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私设小金库问题的原因及治理建议
小金库存在的原因
小金库存在的原因及解决对策凡违反国家财经法规,采取侵占、转移、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等手段套取资金,未列入本单位财务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自存放、任意支配的款项均属“小金库”,即账外资金。
它具有隐蔽性强,管理混乱,危害性大的特点。
私设“小金库”不仅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还腐蚀了一些干部职工,干扰社会发展的正常秩序,必须予以坚决制止。
一、“小金库”产生的原因1、管理松散,出现漏洞。
单位财务管理上存在的漏洞,使某些别用心者轻而易举地截留上交款、收入不入账和虚报开支,为设立“小金库”提供了条件。
而且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除了正规的经营对象外,也不免会碰到各种各样的经营对象,在市场经济不规范的经济活动中,缺乏周密的制度和规定,为私设“小金库”的人提供了空间。
2、无视法纪,欺上瞒下。
“小金库”与部门利益、小团体利益或个人利益通常紧密联系在一起,一些单位的领导及财务人员往往打着方便工作、为单位及职工谋福利的旗号,臵国家利益、集体利益、财经法规于不顾,我行我素,钻政策空子,设立“小金库”。
为了欺骗上级主管部门和单位群众,将一些不合理的支出,不在财务账上反映,而在“小金库”列支。
为了完成上级考核指标,将一些应在财务账上列支的费用转移到“小金库”支出,以提高自身业绩。
3、缺乏监督,处罚不力。
在现行管理体制下,由于一般会计人员的任免、奖惩都由单位做主,所以财会人员在发现单位有违规违纪现象时也不能坚决抵制,有的甚至同流合污,制造假账,私设“小金库”,使“小金库”缺乏必要的监管。
纪检、审计部门的检查对“小金库”虽起到了一定的威慑作用,但时下由于“小金库”大多打着为小集体利益谋福利的幌子,即使被发现后也仅是对其余额予以追缴,而对其单位领导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追究较少,使“小金库”难以得到有效的遏制。
二、“小金库”的危害1、国有资产流失。
目前,发现及查处的“小金库”中,数额少则几万元,多则十几万、上百上千万。
“小金库”往往是单位收入的截留与转移,国有企业存在的“小金库”让企业效益缩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给国家财产和集体利益带来巨大损失。
小金库原因剖析与防治
“小金库”原因剖析与防治2010-4-15“小金库”有其历史根源和客观生存环境,危害性非常大,国家三令五申严禁私设“小金库”,多次组织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专项治理“小金库”行动,并没有从根本解决“小金库”问题。
究其原因主要是体制机制制度缺失,出现监督监管“真空”、“盲区”,导致屡查屡犯、屡禁不止,严重损害国家、集体和群众利益。
一、“小金库”难以防治原因剖析(一)干部履职履责监管工作的缺失。
现在领导干部业绩考核和能力考察侧重在完成各项工作目标,特别体现在能够量化经济指标方面,只要工作完成好就可受到领导重视或器重,“一俊遮百丑”,个人廉政考察也仅停留在民主侧评、干部职工座谈、民主生活会、领导干部述职述廉等公开形式。
“小金库”设置并不是公开的,一般只有部门单位少数个别人知道,如果干部职工都清楚那就不是“小金库”。
由于干部履职履责监管侧重职能目标工作,政绩业绩考察考核流于形式,考察结果基本上是报喜不报忧,即使有问题也只是工作方式方法等普遍性问题。
(二)法律法规制度的缺失。
“小金库”治理检查虽然经历了多次,每次专项治理时中央和相关部门均出台了文件规定,明确目标要求、处理处罚意见等内容,这些政策规定重点是反映一段时间内存在问题,并不能作为“小金库”清理检查常规法律法规,“小金库”是财务违纪行为中比较多见问题,各项规定制度和文件涉及查处“小金库”条款较多,但是没有一个完整或单独法规可作为查处“小金库”违纪问题依据,法律法规制度建设滞后,影响到“小金库”清理检查。
(三)专项治理的缺失。
“小金库”专项治理由于受时间制约、各部门协调工作量大、时间与政策界限约定在先等原因,往往出现声势较大,成效并不十分突出,有的停留在走程序按要求完成上报工作,通过上级检查验收就可以了,即使查出了“小金库”问题,也不愿意如实上报,怕当典型影响地方“声誉”。
同时,通过全国范围内专项治理没有发现或查出“小金库”,有的领导干部认为全国范围内的专项治理“不过如此”,更加助长滋生私设“小金库”。
小金库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小金库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小金库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财务管理不规范:如果企业的财务管理存在漏洞或者监管不到位,财务资金很容易
被挪用或者私存。
2. 内部控制不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如果不完善,会导致职员之间的监督不到位,从而产生小金库。
3. 业务流程混乱:一些企业在业务流程上存在问题,导致资金无法及时到账或者流转,从而造成小金库产生。
为了治理小金库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
1. 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应该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资金的使用权限,建
立相应的流程和审批制度。
2. 强化财务监督:企业需要加强对财务管理的监督,定期对账、核对资金流转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 提高员工的意识和素质:通过加强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和财务
意识,降低小金库的产生可能性。
4. 强化审计监管:加强对企业的审计监管,发现问题及时追责和处理。
5. 使用财务软件:引入财务软件进行财务管理,提高财务管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降
低小金库产生的可能。
对私设小金库和违规发放奖金问题的反思
私设小金库和违规发放奖金是一种企业管理中常见的违规现象,不仅对企业的财务健康和内部管理造成了严重影响,也损害了企业的声誉和员工的信任。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有必要进行深入的反思和探讨,找出根本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一、私设小金库和违规发放奖金现象的原因分析1. 财务管理松懈部分企业存在对财务管理的松懈态度,对资金流向和使用缺乏有效监控,从而为私设小金库和违规发放奖金创造了条件。
2. 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企业在内部控制制度方面存在漏洞和不完善,监管和审计不到位,导致一些员工利用隐蔽的漏洞进行私设小金库和违规发放奖金。
3. 绩效评价机制不合理一些企业的绩效评价机制存在缺陷,导致员工追求短期利益,通过违规发放奖金来达成个人利益诉求。
二、私设小金库和违规发放奖金问题带来的危害1. 财务风险私设小金库和违规发放奖金将会给企业的财务造成风险,可能引发资金链断裂、现金流短缺等问题,最终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
2. 内部管理混乱这种违规行为会导致企业内部管理的混乱,降低员工对企业管理层的信任,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工作秩序。
3. 形象受损私设小金库和违规发放奖金严重损害了企业的形象和信誉,一旦被曝光,将对企业的发展和品牌形象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三、解决私设小金库和违规发放奖金问题的措施1. 加强内部控制企业应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建立完善的审计体系和财务监管机制,确保资金流向和使用的透明化和规范化。
2. 完善奖金管理制度企业应完善奖金管理制度,建立合理的奖金发放标准和程序,严格控制奖金发放的权限和程序,防止违规发放奖金的发生。
3. 提高员工素质加强员工的道德教育和职业操守培训,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培养员工的诚信意识和规范行为。
四、结语私设小金库和违规发放奖金问题是企业管理中的一大隐患,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加强监督和检查,规范企业内部行为,打造和谐、稳健的企业管理环境。
只有确立规范的企业运营制度和人文管理机制,才能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和稳健经营。
浅议“小金库”的成因与对策
婪 。一是 极少 数部 门 、 位 的领 导 、 务人 员拜 金 主 单 财
义思 想严 重 . “ 金库 ” 为个 人 谋 取 私 利 的途 径 . 把 小 作 导致 “ 小金 库 ” 经久不 衰 二 是正 常的工 资福利 等 收入不 能满足 个 人 的消费需 求 . 纵 私欲 . “ 金 库 ” 支 活动作 为个人 放 把 小 收 敛 财谋 私的 “ 黑洞 ” 想方设 法在 私设 的“ . 小金库 ” 里做 文章
互监督 。五是要完 善银行单一 账户制度 . 不允许
单位 多头开户 . 强化 资金监 督 通过不 断建立 和 完善 制度 . 源头 上切 断“ 从 小金 库 ” 的资 金来 源 , “ 金库” 小 就会 自然消亡
3要 加 大 监 督 力 度 . . 完善 监 督 机 制 一 是 要
2经 济利 益驱动 由于 “ 金库 ” . 小 属违 规设立 、 暗 中操 作 , 在管 理 、 用 上不 公 开 、 透 明 , 谈 不上 使 不 更 监督 , 同时 , 为小群 体 、 可 小集体 带来 利益 因此 . 单
位“ 金库” 小 的存 在 为 相关 的少 数 人提 供规 , 只要 不 是直 接 贪 污 、 贿 、 用 受 挪
公 款 , 不 碍 多 大 事 二 是 “ 理 ” 理 有 的 领 导 干 就 合 心
金实行统一征收 , 统一支付 , 统一核算, 统一管
理 。 是要 加强对 预算 外资金 的管理 . 二 完善预算
部认 为 “ 小金 库 ” 在 . 目前 市 场经 济条 件 下 的必 存 是 然产 物 。 是正 常现 象 . 有 的认 为 . 处理 好单 位 的 还 要 对外 关系 , 就得 要有 一 部分 “ 活钱 ” “ , 小金 库 ” 的存 . 在在所 难免 。 三是 “ 自主” 理。 心 个别领 导干部认 为本 部 门 、 位 的一些 收 入 , 么支 出都 属 内部 的事 情 , 单 怎 应 由部 门 、 位 自己 作 主 思 想 认 模 糊 实 质 上 就 是 法 单 律意识淡 薄的具体表现 . 因此 . 违规 设立 的 “ 小金 库 ”
浅议“小金库”存在的原因、特点、整治对策及审计方法
浅议“小金库”存在的原因、特点、整治对策及审计方法近几年来,虽然各级财政、监察、审计、税务等部门加大了对“小金库”查处的力度,但由于种种原因,“小金库”规模仍在膨胀。
所谓“小金库”是单位违反财经纪律,不列入本单位法定财会帐册,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
“小金库”形成的方法主要是单位采取截留收入不入大账、虚列成本等手段,把应纳入单位财务制度管理的资金转移到帐外,大搞体外循环。
一、“小金库”存在的原因1、制度、机制不规范。
单位在从事经营活动中,除了正规的经营对象往来外,有时会遇到不遵纪守法、不按章办事的其它各种各样的经营对象,在不规范的经济活动中,缺乏严格周密的制度和规定,为私设“小金库”的人提供了借口,从而在管理上为私设“小金库”的存在提供了空间。
市场经济不规范是产生“小金库”的土壤,政策规定不周密是“小金库”赖以生存的温床。
2、单位负责人认识存在偏差。
“小金库”屡禁不止的原因,除了本位利益驱动外,最根本、最关健的是一些领导干部对“小金库”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是非观念模糊。
有的单位负责人认为“小金库”的存在,是目前不规范的市场经济条。
请客送礼、招待应酬等活动。
甚至存在个别领导贪污、挪用、中饱私囊的现象,无制度约束。
3、集中保管,收支隐蔽。
有的单位“小金库”是领导管账,会计管钱;有的单位是领导自管自支,开支隐蔽;还有的是公款私存,套取利息。
不管哪种形式,收支都十分隐蔽。
4、管理混乱,账目糊涂。
许多单位的“小金库”,既无管理规定,又无审批程序。
收入不记账,支出不登记,现金直接收支,“白条”随意抵库。
使“小金库”的资金成了个别领导干部的“私房钱”。
或者是由于“小金库”多是见不得人收支,除了经办人和了解情况的领导外,很少有人主动过问“小金库”的具体情况,易使经办人私存私用、以公肥私。
三、治理“小金库”的对策遏制“小金库”的发生,必须从源头上进行预防和治理,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一要提高单位负责人自觉遵纪守法的意识。
部门私设小金库违纪检讨书
您好!我谨以此篇违纪检讨书,深刻反省我部门在财务管理中私设小金库的严重错误,并表达我对此行为的悔过之情。
以下是我对此次事件的详细反思和检讨。
一、事件背景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对各部门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然而,在我部门,由于管理不善、制度不健全,导致私设小金库的问题长期存在。
这一行为严重违反了国家财经纪律,损害了国家利益,破坏了社会公平正义,必须予以严肃处理。
二、错误事实1. 私设小金库的原因(1)部门领导对财务管理重视不够,对财经纪律认识不足,导致财务管理混乱。
(2)财务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使得私设小金库的行为有机可乘。
(3)部分员工法制观念淡薄,为了部门和个人利益,违反财经纪律,私设小金库。
2. 私设小金库的具体表现(1)截留、挪用、坐支应上缴国库的财政收入。
(2)虚列支出、虚报冒领、骗取财政资金。
(3)设立“小金库”账户,用于发放奖金、补贴等福利。
三、错误原因分析1. 思想认识不到位。
部分部门领导对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私设小金库只是小问题,不会影响大局。
2. 制度不健全。
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对私设小金库行为的预防和查处机制。
3. 监督不到位。
对财务管理的监督力度不够,导致私设小金库行为长期存在。
4. 员工法制观念淡薄。
部分员工对财经纪律认识不足,法制观念淡薄,导致私设小金库行为的发生。
四、整改措施1. 提高思想认识。
加强部门领导对财务管理的重视,提高对财经纪律的认识,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观念。
2. 完善财务制度。
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明确财务管理的职责和权限,加强对私设小金库行为的预防和查处。
3. 加强监督。
加大财务管理的监督力度,对私设小金库行为进行严肃查处,确保财务管理规范有序。
4. 提高员工法制观念。
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员工的法制观念,自觉遵守财经纪律。
五、反思与悔过1. 我深刻认识到私设小金库行为的严重性,对此表示诚挚的悔过。
行政事业单位小金库成因及治理措施
行政事业单位小金库成因及治理措施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和政府机构规模的扩大,行政事业单位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随之而来的问题之一就是,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出现了“小金库”现象。
“小金库”指的是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财务收支管理不规范,在中央财政拨款、财政集中支付外,积攒了一部分资金,这些资金通常被称为“小金库”。
这些资金通常不受财政部门的控制,存在一定的风险。
小金库成因那么,小金库的成因是什么呢?1.收支管理不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收支管理往往不够规范,有些单位存在收不清、花不完的现象,导致了资金的过剩。
2.拨款不足虽然政府给行政事业单位拨款,但这些拨款不一定能够满足单位的需求。
因此,一些单位就会运用零散的资金,来满足日常支出和未来投资的需求。
3.制约行政权力政府严格限制了行政事业单位的支出,一些单位在行政主管部门的干预下,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设立了“小金库”。
4.脱离财政预算控制一些行政事业单位通过结算不开支或虚报收支的方式,实现将财政资金“转移”到自己的账户,并且不受财政部门的控制。
小金库的危害如果小金库长期存在,就会带来一系列的危害,包括:•金融风险:某些行政事业单位的“小金库”存在资金链断裂、违规或不透明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可能带来金融风险。
•动态管理困难:由于小金库所处的位置往往处在会计领域的“灰色区域”,所以难以追踪和监控小金库的增减动态。
•经济效益下降:行政事业单位的小金库资金大多投入到不必要的开支中,所以对单位的经济效益是没有益处的。
•资金流转效率低下:行政事业单位的小金库都会影响财政资金流转的效率,造成综合社会经济效益的损失。
小金库治理措施那么,应该如何治理小金库呢?1.加强法规制度建设政府应当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使得行政事业单位无法通过各种渠道积累资金。
2.加强财务监督政府应当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督,确保资金的使用符合政策法规和财务规定。
对于发现问题的单位,应当及时进行问责、纠正和追责。
浅谈小金库的危害及治理对策
浅谈小金库的危害及治理对策小金库是指一些单位或个人在工作中,积攒一定的不合法的资金,用于个人或单位的私利。
小金库的存在对社会、单位和个人都有一定的危害,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小金库的存在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危害。
小金库的形成源于违法违纪行为,包括贪污、受贿等,这些不法行为不仅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还破坏了社会的公平公正氛围。
小金库的存在也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分配不均,使一部分人获取了不正当的利益,从而加剧社会的不平等现象。
小金库对单位造成了一定的危害。
小金库的形成通常是由单位负责人或相关人员以权谋私造成的,这种行为不仅违法违纪,还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单位的形象和声誉。
小金库的存在也会使单位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失,财务状况不透明,从而影响单位的正常运转和发展。
小金库对个人造成了一定的危害。
个人通过建立小金库获取不正当的利益,虽然可能暂时获得一定的财富,但其违法违纪的行为将被社会和法律所惩处。
而且,小金库的存在往往会导致个人在工作中失去公正的标准,从而影响个人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发展,给自己的人生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针对小金库的存在,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理对策。
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和制度是治理小金库的重要手段。
要加强对各级政府部门和单位的监督,建立财务公开制度,加强对单位财务状况的审计和监督。
加强教育和培训,推进廉洁文化建设。
要加强对干部和职工的廉政教育,强化职业道德建设,提升全员廉洁意识和能力。
加大对小金库的打击力度。
对于违法违纪行为,要坚决依法处理,严肃查处,形成震慑,净化社会风气。
要加强对贪污受贿等行为的预防和遏制措施,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打击力度。
小金库的存在对社会、单位和个人都有一定的危害,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理对策。
只有加强监督机制和制度建设,加强教育和培训,加大打击力度,才能有效地治理小金库,维护社会的公平公正和单位的正常运转,同时保护个人的合法权益。
行政事业单位小金库成因及治理措施
行政事业单位小金库成因及治理措施行政事业单位小金库成因及治理措施一、引言行政事业单位为了适应工作需要,通常设立小金库用于日常经费的支出。
然而,小金库管理存在一定的隐患和问题,需要进行有效的治理措施才能确保公款安全和合规运作。
本文将详细分析行政事业单位小金库的成因以及相应的治理措施。
二、小金库成因1.需求驱动:行政事业单位日常运作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小金库是为了方便单位的资金使用而设立的。
2.费用预算调整:某些费用可能因为某种原因超出了原有的预算,为了能及时支付这些费用,单位会设立小金库。
3.日常经费管理不便:有些单位由于工作特点,需要反复车马费等零花钱的开支,这样的支出需要经常性地向财务报销,申请繁琐。
设立小金库可以方便及时报销。
三、小金库治理措施1.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1)明确责任:明确小金库主管人员的职责,进行资金和账务的日常管理。
(2)预算控制:设立小金库的资金需纳入年度预算,控制小金库资金的规模,避免超支和滥用资金。
(3)制定用款办法:制定详细的用款办法,规定各项经费的使用范围、使用流程和审批程序。
(4)资金审计:定期对小金库进行资金审核,确保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准确性。
2.加强内部控制:(1)收支平衡:建立完善的收支核对机制,确保小金库金额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资金保管:设立专人负责资金保管,建立保管机制,避免资金遗失或损毁。
(3)账务记录:建立规范的账务记录制度,确保账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3.加强监督与管理:(1)内外部监督: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包括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加强对小金库的监督力度。
(2)法律意识教育: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宣传,提高单位成员的法律意识和遵从纪律的自觉性。
四、附件1.小金库管理制度2.用款办法模板3.小金库账务记录表4.内部监督机制流程图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行政事业单位:指由国家机关、地方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其他非营利性机构组织的具有行政性质的公共机构。
小金库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小金库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相关推荐小金库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范文私设“小金库”问题为什么久禁不止,其动机十分明显,就是想方设法逃避监督,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思想认识不足是产生“小金库”的直接原因一些部门单位领导对财金法规制度不熟悉不了解,法制观念淡薄,对私设“小金库”的危害性认识不足,认为是“账外账”反正是账,搞一点变通无关紧要,并且认为“小金库”比较隐蔽,一般不会被查出,存有侥幸心理。
二、部门和个人利益的驱动是产生小金库的内在动因一些单位的领导为了处理一些不合规的支出的费用,为了给职工谟点奖金福利,较好的办法就是设置“小金库”。
从查处出来的“小金库”资金去向分析来看,大部分是用于发放本单位的职工奖金福利支出、请客送礼费用支出等。
三、财务监管的力度加(来源:文秘114 )大,是产生“小金库”的外部动因随着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的执行到位,热门思想汇报财政统管力度的加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在此情况下,一些部门单位就觉得手脚被捆死,从而出现财政、纪检部门管理越严格,部门单位产生私设“小金库”的动机就越强烈。
四、查处力度不够,是产生小金库“的间接动因目前,审计出来的.“小金库”,一般只是给予单位一定的经济处罚,大多没有与单位领导人和直接责任人行政处罚、经济处罚挂钩,结果造成有关部门、单位存在无所谓的思想,总认为即使“小金库”被发现了,无非就是单位罚一点款,没有触及个人责任,不伤筋动骨,进而未能起到杀一儆百,以儆效尤的震撼作用。
五、财会人员执法不严,是产生“小金库”的辅助动因一个部门单位有“小金库”,与其财务人员失职和业务不精也有很大关系。
一些财会人员原则性不强,明知私设“小金库”是严重违反财经纪律行为,但是惧怕得罪领导,不敢向领导讲清财经纪律规定,或者发现本单位“小金库”没有时向领导提出加以纠正,从而助长了“小金库”的滋生。
治理小金库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一、加大监管力度。
浅析“小金库”的成因及治理对策
根据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 的《 财政部 、 审计署 、 中国人 民银行关 于清查 “ 小金库 ” 的意见》 国办发[952 号 ) ( 19]9 和现行法 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小金库” 指违反法律法 “ 是 规及其他有关规定 , 应列入未列人单位账 薄的各项资金 ( 含有价证券 ) 及其形成的资产 。
的遏 制。但是 有些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 位依然我行我 素、 明知故犯私设“ 小金库 ”致使大量收人游离 于账外 , , 失去监 管 , 损害了国家 、 集体和群众利益 , 减少 了国家财 政收入 , 严重影响了社会经 济健康发展 。 因此 , 正确认知 “ 小金库 ”客观分析其成因 、 , 表现形式和危害 , 而杜 绝 从 和根治 “ 小金库 ”严肃财经 纪律 , , 促进党风和廉政建设 , 具有十分重要 的现实意义 。
任落在单 位头上 , 这就 使“ 小金库 ” 的设立者 感到违法成 本小而“ 前腐后继” 。
二 、小 金 库 ” “ 的途 径 和 特 性
4开支和使用 的随意性与挥霍性 。由于私设 “ . 小金 库” 的用途就是滥发 、 分、 私 请客送礼 、 山玩水 以及为 游 特殊人群 “ 买单 ” , 等 故而其 开支 和使用基本 上无所 顾
忌, 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和挥霍性 。 三、 治理“ 小金库” 的必要性
“ 小金库 ” 的存 在 , 导致会计信 息失 真 , 扰乱市场经 济秩序 , 造成 国家财 政收入和 国有 资产 的流失 , 削弱政 府宏 观调控能力 , 防碍经济健康发展 、 响社会和谐 是 影 稳定 、危害党和 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毒瘤 ;小金库 ” “ 是 滋生腐败的土壤 , 国家 、 体和群众利益受到损害 , 它使 集 影响 了干群关 系, 使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丧失信心。 “ 小金库 ”的治理 工作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的具体体现 ,是完 善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 的必然要 求, 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 、 财税体制等改革 的重要 内容 , 是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 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 重大举措 , 具有重要 的现实意义 。
浅析“小金库”存在的原因与治理办法
摘要企业设立的“小金库”问题由来已久,其来源主要是违规收费、资产处置、出租收入、以各类方式套取资金等,并以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固定资产、股权和债权等形态存在。
他的存在直接影响了经济的平稳进展,社会的和谐稳固,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进展的毒瘤。
而致使“小金库”存在的主要原因是企业机制不健全、部门责任区分不明确、监管部门查处力度不够、财务监督的方式不完善等。
要从根本上解决“小金库”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是通过突击盘存、收入核实、支出追查、账户查对、现场勘探、奖励举报等方式完善监督体系,另一方面通过完善企业内部制度、增强干部教育和监管等系列办法来进行有效引导。
关键词小金库经济危害内部审计制度内部控制“小金库”存在的原因与治理办法所谓“小金库”,是指违背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应列入而未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的各项资金(含有价证券)及其形成的资产。
“小金库”的存在,造成国家财政收入和国有资产的流失,减弱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影响经济平稳较快进展,乃至诱发和滋长腐败现象,严峻败坏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危害党和国家各项事业进展。
治理“小金库”的一项重要办法是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并增强行业财务管理和审计力度。
一、“小金库”存在的形式、原因及动机(一)“小金库”存在形式及形态目前企业设立的“小金库”主要表现为以下7种形式:违规收费、罚款及摊派设立“小金库”;用资产处置、出租收入设立“小金库”;以会议费、劳务费、培训费和咨询费等名义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经营收入未纳入规定账簿核算设立“小金库”;虚列支出转出资金设立“小金库”;以假发票等非法单据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上下级单位之间彼此转移资金设立“小金库”。
从实际情形来看,“小金库”以多种形态存在,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现金形态现金形态的“小金库”在现实生活中超级普遍。
大体特点是:金额相对于银行存款较小,支配权一般掌握在单位的个别部门或小部份利益集体手里,主要用于为个人或少数人谋取额外的福利。
企业“小金库”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企业“小金库”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摘要】企业“小金库”危害严重。
本文对企业“小金库”现象存在的原因进行了剖析,提出了解决“小金库”的措施,其目的是还企业一片蔚蓝的天空,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地发展。
企业“小金库”危害严重。
各单位设立“小金库”,其目的多是为了谋取小团体或个人利益,逃避财务监督和群众监督,从事违规、违法活动。
“小金库”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一、“小金库”现象的危害“小金库”虽“小”,但其危害性却不小,是滋生腐败的温床。
具体来说,“小金库”具有以下危害性:(一)腐蚀了党的领导干部由于“小金库”是依据少数领导干部出于某种不光明的目的搞出来的,管理权和支配权都掌握在他们手中,且普遍存在公款私存、随意进出、收支混乱、无账等现象。
一些人就拿着手中掌控的“小金库”挥霍、挪用、私分、侵占甚至贪污。
“小金库”的存在,严重地腐蚀了党的领导干部。
(二)助长了“拜金主义”思想“小金库”已成为一些单位领导干部的个人银行,是游山玩水、乱奖滥发、隐瞒报账内容等非正常开支的重要渠道。
“小金库”现象对“拜金主义”思潮的滋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小金库”花起来几乎不受任何约束,利用“小金库”享受高级别的“吃、喝、玩、乐”,“大款干不过公款”就是这一现象的真实写照。
(三)损害了干群关系少数党员干部凭借“小金库”请客送礼、侵占私分、贪污挪用,在群众中造成恶劣的影响,容易造成群众对我党和党的领导干部发出种种猜测、议论和不信任,这既损害领导干部的公仆形象,同样也严重损害了干群关系。
(四)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搞“小金库”违反了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导致出现“两本账”、“多本账”,甚至假账。
“小金库”的资金极具隐秘性,游离于财务、审计监督之外,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造成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失真,影响企业对成本控制的决策和经营管理。
(五)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现在“小金库”的数额越来越大,有的“小金库”数额已上至十几万、百万,甚至上千万。
浅谈小金库的危害及治理对策
浅谈小金库的危害及治理对策小金库,即企业内部的私人掌控资金的现象,是一种常见的贪污腐败行为。
一些员工或管理人员将企业的资金私自挪用,用于个人消费或投资,从而造成企业资金链断裂,损害企业利益。
小金库的存在不仅直接损害了企业的经济利益,还容易引发其他不当行为,对企业形象和信誉造成严重损害。
对小金库问题的治理显得尤为重要。
小金库的危害1. 损害企业经济利益。
小金库现象会导致企业资金流失,减少了企业的可投资资金,从而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2. 降低企业透明度。
小金库的存在会导致企业财务数据不真实,从而影响企业的透明度和诚信度。
3. 非法行为引发法律风险。
小金库的行为一旦被发现,可能触犯法律,导致个人和企业面临排除出局、财产损失等风险。
4. 削弱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小金库问题容易导致员工对企业的不信任,降低员工的忠诚度,影响企业内部和谐氛围。
小金库的治理对策1. 建立规范的资金管理制度。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资金管理制度,规范资金流动和使用,明确资金使用的权限和程序流程。
2.加强内部控制。
通过加强内部控制制度,规范企业内部管理流程,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减少产生小金库的机会。
3. 强化审计监督。
加大对企业内部资金流动的审计力度,及时发现和纠正资金流失和挪用的行为。
4. 加强教育培训。
通过加强对员工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的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责任意识和诚信度。
5.建立激励机制。
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对业绩突出的员工进行奖励,倡导良好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
小金库的存在不仅仅是对企业利益的损害,更是对人们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认知的一种挑战。
企业需要从源头上入手,加强内部管理和监督,建立规范的企业经营和管理制度,打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从而有效减少小金库问题的发生。
社会各界也要加大对小金库问题的舆论监督和法律惩治力度,构建良好的法治环境,共同维护社会诚信和正义。
“小金库”存在的原因及治理对策分析
“小金库”存在的原因及治理对策分析摘要:小金库游离于财务管理的制度之外,其存在会严重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通过对其表现形式及形成原因的分析,探讨治理“小金库”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小金库”;存在原因;治理对策一、“小金库”的概念与表现形式所谓“小金库”,是指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在本单位财务部门列收列支或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种资金。
是某些单位为了逃避国家经济监督,采取隐蔽手段将预算内、外资金,偷偷转移帐外,由少数人掌管并支配的一种违纪行为。
其存在严重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侵害了公众利益,同时也是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之一,不仅败坏了社会风气,而且严重影响了财经政策的贯彻落实。
“小金库”的形成途径多种多样,其资金来源和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巧立名目乱收费,如凭借特殊地位,在正常业务中乱收费、乱提价,并将收取的费用随意支出不入账。
二是利用资产处置收入、租赁收入以及社会单位实物赞助设立“小金库”,钻资产管理漏洞的空子。
三是截留或隐瞒各种收入,将本应上缴财政的罚没收入或其他应缴收入,采取隐瞒、截留或者变用其他名义等方式设立“小金库”。
四是虚列支出以套取现金,通过虚列职工工资与奖金,虚列购货款、运输费、劳务费、修理费、咨询费等各种费用,用以套取现金存入“小金库”。
五是上下级隶属单位之间相互转移资金,虚拟交易,频繁往来长期挂账来设立“小金库”。
二、“小金库”的存在原因剖析国家三令五申禁止单位私设“小金库”,但是“小金库”仍然屡禁不止、屡查不绝,“小金库”问题存在的原因大致有以下方面:一是少数领导干部财经纪律观念淡薄。
有些部门和单位的领导认为,设立“小金库”是为了给单位内部人员解决福利,只要不上个人腰包,不影响单位利益就行,因而对“小金库”行为采取默许或纵容态度。
通过设置“小金库”,滥发奖金、补贴和福利,片面照顾干部职工利益。
存在这种想法的领导干部,既有对“小金库”危害性缺乏足够认识的一面,也有其财经纪律观念淡薄的一面。
浅议“小金库”问题的成因及治理对策
德 修养 。 要严 格实 行会计 人员 从业 资格
准 入制 度 , 新上 岗人 员应 经会计 专业 培
训 , 取 财政 部 门颁 发 的 《 计 证 》 , 考 会 后
人心。 ( ) 门 利 益 的 诱 惑 二 部
、
“ 金 库 ”现 象 产 生 的原 因 小
分 析
( ) 制 机 制 不 健 全 一 体 目前 . 国 普 遍 实 行 了 公 共 财 政 改 我 革 和 “ 支 两 条 线 ” 理 , 为 逃 避 会 计 收 管 但
“ 金 库 ” 多打 着 为 集 体谋 福 利 小 大
面清理的基础上, 抓住关键问题 强化 i 幢 公镝 销
治 理 措 施 , 新 体 制 机 制 。 正 做 到 标 创 真
象, 败坏 党 风 和社 会 风 气 , 而且 还 容 易
引发 贪 污 、 占、 侵 挪用 公款 等 职务犯 罪 , 虽 然 国家三令 五 申禁 止单 位 私设 “ 金 小 库” ,但 仍有 一些单 位 和个人 无 视财 经
监督 的 问题 。
际操作 和应 用 的培训 。 各单位 要耐 心细 致 培 养 财会 人 员 的爱 岗敬 业 、依 法 办
事 、 观 公 正 、 纪 守 法 、 做 假 账 的 道 客 遵 不
六是加 强财 政财 务精 细 化管 理 , 细 化财 政政 策 和管理办 法 。 化财 政监 管 强 职能 . 强对 分管部 门单 位 的财务 监督 加 指 导 , 财政 监督贯 穿 到财 政 、 务 、 将 财 资 产、 会计 管理 业务 的全过 程 。
各 级 审计 、 政 、 财 监察 部 门要 拓 宽 审计 和 监督 检 查 的范 围 ,加 大 对 审计
和 监督 检 查 的 力度 。既要 审 计 监 督重
私设小金库情况汇报
私设小金库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我是您的下属,现在向您汇报私设小金库的情况。
私设小金库是指在工作中私自留存资金或者违规使用公款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单位的财务管理和形象。
我将从现状、原因、影响和解决措施四个方面进行汇报。
首先,私设小金库的现状是存在的。
在我们单位的日常工作中,确实存在一些人员私自留存资金或者违规使用公款的情况。
这些行为可能是出于个人私利或者便利性考虑,但是却严重违反了财务管理制度,给单位造成了潜在的财务风险。
其次,造成私设小金库的原因主要有几点。
一是缺乏监督管理,导致一些人员得以逞强。
二是财务管理制度不够严格,存在漏洞和不完善之处。
三是一些人员对单位财务管理意识不强,缺乏法制观念和责任感。
私设小金库的存在给单位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一是财务管理混乱,导致资金流向不明、财务数据不真实,给单位的财务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二是损害了单位的形象和信誉,给外界造成了不良的印象,影响了单位的发展和合作。
针对私设小金库的存在,我们已经采取了一些解决措施。
一是加强了财务监督管理,建立了更加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每一笔资金都能够经得起审查。
二是加强了对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了他们的法制观念和责任感,使他们明白私设小金库的危害性。
三是加大了对私设小金库行为的查处力度,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起到了震慑作用。
总之,私设小金库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我们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来解决。
但是,这个问题的根本解决还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全员的配合。
我相信在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彻底解决私设小金库的问题,确保单位的财务安全和形象。
谢谢领导的关注和支持!此致。
敬礼。
如何根治小金库的一点建议[范文模版]
如何根治小金库的一点建议[范文模版]第一篇:如何根治小金库的一点建议[范文模版]如何根治小金库的一点建议中央纪委、监察部、财政部、审计署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办法》,明确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的范围、重点,有关部门还专门召开了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进行了安排部署。
这充分说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这次“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也彰显了党中央坚决惩治和预防腐败的信心和决心。
“小金库”实质上就是“账外账”。
从会计制度上来说,是不允许任何部门和单位设立“账外账”的;我国各种廉政法纪也都明确规定,任何部门和单位严禁设立“小金库”,一经发现,必须严肃查处,并没收全部资金,追究处理相关责任人。
但“小金库”在一些地市分公司,却屡禁不止,这是为什么呢?一、“小金库”根治难的原因(一)腐败联动是根源。
号称“联系感情”,实际是吃一点、玩一点、送一点,讨好上级领导,跑官要官,对同级或下级以小恩小惠,笼络人心;那钱从哪里来?——“小金库”。
这可谓是“人人”享有小金库的成果;事情败露怎么办?——下级倒霉、上级安慰,许下诺言、不超一年。
可谓是“铜墙铁壁、拔出萝卜带不出泥”,这种联动机制小金库这个毒瘤能根治吗?(二)制度建设是虚幻。
近年来,虽然相继制定实施了党风廉政责任制、责任追究制等多项制度,但不少企事业单位并没有真正落实到位,仅仅是将它们作为一种摆设挂在墙上,说在嘴上,资金如何使用凭个人或个别人说了算,权力运作缺乏有效制约。
(三)团伙利益是关键。
“小金库”可以在福利待遇上给小集体甚至企事业职工带来利益。
因此,虽然国家三令五申取缔小金库,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小集体或企事业内部有着共同的利益基础上,他们对私设“小金库”现象多采取默认、放任的态度,一般不会积极抵制或举报。
(四)审计监督难发现,执行法律很不严。
“小金库”往往是在较隐蔽的情况下私设的,审计部门在审计时难以从帐面上发现,由于知情人范围很小,彼此又有着共同的利益基础,调查取证难度较大,不易被发现查处,同时“小金库”大多打着为集体谋福利的幌子,即使被发现后往往也仅是对“小金库”的余额予以追缴,对责任人没有真正按照《会计法》和党纪政纪予以严肃处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小金库”现象的滋生蔓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私设小金库问题的原因及治理建议
XX年11月上旬,XX区纪委组织区纪委、区财政局相关人员分4个小组对全区16家单位就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红包”专项治理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在此次督查过程中发现了某单位私设“小金库”问题,基本情况已初步核实,详细情况正在紧锣密鼓地进一步调查取证当中。
这类私设“小金库”问题为何会产生,查处这些“小金库”的对策又何在?就此,本人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下对此事的一些浅薄看法。
一、“小金库”产生的主要原因
1、“鞭长莫及”。
各级纪检监察部门监督盲区依然存在。
近年来,随着各级党委、政府对纪检监察工作的不断重视,纪检监察业务范围不断拓展、监督力度向纵深层次发展,监督范围越来越广、监督任务越来越重的日益加剧,有限的力量和沉重的任务日益凸显,一些地方纪检监察机关出现了监察项目不断增加而实际工作人员数量却在相对缩减的趋势,纪检监察系统队伍建设的不够完善,造成不少部门特别是二级单位,上级管理部门不来管,纪检部门又管不来,一段时间内处于监督的“真空地带”。
纪检监察监督的疏忽,让有些单位有漏洞可钻,这是相关各级纪检监察部门的有待
加强的痛处,也是“小金库”产生不可忽视的一环,值得我们反思。
2、“舍大为小”。
一些部门为了自身的小集体利益考虑,想尽办法使一些不合理收支逃避职能部门监督,加之我区取消会计集中核算后,有些单位更是认为“有机可乘”,想方设法地“化整为零”,多建几套账务,查一个还有几个,逃避监管、逃避监督;明面一个,暗地几个,明暗结合、混淆视听,于是,“小金库”应运而生。
同时,“小金库”部分开支,发放了加班费、节假日福利、组织外出旅游等。
这类情况,可以理解为某些领导干部价值观的片面,财经法纪的淡薄。
当前各级党委、政府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格局下,仍然有“小金库”此类现象发生,说明干部素质和财经纪律意识的提升仍有较大空间,区纪委监察局对全区党员领导干部的日常廉政教育和财经法纪教育还需加强。
3、“独断专行”。
单位私设“小金库”问题的查处困难重重,原因就在于历年“小金库”账目开支明细等佐证材料均在单位行政会上,待单位主要领导过目后,由经手人当面销毁,而其他领导一概不过问此事详情,也没有人当场提出反对意见,久而久之形成了“一言堂”,单位主要领导“独断专行”之下,“小金库”之风愈演愈烈,收取费用标准渐进提高,导致资金结余量大、开支不明等问题的产生。
4、“欲壑难填”。
“小金库”收支无账,钱款由一人经手,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督管理,加之“小金库”的隐蔽性较强,导致相关领导干部的贪念兴起,胆子也越来越大,多头开户、公款私用、暂借挪用的事件愈演愈烈。
二、“小金库”存在的不良后果
私设“小金库”实际上就是:收取不该收取的费用;截留国家、集体、或单位的收入;虚列支出、套取资金为少部分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1、“小金库”是滋生腐败的温床。
“小金库”聚之隐蔽,用之方便,公款私存,收支无账,逃离监管,为请客送礼、公款吃喝、公款旅游、送红包提供资金来源,给少数违法乱纪者提供了方便,是诱发经济犯罪的源头。
2、引发分配不公,助长攀比之风。
“小金库”的部分资金以各种名义为小团体和单位内部职工乱发补助、补贴和奖金,为小团体谋取私利,使攀比之风越来越盛行。
3、腐蚀了干部队伍,有损干部形象。
“小金库”由少数人掌管,各种规章制度难以约束,有的人利用“小恩小惠”,腐蚀领导干部,也败坏了社会风气。
许多事例证明,从拿一点、分一点不要紧,到欲膨胀,不可自拔,直至犯罪,才追悔莫及,为时已晚。
4、导致“三乱”,社会影响恶劣。
“小金库”有的是采取欺上瞒下,耍花样、搞变通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来的,严重削弱了财经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
三、查办“小金库”的建议
省纪委书记周泽民在“红包”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推进会上指出,“小金库”是“红包”问题的温床,必须严厉查处。
结合纪检监察机关的权限和查处程序,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针对性的采取对策查处“小金库”。
1、开设举报热线,鼓励社会举报。
可以多借助社会各种力量,多渠道的收集信息,将整治“小金库”的举报电话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热线”、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红包”专项治理“热线”相结合,将举报“小金库”电话固定下来,将收集举报常态化。
同时,设置举报奖励资金,对举报有价值按照查实小金库的金额给予一定比例的奖励,激发内部知情人举报“小金库”的积极性。
2、注重信息收集积累,提高关注度和敏锐性。
细心观察、收集群众反映,还应该加强与人大、政协、财政、审计、物价等部门的联系,共同探讨、挖掘线索,密切关注与这家单位相关的其他单位的违法违纪问题,并详细的记录、收集整理,待查处那家单位时备用。
3、查阅相关资料。
通过查看一个单位的会议记录、工作总结、汇报材料往往可以发现一些单位研究重大的收费或支出事项,比如处罚收入、赞助费或者发放福利、旅游支出等等,同时在单位的法定账簿中寻找相应的支出,如果没有发现,这个单位很有可能存在“小金库”。
4、关注异常现象。
关注重点会计科目的变化、查找异常的收支行为,如往来款科目核实,收入、支出趋势变化分析。
有些单位“小金库”不设在本单位,而是通过往来款将资金转移出本单位,存放二三级下属单位那里,此种手法通常是把单位的正常收入先记入往来账户或虚列出结算中的债务,待机再将其转入“小金库”中;还有的单位将已收回或可收回债权列作呆账“核销”,把资金转入“小金库”中。
另外,还要重点关注收入支出变化,查询收入异常的年度和项目,重点分析缺少的支出等等,可以查出“小金库”的影子。
5 、外围调查。
在事前不通知情况下,纪检监察干部突击询问有关人员,有时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找到“小金库”的蛛丝马迹。
必要时,还可以向银行索取业务资料,检查被调查单位多头开户的情况,进而发现私设“小金库”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