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走进父母心理健康教案教案资料

合集下载

《走进父母》的课程教案

《走进父母》的课程教案

《走进父母》的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员了解父母的辛劳和付出,增强对父母的感恩之心。

2. 帮助学员学会与父母有效沟通,增进彼此理解与亲情。

3. 培养学员承担家庭责任,提升家庭和谐氛围。

二、教学内容:1. 父母的辛劳与付出:通过案例分享,让学员了解父母在生活中所承受的压力和付出,引发学员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2. 亲子沟通技巧:介绍有效的沟通方法,如倾听、表达、同理心等,并引导学员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技巧。

3. 家庭责任意识:引导学员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学会为家庭付出,共同营造和谐家庭氛围。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享: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员了解父母的爱与付出。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与父母沟通、承担家庭责任等话题,促进学员思考。

3. 角色扮演:安排学员模拟亲子沟通场景,实地演练沟通技巧。

4. 分享感悟:鼓励学员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共同成长。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制作PPT。

2. 准备小组讨论话题,制定讨论规则。

3. 准备角色扮演道具和背景音乐。

五、教学评价:1. 学员课堂参与度:观察学员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学员的参与程度。

2. 学员感悟分享:收集学员的感悟分享,评估学员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吸收程度。

3. 亲子沟通实践:跟踪学员在家庭中的亲子沟通情况,评估学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员理解父母的辛劳与付出,学会有效的亲子沟通技巧,培养家庭责任意识。

难点:如何让学员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提升亲子关系和家庭和谐。

七、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一个关于父母付出的案例,引发学员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2. 讲解与分享:讲解父母的辛劳与付出,分享有效的亲子沟通技巧。

3. 小组讨论: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改善亲子关系。

4. 角色扮演:模拟亲子沟通场景,让学员实地演练沟通技巧。

5. 学员感悟分享: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八、教学策略:1. 情感共鸣:通过案例分享和讨论,让学员感受到父母的辛劳与付出,引发学员的共鸣。

小学主题班会教案《走近父母》

小学主题班会教案《走近父母》

小学主题班会教案《走近父母》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父母对他们的关爱和付出。

2. 培养学生尊敬父母、孝敬父母的美德。

3. 引导学生学会与父母沟通,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感情。

二、教学重点:1. 父母对学生的关爱和付出。

2. 尊敬父母、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3. 与父母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1. 学生如何体会到父母的爱。

2. 学生如何做到尊敬父母、孝敬父母。

3. 学生如何有效地与父母沟通。

四、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关于父母关爱子女的图片或故事。

2. 准备一些关于尊敬父母、孝敬父母的名言或事例。

3. 准备一些关于与父母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关于父母关爱子女的图片或故事,引导学生思考父母对他们的关爱和付出。

2. 新课导入:讲解尊敬父母、孝敬父母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尊敬父母、孝敬父母。

3. 实例讲解:通过一些名言或事例,让学生了解到尊敬父母、孝敬父母的具体做法。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尊敬父母、孝敬父母,并分享彼此的经验和心得。

5. 讲解与父母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学会有效地与父母沟通,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感情。

6. 实践活动:让学生回家后,试着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与父母沟通,并记录下沟通的过程和感受。

7. 总结:在下一节课上,让学生分享自己与父母沟通的经历,总结尊敬父母、孝敬父母的经验和教训。

8.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写一篇关于尊敬父母、孝敬父母的心得体会。

六、教学延伸:1. 开展“孝心行动”: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心父母,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如帮父母做家务、给父母递上一杯热茶等,让学生用实际行动来体现孝心。

2. 举办“孝敬父母主题演讲比赛”:让学生通过演讲的形式,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进一步提升学生孝敬父母的意识。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父母的爱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体会到父母的付出。

2. 学生能够表达出对父母的尊敬和孝敬之情。

《走近父母》主题班会课教案内容

《走近父母》主题班会课教案内容

《走近父母》主题班会课教案内容一、教案背景《走近父母》主题班会课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父母,增进亲子关系,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感恩之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父母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付出和辛劳,学会与父母沟通和交流,尊重父母,回报父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父母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付出和辛劳。

2. 培养学生与父母沟通和交流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感恩之心。

4. 引导学生学会尊重父母,回报父母。

三、教学内容1. 父母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付出: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父母为孩子付出的场景,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辛劳。

2. 与父母沟通的技巧:介绍有效沟通的方法,如倾听、理解、表达等,并引导学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

3. 家庭责任感:讨论学生在家庭中的责任和义务,引导学生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

4. 感恩之心:分享感恩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父母,回报父母。

5. 尊重父母:讨论尊重父母的意义,引导学生尊重父母的意见和决定。

四、教学方法1. 情境展示: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父母为孩子付出的场景,引发学生共鸣。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与父母沟通的技巧,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悟。

3.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父母和孩子,模拟真实场景,练习沟通和表达。

4. 分享故事:邀请学生分享感恩父母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

5. 小组竞赛:设置有关家庭责任感和尊重父母的小组竞赛,增强学生的参与度。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等。

2. 学生感悟:通过课后作业、心得体会等方式了解学生对父母付出的认识和感悟。

3. 家庭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如沟通技巧、尊重父母等。

4. 学长:关注学生在一段时间内与父母关系的变化,以及家庭责任感和感恩之心的提升。

六、教学准备1. 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收集父母为孩子付出的场景图片、视频等资源。

2. 教案手册:准备与本节课相关的内容,以便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走近父母》主题班会课教案内容

《走近父母》主题班会课教案内容

《走近父母》主题班会课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父母的辛劳和付出,增强对父母的感恩之心。

2. 培养学生与父母沟通的良好习惯,提高家庭关系的和谐度。

3. 引导学生学会尊重父母,体谅父母,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

二、教学内容:1. 父母的爱:通过案例分享、讨论,让学生感受父母对他们的关爱和付出。

2. 家庭关系:分析常见的家庭问题,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3. 沟通能力:学习有效的沟通技巧,提高与父母的交流质量。

4. 孝道文化:介绍我国的孝道文化,让学生认识到尊敬父母的重要性。

5. 行动实践:制定行动计划,引导学生走近父母,增进亲子关系。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通过观看视频、讨论案例,引发学生对父母爱的思考。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家庭关系、沟通能力等问题,促进学生互动交流。

3. 角色扮演:模拟与父母沟通的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沟通技巧的应用。

4. 分享感悟: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

5. 行动计划:指导学生制定实际行动计划,促进学生走近父母。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父母的爱,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父母的爱:观看视频案例,讨论父母的爱,让学生感受父母付出的辛劳。

3. 家庭关系:分析常见的家庭问题,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与父母之间的矛盾。

4. 沟通能力:学习有效的沟通技巧,提高与父母的交流质量。

5. 孝道文化:介绍我国的孝道文化,让学生认识到尊敬父母的重要性。

6. 行动实践:制定行动计划,引导学生走近父母,增进亲子关系。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感悟:通过课后作业,让学生写下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之心和感悟。

2. 行动计划:检查学生的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评估亲子关系的改善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考察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深度。

4. 分享感悟:评价学生分享感悟的质量,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

六、教学准备:1. 视频案例: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关于父母爱的视频案例。

心理健康《亲近父母》活动课教案

心理健康《亲近父母》活动课教案

心理健康《亲近父母》活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与父母沟通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与父母交流沟通的能力。

3. 引导学生体谅父母,学会换位思考。

4. 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促进亲子关系和谐。

二、教学重点1. 学习与父母沟通的有效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与父母沟通。

2. 如何让学生理解并体谅父母。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通过设定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学会与父母沟通。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与父母沟通的技巧,分享彼此的感受和经验。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换位思考,理解父母。

4. 情感表达:鼓励学生用言语、行动表达对父母的爱和感激。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与父母沟通的重要性。

2. 情景模拟:设定一个与父母沟通的场景,让学生扮演角色,实践沟通技巧。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沟通心得,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受。

4.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换位思考,理解父母的心境。

5. 情感表达:鼓励学生用言语、行动表达对父母的爱和感激。

6. 总结提升: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强调与父母沟通的重要性。

7.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与父母沟通的实践作业,让学生课后尝试运用所学技巧。

六、教学内容1. 学习与父母沟通的常用技巧,如倾听、表达、同理心等。

2. 探讨如何解决与父母沟通中的冲突和误解。

七、教学准备1. 准备与父母沟通相关的案例和情景。

2. 准备小组讨论和分享的道具和材料。

八、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与父母沟通的重要性。

2. 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实践与父母沟通的技巧。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在与父母沟通中的经验和感受。

4. 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换位思考,理解父母的心境。

5. 教授与父母沟通的常用技巧,如倾听、表达、同理心等。

6. 探讨如何解决与父母沟通中的冲突和误解。

7. 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练习解决冲突和误解的技巧。

主题班会《走近父母》教案

主题班会《走近父母》教案

主题班会《走近父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父母的辛劳和付出,增强对父母的感恩之心。

2. 培养学生与父母有效沟通的能力,增进亲子关系。

3. 引导学生学会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回报父母。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父母的辛劳和付出,培养与父母沟通的能力。

2. 难点:学会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回报父母。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关于父母辛勤付出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 准备一些关于亲子关系沟通的小故事或案例。

3. 准备一些关于理解、尊重、回报父母的方法或建议。

四、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关于父母辛勤付出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思考父母的辛劳和付出。

2. 新课导入:介绍亲子关系的重要性,引出本次主题班会的目的。

3. 案例分享:分享一些关于亲子关系沟通的小故事或案例,引导学生从中获得启示。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与父母有效沟通,增进亲子关系。

5. 小组分享: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大家共同学习和借鉴。

6. 总结建议:总结一些关于理解、尊重、回报父母的方法或建议,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实践。

7. 情感升华:通过一些感人的歌曲或故事,引导学生学会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回报父母。

8.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与父母沟通的实践作业,让学生课后尝试运用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1. 反思本次主题班会的教学效果,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2. 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看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3.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需求和困惑,为下次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延伸活动1. 开展“父母的一天”主题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记录父母的生活点滴,体验父母的辛劳。

2. 开展“感恩父母”演讲比赛,让学生通过演讲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3. 开展“亲子关系”主题征文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感人故事或心得体会。

七、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看是否积极发言、认真听讲。

主题班会教案之走进父母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教案之走进父母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教案之走进父母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父母心理健康对于家庭和个人的重要性。

2.提高学生对父母的理解和关注。

3.帮助学生在家庭中更好地沟通和相处。

二、教学重点1.父母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如何理解和关注父母。

3.如何在家庭中更好地沟通和相处。

三、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探究父母心理健康问题。

2.如何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家庭生活中。

四、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老师通过PPT展示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场景,鼓励学生思考家庭成员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和需要关注的问题。

2. 知识讲解(1)父母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老师通过讲解父母心理健康对家庭和个人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这一问题。

(2)如何理解和关注父母老师结合个人经历分享,鼓励学生积极关注父母的情绪变化并给予理解和关注。

(3)如何在家庭中更好地沟通和相处老师介绍在家庭中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和相处,提供具体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

3. 互动操作(1)分组讨论老师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在家庭中如何关注和理解父母的心理健康。

(2)练习应用老师分配每组一项家庭情景,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处理这一情景,并在班级中分享成果。

4. 教学总结老师通过PPT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强调父母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

五、教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场景和实用技巧的介绍,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如何关注和理解父母的心理健康问题,培养了学生在家庭中更好沟通和相处的能力。

特殊应用场合及相应条款1. 家庭情境下的角色扮演活动增加条款:•在互动操作环节中增加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和相处场景,加深对父母心理健康的理解。

问题及注意事项:•问题:学生可能不够自信或不愿意参与角色扮演活动。

•解决方法:在角色扮演之前进行鼓励和引导,可以先由老师或者一些积极的学生示范,让学生感受到气氛和方式。

2. 引导学生回家实践增加条款:•鼓励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所学知识,即可增强对家庭关系的理解和亲密度。

《走近父母》主题班会教案

《走近父母》主题班会教案

《走近父母》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父母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亲近父母、沟通父母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父母、尊敬父母、回报父母的情感。

3. 提高学生与父母沟通的技巧,增进家庭和谐。

二、教学内容:1. 父母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2. 亲近父母的原因和方法。

3. 与父母沟通的技巧。

4. 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5. 家庭和谐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1.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父母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亲近父母的原因和方法等话题进行讨论。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一些关于父母与子女关系的案例,引导学生从中体会到父母的爱和付出。

4.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分组扮演父母和子女,模拟一些家庭场景,学会与父母沟通的技巧。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个关于父母与子女关系的短片,引发学生对父母的爱和付出的思考。

2. 讨论:组织学生就父母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作用进行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父母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关于父母与子女关系的案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父母的爱和付出。

5.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扮演父母和子女,模拟一些家庭场景,学会与父母沟通的技巧。

6. 总结:总结本次班会,强调亲近父母、沟通父母的重要性,提出孝敬父母的具体要求。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父母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作用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亲近父母、沟通父母的重视程度。

3. 学生在与父母沟通时的表现。

4. 学生对孝敬父母的行动和实践。

六、教学活动:1. 开展“感恩父母”主题演讲活动,让学生通过演讲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2. 举行“孝心行动”实践活动,如为父母做一顿饭、给父母写一封信等,让学生将孝敬父母付诸行动。

3. 组织“亲情故事”分享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和父母之间的感人故事,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感情。

七、教学资源:1. 亲情题材的影视作品,如《天下父母心》、《亲爱的》等,用于引导学生感受父母的爱。

2. 有关孝敬父母的书籍和文章,如《孝经》、《弟子规》等,用于引导学生学习孝敬父母的文化。

心理健康《亲近父母》活动课教案

心理健康《亲近父母》活动课教案

心理健康《亲近父母》活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亲情的重要性,认识到父母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付出。

2. 培养学生热爱父母,关心父母,回报父母的美德。

3. 提高学生与父母沟通的技巧,增进亲子关系。

二、教学内容:1. 父母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 亲情的可贵,要学会珍惜。

3. 学会与父母沟通,理解父母的心意。

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认识到父母的重要性和亲情的可贵。

2. 学会与父母沟通的技巧。

四、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体会到父母的爱。

2. 如何引导学生学会与父母沟通。

五、教学方法:1. 情感体验法:通过故事、情景剧等形式,让学生感受父母的爱。

2. 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与父母沟通的经验和方法。

3. 角色扮演法:模拟亲子沟通场景,让学生学会与父母有效沟通。

【导入部分】1. 教师通过一个有关父母关爱孩子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亲情的思考。

【新课导入】1. 教师简要讲解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到父母的爱。

2. 学生分享与父母相处的点滴,感受亲情的温暖。

【课堂活动】1.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与父母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2. 小组分享: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角色扮演】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亲子沟通场景。

2. 学生表演后,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2. 学生发表自己对父母的爱和感激之情。

【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尝试运用本节课学到的沟通技巧与父母交流。

2. 记录与父母沟通的心得,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过程:【情感体验】1. 观看一部关于父母与孩子之间感人至深的电影片段,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影感悟,谈谈对父母之爱的理解。

【案例分析】1. 教师呈现一个关于亲子沟通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改善亲子关系的建议。

【小组活动】1.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设计一个增进亲子关系的小活动。

2. 各小组分享设计的活动,其他小组提出改进意见。

心理健康《亲近父母》活动课教案

心理健康《亲近父母》活动课教案

心理健康《亲近父母》活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亲近父母的重要性,意识到与父母良好关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 培养学生与父母沟通的技巧,提高家庭亲子关系质量。

3. 引导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回报,增强责任意识。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有效方法。

2. 培养学生亲近父母的情感,提高家庭和谐度。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放下心理障碍,真诚地与父母交流。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模拟、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参与度。

2. 运用心理咨询技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深入思考。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视频材料及讨论题目。

2. 设计好活动流程,准备好活动道具。

3. 提前与学生家长沟通,取得配合。

教案内容依次按照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进行展开。

每个部分都要详细具体,方便教师参考执行。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亲情小故事引起学生对亲子关系的关注,激发学生思考。

2. 案例分析:提供一个或多个亲子关系紧张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问题所在。

3. 小组分享: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邀请其他同学发表看法。

4. 心理咨询环节: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现场辅导,引导学生如何与父母沟通。

5. 亲子互动游戏:设计一个简单的亲子互动游戏,让学生现场与父母共同参与。

6. 感悟分享:邀请学生分享活动心得,让其他同学从中受到启发。

7. 总结提升: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强调亲近父母的重要性,提出改进建议。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情况,了解他们对亲子关系的认识。

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活动的感受和建议,以便对后续教学进行改进。

3.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他们在活动中的感受以及亲子关系的改善情况。

八、教学拓展1. 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

2. 举办亲子运动会,增强亲子间的互动与默契。

3. 开展家庭教育讲座,提高家长亲子教育素养。

《走进父母》的课程教案

《走进父母》的课程教案

《走进父母》的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父母对他们的爱和教育意义,提高对父母的感恩之心。

2. 培养学生与父母有效沟通的能力,增进彼此的理解和亲情。

二、教学内容1. 了解父母的爱:通过案例分享、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爱和对他们的付出。

2. 沟通技巧:学习有效的沟通方法,如倾听、表达、同理心等,提高与父母的沟通能力。

3. 解决矛盾:了解与父母产生矛盾的原因,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妥协、沟通、理解等。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通过观看或讨论真实的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父母的爱和教育意义。

2.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与父母沟通的情景,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与父母沟通的技巧和解决矛盾的方法,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用于教学中的案例分析环节。

2. 准备角色扮演的场景和剧本,用于教学中的角色扮演环节。

3. 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材料,用于教学中的小组讨论环节。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父母的爱和教育意义的理解程度。

2. 学生与父母沟通的能力的提高程度。

3. 学生处理与父母的矛盾和冲突的能力的提高程度。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关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互动视频或故事,引发学生对父母主题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父母在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付出和关爱,让学生认识到父母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典型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互动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从而理解父母的爱。

4.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与父母沟通的技巧,并在小组内进行角色扮演练习。

5. 总结提升:对各个小组的讨论和角色扮演进行点评,总结有效的沟通技巧,并强调在与父母沟通时的注意事项。

七、教学反思1. 对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进行总结,以便在后续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需求,如有需要,可以调整教学方法或增加新的教学活动。

《走近父母》主题班会教案

《走近父母》主题班会教案

《走近父母》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父母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 培养学生尊重父母、热爱父母、回报父母的情感。

3. 引导学生学会与父母沟通,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感情。

二、教学内容:1. 父母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2. 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3. 学会与父母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重点:1. 父母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2. 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四、教学难点:1. 如何理解父母,尊重父母。

2. 如何与父母有效沟通。

五、教学方法:1. 讨论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发表观点,分享自己的经历,增进对父母的理解。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学会与父母沟通。

3. 小组活动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 亲情体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体验亲情,感受父母的爱。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孝敬父母的感人故事,引发学生对父母的思考。

2. 父母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父母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付出和关爱。

3. 孝敬父母的重要性:教师讲解孝敬父母的原因和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4. 学会与父母沟通: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与父母沟通的成功经验和困惑。

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和指导。

5. 亲情体验:学生分组进行亲情体验活动,如给父母写一封感谢信、为父母做一顿饭等,感受父母的爱。

6. 总结:教师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强调孝敬父母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学会与父母沟通,回报父母的关爱。

,您提供的信息不足以开始编写完整的教案。

教案通常需要包括详细的教学步骤、活动、讨论点、作业和评估方法等。

您提供的只是一个主题和一些基本的教学目标和方法。

为了编写一个完整的教案,我需要更多的具体信息,比如每章节的详细内容、上课时间长度、学生的年龄和背景等。

如果您能提供这些额外的信息,我将能够更好地帮助您。

例如,如果您希望第一章节是关于“父母的角色”,我可以建议一些教学活动,如观看有关父母角色的视频、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或进行小组讨论,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父母在他们的生活中的作用。

《走近父母》主题班会教案

《走近父母》主题班会教案

《走近父母》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父母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 培养学生热爱父母、尊敬父母、孝敬父母的思想感情。

3. 引导学生学会与父母沟通,理解父母的心意,增进亲子关系。

二、教学内容:1. 父母的付出:介绍父母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辛勤付出,让学生体会到父母的关爱。

2. 孝敬父母的重要性:讲解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3. 学会与父母沟通:教授学生与父母沟通的技巧,提高亲子关系的质量。

4. 理解父母的心意:引导学生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父母的心意。

5. 增进亲子关系:探讨如何增进亲子关系,让学生与父母关系更加融洽。

三、教学方法:1.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父母的付出、孝敬父母的重要性等话题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个案,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到父母的爱和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3.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父母的角色,体验父母的辛勤付出,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4. 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如何增进亲子关系。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讨论。

2. 准备角色扮演道具,方便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3. 准备小组合作活动所需资料,促进学生交流与合作。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和互动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学生亲子关系改善情况:通过与学生、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与父母的关系变化,评价教学效果。

六、教学过程:1. 引入话题: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父母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父母的付出:介绍父母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辛勤付出,让学生体会到父母的关爱。

3. 孝敬父母的重要性:讲解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走近父母》主题班会课教案内容

《走近父母》主题班会课教案内容

走近父母1. 课程介绍本课是一堂主题班会课,主要围绕“走近父母”这一主题展开内容。

在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中,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依靠和支持。

然而,许多孩子长大后却越来越疏远父母,感觉和父母失去了联系。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父母,增进亲子关系,让家庭成为一个温暖的避难所。

2. 课程目标•了解父母的工作、生活和情感状态•增进亲子关系,提高家庭和谐度•学会与父母沟通,建立坦诚互信的关系3. 课程内容1.自我介绍(5分钟)首先,让学生们每人自我介绍,其中包括自己的姓名、年龄、父母的工作以及在家庭中的位置。

2.认识父母(15分钟)了解父母的工作、生活和情感状态对于珍惜亲情非常重要。

在这一环节,让学生们了解每个家庭的情况,可以为下一步的互动打下基础。

老师可以列出问题,以提供学生交流和回答的方向,如:•你父母的工作是什么?他们喜欢这份工作吗?•你父母的爱好是什么?他们有没有什么经常做的事情?•你在家中的角色是什么?你的父母对你有什么期待?3.听父母的心声(30分钟)父母和孩子之间沟通的最大问题是理解。

尽管我们每天生活在一起,但是我们彼此的感受和想法还是很可能被误解。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们将学会如何倾听父母的心声。

首先,让家长们准备一段话,讲述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或者他们对孩子有什么期待。

学生们则要认真倾听,不要插话。

家长讲完后,学生们会在小组内讨论和分享作为孩子的感受,并给予建设性的反馈。

4.学会表达(30分钟)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们会学到如何与父母等家庭成员沟通。

无论是和父母或是兄弟姐妹沟通,表达都是相当重要的。

但是,许多孩子对于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感情缺乏经验,这也让交流更加困难。

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们想想以下问题:•当你遇到了问题和困难时,你通常怎么和你的家人沟通?•你们家有哪些不同的沟通方式?接下来,要求学生们写下一些在与父母或兄弟姐妹沟通时会用到的句子。

通过这一步,学生们将学会如何有效地沟通,并且表达自己的观点。

《走近父母》主题班会课教案内容

《走近父母》主题班会课教案内容

《走近父母》主题班会课教案内容一、教案背景班会主题:《走近父母》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父母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 培养学生热爱父母、孝敬父母的情感。

3. 引导学生学会与父母沟通,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感情。

二、教学内容1. 父母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2. 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3. 学会与父母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歌曲《感恩的心》,引导学生思考父母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 新课导入:讲解父母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强调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关于孝敬父母的感人故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父母的爱。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孝敬父母,并将讨论结果进行分享。

5. 沟通技巧讲解:讲解如何与父母沟通,提高沟通效果,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感情。

6. 情景演练:设置一些与父母沟通的场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实践所学沟通技巧。

7. 总结提升:总结本次班会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孝敬父母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实践所学。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父母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作用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孝敬父母的认识和态度。

3. 学生在与父母沟通方面的改进和提升。

五、教学资源1. 歌曲《感恩的心》。

2. 孝敬父母的感人故事素材。

3. 与父母沟通的相关资料和书籍。

4. 角色扮演所需道具和场景设置。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观看亲情视频:选取一部关于父母与子女关系的亲情电影或纪录片,如《天下无贼》等,让学生在观影过程中感受父母之爱。

2. 分享感悟:观影结束后,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引导大家认识到父母的不易。

3. 亲情互动:设置一些亲子游戏或活动,如亲子瑜伽、亲子烹饪等,让学生与父母共同参与,增进亲子关系。

七、亲子沟通技巧培训1. 沟通重要性:讲解沟通在亲子关系中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与父母沟通的意义。

2. 沟通技巧培训: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沟通技巧,如倾听、表达、同理心等,并让学生进行实战演练。

父母关系心理健康教案(精选8篇)

父母关系心理健康教案(精选8篇)

父母关系心理健康教案父母关系心理健康教案(精选8篇)父母关系心理健康教案1一、活动目的:1、让学生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即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感恩父母。

2、让学生学会如何去理解父母、尊敬父母、体谅关心父母,与父母和谐相处,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以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

二、活动准备:1、准备班会相关资料,搜集相关的文章、笛子独奏、小品、歌曲、制作感恩卡,自制课件,主持人准备串联词。

2、学生利用双休日观察了解父母在一天之中都做了哪些事情。

3、开展“爸爸、妈妈给孩子一封信”活动。

4、邀请部分学生家长参加班会。

三、活动过程:班长开场讲话:同学们,我们班今天很荣幸能坐在这里参加“乌镇镇的感恩教育启动仪式”,你们知道再过两天是什么日子了吗?(母亲节)对,母亲节快到了,作为一班之长的我,和我们的班主任沈老师还有班干部们一起策划了今天这节感恩教育为主题的班队课,大家掌声欢迎主持人:高晨、梅逸……上场。

(掌声响起,主持人上场)(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甲: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

(配动作)乙:你爱吃的三鲜馅有人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

(配动作)甲:这个人就是娘呀!乙:这个人就是妈。

甲:这个人给予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

乙:自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甲:父母为我们付出了无私的爱!乙:所以我们要感恩父母双亲。

合:我们宣布植材小学五0三班“感恩父母”主题班会现在开始!(二)感受亲恩,体会亲情(1)真实故事《地震中的母亲》甲:在生活中,父亲永远给我们挡风雨,乙:母亲永远牵着我们的手;合:父母的爱是危急时刻撑起我们生命的一片晴空!甲:同学们,你们还记得2008年的5月12日吗?(齐答:记得)那天发生了什么事?指名一生回答。

乙:是呀,那年春天感人的事比比皆是,今天沈以睿同学也给大家带来一个发生在当时的真实故事。

我们掌声有请沈以睿。

(讲故事、听故事)(2)听后随感,畅所欲言甲:听了这个故事,同学们有哪些感受呢?(指名2学生回答)乙:同学们,这是人世间最崇高、最圣洁、最勇敢的母爱,我们面对这样伟大而又无私的爱,内心当中充满了对这位母亲的敬佩。

心理健康我爱爸爸妈妈教案(精选5篇)

心理健康我爱爸爸妈妈教案(精选5篇)

心理健康我爱爸爸妈妈教案(精选5篇)心理健康我爱爸爸妈妈教案1一、班会目的1、让学生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体验爱的圣洁、无私和伟大。

2、让学生学会理解父母,关心父母,孝敬父母,以实际的行动报答父母。

二、班会活动方法:1、歌曲《烛光里的妈妈》、《感恩的心》2、电脑播放《爱进我家》《天下父母心》flash及体现父爱母爱的图片。

3、母爱故事:《从狼嘴里交换出来的母爱》及一封《一位辛酸父亲的来信》。

4、小组讨论发言5、趣味竞赛(评合作小组奖)三、班会准备班会前下载关于《烛光里的妈妈》、《感恩的心》、的歌曲。

做好关于《爱进我家》《天下父母心》的宣传片。

打印母爱故事和有关关心父母用实际行动报答父母的小题目。

四、班会过程(一)活动开始:感受父母之爱:请听一个震憾人心的故事——《从狼嘴里交换来的母爱》。

(生讲故事,播放flash《天下父母心》下面请欣赏罗立中的油画——《父亲》及朗读赏析。

(边听边观赏)(二)话说父(母)爱:如何做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

我们该怎么报答父母呢?(孝敬父母)2、我们应该怎么孝敬父母呢?以下这些同学的行为是孝敬父母吗?(展示课件)片段一:小李在走廊追逐,一不小心滑了一跤,腿受伤了,要上医院。

父母从各个地方跑到医院,非常担心。

你觉得这是孝敬父母吗?(不是,没有照顾好自己,让父母担心。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是孝敬父母的开始。

讨论:孝敬父母还包括哪些方面呢?(请同学回答)1、注意安全,不要让爸爸妈妈担心2、关心爸爸妈妈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4、帮爸爸妈妈做家务,减轻爸爸妈妈的负担5、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三)比一比:“了解父母有多少”本部分将以比赛的形式,提出一些与父母有关的问题,让同学们根据实际情况举手回答,答对的同学奖励一份小礼品。

这些问题有:1、爸爸妈妈的生日分别是几月几日?2、爸爸妈妈平时最喜欢吃什么?3、爸爸妈妈最喜欢什么体育活动?4、爸爸妈妈最喜欢什么颜色?5、爸爸妈妈最喜欢看什么电影(电视剧)?6、爸爸妈妈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什么话?7、爸爸妈妈早上几点起床?晚上几点下班?(四)请四位同学来读一读他们的感恩宣言)齐唱歌曲《感恩的心》(五)颁发合作小组奖五、总结: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感恩的乐章,那是大树对滋养它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中飘荡,绘画着那一幅幅感人的画面,那是白云对哺育它的蓝天的感恩。

主题班会《走近父母》教案

主题班会《走近父母》教案

主题班会《走近父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父母对他们的爱和付出,增强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2. 培养学生与父母有效沟通的能力,改善亲子关系。

3. 引导学生学会关爱父母,体贴父母,主动为父母分担家务和烦恼。

二、教学内容1. 父母的爱和付出: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父母对他们的关爱和付出,唤起学生的感恩之心。

2. 亲子沟通技巧:教授学生与父母沟通的有效方法,提高沟通能力。

3. 关爱父母:引导学生学会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心理需求,主动为父母分担家务和烦恼。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首关于父母的歌曲,让学生陷入思考,引出主题。

2. 父母的爱和付出:让学生分享父母为他们做过的感人事迹,大家共同感受父母的爱。

3. 亲子沟通技巧:讲解与父母沟通的要点,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实战演练。

4. 关爱父母:讨论如何关爱父母,让学生提出具体的行动方案。

5. 总结:强调学生要懂得感恩父母,改善亲子关系,共创和谐家庭。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父母的爱和付出的理解程度。

2. 学生掌握亲子沟通技巧的情况。

3. 学生关爱父母的具体行动。

五、教学资源1. 音乐:《感恩的心》2. 视频:关于父母的感人故事3. PPT:教学内容的相关资料4. 角色扮演道具:帽子、衣服等六、教学活动1. 父母的爱和付出分享:邀请几位学生分享他们父母的爱和付出,让其他学生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无私关爱。

2. 亲子沟通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与父母沟通的场景,其他学生观摩并给予反馈。

3. 关爱父母的行动计划:让学生思考并制定一项关爱父母的行动计划,如为父母做一顿饭、陪父母散步等。

七、教学方法1. 分享法:通过邀请学生分享父母的爱和付出,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

2. 角色扮演法:通过模拟亲子沟通的场景,让学生实战演练,提高沟通能力。

3. 讨论法:让学生讨论如何关爱父母,提出具体的行动方案。

八、教学难点1. 让学生深刻理解父母的爱和付出,唤起感恩之心。

2024年《走近父母》主题班会课教案内容

2024年《走近父母》主题班会课教案内容

2024年《走近父母》主题班会课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本次《走近父母》主题班会课旨在达成以下教学目标:增强学生的家庭意识,让学生更加理解和尊重父母。

促进学生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加强亲子关系的纽带。

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责任,培养他们的家庭责任感。

通过班会活动,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增进学生对父母的理解与尊重,培养感恩之心。

激发学生分享家庭故事,促进同学间的情感交流。

引导学生反思自身在家庭中的表现,提升家庭责任感。

教学难点:如何有效地触动学生的内心,让他们深刻体会父母的爱与付出。

如何平衡不同家庭背景学生的情感分享,避免某些学生产生不适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一段温馨的家庭视频,展示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和付出。

引导学生分享观后感受,初步激发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2. 认知拓展分享真实的父母故事:邀请几位学生家长来班会现场,分享他们的育儿经历和故事,让学生听到父母的心声。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父母的辛苦与付出,每组选出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3. 情感交流我与父母的一天:让学生回忆并讲述一天中与父母共度的时光,强调平凡中的温馨与感动。

写给父母的信:指导学生写一封感谢信给父母,表达他们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4. 行为引导家庭责任墙:制作一个家庭责任墙,让学生写下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和义务,提醒自己履行家庭责任。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模拟家庭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情境,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家庭责任。

5. 总结提升班会总结:总结本次班会的学习成果,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和个人在家庭中的角色。

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为父母做一件实事,以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的感激和爱意。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本次班会课将采用以下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视频教学:通过播放视频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互动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活动,促进学生的互动交流。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体验家庭责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父母心理健康教案
兰中:杜丽丽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通过心灵故事启发学生了解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通过自我剖析和例案教学让学生分析代沟产生的原因,进而理解父母、体谅父母。

加强学生与父母的沟通意识,鼓励学生主动与父母交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心理实验让学生感受父母无微不至的爱,理解父母,热爱父母,同时感恩父母。

【学习重点】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感受父母的爱,探索和父母的相处之道,并在生活中能理解父母,热爱父母,感恩父母。

【学习难点】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指导学生努力减少与父母的矛盾和冲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法、体验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学具准备】1.多媒体课件。

2.搜集现实中学生和父母之间的故事。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情感
播放《时间都去哪了》视频,激发学生的思考。

同学们,你们从哪里来?听到这个问题,大家肯定都会说,是父母把我们带到世界上来的。

是啊,十五、六年前的某一天,你们的父母用泪水和幸福的笑容迎接了我们的到来。

从你们来到世上的那一刻起,父母们又多了一项繁重的工作——照顾你们。

尽管这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但从婴儿的“哇哇”坠地到哺育你们长大成人,父母们花去了多少的心血与汗水,编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父母们却毫无怨言。

回忆自己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如生病、在外面受委屈等,说说自己当时的感受和来自父母的帮助。

二、开启心灵之门
1、教师提问:你与父母关系如何?发生过争吵吗?生活中你认为有哪些问题你经常同父母产生分歧并难以沟通?你持什么观点?父母的观点又是什么?
2、展示马克·吐温的一段话:“当我7岁时,我感到父亲是天底下最聪明的人;当我14岁时,我感到我父亲是天底下最不通情达理的人;当我21岁时,我忽然发现我父亲还是很聪明的。

”提问你认为马克·吐温的说法有道理吗?为什么?他的经历说明了什么?你有和他一样的感受吗?
在这一环节中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畅所欲言,表达自己与父母亲的关系以及学生心里父母的形象,还有孩子们希望父母亲是什么样子的。

充分了解孩子内心的感受,有利于进一步分析而顺利进行感恩教育
出示PPT,请学生猜照片中的同学,重温与父母的美好时光,体验所蕴涵的亲子感情。

(通过重温美好时光,激发亲子间的感情。


三、自我剖析:你真正的了解你的父母吗?
1、英语一次对于母亲的剖析:M (many)妈妈给了我很多很多;O (old)妈妈为我操心,白发已爬上了您的头;T (tears)您为我流过不少泪;H (heart)您有一颗慈祥温暖的心;E (eyes)您注视我的目光总是充满着爱;R (right)您从不欺骗我们,教导我们去
做正确的事情。

(意在感染学生如何去理解我们的父母,如何站在父母的角度看待问题)
2、提出与父母息息相关的小问题来考验学生是否真正的了解自己的父母
通过这一环节学生会发现自己真的不是很了解自己的父母,但是自己的一切父母却了然于心。

引发学生思考自己是不是应该多了解自己的父母,多为自己的父母做点事情。

四、学会感恩
1、观看视频《母亲的勇气》、PPT展示《天亮了》的创作背景(配乐),展示一组图片(意图:让学生体验父爱、母爱的伟大。

启发学生感恩)亲情是一种血脉相通的默契,是一种无法割裂的存在。

酬劳不是她的目的,收获不是她的动机,她是人性闪耀的光辉。

自出生起,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多少?喂的每一口饭、教我们学走路、陪我们学说话;为我们的学习操了多少心?为我们的每一次晚回家担了多少惊?受了多
少怕?
我们来审视一下自己:我们做了多少愧对父母的事?(在反思中培养感恩的情感)
2、学会感恩我们应该如何做呢?
(学生变态,如何来做,如何感恩,教师启发学生从生活点滴做起)生活并非想象中那样完美,父母的辛勤是我们无法体会的,我们虽不能与父母分担生活的艰辛、创业的艰难,但我们在生活上可以少让父母为自己操心。

当父母生病时,我们是否应担起责任,照顾父母?要知道,哪怕一句关心的话语,哪怕一碗自己做好的方便面,都会慰藉父母曾为我们百般焦虑的心。

感恩父母,并不难做到。

父母,永远是我们最值得感谢的人!
五、小结: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最基本道理。

其实父母并不需要我们以后轰轰烈烈的去为他们做什么大事,而是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

陪父母聊聊天,给父母捶捶背、帮父母盛盛饭、夹夹菜、洗洗碗、给父母洗洗脚,或者给父母一个拥抱,一个微笑,要在生活上真正的为父母着想。

《走进父母》心理健康教案
兰中:杜丽丽
1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争做人民满意教师
“教育是事业,其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其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其生命在于创新。

”尽管教育的课程在变、教育的模式在变,但开智启蒙、传承文明、塑造人格的教育本质没有变;尽管教育的方法在变、教师的观念在变,但甘为人梯、引领未来、为人师表的教师职责没有变。

在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当今社会, 不少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通过请家教让子女学的更好,变得更优秀,而不少教师也较愿意利用属于自己的休息时间赚点外水,家长为“分”,教师为“钱”。

如今在职教师的有偿家教问题,已成为社会上热议的话题。

尽管“有偿家教”只是少数教师的行为,但是它使教育涂上功利化、商业化的色彩,容易使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蜕变为金钱关系。

而少数教师在获取个人利益的同时,也会渐渐淡薄对本职工作的责任,渐渐失去师生互动中纯净的情感。

这不仅有损教师的人格形象,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为树立教师队伍正气,弘扬教师职业道德,重塑教师职业形象,近日,城关中学召开全体教师大会,旗帜鲜明地反对有偿家教,学校坚决抵制有偿家教。

在章校长的带领下,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了绍市教[2009]61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抵制有偿家教的通知》文件。

通过学习,全校教师充分认识了“治理教师有偿家教活动”的重要性,深刻认识了“有偿家教”的危害性,滋生了“我的学生找家教,我的责任未尽到”的高度觉悟。

会上,章校长要求每位教师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好每一堂课,用“佳教”抵制“家教”,尽可能利用课内时间及工作之余,义务性地为需
要提优补差的学生进行辅导帮助,多一点奉献,少一点索取,多讲一份责任,少讲一步得失,凝心聚力,倾情奉献,以自己的形象为学生树立榜样。

全校教师要积极开展自查自纠,学校将以学生、家长等社会力量作为监督,严查、严处违规行为。

动员大会结束后,全体教师签订了“城关中学教师拒绝有尝家教诚诺书”。

教育事业需要的是朗朗晴空,给学生多一点爱心,使家长少一些忧心,让社会多一份放心是我们的责任。

为了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让我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争做人民满意教师,用我们的双手和真诚的爱心,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在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中,实现我们教师的人生价值。

2我为什么要当老师
著名作家魏巍先生说得好:“教师这份职业,——据我想——并不仅仅依靠丰富的学识,也不仅仅依靠这种或那种的教学法,这只不过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有没有一颗热爱儿童的心!”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教师——这才被称为高尚的职业。

要做好老师这份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了随时应付课堂上学生们千奇百怪的提问,我必须花许多的时间来查找相关的教学资料;为了让学生们能够充分地理解吸收讲解的知识,我必须绞尽脑汁研究出适应学生个性学习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必须深入接触学生,了解每个学生丰富而又具有个性的心灵世界,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努力帮助每一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力与天赋。

在教学工作中,我的福利待遇不高,我却承担着超负荷的工作压力。

既然如此我为什么还要当老师呢?
我要做老师,是因为有一件事深深地震撼着我的心。

有一个学生,家庭条件优越,父亲是高官,母亲是大公司经理。

他从小娇生惯养,养尊处优,无心向学,经常在外面滋事打架,读初中二年级时便不想再上学了。

他父亲承诺,只要他继续上学,生活费要多少就可以给多少;他母亲承诺,只要他继续上学,假期便可以带他去美国旅游,但是他还是死活不肯上学。

他父母发怒了,严肃告诉他,如果不继续上学,以后将断绝提供一切生活费,然而他还是死活不肯上学,并且离家出走,让父母气得几乎要发疯了。

后来,却发生了奇迹,经过班主任深入做思想工作,他终于兴高采烈地跟着班主任回校读书了,并且现在已经成长为学校的“三好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