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脐血管置管
新生儿脐静脉导管留置术
护理
• 留置导管的护理 与导管连接的输液系统每24小时更换一次 脐周消毒:0.5%安尔碘,每天2次 脐部换药:青霉素粉+无菌敷料,每天一次 给新生儿擦澡时不要弄湿敷料 尿布盖在脐部以下
护理
导管使用注意事项
输注不同药物时用生理盐水冲管 更换注射器时,要先按注射泵快进键数秒,确保
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血栓栓塞 导管相关感染 心律失常 心包积液和心脏压塞 肝坏死
脐静脉导管留置术的优点
临床适用范围广
不受性别、疾病种类所限
可作为取样的途径
血液检测
可用于多种治疗
静脉营养 输血 换血 静脉用药
脐静脉导管留置术的优点
技术操作简单 成功率高 对患儿的活动、治疗无影响 对血管壁和周围组织无损伤
新生儿脐静脉导管留置术
内容
脐静脉置管的适应症 脐静脉置管的禁忌症
脐静脉置管的方法 脐静脉拔管的方法
脐静脉置管的护理
小儿静脉的 隐慝性
极低体重新生儿 血管情况差
静脉开放困难
脐静脉导管留置术
脐静脉留置适应症
监测中心静脉压 保持静脉通道的通畅 需反复采集血液作相关检查 输入高渗静脉营养液体
不同体重导管插入深度
体重 (g)
<1000
插入深度 (cm)
6
体重 (g)
~2500
插入深度 (cm)
9
~1500
7
>2500
10~12
~2000
8
留置深度:患儿肩(锁骨 外侧端上缘)至脐的距离 的2/3~3/4长度
X线片观察导管的位置, 一般是第8胸椎~第9胸 椎之间的水平
插管位置异常
新生儿脐静脉置管护理常规及风险管理
6.维持液的配置:肝素液浓度1u/ml,遵医嘱0.5-1ml/h
使用中
1.脐部伤口保持干燥、清洁,及时更换尿布,避免污染
1.尿布避免覆盖脐部
2.应每班交接、记录导管外露长度
2.使用过程闭脐静脉管道
4.输液装置24更换一次,并冲洗管道
5.并发症的观察(详见下表)
拔管
1.拔管时机:留置2周
1.拔管后导管尖端培养
2.怀疑感染者
感谢下载!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新生儿脐静脉置管护理常规及风险管理
护理常规
风险点
置管
1.保持脐根部湿润,用无菌生理盐水纱布包裹,24小时内
1.置管时机:出生后3-5天内,静脉导管尚闭合之前
置管
2.适应症:急症患儿如周围静脉穿刺失败,可利用此途径给
2.禁忌症:NEC,腹裂,腹膜炎,脐膨出,脐炎
药和输液;交换输血;严重休克需监测中心静脉压力者;
极低出生体重儿及需静脉高营养者
3.置管深度:[(3×体重kg+9)÷2 ] +1;
3.避免进入肝脏及心脏内
到达下腔静脉,膈肌上0.5-1cm,下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
4.X线定位:T6-9,导管尖端在腹腔轴之上
4.搬动患儿时避免导管脱出
5.固定:采用H型搭桥,外露标记刻度、置管时间及置入
5.定时巡视,脐残端有无渗血
脐静脉置管 Document
脐静脉插管术(umbilical vein catheterization)1.测肩-脐距离确定插管深度后再加上0.5~1cm(为腹壁及脐残端长度)。
亦可按表1,根据体重估计插管深度。
2.将脐血管导管尾端与三通开关连接,再连接5ml注射器,将肝素生理盐水液充满导管及三通开关,检查无空气后关闭三通开关。
3.常规消毒脐周皮肤,铺巾(同脐动脉插管)。
找出脐静脉,轻轻将虹膜钳插入静脉,扩张管腔,插管前应去净管腔内凝血块。
4.用血管钳提起脐带,与下腹部呈30°~45°,稍偏左。
将导管插入脐静脉,向头侧推进方向偏右上方约30°,可与腹内脐静脉成一直线。
可由助手协助牵拉,有助于插入。
若导管有阻力,可能因为进入门脉系统或嵌在其分支,或进入肠系膜静脉或脾静脉,这时可拔出导管2cm,轻轻转动重新慢慢推入。
导管通过静脉导管后即进入下腔静脉。
5.通过注射器抽吸,确保血流自由通畅,用X线确定插管位置并调整插管深度。
正确位置是导管的头部在膈肌上0.5-1cm,将脐切面做荷包缝合并将线绕插管数圈后系牢,然后将胶布粘成桥状以固定插管。
6.连接管道,作为持续输注或换血之用。
四、并发症及处理:1、导管脱出:是常见并发症。
预防:插管后用缝线将脐切面做荷包缝合并将线绕插管数圈后系牢,然后将胶布粘成桥状以固定插管,防止牵拉时导管脱出。
护理、治疗操作时动作应轻柔、细致。
2、感染:严格无菌操作,固定后的导管不能向内推进。
3、如有出血应系紧荷包缝合线以止血。
4、血栓或栓塞:避免空气进入导管,注意预防空气栓塞。
应经常用肝素化生理盐水充满管道。
如连接了三通开关,应关闭其空气通路。
不要试图冲洗导管末端血凝块。
5、心律失常、心包积液、心脏压塞:插管进入右心房可引起心律失常,一旦发生应将插管抽出1~2cm,观察病情变化。
心包积液和心脏压塞的发生率低,主要与导管位置过深,进入右心房甚至经过卵圆孔进入左心房有关。
6、肝坏死、门静脉血栓、高血压:输注高渗液体和插管留置时间过长,可引起肝坏死、门静脉血栓和高血压。
极低出生儿脐静脉置管的护理
极低出生儿脐静脉置管的护理新生儿及胎儿自然通畅的脐静脉是通向人体重要血循环,学者们通过对脐静脉及静脉导管胚胎发育的深入了解和医疗科技的进步,随着产科和新生出儿急救医学的不断发展,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不断提高,此类患儿需要长期肠外营养支持,随时使用急救药物以及输入高渗透压液体。
新生儿生后早期脐带未干,脐血管清晰可见,脐血管插管的操作简便,可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避免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痛苦,是早产儿早期生命支持的有效通路,在危重早产儿住院初期的抢救治疗中推荐使用[1]。
本文主要分析1例极低出生儿脐静脉的护理,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1病例简介患儿,男,2小时余,因“早产后气促发绀2小时余”于2016.2.15 22:00入院,患儿系G2P1 孕30+2周,因“双胎、胎膜早破”剖宫产,双胎老大,出生体重1350g,生后Apgar评分1-5分钟/8-8分,羊水清,胎膜早破9天,脐带及胎盘情况不详,生后不久即出现气促、呻吟,伴有发绀,进行性加重,予鼻导管吸氧下送至我院。
入院查体:T35.0℃,P140次/分,R46次/分,BP46/23mmHg,反应差,鼻导管吸氧下肤色绀,经皮氧饱和度测定在75%左右,双眼瞳孔等大等圆,前囟平,呼吸促,伴有呻吟,可见三凹征,双肺呼吸音低,未闻及明显罗音,听诊心律齐,心音中,未及杂音,腹平软,肝肋下1cm,质软,脾肋下未及肿大,四肢肌张力偏低,生理反射欠完善,四肢末梢凉。
入科后即予0.9%NS湿敷脐带,于2月16日行脐静脉置管术,术中先测定患儿脐肩距离,预测进入脐静脉插管深度,常规消毒铺巾后,分离脐动、静脉,选用3.5号脐静脉导管穿刺进入,进入脐静脉约7cm,回抽有回血后固定,术程顺利,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术后及时复查胸片了解置管位置在8,9胸椎水平,予肝素1U/ml/h维持脐静脉以防堵管。
2月23号因考虑脐静脉保留的有效期,行PICC置管后拔除脐静脉置管,拔管前常规做导管细菌培养,未检出阳性结果。
脐静脉置管
47
术后护理
使用时要无菌操作,三通管要注意避免污染。 治疗时应抽回血,如未见回血不能进行治疗,
并及时通知医生。
整理课件
48
术后护理
每24小时要用肝素盐水正压脉冲封闭导管一 次。
为了减少感染机会,一般常规使用10天后需 要拔除导管,并做细菌培养。
整理课件
49
湖南省儿童整医理院课新件 生儿一科,730g(2016年12月)
公式二:体重×1.5+5.6 cm+脐残端
长度 整理课件
25
整理课件
26
操作步骤
固定:在脐带切面作荷 包缝合并将线绕插管数 圈后系牢
用胶布粘成桥状以固定 插管
整理课件
27
我科第一例UVC患儿,2整9理W课,件双胎,750g(2017年8月10)
28
来自湘雅附整属理三课件医院新生儿科
29
脐静脉置管术 Umbilical vein catheterization
整理课件
1
深静脉置管术已广泛应用于新生 儿科 的治疗中。它是一种安全的治 疗方式,并发症少。 PICC置管; 脐静脉置管; 颈内静脉置管; 股静脉置管。
整理课件
2
深静脉置管由于保留时间长、输液种类广 泛、导管弹性好等优点,在胃肠外高价营养、 中心静脉压监测、危重病人抢救等方面已广 泛应用并逐步扩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并发症
心律失常 导管异位 门脉高压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 Perforation of Meckel's diverticulum Urachal remnant perforation
整理课件
41
拔管
病情好转,不再需要保留插管 出现与插管有关的合并症 管端培养 防止出血,可加压包扎,或作荷包缝合
新生儿脐静脉置管对门静脉血流的影响及其与胃肠道并发症的关系
新生儿脐静脉置管对门静脉血流的影响及其与胃肠道并发症的关系摘要:目的:探讨脐静脉置管(UVC)联合PICC置管方案在早产儿脐静脉置管中的术后应用价值。
方法对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65例早产儿相关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以2021年1月为界限,2020年1月至12月收治30例患儿接受常规干预,作为对照组,2021年1月至12月35例患儿接UVC联合PICC干预,作为观察组。
比较两组干预效果、干预前后体重以及相关营养指标变化、并发症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儿体重恢复至出生标准时间、体重达到2000g时间、吮吸吞咽形成时间、达至全量肠营养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P<0.001);两组患儿干预后体重增长幅度、身长、头围等体重指标,IGF-1及hGH等营养指标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01),观察组患儿干预后体重增长幅度、身长、头围等体重指标,IGF-1及hGH等营养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患儿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5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
结论UVC联合PICC方案为早产儿生后早期提供了一条安全且有效的中心静脉通路,更契合早产生后早期TPN的治疗需求;综合卫生经济学评价指标,此方案的成本效果比优于PICC置管方案。
关键词:新生儿;脐静脉置管;静脉血流;胃肠道并发症引言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具有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及易于维护等优点。
WHO将出生胎龄<37w新生儿定义为早产儿;早产儿出生后须接受长期高渗性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故目前PICC已成为早产儿NICU住院期间安全且有效的静脉通路之一。
然而,早产儿出生后内环境尚不稳定,血管壁薄且通透性高,使得出生后早期PICC置管易发生皮肤水肿、送管成功率低及机械性静脉炎等问题。
而此时早产儿脐血管管径粗且清晰可见,置管成功率高。
本研究旨在对标早产儿肠外营养支持的实际需求,评价UVC联合PICC置管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并对此方案行卫生经济学评价,为早产儿静脉管理的临床实践提供依据。
新生儿脐静脉置管留置时间与导管位置及并发症关系分析
新生儿脐静脉置管留置时间与导管位置及并发症关系分析目的探讨新生儿脐静脉置管(UVC)留置时间与导管位置及并发症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接受UVC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按UVC留置时间分为≥10 d组和<10 d组。
对两组的置管位置、置管后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共纳入52例患儿,其中男33例,女19例;胎龄26~37 w;出生体重700~2000 g。
置管时间≥10 d组22例,<10 d组30例。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0 d组留置时间中位数为11.5 d,<10 d组为4.5 d,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 d组因回血不畅或腹胀等并发症拔管者为4例,<10 d组均因回血不畅或腹胀等并发症拔管;两组导管管端位置中位数分别为T7.5(6.25~9.0)、T10(8.75~11.0)(T为胸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 d组腹胀、喂养不耐受、导管相关血流感染、NEC发生率均较<10 d组低,其中腹胀、喂养不耐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UVC 管端位置为膈肌上1~2 cm为宜,位置得当,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如导管位置不当,应注意观察腹部情况,及时拔管,减少并发症,避免病情加重进展。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neonatal umbilical vein catheter(UVC)indwelling time and of the location of the catheter and complications.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accept UVC neonatal clinical data,according to the UVC lien time is divided into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10 days and less than 10 days group.Of two groups,the site of insertion catheter complications after comparative analysis.Results Were included in the 52 cases,in which the male 33 cases,female 19 cases;Gestational age 26 ~37 weeks;The birth weight of 700 ~2000 g.Catheter time 10 days or more group of 22 cases,<10 days group 30 cases.The general situation is similar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en days or more group of indwelling time a median of 11.5 days,<4.5 days for 10 days,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P group 10 days because of h. not free or complications such as abdominal distension extubation in 4 cases,<10days group are due to h.not free or complications such as abdominal distension extubation;Two groups of the median catheter tube position respectively T7.5(6.25~9.0),T10 (8.75 ~11.0)(T for thoracic),both comparativ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en days or more group of abdominal distension,feeding intolerance,the incidence of 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s,NEC is<10 days set low,including abdominal distension,feeding intolerance comparativ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UVC pipe position for 1~2 cm on the diaphragm advisable,position properly,the indwelling time,fewer complications,such as inappropriate position of catheter,should pay attention to observe the abdomen,tube drawing in time,reduce the complications,avoid aggravation of progress.Key words:Catheter;Umbilical vein;Complications;Neonatal随着医学科学的进展,辅助生育技术的进步,存活的早产儿胎龄越来越小,体重越来越低,中心静脉置管的建立是这些早产儿维持生命及持续治疗的保障。
新生儿脐血管置管PPT课件
脐血管置管操作
操作步骤
插入导管:
脐静脉:
用弯头镊子(无齿的)扩充脐静脉,脐静脉管壁薄,易于扩张。插管前看下 是否有凝块,使用镊子清理干净
插入1-2cm后,可能会感觉轻微的抵抗,这是因为导管已经过了脐带部分, 开始向腹腔内进入
插入3-4cm后,可以回抽看是否有血,有血说明在血管内,继续前进 插到腹壁内后,脐静脉是向肝脏方向走形的,助手应该把脐带向下牵拉,与
苏、换血及需要中心静脉(难治性低血糖)等。
3
脐静脉解剖
4
脐动脉解剖
5
脐静脉置管适应症
紧急血管通路 中心静脉压监测 交叉换血 中心静脉通路
6
脐动脉置管适应症
频繁动脉血气监测 持续动脉血压监测 血管造影 新生儿复苏
7
脐血管置管禁忌症
脐膨出 腹裂 脐炎 NEC 血管循环障碍
8
脐血管置管操作
准备器具
无菌设备:手术衣、帽子、口罩、手套 皮肤消毒(碘伏、洗必泰) 脐血管导管(3.5 Fr、5 Fr) 脐血管置管包:托盘1个、放棉球的药杯2个、直蚊式止
血钳1个、无菌铺巾3块(孔巾1块,治疗巾2块)、巾钳4 把、脐带结扎丝带、10ml注射器、 纱布6块、弯蚊式止 血钳2个、眼科弯镊2把、探针1枚(扩大血管的)、持针 器1把、有齿镊子1把、剪刀1把、结扎针线
拍片观察导管位置:侧位片
导管进入时紧贴前腹壁,碰到肝脏向 前弯曲,在进入静脉导管时向后凸 本例导管进入右房 如果没后凸,导管则依旧在脐静脉里
24
脐血管置管操作
B超:观察导管尖端位置:
➢ 超声用于UVC导管尖 端位置定位更优越于X 线定位
➢ 超声定位的敏感性和 特异性分别是96.4% 和93.9%
脐静脉置管
作为新生儿科医生,接诊抢救早产儿,是日常临床工作中必不成少的事情,在胜利救治极低出身体重儿(VLBWI)的过程中,静脉通路的建立十分重要,也是一年夜难点.在VLBWI的治疗中,周围静脉通道很难长时间保管,反复穿刺有一定难度,在输注高渗液体时,容易外渗造成皮下坏死,因此,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开展了PICC技术,逐渐开展了脐静脉置管术(UVC),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临床把持.在新生儿使用UVC技术,能有效提高诊治水平,减少护理反复穿刺,降低感染风险,提高抢救胜利率!新生儿分娩后1-3天内,脐带未干,脐部血管清晰可见,管径相对较粗,可利用来做静脉置管.以下将简单跟年夜家一起分享脐静脉置管术的把持要点,跟年夜家一起再次复习一次.脐静脉置管术:一、适应症:1、中心静脉压力测定;2、紧急静脉输液或给药;3、交换输血或部份交换输血;4、超低出身体重儿的长时间中心静脉输液二、禁忌症:脐膨出、脐炎、脐带畸形、腹膜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下肢或臀部有局部血供障碍时等.三、器械准备:脐静脉导管:(体重<1.5 kg,使用3.5Fr,≥1.5 kg,使用5.0Fr),新生儿脐动态脉置管包(包括:连接脐静脉插管和三通开关,5 ml注射器、眼科镊、弯头镊、有齿钳、无菌缝线、剪刀、手术刀、无菌巾等);新生儿穿刺护理包.四、把持步伐:1、确认可行脐静脉置管术的早产儿,生后保管脐带残端3-5 cm (部份资料提示可保管6-8 cm),脐带未干结,患儿放置辐射保温台,生后24小时内呼吸循环稳定的早产儿,跟家属沟通病情后,签署知情同意书;2、选取合适型号的法国进口的脐静脉导管,由2名熟悉掌握脐静脉置管术的医师把持,计算置管深度:公式一:体重×2+5 cm+脐残端长度(一般为0.5 cm);公式二:体重×1.5+5.6 cm+脐残端长度;公式三:肩缝到脐带距离×0.6;计算深度参考范围:3、置管过程中,患儿置于辐射台上保暖,仰卧位,适当制动患儿四肢,予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密切观察患儿相关监测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置;4、整个插管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把持,流露消毒术野皮肤,以脐部为中心直径10-15m,惯例消毒脐部和周围皮肤,穿着无菌手术衣和手套,铺单;5、在脐根部上0.5 cm左右行荷包缝合,剪留脐残端约1 cm,再次消毒残端后,流露2条脐动脉和1条脐静脉残端,去除血管内凝血块后,用肝素生理盐水清洗脐残端,充沛流露血管;6、用布满肝素盐水的脐静脉导管拔出脐静脉,与水平面成60°向头侧推进,推进计算深度后,用注射器回抽可见回血后,连接通道,荷包缝合固定后,固定脐静脉导管位置,结扎脐动脉,无菌透明敷贴固定导管;7、覆盖无菌纱布,检查患儿生命体征,行腹部X片检查,了解导管位置.惯例定位方法:前后位X片,可加侧位X片.膈上0.5-1 cm.(实际临床应用中,膈肌上下1 cm,只要患儿生命体征平稳,无不良反应,血流通畅,均是可以接受的.)五、革除脐静脉导管:1、置管使用后2-3周应撤管,防止感染风险;2、把持步伐:④轻轻解开辅料,惯例消毒,注意向着远心端方向消毒;②在拔出点紧握导管,轻轻、连续向外牵拉导管,遇到阻力时候,不成用力过猛,以防导管断裂;③导管革除后要确认无残留,确认其长度;④消毒局部后,无菌纱布包扎.。
《新生儿脐静脉置管相关并发症防控指南》解读PPT课件
消毒效果监测
定期对消毒后的设备进行 细菌培养等监测,确保消 毒效果符合要求。
完善监测体系,确保早期发现和处理问题
1 2
加强术后监测
对新生儿进行密切的术后监测,包括生命体征、 局部情况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
建立报告制度
鼓励医护人员积极报告脐静脉置管相关并发症的 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和改进。
固定导管
用缝线将导管固定在皮肤上,防止导管脱 落。
穿刺置管
用带有肝素钠溶液的注射器进行穿刺,回 血后插入导丝,拔出穿刺针,沿导丝送入 导管至适当深度。
操作后观察与护理要点
01
02
03
04
观察新生儿状况
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生命体征、 肤色、尿量等,及时发现并处
理异常情况。
保持导管通畅
定期冲洗导管,避免导管堵塞 ;输液前后要用生理盐水冲管
使用无菌器材
所有用于脐静脉置管的器材必须经 过严格消毒,确保无菌,避免引入 外源性感染。
定期培训提高医护人员技能水平
加强理论培训
对医护人员进行脐静脉置管相关 知识的培训,包括解剖学、生理 学、操作技巧等,提高其对操作
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实践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培训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脐静脉置 管的模拟操作和实际操作培训, 以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应对突发情
3
定期质量评估
定期对脐静脉置管工作进行质量评估和总结,分 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持续优化 工作流程。
05 临床治疗与护理建议
针对不同类型并发症采取相应治疗方案
血栓形成
采取抗凝治疗,必要时手术取栓,确保脐静 脉通畅。
感染
根据病原体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积极控制感 染,防止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新生儿脐静脉置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
脐静脉插管前准备
➢ 环境准备 插管人员穿隔离衣帽,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 物品准备 适合患儿型号的脐静脉导管、无菌敷料包等。 ➢ 患儿准备 妥善固定患儿手脚,会阴部给予无菌巾覆盖,
为患儿取仰卧位。
脐静脉插管操作方法
➢ 置管需由2人配合进行,且2名医护人员需具有置管资格 ➢ ①消毒脐部及四周皮肤,鉴别脐静脉,保留约1cm 残
•脐静脉置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
脐静脉临床应用
➢ 快速建立静脉通路,输注药物及营养液。可输注脂肪乳剂 等高渗营养液,保证患儿生长需求。
➢ 换血、中心静脉压测定。对新生儿溶血症患儿,应用脐静 脉通路进行换血治疗,休克患儿进行中心静脉压的监测。
脐静脉置管时机
➢ 出生30 min后接受脐静脉置管术—最佳 ➢ 出生2~6 h接受脐静脉置管术—常选 ➢ 出生后24小时内接受脐静脉置管术—现状
➢ 导管插入过深时若顶端与心肌接触,可出现心律失常。 ➢ 术中密切观察患儿意识、面色等情况,予心电监护,严密
监护患儿呼吸、心率、血压情况, 及早发现问题并有效 解决。
床边 X 线摄片定位
➢ 确定导管末端位于下腔静脉内,即膈上方 0.5 ~ 1.0 cm 处。
➢ 记录穿刺者基本信息、穿刺时间、导管名称及型号、置入 长度、固定状况、床边 X 线结果。
技能培训
➢ 加强操作人员及维护人员的技能培训,包括无菌技术、洗 手消毒方法、冲管及封管方法、置管期间护理观察等。
谢谢
脐静脉插管操作方法
➢ ⑤荷包缝合脐带残端,胶布桥状固定或采用改良脐静脉 插管固定法。
➢ ⑥记录置管时间、管道置入深度,并在拔管时留取导管尖 端做细菌培养(建议)。
➢ 为保证管道通畅,24h持续静脉输液,速度不低于2m L/h,生理盐水每隔6~8h冲管1次。
新生儿脐动脉和脐静脉插管技术实践
操作准备
2、操作前测量 ▪ 测量患儿肩(锁骨外侧端上缘)至脐根部的距离,从而估计插管深度;使用公
式根据出生体重来估算插入长度:脐动脉插管长度(cm)=2.5×BW(kg)+9.7, 脐静脉插管长度(cm)=1.5×BW(kg)+5.6。 ▪ 一般来说,脐动脉高位应插到T6~T10,低位应插到L4~L5。脐静脉插管需放置 于下腔静脉中(横膈上和左心房之间)。 3、将脐动静脉插管尾端依次接上T型接管和装有肝素生理盐水的5ml注射器 ▪ 将肝素生理盐水充满插管系统,不能有任何气泡。
操作方法
10、当出现以下情况可考虑拔除脐动脉插管: ①如果患儿病情好转,无需再持续监测血压或频繁采血; ②出现插管有关并发症; ③脐动脉放置时间超过7天。拔管时必需缓慢拔出脐动脉插管以使 得脐动脉有足够时间收缩而避免出血。
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2、插入脐动脉插管时动作要轻柔,以免损伤血管,若插入时有阻 挡感可暂停片刻,然后再缓慢进入,还可适当旋转插管以利推进。 若确实不能顺利进入预定位置者,可从另一根脐动脉插入。
操作方法
5、将脐动脉插管缓慢插入脐动脉。当插管通过脐带根部进入髂动 脉分支处往往会感到有阻力,可将插管退出1~2cm,静置1~2分钟 后再缓慢旋转推进,直到估测插管深度。 6、如果脐静脉插管在未达到预先计算的插入深度前遇到阻力,通 常是插管进入了门脉系统或肝内静脉的分支内。将插管退至皮下, 轻轻转动后再次插入。
适应证
1、脐动脉导管插入术适应证 ①危重新生儿需要持续监测动脉血压者; ②危重新生儿或早产儿需要多次采动脉血者; ③快速同步换血者。
适应证
2、脐静脉导管插入术适应证 ①产房复苏急救或危重抢救需要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者; ②危重患儿或极低出生体重儿需要多重静脉通路者; ③特殊患儿需要监测中心静脉压力者; ④需要换血者。
新生儿脐静脉置管护理
③可用于多种治疗 • 静脉营养 • 输血 • 换血 • 静脉用药
④技术操作简单 ⑤成功率高 ⑥对患儿的活动、治疗无影响置术应用范围广泛, 临床实用价值高 • 脐静脉插管留置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深动静脉置管术 • 严格操作护理规程,密切观察病情是插管留置术成功的保证
脐静脉 置管术
术中
预充导管,排气 辨别脐动脉、脐静脉 将导管插入脐静脉 推进至预定深度 回血通畅后封管 固定,敷料包扎
脐静脉 脐动脉
• 留置深度:患儿肩(锁骨外侧端上 缘)至脐的距离的2/3~3/4长度
• X线片观察导管的位置,一般是第 8胸椎~第9胸椎之间的水平
插管位置异常
过深
过浅
打折
3.护理
4.拔管要点
①去除敷料,消毒脐部及周围皮肤 ②缓慢拔出导管,离出口2cm处稍停顿,以减少出血 ③无菌棉球或纱布压迫止血 ④双人检查导管完整性 ⑤必要时行导管尖端培养 ⑥每日消毒脐部,至脐残端脱落、干燥为止 ⑦记录拔管时间、导管是否完整(双人核对签字)
13
5.脐静脉导管留置术的优点
①临床适用范围广 • 不受性别、疾病种类所限
处理
22:45复测血糖3.6
mmol/L
4
22:30脐静脉置管成功, 给与临时液泵入。
患儿于22:00转入监护室,
1
测血糖 2.0mmol/L。
2
22:10开放静脉通路失败。
口服10%GS20ml后,准
备脐静脉置管。
3
小儿静脉的 极低体重新生儿
隐慝性
血管情况差
静脉开放困难
脐静脉导管留置术
脐静脉置管术: 是将导管通过脐静脉置入下腔静脉的方法,是治疗、抢救危重新生儿的手段。
新生儿脐血管插管操作手册
新生儿脐血管导管操作程序由于新生儿外部输液通道不完善,在新生儿纤细的血管上采血或放置静脉导管非常困难,尤其是对于有转运要求以及需要特殊护理的新生儿,安全的静脉通道显得格外重要,例如低血糖治疗或输送液体以及静脉抗生素治疗。
而利用新生儿特有的脐动、静脉恰好可以为药物注射或抽血提供一条方便有效的路径。
一、解剖结构正常脐带一般包括两条动脉和一条静脉。
可能有的新生儿仅仅有一条动脉。
脐静脉是单一的、大腔隙、壁薄的卵圆形管道,而脐动脉是两个厚壁的小圆形腔。
脐静脉连接左门静脉、腔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和右心房。
脐动脉连接于髂内动脉、髂总动脉和主动脉。
(见图A、B、C、D)自1947年以来,脐静脉插入术已经成为一个通用的治疗手段,而脐动脉插入术开始于1962年1月。
二、适应症1.脐动脉导管的适应症:(1)需要经常抽血,尤其是抽动脉血时;(2)需要监视血压时;(3)需要换血时。
2.脐静脉导管的适应症:(1)需要快速、大量或高浓度输液注射,而周边静脉导管放置失败或无法承受时;(2)需要换血时三、禁忌症脐动、静脉导管可以用在一周以内的新生儿,大于一周的新生儿则因脐带根部(脐带残端)多半已经干掉,不能再放置导管。
脐动脉导管的留置时间越短越好,原则上以不超过一周为宜。
脐静脉导管可放置较久,但应密切注意并发症。
四、操作程序操作前,应首先与新生儿科医师沟通,由主治医师评估其可行性,从而决定施行时间,向患儿家属说明操作流程及告知进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疼痛或相应的并发症。
操作程序:1.器材准备准备脐动、静脉导管,洞巾,治疗巾,小弯曲镊子,弯曲止血钳,10cc空针,刀片,持针器及针3-0丝线,3-通接头,纱布, 肝素盐水。
(见图1)2.导管放置深度图 1(1)脐动脉有高位及低位两种位置,所谓高位即导管尖端位相当于第6至第9胸椎的高度,约在横隔膜之上;低位则相当于第3至5腰椎的高度,约在肾动脉及肠系膜动脉之间。
(见图2)可按下列三种方法计算导管放置的长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脐血管置管禁忌症
脐膨出 腹裂 脐炎 NEC 血管循环障碍
2019/6 /5
脐血管置管操作
准备器具
无菌设备:手术衣、帽子、口罩、手套 皮肤消毒(碘伏、洗必泰) 脐血管导管(3.5 Fr、5 Fr) 脐血管置管包:托盘1个、放棉球的药杯2个、直蚊式止
2019/6 /5
脐血管位置异常
该儿患左侧膈疝,心脏右 移,使导管头偏右 而UAC亦向下进入一个分 支,而不是进入右髂动脉
2019/6 /5
脐血管位置异常
膈疝的患儿,肝脏疝入左侧胸 腔。 UVC移位到左侧,在隐窝打折, 可能从门静脉左支进入肝左叶 由于疝,UAC导管头移行到右 胸腔的降主动脉
2019/6 /5
护士将碘伏倒到一个药杯中,浸泡棉球 另一个药杯和托盘中倒入生理盐水或者肝素生理盐水 注射器抽取盐水或者肝素生理盐水10ml,连接三通,冲管,确
保脐导管通常,确保管道没有气泡。确保三通(各个方向都要试) 正常。关闭三通。
2019/6 /5
脐血管置管操作
操作步骤
消毒:助手使用直蚊式止血钳夹住脐带夹,术者消毒 铺巾:
腹壁呈60度,便于导管进入静脉导管 紧急情况下,插入4-5cm有回血时,就可以使用 非紧急情况,一直将导管送到预计长度,回抽看是否有回血,回血说明正常
2019/6 /5
脐血管置管操作
操作步骤
插入导管:
脐静脉:
如果在送导管的过程中遇到阻力,或者感觉到导管“摆动”甚至 “弹回”,提示进入门静脉 回撤导管1-2cm,然后螺旋着插入 一边注射液体,一边进导管,这样容易进入静脉导管 再插一个导管,例如3.5F的,因为上一根进入门静脉,那么这 一根一定会进入静脉导管的 可以用手按压着肝脏部分,这样导管进入静脉导管的机会更大
2019/6 /5
脐血管置管操作
计算导管深度(肩-脐长) 脐动脉:
高位:110%*肩-脐长(cm) 低位:60%*肩-脐长(cm)
脐静脉:
66%*肩-脐长(cm)
2019/6 /5
脐血管置管操作
操作步骤
孩子准备 洗手、带帽子/口罩、穿手术衣服、带手套 检查并再次准备置管器具
2019/6 /5
脐血管置管操作
操作步骤
使用荷包缝合和桥接固定导管:
2019/6 /5
脐血管置管操作
操作步骤
使用荷包缝合和桥接/创可贴固定导管:
2019/6 /5
紧急脐静脉插管
脐血管置管操作
拍片观察导管位置:正位片
脐动脉:高位,T6-T9之间 脐静脉:膈肌之上一点(0.5-1.0cm) 低位:L3-5 之间
2019/6 /5
脐血管置管操作
计算导管深度(体重法)
脐动脉:
高位:(粗略)体重*3+9cm+脐带残端的长度(cm) 高位:(精确)体重*2.5+9.7cm+脐带残端的长度(cm) 低位:(粗略)[体重*3+9cm+脐带残端的长度(cm)]/2
脐静脉:
体重*2+5cm+脐带残端长度 [(体重*3+9cm)/2]+1cm+脐带残端的长度(cm) 精确公式为:体重*1.5+5.6cm+脐带残端长度
苏、换血及需要中心静脉(难治性低血糖)等。
2019/6 /5
脐静脉解剖
2019/6 /5
脐动脉解剖
2019/6 /5
脐静脉置管适应症
紧急血管通路 中心静脉压监测 交叉换血 中心静脉通路
2019/6 /5
脐动脉置管适应症
频繁动脉血气监测 持续动脉血压监测 血管造影 新生儿复苏
2019/6 /5
脐血管位置异常
气体显示了隐窝,向 门静脉左支延伸,指 向肝左叶
2019/6 /5
脐血管位置异常
脐静脉进入肠系膜静脉
2019/6 /5
脐血管位置异常
导管到达静脉 导管
隐窝处的气体 证明了导管的 走行
2019/6 /5
脐血管位置异常
侧位片可见门 静脉右支气体 显影
根据只有一个 前凸,可推测 导管头在隐窝 里
新生儿脐血管置管
主要内容
脐血管置管概况 脐血管置管适应症与禁忌症 脐血管置管操作与技巧 脐血管置管并发症 脐血管置管后管理
2019/6 /5
脐血管置管概况
Diamond 1947年通过UVC交叉换血抢救血型不合溶血病 脐血管置管已经成为国外NICU救治早产儿的常规技术 国内使用:早产儿(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窒息复
脐动脉:最好不要超过5天 脐静脉:美国儿科学会推荐不要超过14天, 建议7-10天
2019/6 /5
脐血管置管拔除
脐动脉: 拔管前30分钟,停止肝素液体输入 可以先扎一根脐带结扎线 消毒后,慢慢拔出,最后5cm时,把线紧下,使其较紧
的绕在脐带残端上,然后慢慢的拔出UAC,保持拔出的 速度为1cm/min,让动脉充分的痉挛,减少出血。 如果出血,压迫止血
X线定位是66.7%和 63.0%
2019/6 /5
脐血管置管操作
B超:观察导管尖端位置:
导管在肝静脉内
2019/6 /5
脐血管置管操作
B超:观察导管尖端位置:
导管穿出血管, 肝实质内见高渗 液体
2019/6 /5
脐血管置管操作
B超:观察导管尖端位置:
2013年静脉置管术B超定位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152例脐静脉置管术,B超定位下117例(76.9%)导管尖
用弯头镊子(无齿的)扩充脐动脉,先插入一个臂尖约0.5CM,扩开后,再把两 个臂尖合起来都插入大约1.0cm,轻微扩充下,撑开动脉约20秒
用另一个弯头镊子(无齿的),夹住导管头上大约1.0cm处。将脐导管插入脐动 脉,这时扩充的镊子可以一直撑开着脐动脉
插入1-2cm后,可能会感觉轻微的抵抗,这是因为导管已经过了脐带部分,开始 向腹腔内进入
血钳1个、无菌铺巾3块(孔巾1块,治疗巾2块)、巾钳4 把、脐带结扎丝带、10ml注射器、 纱布6块、弯蚊式止 血钳2个、眼科弯镊2把、探针1枚(扩大血管的)、持针 器1把、有齿镊子1把、剪刀1把、结扎针线
2019/6 /5
脐血管置管操作
准备器具
生理盐水和肝素化生理盐水(1U/ml) 刀片 胶布/创可贴(消毒) 三通 约束带 其他:照明设备
熟悉置管过程中的问题处理及技巧
常见并发症处理
预防感染,及时移除导管
2019/6 /5
每块铺巾,反折处靠近切口。确保切口处的铺巾是双层的 顺序:先对侧,然后会阴侧,然后头侧,然后自己这侧 两侧都铺好后,使用巾钳夹住,防止其脱落
用脐带结扎丝带:扎住脐带的基底部,确保出血最少, 但也应该能让导管顺利插入
2019/6 /5
脐血管置管操作
操作步骤
用手术刀切断脐带,保持1cm脐带胶质端的长度。助手 丢弃脐带夹和直蚊式止血钳
端位置合适,X线定位84例(71.8%)位于T8-T9,23例 (19.7%)位于T7,8例(6.8%)位于T10,2例(2.7%) 位于T11 B超定位应用于脐静脉置管术具有无创性和便捷性的特点 ,避免了新生儿多次暴露射线的机会
2019/6 /5
脐血管位置异常
导管头在脐静脉隐窝下,门静脉左支见小股气2019体/6 /5
脐血管位置异常
脐动脉在T2-3
2019/6 /5
脐血管位置异常
脐动脉在左髂内动脉
2019/6 /5
脐血管位置异常
脐动脉在左锁骨下动脉
2019/6 /5
脐血管位置异常
脐动脉在T10
2019/6 /5
脐血管置管后管理
建立严格规范的消毒制度 密切观察置管后新生儿状况
局部:出血、渗血 动脉:下肢供血、有无痉挛等
插入2-3cm后,可以回抽看是否有血,有血说明在血管内,继续前进 插入5-6cm后,可能会感觉较大的抵抗,因为已经到了和髂内动脉交汇的地方,
可以轻轻的压大约30-60秒;或者通过螺旋进入的方式,也可以后退1-2cm,然后 再试 继续进管,直到达到预定长度,回抽看是否有20回19血/6 ,回血说明正常
2019/6 /5
脐血管置管操作
拍片观察导管位置:侧位片
导管进入时紧贴前腹壁,碰到肝脏向 前弯曲,在进入静脉导管时向后凸 本例导管进入右房 如果没后凸,导管则依旧在脐静脉里
2019/6 /5
脐血管置管操作
B超:观察导管尖端位置:
超声用于UVC导管尖 端位置定位更优越于X 线定位
超声定位的敏感性和 特异性分别是96.4% 和93.9%
/5
脐血管置管操作
操作步骤
插入导管:
脐静脉:
用弯头镊子(无齿的)扩充脐静脉,脐静脉管壁薄,易于扩张。插管前看下 是否有凝块,使用镊子清理干净
插入1-2cm后,可能会感觉轻微的抵抗,这是因为导管已经过了脐带部分, 开始向腹腔内进入
插入3-4cm后,可以回抽看是否有血,有血说明在血管内,继续前进 插到腹壁内后,脐静脉是向肝脏方向走形的,助手应该把脐带向下牵拉,与
2019/6 /5
脐血管置管操作
操作步骤
铺无菌洞巾 保持脐带清洁:这时脐带
可能会渗出点血,用纱布 蘸干 助手固定:
辨别出脐动脉和脐静脉:1根 粗的是脐静脉,2根细的是脐 动脉,12点方向的是脐静脉, 4点和7点方向的是脐动脉
2019/6 /5
脐血管置管操作
操作步骤
插入导管:
脐动脉:
2019/6 /5
脐血管置管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