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 4.1课文注释:李鸿章

课文注释:李鸿章

李鸿章(1823—1901)清末安徽合肥人,字少荃。道光进士,授编修。1853年(咸丰三年)在籍办团练抵抗太平军。后投曾国藩,被曾保荐编练淮军。次年在上海和太平军作战,升任江苏巡抚,与戈登所部“常胜军”先后陷苏州、常州。1865年署两江总督。次年取代曾国藩任钦差大臣,督军务,后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达二十余年,掌管外交、军事、经济大权,成为洋务派首领。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开办近代军事工业,标榜“自强求富”,先后设立江南制造局、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上海织布局等企业,并利用海关税收购买军火和军舰,扩充淮军势力。1885年(光绪十一年)在中法战争中,与法国签订《中法新约》,从此法国侵略势力伸入云南和广西;同年,海军衙门成立,任会办。1888年建成北洋海军。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他避战求和,招致战争失败和北洋海军的覆没,签订《马关条约》,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和民族危机。1896年接受沙俄贿赂,签订《中俄密约》出卖主权,允许俄国在中国东北修筑铁路等。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参与帝国主义策划的东南互保。后被任命为全权大臣,与庆亲王奕劻代表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著有《李文忠公全集》。

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4:专题四 第一课 基础随堂巩固

[基础随堂巩固] 1.标志孙中山开始踏上民主革命道路的是() A.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B.上书李鸿章遭拒绝 C.兴中会的成立D.在广州行医失败 解析:兴中会的成立标志着孙中山开始踏上民主革命的道路。 答案:C 2.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这宣告了() A.辛亥革命已经胜利 B.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C.清朝统治已被推翻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解析:本题考查了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的国内形势。要求学生回忆书本所学知识,并从逻辑的角度思考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推断出正确的历史结论。A项是1911年,C项是1912年2月,D项是1912年3月。 答案:B 3.武昌起义时孙中山正在美国,得知消息后即刻启程回国,有新闻记者问他是否带回巨款,他说:“予不名一钱也,所带回者革命之精神耳。”在这种情况下他却以高票当选为中华民国首任临时大总统。究其根源,主要是因为他() A.是武昌起义的主要策划者 B.是中国同盟会的最高领袖 C.得到了美国政府的大力支持 D.长期领导中国革命而享有崇高威望 解析:孙中山先生毕生致力于民主革命,使他享有崇高威望。 答案:D 4.孙中山指导辛亥革命的思想核心是() A.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B.推翻满清政府,建立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国家 C.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D.核定全国地价,解决土地问题 解析:孙中山指导辛亥革命的思想是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核心是民权主义,因为民权主义解决了民族资产阶级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而民权主义指的是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答案:C

全国通用2018_2019版高中历史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第2课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

第2课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目标导航] 1.了解詹天佑幼年出国留学的经历,分析其志向与国家状况之间的关系。2.了解詹天佑在晚清铁路建设方面的突出贡献,认识近代中国铁路事业发展的艰难。 一、幼童留学生 1.背景 洋务 清朝为推进 事业,招收幼童赴美留学,詹天佑被选中。 2.过程 (1)先后考入美国康涅狄格州的西海纹海滨男生学校、丘屋高级中学。 年,考入 (2)1878 耶鲁大学 雪菲尔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铁路工程科。 (3)1881年,中国取消了留学事业,将留美学生分批撤回国。 [思维点拨]清政府选派幼童赴美留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西学的被动吸纳,清政府撤回留美幼童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对西学的排斥,直接说明了当时中国文化的双重分裂特点。 二、为中国建造第一条铁路 1888 年被聘于 . 1 津沽铁路 80 天内完成任务。 工地任帮工程师,主持津沽段铺轨工程, .成功修建了 2 19 —— 世纪末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 。 滦河大桥 3.京张铁路 (1)提出:1905年,清政府决定修建京张铁路,任命詹天佑为总办兼总工程师。

隧道技术难题,于修建:詹天佑设计 (2) 人 “ 八达岭 字形路线,采用直井施工方法,攻克了 ” 1909年提前全线通车。 (3)地位: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大长了国人志气。 [史论要旨]京张铁路的建成令外国人折服的原因:第一,工程难,连外国工程师都不敢轻易尝试的工程,却由中国工程师完成了。第二,工期短,原计划六年,结果只用了四年就提前完成。 [思维点拨]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己筹款、勘测、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增强了中国工程师的信心, 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成为近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标志之一。 三、为中国铁路事业鞠躬尽瘁 1.为国勘路 主要有张绥铁路、 、粤汉铁路、洛潼铁路。 川汉铁路 2.维护路权 铁路国有 (1) 在清政府宣布 “ 。 ” 保路运动 ,实际出卖路权时,投身 (2)修建川粤汉铁路:在他逝世前完成粤汉铁路的广州韶关段和武昌长沙段施工。 (3)争取中东铁路权:主持俄国远东铁路、包括中国境内中东铁路的监管技术工作,要求收回 中国在中东路的驻兵权和管理权。 (4)59岁时心力交瘁,病情加重去世,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中国铁路事业。 [历史认识]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铁路工程师,一生致力于铁路建设事业,为维护国家铁路权益与列强斗争,体现了强烈的民族精神,被称为“中国铁路之父”“中国的光荣”。 [知识图示] 主题一制约中国近代铁路发展的因素 刘铭传力请修筑铁路,李鸿章立足中外,比较支持( 光绪六年 史料一 1880 公元 年 岁末, ① ) 刘铭传的倡议 ,其词曰: “ 处今日各国皆有铁路之时,而中国独无。譬犹居中古以后而摒弃

新人教版历史选修4《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教学设计(精品).doc

第2课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知识点整理 一、幼年出洋,学成回国 1.1871年,清朝为推进____事业,宣布招收幼童赴美留学,中国近代留学运动由此开始。1872年,詹天佑作为第一批30名幼童踏上赴美留学之路。 答案:洋务 2.詹天佑先后考入美国康尼狄格州的西海纹海滨男生学校和丘屋高级中学。1878年,考入____大学雪菲尔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铁路工程科,最后完成毕业论文,获得学士学位。 答案:耶鲁 3.1881年回国后,詹天佑先被分配到____学习海军驾驶,后被派到水师学堂任教。答案:福州船政学堂 二、建桥筑路,为国争光 1.1888年,詹天佑被中国铁路公司聘到津沽铁路工地任工程师,所主持的____段铺轨工程在短时间内完成。 答案:津沽 2.1890年,清政府决定修筑关东铁路,工程难点是滦河大桥,英、日、德工程师先后失败。詹天佑将中国传统桥梁____和西方近代先进技术相结合,用新式____法建造桥墩,成功地建造了19世纪末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 答案:打桩法气压沉箱 3.1905年清政府决定修建京张铁路,任命詹天佑为____兼总工程师。他在资金有限、时间紧迫、环境艰苦、舆论压力之下,抱着为国争光的信念,设计"____"字形路线,采用直井施工方法,成功地攻克了八达岭隧道技术难题,于1909年提前全线通车。这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大长了国人志气。 答案:总办人

三、维护路权,鞠躬尽瘁 1.京张铁路建成后,各省建设铁路的热情高涨,川汉、粤汉等许多铁路都要詹天佑去设计和指导。但清政府于1911年宣布"____",并与外国银行团签订《湖广铁路借款合同》,将铁路修筑权出卖给外国人,引发了各省规模浩大的保路运动。詹天佑一面支持该运动,一面推动铁路建设。 答案:铁路国有 2.中华民国成立后,继承了清末的政策,将粤汉、川汉铁路合并为川粤汉铁路,以詹天佑为会办,后为督办。他在政府腐败、外人掣肘的情况下,克服困难,先后完成了粤汉铁路广州____段和武昌长沙段的施工任务。 答案:韶光 3.1919年,詹天佑抱病出任协约国"联合监管远东铁路委员会"辖下的技术部委员,多次发言要求收回中国在____路的驻兵权和管理权,并为此而心力交瘁。临终前给政府的遗呈中仍不忘未修完的铁路和培养铁路人才的未了心愿。 答案:中东 难点精讲 1.关于中国近代科学家能够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剖析:本问题阐述了中国近代科学家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把握本问题,能够深化对近代文化主旋律的认识。 (1)热爱祖国,以救亡图存、振兴民族为科研和创造的动力。中国思想界倡导学习西学,其基本的出发点就是为强国御侮。近代科学家投身于科学研究,也是服务于抵御西方侵略的。 (2)努力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但又不迷信洋人和古人。年幼的詹天佑怀着学习西方技艺的理想,到美国学习先进的技术。在修建京张铁路时,他顶着压力,坚持不用一个外国工程师,并表示"中国已经醒过来了,中国人要用自己的工程师和自己的钱来建筑铁路"。 (3)在十分艰辛的环境下,刻苦钻研,为国争光。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突破了"路基需要风干一年才能钉道"的外国筑路经验,在选线、"詹天佑钩"以及"双头列车"等

步步高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单元总结新人教版选修4

步步高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单元总结新人教版选修4 一、三大政策在新三民主义中是如何体现的? 1.新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突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要求,这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故体现了与中共的联合,而在帝国主义包围下反对帝国主义,“联俄”成为必然的要求。 2.新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强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有”,体现了“唤起民众”的思想。 3.新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增加了“节制资本”和“耕者有其田”的内容,分别体现了对工人和农民的扶助。 从以上三点可以看出,新“民族主义”体现了“联俄”“联共”政策。而新“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分别在政治上和经济上体现了“扶助农工”的政策。 二、如何理解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 1.孙中山国民革命生涯的三次转变 (1)第一次转变,由改良思想转变为革命思想。1894年上书李鸿章,提出革新政治的主张,遭冷遇,走上革命道路。 (2)第二次转变,由依靠军阀到反对军阀。袁世凯篡夺革命胜利果实后,孙中山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一系列斗争,大都失败,特别是护法运动的失败,使孙中山认识到“南北(军阀)如一丘之貉”。 (3)第三次转变,接受苏联和中共帮助,由旧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在中共和苏联的帮助下,孙中山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同中共合作,开创了国民大革命的新局面。 2.孙中山一生的贡献: (1)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了在中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2)为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对袁世凯及其北洋军阀展开了一系列不妥协的斗争。 (3)晚年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帮助,同中国共产党合作,开创了国民革命运动的新局面。 三、怎样理解非暴力理论对印度民族解放运动所起的作用?

2018-2019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四学业分层测评9专题4一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一)含答案

学业分层测评(九) (建议用时:40分钟) [学业达标] 1.1894年,孙中山北上天津,上书直隶总督李鸿章,提出了() A.革新中国政治的主张 B.推翻清朝统治的主张 C.同列强保持友好的主张 D.推翻列强在华势力的主张 【解析】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了革新政治的主张。 【答案】 A 2.1896年,孙中山先生在伦敦被清政府诱捕,后得英人康德黎帮助而获释,获释后孙中山在英国呆了九个月,他目睹了诸多工业化国家日渐增长的社会改革与革命的趋势。这九个月的经历最有可能刺激孙中山萌生() A.民权主义思想B.民族革命思想 C.社会革命思想D.发展实业计划 【解析】在英国期间,孙中山亲眼看到了西方工业革命的发达和民主共和的文明,同时也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贫富悬殊的现象和不可克服的弊端。他的社会经济观点——民生主义,就是这时开始形成的。 【答案】 C 3.1905年夏,孙中山曾指出:“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这表明孙中山() A.认识到清朝的覆亡已成为历史的必然 B.已感到建立统一资产阶级政党的迫切性 C.已成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公认领袖 D.看到了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 【解析】由题干材料可知,孙中山强调的是各地分散的斗争迫切需要统一

的组织和领导,由此可知选B项。 【答案】 B 4.下图是中国近代史上某革命组织机关刊物的书影,该组织是() A.兴中会B.光复会 C.强学会D.同盟会 【解析】图片信息显示的是《民报》,而《民报》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故选D。 【答案】 D 5.南京临时参议院是近代中国的第一个民意机构,它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为中华民国的成立奠定了法律基础 B.使民主共和政体在中国变成现实 C.宣告了封建制度在中国的彻底瓦解 D.有力地推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解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于中华民国成立后,因此,排除A、B两项。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仍十分艰巨,由此可排除C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它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故选D项。 【答案】 D 6.辛亥百年组歌第一乐章写道:“百年奋斗,铸就民族不屈性格;百年山河,矗立不朽民族丰碑。”就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而言,辛亥革命所铸就的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4 亚洲觉醒”的先驱 人民版选修4(01)

一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一) 课时过关·能力提升 一、基础巩固 1.1903年,孙中山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所询社会主义,乃弟所极思不能须臾忘者……欧美今日之不均,他时必有大冲突。”为此,他主张( ) A.社会革命,平均地权 B.政治革命,建立民国 C.民族革命,推翻帝制 D.土地革命,废除剥削 2.一百多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 ) 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B.“驱逐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 D.“涤二百六十年之龌龊,复四千年之祖国”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以此来衡量四个选项,A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3.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过学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此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 ) A.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架构 B.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 C.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 D.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 ,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架构,故选A 项。中华民国沿袭清朝的地方制度——省制,不是联邦制国家;辛亥革命以失败告终,在“西化”方面没有超越日本,B、C两项错误;D项表述绝对,袁世凯没有西方民主观念。

答案:A 4.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道:“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日记中的“万恶之政府”指( ) A.清政府 B.南京临时政府 C.北洋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武昌”“新军”“推倒”等信息,表明叶圣陶所记的事件是武昌起义。武昌起义所要推翻的政府是清政府,故选A项。 答案:A 5.(图文探究)阅读图文材料: 1894年1月,孙中山回到翠亨村,闭门写了一篇上书李鸿章的文稿。这年6月,孙中山手持盛宣怀、郑观应所写的介绍信到达天津,去见李鸿章的幕僚罗丰禄,希望能得到引见,以便向李鸿章面陈国事。当时中日战事一触即发,李鸿章收到“上书”后,以军务匆忙为借口,未予接见。在这份近万言的《上李鸿章书》中,孙中山提出了富国强民的四项纲领性意见:“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这其实是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方案。李鸿章傲慢不屑的态度使孙中山苦心筹划的上书求强行动归于失败。 探究: (1)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是什么?如何评价孙中山在《上李鸿章书》中的救国主张? (2)上书李鸿章失败后,孙中山的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 参考答案:(1)目的:希望通过李鸿章,使清政府变法维新,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或达到国家富强的目的)。评价:19世纪末,在中国面临存亡绝续的关键时刻,学习西方变法图强,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来挽救国家危亡,是一种进步的爱国行动。 (2)转而决心以武力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