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及其检测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及其检测意义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
HBsAg是乙肝病毒外壳部分的蛋白质,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后,便在肝细胞内复制装配,其中外壳部分常有剩余,此剩物进入血液就形成HBsAg血症。由于HBsAg本身不是完整的乙肝病毒,不含核酸,也无DNA 聚合酶活力,故无传染性,但有抗原性。由于它常伴随乙肝病毒的存在,故已被定为现症HBV感染的指标之一。检测HBsAg有助于乙型肝炎的诊断。
在急性乙型肝炎,HBsAg常在感染乙肝病毒后6-12周出现,当氨基转移酶(ALT、AST)或胆红素开始上升时,HBsAg滴度达到高峰;当症状出现后HBsAg滴度开始下降,多在发病4-5个月内消失。由于HBsAg 是感染乙肝病毒后出现的第一个乙肝病毒标志物,故常用于急性乙型肝炎的早期诊断。
在乙型肝炎急性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后,仍持续阳性者,常提示肝炎慢性化。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有相当一部分HBsAg阳性的肝炎病人,其原先可能就有乙肝病毒感染,常表现为无症状带毒者,病情在不知不觉中进展,一旦出现症状,已是慢性乙型肝炎,甚至已是肝硬化了。
HBsAg是乙肝病毒感染的主要指标,但HBsAg阴性并不能排除乙型肝炎,约有5%的乙型肝炎病人出现HBsAg阴性。原因如下:1:急性乙型肝炎HBsAg阴性可能是抗HBs出现前的窗口期,即HBsAg消失,抗HBs尚未出现之际。2:乙肝病毒和丁肝病毒重叠感染,丁肝病毒大量复制,对HBsAg合成有抑制作用。3:乙肝病毒的S基因变异,不表达HBsAg。4:低水平的乙肝病毒感染,其HBsAg阴性是因为目前检测HBsAg 的方法还不够灵敏。另外,即使HBsAg阳性,亦需澄清是否有其他肝炎病毒的混合感染。因甲型和乙型、乙型和丙型、乙型和丁型以及乙型和戊型肝炎病毒均有双重感染。
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可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即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抗HBs可作为乙肝病毒既往感染的判断指标。抗HBs在感染乙肝病毒后4-5个月出现,多数病例随着它的出现HBsAg消失,也偶有HBsAg和抗HBs同时出现,或HBsAg消失而抗HBs仍阴性的“窗口”现象。抗HBs是保护性抗体,它的出现多数意味着乙肝病毒感染的恢复,并已产生免疫力。
临床上常遇到单项抗HBs阳性的情况,其出现原因及意义如下:
(1)正常人群有5%-10%的人仅检出单项抗HBs,其中大多数滴度较低,多由于非特异性反应反映所致,这种低滴度抗体不能防止乙肝病毒再感染,仍应作为乙肝疫苗接种的对象。少数滴度较高,对乙肝病毒具有免疫力。
(2)在注射乙肝疫苗或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后出现单纯抗HBs是正常现象。
(3)婴儿可出现一过性抗HBs阳性,这是因为少数人抗HBs可通过胎盘破损面或分娩过程母血污染而进入胎儿体内。但这种乙肝表面抗体持续时间短暂,仅为数周至数月。
乙肝病毒e抗原(HBeAg)
乙肝病毒e抗原(HBeAg)是乙肝病毒核心部分的可溶性蛋白,一般认为,HBeAg是病毒复制和具有传染性的指标。
在急性乙型肝炎发病早期HBsAg出现阳性后数日至2周,几乎所有病人血清都可检出HBeAg持续阳性,为时短暂,呈一过性,此时传染性最强,如HBeAg持续阳性,提示肝炎慢性化。
在慢性乙型肝炎,HBeAg可与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聚合酶(DNAP)同时存在,并与血中丹氏(Dane)颗粒密切相关。另外,HBeAg持续阳性,还是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期的标志。在HBsAg携带者中,HBeAg持续不消失,提示有肝损害。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HBeAg阴性,并不表示传染性就一定削弱或消失。最近研究表明,HBeAg阴性,甚至e抗体阳性病人中,有部分HBV DNA阳性,若采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检测HBV DNA,则阳性率最高。这是因为HBV前C基因突变,导致不能分泌HBeAg。
乙肝病毒e抗体(抗HBe)
最重要的是根据不同情况,理解抗HBe不同的临床意义。
(1)在急性乙型肝炎的恢复期,测到抗HBe常与抗HBs、抗HBc相伴,这种情况表明传染性相对减低,病情好转。
(2)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血清e抗原早期阴转,抗HBe早期阳转,多数也是预后好的指标,有的是抗病毒治疗的结果,常伴有ALT下降和肝炎活动减轻,乙肝病毒复制减少,但并不意味着完全停止。少数情况下,抗HBe阳性伴HBVDNA持续阳性,常提示乙肝病毒前C基因变异,HBeAg不能产生,病情较严重,病程进展迅速,有的可发展为暴发性肝衰竭,自然缓解率低。
(3)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血清e抗原早期阴转,抗HBe早期阳转,也是预后好的标志。30岁以下发生这种转换者极少发生肝硬化、肝癌。
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M型免疫球蛋白(抗HBc Ig M)
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是乙肝病毒核心抗原相应的抗体。多在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出现后4-10周,病人血清中可检出抗HBc。它不是保护性抗体,不能中和HBcAg。
在乙肝病毒感染急性期,HBsAg持续阳性期间,抗HBc滴度逐渐上升,在HBsAg滴度下降或消失时达高峰,在急性乙型肝炎恢复期逐渐下降。抗HBc在乙型肝炎病人的乙肝标志物中持续时间最长,大部分在感染5-6年后仍能查到,有的人可持续到感染后23年甚至终身。在慢性肝炎病人中,其阳性率达50%-70%,而且滴度高。因此,如抗HBc长期高滴度(>1:1000)表示乙肝病毒在肝内持续复制。
临床上常遇到单项抗HBc阳性的病例,分析如下:
(1)抗HBc试验的假阳性较多,可达20%以上。
(2)婴儿可出现一过性抗HBc阳性,因为抗HBc主要为分子质量相对较小的免疫球蛋白IgG,可通过胎盘传输给胎儿。
(3)成人中如检出单项抗HBc持续阳性。可能有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情况:1:感染后恢复。正常人群中有近10%的人检出单项抗HBc,其中一半属于既往感染乙肝病毒,目前已恢复。2:低水平复制的乙肝病毒携带者。骆抗先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15例单项抗HBc阳性慢性肝炎病人血清中的HBVDNA,结果14例阳性(93.3%)。这部分人属于HBsAg阴性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其HBsAg不能被检出,可能是其含量过低,不能用目前的方法检出;也可能是乙肝病毒发生变异,即S基因变异导致HBsAg不能表达
乙肝病毒前S抗原、前S抗体
乙肝病毒的S基因由S基因、前S1基因、前S2基因组成,分别编码S蛋白(HBsAg)、前S1蛋白(前S1抗原)、前S2蛋白(前S2抗原)。前S1及前S2抗原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前S1抗体(抗前S1)及前S2抗体(抗前S2)。
前S1抗原与前S2抗原出现在急性HBV感染的最早期,并与HBeAg与HBV DNA显著相关。可作为急性乙型肝炎早期感染标志,也是反映HBV复制的新指标。前S1片段(21-47肽)能和肝细胞结合,检测前S1还与HBV侵入肝细胞和感染有关。国外用此指标作为评估干扰素疗效的标志。前S2蛋白上具有多聚人血白蛋白受体(PHSA),前S2在HBV附着和侵入肝细胞机制上起重要作用,也可作HBV复制新指标。
抗前S是HBV感染过程最早出现的抗体。抗前S1具有清除病毒和阻止病毒侵入肝细胞作用,可作为预示病毒清除,疾病恢复指标:抗前S2出现与抗HBe相当一致,且和抗HBs出现正相关,其出现较早。因此可预示病毒清除和疾病预后的参考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