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

合集下载

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2003

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2003

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教育部二00三年三月二十五日下发教基【2003】5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中小学图书馆(室)(以下简称图书馆)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建设,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所指的图书馆是指由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的全日制中小学校的图书馆。

第三条图书馆是中小学校的书刊资料信息中心,是为学校教育、教学和教育科学研究服务的机构。

图书馆的基本任务: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采集各类文献信息,为师生提供书刊资料、信息;利用书刊资料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文化科学知识等方面的教育;指导学生课内外阅读,开展文献检索与利用知识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利用信息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第二章管理体制和人员第四条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图书馆建设工作的规划和管理工作,指导教育技术装备机构做好图书馆建设的组织、协调、配备、使用、培训、评估等具体业务工作。

图书馆实行校长领导下的馆长负责制。

第五条图书馆负责人要具有图书馆专业知识。

中学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具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小学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具备中专(含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并具有基本的图书馆专业技能和计算机操作技能。

图书馆要设专职管理人员。

图书馆工作人员编制在本校教职工编制总数内合理确定。

第六条图书馆专业人员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

图书馆工作人员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参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图书馆工作人员在调资晋级或评奖时,应与教学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等同看待,并按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相应的福利待遇。

第三章管理与使用第七条图书馆应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和教研工作的需要广泛采集国内外相关图书资料。

有条件的学校图书馆要积极配备各类电子读物,将有保存价值的馆藏馆图书制作成电子文档。

第八条图书资料的配备应以学生需求为主,兼顾教师。

图书馆藏书,应当包括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供师生使用的工具书、教学参考书、教育教学研究的理论书籍和应用型的专业书籍。

图书馆建设标准

图书馆建设标准

教基[20XX]5号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委: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部修订了原国家教委发布的《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

现将修订后的《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以下简称《规程》)印发给你们,并将执行《规程》的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认识贯彻落实《规程》的重要意义,要根据《规程》,结合工作实际,制订贯彻落实《规程》的具体意见和办法。

要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图书管理工作,把加强中小学图书馆(室)的建设,使其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作为教育图书管理工作的一项中心工作来抓。

二、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的经费投入。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每年的教育经费中按一定比例设立图书专项经费,保证中小学图书馆(室)购买图书资料的需要。

学校要多渠道筹措经费。

积极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对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的捐助。

三、中小学图书馆(室)的现代化是中小学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各地要将中小学图书馆(室)的信息化建设作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要加强数字图书馆和图书资源中心的建设。

对建有或在建局域网或城域网的地区,要以某个中心学校或教育部门网络中心为依托,建设图书中心,辐射周边学校,实现资源共享。

我部将征集评选优秀的中小学图书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向各地推荐,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予以采用。

四、各地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开展各种读书活动,鼓励各地中小学图书馆(室)对社区、学生业余时间开放,提高图书的借阅率、使用率,充分发挥中小学图书馆(室)的使用效益。

五、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图书管理队伍的建设。

一方面要采取切实措施解决好图书馆(室)工作人员的待遇、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等问题,保证队伍的稳定;另一方面要重视和加强队伍的培训提高工作。

六、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整顿和规范教育图书市场,理顺和完善教育图书供应体制。

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2018年版)

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2018年版)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的通知教基〔2018〕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各有关单位: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中小学图书馆(室)工作的指导,我们对2003年发布的《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进行了修订,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教育部2018年5月28日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中小学图书馆(室)(以下简称图书馆)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服务教育教学能力,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公办、民办全日制普通中小学校的图书馆。

第三条图书馆是中小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学校教育教学和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是学校文化建设和课程资源建设的重要载体,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推动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平台,是基础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四条图书馆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建立健全学校文献信息和服务体系,协助教师开展教学教研活动,指导学生掌握检索与利用文献信息的知识与技能;组织学生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第二章体制与机构第五条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行政区域内图书馆的规划和管理,指导教育技术装备机构和学校做好图书馆的建设、配备、管理、应用、培训、评估等工作。

第六条图书馆实行校长领导下的馆长负责制,由一名校级领导分管图书馆工作。

有关图书馆工作的重大事项应当听取图书馆馆长意见,最终由校长办公会决定。

第七条学校可根据需要设立阅读指导机构,指导和协调全校阅读活动的开展。

阅读指导机构由一名校领导担任负责人,成员由学校图书馆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鼓励家长代表参加。

阅读指导机构应当定期召开会议,制定学校阅读计划,组织阅读活动的实施,反映师生意见和要求,向学校提出改进阅读活动的建议。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转发《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的通知》的通知 川教[2003]124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转发《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的通知》的通知 川教[2003]124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转发《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的通知》的通知川教[2003]124号各市(州)教育局: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现将教育部新颁布的《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以下简称《规程》)转发给你们,同时结合我省的实际,提出如下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加强领导,明确图书馆(室)建设的地位与作用。

中小学图书馆是中小学校的书刊资料信息中心,是为教育、教学和教育科学研究服务的机构,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中有其重要的作用。

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认识贯彻新《规程》的重要意义, 切实加强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要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的经费投入,每年都要安排图书专项资金,保证中小学图书馆(室)购买图书资料的需要,努力为中小学图书馆(室)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条件。

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中小学图书管理工作和图书馆(室)建设的检查督促,要把本通知要求作为《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四川省中小学实验教学示范学校评估验收办法的通知》的必备条件加以贯彻执行。

今后省上还将开展标准化图书馆建设的评估活动,以推动中小学图书馆(室)的建设与发展。

三、明确职责,教育技术装备部门是负责中小学图书馆(室)工作的职能部门。

各级教育装备部门要根据新《规程》的要求,科学地做好本地区各级各类学校图书馆(室)的发展规划,进一步强化对中小学图书馆(室)的建设规范、组织管理、配备、使用、评估及人员培训等职能,同时,各地教育装备部门要争取地方公共图书馆的支持,加强对学校的业务指导,逐步建立图书馆协作网,使本地中小学图书馆逐步达到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

四、要切实抓好中小学图书馆(室)的配备工作。

根据教育部新《规程》的要求,结合四川的实际,我省各级各类学校图书馆(室)藏书量按《中小学图书馆(室)藏书量配备标准》(附件二)要求执行。

未实现“普九”的贫困地区的学校图书馆(室)建设标准按“普九”验收标准执行。

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大全)

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大全)

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大全)第一章图书馆(室)的基本任务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采集各类文献信息,为师生提供书刊资料、信息;利用书刊资料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文化科学知识等方面的教育;指导学生课内外阅读,开展文献检索与利用知识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利用信息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第一条为加强中小学图书馆(室)(以下简称图书馆)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建设,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所指的图书馆是指由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的全日制中小学校的图书馆。

第三条图书馆是中小学校的书刊资料信息中心,是为学校教育、教学和教育科学研究服务的机构。

第二章管理体制和人员第四条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图书馆建设工作的规划和管理作,指导教育技术装备机构做好图书馆建设的组织、协调、配备、使用、培训、评估等具体业务工作。

图书馆实行校长领导下的馆长负责制。

第五条图书馆负责人要具有图书馆专业知识。

中学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具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小学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具备中专(含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并具有基本的图书馆专业技能和计算机操作技能。

图书馆要设专职管理人员。

图书馆工作人员编制在本校教职工编制总数内合理确定。

第六条图书馆专业人员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

图书馆工作人员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参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图书馆工作人员在调资晋级或评奖时,应与教学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等同看待,并按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相应的福利待遇。

第三章管理与使用第七条图书馆应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和教研工作的需要广泛采集国内外相关图书资料。

有条件的学校图书馆要积极配备各类电子读物,将有保存价值的馆藏图书制作成电子文档。

第八条图书资料的配备应以学生需求为主,兼顾教师。

图书馆的藏书,应当包括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供师生使用的工具书、教学参考书、教育教学研究的理论书籍和应用型的专业书籍。

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

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

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教基〔2003〕5号本规程自2003年5月1日起施行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中小学图书馆(室)(以下简称图书馆)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建设,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所指的图书馆是指由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的全日制中小学校的图书馆。

第三条图书馆是中小学校的书刊资料信息中心,是为学校教育、教学和教育科学研究服务的机构。

图书馆的基本任务: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采集各类文献信息,为师生提供书刊资料、信息;利用书刊资料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文化科学知识等方面的教育;指导学生课内阅读,开展文献检索与利用知识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利用信息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第二章管理体制和人员第六条图书馆专业人员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

图书馆工作人员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参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图书馆工作人员在调资晋级或评奖时,应与教学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等同看待,并按国家规定享受相应的福利待遇。

第三章管理与使用第七条图书馆应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和教研工作的需要广泛采集国内外相关图书资料。

有条件的学校图书馆要积极配备各类电子读物,将有保存价值的馆藏图书制作成电子文档。

第八条图书资料的配备应以学生需求为主,兼顾教师。

图书馆的藏书,应当包括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供师生使用的工具书、教学参考书、教育教学研究的理论书籍和应用型的专业书籍。

图书馆藏书应做到结构合理,要按《中小学图书馆(室)藏书分类比》配备。

第九条图书馆藏书量不得低于《图书馆(室)藏书量》的规定标准。

各地可结合本地区中小学校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图书复本量标准及增新剔旧(剔除)原则。

配备复本量应视学校规模而定。

图书馆每年要剔旧更新图书,一般每年新增图书比例应不少于藏书标准的1%。

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2018版)

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2018版)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的通知教基〔2018〕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各有关单位: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中小学图书馆(室)工作的指导,我们对2003年发布的《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进行了修订,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教育部2018年5月28日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中小学图书馆(室)(以下简称图书馆)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服务教育教学能力,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公办、民办全日制普通中小学校的图书馆。

第三条图书馆是中小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学校教育教学和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是学校文化建设和课程资源建设的重要载体,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推动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平台,是基础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四条图书馆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建立健全学校文献信息和服务体系,协助教师开展教学教研活动,指导学生掌握检索与利用文献信息的知识与技能;组织学生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第二章体制与机构第五条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行政区域内图书馆的规划和管理,指导教育技术装备机构和学校做好图书馆的建设、配备、管理、应用、培训、评估等工作。

第六条图书馆实行校长领导下的馆长负责制,由一名校级领导分管图书馆工作。

有关图书馆工作的重大事项应当听取图书馆馆长意见,最终由校长办公会决定。

第七条学校可根据需要设立阅读指导机构,指导和协调全校阅读活动的开展。

阅读指导机构由一名校领导担任负责人,成员由学校图书馆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鼓励家长代表参加。

阅读指导机构应当定期召开会议,制定学校阅读计划,组织阅读活动的实施,反映师生意见和要求,向学校提出改进阅读活动的建议。

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章制度

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章制度

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章制度一、图书馆(室)管理制度(一)图书入库管理制度1、检验入库图书印装质量,检查图书的数量和价格,做到入库图书书目价格准确,规格、质量符合要求,包装完好、手续清楚,准确无误。

2、每本入库的图书都要登记造册。

将书按内容分类并盖上学校图书室印章,按归类上架,再出借流通。

3、加强图书的安全保护措施,使图书不短缺、不丢失,做好防火、防潮、防蛀、防盗、防破坏工作,努力减少图书的损耗。

4、建立健全书籍出借、阅览规章制度。

5、学校书刊资料必须建立固定资产帐。

6、学校书刊资料的报废,必须经过严格鉴定,由学校校长审批。

(二)图书馆(室)工作人员管理制度1、图书馆(室)工作人员,中学应具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小学应具备中专(含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并具备基本的图书馆专业技能和计算机操作技能。

在评聘职称、评先评优等方面,应将图书馆(室)工作人员与教学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同等对待,并按国家规定享受相应的福利待遇。

2、图书馆(室)的工作人员,如因工作需要调动或其他原因离开学校,必须认真办理移交手续。

移交时由乡镇中心学校派人监交,既要点清数量,又要检查质量。

3、对学校图书馆(室)的管理工作应建立奖惩制度,对工作积极负责,爱护学校财产,改进管理方法,维护学校利益的,给予表扬和奖励;对工作不负责任,造成学校财产损失的,应视情况给予批评或处罚。

二、图书管理员职责1、树立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思想,忠于职守,爱护图书,坚持原则。

2、妥善保管图书资料,做好防火、防盗、防蛀、防潮等工作。

3、做好采编工作,按计划购入新书后,及时验收、造册、编目,及时上架出借流通,提高图书的使用效益。

4、做好书刊流通工作,办理好图书的出借、归还验收手续,做好书刊借阅记录。

归还的书及时上架,以便重新出借流通。

5、做好图书剔旧工作,提出剔旧书刊目录并报中心学校批准,书刊出库时做好登记工作,出库书刊目录及清单要留存备查。

6、做好新书推介工作,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橱窗等向师生介绍新书,激发师生读书积极性。

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

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

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教基〔2003〕5号本规程自2003年5月1日起施行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中小学图书馆(室)(以下简称图书馆)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建设,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所指的图书馆是指由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的全日制中小学校的图书馆。

第三条图书馆是中小学校的书刊资料信息中心,是为学校教育、教学和教育科学研究服务的机构。

图书馆的基本任务: 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采集各类文献信息,为师生提供书刊资料、信息;利用书刊资料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文化科学知识等方面的教育;指导学生课内阅读,开展文献检索与利用知识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利用信息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第二章管理体制和人员第六条图书馆专业人员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

图书馆工作人员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参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图书馆工作人员在调资晋级或评奖时,应与教学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等同看待,并按国家规定享受相应的福利待遇。

第三章管理与使用 第七条图书馆应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和教研工作的需要广泛采集国内外相关图书资料。

有条件的学校图书馆要积极配备各类电子读物,将有保存价值的馆藏图书制作成电子文档。

第八条图书资料的配备应以学生需求为主,兼顾教师。

图书馆的藏书,应当包括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供师生使用的工具书、教学参考书、教育教学研究的理论书籍和应用型的专业书籍。

图书馆藏书应做到结构合理,要按《中小学图书馆(室)藏书分类比》配备。

第九条图书馆藏书量不得低于《图书馆(室)藏书量》的规定标准。

各地可结合本地区中小学校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图书复本量标准及增新剔旧(剔除)原则。

配备复本量应视学校规模而定。

图书馆每年要剔旧更新图书,一般每年新增图书比例应不少于藏书标准的1%。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18.05.28•【文号】教基〔2018〕5号•【施行日期】2018.06.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正文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的通知教基〔2018〕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各有关单位: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中小学图书馆(室)工作的指导,我们对2003年发布的《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进行了修订,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教育部2018年5月28日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中小学图书馆(室)(以下简称图书馆)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服务教育教学能力,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公办、民办全日制普通中小学校的图书馆。

第三条图书馆是中小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学校教育教学和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是学校文化建设和课程资源建设的重要载体,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推动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平台,是基础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四条图书馆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建立健全学校文献信息和服务体系,协助教师开展教学教研活动,指导学生掌握检索与利用文献信息的知识与技能;组织学生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第二章体制与机构第五条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行政区域内图书馆的规划和管理,指导教育技术装备机构和学校做好图书馆的建设、配备、管理、应用、培训、评估等工作。

第六条图书馆实行校长领导下的馆长负责制,由一名校级领导分管图书馆工作。

有关图书馆工作的重大事项应当听取图书馆馆长意见,最终由校长办公会决定。

第七条学校可根据需要设立阅读指导机构,指导和协调全校阅读活动的开展。

引领阅读的奠基性文件——写在《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发布十周年之际

引领阅读的奠基性文件——写在《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发布十周年之际
2 0 0 6年创 建 的 , 是在 《 规程》 哺 育 下 成 长 壮 大 的。
科 学化 、 现代化 ” 的理 念 , 用科学 的管理 , 规 范 的 操作 , 现代 化 的设 施 , 办 起 了一家 无 门 图书 馆 , 全 天候 开放 , 自助式 借 还 , 学 生 能 自觉地 千方 百计 地 挤 出时 间 , 前 来 图 书馆 进 行 借 阅。培 养 了他 们 良 好 的 图书馆 意识 , 持 久 的阅读 习惯 , 为 终 身学 习奠
四是 社会 实 践类 , 获 得 益 暖 中华 谷 歌 第 五 届 中 国大学 生公 益 创 意 大 赛 复 赛 入 围 团 队 奖 , 宁 波
市“ 阅读 达人 ” 称号, “ 2 0 1 2年 年 度 爱 心 人 士 ”
称号 。
我 们 同所有 的高 中一 样 , 也 面 临 着 高 考 的压 力, 分 数 的竞 争 。但 是 , 我们学校 遵照 “ 规 范化、
使用 率 ” , 要“ 把好 图 书质 量关 ” , 成 了我 们 办 好 图 书馆 的指路 明灯 。可 以说 没 有 《 规程》 的引导, 就
没有 我 校 图书馆 的今 天 。 1 指导 阅读 。 培 养终 身学 习的能 力
最 为典 型 的是 有 一 位 2 0 1 1届 毕 业 学 生 张 文
好 图 书 馆 工 作 的 关键 , 而 找 出执 行 中 发 现 的 问 题是 未 来修 订 《 规 程 》强有 力 的依 据 。整 理 分 析 了在 中 学 图 书馆 建设 与 管理 实
践 中存 在 的 问 题 , 并提 出建议 。 关键词 现代化 终身学 习 藏书保障 流 通 率
今 年 是 《中小 学 图 书 馆 ( 室) 规程 ( 修订 ) 》 ( 下称 《 规程》 ) 颁 布 实施 十 周 年 。我 校 图 书馆 是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的通知作者:来源:《云南教育·视界》2018年第07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各有关单位: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中小学图书馆(室)工作的指导,我们对2003年发布的《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进行了修订,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中小学图书馆(室)(以下简称图书馆)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服务教育教学能力,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公办、民办全日制普通中小学校的图书馆。

第三条图书馆是中小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学校教育教学和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是学校文化建设和课程资源建设的重要载体,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推动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平台,是基础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四条图书馆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建立健全学校文献信息和服务体系,协助教师开展教学教研活动,指导学生掌握检索与利用文献信息的知识与技能;组织学生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第二章体制与机构第五条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行政区域内图书馆的规划和管理,指导教育技术装备机构和学校做好图书馆的建设、配备、管理、应用、培训、评估等工作。

第六条图书馆实行校长领导下的馆长负责制,由一名校级领导分管图书馆工作。

有关图书馆工作的重大事项应当听取图书馆馆长意见,最终由校长办公会决定。

第七条学校可根据需要设立阅读指导机构,指导和协调全校阅读活动的开展。

阅读指导机构由一名校领导担任负责人,成员由学校图书馆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鼓励家长代表参加。

阅读指导机构应当定期召开会议,制订学校阅读计划,组织阅读活动的实施,反映师生意见和要求,向学校提出改进阅读活动的建议。

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完整

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完整

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完整教育部发布《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通知,旨在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以下是通知中的要点: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充分认识贯彻落实《规程》的重要性,制订贯彻落实《规程》的具体意见和办法。

要把加强中小学图书馆(室)的建设作为教育图书管理工作的中心工作。

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大对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的经费投入,设立图书专项经费,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捐助。

三、各地应将中小学图书馆(室)的信息化建设作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数字图书馆和图书资源中心的建设,实现资源共享。

教育部将征集评选优秀的中小学图书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向各地推荐。

四、各地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开展各种读书活动,鼓励中小学图书馆(室)对社区、学生业余时间开放,提高图书的借阅率、使用率,充分发挥使用效益。

五、各地应加强中小学图书管理队伍的建设,解决好工作人员的待遇、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等问题,重视和加强队伍的培训提高工作。

第五条规定了图书馆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的文化程度和专业技能要求,并要求设立专职管理人员,编制要合理确定。

第六条规定了图书馆专业人员实行聘任制,并要求在调资晋级或评奖时与教学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等同看待,享受相应福利待遇。

第七条要求图书馆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和教研工作的需要采集国内外相关图书资料,并积极配备各类电子读物,将有保存价值的馆藏馆图书制作成电子文档。

第八条规定了图书馆藏书应以学生需求为主,兼顾教师,包括各类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图书和报刊,供师生使用的工具书、教学参考书、教育教学研究的理论书籍和应用型的专业书籍,并要按照分类比配备。

第九条规定了图书馆藏书量不得低于规定标准,各地可结合本地区中小学校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图书复本量标准及增新剔旧原则。

每年要剔旧更新图书,新增图书比例应不少于藏书标准的1%。

第十条要求图书馆建立书刊总括登录和个别登录两种帐目。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的通知教基〔2003〕5号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部修订了原国家教委发布的《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

现将修订后的《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以下简称《规程》)印发给你们,并将执行《规程》的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认识贯彻落实《规程》的重要意义,要根据《规程》,结合工作实际,制订贯彻落实《规程》的具体意见和办法。

要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图书管理工作,把加强中小学图书馆(室)的建设,使其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作为教育图书管理工作的一项中心工作来抓。

二、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的经费投入。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每年的教育经费中按一定比例设立图书专项经费,保证中小学图书馆(室)购买图书资料的需要。

学校要多渠道筹措经费。

积极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对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的捐助。

三、中小学图书馆(室)的现代化是中小学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各地要将中小学图书馆(室)的信息化建设作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要加强数字图书馆和图书资源中心的建设。

对建有或在建局域网或城域网的地区,要以某个中心学校或教育部门网络中心为依托,建设图书中心,辐射周边学校,实现资源共享。

我部将征集评选优秀的中小学图书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向各地推荐,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予以采用。

四、各地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开展各种读书活动,鼓励各地中小学图书馆(室)对社区、学生业余时间开放,提高图书的借阅率、使用率,充分发挥中小学图书馆(室)的使用效益。

五、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图书管理队伍的建设。

一方面要采取切实措施解决好图书馆(室)工作人员的待遇、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等问题,保证队伍的稳定;另一方面要重视和加强队伍的培训提高工作。

六、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整顿和规范教育图书市场,理顺和完善教育图书供应体制。

在各地图书采购工作中,要采取招、投标方式,杜绝内定行为和个人行为,更不得强制配备。

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

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

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教育委员会(已更名)•【公布日期】1991.08.29•【文号】•【施行日期】1991.08.2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2003年修订)》(发布日期:2003年3月25日实施日期:2003年5月1日)废止中小图书馆(室)规程(1991年8月29日国家教委发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图书馆(室)是学校书刊情报资料中心,是为学校教育、教学和教育研究服务的机构。

第三条图书馆(室)工作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利用书刊资料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文化科学知识等方面的教育,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中小学图书馆(室)应积极为师生提供书刊情报资料和教学参考资料。

第二章书刊资料第四条学校应结合本校特点和实际情况规定书刊资料选购标准、复本量标准及剔旧原则。

第五条书刊资料的配备结构应兼顾学生、教师的不同需求。

第六条图书馆(室)的藏书,应包括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类图书和报刊及供教师使用的教学参考书,教育、教学研究的理论书籍,中学图书馆(室)应备有应用型的书籍。

图书馆(室)应优先采集、收藏由国家教育委员会和省级教育部门评审推荐的图书。

书刊定购前,学校领导应具体指导图书馆书刊订购工作。

第七条图书馆(室)最低藏书量按附表一的规定执行。

第三章书刊资料的管理与利用第八条书刊登录:图书馆(室)应建立书刊总括登录和个别登录两种帐目。

有保存价值的主要期刊应按年度装订成册,并进行财产登录。

第九条书刊分类:图书分类应使用国家标准《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期刊分类应使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期刊分类表》。

第十条书刊著录:图书著录应以国家标准《普通图书著录规则》为依据;期刊著录应以国家标准《连续出版物著录规则》为依据。

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2018版

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2018版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的通知教基〔2018〕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各有关单位: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中小学图书馆(室)工作的指导,我们对2003年发布的《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进行了修订,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教育部2018年5月28日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中小学图书馆(室)(以下简称图书馆)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服务教育教学能力,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公办、民办全日制普通中小学校的图书馆。

第三条图书馆是中小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学校教育教学和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是学校文化建设和课程资源建设的重要载体,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推动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平台,是基础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四条图书馆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建立健全学校文献信息和服务体系,协助教师开展教学教研活动,指导学生掌握检索与利用文献信息的知识与技能;组织学生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第二章体制与机构第五条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行政区域内图书馆的规划和管理,指导教育技术装备机构和学校做好图书馆的建设、配备、管理、应用、培训、评估等工作。

第六条图书馆实行校长领导下的馆长负责制,由一名校级领导分管图书馆工作。

有关图书馆工作的重大事项应当听取图书馆馆长意见,最终由校长办公会决定。

第七条学校可根据需要设立阅读指导机构,指导和协调全校阅读活动的开展。

阅读指导机构由一名校领导担任负责人,成员由学校图书馆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鼓励家长代表参加。

阅读指导机构应当定期召开会议,制定学校阅读计划,组织阅读活动的实施,反映师生意见和要求,向学校提出改进阅读活动的建议。

图书馆规范化管理要求

图书馆规范化管理要求

图书馆规范化管理要求图书馆实验室规范化建设和管理要求图书馆部分⼀、馆舍标准:1.按照教育部《中⼩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和《河北省中⼩学图书馆(室)评估细则》[⼩学部分][中学部分] 上的内容为标准建设图书馆(室)。

⼩学馆舍:建筑⾯积18个班以上200㎡;12⾄18个班150㎡,12个班以下80㎡,学⽣阅览座位与⼈数⽐为:1︰12;城市初中建筑⾯积400㎡以上,农村初中300㎡,城市初中学⽣阅览座位与⼈数⽐为:1︰10,农村初中为:1︰12。

2.有条件的学校建设电⼦图书馆和电⼦阅览室。

⼆、优化图书馆环境,实现图书借阅⼀体化。

1.整个图书馆卫⽣需保持良好(包括窗台、窗帘、地⾯、书橱、图书、⾓落等)。

图书摆放整洁、规范。

2.没进⾏借阅⼀体化改造的学校,要把陈旧的馆舍结构进⾏彻底改造,设置适合学⽣年龄特点的书架和阅览桌凳,且摆放舒适、⾊彩亮丽;墙⾯、屋顶或⾛廊均可做适当装饰,体现出浓厚的书⾹氛围,只有优化图书馆环境,营造温馨舒适的读书氛围,才能吸引师⽣到图书馆去,进⽽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的作⽤。

三、墙⾯悬挂内容1.墙⾯需规范悬挂齐全的河北省中⼩学图书馆管理制度,共⼋块:图书室:中⼩学图书馆(室)管理⼈员岗位职责、中⼩学图书馆馆长岗位职责、书刊赔偿制度、书库⼯作⼈员职责;教师阅览室:教师借阅制度、教师阅览室阅览规则;学⽣阅览室:学⽣借阅制度、学⽣阅览室阅览规则。

2、规范悬挂“中⼩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两块)。

3. 悬挂图书馆管理领导⼩组名单。

内容以学校校长任组长,主管领导或图书馆馆长任副组长,其他管理教师任成员。

4.设计、布置体现浓厚书⾹氛围的相关墙⾯内容四、管理及质量数量标准1.图书管理做到五个统⼀(统⼀按《中图法》分类;统⼀制度;统⼀排架;统⼀账⽬;统⼀书标)。

2.图书质量标准:可读性强、适合学⽣年龄特点、符合师⽣阅读要求、有⼀定数量的、⾼质量的新书逐年递增。

3.数量标准:初中⽣均图书40册,副本率不超过5册,报刊总数⾄少60种,⼯具书、教参总数应达到180种以上,每年图书购置经费不少于6元/⽣;⼩学⽣均图书25册,复本量不超过5本,报刊总数⾄少40种,⼯具书、教参总数应达到120种以上,每年图书购置经费不少于4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部
《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
教基〔2003〕5号
本规程自2003年5月1日起施行
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
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中小学图书馆(室)(以下简称图书馆)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建设,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所指的图书馆是指由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的全日制中小学校的图书馆。

第三条图书馆是中小学校的书刊资料信息中心,是为学校教育、教学和教育科学研究服务的机构。

图书馆的基本任务:
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采集各类文献信息,为师生提供书刊资料、信息;利用书刊资料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文化科学知识等方面的教育;指导学生课内阅读,开展文献检索与利用知识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利用信息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第二章管理体制和人员
第六条图书馆专业人员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

图书馆工作人员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参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图书馆工作人员在调资晋级或评奖时,应与教学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等同看待,并按国家规定享受相应的福利待遇。

第三章管理与使用
第七条图书馆应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和教研工作的需要广泛采集国内外相关图书资料。

有条件的学校图书馆要积极配备各类电子读物,将有保存价值的馆藏图书制作成电子文档。

第八条图书资料的配备应以学生需求为主,兼顾教师。

图书馆的藏书,应当包括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供师生使用的工具书、教学参考书、教育教学研究的理论书籍和应用型的专业书籍。

图书馆藏书应做到结构合理,要按《中小学图书馆(室)藏书分类比》配备。

第九条图书馆藏书量不得低于《图书馆(室)藏书量》的规定标准。

各地可结合本地区中小学校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图书复本量标准及增新剔旧(剔除)原则。

配备复本量应视学校规模而定。

图书馆每年要剔旧更新图书,一般每年新增图书比例应不少于藏书标准的1%。

第十条图书馆应建立书刊总括登录和个别登录两种帐目。

第十一条图书应按《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进行分类;期刊应按《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期刊分类表》进行分类。

第十二条图书著录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普通图书著录规则》标准;期刊著录应符合国家规定的《连续出版物著录规则》,计算机编目按《中文图书机读目录格式》进行。

第十三条实行卡片目录的中学图书馆应设有书名目录和分类目录,条件好的图书馆可增设著者目录。

小学图书馆要设书名目录。

采用全开架借阅和半开架借阅方式的小学图书馆可不设书名目录。

实行计算机管理的图书馆,计算机能够满足师生进行书目检索的,可废止卡片目录。

第十四条图书馆应以全开架借阅和半开架借阅为主。

要开展好外借、阅览、宣传推荐等服务工作,并发挥班级图书角、图书箱的作用。

第十五条图书馆要配合学科教师组织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并开展图书情报教育课、图书和图书馆知识介绍、工具书使用方法、图书的选择和读书方法以及读书卫生知识等方面的指导。

学校应开设阅读指导课并纳入教学计划,有条件的学校要开设电子阅览指导课,指导学生正确运用电子阅读系统。

第十六条各地要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鼓励图书馆对社会开放。

经济欠发达地区,要重视和加强乡镇中心图书馆的建设,辐射周边学校,做到资源共享。

第四章条件保障
第十七条图书馆应配备书架、阅览桌椅、出纳台、报刊台、书柜、目录柜、文件柜、陈列柜、办公桌椅、装订设备、安全设备等必要的设施、设备,并有计划地配置复印、声像、文献保护、计算机(网络设备)、扫描议、刻录机、打印机等设备。

图书馆要设置藏书室(包括学生借书处)、学生阅览室、教师阅览室。

有条件的学校可按学科分类设置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室、电子资料室、多功能学术报告厅等。

图书馆应逐步实行计算机管理。

图书馆要重视和加强图书馆与校园网(城域网)的结合,实现网上电子图书资源共享。

第十八条城市中小学图书馆建设标准应不低于现行《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的规定,有条件的学校可建立独立的图书馆。

电子阅览室生均使用面积不低于1.9平方米。

农村中小学图书馆的规模由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结合实际情况参照上述标准制定。

图书馆应有良好的避风、换气、采光、照明、防火、防潮、防虫等条件。

第十九条图书馆建设应以政府投入为主。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每年应在教育经费中按一定比例设立图书专项经费,各地教育图书管理部门要做好统筹安排,组织实施。

学校要多渠道筹措图书经费。

提倡和鼓励社会和个人捐助图书馆建设。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条特殊教育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参照本规程执行,各地乡镇中小学图书中心的建设参照本规程高标准要求执行。

第二十一条本规程自2003年5月1日起施行,1991年8月29日发布的《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同时废止。

附表一馆 (室) 藏书量
附表二中小学图书馆(室)藏书分类比例表
中小学示范图书馆标准
根据《中小学教育条件装备“九五”时期发展计划》中关于“创建一批省级标准化、规范化、示范性图书馆”的要求,为引导学校全面提高教育条件装备水平,以适应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需要,制定本标准。

一、藏书刊量
生均图书拥有量生均图书年递增量文艺类图书占总藏书量报刊种类工具参考书种类高(完)中≥50册≥2册/人≤30% ≥250 ≥350
初中≥35册≥2册/人≤35% ≥120 ≥200
小学≥30册≥1册/人≤50% ≥100 ≥150
二、馆舍要求
馆舍使用面积学生阅览室座位53占在校学生总数比教师资料室座位占在校教师总数比
高(完)中≥1200平米20% 40%
初中300―400平米15% 30%
小学≥150平米10% 25%
馆舍使用面积包括藏书室、采编室、办公室和学生阅览室、教师资料室等。

高(完)中应设报告厅或多功能厅,有条件的学校应设电子阅览室。

学生阅览室座位占地不得少于1.5平米/个。

教师阅览室座位占地不得少于2.1平米/个。

农村初中馆舍面积不得少于300平米,城镇初中馆舍面积不得少于400平米。

三、人员配备
学校高(完)中初中小学
配备数量(人)≥4 ≥3 ≥2
高(完)中图书馆应配备具有中级及其以上职称(或大专及其以上学历)的负责人和具有高中及其以上学历的,经过专业培训的管理人员。

初中图书管理人员中至少有1人具有中级及其以上职称(或大专及其以上学历),其余人员均经过专业培训;小学图书馆配备经过专业培训的管理人员。

图书馆管理人员应热爱本职工作,熟悉图书馆业务,并做到相对稳定。

四、配套设施:
高(完)中、初中:
1. 配有办公桌椅、出纳台、目录柜等。

2. 配有书柜、书架、陈列柜、阅览桌椅、报刊架等。

3. 配有防火、防盗、防潮、防霉、防尘、防蛀等设备。

4. 配有装订、计算机、视听、复印及复制等设备。

5. 照明设施齐全,采光良好。

小学:
1. 配有办公桌椅、出纳台、目录柜、书柜、书架、阅览桌椅、报刊架等。

2. 配有防火、防盗、防潮、防霉、防尘、防蛀等设备。

3. 配有装订、复制等设备。

4. 照明设施齐全,采光良好。

五、管理:
1.学校重视图书馆工作,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有经费
保证,关心图书馆管理人员。

2.有总括登记帐和个别登记帐。

3.有书名目录和分类目录。

图书按《中图法》分类。

4.及时验收登记和编目。

新书到库能及时上架出借流通。

报纸当天、杂志二天内上架展出。

5.对有保存价值的报刊装订成册并进行登记。

6. 图书馆、阅览室整洁、卫生。

张贴阅览室守则和名人画像、名言等。

7.高(完)中、初中实行计算机管理。

8. 图书馆须制定:
⑴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⑵书刊的借还制度。

⑶藏书和资料管理规则。

⑷阅览室守则。

⑸图书丢失和损坏的赔偿制度。

⑹图书的剔旧和处理办法。

六、书刊利用:
1.定期出示、介绍新书目录和推荐好书。

2.向师生实行全开架借书服务。

3.发挥图书效益,提高图书流通量。

高(完)中每个学生平均每学年借阅图书不少于15册,初中每个学生平均每学年借阅图书不少于12册,小学每个学生平均每学年借阅图书不少于10册。

藏书流通量:高(完)中不少于藏书量(品种)的70%;初中不少于藏书量(品种)的80%;小学不少于藏书量(品种)的90%。

4.积极运用剪报、图片、图书等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5.组织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

6.高(完)中、初中对学生开设新闻记者指导课;小学做好导度工作。

7.积极参与当地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