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新教学理念
学习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树立高中历史新教学理念
教学月刊·中学版5(下)□周百鸣理念是行动的先导。
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长出来的,一切教学改革的成功都是先进教学理念实践的结果。
一、树立育人功能与社会功能和谐统一的现代教育功能观把学生看作书本知识复印机、考试机器,与实践、经济、科技发展相脱节,这是传统教育功能观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
只有树立现代教育功能观,才能跟上社会进步和教育改革发展需要。
现代教育功能观强调教育的育人功能与社会功能的和谐统一,关注教育对人的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倡导科学人道主义教育功能,加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2003年4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高中历史新课标)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熏陶,促进学生科学历史观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
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
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
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高中历史新课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提出和规定了高中历史教育的基本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上述课程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连续过程和有机整体。
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既有能力的培养和对学习方法、史学方法的了解和运用,更有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的体验与熏陶。
历史课程学习是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重要载体。
因此我们必须树立为学生和谐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教育功能观。
二、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做学生终身学习奠基人的现代教师观高中历史新课标在内容选择上,“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在课程设置方面,“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历史课程的基本教学理念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历史课程的基本教学理念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历史课程的基本教学理念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文化素养、历史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为核心,充分体现思辨性、探究性、参与性、创新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以及贯彻全人教育、人文关怀的价值追求。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阐述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历史课程的基本教学理念。
一、以培养历史思维能力为核心1.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高中历史课程的首要目标。
历史思维能力包括史实辨析能力、历史问题提出能力、历史资料分析能力、历史论证能力等。
通过历史学科的专业知识与方法的学习和运用,学生能够从历史事件和人物中提炼出历史规律和历史趋势,从而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2.培养学生在历史学科中的思维能力,需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教师应多运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案例分析的教学、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动手实践,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以及历史思维能力。
3.高中历史课程的评价体系也应该重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评价应注重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历史问题提出能力和历史观点阐述能力,而非简单地记忆历史事实和知识。
二、强调历史文化素养的培养1.高中历史课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他们对历史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历史文化素养包括对历史文化背景的了解、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尊重、对历史文化演变的认识等。
2.教师应通过丰富的课堂教学和校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感受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了解不同历史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交流。
3.高中历史课程的评价体系应该注重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的培养。
评价应关注学生对历史文化的理解和感悟,例如学生对历史文化事件的评价和对历史人物的还原等。
三、鼓励历史观念的形成与提升1.高中历史课程应该鼓励学生形成独立的历史观念。
历史观念是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认识、价值判断和立场选择。
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关注社会公平与正义、尊重多元文化、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等。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历史课程的基本教学理念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历史课程的基本教学理念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历史课程的基本教学理念为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历史思维和历史文化素养,帮助他们认识和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掌握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历史态度,为他们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一、培养历史意识历史意识是指学生对历史客体的认识和审美情感的形成,能够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人物、思想等,能够将历史知识和现实联系起来,理解历史对现实和未来的影响。
因此,高中历史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促使他们形成对历史的认同感、尊重感和责任感。
二、培养历史思维历史思维是指学生对历史事实进行辨析、分析和推理的思维能力,能够通过历史事实找出规律性和趋势性,从而为解决问题提供思路和方法。
高中历史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开发他们的分析、综合和判断能力,培养他们运用历史知识和历史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历史文化素养历史文化素养是指学生对历史文化的理解、欣赏和传承的能力,包括历史文化知识积累、历史文化情感的培养和历史文化价值观的塑造。
高中历史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促使他们形成对历史文化的自信和自豪,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热爱,形成具有现代文明素质和国际眼光的历史文化素养。
四、掌握历史研究的方法和技能历史研究方法和技能是指学生整理、解读、分析和评价历史文献、资料和文物的能力,能够运用研究工具和方法对历史问题进行科学研究。
高中历史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研究能力,培养他们掌握历史学科知识体系和方法论,具备较高的历史学科素养和研究能力。
五、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历史态度正确的历史观和历史态度是指学生对历史发展和历史事实的正确看法和认知态度,包括历史真实性的尊重、历史价值的认知和历史责任的担当。
高中历史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历史观和历史态度,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历史真相,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正确对待历史遗产和历史文化,树立正确的历史责任感。
谈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情境教学
谈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情境教学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也在不断改革和创新。
新课标的理念下,高中历史课堂情境教学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锻炼历史思维,培养历史素养。
本文就谈谈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情境教学。
一、情境教学的概念情境教学是一种以情境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它是为了创设一种真实的、能激发学生兴趣和动机的教学场景。
情境教学的核心是让学生在一个具体的、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学习和实践,通过观察、体验、分析和解决问题,来获取知识、培养技能和塑造态度。
情境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
在高中历史课堂中,情境教学可以通过模拟历史事件、还原历史场景、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
通过创设真实的历史情境,让学生在其中体验和思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同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素养。
二、情境教学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1. 模拟历史事件模拟历史事件是情境教学中常见的一种形式,它通过再现历史事件,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亲身体验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和影响。
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时,可以模拟五四运动、五卅惨案等历史事件,让学生扮演当时的学生和政府官员,通过角色扮演和讨论,使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思想状况和政治压力,体验当时的历史情境,感受历史人物的矛盾和选择,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意义和影响。
2. 还原历史场景还原历史场景是情境教学的另一种形式,它通过再现历史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文化、历史风貌和历史情感,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感知和理解。
在学习中国古代史时,可以通过参观历史遗迹、重建历史场景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宗教信仰、生产生活等方面的情况,体验古代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情感表达,从而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文明成就和历史演变。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历史课程的基本教学理念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历史课程的基本教学理念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进步,历史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在高中阶段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历史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历史文化修养为目标,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历史课程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探讨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历史课程的基本教学理念。
一、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历史文化修养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历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历史文化修养。
在知识层面上,要求学生熟悉历史的基本概念、事件和人物,并能够理解历史与社会、文化、科学等领域的相互关系。
在思维层面上,要求学生具备历史思维能力,这包括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等思维方法的运用,能够把握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
在方法层面上,要求学生能够运用一定的历史研究方法,如文献查阅、史料辨析、历史考证等,培养他们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情感与价值观层面上,要求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全面发展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历史课程倡导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全面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启发式教学、问题导向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思考。
此外,教师还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多样化的评价手段,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进程和思维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三、注重历史课程的跨学科性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历史课程注重历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历史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与语文、地理、政治、文化等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
教师应该运用跨学科的教学方法,将历史知识与其他学科的内容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运用能力。
例如,在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可以结合地理学科,介绍战争的地理背景和影响;结合语文学科,学习战争期间的文学作品和文化现象;结合政治学科,研究战争对国家政权的影响等。
高中历史教学理念与实施策略
高中历史教学理念与实施策略一、引言历史,作为人类文明的宝库,包含了无数的智慧和经验。
高中历史课程,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理念和实施策略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高中历史教学理念与实施策略进行探讨。
二、教学理念1.强调历史教育的价值历史教育的价值在于引导学生理解历史进程,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让他们在反思历史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历史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公民意识等。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历史教师应该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历史。
三、实施策略1.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础。
教师应该通过系统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全面、准确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
2.强化历史思维能力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例如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这些能力去分析历史事件和现象。
3.实施多元化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例如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4.结合多媒体教学资源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资源日益丰富。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例如图片、视频、音频等,使历史教学更加生动、形象。
5.重视评价与反馈机制评价和反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教师应该建立有效的评价和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以便调整教学策略。
6.注重跨学科整合教学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教师应该注重跨学科整合教学,例如与文学、艺术、哲学等学科进行整合,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四、结语综上所述,高中历史教学应该注重价值引领、素质培养和兴趣激发。
教师应该深入理解并践行教学理念,同时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境和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实施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学生。
历史新课程教学中应践行的理念
历史新课程教学中应践行的理念2022年秋季,贵州省开始在高中阶段实施新课程改革。
对贵州省的民族高中来说,新课程改革是一次重要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例如学生根底比较薄弱、教师教学理念相对陈旧等。
作为民族高中的历史教师,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践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
一、教师应践行“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以学生为本”就是要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鼓励学生;“以学生为本”就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以学生为本”就是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宽松、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学生为本”就是在教育教学中摒弃急功近利的行为,潜心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为学生未来的开展奠基。
在历史课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组织讨论和辩论等途径践行“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例如,在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中“分封制”这一内容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分封制的内容和作用等方面进行探究。
除了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之外,还可以通过史料分析、看图论史等方法,使学生加深对分封制的理解。
还可以引导学生将中国古代的分封制和西欧中世纪的分封制进行比较,拓展学生的思维。
教师为学生设置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能充分表达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这种教学方式也践行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二、教师应践行“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
在以往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实际上是在“教教材”,也就是教材中有什么内容,就讲什么内容,能够熟练流畅地把教材上的内容讲完,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了。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践行“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
“用教材教”就是以教材为蓝本和依托,根据教学大纲,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为教育教学效劳。
例如,教师在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一课中“五四风雷”这一内容时,不能仅仅照本宣科地把五四运动的背景、经过、结果、意义等讲完就算完成教学任务,还要注意将五四运动的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与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扶清灭洋”、辛亥革命的纲领“三民主义”相比较,得出“五四运动是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这一根本认识。
用新课程理念指导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习, 小 组 成 员互 相 启 发 , 互相 帮助 , 对 不 同
展。 转 变传统 的课 堂教学方式是教学改革
的重 要任务 之一 。随 着新课 程改革 的推 进, 高中历史 教学不 但要注重学生的独立
、
复 现 历 史 情 景 的教 学 模 式
人的财富。今天徽 商虽已退 出历史舞 台 ,
但其影响依然存 在。徽商那种锐意进取 、
这~教 学模 式试 图借助于现 代教 学
处于积极 、 活跃、 主 动的状 态 , 使课 堂教学
的过程 。 例如, 这学期我 在讲授 人教版 高中新
勇于 挑战 和 冒险 的精神 , 永远 成 为一 系列 学生 主体 活动 的展 开 与整合 手段 , 如音像器 材 、 实物投影仪 、 多媒体电 吃中 历 受 课 堂 教 学
贵 州省松 桃 县孟 溪 中学
新的课程理 念和教学理念 应是“ 历史 课 不是 为了历史学科而存在 。 而是 为了学 生 的发展 而 存在 ” 。 我认 为新课 改 对老 师而言主要改教 法 、 对学生而言 主要改学 法 ,最终 目的是 促进 学生的全 面和谐 发
史, 润泽当代 , 惠及 子孙 , 这是中国商业史 上没有任何一个 商帮做得到的 , 乃至世界
千秋。
大特点。 教师判断学 生知识掌握与否是
以有无 问题 为标 准的 , 判断教 学成功 的标 准则是 学生没有问题 。 然而提 出问题是深 考。任何创造 性的活动都 是始于新 问题。 知识 发展 的推动 力正 是 来 自不 断涌 现 的
浅谈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新教学理念
习 目标 , 一 定要 清楚 , 不 能 为做 游 戏而 做 游 戏 , 忽 视 了语 言 教 学 目标 。例 如 ,
爱 因斯坦 说 : “ 兴 趣 是最好 的老 师 。 ” 孔 子 日: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 之 巩 固单词 可 以用 “ 金手 指 ” 、 “ 魔 眼” 、 “ 单 词接 龙 ” 等游戏 。 者不 如乐 之者 。 ” 这 里的 “ 乐” 指 的正 是 “ 兴趣” 。 因此 , 教 师在 教 学 过 程 中要 3 . 2 . 2 游戏 的参 与面 要广 , 例如“ 挖地 雷” 。 精心 设计 教案 , 想 方设 法 以新 颖 、 丰富 多彩 的教 学手 段激 发学 生 兴趣 , 用 兴趣 让他 们积 极参 与到 教学 中去 , 真正 成 为一 堂 课 的 主人 , 提 高学 生 的兴 趣 可 以 从 以下几 方 面做起 。
圜
难点 , 老师 之间 要相 互沟 通 !经常 开展 组 内的教 研活 动 。
教学管 理与课程 2 0 1 3年 2月第 2期 ( 下) 2 0 1 3 , F e b r u a r y,N o . 2 ( u n d e r
在 设计 教学 活动 时 , 我们 一 定 要 根 据 《 标准》 的 要求 , 结 合 教 学 内容 , 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 . 1 . 4 悬 念导 人法 : 精心 构思 , 巧 布悬 念也 是有 效导 入新 课 的方法 。 3 . 1 . 5 游 戏导 人法 : 游 戏导 人 能活跃 课 堂气 氛 , 使 学 生 积极 地 参 与教 学 活动 , 达到“ 玩 与学 ” 相结 合 的 目的。
3 1 . 6 直观 导 入法 : 即 老师 充分 地 利 用各 种 实 物 , 如: 文具 、 水果、 教 师 渔” 。也 就是 说 : 在教 学知 识 的同时 , 我 们应 该教 会学 生学 习 的方 法 。 的摆设 、 衣 物和身 体 器官等 等 ; 这不 仅 能调 动学生 积 极性 , 也使 学 习更贴 近 生 总之 , 在课 改后 的小学 英语 教 学 中要 充 分 调动 学 生 学 习的 积 极性 , 培养 活实 际。 和激 发学 生学 习 的兴 趣 , 提高听、 说、 读、 写能力, 这 在 小 学 基 础 阶 段 尤 为 重 3 . 1 7 情 景导 入法 : 情 景导 人法 是指 利用 形象 、 直观 的 教学 手 段创 设 情 要 。因此 , 教 师要 根据 学生 的思 维特 点 和 情绪 的变 化精 心 设 计 教学 方 案 , 课 景, 把认 知活 动与 实 际生活 情景 有机 结合 , 再让学 生 触景 生情 , 加 深 他们 的感 堂教 学务 必做 到“ 精讲 、 善导、 激趣、 引思 ” 。这 样 , 课 堂气氛 才会 活跃 , 学生 的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历史教学也是面临着一定程度的挑战。
针对这种情况,首先,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教学理念,从传统的重知识、系统到重方法、专题。
其次,要创新教学方法、搭建问题式教学模式、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和采用多元综合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评价体系一、教学理念1.从重知识到重方法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侧重于对学生历史知识的传授,而在新课改理念下,历史教学更加注重对学习方法的传授。
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明确目标、找准方向、自主归纳基本线索和知识结构,掌握基本史实和观点,加强运用能力训练以及学会探究新知识。
2.从重系统到重专题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重视对历史的各个阶段进行全方位的解读,其优点是注重历史知识的连续性、全面性和系统性,但过分强调政治史,对经济、科技、文化方面的知识讲解不够,知识点太多、太繁琐。
新课标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则有效地弥补了这一缺憾,将历史细分成政治文明、经济发展、思想文化几个专题模块,学生能够针对不同专题,开展有效学习。
二、教学策略1.问题式的教学模式合理的提问能够积极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历史教学中,应该搭建有效的问题式教学模式,通过提出合理的历史问题,鼓励学生对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进行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2.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还要注意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传统的历史教学多是以老师的口头讲授为主,新课标下的历史教学,更加注重“学生中心”的教学思想,强调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性。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优化课堂教学,如:通过排演历史剧等方式使学生感受历史情境,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3.多元综合的教学评价新课标下的历史课堂教学评价不再是单一的教师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
首先,在评价主体上,可以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可以是学生相互间的评价,甚至可以是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高中历史教学新理念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新理念摘要: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中不难看出,在高中历史教学的理念上有很多重大的改革,其中对历史教学理念的更新显得尤为突出。
历史教学理念的更新也有很多:课程理念、教学理念、史学理念和高考理念等等。
简要从课程理念、教学理念两个方面阐述几点看法。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课堂教学;高考;教学理念理念其实就是做事的理论,而理论是指导实践的。
云南省2009年首次使用了新课程,新课程的性质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
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
”如果仍然用旧的教学理念教与学,所做的工作恐怕只是穿新鞋,走老路,效果不佳。
因此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首先就得更新传统的课程理念、教学理念和高考理念。
一、更新传统的课程理念新课程历史教材不仅依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而且按照《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而编,纵观新的历史教材就是一“标”多“本”。
“标”就是课程标准,“本”就是有多种版本的教材,现今有岳麓书社、人民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大象出版社等4家出版单位出版的高中历史新课程实验教科书。
在一种版本下有必修3个模块和选修6个模块。
新课程历史教材以“模块”加“专题”的形式,依据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原则,革新了教育内容,增强了教育内容与社会进步、学术发展和学生经验的联系。
二、更新教学理念1.更新传统教学理念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知识和经验获得过程的指导,注重学习过程的形成,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美国人沃德说:“平庸的老师传达知识;水平一般的老师解释知识;好的老师演示知识;伟大的老师激励学生去学习知识。
”新课程理念认为学习是一项参与性的活动,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合作学习抑或是探究学习,体现的正是学生亲身的体验和实践。
新教学理念下如何教好高中历史课
一
和荣誉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也相应得到 了提升 。所 以说, 效的情境创设有 有
利 于 课堂 三 维 目标 的 生 成 。
、
激发 兴 趣 , 立 平等 、 建 融洽 的 师 生 关 系
四 、 施开 放 性 互 动 式 的教 学 实
历史课堂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有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也有学生与学生
育
新 教 学 理 念 下如 何教 好 高 中历 史课
河北省武安 市第一 中学 李 卉
摘
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 本文从 一 , 激发 兴趣, 建立平等、 融洽的师生关 系 ; 充分挖掘教材 '0 二, 弄 用史料 激发 学生的学习动机 ; , 三 紧扣课 时中心, 优
激 发兴 趣
化 教 学 目标 ; 、 四 实施 开放 性 互 动 式 的教 学 ; 、 定 时 空要 素 这几 个方 面 进 行 了探 讨 五 锁
要课题 。下面谈几点在 课堂教学中激 发学生兴趣 、增强课 堂教学效果 的方 法, 建立 民主、 平等、 互尊互爱的师 生关系, 形成和谐愉快 的课 堂气 氛。课堂 教学中的教师, 学生影响很大, 对因而教师要件到教态 自然大方, 平易近人,
促进 师 生关 系 融 洽 。 在 平 时 的教 学 中, 师 还 可 以 ,j 相 应 的历 史事 实 激 教 Jj r} 发 学 生愤 怒 感 、 自尊 心 , 学 生 了解 祖 国 历 史 的 重要 性 使
关键 词 : 中历 史 高
在 新 的教 学 理 念 下, 学 过 程 是师 生 双 方 有 目的 、 计划 地 以教 材 为 中 教 有
程 目标和课程特 点必然要求我们一线教师在创 设情境时要考虑教学 目标是
介, 通过教和学来共同完成预定任 务的统一活动过程。教学方式 的转变越 来 否 已经达到优化 。教师还可 以通过教学情境 的创设和分组合作探究的互动 让学生既掌握了科举制度的意义这个知识 目标要求, 又学会 了分角度 越倾向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应建构起 以学生主动 学 展开, 习。 积极参与, 注重能力和方法培养为 目标 的现 代教学模式, 最关键 的是要 换位思考的能力 目标要求,还在集体探究 的活跃气氛中培养 了集体合作感 给学生搭建好一个 台。而平台搭建的关键 就在 于是否有效地创设了历 史
高中历史新课程基本理念分析
高中历史新课程基本理念分析一、构建适应时代要求的课程体系《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体系的构建上,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在内容的选择上,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这里涉及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建构原则和属性特征,即它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
1.突出时代性所谓时代性,是指现时代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特别强调社会化、素质化和个性化的要素,历史课程应反映这种时代的要求,履行其培养既有丰富知识、较强能力,又具高尚情操、鲜明个性的高中生的义务。
新时代的高中生形象,其社会化一是表现于生活知识的社会化,个体能具备对各种社会活动的正确认识和参与能力;二是行为规范的社会化,能够接受社会对其成员的个人行为所给予的规定,并通过这些规定的约束而形成与他人的和谐关系;三是价值观念的社会化,对美与丑、善与恶、是与非、利与害等的判断能够内化成为社会认可的价值观念;四是理想目标的社会化,能够把那种与社会目标和发展相一致的理想视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学会实现这一目标的策略和方法。
高中生的素质化则表现为:具有自觉的社会责任感与爱国主义精神,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力,初步的全球意识与国际视野,终身发展所必备的文化科学知识与技能,批判思维与创新精神,人生规划能力,创业意识与敬业精神以及健全的身体心理素质。
素质化的核心是培养高中生的个性才能,而个性化就是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毅力,坚定的意志,丰富的情感,浓厚的兴趣,独特的好奇心,强烈的进取、开拓和创造精神。
毫无疑问,时代性是构建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最基本原则,也是新课程体系的本质特征。
2.体现基础性所谓基础性,是指普通高中教育仍然属于基础教育,历史课程仍须体现基础教育的特性,超越最基础、又非专门化的历史基础素养仍须培育。
谈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情境教学
谈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情境教学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情境教学是一种强调学生主体性、探究性和情境模拟的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以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为出发点,通过设计情境、创设情境和引导情境,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合作实践,达到知识与能力的全面提升。
高中历史课堂情境教学的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设计情境情境是指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特定环境,可以通过描述、图画、实物等形式呈现给学生。
设计情境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研究明清社会中的文化交流时,可以设计一个模拟的市集情境,学生可以扮演不同的历史角色,通过交流、贸易等方式了解当时的文化交流情况。
二、创设情境创设情境是指通过模拟、实验等方式创造一个真实的情境,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和参与其中。
创设情境需要准备一定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例如模拟文物、建筑场景等。
在学习二战期间的大革命时,可以创设一个战争指挥部的场景,学生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分工合作,制定战略和布置任务,体验当时的战争氛围。
三、引导情境引导情境是指教师通过问题、情节等形式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和积极参与。
引导情境需要教师善于运用提问、讲故事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在学习古代农业时,可以通过讲述土地使用争议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土地使用权的问题,引发他们的疑问和讨论。
在高中历史课堂情境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和教师之间形成一种合作共建的学习关系。
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教师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施高中历史课堂情境教学时,需要注重知识和能力的有机结合。
教师要依托真实的情境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培养他们的分析、综合和创新能力。
还要关注历史学科的核心概念和基本方法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学科知识和思维工具。
历史教学的新理念
• 素养1: 时空观念
• 时空观念是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 观察 、分析的观念。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 学生能够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 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 能够知道分割历史时 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 , 并能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 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 , 建构历史事件 、人 物 、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 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 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 、统一与多样 、局部与 整体 , 并据此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 在认识现实社 会时 , 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 行考察。
ppt课件
9
• 研制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特 别是研制各学科的核心素养是 国家任务 ,是国家对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推进 所提出的任务 ,是这次修订高 中课程标准必须完成的任务。
ppt课件
10
二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研制
1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制是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 的研究成果为依据的。
( 一些国家如英国 , 特别强调历史发展的多样性与相互联系 , 如文 化 、宗教的多样性)
• 历史学科组合理吸收了国际 pt的件优优秀成果 , 形成了我们的看 。
• 我们提出的5个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 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 、历史理解 、历史解 释 、历史价值观。
• 这是经过反复研究 、多次变化才提出的。
历史组从2014年作为试点 ,开始研究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 曾经提出5-8-5-5-7 个: 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 、发展意识 、多 元联系 、历史理解 、历史评判 、历史认同 感 。后合并为现在的5个。
ppt课件
18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研制过程
(部分过程)
ppt课件
19
高中历史《新课标》解读
高中历史《新课标》解读前言《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是我国高中历史教育的重要指导文件,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增强历史责任感等方面的素养。
本解读将对《新课标》进行详细分析,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该标准。
一、核心理念《新课标》强调历史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注重个性,全面发展”。
这意味着历史教育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课程目标《新课标》设定了以下高中历史课程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了解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脉络,认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的价值和意义。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课程结构《新课标》将高中历史课程划分为以下几个模块:1. 中国古代史2. 中国近现代史3. 世界古代史4. 世界近现代史5. 历史专题每个模块都有各自的学习目标、内容要求和教学建议。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资源,灵活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四、教学建议《新课标》提出以下教学建议: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2. 注重历史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
3.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进行探究性学习。
4.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5.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
6. 加强历史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评价建议《新课标》强调评价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采用多元化、全过程的评价方式。
具体建议如下:1. 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历史课程的基本教学理念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历史课程的基本教学理念引言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变革与进步。
新课程标准的推出,为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念。
本文将介绍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历史课程的基本教学理念,并探讨其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的影响。
1. 学生主体性和探究性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探究性。
传统的历史课程注重知识的灌输和记忆,而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探究和研究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多元文化和历史视角新课程标准提倡多元文化和历史视角。
历史不仅仅是一种线性的故事,而是多种声音和视角的交织。
历史课程应该涵盖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社会群体的历史,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尊重不同历史视角的能力。
3. 教学与学习的整合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与学习的整合。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主要传授者,而学生则是被动接受者。
而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学习引导者和知识的共同探究者。
教师和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共同探索和建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满足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4. 实践与体验的融合新课程标准强调实践与体验的融合。
历史课程不仅仅是学习过去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将历史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体验历史的魅力。
教师应通过实地考察、历史文物展览、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的场景和文化,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历史思维。
5. 信息和技术的运用新课程标准强调信息和技术的运用。
在互联网普及的时代,教师应该善于运用信息和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历史学习资源。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互联网搜索、图书馆查询、社交媒体分享等方式,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和获取历史信息的途径。
6. 追求个性化和全面发展新课程标准追求个性化和全面发展。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和发展需求,合理分配教学任务和时间,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兴趣培养。
树立全新教学理念,提高历史课堂有效性
树立全新教学理念,提高历史课堂有效性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与其他学科一样必须进行创新,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必须立足本职工作,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地对教学进行改革以及创新。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程教学;教学理念高中历史教学实践证明,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必须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因为只有我们认真研究、深入剖析才能够找到问题的本质所在,进而对症下药,从而提高高中历史的课堂教学质量,实现高中历史教学的创新。
下面,我们就以教学理念为例来讲述。
一、传统的教学理念,不利于创新教育的实施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仍旧有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比较落后,使用的教学方式也比较陈旧,而且思想还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学生的分数来评价一个学生的优与差。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重视分数教学而忽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没有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才观没有多元化高中历史教学实践证明,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单单以分数来评价学生。
只重视成绩优异的学生,给予成绩相对比较差甚至很差的学生的关爱不够,从而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
2.学生观不正确由于学生的成长环境和先天的智力因素,使每位学生的智力与能力都不尽相同。
但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部分教师不能够把每位学生看成独立的个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而实施统一的教学要求。
这样往往会使一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学习起来相对比较吃力,从而抑制了学生内心的求知欲望,使教学效果得不到有效提高。
3.不能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新课改的指导下,每位教师基本都能够认识到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起主导作用。
但是,在高中历史创新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部分教师只是一味地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视自己的主导作用,从而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根本就找不到学习的方向,使教学效果得不到相应提高。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历史课程的基本教学理念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历史课程的基本教学理念近年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新课程标准的推行为我国高中历史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理念重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批判思维和历史素养的培养,形成了多元、开放、探究的基本教学理念,这为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学生为本的个性发展观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本,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耐心倾听学生的问题和困惑,尊重学生的个人差异,注重因材施教。
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和发展学生在历史领域中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历史学科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和潜能,实现个性化的发展。
二、批判思维的培养批判思维是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历史信息、理性对待问题并提出合理观点的重要能力。
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使学生成为具有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的历史学习者。
教师在历史课堂上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和维度审视历史事件,了解历史事件的成因、影响及可能的改变,培养学生运用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不同观点和立场的解读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思辨、质疑和判断能力,使学生具备正确对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历史素养的培养历史素养是指学生对历史学科基本知识、方法、技巧的掌握,并能够运用并拓展课堂所学的历史观念和历史思维。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高中历史教育重视历史素养的培养,强调学生的学科能力。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兴趣,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全面的历史知识和技能。
同时,历史教育要与现实社会紧密结合,使学生能够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内涵,把握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模式和方法论意识,以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和历史思维能力。
四、多元、开放、探究的教学方式新课程标准倡导多元、开放、探究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和形式、开放的教学态度和丰富的教学资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新教学理念
在历史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教师们的教育观、教学观、师生观不断更新,为了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组织,,真正地使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同时学会理解别人,尊重别人,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
注重知识能力的全面性和学生素质发展的差异性,为了能很好地适应这些要求,我们的教师不光要能“授受知识”,还应能够“启迪智慧”,最终达到“润泽生命”的目的。
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我们应不断地更新教学方法,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
通过课改教学理论学习和实践,我总结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高中历史理念
【中图分类号】g623.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005(2013)02-0131-02
1借助多媒体的教学方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显示出强大的信息功能,为历史课堂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并在课堂中展现出了新的情景。
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课件可以运用文字、图像、声音来刺激学生和调动学生多种器官,以多种方式和不同表现手法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生动、有趣地将教学内容展现于学生面前,让学生充分认识历史现象及其规律以。
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课件可以加大传输信息量和信息传输的质量,实现课堂的优化组合。
实践证明,
扬弃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使之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后,课堂教学的容量、教学的直观性、教学手段的灵活多变性等得到了有益的提升,生动活泼的课堂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春意盎然。
如讲述有关革命、战争等内容时,放映一些相应的影视资料,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2采用学生表演历史课本剧的方法
精彩纷呈的课本剧活跃了课堂气氛,更让学生感受到历史仿佛就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
这种方式也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展示了学生的表演才华,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个性与能力都得到了挖掘与升华,也可以调动部分对学习历史兴趣不浓的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让他们向“愿学”,“乐学”历史方面转变。
但是历史课本剧比较耗费学生精力,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每节课都用。
可在平时实施的过程中,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每学期在所有教学内容中自选一个章节,精心准备一出课本剧,当上到这一个章节的内容时,拿出来展示一下。
这样,既可以扩大参与面,又不至于影响学生的学习。
3学生对抗式讨论法
课堂辩论可以给许多学生提供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机会。
但课堂辩论对于辩题的选择十分重要。
辩题的选择,一要与教材内容紧密联系,保证学生有一定的历史知识背景和储备。
二要符合学生的兴趣需要,即辩题要有时代气息,体现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或者容易引发学生的探究洞欲望。
三要难易适中。
题目过易,不能引起争论,
没有探究的空间,题目过难,学生已有知识储备过少,辩驳起来缺乏力度。
4故事教学法
首先,历史课堂的教学应讲出色彩,讲出声响,讲出形象。
把历史讲“活”,从语言的要求来讲,就是要把历史人物讲得栩栩如生,把历史事件讲得活灵活现,这就要求讲述语言富于节奏美,或高昂或低沉,或充满激情或荡气回肠,或快速或停顿。
其次,善于借鉴评书的语言、相声的包袱来提升课堂的吸引力。
历史教学中象“说评书”、“讲故事”那样讲课,经常“卖关子”、“留悬念”必会使我们的教学妙趣横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说故事”不仅要生动,而且头绪要少,还要说出“故事”所蕴涵的意义来,学生从中可以获得某些启示或引发一些思考。
5课堂竞赛法
活泼多样的教学方式是为了满足学生这一特定阶段的心理需要。
中学生随着年龄地增长,抽象思维开始逐步形成,喜欢阅读,喜欢思考,表现在爱问爱说。
所以,我们可以利用他们这一特点,在课堂上利用竞赛的形式使他们加深对知识的印象,产生学的欲望。
竞赛的形式亦必须多种多样,如口头提问,书面提问;个别提问,亦可以小组为单位的集体提问;可以在黑板上写好题目,更可利用幻灯,投影等现代教具。
总之,方法必须多样化,要注意提倡采用集体竞赛,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集体注意精神。
6抽签提问法
课堂提问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但如何提问,则要讲究艺术性。
我采用的是抽签提问法,具体做法是:第一步,设疑,即提出问题,制造悬念;第二步,阅读,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和思考,寻找答案;第三步,抽签提问,让几个学生回答,列出不同意见;第四步,讨论,自由发言,分析问题;第五步,老师归纳总结。
7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探究性学习
在历史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师改变教育观念至关重要。
把研究性学习引入历史课堂可以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的爱好,把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同时也加强了师生间的交流,推动了师生的相互合作学习和研究,良好地体现了教学民主化的思想。
我国的传统教育过多地注重了接受式学习,忽略了探究性学习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价值,使探究性学习如观察、实践、调查、试验在教学中处于被忽略的地位。
针对这一状况,当前历史新课改的一个重点是通过对教学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的调整,帮助学生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在开展有效的接受学习的同时,形成一种对知识进行主动探求,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主动的学习方式。
总之,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给教育者提出了更多更高更新的课题,因此,如何上好一门课,有待于今后永无止境地探索,逐步充实完善,这样才能真正地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