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古代印度练习题及答案
九上历史第3课 古代印度 同步训练(部编版)(含答案解析)
![九上历史第3课 古代印度 同步训练(部编版)(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7f41fbf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1b.png)
第3课古代印度同步训练1.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A.严格的等级关系B.等级之间权利义务不同C.社会成员分工不同D.等级之间的种姓差别2.“当他们分割普鲁沙(巨人)时,其口为婆罗门,由其双臂造成罗惹尼耶(刹帝利),其双腿变成吠舍,从其双脚生出首陀罗。
”这则材料从侧面反映了()A.伊斯兰教教义B.佛教的众生平等C.印度种姓制度D.庄园的自给自足3.右图是某历史小组对古代亚非文明内容整合后做的课件。
四个标题背后表达的相同点是()A.法治社会B.政治神化C.政教合一D.神灵人化4.艾米是公元前1500年印度一个非常善于经营的富有商人,他有很多愿望,在当时的条件下,他的哪个愿望可能会实现A.娶一个美丽的公主做妻子B.向神庙中的婆罗门上供C.雇佣一名武士,保护财物D.向国王多纳税以寻求爵位5.公元前6世纪时,释迦牟尼创立宗教,反对婆罗门种姓的优越地位,力图在宗教领域内破除种姓之间的严格界限。
他认为,种姓之间没有贵贱之分,看人不应分种姓出身,应看其行为和才能。
这体现了佛教()A.“忍耐顺从”的思想B.“众生平等”的思想C.因果报应的思想D.独尊安拉的思想6.玄奘游历印度时记录:“城镇和村庄都有几扇内门,城墙又宽又高……屠夫、渔夫、舞女、刽子手和清道夫之类的人不能住在城里,且行走时只能走路的左边……"。
这印证了印度历史上的哪一制度A.种姓制度B.庄园制度C.城邦制度D.封君封臣制度7.“原本的种姓制度并非要划分阶级及人的高低贵贱……种姓制度为了政权需要而经历过许多调整,并在英属印度时期为符合殖民者需要而被固定、僵化,成为阶级森严的阶序体系。
”这主要说明该制度()A.等级非常森严B.存在优劣差别C.维护特权等级D.带有殖民色彩8.雅利安人发源于里海以东,发迹于中亚之时,已知农耕畜牧,已知纺织陶冶。
农耕牛羊,及其他家畜;并知榨取牛乳等。
他们定居于旁庶普与恒河之间,在达罗毗荼人的文明基础上,发展城市工商各业,造成光辉灿烂的文化,与埃及巴比伦比美。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同步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aa2b11856a561253d36f80.png)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含答案)第3课古代印度一、选择题1.“种姓”的国度指的是A.古埃及B.古巴比伦C.古印度D.古希腊【答案】C2.古代人类创造了先进的文明成就,下类对世界各国的文明成就叙述正确的是A.古代埃及劳动人民建造了金字塔,作为古代埃及国王法老的宫殿B.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该法典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C.古印度种姓制度、西周的分封制两种制度都出现于奴隶社会时期,两者均等级森严,界限严格D.经梭伦改革后,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答案】C3.印度的男女青年纵使青梅竹马,相互爱慕,但如果双方等级不同,最终也不成眷属,造成这种悲剧的根源是历史上印度实行A.《汉谟拉比法典》B.种姓制度C.人权未普及D.佛教的规定【答案】B4.有一则笑话说,一个婆罗门贵族因为没有带水罐,又不愿降低身份去使用随从吠舍和首陀罗们的水罐,最后竟然活活渴死了。
上述故事最有可能发生在A.古印度B.古埃及C.古巴比伦D.中国【答案】A5.古代印度有一套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不同等级在地位、权利以及义务等方面有着严格的规定。
这种制度被称为A.种姓制度 B.世袭制 C.分封制 D.中央集权制【答案】A6.公元前6世纪,印度种姓制度引起人们的强烈不满.社会矛盾尖锐。
在这种情况下,释迦族王子释迦牟尼苦行修道,7年后,终于悟道成佛,创立了A.道教B.佛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答案】B7.宗教的形成和传播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古印度诞生的宗教是A.佛教 B.印度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答案】A8.下图所示的制度来自A.古埃及B.古巴比伦C.古印度D.古希腊【答案】C9.下图中标注出的四个文明古国,在地理位置方面的相同点是A.位于大河流域 B.位于亚洲大陆C.四面邻近海洋 D.处于内陆盆地【答案】A二、非选择题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彻底消除和根绝欲望后,生老病死,悲伤、哀痛、苦难、不幸和绝望就一扫而光。
第3课古代印度练习册习题
![第3课古代印度练习册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b16279cb58f5f61fb7366690.png)
第3课古代印度一、基础练习1.吠陀经典里的《原人歌》唱道:“太初之世,原人之口,生婆罗门;彼之双臂,生刹帝利;彼之双腿,产生吠舍;彼之双足,生首陀罗。
"婆罗门教据此宣称,社会分为四个种姓是( )A.人民意愿B.国王命令C.佛祖安排D.神灵旨意2.诞生于古代印度的世界性宗教是( )A.婆罗门教B.佛教C.伊斯兰教D.基督教3.《西游记》中唐僧又被称为“三藏法师"。
“三藏”指的是佛教经典的( )A.经、律、论三部分B.经、律、义三部分C.义、律、论三部分D.经、义、论三部分4.同为世界文学瑰宝,反映印度社会多个侧面以及雅利安人扩张情景的两部梵文史诗是( ) A.《吉尔伽美什》和《梨俱吠陀》B.《摩诃婆罗多》和《沙摩吠陀》C.《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D.《吉尔伽美什》和《罗摩衍那》二、拓展练习5.公元前6世纪,印度和中国均产生了对本国乃至世界文明具有深远影响的杰出人物,在印度是悉达多,在中国则是( )6.汉代,佛教从印度传人我国。
研究佛教对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影响,下列选项中没有参考价值的是( )A.敦煌莫高窟B.西安大雁塔C.《诗经》和《楚辞》D.《大唐西域记》7.观察地图,回答问题。
(1) 印度半岛地处亚洲南部,南临A,即_________(海洋),北靠B,即__________(山脉)。
C__________和D__________是两条著名的河流。
(2) 季风是印度气候的主要特征。
夏天的_______(方向)季风温暖湿润,带来丰沛的雨水,对古代印度农业的发展影响很大。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首陀罗或贱民以任何一部分肢体去打高种姓的人,那么他必须被截去那部分肢体;如果议论婆罗门,则用沸油灌进他的嘴巴和耳朵里。
首陀罗不应有任何财产,他的主人可以拿走他的一切。
——《摩奴法典》(1) 材料一反映了古代印度的什么制度?(2)《摩奴法典》主要维护的是哪些特权阶层的利益?材料二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1.1.3古代印度练习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1.1.3古代印度练习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dc7ae45a8114431b80dd82f.png)
古代印度一、选择题:1. (2013 •海南• 12)古印度社会有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高高在上的是“婆罗门”和“刹 帝利”,而"吠舍”和"首陀罗”社会地位低下,这种制度被称为 () A .世袭制 B.分封制C.种姓制度 D .中央集权制度2 . (2013 •黑龙江农垦牡丹江管理局•8)印度种姓制度中,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属于() A. 吠舍 B.刹帝利C.首陀罗 D .婆罗门3. (2013 •湖南湘潭• 11)下列与古代印度文明无关.的是()A. 种姓制度B .阿拉伯数字 C.佛教 D .《天方夜谭》4. (2013 •广东湛江• 16)在一部反映印度古代社会生活的电影中,符合印度种姓制度的史实是()A .刹帝利命令婆罗门率兵出征B .婆罗门在主持祭祀活动C .吠舍在法庭上审判犯人D .首陀罗在自家的农口里劳动5.入侵古代印度并征服当地居民,逐渐建立起一些小国的是 ()A. 日耳曼人B.雅利安人C .印第安人D .苏美尔人6 .印度是世界文明发祥地之一,表现出独有的 历史特征。
右图反映的是印度的 () A. 分封制度 B. 民主制度 C. 种姓制度 D. 封建等级制度7 .如果你生活在古代印度,下列情况中,最有可能碰到 的是()A. 那里的人们最早开始种植粟B. 商人的女儿与官吏禁止通婚,等级制度森严C. 很多手工业者从事青铜铸造业D. 柏拉图在和学生们探讨哲学问题8.在古代印度严格的等级制度中,从事农业、牧业、渔业的人属于 ()A .婆罗门B .刹帝利C.吠舍 D.首陀罗9 .阿育王在印度可谓是家喻户晓,他在位时,孔雀王朝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 国。
按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应该属于 ()A .婆罗门B .刹帝利C .吠舍D .首陀罗10. 下图所示的路线传播的是 ()奏罗门 剥帝知 吠舍 首陀罗A.佛教B .阿拉伯数字 C .活字印刷术 D .基督教11.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用到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的广泛使用也直接促进了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
部编版历史九上第3课《古代印度》同步习题
![部编版历史九上第3课《古代印度》同步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b3873d83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07.png)
部编版历史九上第3课《古代印度》同步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种姓”一词在印度的梵文中叫“瓦尔那”,就是颜色或品质的意思。
因此,种姓制度又叫瓦尔那制度。
这种()A. 规定印度人在法律面前都一律平等B. 对印度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C. 认为印度人生来没有高低贵贱之分D. 规定不同等级的人们之间可以通婚2.古代印度社会里,商人的女儿不能嫁给官吏的儿子,这是因为:A. 商人的财产多于官吏B. 官吏的财产多于商人C. 商人与官吏世代结下仇怨D. 种姓制度的严格限制3.阿育王是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的国王。
按照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等级划分,他应属于( )A. 婆罗门B. 刹帝利C. 吠舍D. 首陀罗4.戏说汉谟拉比穿过时空隧道,来到古代印度旅游,他惊奇地发现自己在种姓制度中属()A. 第一等级B. 第二等级C. 第三等级D. 第四等级5.在印度电影《流浪者》里有一句经典台词是“法官的儿子永远是法官,小偷的儿子永远是小偷”。
这句话有明显的阶级歧视,这种阶级歧视最可能源自以下哪一制度?()A. 禅让制度B. 种姓制度C. 元首制D. 采邑制6.佛教产生于()A. 公元前6世纪B. 公元前1世纪C. 公元1世纪D. 公元6世纪7.有一篇历史论文的关键词是“阿拉伯数字”、“梵文”、“佛教”、“古代文化”,据此可知这篇论文的内容主要和哪个国家相关?()A. 印度B. 沙特阿拉伯C. 伊拉克D. 埃及8.亚非大河流域出现的四大文明古国,按照地理位置从东到西的排列顺序是A. 中国、巴比伦王国、印度、埃及B. 中国、印度、巴比伦王国、埃及C. 埃及、印度、巴比伦王国、中国D. 埃及、巴比伦王国、印度、中国9.从发源地来看,亚非文明古国的共同之处是()A. 以海洋为中心B. 以大河流域为中心C. 以大山为中心D. 以城市为中心10.大河流域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
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A. 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B. 恒河——古埃及——金字塔C. 尼罗河——古印度——佛教D. 黄河、长江——中国——种姓制度二、材料解析题:11.阅读下列材料:以下是古代某国的法律条文杀害婆罗门者应损毁自己,并三次投入火中。
【人教版】2018-2019年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1.1.3《古代印度》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2018-2019年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1.1.3《古代印度》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676e19e518964bcf847cdc.png)
《古代印度》试卷一、选择题1.“首陀罗的职责只有一个,那就是顺从地服务于其他三个种姓。
”材料反映的是()A.古埃及奴隶制度B.汉谟拉比法典C.古印度种姓制度D.西欧封建等级制度2.古印度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下列与古印度有关的是()A.金字塔B.《汉谟拉比法典》C.分封制D.种姓制度3.与“普度众生”、“功德无量”这些词汇有关的宗教是()A.基督教B.伊斯兰教C.道教D.佛教4.由“《摩诃婆罗多》、恒河、阿拉伯数字”这些词你能联想的国家是()A.古埃及B.古巴比伦C.古印度D.两河流域5.“在权利方面,人生来时自由平等的。
”但在古印度,却把社会成员按地位高低划分为四等。
请指出属于第二等级的是()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6.以下四幅图片反映出的共同历史信息是()A.奴隶制度B.封建制度C.等级制度D.资本主义制度7.阿育王在位时,孔雀王朝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按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属于()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8.《西游记》是一部家喻户晓的神话小说,“唐僧取经”是书中故事情节的重要线索。
“唐僧取经”的“经”是指()A.佛教学说B.基督教教义C.伊斯兰教教义D.犹太教教义9.“婆罗门教宣传婆罗门种姓至上,说梵天用口造婆罗门,用手造刹帝利,用双腿造吠舍,用双脚造首陀罗,并为他们规定了社会职业,永世不可改变。
”这段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文明古国的状况()A.古希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埃及10.古代印度、巴比伦、埃及文明共同特征不包括()A.都属于亚洲国家B.都较早建立了奴隶制国家C.都处于大河流域D.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11.作为文明古国之一,印度文明有其独特的魅力。
下列与印度文明有关且对其他地区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有①《汉谟拉比法典》②阿拉伯数字③种姓制度④佛教A.①②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12.某班级以话剧的形式再现古印度历史,涉及到“种姓制度”时,有一句台词是不正确的,是()A.“本国王把持军政大权,国家唯我独尊B.“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刹帝利C.“我是一个拥有万贯家财的大商人,却屈居第三等级D.“我很苦恼,我爱上了一个上一等级的姑娘,但我们不能步入婚礼殿堂”二、材料解析题13.四大文明古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灿烂文化,这些文明不仅向我们昭示着祖先们的聪明才智,更反映了人类不懈进取的精神。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上古亚非文明 第3课《古代印度》基础练习(含解析) 岳麓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上古亚非文明 第3课《古代印度》基础练习(含解析) 岳麓版](https://img.taocdn.com/s3/m/c146d9b8910ef12d2bf9e70e.png)
《古代印度》基础练习1.入侵古代印度并征服当地居民,逐渐建立起一些小国的是( )A.日耳曼人B.雅利安人C.印第安人D.苏美尔人2.在古代印度等级制度中,向神庙上供的等级是()A.吠舍B.刹帝利C.婆罗门D.首陀罗3.“种姓”一词在印度的梵文中叫“瓦尔纳”,就是颜色或品质的意思。
因此种姓制度又叫瓦尔纳制度。
这种制度()A.规定印度人在法律面前都一律平等B.对印度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C.规定不同等级的人们之间可以通婚D.认为印度人生来没有高低贵贱之分4.下列对佛教的诞生的相关介绍错误的一项是()A.诞生于公元前6世纪B.诞生于古代印度C.创始人为释迦摩尼D.要求人们修行以得道成仙5.下列是四位同学扮演“印度等级制度”课本剧的对话。
甲同学:我是祭司贵族,掌握神权。
乙同学:我虽不是处于独尊地位,但我掌握国家行政和军事大权。
丙同学:我主要从事农业、牧业和商业,没有政治权利,必须纳税形式供养第一、二等级。
丁同学:我是被征服者,因贫困破产失去土地,从事低贱的职业。
据此判断,哪位扮演者属于吠舍等级?()A.甲同学B.乙同学C.丙同学D.丙同学6.古代印度的等级制度中,处于统治地位的是()①婆罗门②刹帝利③吠舍④首陀罗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7.“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
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你知道这首诗词与哪一宗教有关()A.基督教B.伊斯兰教C.佛教D.道教8.古代印度形成了“种姓制度”,将社会分为四个等级。
据此判断,古代印度农民属于哪一等级()A.刹帝利B.首陀罗C.吠舍D.婆罗门9.古印度“种姓制度”四等:①吠舍②婆罗门③首陀罗④刹帝利。
其中最高等级和最低等级的是()A.①②B.③④C.②③D.④①10.阿育王在印度是家喻户晓,他的身份是刹帝利,和刹帝利有关的制度是()A.封建等级制度B.分封制C.民族分化制度D.种姓制度11.种姓制度诞生于下列哪一古代国家()A.埃及B.巴比伦C.雅典D.印度12.根据《律奴法典》的记载,神创造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种姓。
第3课古代印度(真题训练)
![第3课古代印度(真题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a0b63c9f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b7.png)
第3课古代印度中考真题训练一、选择题1.(2021·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九年级月考)孔雀王朝是古印度摩揭陀国著名的奴隶制王朝,因其创建者旃陀罗笈多出身于一个饲养孔雀的家族而得名。
下面对孔雀王朝的表述有误的是A.由雅利安人建立B.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C.统一了整个印度半岛D.首都是华氏城【答案】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利安人,陆续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印度北部逐渐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
农业和工商业都比较繁荣,出现了许多工商业中心城市,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因此对孔雀王朝的表述有误的是“统一了整个印度半岛”。
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对孔雀王朝的表述都是正确的,但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020年四川内江)如图是亚非两大文明古国,在其古文明发展史上有诸多相似点,关于它们相似点的论述,正确的是A.发源于世界著名大河流域B.产生了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宗教C.公元前36世纪时出现了国家D.打败了外族入侵延续了文明【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印度河和恒河孕育了古印度文明,故A符合题意;只有古印度产生了世界性宗教,故B不符合题意;只有古埃及公元前36世纪出现了国家,故C不符合题意;两者文明均中断,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2020年湖南郴州)2018年9月在印度海德拉巴,一位印度父亲(吠舍)为了阻止女儿嫁给位达利特(贱民)男孩,在光天化日下袭击了他们,并残忍地砍掉了女儿的手。
导致这幕悲剧发生的原因是印度社会遗留的A.种姓制度B.采邑制度C.四等人制D.农奴制度【答案】A【解析】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其中吠舍属于第三等级,“贱民”属于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这种观念至今仍然残存在部分印度人心中,故选择A项;采邑制度盛行在封建时代的欧洲,排除B项;四等人制是元朝统治者实行的民族歧视政策,排除C项;农奴制是封建社会中封建领主在其领地上建立起来的剥削奴役农奴的经济制度,排除D项。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第3课 古代印度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第3课 古代印度](https://img.taocdn.com/s3/m/8e0a4be755270722182ef705.png)
第3课古代印度一、选择题1.亚非文明古国兴起的共同原因是()A.交通便利,适宜开展商业B.地处大河流域,土质肥沃C.城市国家兴起较早D.擅长军事远征2.摩亨佐·达罗遗址(右图)在198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它是()A.雅利安人创造的B.早期印度文明遗址C.古代印度文明鼎盛时期的代表D.佛教的起源地3.公元前1500年左右侵入印度,建立新的国家,并逐步确立等级制度的是()A.苏美尔人B.阿摩利人C.巴比伦人D.雅利安人4.古代印度的婆罗门祭司编造说:造物神用自己的嘴创造出婆罗门,用手创造出刹帝利,用腿创造出吠舍,用脚创造出首陀罗。
他们这样宣传的根本目的是()A.神话等级制度B.为人们选择职业创造根据C.显示婆罗门的高贵身份D.保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5.山西省实验中学检测卷印度电影?阿育王?获得奥斯卡最正确外语片奖。
阿育王在印度家喻户晓,他在位时,孔雀王朝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国。
按照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应属于哪一等级()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6.?摩奴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银钱单位);假如是吠舍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200帕那;假如是首陀罗辱骂了婆罗门,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
此规定说明了印度四个种姓()A.职业世袭不改变B.宗教生活界限清楚C.宗教权利不平等D.法律地位不平等7.襄汾县九年级第一次月考题古印度有个武士骄傲地说:别看我是个武士,我和国王属于同一个等级。
他属于()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8.襄汾县九年级第一次月考题与乔达摩·悉达多创立的宗教相关的是()A.祭司、贵族掌握神权B.信仰耶稣,认为人死后能升入天堂C.它诞生于1世纪D.宣扬“众生平等〞,主张“忍受顺从〞9.佛教教义哪些内容表达了反对婆罗门特权的要求()A.消除欲望B.“忍受顺从〞C.“众生平等〞D.“因果报应〞10.佛教起源于古代印度,后来开展成为世界性的宗教,主要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地区。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古代印度 同步训练(包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古代印度 同步训练(包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2c978d2cc58bd63186bd8b.png)
第1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三课《古代印度》同步训练一、选择题1. 征服古代印度,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的是()A.埃及人B.苏美尔人C.蒙古人D.雅利安人2. 某中学九(1)班的元旦节目是有关印度种姓制度的课本剧。
其中不符合史实的场景是()A.刹帝利对婆罗门非常恭敬B.婆罗门主持祭祀活动C.首陀罗担任官吏在巡视D.吠舍在农田里劳动3. 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创立于()A.古埃及B.古巴比伦C.古印度D.古代罗马4.孔雀王朝建立的时间是( )A.公元前5世纪初B.公元前4世纪初C.公元前4世纪末D.公元前4世纪中叶5.古代印度的一项制度规定:各等级世代相袭,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这一制度被称为( )A.分封制B.奴隶制度C.等级制度D.种姓制度6.下列对佛教的描述,错误的是( )A.佛教的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B.佛教反对种姓制度C.佛教认为不同种族的划分具有合理性D.佛教主张众生平等7.我国神魔小说《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历经艰险前往西天取经的故事。
这里的“西天”应该是( )A.古埃及B.古印度C.古巴比伦王国D.古罗马帝国8.公元前1500年左右,从中亚侵入印度并陆续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的一支游牧部落自称( )A.日耳曼人B.雅利安人C.法兰克人D.诺曼人9.孔雀王朝是古印度摩揭陀国著名的奴隶制王朝,因其创建者旃陀罗笈多出身于一个饲养孔雀的家族而得名。
下面对孔雀王朝的表述,有误的是( )A.雅利安人建立B.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C.统一了整个印度半岛D.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10. 下图所示的制度来自( )A.古埃及B.古巴比伦C.古印度D.古希腊11.种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的基本社会制度,其特点是( )A.等级和职业世代相传B.实行民主的选举制度C.强调所有人一律平等D.允许各等级自由通婚12.在古代印度与南亚其他地区,划分出许多以职业为基础的群体,形成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体系。
最新九年级上册历史03第3课 古代印度
![最新九年级上册历史03第3课 古代印度](https://img.taocdn.com/s3/m/79dee653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74.png)
第3课古代印度测试时间:20分钟一、选择题1.征服古代印度,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建立国家的是()A.埃及人 B.苏美尔人C.雅利安人D.波斯人答案 C 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侵入印度,陆续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建立了许多小国家。
故选C。
2.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其首都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它是()A.加尔各答 B.孟买C.华氏城 D.摩亨佐•达罗答案 C 孔雀王朝统治时期,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实现了统一,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3.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强化神权的地位,规定婆罗门为第一等级。
其社会成员是()A.富商 B.国王和将军C.祭祀贵族 D.手工业者答案 C 在印度种姓制度中,第一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
故选C。
4.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在这一制度中,第二等级是()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答案 B “这一制度”是指印度的种姓制度。
在种姓制度中,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故选B。
5.老陈是一个商人,假如他生活在古代印度,应该属于种姓制度中的()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答案 C 在种姓制度中,第一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
故选C。
6.在古印度种姓制度中,下列选项中符合当时手工业者身份的是()A.掌管祭祀B.掌管行政权力C.与国王的女儿通婚D.为前三个等级服务答案 D 结合所学可知,从事“手工业”的是第四等级首陀罗,第四等级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故选D。
7.关于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是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建立的一种严格的封建社会等级制度B.国王属于第一等级C.各等级世代相袭,不同等级之间不能通婚D.最卑贱的是贱民,属于第四等级答案 C 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世代相袭。
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练习题(含答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df5e3479563c1ec5da71a6.png)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3课古代印度1.印度的远古文明于1922年才被发现。
由于它的遗址最先在印度的哈拉帕地区发掘出来,所以它通常被称为“哈拉帕文化”。
这里“哈拉帕遗址”所处的年代是() A.大约为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B.大约为公元前25世纪—前20世纪C.大约公元前1500年D.大约为公元前324—前187年2.公元前150年左右,从中亚南下侵入印度,陆续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新的国家的是()A.波斯人B.苏美尔人C.雅利安人D.古埃及人3.下列对孔雀王朝评述有误的一项是()A.它是古代印度文明的衰败时期B.它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C.它统治时期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D.它统治时期农业和工商业都比较繁荣,出现了许多工商业中心城市4.在一部反映印度古代社会生活的电影中,符合印度种姓制度的史实是()A.刹帝利命令婆罗门率兵出征B.婆罗门在主持祭祀活动C.吠舍在法庭上审问犯人D.首陀罗在自家的农田里劳动5.下面示意图描述的是()A.佛教传播的路线B.亚历山大东征的路线C.伊斯兰教传播的路线D.马可·波罗来华的路线6.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巴比伦王国的共同点有()①都处在大河流域,灌溉农业发达②都建立了专制王权,维护国王、奴隶主贵族的利益③都制定了完备的成文法典④都形成了严格的种姓制度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D.①②③7.读图题。
(1)指出图中A、B所代表古印度早期文明遗址的名称。
图中早期文明遗址分布在哪一大河流域?(2)指出图中C处所代表古代城市的名称。
该城市有何特点?它反映了古代印度哪一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教师详解详析1.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历史核心素养中的时空观念。
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等早期文明遗址,年代大约为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
2.C 3.A 4.B 5.A 6.C7.(1)A.哈拉帕。
B.摩亨佐·达罗。
印度河流域。
(2)华氏城。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亚非文明古国 第3课 古代印度培优练习(含解析) 川教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亚非文明古国 第3课 古代印度培优练习(含解析) 川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38b4e23964bcf84b8d57b07.png)
古代印度1.(题文)古代印度社会里,商人的女儿不能嫁给官吏的儿子。
这是因为()A.商人财产多 B.官吏财产多C.商人与官吏世代结仇 D.等级制度的严格限制2.课本剧表演是课堂改革的一种重要形式。
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编写了一部关于古代种姓制度的剧本,其中不符合史实的场景是()A.首陀罗担任官员 B.吠舍在田间劳动C.国王对婆罗门毕恭毕敬 D.婆罗门在主持祭祀活动3.在古代印度有一户人家,有着自己的住房,在城市里开着一家棉布店,同时销售自己手工制作的衣服,你认为这户人家的等级属于(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4.几位同学排练关于印度种姓制度的一部短剧,以下场景符合印度种姓制度的史实是()A.首陀罗在主持祭祀活动 B.吠舍在法庭上审讯犯人C.婆罗门在自己的田地里劳动 D.刹帝利命令军队出兵作战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约公元前30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
国王自称是神的化身,他们的陵墓金字塔是权力的象征。
——摘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材料二在引言部分,汉谟拉比宣扬“君权神授”,颂扬其功绩,说他制定法典是为了在全国发扬正义与公道……法典明确规定,凡拐骗、藏匿他人或宫廷奴隶者处死刑;理发师未经奴隶主许可而剃掉奴隶发式标记,应处砍手之刑……奴隶打自由人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将遭受割耳之刑。
——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材料三由于雅利安人有着强烈的种族优越感,所以他们极力避免与受鄙视的臣民混合,并专门发展起划分四大世袭种姓的制度,前三个种姓是由雅利安人自己享有的职业等级,第四种姓则留给达塞人(当地土著)。
达塞人不准参加宗教仪式,也不能拥有征服者所享有的种种社会权利。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材料一中的“国王”在古埃及被称作什么?金字塔与“国王”有什么关系?(2)材料二中的“法典”出自世界古代哪一王国?材料中汉谟拉比宣称自己制定法典的目的是什么?他制定法典的真实目的(实质)又是什么?(3)材料三的现象出现在古代哪一国家?材料中“前三个种姓”依次指哪三个?“第四种姓”又是指的什么?如何评价这一制度?(4)上述材料中三个文明的发源有什么特点?为什么?答案与解析1.【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雅利安人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根据这个制度,社会分为四个等级,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 1.3 古代印度 练习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 1.3 古代印度 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7996bb12aa00b52acec7ca2b.png)
一、选择题 1.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大河流域产生的。与“种姓制度、创立佛教”相关的古代文明发祥地是( )
A.两河流域
B.尼罗河流域 C.黄河流域
D.印度河流域
2.公社会等级制度,在当时维持了社会秩
序和稳定。新航路开辟,葡萄牙人到来之后,称这个社会等级制度为( )
(2)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这部法典是两河流域古代文明的集中体现,
3/5
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世界文明 的重要遗产之一。
(3)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等级界限森严的等级制度严重地阻碍了古代印度 社会的发展。
(4)文明是伴随着阶级压迫而诞生的,在古代的文明古国中都存在着奴隶主 对奴隶的阶级压迫。 15.(1) 金字塔;尼罗河;古埃及。 (2) 古巴比伦王国;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3) 种姓制度;古印度;种姓制度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低等级的 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在他的头上降临。” 材料二 奴隶可以买卖,可用来抵债;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人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头上的
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奴隶可以被任意杀死,凶手只需赔偿奴隶主的财产损失,无须 偿命。
材料三 杀害婆罗门者应损毁自己,并三次投入火中。杀一个刹帝利,誓守戒六年,并交出 1000 头母牛和一头公牛;杀一个吠舍,誓守戒三年,并交出 100 头母牛和一头公牛;杀一个首陀罗,誓守戒 一年,并交出 10 头母牛和一头公牛。 (1)材料一中的金字塔位于哪个国家?“法老”具有怎样的地位? (2)材料二节选自哪个国家的哪位国王制定的法典?如何评价这部法典?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个国家什么制度的规定?该制度对这个国家有何影响? (4)这三则材料说明古代文明的出现所呈现出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九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课时练《第3课 古代印度》试卷含答案解析
![九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课时练《第3课 古代印度》试卷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3538ef3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85.png)
9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课时练一、选择题1.在当今印度的一些农村,还有一些妇女每天要从事一种重体力劳动,在不使用任何现代化机器设备的前提下,要将一筐一筐的大石头砸成小石子,但是她们每天获得的收入仅仅是80卢比(约人民币7.2元)。
而她们从事这项工作仅仅是因为她们出身很卑微,这是源于印度社会遗留的A.四等人制B.采邑制度C.种姓制度D.农奴制度2.在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2世纪的时间段里,出现了时至今日依然闪烁非凡光芒的人。
非凡的事集中在那个时代发生,同时又独立地在中国、印度、巴勒斯坦等地出现。
对“时至今日依然闪烁非凡光芒的人”理解准确的是()A.李白、伯里克利、穆罕默德B.秦始皇、尼赫鲁、汉谟拉比C.孔子、乔达摩·悉达多、耶稣D.孟子、穆罕默德、伏尔泰3.下图所示漫画把人分为不同等级,这一现象出现在A.古代埃及B.古代印度C.古巴比伦D.古代希腊4.古代印度有一户人家,有自己的住房,在城市开了一家店,同时销售自己手工制作的衣服。
你认为这户人家所属的等级是()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5.让婆罗门的名字带来吉祥,让刹帝利的名字带来力量,让吠舍富裕,但是让首陀罗受到憎恶。
材料体现了古印度A.有着悠久深厚的文化内蕴B.商品经济比较活跃C.阶级性鲜明,没有贵贱之分D.社会等级制度森严6.佛教创立后,得到了国王和富人的支持,曾一度成为印度最为重要的宗教之一。
与之有关的主要原因是A.反对种特权等级B.积极向外传播C.号召削弱王权D.宣扬“忍耐顺从”7.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代表有古代中国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孕育这四大文明的相同地理因素是A.海洋B.沙漠C.高山D.河流8.古代印度的一项制度规定: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之间不得通婚。
这一制度是A.分封制度B.领主制度C.种姓制度D.科举制度9.九年级历史兴趣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
九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课时练《第3课 古代印度》试卷含答案解析(2)
![九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课时练《第3课 古代印度》试卷含答案解析(2)](https://img.taocdn.com/s3/m/f6030f94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55.png)
9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课时练一、选择题1.佛教产生于古印度,起初因宣扬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宣扬“众生平等”,迎合了广大贫苦姓;后又因倡导“忍耐顺从”,得到统治者的追捧。
公元前3世纪后开始外传,最终发展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佛教的教义B.佛教产生的背景C.佛教形成的过程D.佛教传播的原因2.最近印度宝莱坞大片比较火。
下列场景出现在某部反映印度古代社会生活的电影中,其中符合印度种姓制度史实的是()A.婆罗门率兵出征,开拓疆土B.刹帝利开坛设法,祭祀天地C.吠舍在自家农田中干活D.首陀罗在法庭上审判犯罪嫌疑人3.“工程师、教师、医生、商人,每个人安守本分就好。
最受歧视的‘贱民’只能在农村当佃农,或在城市从事清扫、屠宰等被认为‘不洁’的工作,不能进入寺庙、学校等公共场所。
”这段材料可以印证古代印度()A.外族入侵的野蛮性B.共和制度的虚伪性C.宗教传播的漫长性D.种姓制度的不公平4.以婆罗门为中心,划分出许多以职业为基础的内婚制群体,即种姓。
社会地位高低、经济状况好坏,大多与种姓有关。
尽管印度独立以来,已废除种姓制度,但几千年来种姓制度造成的种姓歧视在印度不少地区,尤其农村仍相当严重。
这段材料反映了()A.种姓制度创立的背景B.种姓制度创立的影响C.种姓制度创立的过程D.种姓制度创立的依据5.“首陀罗虽被主人解放,但不能摆脱奴隶地位,因为这种地位对他是天生的,谁能使他摆脱呢?”这表明古印度种姓制度()A.规定等级世袭B.强调众生平等C.提倡天赋人权D.宣扬以人为本6.吉米是生活在公元前1500年的一位家财万贯的印度商人,他有很多愿望。
在当时的条件下,他的哪个愿望最有可能实现()A.向神庙中的婆罗门上供B.弃商从政,做一个官吏C.娶一位美丽的公主做妻子D.雇佣一名武士,保护财产不受侵犯7.古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是指()A.哈拉帕时期B.摩亨佐˙达罗时期C.佛教产生时期D.孔雀王朝时期8.在古代印度有这样一户家庭:有着自己的住房,在城市里开着一家棉布店,同时销售衣服。
初中历史古代印度试题答案
![初中历史古代印度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156a88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de.png)
初中历史古代印度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印度河流域文明的代表遗址是以下哪一处?A. 摩亨佐-达罗B. 哈拉帕C. 帕塔恩D. 塔克西拉答案:A2. 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最初是由谁创立的?A. 阿育王B. 阿克巴C. 佛陀D. 毗湿奴答案:C3. 佛教的创始人是谁?A. 释迦牟尼B. 阿育王C. 玄奘D. 达摩答案:A4. 印度古代著名的史诗《摩诃婆罗多》主要讲述了哪个家族的故事?A. 太阳王朝B. 月亮王朝C. 萨特瓦塔王朝D. 库鲁王朝答案:D5. 以下哪位印度古代国王在位期间,印度达到了一个文化和科学的黄金时代?A. 阿育王B. 恰克鲁阿特C. 哈拉帕D. 阿克巴答案:A二、填空题1. 印度古代的四大文明之一是________,其繁荣时期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500年。
答案:印度河流域文明2. 在古代印度,最高种姓是________,他们主要负责宗教和教育事务。
答案:婆罗门3. 佛教的核心教义之一是________,意指一切皆无固定自性,一切现象都在不断变化之中。
答案:无常4. 古代印度的《吠陀》文献是一系列宗教诗歌和仪式文集,其中最早的部分称为________。
答案:《梨俱吠陀》5. 印度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________,他提出了零的概念,并对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答案:阿瑞巴塔三、简答题1. 请简述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答: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是一种社会分层体系,主要分为四个等级:婆罗门(祭司和学者)、刹帝利(战士和统治者)、吠舍(农民、商人和工匠)和首陀罗(奴隶和劳工)。
这个制度最初是为了维持社会秩序和职业分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变得僵化,导致了严重的社会不平等。
2. 描述佛教的基本教义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佛教的基本教义包括四圣谛(苦、集、灭、道)和八正道。
佛教认为人生充满苦难,苦难的根源在于贪、嗔、痴,即无明和执着。
通过修行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可以达到涅槃,即解脱苦难的最终目标。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3课古代印度练习题(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3课古代印度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6ccdb0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b3.png)
第3课古代印度练习题一、选择题1.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在()A.印度河流域B.两河流域C.尼罗河流域D.黄河流域、长江流域2.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是在()A.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B.汉谟拉比统治时期C.新巴比伦王国时期D.孔雀王朝统治时期3.古代印度社会有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这种制度被称为()A.世袭制B.分封制C.种姓制度D.中央集权制度4.在古代印度等级制度中,掌管祭祀,享有崇高地位的是()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5.假如胡夫和汉谟拉比结伴来到古代印度旅游,他们会发现自己在种姓制度中属于()A.第一等级B.第二等级C.第三等级D.第四等级6.下列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中的等级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刹帝利②吠舍③婆罗门④首陀罗A.③①②④B.③④①②C.②③④①D.④③②①7.在一部反映古代印度社会生活的电影中,符合印度种姓制度的史实的是()A.刹帝利命令婆罗门率兵出征B.婆罗门在主持祭祀活动C.吠舍在法庭上审判犯人D.首陀罗担任国家官吏8.下列有关印度等级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等级之间界限森严B.低等级的人不允许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C.不同种姓之间的男女不能通婚D.低等级的人可以通过做官成为高等级的人9.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创立于()A.公元前6世纪B.公元前3世纪C.1世纪D.7世纪10.大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佛教产生于()A.印度河流域B.两河流域C.尼罗河流域D.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二、材料分析题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初到印度旅行的外国人,常常会对一些事情大惑不解:一位衣衫褴褛、肮脏不堪的人,居然在大街上粗野、蛮横地破口大骂一位衣冠楚楚的绅士,而那位绅士不仅不生气,反而始终小心地赔着笑脸。
(1)印度出现这些奇怪的现象源于什么制度?谁制定了这种制度?(2)该制度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三、探究与应用题12.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上册 1.1.3《古代印度》 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上册 1.1.3《古代印度》 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fe326b3c04a1b0717ed5dda5.png)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1.1.3《古代印度》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 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创立于()A.古埃及B.古巴比伦C.古印度D.古罗马2. 舞蹈《千手观音》曾获得CCTV春节联欢晚会节目评比一等奖和特别大奖。
“观音”“众生平等”“功德无量”的词汇跟哪个宗教有关?( )A.基督教B.伊斯兰教C.道教D.佛教3. 小说及电视剧《西游记》中描述的“如来佛”这一角色,其原型来自于历史人物( ) A.乔达摩·悉达多B.耶稣C.真主安拉D.宙斯神4. 宣扬“众生平等”。
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恪行,才能进入极乐世界“、”,这一教义属于( )A.基督教B.佛教C.伊斯兰教D.道教5. 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载:“若夫族姓殊者,有四流焉:一日婆罗门,净行也,守道居贞,洁白其操。
二曰刹帝利,王种也,奕世君临,仁恕为志。
三日吠舍,商贾也,贸迁有无,逐利远近。
四日首陀罗,农人也,肆力畴陇,勤身稼穑……”它反映的是()A.基督教对信徒等级的规定B.佛教对信徒等级的规定C.伊斯兰教对信徒等级的规定D.印度种姓制度的规定6. 《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印度的种姓制度都维护哪一个阶级的利益()A.地主阶级B.奴隶阶级C.奴隶主阶级D.自由人7. 在古代印度,商人的女儿不能嫁给官吏的儿子,这是因为( )A.商人的财产多于官吏 B. 官吏的财产多于商人C.商人和官吏的喜好不同D.等级制度的严格限制8. 在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中属于统治阶级的是()①首陀罗②刹帝利③婆罗门④吠舍A.②③B.①③④C.①③D.①②③9. 在古印度,有一户人家,在城里有着自己的住房,开着一家棉布店,同时销售自己手工制作的衣服,你认为这户人家属于哪个等级()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10. 印度电影《阿育王》多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阿育王在印度家喻户晓。
他在位时。
孔雀帝国国力鼎盛。
按照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属于哪一等级?()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11. 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将人分为四等:①吠舍②婆罗门③首陀罗④刹帝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3 古代印度(练习)
一、选择题:
1.(2013·海南·12)古印度社会有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高高在上的是“婆罗门”和“刹帝利”,而“吠舍”和“首陀罗”社会地位低下,这种制度被称为( )
A.世袭制 B.分封制C.种姓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2.(2013·黑龙江农垦牡丹江管理局·8)印度种姓制度中,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属于( )
A.吠舍 B.刹帝利C.首陀罗 D.婆罗门3.(2013·湖南湘潭·11)下列与古代印度文明无关
..的是( ) A.种姓制度 B.阿拉伯数字 C.佛教 D.《天方夜谭》4.(2013·广东湛江·16)在一部反映印度古代社会生活的电影中,符合印度种姓制度的史实是( )
A.刹帝利命令婆罗门率兵出征B.婆罗门在主持祭祀活动
C.吠舍在法庭上审判犯人D.首陀罗在自家的农口里劳动
5.入侵古代印度并征服当地居民,逐渐建立起一些小国的是( ) A.日耳曼人B.雅利安人 C.印第安人 D.苏美尔人
6.印度是世界文明发祥地之一,表现出独有的
历史特征。
右图反映的是印度的( )
A.分封制度
B.民主制度
C.种姓制度
D.封建等级制度
7.如果你生活在古代印度,下列情况中,最有可能碰到的是( ) A.那里的人们最早开始种植粟
B.商人的女儿与官吏禁止通婚,等级制度森严
C.很多手工业者从事青铜铸造业
D.柏拉图在和学生们探讨哲学问题
8.在古代印度严格的等级制度中,从事农业、牧业、渔业的人属于( ) A.婆罗门 B.刹帝利C.吠舍 D.首陀罗
9.阿育王在印度可谓是家喻户晓,他在位时,孔雀王朝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个
统一的大帝国。
按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应该属于( ) A.婆罗门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10.下图所示的路线传播的是( )
A.佛教 B.阿拉伯数字 C.活字印刷术 D.基督教
11.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用到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的广泛使用也直接促进了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
对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创制作出重要贡献的有( )
①印度人②中国人③阿拉伯人④希腊人
A.①②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2.佛教反对婆罗门的等级制度,所以( )
A.宣传种姓制度B.宣传“众生平等”
C.倡导刻苦修行 D.号召削弱王权
13.下列历史事件中,与古代印度有关的有( )
①摩羯陀国王阿育王基本统一半岛②种姓制度
③发明阿拉伯数字④创立佛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4.有一首歌这样唱道:“白龙马,蹄朝西,驮着唐三藏,跟着仨徒弟,西天取经上大道……”其中的“经”产生于( )
A.公元前6世纪 B.公元6世纪 C.公元前3世纪 D.公元3世纪15.古代印度有一户人家,有自己的住房,在城市开了一家店,同时销售自己手工制作的衣服。
你认为这户人家所属的等级是( )
A.婆罗门 B.刹帝利C.吠舍 D.首陀罗
16.某班级准备以话剧的形式再现古代印度历史,涉及“种姓制度”时,下面台词中不正确的是( )
A.本国王把持军政大权,国家唯我独尊
B.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刹帝利
C.我是一个拥有万贯家财的大商人,却屈居第三等级
D.我很苦恼,我爱上了一个上一等级的姑娘,但我们不能步入婚姻殿堂二、非选择题:
17.下列材料摘自《摩奴法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婆罗门,由于从身体的最高尚部分出生,由于是最先出生且掌握‘历史知识’,因而理应为一切创造物的主宰。
”
“婆罗门可以确信不疑地享有首陀罗的财产……婆罗门主人得强迫其首陀罗执行屈辱的服役,因为他是自在神创造出来为婆罗门服役的。
”
“‘国王’应极力使吠舍与首陀罗执行自己的劳动,因为他们逃避自己的义务时,则使整个世界动摇。
”
(1)你能否推断出,这是什么地方的法律条文?
(2)这些条文反映了什么制度?说明什么问题?
(3)国王在这一制度下属于哪个等级?
(4)从这个法典的内容来看,婆罗门、首陀罗之间的差异是由什么决定的?
(5)制定上述条文的目的是什么?
18.每当我们游览某种宗教的建筑时,发现最大、最宏伟的建筑是大雄宝殿,里面往往有一尊很大的佛像。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这是什么宗教的建筑?该宗教产生于什么时候?创始人是谁?
(2)“大雄”指的是谁?
(3)该宗教宣扬什么?反对什么?
(4)该宗教的基本教义是什么?
(5)该宗教是如何传播的?请描述一下其传播路线。
参考答案
1.C 2.A 3.D 4.B 5.B
6.C 7.B 8.C 9.B 10.A
11.B 12.B 13. A 14.A 15.C 16. .A
第一课件网系列资料第一课件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第一课件网系列资料第一课件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