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外管人案例解析大全_制度是约束,还是激励
制度外管人案例解析大全_猫头鹰的管理启示
案例猫头鹰的眼--睁一眼,闭一眼,管理则讲究”小节不拘束,大事不糊涂“。
阿琼因为业务能力出众,最近被社里提拔当上了编辑部的主任。
阿琼当部门主管,也是大姑娘上花轿--平生头一回。
兴奋之余,心里头难免有点发虚:毕竟大小是个头儿,手下还得管着”几个小兵“,当头儿就得有个当头儿的样子。
阿琼在心地暗暗盘算着,要如何才能不辜负领导的厚爱,把编辑部的活儿给扛起来。
因为要具体负责一个部门的各项事务,同时还得管理好手下几位小编辑,于是,阿琼开始恶补各类管理书籍。
某天,她忽然看到一本企业管理方面的书中有这么一句:”人们可从一个企业员工的上下班状况,觉察到该企业员工的基本素养和对企业规章的遵从度“,再又联想到那句很流行的”细节决定成败“,阿琼犹如醍醐灌顶,仿佛看到了曙光,知道了管理从何着手。
相比于出版社其他部门,编辑部的上下班管理是比较松散的,阿琼决定就从这块考勤制度着手。
于是编辑部曾经形同虚设的上下班打卡签到制度,被阿琼重新给翻了出来,而且阿琼要求大家严格遵守制度,认真加以执行。
虽然阿琼再三严正声明,很把自己当回干部,结果手下的几个小编辑根本就不买账,并不真的把她当干部。
该怎样仍旧怎样,上班下班并不依照制度规定。
看到大家伙这种态度,阿琼简直要气得七窍生烟:真是”老虎不发威,你们只当是病危“啊?行!老虎这回不发威,以后你们还不得反了天!这点小事都管不了,以后我怎么在编辑部混?阿琼决定要拿人祭刀了,正好小黄撞到了枪口上。
小黄是个长得乖乖巧巧的女孩子,文文静静,平时话也不多,只顾低头做自己的事。
忙完手边的工作,不管早与迟,她就不打招呼自行离开。
因为平常管理不是太严,这已经成了编辑部众编辑们约定俗成的作息制度。
这次小黄又依潜规则行事,公然违规了,阿琼当然不会放过这次”教育大家“的机会。
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在大家眼中一向文弱的像只小兔子的小黄,居然会横眉立目,公然与领导唇枪舌剑,你来我往地大声辩驳起来。
最后小黄头发一甩,理也不理,径直出了办公室大门。
制度以外怎样管人
制度以外怎样管人(2014-11-2)管理人——用好人——保证企业/部门业绩管人与用人是两个不同概念,制度与管人有关系,与用人却无必然联系;制度不是管人,而是激励人,发展促进人;任何一种制度都只是工具,而不是目的;管理的技巧不是制,关键在于度;制度本身都有管理的盲点;管人的目的是用好人;制度——保证行为的规范;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按统一程序办事的规程;军队以执行命令为天职,员工则以创造价值为已任;管理是为了平衡而不是平等;为下属留点缺口,其实是一种分担与分享;对待下属如同对待客户,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尊严,人活脸树活皮;揭穿下属阴谋时,要不露声色,人的最高境界是“笑里藏刀”;话说三遍无人听,戏演三遍无人看,适当时候为员工递上“半瓶水”;对待“难缠”下属开展工作,“你是老总认定可以做这件事的,或这件事是管理层决定的”,利用上级的权威去推行命令;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只要心里的话飞进了别人的耳朵,它就能变一种味从别人嘴里再传出去;企业是一个舞台,员工是观众,管理者是台上的才艺展示者,作秀,要磨,要练,要动真情。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小安加班未完成工作,相关人员均未协助。
处理:小安与经理进行处罚,经理双倍;经理花钱赚尊严;新员工与上级之间存在“皮格马利翁效应”,即你的期望期越高,对新工越信任,越支持,新员工就干得越好;勾住下属的心一靠行,“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二靠言,适当自担错误,可让员工铭记;奖励要适度,对一个饥饿的人来说,第一碗饭是救命,第二碗饭是满足,第三碗饭是毒药;老板不放权原因,一是不敢,对经理人不放心,不信任;二是不愿,怕失去权威,失去对企业的控制,怕失去自我保护;管理“一视同仁”只能是一个安抚人心的口号,管理人员不能太较真,否则离开的就是你;强硬的员工需要享受“英雄救美”的成就感来满足自己的快感;特殊人才特殊处理,灵隐寺济公是不折不扣的酒肉和尚,但能化来大量银两与木材。
制度外管人案例解析大全_“打赏”也得打七寸
案例肖总是位白手起家的草根企业家,靠着自己的勤奋与努力,打下了自己的一片财富江山。
因为是从最底层拼起,他更能体会基层员工的辛苦与不易。
于是,在对待员工的福利方面,他比一般的老板更大度与大方些。
然而,事情往往复杂得有些吊诡。
原本一个简单的年终发红包的“打赏”美事,竟然弄得人心涣散,怨声载道。
倒不是因为公司经营不善,无力发放红包“利市”,而恰恰是因为公司利润逐年上升,红包越发越厚,引来了年终纷争不断。
肖总是个性情中人,也是位讲义气的老板。
他自信了解每个员工的表现,于是依此做出判断,并公开直接将年终红包利市派发给员工。
本来是领导为了打赏一下辛苦了一年的员工,照道理,利市的多少,红包的厚薄,完全是根据员工贡献大小。
大的多拿、小的少拿,天经地义的。
看似天经地义的事情却不那么简单,人的妒忌心与攀比心,加上管理手段不到位,把事情搞得极其复杂化。
先是员工私下相互摸底,了解各自的红包利市数额。
多者自然喜不自禁,少者嘴上虽不说,心底却是酸溜溜的,免不了背后要发牢骚。
接着就是相互拆台,故意在工作中为难对方,有意无意给彼此下点绊脚石。
还有的就干脆消极怠工,一副破罐破摔,拿我奈何的德性。
这种情形每到年终都会重演一番,犹如是周期性病毒发作。
这弄得肖总很头疼:有心取消这种年终奖金吧,但这已经是商界默认通行的员工福利潜规则。
只要企业不倒闭,年终多少都得给员工派发一点红包利市,而且这么多年都是坚持派发,一旦不发,指不定还能闹出什么事来;不取消吧,年年都要出些乱子。
真是进也不是,退也不是,令人心烦。
思前想后,肖总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当然更不知道如何着手解决这个两难的问题。
后来,还是身为旁观者的明眼人一语道破天机:行规合理,手法错误。
一句话点醒梦中人,肖总改变了操作手法,问题果然是迎刃而解,此后再也没出现过红包利市“年终综合症”。
管人要点懈析肖总要不要打赏、要:不要派发年终红包利市?当然得要这是行规,也是职工福利的制度。
既然是制度,那就得按制度办事。
制度外管人案例解析大全_对决“刺头”员工
案例阿申最近极其郁闷,不知是老板故意刁难,还是有人在背后捣鬼,公司里一帮刺头销售员全分到了他的部门。
作为部门主管,阿申真是有苦难言。
不想接手吧,还找不到合适的理由,而且话还被老板封死了:“你业务做得最好,部门业绩也最棒,这批人能力不差,让你带,我相信没问题,你不要让我失望哟。
”来的这帮人果然不是“善类”,表面上对他这个主管惟命是从,背地里却是消极怠工。
让他们去开发新客户,他们能拿回来一大摞名片;叫他们跟进,给客户打电话或是上门拜访,他们总能找出千百条被客户拒绝的理由。
更令人恼火的是,他们并非业务能力差,而是不愿意花心思去开拓新客户,只守着已有的客户资源吃老本。
虽然有制度的条条框框,却拿这帮“刺头”没办法:说他们没业绩,他们多少还是有一点,而且又不到卷铺盖走人的程度。
想开除一两个,杀一儆百吧,他们又没触犯什么规章制度,找不到开刀的理由。
他们只是业绩差点,但这也成不了理由。
除了主管阿申,大家的活儿都差不多,总不至于开了张三,却留下李四吧。
且不说张三不服,王五都可能不服。
阿申的业绩好,那是应该的呀。
他是主管,如果他的业绩再不好,还要他这个主管干什么?。
阿申明白这些人的心思,一开始也是倍感头痛,总想着从制度上想办法,找到一条解决途径,来改变部门眼下这种半死不活的现状。
愿望是美好的,可现实却是残酷的,依据公司现有的制度,根本就没可能去用好这帮人。
阿申决定暂时避开制度,从其他方面来寻找解决办法。
终于,阿申想到了一个主意。
他跑去老板办公室,要求增加一名销售员。
让老板大跌眼镜的是,阿申要的人居然是守门的老跛子阿东。
阿申与阿东关系不错,据阿东私下说,他也是业务员出身,出车祸后就没再跑过销售。
现在年纪大了,更没人相信他干过业务。
阿申决定给阿东一次机会,让他再跑业务。
阿申给老板提出了一个条件:阿东进入销售部,必须由老板亲自来任命并宣布,而不能让大家认为是阿申自己主动要来的。
老板并不清楚阿申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只要能让销售业绩上去,当然什么条件都可以答应。
制度外管人案例解析大全_如何管理犯错误的骨干员工
案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于犯规的员工,制度是解决方法之一,却并不必然是最佳解决方法。
办公室里闷热异常,阿衡却是冷汗直冒,手脚发软。
身为部门经理,因为一时审查不严,造成公司这单生意损失近百万。
高层震怒,董事长准备亲自找他谈话。
阿衡很紧张,紧张得像死刑犯在等待最终判决下达,内心充满了焦虑、不安与恐惧。
出事后,阿衡第一时间递交了辞职报告,结果上头暂时还没批复,这反倒弄得阿衡心中更没了底。
阿衡并不是想借辞职来逃避,事实上阿衡是个很有责任心的经理,也敢于承担责任。
这次也是鬼使神差,因为赶时间,结果忙中出错,导致一个关键数据没及时核对,酿成了大祸。
终于等到了董事长发出了召见令,阿衡带着愧疚与不安来到董事长办公室。
果然,董事长是一脸怒气,瞪眼瞧着他,半天没说话,阿衡更是紧张地连大气也不敢出,偷眼瞄去,办公桌上摆着一份解职通知书。
沉默了一会儿。
,董事长没有劈头盖脸地把他痛骂,而是示意他坐下,并给他布置了一项新任务。
一开始,阿衡有点莫名其妙,以为是听错了,指着职务解除通知书怯怯地问:“这个不是给我的?”董事长有点哭笑不得:“你想得关!闯这么大的祸,不解除你的职务,怎么服众?”“可您刚才让我去接那个单,这……”阿衡还是不明所以。
董事长笑了:“谁说解除职务就是开除?没炒你鱿鱼?是不是很意外?开除你,公司岂不是白给你交学费了。
这会儿想跑,门儿都没有!你小子得帮我把损失给我赚回来,……”阿衡心中感慨,从此一刻也不敢松懈。
“知耻而后勇”,阿衡不辱使命,极其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此后,阿衡整个人似乎脱胎换骨,工作起来更加卖力,业绩也更加出彩。
终于凭着业绩与能力,阿衡又一次名正言顺地回归了经理位置,继而成长为公司最优秀的高管。
管人要点解析近百万元的损失,这放到任何一家公司或单位,都是不可饶恕的罪过。
按制度上规定,必须要严格追究责任人的责任,不要说是开除,如果该追究其刑事责任,还必须让他承担刑事责任。
按制度这么处理,当然是没问题的。
制度外管人案例解析大全_制度内外两重天
管理的目的是什么?使企业正常运转。
企业的主体力量是什么?员工。
管理者的核心工作是什么?管理员工。
但凡做过领导的人都知道,无论是为赚钱还是为做事,都离不开”人“。
员工如水,领导如舟,人管到位了,领导方能成功。
也因如此,”人事“变成商业场中最头疼的事情。
事实上,管人并不是难事。
管人的问题难以得到解决并不是管理者的水平有限,也不完全是管理制度的不完善,而是管理者没有将合适的方法和必要的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很大程度上,管理人员都把制度当成法宝,对制度寄予了所有期望。
制度本身是没有错的,按制度办事更没有错。
错的是管理者对”度“的把握!这一点,作为管理者不得不承认。
管理制度是企业规范的载体,只是一个框架而已。
制度中只有奖和罚的公式和必须遵守的条条款款,而没有任何引导管理者怎样达到”管人“目的的方式。
因此,制度是管事的,管人则要靠人。
人们常说”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如果管理人员一头扎进对制度的依赖,把人和事画上了等号便会随着制度的约束而一圈一圈缩小行动范围,连行为举止也会变得程序化、机械化。
再则,任何制度章程都没有终结版,随时随地都在进行修订,因为人总在变,制度只能跟着变。
的确,制度是随着人的变化而改变,是在人的思想行为之后,这也说明了制度永远存在漏洞和盲区。
的确如此,再缜密的制度在执行过程中也会有鞭长莫及的地方,这时候只能靠人的应变能力来临时解决问题。
如果只依赖于制度,有许多事情便不能得到解决了。
管理是一门科学,管人是一门艺术,对人的管理既不可神秘化,也不能简单化。
作为企业来讲,把人用好,发挥每个人的作用,才能创造最大的效益。
任何一种制度都只是工具,而不是目的。
把人管得服服帖帖,也并不意味着把人用到位。
要想留住人才,最:大程度上发挥人才的作用,当然不能光凭制度本身。
这就需要发挥制度之外的管理方法。
有人时时刻刻用企业制度、法律法规为教条,刻板不变通;也有人自恃半部《论语》打天下,靠《孙子兵法》、《厚黑学》的权术、计谋来管理企业与下属。
制度外管人案例解析大全_PK资深员工
案例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似乎是约定成俗的官场规则,但”新朝之臣“总不是好当的。
无论”就地提拔“还是”空降“,新官上任难免遭遇”资深员工“的不服气,给管理工作设置障碍。
顺风集团公司有7家下属公司,在集团总部总经理办公室的胡海军工作能力很强,深得老总信任,三年后,他被派到省外担任子公司的总经理。
胡海军上任后心情激昂澎湃,他告诫自己一定要完成老总交付的目标。
为了能在第一年出个好成绩,不负总部领导所望,他通常在办公室挑灯夜战。
一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他的确完成了目标。
可公司内部的一些经理人对他的职权并不是很接纳,明里暗里跟他唱对台戏,弄得胡海军很不愉快。
他清楚记得,有一次他要求各部门经理在傍晚6:00钟开会,可是,有三名经理发短信或打电话请假,说家中有要事。
他觉得这个问题不能不处理,分明是对他权威的一种挑战。
事后跟这些经理人谈论制度中的各项规定,告诉他们会议内容的重要性,可对方并不是心悦诚服地接受。
而且,胡海军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言行都受到了”资深老臣“的抵制,这三四个经理人似乎还在暗地里拉帮结派。
后来他回到总部,还没来得及向上报告工作,副总就当面提醒他:对待员工应该刚柔并济,而不是一味要求下属完成任务,执行制度。
这令他更加不舒服。
他觉得下级就是执行上级的命令,就是一丝不苟地遵循制度,自己就是这么走过来的。
这下倒好,自己还有一肚子苦水没倒,下属居然抢先一步向他的上级告了黑状。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胡海军正式给全体员工下达文件,公司内部的事情未经他的许可,不得对他人泄漏,包括公司总部,否则按”泄密“查办,制度上规定怎么罚就怎么罚。
胡海军认为有正式文件通知,还有规章制度约束,类似的问题可以得到有效解决。
可是几个月后,他到总公司开会,副总又跟他谈了一次话。
没有再说胡海军的不是,却对分公司的客户服务提出了针对性的问题。
特别指出他的工程人员在施工时常与客户发生争执。
虽然没有出现大的争端,但这种不良行为会影响工作服务品质,客户的满意度差会对未来的业绩产生负面影响。
制度外管人案例解析大全_给员工发送”关注你“的信号
案例现代企业都倡导人性化的管理理念,这是一个大框架,怎样做才算人性化?送生日蛋糕、生病要探望、夏天发可乐、冬天送棉被……所有一切,一旦列入管理制度,就难以深入员工心底,甚至认为那是他们理应得到的,万一漏掉了还更麻烦。
有些人性化的东西不能编进制度,甚至不花一分钱,却能令员工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一个集团公司的大厅里,有个不起眼的清洁工,最开始,凡是办公室工作的人员都不知道他姓什么,也从来没有人注意到他已经有50多岁了。
可就是这个50多岁的清洁工,在一次公司遇盗之夜做出了令全体员工震惊、敬佩的举动。
那天夜里,最后一批加班员工离开公司了,他还在对办公大楼的地面进行最后清洁。
这时,一伙盗贼避开安保系统潜入公司行窃。
当他们进入大楼后才发现居然还有一个清洁工,于是他们仗着人多势众,掏出匕首威胁势单力薄的清洁工:”不准出声,否则要了你的小命。
“令盗贼没有想到的是,看上去毫无反抗之力的清洁工居然敢在白晃晃的匕首下大声呼叫保安。
大楼外迅速传来了脚步声,和吼叫声。
愤怒的盗贼知道保安来了,清洁工破坏了他们的计划,怒火中烧的盗贼恶狠狠地向清洁工刺了两刀,然后慌张逃窜了。
公司的财产丝毫未损,只有清洁工倒在了血泊之中。
清洁工被闻声赶来的保安送进了医院,差点就没抢救过来。
这件事立即传到了董事长的耳朵里,清洁工的行为令他感到震惊,同时也为这位清洁工捏了一把冷汗。
董事长亲自带上鲜花到医院看望清洁工,并询问他为什么那么晚还不下班,明知道自己会遇到致命的危险怎么还会呼叫保安清洁工的回答令董事长润湿了眼睛。
清洁工说:”我来公司三年了,你每次从身边走过都会微笑着向我点头示意,最令我感动的是去年冬天一个早晨,我正在拖地,一个同事路过不小心打翻了水桶,他仅说了一句对不起就忙自己的事情去了,这本来没什么,董事长你却走过来了,弯腰下去帮我将水桶扶正,为此弄湿了你的鳄鱼皮鞋,可你还幽默地说你的鞋是防水的。
我只是一名清洁工,在很多地方做过清洁工,从来都不被重视,惟独董事长您让我感受到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我的存在是有价值的。
制度外管人案例解析大全_中层管理更需要制度外的手段
案例严小新升职了,成了采购部的新任经理。
常言说:人如其名,严小新姓”严“,办事也”严“。
也正是靠着一个”严“字,她才能够在一年之内从普通职员连升两级,成为公司创建以来首位最年轻的部门女经理。
严小新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工作层面上更是雷厉风行,一言一行都力求完美。
按《九型员工》一书的分类,属于典型的强毅型的员工。
升任经理后,严小新把这套”严“照搬进了管理中。
在严小新眼中: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公司有公司的规章制度,任何人都必须严格按照制度办事,来不得半点马虎。
新官上任三把火,严小新决定要把这三把火烧得旺旺的。
她以身作则,对每个员工都是统一的严格标准:上下班不能迟到早退、工作时间不能聊QQ、办公区域内不允许闲聊、每一份报告的数据都要详尽而无差错、采购部绝对禁止回扣事件,……事无巨细,几乎都涵盖其中。
严小新相信,只要严格按照制度来,采购部的业绩将会有突飞猛进的增长,公司上下一定会对她的能力更加刮目相看。
严小新要向所有人证明:自己不仅是名出色的员工,而且还会是一名优秀的管理人员。
然而结果却完全出乎严经理的预料,不仅没能证明自己管理优秀,反倒证明自己是个不受人待见的主管。
原本以为凭借制度,就能手到擒来解决各种管理难题,不曾想下属不仅不买账,反倒利用制度来抵制自己,而且令自己无言以对。
客户把电话打到采购部来了,采购部的员工一口回绝:”对不起你打错电话了。
“结果客户被得罪了。
当严小新问起具体情况,下属口径一致:”制度规定采购部不能参与销售,我们自然不能应承下来。
“盘点做产品解析报表需要加班,手下则是各有各的理由来推脱,有的更加直截了当:”严经理,你自愿加班是你的自由,但按国家制度规定,加班得付三倍工资,你做得了主吗?没加班工资,我们有权拒绝。
“气得无话可说的严经理只能孤零零地一个人加班到深夜。
要上网查资料,比较市场价格,员工统统不答应:”按制度规定,为避免上班开小差,普通职员不能上网。
“于是,严小新只能自己查。
公司有特殊安排,严小新给下属打电话,让他们提前到公司,最好打的争取时间。
制度外管人案例解析大全_反弹琵琶是管理艺术
案例管理不能一味照搬制度,不能全盘学习“厚黑”,有时候得反着来,逆向思维,往往会获得意想不到的结果。
最近,公司里急需一名设计人员,因为公司准备将下一年的主打产品全印到一本册子上。
产品相当专业,不为大众所了解,如果从外招聘设计人员的话,近千种商品,要将类别、价格一一归类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欣欣是公司里的企划专员,已经是老员工了,对所有产品都了如指掌。
于是总监打算让欣欣脱产一个月去学习排版制作。
掌握此项技能之后,商品手册就完全可以由欣欣独自一人来完成了,而且她还能根据自己对产品的熟知,配上较为准确的文字说明。
总体算下来,这比将任务外包给别的公司做,要节省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还能完成得更好。
总监找到欣欣,提出公司打算派她外出脱产学习一个月。
事情来得太突然,欣欣一开始以为是公司打算裁员,于是找了这么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好让自己最后主动走人,便失望地说:“如果我有哪儿做得不对可以直接告诉我,这样的方法未免……”总监连忙解释:“你想哪儿去了,绝对不是这个意思。
而是公司要出下一年的产品手册,打算派你去学平面设计,学成后为公司所用。
当然,学费由公司出,你外出学习的这个月工资也不会少你的。
”欣欣一听,高兴了,倒不是因为缺几百块钱的学费,而是她对平面设计很感兴趣,只因平时常常加班,自己根本没时间去学。
现在有这样的机会,正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一个月后,欣欣回到公司去报账,发现财务室根本就没有给她结算工资。
欣欣又是一头雾水,没等到她去找总监,总监倒是主动把她叫去了办公室。
总监拿出一个红包递给欣欣,里面是她一个月的薪水。
总监一脸诚恳地说:“欣欣啊,事实上公司从来就没有过带薪学习一个月的先例,你当然也不能开这个头。
不然的话,同事之间会讲闲话的。
可你学习最终还是为了公司,所以工资就以这样的方式补给你吧。
但是你可不要对外声张,这事除了你我、还有总经理知道,没有别的人知道了,你自己心底有数就行了。
”总监原本以为欣欣会很感动,至少也不会持反对意见。
制度外管人案例解析大全_删除制度上的累赘诺言
案例再过几天就是公司年会了,想升职的,想加薪的,也有要跳槽的都蠢蠢欲动。
客户服务部的雯雯也兴冲冲地跑到经理办公室问:“杨经理,我来公司时你说过,客户满意度做好会加工资,现在是兑现的时候了吧?”杨经理有点朦胧,自己好像对所有新员工都讲过这话,可当时是为了激励他们认真工作,使得新员工对公司有信心,这涨工资的事是存在,但做好客户的满意度调查本是员工的职责,并不是涨工资的考核范畴。
几年来杨经理都用这种方式鼓励新员工,收获不小,惟独这个雯雯直来直去,竞跑到办公室来“兴师问罪”。
杨经理有些悔不当初,他没有权利直接给部门员工涨工资,这需要人事部的考评和制度,但是,如果他不能让雯雯的愿望实现,自己将成为失信于民的混蛋经理。
轻诺寡信为千古所不齿。
杨经理激励员工的杀手锏眼看就要变成自杀的工具了。
最后杨经理还是壮着胆做最后一搏。
既然自己曾经说过会加薪,那么这会儿决不能否认,因而必须将加薪的谎言编到底。
虽然晋升、加薪等等都有相关的制度和流程,但为了不食言,杨经理决定从制度外的方式为下属争取一份薪水,以此来圆自己的谎。
在向雯雯保证不会食言后,他立即汇总部门全年的工作成绩,然后向公司老总申请部门奖金。
杨经理知道此时下手必须快、准,不能等到另外的员工再来找麻烦。
杨经理用了最短的时候向公司申请到优秀员工奖和部门年终奖励,然后召集员工开会,就增加薪水问题作出解释,并趁着员工相互谦虚推辞之际,快速将部门奖金转换成员工个人的奖励。
而后才悄悄地替表现好的员工写了加薪推荐,静候佳音。
杨经理快速反应保住了自己的“信”,也算是为公司保住了“信”。
管人要点解析向员工许诺几乎是所有管理者的激励杀手锏,口头的不算,管理制度上也是应有尽有,什么贡献奖、进步奖、优秀奖……可谓五花八门。
事实上员工很多时候都没在意,如果他们真的要一条一条地较真,管理人员可能就要为此头疼了。
有些制度为了鞭策马儿快跑,于是向员工宣布,表现优秀的可以升职、加薪。
事实并非如此,如果每个员工都表现优秀,按制度承诺的难道每个员工都升职吗?员工会问了,什么叫优秀?难道我不优秀吗?如果我不优秀企业还会让我留下来吗承认他优秀,那完了,不升他的职就是失信于他,不仅管理人员“寡信”,公司和制度也“寡信”。
制度外管人案例解析大全_君太正,臣太累
案例“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这里所说的意思再明折不过了,无须再作解释,在企业管理中同样需要灵活与弹性,任何至清、至察都会走向物极必反。
阿瑞是名退伍军人,复员后进了一家公司任行政主管。
当兵多年,阿瑞不自觉地便把军营那套思维带进了日常的工作之中。
在阿瑞看来,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员工的天职也应该是服从上级的安排,而且是不折不扣,没有任何理由不去执行上司的工作指令。
阿瑞一直奉行的座右铭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事实上,阿瑞也的确是以身作则,严于自律,严格做到了“其身正”。
原以为只要自己带头做好每件事,认真严格执行公司的每一项制度,那么下属员工一定是无话可说,而且在自己的带动下,也一定会去按制度行事,认真完成每件工作。
结果没想到,下属们的确是无话可说,却都一个个选择了离开,要么辞职,要么申请调换部门。
行政部成了公司人员流动最频繁的部门,而阿瑞也常常陷于光杆司令的尴尬境地。
行政部人员的极不稳定,除了让阿瑞深感头疼,也让人事部经理阿文郁闷至极。
所有行政部员工的辞职报告写得都是大同小异,都说是因自己无法适任当下工作,有负公司厚望,所以选择主动辞职。
阿文决定亲自来调查其中的原因,于是阿文找到一个刚到行政部没多久,又打算辞职的文员,询问她的离开原因。
小姑娘一番话,解开了阿文心中的疑惑。
原来,大家辞职共同的原因就一个字:累!这种累不是体力上的累,而是一种心累。
主管阿瑞太严厉了,做事一板一眼,给大家造成的心理负担太重。
关键是阿瑞自己一丝不苟,以苦为乐,而且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这更让大家受不了。
中午时分原本是休息时间,同事之间难免会讲讲无伤大雅的笑话,相互之间寻开心一下,结果阿瑞会皱着眉头出来警告大家:要遵守公司制度,禁止在办公室里大声喧哗。
平常部门员工领块小橡皮擦,阿瑞也要郑重其事让员工签字登记造册。
虽说从制度规定上来讲,他的做法无可厚非,但大家私底下却很不好受,感觉对方好像是在防贼一样防着自己。
制度外管人案例解析大全_人才管理“两面针”
案例管理者常常会陷入一种两难:一面求贤若渴;一面大权独握。
吴老板靠做涂料生意发了家,厂子由当初的十几个亲戚老乡员工,发展到了眼下几百号员工的中小型企业。
吴老板生意越做越大,可吴老板却是越活越累,身体也是越来越糟。
因为从上至下,需要吴老板操心的事情实在是太多。
或许是因为现在的局面,完全是吴老板独自一人,一手一脚地打拼出来,所以吴老板养成了一种事必躬亲,事事都要过问的工作习惯。
员工眼中,吴老板真的很敬业:每天最早一个到厂里,最晚一个下班离开,而且办公室的灯时常亮到深夜。
即使如此,吴老板感觉时间还是不够用,很多事情还是没法处理好。
吴老板也知道自己这般累死累活,终究不是办法。
他也想过培养几个亲信,帮自己分担一些压力。
然而,每当需要放手让下属去做时,他又变得顾虑重重。
虽然,他也效仿别的公司,分门别类设了许多部门,而且在各个部门安置了许多领导岗位。
但事实上,这些个管理岗位是徒有虚名,所有的决策实权统统都在他一人手中。
岗位的经理或主管们,实际上并不具备实际说话权。
有些原本有想法、有抱负,想一展身手的主管们,在这位“体贴而又细致入微”的老板照顾下,也落得拿着高薪轻松逍遥。
吴老板累急了,有时也会骂人,大骂手下都是饭桶,光吃饭不干活,没一个能替他分忧解难的。
然而,骂过之后,一切又是外甥打灯笼一一照旧(舅)。
一开始,吴老板以为是这些老部下仗着跟自己打拼多年,没有功劳还有苦劳,从而在厂里混吃混喝。
于是,他决定另请高明。
很快,吴老板花重金聘请了一名副总。
这名副总倒也是“不辱使命”,一开始吴老板很满意,自己的确省心不少,不再像以前那般连轴转了。
但这位副总的好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空闲下来一段时间后,吴老板反倒忽然觉得有点不适应了,心里头有种空荡荡的失落感。
看到以前的那些老部下在副总的调理下,个个干劲十足,吴老板心中更不是滋味了。
他忽然有种被架空的感觉。
似乎这个厂子快成了副总的天下了,而以前的那些所谓患难与共的弟兄们,好像全都投诚了。
管理制度的执行约束与激励机制
管理制度的执行约束与激励机制引言:管理制度作为一种组织管理的基础,对于保障组织运行的规范性和高效性至关重要。
然而,管理制度的执行离不开约束与激励机制。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管理制度的执行约束与激励机制,旨在探讨如何通过合理的约束和有效的激励机制,促使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
第一部分:制度执行的内部约束管理制度的内部约束主要通过规则和流程的设定来实现。
首先,明确的流程和规范能够约束员工的行为,使其在工作中遵循制度要求。
例如,在人事管理方面,设定明确的招聘流程和考核标准能够规范员工的录用和晋升,保证人事制度执行的公正性。
其次,有效的规则和条款能够增加员工的行为成本,减少违纪和失职行为的发生。
例如,在财务管理方面,逐级审批和明确的预算制度能够防止资金管理方面的腐败和违规行为。
第二部分:制度执行的外部约束管理制度的外部约束主要通过监督和评估机制来实现。
相关监管部门的存在和有效运作,能够对组织的管理制度进行监督和审核。
例如,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相关监管部门会对企业的生产流程、产品质量等进行抽查和检验,对不符合要求的企业进行处罚和整改。
此外,独立的第三方评估机构也能够对组织的管理制度进行评估,以提供客观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推动制度的执行。
第三部分:激励机制的设计与运用激励机制作为促进管理制度执行的重要手段,其设计和运用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薪酬激励是最直接和常见的激励手段之一。
通过设定合理的薪酬体系,如基于绩效的奖金制度和晋升机制,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其主动遵守组织制度。
其次,荣誉和奖励制度也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方式。
例如,组织可以设立优秀员工表彰和先进单位评选等制度,以表彰遵守制度、成绩突出的个人和团队,形成激励典型、争创先进的良好氛围。
第四部分:激励机制的完善和优化为了更好地约束和激励员工执行管理制度,激励机制需要不断完善和优化。
首先,激励措施应与员工个体和团队的特点相匹配,针对不同岗位和职能设置差异化激励,提高激励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制度外管人案例解析大全_别老拿“制度”说事
案例吴枫今天心情不是很好,他送走了三批令人不快的推销说客,自己手里的事情却还有一大堆没有来得及处理。
快到下班时间了,行政经理走进吴枫的办公室,冲他一阵连珠炮:“你们A组的小蒋没有遵循ISO9001制度原则,擅自改变工作流程,导致产品出现次品。
根据制度要严厉处罚,可他不服,竟然公然与我争吵……”吴枫已经被案头的文件压得喘不过气了,听行政经理这么一说更恼火了。
可是,行政经理又补充了一句:“其实,小蒋自己揣摩出来的工作流程还是有一定道理。
只是,这个处罚通知已经出去了,我来征求一下你的意见,罚还是不罚?”吴枫被行政经理闹蒙了,顺口就甩出一句:“按制度办!该怎么就怎么。
”我们仔细想一想吴枫这话,似乎蛮有道理的,下属不守规矩,自己想怎么弄就怎么弄那怎么成?不仅不认识自己的错误行为,还带有抵触情绪,拿领导来还有什么用?行政经理会怎么办?按制度办一一罚一周以后,吴枫从部门里提交的质量报告看出,按ISO9001制定的工作流程制作出来的产品质量根本达不到计划要求。
吴枫再把小蒋找来,当时他已经忘了自己曾经说过的话了,于是准备责问小蒋。
出乎吴枫意料的是,小蒋面带难色地解释:“上周我就反映了这个情况,说新的工作流程有问题,本来我们已经尝试了改变,可你坚持要求按制度办,行政部还罚了我的款。
”吴枫这下才如梦初醒,懊悔不已。
管人要点解析“按制度办”本是一句套话,当领导不知道怎样详细对下属作要求时,往往会丢下一句“按制度办”。
如果下属做得好,领导大多不在乎下属是否真的按制度办了,如果下属因此犯了错,领导恐怕就会来一句:“你这么做符合制度了吗?”制度是个好东西,有时候却是有针对性的,也是有缺陷的。
执行制度没错,执行制度的缺陷就是“执法”人员的错了。
吴枫是在情急之下说了这句话,此后也感到后悔了,然而大多数“执法者”执迷不悟。
浙江一名候车的八旬老太想进调度室避避风,却被工作人员以“制度”为由挡在了外面,不得不在寒风中候车近一个小时。
还有一名出生在120救护车上的婴儿因为找不到开出生证明的单位而无法入户。
管理制度的激励与约束
管理制度的激励与约束一个高效的管理制度既需要激励员工发挥他们的最大潜力,也需要约束他们的行为以确保组织的目标得到实现。
本篇文章将探讨管理制度中激励和约束两个方面所扮演的角色,并且解释如何应用这些原则来建立一个成功的管理制度。
激励激励是管理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用来鼓励员工在工作中取得更好的表现。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激励形式:1. 薪酬激励薪酬是最直接的激励形式之一。
员工可以通过获得奖金、提高薪水或者其他形式的薪酬来鼓励他们的表现。
这种形式的激励可以帮助组织吸引和保留人才,激励员工更加努力地工作。
2. 个人成长激励一些员工可能更关注于他们在组织中的成长。
提供培训、晋升机会、职业发展计划等个人成长机会可以鼓励员工参与到更富挑战性的工作中去。
3. 团队合作激励团队合作也是激励员工的一种方式。
通过对团队成员的表现进行奖励,可以鼓励员工之间的合作,激发团队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约束除了激励,约束同样是管理制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管理制度中的约束可以用来防止误操作和提高效率,从而确保组织达到目标。
以下是一些约束的例子:1. 规章制度约束组织可以通过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来指导员工的行为,确保员工的行为符合组织的愿景和价值观。
这些规章制度可以包括工作时间、休假政策、网络使用规定等。
2. 安全约束安全约束是组织中最重要的约束之一。
这些约束可以保护员工不受伤害,确保组织的资产和设备得到妥善维护。
安全约束可以包括必要的培训、安全感知、紧急应变措施等。
3. 限制约束有时候,限制约束是需要的。
比如,限制某些员工接触敏感信息或实行物理的访问控制。
限制约束有助于避免员工误用公司资源或将敏感信息泄露出去。
应用激励和约束是管理制度中的两个核心原则,一个成功的管理制度应该综合运用这两者来构建一个鼓励创新、提高效率的文化。
以下是一些应用建议:1. 公平公正无论是激励还是约束,都需要基于公平公正的原则。
激励和奖励应该与员工的表现直接相关,而约束政策应该适用于所有员工,不受个人喜好或偏好的影响。
制度外管人案例解析大全_必要时跳出制度,斩断“手足”
案例阿松从业务员直接被提升为策划部经理,这对于任何一个职场中人来说,都是梦寐以求的事,阿松也不例外,刚开始的那段时间他见谁都亲切,感觉这个世界里所有一切都是美好的。
但兴奋劲头还未过,许多接踵而来的矛盾就让他苦恼起来了。
由于曾经都是相互协助工作的同事,如今跟阿松讲话依然是吊儿郎当的,部门纪律更加松散了,任阿松如何要求他们都不听,交代工作他们也不够重视,总之就认准了阿松好说话,因而一切言行都随心而欲。
谭林是策划部的大姐,工作能力很棒,在阿松做业务那会儿两个人关系不错,阿松嘴甜,常常大姐大姐地称呼。
如今阿松升职了,依然称呼谭林为大姐。
这本来是很正常的事,但谭林却真以大姐自居,比其他同事的行为更出格。
周一上班,谭林没来,同事告诉阿松:“你大姐打电话来说她家里出了点事,请一天假。
”“她有事应该给我请假,你批准她休假工作你来做?队伍你来管?她的策划案客户不满意,今天不解决就飞单了。
”阿松的语气很不友好。
“她不是你大姐吗?”同事不甘心地回了一句。
“亲娘也不例外,先斩后奏是霸王假条,一律不批准。
”阿松大声地回了一句。
阿松的吼声令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他们很怀疑阿松敢不敢对谭林有所行动。
次日谭林来上班了,屁股还没挨着椅子就被阿松找去谈话,谈了整整一上午。
办公室外的人他们都翘头企盼,想看阿松与谭林之间会上演一出什么样的好戏。
最后所有人都看见谭林满面愁容地走出来,一声不吭地坐到自己的座位上开始工作了。
有好事之人前去探问,得知谭林被处罚了,按制度规定,她缺席的一天按无故旷工论处,不过,别人旷工是一天扣两天,对谭林的处罚更重一点,是旷工一天扣四天。
有人替谭林鸣不平,更有人在背后煽风点火,希望这位大姐能掀起一场轩然大波。
这些都丝毫不起作用,谭林似乎被阿松灌了迷魂汤似的,默认了这个处罚,而且再也没有过违规和行为。
自此以后,虽然有人对阿松的升职颇有微词,却没人敢再说半个不字。
管人要点解析在职场中,升职是很多人期盼的,也总以为“千年的小溪熬成河,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就能有好日子过了。
制度外管人案例解析大全_借你的手抚平我的痛
案例病人动手术。
,需要依赖医生;企业需要动“手术”,有时必须得借助外力。
远宏集团号称是集团公司,其实也就是一个中型的家族企业。
公司老总姓贾,是一位白手起家的草根英雄。
就像其他许多民营企业家一样,贾总也是靠着亲朋好友的支援,一步步开拓出自己的财富之路。
公司里重要的部门岗位,也都是由当初陪着贾总一块儿打江山的元老们把持着。
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贾总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了。
管理方面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很多“弟兄们”已经丧失了打拼时的那股冲劲,有些完全是无所事事地混着日子,把公司当成了养老基地。
贾总决定改变现状,请高人来管理。
贾总请来的高人是位漂亮的女博士,姓吴。
吴博士年轻貌美,却绝对不是空有其表的花瓶。
她毕业于美国一所名校商学院,拥有企管博士学位,属于典型的“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
吴博士果然不白请,她不仅人长得漂亮,工作效率也漂亮,走马上任副总之后,两周之内就把公司上下摸了个门儿清。
吴博士管理的“快、准、狠”也丝毫不让须眉。
一个月之后,就在贾总“出差”在外的一星期,吴博士“手起刀落”就干掉了三个主管和一个经理。
那些属下员工个个惊得目瞪口呆,但又在暗中叫好。
那几个大爷似的人物,没什么真才实学,就因为和贾总沾亲带故,所以混到了管理层。
他们平时对普通员工只会指手画脚自己却不会做人做事,实质不过是公司的“寄生虫”罢了。
几个人上班时间躲在办公室“修长城”(打麻将牌),被吴博士逮个正着,正好撞到枪口上。
在吴博士的辞典里,可没有元老功臣一词。
凡是违反公司规章制度,损害公司利益的人,都得卷铺盖走人。
吴博士拿“皇亲国戚”开刀果然有成效,公司以往那种拖沓懒散的散漫之风一扫而空。
人人自危,都在工作中努力表现,以防那个“玉面女罗刹”(员工私下给吴博士取的绰号)的刀砍到自己的脖子上。
吴博士做事雷厉风行,上任三个月之后便向贾总提交了一份内容翔实的企改计划书。
原本以为这套计划能很快得以落实,没曾想贾总看过盛赞一番之后,便没了下文。
管理制度的激励机制与行为约束
管理制度的激励机制与行为约束一、引言管理制度是组织内部为了实现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则和流程。
激励机制和行为约束是管理制度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既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
本文将探讨管理制度中的激励机制和行为约束的关系,并分析其对组织绩效和员工行为的影响。
二、激励机制的作用激励机制是指通过奖励和惩罚来激励员工主动参与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在管理制度中,激励机制可以为员工提供明确的目标和奖励,从而促使员工积极主动地工作。
例如,通过设置绩效考核制度,将员工的工作绩效与奖励挂钩,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主动性,提高组织整体的工作效率。
三、行为约束的重要性与激励机制相对的是行为约束,它通过规定一定的行为准则和限制来保证员工的行为符合组织的利益和价值观。
行为约束的存在可以有效遏制员工的不当行为,减少组织内部的冲突和损失。
例如,通过制定严格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可以约束员工的行为,提高组织内部的合作和凝聚力。
四、激励机制与行为约束的互动激励机制和行为约束不是相互独立的,它们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关系。
一方面,激励机制可以作为一种行为约束的手段。
提供明确的奖励和考核机制,可以引导员工按照规定的行为准则进行工作,从而达到一定的行为约束效果。
另一方面,行为约束也可以作为一种激励机制。
明确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可以使员工感受到组织对他们的期望和信任,从而激发他们主动参与工作,争取更好的绩效。
五、激励机制与员工绩效激励机制对员工绩效具有直接的影响。
一个好的激励机制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和创造力,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绩效水平。
例如,设立有竞争性的奖励制度,可以激励员工积极向上、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同时,激励机制也要求合理设置奖励目标和考核标准,以确保员工能够合理面对工作挑战,提高整体绩效水平。
六、行为约束与员工行为行为约束对员工行为具有引导和规范作用。
明确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可以对员工行为进行限制和约束,使组织内部的行为更加规范和合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老厂长一脸阴沉地窝在沙发里,等着办公室主任回来。
原来,刚上班还没来得及把椅子坐热,张主任就推进门进来报告说,厂里的那几个坏小子昨晚喝了酒和人打架,被扭进了派出所。
早上派出所打来电话通知让厂里去领人。
老厂长一听,肺都要气炸了。
那几个浑小子仗着爹妈是老职工,关系背景好,在厂里就喜欢惹是生非,这次又跑到外面去添祸,真是令人忍无可忍。
老厂长原本不想管这事,就让公安局行政拘留他们十天半个月,来个眼不见心不烦。
可换个角度一想,毕竟他们是老同事的子女,虽然平常小错不断,可也没有犯过什么特别大的过失。
这次他们在外面惹出这么大的事情,生气归生气,老厂长还是让张主任赶紧去派出所交涉,厂里该出面担保还得出面担保。
张主任去了没多久,便把那几个”顽主“给领了回来。
平日趾高气扬的几个后生,看到一脸铁青的老厂长,这会儿都像霜打的茄子一般一--蔫了。
他们知道这次祸闯大了,按制度完全够得上开除的条件。
只要厂长一句话让他们离开,他们真的连提抗议的机会都没有,即使找人来说情,别人恐怕也张不了嘴。
几个人正在忐忑不安的时候,老厂长宣布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每人记大过一次,留厂察看的同时扣除一个月的工资,以示惩罚。
此外作为反面教材,他们还必须在职工大会上做公开检讨。
面对如此”严厉“的处罚,几人心中异常感激老厂长的”法外施恩“。
几个坏小子离开之后,老厂长又找来他们的车间主任,特别叮嘱主任这个月要给他们多加派些任务。
到时算作奖金,冲抵一下他们的损失,避免他们下个月喝西北风另生事端。
一开始,这几个坏小子认为是车间主任故意要借机整他们,让他们多干活儿,私下里免不了抱怨。
到了月底结算工资奖金时,他们才知冤枉了车间主任。
得知老厂长的一番苦心后,从此这几人就如同脱胎换骨了一般,不但工作积极主动,而且再也没有故意为难过同事与领导。
更难得的是,没过几年,他们各自都成长为独挡一面的业务能手,成为厂里的骨干力量。
管人要点解析“无规矩,不成方圆。
”任何一家企业为了管好人,都建有一整套完整的管理制度,但是在”管好“人的同时,是否就等于”用好“人呢?案例中的老厂长,完全可以按制度将那几匹害群之马绳之以法,把他们开除出去。
正如几个坏小子开始所担心的那样,老厂长完全有理由将他们踢出局,而且是名正言顺地炒他们鱿鱼,因为制度有这样的规定,而且老厂长有这样的权力。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厂有厂的制度,如果按惟制度论的观点,老厂长严格按制度办事,至少有两点好处:将他们开除,一来可以彻底解决问题,避免将来他们又生是非;二来起到杀鸡儆猴的警示作用,把厂里那些”不稳定、不安分“因素,借机打压下去。
此外,还可以封堵某些人的嘴,免得有人私下抱怨自己包庇他们。
当然这种想法并没有错,而且表面看来这样做的话,很符合制度的规定,但恰恰正是这种”制度是约束“的”制度观“,制约了管理,限制了管理的实际运用。
从案例中老厂长的管理手段来看,制度不仅是约束,而且还可以是激励。
换言之,老厂长是在真正运用制度,而不是受制度的调配。
不妨作个换位思考,来解析老厂长的管理手法。
作为老厂长而言,开除当然是最简单快捷的办法,然而开除是否就一定能带来最佳后果呢?答案当然是未必。
可以合理地想像一下,第一,如果这几个小青年被开除之后,成了混迹社会的无业青年,相对而言,只能是增加更大的社会不稳定因素,说不定还会惹来他们的打击报复。
第二,将他们开除,他们的父母辈又要如何处置?他们的父母都是厂里的老职工,一生最宝贵的青春时光都给了厂子,没有功劳,至少还有苦劳。
大家都是几十年的老同事,老交情,这要如何交代。
第三,如果将他们”一棍子打死“,对职工的管理并不会带来太明显的直接好处。
权衡利弊,如果把制度运用到位的话,完全可以做到”明约束,暗激励“。
对外,老厂长的确是处理了这几个坏小子,但实际上却没有让他们承受过大的经济损失。
虽然形式上用制度惩罚了他们,可在这种惩罚的后面却是一种真正的”治病救人“,是一种不放弃任何一名员工的心理激励。
这从以后产生的实际效果也证明了这一点。
作为一名管理者,若是多像老厂长这般,多从正面的激励来看待制度,而:不是简单地从约束、惩罚的角度来理解制度,再配合制度之外的管理方法,或许很多现实之中的管理矛盾与冲突,就能够得到迎刃而解。
说到制度,《韦伯斯特字典》以及《美国文化遗产大字典》中有这样一句解释:”制度就是行为规范。
“那么反过来说,保证行为规范的就是制度。
而在《辞海》中给予了制度准确的定义:制度是指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按统一程序办事的规程。
各种管理模式的实施,的确给企业带来了环境整洁、政通人和、效率提高等好处,但是企业员工在重重管理之下,”自由度“越来越小。
人类天生就具备逆反心态,一旦对这种”画地为牢“的工作方法极为不满,那么在这种心态下工作的结果自然也不能令人满意,最后造成明明有创造性思维的员工,”不是他被老板炒鱿鱼,就是他炒了老板的鱿鱼。
“企业的许许多多的高压政策,甚至不合理的制度直接导致的结果是:人才流失。
牛根生之所以挥泪离开伊利,就是由于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上的冲突,当然,这也成就了中国乳业的一个传奇。
牛根生则是这个传奇的缔造者,而他本身也是一个让人不得不伸出大拇指称赞的”牛人“企业推行高压政策多缘于对”军规“的顶礼膜拜,以为”黄金棒下出好人“是千古不变的祖训,所以对制度管人寄予了过高的期望。
以为严格的规章制度就能培育出具备军人素质与执行力的员工。
这样的夙愿是美好的,可是结果只会差强人意。
因为军队的使命就是完全听命于上级指挥,”向左转“或”向右看齐“都是一个统一的模式,只要集体冲锋陷阵,而不能搞个人主义。
从具体意义上来讲,军人的一切行动都是被动的,受教官和领导控制,因此军队完全可以用制度来管人。
但企业不同,企业中的员工是为创造利益而存在的,很多时候都需要发挥个人创造性的能力,企业领导人不可能像教官一样随时盯着员工喊口令。
从具体意义上来讲,员工的言行在很大程度上是主动的。
企业实施各种管理模式的本意在于用好人,激励员工自主创新,相信任何企业也不希望自己的员工个个变成被动型的”蛤蟆“。
但由于片面地追求约束性的管理,而忽略了一个人在轻松的环境中更能激发潜能的现象,”管人“与”用人“的矛盾就彰显得十分突出,”管“的目的与结果出现了重大的差异,这也是管理和被管理矛盾的终极表现。
管人和用人其实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可许多人却常常模糊了二者的界限。
制度与管人有关系,与用人却无必然联系。
制度的设定是为了规范人的行为处事标准,是管人;而用人是为了”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是尽可能少约束、多自由。
由此可见,二者之间还时有抵牾。
说简单一点,制度是为了管人方便,并不一定适合用人。
但是作为企业来讲,只有把人用好,发挥每个人的作用,才能创造最大的效益。
赢利是任何一个企业的最终目标,也:是最根本的目的,其他所有的目标与方法都是围绕这个终极目标展开的。
制度是约束,这样的理解当然不错,却不够全面。
制度按字面意思理解,就是制约限制(制)之意,强调在一定范围里度)的行事标准。
从这个意义来理解,制度大到可以是国家法律法规,小到能够成为夫妻床头约法三章。
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的理解,那还是难脱窠臼,也就没有本书《制度外管人案例解析大全》的必要了。
问题在于,我们往往被制度的面纱所迷惑,忘记了制度本质外的许多重要内容。
我们往深处再去理解一下制度,你就会发现:制度强调的是一定范围之内的行为规范或是程序规则,指的是一定范围之内、一定程度上的限制,而不是全部。
换言之,制度不是万能的,它也有鞭长莫及的范围。
人人都把目光盯在”制“上,却忘了那个”度“字(范畴、程度),而这范围之外,很多时候才是管理学问的精要所在。
任何一种制度都只是工具,而不是目的。
制度设立与运用,不是为了管人,而是为了更好的用人,为企业创造效益。
所以对管理者而言,用人是目的,制度只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的一种手段而已,切不可本末倒置。
但现实中,许多平庸的管理者恰恰犯得就是这种低级错误,一切惟制度论,认为有了好的制度就有好的结果。
在高明者的眼中,制度作为一种工具,如果不适合本企业,达不成自己”人尽其才“的目标,再好的制度也会弃之不用。
如果这”规矩“成不了”方圆“,那要这”规矩“何用?同样,如果一个制度的设置妨碍了企业的发展,管理者还会死抱制度不放吗?制度是规矩,是管人的手段与方法,高明的管理者非常清楚这一点(更要记住的一点:制度本身就是人制定的),但他们更清楚把人用好才是目的。
管人不是用人,管人是方法,不是目的。
把人管得服服帖帖,也并不意味着把人用到位。
要想留住人才,最大限度上发挥人才的作用,当然不能光凭制度本身。
这就需要发挥制度之外的管理方法,这也是本书重点要讲述的内容。
现在都在提人性管理,那什么是人性管理?抛开那些故作高深的理论,说得直白一点:人性管理就是把握员工的心理,知道他们想要什么,尽可能满足他们,他们才会为企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有句老话,”人心都是肉长的“,作为老板重要抓”心“。
抓”心“就要劳心,劳什么心?劳员工的心思。
这是制度永远无法解决的问题,也是制度够不到,也无法够到的范围。
于是又回到原问题上,制度不是一切,制度之外才是关键。
用制度管理的初级水平就是用制度管人,着重点在制(限制)人。
就像一根绷紧了的弹簧,只有适度用力,才会发挥弹簧的真正作用;用力过猛,也许会导致弹簧的永久失效,甚至断裂。
企业不等同于军队,企业期待一群高素质的员工没错,但高素质并不等同于”绝对服从“,高素质的员工是有激情、有思想、有创造力的,只懂得惟命是从的”乖乖儿“不能为企业创造效益。
作为管理者应该清醒地知道,企业的发展是需要言听计从,行尸走肉般的人体躯壳,还是需要富有激情,敢于创新和拼搏的干才?你们是需要卓别林般机械型的劳工,还是需要牛根生那样富有创造性的员工运用制度到了一种高手境界便懂得将重点转移到度(尺度上,因此制度就不再是限制人、约束人,而是激励人,促进人了。
化有招为无招,化有形的条框限制为无形的鞭策激励,这同样是制度,更是管理者所需要的管理目的。
制度是约束,更是激励,关键还是用制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