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策略研究

合集下载

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的研究

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的研究

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的研究目前中职院校对于双创型教师的培养呼声较高,且也有诸多院校已经开展了广泛的实践探索。

本文将分析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的价值和意义,并着重分析以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例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并对未来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做出展望。

标签:双师型教师;教师培养;中职教育双师型教师是中职教育目前比较热门的一种教育模式,在该种模式下一般认为可以对学生的实践和理论认识水平同时得到提高。

因此在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下,如何做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应该说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

笔者将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进行一个初步的分析。

一、“一专多能、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内涵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工作的特殊性,对教师提出了“一专多能”的要求。

“一专”意味着教师对某一专业具有较深的专业理论、系统而丰富的专业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

“多能”是指教师具有原专业以外的一个或多个专业较系统的专业理论基础,较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能顺利完成该专业的培训教学活动。

所谓“双师型”教师主要有2层涵义:一方面,从整个教师队伍的结构来说。

既有专职教师,又有兼职教师:既有来自高校的,又有来自企业的:既有侧重于专业理论教学的,又有侧重于专业技能教学的。

另一方面,从教师个体来说,主要是指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和资格要求,即专业课教師既要有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有较强的岗位实践经验,逐步向教师——技师(高级工)、教师——会计师、教师——经济师等复合方向发展。

根据对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状况的分析,目前“一专多能、双师型”教师仍严重不足,已经成为影响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一大瓶颈。

据不完全统计,职业院校80%以上的教师是从普通高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的,大多缺乏实践经验,自身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不强,不能给学生良好的技术示范和指导。

“一专多能、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特别表现在技师及高级技师等高级技能型人才的严重馈乏,许多高精尖技术技能教学任务得不到落实,实训教学往往只能满足于一般性技能训练,不能很好地满足职业教育教学的需要。

浅谈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策略(全文)

浅谈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策略(全文)

浅谈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策略一、“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同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求相适应的具有全面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在生产、服务、技术和治理第一线工作的劳动者和初中级应用型人才。

然而目前相对于高等院校我国中职院校办学条件较差,“双师型”专业老师数量不足,质量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办学机制改革有待突破等,严峻制约了中职教育的健康进展。

二、“双师型”教师建设存在的问题近年来,职业教育进展的规模与速度空前提高。

职业学校与学生越来越多,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但仍不能满足职业教育的进展需求。

20XX-20XX 年连续五年来,职业院校生师比为18:1,距离教育部提出的14:1 的目标差距甚远。

“双师型”教师数量严峻不足,导致了“双师型”教师普遍工作量繁重,教师疲于应付日常教学和日常治理等琐事,在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往往只能求量舍质。

教师没有足够多的时间参与学习与培训,这给“双师型”教师的建设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三、“双师型”教师建设的策略(一)教师方面:教师要走向自我进展“双师型”教师的建设,不仅是职业学校、企业和政府的事,更需要教师自身的重视。

只有教师个人有自我提高的愿望和要求,积极主动地参与“双师型”教师建设,才能尽快成长为优秀的“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才能成为可能。

(二)职业学校:创设“双师型”教师建设良好的环境1、立足培养,积极引进,逐渐完善教师引进制度“双师型”教师数量的短缺成为职业学校进展函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为解决这一问题,职业学校必须做好教师引进工作,从源头上保证所聘用的教师质量。

对新教师的引进、任用不仅可解决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实现教师队伍的梯队化建设。

因此,这就要求通过制定合理的人才引进制度,吸引高素养优秀人才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缓解当前教师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等现状。

2、建立完善的教师激励、评价制度(1)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人的行为具有动机性,激励关键在于激发人做事的动机。

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

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

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一、“双师型”教师培养的背景和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中职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而中职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的提高,离不开优秀的教师队伍。

传统的中职教师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中职教育教师的需求。

为了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中职教育教师,发展“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双师型”教师培养是指培养学科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兼备的中职教育教师。

传统的中职教师培养模式主要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忽视了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

而在实践教学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无论教师是否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都无法很好地将知识传递给学生。

而“双师型”教师培养则强调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又要有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能够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1.教师素质提升。

要发展“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首先需要提升教师的素质水平。

这包括加强教师的学科知识培训,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注重教师的实践经验积累,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等。

2.教学资源支持。

中职院校在培养“双师型”教师的过程中,需要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支持。

这包括教学设施的建设和教学设备的配备,以及优化教学环境和创设合理的教学场景,使教师能够更好地进行实践教学。

3.教学改革创新。

“双师型”教师培养需要借鉴和推行教学改革创新。

教学改革创新应当贯穿教师培养的全过程,从培养计划的设计,到课程设置的调整,再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都应当注重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

1.加强教师培训。

中职院校可以通过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升教师的学科知识和学术水平。

开设教育教学理论课程,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理论素养。

中职院校还可以建立教师技能培训中心,提供实践教学技能培训,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

2.优化培养模式。

3.加强教师团队建设。

中职院校可以加强教师团队建设,鼓励教师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

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

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随着全球化的潮流,教育领域也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

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主导力量,其素质的不断提高对于中职教育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中职教育正面临着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转型的问题,培养“双师型”教师已成为中职教育的重要方向。

中职教育在实施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求教师不仅掌握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育专业技能,而且要注重学生的发展和实际学习环境的整体协调。

而在人才培养领域,一个卓越的“双师型”教师不仅在学科专业上精通,而且同时具备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技能。

此外,“双师型”教师不仅要懂得如何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并且要能够在教育环境中充分发挥创新与探索的能力,进一步优化教学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

1. 继承文化传承。

培养“双师型”教师可以让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文化传承的作用,把经典和经验传递给学生,传播人文精神。

2. 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

培养“双师型”教师可以更好地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将创新理念与教育教学相结合,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教育环境。

3. 提高教育质量。

培养“双师型”教师可以让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其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教学策略,提高教育质量。

实现“双师型”教师的目标正是中职教育所需要的人才和教育资源。

中职院校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从源头上保证教师培养质量。

1. 培训方案。

中职院校应该在教育培养中制定完善的培训方案,充分考虑教师短期和长期职业发展的维度,注重科研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2. 导师制。

中职院校应该制定完善的导师制度,让教师在指导下逐步提高学科教学和教育教学技能,充分整合和利用学校和社会资源,发挥导师的指导和引导作用。

3. 师德教育。

中职院校应该开展师德教育活动,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师德观念,培养对学生的真诚关爱、敬业精神和责任感,打造一支敬业爱生的优秀教师队伍。

4. 与社会接轨。

中职院校应该加强与教育部门、地方政府以及企业的合作,建立起各方互相搭桥、互相促进的相互联系机制,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实现社会价值。

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策略研究

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策略研究

其数。尽管 国家加大 了“ 双师 型” 教师的培养力度 , 但 目前 “ 双师 型” 教师的数量以及在教育教学 中发挥 的作用 尚不能适 应职业
教育快 速发展 的需 要 , 这也是贯 彻落实 “ 大力 发展职业 教育方 针” 的瓶颈 , 具体表 现在 : 重视教师课 堂教学 能力 的培 养 , 忽视 实践能力 的锻炼 与培养 ; 产教结合的教育模式没有形成 一定 的 规模 ; 专任 教师超负荷 工作 , 很难有 机会去生 产一线锻炼 和提 高; 许 多职业 院校对“ 双师型” 教师缺乏鼓励性政策 。周如俊
五” 期间, 中职学校教 师的培训 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 , 按照 国
3 . 3 加 强“ 双师型” 教 师培养基地建设 我 国在 2 0世 纪 8 0年代就建 立 了一 批专 门培养 中职教 师
的技 术师范 院校 , 2 0世 纪 9 O年代末 教育部又重点 建设 了一批
家统一 部署 , 参 加“ 国培计 划 ” 的教 师 约 3万 人 , 参加 “ 省培 计 划” 的教 师约 1 5万人 , 参加地方培训和校本培训 的教师则不 计
教 育 研 究
卫 生职 业教 育
V0 1 . 3 3 2 0 1 5 N o . 4
中职学校“ 双 师型 ” 教 师培 养策 略研 究
傅 红 琼
( 石河子大学护士学校 , 新疆 石河子 8 3 2 0 0 0 )
关键词 : 双师型教师; 师资培养 ; 培养策略
中 图分 类号 : G 4 5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6 7 1 — 1 2 4 6 ( 2 0 1 5 ) 0 4 — 0 0 3 2 — 0 2
认为, “ 双师型 ” 教师 培养经费 不足 、 在标准制 订上对 “ 双 师型” 教 师的 内涵把 握不准 、 “ 双师型 ”教师 引入不畅等 问题制约着 “ 双师型” 教师的培养实效。显然 , 在 当今形势下 , 研究 “ 双师型 ” 教师 的培养策略是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 的重 中之重 。 3 中职“ 双师型” 教师 的培养策略 3 . 1 创设“ 双师型 ” 教师 成长 的外部 环境

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

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

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和适应市场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变化,对中职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当前我国中职院校存在着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制约了中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为应对中职教育发展中的种种挑战,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教学水平,探索建立适合中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变得尤为重要。

该模式旨在培养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优秀教师,能够与行业专业人才相媲美,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促进中职教育与产业之间的深度融合。

“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在中职院校中的实施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

进行关于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和总结。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明确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目标和意义,探讨如何更好地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教师队伍。

通过深入研究“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可以为提升中职教育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通过对现有教师培养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和完善措施,从而为中职院校教师培养工作的持续改进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

希望通过本研究可以为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促进中职教育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1.3 研究意义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的意义在于推动中职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促进中职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发展。

通过“双师型”教师培养,可以有效提升中职院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使其具备更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更好地适应现代中职教育的需求。

培养“双师型”教师可以促进中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推动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模式的创新,提高中职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

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

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

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随着中职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师队伍建设也日益受到重视。

为了适应中职教育改革的需要,培养出更多具备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教师,中职院校开始探索“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

所谓“双师型”教师,就是指既拥有一定的行业实践经验,又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理论知识的教师。

这种培养模式的主要目的是使教师能够将自己的实践经验与教学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加实用、贴近实际的教育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双师型”教师培养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是加强教师的行业实践能力培养,二是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在行业实践能力培养方面,中职院校可以通过师资培训、实践实习、现场教学等方式让教师深入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增强行业实践经验。

在教育教学能力培养方面,中职院校可以引入教育研修、教育心理学等相关课程,提升教师的教学理论和教育管理水平。

为了实现“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目标,中职院校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选拔具有行业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优秀人才,并为他们提供持续的培训和发展机会。

要优化课程设置,将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还要加强教学管理,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和激励机制,推动教师的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

“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还面临一些挑战。

行业实践能力培养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源,中职院校需要与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和实训中心,提供实践机会和条件。

中职教师的行业实践经验和教育教学能力需要协调和融合,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综合能力。

教师培养只是中职教育改革的一个方面,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是适应中职教育改革的需要,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

通过加强行业实践能力培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中职院校可以培养出更多能够胜任实际工作的复合型教师,为中职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教育保障。

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

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

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已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迫切需求。

研究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中职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

当前中职教育存在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实践教学不足等问题,迫切需要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

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模式已经在一些地区得到了尝试和推广,但其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对于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推动中职教育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研究,可以为中职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为培养更加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人才提供有效途径。

1.2 研究目的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探索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内涵和特点,加深对该培养模式的理解。

2. 分析国内外关于“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发展现状,总结经验和不足,为我国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提供借鉴和改进的思路。

3. 探讨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实施策略,为实现优质教育提供支持和指导。

4.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为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质量保障提供有效手段。

通过对以上研究目的的实现,将有助于促进中职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做出积极贡献。

1.3 研究意义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研究意义在于深入探讨中职院校教师培养的新模式,促进中职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进一步推动中职教育的发展。

通过研究“双师型”教师培养,可以为中职院校提供更加优质的师资力量,满足不断增长的教师需求。

这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通过研究“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实施策略和评价指标,还可以为其他中职院校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全国中职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

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

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

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近年来,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备受关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增加,中职教育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因此培养一批优秀的“双师型”教师势在必行。

“双师型”教师是指既有行业经验,又有教学能力的教师。

他们既了解行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具备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

他们的培养是中职教育的重要任务,对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培养“双师型”教师需要有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同时也需要行业经验和实践能力。

中职院校在教师培养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和产业深度融合。

一方面,中职院校要完善教师培养的课程设置。

培养“双师型”教师需要既有教育教学课程,又有专业课程。

教师应该学习教育心理学、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技巧等教育教学理论,同时也需要学习行业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能够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更好地适应职业教育的需要。

中职院校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

通过实习、实训、实践等环节,让教师深入行业实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只有真正掌握行业技能,才能更好地教授学生。

中职院校还应积极建立与行业合作的平台,加强校企合作。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可以让教师了解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

合作也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资源。

要加强教师的培训和评估,确保教师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中职院校可以组织定期的教师培训,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和培训,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

还要建立健全的教师评估机制,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和提供相应的改进意见。

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任务,需要学校、行业、教师共同合作,形成合力。

只有通过全面、系统地培养,才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双师型”教师,为中职教育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培养壮大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策略研究

培养壮大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策略研究

培养壮大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策略研究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推动,中职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教师队伍建设已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

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中职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尤为关键。

在当前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大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培养壮大中职学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就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策略进行研究,以期为中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 提高教师教育水平中职学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首要任务是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

对于教育背景不符合职业教育特点、专业知识与实际水平不匹配的老师,学校应采取一系列措施,如鼓励老师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引进外部专业人才等,提升其专业水平和教育水平。

2. 提升教师信息化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需要具备较高的信息化水平,以应对日益发展的信息技术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中职学校可以通过建立信息技术资源中心、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水平,从而为教学提供更好的支持。

3. 开展教师继续教育中职学校可以通过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培训班、研讨会等方式,不断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教师继续教育,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与提升。

1. 建立科学的薪酬政策中职学校应当建立完善的教师薪酬政策,根据教师的教育背景、职称、教学质量等方面给予相应的奖励。

这既能够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也能够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职业教育事业中来。

2. 设立职业发展通道学校应当设立完善的职业发展通道,为优秀的教师提供晋升和发展的机会。

只有在教师有了职业发展的空间和机会时,他们才能更加积极投入到教学事业中,为学校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3. 增加教师福利待遇中职学校可以通过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加强医疗保障和住房保障等方式,增加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从而留住更多的优秀教师。

三、完善职业技能教育课程体系中职学校作为培养职业技能人才的重要场所,其教师队伍建设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为核心。

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

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

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是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随着中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培养“双师型”教师已成为中职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研究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中等职业教育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需要深入研究和总结经验。

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中职教育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升,因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对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有助于促进中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中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中职教师。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促进学校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和影响。

通过分析“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的优势和实施路径,找出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以期为中职院校培养“双师型”教师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提升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的效果和质量,促进中职教育事业的发展。

通过深入研究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意义和未来发展展望,为中职院校的教师培养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助力中职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2. 正文2.1 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介绍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教育改革模式之一。

该模式旨在培养具有双重教育背景和专业能力的教师,既能够教授专业知识,又具备行业实践经验。

这种模式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和实用的教育。

双师型教师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教学技能和教育理念,能够启发学生思维,引导他们主动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

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

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才需求不断增长,各级教育都在积极探索教学方式和教育体系的改革,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在中等职业院校教育中,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素质至关重要。

中职院校开始探索“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本文就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进行研究探讨,并提出一些建议。

1. 背景中职院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其教师队伍的素质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

长期以来,在中职院校教师培养过程中,存在注重理论知识教育,忽视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的问题。

教师虽然掌握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在实践教学中却缺乏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这对学生的教学效果造成了一定影响。

2. 意义“双师型”教师培养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新型培养模式。

该模式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进行实际操作并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这样的教师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好地胜任中职院校的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特点和模式探讨1. 特点(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还要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实践技能。

(2)教学与实习相结合:教师要在实践中指导学生,帮助他们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3)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教师要在校内进行教学,也要走出校园与企业开展联合教学和实习。

2. 模式探讨(3)教师团队合作:培养模式中要注重教师团队的合作,互相学习,互相配合,共同进步。

1. 存在的问题(1)实践环节不足:部分中职院校在教师培训中,重视理论知识传授,忽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2)师资力量短缺:“双师型”教师培养需要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而这样的师资力量在目前还比较短缺。

(3)课程设置不合理:部分培养模式中,教师培训的课程设置不合理,没有充分照顾到实践环节的培养。

2. 挑战(1)教师培养手段不足:中职院校在教师培养方面,需要不断提升和完善培养手段,如实践教学设施、实验室等。

中职“双师型”教师培养策略

中职“双师型”教师培养策略

制度作保 障 , 在 具体 的操 作 过程 中需 要 制 定 严格 的 “ 双师 型 ” 教 师资 格认 定 制 度、 资格评定 标准 等内容 , 从 而保 障 “ 双
师型”教师培 养工作 的顺 利进行。同时,
中职也 应 为 “ 双师 型 ”教师 做一 个 长 期
称结构影响了 “ 双师型”教师的发展 。 ( 二) 职业 资格等 级低 。职业 资格是 中职 “ 双师 型 ” 教 师 的必 备资 格, 中职教 师虽 然大 都 具 有职 业 资格 , 但 是职 业 资 格 以初 级、 中级为主 , 而具 有高级职 业资 格的人数较 少。
( 三) 理论 实践衔 接 差 。 中职学 校 的
平 的重要举 措。


中职 “ 双师 型” 教 师 的 定 位
的培养规 划 , 保障 “ 双师 型”教师培 养工 作 的持续 稳定开展。 ( 二) 加 大教 师培训 力度 , 拓 宽培 养
渠道 。 随 着社会 的不断进 步,“ 双师 型”
职称 ”教 师 ; 其 二 ,“ 双师 型 ” 教 师 是 既
他 们 的专业 理论 知 识 又相 对薄 弱 , 这都
影响了 “ 双师 型” 教 师的发展 。
要 建 立一 个 与 之 相 配 套 的专 门培 训 机
构, 不 断加 大 “ 双师 型”教师 培训力度 ,
( 四) 缺 乏 激励 机制 。当前多 数 中职 “ 双 师 型 ”教 师的 待 遇普 遍不 高 , 并且
缺 乏科 学合 理 的激励 机制 和引导机 制 ,
积极 拓宽 “ 双师 型” 教 师培养 的渠 道。当
拥有 教 师 职 称 , 又拥 有 其他 职 称 的 “ 双 证 ”教 师 ; 其三 ,“ 双 师型 ”教 师指 有 的 是 来 自企 业一 线 的教 师 , 有 的是 来 自学 校 的专任 教师 ; 其 四,“ 双师 型 ” 教 师就

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

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

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摘要】本文主要围绕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展开研究。

在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在分析了“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内涵与特点、实施路径、效果评价以及影响因素。

在总结了“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的启示,阐述了研究的局限性,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推动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的发展,为提高中职教育质量和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关键词: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理论基础、内涵特点、实施路径、效果评价、影响因素、启示、局限性、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的背景始于对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的深刻思考。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对人才需求的日益增长,中职教育培养出来的技能型人才成为社会持续关注的焦点。

长期以来中职学校教师队伍结构单一,师资储备不足,专业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制约了中职教育的发展。

研究如何提升中职院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更具市场竞争力的“双师型”教师已成为当前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综合分析和比较,可以发现“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不仅能够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更好地满足现代职业教育的需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关于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的研究,对于促进我国中职教育体系的改革和提升教育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和重要价值。

的明确和深入分析,对于接下来探讨“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的内涵与特点、实施路径、效果评价、影响因素等方面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和动力。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的实施情况及效果评价,分析该模式对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为中职院校培养高质量“双师型”教师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研究“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的内涵与特点,揭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探讨如何改进和优化培养模式,提升“双师型”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

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

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摘要】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本文从背景介绍入手,分析了“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的特点和优势,在培养目标设定、教学内容和方法探讨以及实践教学环节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结论部分强调了“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望为中职院校的教师培养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进一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中职院校应积极拥抱“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不断完善培养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推动中职教育事业迈上新的台阶。

【关键词】关键词: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师培养、背景介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重要性、发展方向。

1. 引言1.1 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培养具备教学和实践能力的教师,以适应中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求。

目前,中职教育正面临着师资短缺、师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而“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的提出,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通过对“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推动中职院校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将深入探讨“双师型”教师培养的背景和意义,分析其培养模式的特点和优势,设定培养目标,探讨教学内容和方法,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总结“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重要性,展望未来发展方向,为中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和启示。

2. 正文2.1 背景介绍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扮演着培养技能人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角色。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兴起,中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迫切需要加强。

传统的中职教师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需求,急需推行新型的教师培养模式。

“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应运而生。

它强调教师具备专业知识和岗位实践经验,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要具备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

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的研究

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的研究

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的研究摘要:近年来,我国中职教育迅速发展,但“双师型”教师队伍发展仍然滞后,存在着教师结构不合理、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

本研究旨在探讨培养中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有效方法和策略,从而提高我国中职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教师队伍培养,教育质量引言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渠道,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

然而,由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滞后,中职教育的发展受到了制约。

相较于普通高中,“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对中职学校来说尤为重要。

所谓“双师型”,即具备专业技术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教师。

1.教育现状分析1.1教师结构不合理目前,中职学校教师队伍中主要以高等院校毕业的本科教师为主,而拥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技能型人才较为稀缺。

这种结构不合理导致了教师队伍的缺乏实践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

1.2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大部分中职学校位于农村或欠发达地区,教育资源相对较少,缺乏高质量的教师培训机构和教学设备。

这使得中职学校的教育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2.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有效方法和策略2.1加强师范类学校和中职学校的合作师范类学校是培养具备教育教学能力的人才的重要基地。

中职学校可以与师范类学校建立合作关系,通过教师交流、联合培养等方式,培养更多具备专业技术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的“双师型”教师。

2.2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中职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升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

可以通过组织教师培训班、邀请专家讲座等方式,让教师不断学习和成长。

2.3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中职学校应提供必要的教育资源,包括教学设备、图书资料等,以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

同时,政府和社会应加大对中职学校的投入,以改善中职学校的基础设施和教育资源,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3.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实施效果评估为检验所提出的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方法和策略的有效性,需要进行实施效果评估。

新时期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策略研究

新时期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策略研究

新时期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策略研究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实践性特点,决定了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不仅必须具备教师的基本能力和素质,还必须有丰富的现代新型知识和实践能力,既能讲课又能指导实训操作,“教师像师傅”。

培养这样一批数量充足、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学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整个中等职业学校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

下面,笔者结合实际,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策略,谈几点看法。

一、创新“双师”型教师培养理念1、制定“双师”型教师校本培养标准。

以学校专业课教师的实际现状为主要依据,然后学习参照全国各地“双师”培养标准,制定出我校“双师”型教师校本培养标准。

“双师”型教师标准的总体界定:一是必须持有双证,即相应学段的教师资格证,所教专业相应等级的行业从业资格证。

二是应具有“双素质”,即应有人民教师高尚的师德师风及渊博的专业文化素质,应具备相应行业的职业道德及熟练的实际操技能。

2、理清“双师”型教师培养思路。

根据我校专业课教师的综合素质情况和总体的“双师”型教师要求,把我校专业课教师具体的划分为三个层次开展“双师”型教师校本培养。

第一个层次是初级“双师”型教师培养,是校本培养研究的重点。

第二层次是中级“双师”型教师培养,是学校的中坚力量。

第三层次是高级“双师”型教师培养,这部分教师是所在专业的学科带头人。

为完成三个层次的“双师”型教师校本培养,三个方面进行。

其一是以专业课教师为对象,据各自不同特点,以自身的薄弱环节为突破点,开展针对性的校本培养。

具体做法是:(1)实施学历达标工程。

对学历不合格的教师由成教处负责,用两至三年时间完成学历达标任务,学校报销百分之三十的学费。

(2)实施教师资格达标工程。

对没有教师资格证的教师由师训处负责,每年利用寒、暑假及双休日进行四周集中文化基础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辅导,并下发相关资料让教师平时自学。

(3)实施专业技能达标工程。

对没有获取所教专业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由培训办负责,一是针对考纲,组织资料,开展校本自培。

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

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

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而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教师队伍,而“双师型”教师则成为了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这种背景下,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的重要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旨在促进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工作的不断完善和提高。

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优秀的“双师型”教师是中等职业教育的生命线。

他们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更要有良好的教学技能和教育思想,能够带领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就业能力。

“双师型”教师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服务社会。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也是中等职业教育适应时代变革和需求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中职院校教育质量、走向国际化的必然选择。

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师资力量不足,缺乏高水平“双师型”教师。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高,具备“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较低,这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二是教育体系不够完善,导致“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不够完善。

目前,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存在多种形式,统一规划和统一培养标准不够,难以形成强大的合力。

三是教师综合素质不够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质量参差不齐。

目前,有一定数量的“双师型”教师,但是其教学能力、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均不够,导致教育质量不高,学生就业能力不强。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全力推动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发展。

一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和质量。

中职院校应该加大对教师的岗位培训和职业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鼓励高校毕业生来中职院校任教,扩大师资队伍规模。

培养壮大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策略研究

培养壮大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策略研究

培养壮大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策略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职学校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

而“双师型”教师作为中职教育中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求具备与行业结合紧密的能力和视野。

但当前中职学校中存在着“双师型”教师队伍不足、教师专业能力参差不齐、师资培训不够到位等问题,制约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壮大和成长。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加强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有必要深入研究并制定相应的策略。

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培养壮大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从而促进中职教育的发展和提升教学质量。

通过对“双师型”教师的重要性、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策略等方面展开研究,旨在为中职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如何有效培养和壮大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以适应日益发展的职业教育需求。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当前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构成和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 探讨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教育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建议。

3. 提出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策略和措施,包括加强师资培训、建立激励机制等方面,为中职教育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持。

通过本研究的实施,希望能够为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提供科学的指导和策略,促进中职教育的进步和发展,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做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对于提高国家整体技术水平和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而“双师型”教师作为中职学校的核心力量,既具备专业技能和教育教学双重素养,又能够与产业需求紧密对接,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教育培养。

培养壮大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具有重要意义。

中职学校加强双师型教师校本培训力度的研究与实践

中职学校加强双师型教师校本培训力度的研究与实践

中职学校精准实施双师型教师校本培训的策略研究与实践一、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与外延再理解关于“双师型”教师的定义,有许多专家学者同仁有着不同的解读。

有人认为“双师型”教师是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教学指导教师;有人认为“双师型”教师是应具备有职业素养,既能担任专业理论课的教学工作,又能胜任专业技能和生产实习的训练工作任务的教师。

从外延上看是“双证”的结合,即一个专业教师既有教师职业资格证书,又有教师以外的专业资格证书;从内涵上看,“双师型”教师即一个专业教师既具有教师的职业素质,又具有其他行业的职业素质。

笔者基本认同这些看法,大多认为专业教师理应成为双师型教师,但公共基础课教师也应纳入双师型教师范畴,则是扩大了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的群体。

中职公共基础课教师、专业课教师的转型培训拓展了双师的范畴,值得中职学校好好研究。

精准施测说的是将学校的发展与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机结合,偏离了学校的发展的校本培训是搞错了方向,而脱离开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则会事倍功半。

精准校培要体现精准性、体现终身性、体现普惠性、体现层次性、体现联合性、体现着重性、体现能力性。

二、促进“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培训策略初探建立师资培养长效机制,“终生学习”成为职业学校的教师校本培训的遵循,建立分层培训与多层次培训机制相结合,施行横联纵挂平辐射式培训模式。

青年教师、中年教师进行梯队式纵向培养,横向采取多层次培训策略主要有:项目式校本培训、师带徒式校本培训、学科(专业)带头人校本培训、骨干教师校本培训、教师转型校本培训、新教师入职校本培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培训、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校本培训等。

平辐射培训校校、校企联合培训,教学生产科研一体化,培育复合型双师人才。

1.强化顶层设计,双师培养有章可循学校把“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均纳入十三五(2015-2020)和十四五(2021-2025年)发展规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策略研究作者:刘晓华
来源:《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3年第07期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其本质就是一种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育。

这种教育要求学生动手能力强,一毕业就能上岗工作。

从培养目标到教学内容,从教学模式到师资队伍,既有别于以往教学模式。

这就要求我们建立一支敬业爱岗,教风严谨,既有理论又能实践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关键词】双师素质;师资培养途径
一、“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
(一)师资结构不够合理,教师来源单一,真正“双师”严重不足
中职学校课程理实一体的比重在逐渐的增加这就要求老师能上讲的了理论,带得了实作。

但我们专业教师多数“科班”出身,理论知识扎实但,但动手实践能力较差,从学校毕业后直接上讲台的,缺乏专业实践经验和必须的专业技能。

学校根据专业发展需要从社会企业中招聘的专业教师,这部分师资他们在专业上是行家,专业技能竞赛也是常胜将军,但在教育教学方面则非常不足,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教学与他们在企业带徒弟完全是两码事。

真正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严重不足,不能满足正常的教学需求。

(二)教师教学内容针对性差
中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其本质就是一种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育。

这种教育要求学生动手能力强,一毕业就能上岗工作。

所以,从培养目标到教学内容;从教学模式到师资队伍,既有别于以往教学模式。

因此,对从事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师来说,不仅要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技能,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指导能力。

现在教学内容严重脱离社会生产实际,造成学生学非所用,导致就业岗位与专业不对口,就业质量差或就业困难,严重影响学校的社会声誉和发展前景。

二、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策略
(一)双线操作为“偏科教师”充电,营造双师氛围
“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开展以讲座、研讨、参观考察等形式的职业培训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随着中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双师素质”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必须与时俱进。

为此,学校应该定期聘专家校来校培训指导教育教学,系统的讲解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为企业教师理论“充电”,同时要从校企合作企业中聘请专家、工程技术人员、
技师来校讲授新技术、新工艺、岗位技能要求及岗位群之间的各种交叉知识等,他们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熟知工作的每一个步骤;清楚新来的员工应具备怎样的基本素质和综合的职业能力,能够将企业的这种要求进行客观地、准确地、具体地描述。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为“科班教师”带来企业新技术。

各种培训在校园营造了一种“双师素质”教师氛围,增强了“双师素质”教师的理念和意识。

(二)“校本”培训,为“双师素质”教师的技能训练提供保障
在“双师素质”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中,“校本”培养应该起主导作用,充分利用学校专业实习实训场地,组织相关的专业课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定期参加技术培训和实践锻炼、产教结合,以干代培,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

学校培养方向应设定在以下几个方面,要达到的目标也逐年递进:
1.提升专业知识,并具备通过一定方式将专业知识传递给学生的能力。

2.掌握专业技术,并能分解、再现给学生,指导学生进行技术操作及对学生操作情况进行恰当的评价和提出改进建议。

3.会使用与自身专业相关的实习实训工具、实验设备并教授学生了解工具、实验设备的性能、特点、使用方法,教会学生独立使用工具和设备。

(三)校企合作助推双师教师成长
当今社会对人才需求标准不断提高,对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校企结合作为职业学校的主要方向,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为加强学校专业教师的理实一体化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有效利用师资培养的社会资源,让专业教师切实把握现代企业中的新知识、新工艺、新技能,更好地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建设一支既有丰富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学校应该制订具体计划,明确参加生产实习的任务、内容、目标和要求,下厂教师根据学校的要求,结合自身教学的需要进行生产实习,并在实习结束后,结合实际锻炼内容撰写心得体会。

老师们走下讲台,穿上工服,走进车间,实现了由“老师”向“工人”角色的转换,由讲到做、由理论到实践、由校内科研到企业攻关工作方式的转变,真正进入生产劳动一线。

实现真正“双师”。

(四)企业培训教师,“校企生”三赢
由学校牵头成立校行企合作会,学校有了强大的合作企业,有了企业就有了教师的实践岗位,中职学校应该大力开展企业冠名特色班级建设,这些班级按照企业的要求、企业的课程来上课,这就离不开双师型教师,我们专业定期组织专业课理论教师到这些企业接受培训,学习企业文化,再通过企业的培训考核,就成为了企业的核心教师,他们一方面提升了学生就业质量、拓展了学生职业发展空间,让毕业生就业实现“零适应期”;以为企业降低了企业培养成
本,满足劳动力市场的用工需求。

企业培训老师,老师按照企业的课程来培养学生,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的三赢局面。

(五)理实一体,互帮互助
中职学校课程多为理实一体所以就要求老师能够上的理论,带得了实作,但是有许多老师还达不到这种要求,所以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安排两个教师上课,一个主理论,一个主实习这样两个老师就能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在两个人上课之前共同备课,企业来的教师可以从“科班出身”教师学习到系统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科班出身”的教师又能从企业教师学习到企业的理念,新的技术。

两位老师合作教学相辅相成,共同学习。

共同成为双师素质教师。

(六)参加竞赛活动,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竞赛有两种,一种是教育教学,另一种是专业技能。

教学水平方向的竞赛学校要取得优秀成绩,会组织全体教研组老师共同参与,通过层层筛选、反复训练、邀请教学专家或名师指点把关等步骤。

通过这种全组老师参与的形式有效地促进组内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现在各级各类专业技能竞赛形式多样、内容广、难度大,无论是教师个人参加竞赛还是指导学生参加竞赛,若想获奖,教师自身在学习上必须付出更为艰辛的努力,这样就能有效促进教师自学,通过努力不断提高专业技能水平。

【参考文献】
[1]金恩平,张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问题与对策[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7(03).
[2]苏萍、史哓燕.高职高专“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10(6):67~68
[3]戴士宏: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