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应急预案
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处置应急预案
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发生的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包括但不限于劳动争议、家庭纠纷、邻里纠纷、消费者权益纠纷等。
1.4 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预防与处置相结合;(2)依法处置,公正公平;(3)及时有效,快速反应;(4)群众路线,依靠群众;(5)分级负责,协同作战。
二、组织体系2.1 领导机构成立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由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2 工作机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2.3 专业队伍组建专业调解队伍、应急队伍、法律援助队伍等,负责矛盾纠纷的调解、处置和法律援助工作。
三、预防与排查3.1 预防措施(1)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提高群众法律意识;(2)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工作;(3)加强基层治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及时化解矛盾纠纷;(4)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活动。
3.2 排查内容(1)劳动争议、家庭纠纷、邻里纠纷、消费者权益纠纷等;(2)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矛盾纠纷;(3)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其他矛盾纠纷。
四、应急处置4.1 报告程序发现矛盾纠纷后,立即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
4.2 处置原则(1)依法处置,公正公平;(2)及时有效,快速反应;(3)依靠群众,发动群众;(4)分级负责,协同作战。
4.3 处置措施(1)调解:由专业调解队伍进行调解,化解矛盾纠纷;(2)仲裁:对劳动争议等纠纷,可依法申请仲裁;(3)诉讼:对无法调解的纠纷,可依法提起诉讼;(4)法律援助:为无力承担诉讼费用的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5)应急处置:对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矛盾纠纷,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态扩大。
矛盾纠纷处置应急预案
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1.2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各类矛盾纠纷的预防和处置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家庭、邻里、婚姻、劳动争议、土地纠纷、合同纠纷等。
1.3 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防患未然:坚持以预防为主,提前介入,主动排查,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2)依法调解、公正公平:依法依规,公平公正处理矛盾纠纷,保障各方合法权益。
(3)快速反应、及时处置:对矛盾纠纷迅速反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态扩大。
(4)多方参与、协同配合:调动各方力量,形成化解矛盾纠纷的合力。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2.1 领导机构成立矛盾纠纷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本地区矛盾纠纷处置工作。
2.2 工作机构设立矛盾纠纷处置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包括信息收集、分析研判、协调处理、宣传教育等。
2.3 职责分工(1)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决策部署、监督检查。
(2)矛盾纠纷处置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具体包括:a. 收集、整理矛盾纠纷信息;b. 分析研判矛盾纠纷发展趋势;c. 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开展矛盾纠纷处置工作;d. 开展矛盾纠纷宣传教育;e. 建立矛盾纠纷处置档案。
(3)调解组织:负责开展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具体包括:a. 接受当事人申请,进行调查取证;b. 进行调解工作,达成调解协议;c. 对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
三、预防措施3.1 主动排查(1)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制度,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活动;(2)对重点领域、重点人群进行重点关注,及时发现矛盾纠纷隐患;(3)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联系,广泛收集矛盾纠纷信息。
3.2 宣传教育(1)开展矛盾纠纷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群众法律意识;(2)普及矛盾纠纷调解知识,引导群众依法维权;(3)宣传成功调解案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四、应急处置4.1 发现报告(1)对发现的矛盾纠纷,及时向矛盾纠纷处置办公室报告;(2)矛盾纠纷处置办公室接到报告后,立即进行调查核实。
单位矛盾纠纷处置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为了有效预防和及时处置单位内部矛盾纠纷,保障单位和谐稳定,提高工作效率,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预防矛盾纠纷的发生,减少矛盾纠纷对单位的影响。
2. 及时发现和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单位和谐稳定。
3. 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维护单位的正常秩序。
三、组织机构1. 成立单位矛盾纠纷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领导和协调处置工作。
2. 设立矛盾纠纷处置办公室,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四、预案内容1. 预防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道德素质。
(2)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员工行为,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
(3)开展定期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2. 处置流程(1)发现矛盾纠纷,立即上报矛盾纠纷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2)领导小组根据情况,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开展调查。
(3)调查组对矛盾纠纷进行调查核实,形成调查报告。
(4)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处置方案,报领导小组审批。
(5)领导小组审批通过后,组织实施处置方案。
(6)处置结束后,进行总结评估,完善预案。
3. 处置措施(1)调解法:通过调解,使双方达成和解。
(2)协商法:通过协商,使双方达成一致意见。
(3)仲裁法:通过仲裁,解决矛盾纠纷。
(4)法律途径: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矛盾纠纷。
4. 应急措施(1)迅速成立应急小组,负责现场处置工作。
(2)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扩大。
(3)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共同处置矛盾纠纷。
(4)根据需要,请求上级部门支援。
五、预案实施与培训1. 对全体员工进行矛盾纠纷处置预案培训,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
2.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有效性。
六、预案修订与完善1. 根据实际情况,定期修订和完善预案。
2. 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工作方法。
七、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预案的解释权归单位矛盾纠纷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所有。
通过本预案的实施,旨在提高单位对矛盾纠纷的预防和处置能力,确保单位和谐稳定,为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排查矛盾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为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及时发现和排查各类矛盾,防止矛盾激化,维护社会稳定。
2. 做好矛盾调解工作,化解矛盾纠纷,减少社会不安定因素。
3. 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排查矛盾应急指挥部,负责统筹协调、指挥调度、应急处置等工作。
2.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落实。
3. 各相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排查矛盾应急工作。
四、应急响应1. 信息收集: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密切关注社会动态,及时发现各类矛盾隐患,及时上报指挥部。
2. 分析研判: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分析研判,确定事件性质、影响范围、严重程度等。
3. 应急响应:根据事件性质和严重程度,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1)一般事件:由事发地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处置,指挥部进行指导协调。
(2)较大事件:由事发地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处置,指挥部成立专项工作组进行指导协调。
(3)重大事件:由事发地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处置,指挥部成立应急指挥部进行统一指挥调度。
4. 处置措施:(1)宣传教育:加强对矛盾双方的宣传教育,引导其理性表达诉求,避免矛盾升级。
(2)调解协商:组织矛盾双方进行调解协商,争取达成一致意见。
(3)依法处理:对违法行为依法予以处理,维护社会秩序。
(4)救助保障:对受影响的群众给予必要的救助和保障。
五、后期处置1. 调查评估:事件处置结束后,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对事件进行调查评估,总结经验教训。
2. 信息公开:及时向公众通报事件进展和处置情况,回应社会关切。
3. 责任追究:对事件处置过程中失职渎职、玩忽职守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六、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应急队伍的稳定和高效。
2. 资金保障: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排查矛盾应急工作的资金投入,确保应急物资的充足。
矛盾纠纷排查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为有效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及时发现和掌握各类矛盾纠纷信息,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
2. 提高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效率,防止矛盾激化,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
3.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预案原则1. 预防为主,防患未然。
加强对矛盾纠纷的排查,从源头上预防矛盾发生。
2. 分级负责,协同配合。
各级、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3. 依法处置,公正公平。
坚持依法行政,公正处理矛盾纠纷,保障各方合法权益。
4. 及时化解,高效处理。
提高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效率,确保社会稳定。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矛盾纠纷排查应急指挥部,负责统筹协调、指挥调度、信息报送等工作。
2. 县级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信息收集、宣传引导等。
3. 各乡镇、部门设立矛盾纠纷排查小组,负责辖区内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五、排查范围及内容1. 排查范围:本行政区域内涉及婚姻家庭、邻里关系、经济合同、土地纠纷、劳动争议等矛盾纠纷。
2. 排查内容:矛盾纠纷的性质、原因、涉及人员、可能引发的社会影响等。
六、应急处置措施1. 及时发现矛盾纠纷:通过网格化管理、日常巡查、信息报送等途径,及时发现矛盾纠纷。
2. 立即报告:发现矛盾纠纷后,立即向指挥部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
3. 依法调解:根据矛盾纠纷的性质和特点,采取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依法化解矛盾。
4.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加强法律法规、道德规范宣传教育,提高群众法律意识。
5. 维护社会稳定:对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矛盾纠纷,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扩大。
七、应急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各级、各部门要抽调精干力量,组建应急队伍,确保应急工作顺利开展。
2. 资金保障:各级财政要保障应急工作所需经费,确保应急物资、装备充足。
矛盾纠纷应急预案范文
一、指导思想为加强学校安全管理,保障师生合法权益,维护校园和谐稳定,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部门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校在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后勤保障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矛盾纠纷。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领导小组:成立学校矛盾纠纷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学校矛盾纠纷应急处置工作。
2. 工作小组:设立矛盾纠纷应急处置工作小组,由德育处、保卫处、教务处等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具体实施应急处置工作。
3. 职责分工:- 德育处:负责矛盾纠纷的排查、调解、疏导和教育工作。
- 保卫处:负责校园安全保卫,预防和制止校园暴力事件。
- 教务处:负责处理涉及教育教学方面的矛盾纠纷。
- 后勤处:负责处理涉及后勤保障方面的矛盾纠纷。
- 其他部门:根据职责分工,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四、应急处置流程1. 发现报告:各部门、班级发现矛盾纠纷,应立即报告领导小组。
2. 初步处理:领导小组根据矛盾纠纷的性质和严重程度,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初步处理。
3. 调解处理:对于一般性矛盾纠纷,由工作小组进行调解处理;对于重大矛盾纠纷,由领导小组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调解处理。
4. 上报审批:调解处理结束后,应及时将处理结果上报学校领导审批。
5. 跟踪回访:对已处理的矛盾纠纷,要进行跟踪回访,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五、应急处置措施1. 宣传教育:通过开展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活动,提高师生法律意识和心理素质。
2. 矛盾排查: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及时发现和化解矛盾。
3. 调解疏导:采取多种方式,如心理疏导、法律咨询等,帮助师生解决矛盾。
4. 安全防范:加强校园安全防范,预防和制止校园暴力事件。
5. 应急处置:对于突发事件,要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置。
六、保障措施1. 经费保障:学校应设立矛盾纠纷应急处置专项经费,用于应急处置工作。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应急预案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应急预案xx年xx月xx日contents •预案概述•矛盾纠纷排查•矛盾纠纷调处•应急响应预案•预案实施与管理目录01预案概述目的和背景对已发生的矛盾纠纷进行及时排查调处,避免事态扩大和激化。
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突发矛盾纠纷事件时能够及时响应和有效处理。
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维护社会稳定。
本预案适用于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
适用于各类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劳资纠纷、土地纠纷、医患纠纷等。
适用范围原则和方针预防为主,注重化解矛盾纠纷。
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加强联动。
依法、公正、及时处理矛盾纠纷。
02矛盾纠纷排查涉及各个领域、各个群体之间的矛盾纠纷,包括但不限于劳动人事、征地拆迁、环境保护、企业改制、土地流转等。
排查范围采取普遍排查和重点排查相结合,定期排查和紧急排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信息收集和舆情研判,及时发现矛盾纠纷隐患。
排查方法排查范围和方法定期排查根据不同领域、不同时期的社会矛盾纠纷特点,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排查工作,确定排查时间、排查内容和排查方式。
定期分析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进行分类整理和分析,找出问题症结所在,提出解决措施和建议。
定期排查机制紧急排查在突发事件或重大舆情发生时,迅速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开展紧急排查,及时发现和化解矛盾纠纷。
紧急响应对于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或社会动荡的重大矛盾纠纷,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协调各方力量进行处置,防止事态扩大。
紧急排查机制03矛盾纠纷调处矛盾纠纷调解组织应由调解员、专家、志愿者和辅助人员组成,具备专业性和公正性。
组织构成调解工作应遵循申请、受理、调解、结案等程序,确保调解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工作程序调解组织与程序调解方法根据矛盾纠纷的具体情况,可采用面对面、电话、网络等多种调解方式,以适应不同情况的需要。
调解技巧调解员在调解过程中应善于倾听、分析、说服和引导,以促使双方达成和解。
矛盾纠纷排查应急预案
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1.2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内发生的各类矛盾纠纷排查、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
1.3 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综合治理;(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3)快速反应,协同应对;(4)依法处置,保障民生。
二、组织体系2.1 成立矛盾纠纷排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统筹协调、指导、监督矛盾纠纷排查工作。
2.2 设立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政府法制办,负责具体组织实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应急处置等工作。
三、工作流程3.1 矛盾纠纷排查(1)建立矛盾纠纷排查网络。
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社区(村)等要建立矛盾纠纷排查网络,明确责任人,落实排查工作。
(2)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
按照“网格化”管理要求,定期对辖区内矛盾纠纷进行排查,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
3.2 矛盾纠纷化解(1)加强调解工作。
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调解组织的作用,依法、公正、及时地化解矛盾纠纷。
(2)强化法律援助。
对涉及法律问题的矛盾纠纷,提供法律援助,引导当事人依法维权。
3.3 矛盾纠纷应急处置(1)启动应急预案。
对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矛盾纠纷,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果断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2)加强应急队伍建设。
组建应急队伍,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四、应急响应4.1 分级响应根据矛盾纠纷的性质、规模、影响等,分为四个级别响应:一般级、较大级、重大级、特别重大级。
4.2 响应措施(1)一般级响应:由相关部门负责处置,必要时可启动应急预案。
(2)较大级响应:由市、县(市、区)政府分管领导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处置。
(3)重大级响应:由市政府分管领导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处置。
矛盾纠纷处置应急预案
一、总则1. 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类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信访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2.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在处理矛盾纠纷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类情况。
3. 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化解在萌芽状态;(2)依法依规,公平公正;(3)快速反应,高效处置;(4)以人为本,关爱群众。
二、组织体系与职责1. 成立矛盾纠纷处置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指挥调度、监督检查矛盾纠纷处置工作。
2. 各级各部门职责(1)公安机关:负责矛盾纠纷的现场处置、调查取证、依法查处;(2)司法行政机关:负责矛盾纠纷的调解、法律援助、法律咨询等工作;(3)信访部门:负责受理、交办、督办信访事项;(4)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负责本单位矛盾纠纷的排查、调解、化解等工作;(5)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负责本辖区矛盾纠纷的排查、调解、化解等工作。
三、矛盾纠纷排查与预警1. 排查内容(1)涉及民生、利益诉求等方面的矛盾纠纷;(2)涉及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矛盾纠纷;(3)涉及土地、山林、水资源等方面的矛盾纠纷;(4)其他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矛盾纠纷。
2. 排查方法(1)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2)建立健全矛盾纠纷信息收集、报告制度;(3)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
3. 预警机制(1)建立健全矛盾纠纷预警信息平台;(2)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进行风险评估;(3)对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矛盾纠纷,及时预警并报告。
四、矛盾纠纷处置1. 现场处置(1)公安机关接到矛盾纠纷报警后,立即派警力赶赴现场;(2)对现场人员进行安抚,控制事态发展;(3)依法调查取证,查明事实真相。
2. 调解化解(1)对可调解的矛盾纠纷,由相关部门或调解组织进行调解;(2)对重大、复杂矛盾纠纷,由矛盾纠纷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会商,制定解决方案;(3)对涉及多部门、多单位的矛盾纠纷,实行联合调解。
化解矛盾工作预案
一、预案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类社会矛盾也随之增多。
为了有效预防和化解各类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及时发现矛盾隐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
2. 妥善处理各类矛盾,确保矛盾不激化、不上交、不扩大。
3.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三、组织机构成立化解矛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指导监督化解矛盾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四、工作原则1. 预防为主,及时化解原则。
2. 稳妥处理,依法依规原则。
3. 尊重事实,公平公正原则。
4. 依靠群众,共同参与原则。
五、矛盾排查1. 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重点关注以下领域:- 土地征收、房屋拆迁、环境保护等民生领域;- 劳动争议、企业改制、社会保障等社会领域;- 民间借贷、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个人领域。
2. 建立矛盾纠纷信息收集网络,广泛收集群众反映的矛盾问题。
3. 对排查出的矛盾隐患,建立台账,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时限。
六、矛盾化解1. 依法依规,分类处理。
根据矛盾的性质和程度,采取不同的化解方式。
2. 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优先解决。
如:土地征收、房屋拆迁等。
3. 对群体性矛盾,采取以下措施:- 依法制止违法行为;- 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加强宣传教育,引导群众理性表达诉求。
4. 对涉及企业、单位的矛盾,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协调,引导企业依法履行社会责任。
5. 对涉及个人的矛盾,采取调解、协商等方式,化解矛盾。
七、应急处置1. 对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矛盾,提前介入,做好预防和化解工作。
2. 对已经发生的群体性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以下措施:- 依法制止违法行为;- 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加强宣传教育,引导群众理性表达诉求。
3. 对应急处置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上报,确保信息畅通。
八、责任追究1. 对因工作不力、处置不当,导致矛盾激化、事态扩大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应急预案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矛盾和纠纷也在逐渐增多。
当矛盾纠纷无法通过协商解决,甚至出现危及社会稳定的情况时,急需一份科学合理的排查调处应急预案。
本预案旨在明确相关责任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制定统一的工作流程,提高应急处理能力,确保矛盾纠纷能够及时得到妥善解决。
二、指导原则1.以公平公正为原则,充分尊重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2.尽量协商解决,避免过度执法和行政干预。
3.突出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
4.加强组织协调,形成合力。
三、应急预案流程1.接到矛盾纠纷报警后,立即派遣响应队伍到达现场。
2.由专业人员进行情况了解与调查,收集相关证据及材料。
3.针对不同矛盾纠纷类型,划分不同的处理方式:(1)民事纠纷:促使当事人重新协商,根据法律规定提供法律援助,引导当事人正当途径解决纠纷。
(2)劳动纠纷:加强劳动法律知识宣传,倡导用工单位与员工进行充分沟通,充分发挥劳动仲裁机构的作用,采取仲裁、调解等方式解决纠纷。
(3)交通事故纠纷:进行现场勘查,快速处理伤者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4)邻里纠纷:进行客观调查,倡导和睦相处,依法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5)社会治安问题:及时报警,派遣警力到场,维护社会秩序。
4.进行纠纷调解:根据调查结果,将原因及处理意见反馈给当事人,引导双方进行合理协商,并达成共识。
5.完成调解后,向当事人发放《矛盾纠纷处理结果通知书》,告知双方合法权益的保障。
6.检查与总结:对矛盾纠纷调处过程和结果进行及时的检查与总结,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并将总结结论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
四、组织机构与人员职责1.指挥部:负责整体组织调度与协调工作。
2.应急队伍:包括指挥人员、调查人员、调解人员等。
3.调查人员:负责对矛盾纠纷进行调查,收集证据材料。
4.调解人员:负责启动调解工作,促成纠纷的妥善解决。
5.宣传部门:负责矛盾纠纷应急预案宣传,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矛盾纠纷突应急处置预案
一、总则1. 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理矛盾纠纷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2.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各类矛盾纠纷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群体性事件、暴力事件、意外事故等。
3. 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明确各级政府、各部门职责,形成统一指挥、协同作战的工作机制。
(3)依法处置,保障权益:依法依规处置突发事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4)快速反应,果断处置:提高应急处置能力,迅速采取措施,有效控制事态发展。
二、组织体系与职责1. 组织体系成立矛盾纠纷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2. 职责(1)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应急处置工作,制定应急处置方案,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开展工作。
(2)应急办:负责日常矛盾纠纷排查、信息收集、分析研判,及时向指挥部报告有关情况。
(3)公安部门:负责现场安全保卫、秩序维护、抓捕违法犯罪分子等工作。
(4)民政部门:负责受灾群众救助、转移安置等工作。
(5)卫生部门:负责伤员救治、卫生防疫等工作。
(6)其他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配合指挥部开展工作。
三、应急处置程序1. 预警(1)应急办负责对矛盾纠纷进行日常排查,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报告指挥部。
(2)指挥部根据研判情况,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响应(1)公安部门负责现场安全保卫、秩序维护,控制事态发展。
(2)卫生部门负责伤员救治、卫生防疫等工作。
(3)民政部门负责受灾群众救助、转移安置等工作。
(4)其他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配合指挥部开展工作。
3. 处置(1)根据事态发展,指挥部适时调整应急处置方案。
(2)各部门、各单位按照职责分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矛盾纠纷排查应急预案小学
矛盾纠纷排查应急预案小学一、预案目的为了及时排查和解决学校内部可能出现的矛盾纠纷,确保学校的和谐稳定,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校在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师生交往等各个环节中可能出现的矛盾纠纷排查和应急处理工作。
三、预案原则1. 预防为主,防控结合。
2. 快速反应,及时处理。
3. 依法依规,公正公平。
4. 注重调解,化解矛盾。
四、组织机构1. 成立矛盾纠纷排查应急预案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德育主任、安保主任等为成员。
2. 设立矛盾纠纷排查办公室,负责日常矛盾纠纷的排查、调解和应急处置工作。
3. 成立矛盾纠纷排查应急处置队伍,由教职工、安保人员等组成,负责突发事件的前期处置工作。
五、排查预警1. 通过师生访谈、问卷调查、日常观察等方式,定期对学校可能存在的矛盾纠纷进行排查。
2. 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进行分析评估,确定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的预警措施。
3. 对重大矛盾纠纷,立即报告领导小组,启动应急预案。
六、应急处置1. 发生突发事件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应急处置队伍进行现场处置。
2. 保持与领导小组的密切联系,及时报告事态进展,服从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
3. 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隔离、疏导、调解等手段,化解矛盾纠纷。
4. 对于涉及法律问题的矛盾纠纷,及时联系法律顾问,依法依规处理。
5. 事发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七、调解处理1. 建立矛盾纠纷调解机制,由德育主任、班主任、法制副校长等组成调解小组,负责矛盾纠纷的调解工作。
2. 调解过程中,要充分听取双方意见,公正公平地处理纠纷。
3. 调解不成的,可以引导当事人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4. 对调解成功的矛盾纠纷,进行跟踪了解,确保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八、培训和演练1. 定期组织教职工进行矛盾纠纷排查和应急处置培训,提高教职工的综合素质和应急处理能力。
乡镇矛盾纠纷化解应急预案
乡镇矛盾纠纷化解应急预案一、预防机制预防始终优于治疗。
乡镇应建立健全矛盾纠纷的预警机制,通过定期的社区走访、民意调查等方式,及时发现并记录潜在的矛盾纠纷点。
同时,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矛盾纠纷的发生。
二、应急响应一旦矛盾纠纷发生,应急预案立即启动。
由社区工作人员进行初步调解,尝试现场解决问题。
若问题复杂或涉及多方利益,则迅速上报至乡镇政府相关部门,由专业的调解人员介入处理。
在整个过程中,确保信息的畅通和透明,让所有相关方都能及时了解情况进展。
三、专业调解对于一些复杂或长期积累的矛盾纠纷,需要专业的调解团队介入。
这个团队通常由法律专家、心理咨询师和社会工作者组成,他们从不同角度出发,综合运用法律、心理和社会资源,寻找最合理的解决方案。
在此过程中,保持公正客观的立场,确保调解结果能够得到各方的认可。
四、后续跟进矛盾纠纷的解决并不意味着任务的结束。
为了防止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乡镇政府需对调解结果进行跟进,监督实施情况,并对相关方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和法律援助。
总结每次矛盾纠纷处理的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未来处理类似问题的效率和效果。
五、社会参与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到矛盾纠纷的化解中来。
通过志愿者服务、社区互助等形式,增强社区凝聚力,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同时,积极倡导文明新风,促进邻里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从根本上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
六、持续改进乡镇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改进。
通过定期的培训、交流和评估,提升乡镇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
同时,根据社会发展和居民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应急预案,确保其始终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学校矛盾纠纷化解应急预案
学校矛盾纠纷化解应急预案一、目的为了及时有效地化解学校内外部矛盾纠纷,维护校园和谐稳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校在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活动中产生的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三、矛盾纠纷类型及化解措施(一)学生之间的矛盾纠纷1. 排查线索:通过学生、家长、教师等渠道主动排查学生之间的矛盾纠纷。
2. 及时介入:一旦发现学生之间的矛盾纠纷,立即由班主任、辅导员等责任人介入调解。
3. 教育引导:对涉及的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引导他们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树立和谐相处的意识。
4. 家长沟通: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动态,协助化解矛盾纠纷。
5. 后续跟踪:对化解的矛盾纠纷进行持续关注,确保问题不再出现。
(二)学校与学生之间的矛盾纠纷1. 排查线索:通过学生、家长、教师等渠道主动排查学校与学生之间的矛盾纠纷。
2. 及时回应:一旦发现学校与学生之间的矛盾纠纷,立即由相关部门责任人回应,听取学生意见,解释相关政策。
3. 调解协商:邀请第三方调解机构或专业人士参与调解,与学生、家长共同协商解决方案。
4. 整改落实:对涉及的问题进行整改,并及时向学生、家长反馈整改结果。
5. 后续跟踪:对化解的矛盾纠纷进行持续关注,确保问题不再出现。
(三)学校与教师之间的矛盾纠纷1. 排查线索:通过教师、管理层等渠道主动排查学校与教师之间的矛盾纠纷。
2. 及时沟通:一旦发现学校与教师之间的矛盾纠纷,立即由人事部门责任人介入沟通。
3. 调解协商:邀请第三方调解机构或专业人士参与调解,与教师、管理层共同协商解决方案。
4. 整改落实:对涉及的问题进行整改,并及时向教师反馈整改结果。
5. 后续跟踪:对化解的矛盾纠纷进行持续关注,确保问题不再出现。
(四)学校与其他单位或个人之间的矛盾纠纷1. 排查线索:通过相关渠道主动排查学校与其他单位或个人之间的矛盾纠纷。
2. 法律咨询:一旦发现学校与其他单位或个人之间的矛盾纠纷,立即寻求法律咨询,了解相关法律法规。
矛盾排查化解工作预案
一、预案概述为有效预防和及时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上级部门的要求,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范围内发生的各类社会矛盾排查和化解工作。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矛盾排查化解工作领导小组- 负责组织、协调、指导本地区矛盾排查化解工作。
- 制定矛盾排查化解工作计划和措施。
- 审批重大矛盾化解方案。
2. 矛盾排查化解工作办公室- 负责具体组织实施矛盾排查化解工作。
- 负责收集、整理、分析矛盾信息。
- 协调相关部门开展矛盾化解工作。
3. 矛盾调解员队伍- 负责参与矛盾调解工作。
- 提供专业调解服务,协助解决矛盾。
四、矛盾排查1. 排查方式- 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做到全面覆盖、不留死角。
- 通过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矛盾纠纷信息。
2. 排查内容- 土地征收补偿、房屋拆迁安置等民生问题。
- 劳动争议、经济纠纷等经济问题。
- 社会治安、公共卫生等公共安全问题。
- 其他可能引发矛盾的各类问题。
3. 排查要求- 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处理。
- 对排查出的矛盾进行分类梳理,明确责任主体和化解时限。
五、矛盾化解1. 化解原则- 坚持依法依规、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就地化解的原则。
- 坚持群众路线,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矛盾化解的积极性。
2. 化解方式- 调解:通过调解员、法律援助等方式,促成双方达成和解。
- 行政调解:通过行政手段,对矛盾纠纷进行调解。
- 仲裁:通过仲裁机构对纠纷进行裁决。
- 法律途径: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纠纷。
3. 化解要求- 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化解,确保化解结果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 注重化解工作的时效性,及时化解矛盾,防止矛盾激化。
六、应急处置1. 应急处置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及时处置、快速反应的原则。
- 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
2. 应急处置程序- 发现紧急情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 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迅速赶赴现场。
各类矛盾纠纷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理各类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部门的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各级各类矛盾纠纷的预防和处理工作。
三、组织机构成立矛盾纠纷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各类矛盾纠纷的预防和处理工作。
四、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防患未然。
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
2.依法处置,公正公平。
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公正、公平地处理各类矛盾纠纷。
3.快速反应,及时处置。
建立健全矛盾纠纷信息报告制度,确保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处理。
4.部门联动,协同作战。
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五、预防措施1.加强矛盾纠纷排查。
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及时发现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2.开展矛盾纠纷调解工作。
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组织的作用,引导当事人通过调解解决矛盾纠纷。
3.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4.加强心理疏导。
针对有心理问题的当事人,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
六、应急处置程序1.信息报告。
矛盾纠纷发生后,当事人应立即向所在地矛盾纠纷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报告。
2.应急处置。
接到报告后,领导小组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调查核实。
对矛盾纠纷进行调查核实,了解事实真相。
4.调解处理。
根据矛盾纠纷的性质和程度,采取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进行处理。
5.跟踪回访。
对已处理的矛盾纠纷,进行跟踪回访,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七、责任追究对因工作不力、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原因导致矛盾纠纷未得到有效处理,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
八、附则1.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本预案由矛盾纠纷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本预案如与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政策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政策为准。
矛盾风险化解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为贯彻落实上级关于矛盾风险化解工作的指示精神,提高我单位应对各类矛盾风险的能力,确保社会稳定和谐,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单位在开展各项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矛盾风险事件。
三、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及时化解,快速处置;3.依法依规,公平公正;4.责任到人,协同配合。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成立矛盾风险化解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组织指挥和督促落实矛盾风险化解工作。
2.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3.各部门、各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矛盾风险化解工作。
五、工作流程1.预防阶段: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对可能引发矛盾风险的因素进行预警,及时化解矛盾。
2.预警阶段:对排查出的矛盾风险进行预警,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矛盾风险扩大。
3.化解阶段:对已发生的矛盾风险,迅速采取措施,进行化解。
4.总结阶段:对化解情况进行总结,为今后矛盾风险化解工作提供借鉴。
六、矛盾风险排查1.对日常工作中的矛盾风险进行排查,包括但不限于:(1)政策执行中的矛盾风险;(2)利益分配中的矛盾风险;(3)人际关系中的矛盾风险;(4)工作作风中的矛盾风险。
2.对排查出的矛盾风险,及时进行预警,并采取措施进行化解。
七、矛盾风险化解措施1.加强政策宣传,提高群众政策知晓率;2.完善利益分配机制,确保公平公正;3.加强人际关系沟通,化解矛盾;4.严肃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5.依法依规处理矛盾风险,确保公正公平。
八、应急处置1.对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矛盾风险,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措施控制局势。
2.对可能引发重大影响的矛盾风险,及时上报上级领导,争取支持。
3.对已发生的矛盾风险,迅速采取措施进行化解,防止事态扩大。
九、总结与改进1.对矛盾风险化解工作进行总结,查找不足,改进工作方法。
2.定期对预案进行修订,提高预案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3.加强矛盾风险化解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素质。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我单位矛盾风险化解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安全稳定矛盾纠纷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及时化解各类安全稳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上级文件精神,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等,以及其他涉及安全稳定的场所。
三、工作原则1. 预防为主,防患未然。
加强矛盾纠纷的排查、预警、化解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
2. 依法依规,公正公平。
依法依规处理矛盾纠纷,确保公正公平,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3. 综合治理,协同配合。
各部门、单位要形成合力,共同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4. 快速反应,高效处置。
对发生的矛盾纠纷,要迅速反应,高效处置,确保事态不扩大、不升级。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安全稳定矛盾纠纷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指挥调度、监督检查等工作。
2.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具体职责如下:(1)组织协调各部门、单位开展矛盾纠纷排查、预警、化解工作;(2)收集、整理矛盾纠纷信息,及时报告领导小组;(3)督促、指导各部门、单位落实化解措施;(4)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总结和评估。
五、应急处置程序1. 矛盾纠纷排查。
各部门、单位要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建立矛盾纠纷台账,及时掌握矛盾纠纷动态。
2. 预警。
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要及时分析研判,对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要及时预警。
3. 化解。
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化解:(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法律意识;(2)开展心理疏导,缓解矛盾双方情绪;(3)组织调解,促成双方达成协议;(4)依法依规处理,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4. 处置。
对无法自行化解的矛盾纠纷,要及时报告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组织相关部门、单位进行处置。
六、保障措施1. 加强队伍建设。
加强矛盾纠纷化解队伍建设,提高化解能力。
2. 完善经费保障。
加大对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经费投入,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3. 强化宣传引导。
加大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知晓率和参与度。
社区矛盾纠纷应急处置预案
一、预案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区人口结构日益复杂,邻里关系、家庭关系、物业服务等矛盾纠纷时有发生。
为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理社区矛盾纠纷,维护社区和谐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的1. 及时发现和化解社区矛盾纠纷,防止事态扩大。
2. 保障社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区正常秩序。
3. 促进社区和谐发展,构建文明和谐社区。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社区内各类矛盾纠纷,包括邻里纠纷、家庭纠纷、物业纠纷、合同纠纷等。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领导小组- 组长:社区党支部书记- 副组长:社区主任、副主任- 成员:社区民警、社区网格员、调解员等领导小组负责全面协调、指挥应急处置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
2. 应急处置小组- 成员:社区民警、调解员、网格员等- 职责:负责现场处置、调查取证、调解矛盾、协助公安机关处理等。
3. 后勤保障组- 成员: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等- 职责:负责现场警戒、物资保障、信息报送等。
五、应急处置流程1. 信息报告- 发现矛盾纠纷后,第一时间向社区领导小组报告,并提供详细情况。
2. 现场处置- 应急处置小组迅速赶赴现场,了解情况,进行初步处置。
- 保持现场秩序,防止事态扩大。
3. 调查取证- 对矛盾纠纷进行详细调查,收集相关证据。
- 询问当事人、证人,了解纠纷起因、经过和后果。
4. 调解处理- 根据调查情况,采取调解、协商、仲裁等方式化解矛盾。
- 邀请第三方调解机构或专业调解员参与调解。
5. 协助公安机关处理- 对涉及违法犯罪行为的,及时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 协助公安机关开展调查取证、抓捕犯罪嫌疑人等工作。
6. 信息报送- 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矛盾纠纷处理情况。
- 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7. 总结评估- 对应急处置工作进行总结评估,查找不足,完善预案。
六、应急处置措施1. 现场处置- 安排专人负责现场警戒,维护秩序。
- 安排人员安抚当事人情绪,防止事态升级。
2. 调查取证- 做好录音录像、现场拍照等工作,收集证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党委发(2011)72号
关于启动中村乡矛盾排查调处处置预案的
通知
各村党支部、村委会,乡直各单位:
为切实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预防和减少犯罪及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确保社会稳定,营造和谐平安中村,根据县委、县人民政府要求,联系我乡的工作实际和任务,制定如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处置预案:
一、领导机构
组长:丁彦宏乡党委书记
副组长:昔鹏刚党委副书记、乡长
成员:王兰宁乡纪委书记
夏兴宏乡计生办主任
刘玉梅乡党委副书记
吴志睿乡武装部长
李云皎副乡长
勾庆川副乡长
胡晓春司法所所长
杨建科派出所所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乡综治维稳工作中心,王兰宁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由郭靖同志担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及协调、联系领导小组成员。
二、工作重点和范围
1、排查重点
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治安问题;影响社会
稳定的各类矛盾纠纷;引发群体性上访、群体性事件的隐患;群众比较关注,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
2、主要范围
(1)因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和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发放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
(2)因土地、山林、水利、矿产资源等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
(3)因学校或教育系统内外因素引发的矛盾纠纷;
(4)因宗教、民族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和矛盾纠纷;
(5)因采石、建筑施工、公路施工等建设工作引发的问题;
(6)因婚姻、家庭、邻里关系引发的重大民间矛盾纠纷;
(7)因墓葬引发的矛盾纠纷;
(8)因行政执法、司法活动引发的矛盾纠纷;
三、工作程序及方法
1、矛盾排查调处工作领导小组每个月召开一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会议,对各类社会矛盾纠纷的隐患和苗头进行分析,提出解决的建议,并上报办公室。
适时与各有关职能部门联系,召集会议,分析矛盾纠纷调处情况,提出工作建议,作出具体安排。
2、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认真对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情况进行督导,如实填写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所涉及的表册。
并于每月20日前报县委政法委。
3、各有关职能部门要服从矛盾排查调处领导小组的调遗,遇到紧急、突发事件必须随叫随到,不得延误、推诿。
如发生重大矛盾纠纷,所有人员必须在接到通知后马上赶到指定地点参与处置。
4、18个村民委员会,由村支书、村委会主任和副主任负责辖区内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各村民小组长为信息联络员,如辖区内发生重大矛盾纠纷不能及时处置,必须及时与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共同调处。
四、责任追究
中村乡已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列入年终工作考核内容之一,对于因工作不落实,对矛盾排查预防不力,处置不当,发现问题不及时报告,以及因对工作严重不负责,激化矛盾而引发影响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事件的人员,将按照有关规定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以上人员若有变动由接任者担任,不在另行通知。
二О一一年六月二十六日
主题词:社会维稳矛盾纠纷预案通知
中共中村乡委员会 2011年6月26 日
共印57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