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声音艺术教学大纲
影视艺术学教学大纲
影视艺术学教学大纲导言影视艺术学是一门涉及电影和电视制作、历史、理论和批评的学科。
作为一门具有丰富内涵和广泛应用的学科,影视艺术学的教学大纲需要全面而系统地规划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以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全面的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就影视艺术学教学大纲所涉及的内容进行详细探讨。
一、课程设置1.1 电影史与理论:该模块包括电影史的发展演变、不同时期的电影流派、重要电影作品的分析,以及电影的理论基础等内容。
1.2 影视制作技术:学习影视制作的基本流程,包括拍摄、剪辑、音效等技术,以及相关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1.3 影视表演:学习演员表演技巧、角色刻画、情绪表达等内容,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表现力。
1.4 影视编剧:学习编剧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写作技巧,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故事讲述技巧。
1.5 影视美术:学习影视美术的设计原理、布景构图、道具搭配等内容,培养学生的美术感和设计能力。
二、教学目标2.1 培养学生对影视艺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对电影和电视作品的欣赏能力。
2.2 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让他们掌握影视制作的基本流程和技术,能够独立完成影视作品的创作和制作。
2.3 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思维能力,让他们具备独立撰写影视剧本、设计影视美术的能力。
2.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让他们能够在影视制作过程中与其他专业人员合作,共同完成影视作品。
三、教学方法3.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理论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操作的训练相结合,加深学生对影视艺术的理解和掌握。
3.2 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分享经验和观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3.3 实践项目和作品展示:组织学生参与影视作品的实际制作过程,展示学生的作品成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表现能力。
结语综上所述,影视艺术学教学大纲应包括电影史与理论、影视制作技术、影视表演、影视编剧、影视美术等模块,设定培养学生对影视艺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专业技能、培养创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教学目标,并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实践项目和作品展示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影视艺术的知识和技能,为未来从事相关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影视声音艺术教学大纲
一、大纲说明1、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主要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音乐在影视艺术中的地位和作用。
影视艺术是视听艺术,声音在其中具有重要地位;影视声音是由人声、音响和音乐这三要素组成,其中音乐是一个重要的元素,了解声音三要素的各自特点和作用;掌握欣赏音乐和理解音乐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音乐素养,能够较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音乐形象;了解影视中配置声音的基本方式和步骤,从而在今后的工作中充分地发挥声音的作用。
2、教学对象以及适应范围、类别《影视声音艺术》是影视多媒体技术(双专科)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
3、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关系后续课程有《电视广告制作》等。
4、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通过音乐基础理论的学习,了解音乐的表现手法;通过分析影视作品音乐的各种表现功能,理论联系实际,从而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顺利地为电视片选配音乐。
5、教材、多媒体资源以及参考书籍。
文字教材:《影视声音艺术》李南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目:《艺术基础》张有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电影电视广播中的声音》周传基著,中国电影出版社。
《音乐美学》王次昭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电视声画艺术》张凤铸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音乐鉴赏学》韩春牧、徐孟东著,百花文艺出版社。
音乐录音带:与本课程相关的音乐作品。
录像片:与本课程相关的影视作品。
6、教学学时分配表二、大纲正文一、影视声音概述( 5课时)要点:1、影视艺术是视听艺术1、声音在影视艺术中的历史回顾2、影视艺术中声音的三要素二、音乐构成基础( 14课时)要点:1、音的高低2、音的长短3、音的强弱4、常用记号5、音程6、音阶、调、调号7、和弦8、调式三、音乐的表现方法( 12课时)要点:1、旋律2、音色3、节奏4、力度、速度5、调式、调性6、曲式四、音乐的特性( 4课时)要点:1、音乐的抒情性2、音乐的时代性3、音乐的民族性4、音乐的概括性5、感情体验上的直接性五、影视中声音与画面的关系( 4课时)要点:1、音乐与画面的各自特性2、影视音乐的特性3、影视中音乐与画面统一的基础4、影视中音乐、音响的声源形式5、影视中声音与画面的结合形式六、音乐在影视中的作用( 4课时)要点:1、音乐在故事片中的作用2、音乐在专题片中的作用3、音乐在电视栏目中的作用七、为影视片配置声音的基本方式( 4课时)要点:1、根据影片内容选择声音形象2、影视片音乐的设计3、影视片配乐的基本方式4、为影视片配乐的基本步骤八、影视中声音配置的艺术手法 (4课时)要点:1、音乐增减的技术手法2、音乐衔接的技术手法3、音乐素材剪接的原则4、配乐工作中应注意的几点5、音乐素材的积累九、影视声音三要素录制的注意事项( 3课时)要点:1、录音准备工作2、人声的录制3、音响效果的录制4、音乐的录制5、声音三要素的混合录音文案编辑词条B 添加义项?文案,原指放书的桌子,后来指在桌子上写字的人。
14《影视制作3-影视声音》(导演戏文)教学大纲
《影视制作3-影视声音》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英文名称:Film Sound art授课对象:导演/戏文开课学期:第四/三学分/学时:4/64先修课程:影视专业理论基础相关课程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影片声音创作分析与习作考核方式:考查(习作与论文笔试)课程简介: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1.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体系、结构。
2.要求学生在影视声音艺术创作理论知识学习与经典名片的分析鉴赏中,拓宽在影视传播事业中的国际性前瞻视野,科学的吸收和借鉴国内外业界的先进创作理念,具有一定的电影修养、思维观念、艺术感觉和综合素质。
学会用心理声学的方法来力求正确地把握创作主体与创作客体和受众之间的关系。
基本了解和掌握影视声音艺术创作的设计与制作的方式方法。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四、作业、实践环节1.课堂问答、讨论;2.平时成绩考核:根据学生平时上课考勤、课堂听课及回答问题的表现和平时作业三部分来量化考核。
基本每节课后都有相应的思考题或者影片声音分析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知识。
3.建议书面作业三次,影视录音创作作业两个(可分为不同录音工艺),并逐一点评,让同学们清楚的明确自己的创作得失及改进方法期末考试。
4. 结课考核方式:影视录音创作习作与影片声音创作分析论文各一份。
五、建议教材[1] 姚国强. 电影电视声音创作与录音制作教程.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4.[1] 伍建阳. 影视声音创作艺术.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2] (美)汤姆林森·霍尔曼. 电影电视声音.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3] 林达悃. 影视录音心理学.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4] 周传基. 电影.电视.广播中的声音.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5] 姚国强孙欣. 审美空间延伸与拓展.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6] 孙欣. 影视同期录音.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执笔人:肖俊珍教研室主任签字:二级学院院长签字:。
影视配音艺术教学大纲
影视配音艺术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影视配音艺术作为一门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专业的影视配音技能,掌握基本的配音知识和技巧,培养良好的声音表达能力和配音艺术的审美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影视配音基础知识a. 配音的概念与历史发展b. 配音行业的职业规范和道德要求c. 影视配音的技术要求和流程2. 配音艺术实践训练a. 配音基本功训练:声音控制、发声技巧、咬字清晰等b. 配音表演技巧:角色的塑造、情感的表达、语音语调的处理等c. 影视片段的配音实践:学生通过模拟配音,提升实际操作能力3. 影视配音作品欣赏与分析a. 分析众多优秀影视配音作品,了解不同类型和风格的配音方式b. 欣赏经典配音作品,学习优秀配音演员的表演技巧和创新思维c. 对比不同版本的配音作品,发现并讨论其中的差异和优劣之处4. 配音行业实践与就业指导a. 介绍配音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就业前景b. 分析不同类型的配音工作岗位和企业需求c. 指导学生如何制作个人配音作品集,提高成功就业的机会三、教学方法1. 讲授与示范结合:教师通过讲解概念和技巧,并示范实践操作,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内容。
2. 互动与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等互动形式,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3. 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影音资料和技术设备,展示相关配音作品和技术处理过程,提供直观的学习体验。
4. 实践与实训结合:通过模拟配音实践和实际案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专业素养。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和参与度: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发言、互动合作和专注程度。
2. 作业和实践表现:评价学生完成的作业质量和实践训练的实际效果。
3. 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评估学生在配音实践中的配音技能、角色塑造和创新表现。
4. 考试和考核表现:通过闭卷考试、实际操作考核等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专业水平。
五、教学资源1. 课本及参考书籍:引导学生阅读相关专业教材和著作,增强理论基础。
《影视声音艺术》课程教学大纲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影视声音艺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5601009 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48 学时 2.5 学分实验学时:32学时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影视声音艺术》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培养广播电视行业所需要的声音方面的专业人才。
通过对影视声音元素、功能、特性,以及传声器、调音台等基础设备的技术层面的学习;对声音的层次、构成、艺术特点等艺术方面的学习,通过技术与艺术两方面,加上实验的实际操作,使学生对电视声音有较为系统、全面的把握,提高他们对声音的敏感程度。
本课程的学习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力图在阐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联系操作和应用。
本课程要求学生了解与电视音响系统有关的声学基础知识,了解主要电声器件、设备、系统的原理、结构及电声电视音响技术的发展动态;掌握主要电视音响器件、设备、系统的性能特点、使用方法及维护技能;熟悉电声测量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熟悉录音与制作技术。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充分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使用讲授、案例分析、讨论等方法。
有些内容可采用现场实践教学的方式进行。
三、课程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第一章视听艺术声音的发展历程(2学时)1.教学内容(1)观摩影视声音艺术的教学入门片《雨中曲》;(2) 影视声音简史;(3)声音在电视节目中的功能;(4)声音在电视中的重要性2.重、难点提示(1) 影视声音的功能和基本作用;(2) 视听结合的认识规律;(3) 影视艺术声音的特征第二章电视中的声音(3学时)1.教学内容(1)声音三大元素及其形式、特点;(2) 声音三大作用;(3)声画组合四种方式(4)声画之间的主辅关系2.重、难点提示(1) 不同语言在各类型节目中的表现;(2) 电视音响的四大类型;(3) 声画关系在不同类型节目中的应用(4)声画之间的主辅关系第三章声音的物理特性(3学时)1.教学内容(1)声音相关的常用物理概念;(2) 声音的生理反应——声音三要素;(3)声音的心理反应——人耳的听觉效应(4)室内声学与音质2.重、难点提示(1) 声音的干涉现象;(2) 痛阈、听阈和动态范围的概念;(3) 声音三要素及相应的物理量(4)人耳的听觉效应,尤其是掩蔽效应和哈斯效应(5)混响声和混响时间第四章传声器(2学时)1.教学内容(1)传声器的工作原理及其特性;(2)传声器的基本特性指标;(3) 传声器的使用原则(4)传声器使用的注意事项2.重、难点提示(1)不同种类传声器的区别;(2)传声器的正确选择;(3)传声器的指向性类型第五章调音台(2学时)1.教学内容(1)调音台的主要部件及功能;(2)数字调音台;(3)调音台的连接与使用2.重、难点提示(1)调音台的作用;(2)调音台各个旋钮、按键、接口、衰减器、显示系统的基本功能;(3)数字调音台的特点(4)与调音台有关的音频连接线和接口,以及音频处理系统的连接方式第六章数字音频基础(2学时)1.教学内容(1)数字音频概念;(2)数字音频转换原理;(3)数字音频工作站2.重、难点提示(1)模数转换步骤;(2)数字音频工作站的特点;(3) 数字音频信号质量保证第七章电视声音构成(2学时)1.教学内容(1)电视声音艺术创作的过程;(2)电视声音构成的原则;(3) 电视声音制作的工艺2.重、难点提示(1)理解声音构成的原则;(2)了解电视声音制作的四种工艺;四、实验教学内容实验项目(一) 声音的联想(2学时):(1)项目类别:选做√选做□(2)项目性质:设计性√验证性√ 综合性□ 创新性□(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通过音乐、音响描绘视觉形象的功能、方式和手段,通过收听音乐教学片写出感想。
《影视声音艺术与制作》教学课件(全)
声音的实质是机械振动或气流扰动而引起的周围介质发生的波动。即,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当振动在一定频率和强度范图内时,人耳就可以听到。振动发声的物体称为声源,有声波传播的 空间称为声场。
在影视声音创作中我们应该尽量遵循声音的物理特性,但有的时候为了艺术上的追求也会忽略声 音的这种传播特性,这需要观众理解真实生活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差别。比如,我们明知道飞行在 太空中飞船的声音是无法被听到的,但是在电影创作中我们却会“违反常规”制作出震耳欲聋的 声音,以获得震撼的效果。
(四)内心独白
内心独白是影视作品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与观众交流的一种独白形式。它常常出现在影视剧中,一 般来讲影视作品画面中的人物默不作声,而画外却传来这个人物说话的声音。它常常是人物内心 世界极度矛盾、冲突情况下的产物,它一般以第一人称的自述出现在影视作品中。
(五)群声
在创作时我们常称之为群杂或背泉人声,它主要用来表现故事情节的环境气氛。这种语言形式常 常是词句很不清晰,有时是感叹词、象声词等等,但却能明确表达出某种情绪,如赞赏的、疑惑 的、肯定的、否定的、愤怒的、开心的等等。
三、影视作品中语言创作的持点 影视作品的类型丰富多彩,因此决定了影视作品中语言创作特点的多样性。我们可以把影视作品 按照以下方式分类:影视剧、纪录片(专题片)、新闻片、广告片、宣传片、电视栏目、晚会等。
第二节 影视作品中语言的分类
一、影视剧中的语言 (—)对白 即人物或角色之间的对话,它是影视艺术作品中两个以上的人物或角色相互之间的客观性语言交 流。在创作时,要注意对语言的音色、语速、语调等的设计与选择。
(二)音调
音调(pitch)又称做音高,是人耳对声音高低的主观感受,它是指一些声音比另一些声音高或者低 的性质。例如,女性的声音在音调上总是比男性的高。音调的主观感受通常被认为与音符的基本 频率(简称为“基频“)是等价的。但事实上,除了频率之外还有其他几个因素也影响着音调。音 调除了取决于主要因素的基频之外,还受次要因素如声音强度的影响。
影视声音课程教学方案模板
一、课程背景与目标1. 课程背景随着影视行业的快速发展,影视声音艺术在影视作品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培养具备影视声音艺术专业素养的人才,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影视声音的基础理论、技术操作和创作技巧。
2. 课程目标(1)使学生了解影视声音的基本概念、元素、功能及特性;(2)培养学生运用影视声音艺术创作的能力;(3)提高学生对影视声音艺术鉴赏的能力;(4)使学生具备影视声音艺术相关的专业素养。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1. 课程内容(1)影视声音艺术概述(2)影视声音元素与功能(3)影视声音技术设备(传声器、调音台等)(4)影视声音创作技巧(5)影视声音剪辑与后期制作(6)影视声音艺术鉴赏2. 教学安排(1)理论教学:每周2课时,共计16周(2)实践操作:每周2课时,共计16周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影视声音艺术的基本理论、技术操作和创作技巧,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经典影视作品中的声音设计,使学生了解影视声音艺术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手法。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影视声音创作的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5.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影视声音艺术的相关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评价1. 期末考试:占课程总成绩的60%,主要考察学生对影视声音艺术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平时作业:占课程总成绩的30%,主要考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
3. 课堂表现:占课程总成绩的10%,主要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互动、团队合作等方面。
五、课程资源与教材1. 教材:《影视声音艺术》、《影视声音制作技术》等。
2. 教学资源:影视作品、教学课件、案例分析视频等。
六、教学进度安排第1-4周:影视声音艺术概述第5-8周:影视声音元素与功能第9-12周:影视声音技术设备第13-16周:影视声音创作技巧与剪辑注:以上教学进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配音艺术课教学大纲
《影视声音设计与艺术创作》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050359英文名称:Design and Art Creating of Sound For Film & Television授课对象:录音艺术(录音工程与音响导演)专业本科学生必修课,导演、剪辑、影视文学、影视制片管理、音乐编辑、动画等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限选课或其他专业学生的选修课开课学期:第六学期学分/学时:4/64先修课程:无教学方式:课堂理论讲授、演示讲解、声音辨析教室类别:多媒体教室考核方式:命题论文写作课程简介:《影视声音设计与艺术创作》是录音艺术(音响导演)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是将影视声音作为研究对象,讲授影视声音中语言、音乐和音响诸元素在影片中的作用、重要性及影视声音的客观再现性与主观表现性的构思原则和设计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领悟声音的空间无限连续性和时间瞬变性、声音与声音以及声画间关系的巧妙加置所创造的视听艺术魅力。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要求学生在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中,理解和掌握影视声音艺术创作规律,并能够正确地把握创作主体与创作客体和受众之间的关系,基本了解和掌握影视声音艺术创作的方式方法,提高影视声音艺术创作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1.寒、暑假都要求参加广播、电影、电视等相关创作实习;2.在教学过程中,除课上讲授、观摩外,还需学生完成课后作业,一是笔头作业,主要是对专业知识的复习巩固和影视作品声音的理解、分析。
二是录音作品的习作。
五、建议教材[1] 影视声音创作艺术伍建阳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5.[2] 影视录音(声音创作与技术制作)姚国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3] 自编教材六、参考资料[1]影视录音心理学林达悃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 影视声音艺术与技术姚国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3] 5.1路立体声影视录音操作黄英侠中国电影出版社[4] 影视同期录音孙欣中国电影出版社[5] 审美空间延伸与拓展姚国强孙欣中国电影出版社[6] 银幕再现——与中国当代电影录音师对话姚国强孙欣中国电影出版社执笔人:肖俊珍教研室主任签字:系主任签字:(改成《影视声音创作艺术》课是否会稍好些?)。
影视音效制作教学大纲
影视音效制作教学大纲1. 引言- 简介:介绍影视音效制作在电影、电视、动漫等影视作品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 目的:说明本教学大纲旨在培养学生在影视音效制作领域的基本能力和专业技能。
- 结构:概述本教学大纲将涵盖的主要内容和学习阶段。
2. 基础知识- 音效概念:介绍音效的定义、分类和基本原理。
- 音频设备:讲解常用的音响设备、录音设备和混音设备,并介绍其功能和使用方法。
- 音频编辑软件:介绍常用的音频编辑软件及其功能,培养学生运用软件进行音效编辑和制作的技能。
3. 影视音效制作流程- 音效脚本:讲解编写音效脚本的重要性,指导学生学习编写音效脚本的方法和技巧。
- 音效采集:指导学生进行音效采集的技巧和方法,包括采集场景、设备选择、录音技巧等。
- 音效设计:讲解音效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教授学生如何根据影视作品的需求进行音效设计。
- 音效制作:指导学生运用音频编辑软件进行音效剪辑、混音等制作过程的技巧和方法。
- 音效效果调试:教授学生音效效果的调试和优化方法,以确保最佳的听觉效果。
4. 音效技术- 音效合成:介绍音效合成技术,指导学生学习如何通过合成软件创造各类特殊音效。
- 音效处理:讲解音效处理技术,包括音频滤波、延迟、混响等效果的应用方法和技巧。
- 环绕音效:介绍环绕音效的原理和制作方法,培养学生在虚拟环境中创造立体声效果的能力。
- 音效音乐配合:指导学生学习音效与音乐相互配合的技巧和方法,创造出更加完美的音频氛围。
5. 项目实践- 小项目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小规模的影视音效制作项目实践,让学生实际运用所学技能。
- 大项目实践:组织学生合作完成较大规模的影视音效制作项目,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项目管理能力。
- 个人作品展示:要求学生撰写项目实践报告及感悟,展示所完成的个人作品。
6. 结语- 总结:总结本教学大纲所涵盖的内容和培养目标。
- 展望:展望学生在影视音效制作领域的发展前景,并鼓励学生不断学习和探索创新。
影视声音艺术创作基础教程-课程大纲
《影视声音艺术创作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分数】 4 【适用专业】戏剧影视导演、广播电视编导等【学时数】64一、课程教学目标1.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掌握进行影视声音艺术构思和艺术制作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具备影视声音艺术构思、艺术制作及审美评价的能力。
二、课程重点、难点1.重点:掌握进行影视声音艺术构思和艺术制作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具备影视声音艺术构思、艺术制作及审美评价的能力。
2.难点:培养学生的影视声音艺术构思能力,提升学生的影视声音审美评价能力。
三、总学时分配四、课程内容安排第一单元绪论主要内容:1.1影视声音发展概况影视声音在技术及艺术方面的发展概况,影视声音的当代发展态势。
1.2影视声音创作团队团队构成:声音剪辑总监;声音设计师(录音师);同期录音师;话筒员;收线员;同期音效采录事;音效剪辑师;拟音总监;拟音工程师;拟音剪辑师;音效采录师;对白总监;ADR工程师;音乐剪辑师;混录师。
1.3影视声音艺术创作流程艺术构思;艺术制作;审美评价。
教学要求:了解影视声音发展概况;掌握影视声音创作团队的构成;了解影视声音艺术创作流程,掌握影视声音艺术创作流程图;了解影视声音设计的涵义。
重点、难点:影视声音创作团队的构成;影视声音艺术创作流程。
其他教学环节:观摩往届学生的优秀课程作业;听取同学们对课程教学安排的意见和建议。
第二单元影视声音艺术构思主要内容:2.1影视声音风格设计写实主义风格、表现主义风格。
2.2影视语声的艺术构思影视语声的类型及其特征;影视语声造型的艺术设计;影视语声的戏剧性功能2.3影视音乐的艺术构思影视音乐的风格;影视音乐的布局方式;影视音乐与画面的结合方式;影视音乐创作的主要环节;影视音乐的戏剧性功能;影视音乐造型的艺术设计2.4影视音响的艺术构思影视音响类型及其特征;影响音响造型的艺术设计;影视音响的戏剧性功能。
影视声音分析教学大纲
影视声音分析教学大纲影视声音分析教学大纲随着电影和电视剧的普及,声音在影视作品中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出来。
声音能够为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观影体验,能够传达角色的情感和剧情的发展,甚至能够成为影片的灵魂。
因此,影视声音分析成为了一门重要的学科,也是影视制作和研究的关键领域之一。
本文将探讨影视声音分析的教学大纲。
一、声音的基本概念和构成要素1. 声音的定义和分类:声音是通过空气、固体或液体传播的机械波,可以分为语音、音乐和效果声音等不同类型。
2. 声音的构成要素:声音包括音调、音量、音色和音质等要素,这些要素共同决定了声音的特征和表达方式。
二、声音在影视中的作用和表现手法1. 情感表达:声音可以通过音调、音量和音色等手法传达角色的情感状态,例如高亢的音调表达紧张和兴奋,低沉的音调表达悲伤和沮丧。
2. 剧情推进:声音可以通过音效和音乐的运用来推动剧情的发展,例如悬念音效和紧张音乐的运用可以增加观众的紧张感和期待感。
3. 空间感表现:声音可以通过立体声、环绕音效等技术手法来创造立体感和空间感,使观众感受到身临其境的观影体验。
三、声音分析的方法和技巧1. 声音的解构分析:通过对声音的音调、音量、音色和音质等要素进行分析,揭示声音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2. 声音与图像的关系分析:声音和图像在影视中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分析声音和图像之间的关系,可以深入理解影片的意图和表达方式。
3. 音效和音乐的分析:音效和音乐是影视中常用的声音元素,通过分析音效和音乐的运用,可以了解它们在影片中的作用和效果。
四、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1. 案例分析:通过对经典影视作品的声音进行分析,例如《教父》中的经典音乐和音效运用,可以深入理解声音在影片中的作用和表现手法。
2. 实践操作:通过实际的声音制作和编辑操作,例如录音、混音和音效制作等,可以提高学生对声音分析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声音分析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1. 影视制作:声音分析对于影视制作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帮助制片人和导演更好地把握影片的节奏和情感表达。
《声音技术与艺术》课程教学大纲(新版)
《声音技术与艺术》课程教学大纲(新版)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介绍声音技术和声音艺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通过理论探讨和实践操作,学生将了解声音的特性和传播方式,掌握声音录制与编辑技术,以及音乐和影视作品中声音的运用。
课程内容涵盖声音物理学、录音设备和软件应用、电子音乐和音乐制作等方面。
课程目标- 理解声音的物理属性、传播规律和感知机制。
- 掌握声音录制设备的使用和录音技术。
- 熟悉声音编辑软件的操作和音频处理技术。
- 研究电子音乐创作和音乐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 分析和评价音乐和影视作品中声音的运用。
教学内容1. 声音的物理属性与传播-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机制- 声音的频率、振幅和波长- 声速和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2. 声音录制设备与技术- 麦克风的种类和特性- 音频接口和录音设备的选择与使用- 声音录制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3. 声音编辑与音频处理- 声音编辑软件的介绍和基本操作- 音频文件的导入、剪辑和混音- 声音效果的添加和音频处理技术的应用4. 电子音乐创作与音乐制作- 电子音乐的发展历程和基本概念- 合成器和采样器的使用和音色设计- 音乐制作软件的介绍和应用5. 音乐和影视作品中的声音运用- 音乐配乐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音效的选择和处理- 视听效果的整合和声音设计的原则教学方法- 理论讲解:通过课堂讲解,介绍声音技术和艺术的理论知识。
-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进行声音录制、编辑和音乐制作的实践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和评价音乐和影视作品中的声音运用。
- 课堂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实践经验和心得体会。
评估方式- 平时表现:考察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参与程度。
- 实践作业:要求学生完成声音录制、编辑和音乐制作的实践作业。
- 期末项目:要求学生完成一个音乐或影视作品的声音设计和制作。
参考资料- 《声音艺术与技术导论》- 《音频录制与编辑技术》- 《电子音乐制作入门》以上为《声音技术与艺术》课程教学大纲的新版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声音技术和艺术的基本概念,并通过实践操作和理论讲解提升其声音录制、编辑和音乐制作的技能和应用能力。
声音艺术视觉教学大纲模板
一、课程概述1. 课程名称:声音艺术视觉教学2.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3. 课程目标:- 理解声音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掌握声音艺术创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对声音与视觉结合的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二、课程内容1. 第一阶段:理论基础- 声音艺术的历史与发展- 声音与视觉的关系- 声音艺术的分类与特点2. 第二阶段:技能训练- 声音采集与处理技术- 声音合成与编辑技巧- 视觉设计基础- 声音与视觉的结合技巧3. 第三阶段:实践创作- 创作构思与策划- 声音与视觉作品的制作- 作品展示与评价三、教学安排1. 教学课时:共32课时,每周2课时2. 教学方式: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实践操作、小组讨论、作品展示3. 教学进度安排:- 第1-4周:理论学习与技能培训- 第5-8周:实践操作与作品创作- 第9-12周:作品展示与评价四、考核方式1. 课堂表现:20%2. 作业完成情况:30%3. 作品创作与展示:50%五、教学资源1. 教材:《声音艺术视觉设计》2. 教学参考资料:相关书籍、学术论文、网络资源3. 实践平台:多媒体实验室、计算机教室六、教学评价1. 学生评价: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收集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2. 教师评价: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作品质量、课堂表现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3. 课程评价:根据课程目标、教学效果、学生满意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七、教学特色1. 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3. 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4. 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影视后期音效教学大纲
影视后期音效教学大纲一、导言影视音效是制作一部优秀影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增强画面的趣味性和表现力。
本教学大纲旨在帮助学员全面了解影视后期音效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和技巧来提高自己的影视作品质量。
二、课程设置1. 影视后期音效基础知识- 影视后期音效的定义和作用-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影视后期音效的分类和应用场景2. 音效录制与编辑- 音效录音设备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影视音效的录制技巧和注意事项- 声音编辑软件的介绍和操作技巧3. 音效设计与剪辑- 影视音效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声音元素的选择和组合- 音效剪辑的技巧和常用效果的应用4. 音效混音与输出- 音效的混音流程和技术要点- 声音效果的调整和优化- 音效的输出和导出格式选择三、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 使用幻灯片和案例分析的方式,介绍影视后期音效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实践操作- 提供音效录制设备和声音编辑软件的实际操作演练,让学员能够亲自动手尝试音效的录制、编辑和剪辑。
3. 课堂讨论- 结合学员实践操作的结果,进行课堂讨论,分享经验和解决问题。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出勤率2. 课堂表现3. 个人项目成果展示五、教学资源1. 影视后期音效教材2. 音效录制设备和声音编辑软件3. 乐器等相关音效素材六、教学时间安排- 总课时:30小时- 每周2小时,共15周七、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影视后期音效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能够使用音效录制设备和声音编辑软件进行音效的录制、编辑和剪辑。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设计出符合影片需求的音效效果。
4. 能够与影片画面和剧情相协调,提升影片的整体质量。
以上为《影视后期音效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通过本教学大纲的学习,相信学员能够全面提升自己在影视后期音效领域的技能和水平,为创作更精彩的影片做出贡献。
《影视声音创作与技术处理》实验教学大纲
《影视声音创作与技术处理》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2443053适用专业:广播电视编导课程类别:必修课总学时数:34 实验学时:34学分:1 开课学期:3实验室名称:电声实验室先修课程:音乐基础、音频技术、影视声音艺术一、实验教学目的与要求1.教学目的:本课程旨在通过对学生进行电声系统设计与操作、数字音频处理、音频节目作品的创作、室内音质评价、现场采访录音等方面的实践训练,提高学生的音响技术水平与音乐音响艺术素养,加深学生对影视音乐、音响理论的理解。
2.基本要求:①基本了解和掌握影视声音艺术的创作手段,即通过技术录制进行艺术创作的方式方法和技能,包括声音的艺术构思和技术制作在内的、内容广泛的声音创作过程。
②掌握数字音频设备的基本操作及使用。
③能够独立、灵活运用设备为制作影视、专题、综艺、新闻、广告节目选配音乐。
三、实验内容安排与实验实验一数字音频处理与声音优化实验(基础性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Audition声音处理软件的作用方法,掌握数字音频处理技巧2.实验仪器及材料计算机、麦克风、音箱、调音台3.实验内容熟悉数字音频软件的使用,并能对音频节目进行录制、处理和优化。
实验二各种类型影视配音实践(综合性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各种影视类型节目的配音技巧,能够用数字音频软件录制、处理配音过程的基本技术问题。
2.实验仪器及材料计算机、麦克风、音箱、调音台3.实验内容(1)影视剧人物配音(2)动画片人物配音(3)广告配音(4)纪录片配音(5)电视栏目配音实验三各种类型影视配乐、音响制作实践(综合性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各种影视类型节目的配乐、音响制作处理技巧,能够用数字音频软件录制、处理配乐过程的基本技术问题。
2.实验仪器及材料计算机、麦克风、音箱、调音台3.实验内容(1)纪录片配乐(2)故事片配乐(3)音响处理与录制实验四访问录音及后期制作实践(综合性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现场录音的方法与技巧,掌握录音素材的加工、编辑和整理。
《影视配音艺术》课程教学大纲
《影视配音艺术》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表演专业课程学时:48课程学分:3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影视配音艺术是高等院校艺术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课程主要内容是以影视剧(包含电影、电视剧、动画片等)为中心,讲述影视配音艺术的特点及规律,介绍了电视纪录片、广告片、电视栏目、影视剧人物配音的要求和训练方法,训练学生的语言塑造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台词功底,用声音塑造人物形象的能力。
二、课程的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讲电影与声音第二讲影视配音的发展历程第三讲配音艺术的审美分析第四讲国产影视剧作品配音第五讲国产影视剧作品配音第六讲国产影视剧作品配音第七讲国产影视剧作品配音第八讲国产影视剧作品配音第九讲国产影视剧作品配音第十讲国产影视剧作品配音第十一讲国内外动画作品配音第十二讲国内外动画作品配音第十三讲国内外动画作品配音第十四讲国内外动画作品配音第十五讲国内外动画作品配音第十六讲准备汇报演出三、学时分配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说明1.教学方法:这是一门在理论知识指导下实践性极强的一门课程,教学方法上应以课堂讲授与学生舞台实战演练相结合的方式为主。
在赏析(或了解)经典戏剧作品的同时;并依据授课内容,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能力。
帮助学生初步塑造出具有审美价值的舞台人物形象。
2.教学手段或条件:学院有装备较为先进、装修较为合适的表演教室两间。
室内配备投影机、电脑、CD机、VCD机、录音机、功放、音箱等,能够基本满足教学需要。
五、考核方式考核以平时考查和期末考试方式进行。
平时考查包括课堂发言、作业、参与教学实践以及考勤等形式;期末考试舞台实践考察。
计分比例:平时考查30%,舞台实践考察70%;均采用百分制计分。
六、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员自我修养》,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林洪桐:《表演艺术教程--演员学习手册》,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0胡导:《戏剧表演学》,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徐卫宏:《表演片段教程》,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
《数字音乐制作4-影视声音设计》教学大纲
《数字音乐制作4-影视声音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英文名称:Digital music producing 4- sound design for screen授课对象:录音艺术/音乐学开课学期:第五学期学分/学时:4/64先修课程:数字音乐制作1,2,3、和声学、乐器法与配器、立体声拾音技术、音乐录音、影视录音。
教学方式:采用理论讲授和实践编曲录音相结合的方式考核方式:考查(课程作品)课程简介:数字音乐制作4- 影视声音设计是音乐学(音乐编辑方向)与录音艺术专业(电子音乐制作方向)本科学生的主干专业课,具有时代性和学科交叉性。
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利用计算机MIDI与音频技术,录音与拟声技术,数字音频后期技术制作影视音乐、音效相关的理论和编配法。
旨在提高学生的影视、动画、宣传片、广告等视频音乐音效创作能力,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性思维。
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欣赏、剖析和模仿来提高学生自身制作水平。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1.进一步熟练操作数字音频音乐工作站类软件平台,进一步学习音频录音与效果器编辑与应用。
2.进一步提高学生依据视频进行音乐、音效创作或录制和实际能力。
3.培养学生对当代影视音乐创作和制作方法的感知力,能够应用各种手段制作出能够实际运用的各类影视音乐与音效。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四、作业、实践环节1.本课程原则上安排32课时进行实践操作2.在教学过程中,除课上讲授外,还需学生在课上配合所讲操作当场完成一些小练习以达到巩固和熟练操作流程的目的。
3.本课程安排作业2-3次,详见上表,由教师对学生进行逐个辅导和评分,作为平时成绩的参考。
五、建议教材[1] 自编教案[2] 庄曜著.计算机应用作曲.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2.[1] 中国音色在线编著.电脑音乐—MIDI交响乐配器法.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7.[2]牟洪编著.管弦乐队配器法.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5.[3] POSA数码根据artistpro公司的sound advice系列丛书翻译.话筒效果器混音技术原理及电脑音乐制作应用.2006.5.[4] 庄曜著.计算机应用作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2.[5] 金桥编著.动画音乐与音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执笔人:冯曦教研室主任签字:肖俊珍二级学院院长签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大纲说明
1、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主要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音乐在影视艺术中的地位和作用。
影视艺术是视听艺术,声音在其中具有重要地位;影视声音是由人声、音响和音乐这三要素组成,其中音乐是一个重要的元素,了解声音三要素的各自特点和作用;掌握欣赏音乐和理解音乐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音乐素养,能够较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音乐形象;了解影视中配置声音的基本方式和步骤,从而在今后的工作中充分地发挥声音的作用。
2、教学对象以及适应范围、类别
《影视声音艺术》是影视多媒体技术(双专科)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
3、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关系
后续课程有《电视广告制作》等。
4、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通过音乐基础理论的学习,了解音乐的表现手法;通过分析影视作品音乐的各种表现功能,理论联系实际,从而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顺利地为电视片选配音乐。
5、教材、多媒体资源以及参考书籍。
文字教材:《影视声音艺术》李南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目:
《艺术基础》张有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电影电视广播中的声音》周传基著,中国电影出版社。
《音乐美学》王次昭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电视声画艺术》张凤铸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音乐鉴赏学》韩春牧、徐孟东著,百花文艺出版社。
音乐录音带:与本课程相关的音乐作品。
录像片:与本课程相关的影视作品。
6、教学学时分配表
二、大纲正文
一、影视声音概述( 5课时)
要点:
1、影视艺术是视听艺术
1、声音在影视艺术中的历史回顾
2、影视艺术中声音的三要素
二、音乐构成基础( 14课时)
要点:
1、音的高低
2、音的长短
3、音的强弱
4、常用记号
5、音程
6、音阶、调、调号
7、和弦
8、调式
三、音乐的表现方法( 12课时)
要点:
1、旋律
2、音色
3、节奏
4、力度、速度
5、调式、调性
6、曲式
四、音乐的特性( 4课时)
要点:
1、音乐的抒情性
2、音乐的时代性
3、音乐的民族性
4、音乐的概括性
5、感情体验上的直接性
五、影视中声音与画面的关系( 4课时)要点:
1、音乐与画面的各自特性
2、影视音乐的特性
3、影视中音乐与画面统一的基础
4、影视中音乐、音响的声源形式
5、影视中声音与画面的结合形式
六、音乐在影视中的作用( 4课时)
要点:
1、音乐在故事片中的作用
2、音乐在专题片中的作用
3、音乐在电视栏目中的作用
七、为影视片配置声音的基本方式( 4课时)要点:
1、根据影片内容选择声音形象
2、影视片音乐的设计
3、影视片配乐的基本方式
4、为影视片配乐的基本步骤
八、影视中声音配置的艺术手法 (4课时)
要点:
1、音乐增减的技术手法
2、音乐衔接的技术手法
3、音乐素材剪接的原则
4、配乐工作中应注意的几点
5、音乐素材的积累
九、影视声音三要素录制的注意事项( 3课时) 要点:
1、录音准备工作
2、人声的录制
3、音响效果的录制
4、音乐的录制
5、声音三要素的混合录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