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心理定价策略
简述心里定价策略
简述心里定价策略一、心里定价策略所谓心里定价策略,是指企业根据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购买商品数量的多少和企业其他经营条件的变化来调整商品的价格。
主要有以下几种策略: 1、尾数定价策略: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曾将汽车按照不同的配置,规定了不同的尾数作为汽车的价格标志,一般尾数后面0, 5, 8的意思是高档豪华型; 1, 3, 6,9的意思是基本型。
比如,原价为2。
8万元的新款轿车,如果购买价格定位于2。
8万元,就要比2。
8万元贵6千元;如果定价在3。
8万元,就要比3。
8万元贵8千元,等等。
这种策略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刺激更多的消费者购买产品。
2、心理定价策略:从人们的需求与动机出发,针对消费者的购买动机,设计一个合理的心理价格。
消费者购买商品之前,首先是需要考虑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产品,能够支付多少钱,然后再对照市场上相同或相似商品的价格,从而形成心理定价。
在西方一些国家中,食品价格是由许多社会专家评定的。
例如,把米饭定价为1。
49元/包,并非市场价格,而是具有专门知识的专家的价格,目的是为了维持正常生活,使大多数人都能吃得起。
美国前总统里根担任总统时,每天的早餐只有两美分,即1/ 4磅的牛奶、一块熏火腿和一片面包。
当里根担任总统时,一份普通的汉堡包售价为1。
5美元,即3美分,因为价格过高,很多消费者都难以承受。
经过多年努力,里根终于下令降低汉堡包的价格,降至1。
1美元。
3、对手定价策略:一般来说,同类商品会构成竞争关系,处于同一价格水平上,这就迫使企业制定较低的价格来获得利润。
但对于心理价值较高的商品来说,这种策略往往会影响顾客对产品质量和服务的印象,不利于企业形象的树立。
但在某些情况下,由于竞争对手过多,或者虽然是畅销商品,但由于季节性等原因导致供过于求时,企业也可以采取低于竞争对手的价格,以避免正面竞争。
还有,当面临两种以上的替代产品时,企业为避免其中某一产品完全垄断市场的状况出现,保持一定的市场占有率,也可以采取低于竞争对手的价格。
浅谈心理定价策略
要在考虑产品成本的基础上重点研究消费者的购买心理,根据消 费者的心理确定适合的价格水平。
好。苹果的撇脂定价大获成功。
撇脂定价和渗透定价
【适用条件】 1.新产品有显著的优点。 2.在产品初上市阶段,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小或者早期购买 者对价格反应不敏感。 3.短时期内,类似仿制产品出现的可能性小,竞争对手少。
撇脂定价和渗透定价
渗透定价策略。
与撇脂策略截然相反,此策略在向市场推出新产品时,尽量把
在国外,比较流行的同价销售术还有分柜同价销售,比如,有的小商店开设1分钱商品
专柜、1元钱商品专柜,而一些大商店则开设了10元、50元、100元商品专柜。
心理定价策略
分割定价策略
释义:是主要为了迎合买方的求廉心理,将商品的计量单位细分化,然后 按照最小的计量单位报价的策略。
优势:调动消费者购买的积极 策略对象:有求廉心理者,如家庭主妇、学生、普通职工 注意点:根据商品价格合理细化计量单位
略等。
心理定价的几种策略
同价定价策略
1 2
9 8
招徕定价策略
分割定价策略
对比定价策略
声望定价策略
3
4 6 5
吉祥数定价策略
7
习惯定价策略
尾数定价策略
整数定价
心理定价策略
同价定价策略
释义:零售企业把价格相差不大的商品,制定成统一的价格,以简化定价, 或者是以一定的价格为标准,去包装商品,然后以统一的价格出售。
撇脂定价和渗透定价
撇脂定价策略。
指企业在新产品刚上市时,把价格定得尽可能高,以期及
时获得较高的收益,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初期便收回研制开发新
浅析消费心理及心理定价策略
心理定价策略的优缺点分析
• 优点 • 提高购买率:运用心理定价策略可以有效提高消费者的购买率,因为价格是消费者购买时考虑的重要因素
之一。 • 增强品牌形象:通过心理定价策略,可以让消费者对品牌产生良好的印象,因为品牌方会通过制定符合消
费者预期的价格来展示自己的专业性和质量保证。 • 促进消费者忠诚度:运用心理定价策略可以让消费者对品牌产生信任和认可,从而促进他们对该品牌的忠
金融行业
在金融行业中,心理定价策略也具有用武之地。例如,银行可以通过合理的利率、免息期、积分等手段来吸引储户存款; 保险公司也可以通过精算师的心理定价策略来设计更符合消费者预期的保险产品。
05
企业如何运用心理定价策略提高营销效果
企业应了解消费者心理并制定相应的定价策略
理解消费者需求
企业应该了解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和偏好,根据消费者的购 买动机和消费习惯来制定相应的定价策略。
诚度。
心理定价策略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
电商行业
电商平台上,心理定价策略被广泛应用。例如,通过满减、折扣、会员优惠等方式,让消费者觉得购买商品更加划算。此外 ,一些电商平台还会采用“竞价”方式来销售同一款商品,从而满足消费者追求性价比的心理需求。
餐饮行业
在餐饮行业中,心理定价策略也具有广泛应用。例如,餐厅可以通过精美的菜单、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用餐环境来提高消 费者的心理预期,从而制定更高的价格。另外,一些餐厅还会采用捆绑销售和折扣策略来吸引消费者就餐。
研究背景和意义
消费心理对消费者购买决策具有重要影响,了解消费者心理 有助于企业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心理定价策略是企业营销组合中的重要一环,运用得当可有 效提高产品销售和企业收益。
研究目的和方法
简述心里定价策略
简述心里定价策略心理定价策略(psychological pricing)简述心里定价策略 1每件产品都能满足消费者某一方面的需求,其价值与消费者的心理感受有很大关系。
这就为心理定价策略的应用提供了基础,使企业在定价时能够利用消费者的心理因素,有意识地将产品价格定得更高或更低,以满足消费者的生理和心理、物质和精神需求,通过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偏好或忠诚来扩大市场销售,获取最大利益。
简述心里定价策略 2(一)尾数定价策略尾数定价,也称零头定价或缺额定价,即给产品定一个零头数结尾的非整数价格。
大多数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尤其是购买一般的日用消费品时,乐于接受尾数价格。
如0.99元、9.98元等。
消费者会认为这种价格经过精确计算,购买不会吃亏,从而产生信任感。
同时,价格虽离整数仅相差几分或几角钱,但给人一种低一位数的感觉,符合消费者求廉的心理愿望。
这种策略通常适用于基本生活用品。
(二)整数定价策略整数定价与尾数定价正好相反,企业有意将产品价格定为整数,以显示产品具有一定质量。
整数定价多用于价格较贵的耐用品或礼品,以及消费者不太了解的产品,对于价格较贵的高档产品,顾客对质量较为重视,往往把价格高低作为衡量产品质量的标准之一,容易产生“一分价钱一分货”的感觉,从而有利于销售。
(三)声望定价策略声望定价即针对消费者“便宜无好货、价高质必优”的心理,对在消费者心目中享有一定声望,具有较高信誉的产品制定高价。
不少高级名牌产品和稀缺产品,如豪华轿车、高档手表、名牌时装、名人字画、珠宝古董等,在消费者心目中享有极高的声望价值。
购买这些产品的人,往往不在于产品价格,而最关心的是产品能否显示其身份和地位,价格越高,心理满足的程度也就越大。
(四)习惯定价策略有些产品在长期的市场交换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为消费者所适应的价格,成为习惯价格。
企业对这类产品定价时要充分考虑消费者的习惯倾向,采用“习惯成自然”的定价策略。
对消费者已经习惯了的价格,不宜轻易变动。
简述新产品定价的心理策略
简述新产品定价的心理策略
新产品定价的心理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撇脂定价:这种策略是在新产品上市初期,利用消费者“求新”、“猎奇”的心理,将价格定得较高,以快速收回产品开发的投资并获取高额利润。
2. 渗透定价:这种策略与撇脂定价相反,利用消费者“求实惠”的心理,在新产品上市初期将价格定得低于预期价格水平,以迅速扩大市场销售,待市场稳定后再逐步提高价格。
3. 整数定价:这种策略适用于高档或某些名、优商品,往往会使购买者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4. 尾数定价:为了满足消费者的求廉心理,使消费者感觉价格低,甚至还会认为是价格计算十分精确。
5. 声望定价:这种策略主要针对某些消费者追求名店、名牌和自身地位显示的心理。
6. 招徕定价:针对消费者普遍存在的求廉心理,可以有意降低某些商品的价格以吸引大量顾客购买企业的产品。
7. 分级定价:把不同品牌、规格、型号的同类商品划分为几个档次,为每个档次的商品制定一种价格,一方面使企业的价格、进货、销售等项管理工作简单化;另一方面也较好地适应了消费者的求便心理,比较符合消费习惯。
8. 习惯定价:适用于消费者已经习惯购买某类商品的价格。
9. 反向定价:先了解市场需求和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然后反向推算出产品的成本和价格。
10. 打折定价:通过打折促销来吸引消费者购买。
11. 综合定价:综合考虑成本、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等多个因素来确定最终价格。
这些心理策略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单独或组合使用,以提高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但需要注意的是,每种策略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局限性,要根据产品的特点和市场状况进行合理选择和应用。
浅谈心理定价策略与技巧
浅谈心理定价策略与技巧作者:闫小艳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1年第08期【摘要】文章从心理定价的重要性入手,提出了如何应用心理定价策略来赢得满意的销售量,并提出了心理定价一定要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建议用:尾数定价、价值定价、招徕定价、对比定价、差别定价、模糊定价、习惯定价、梯子定价、最小单位定价等策略。
【关键词】心理;策略;定价;技巧一、尾数定价策略尾数定价是指在商品定价时,取尾数而不取整数,使消费者购买时在心理上产生商品特别便宜的感觉。
尾数定价策略以暗示效应为基础之,它暗示消费者这种商品的价格是商家经过认真核算制定的,可信度高。
调查表明:价格尾数的微小差别,往往会给人以不同的效果。
顾客通常认为199元的商品比200元钱的商品便宜很多,而201元的商品太贵,实际上只差1元钱。
尾数定价策略之所以能够普遍采用,主要是它具有如下两种心理功能:第一,它能给消费者造成价格偏低的感觉。
如果某种商品定价为99元,虽然比100元只少了1元钱,但人们会习惯地认为这是几十元钱的开支,比较便宜。
而同一商品若是价格定为100元,人们就会认为是上百元的开支,贵了很多。
第二,它留给消费者一种中意的感觉。
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信仰的影响,消费者往往存在对某些数字的偏爱或忌讳,例如我国人民一般喜欢“8”、“6”、“9”。
认为“8”代表发财,“6”代表六六大顺,吉祥如意,“9”代表了长长久久;美国人则喜欢“7”,认为“7”代表了幸运,忌讳“5”、“3”。
认为这些数字代表了厄运和灾难。
二、价值定价策略价值定价策略也叫声望定价策略,指把在顾客中有声望的商店、企业的商品价格定得比一般的商品要高的定价策略。
它是根据消费者对品牌、商品的信任心理而使用的价格策略。
与尾数定价策略迎合消费者的求廉心理相反,声望定价策略迎合了消费者的高价显示心理。
这是因为消费者受相关群体、所属阶层、地位、身份等外部刺激而愿意花高价购买某些商品,以达到显示身份、地位、实现自我价值的目的。
简述心里定价策略
简述心里定价策略很多经济学家都认为,市场上的需求者都是价格接受者,他们在考虑消费一种商品时,心里总是寻求着一个“真实的”或“最高的”价格。
这种认识其实已经有很长一段历史了。
19世纪末,边际效用论的创始人杰文斯曾提出:消费者会根据对商品的欲望和效用的判断,确定某一种物品的价格。
20世纪初,凯恩斯经济学中对供给和需求对经济行为所产生影响的研究,也使他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但是心理定价又和其它的定价策略不同,它把人的心理因素放到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在对商品的价值评估方面有着非常突出的表现。
首先,价值评估过程本身就蕴含着价格的确定。
许多商品的质量、性能、体积、功能等各方面指标虽然不同,但在对它们进行比较的过程中,人们并没有过于注意它们的“真实价格”,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异上。
商品的质量可以由相关的鉴定部门作出评价,但人们往往把价格作为衡量质量好坏的唯一标准。
有时候,人们对某种商品评价很高,但却宁愿支付较高的价格购买它;而有时候,人们对另外一些商品评价很低,但却偏偏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去购买它。
有些消费者对自己喜欢的商品有特殊的偏爱,价格水平稍微高一点,他们就不愿意购买。
如果从传统的定价策略的角度来说,这一点完全可以理解。
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就会发现它的合理性。
不难想象,在这样一个由人类劳动创造的系统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成为交换、选择、竞争和合作四大关系。
每个人都希望在交换活动中处于主动地位,而不愿被别人选择。
同样,每个人都希望在选择活动中占有主导地位,而不希望自己的选择被别人否决。
人们通常在社会生活中倾向于选择那些有吸引力的或有声望的人作为自己的伙伴,而避免那些没有多少吸引力的人或在人们心目中没有什么地位的人。
这样一种心理状态,必然造成了消费者心理上对商品的不同评价,最终也必然影响商品价格的形成。
在这里,情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消费者往往更关注某种商品的外观、包装、服务和企业形象。
简述心里定价策略
简述心里定价策略心理定价策略是指企业根据顾客对商品价值的认识程度,有目的地决定商品价格水平的策略。
例如,一瓶墨水的价格为20元,有位顾客认为这种墨水很贵,结果把它拿走了;而另一位顾客却认为这种墨水太便宜了,又拿了回来。
如果让你作出选择,你会选哪一种呢?这就是心理定价策略。
所谓“从众心理”,就是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或暗示后,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
有些顾客明明知道该产品物美价廉,但是由于周围顾客的评价,也盲目接受了大家的意见,这就是从众心理。
有时候,企业也应该利用这种从众心理,向顾客宣传本企业产品的优点。
另一个例子是某种食品在市场上同样出售,并且是同类产品中质量较好的,而一位顾客则偏偏要买那个质量差的食品,其原因就在于前者受到了从众心理的影响。
营销专家将这种心理称之为“羊群效应”。
所谓“近因效应”,就是对过去感知的事物印象深刻,并将这种深刻的印象保留下来,对将来的信息也容易接受。
比如,一名购买彩电的消费者,即使没有看到营业员介绍产品性能的表演,只要营业员着重强调了这种彩电的新技术特征,并加上企业具有雄厚的实力等字眼,这位顾客仍然容易相信营业员的介绍。
这种现象,就叫做“近因效应”。
在市场经济中,心理定价策略常被广泛采用,主要是由于心理定价策略有以下三个优点:心里定价策略可以利用两种心理机制,一种是“溢价定价”,就是企业给予高于成本的定价,从而吸引大量顾客;另一种是“折扣定价”,就是企业给予低于成本的定价,以期能扩大销路,提高市场占有率。
企业常用的有“撇脂定价法”和“渗透定价法”。
撇脂定价是指在刚开始生产的时候,定一个较高的价格,而以后再降价,以尽快收回投资,使利润最大化。
而渗透定价则恰好相反,它在开始时不但定一个较低的价格,而且一旦发现需求增加,就立即提价,使新增加的利润保持下去,以利于滚动发展。
浅析心理定价策略
现 如今 , 中 国 , 种零 售 的 大型 超 市 蓬 勃 发 展 。 乐 福 、 尚 、 在 各 家 欧 乐 心 理 。例 如会 在 超 市 中见 到彩 电标 价 3 0 5 0元 , 不 会 见 到 39 . 但 4 99 9元 购 、 尔 玛 等 大 型 的超 市 是 零 售 业 中 较 有 影 响力 的 大 型 超 市 , 功 地 的标 价 。如 果 这 些 贵 重 的商 品采 用 尾 数 定 价 , 让 人 产 生 质量 不 好或 沃 成 会 抓 住 了顾 客 消 费者 的心 理 , 占有 较 大 的市 场 份 额 。 超 市 期 望 同 消 费 者 是 没 有 档 次 的感 觉 。 之 问 实 现 买 卖 交 易 , 在 定 价 时 就 必 须 考 虑 到 消 费 者 购 买 时 的 心 理 因 素 。 制定 心 理 定 价 策 略 在 其 中发 挥 了不 可 忽 视 的作 用 。
5 心 理 折 扣 定 价
心 理 折 扣 定 价 是 利 用 消 费 者 求 廉 务 实 的 心 理 特 低 而 采 取 的一 种
1 “求 实 ”、 “求廉 ” 的渗 透 定 价 法
降价促销措施。在超市中会见到一件商品旁标价 “ 价 为 X 原 XX元 , 现 渗 透 定 价 法 是 指 为 了进 入 市 场 , 有 一 定 的市 场 份 额 , 以先 将 价 为 X 享 可 XX元 ” 。这 样 会 让 消 费 者 觉 得 价 廉 物 美 。这 种形 式 的价 格 折 扣
对 于 大部 分 的 消 费者 而 言 , 希 望 购买 到 “ 廉价 美 ” 商 品 。对 都 物 的
一
种 生活 用 具 ( 料 杯 等 ) 绑 销 售 ; 奶 等 冷 冻 食 品买 一 送 一 。 这 种 塑 捆 酸
心理定价策略及其主要形式
心理定价策略及其主要形式1. 介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不仅需要考虑成本和竞争对手的价格,还需要了解消费者的心理因素对于定价的影响。
心理定价策略侧重于消费者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进行定价,以达到最优定价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心理定价策略的主要形式及其在市场中的应用。
2. 定价策略分类2.1 微不足道效应微不足道效应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即当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面对微小的价格差异时,往往对其并不关注,从而对高价和低价之间产生感知的差异。
企业可以利用微不足道效应,将产品价格微调到比竞争对手略高的水平,以在消费者中塑造产品的高档形象,从而提高产品的价格弹性。
2.2 锚定效应锚定效应是指消费者在做出决策时,会受到一些起始信息的影响,从而对后续信息的判断产生偏差。
企业可以利用锚定效应,在产品定价时设置一个较高的起始价格,然后再提供一些折扣或特价信息,使消费者认为是在享受优惠。
这样可以创造一种比实际价格更有吸引力和合理性的心理感受。
2.3 分期支付分期支付是一种将产品价格分拆成若干期付款的方法。
这种定价策略能够降低消费者在心理上的压力,使其感觉到支付压力较小,从而更容易做出购买决策。
此外,分期支付还能够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感知价值,增加购买的欲望。
2.4 套餐定价套餐定价是将多个相关产品或服务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定价。
通过将产品进行组合销售,企业可以在心理上给予消费者一种实惠和价值的感觉。
消费者在购买套餐时,会更关注整体的价格而忽略单个产品的价格,从而增加购买的意愿。
3. 心理定价策略的应用3.1 高档产品定价对于高档产品,企业可以利用微不足道效应来提高产品的价格。
消费者认为高价产品的品质和价值更高,从而愿意购买。
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套餐定价的方式,提供高档产品与其他产品的组合销售,增加产品的销售量和利润。
3.2 打折促销在销售季节和节假日等特定时间,企业可以利用锚定效应,在产品定价时设置一个较高的原价,然后以打折的方式促销产品。
价格心理与心理定价策略
价格心理和心理定价策略一、从消费者来说,判断一种商品价格高低,并不取决于生产者的成本价值,而取决消费者对商品价值的判断。
当消费者认为商品价值与价格相等时,购买力相对增加,商品价值大于商品价格时就畅销,商品价值小于商品价格时就卖不出去。
在现实生活中影响消费心理的因素很多,不同商品,不同价格,不同消费者有不同的认识,有多种多样的心理反应,这里我举出几种常见的心理价格:1、习惯心理: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评价商品价格是否合理,往往是根据以往购物经验形成的对商品价格的习惯心理。
置于商品价格的由来、种类、性能差异、消费者并不清楚,在购物时往往是与同类商品的价格或者是其它商品的价格进行比较,在心理上形成对购买商品价格的上低和下低。
价格处于上下低之间时,消费者才会乐于接受。
由于长期购买某种商品的价格在消费者头脑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形成了习惯价格心理。
当某种商品由于条件因素进行价格调整时,消费者往往以习惯价格来衡量商品质量的优劣差异,调高了,就会产生涨价感觉,调低了产生怀疑商品质量是否有问题。
所以说这种习惯价格心理一般是不易改变的。
2、高价炫耀心理:一般来说需求与价格呈反方向运动,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少。
价格低需求量就大。
但是由于消费者的经济地位和收入不同,往往使部分消费者对不同商品价值形成不同的自我意识比拟,来炫耀自我价值,例如:有些消费者热衷于购买高档名牌产品,对非名牌和低档品不屑一顾。
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不论是从工作还是从家庭实际出发,道不急需轿车和手机,但设法东借西凑来购制这些东西,来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满足,赢得别人的羡慕。
来炫耀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知识修养等,并通过这种比拟,来满足心理上的欲望。
3、按价论质心理:通常我们说的“一分钱一分货,好货不便宜,便宜没好货”,造成这种心理的原因主要是消费者不可能也不具备鉴定任何商品价值和质量的能力。
一般来说,消费者总是希望“物美价廉”。
目前市场上的大甩卖大折扣,五花把门作为消费者对直观商品质量好坏的乐意购买,对从外观上难判断内在质量的商品,降价幅度越大疑虑越深。
简述心理定价策略
简述心理定价策略
心理定价策略是商家利用消费者心理,在商品价格上面添加符号、字体、颜色等元素,来影响消费者对该商品的价格认知,从而达到更有效地促进销售的目的。
心理定价策略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 阶梯定价法:将产品价格以奇数或者“99”结尾的数字定价,消费者会觉得价格比整数价格更划算。
2. 套餐定价法:将多种商品组合成套餐,以较低的价格进行销售,消费者会觉得整体价格更实惠。
3. 限量定价法:将商品限量销售,消费者会觉得商品存货紧缺,自然对商品更加珍惜。
4. 折扣定价法:以折扣的形式促销商品,消费者会觉得商品价格更具吸引力。
5. 品质定价法:通过产品包装、材料、颜色等元素来展现商品的高品质,从而获取更高的价格。
心理定价策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但需要注意的是,商家不应采取欺诈性的定价策略,一旦消费者发现被骗,将会对商家形成不良的口碑影响。
浅析消费心理及心理定价策略
03
02
会员定价策略
价格促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价格促销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定价策 略,企业通过降价、打折等手段来 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提高销售量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价格促销 不能长期使用,否则会影响品牌形 象和消费者忠诚度。
会员定价策略是一种针对长期消 费者的心理定价策略,通过为会 员提供专属的优惠和特权,来增 加消费者的忠诚度和购买频次。
未来的研究可以从更多的角度来探讨消费心理和心理定价策略 ,例如从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年龄段、不同消费场景等方 面展开研究。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消费心理和心理定价策略之间的相 互作用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变化情况。
未来的研究可以关注如何将消费心理和心理定价策略应用到更 多的商业领域中,例如服务业、金融业、医疗保健业等,以推 动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提高竞争力。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消费心理的影响因素
1 2
经济因素
消费者的购买力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消费者 的购买意愿和购买能力也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 。
社会因素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受到社会文化、价值观、群 体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3
心理因素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受到需要、动机、认知和学 习等多种心理因素的影响。
02
心理定价策略
心理定价策略的概念及内涵
消费心理的特点
感知性
消费者通过感知来认识商品,需 要对商品进行多方面的属性感知 和比较,才能做出购买决策。
情感性
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会伴随着情 感反应,情感因素对购买决策产 生重要影响。
个性化和差异性
不同消费者具有不同的个性和偏 好,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也各不 相同,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的消费 者群体进行差异化的营销策略。
简述商品定价的心理策略
简述商品定价的心理策略商品定价是企业经营管理中一个重要环节,又是影响销售量、利润和营销效果的关键环节。
定价心理学研究了价格与心理学之间的深刻联系,并基于心理学原理,提出了多种有效的定价策略,以期使企业能够更加了解消费者心理,有针对性地解决出售问题。
心理定价策略是基于消费者的心理行为行为结构,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基础,使消费者对其对价格表现出不同的反应。
定价心理学的研究有以下几个方面:(1)价格可分为反应价格、期望价格和比较价格三种。
反应价格是消费者认为理想价格与其购买意愿之间的磁性力。
期望价格是消费者希望获取的总体价格,受价值观、价格偏好、注意力以及市场价格特点等因素影响。
比较价格是消费者认为同等产品分包含服务公司给出的总价格,受可比较性以及情绪因素(折扣、促销、服务)影响。
(2)情绪定价是一种将消费者的情绪和体验联系起来的定价策略。
例如,一些特色的商品,让消费者的售价比普通商品高出很多,而消费者对该价格的偏好程度则取决于购买过程中消费者到达的个性化情绪。
(3)限制价格是一种将售价保持在最低限度的定价策略,采取将一般商品的价格控制在合理水平的方式,即在一定的价格水平或者价格范围内保持消费者的满意度。
此外,限制价格还可以使消费者认为购买的价格比较稳定,保障购买结果的可预期性,从而提升其购买欲望。
(4)心理价差的定价策略则是基于消费者愿意以比实际价格低一些价格购买某些特定商品的心理,从而将产品价格设置在消费者愿意以更低价格购买的水平。
心理价差定价能吸引消费者并有效增加销量,但其实际价格要高于消费者的期望价格。
(5)组合价格是指企业根据消费者需求将多件商品组合在一起,以满足消费者特定价位购买需求,而不单独购买各件商品。
组合价格可吸引消费者,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
以上五种心理定价策略是企业在营销中常用的工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效结合价格和产品,提升消费者经验价值,从而能有效促进企业业务发展。
简述心里定价策略
简述心里定价策略所谓心里定价策略,就是当顾客需求一种产品时,根据自己的喜好、个性特征或社会影响力来评价该产品,从而在顾客头脑中形成了一个概念——这种产品比较适合我。
当他再次购买同类产品时,便不再考虑其它因素,只认准“我”这一特定概念。
就像我们小时候听的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皇帝说这衣服怎么好,太阳下山了,别人看不到,你怎么知道没有?大家都相信了他的话,并把这件事当做笑谈。
这就是利用了人们的心理倾向,而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
心理定价策略是指一种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对某些事物评估的一种主观倾向。
由于消费者与企业之间存在着利益上的矛盾和冲突,利用人们的心理定价策略可以降低企业的营销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进而获取较多的市场份额。
1。
心理定价策略应用于市场营销过程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应用于各个环节,如设计、生产、销售等。
什么叫心理定价策略呢?就是当顾客需要一种产品时,根据自己的喜好、个性特征或社会影响力来评价该产品,从而在顾客头脑中形成了一个概念——这种产品比较适合我。
当他再次购买同类产品时,便不再考虑其它因素,只认准“我”这一特定概念。
就像我们小时候听的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皇帝说这衣服怎么好,太阳下山了,别人看不到,你怎么知道没有?大家都相信了他的话,并把这件事当做笑谈。
这就是利用了人们的心理倾向,而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
2。
常见的心理定价策略有以下几种:(1)头衔定价策略。
将产品命名为不同头衔,借此让顾客选择最合适的头衔。
例如可口可乐公司可口可乐为其生产的饮料赋予不同的头衔。
在中国市场上,可口可乐将自己命名为“欢乐分子”,表示该产品能带给消费者更多欢乐。
(2)第一印象定价策略。
这种策略主要是通过塑造良好的形象,让顾客在选择产品时,有一种明确的偏爱,促进他们购买某种产品。
如IBM笔记本电脑,当笔记本电脑质量不过关时,会受到IBM笔记本电脑的驱逐,但若IBM笔记本电脑质量出色,则会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浅谈心理定价策略的应用
ACCOUNTING LEARNING171浅谈心理定价策略的应用魏泓嘉 浙江省萧山中学摘要:消费心理对消费者消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现实中消费心理会受到多种因的影响,基于市场营销和消费心理学理论,心理定价策略应用广泛。
本文基于现行使用较多的心理定价策略进行分析,阐述其中的原理和适用范围,并对心理定价策略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心理定价策略;尾数定价;免费定价随着生产力的大力发展,如何使产品被消费者接受,使生产者与消费者得到共赢,俨然已成为每一位生产厂商无法避免的问题。
而定价在其中就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价格是沟通消费者和生产者的一座桥梁,巧用心理定价的策略,不仅能使产品卖一个好价钱,也能让消费者心甘情愿地掏出腰包。
然而,过多和不当地使用心理定价,却会适得其反,轻则无助于销售,重则使消费者产生抵触情绪,影响声誉。
因此,如何正确合理地运用心理定价策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市场营销学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心理定价策略被发明和使用,同时也伴随着一些心理定价策略的过时。
本文通过对现在普遍使用的一些心理定价策略,企业运用心理定价的情况的研究,针对一些常见的心理定价方式的新变化与一些新颖的心理定价策略进行分析,提出不同心理定价策略的适用范围与可能存在的问题,为企业在使用心理定价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心理定价与心理定价策略很早之前学者就对心理定价进行了定义,如心理定价是为迎合消费者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和不同购买欲望的一种定价策略;心理定价策略以影响消费者的感知能力为目标定价,从而使商品利于销售。
心理定价策略主要包括尾数定价,声望定价,招徕定价等,较新颖的一些心理定价策略包括免费定价,对比定价,模糊定价,最小单位定价等。
(一)尾数定价尾数定价可以算作是使用时间最长,使用范围最广,也最有效的心理定价策略之一。
小到街边小商品市场的“样样九块九”,大到某个市区的楼盘惊爆价每平米仅需99999。
论述四种心理定价的方法(一)
论述四种心理定价的方法(一)论述四种心理定价的方法引言心理定价是指通过对消费者心理、情感和经验等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合理确定产品或服务的价格。
正确运用心理定价方法,不仅可以提高产品销量和市场份额,还能够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可度和忠诚度。
本文将介绍四种常用的心理定价方法,以帮助创作者更好地定价。
方法一:奢华定价奢华定价是通过将产品的价格设置在高的水平上,以使消费者认为产品是高端、豪华的。
这种心理定价方法适用于高档消费品或服务,如奢侈品、高级酒店等。
通过高昂的价格,奢华定价可刺激消费者对产品的好奇心和渴望,并使其认为购买该产品可以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身份认同感。
利用奢华定价方法时,创作者应注意产品价格与其品质和独特性的相符程度,以免引发消费者质疑和舆论压力。
同时,提供高品质的售后服务和购买体验,有助于确保奢华定价策略的有效执行。
方法二:捆绑定价捆绑定价是指将多个产品或服务打包销售,以比单独购买更具吸引力的价格方式。
这种心理定价方法通过给予消费者额外的优惠或附加价值,激发其购买欲望,提高整体销售额。
常见的捆绑定价形式包括“买一送一”、“全套售卖”等。
创作者在运用捆绑定价方法时,需确保产品或服务的组合与消费者需求相匹配,以满足其购买欲望。
同时,合理控制捆绑价格,避免过高或过低导致消费者怀疑产品的实际价值。
方法三:心理回避定价心理回避定价是利用价格的尾数让消费者感觉更划算,从而促使其购买的心理定价方法。
例如,将产品价格设置为元而不是100元,让消费者产生价值超过价格的错觉。
这种心理定价方法适用于大众消费品,如衣物、食品等。
通过心理回避定价,创作者能够吸引更多的消费者选择购买,并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然而,过度使用心理回避定价可能导致消费者对产品的真实价值产生怀疑,影响消费者忠诚度。
方法四:竞争定价竞争定价是根据市场上的价格情况,设置产品价格以与竞争对手保持一定的差距,从而引导消费者认为产品更有性价比。
这种心理定价方法适用于市场竞争激烈的领域,创作者需要根据市场自身情况和产品特点,确定合适的定价策略。
举例说明心理定价策略的运用
举例说明心理定价策略的运用
心理定价是一种把商品的价格定在消费者心理价位上的营销计划,它将实际价格与消
费者付出的感受价格建立联系,以期达到营销推广目的。
下面从两方面介绍心理定价策略
的运用。
一方面涉及到价格选择,也就是商品真正的价格,如果这个价格能够在消费者心理上
产生一定的影响,就可能起到对商品形象的促进作用。
比如,在超市行业里,许多连锁超
市都会设置一些折扣活动,将商品的价格定在99元或199元的“尾数”,这种定价形式
可以让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产生心理促进,并且让他们觉得自己购买价格低廉而又有优惠,从而达到提高消费的目的。
另一方面,涉及到价格表现,也就是在实际价格固定的情况下,以不同方式展示商品,来让消费者产生更好的购买感觉。
比如,当你在商场里看到一件衣服,原价100元,但是
它写着在限时折扣活动下,这件衣服只要6折,那么就会有购买欲望,而原价100元就变
成了只要60元,这也是心理定价策略,而不是原价60元。
心理定价在现代市场营销中正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够很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增加
营销的效果,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从而提高公司的销售量以及总体价值。
心理营销定价策略的优缺点
心理营销定价策略的优缺点心理营销定价策略是一种通过调控价格和使用心理学原理来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策略。
这种策略通常利用消费者的认知和情感反应,以达到提高销售量和利润的目的。
然而,这种定价策略也存在一些优点和缺点。
首先,心理营销定价策略的优点之一是可以提高产品或服务的感知价值。
通过精心设计的价格策略,可以让消费者觉得他们得到了比实际价格更高的价值。
例如,采用折扣、促销活动或限时优惠等策略,可以创造一种紧迫感和稀缺性,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其次,心理营销定价策略可以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和满意度。
例如,设置多个价格选项让消费者做出选择,可以增加他们对购买决策的参与感和满足感。
此外,采用透明的定价策略,如提供明确的价格标示和支付方式,可以建立信任和透明度,提高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满意度。
此外,心理营销定价策略还有助于提高产品或服务的市场竞争力。
通过差异化的定价策略,企业可以与竞争对手区分开来,塑造独特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地位。
例如,采用高价策略可以使产品被视为高端商品,从而吸引更有钱的消费者群体。
然而,心理营销定价策略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过度依赖心理营销策略可能导致消费者对企业不信任。
如果消费者发现企业采用虚假的折扣或误导性的定价策略,他们可能会对企业产生负面印象并选择其他竞争对手。
其次,心理营销定价策略可能会导致利润下降。
长期以来,企业依赖于折扣和促销活动可能使消费者变得对正价产品不感兴趣,因为他们期待着下一次的折扣或促销。
这可能导致企业的盈利能力受到损害。
此外,心理营销定价策略也可能引发消费者的不满和抱怨。
如果消费者发现产品或服务的实际价值与其预期不符,他们可能会产生不满或投诉。
这可能对企业的声誉和品牌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总的来说,心理营销定价策略在提高感知价值、购买意愿和市场竞争力方面具有优势。
然而,企业在使用这种策略时应避免虚假宣传和误导性行为,同时注意保持长期盈利能力和消费者满意度。
浅谈心理定价策略的利弊
浅谈心理定价策略的利弊摘要:在市场竞争中,价格占有者决定性的作用。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本文将主要对心理定价策略进行阐述,并分析心理定价策略所包含的尾数定价策略、整数定价策略、声望定价策略、习惯定价策略四种策略存在的利弊,若企业谨慎的应用每一种定价策略,便能够为企业带来最大的利润,扩大品牌市场覆盖面,增强品牌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心理定价策略;利弊;企业竞争心理定价策略是根据消费者的购买心理来制定价格,这四种定价方式针对不同的市场和不同的品牌定位,主要在零售业应用广泛。
企业的本质是盈利,而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在盈利的同时也是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通过合理的定价,能够培养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偏爱和忠诚,从而扩大了产品的销售渠道,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获得更多的利润。
一、心理定价策略存在的益处1.尾数定价策略尾数定价也被称作零头定价法或缺额定价法,也就是在给产品定价时侯,以一个零头结尾的非整数,大部分情况下是以“9”结尾。
使用尾数定价策略的过程中,首先是能够让消费者产生“价格是经过精确计算,自己不会吃亏”的内心感受,同时保证商品的价格停留在稍低一级的档次里,有助于消费者萌生产品相对便宜的感觉。
其次,许多产品的成本达不到整数,使用尾数定价法可以更好的区分产品的层次和质量,有助于消费者在心中对产品形成信任感。
2.整数定价策略这种定价方式与尾数定价法刚好相反,是指企业有意将价格定为整数。
整数定价法能够有效的解决尾数定价法存在的问题,也就是使找零更加方便,但企业使用这样的定价方式大多用来彰显产品具有一定的质量,高档产品使用整数定价的情况较多。
针对于有能力购买高档产品的消费者来说,产品的质量是甄选的首要要求之一,而企业在保证质量的同时,运用整数定价法,能够与尾数定价法形成对比,从而形成质量档次的对比,同时满足高档产品消费者的精神追求。
3.声望定价策略在通常情况下,物美价廉是商品赢得顾客的重要保证。
不过,对于某些特殊商品来说,价廉未必有销路,采取高价销售的声望定价策略反而能在商战中打开局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心理定价策略
廊坊职业技术学院邢同喜王海军
摘要:定价是市场营销4P组合的组成部分,是企业营销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而心理定价策略是定价策略中的重要内容。
本文对常用
的心理定价策略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分析。
关键词:消费者心理定价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00(2010)09(b)-045-02
定价是市场营销4P组合的组成部分,是企业重要的营销手段
之一。
定价策略包括新产品定价策略、产品生命周期定价策略、折扣
定价策略、地理定价策略、产品组合定价策略和心理定价策略等,
在诸多的定价策略当中,心理定价策略是重中之重。
市场营销学的
核心是以消费者的需求为中心,因此基于消费者心理的心理定价
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心理定价策略是利用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的心理特点来设计
价格,有意识地将价格定高些或低些,以满足消费者心理的需求,
通过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偏爱和忠诚,来扩大销售,获得最大利
益。
不是传统的仅仅从产品的成本角度考虑定价,而是更多地从消
费者的角度出发,不仅仅针对物,更主要的是针对人——消费者。
常
用的心理定价策略主要有同价定价策略、分割定价策略、声望定价
策略、尾数定价策略、吉祥数定价策略、招徕定价策略等。
1同价定价策略
这一定价策略主要应用于零售企业。
零售企业出售的商品种
类繁多,价格当然也纷乱得很,这给营业员和顾客都带来不小的麻
烦。
同价定价策略是指零售企业把价格相差不大的商品,制定成统
一的价格,以简化定价,或者是以一定的价格为标准,去包装商品,
然后以统一的价格出售。
例如5元店、10元店、百元服装店或大型商场里二百元服装专柜等。
菜贩卖菜不是论斤卖,而是先包装好,一
元一捆小葱,五元一塑料兜西红柿,这也属于同价定价策略,此策略
尤其适用于男性顾客。
女性顾客往往把上街逛商店当作一种休闲
活动,一种享受,经常乐此不疲。
而男人相反,往往把上街购物看成负担,他们追求简单化,一般不喜欢讨价还价。
讨价还价会让其觉
得没有脸面,因为传统观念要求男人要大度,不要斤斤计较,因此,
统一简单的价格非常适合男性,同价定价策略对男性颇为有效。
2 分割定价策略
分割定价策略是指用较小的单位定价或计算价格。
如茶叶用
两标价,不用斤。
购买人寿保险每年交费两千元,顾客一下子拿出来是一个负担,心理不容易接受,推销员可以把一年两千元换算成平
均一天几块钱,不过是一包香烟的价钱,以便使消费者在心理上容
易接受。
3 声望定价策略
声望定价策略是指利用商品的高知名度或者独特的品质(即
声望)制定一个很高的价格。
如某市各大医院的挂号费一般为1元
至5元,而一著名中医的挂号费是20元,而且需要早上早起去排队。
劳斯莱斯汽车不仅价格高,而且产量低,当年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
尔想买一辆金黄色的劳斯莱斯,结果未能如愿。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医生的高额挂号费不仅不会影响就诊病人的数量,反而成为一
种有效的广告,它向消费者表明这位医生是著名的中医,他的身价高,身份特殊。
同理,劳斯莱斯汽车高昂的价格和商品的短缺,更进
一步加强了人们对这一品牌的渴望。
普通商品可以制定较低的价
格。
因为市场的一般规律是价格上涨,消费需求减少,价格下降,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