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凉山彝族自治州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凉山彝族自治州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凉山彝族自治州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 (2017高二下·莆田月考)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 . 拜谒/枯竭冲锋枪/冲击波恣意妄为/千姿百态B . 陨石/功勋倒胃口/倒栽葱崇山峻岭/怙恶不悛C . 梗概/田埂迫击炮/迫切性瓜熟蒂落/啼笑皆非D . 篆书/椽子空白点/空城计愚公移山/向隅而泣2.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 . 如何让公众对本地奶粉有信心?这不是奶粉的事,而是公众对整个链条的不信任,一旦公众信任了药品、食品,那么奶粉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B . 在今年高考志愿填报咨询阶段,北大明确拒绝了少数企图向北大索要巨额奖金,进行讨价还价的所谓“状元”,使人闻后无不拍手称快。

C . 为了慈善足球赛,罗纳尔多在环球电砚台的节目中公开表示自已减肥的决心。

他的减肥多少带着几分将自己逼上梁山的味道。

D . 气功大师王林诬指新京报记者“收钱报道”并诅咒其“你不得好死,你们全家都不得好死”的无赖行径使其真面目昭然若揭。

3. (2分)选出括号和前后标点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A . 早在1902年,鲁迅先生就翻译了凡尔纳的《月界旅行》和《地底旅行》,(这两本书现在的译名为《从地球到月球》和《地心游记》)还对这类小说的优点大加赞赏。

B . 写研究性文章跟文学创作不同,不能摊开稿纸搞“即兴”(其实文学创作也要有素养才能“即兴”)。

C . 要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可以自学《古代汉语》。

(王力主编,中华书局出版,本书为高等院校文科教材之一。

)D . 可以说,除了诗(因为诗是最难翻译的),雨果的重要作品(小说和剧本)大都有了中文的译本。

4. (2分)(2018·安阳模拟)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联合国大会把中国提出的“共商、共建、共享”纳入到了“联合国与全球经济治理”决议中,这说明“一带一路”倡议凝聚了国际共识。

2022-2023学年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

2022-2023学年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

2022-2023学年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一(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至5题。

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可以反映出某个地区人们的精神生活,能够表现出一个地区特定的历史和意识形态。

从乡土文化的组成来看,乡土文化具体包括生活方式、村规民约、民族族谱、历史传统等等,具体可以将其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

不论是哪个方面的内容,在进行乡镇建设时我们都应当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做好相关的传承和创新工作。

优秀的乡土文化可以对经济起到助推作用,很多的古建筑、名人故居、自然景观等等都可以被用作商品开发,同时乡土文化产品的开发也可以帮助带动乡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帮助农民增加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从而帮助促进我国现代社会的发展。

乡土文化是上千年来中华民族赖以发展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是民族凝聚力形成的直接动力。

优秀的乡土文化又可以有效提升农民恋家的情结,激励农民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乡镇建设中来。

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也来源于乡土自信,这是农耕文明的精髓,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源泉。

乡土文化承载着农耕文明的基因,可以鲜活地呈现出一个地区的地方特色,有助于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发展。

乡土文化是在长期农耕社会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特定条件下人民和群众的共同精神财富,是村规民约的集中体现。

优秀乡土文化的传承还可以帮助激发村民的荣誉感、自豪感、群体认同感和集体责任感,从而更好地对人们的各项行为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时代在变化,社会在进步,乡土文化的传承也应当秉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积极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原本乡土文化中存在的一些合理的东西可能会在新的社会环境下显得不合时宜,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将其果断地摒弃,从而帮助有效推动现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题。

材料一:核心价值观是社会积极心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价值观的出现以社会共有意识的形态引领社会心态。

因此,核心价值观引领是社会积极健康心态培育的基础。

而流行语作为一种社会心态反映,可依靠核心价值观引领,在网络情感宣泄情景中构建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网民的价值意识,帮助网民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培育积极的社会心态。

首先,要发挥核心价值观的包容作用,给予网民正确的价值培育,帮助其找准个人的价值定位,坚定目标,寻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其次,使用核心价值观弥补社会个体与群体共同价值方面的心理缺失,通过引导反映社会积极心态的流行语传播,发挥核心价值观的正向引导作用,使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塑造价值,在快速的网络化传播中消解消极的社会心态。

最后,使用流行语以接地气的方式向人民群众传递社会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代了传统固化、呆板、说教的价值观传播形式,有助于塑造网民正能量的社会心态。

(摘编自《流行语的传播生态与价值引领》)材料二:新与旧,小与大,变与不变,道出了流行语背后的辩证法。

语言是社会生活的符号,流行语则反映着时代的侧面。

2019 年底,经过公开征集、专家评选、媒体投票等环节,《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了“2019 年十大流行语”,“文明互鉴”“区块链”等热词榜上有名,引发网友广泛关注。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时间在语言上不断留下“辙痕”。

新表达、新句式、新修辞为开放的语言系统注入生命力,有的甚至沉淀为常用语。

有的则因内涵有限,在网络空间、娱乐文化中热闹一时后,无法逃脱“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命运。

沉淀与流失,是语言流变的自然过程。

流行语是一个语言现象,更是一个社会现象,其中既有个人表达,也有宏大叙事。

从更大层面看,正如“区块链”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文明互鉴”向世界宣示交流对话的中国主张,流行语的变化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步伐相一致。

四川省凉山州安宁河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语文含解析

四川省凉山州安宁河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语文含解析

安宁河联盟2023~2024学年度上期高中2022级期末联考语文(答案在最后)考试时间共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条码粘贴处”。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①《史记》《汉书》(以下简称“史汉”)布世以后,就研究情况而言,唐前解释《汉书》者备有名家,而《史记》“传者甚微”,《汉书》受推崇程度明显高于《史记》。

至唐代,史汉评论者大抵以疏通音义、诠解史笔等为标榜。

宋元以后,评论史汉者更关注史汉的文学价值,史汉文学层面的研究盛况空前,“迁固史法”“太史公笔法”“孟坚笔力”等作为文章评论术语首次亮相。

②从史论方面来看,宋前史汉评论呈现出明显的正反两端。

东汉王充以《汉书》“记事详悉,义浃理备”,认为“甲班乙马”。

而晋人张辅断言马优胜于班:“迁之著述,辞约而事举,叙三千年事唯五十万言。

班固叙二百年事乃八十万言,烦省不同,不如迁一也。

良史述事,善足以奖劝,恶足以监诫,人道之常。

中流小事,亦无取焉,而班皆书之,不如二也。

毁贬晁错,伤忠臣之道,不如三也……故述辩士则辞藻华靡,叙实录则隐核名检,此所以迁称良史也。

”唐人刘知几则对张辅的看法作了纠偏,并批判张辅以文字多寡来判断班马优劣的片面性。

③与宋前不同的是,宋元学者从文学的眼光品读史汉,且对史汉叙事论有所创获与发明。

如王构《修辞鉴衡》评《史记》“以简为贵”,是对史汉辞简事约叙述特色的论述。

陈绎曾《文章欧冶》称道司马迁“善序事,只陈最大事为主,主者从者,以次而略,小者不书”,可视为对史汉叙事体例的评价。

四川省凉山州2021-2022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一).doc

四川省凉山州2021-2022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一).doc

四川省凉山州2021-2022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一)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

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

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

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36.0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9分)笺纸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固有的艺术形式和交流载体。

表面看来,它的作用就是诗文唱和、书札往来。

但是,由于它一产生就和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因此就带有明显的精神印记。

从古代的竹简、木牍到缣帛、纸张,中国的先人们一直在寻找便捷而低廉的文化载体。

最后,纸张成了传播信息、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最为理想的媒介。

因此,人们对纸张情有独钟。

爱美是人的天性。

由于素纸不能满足人们审美的需求,便有了染色、砑花、描绘花纹图案等完全出于审美追求的举措。

之后,便以雕版、饾版、拱花的形式赋予笺纸更多的艺术含量。

可以说,笺纸的发展史不仅是印刷技术的发展史,更是历代知识分子对美的自觉追求史。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因此,各种类型的笺纸都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厚重的根基。

比如,博古题材的笺纸向人们展示了古代文明的遗迹,大凡钟鼎、器物、钱币,都是秩序、权成、社会交往的象征;再比如,大量的佛像笺、罗汉笺的印行,无疑是在向人们传播、普及佛教精神;再比如,将山水林泉、高人隐逸作为笺画的题材,也正是在传递一种遗世独立、洁身自好、不随流俗、不同流合污的精神气度;再比如,大量蔬果笺、花卉笺的流行,也表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再比如,鱼藻笺、花鸟笺、生肖笺的出现,也在向人们传递大自然的美妙信息,引导人们热爱自然、珍惜自然、顺应自然,等等。

笺纸对于传统文化的普及、传承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在古代,许多作家的作品通过个人题壁、歌女吟唱的形式传播四方。

在现代社会,传统文化不仅可以乃过图书、报刊、音像、影视等形式进行侍播,而且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用具进行传播。

四川省凉山州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

四川省凉山州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

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一、语言表达(本大题共2小题,共21.0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传承农耕文化起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经过评审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二十四节气歌”在有文化的老一辈人那里可能是烂熟于心,在不少年轻人或小孩子那里,可能却相当陌生。

事实上,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二十四节气,是我们的先祖根据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补充历法,用来反映季节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它是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华农耕文化的重要遗产。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是传承保护中华农耕文化的重要一步。

(光明网•时评频道)材料二:让二十四节气回归日常生活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它对当代生活究竟价值何在?人们对此却有不同的声音。

二十四节气形成于黄河流域,通过观察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而制定。

作为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指南,二十四节气为全国各地所采用,成为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

然而,也有不少人从生活中发现,中国幅员辽阔。

如果在远离中原的岭南地区,完全按照二十四节气所言指导农事,可能会出现“冬行夏令”的尴尬。

不过,也有专家指出,二十四节气的地域性虽然确实存在,但它总结了太阳一年之中最重要的变化规律,这对于农耕生产依旧拥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据了解,各地的人们也会根据身边自然的具体变化,生产出符合当地气候条件的二十四节气表述,由此诞生了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丰富的本地化知识。

另一方面,随着气候条件的改变与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二十四节气的农事指导功能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

“虽然历史上会出现一些极端气候,但直到现在,全国农业生产仍然在二十四节气的框架内运作。

2022-2023学年四川省部分地区高二上学册语文期末真题分类汇编: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一(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四川省部分地区高二上学册语文期末真题分类汇编: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一(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四川省部分地区高二上学册语文期末真题试卷分类汇编: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四川省雅安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11月3日,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对接成功,顺利进入“工作岗位”,“天和”“问天”“梦天”三舱齐聚天宇,“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

中国航天人______,圆满完成航天任务。

中国空间站的设计______,令人惊艳,彰显中国创造的独特匠心。

当年,国际空间站将中国拒之门外,倒逼中国走上自主创新之路。

面对最尖端的技术、最复杂的系统、最严密的封锁,中国航天人始终坚持______,独立自主完成了中国空间站从设计、制造到测试的全过程,先后实现了天地往返、太空出舱、交会对接等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建造空间站为进一步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推进科技创新搭建了重要平台。

在火箭、飞船、空间站等飞行器研制过程中,控制、测量、图像处理、元器件等相关技术的突破,能够带动相关领域技术进步。

中国航天人一致认为,不断进步的航天事业绝不能______,只要坚定科技自强不息的决心,无论是探索太空还是推动各领域科技创新,中国都将不惧任何困难挑战,一往无前。

中国航天人以围绕建造太空家园的宏伟蓝图为中心,在航天科研工作中积极施展自身才华和意志品质。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不懈奋斗。

17.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不负众望独树一帜自力更生浅尝辄止B.不孚众望独树一帜自力更生半途而废C.不负众望别具一格自立自强浅尝辄止D.不孚众望别具一格自立自强半途而废18.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工作岗位”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这是苏东坡咏赞钱塘潮的千古名句。

B.《包身工》里写到,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漫,就是包身工难得的佳肴。

C.为了让山区孩子有更好的学习条件,港澳台同胞都积极为“希望工程”捐款。

四川省凉山州2022—2023学年度上期期末检测试卷语文试题(含答案)

四川省凉山州2022—2023学年度上期期末检测试卷语文试题(含答案)

凉山州2022—2023学年度上期期末检测试卷高一语文注意事项:全卷共14页(试题卷10页,答题卷4页),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150分;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号写在答题卷密封线内,答题只能答在答题卷上,答题时用蓝黑墨水笔(芯)书写。

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卷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72分)一、现代文阅读(37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方言对于人类文明来说具有长远意义,如同物种意义上的不可再生性。

我们今天仅用短视的眼光看待方言,可能看不到它实在的价值,但如果因此忽略它,任其消失,则是不可还原的。

方言的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第一,方言是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比如湖南花鼓戏,以其特色与影响带给人们独有的艺术享受;第二,我们用传统方式做训诂研究,解释古代文献词义、句字,需要借助方言;第三,语言的多样性是丰富人类社会与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一个观念:只有用自己最熟悉的母语,才能精确表达人们心灵最深处、最复杂的情感。

没有乡音,无以慰藉乡愁。

任何一种方言都是一种知识体系,都是特定的族群在特定的地域生活多年之后文化风貌的呈现。

一个多元的社会,应该允许人们用方言来表达情感。

方言能极大增强同一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对社区营造和谐宜居的优良环境有很好的助推力。

在现有的交通通讯、信息化的背景下,方言差异性减少、普通话影响扩大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我们要正确认识这个现实。

考虑到方言的价值,我们希望方言不要以这么快的速度退出社会生活,希望方言在更长的时间里能以一定形式得到传承。

据统计,世界上大部分人口,都使用不止一种语言。

因此,我国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同时,没必要将方言保存保护与普通话推广对立起来,双语双言、多语多言应是社会之常态。

社会要逐步养成双语双言、多语多言的状态,并习以为常——我们在完成不同的社会交际功能、适应不同交际场合时,完全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来进行。

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新高考)

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新高考)

语文试题 第1页(共9页) 语文试题 第2页(共9页)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语 文(新高考)(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9页,四大题,23小题。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非选择题时,请用蓝、黑色水笔或圆珠笔在本试卷上作答,写在其它地方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鲁迅先生曾说:“《红楼梦》的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

”据此创作原则观察,红楼女子们构成了一个真实的“美”的世界。

其显著特征有三——美,是散落的,不追求集大成。

红楼梦女性美是不偏不倚地散落在多数女子特别是少女少妇身上的。

每个年轻女子都拥有某种单向优势,却没有全能冠军,是一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态势。

美,又是有分寸的、适度的,不追求绝伦超群。

就像作者借石头之口所宣告的,他书中的女子没有班姑蔡女之类的女性样板,而是各有一份智慧,一份善良,一份真性情,是古往今来凡身心健康之女子人人拥有的普泛的基础的美。

红楼女子的美,又是有个别性、互补性的。

小才,微善,真性情。

单以真性情而论,可谓千姿百态,呈现出中国文化人所喜爱的种种文化人格。

有些女子,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展示着任情之美,而另一些女子则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展示着中和之美。

少有重合,少有雷同。

任情美的性格核心是较多地推重个性和自我。

这种女子或活得洒脱,或心智锐敏,或性格刚烈,是古已有之的“不谄”“不趋”“不惕”的人文精神的自觉承传与任意流淌。

2022级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2022级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由“只不过新时期文学30年偏重于从中国古代文人文学传统中寻找可供现代转化的文学资源,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史传传统得到了更多的青睐”可以看出,新时期中国作家要从古代文人文学传统中寻找文学资源。

6.B(“不是真的说不出,而是不想说出来惹得章校长伤心”错,原文“‘我心里明白,可是说不出来。

’刘菊淡还是摇头”,可见刘菊淡不是不想说,而是真的说不出来。

)7.D(“也指章校长为保存10万册图书而采取的隐忍做法”错,“大撤退”指的为了保命不得不舍掉十万册图书。

)8.(6分)①用“像天女散花,飘飘而下”与惨案场景形成强烈的对比反差,惨案的描写越好看越浪漫,越使人感受到战乱年代人命如草芥;②“好看极了”“神仙也没见过的今古奇观啊……”带有反语意味,是在面对惨案无可奈何时的愤激之语,寄寓作者对惨案的巨大悲痛之情。

(每点3分) 【解析】①此处描写的是“惨案”的场景,“上行的‘毛虫火车’真的像一条毛毛虫,腰脊肚皮一下子拱到半天高,震落了浑身蚂蚁”,这所谓的“蚂蚁”指的是从拱到半天高的火车上掉落的人和东西,却用了“像天女散花,飘飘而下”这样美好浪漫的描述,这样写与惨案场景形成强烈的对比反差,惨案的描写越是浪漫,越使人感受到战乱年代人命如草芥;②“好看极了”“神仙也没见过的今古奇观啊……”带有反语意味,是在面对惨案无可奈何时的愤激之语,寄寓作者对惨案的巨大悲痛之情。

9.(6分)①了解过去的文化,总结历史的教训。

从地名分析国家落后的原因;②分析当下局势,了解自身所处环境;③给孩子们授课,传承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心。

(每点2分)【解析】①“过去”“现在”在文章中指章校长说的“德胜这个地名,让我想起了北京的德胜门。

都是以德取胜的意思。

怀远这个地名也是如此,它的涵义跟北京的怀柔、湘西的怀化,大致相同。

立言老弟,你想想看,皇帝的怀柔政策,施行到这南疆边陲,自然就是怀远了;怀而化之,自然就是怀化了……可惜呀,光把这些好听的地名挂在嘴上,而不富国强兵,还是得不到天下太平啊!”。

四川省凉山州宁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四川省凉山州宁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在各种球类比赛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原本十分优秀甚至拥有世界冠军头衔的球员,会因为无法适应新制定的比赛规则名落孙山,而那些名不见经传的新手此时却常常会脱颖而出。今天的世界其实就是一个巨大的赛场,在这个赛场上角逐的真正对手是年长的一代和年轻的一代,而造就前者廉颇老矣和后者少年英雄的原因常常和球类比赛一样:出现了新的变化和新的规则。在这些新变化和新规则面前,熟知旧习惯的年长一代茫然不知所措,而同新规则一起长大的年轻一代却顺应良好、运用自如。
就前一个因素而言,由于亲代受到传统和经验的束缚,加之文化程度和理解力的限制,其价值观和社会行为模式难以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相比之下,子代对新事物却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吸收能力,他们不会受制于既有知识的掣肘。如此,对年长的一代来说,当出现与旧有的经验不一致的新知识时,新知识可能被视为是怪异的;但对脑袋里根本没有旧框框的年轻一代来说,新知识则是天经地义的。
文化反哺究竟有什么样的社会意义?从表层意义上说,文化反哺的意义起码有二:其一,它提高了年轻一代在家庭及社会中的代际地位;其二,它提高了年长一代适应变迁社会的能力。从深层意义上说,文化反哺最重要的社会意义在于它改变了文化传承的方向,或者说造就了一种全新的文化传承方式。
(摘编自周晓虹《文化反哺:生发动因与社会意义》)
D.文化反哺的深层社会意义是不仅改变了文化传承方向,更重要的是造就了一种全新的文化传承方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将亲代与子代进行比较,有助于论证文化反哺与亲子两代人各自身心特点之间的关系。
B.文章从宏观上阐述了社会急速变迁对亲子两代人的影响,揭示了文化反哺产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亲子两代身心特点不同,受既有知识制约程度不同,对新事物的敏感性和吸收能力也不同。

2022年四川省凉山市甘洛中学校高二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2年四川省凉山市甘洛中学校高二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2年四川省凉山市甘洛中学校高二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父亲的金锁于艳丽天底下就没有他这样的父亲! 他愤愤地想着,守着一把祖传的金锁,却让儿子没钱娶媳妇!那把锁,锁在家中那只老旧的柜子里,钥匙拴在父亲的腰上,日夜不离身。

他已经三十岁了,三十岁,很多同龄人的孩子都上小学了,只有他的亲事还悬着。

长得还有几分帅气的小伙子,为什么不能顺顺当当把媳妇娶回家?还不就是因为房子,这几年,城里的房价跟变戏法似的,一个月就能涨出好几百,这让他一个打工仔实实在在地望房兴叹。

他,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回去跟父亲提金锁的事的,他知道那把金锁是父亲的命根子。

小时候,父亲很宠他,顶在头顶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可有一次,他趁父亲疏忽,偷出了金锁当玩具玩,父亲知道后,打得他小手肿了好几天不能端饭碗。

爹,你把全锁卖了吧!他看看蹲坐在房檐下,咪着眼吸烟的父亲小心翼翼地说,我也该娶媳妇,你也该抱孙子了。

可没房,谁肯嫁给我呢!呸!父亲将一口痰吐出老远,说,没种的家伙,连个媳妇都讨不上,以后别说是我儿子。

我要不是你儿子,估计早讨上媳妇了!他小声嘀咕着,心想,在乡里,如果没有那把金锁,父亲就是最穷的人。

你说啥?父亲急了。

你就说卖不卖金锁?他也有些急了。

除非我死了!父亲狠狠地把烟屁股摁到已经开了花的鞋底上。

他扔下手里刚给父亲买的两瓶酒,跨上摩托车一溜烟地走了。

一路上,他越想越气,甚至想到了断绝父子关系……有一年没回家了,因为金锁锁和父亲闹翻后,女朋友也因为没钱买房和他分手了,一气之下,他换了手机号码,和父亲彻底断了联系。

没想到,父亲会打听到他打工的工地,还托人给他捎话,让他回家一趟,说有重要的事要跟他讲。

想到父亲,他的心里其实是有些自责的,自己一出生,妈就没了,这些年父亲又当爹又当娘把自己拉扯大,那些不容易的日子除了父亲就是他自己最清楚。

捎话的人前脚走,他后脚就请假回家,还去超市买了一大包父亲爱吃的酱肉。

2022-2023学年四川省部分地区高二上学册语文期末真题分类汇编: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四川省部分地区高二上学册语文期末真题分类汇编: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四川省部分地区高二上学册语文期末真题试卷分类汇编: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四川省成都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21.(6分)①而且形式上也借鉴民族传统艺术技法②对民族动画风格的探寻③更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每空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22.(5分)运用排比,把三部动画片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组成排比,构成了句子内部的成分排比,内容集中,增强了气势。

(明确手法1分,内容构成2分,效果2分)四川省泸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合江先市酱油酿造技艺“始于汉,兴于唐,盛于清”,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合江传统种植的大豆、小麦生长期长,颗粒饱满,富含蛋白质,出油率高;赤水河畔地下水水质清冽,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和偏硅酸等天然矿物质,为酱油酿制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① ,包括筛选原料、浸泡大豆、蒸焖古豆,摊凉豆料、拌和面粉、自然制曲、制盐水、移曲入缸、日晒夜露、自然浸油、暴晒浓缩、过滤澄清、灭菌罐装。

除了酿造工序很重要外,②。

酿制酱油得从立春开始上锅,到立夏时翻缸,立秋时验缸,立冬时除霜,每个节气都是酿造的重要节点,三到五年后的又一个立春,③。

22.阅读下面一段话,请结合《乡土中国》的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5分)小张的老家在西部一小县的张湾村,张氏一族繁衍300多年至今,枝叶硕茂。

从上世纪末起,张氏族人大多因读书、工作到城市生活,足迹渐渐遍布世界各地。

随着老家张氏族中主事老人的相继离世张氏祠堂逐渐年久失修,部分坍塌,族谱也多年未修订。

近日,有海外张氏后人提出全体张氏后人集资重修祠堂并修订族谱,并委托在市里文化部门工作的小张来全面负责这项工作。

你会建议小张接受还是拒绝呢?为什么?请说出两条理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凉山州2022—2023学年度上期期末检测试卷高二语文注意事项:全卷共14页(试题卷10页,答题卷4页),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150分;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号写在答题卷密封线内,答题只能答在答题卷上,答题时用蓝黑墨水笔(芯)书写。

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卷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每小题3分,共计9分)。

在儒家哲学中,“中”的最基本含义是“标准”“限度”的意思。

由于“中庸”强调坚持某个标准和限度,因而在社会激剧变动时期就有可能成为维护某种旧事物,调和矛盾,反对变革的观点和方法,这是“中庸”思想局限性的一面。

但是,“中庸”思想中也包含着任何事物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就会向其对立面转化的思想。

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这句话,最具体地体现了“中庸之道”。

仅就强调“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一点来说,其目的确实是要调和“文”与“质”。

但是,这种调和并不是对矛盾的简单地否定或抹杀,而是在意识到对立面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向相反方向转化的前提下,在实践行为中保持矛盾的某种平衡,从而取得最好实践效果的办法。

因此,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提出和坚持把握一定的“标准”或“限度”即用“中”或用“和”,作为实践行为的准则,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客观需要。

但“用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

相反,他们是把坚持一定的原则作为贯彻“和”的前提。

不讲原则的为“和”而“和”是不可行的,不用礼的原则加以节制的“和”也是不可行的。

为此,儒家严格区分“和”与“同”这两个概念。

“和”是指不同性质的事物或意见之间的互相补充与配合,而“同”则是指相同性质的事物或意见的彼此附和与合流。

不同性质事物的相互配合,就能产生新的事物,而相同性质的事物放在一起,则不可能生出新事物。

所以,孔子曾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其次,“和”或“中”也包含有不要陷于某一偏面,而应兼备两面或多面的意思。

三国时的刘劭以“兼德”来解释“中庸”。

他说:“兼德而至,谓之中庸。

”(《人物志·九征》)他认为,仁、礼、信、义、智五种品德,是各有所偏的,只有兼备此五德的人,才是最完美的,而“中庸”就是指的能兼备五德的品德。

同时,他还认为,“中庸”之德有防止人在行为方面的过分拘谨或放肆,以及指明人的短处而弥补其不足等重要的作用。

“用中”或“用和”是反对无原则的为中而中与为和而和的,但是如果对坚持“用中”和“用和”的原则作僵死的理解,而不懂得根据不同情况加以变通,那么其结果同样是陷于为中而中与为和而和的偏面。

“用中”不仅需要有坚持原则的一面,而且也要有灵活变通的一面。

(摘编自楼宇烈《用中和时中》)1.下列对文中“中庸”一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庸”因为维护旧事物反对变革等思想,所以中庸强调坚持某个限度和标准。

B.“中庸”思想中也包含着任何事物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就会向其对立面转化的思想。

C.“中庸”也指兼备仁礼信义智五德,有防止人在行为方面过分拘谨或放肆等作用。

D.“中庸”具有辩证观,不仅需要有坚持原则的一面,而且也要有灵活变通的一面。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二自然段用“其次”一词引领下文展开论述,体现了分条陈述的行文思路。

B.作者在行文时,论据充分真实。

每提出一个观点,都要引用儒家原话论证并注明出处。

C.作者论述“中庸”思想,从优劣、正反、全偏等方面进行两两对比,使论证有说服力。

D.全文整体结构,从开头到结尾,三个自然段在思路上呈现着逐层深入的结构特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调和“文”与“质”,是对矛盾的简单地否定或抹杀,是保持矛盾的某种平衡。

B.作者认为,如果坚持了一定的原则并懂得根据不同的情况加以变通,才可能真正做好“用和”。

C.作者认为,把握一定的“标准”或“限度”,作为实践行为的准则,有现实意义和客观需要。

D.三国时的刘劭认为,要做到“兼德”既需要兼有五种品德,还必须指明人的短处并弥补其不足。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民事法律制度有多重要?很多人可能不曾想到,新中国成立后通过的第一部法律,不是宪法、刑法,而是民事领域的婚姻法。

社会秩序的建立,人民权利的保障,都有赖于对基本民事法律关系的调整和规范。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民事法律制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只有进一步明确市场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充分保障公民民事权利,买卖、交易等才能顺利进行。

在此背景下,民法通则、担保法、合同法等相继出台,我国民事法律制度日趋完善。

既然民事法律制度已较为完善,为什么还要把与民事相关的法律编纂成一部法典?原来,民事法律调整的主体多,涵盖领域广,关系复杂,相应的法律条文数量也很庞大,其中还有不协调、不一致甚至相冲突的地方。

因此,编纂民法典就不是简单的法律汇编,而是对现行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编订纂修,从而打通民事法律体系“血脉经络”,实现对法律条文的“深加工”。

对已经不适应现实情况的规定进行修改完善,对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有针对性的新规定……经过系统编纂,民法典将发挥“1+1>2”的效果。

经济社会在不断发展,生活方式在不断变化,社会关系在不断调整,调节社会关系的民法也需要与时俱进。

今天中国的民法典可以说是21世纪互联网、高科技时代民法典的代表。

民法典的一大亮点,就是将“人格权”单独成编,所谓人格权,是法律赋予民事主体的人身权,而非财产性权利,范围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肖像权、隐私权、名誉权等,将人格权单独成编,不仅弥补了传统大陆法系“重物轻人”的体系缺陷,同时彰显了21世纪信息社会背景下人格权保护的特殊价值。

如何应对烦不胜烦的骚扰电话?遇到摄像头偷拍该怎么处理?AI换脸、伪造他人声音算不算侵权?这些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每个人都有可能遇到的问题,都能在这部民法典中找到答案。

由此而言,这部权威、严谨的民法典,又何尝不是一部信息时代的“生活指南”?法律的生长、完善,同样离不开其所处历史和文化的滋养。

民法典中新设置的“离婚冷静期”,引发不少关注和讨论,这样的“制度设计”本身就彰显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倡导夫妻和谐、珍视家庭价值的文化观念。

此外,民法典还专门引入“优良家风”的表述,同时在商事交易与夫妻关系的平衡中更加凸显了维护家庭和睦的价值取向。

类似规定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不仅体现着“中国特色”,对于世界民事领域的立法也是值得珍视的宝贵财富和经验。

(摘编自《民法典,让生活更美好》)材料二: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具有里程碑意义。

民法典姓“民”,意味着它以民为本,充分反映了人民的利益诉求,最大化地谋求人民的利益。

在新时代,我们与民法典如约相见,可以说是一种水到渠成。

改革开放初期,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社会经济生活处在急剧变动之中,社会关系还没有定型。

此时起草民法典,其所应具备的稳定性、前瞻性很难得到保证。

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经济稳步发展,国民财富也持续增长。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

在此背景下,编纂民法典,完善民商事领域基本法律制度和行为规范,为各类民商事活动提供基本遵循,具有现实紧迫性。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民法理论尚无法支持建立民法典的科学体系,立法机关当机立断,在民法典的制定上走“批发改零售”的路线,即先制定民事单行法律,待时机成熟后再编纂民法典。

多年来,一批民事单行法律相继制定颁布,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民事法律规范体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民事司法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全社会民事法治观念也普遍增强。

这些为编纂民法典奠定了较好的制度基础、实践基础、理论基础和社会基础。

民法本质上是“人”法,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

保护人格权、维护人格尊严,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任务。

民法典继承民法通则中有关人身权的规定,回应了人格权保护的现实需求,将人格权独立成编,把对人格权的保护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坚持和落实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人格权独立成编,不仅是我国民事立法的一次重大创新,在世界各国民法典中也是十分先进的,使我国民法典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

可以说,这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

它的表决通过,标志着我国法治建设达到新水平和新高度,对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摘编自《新时代遇见民法典》)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婚姻法是新中国成立后通过的第一部法律,与其它基本民法一起对建立正常社会秩序、保障人民基本权利起着积极的作用。

B.虽然民事法律制度已较为完善,但民法调整的主体非常繁杂,以致出现不协调甚至自相矛盾的地方,因此需编纂民法典。

C.材料二认为民法典将人格权独立成编、无论是在我国还是世界都是首创的观点,与材料一有关人格权的阐释角度不同。

D.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民为本、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既有对现行民事法律规定的修改完善,也有新规定,具有里程碑意义。

5.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民法典中人格权范畴的一项是()(3分)A.明确“隐私”的定义B.界定“著作权”的主体C.完善对肖像权的保护D.确立器官捐献基本规则6.结合两则材料概括民法典得以产生的有利因素。

(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

看麦熟刘成章①肥沃的关中平原,从头年冬到次年春,走到田野上,十有八九都铺着日渐加厚的小麦的绿毡。

而到了清明节呢,农谚说:“清明麦子埋老鸹。

”于是,田野处处,是厚可盈尺的绿绒被了。

“清明时节雨纷纷”,一块又一块的绿绒被儿,绿光闪烁,好不喜人。

从此,小麦就可着劲儿长了,那绿绒被便膨起来,膨起来,一天一个样子,直至像隆起的海浪碧波,涛声震响。

忽然有那么一天,麦梢儿迎风摇摆,一浪推着一浪,有了金子一样的颜色。

麦梢儿的这一变化是一种信号,它触动了每一个庄稼人的心,而跳得最快最欢最美的,却是婆娘们的心。

②婆娘,关中农村特有的称谓,把自己的一颗心分作两半——一半在婆家,一半在娘家。

婆娘负重最多,爱最多,最具人性美,最有人情味。

③这不,看见麦梢儿黄了,她们立即想到了娘,想到了娘家的麦田,都准备着看望辛苦了大半年的爹娘和兄嫂弟妹,同时分享娘家麦子即将成熟的欢乐。

于是,她们都忙碌起来了:蒸馍馍,烙锅盔,采拔菜蔬……丈夫、公婆都理解她们,由着她们的心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