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中心及区域协同体系对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策略的改进(全文)

合集下载

构建区域胸痛协同救治体系

构建区域胸痛协同救治体系

构建区域胸痛协同救治体系区域胸痛协同救治体系的构建胸痛是一种症状,常常是心血管疾病的预警信号,尤其是心肌梗死的早期症状。

由于心肌梗死是一种急性疾病,救治时间的延误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因此构建区域胸痛协同救治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区域胸痛协同救治体系的构建和优化,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区域胸痛协同救治体系的重要性区域胸痛协同救治体系是指将胸痛急诊转诊、急救、住院治疗、康复和后续管理等环节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协同工作的整体。

构建区域胸痛协同救治体系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缩短救治时间:区域胸痛协同救治体系的建立可以使患者得到更快速、更高效的救治。

通过人性化的转诊流程和快速响应机制,将胸痛病人从病发地迅速转运至急诊,并尽快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以确保救治的及时性。

2. 提高救治质量:区域胸痛协同救治体系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确保每个救治环节都得到充分的重视和专业的服务。

各个医疗机构之间可以进行信息共享和交流,以提高诊疗水平和规范化管理,减少误诊、漏诊等问题的发生。

3. 加强协同合作:区域胸痛协同救治体系需要各级医疗机构、急救中心、胸痛中心等各方合作,形成有序的转运和救治流程。

通过建立定期的沟通、会诊和培训机制,加强各方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协调,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和救治效率。

二、区域胸痛协同救治体系的构建要素构建区域胸痛协同救治体系需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素:1. 医疗资源配置:合理配置医院、人员、设备等资源,确保医疗服务能够覆盖到区域内的各个环节。

建立跨机构的转诊和转运机制,形成快速通道,确保胸痛患者能够及时到达胸痛中心或相应的医疗机构。

2. 快速响应机制:建立一套胸痛患者的紧急呼叫系统,确保患者在出现急性胸痛时能够迅速与相关医疗机构取得联系,并进行初步救治。

提供胸痛急救的指导,并为胸痛中心的转诊提供意见和决策支持。

3. 多专业合作:胸痛协同救治需要多学科的协同工作,包括心血管内科、心血管外科、心功能中心、急诊科、放射科等。

基于区域协同救治体系的胸痛中心

基于区域协同救治体系的胸痛中心

基于区域协同救治体系的胸痛中心胸痛中心是指专门为胸痛患者提供一体化抢救和救治服务的医疗机构。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建立基于区域协同救治体系的胸痛中心已经成为现代胸痛救治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探讨基于区域协同救治体系的胸痛中心的定义、特点以及建设需求。

一、基于区域协同救治体系的胸痛中心的定义基于区域协同救治体系的胸痛中心是指在胸痛患者的救治过程中,通过不同医疗机构的紧密协作,以提供全面、高效和质量保障的救治服务为目标的医疗体系。

该体系包括急救中心、心血管内科、心脏外科、放射科、心脏电生理室等相关科室和各级医院。

二、基于区域协同救治体系的胸痛中心的特点1. 多学科协作:基于区域协同救治体系的胸痛中心强调多学科、全程参与患者救治的模式。

不同专业学科之间的合作将确保患者得到及时和准确的诊断以及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 救治流程规范化:在区域协同救治体系中,胸痛中心建立了完善的救治流程和操作指南,使病患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到适当的治疗,大大提高抢救效果。

3. 患者资源分级管理:基于区域协同救治体系的胸痛中心可以分级管理胸痛患者,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最大程度地救治患者。

比如将胸痛患者按照危急程度进行分类,重症患者优先进行救治。

4. 信息共享:区域协同救治体系通过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快速信息传输,避免信息断档,提升救治效率。

三、基于区域协同救治体系的胸痛中心的建设需求1. 各级医疗机构的合作:胸痛中心的建设需要各级医疗机构之间的紧密合作,包括急救中心、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等。

只有各个环节紧密协作,才能形成完善的救治体系。

2. 专业培训与技术支持:胸痛中心需要聚集一批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专业团队。

因此,医院需要加强对医生和护士的培训,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机会。

3. 医疗资源调配:在区域协同救治体系中,医疗资源的调配是非常重要的。

需要确保每个胸痛中心都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救治服务,同时避免资源的浪费。

胸痛中心建设急诊团队管理与协调(2020完整版)

胸痛中心建设急诊团队管理与协调(2020完整版)

胸痛中心建设急诊团队管理与协调(2020完整版)随着社会老龄化、生活节凑变快及居民高脂、高糖、高盐等不健康因素的暴露,我国居民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快速递增趋势。

目前,CVD仍是城乡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

《中国心血管报告2017》数据显示,中国CVD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的阶段,且自2009年起,农村CVD死亡率已经超过并持续高于城市水平,2015年农村居民CVD死亡率为298.42/10万,而城市居民CVD 死亡率为264.84/10万。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CVD主要致死类型之一。

2002~2015年,AMI死亡率呈持续上升态势,农村地区AMI死亡率在2007年、2009年、2011年及自2013年后超过城市AMI死亡率。

值得注意的是,此持续CVD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未来10年仍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

预计未来10年AMI患者的数量将急剧攀升,到2030年将有2260万患者罹患AMI。

此外,尽管医疗技术和社会经济的长足发展,但AMI在过去20年内的死亡率并未得到有效改善。

一项2014年6月23日发表在Lancet杂志上的针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的回顾性研究(CHINA PEACE-AMI)发现,2001年至2011年间STEMI患者的院内死亡率并未明显改善,以2001年为参考,2006年STEMI院内死亡的风险OR值为1.08(95%CI,0.83~1.41),而2011年OR为0.84(95%CI,0.62~1.12)。

因此,继续寻找有效STEMI患者救治策略,降低患者死亡率仍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此问题迫在眉睫。

回顾我国目前STEMI的救治现状,仍面临诸多问题:(1)院前患者延误,患者及家属对AMI等心血管急症认识严重不足,往往导致患者发病后延迟就医,大部分患者发病至就诊可延迟至5~8小时。

区域协同救治体系的建立及其推动基层胸痛中心建设的意义

区域协同救治体系的建立及其推动基层胸痛中心建设的意义

区域协同救治体系的建立及其推动基层胸痛中心建设的意义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最主要的死因之一。

在中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在不断上升。

胸痛是心血管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救治,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因此,建立区域协同救治体系,推动基层胸痛中心建设,对于提高心血管疾病的救治水平和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区域协同救治体系是指在一个区域内,医疗机构之间建立起紧密的协作关系,共同推进心血管疾病的救治工作。

这种体系的建立可以使得患者在发病后能够得到更加及时、有效的救治。

在这个体系中,基层医疗机构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可以对患者进行初步的诊断和治疗,同时也可以将患者转诊到更高级别的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这种分级诊疗的模式可以有效地缓解医疗资源的压力,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

基层胸痛中心是指在基层医疗机构中建立起专门的胸痛诊疗中心,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的胸痛诊疗服务。

这种中心可以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和专业的医疗人员,可以对患者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检查和治疗。

同时,基层胸痛中心还可以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疾病。

推动基层胸痛中心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基层胸痛中心可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其次,基层胸痛中心可以缓解大型医疗机构的压力,减少患者的等待时间,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

最后,基层胸痛中心可以促进区域协同救治体系的建立,为患者提供更加完善的救治服务。

总之,区域协同救治体系的建立和基层胸痛中心的建设对于提高心血管疾病的救治水平和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积极推动这种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优化胸痛中心建设,提高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救治成功率

优化胸痛中心建设,提高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救治成功率

优化胸痛中心建设,提高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救治成功率[摘要] 为缩短胸痛患者早期救治时间,提高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救治成功率,降低病死率、致残率,我院以“快速诊断、及时治疗、减少死亡、避免浪费”为目标和宗旨,从基本条件与资质、整合院前急救系统与院内绿色通道、提升急诊胸痛患者的评估及救治能力、持续质量改进及培训与教育五个方面进行建设胸痛中心,并结合“质量保障、质量控制、质量改进”质量管理三部曲及Donabidan“结构-过程-结果”质量管理理论进行质量管理与改进,打造高效就诊链,缩短急性胸痛患者从发病到救治的时间,提高患者救治率,最大程度保障患者安全。

[关键词] 胸痛中心MDT团队区域联合优化流程“急性胸痛”是患者常见的就诊症状,与之相关的致命性疾病涉及循环、呼吸及消化等多个系统,快速、准确鉴别诊断是医疗处理的难点和重点。

目前我国临床急性胸痛诊断治疗中存在鉴别诊断缺乏规范流程和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塞等急危重症治疗延误等问题[1-2]。

其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住院患者总死亡率达4.6%,入院到治疗时间越长死亡率越高[3]。

突发致命性急性肺栓塞死前未能确诊的占59%,仅有7%的早期死亡病例死前确诊[4]。

为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和死亡率,“胸痛中心”概念应运而生。

“胸痛中心”是通过多学科合作,为胸痛患者提供快速而准确的诊断、危险评估和恰当的治疗手段,从而提高胸痛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能力,减少误诊和漏诊,避免治疗不足或过度治疗,以降低胸痛患者的死亡率、改善临床预后[5],它已成为衡量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1981年最先在美国成立,经过30多年的发展表明,胸痛中心的建立显著降低了胸痛确诊时间、降低STEMI再灌注治疗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再次就诊次数和再住院次数,减少不必要的检查费用,改善了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和就诊满意度[6-7]。

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2015年提出建立科学的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区域协同医疗救治体系,最大限度地缩短早期救治时间,提高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救治成功率,降低病死率、致残率,有效降低疾病负担。

胸痛中心建设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率及预后的影响研究

胸痛中心建设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率及预后的影响研究

胸痛中心建设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率及预后的影响研究目录一、内容综述 (2)1.1 急性心肌梗死现状及救治重要性 (3)1.2 胸痛中心建设与发展概述 (4)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5)二、胸痛中心建设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率的影响研究 (6)三、胸痛中心建设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影响的研究 (7)3.1 患者预后评估指标 (8)3.2 胸痛中心建设前后患者预后对比研究 (9)3.3 不同治疗策略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 (11)3.4 影响因素分析与讨论 (12)四、胸痛中心建设模式与推广价值探讨 (13)4.1 胸痛中心建设模式总结 (14)4.2 胸痛中心推广价值与难点分析 (15)4.3 持续改进策略与未来发展方向 (16)五、实证研究与分析 (18)5.1 研究对象与方法选择 (19)5.2 数据收集与处理过程介绍 (20)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21)六、结论与建议 (23)一、内容综述规范、标准化的诊疗体系。

随着心血管病发病率逐年上升,胸痛中心的建设逐渐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关注。

本文将对胸痛中心建设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率及预后的影响进行综述。

本文介绍了胸痛中心建设的概念、目标和原则,以及国内外胸痛中心建设的现状。

胸痛中心的核心理念是通过优化流程、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降低患者死亡率和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全球范围内已有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胸痛中心,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本文分析了胸痛中心建设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率的影响。

胸痛中心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快速评估、分诊、转运、救治等环节的优化,实现了从“门急诊病房”到的无缝对接,提高了救治速度和成功率。

胸痛中心可以显著缩短AMI患者的入院至溶栓时间、PCI 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AMI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本文探讨了胸痛中心建设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胸痛中心通过规范化的诊疗流程和专业的医疗团队,提高了AMI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胸痛中心与急性心肌梗死治疗规范制度

胸痛中心与急性心肌梗死治疗规范制度

胸痛中心与急性心肌梗死治疗规范制度一、胸痛中心的建立与管理1. 胸痛中心的定义胸痛中心是指医院内特地负责接诊、评估和治疗胸痛患者的部门。

该中心需具备专业的医疗团队、先进的设备和规范的操作流程,以确保患者能够快速得到准确的诊断和科学的治疗。

2. 胸痛中心的组织架构胸痛中心的组织架构应包含以下职位:—胸痛中心主任:负责整体的管理和协调工作。

—医师团队:包含心内科医师、心外科医师、急诊科医师等。

—护理团队:包含注册护士、护理师等。

—技术人员:包含心电图技术人员、影像学技术人员等。

3. 胸痛中心的设施要求胸痛中心应当配备以下设施和设备:—心电监护设备:包含心电图监护仪、心电图导联线等。

—心肺复苏设备:包含除颤器、急救药品等。

—影像学设备:包含放射线设备、超声心动图设备等。

—试验室设备:包含血液常规检查、生化检查等设备。

—临时起搏器等特殊设备。

4. 胸痛中心的工作流程•接诊与登记:胸痛患者到达医院后,应立刻将患者登记并进行初步诊断。

•评估与监护: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含病史手记、体格检查、心电图监测等。

同时,依据评估结果予以相应的心脏监护和药物治疗。

•确诊与治疗:依据患者病情,及时进行心肌梗死的诊断,并订立相应的治疗方案,如急诊溶栓治疗、介入治疗等。

•转运与随访:对病情较重或需要进一步治疗的患者,应及时进行转运,并在治疗过程中进行有效的随访和咨询。

二、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流程与规范1. 急性心肌梗死的定义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血流急剧减少或完全停止导致心肌缺血、坏死的病情。

2. 心肌梗死的急救处理•急救诊断:对疑似心肌梗死的患者要快速进行心电图检查和心肌酶谱检测,并立刻评估患者病情。

•急救药物:应尽早予以患者含阿司匹林、硝酸酯类药物以及吗啡等药物,并依据病情进行补液和心脏监护。

•及时转诊:对疑似心肌梗死的患者,应立刻转诊到胸痛中心进行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3. 心肌梗死的治疗原则•药物治疗:包含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β受体停滞剂等进行保护性治疗。

胸痛中心成立对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效率的影响

胸痛中心成立对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效率的影响
[摘要] 目的 对某三甲医院胸痛中心成立前后的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对比分析, 为胸痛中心提高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效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该院胸痛中心成立前后 10 a 间收治的 4 445 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例,分为成立前组(852 例)及成立后组(3 593 例),对其病案首页相关数据进 行统计分析。结果 胸痛中心成立后,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年均收治 AMI 患者较成立前增加超过 3 倍。 3 个显著增加:通过急诊入院的患者显著增加(P < 0.001);手术病例,特别是 PCI 病例占比显著提高,66.5% 的 患者植入一个及以上的血管支架(P < 0.001);医保病人占比显著增加(P < 0.001)。3 个显著下降,死亡率显著下 降(P < 0.01);术前住院日显著下降(P < 0.05);住院费用显著下降(P < 0.001)。结论 胸痛中心的建设,极大提 高了医院对 AMI 患者救治的效率和质量。在对 AMI 患者救治中,应针对其流行病学特征,采取预防及控制 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该院胸痛中心成立前后(2010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10 a 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 病例。入选依据是出院第一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 的病例(ICD10 编码为 I21)。共有病例 4 482 例, 剔除入院不足 24 h 的非死亡病例,获得有效病例 4 445 例。数据主要来源于病案首页系统。该院 在 2015 年成立胸痛中心,因此在本研究的分析中, 2010~2014 年的病例为对照组,共 852 例,以下 简称为成立前组;2015~2019 年的病例共 3 593 例,以下简称为成立后组。
2 结果
2.1 一般临床资料 经过整理分析,该院胸痛中心成立前、后各

应用以胸痛中心为基础的区域协同急救网络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再灌注治疗的效果

应用以胸痛中心为基础的区域协同急救网络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再灌注治疗的效果

《当代医药论丛》Contemporary Medical Symposium 2020 年 第 18 卷 第 7 期 ·临床医学·94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 x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

以P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患者息肉的一次性清除率、创面的愈合率、病情的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治疗后,两组患者息肉的一次性清除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创面的愈合率更高,其病情的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息肉的一次性清除率、创面的愈合率、病情的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组别例数息肉的一次性清除率[%(n )]创面的愈合率[%(n )]病情的复发率[%(n )]术后并发症[n (%)]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疼痛肠穿孔胃肠胀气出血观察组30100.00(30)96.67(29) 3.33(1)1(3.33)0(0.00)1(3.33)0(0.00) 6.66对照组30100.00(30)83.33(25)26.67(8)7(23.33)2(6.67)3(10.00)2(6.67)46.67χ²值0.009.3511.2815.64P 值>0.05<0.05<0.05<0.053 讨论胃肠息肉主要是由于患者消化道黏膜发生病变所致[4]。

目前,临床上常采用传统的消化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对胃肠息肉患者进行治疗。

临床实践证实,在接受传统的消化内镜下息肉切除术的过程中,多数患者会出现情绪过度紧张的情况,从而加速其胃肠蠕动,使其产生较为强烈的疼痛感。

在本次研究中,笔者对30例胃肠息肉患者进行无痛消化内镜下息肉切除术的效果显著。

笔者认为,对胃肠息肉患者进行无痛消化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具有以下优势:1)施术者在内镜的辅助下可彻底地清除其胃肠内的息肉,从而降低其病情的复发率。

胸痛中心及区域协同体系对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策略的改进(全文)

胸痛中心及区域协同体系对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策略的改进(全文)

胸痛中心及区域协同体系对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策略的改进(全文)近几十年,得益于药物溶栓、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医疗技术的广泛应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救治工作有一定进展。

但从世界范围来看,STEMI发病率仍不断上升,死亡率居高不下,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1]。

早期快速开通罪犯血管,恢复心肌血流灌注是治疗STEMI的关键。

建立胸痛中心及构建区域协同救治网络是早期诊断、缩短再灌注时间、改善预后、节约医疗资源的有效手段。

本文主要就当前胸痛中心及区域协同体系建设实践情况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进行综述。

1胸痛中心认证标准及建设特点1.1美国:“胸痛中心”的概念起源于美国。

最初美国胸痛中心着重于建立院内快速诊疗通道,但这种方法并未能明显减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再灌注时间。

经过胸痛中心协会(SCPC)多次修订,美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逐渐引入院前及院外管理内容。

该认证标准注重救治流程的优化和改进,强调将急救医疗服务(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EMS)整合于救治过程当中,要求EMS到达现场后尽快完成首份心电图传输和患者分拣及风险评估工作,并将明确诊断为STEMI的患者快速转运至PCI医院。

同时要求胸痛中心根据患者来院方式的不同建立相应的处置流程,以减少中间环节的时间延误。

目前美国大部分胸痛中心的入门到球囊扩张(Door-to-balloon,D2B)平均时间已降至63 min。

社区拓展作为认证标准的院外管理要素之一,要求EMS、社区及当地医疗机构等多方合作,加强公众健康教育,提高公众意识以期及早发现急性胸痛患者并及时使STEMI患者进入救治流程。

为了避免患者不必要的反复住院,认证标准还包含了恢复期患者出院后的管理,包括早期随访和患者及家人教育。

此外,第6版认证标准将胸痛中心3个认证层次纳入其要素中,申请认证为最高层次即心肺复苏胸痛中心的医院需要在直接PCI胸痛中心的基础上同时具备应对心脏骤停的一系列措施,尤其是亚低温治疗的能力[2]。

急性胸痛快速诊疗--区域协同救治体系

急性胸痛快速诊疗--区域协同救治体系
等待结果可以启动心内科会诊及再灌注治疗。 3.核对患者发病后至今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等用药情况,避免用药过量及
重 复。无禁忌的STEMI患者,补充给予负荷量的双联抗血小板药物至阿司匹林 300mg、氯吡格雷300-600mg或替格瑞洛180mg,具体剂量根据早期再灌注治 疗方式确定。 4.吸氧、心电监护、药物等其它对症急救处理,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急性胸痛早期甄别检查评估要点
在胸痛鉴别诊断流程图中应尽可能全面考虑其它非心源性 疾病。
诊断不明确、暂无急性心肌缺血证据的急性胸痛患者,应 复查心电图(15-30min)、肌钙蛋白(6h),病情变化或 加重时及时评估。
对于症状提示为非心源性胸痛可能性大的患者,急性胸痛 鉴别诊断流程图应能指引一线医师根据临床判断进行相应 的辅助检查,以便尽快明确或排除可能的诊断。
流程3
流程4
流程5
流程6
流程7
流程8
流程9
流程10
流程11
流程12
SUCCESS
THANK YOU
2019/5/13
SUCCESS
THANK YOU
2019/5/13
可行急诊PCI医院急诊科处理流程
目标:
1.建立院内胸痛中心/急救绿色通道。 2.确认/排除STEMI诊断。 3.及早启动早期再灌注治疗和完善前期准备。
可行急诊PCI医院急诊科处理流程
要点: 1.完成交接,妥善记录、保管救护车送诊患者的院前急救信息。 2.10min内完成首份ECG,尽快采血进行心肌损伤标志物及其它血液检查,不必等待 结果可以启动心内科会诊及再灌注治疗。 3.核对患者发病后至今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等用药情况,避免用药过量及重 复。无禁忌的STEMI患者,补充给予负荷量的双联抗血小板药物至阿司匹林 300mg、氯吡格雷300-600mg或替格瑞洛180mg,具体剂量根据早期再灌注治疗方 式确定。吸氧、心电监护、药物等其它对症急救处理,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4.迅速评估早期再灌注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心内科会诊确定再灌注治疗方案。 5.签署知情同意书,一键启动导管室,按照转运预案转运患者至导管室行急诊PCI。 6.避免在家属谈话和签署知情同意书、手术费用、办理住院手续方面延误手术时机, 手术及住院手续同时办理。 7.拒绝急诊PCI患者行急诊科溶栓或送至CCU溶栓治疗。 8.保守治疗患者送至CCU继续治疗。

胸痛中心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建设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救治的影响

胸痛中心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建设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救治的影响

胸痛中心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建设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救治的影响李海洲;张琳;王瑾;赵智琛【期刊名称】《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年(卷),期】2024(34)1【摘要】目的:探讨胸痛中心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建设对郑州地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救治的影响。

方法:选取郑州市中心医院胸痛中心2015年10月至2020年10月成立前、后收治的STEMI转诊患者,分别设为常规转诊组、区域协同转诊组,各90例。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发病后总缺血时间、从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时间(S2FMC)、首次医疗接触到导丝通过时间(FMC2W),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

结果:区域协同转诊组患者的总缺血时间、S2FMC、FMC2W均短于常规转诊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区域协同转诊组患者院内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转诊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胸痛中心区域协同救治体系的建设,显著提高了STEMI转诊患者的临床救治效率,降低了院内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总页数】4页(P22-25)【作者】李海洲;张琳;王瑾;赵智琛【作者单位】郑州市中心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2.22【相关文献】1.基于胸痛中心的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及预后的影响2.完善县域“胸痛中心”协同救治体系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成效及预后影响分析3.区域性协同胸痛中心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时间及近期预后的影响4.医联体模式下胸痛中心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建设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和预后的影响5.胸痛中心区域协同救治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情况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层胸痛中心建设过程再灌注策略的转变与对策

基层胸痛中心建设过程再灌注策略的转变与对策

基层胸痛中心建设过程再灌注策略的转变与对策1. 引言1.1 胸痛中心建设的背景胸痛中心建设的背景胸痛中心旨在为患者提供及时、准确的救治,尤其是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等危重病人,能够实现快速的溶栓治疗或介入治疗,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心肌梗死的面积和减轻患者的痛苦。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今日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胸痛中心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过去,很多地区的基层医疗机构对于心血管急症的处理能力较弱,导致了许多患者错失了最佳的救治时机,影响了患者的康复和生存率。

建立健全的基层胸痛中心已经成为当前医疗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通过加强基层胸痛中心的建设,提高医疗机构对心血管急症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可以有效地缩短患者到达医疗机构的时间,提高心梗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胸痛中心建设已成为全国医疗卫生系统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1.2 再灌注策略的重要性再灌注策略在基层胸痛中心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胸痛患者数量的增加,再灌注策略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再灌注策略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在基层胸痛中心建设过程中,再灌注策略可以帮助医疗人员更快速、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减少不必要的延误,提高患者的就诊体验。

再灌注策略还可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和专业能力,吸引更多患者就诊,促进医疗机构的发展和壮大。

再灌注策略也有助于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再灌注策略在基层胸痛中心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推动医疗机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基层胸痛中心建设过程中,引入再灌注策略并加以合理应用,对于提高医疗质量、满足患者需求、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基层胸痛中心建设的现状分析基层胸痛中心建设是医疗机构为提高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等急性心血管疾病的救治质量,提升抢救效率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

基层胸痛中心建设过程再灌注策略的转变与对策

基层胸痛中心建设过程再灌注策略的转变与对策

基层胸痛中心建设过程再灌注策略的转变与对策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疾病之一,其中心肌梗死(MI)是其最严重的表现之一。

尽管国内MI的死亡率已经下降,但仍然较高,尤其是在农村和偏远地区。

为提高急性MI患者的救治水平,避免延误和错误诊断,建立基层胸痛中心(PCC)已被医学界广泛认可。

基层胸痛中心是指在社区医院、地方医院等医疗机构中设立的可迅速诊断和治疗急性胸痛(MI、心绞痛)患者的专科门诊或病房。

PCC以快速、准确地诊断和治疗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为目标,同时提供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禁忌症评估、药物管理等服务,可大大缩短急性心血管事件的时间窗口。

然而,基层胸痛中心的建设过程确实面临一些挑战。

其中最重要的之一是再灌注策略的转变。

再灌注策略是指选择再灌注方法和药物以及正确地给予再灌注治疗,以减少心肌坏死,使梗死区域的血液重新流动。

在建立PCC时,急性MI再灌注策略的转变是至关重要的。

以前,溶栓是主要的再灌注方法,但近年来,原发性PCI已逐渐成为主要的再灌注方法。

由于原发性PCI具有高成功率、低复发率、不良反应少且能够减少死亡率的优势,其被认为是首选方法。

尽管溶栓也可以减少死亡率,但是因为溶栓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恢复流量,会增加心肌梗死面积和死亡率,并且容易引起明显的败血症、颅内出血和其他并发症。

此外,原发性PCI也比较安全。

溶栓治疗通常导致心源性休克和出血,需要查房多次,解决并发症和药物的反应。

与此相比,原发性PCI获得时间短、再次发病率低,并且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治愈患者。

因此,针对再灌注策略的转变,必须采取相应措施。

第一,PCC需要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实现原发性PCI治疗。

第二,配备合适的设备和药物,以满足急性胸痛患者的需求。

第三,加强MI患者的社区宣传和教育,提高患者和医生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最后,应建立完善的协调机制,将PCC与其他医疗机构和康复机构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急性心血管疾病管理体系。

基层胸痛中心与网络医院联动对急性心肌梗死诊疗效率的影响

基层胸痛中心与网络医院联动对急性心肌梗死诊疗效率的影响

基层胸痛中心与网络医院联动对急性心肌梗死诊疗效率的影响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通常出现在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和坏死的情况下。

AMI通常以胸痛为主要表现,是一种具有严重危害的急性病情,需要及时的诊断和救治。

基层胸痛中心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第一诊疗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基层医疗条件的限制,一些患者无法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为了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诊疗效率,一些地区实施了基层胸痛中心与网络医院联动的方式,通过远程会诊、转诊和信息共享等方式,加强基层和网络医院之间的合作,提高AMI患者的诊治水平。

本文将探讨基层胸痛中心与网络医院联动对急性心肌梗死诊疗效率的影响。

一、基层胸痛中心的作用及现状基层胸痛中心通常位于社区医院或乡镇诊所,是AMI患者最先就诊的地方。

基层医疗人员在胸痛中心承担着对AMI患者的初步诊断和处理工作,他们需要及时判断患者的病情,评估患者的危险程度,并做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基层胸痛中心的医疗条件和设备有限,有些复杂的诊断和治疗工作无法完成,这就需要将患者转诊到更高水平的网络医院进行进一步诊治。

二、网络医院的作用及现状网络医院通常是指综合性医院或心血管专科医院,具有较强的诊疗能力和设备设施。

网络医院承担着基层医疗机构无法完成的医疗任务,如冠脉造影、介入治疗等。

在处理AMI患者时,网络医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提供更精准的诊断和更有效的治疗手段。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网络医院的医疗资源有限,造成了部分患者需要排队等待救治的情况。

一些基层医疗机构在面对AMI患者时,由于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经验不足,难以做出准确的判断,错失了最佳的救治时机。

三、基层胸痛中心与网络医院联动的优势为了提高AMI患者的诊治水平,一些地区开始尝试基层胸痛中心与网络医院联动的方式。

这种联动模式可以通过远程会诊、远程影像传输、患者转诊等方式,促进基层医疗机构与网络医院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从而更好地服务AMI患者。

急性心肌梗死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建设

急性心肌梗死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建设

急性心肌梗死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建设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

AMI患者面临着严重的心脏功能损害和死亡风险,因此建立一个高效的协同救治体系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和减少并发症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区域协同救治体系的建设和其在临床实践中的意义。

一、急性心肌梗死的定义和诊断标准急性心肌梗死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的一种疾病。

诊断标准包括症状持续时间、心电图改变和心肌生物标志物的升高。

早期确诊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二、区域协同救治体系的重要意义建立急性心肌梗死区域协同救治体系的目的是为了整合医疗资源,优化患者的救治过程,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该体系包括EMS(紧急医疗服务)、急诊科、心血管内科、介入心脏导管室、心脏外科和康复科等多个科室的紧密协作。

三、区域协同救治的机制和流程1. 救护系统携手并进建立急性心肌梗死区域协同救治体系的核心是紧急医疗服务系统(EMS)和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

EMS应具备快速反应的能力,通过紧急电话报警和快速运送,将AMI患者安全送到医疗机构,为患者的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

2. 急诊科的快速诊断和治疗急诊科是AMI患者进入医疗体系的第一站,它的任务是尽快进行心电图检查和生物标志物检测,以及迅速对病情进行评估和干预。

此外,急诊科还需要与介入心脏导管室或心血管内科保持紧密合作,确保患者的进一步救治。

3. 心血管内科和介入心脏导管室的合作心血管内科和介入心脏导管室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主要治疗单位。

心血管内科专业医生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介入心脏导管室负责实施冠状动脉再通术,即通过血管内放置血管支架等设备,恢复心肌血供。

4. 心脏外科的角色尽管大部分AMI患者可以通过介入治疗获得很好的效果,但有一部分患者可能需要接受心脏外科手术,如冠状动脉搭桥术等。

因此,与心脏外科的紧密协作是区域协同救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胸痛中心及区域协同体系对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策略的改进(全文)近几十年,得益于药物溶栓、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医疗技术的广泛应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救治工作有一定进展。

但从世界范围来看,STEMI发病率仍不断上升,死亡率居高不下,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1]。

早期快速开通罪犯血管,恢复心肌血流灌注是治疗STEMI的关键。

建立胸痛中心及构建区域协同救治网络是早期诊断、缩短再灌注时间、改善预后、节约医疗资源的有效手段。

本文主要就当前胸痛中心及区域协同体系建设实践情况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进行综述。

1胸痛中心认证标准及建设特点1.1美国:“胸痛中心”的概念起源于美国。

最初美国胸痛中心着重于建立院内快速诊疗通道,但这种方法并未能明显减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再灌注时间。

经过胸痛中心协会(SCPC)多次修订,美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逐渐引入院前及院外管理内容。

该认证标准注重救治流程的优化和改进,强调将急救医疗服务(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EMS)整合于救治过程当中,要求EMS到达现场后尽快完成首份心电图传输和患者分拣及风险评估工作,并将明确诊断为STEMI的患者快速转运至PCI医院。

同时要求胸痛中心根据患者来院方式的不同建立相应的处置流程,以减少中间环节的时间延误。

目前美国大部分胸痛中心的入门到球囊扩张(Door-to-balloon,D2B)平均时间已降至63 min。

社区拓展作为认证标准的院外管理要素之一,要求EMS、社区及当地医疗机构等多方合作,加强公众健康教育,提高公众意识以期及早发现急性胸痛患者并及时使STEMI患者进入救治流程。

为了避免患者不必要的反复住院,认证标准还包含了恢复期患者出院后的管理,包括早期随访和患者及家人教育。

此外,第6版认证标准将胸痛中心3个认证层次纳入其要素中,申请认证为最高层次即心肺复苏胸痛中心的医院需要在直接PCI胸痛中心的基础上同时具备应对心脏骤停的一系列措施,尤其是亚低温治疗的能力[2]。

1.2德国:与美国相比,德国建立的“胸痛单元”(chest pain units,CPU)则更为具体化,认证标准更强调场地、设施等硬件的达标。

如CPU 设立在有直接PCI能力的医疗机构的急诊科,应至少拥有4张心内科医师主管的监护床位,并配备专用的心电监护仪、除颤器、超声心动图机和临时起搏器等设备。

CPU的整体目标是快速鉴别诊断和处理病因未明的胸痛患者,因而救护车通常配有多个不同学科的临床医师,有较强的现场分拣和诊断能力,能够在接触患者后立刻进行相应院前救治。

如果患者院前确诊为STEMI,则要求尽可能绕行CPU直达导管室。

而自行来院的胸痛患者要首先通过CPU的心内科医师评估,评估为高危的患者需在15 min内从CPU转运至导管室。

2010年德国心脏病学会(DKG)制定了私人诊所的相关认证标准,使首诊于私人诊所的STEMI患者也能得到早期救治[3]。

1.3中国: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主要包括基本条件与资质、院前急救系统与院内绿色通道的整合、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评估和救治、持续改进、培训与教育这5大要素。

认证标准必备的6条关键趋势中有5条涉及院内绿色通道,包括D2B时间、首次医疗接触至心电图时间、心电图诊断时间和导管室激活时间等,提示院内绿色通道仍是我国胸痛中心建设的重点。

目前全国已有500余家医院通过认证。

与建设初期相比,各胸痛中心平均D2B时间在通过认证后明显缩短[(79.9±23.9)min vs(95.1±33.2)min,P<0.05],院前心电图传输及绕行急诊和冠心病监护病房比率均比认证前明显升高(47.4%vs 38.4%,34.6%vs 25.6%,P均<0.05)[4,5],可见认证工作是促进时间节点严格管理和救治流程标准化的有效措施。

2018年再认证标准的颁布将对我国胸痛中心的持续改进起推动作用。

由于我国各地区医疗技术发展不平衡、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国情,建立依托于直接PCI医院的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就成为认证标准的基础。

广州、厦门等地区率先建设胸痛中心,其区域协同救治网络已初具规模并取得良好的救治效果。

但仍有许多地、县级市缺乏建立区域协同救治网络的经验。

国内一项探讨地级市医院建立区域化协同救治STEMI的研究显示,以直接PCI医院为中心,联合多家基层医院建立实施区域化协同救治网络后,STEMI患者首次医疗接触到球囊扩张(First medical contact-to-ballon,FMC2B)时间、D2B时间、转诊时间以及获取知情同意时间均有缩短(P<0.05)[6]。

基层医院是胸痛诊疗的前线,因当鼓励更多中小型城市的在基层医院设立胸痛中心并形成新型区域协同救治网络。

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委员会针对没有能力开展直接PCI的医疗机构专门制订《中国基层胸痛中心认证标准》,旨在促进基层医院胸痛中心建设,实现医疗救治网络全区域覆盖。

2胸痛中心及区域协同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的改进2.1系统时间延迟:系统时间延迟是患者发病到再灌注治疗过程中相对可控的部分,其中D2B时间是人们关注最多的指标。

研究发现虽然D2B 时间缩短与患者死亡率降低相关,但进一步减少D2B时间却不能使死亡率相应下降。

这可能与胸痛中心建立后接受直接PCI的高危且预后相对较差患者比例升高有关[3]。

对于由基层医院转诊的患者,D2B时间的缩短往往被基层医院滞留时间和转运时间抵消[7]。

近年来国外指南相对更加关注FMC2B时间[8,9]。

D2B时间仅代表院内救治效率,而FMC2B涵盖的时间范围更广,反映救治系统整体的质量。

缩短FMC2B时间需要院前心电图早期诊断、快速转运至PCI医院、尽量减少院内时间延迟等多个方面相结合,因此未来胸痛中心发展更加强调整个医疗体系内部运行通畅。

尽管绕行非PCI医院对于转运时间<120 min的患者是优选的救治策略[8],现实中仍有许多患者首诊于非PCI医院。

对此一方面应当提高EMS院前诊断决策和快速转运的能力,加强EMS与胸痛中心和非PCI医院之间的沟通和整合;另一方面,对于首诊于非PCI医院的患者应最大限度缩短转诊医院入门到出门(door-in to door-out,DIDO)时间。

我国转运患者的DIDO时间高达190 min[10],与国际标准差距较大,是转运患者再灌注时间延迟的重要原因。

目前减少该时间延迟的经验是:①加强基层医院培训,提高非PCI医院快速反应能力;②增加远程心电图传输速度和比例,减少诊断时间;③使用同一辆救护车运送患者进出转诊医院以减少等待EMS启动时间[11]。

绕行急诊是缩短院内时间延迟和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措施。

一项研究将12 581例STEMI患者分为非绕行急诊组和绕行急诊组,发现相较非绕行急诊组,绕行急诊组的患者首次医疗接触到器械激活的中位时间更短(68 min vs 88 min,P<0.0001),FMC到导丝通过时间可节省20 min 且该指标达标(<90 min)率更高(80.7%vs 53.7%;P<0.0001),院内死亡率更低(2.7%vs 4.1%;P=0.01)[12]。

另一项研究发现,缺乏院前心电图诊断是导致大量STEMI患者没有绕行CPU的主要原因,院前心电图的获取和诊断可增加绕行率,明显减少时间延误(如D2B时间)和院内死亡率[13]。

Brunetti等[14]将11项关于院前心电图传输对救治时间影响的研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将院前心电图传输后诊断为STEMI的患者直接转运到PCI医院,再灌注治疗时间缩短了近一半(-38%/-40%,P<0.001)。

院前心电图传输可以帮助早期诊断进而合理绕行急诊室,同时及时激活导管室从而有效缩短院内时间延迟,介导转运患者快速介入治疗。

目前国内许多胸痛中心采用微信群交流或发送心电图等重要医疗信息,明显减少D2B时间[(76. 5±18. 3)min vs (62. 3±13.8) min,P<0.01],提高患者生存率[15]。

2.2患者时间延迟:患者发病到首次医疗接触(symptom onset to first medical contact,SO2FMC)时间一直是胸痛中心建设中易被忽视的时间段。

魏腾飞等[16]研究显示缩短SO2FMC时间可显著减少D2B时间、FMC2B时间和总缺血时间,降低患者近远期病死率和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

由于患者有时无法准确描述发病时间,加之心原性休克等病情较重患者在症状出现后相对较早就诊[7],SO2FMC时间并非衡量救治效率以及判断预后的理想时间指标。

但大量患者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认识不足,或不能正确判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症状而导致救治工作延误,因此SO2FMC仍具有一定提示作用。

研究发现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或有冠心病家族史的STEMI患者,其发病到呼救或至医院的时间更短[17],提示应当加大社区健康教育的力度,通过媒体宣传、公益广告等形式向大众普及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性和早期识别和救治知识。

除就诊时间延误,患者社会经济状况及文化程度也是影响其接受直接PCI的因素[7]。

家庭经济困难或无医保保障的患者因难以承受昂贵的手术费用而错失治疗的最佳方案和时机,因此需开展相关医疗扶贫项目以帮助这部分患者。

此外,加强医患沟通和风险-获益评估,消除患者对手术的顾虑和误解,对救治STEMI尤其危急重症患者亦是至关重要[18]。

2.3药物溶栓治疗:China-PEACE研究显示,2001~2011年接受直接PCI治疗的患者比例由10.2%升至27.6%,溶栓比例却明显下降,总体再灌注比例并未升高[19]。

尽管非PCI医院受技术水平等因素限制更倾向采取保守治疗,但仍存在过分追求直接PCI而盲目转运,药物溶栓应用比例不足的问题。

因此对于非PCI医院明确再灌注方案和转运时机是救治策略的关键。

Carrillo等[20]将早期就诊(SO2FMC时间不超过120 min)于非PCI医院的STEMI患者分为溶栓组和转运PCI组,观察发现虽然溶栓组诊断和系统延迟时间较短,但转运PCI组患者30天死亡率更低(5.1%vs 7.7%,P=0.09),当FMC至器械时间<140 min时转运PCI组患者死亡率可显著降低。

可见发病时间较短的STEMI患者及时转运至PCI医院临床预后更好。

对于预估系统延迟时间过长的患者,溶栓后早期行PCI 的血管开通率明显优于直接转运行直接PCI(85.4%vs 18.7%,P<0.001),两组患者院内及随访1月不良事件(包括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主要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