(6)反思:实验结果偏低的原因可能是;实验结果偏高的原因可能是。

该实验可以证明空气是混合物。

(7)本实验应该注意事项:
①装置方面
②药品方面
③操作方面
【实验探究二】
1.原理:利用红磷燃烧完全消耗空气中的_____,导致装置内气体的压强
变,恢复至室温时的体积即为氧气的体积。

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2.实验现象:
3.反思交流:实验结果偏低的原因可能是
4.推测瓶内剩余气体的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反馈练习(二)】
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