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
咱这个体育专业啊,就是要培养出那种超酷的体育人才。
这些人才可不是只会跑跑步、投投篮的简单选手,而是全方位发展的体育达人。
从技能上来说,得掌握至少一两项专业运动技能,比如足球踢得像梅西那样带风,篮球打得像乔丹一样潇洒,或者田径跑起来就像博尔特一样,“嗖”的一下就没影了。
在理论知识方面呢,也要像个体育小百科。
了解体育的历史、各种运动的规则、人体运动科学啥的。
就好比你要是搞田径的,得知道为啥起跑姿势这么重要,这里面可有不少人体力学的学问呢。
另外,还得具备很强的教学能力。
毕竟咱培养出来的人,将来可是要去教别人运动的,不管是教小朋友跳绳,还是教成年人健身,都得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让大家开开心心地就把身体锻炼好了。
还有哦,要有良好的体育精神。
在赛场上尊重对手,不管输赢都能保持风度,就像那些伟大的运动员一样,赢了不骄傲,输了不气馁,始终对体育充满热爱。
二、课程设置。
# (一)基础课程。
1. 体育概论。
这门课就像是打开体育世界大门的钥匙。
它会给你讲体育是怎么来的,发展到现在有哪些流派,体育对人类社会有啥重要意义。
就像讲故事一样,让你一下子对体育有个全面的认识。
你要是连体育是啥都不清楚,还怎么在这个专业混呢,对吧?2. 运动解剖学。
这课可有意思了。
它会告诉你人体的骨头、肌肉都是怎么长的,在运动的时候它们又各自起着什么作用。
学了这课以后啊,你就知道为啥你做某个动作的时候会觉得这块肌肉酸,那块骨头有点吃力。
就像给你配了一副透视眼镜,能看穿自己的身体一样神奇。
3. 运动生理学。
这个课程就是研究我们身体在运动的时候发生的各种生理反应。
比如说,你跑步的时候为什么心跳会加快,呼吸会变得急促,出汗是怎么回事。
等你学完了,你就可以像个小专家一样,给身边的小伙伴解释这些身体现象了。
# (二)专业课程。
1. 专项运动技能课程(如篮球、足球、田径等)如果选择篮球专项,那可就有的玩了。
你要从最基本的运球、传球、投篮学起,然后再学习各种战术配合。
运动训练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40202K运动训练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从2012年起执行)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竞技体育基本理论、知识与突出专项技能,能够在专业和职业队、体校和学校代表队、体育俱乐部等相关部门,从事训练、教学、竞赛、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竞技体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运动训练、竞赛和教学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运动训练与教学、竞赛组织与裁判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从事竞技体育相关工作所需的体育学、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熟练掌握某一运动项目的技术;3.具有从事专项运动训练与教学、赛事组织与裁判、体育管理的基本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4.熟悉国家有关竞技体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运动训练、竞赛和运动训练管理的理论前沿;6.具有初步的竞技体育领域的科学研究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7.具有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文化交流能力。
三、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一)主干学科体育学、教育学、心理学。
(二)主要课程运动训练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管理学、运动选材学、运动竞赛学、运动按摩学、专项训练实践与理论等。
四、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军事训练、毕业论文、专业实习、创新实践、社会实践等。
五、修业年限、学分和授予学位(一)修业年限四年。
(二)学分145学分。
(三)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六、课程设置课程设置、类型、学时和学分分配、开课时间、课外实践安排等见表1。
七、课外实践要求(一)毕业论文/设计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应在导师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毕业论文评审通过、修改通过者,准予获得4学分。
论文评审不通过者,不予获得学分。
允许在毕业后1年之内对论文进行修改,修改后论文评审通过者,准予获得4学分。
(二)专业实习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需完成专业实习,共计8学分。
实习考核成绩及格以上者方可获得专业实习学分。
中国海洋大学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先修课程
008101101015
形势与政策Ⅱ
Current Situation and Policy Ⅱ
高等 数学
008401101087
大学数学 B
College Mathematics B
大学 外语
008301101003 008301101004 008301101033
大学英语预备级Ⅰ 大学英语预备级Ⅱ
3. 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现代社 会的竞争意识、环境意识、价值效益意识、求实创新意识。
4.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能从事本专业教学、训练、科研、管理等工作。 5. 能将所学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整合贯通,在教学训练实践和科学研究灵活地综合应用,能独立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掌握本专项的执教技能,做到能够制定教学文件、组织教学、讲解示范、运用专项运动技能指 导健身、组织竞赛、担任裁判工作等综合能力。
24.竞赛组织与实践(1 周,1 学分) 25.专项运动与训练 1—6(576 课时,18 学分) 2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64 课时,2 学分)
14.武术(32 课时,2 学分)
八、课程设置及修读要求
27.运动人体科学综合实验(16 课时,1 学分)
(一)公共基础及通识教育层面
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学科门类 教育学 专业代码 040202K 授予学位 教育学学士
(2016 级本科生开始执行)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有良好的科学素养、职业道德以及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实践精神,掌握竞技体育的基本理论 和基本知识,具有较高专项运动技能,能胜任专项运动的教学、训练、科研、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及代码专业名称:运动训练专业代码:670401二、入学要求全日制普通高中、职中和中专毕业生。
三、修业年限全日制三年(一)培养目标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当前体育产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素质,掌握运动训练与教学、赛事活动组织与裁判等知识和技术技能,具有较高的运动技术能力和较强的运动训练、教学、体育文化推广的能力,面向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中小学、企事业单位从事体育训练与教学、竞赛组织管理和裁判等体 育相关领域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本着为社会体育工作需求的自身特点,形成满足学生学习要求与体育职业要求的人才 培养方向。
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示意图如下:(二)培养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1.素质(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 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 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养 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2.知识(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相关 项技赛力 专竞比能 育作合力 体工综能竞体比裁 技育赛判 技育练学 竞体训教 育事织理 体赛组管 众育务广 大体服推 技术性人才技能性人才 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知识(3)掌握运动训练专业相关的基本理论、体育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4)掌握1-2门专业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原理及基本知识;(5)掌握运动训练、体育教学及运动竞赛的组织与管理的基本知识。
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介绍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为了培养具备扎实的体育学科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综合素质的体育专业人才而设计的一套教学计划。
本文将详细介绍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内容和实施方法,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该方案。
目标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的体育专业人才: 1. 扎实的体育学科知识:掌握体育学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
2. 多样化的实践经验:通过实践教学、实习和实训等方式,培养学生在不同体育项目和场景下的实践能力。
3. 卓越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质和运动能力,提高体育项目表现水平。
4. 良好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能够在集体和团队中有效地协作和领导。
5. 积极的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具备积极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体育领域的变化和挑战。
内容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1. 基础理论课程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首先包括一系列基础理论课程,如体育科学基础、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等。
这些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体育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概念,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2. 专业核心课程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还包括一系列专业核心课程,如体育指导方法学、运动训练学、体育心理学等。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深入了解体育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方法,为日后的实践工作做好准备。
3. 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将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包括体育课程的教学实习、体育比赛的组织和管理、体育场馆的运营等。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将提升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实习和实训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还要求学生参加一定的实习和实训活动。
学生将通过参与体育机构、体育企业或学校的实习工作,了解体育行业的实际运作和管理,并通过实训活动提高自身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
5. 综合素质教育综合素质教育是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等职业学校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等职业学校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背景和目标运动训练专业是为培养运动训练领域的中级技术工人,具备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专门人才。
通过开展专业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能够胜任各类运动训练工作。
本方案旨在明确中等职业学校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和培养方式,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掌握运动训练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他们未来参与运动训练工作或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基础。
二、培养目标1.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运动训练基本理论知识,能够准确理解和运用运动训练的科学原理。
2.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训练技能,能够独立完成各类运动训练任务。
3.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有效管理和指导运动训练活动。
4.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能够与运动员、教练员等进行有效的交流与合作。
5.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能够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保护运动员的身心健康。
三、培养内容1.基础理论课程:包括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方法学等基础理论课程,使学生掌握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知识。
2.实践技能课程:包括运动训练实践、运动技能训练、运动训练器材使用等实践技能课程,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训练技能。
3.专业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职业需求,设立运动训练管理、运动训练评估等专业选修课程,以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
4.体育基础课程:包括体育训练学、体育解剖学等基础课程,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体育基础知识。
5.素质拓展课程:包括英语、计算机等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
四、培养方式1.课堂教学:通过理论授课和案例分析,向学生传授运动训练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
2.实践训练:开设实践课程,让学生亲自参与运动训练活动,获得实践经验并提升运动训练能力。
3.实习实训:组织学生进行实习实训,让他们在实践中熟练掌握运动训练的操作技能和管理能力。
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掌握体育教育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及工作规律,具备较强业务能力、综合素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
毕业生可从事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竞赛及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
二、培养规格要求(一)培养规格要求1.知识结构(1)具有扎实的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2)掌握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学校体育学、体育教育学、体育心理学等专业基础知识;(3)具有扎实的球类、田径类、体操类、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类等专业理论知识;(4)掌握体育管理及体育教研、科研等方面的知识。
2.能力结构(1)基本能力具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较强的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具备运用外语进行简单会话,能够阅读本专业外语期刊,并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具备利用计算机常用软件进行文字和信息处理的能力;具有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自学和继续学习及自主创业的能力;具有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和人际交往能力。
(2)专业能力具备依据实际情况组织教学、管理教学和提高教学的能力;具备本专业教育教学、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训练及运动竞赛、体育科研等专业能力。
职业技能达到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相应职业资格认证的要求或通过体育职业技能鉴定。
3)综合能力具有从事本专业相关职业活动所需要的方法能力、社会行为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具备将自身技能与群体技能融合以及积极探索、开拓进取、勇于创新、自主创业的能力;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以及安心教育、严格认真、求实守纪的敬业精神。
3.素质结构(1)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以及职业道德;(2)具备创新、实践、创业的体育素质;(3)具备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坚强毅力;(4)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体能和适应本岗位工作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5)具有良好的气质和形象,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及人际沟通能力。
运动系运动训练专业(健美操方向)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660302)
运动系运动训练专业(健美操方向)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660302)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尤其是广西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和掌握健身健美操的教学、训练及社会体育知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技术与技能,胜任体育健身俱乐部以及相应的社会活动指导站从事健身健美操教学与训练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修业年限、毕业标准(一)修业年限:基本学制3年,弹性学习年限2~5年。
(二)毕业标准:1. 总学分为146.5学分。
课堂教育教学活动的总学分为134.5学分,其中必修课(含实践技能课)占118.5学分,选修课占16学分;第二课堂素质教育活动为12学分。
2.本专业方向学生需获得健美操指导员等级职业资格证书或社会体育指导等级资格证书方可毕业。
三、专业毕业生职业岗位(群)(表1)四、培养规格要求(一)专业能力1.应用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系统操作和与本专业相关的音乐编辑软件应用。
2.运用健美操基础理论知识(理论、技术、技能),根据动作编排、音乐选编、领操等任务要求,创造性的完成教学方案设计并能熟练指导。
3.结合拓展项目和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的动作素材,能运用队形变化的基本原理、要求和效果来完成成套动作的整合与创新。
4.根据工作要求,模拟完成(社区、俱乐部)健身健美操教学指导工作,以及解答学员提出的各种有关健身问题等沟通能力。
(二)方法能力1.了解企业(社区、俱乐部)的运作规定,能解读职业岗位通用的专业动作术语和操作说明。
2.能收集多方面的信息来进行综合分析与整合。
3.了解本行业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知识基础和技能。
(三)社会能力1.遵纪守法,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2.具备团结协作的敬业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诚实守信,职业道德良好。
五、专业课程体系分析(表2)六、专业主干课程及主要实践性环节(一)专业主干课程运动人体科学、基础体育心理学、运动营养学、运动训练学、体育保健学、体育科研论文写作。
体育人才培养计划方案
体育人才培养计划方案一、前言体育事业的发展对于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民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培养优秀的体育人才是推动体育事业不断前进的关键。
为了更好地发现、培养和输送具有潜力的体育人才,特制定本体育人才培养计划方案。
二、培养目标1、培养具备卓越体育技能和竞技水平的运动员,能够在国内外重大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
2、培养具有扎实体育理论知识和教学能力的体育教练和教师,为体育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3、培养具备体育管理和组织能力的专业人才,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和繁荣。
三、培养对象1、青少年体育爱好者,具有一定的体育天赋和潜力。
2、在校体育特长生,在某些体育项目上表现突出。
3、社会上对体育事业有热情和追求的人士。
四、培养内容1、体育技能训练(1)根据不同体育项目的特点和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
(2)加强基础训练,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
(3)进行专项训练,提升竞技水平和比赛能力。
2、体育理论知识学习(1)开设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等基础课程。
(2)学习体育心理学、体育社会学等相关知识,提高综合素养。
3、心理素质培养(1)通过心理辅导和训练,培养运动员的自信心、毅力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2)进行比赛心理模拟训练,提高比赛时的心理稳定性。
4、道德品质教育(1)培养运动员的团队合作精神、责任感和荣誉感。
(2)加强体育道德教育,倡导公平竞争、尊重对手。
五、培养方式1、集中训练设立专门的训练基地,组织培养对象进行集中训练,提供优质的训练设施和专业的教练指导。
2、学校教育与学校合作,在学校开设体育特长班,将体育训练与文化教育相结合。
3、社会实践组织培养对象参加各类体育赛事和活动,增加比赛经验和社会阅历。
4、国际交流选拔优秀的培养对象参加国际体育交流活动,学习先进的训练理念和技术。
六、师资队伍建设1、引进高水平的专业教练和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比赛指导经验。
2、定期组织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体育学校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体育学校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和《关于组织做好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实施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9)61号)等文件精神和要求,肇庆市体育学校结合中职办学过程中实践经验,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特制定本专业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该校招生专业为运动训练专业,专业代码是:770303o二.入学要求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热爰体育事业,有一定运动基础。
三.修业年限学制三年。
四、职业面向立足行业,为肇庆市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本专业最大的人才支持、知识贡献和社会服务。
树立专业服务行业的指导思想,按各专业项目的培养需求进行课程设置、专项技能培训、职业能力培养。
五、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一)人才培养目标运动训练专业,根据竞技体育行业的岗位特点和要求,确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按照我国教育方针,培养适应体育事业发展所需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体育人才,向高等院校、省级体育专业队输送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热爰人民、遵纪守法;有吃苦耐劳、团结协作和拼搏向上的精神。
2.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修养,基本掌握中等学校学生应具备的文化、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3.掌握主修项目的基础理论、训练方法和基本技能以及其他运动项目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4.具有较高水平的专项运动技能和从事竞技体育运动的能力。
5.具有一定组织体育活动和指导专项运动技术训练的能力。
六、课程设置按照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对毕业生知识、素质能力的要求,运动训练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主干专业(技能)课程。
其中专业(技能)课程又包括四个模块:专业理论模块、专项训练模块、普修技术模块、综合实践模块。
每个模块按照知识能力对应关系划分为若干科目,各科目的划分充分考虑运动训练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科目内所设置的课程能实现对应的培养规格,具有科学、规范、完整的课程教学大纲,并通过选用合适的教材为最终实现培养目标奠定基础。
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培养方案
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背景运动训练是体育学院的重点专业之一,目的是培养具备运动训练理论和实践技能的专业人才。
通过系统学习体育科学、运动训练理论和方法以及实践操作,培养学生掌握运动训练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胜任体育运动队教练、运动训练师、体育科研和管理等相关工作。
二、培养目标1.提供扎实的体育科学基础,培养学生深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2.培养学生掌握运动训练理论和技术,能够运用科学训练方法指导和管理运动员;3.培养学生具备独立进行科研和实践工作的能力,能够在体育科研和管理领域发挥专业技术支撑和管理作用。
三、培养课程设置1.体育科学基础课程体育学原理、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等。
2.运动训练理论及技术课程运动训练理论、运动训练方法学、运动训练监测、运动训练管理等。
3.专业实践课程运动训练实践、运动场地测量与管理实践、体育技能训练实践等。
4.选修课程体育心理学、运动营养学、运动损伤防护、基础医学等。
四、实践教学1.实训课程每年安排一定时间进行体育运动训练实训,实践操作中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并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逐步掌握运动训练的方法和技巧。
2.实习实践学生将有机会前往体育运动队、训练中心等实习实践,与运动员、教练员等进行互动和学习,提升实际指导能力和实践经验。
五、毕业要求1.学生应掌握运动训练的理论体系、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能够独立制定运动训练计划,指导和管理运动员的训练。
能够根据运动员的特点和需求,采用科学的运动训练方法,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2.学生应具备运动训练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够进行体育科研项目的设计和实施,撰写科技论文和研究报告。
3.学生应具备运动训练管理的能力,能够从事体育运动队、训练中心等单位的运动训练师、教练员和管理岗位工作。
六、就业方向和岗位需求1.体育运动队教练毕业生可以从事各级体育运动队的教练员工作,指导和管理队员的训练,提升队伍的竞技水平。
2.运动训练师毕业生可以在健身俱乐部、大型体育健身机构等单位担任运动训练师,为客户提供科学的运动训练指导。
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带头人:张万祥专业带头人(培养):杨业双社会体育系目录第一部分一、培养目标二、招生对象及学制三、专业课程特色及设置(一)专业课程兼顾国家各运动技术等级的鉴定标准(二)核心课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三)专业培养环境四、教学计划安排(一)教学计划进程表(二)核心课程教学安排(三)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四)顶岗实习五、教学质量体系(一)教资配置(二)教室配置(三)实验室配置(四)训练场馆配置(五)实训基地配置六、附件附件一:专业人才需求调查分析报告附件二: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及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运动训练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诸方面发展的从事运动训练实践的教练员和运动员,以及从事专项体育教学和竞技运动科研与管理的专门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招生对象及学制招生对象三年制:1、对口招生(中专生、职业高中生)2、普遍高校招生五年制:在校初中生三、专业课程特色及设置(一)专业课程兼顾国家各运动技术等级的鉴定标准运动训练专业课程是竞技运动方面的专业性基本理论知识,是根据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同时兼顾各运动专业技术人员的等级评定。
运动员根据国家体育局制定的等级标准达国家一、二、三级运动员等级,教练员依照教练员等级评定标准和条件,申报评定初、中、高级教练。
各专业技术人员的评定,是为运动训练专业需要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基础上,构成运动训练专业技术人才。
六门核心课程列表(二)核心课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做一本化”教学模式。
在“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上,经过教学改革后形成的一种以学生为本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
培养理论是:课程教学过程应以学生为本,要设法在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自主获取相关知识的兴趣和欲望上下功夫。
传统的教师角色应当转变,该模式课程教学的做法是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摒弃教师满堂灌输的授课方式;采取章节任务驱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讨论、重点难点师生共同参与讲解、学做结合、全程指导的方式进行。
体能训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体能训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
咱们这个体能训练专业啊,就是要培养出那种超级厉害的人才。
他们可不是一般人,要能够在各个需要体能的领域大显身手。
不管是运动员想提高成绩,还是普通人想拥有健康强壮的身体,咱们培养的人才都得能给出专业的训练方案。
就像是健身界的“哆啦A梦”,别人有啥体能方面的需求,他就能从口袋里掏出合适的训练方法。
二、培养要求。
# (一)知识要求。
1. 得掌握大量的基础理论知识。
这就好比盖房子要打地基,像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这些,必须得学得透透的。
得知道身体的各个部位是怎么运作的,肌肉、骨骼、关节啥的,它们在运动的时候都扮演啥角色。
要是连这些都搞不清楚,还怎么给别人制定训练计划呢?就像厨师不知道食材的特性,肯定做不出好菜。
2. 还有运动训练学方面的知识,这可是核心中的核心。
要知道怎么根据不同人的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
什么时候该加量,什么时候该休息,这里面的学问可大了。
这就像下棋一样,得提前想好好几步呢。
3. 体育保健学也不能落下。
毕竟在训练过程中,安全是第一位的。
得知道怎么预防运动损伤,要是不小心受伤了,又该怎么处理。
这就好比一个汽车修理工,不但要会让汽车跑得快,还得能及时处理各种故障。
# (二)能力要求。
1. 体能训练实践能力那是必须的。
咱培养的人不能是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得能亲自下场指导训练。
从热身到正式训练,再到最后的放松,每个环节都得安排得明明白白。
而且要能根据不同人的体能状况,随时调整训练内容。
就像一个音乐指挥家,根据乐队成员的表现随时调整节奏。
2. 具备一定的运动损伤康复能力。
要是学员在训练中受伤了,不能只说一句“你去医院看看吧”就了事。
得能够初步判断伤势的严重程度,并且能给出一些简单有效的康复训练建议。
这就像是一个多功能的健身教练兼小医生。
3. 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因为要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运动员可能比较专业,能理解复杂的训练术语;但要是普通老百姓,就得用通俗易懂的话把训练计划解释清楚。
中职运动训练770303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职运动训练770303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中职运动训练770303专业旨在培养具备运动训练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专业人才,能够适应当前社会对运动训练需求的发展,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能够胜任运动训练相关工作。
二、培养内容1.专业基础知识中职运动训练770303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学生对运动训练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包括运动解剖学、生物力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2.实践技能培养中职运动训练770303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包括运动训练技术、运动康复技术、运动评估技术等方面的训练,通过实际操作和实习实践,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运动管理能力培养中职运动训练770303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学生的运动管理能力培养,包括运动队组织与管理、运动赛事策划与组织、运动训练计划制定等方面的培养,培养学生具备运动组织和管理的能力。
三、课程设置1.专业基础课程-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学2.实践技能课程-运动训练技术-运动康复技术-运动评估技术-运动训练实习3.运动管理课程-运动队组织与管理-运动赛事策划与组织-运动训练计划制定四、实习实践中职运动训练770303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学生在学习期间进行一定时间的实习实践,通过与实际运动训练机构合作,让学生接触到真实的运动训练环境,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就业方向中职运动训练770303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运动训练机构、体育院校、体育队伍等相关单位的运动训练工作。
也可以选择继续深造,攻读相关硕士学位,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六、总结中职运动训练770303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对运动训练专业人才的需求。
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和实习实践,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就业和发展奠定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670401为了提高我院运动训练专业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专业运动训练的建设水平,根据2015年国家公布了最新的《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和《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教职成〔2011〕11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和《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依据是《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和〈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的通知》(教职成〔2015〕10号)、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山西体育职业学院2016年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备案目录》、《山西体育职业学院高职各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山西体育职业学院关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晋体职院教〔2009〕8号文件)。
结合我省社会经济与体育事业发展需要及运动训练专业发展现状,特制定本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调研报告为使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更加科学化、合理化,通过深入与本专业紧密相关的体育行业、企业等,从专业发展目标、人才需求现状、专业发展现状等方面进行调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把握相关行业和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状况。
(一)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调研基本思路与方法调研的基本思路是,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部署,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紧贴体育产业发展需求,通过调研,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整体提升专业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促进校企深度融合,为我省和国家输送大批体育高端技能型人才。
调研采取实地调研与资料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采取的主要方法有文献法、实地调查法、定性和定量分析、经验总结法、个案研究法等。
1、针对省内体育行业、企业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行调研我省体育事业的发展是运动训练专业持续发展的基础,我系通过对省球类管理中心、省排球协会等体育相关行业进行调研,较为准确地把握了我省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趋势。
2、针对用人单位对体育人才数量及人才培养规格要求进行调研通过与众多用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电话访谈、个别面谈、文献检索、网站查阅等方式,较为全面地把握了各类用人单位对本专业人才知识和能力素质的需求状况。
3、针对毕业生的工作现状与工作岗位对其知识能力的需求进行调研通过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反馈意见,针对毕业生工作现状的调查,来分析工作岗位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根据岗位分析能力来确定本专业的教学内容,建立基于调研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同时通过对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了解毕业生在工作中需要加强和改进的方面。
(二)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当今世界,竞技体育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载体和窗口,集中反映出人类社会文明和向上、健康的生活追求,而且竞技体育则对振奋民族精神、增强凝聚力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进入新世纪以后竞技体育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的普遍重视,世界竞技体育的竞争也会更加激烈,竞技运动水平会更加接近,国家和政府也会更加重视对金牌的争夺,因此各个国家都希望拥有世界上最优秀的教练员和运动员。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竞技体育水平越来越高,在第27届悉尼奥运会中,中国代表团派出311名运动员参赛,获得金牌28枚,奖牌总数59枚;在第28届雅典奥运会中,中国代表团派出407名运动员,参加了除马术和棒球外的其它26个大项,金牌和奖牌数均创下了自参加奥运会以来的单届最高纪录;在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中,金牌总数突破50大头,奖牌总数也首度达到100枚。
我国运动健儿的出色表现也带动了全国一线运动训练的发展,但是二、三线运动训练的情况确不容乐观,上海市体育局局长表示“若要保证上海竞技体育在全运会金牌的前三名地位,必须获得至少37枚以上的金牌,若以每个夺金点配备4人,参赛运动员有2/3有可能夺金的概率推算,上海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短缺200人。
”,运动训练后备人才严重不足的现象在山西省也是如此。
在山西省体育局青少处关于山西省青少年体育调研情况的报告中显示:一是我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缺乏项目领军人物,教练队伍参差不齐,整体队伍和执教水平有待提高,专业教练基本上只有初、中级职称,高水平教练缺乏,拥有高级职称的仅为10%左右,教练员每年参加高水平培训学习的机会很少,教学能力有限,教练员教学经验不足;二是我省二三线队伍建设滞后,各级体育部门存在认识偏差,对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不重视,只看重眼前一、二线队伍的建设,一味的向运动队要成绩,教练员只能把有限的精力放在重点队员身上,三线管理无明确政策、工作要求及奖励措施,三线队伍规模小、项目少与人数少,三线萎缩直接导致二线训练后备人才不足,有些县市业余体校难以为继乃至消失。
在运动训练专业对各地市体校中从事运动训练的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调研中也发现,全省各地市非常缺乏二线优秀教练员,往往各地市只有1到2名教练员在执教,并没有更多的专业优秀教练员可供选择;在体育专项健身指导教练升温对运动训练专业人才的岗位需求和岗位能力需求具有直接的拉动作用,如网球、篮球、足球等社会普及性较高的项目,需要具备扎实的专项理论知识和理论技能的运动训练专业人才,这就亟需要更多的优秀教练员从事到竞技体育事业的行列中,而且山西省体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切实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积极创建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改善各级各类体校办学条件,合理布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大力发展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后备人才培养机构。
重点发展以田径为代表的基础项目和以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橄榄球为代表的学生喜爱的球类项目,形成山西地方优势和特点。
到2015年,创建4-6个国家级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25-30所省级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50所左右的三线苗子选拨基地,全省二线运动员人数力求保持在3000人左右,三线训练人数达到8000-10000人。
”因此综上所述,全国关于运动训练专业人才需求的情况基本相同,虽然运动训练二三线严重缺乏教练员和运动员,但是社会运动训练人才的需求确为运动训练专业的发展提供的广阔的平台。
(三)专业现状调研运动训练专业作为体育类老牌专业之一,已有64所本科院校开设了运动训练专业,主要方向为运动训练的理论科研研究,主要代表有北京体育大学、成都体育学院等六所院校,在全国开设运动训练专业的高职院校共27所,主要为行业、企业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
在我省开设运动训练专业的本科院校主要有6所,高职院校仅山西体育职业学院开设运动训练专业。
运动训练专业通过对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湖北体育职业学院、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等外省兄弟院校运动训练专业和我省开设运动训练专业的兄弟院校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发现全国运动训练专业的发展有所不同,竞技体育水平高的省,高职类运动训练专业发展较好,而且高职类运动训练专业均担负着竞技体育二三线优秀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运动训练专业已成为全国、全省体育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多年来已经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优秀教练员和运动员。
而且通过调研我们还发现了运动训练专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第一,双师型教师比较缺乏,理论知识较强,但实践操作能力较弱;第二,体育职业院校教材的实用内容非常缺乏,并不具备实际指导意义;第三,运动训练专业实训基地大多并不具备“订单式”培养的功能;第四,校企合作的真正融合度并不高。
山西省高职运动训练专业作为我省体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构成,其重要性在山西省体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已明确提出:“要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0〕23号)的有关政策,努力促进全省体育专业教育发展,将山西体育职业学院、各级体校和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纳入全省教育发展规划,所需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实现与教育事业经费同步增长。
建立体教结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完善体育中小学、中专、大专、本科“一条龙”体育教育体系。
加强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将其纳入山西体育职业学院、全省体校和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必修课程。
拓宽办学模式,改革教学内容和方式,努力培养“一专多能”、全面发展、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体育人才。
鼓励和支持重点院校创办优秀运动队,积极输送优秀运动员和高水平运动人才进高等院校学习和深造,不断提升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
”作为山西省唯一开设运动训练专业的高职院校,山西体育职业学院运动训练专业的发展建设任重道远。
因此,为适应社会对运动训练专业人才的需求,各院校应互相借鉴办学经验,互相交流专业建设、课程设置等情况;应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高职实训类体育教材开发,以实现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目标。
二、人才培养的组织与实施(一)招生对象与学制招生对象:省内优秀运动队具有高中阶段文化程度或同等学历的优秀运动员;各高级中学具有体育特长的毕业生。
学制:全日制2年(二)培养目标运动训练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现代化科学训练理论和方法,具有较高运动技术水平的运动员和能从事专项训练和体育俱乐部健身指导的教练员,基本具备赛事策划、组织、管理能力的一专多能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三)职业面向和证书根据运动训练调研,以及与本专业校企合作的企业专家一起座谈研究,确定了运动训练专业的职业面向和人才定位。
1、职业面向(就业岗位)(1)本专业毕业生职业面向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的单位或企业有:各类运动队运动员、教练员;为基层业余体校、各企事业单位运动队培养初、中级教练员;为体育健身俱乐部培养指导教练。
(2)职业岗位就业前景分析随着世界体育运动的发展,体育已成为人们生活之必需。
与此同时,人们对体育的认识也从浮浅的表面趋向深入,这种深入,进而又加快了体育的发展,特别是作为体育主体构成之一的运动训练,具有满足人们现代生活的高层次需要和振奋民族精神的特殊功能,其发展程度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
2008年北京奥运会结束后,中国体育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期,越来越多的人从事或参与各类体育运动项目,全国各地各类型的体育俱乐部、体育相关组织快速成立起来,2009年提出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口号后,各省市越来越重视体育的发展,尤其是竞技体育更进入一个稳定、快速的发展期,不仅有国家、各省市的一、二线队伍,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体育项目俱乐部等机构也纷纷组建各类型的体育运动队伍,这就需要大量的从事基础性教学训练的基层教练员、健身俱乐部指导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