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科病人手术前后常规护理

合集下载

鼻科一般护理常规

鼻科一般护理常规

鼻科一般护理常规一、患者入院后送至指定床位休息,向患者介绍病区环境和有关制度。

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并通知有关医师。

二、病室内保持清洁、空气流通,根据病证性质调节相宜的温、湿度。

三、新入院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连续3日。

体温在37.5℃以上者,每日测4次;体温达39℃以上患者,每4小时测1次,待体温恢复正常3日后改为每日1次。

每日记录二便1次。

四、按医嘱进行分级护理。

五、24小时内留取三大常规标本送验。

六、经常巡视病房,及时了解患者的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情况,做好相应的护理。

七、严密观察患者的神志、面色、舌象、脉象、头痛的性质、部位,以及鼻液的色、质、量、气味的变化和鼻腔出血、破溃、嗅觉等情况。

八、按医瞩给予相应饮食,注意饮食宜忌。

九、按医嘱准确按时给药。

内服药应根据证型不同,在服药的时间、温度、方法上遵循中药服药原则;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和反应,做好记录。

十、手术患者,做好术前准备与术后护理。

十一、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十二、定期做好卫生宣教和出院指导。

眼科一般护理常规一、患者入院后,送至指定床位休息。

向患者介绍病区环境与有关制度,介绍主管的医师、护士。

二、病室内保持整洁、安静、空气流通、光线柔和偏暗,避免强光直射患眼及烟尘刺激,根据病证性质调节相宜的温湿度。

三、督促患者注意休息,指导并协助其安排好生活,做到起居有常。

眼睛应充分休息,忌看电视,少阅书报,尤应避免在强光或弱光下阅读。

必要时外出佩戴有色眼镜保护。

四、新入院患者每日3次测体温、脉搏、呼吸、连续3日。

体温在37.5℃以上者,每日测4次,体温达39℃以上者,每4小时测1次;待体温恢复正常3日后,改为每日1次。

每日记录二便1次。

五、按医嘱进行分级护理。

六、24小时内,留取三大常规标本送检。

七、经常巡视病房,及时了解患者的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情况,做好相应护理。

八。

按医嘱给予相应饮食,注意饮食宜忌。

鼻部手术护理常规

鼻部手术护理常规

鼻部手术护理常规
1、按耳鼻咽喉科疾病及其手术一般护理常规。

2、给予高蛋白、高热量、丰富维生素、无刺激、易流质或半流质,避免过烫、过硬食物,以免损伤黏膜。

3、患者可下床活动取半坐卧位。

4、完善专科检查,如鼻窦CT。

5、每日口腔护理2次,多次少量饮水,经口呼吸者用湿纱布盖于口部以防口干。

6、观察伤口渗血情况,观察填塞物有无松动或脱落到鼻咽部,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告知患者勿自行扯出鼻腔填塞纱条。

观察鼻腔分泌物的性质、量,了解局部有无出血。

7、术后48~72小时分次抽除鼻腔内纱条,纱条抽除后2小时内减少活动量,勿用力擤鼻涕或做剧烈运动,以防出血。

8、做好出院指导及健康教育:
(1)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2)指导正确擤鼻及鼻腔滴药,定期门诊复查。

(3)注意有无中耳炎,遵医嘱给予抗生素,以防继发中耳感染等并发症。

整鼻术前术后护理措施

整鼻术前术后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1. 心理护理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期望,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

与患者充分沟通,详细解释手术过程、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

2. 术前准备(1)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的全身状况,如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应请相关科室会诊,调整治疗方案。

(2)完善术前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胸部X光等,确保手术安全。

(3)术前1周停用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华法林等,防止术中出血。

(4)术前1天进行皮肤准备,清洁鼻腔,去除鼻腔内异物,避免术中感染。

(5)术前6小时禁食、禁水,以防术中呕吐。

3. 术前指导(1)告知患者手术时间、地点,要求患者按时到达。

(2)术前1小时,患者进入手术室,保持安静,避免紧张。

(3)术前进行必要的麻醉药物过敏试验。

二、术后护理1. 术后观察(1)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

(2)观察伤口有无出血、肿胀、感染等情况。

(3)注意观察鼻腔有无分泌物,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2. 术后体位术后患者应保持半坐卧位,头部抬高15-30度,减少头部充血,减轻鼻部肿胀。

3. 术后饮食(1)术后6小时内禁食,以防呕吐。

(2)术后6小时后,可给予流质、半流质饮食,如稀饭、面条等。

(3)术后1周内,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伤口。

4. 术后用药(1)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遵医嘱使用止痛药,缓解疼痛。

(3)遵医嘱使用止血药,预防出血。

5. 术后护理措施(1)保持鼻腔清洁,每日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避免分泌物堵塞。

(2)避免擤鼻涕,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3)避免剧烈运动、低头及打喷嚏等,防止纱条松动。

(4)术后1周内,避免接触水源,以免感染。

(5)定期复查,了解伤口愈合情况。

6. 术后康复指导(1)术后1周内,避免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

(2)术后1个月内,避免阳光暴晒,以免色素沉着。

(3)术后3个月内,避免戴眼镜、口罩等,以免压迫鼻部。

鼻部手术护理常规

鼻部手术护理常规

鼻部整形手术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患者的呼吸情况及血氧饱和度变化。

2、鼻腔渗血情况,鼻腔引流管或引流条是否通畅。

[术前护理]
1、按整形外科术前一般护理常规。

2、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

3、了解鼻腔有无疾病,检查鼻腔内有无息肉,鼻腔粘膜有无破损、溃烂、感染等,有异
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4、根据医嘱修剪鼻毛,清洁鼻腔内分泌物。

5、送入手术室前根据医嘱建立静脉通路,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术后护理]
1、按整形外科术后一般护理常规。

2、根据麻醉方式进行麻醉术后护理常规
3、鼻腔内棉球填塞者,鼓励其用口做深呼吸,嘱其勿用力咳嗽,口内痰液可轻咳出。

4、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遵医嘱给予吸氧,观察鼻腔的渗血情况,及时清除口、鼻腔内
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5、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以利于呼吸、促进引流和减轻局部肿胀。

6、遵医嘱给予抗炎、止血治疗,保持输液通畅。

7、鼻周进行间断冷敷,防止出血及减轻肿胀。

[健康指导]
1、禁烟、酒、辛辣刺激性食物,至拆线。

2、鼻外固定夹板及鼻腔内棉球不可自行取下,保持切口处清洁干燥,勿沾水至拆线后一
天。

3、术后前三日坚持冷敷,第四日开始温敷,促进肿胀消退。

4、不做擤鼻、捏鼻动作,一个月内勿戴框架眼镜
5、术后一月内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流涕现象,嘱患者勿紧张,会自行消退。

6、定期复查。

鼻科病人手术前后护理常规

鼻科病人手术前后护理常规

鼻科病人手术前后护理常规鼻科手术包括鼻内镜手术、上颌窦根治术、额窦根治术、鼻侧切开术、上颌骨截除术等。

虽然不同手术护理措施有所不同,但鼻科基本护理常规相似。

一、术前护理常规1、心理护理向病人介绍手术的目的和意义,说明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如何配合,术后的注意事项,使病人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减轻焦虑。

2、鼻部准备(1)剪去患侧鼻毛,男病人需理发,剃净胡须。

如果息肉或肿块过大,已长至鼻前庭,则不宜再剪鼻毛。

(2)检查病人有无感冒、鼻粘膜肿胀等炎症,如有应待炎症消失后手术。

3、一般准备准备好鼻部CT或X片。

二、术后护理常规1、局麻病人术后给予半卧位,利于鼻腔分泌物渗出引流,同时减轻头部充血。

2、全麻按全麻护理常规至病人清醒后,改为半卧位。

3、按医嘱及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4、注意观察鼻腔渗血情况,嘱病人如后鼻孔有血液流下,一定要吐出,以便观察出血量,并防止血液进入胃内,刺激胃黏膜引起恶心呕吐。

24小时内可用冰袋冷敷鼻部。

如出血较多,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必要时按医嘱使用止血药,床旁备好鼻止血包和插灯。

5、叮嘱病人不要用力咳嗽或打喷嚏,以免鼻腔内纱条松动或脱出而引起出血。

教会病人如果想打喷嚏,可以用手指按人中、作深呼吸或用舌头抵住硬腭以制止。

6、局麻病人术后2小时、全麻病人术后6小时可进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可少量多餐,保证营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7、鼻腔填塞纱条者,第二天开始滴液状石蜡以润滑纱条,便于抽取。

纱条抽尽后改用呋嘛滴鼻液滴鼻,防止出血并利用通气。

8、因鼻腔不能通气,病人需张口呼吸,口唇易干裂,所以要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无异味,防止口腔感染,促进食欲。

9、测量体温采用腋下测量法。

10、注意保护鼻部勿受外力碰撞,尤其是鼻部整形手术病人,防止出血和影响鼻部手术效果。

鼻内镜手术前后的护理

鼻内镜手术前后的护理

鼻内镜手术前后的护理鼻内镜手术一般作为治疗鼻部疾病的一种有效方法,例如鼻窦炎、鼻息肉等。

手术前后的护理非常关键,可以大大缩短恢复时间,提高手术效果。

下面介绍鼻内镜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

1.遵守饮食规定:手术前6小时不能进食,饮水也要在手术前2小时停止。

这样可以避免手术中呕吐,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2.注意个人卫生:手术前要洗澡,更换洁净衣服。

同时清洁鼻腔,避免手术时引发感染。

3.停用药物:手术前几天要停用血液稀释药,如阿司匹林和华法林等。

同时按照医生的规定停用其它的药物。

4.避免紧张:手术前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放松自己。

避免因为紧张而影响手术效果。

1.注意休息:手术后要保持半躺位休息,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

同时避免剧烈活动。

2.控制饮食:在手术后的几天内要吃软的、易消化的食物,同时要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3.避免鼻腔受刺激:手术后的几天内避免使用氧化物、纱布或其它药物来清洁鼻子。

同时避免外力的碰撞,保持耐心等待鼻腔的愈合。

4.注意药物使用:按照医生的嘱咐正确使用药物,如清洁剂、消炎药等。

5.注意防感染:与手术后一周内要避免水的接触。

同时避免接触他人的呼吸道分泌物,减少感染的可能性。

三、入住医院期间的护理1.注意环境卫生:尤其是手术后的几天内,要保持整洁、干燥的环境,以避免感染。

2.多喝水:手术后的几天内可以多喝水,有利于恢复。

3.注意休息:在医院期间要注意休息和睡眠。

不要过度疲劳,避免剧烈运动。

总之,鼻内镜手术的成功与否,与手术前后的护理有很大关系。

通过正确的护理,可以大大缩短鼻内镜手术的恢复时间,使手术效果更加显著。

耳、鼻、咽喉科手术前后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耳、鼻、咽喉科手术前后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耳、鼻、咽喉科手术前后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护理常规】1.术前(1)心理护理:向患者讲明手术情况,尤其面部畸形、肿瘤、气管切开等影响容貌和正常生理功能的患者,要做好心理护理,解除其思想顾虑。

(2)完善术前各项检查。

(3)术前训练:①训练卧位使用便器排尿、排便;②呼吸功能训练,深呼吸及有效咳嗽,以促进痰液排出,减少肺部并发症。

(4)术前准备:①皮肤护理,备皮范围应根据手术部位、手术入路的不同而选择;②根据医嘱做抗生素皮试、交叉配血;③术前禁饮、禁食8h。

(5)手术日晨准备:测量生命体征,检查手术区皮肤准备情况,更换清洁病员服,取下活动性义齿、眼镜、首饰等物品,贵重物品交其家属保管,不化妆,去手术室前,嘱患者排空膀胱。

须留置胃管的,遵医嘱给予术前插胃管。

按手术需要将病历、术中用药、X线片等带入手术室,与手术室人员进行核对交接。

(6)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根据手术种类准备好麻醉床、输液架、氧气、吸引器、全身麻醉盒等。

2.术后(1)术后体位:根据手术种类给予正确的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吐出或吸出呼吸道及口内分泌物、呕吐物,如有舌后坠,轻托下颌向前或用舌钳或插入通气道,注意观察有无呼吸道梗阻或窒息等意外。

(2)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至平稳,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5L/min,并及时测量生命体征。

(3)伤口护理注意观察切口有无出血及局部敷料加压情况。

如出血较多,立即通知医师。

切口疼痛,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药或镇痛药。

(4)管路护理:妥善安置输液管路、尿管及引流管,保持输液及引流通畅。

(5)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①出血:观察切口渗血及引流液的颜色、量,若引流液为鲜红色且引流量增加,应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②切口感染:观察体温变化,保持敷料干燥,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③肺不张、肺炎:鼓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协助患者翻身、叩背,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利于痰液咳出。

④泌尿系统感染:留置导尿期间,做好会阴护理,鼓励患者多饮水,必要时抬高床头。

耳鼻喉科手术一般护理常规

耳鼻喉科手术一般护理常规

耳鼻喉科手术一般护理常规【手术前护理常规】1、术前做好心理护理,与患者沟通交流,介绍手术及麻醉方式、注意事项,过度紧张者,遵医嘱给予镇静药。

2、术前8 小时禁食、2 小时禁饮。

3、术前测量生命体征并记录,有异常报告医师。

4、做好术前准备:术前一日剃须、洗头、剪指(趾)甲、沐浴及更换清洁衣裤,做药物过敏试验、必要时备血、剪鼻毛;女患者询问月经史、去除指(趾)甲油。

手术日按要求备皮、植皮者行供皮区皮肤准备;穿手术衣裤,遵医嘱准备术前用药。

5、喉部手术者指导患者以手势代替语言或准备写字板、纸笔,以利交流。

6、指导患者预防咳嗽和打喷嚏的方法。

7、送手术室前核对腕带、手术部位,排空大、小便;取下义齿、牙托及个人饰物,备好病历、术前用药及影像资料随患者一同带入手术室。

8、根据麻醉及手术方式准备床单位及用物如氧气、心电监护、吸引器等。

【手术后护理常规】1、根据手术及麻醉要求取不同体位:鼻部手术者取半坐卧位;耳部手术者取平卧位或健侧卧位;全身麻醉者按全麻术后护理。

2、了解手术情况,按时巡视患者,密切观察病情。

出现呕吐、出血、呼吸困难等不适报告医师并协助处理。

3、做好伤口局部护理和口腔护理;指导并协助滴鼻剂滴鼻、喉片含服、含漱口剂含漱等;气管切开者按气切管切开术后护理常规,保持气管套管通畅。

4、动态了解病情,准确执行医嘱。

5、饮食与活动:术后鼓励多活动,当天床上活动,次日下床行走,每天三次,每次30min。

术后全麻完全清醒2 小时进温水无呛咳后可根据医嘱饮食种类进食。

鼻部手术者由半流质饮食过度到普食,禁辛辣、过烫食物;扁桃体手术 2 小时后可进冷流质,后视情况改半流质和软食,以后过度到普食,7~10 天内不宜吃硬食和油炸食物,术后第 2 天鼓励患者多说话、漱口、防止伤口粘连、瘢痕挛缩及后遗咽异感症等。

【实用】-鼻科病人手术前后常规护理护理常规

【实用】-鼻科病人手术前后常规护理护理常规

鼻科病人手术前后常规护理鼻科手术包括鼻内镜手术、上颌窦根治术、颌窦根治术、鼻侧切开术、上颌骨截除术等。

手术前后常规护理如下:1.术前常规护理1.1 心理护理向病人介绍手术的目的和意义,说明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如何配合,术后的注意事项,使病人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减轻焦虑。

1.2 鼻部准备1.2.1 剪去患侧鼻毛,男病人需理发,剃净胡须。

如果息肉或肿块过大,已长至鼻前庭,则不宜在剪鼻毛。

1.2.2 检查病人有无感冒、鼻黏膜肿胀等急性炎症,如有应待炎症消退后手术。

1.3 一般准备准备好鼻部CT或X光片,其余同“耳科病人术前一般准备”。

2.术后常规护理2.1 局麻病人术后给予半卧位,利于鼻腔分泌物渗出物引流,同时减轻头部充血。

2.2 全麻按全麻护理常规至病人清醒后,改为半卧位。

2.3 按医嘱及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冒。

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2.4 注意观察鼻腔渗血情况,嘱病人如后鼻孔有血液流下,一定要吐出,以便观察出血量,并防止血液进入胃内,刺激胃黏膜引起恶心呕吐。

24小时内可用冰袋冷敷鼻部。

如出血较多,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必要时按医嘱使用止血药,床旁备好鼻止血包和插灯。

2.5 叮嘱病人不要用力咳嗽或打喷嚏,以免鼻腔内纱条松动或脱出而引起出血。

教会病人如果想打喷嚏,可用手指按人中、作深呼吸或用舌尖抵住硬腭以制止。

2.6 局麻病人术后2小时、全麻病人清醒后3小时可进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可少量多餐,保证营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2.7 鼻腔填塞纱条者,第二天开始滴石蜡油以润滑纱条,便于抽取。

纱条抽尽后根据医嘱改用呋麻滴鼻,防止出血并利于通气。

填塞物如为膨胀海绵,填塞期间不使用滴鼻剂,填塞物24小时后开始抽取,填塞物完全取出后根据医嘱使用滴鼻液。

2.8 因鼻腔不能通气,病人需张口呼吸,口唇易干裂,所以要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无异味,防止口腔感染,促进食欲。

2.9 测量口温改为测量腋温。

2.10 注意保护鼻部勿受外力碰撞,尤其是鼻部整形手术病人,防止出血和影响鼻部手术效果。

耳鼻咽喉科患者手术前术后常规护理

耳鼻咽喉科患者手术前术后常规护理
• 护理措施 (1)一般准备:
1、术前沐浴、剪指(趾)甲,做好个人卫生 2、充足睡眠 3、定血型和交叉配血 4、做抗生素皮试,术前用药 5、全麻者禁食禁水8小时,局麻者术前可进少量干食 6、有上呼吸道感染者和女患者月经来潮,暂缓手术
《》教学课件
一、耳鼻咽喉科患者手术前常规护
• 护理措施化脓性中耳炎耳内有脓者,遵医嘱予3%过氧化氢溶液清 洗外耳道脓液,滴入抗生素滴耳液,每日3~4次,初步清洁耳道;
2、术前剃除患侧耳廓周围头发,一般耳部手术剃除5~6cm,侧 颅底手术剃去9~10cm,前颅底手术应将头发剃光,清洁耳廓及
周围皮肤,女患者除按要求备皮外,将头发梳理整齐结成发辫, 需植皮取脂肪者,应备皮,备皮部位多为腹部或大腿。
《》教学课件
二、耳鼻咽喉科患者手术后常规 护理
(二)鼻科患者术后护理措施
1、体位 局麻者半卧位,全麻按全麻护理常规至患者清醒 后,改为半卧位。 2 、观察鼻腔渗血 及时吐出血液,以免引起恶心呕吐。如 出血较多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床旁备好负压吸引装置,以 备急用。 3、饮食护理 局麻者术后2H、全麻者术后6H可进温、凉的 流质或半流质。 4、口腔护理 预防口腔感染。 5、鼻腔护理 鼻腔填塞纱条者,第二天开始滴液状石蜡, 纱条取出后遵医嘱给1%麻黄碱滴鼻液滴鼻或鼻腔喷雾 6、预防感染。
《》教学课件
一、耳鼻咽喉科患者手术前常规护 理
(3)鼻部准备:
①剪去患侧鼻毛,男患者需理发,剃净胡须。 ②术前进行鼻腔冲洗,上颌窦手术前1天行上颌窦穿刺冲洗。术前1-2天可
给予复方硼砂溶液漱口; ③检查有无感冒、鼻黏膜肿胀等炎症,待炎症消失后手术。
(4)咽喉部准备:
①做好口腔护理:可用l:5000的呋喃西林漱口液漱口,防止口腔感染 ②局麻者:咽部手术术晨可进少量干食,喉部手术前至少禁食6H ③手术当日摘除活动义齿; ④咽喉部或口腔有炎症者,应先控制炎症,再行手术。

耳鼻喉科护理常规

耳鼻喉科护理常规

鼻息肉鼻息肉是常见鼻病,好发于鼻腔外侧壁,特别是前筛区。

单侧或双侧发病。

(一)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消除病人紧张、恐惧心理,树立对手术的信心。

(2)饮食与休息:禁烟酒,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保证充足的睡眠。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避免受凉。

(3)完善各项术前准备、备皮,遵医嘱术前半小时用药。

(二)术后护理(1)体位:术后取半卧位,有利于引流,改善呼吸。

(2)保持口腔清洁:用朵贝氏液每日含漱数次。

嘱病人多饮水,口唇干裂者可涂石蜡油。

(3)面部肿胀明显者,早期(术后24h内)给予冷敷,可止痛止血。

后期(术后2~4h)热敷,可促进吸收。

伤口疼痛者可遵医嘱使用镇痛剂。

(4)鼻腔纱条抽净后,应按时滴药,避免用力擤鼻。

(5)进食半流质或普食。

(6)术后嘱病人勿打喷嚏,必要时深呼吸以免引起伤口出血。

鼻骨骨折鼻骨位于梨状孔的上方,与周围诸骨连接,受暴力作用易发生骨折。

(一)术前护理(1)体位:取半卧位,可以减轻局部肿胀及便于吐出分泌物。

如有头昏或虚脱者。

则改平卧位。

(2)观察鼻出血的情况,疼痛时给予镇痛剂。

(3)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遵医嘱给予足量抗生素以预防感染。

(4)饮食护理:进半流质饮食或软食。

(二)术后护理(1)同鼻部术后常规护理。

(2)严密观察病情及体温变化,术后如出现剧烈疼痛、恶心、呕吐等脑膜刺激症状时应立即报告医生采取相应措施。

(3)勿触动鼻部,勿用力擤鼻,尽量避免打喷嚏,以免鼻腔填塞砂条松动或脱出。

从后鼻孔脱出的填塞纱条,可沿软胯缘剪断,切勿随意拉出。

鼻腔填充纱条一般于术后20~48h取出。

取出后24h内应安静休息,勿擤鼻涕,可用1%麻黄碱或薄荷油滴鼻,每日3~4次。

前庭囊肿前庭囊肿是位于鼻前庭底部皮肤下,梨状孔的前上方,上颌骨牙槽突浅面软组织内的囊性肿块。

(一)囊肿小无症状者,可暂观察。

(二)面部畸形或有反复感染史者,应予切除。

术前、术后护理与鼻息肉护理常规相同。

急性鼻窦炎急性鼻窦炎多继发于急性鼻炎。

鼻部手术护理常规

鼻部手术护理常规

鼻部手术护理常规【观察要点】1、评估鼻部症状及功能。

2、观察鼻腔渗血情况。

3、评估疼痛的程度。

【护理措施】术前护理1、耳鼻咽喉科术前护理,如剪鼻毛、剃胡须,冲洗鼻腔,清洁鼻孔及面部。

2、局部麻醉术前可少许进食;全身麻醉患者术前8-10小时禁食。

3、遵医嘱术前半小时给予镇静剂、止血剂。

4、术前做药物皮肤试验,必要时查血型、备血。

5、根据医嘱术前给1%麻黄素或复方薄荷油滴鼻。

术后护理1、按耳鼻咽喉科术后护理常规。

全身麻醉患者按全身麻醉术后护理常规护理。

2、取半卧位,以减轻头部充血,有利于分泌物排出。

3、酌情给半流质饮食或软食。

4、如患者自觉咽部有异物感,填塞物从鼻后孔脱出,切忌自行拉出,应通知医生。

5、术后指导患者抑制打喷嚏的方法,采用张口呼吸或压人中穴或用舌尖抵住硬腭,必要时遵医嘱予药物抗过敏。

6、鼻腔不通气张口呼吸时,可用湿纱布覆盖在患者口唇,用润滑油涂口唇,保持口腔湿润。

7、观察鼻部伤口渗血情况,必要时在额部及鼻部冰敷,有利于止血、止痛的作用。

渗血多时应报告医生。

8、术后48小时取出鼻腔填塞物,取出后24小时内应卧床休息。

如继续出血,继续填塞。

鼻腔填塞物取完,应行鼻腔冲洗。

9、监测体温、脉搏、呼吸的变化,做好生活护理。

10、疼痛时遵医嘱给予止痛药。

11、取出纱条后用1%麻黄素、复方薄荷油滴鼻,每日三次。

【健康教育】1、预防感冒,注意保暖。

2、做好解释工作,解除顾虑,并交代手术前后注意事项及配合方法。

3、向患者解释:术后鼻腔要填纱条止血,会引起面部肿胀、头痛、口干等症状。

术后忌打喷嚏,忌用力擤鼻,忌将填塞纱条自己抽出。

4、解释鼻腔冲洗的重要性。

5、出院后定期门诊随访。

鼻科手术病人的护理

鼻科手术病人的护理

鼻科手术病人的护理【概念】鼻科手术常分为鼻内窥镜手术和非鼻内窥镜手术。

前者指借助鼻内窥镜开展一系列鼻腔鼻窦炎症、息肉及肿瘤的手术;而后者指经面部切口或唇龈进路而行的鼻面部骨质增生异常或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切除等。

除手术措施有所不同,鼻科的手术护理常规有着相似处。

【术前护理常规】1、心理护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的向患者介绍手术的目的方法,说明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如何配合、术后的注意事项,使患者做好思想准备,减轻顾虑。

2、一般准备(1)术前常规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出凝血试验、心电图检查、胸片等是否正常,患者有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肺功能异常等全身疾病,排除手术禁忌症以保证手术安全。

(2)预计术中出血多的患者,提前做好备血输血准备。

(3)指导患者做好个人卫生:术前洗澡理发剃须等,防止感冒。

(4)鼻腔备皮:剪除手术鼻腔鼻毛。

(5)局麻患者术晨可进食少量干食,全麻患者术前需禁食水8小时。

术前晚安静休息,必要时可服镇静剂以保睡眠质量。

(6)完善术前准备:更换衣服,取出金属饰物和义齿,遵医嘱术前用药。

如有呼吸道感染、女患者月经来潮则暂停手术。

【术后护理常规】1、全麻患者按全麻术后护理常规护理患者至清醒。

2、局麻患者及全麻手术6小时后均给予半卧位,可减轻头部充血,利于鼻腔分泌物渗出物引流。

3、观察鼻腔渗血情况,嘱患者如有血液流下一定要吐出防止血液进入胃内,引起恶心呕吐。

24小时内科用冰袋冷敷鼻部以止痛止血。

观察出血量,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医生治疗。

4、避免鼻腔内纱条松动或脱出而引起出血。

嘱患者勿用力咳嗽,弯腰低头或打喷嚏,如想打喷嚏可用手指按人中做深呼吸或用舌尖抵住硬腭以制止。

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5、按医嘱正确用药(1)及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术后疼痛严重者给予止痛剂。

(3)使用止血药。

6、饮食护理:全麻术后6小时,局麻术后2小时可进温凉流食或半流质软食。

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清淡为宜。

鼻部手术的护理常规

鼻部手术的护理常规

鼻部手术的护理一、术前护理(一)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有无急性鼻窦炎反复发作史、慢性炎症性疾病、外伤史,鼻腔内有无肿瘤或异物压迫、发育异常、呼吸道和皮肤变应性疾病史等。

2、评估患者有无精神不振、头昏易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

3、评估患者有无鼻塞、流涕、鼻出血,鼻外形改变、头痛、听力下降、嗅觉障碍、视功能障碍等。

4、了解患者辅助检查结果:鼻镜检查、CT、MRI等。

(二)护理措施1、心理护理介绍疾病有关知识,安慰和鼓励患者,减轻或消除其焦虑、恐惧的心理。

2、饮食护理指导高蛋白、高维生素、富营养、易消化的食物。

全麻者按医嘱禁食禁饮。

3、做好手术前准备,剃须、剪鼻毛,教会正确的洗鼻方法。

(三)健康指导要点1、告知患者术前注意事项、手术名称、手术方式、麻醉方式,术前、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及配合方法。

2、指导患者术晨排空二便,摘掉假牙、首饰。

(四)注意事项I、加强营养,保证休息。

2、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二、术后护理(一)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有无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等脑膜刺激征,眼眶有无青紫、眼睑有无充血、水肿,有无视力障碍或眼球运动障碍,评估有无脑脊液漏、颅内感染和球后视神经炎等并发症。

2、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鼻腔填塞、渗血情况。

(二)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1)体位护理:全麻未清醒前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清醒后逐步抬高床头,6小时后取半卧位。

(2)心理护理:介绍疾病有关知识,告知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消除术后恐惧的心理。

(3)饮食护理:遵医嘱予相应饮食,食物不可过热。

注意口腔清洁。

2、病情观察:观察体温及病情变化,有无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等表现,鼻腔内有无分泌物流出,有无视力障碍或眼球运动障碍、颅内感染和球后视神经炎等并发症。

3、症状护理(1)疼痛:安慰解释,嘱患者张口呼吸,多次少量喝水以减轻口、咽部干燥。

鼻额部行冷敷,必要时用止痛药。

(2)鼻出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鼻腔渗血情况,嘱患者让分泌物流出勿咽下,以便观察出血量。

鼻科手术术后护理措施

鼻科手术术后护理措施

一、术前准备1. 了解患者病史,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确保患者具备手术条件。

2. 向患者讲解手术过程、术后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情绪。

3. 做好术前皮肤准备,预防感染。

4. 完成各项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等。

5. 术前6小时禁食、禁水,以防术中发生呕吐、窒息。

二、术后护理1. 术后体位(1)术后取半卧位,头部抬高15-30度,以利于呼吸道通畅,减轻头部充血。

(2)避免头部剧烈转动,防止鼻腔出血。

2. 术后观察(1)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血压、脉搏、呼吸等,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2)观察患者鼻腔出血情况,若出血较多,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3)观察患者有无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3. 术后用药(1)按时给予患者抗生素、止痛药等,预防感染和减轻疼痛。

(2)根据医嘱给予激素类药物,减轻术后反应。

4. 鼻腔护理(1)术后第1-2天,每日给予鼻腔冲洗,冲洗液可用生理盐水或抗生素溶液。

(2)保持鼻腔清洁,避免感染。

(3)避免用力擤鼻涕,以免造成鼻腔出血。

5. 饮食护理(1)术后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术后反应。

(2)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6. 术后活动(1)术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活动,以免影响手术部位愈合。

(2)术后1-2周,可适当进行散步等轻体力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7. 术后复查(1)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分别进行复查,观察手术部位愈合情况。

(2)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8. 心理护理(1)术后患者可能出现焦虑、紧张等心理反应,护理人员应关心、体贴患者,给予心理支持。

(2)讲解术后注意事项,提高患者对术后恢复的信心。

三、术后并发症的护理1. 鼻腔出血:保持鼻腔清洁,避免用力擤鼻涕,必要时给予止血药物。

2. 感染:按时给予抗生素治疗,保持鼻腔清洁,避免感染。

3. 鼻腔粘连:术后1周开始,每日进行鼻腔扩张,防止鼻腔粘连。

4. 头痛:给予止痛药物,保持室内安静、舒适,避免头部剧烈转动。

鼻科疾病护理常规

鼻科疾病护理常规

鼻科疾病护理常规一、鼻内镜手术一般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评估和观察要点(1)病情评估:评估患者的鼻腔及鼻窦的情况,包括鼻堵、流涕、头痛等症状;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原发病治疗用药情况、既往病史以及全身有无合并症等;了解患者饮食、二便及睡眠情况。

(2)安全评估:评估患者有无嗅觉障碍、头晕等症状,评估患者年龄、精神状况及自理能力。

(3)疾病认知:了解患者及家属对疾病和手术的认知程度,评估患者及家属的配合程度。

(4)心理状况:了解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状态。

2、护理要点(1)术前检查:1)常规检查:血、尿常规,生化全项,APTT+PT,HBsAg,HIV,HCV,梅毒抗体,心电图,胸部X光片。

2)专科检查:影像学检查:鼻窦CT、鼻窦MRI。

鼻专科检查:包括皮肤过敏试验、过敏原总IgE检测和过筛试验、鼻腔分泌物细胞涂片、血清Th1和Th2检测、呼吸道NO检测。

鼻功能检查:包括鼻阻力、鼻声反射、嗅功能。

3)注意事项: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术前检查的目的、方法,积极协助其完成各项检查;告知患者静脉抽血前需要禁食水6小时以上;留取尿标本时,应取晨起、空腹、首次、中段尿液。

做鼻专科检查前要告知患者检查前两天禁止使用抗过敏及抗组胺类鼻喷药物,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2)术前准备:1)呼吸道:保暖,预防感冒,必要时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2)胃肠道:全麻手术需禁食、水6-8小时,防止全身麻醉所导致的吸入性肺炎、窒息等。

3)过敏试验:询问患者过敏史,遵医嘱做抗生素皮肤过敏试验,记录结果。

皮敏试验阳性者,应在病历、床头卡和患者一览表名牌上注明,并及时通知医生。

4)皮肤准备:术前一日由责任护士应根据医嘱为患者备鼻毛,备皮范围为双侧鼻腔,为手术做准备。

5)个人卫生:保持口腔清洁,术前一日给予漱口水漱口、沐浴、剪指(趾)甲,保持全身清洁,男性患者剃净胡须。

6)睡眠:创造良好环境,保证充足的睡眠,必要时,遵医嘱于术前晚给予口服镇静剂。

7)术晨准备:嘱患者取下假牙、眼镜、角膜接触镜,将首饰及贵重物品交予家属妥善保存,入手术室前应排空二便。

简述鼻科手术后护理常规

简述鼻科手术后护理常规

简述鼻科手术后护理常规
鼻科手术后护理常规
1. 病情观察:术后返回病房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伤口敷料渗血情况,注意鼻腔填塞物是否脱落,如出现大量出血,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2. 体位护理:全麻清醒后,患者可取半卧位,以减轻头部静脉回流,有利于颅内静脉血流出,降低颅内压,有利于鼻腔填塞物固定,防止出血。

3. 饮食护理:术后6小时内可进温凉、流食,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以免引起创面出血。

4. 疼痛护理:术后当天可出现患侧头痛,嘱病人深呼吸,全身放松,遵医嘱给予止痛剂。

5. 口腔护理:术后当日给予口腔护理2次,保持口腔清洁,减少口腔细菌生长,预防伤口感染。

6. 鼻腔护理:术后当日给予鼻腔冲洗2次,保持鼻腔清洁,改善鼻腔引流。

7. 呼吸道护理:全麻清醒后,生命体征平稳,如无呼吸困难可给予半卧位,鼓励患者咳嗽、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8. 及时发现并发症:如发现有脑脊液鼻漏者,嘱患者取头高位,避免擤鼻涕及剧烈咳嗽,如出现高热不退、剧烈头痛伴呕吐、颈强直
等颅高压症状时,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9. 出院指导:注意休息,加强营养,进食高蛋白、低脂肪、高维生素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摒气等动作,出院后1周内避免剧烈运动。

鼻部修复术护理

鼻部修复术护理

鼻部修复术护理
一、术前准备
1、了解患者有无上呼吸道感染及鼻腔炎症等。

2、术前3d用呋喃西林麻黄素滴鼻减少鼻腔内分泌物,清洁鼻腔。

3、术前剪鼻毛,全鼻再造采用额部皮瓣或前臂皮瓣,应剃额上6cm头发,前臂备皮从指端到肘上10cm,剪指甲,鼻翼缺损取耳部皮肤,备环耳10cm剃毛发。

二、术后护理
1、严密观察皮瓣血液循环及出血情况,尤其注意鼻尖和鼻小柱处的血液循环。

2、随时注意皮瓣或皮管蒂部受压、扭转及血肿情况。

3、抬高床头,鼻手术后面部肿胀双眼更为明显,用生理盐水棉签擦洗分泌物后滴眼药水。

4.保持鼻周围清洁,随时擦去血痂和分泌物,鼻孔用橡皮管支撑,应每日用消毒盐水清洗后用油纱布包裹置人鼻孔。

三、健康指导
保持鼻腔清洁,每日清洗,支撑物坚持使用3—6月,防止鼻孔收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鼻科病人手术前后常规护理
鼻科手术包括鼻内镜手术、上颌窦根治术、颌窦根治术、鼻侧切开术、上颌骨截除术等。

手术前后常规护理如下:
1.术前常规护理
1.1心理护理向病人介绍手术的目的和意义,说明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如何配合,术后的注意事项,使病人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减轻焦虑。

1.2鼻部准备
1.2.1剪去患侧鼻毛,男病人需理发,剃净胡须。

如果息肉或肿块过大,已长至鼻前庭,则不宜在剪鼻毛。

1.2.2检查病人有无感冒、鼻黏膜肿胀等急性炎症,如有应待炎症消退后手术。

1.3一般准备准备好鼻部CT或X光片,其余同“耳科病人术前一般准备”。

2.术后常规护理
2.1局麻病人术后给予半卧位,利于鼻腔分泌物渗出物引流,同时减轻头部充血。

2.2全麻按全麻护理常规至病人清醒后,改为半卧位。

2.3按医嘱及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冒。

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2.4注意观察鼻腔渗血情况,嘱病人如后鼻孔有血液流下,一定要吐出,以便观察出血量,并防止血液进入胃内,刺激胃黏膜引起恶心呕吐。

24小时内可用冰袋冷敷鼻部。

如出血较多,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必要时按医嘱使用止血药,床旁备好鼻止血包和插灯。

2.5叮嘱病人不要用力咳嗽或打喷嚏,以免鼻腔内纱条松动或脱出而引起出血。

教会病人如果想打喷嚏,可用手指按人中、作深呼吸或用舌尖抵住硬腭以制止。

2.6局麻病人术后2小时、全麻病人清醒后3小时可进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可少量多餐,保证营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2.7鼻腔填塞纱条者,第二天开始滴石蜡油以润滑纱条,便于抽取。

纱条抽尽后根据医嘱改用呋麻滴鼻,防止出血并利于通气。

填塞物如为膨胀海绵,填塞期间不使用滴鼻剂,填塞物24小时后开始抽取,填塞物完全取出后根据医嘱
使用滴鼻液。

2.8因鼻腔不能通气,病人需张口呼吸,口唇易干裂,所以要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无异味,防止口腔感染,促进食欲。

2.9测量口温改为测量腋温。

2.10注意保护鼻部勿受外力碰撞,尤其是鼻部整形手术病人,防止出血和影响鼻部手术效果。

2.11手术后一般在24小时或48小时抽出鼻内填塞物,嘱病人在抽取前适当进食,避免抽去纱条时因紧张、恐惧、疼痛不适引起病人低血糖反应甚至晕厥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