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指导 借物抒情 教案
初中借物抒情教案
初中借物抒情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借物抒情的概念和特点;2. 培养学生观察事物、表达情感的能力;3. 引导学生运用借物抒情的手法,创作出具有个性和情感的作文。
教学内容:1. 借物抒情的概念和特点;2. 借物抒情的写作技巧;3. 写作实践。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借物抒情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对借物抒情产生兴趣。
二、讲解(20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借物抒情的写作技巧,包括选材、构思、表达等方面;2. 教师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借物抒情的手法,并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借物抒情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练习(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物品,要求学生运用借物抒情的手法,写出自己对这件物品的情感;2. 学生现场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5分钟)1. 教师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借物抒情写作技巧的掌握情况。
二、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如何将借物抒情的手法运用到作文中;2. 教师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如何在作文中运用借物抒情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写作实践(2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主题,要求学生运用借物抒情的手法,写一篇作文;2. 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借物抒情在写作中的重要性;2. 鼓励学生在日常写作中多尝试借物抒情的手法,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借物抒情的理解和运用程度;2. 学生在写作实践中的表现;3. 学生对写作技巧的掌握情况。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借物抒情的写作技巧,并在实际写作中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指导和鼓励,让他们在写作过程中感受到借物抒情的魅力,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借物抒情教学模板设计及反思
1. 教学内容- 《借物抒情》写作技巧与训练2.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借物抒情的概念和作用。
-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联想,学会抓住物的特点,并运用正反向思维挖掘其象征意义及内涵。
- 学生能够学会以物为手段进行抒情,表达自己的情感。
3.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细心观察,学会抓住物的特点;运用联想和想象,挖掘事物的象征意义及内涵。
- 教学难点:学会以物为手段进行抒情。
4. 课时- 1课时5.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思考。
- 案例分析法:通过经典作品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借物抒情的技巧。
-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写作练习,实际运用借物抒情的技巧。
6. 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图片、视频等)- 白板或黑板- 文具(纸张、笔等)7. 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不同物品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品的特点和背后的象征意义。
- 新课讲解:- 介绍借物抒情的概念和作用。
- 分析经典作品中的借物抒情案例,如鲁迅的《雪》。
- 讲解如何观察和抓住物的特点,以及如何运用联想和想象挖掘其象征意义。
- 实践练习:- 分组讨论,选择一个物品进行借物抒情练习。
-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并指导。
- 总结:回顾借物抒情的技巧,强调观察、联想和想象的重要性。
二、教学反思1. 成功之处-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对借物抒情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
- 通过案例分析,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借物抒情的技巧。
2. 需要改进的地方- 部分学生在观察和联想方面存在困难,需要进一步指导和训练。
- 教学过程中,可以增加更多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教学效果- 学生能够运用借物抒情的技巧,写出具有一定情感表达的作品。
- 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表达能力有所提高。
4. 教学反思总结- 本节课的教学达到了预期目标,但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观察和联想能力训练,并增加更多互动环节,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写作水平。
《作文指导:托物言志借物抒情》教学设计
《作文指导:托物言志借物抒情》教学设计知识目标:了解托物言志的含义及“物”与“志”的相似点。
能力目标:了解托物言志的一般的写作思路,并能初步写简单的托物言志的文章,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技巧。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写作兴趣,培养思考问题深度和广度。
教学重点即难点:学生能理清物与志的关系,能抓住物的特点多角度、多思维抒发情感表达志向。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今天我们的学习目标就是了解托物言志文章一般的写作思路,并初步能写简单的托物言志的文章。
托物言志文章难点在于写景,教材的经典代表作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告诉我们,1、可以从不同角度写景,从生长过程、外部形体、表面色彩、形成条件、本质特征、相互关系等角度,这也是托物类作文审题立意的诱发点。
2、怎样来写景?用比喻、拟人等修辞和视觉、味觉、听觉不同的感觉器官描写。
并且课堂根据方法描写老树且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做人要懂得感恩。
同学们写景描摹是托物言志文章的难点,这类文章写景状物不是目的,它是为抒情言志作铺垫的。
这节课重点要理清理清物与志的关系,要抓住物的特点多角度、多思维抒发情感表达志向,即如何言志。
这类文章写法有个关键点就是如何将物与志连接起来,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要注意:找准托物言志的“相似点”。
相似点即所咏之物与要表达的思想意义之间相通相似之处。
即“物”与“志”,“物”与“情”之间的内在联系。
描述时,自己的“志”要以“物”的特点为核心。
“物”要能表达自己的意愿。
齐读:“志”因“物”而具体,可观可触;“物”因“志”而生辉,人心动情怎样来找相似点呢理清“物”与“志”关系仅仅是理论,纸上谈兵,关键在于实践与操作。
二、实践运用1:物异志异1、范文引领,奇文共赏。
作者多角度地描写了盛开的紫藤萝,让作者感悟的了什么?------作者为什么会想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有着怎样的相似点。
------花和人命运的相似。
也就是说都会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
借物抒情的作文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借物抒情的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借物抒情的作文形式和特点;2. 能够通过借物抒情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通俗易懂地介绍借物抒情的作文形式和特点;2.鼓励学生通过创造性思维,通过借物抒情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1)PPT制作:借物抒情的作文形式和特点;(2)教案材料,例如关于昆虫、花朵、树木等相关的图片或文字描述。
2.学生准备:(1)笔记本;(2)纸和笔。
四、教学过程:1.导入:借物抒情的作文形式介绍(10分钟)通过PPT介绍借物抒情的作文形式和特点,例如借助具体物品或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我们遇到过哪些借物抒情的作品,例如《满江红》中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
2.示范写作(15分钟)教师选择一种常见的物品或事物,例如昆虫、花朵、树木等,以学生熟悉的角度进行抒情写作示范。
在示范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写作技巧,例如运用形象化的描写、运用比喻手法等。
3.学生实践(3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示范的方式,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或事物,进行借物抒情的写作。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写作题目或写作方向,例如“写一篇关于昆虫的抒情文章”,“以花朵为主题,写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4.交流分享(20分钟)学生将自己的作文进行交流分享。
学生可以互相阅读、点评,互相学习和借鉴。
教师在交流分享的过程中,给予及时的鼓励和指导。
5.总结反馈(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借物抒情的作文特点和技巧,引导学生思考这种写作方式对于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性。
同时,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具体的反馈意见,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五、教学延伸:1.作文比赛:组织学生参加借物抒情的作文比赛,从中选出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和分享。
2.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一些优秀的借物抒情的作品,例如鲁迅的《食货神》、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等,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
借物抒情教案精选
借物抒情教案篇一:借景抒情《借景抒情》作文教案一、教学目的:1、理解“触景生情”、“融情于景”;2、学会借景抒情的写法,作文能做到“情景交融”;3、掌握借景抒情作文的一些详细方法;二、教学重点:掌握融情于景的写法;三、教学难点:情景交融的理解;四、教法:教授法五、学法:仿写法六、教学时数:一教时;七、教学过程:(一)导入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
”那么,写景的文字就不能是为写景而写景,应该是融情于景,借景抒情。
(二)如何处理“景”与“情”1、移情于景,借景抒情一篇好的文章作者都是带着强烈的感情来描绘客观事物,把本人的感情融入到客观事物之中,所写之景都被给予了浓重的主观色彩,这确实是“移情于景,借景抒情。
”如“生命中总有这么些光阴,为春天百花争艳而迷恋,为夏天炫丽多姿而热诚,为秋天红叶洒疆而痴情,为冬天冰封万里而狂舞;踏着朝阳向青春征询好,寻着和风向如今奋斗,伴着霞光向今后致敬;我们走过的流年,错过的风景,虚度的光阴,而时只剩下残缺的经历,每一段都播放着喜与悲、苦与乐、泪水与欢笑。
如今流年过半,我,你们都坚强。
每一份辛酸都承载一段故事,我和你就书写在那春、那夏、那秋、那冬、那时时刻刻分分秒秒,由于那有你我完满的邂逅及微光的红晕。
”2、情随景生,触景生情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某种景物,心中乎有所感,思绪万千,进而借着对景物的描写来吧本人的感情表达出来,这确实是所谓的“情随景生,触景生情。
”如“静静地走在这条长街,心生不由的颤抖些许,熟悉且又充满着生疏。
仰头看着阳光普照出的疲乏,带满了颓丧的色素感,这应是秋天,永不变却的颜色和忧伤。
悲凉经风划过指尖,经历犹新忆出昨天。
然、最后的回不去,只是所有的曾经来过。
好似、那些经历中的人儿,那些经历中的事儿,还有那个旧光阴中,孤傲轻狂的年少,都将填满在回忆的脑海中翻阅出无数过去。
”3、以景衬人,以人带景俗话说“立即看将军,花间观美人。
”以景衬人确实是让景物为衬托人物效劳,为把景物写活,常常采纳以人带景的方式,由人物把景物带出来,让读者通过景物来理解作者的心境。
借物抒情教案
借物抒情教案教案标题:借物抒情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借物抒情的概念,并能够通过借物抒情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和写作技巧,撰写一篇借物抒情的作文。
3. 学生能够培养情感表达和创造力,提高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1. 向学生介绍借物抒情的概念,并给出一些例子,如通过描写一朵花来表达自己的喜悦、通过描写一只小鸟来表达自己的自由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借物抒情的方式能够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也能够使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我们的情感。
讲解:3. 教师讲解借物抒情的写作技巧,如通过形象的描写来让读者感受到情感的强烈,通过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来增加作文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4. 教师示范一篇借物抒情的作文,注重语言的运用和情感的表达,同时解释自己在作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
实践:5.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物体,例如一朵花、一杯咖啡等,通过讨论和交流,共同撰写一篇借物抒情的作文。
6.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评价和提出改进建议。
巩固:7. 学生个人撰写一篇借物抒情的作文,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物体或是教师提供的话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和写作技巧,表达自己的情感。
8. 学生相互交换作文,进行互评和修改,并提出改进意见。
总结:9.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借物抒情的重要性和写作技巧的运用。
10.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借物抒情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并持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延伸活动:- 鼓励学生阅读一些优秀的借物抒情作品,分析其中的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
- 组织学生进行借物抒情的写作比赛,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物体,拍摄一组照片,并撰写一篇借物抒情的作文,将照片和作文结合展示。
八年级语文下册 写作《借物抒情》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借物抒情【预习指导】一、预习要求:1.自己阅读写作导引,注意圈点勾画。
2.了解借物抒情的相关知识。
3.质疑。
二、预习检测1.借物抒情的定义是什么?2.借物抒情的作用是什么?3.你知道哪些课文中运用了借物抒情的手法?4.借物抒情要注意哪些问题?三、自学方法指导:1.自读课文,做好圈点勾画,并了解借物抒情的相关内容。
2.联系学过的课文中借物抒情手法的运用,如《月》《浪之歌》等。
【课堂建议】一、教师的教学预设学情预设:学生对于借物抒情的相关知识已经比较熟悉,但要灵活运用到作文中,还需进一步学习、实践。
教学课时:2课时二、重难点突破1.教学重点:(1)结合课文,深入学习借物抒情的相关知识;(2)学会在作文中运用借物抒情突出主旨。
2.教学难点:在作文中运用借物抒情突出主旨。
三、学生怎样展开自主合作学习环节一:自主学习1.自己阅读写作导引,了解借物抒情的相关知识。
2.收集运用借物抒情手法的课文,深入了解课文中借物抒情的运用。
技法突破:知识链接1——借物抒情的定义;知识链接2——借物抒情的作用;知识链接3——借物抒情要注意的问题。
环节二:合作交流1.选取一个大家都熟知的风景,试想:当自己心情愉快的时候,这片风景给你的感受是怎样的?当你情绪低落的时候,又给你怎样的感受?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感受。
2.简单整理自己的感受,发挥想象,描写这片风景。
技法突破:要做到融情于景,切记描写只是手段,抒情才是目的。
四、作文实践结合“写作实践二”、“写作实践三”,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作文讲评】。
写作借物抒情教案
写作借物抒情教案教案标题:借物抒情的写作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借物抒情的写作技巧。
2. 学生能够通过借物抒情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3. 学生能够撰写一篇借物抒情的作文。
教学重点:1. 借物抒情的概念和特点。
2. 借物抒情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3. 学生对借物抒情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准备:1. 板书:借物抒情的概念和特点。
2. 教学素材:与借物抒情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3. 学生作文示例:借物抒情的作文范文。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知1. 引入话题:请学生观看一段有关借物抒情的视频或展示相关的图片,激发学生对借物抒情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讨论:根据所观看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思考借物抒情的概念和特点,并进行讨论。
Step 2: 理解借物抒情的写作技巧1. 讲解借物抒情的定义:借物抒情是一种通过描写和赋予物品情感来表达自己情感和思想的写作方式。
2. 分析借物抒情的特点:借物抒情的作品通常会通过对物品的描写、赋予物品情感和与自己的情感联系等方式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Step 3: 学习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1. 呈现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讲解如何通过描写物品的外貌、功能、历史、象征意义等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2. 分析借物抒情的写作结构:引导学生分析借物抒情作文的结构,包括引出物品、描写物品、赋予物品情感、联系自己情感等部分。
Step 4: 撰写借物抒情的作文1. 选择合适的物品: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熟悉且有特殊意义的物品作为写作素材。
2. 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根据所学的借物抒情写作技巧和方法,指导学生撰写一篇借物抒情的作文。
3. 互相交流和修改:让学生互相交流作文,提供反馈和修改建议。
Step 5: 总结和展示1. 学生作文展示:请几位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借物抒情作文,并进行点评和讨论。
2. 总结借物抒情的写作要点:总结借物抒情的写作要点和技巧,并强调学生在写作中要注重情感的真实性和表达的准确性。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借物抒情》作文指导
第二单元作文指导——借物抒情教案教学目标:1、感悟并理解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2、运用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写一篇作文。
教学重点:掌握什么是借物抒情的写法,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借物抒情”这一方法,引导学生从事物的特点出发,通过联想和想象,深入感知和理解世界,同时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了解学生如何表达自己的心情好坏,导入课题《借物抒情》。
二、明确概念借物抒情,就是通过对某种事物(动物、植物、花草)的“形”进行形象具体的描绘,来表明自己的心志,展示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对自然、人生的感悟、思考的一种表现手法。
三、描物(一)比习作悟要领比较阅读以下两段文字,说说哪段文字好?为什么?【甲】这房子可的确够老,算下来已年逾古稀,样子说不上古色古香,却质朴淳厚,老房子只有两层,四壁都是土墙,走近老房子,门前有高高的门槛,门也仅仅是木头做的,木头做门推开总有吱吱呀的声音。
进入老房子,里面只有一张木桌和几把木椅。
这样的老房子,可以用“简单”来概括了,但就是这样的老房子,沉淀着我纯粹的美好。
【乙】沿着满布青苔的石板路,一直延伸到尽头,便有一座古朴的老屋出现在眼前。
黛瓦青墙的老屋,常年被藤蔓攀附。
地上的苔藓浸润了多少时光的烟雨。
鹅卵石路上摆放着几盆碧绿的富贵竹还有劈完的柴火。
老旧的玻璃窗折射着太阳的光辉,屋子里陈设着红木家具,家具静静地待着,像是在等待着主人的回归。
时有几只小鸡仔走在地上,愉快地玩闹,给寂静的老房子增添了几点生机。
明确:【乙】好,描写生动形象。
(二)读名篇学技巧1、“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着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的卖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的响着。
——朱自清《春》明确:运用多种感官2、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借物抒情的作文教案
借物抒情的作文教案教案标题:借物抒情的作文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借物抒情作文的写作特点和技巧。
2. 学生能够通过借物抒情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写出具有感情色彩的作文。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与学生熟悉的物品,如花、书、笔等。
2. 准备一些借物抒情的范文,以供学生参考。
3. 准备一些写作素材,如图片、音乐等,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朵鲜花,并问学生对这朵花有什么感受。
2.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他们思考如何用文字表达对这朵花的情感。
讲解(15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借物抒情作文的概念和特点,即通过描写物品的形象和特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2. 教师通过范文的分析,向学生展示借物抒情作文的写作技巧,如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 教师提醒学生在写作时要注意情感的真实性和连贯性,同时要避免空洞的描述。
示范(15分钟):1. 教师选择一件物品,并向学生展示该物品的图片或实物。
2. 教师以借物抒情的方式,写出一篇关于该物品的作文,并在写作过程中解释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3. 教师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并提供一些写作的提示和建议。
实践(20分钟):1.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并以借物抒情的方式,写一篇作文。
2. 学生可以参考教师提供的范文和写作素材,同时可以自由发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3. 教师在学生写作过程中进行指导和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写作中的问题。
总结(5分钟):1. 教师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作文,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改进意见。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借物抒情作文的重要性和写作技巧。
3. 教师鼓励学生继续练习和尝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在课后继续写作,或与同学分享自己的作品。
2. 学生可以以借物抒情的方式,写一篇关于自己的家乡或校园的作文。
3.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物品,继续练习借物抒情的写作技巧。
借物抒情法技法作文专题小学语文习作教案
借物抒情法技法作文专题小学语文习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明白如何通过描写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2、帮助学生学会选择恰当的事物,并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事物的特点,从而抒发情感。
3、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借物抒情的写作技巧,包括如何选取合适的“物”以及如何将情感融入对“物”的描写中。
指导学生通过对事物的细致观察和描写,准确、深刻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2、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在借物抒情时出现的情感表达空洞、不真实的问题。
引导学生在描写事物时,避免单纯的描述而缺乏情感的渗透。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借物抒情的概念、特点和写作方法。
2、示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的借物抒情作文,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写作技巧。
3、实践练习法:让学生进行片段写作和整篇作文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情感,比如快乐、悲伤、愤怒、感动等等。
那你们通常是怎么把这些情感表达出来的呢?(学生回答)今天,老师要教给大家一种新的表达情感的方法——借物抒情。
(二)讲解借物抒情的概念借物抒情,就是通过描写客观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比如说,当我们看到一朵盛开的鲜花,可能会感到心情愉悦;看到一片飘落的树叶,可能会产生一种淡淡的忧伤。
在写作中,我们就可以把这种情感借助具体的事物表现出来。
(三)举例说明1、出示一篇借物抒情的短文,如《白杨礼赞》中的片段,让学生感受作者是如何通过对白杨的描写来赞美北方抗日军民的。
2、分析文中对白杨的外形、生长环境等方面的描写,以及如何将对白杨的赞美之情与对北方抗日军民的歌颂联系起来。
(四)指导选材1、让学生思考生活中有哪些事物能引起自己特定的情感。
2、可以是动物、植物、物品等,比如一只可爱的小狗、一棵茁壮成长的小树、一本陪伴自己多年的旧书。
3、引导学生选择自己熟悉且有深刻感受的事物。
借物抒情写作指导
借物抒情写作指导篇一:借物抒情作文指导八年级上册作文指导(一)借物抒情教学目标:领悟并运用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课前准备:学生写一篇自己喜爱的动物或植物等,了解它的习性、形貌、内在品质等。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感悟并理解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第二课时,运用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写一篇作文。
导入新课:有这样一个童话:有一个圆被去掉了一个三角楔,于是它就去寻找自己丢掉的那个缺口,一路上,它欣赏到了美丽无比的花草树木,跟正在晒太阳的毛毛虫做游戏。
有一天,它找到了自己丢失的那个缺口,它成了一个完成的圆了,随后飞快地向前滚动,世界完全变了样,再也没有以前那样美丽了。
于是,它果断地丢掉了那个三角楔,又变成了一个残缺的圆,带着残缺和喜悦的一路前行、一路欣赏。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有缺憾的圆,在生命的行程中,我们都要怀着喜悦的心情,一路走来,一路欣赏,感受生活,感悟生命。
(一)感受借物抒情1.学生背诵《陋室铭》,教师点拨,让学生认识借物抒情。
2.学生背诵《爱莲说》,教师点拨,再次感受借物抒情。
这两篇文章,作者都采用了“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写法,文章虽然展现的“物”,而我们读者却读到了“志”“情”。
这样的委婉抒情的写法,可以留给读者更多的思考、回味、欣赏的空间,使文章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
3.仿写:大自然时时刻刻给我们以启示:看到幼苗冲破岩层,我们感到生(二)理解借物抒情1.齐读冰心的赠言。
1 命的顽强;看到江河奔腾不息,我们感到时间的飞逝。
,我们写作一方面是记录自己的生活经历、人生感悟,激励自己走上越来越阳光的生活之路,另一方面,也给他人以启示,及勉励。
所以,由外在的物引发自己内心的情,需要你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也需要你有一个善于观察的眼睛和一颗善于感动的心灵。
2.回顾名家的“借物抒情”。
(1)小思的《蝉》(2)席慕蓉的《贝壳》小结:初一阶段,我们主要学习了叙事散文的写法,我们要从一件事中懂得一个生活的道理,或者从几件有内在联系的事情中获得某种启示。
八年级语文下册 写作《借物抒情》教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写作《借物抒情》教案(新版)新人教版教案编写者:教案编辑专员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引导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的东西,并用文字表达出来。
3. 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
教学内容:1. 借物抒情的定义和特点2. 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和技巧3. 优秀借物抒情文章的欣赏和分析4. 学生写作实践5. 作文批改和讲评教学准备:1. 相关借物抒情的文章素材2. 作文本3. 投影仪或白板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写作技巧,如描写、叙述、说明等。
二、讲解借物抒情的定义和特点(10分钟)1. 讲解借物抒情的概念:借物抒情是指通过对某个物品的描写和赞美,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2. 分析借物抒情的特点:借物抒情通常通过对物品的细致描写,展现出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三、讲解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和技巧(10分钟)1. 写作手法:通过对物品的外貌、性格、动作等方面的描写,赋予物品以生命和情感。
2. 技巧:善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使内容清晰、有条理。
四、优秀借物抒情文章的欣赏和分析(10分钟)1. 选取一篇优秀的借物抒情文章,如《荷塘月色》。
2. 引导学生欣赏文章的写作手法和技巧,如对荷塘的描写、对月色的渲染等。
3. 分析文章如何通过借物抒情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五、学生写作实践(15分钟)1. 布置写作任务:请学生选取一个自己喜欢的物品,如一只笔、一本书、一棵树等,写一篇借物抒情文章。
2. 引导学生运用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和技巧,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和技巧,并能够在实际写作中运用。
在今后的写作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观察生活,发现美好事物,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造力。
六、作文互评与自我修改(10分钟)1. 学生之间互相交换作文,进行阅读和评价。
八下语文第二单元借物抒情写作指导.doc
“借物抒情”之写作指导教学设计备课人:闫灿灿教学目标:1、理解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2、学会选取某种事物,具体细腻地描绘其形态特征,并从中发现一定的象征意义,借此抒发自己的情感。
(重难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问世间情为何物,尽在那一草一木。
是的,一花一叶皆世界,一草一木总关情。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如何借草木之物抒发内心之情。
2、概念解读“借物抒情“即借对某种事物的“形”的具体细腻生动传神的描绘, 抒发某种情感、表现某种精神、表明某种志愿的一种写作手法。
二、朝花夕拾探究:温故知新,回顾课本:请在横线处填入物(特征)和情(人之情)《雪》:借,抒发了;《海燕》:借,抒发了;《月》:借,抒发了;《荷叶-母亲》借 ,抒发了;《紫藤萝瀑布》:借,抒发了。
三、写作方法方法一:发散思维,找契合点选取的“物”和要抒发的“情”有某种相近或相似的契合点,二者能够借助联想和想象建立某种象征性地意义或联系,从而有效抒发作者的情感,表达其思想和志趣。
训练1、一切景语皆情语:阅读(怎样的物),我领悟到(怎样的情)。
小结:常见写作意象蕴涵松柏、杨柳、浮萍、莲花、梅花、红豆落花生、向日葵、月亮、雪花……方法二:丰富手法,细腻状物适当地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具体细腻、生动传神地描绘事物的特征,并融入自己的感情,做到情景交融。
训练2、读文找特点:(1)她松松的皱缴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法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朱自清《梅雨潭的绿》)(2)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2019初中作文指导:借物抒情 教案【精品】
借物抒情教案教学目标:领悟并运用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课前准备:学生写一篇自己喜爱的动物或植物等,了解它的习性、形貌、内在品质等。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感悟并理解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第二课时,运用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写一篇作文。
导入新课:有这样一个童话:有一个圆被去掉了一个三角楔,于是它就去寻找自己丢掉的那个缺口,一路上,它欣赏到了美丽无比的花草树木,跟正在晒太阳的毛毛虫做游戏。
有一天,它找到了自己丢失的那个缺口,它成了一个完成的圆了,随后飞快地向前滚动,世界完全变了样,再也没有以前那样美丽了。
于是,它果断地丢掉了那个三角楔,又变成了一个残缺的圆,带着残缺和喜悦的一路前行、一路欣赏。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有缺憾的圆,在生命的行程中,我们都要怀着喜悦的心情,一路走,一路欣赏,感受生活,感悟生命。
(一)感受借物抒情1.学生背诵《陋室铭》,教师点拨,让学生认识借物抒情。
2.学生背诵《爱莲说》,教师点拨,再次感受借物抒情。
这两篇文章,作者都采用了“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写法,文章虽然展现的“物”,而我们读者却读到了“志”“情”。
这样的委婉抒情的写法,可以留给读者更多的思考、回味、欣赏的空间,使文章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
3.仿写:大自然时时刻刻给我们以启示:看到幼苗冲破岩层,我们感到生命的顽强;看到江河奔腾不息,我们感到时间的飞逝。
,(二)理解借物抒情1.齐读冰心的赠言。
我们写作一方面是记录自己的生活经历、人生感悟,激励自己走上越越阳光的生活之路,另一方面,也给他人以启示,及勉励。
所以,由外在的物引发自己内心的情,需要你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也需要你有一个善于观察的眼睛和一颗善于感动的心灵。
2.回顾名家的“借物抒情”。
(1)小思的《蝉》(2)席慕蓉的《贝壳》小结:初一阶段,我们主要学习了叙事散文的写法,我们要从一件事中懂得一个生活的道理,或者从几件有内在联系的事情中获得某种启示。
现在我们学习的借物抒情散文,那视线从自己身上转移到周遭的世界,发现生活之美,感受生命之美。
“借物抒情”表格式教案
课前准备
学生认真观察一种事物,了解它的习性、形貌等。
课堂类型
写作指导
教学环节与设计
环节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分配
诗句导入
以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引入,诗人以落花有情自比,表达自己虽前途不畅也不忘报国的情怀。诗人运用借物抒情的手法,使诗句意态优美,感更含蓄动人。
联系本学期课文,分析文章虽然展现的“物”,而我们读者却读到了“志”“情”。这样的委婉抒情的写法,可以留给读者更多的思考、回味、欣赏的空间,使文章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
点拨、板书
学生回顾本单元内容及写作上的特点
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会总结规律。
2分钟
写作训练指导
一、展示图片1,要求学生写出相应事物的描写词、习性(师总结、引导归纳板书),引导学生说出由此联想的内容(内在品质)。
板书课题。
引入
听讲
新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一环,我在这一环节通过诗句引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分钟
出示学习目标
请同学们通过齐读明确本课学习目标。(出示目标、板书课题)
引导
思考并回答
目标的出示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的,做到有的放矢,便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分钟
感受“借物抒情”
师提问“什么叫借物抒情?”生自由答,师肯定并展示。
课题:“借物抒情”写作指导
上课教师:
赖建伶
指导教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领悟并运用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
借助具体的物象,含蓄地表达文章的主旨。
情感态度价值观
满怀真情,做到融情于物,借物抒情,使人能受到感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借物抒情教案
精彩开篇词
面对生活的浩荡大泽,直接抒情就好比从桥上飞驰而过,借物抒情就好比乘一叶扁舟,听耳畔琴声悠扬,看湖面云影飘摇,一路前行,一路欣喜。
后者可以给我们更多的触动和感悟,
让我们的生活之路多一些绿荫和花香。
我们今天就一起来领悟并运用借物抒情的写作手
法。
学习目标
1.感悟并理解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2.运用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写一篇作文。
教学过程
一、文题展示
请运用借物抒情的手法,写成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题目自拟。
二、写作导航
借物抒情,也称托物言志,就是通过对某种具体事物的描写来表达某种感情、志趣或思想观点。
通常可以运用象征和联想达到借物抒情的目的。
写好这类文章,要注意如下几点:
一、立意要明确
写好这类文章,关键要把握好“物”与“情”之间的对应点,即二者要有密切联系,彼此契合。
这类文章的写作,往往是作者从物的自然属性中发现了某种与人的社会属性——感情、
品德、行为等相通或类似的东西,从而通过对物的人格化的描绘,或通过由物及情,由
物及理,由物及意的联想,来抒发作者的某种感情,表达作者的思想、志趣或人生哲理
等。
如纪伯伦的《浪之歌》,作者紧紧围绕海浪对海岸的爱情来写,实际上是为了抒发自
己对祖国的情感。
二、描写要具体
借物是虚,抒情是实;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
抽象的“情”只有借具体的浅近的“物”来表现,才能变得生动形象,易于领悟理解。
因此,要善于以所寄之“情”的形态、性质、
情境等方面的特征,对“物”加以描绘和渲染,从而使“情”表现自然恰当。
描写“物”时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物的特征清晰地展示在读者面前,使人能见其形闻其声;
要满怀真情,使人能受到感染;要把描写的重点放在与表现中心思想有联系的特征上;
要善于选用词语,要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等。
三、议论要恰当
在记叙、描写中插入作者的看法,或是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性议论。
所谓恰当,一是议论不能没话找话,生拉硬扯,要做到确有见地;二是要以叙述、描写为基础,前后
内容和谐统一;三是内容的深浅轻重要恰如其分,避免随意拔高;四是议论要从实际出
发,当长则长,当短则短,适可而止。
三、例文引路
难忘家乡小巷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又到周末了,望着窗外皎洁的月光,我忽然想起家乡的小巷——那个曾留下我童年记忆的地方。
在我的印象中,家乡的小巷是美丽无比的。
它四通八达,幽深曲折,宛若一张脉络分明的网。
每一条小巷都铺着青石板,两边是低矮而拥挤的小阁楼,屋檐向前挑着,显得古朴、典
雅,似乎与外面的喧闹、繁华极不协调。
当你独行在小巷,听着脚踏青石板发出的“啪啪”声和水滴敲击石板的声音,向前望,小巷尽头透着时隐时现的灯光,你会忽然感到一阵舒畅,一阵温馨。
一切都是那么清新、自然,
没有任何修饰。
小巷里的热闹景象是永远让人怀念的。
每到傍晚,当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回到家时,听吧,小巷会奏出一首锅碗瓢盆交响曲。
接着,一股夹杂着各种味道的气味便弥漫在狭窄的小巷中
了。
孩子们在天井里追逐打闹:有的逗着小狗乱窜,有的不亦乐乎地斗蛐蛐,有的蹑手
蹑脚地偷摘老头们的鸟笼……嬉笑打闹一时间为平静的小巷注入了活力。
主妇们在低矮
的阁楼里做饭,不一会儿,肉香、蛋香以及混杂的香气一起一个劲儿地侵入你的口鼻,
令人馋涎欲滴。
老头们仰面躺在太师椅上,悠然地听着收音机里传出的戏曲,不时地哼
上几句……此时,小巷又像一幅风情画,没有什么大红大绿,却透着一股朴实——朴实
的人,朴实的生活。
我小时候安静地躺在奶奶怀里乘凉的情景又不知不觉地浮现在眼前。
晚上,人们大都要歇了,小巷一时显得很寂静,只有一些小虫仍然不闲着。
我依偎在奶奶怀中,望着黑洞洞的小
巷,似乎没有尽头。
这时,月亮已不知不觉地爬上来,淡淡的月光泻在石板路上,像一
盆水泼在上面,静静地流淌。
奶奶一边轻轻摇着蒲扇,一边哼着儿歌。
一阵微风和着花
儿淡淡的清香拂过面庞,我真要醉了。
小巷仿佛是大海中漂着的一叶小舟,而我就躺在
它的怀抱中。
月光为我盖上一层薄被,船在轻轻摇动,我的心也随之微微荡漾……
窗外虫声啾啾,拉回了我那遥远的思绪。
我离开家乡已好几年了,再也听不见那熟悉的声音,再也看不到那熟悉的小巷了。
小巷还在吗?奶奶依旧在月夜下哼着儿歌吗?小巷还在,
不过奶奶更老了;小巷还在,不过我已难得再见了,只有月光依旧皎洁明亮。
我什么时候再回到家乡的小巷呢?
【名师点评】这是一篇优美的借物抒情的佳作。
文章由表及里,由物到人,抒发了对家乡及亲人的思念之情,感染力极强。
这篇文章写作上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描写细腻优美,给人
以非常形象具体的感受。
文章描写小巷既调动了各种感觉来展现小巷的特点,又综合运
用各种修辞手法来突出小巷的特征,读来我们也仿佛置身于小巷之中,给人以身临其境
之感。
四、板书设计
立意要明确
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描写要具体
议论要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