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战守策教案
《教战守策》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教战守策》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教战守策》的文言文内容;(2)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和虚词的含义;(3)理解文中表达的观点和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教战守策》;(2)学会分析文中的论据和论证方法;(3)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2)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3)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增强历史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1. 《教战守策》的文言文内容;2. 文中重要的实词和虚词的含义;3. 文中表达的观点和思想。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2. 分析文中的论据和论证方法;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教战守策》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文意,记录不懂的词语和句子。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自主学习中的问题,分享学习心得。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讲解,重点讲解重要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分析文中的论据和论证方法。
5. 情感教育: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7. 课后作业: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2. 学生对文中重要词语和句子的理解程度;3. 学生分析文中的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4. 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情况;5.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教战守策》中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的历史事件为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中的观点和思想;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4. 运用情感教育法,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教战守策》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教战守策》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教战守策》全文;(2)能够分析并解读文中重要的词句和段落;(3)能够理解并运用文中提到的战争策略和军事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教战守策》的内容;(2)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法,运用文中提到的战争策略和军事思想;(3)通过比较研究、文献查阅等方法,了解《教战守策》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忠诚事业的情感;(2)培养学生勇于担当、善于思考的品质;(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竞争合作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教战守策》的文意理解和背诵;2. 文中重要词句和段落的解读;3. 战争策略和军事思想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 文中艰涩难懂的词句和段落的翻译和解读;2. 战争策略和军事思想在实际情境中的运用;3. 《教战守策》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教战守策》的文意、重要词句和段落;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战争案例,运用战争策略和军事思想;3. 角色扮演法:模拟战争情境,运用战争策略和军事思想;4. 比较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教战守策》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5. 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五、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介绍《教战守策》的作者和背景,讲解文意和重要词句;2. 第二课时:解读段落,分析战争案例,运用战争策略和军事思想;3. 第三课时:角色扮演,模拟战争情境,运用战争策略和军事思想;4. 第四课时:比较研究,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教战守策》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5. 第五课时:总结学习内容,进行知识检测和背诵验收。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介绍《教战守策》的作者孙武及其时代背景,引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文意:详细讲解《教战守策》的文意,重点解析重要词句和段落,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教战守策第一课时
论一
昔者先王 后世(开元天宝) 不忘备兵 以去兵为王之盛节
古今对比
研习第三部分
盖尝试论之:天下之势,譬如一身。王公贵人所以养 其身者,岂不至哉?而其平居常苦于多疾。至于农夫小 民,终岁勤苦,而未尝告病,此其故何也?夫风雨霜露 寒暑之变,此疾之所由生也。农夫小民,盛夏力作,而 穷冬暴露,其筋骸之所冲犯,肌肤之所浸渍,轻霜露而 狎风雨,是故寒暑不能为之毒。 • 盖:发语词 尝试:曾经试着 一身:整个身体 • 所以:用来…… 至:周全 平居:平时 • 此疾之所由生也:判断句,这就是疾病发生的原因 • 力:奋力 穷:极,严冬 暴露:露天劳作 • 冲犯:冒着 浸渍:浸泡 • 轻:轻视 狎:亲近 • 为:给 毒:危害 因此寒暑不能给他们的造成危害。
• 岂:难道 治:太平 • 开元、天宝之际,天 • 惟:只是 豢:安养 下岂不大治?惟其民 安于太平之乐,豢于 • 销耗钝眊:(心智)被消磨而 游戏酒食之间;其刚 迟钝昏聩 心勇气,销耗钝眊, • 痿蹶:腿脚麻痹 痿蹶而不复振。是以 • 是以:因此 区区:小小 区区之禄山一出而乘 • 乘:趁机 之,四方之民,兽奔 鸟窜,乞为囚虏之不 • 兽、鸟:名作状,像鸟兽一样 不暇:来不及 暇,天下分裂,而唐 • 乞:求 室固以微矣。 • 固:当然 以:因此 • 微:衰弱
• 人民也是如此。现在太平的时间长了,天下 的人骄气懒惰脆弱,就象妇女小孩不出内室 的门一样。谈论起打仗的事情,就吓得缩着 脖子大腿发抖;听说盗贼的名字,就掩住耳 朵不愿意听。而且士大夫也不曾经说起战争, 认为这是滋生事端干扰人民的生活,露了苗 头不可以让它再发展:这不也是畏惧太严重 而保养得太过了吗?
• 战国时多称“书” • 奏:封建时代臣子对皇帝陈述意见或说明 事情 • 议:用以论事说理或陈述意见 • 疏: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的意见书 • 表:多用于臣向君陈情祝贺
教战守策学案(苏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教战守策学案(苏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了解苏轼的生平与影响。
2.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理解文章主旨。
3.了解对策类文体的主要特点,体会文章表达清晰而得体的特点。
4.梳理并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过程和方法1.诵读文本,整体把握文章结构。
2.自主探究,理解重点语句。
3.分析文章援引史实、浅近设喻、对比、层层深入、多角度论证的说理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理解作者居安思危、心忧天下、关心国事的襟怀。
2.理解文章教民习武、能战能守、以备外患的主张,认识维护北宋王朝长治久安的进步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并掌握重点语句。
2.把握文章要旨,学习从多角度论证的说理方法。
3.学习并领悟“教战守”的“教”在全文中的贯穿作用。
教学时数:2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了解背景三、诵读课文,疏通文意1.自由诵读课文,做好圈点勾画。
2.阅读注释,疏通词句,初步理解课文。
3.再读课文,归纳各段段意。
第二、三段:第四段:第五段:第六、七段:4.概括主题。
明确:四、学习小结五、课后思考1.思考问题:这篇奏议的主要主张是什么?作者是针对什么情况提出这一主张的?2.再读课文,尝试概括本文的论证方法,并举例说明。
第二课时教学要点深入探究学习课文,理解并掌握重点语句,分析写作特点,扩展探究有关问题。
教学过程一、交流作业1.这篇奏议的主要主张是什么?作者是针对什么情况提出这一主张的?明确:2.本文的论证方法主要有哪些?在文中分别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明确:二、探究文本1.既然本文的主张是“教民战守”,那么在苏轼看来应当如何来“教”呢?明确:“使士大夫尊尚武勇,讲习兵法;庶人之在官者,教以行阵之节;役民之司盗者,授以击刺之术,每岁乡里则聚于郡府,如古都试之法,有胜负,有赏罚,而行之既久,则又以军法从事。
”2.图解“教民战守”之策。
“教”“授”注释:(1)“庶人之在官者”为特殊句式,“役民之司盗者”句式同。
(2)“教以行阵之节”为特殊句式,“授以击刺之术”句式同。
《教战守策》第一课时-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高二下学期语文课件语文课件PPT
• (三)(4)浅近设喻,正反论述,说明“养之 太过”的危害。
• (四)(5)分析形势,说明“教战守”的重要 • (五)(6-7)具体陈述“教战守”的主张和建
议。
• 清代学者沈德潜赞叹: • “乐天诗,东坡文,虽庸夫 妇竖之亦当首肯,此种是也。”
研习第一部分
• 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 危,能逸而不能劳。此其患不见于今,而将见 于他日。今不为之计,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
• 及至后世,用迂儒之议,以去兵为王者之盛 节。天下既定,则卷甲而藏之。数十年之后,甲 兵顿弊,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卒有盗贼之警, 则相与恐惧讹言,不战而走。
• 等到后代,采用迂腐的儒生建议,把解除 军备当做君王的仁政德治,天下既然安定 了,就把装备武器收藏起来。几十年以后 ,装备武器都败坏不锋利了,人民一天一 天地习惯于安逸享乐的生活;一旦忽然传 来盗贼的警报,就彼此惶恐,传布谣言, 不战就逃跑了。
• 诗中描绘的春光明媚的景象,它既 是写景,又象征着当时全国人民奋 发有为,抗击病痛的动人气概。中 国人民的智慧和热情,势不可挡。
• 而现在,中国人民依然坚韧不拔、 团结一致和疫情作斗争。
• 就像这首诗歌告诉我们的,春风不
但吹来新绿,也定能看到希望。
教战守策
苏轼
• 教学目标
• 1、理解重点语句,梳理并积累文言基础知 识。
• 2、把握文章要旨,学习从多角度论证的说 理方法。
• 3、理解作者居安思危、心忧天下、关心国 事的襟怀。
了解文体 策——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 古代的策文分类: 1、制策(策问):朝廷选进士时所出的 考题 2、对策:士子根据所问而陈述的政见 3、奏策(进策):臣子主动上陈的奏文
• 写作背景
教战守策课件(苏教)
提出 ——知安忘危、逸而不பைடு நூலகம்是当今大患。 (中心论点) 问题
① 兵不 可去
先王居安思危,教民战守,有 备无患 。
后世去兵卷甲,遇变兽奔鸟窜。 农夫小民,顶风冒雪,终岁勤 苦,未尝告病。 王公贵人,安逸温饱,养尊处 优,常苦多疾。 辽和西夏威胁,战争不可避免。 使民耽于安乐,必有不测之患 。
举例论证 正反对比
• 兵:兵备 去:放弃 • 隙:农闲,间隙 • 致:召集 以:来, 目的 • 教之以进退坐作之方: 介宾后置。用进军退 兵驻扎营作的方法教 导他们 • 习:习惯 • 斩刈:斩杀 • 慑:恐惧 虽:即使
• 及至:等到 及至后世, • 以……为:把解除兵备作为 用迂儒之议,以 • 盛节:好的法度。仁政德治 去兵为王者之盛 • 既:已经 则:就 节。天下既定, • 甲兵:武器装备 则卷甲而藏之。 • 顿弊:败坏不锋利 数十年之后,甲 • 日以:一天天地。 日:名作 兵顿弊,而人民 状 以,表修饰 日以安于佚乐; • 佚乐:安逸享乐 卒有盗贼之警, • 卒:同“猝” 一旦,突然 则相与恐惧讹言, 警:警报 • 相与:互相 不战而走。 • 讹言:散布流言 • 走:逃跑
教战守策
苏 轼
学习目标:
1.了解对策类文体的主要特点。 2.分析文章的结构,论证方法, 从而更好地驾驭议论文写作。 3. 理解教战守的主张,认识其重 大意义。
古代常见奏章
•战国时多称“书” •奏:封建时代臣子对皇帝陈述意见或 说明事情 •议:用以论事说理或陈述意见 •疏: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的意见书 •表:多用于臣向君陈情祝贺
分 析 问 题
② 过养 危害
比喻论证
正反对比
联系现实
③ 现实 形势
重申观点
解决 问题
教战守策教案三
房山高级中学生态循环课堂教案高二语文第13周 05 总编号:33 主备人:李园林唐宋八大家散文教战守策(三) 苏轼一、教学目标1.巩固理解并掌握课文重点文言知识。
二、教学重难点1.巩固理解并掌握课文重点文言知识。
三、教学方法建议小组合作、探究质疑四、教学流程与教学方法设计1、阅读第一节(不看书本),完成下列小题(文科附加卷能力训练):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其患不见今而将见于于他日今不为之计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
⑴请用斜线/给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限6处)。
(6分)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其患不见于今/而将见于他日/今不为之计/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
⑵该语段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表述)。
(3分)明确:出知安忘危、逸而不劳是当今大患。
⑶《〈伶官传〉序》的哪一句话能反映出该语段的中心论点。
(3分)明确: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2、归纳总结,文言积累:1.下列加点字中与“果安在哉”的“安”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哪里/安稳/安乐/习惯于)(3分)A.安得广厦千万间 B.风雨不动安如山C.知安而不知危 D.其心志安于斩刈杀伐之际而不慑2.解释、区分“区区”的含义:(形容小,数量少/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不值一提的/旧时谦辞,我)(3分)A.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贾谊《过秦论》):B.是以区区不能废远(《陈情表》):C.是以区区之禄山一出而乘之:D.区区向往之至(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3.下列加点字中与“是以善养身者”的“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D,慈善/好/善良/擅长、善于)(3分)A.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善之利(《原毁》)B.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出师表》)C.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4.下列加点字中与“且夫天下固有意外之患也”的“固”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当然/安守/本来/顽固,坚固)(3分)A.而唐室固以微矣 B.君子固穷《论语》C.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D.吾心之固,固不可彻五、问题解决情况检测1.解释“致”的意思。
《教战守策》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教战守策》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教战守策》中的名句。
(2)能够分析并解读《教战守策》的文言文内容。
(3)能够运用《教战守策》中的策略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教战守策》的内涵。
(2)学会文言文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学会运用策略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敢于挑战自我的精神。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共同进步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简介:《教战守策》是北宋政治家、军事家苏轼的一篇兵书,主要分析了战争中的攻守关系,提出了“守为上,战为下”的军事策略。
2. 教学重点:(1)理解《教战守策》的文言文内容。
(2)分析《教战守策》中的策略思想。
(3)背诵《教战守策》中的名句。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苏轼的背景,引发学生对《教战守策》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战守策》,理解文言文内容,体会策略思想。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互相解答疑问。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课堂讲解,深入剖析《教战守策》的策略思想。
5. 应用拓展:让学生运用《教战守策》中的策略思想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策略思维能力。
6. 课堂小结:7. 课后作业:(1)背诵《教战守策》中的名句。
(2)写一篇关于《教战守策》的心得体会。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教战守策》的文言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教战守策》中的策略思想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策略思维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教战守策》原文。
2. 参考资料:关于苏轼和《教战守策》的相关介绍。
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教材内容和相关资料。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乐、故事等方式,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战守策》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教战守策》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教战守策》,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理解文中涉及的战争策略和军事思想。
1.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提高文本解读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和平的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教战守策》全文2.2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文章中的战争策略和军事思想,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
2.3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联系实际,体会文章的启示。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前准备: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作者背景,查阅相关资料,为课堂讨论做好准备。
3.2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教战守策》的背景,引发学生对课文兴趣。
3.3 课堂讲解:分段讲解课文,深入分析战争策略和军事思想,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3.5 课堂小结: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方法:采用课堂问答、作业批改、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评价。
4.2 评价内容: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战争策略和军事思想的掌握情况,以及在讨论中的表现。
4.3 评价目的: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学资源:教材《教战守策》,相关背景资料,战争策略和军事思想的相关书籍。
5.2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白板,教学PPT。
5.3 教学环境:教室,图书馆,网络资源。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授课方式: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6.2 教学环节:6.3 教学策略: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采用分层教学法,设置难度不同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充分锻炼。
第七章:教学实践7.1 实践环节:组织学生进行战争策略和军事思想的实践活动,如角色扮演、战争游戏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认识。
(最新整理)教战守策课件(苏教)
2021/7/26
22
论二
天下之势,譬如一身。 王公贵族----农夫小民
比喻论证
浅近设喻,正反论证, 说明“养之太过”的危害
2021/7/26
23
研习第四部分
2021/7/26
24
且夫天下固有意 • 且夫:再说 固:本来
外之患也。愚者见四 方之无事,则以为变 故无自而有,此亦不 然矣。今国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以奉 西北二虏者,岁以百
• 一旦:突然 出身:投身(战场) 蹈:踏
• 国家如果免不了用兵,而用兵不凭着逐
步训练,却使人民从安乐太平的环境中,一下
子投身军队走向生死决斗的战场,那他们的祸
患必定有不可估计的危险。所以说,天下的人
民只知道安乐而不知道危险,能够安逸而不能
劳202累1/7/26吃苦,这是臣所认为的最大的祸患
28
臣欲使士大夫尊尚武勇,讲习兵法;庶人之在官者, 教以行阵之节;役民之司盗者,授以击刺之术。每岁终 则聚于郡府,如古都试之法,有胜负,有赏罚,而行之 既久,则又以军法从事。
古代的策文分类: 1、制策(策问):朝廷选进士时所出的考题 2、对策:士子根据所问而陈述的政见 3、奏策(进策):臣子主动上陈的奏文
2021/7/26
4
• 写作背景
• 北宋王朝到了仁宗赵祯时期,在承平的帷幕 背后,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益迅速地深刻化、 尖锐化。内部的农民起义;外边夏、辽气焰嚣张, 不时内犯。统治阶级当中一些较能正视现实、深 谋远虑的人,便不断提出革新政治以自救的主张 与要求。以范仲淹为首的“庆历新政”就是这种 趋势下的产物。年轻的苏轼,很快地也投身于这 个浪潮中了。仁宗嘉祐六年(1061),二十五岁的 苏轼应“制科”考试时所作的《进策》二十五篇, 就集中地表现了苏轼的这种政治思想。
《教战守策》第一课时-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高二下学期语文课件(共22张PPT)
• 题目解析
• 本文原题《教战守》。教授(百姓 )作战防守的策论。
• 作者苏轼针对腐败的宋王朝面临来 自辽、夏的严重威胁,指出“知安 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的危险 性,从而论述教民战守的意义,并 提出具体措施。
• 全文七段,可分为五部分 • (一)(1)开门见山,表明观点。 • (二)(2-3)援引史实,正反论证,说明“兵
现在人民的祸患,究竟在哪里呢?在于只知 道安乐却不知道危难,能享受安逸却不能 劳累吃苦。这种祸患现在看不出来,但是 将来会看出的。现在不给它考虑、谋划, 那以后就有无法挽救的危险了。
知安忘危、逸而不劳是当今大患。 (开门见山,提出论点)
研习第二部分
• 昔者先王知兵之不可去也,是故天下虽平, 不敢忘战。秋冬之隙,致民田猎以讲武,教之以 进退坐作之方,使其耳目习于钟鼓旌旗之间而不 乱,使其心志安于斩刈杀伐之际而不慑。是以虽 有盗贼之变,而民不至于惊溃。
论一
昔者先王
不忘备兵
后世(开元天宝) 以去兵为王之盛节
援引史实,正反论证 “兵之不可去”
研习第三部分
盖尝试论之:天下之势,譬如一身。王公贵人所以养其身者 ,岂不至哉?而其平居常暴露,其筋骸之所冲犯,肌肤之所浸渍 ,轻霜露而狎苦于多疾。至于农夫小民,终岁勤苦,而未尝告病 ,此其故何也?夫风雨霜露寒暑之变,此疾之所由生也。农夫小 民,盛夏力作,而穷冬风雨,是故寒暑不能为之毒。
• 2、把握文章要旨,学习从多角度论证的说 理方法。
• 3、理解作者居安思危、心忧天下、关心国 事的襟怀。
了解文体 策——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 古代的策文分类: 1、制策(策问):朝廷选进士时所出的 考题 2、对策:士子根据所问而陈述的政见 3、奏策(进策):臣子主动上陈的奏文
教战守策(教师版)
教战守策(教师版)【学习目标】1、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理解文章主旨。
2、了解对策类文体的主要特点,体会文章表达清晰而得体的特点。
3、梳理并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学习重难点】1、理解并掌握重点字、词、句。
2、把握文章要旨,学习从多角度论证的说理方法。
3、学习并领悟“教战守”的“教”在全文中的贯穿作用。
【知识铺垫】1、在北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积极实行变法的时候,苏轼曾经因政见不合,自请外调,相继在杭州等地任地方官。
其实这不能说明苏轼不关心朝政,早在宋仁宗嘉祐年间,苏轼就向朝廷进献了《教战守策》,根据当时战争必不可避免的形势,建议早做准备,以免发生不测之患。
这是很有远见的。
北宋中叶以后,辽和西夏成为宋朝西北边境的严重威胁,随时可能发动侵扰。
但北宋统治者却依旧是醉生梦死、歌舞升平。
苏轼心忧天下,指出“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的危险性,从而论述教民战守的意义,提出了教民习武、能战能守、以备外患的主张。
本文在分析形势的基础上,见解精辟,表现了苏轼辅君治国、经世济民的政治远见,对维护宋王朝的长治久安,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2、策,即策谋、策略的意思。
古代的策文,主要有制策、对策和奏策三种。
制策又称策文,是朝廷选进士时所出的考问题目。
对策,则是士子根据所问而陈述的政见。
至于奏策,又称进策,不属考试范围,是由臣子主动上陈的奏文。
本文应该是一篇对策。
第一课时【课前预习】注音斩刈.yì迂.儒yū讹.言é豢.于游戏huàn钝眊.mào痿蹶..jué浸渍.zì狎.风雨xiá重.屋chóng【学习过程】(一)梳理课文阅读文章1-2节,回答问题。
实词解释讲武..教练武事斩刈杀伐之际.而不慑.情形,情况恐惧翻译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
译文:在于只知道安乐却不知道危难,能享受安逸却不能劳累吃苦。
使其耳目习于钟鼓旌旗之间而不乱,使其心志安于斩刈杀伐之际而不慑。
《教战守策》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文言文实词词义的推断方法一、自学引导(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文言实词的理解是江苏高考每年必考的内容。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包括三层意思:其一,“理解”一词体现文言文“阅读”方面的要求,告诉我们不考对词义的死记硬背,不在名词术语上做文章,而是着眼全篇,根据文意去感悟;其二,“常见”告诉我们,所考内容为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或中学教材中经常涉及的实词,而不考那些生僻难懂的;其三,“文中”说明这些文言实词的含义是在上下文中体现出来的,而不是单纯字典的释义,须结合语境作判别。
具体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偏义、活用等语言现象。
《教学大纲》列出必须掌握的120个实词,可作为复习的指导。
(二)考查重点: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单音节词为主,也涉及双音节词;通常较为常见或在中学教材中出现过的;规定的120个实词为主,但近年有趋向生僻、加大难度的倾向。
二、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常用的方法:第一法:字形分析法(一)想想看:1.丰则贵籴(di),歉则贱粜(tiao)——“籴”、“粜”大家比较陌生。
可根据字形,推断为会意字,跟“粮食”有关,意思是买进粮食、卖出粮食。
2.冀得一归觐——“觐”虽比较眼生,但它是形声字,从形旁“见”上,猜出与“见”有关,可以解释为“拜见”。
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形声字的形旁有表意的功能。
会意字则本身就表意。
(二)试试看:1.“有牧人御.众之才”()2.夜入其家,探其箧.,不使之知觉。
()3.迨诸父异爨.,东西多置小门。
()4.“彀.士十万人”()第二法:通假推断法(一)想想看: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2.风吹草低见.牛羊()3.张良出,要.项伯()通假是文言文的特殊语法现象之一,用了通假的词语从通假的角度去理解才符合语境。
通假字有同音和近音两种。
(二)试试看:1.崔家顾.人刺我,请以闻。
()2.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
()3.昌宗从旁趣.说(人名),使速言。
()第三法:结构观察法(一)想想看:1.奉之弥.繁,侵之愈急()2.曹操之众远来疲.敝()3.通五经,贯.六艺()4.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利用文言句法特点推断。
(部编版)《战争策略》完美版教案
(部编版)《战争策略》完美版教案
简介
本教案是为教授《战争策略》(部编版)课程而设计的完美版
教案。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战争策略的概念、原理和实践,提升他们的分析和决策能力。
教案内容
单元一:战争策略导论
- 探讨战争策略的定义和重要性
- 分析战争策略的发展历程
- 引导学生思考战争策略对战争胜负的影响
单元二:战略目标和决策
- 介绍战略目标的概念和分类
- 分析不同决策对战略目标的影响
- 引导学生进行战略目标的制定和评估
单元三:战略分析和规划
- 探讨战略分析的方法和工具
- 分析战略规划的步骤和要点
- 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案例的战略分析和规划
单元四:战争的执行和评估
- 介绍战争执行的特点和挑战
- 分析战争执行中的关键因素
- 引导学生评估和调整战争执行策略
教学方法
- 使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交互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 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案例分析和模拟战争规划,培养他们的分析和决策能力
- 提供足够的练和作业,加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评估
- 设计小组项目和个人作业,评估学生对战争策略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进行课堂讨论和问答,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 定期组织模拟战争规划和执行演练,评估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决策能力
结语
通过本教案的教学实施,相信学生们将能够深入理解战争策略的核心概念和原理,培养他们的分析和决策能力,为未来的军事事业做好准备。
教战守策教案
教战守策教案(总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教战守策教案教战守策教案教战守策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1)了解苏轼的生平与影响。
(2)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理解文章主旨。
(3)了解对策类文体的主要特点,体会文章表达清晰而得体的特点。
(4)梳理并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2.过程和方法(1)诵读文本,整体把握文章结构。
(2)自主探究,理解重点语句。
(3)分析文章援引史实、浅近设喻、对比、层层深入、多角度论证的说理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理解作者居安思危、心忧天下、关心国事的襟怀。
(2)理解文章教民习武、能战能守、以备外患的主张,认识维护北宋王朝长治久安的进步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并掌握重点语句。
2.把握文章要旨,学习从多角度论证的说理方法。
3.学习并领悟“教战守”的“教”在全文中的贯穿作用。
教学时数:2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北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积极实行变法的时候,苏轼曾经因政见不合,自请外调,相继在杭州等地任地方官。
其实这不能说明苏轼不关心朝政,早在宋仁宗嘉祐年间,苏轼就向进献了《教战守策》,根据当时战争必不可避免的形势,建议早做准备,以免发生不测之患。
这是很有远见的。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教战守策》吧!二、了解背景北宋中叶以后,辽和西夏成为宋朝西北边境的严重威胁,随时可能发动侵扰。
但北宋统治者却依旧是醉生梦死、歌舞升平。
苏轼心忧天下,指出“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的危险性,从而论述教民战守的意义,提出了教民习武、能战能守、以备外患的'主张。
本文在分析形势的基础上,见解精辟,表现了苏轼辅君治国、经世济民的政治远见,对维护宋王朝的长治久安,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三、诵读课文,疏通文意1.自由诵读课文,做好圈点勾画。
2.阅读注释,疏通词句,初步理解课文。
3.再读课文,归纳各段段意。
第一段:“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
教战守策导学案
策是一种文体,可分为两类:
1、应诏陈言,称为对策
2、探视献说,称为进策
本文原为苏轼于宋仁宗朝,上时务策二十五篇之一。选自《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原题是《教战守》。作者苏轼针对腐败的宋王朝面临来自辽、夏的严重威胁,指出“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的危险性,从而论述教民战守的意义,并提出具体措施。
【学习方法】:诵读法、自学法、讨论法
【学过程】:
1、了解背景
北宋中叶以后,辽和西夏成为宋朝西北边境的严重威胁,随时可能发动侵扰。但北宋统治者却依旧是醉生梦死、歌舞升平.苏轼心忧天下,指出“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的危险性,从而论述教民战守的意义,提出了教民习武、能战能守、以备外患的主张。本文在分析形势的基础上,见解精辟,表现了苏轼辅君治国、经世济民的政治远见,对维护宋王朝的长治久安,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3)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4)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
(5)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
(6)句践之困于会稽(7)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
4、古今异义
(1)此其所挟持者甚大(2)千金之子
(3)其身之可爱(4)其君能下人
(5)非有平生之素 (6)虽然,去轼
(7)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 (8)暂相党引以为朋者
3、重点实虚词
实词
(1)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2)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
(3)郑伯肉袒牵羊以逆(4)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
(5)臣妾于吴者(6)忍小忿而就大谋
(7)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
(8)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
(9)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虚词
(1)匹夫见辱(2)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战守策
教学目标
1、理解重点语句,梳理并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2、理解作者居安思危、心忧天下、关心国事的襟怀
3、把握文章要旨,学习从多角度论证的说理方法
一、专题解说
奏议是古代臣吏进言、进谏和政论类文章的总称,这种文体可远推至《尚书》中记载的君臣言论。
秦汉以后所谓的奏、奏议、奏疏、奏对、奏状、奏札、对策、上书等皆可归入奏议的范围。
唐宋八大家都富有政治抱负,有的还是朝廷重臣,提出了影响深远的政治主张或变革方案。
他们的奏议能够清晰地分析形势,借鉴历史,陈述利害,提出对策,而其文字之中又充满了忠爱诚恳之心和淑世拯民之情,其为文务去陈言,直抒己见。
《教战守策》全文围绕“教战守”这个中心,援引史实,浅近设喻,正反论证。
文章姿态翩跹,引人入胜,论析时文笔纵横,处处照应,层层深入,舒卷流畅,语意精警,文采斐然,笔意充沛,说理透辟。
用古代策文既要明于治道,能提出高明的政治见解,又要文章写得好的标准衡量,此文堪称是一篇“志足文远”的对策。
学习奏议专题的文章,我们不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八大家的文学主张,更全面地了解他们的散文风格,而且可以看到他们身上极为可贵的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
二、知识点指津
【考纲聚焦】
《考试大纲》规定:考生须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其能力层级为B级。
【考点阐释】
文言文翻译是考查考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一直以来是高考文言阅读的重点。
近年文言文段落或句子的翻译一直保持在10分。
因而,我们有必要加强文言文翻译能力的培养,掌握一些基本的文言文翻译技巧,以便更好地应对这一题型。
通常文言文翻译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
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逐字逐句落实到译文中去,尽量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尽可能保持一致。
所谓“意译”,就是根据原文表达的基本意思来进行翻译,不拘泥于字字句句的落实,甚至可以采用与原文差别较大的表达方式。
多年来,高考翻译题均要求考生采用直译的方式,只有在确实难以直译的情况下才酌情采用意译。
三、读书指导
(一)A级:一读文本,扫除字词障碍
导学提示:结合工具书、课后注释与同步导学练自主完成
1、作者背景
苏轼(1037-1101),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文学家、词人、诗人,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
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他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
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词有《东坡乐府》。
北宋中叶以后,辽和西夏成为宋朝西北边境的严重威胁,随时可能发动侵扰。
但北宋统治者却依旧是醉生梦死、歌舞升平。
苏轼心忧天下,指出“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的危险性,从而论述教民战守的意义,提出了教民习武、能战能守、以备外患的主张。
本文在分析形势的基础上,见解精辟,表现了苏轼辅君治国、经世济民的政治远见,对维护宋王朝的长治久安,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2、文体介绍及解题:
策是一种文体,可分为三类:(1)应诏陈言,称为对策
(2)探视献说,称为进策
(3)朝廷选进士时所出的考题,称为制策(策问) 本文原为苏轼于宋仁宗朝,上时务策二十五篇之一。
选自《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原题是《教战守》。
作者苏轼针对腐败的宋王朝面临来自辽、夏的严重威胁,指出“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的危险性,从而论述教民战守的意义,并提出具体措施。
3、初读文章,做好圈点勾画,并整理字音(可自行添加生字)
斩刈 yì讹é豢 huàn 顿眊 mào 痿蹶 wěi jué
(二)B级:再读文章,整理文言文现象,并尝试翻译全文
导学提示:结合工具书和课文注释,注意实词词义推敲的方法(引申、句式、
语法等)
1、通假字
数十年之后,甲兵顿弊(钝)
卒有盗贼之警(猝)
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无厌(餍)
2、词类活用
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用作动词,享受安乐
四方之民,兽.奔鸟.窜:名词作状语,像兽一样,像鸟一样
天下之势,譬如一.身:数词作形容词,整个
农夫小民,盛夏力
...作,而穷冬暴露:名词作状语,在盛夏名词;作状语,用力轻.霜露而狎风雨:形容词作动词,轻视
然后可以刚健强力,涉险.而不伤:形容词用作名词,危险之境
今国家所以奉西北二虏者,岁.以百万计:名词作状语,每年
所不可知者,有迟速远近
....:用作名词,快慢远近的可能
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名词作状语,每天
风.则袭裘,雨.则御盖:名词作动词,刮风下雨
岂不亦甚明.欤:形容词用作动词,明白
3、古今异义
(1)一旦
..出身而蹈死地,则其为患必有不测。
古:投入、献身;挺身而出
今:个人早期的经历或由家庭经济情况所决定的身份或阶层
(2)不战而走.
古:逃跑
今:步行
(3)盖尝试论之
古:曾经试着
今:试一试,试验
(4)步趋动作,使其四体狃于寒暑之变;
古:活动操作
今:行为举动
4、特殊句式
此其患不见于今(状语后置)
又挠以军法,则民将不安(状语后置)
教之以进退坐作之方(状语后置)
此臣所谓大患也(判断句)
夫风雨、霜露、寒暑之变,此疾之所由生也。
(判断句)
战者,必然之势也(判断句)
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宾语前置)
庶人之在官者,教以行阵之节(定语后置)
役民之司盗者,授以击刺之术。
(定语后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