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音乐鉴赏教案第二十二节 勋伯格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精品教案第二十二节勋伯格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精品教案第二十二节勋伯格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音乐鉴赏》教材第十二章——20世纪音乐,其中第二节将聚焦于勋伯格及其代表作品。
详细内容将包括勋伯格生平、创作背景、音乐风格特点,尤其是他对十二音技法贡献。
重点分析作品有《五首钢琴曲》和《一个华沙幸存者》。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勋伯格生平和音乐成就,理解其音乐创新性和时代背景。
2. 通过分析作品,使学生掌握勋伯格十二音技法,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音乐审美,激发他们对现代音乐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勋伯格十二音技法理解,以及这种技法在实际作品中应用分析。
教学重点:勋伯格音乐风格特点及其在20世纪音乐中地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勋伯格作品音频和视频资料。
2. 教学PPT,包含勋伯格生平、作品简介、乐谱片段等。
3.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课堂要点和随堂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勋伯格照片和简要介绍其生平,引发学生对这位作曲家兴趣。
2. 理论讲解:介绍勋伯格音乐风格,特别是十二音技法基本原理和特点。
3.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五首钢琴曲》中片段,让学生感受十二音技法音乐效果。
4. 例题讲解:分析《一个华沙幸存者》乐谱,讲解十二音序列应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尝试分析其他勋伯格作品中十二音序列,并进行小组讨论。
六、板书设计1. 勋伯格生平简介2. 十二音技法原理3. 《五首钢琴曲》和《一个华沙幸存者》作品分析4. 勋伯格音乐风格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勋伯格另一部作品《月光小径》,找出其中十二音序列,并解释其音乐效果。
2. 答案提示:提供《月光小径》乐谱片段,标出十二音序列,引导学生从旋律、和声等方面进行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实践情景引入和随堂练习,使学生较为全面地解勋伯格及其音乐风格。
课后,我将反思教学过程中不足之处,如学生参与度、理解程度等,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改进。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公开课教案第二十二节:勋伯格
《人民音乐家—聂耳》说课教学过程与方法:通过感受、体验等方法,让学生体验到作品情感内涵,体验到乐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能通过学生演唱等活动表达出来。
教学目标:1、了解聂耳的生平与代表作。
2、通过聆听演唱《毕业歌》、欣赏对比民乐合奏与西洋乐器合奏的《金蛇狂舞》在愉快中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与情感内涵,体验乐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与积极乐观向上的信念并能通过演唱等活动表达出来3、通过观看视频认识更多的中西方乐器。
教学重难点:1、聆听《毕业歌》体会歌曲的情感并且把情感融入到其中通过演唱的形式表达出来。
2、聆听《金蛇狂舞》对比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演奏的两个版本,动手用身边的器乐表达出金蛇狂舞欢腾的气氛。
教具:多媒体,沙锤、碰铃等打击乐器。
一.导入1.上课铃声响起之前在教室里播放《国歌》2.上课前我们听到了一首什么歌曲?(《国歌》)它的作者是谁呢?(《聂耳》)3.进入主题《人民音乐家—聂耳》二、课题内容1)、简介聂耳聂耳(1912—1935),原名聂守信,字子义,云南玉溪人。
作曲家,他自幼喜爱民间音乐,大革命期间曾积极参加进步学生运动,以后又在上海、北京等地开展革命音乐活动。
他在上海发起组织了中国新兴音乐研究会,为左翼进步电影、话剧作曲。
作品有《卖报歌》、《新女性》、《码头工人》、铁蹄下的歌女》、《义勇军进行曲》等;另外还有一些战斗性的论文。
1935年他到日本准备到苏联留学,不幸在游泳时溺死。
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时代精神,他是第一个在歌曲中塑造了中国无产阶级的光辉形象,他是中国当之无愧的革命音乐的开路先锋。
2)、小组展示,成果分享(课后作业:分组的方式收集聂耳作品,各组依次向大家展示收集的作品,并向大家介绍所收集作品的创作背景。
第一组收集关于百姓生活艰苦方面的歌曲第二组收集聂耳儿童歌曲第三组收集以工人阶级生活为题材的歌曲)3.)学生展示收集作品后进入课本两首歌曲《毕业歌》《金蛇狂舞》的欣赏学习。
高一音乐鉴赏教案第二十二节勋伯格
高一音乐鉴赏教案第二十二节勋伯格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一音乐鉴赏教材第二十二章,主题为“勋伯格”。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勋伯格的生平介绍、音乐创作特点及其代表作品。
具体章节内容为:第22.1节“勋伯格的生平与艺术成就”;第22.2节“勋伯格的创作风格及技巧”;第22.3节“勋伯格的代表作品”。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勋伯格的生平及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2. 掌握勋伯格的音乐创作风格、技巧及代表作品。
3. 提高学生对现代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勋伯格的创作风格、技巧及其代表作品。
难点:对勋伯格无调性音乐的理解和欣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钢琴、黑板。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勋伯格的代表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其音乐风格,引发兴趣。
2. 讲解:介绍勋伯格的生平、创作特点及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3. 实践情景引入:以勋伯格的无调性音乐为例,让学生模仿创作,体验其创作过程。
4. 例题讲解:分析《五首钢琴曲》中的第一首,讲解其创作技巧。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尝试分析勋伯格的其他作品,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勋伯格的生平及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2. 勋伯格的创作风格、技巧。
3. 勋伯格代表作品分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勋伯格的《五首钢琴曲》中的第二首,阐述其创作风格和技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及时反思教学方法和手段,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了解更多勋伯格的作品,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其他现代音乐流派,拓宽音乐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勋伯格的无调性音乐理解和欣赏。
2. 实践情景引入中的创作体验。
3. 例题讲解中《五首钢琴曲》第一首的分析。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无调性音乐的理解和欣赏1. 定义:无调性音乐是指音乐作品中没有明确的调性中心,打破了传统的大、小调体系。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教案第二十二节:勋伯格
走进传统风格体裁的解体——现代主义音乐的新趋向第二十二节勋伯格【教材】人音版《音乐鉴赏》(必修)第十二单元第二十二节勋伯格【课型】鉴赏课【课时】一课时【教学年级】高一【教学分析】“表现主义音乐”是西方近现代音乐流派中的一个重要流派。
教材第十二单元是一个独立的“表现主义”单元。
本课选择了勋伯格的两首管弦乐作品,让学生感受到它们的不同,这为学生认识、了解表现主义的音乐风格特征提供了条件。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和体验表现主义音乐无调性的风格特征,本课重点欣赏勋伯格的两首管弦乐。
学生对现代音乐了解甚少,对无调性音乐了解的就更少了。
怎样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会聆听分析作品,并且对作品进行评价成为本课的重点。
【学情分析】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已具备了独立思考、判断、创造的能力,有了一定追求美的愿望。
且通过之前内容的学习,学生对于欧洲创作音乐发展的脉络、各个流派的音乐风格,作曲家、代表作品等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已为学习表现主义音乐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表现主义音乐是近现代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音乐流派,这一流派对当代音乐有着深刻的影响。
而在以往的学习中,学生对于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听辨能力。
因此,这节课仍然“以音乐为本”,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欣赏和学习、感受勋伯格作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勋伯格音乐创作中充满个性的创作技巧和创新主义追求,树立健康向上的音乐审美观。
通过两首管弦乐作品的对比探究对表现主义音乐有更深刻的认识,培养对表现主义音乐美的鉴赏力。
(二)过程与方法:了解勋伯格的生平、代表作及贡献;在聆听过程中,通过体验与感悟、分析与思考等活动,引导学生初步体会音乐中所表达的情感内容和思想内涵,进而从理性角度理解表现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
(三)知识与技能:分析并理解表现主义无调性音乐创作的特点,体会音乐要素在作品中的表现作用,感受和体验表现主义无调性音乐的风格特征。
高一音乐鉴赏教案第二十二节勋伯格
高一音乐鉴赏教案第二十二节勋伯格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二十二节,主题为“勋伯格”。
详细内容包括:勋伯格生平介绍、音乐创作风格及特点、代表作品解析。
重点章节为第二十二章第三节“20世纪音乐鉴赏——勋伯格”。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勋伯格的生平及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2. 掌握勋伯格的创作风格和特点,学会欣赏和分析其代表作品。
3. 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勋伯格的创作风格和特点,以及对其代表作品的鉴赏。
教学重点:了解勋伯格生平,掌握其音乐创作风格和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钢琴、黑板。
学具:教材、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勋伯格的代表作品《五首钢琴曲》选段,让学生初步感受其音乐风格,引发兴趣。
2. 讲解:介绍勋伯格的生平,分析其音乐创作风格和特点。
4. 例题讲解:以《五首钢琴曲》中的一首为例,详细讲解作品的结构、旋律、和声等方面的特点。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勋伯格的创作手法,创作一首简短的音乐作品。
7. 互动: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进行评价和讨论。
六、板书设计1. 勋伯格生平2. 音乐创作风格和特点3. 代表作品解析4. 学生创作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勋伯格的另一首代表作品《三首弦乐四重奏》。
2. 答案要求:从结构、旋律、和声等方面进行分析,不少于500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课外欣赏勋伯格的其他作品,了解20世纪音乐的发展趋势。
同时,鼓励学生尝试创作具有个人风格的音乐作品。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勋伯格的音乐创作风格和特点。
2. 对勋伯格代表作品的分析方法。
3. 学生的创作实践及评价。
一、勋伯格的音乐创作风格和特点1. 十二音体系:勋伯格创立了十二音体系,打破了传统音乐的调性束缚,使音乐创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2. 序列音乐:他在十二音体系的基础上,发展出序列音乐。
高一音乐鉴赏教案第二十二节勋伯格
高一音乐鉴赏教案第二十二节勋伯格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二十二章,主要详细讲解勋伯格的音乐创作风格及其代表作品。
具体内容包括:勋伯格的生平简介、音乐创作背景、十二音体系理论、代表作品分析,以及勋伯格对后世音乐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勋伯格的生平及其音乐创作风格;2.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十二音体系理论,提高音乐鉴赏能力;3. 培养学生对现代音乐作品的兴趣,提升音乐审美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十二音体系理论的理解与运用。
教学重点:勋伯格音乐创作风格及其代表作品的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钢琴、谱例;2. 学具:教材、笔记、钢琴(可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勋伯格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其独特的音乐风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介绍勋伯格的生平及其音乐创作背景,分析其音乐风格特点,讲解十二音体系理论。
3. 实践: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尝试创作十二音音乐片段,体验勋伯格的音乐创作方法。
4. 例题讲解:分析《五首钢琴小品》中的经典片段,讲解十二音体系在实际作品中的应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尝试分析其他勋伯格作品中的十二音体系应用,并进行讨论。
六、板书设计1. 勋伯格生平简介2. 音乐创作风格特点3. 十二音体系理论4. 代表作品分析5. 勋伯格对后世音乐的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五首钢琴小品》中的十二音体系应用,并写出心得体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十二音体系理论的理解程度,以及在实际作品中的应用能力。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勋伯格的其他作品,以及现代音乐的发展趋势,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推荐阅读《勋伯格与他的时代》等相关资料,加深对勋伯格音乐风格的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十二音体系理论的理解与运用。
2. 教学过程:实践环节中学生的创作尝试及讨论。
3. 作业设计:分析《五首钢琴小品》中的十二音体系应用。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公开课教案第二十二节:勋伯格
第十二单元传统风格体裁的解体——现代主义音乐的新趋向第二十二节勋伯格教学目标:1、欣赏表现主义代表性音乐作品——勋伯格《五首管弦乐曲》的第一首和第二首,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表现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
2、初步知道表现主义音乐的特点和无调性音乐、十二音音乐知识。
3、探索表现主义音乐作品和美术作品的关系。
4、通过学习现代主义音乐,了解音乐的多元化并且更充分地认识表现主义,了解现代主义音乐和传统音乐的发展最终都是为了人的需求和更好地诠释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欣赏表现主义代表性音乐作品-----勋伯格《五首管弦乐曲》的第一首和第二首,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表现主义音乐的风格特点。
(2)无调性音乐与调性音乐的概念、特征及风格区别。
(3)十二音体系的产生及其基本创作技法。
2、教学难点:(1)无调性音乐与调性音乐的概念、特征及风格区别。
(2)十二音体系的产生及其基本创作技法。
教学方法:以“聆听—感受—体验—比较—讨论—探究—总结”为核心方法,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学民主的理念,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教师播放一段电影视频,学生聆听电影配乐,结合电影画面,感受电影和音乐的情绪。
(视频资料:《八恶人》片段)导入课题:教师:刚刚大家看到了一些怎样的画面?这是一部怎样的电影?像郎朗刚刚演奏的《八恶人》的插曲,大家喜欢么?如果不看画面,只听音乐大家是什么感受?为什么大家会有这样的感受呢?总结:像这样没有旋律规律、没有节奏规律、没有调性的音乐,仿佛杂乱无章的音乐,就是我们今天上课一起来进行探讨的现代主义音乐。
二、介绍现代主义音乐的起源和流派。
1、现代主义音乐也称为“新音乐”或“新潮音乐”,“现代”只是时间的概念,不是也不能含括审美思想、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
现代主义音乐的开拓者都是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之交的音乐家,他们身上兼有浪漫乐派的基因,面对高度发达的工业、空前活跃的思想和剧烈变革的社会,自然也要在音乐的发展上进行思考、探索和实践,为了获得表现的自由,不惜摒弃传统的美学标准和表现手段,虽然有成功与失败,甚至有的至今也无定论,但是从整体上来说,却是极大地丰富了音乐艺术的表现手段和艺术风格。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教案第二十二节勋伯格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教案第二十二节勋伯格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教材第二十二章,主题为“勋伯格”,详细内容涉及第22节,通过对奥地利作曲家阿诺德·勋伯格的生平介绍及其创作风格的分析,学习无调性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勋伯格的十二音技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勋伯格的生平及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2. 使学生掌握无调性音乐的特点,理解勋伯格的十二音技法。
3.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激发他们对现代音乐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无调性音乐的理解,十二音技法的掌握。
2. 教学重点:勋伯格生平介绍,无调性音乐的特点,十二音技法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钢琴、黑板、教鞭。
2. 学具:笔记本、教材、十二音技法谱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无调性音乐,引发学生思考,引出本节课主题——勋伯格。
2. 新课内容讲解:(1)介绍勋伯格的生平及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2)分析无调性音乐的特点,讲解十二音技法。
(3)举例说明勋伯格的作品中十二音技法的运用。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尝试创作一段无调性音乐,体验十二音技法。
4. 例题讲解:分析教材中的勋伯格作品,讲解十二音技法的具体应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勋伯格的十二音技法,创作一段简短的音乐。
六、板书设计1. 勋伯格生平简介2. 无调性音乐特点3. 十二音技法4. 勋伯格作品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教材中提供的勋伯格作品,阐述无调性音乐和十二音技法的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勋伯格的十二音技法,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了解更多现代音乐作品,拓宽音乐视野,提高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无调性音乐的理解,十二音技法的掌握。
2. 教学过程: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
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第十二单元第二十二节:勋伯格教学设计
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第十二单元第二十二节:勋伯
格教学设计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通过对表现主义代表性作品《五首管弦乐曲》中《预兆》、《沉思》的欣赏,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表现主义音乐的风格特点
2、了解十二音音乐音乐知识
3、探索十二音音乐与时代的关系,促进学生对时代与音乐关系的了解,热爱世界和平,热爱祖国。
2学情分析
经过上半年《音乐鉴赏》的学习,学生对音乐与时代的关系应该有所了解了。
音乐与时代密不可分。
当今社会虽然比较浮躁,但是生活衣食无忧,生活是幸福的。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意识到现在的生活是多么幸福。
所以本堂课的成功的关键,还是要从音乐入手,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从音乐区理解时代。
高一学生对社会的认识是半透明的,甚至有点偏激。
本堂课合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有一定作用。
同时也可以引领他们加深对祖国的热爱。
3重点难点
重点:对无调性音乐作品的了解。
难点:理解无调性音乐,深入了解及产生的时代背景。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公开课教案第二十二节:勋伯格
走进现代主义音乐教案教学设想本节课主要是欣赏体验现代主义音乐风格的作品,了解现代主义风格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20世纪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动荡的时代,资本主义的残酷竞争、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经济危机等等,引发了社会心理的变化,因此音乐作品中常出现苦闷、孤独、恐惧、绝望等情绪和病态、死亡、失常的主题,启发学生对现代主义风格和对多元文化的理解。
现代主义音乐风格的音高、节奏、音色、力度往往超越了人们的听觉习惯,听众与作曲家常常出现很深的隔阂。
但高中学生从音乐心理上看,其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急剧增强,情感情绪体验强烈。
对现代主义音乐风格作品有很强的好奇心,只要引导正确,学习起来应该能找到共鸣。
教学目标(1)欣赏表现主义代表性音乐作品——勋伯格《五首管弦乐曲》的第一手和第二首以及《一个华沙幸存者》,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表现主义音乐的风格特点。
(2)知道表现主义音乐的特点和无调性音乐及十二音音列体系等知识。
(3)了解现代主义音乐的特点和流派。
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用开放的心态理解多元的音乐文化,感受作品情绪。
(2)了解现代主义音乐的特点和流派。
教学方法教师讲解与多媒体音像设备和课件辅助教学相结合教学过程一.导入:用西方20世纪初绘画流派的作品来引发学生对当时社会背景的思考,从而引入传统风格音乐的解体——现代主义音乐。
二.表现主义音乐对比欣赏老师放三段音乐,让学生分辨哪一首(五首管弦乐曲第二首往事)是与传统音乐感觉不同的,从而引入对表现主义音乐的介绍。
三.聆听《一个华沙幸存者》1.老师先播放一遍,让学生们说说听完这首曲子的感受2.播放第二遍的同时,请两位同学上黑板来画出听完这首曲子的心情。
3.提示学生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作曲家要创作这种音乐。
四.介绍作曲家勋伯格和十二音列体系奥地利作曲家,二十世纪著名的现代音乐作曲家,“表现主义”乐派代表人物。
五.介绍无调性音乐的特点利用学生对调性音乐的熟悉来对比得出无调性音乐的特点。
六.聆听《五首管弦乐曲》第一首预兆总结出表现主义音乐的特点七.欣赏谭盾的《纸乐》让学生用纸来表现情绪小游戏:老师创设情境,让学生创编属于自己的纸乐。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公开课教案第二十二节勋伯格
《解密现代主义音乐》教学内容:1. 欣赏:五首管弦乐曲—《预兆》2. 知识:调性音乐与无调性音乐十二音音乐3.拓展与探究:现代主义音乐编创教学目标:(1)通过对比欣赏,从音乐风格的变化中探索、归纳总结出现代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感受这个时期对传统音乐的颠覆。
(2)通过欣赏勋伯格音乐作品---《预兆》,以及分组创作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和掌握勋伯格音乐的风格特点和创作技能。
从而正确的看待勋伯格的音乐及其历史地位。
(3)通过分组创编让同学们知道:艺术来源于现实生活,任何艺术不管以怎样的形式出现,其根源都是现实世界和人的主观感受的折射。
并运用这个观点正确看待和评价现代主义音乐。
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与传统音乐的对比欣赏,用音乐要素总结出勋伯格音乐的风格。
(2)利用创编来检验学生对十二音音乐创作技巧的掌握情况。
教学过程:一、导入1.聆听四段音乐片段(《哈利路亚》、《欢乐颂》《爱之梦》、《预兆》),请两位同学上台根据音乐风格做出相应的舞蹈动作与表情,然后根据之前的学习判断出这四个片段音乐属于哪个音乐时期的作品并进行简单的描述。
通过同学们的回答,老师归纳出西方专业音乐的发展脉络。
展示出这个新的音乐时期就是——现代主义音乐时期。
通过聆听《预兆》归纳出现代主义音乐时期的音乐情绪。
二、新课教学:1、乐曲作者的介绍:刚才听到的作品节奏多变,旋律不规则,创作于一位“华沙”幸存者,伟大的现代主义音乐家勋伯格,他的作品的创作中充满了恐惧,是因为当时在二战时期,作为一名犹太人,当时希特勒将犹太人赶到波兰集中营,进行了毒气等残酷方式的大屠杀,所以曲子中充满了刺耳的音响,重现了动荡的社会,揭露了法西斯的丑恶面目。
2、归纳传统音乐被颠覆的原因:社会的动荡、文艺复兴的影响3、听、感受,与传统音乐PK(1)老师代领同学一起从音乐要素上面回顾传统音乐风格。
(2)再次聆听《预兆》,由同学们自己通过音乐要素上的变化去理解勋伯格的音乐风格。
重点介绍无调性音乐的概念。
第22节《勋伯格》教案高一
第22节《勋伯格》教案高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22节,主题为《勋伯格》。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勋伯格的生平介绍、音乐创作风格及代表作品。
重点分析勋伯格的创新性十二音体系,以及其作品《五首钢琴曲》和《一个华沙幸存者》。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认识勋伯格的生平及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2.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勋伯格的创新性十二音体系。
3. 培养学生对现代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勋伯格的创新性十二音体系,以及代表作品的分析。
难点:对勋伯格十二音体系的理解,以及对现代音乐作品鉴赏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钢琴、黑板。
2. 学具:教材、笔记本、钢琴谱。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勋伯格的《五首钢琴曲》,让学生初步感受其音乐风格,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讲解:(1)介绍勋伯格的生平及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2)分析勋伯格的创新性十二音体系,通过钢琴演奏和谱例展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十二音体系的特点。
3. 案例分析:(1)播放《一个华沙幸存者》,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十二音体系运用。
(2)对作品进行详细分析,讲解音乐结构、和声处理、节奏变化等方面的特点。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尝试分析另一首勋伯格的作品,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勋伯格生平及成就2. 勋伯格创新性十二音体系3. 作品分析:《五首钢琴曲》《一个华沙幸存者》七、作业设计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勋伯格及其十二音体系的理解程度,以及对现代音乐作品鉴赏能力的培养。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了解更多现代音乐作品,提高音乐素养。
推荐阅读《勋伯格与十二音体系》等相关资料。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勋伯格的创新性十二音体系2. 作品《一个华沙幸存者》的分析3. 课后作业的设计与答案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勋伯格的创新性十二音体系1. 十二音序列:介绍勋伯格如何将十二个半音按照一定顺序排列,形成序列,并强调序列在作品中的重要性。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公开课教案第二十二节:勋伯格
《勋伯格》教案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题词是:传统风格体裁的解体---现代主义的新趋向。
而之前从第七单元起已经依次学习了: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 浪漫主义时期(包括民族乐派)-----印象主义等西方音乐史上的几个重要的历史时期的音乐及其特点。
通过这样一个学习的过程,已经给同学们勾画出了一个西方专业音乐创作的发展脉络和趋势。
综观西方音乐史,从文艺复兴开始,西方的专业音乐就开始在人文主义的旗帜导引下,开始了从中世纪宗教音乐的统治之下开始了神性到人性的复苏,沿着这样的道路,发展到晚期浪漫派之后开始出现了个人主义的倾向,乃至后来发展到极端的个人化倾向。
表现在音乐上,就出现了形形色色,新奇怪诞的现代主义音乐,而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奥地利作曲家勋伯格创立的表现主义音乐流派,他创立的十二音体系,以及后来发展形成的序列主义,从观念和技法上颠覆了传统的调性音乐体系,宣告了传统风格的瓦解。
并开始出现了各种各样现代主义流派。
二、学情分析我校学生综合素质相对较弱,因此从学习习惯、学习态度、音乐素养以及指向音乐的兴趣来说,可能无法和好的学校同学相提并论。
但我平时在教学一直努力的用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节课,因此,学生已初步养成较好的听赏习惯,学习态度也相对端正,这为上好这节课提供了基本的保证。
从知识结构来说,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古典主义时期,从体系上来说中间跳过了浪漫主义和印象派音乐。
因此,可能会影响学生理解表现主义音乐的产生的必然性。
三、教学目标基于学生的知识现状和勋伯格音乐的特点,通过从时代背景入手,大量的阅读资料,听辩音响。
我确立了这样的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勋伯格《五首管弦乐曲》第一首和第二首及《一个华沙的幸存者》,从旋律、节奏、和声、配器等因素中感受并归纳出勋伯格的音乐特点,充分感受他对传统音乐的颠覆。
2、通过对比聆听知道表现主义音乐的特点和无调性音乐、十二音音乐的的相关知识。
3、说出表现主义音乐创作理念、方法、及其产生的现实根源。
《第二十二节勋伯格》精品优质课教案设计
《第二十二节勋伯格》精品优质课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理论教材《现代音乐理论与作曲技巧》的第十二章,主要详细讲解勋伯格的作曲技巧及其对20世纪音乐的影响。
内容包括:勋伯格的生平简介,十二音体系理论,无调性音乐创作手法,以及勋伯格作品的赏析。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勋伯格的生平及其对20世纪音乐的贡献。
2. 掌握十二音体系理论,能运用无调性音乐创作手法进行简短曲目的创作。
3. 提高学生对现代音乐的欣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十二音体系理论,无调性音乐创作手法。
难点:理解并运用十二音体系进行创作,掌握无调性音乐的结构与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钢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勋伯格的经典作品,引导学生感受无调性音乐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a. 简介勋伯格的生平及其音乐成就。
b. 详细讲解十二音体系理论,举例说明其运用。
c. 分析无调性音乐的结构与特点。
3. 例题讲解:分析一首运用十二音体系创作的曲目,讲解其创作手法。
4. 随堂练习:b. 学生运用十二音体系进行简短曲目的创作,教师指导并点评。
5. 赏析:播放勋伯格的其他经典作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欣赏与评价。
六、板书设计1. 勋伯格生平简介2. 十二音体系理论3. 无调性音乐创作手法4. 勋伯格作品赏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十二音体系创作一首简短曲目。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十二音体系和无调性音乐创作手法的掌握程度,以及在创作实践中的运用情况。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20世纪其他音乐流派,如序列音乐、偶然音乐等,提高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
2. 教学过程中的理论讲解与随堂练习。
3. 作业设计。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十二音体系理论,无调性音乐创作手法。
难点解析:1. 十二音体系理论:这是勋伯格音乐创作的基础,理解并掌握这一理论是学习无调性音乐的关键。
2024年《第二十二节勋伯格》精品优质课教案设计
2024年《第二十二节勋伯格》精品优质课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鉴赏》教材第二册第二十二节,详细内容为勋伯格的音乐创作及其对20世纪音乐的影响。
主要围绕勋伯格的十二音技法、表现主义音乐特点以及其代表作品进行分析和讲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勋伯格的生平及其在20世纪音乐史上的地位;2. 掌握勋伯格的十二音技法及表现主义音乐的特点;3. 欣赏和分析勋伯格的代表作品,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勋伯格的十二音技法和表现主义音乐的特点。
教学重点:勋伯格代表作品的欣赏和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钢琴;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播放一段勋伯格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其独特的音乐风格。
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段音乐有什么特点?2. 讲解(10分钟)简介勋伯格生平及其音乐成就;详细讲解勋伯格的十二音技法和表现主义音乐特点。
3. 例题讲解(10分钟)分析勋伯格的代表作品《月迷的皮埃罗》;引导学生从旋律、和声、节奏等方面进行分析。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另一首勋伯格的作品;各小组派代表分享分析成果,教师点评。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提醒学生课后进行作业练习。
六、板书设计1. 勋伯格生平及成就;2. 十二音技法及表现主义音乐特点;3. 《月迷的皮埃罗》作品分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勋伯格的另一首作品《一个华沙幸存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和掌握程度;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了解更多勋伯格的作品,以及其他20世纪音乐家的创作。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勋伯格的十二音技法;2. 表现主义音乐的特点;3. 勋伯格代表作品《月迷的皮埃罗》的分析;4. 课后作业《一个华沙幸存者》的分析。
一、勋伯格的十二音技法1. 音高序列:十二个不同音高的音符组成一个序列,这个序列在作品中具有核心地位。
《第二十二节勋伯格》精品优质课教案设计
《第二十二节勋伯格》精品优质课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理论教材《现代音乐理论与技巧》的第二十二章,详细内容围绕奥地利作曲家勋伯格及其所创的十二音体系展开。
具体包括:勋伯格的生平介绍,十二音体系的基本原理,以及该体系在实际作品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勋伯格的生平及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2. 使学生掌握十二音体系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创作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对现代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十二音体系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实际作品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勋伯格的生平介绍,以及十二音体系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钢琴、黑板、十二音体系教材。
2. 学具:笔记本、十二音体系学习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勋伯格的作品,引导学生感受现代音乐的风格特点,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位作曲家是谁吗?他的音乐有哪些独特之处?”2. 勋伯格生平介绍:简要介绍勋伯格的生平及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3. 十二音体系基本原理:讲解十二音体系的概念、原理,并通过钢琴演示具体实例。
4. 实践情景引入:分析勋伯格作品中的十二音体系应用,让学生感受其音乐风格。
5. 例题讲解:选取一段简短的旋律,分析其十二音体系的特点。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尝试创作一段十二音旋律,并进行相互交流、讨论。
六、板书设计1. 勋伯格生平及成就2. 十二音体系基本原理3. 十二音体系在实际作品中的应用案例分析七、作业设计答案:见教材P页。
2. 作业题目:根据所学的十二音体系知识,创作一段简短的旋律。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勋伯格及其十二音体系,让学生了解了现代音乐的一种创作方法。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同时,鼓励学生课下深入研究勋伯格的作品,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和创作水平。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其他现代音乐流派和作曲家,如斯特拉文斯基、普罗科菲耶夫等。
高一音乐鉴赏教案第二十二节 勋伯格
第二十二节勋伯格教学内容:1. 欣赏:五首管弦乐曲(第一首)五首管弦乐曲(第二首)2. 知识:调性音乐与无调性音乐十二音音乐3.拓展与探究:教学目标:欣赏表现主义代表性音乐作品----勋伯格《五首管弦乐曲》的第一首和第二首,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表现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
初步知道表现主义音乐的特点和无调性音乐,十二音音乐知识。
探索表现主义音乐作品和美术作品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表现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
初步知道表现主义音乐的特点和无调性音乐,十二音音乐知识。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图片相关资料教材教案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相互问好! 2.检查有无缺席学生!二.导入新课:1.导言:20世纪十一个充满矛盾和动荡的时代,资本主义的残酷竞争,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经济危机,社会动荡等等,引发了社会心理的变化,个人主义充分发展,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追求创新求异,试图与传统技法与风格决裂,因而在各类艺术中都出现了名目繁多的“现代”风格和流派。
表现主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在德国,奥地利兴起的一个现代流派,它最先出现在绘画,文学等领域,然后扩展到音乐领域。
表现主义艺术家常常把他们对世界所感悟到的内心苦闷,孤独,恐惧,绝望等情绪,用极端的方式表现出来。
作品常与病态,失常,死亡等主题相联,作品中的主人公常常是一些小人物,他们因饱受折磨和压抑而呈现出一种畸形,怪诞的形象。
表现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是勋伯格,贝尔格和韦伯恩三位作曲家。
勋伯格对无调性音乐和十二音技法的探索,引起20世纪音乐翻天覆地的变化。
2.名人名言:艺术家并不创作其他人认为是美得那样的作品,而只是创作他内心深处强烈的冲动迫使他不得不创作的作品。
------【奥】勋伯格3.表现主义绘画作品展示:《生与死》与克里姆特《即兴》与康定斯基4.出示课题:三.新课教学:1.表现主义音乐表现主义产生于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
代表人物为奥地利的勋伯格,贝尔格和韦伯恩,由于他们以维也纳为活动中心,又称“第二维也纳乐派”。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教案第二十二节勋伯格
《勋伯格》一、学习目标(一)欣赏表现主义代表性音乐作品——勋伯格《五首管弦乐曲》的第一首和第二首,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表现主义音乐的风格特点。
(二)知道表现主义音乐的特点和无调性音乐及十二音音乐等知识。
(三)探索表现主义音乐作品和美术作品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聆听表现主义代表性音乐作品——勋伯格《五首管弦乐曲》的第一首和第二首,感受、体验表现主义音乐的风格特点,了解表现主义音乐知识。
难点:对表现主义音乐作品的认知和理解。
三、教学内容安排:(一)欣赏《五首管弦乐曲》的第一首《预兆》和第二首《往事》,了解表现主义音乐代表人物勋伯格及表现主义音乐的特点。
(二)观看绘画《康定斯基作品31》和《生与死》《吻》《星空》《呐喊》思考音乐作品《预兆》与此两幅画有何异同,探索表现主义音乐作品和表现主义美术作品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资源建议:(一)充分利用教材与音视频教学课件,教师多为学生提供好版本的音响资料。
(二)引导学生向其它艺术学科教师求教,了解表现主义美术作品的风格特点。
五、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建议:(一)以“感受——体验——讨论——尝试创新”为核心方法,以任务、兴趣为驱动,引领学生学习。
(二)注重鉴赏能力的培养,强调聆听、体验、理解、鉴别,渗透相关文化,拓宽学生的音乐欣赏兴趣。
在教学中应充分体现自主学习和教学民主的理念,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
教与学过程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引出本课教学内容二:展开]:感受乐曲的艺术魅力三;[深入]:进一步体验乐曲的风格特点音乐课堂才艺展示教师提问: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鉴赏过哪些欧洲艺术风格特点的音乐?让我们师生共同走进现代主义音乐——勋伯格表现主义风格特点的音乐。
(一).现代主义的产生的背景(二).现代主义音乐(三)现代主义音乐流派(四)表现主义三位代表人勋伯格,贝尔格,韦伯恩图文简介。
(五)作品简介:勋伯格最具有表现主义特点的作品是《五首管弦乐曲》。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公开课教案第二十二节勋伯格
传统风格体裁的解体——现代主义音乐的新趋向教学目标:一、通过欣赏《预兆》等现代主义音乐,基本了解表现主义音乐风格。
二、通过聆听、分析曲谱、个人创编、肢体感受等方式了解勋伯格无调性音乐和十二音音乐的创作技法。
三、通过学习现代主义音乐,了解音乐的多元化并且更充分地认识表现主义,了解现代主义音乐和传统音乐的发展最终都是为了人的需求和更好地诠释情感。
四、通过本课学习,揭示社会发展的源动力——创新。
教学过程:一、感受传统音乐风格和现代主义音乐1、展示课题2、通过聆听《献给爱丽丝》感受调性音乐3、通过观看“美国抗日战争”的视频,想象出现的配乐。
二、学生通过聆听两段音乐,选择适合视频的背景音乐。
三、欣赏传统风格音乐1、介绍传统风格音乐的发展时间以及调性的定义。
2、了解“调的主音”3、通过聆听《小星星》,对比感受大、小调式带来的不同感受。
4、总结调性的定义四、欣赏无调性音乐(一)介绍传统风格音乐解体的原因(二)欣赏无调性音乐1、初听无调性音乐带来的感受2、介绍作曲家阿诺尔德·勋伯格3、通过欣赏教师演绎勋伯格发展时期的作品《预兆》片段,发现音乐中音乐术语对无调性音乐的影响。
环节1:介绍并且听辨音乐术语:颤音。
环节2:用双手二三指快速交替运动表示颤音,并再次聆听感受《预兆》中的颤音。
环节3:通过观看教师的肢体动作了解颤音的变化。
1、了解音域对无调性音乐的影响2、环节1:聆听并且感受高音的颤音和低音的颤音的区别。
3、环节2:通过视觉的分析曲谱再次了解音域的跨度之大。
2、总结无调性音乐的两个特别之处3、了解配器对无调性音乐的影响。
四、欣赏十二音音乐1、聆听勋伯格十二音时期的作品,感受十二音音乐的特点。
2、通过“拍节奏”感受十二音创作技法——逆行。
3、听辨调性时期和无调性时期的音乐。
五、赏析美术作,了解与同一时期音乐作品的关系六、结束课堂课堂小结:用名人名言揭示本课主题(也是社会发展的源动力)——创新布置作业:写一篇课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二节勋伯格
教学内容:1. 欣赏:五首管弦乐曲(第一首)五首管弦乐曲(第二首)
2. 知识:调性音乐与无调性音乐十二音音乐
3.拓展与探究:
教学目标:欣赏表现主义代表性音乐作品----勋伯格《五首管弦乐曲》的第一首和第二首,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表现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
初步知道表现主义音乐
的特点和无调性音乐,十二音音乐知识。
探索表现主义音乐作品和美术作品
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表现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
初步知道表现主义音乐的特点和无调性音乐,十二音音乐知识。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图片相关资料教材教案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相互问好! 2.检查有无缺席学生!
二.导入新课:
1.导言:
20世纪十一个充满矛盾和动荡的时代,资本主义的残酷竞争,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经济危机,社会动荡等等,引发了社会心理的变化,个人主义充分发展,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追求创新求异,试图与传统技法与风格决裂,因而在各类艺术中都出现了名目繁多的“现代”风格和流派。
表现主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在德国,奥地利兴起的一个现代流派,它最先出现在绘画,文学等领域,然后扩展到音乐领域。
表现主义艺术家常常把他们对世界所感悟到的内心苦闷,孤独,恐惧,绝望等情绪,用极端的方式表现出来。
作品常与病态,失常,死亡等主题相联,作品中的主人公常常是一些小人物,他们因饱受折磨和压抑而呈现出一种畸形,怪诞的形象。
表现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是勋伯格,贝尔格和韦伯恩三位作曲家。
勋伯格对无调性音乐和十二音技法的探索,引起20世纪音乐翻天覆地的变化。
2.名人名言:
艺术家并不创作其他人认为是美得那样的作品,而只是创作他内心深处强烈的冲动迫使他不得不创作的作品。
------【奥】勋伯格
3.表现主义绘画作品展示:
《生与死》与克里姆特
《即兴》与康定斯基
4.出示课题:
三.新课教学:
1.表现主义音乐
表现主义产生于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
代表人物为奥地利的勋伯格,贝尔格和韦伯恩,由于他们以维也纳为活动中心,又称“第二维也纳乐派”。
受表现主义绘画的影响,主张按照作者自己的解释,将现实生活加以夸张,扭曲和变形,以表现作者主观的心理冲动,创作技法广泛使用无调性,代表作品有勋伯格作于1921年的《月光下
的皮埃罗》(朗诵和室内乐)。
2.勋伯格
勋伯格(1874—1951)奥地利作曲家。
勋伯格生于维也纳,家境贫寒,曾在银行当小职员。
他作曲靠自己摸索,基本上自学成才。
后来与其门生韦伯恩和贝尔格一起形成“新维也纳乐派”,成为十二音作曲技法的开山鼻祖。
早期作品受勃拉姆斯,瓦格纳影响,后逐渐倾向于无调性,代之半音阶风格的十二音体系,从而开创了20世纪现代主义的音乐理论。
他认为古典的意念,古典的形式与古典音乐的基础----大小调体系都是过时的东西,在调性限制的范围内是不可能写出好乐曲来的,因此他抛弃了音乐的调性,代之以半音阶风格的十二音体系,从而开创了20世纪现代主义的音乐理论。
1933年勋伯格流亡到美国,后加入美国籍。
晚年创作由朗诵,男声合唱,管弦乐演出的名作《一个华沙幸存者》,用音乐向纯粹提出强烈的抗议。
其音乐理论与作曲体系对世界有较大影响,主要著作有《和声学理论》,《和声的结构功能》和《作曲基本原理》等。
3.《五首管弦乐曲》
创作于1909年的《五首管弦乐曲》,是勋伯格从调性音乐转向无调性音乐的主要作品之一,音乐具有显明的表现主义风格。
当时,勋伯格集中精力创作短小的抒情作品。
五首乐曲的标题分别是:
“预兆”:很快。
表现恐怖和焦虑的情绪,处于极度痛苦中的幻觉世界。
“往事”:表现抒情的沉思的情绪。
“湖边晨景”:中速。
早晨的太阳照到平静的湖面上闪闪发光,好像静止不动。
“色彩”:很快。
剧情发生突然转折或是相反的变化。
“突变”:稍快。
充满热情的抒情风格。
4.《五首管弦乐曲》(第一首)
第一首:预兆
这是一首速度很快的乐曲,表明了无调性音乐非常适于表现恐怖和焦虑之类的情绪。
音乐展现了一个处于极度痛苦中的幻觉世界,基本主题是一个上行旋律线条,它以各种方式反复出现在作品中。
在这首作品中,勋伯格还使用了各种新鲜的乐器音色和配器效果,如长号的刺耳声音,加弱音器的圆号,构成十分突出,有趣的变化和对比。
5.《五首管弦乐曲》(第二首)
第二首《往事》表现了一种沉思的情绪,尚待有某些晚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余韵。
旋律比较简单,但却有丰富的和声语汇和精致细腻的音色。
开始的和弦由音色,音质各不相同的乐器奏出,色彩丰富,高声部主题由大提琴奏出。
四.音乐知识讲述:
1.调性音乐与无调性音乐
调性音乐,即有调性的音乐。
调中各音对主音有倾向性。
在调性音乐中总是存在着一个作为中心的音,和弦的构成和曲调的进行都围绕着这个中心进行。
无调性音乐。
就是没有调性的音乐。
无调性音乐出现于20世纪初,它取消了各音之间的音级功能差别,它打破了传统大小调体系的束缚,八度中的十二个半音处于平等地位,既不与某个调性中心有关系,也不依附于某个主音,从而避免和否定了调中心的存在。
用无调性写成的代表作品有《钢琴曲三首》,《五首管弦乐曲》,以及独唱套曲《月迷彼埃罗》等。
在传统音乐中,调性是具有结构乐曲的功能的,因而,勋伯格在放弃调性,抹杀调性中心的同时,也就意味着丧失了传统音乐中对结构框架的组织手段。
也就是说,作曲
家只能用无调性来写一些篇幅短小的作品,而很难创作类似于交响曲,歌剧这样大型音乐体裁的作品。
2.十二音音乐
十二音音乐是20世纪作曲技术之一。
其基本原则是平等对待八度中的十二个半音,取消传统大小调体系各音级的功能区别。
十二音体系的基本创作方法是:作曲家将十二个半音不许重复地自由编排成一个序列(或称音列),然后用这个序列的原型逆行,倒影,倒影逆行四种形式组织成一部作品。
这是无调性音乐的进一步发展,他解决了无调性音乐缺乏结构组织手段的弱点,这种新的组织体系使创作大型音乐作品成为可能。
十二音音乐的重要作品有勋伯格的《第三弦乐四重奏》,《华沙幸存者》等。
五.拓展与探究:
1.进行是乐曲中主题展开和变化的一种手法,其手法基本上是以原主题最后一个音为起音,用逆行方向,将各音按原主题高音和节奏进行模仿直到原主题的起音为止。
在老师的指导下试着编排一个音列,并作出这个音列的逆行。
2.与传统的调性音乐相比,勋伯格的无调性音乐容易给人以怪异,不谐和之感,难以用欣赏调性音乐的方式来把握,聆听《往事》并说说感受。
3.结合现代美术,谈一谈现代音乐与现代美术之间有无共通之处。
六.小结:
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