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四套)
湖南省长沙市重点名校2024届中考化学模拟精编试卷含解析
![湖南省长沙市重点名校2024届中考化学模拟精编试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8c66c82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59.png)
湖南省长沙市重点名校2024届中考化学模拟精编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生活离不开化学。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蚊虫叮咬时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可在叮咬处涂抹食醋以减轻痛痒B.自来水用煮沸的方法既可杀菌又可降低水的硬度C.面团发酵后会产生酸味,可加入少量的纯碱后再揉成馒头D.可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2.分类可以使我们有序地研究物质,以下分类正确的是A.盐:AgCl、Na2CO3、Mg(NO3)2B.氧化物:NO、H2O2、C2H5OHC.碱:KOH、Fe(OH)2、Cu2(OH)2CO3D.酸:HNO3、H2CO3、K2CO33.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盐水的沸点比水低B.无色澄清液体一定是溶液C.只有固体能作溶质D.溶液的各部分性质均相同4.下列根据化学用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铁原子的原子序数为55.85B.Na2CO3——该物质属于氧化物C.——“+2”表示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正电荷D.——该原子在反应中易得电子5.下列各组物质中,按酸、碱和单质的顺序排列的是()A.硫酸钙、氨水、锌B.硫酸、熟石灰、氮气C.盐酸、纯碱、金刚石D.硝酸、烧碱、氨气6.银是导电性最好的金属。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银元素的信息示意图,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A.该元素为金属元素B.质子数为47 C.元素符号为Ag D.中子数为447.下列实验现象只能反映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A.紫色石蕊变红色B.石灰水变浑浊C.蜡烛熄灭D.杠杆左高右低8.用稀硫酸除铁锈的原理是()A.FeO+H2SO4═4FeSO4+H2O B.Fe2O3+3H2SO4═Fe2(SO4)3+3H2↑C.Fe2O3+2H2SO4═2FeSO4+2H2O D.Fe2O3+3H2SO4═Fe2(SO4)3+3H2O9.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常用于制作导线B.所有的金属都能与稀盐酸反应C.铁制品在干燥的空气中不易生锈D.不锈钢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可用于制作医疗器械10.孔雀石[化学式:Cu2(OH)2CO3]是一种古老的玉料,颜色酷似孔雀羽毛上斑点的绿色,用作装饰的孔雀石又被称为“翡翠蓝宝”和“蓝玉髓”。
2023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3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e233a1e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36.png)
2023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满分36分,每小题3分)1.(3分)我国灿烂的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下列名句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2.(3分)(2019•月湖区校级一模)有一位同学暑假去西藏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医生让他吸氧后症状缓解。
吸氧可以帮助人克服高原反应的原因是()A.吸氧为人体呼吸提供了适量的氧气B.氧气可以是火箭的燃料C.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无毒气体D.氧气可以支持燃烧3.(3分)(2012秋•耀州区校级月考)下列情况处理不当的是()A.酒精洒在桌上燃烧时,立即用湿抹布扑盖B.取完试剂,盖好瓶盖,放回原处,标签向外C.家里用剩的汽油倒入下水道里D.实验用剩的药品放入指定容器内4.(3分)(2012秋•北流市期末)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现象解释A液化石油气能加压后贮存在分子间有间隙钢瓶中B物质的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C成熟的芒果散发出浓浓的香分子在不断运动味D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A.A B.B C.C D.D5.(3分)(2016秋•嘉峪关期末)已知“”、“”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如图表示的化合物的是()A.B.C.D.6.(3分)(2020•怀化)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地球上水资源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需节约用水B.工业废水必须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C.蒸馏水是纯净物,矿泉水是混合物D.可以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7.(3分)(2009•和平区一模)某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则叙述不正确的是()A.钠的核内质子数为11B.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0C.该粒子有三个电子层D.该粒子具有稳定结构8.(3分)(2018春•紫云县校级期中)二氧化碳能灭火的原因是()A.它溶于水能产生碳酸B.它在低温、高压下能变为“干冰”C.它能在高温下被碳还原D.它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9.(3分)(2017•温州自主招生)人们常在可燃建筑材料中添加阻燃剂以防止火灾,氢氧化镁是一种常见的阻燃剂,受热易分解:Mg(OH)2MgO+H2O↑.下列关于该化合物可作阻燃剂的原因说法错误的是()A.该分解反应属吸热反应,可降低可燃物的温度B.该化合物着火点高,不易燃烧C.生成的水蒸气稀释空气D.生成的固体氧化物隔绝空气10.(3分)(2012秋•沙河市期末)现取甲、乙、丙、丁四种金属粉末,分别投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中,只有甲、乙溶解并产生氢气,且乙反应更剧烈;再取一小块丁投入丙的化合物溶液中,发现丁的表面有丙析出.则甲、乙、丙、丁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甲>乙>丙>丁B.丙>甲>乙>丁C.丁>丙>乙>甲D.乙>甲>丁>丙11.(3分)(2007•淮安)下列化学肥料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碳酸氢铵(NH4HCO3)B.硫酸钾(K2SO4)C.磷酸钙[Ca3(PO4)2]D.硝酸钾(KNO3)12.(3分)(2011•邵阳)邵阳特产非常丰富,下列特产中富含维生素的是()A.雪峰蜜桔B.邵阳老酒C.猪血丸子D.农家腊肉二.多选题(共3小题,满分9分,每小题3分)(多选)13.(3分)(2012春•瑞安市校级月考)下列物质属于溶液是()A.牛奶B.稀盐酸C.汽水D.水蒸气通入到水中形成的物质14.(3分)(2019•营口模拟)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而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放热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多选)15.(3分)某同学用pH试纸测定了以下几种物质的pH值其结果符合实际的是()A.苹果汁的pH为13B.橙汁的pH为4C.肥皂水的pH为6.75D.蒸馏水的pH为7三.填空题(共4小题,满分22分)16.(6分)(2016•重庆校级一模)化学来自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2023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答案解析(附后)
![2023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答案解析(附后)](https://img.taocdn.com/s3/m/a9bf35e0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e0.png)
2023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1. 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雪糕融化B. 菜刀生锈C. 酒精挥发D. 水结成冰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倾倒液体B. 过滤C. 点燃酒精灯D.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B.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生成黑色固体D.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4. 下列宏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 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运动B. 1滴水中大约有个水分子——分子的体积很小C. 1000L氧气经压缩后可以储存在60L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的体积变小D. 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的构成不同5. 近几年,新冠病毒肆虐全球。
有些病人恢复期需要补充维生素。
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维生素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 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4:3C. 维生素C由维生素C分子构成D. 维生素C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6. 在一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则x的值是( )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31915反应后质量0142xA. 7B. 6C. 3D. 117.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科学家发现了纯碳新材料“碳纳米泡沫”,每个泡沫含有约4000个碳原子,在低于时,泡沫具有永久磁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碳纳米泡沫”是一种单质 B. “碳纳米泡沫”属于纯净物C. “碳纳米泡沫”属于化合物D. “碳纳米泡沫”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8. 如果一辆客车行驶在公路上,司机发现汽车油箱泄漏,车厢内充满汽油的气味,这时采取的应急措施不正确的是( )A. 打开车窗B. 严禁一切烟火C. 疏散乘客D. 在车内拨打手机9. 有些不法商人用铜锌合金假冒黄金,下列方法或试剂不可用于鉴别“真假黄金”的是( )A. 硝酸银溶液B. 在火焰上灼烧C. 稀硫酸D. 观察颜色10.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B. 时,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升温至,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乙大D. 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降温至,析出甲的质量一定比乙的大11.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2022年长沙市中考化学模拟预测题含解析
![2022年长沙市中考化学模拟预测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334b20e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77.png)
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推理归纳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
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两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其化学性质一般相似B.某物质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则该物质一定是酸C.某物质的水溶液中有电离出来的氢氧根离子,则该物质一定是碱D.某反应的生成物中有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2.下列化学式表示的物质是某化学肥料的主要成分,其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KNO3B.K2CO3C.CO(NH2)2D.Ca(H2PO4)23.联合国将2019年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发明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A.拉瓦锡B.道尔顿C.门捷列夫D.阿伏加德罗4.下列所用试剂或方法不能达到目的是A.区分固体铁和铜--磁铁B.除去NaCl中泥沙--加水充分溶解,过滤,蒸发结晶C.区分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铜溶液--观察颜色D.比较黄铜片和铜片硬度--互相刻划5.某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钙、氧化铜、氧化铁、木炭粉中的几种,取mg该固体粉末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本流程涉及的反应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反应,且各步均恰好完全反应)。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N中只含一种溶质B.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钙C.白色沉淀Y是碳酸钙,气体W是氢气D.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没有氧化铜,一定含有碳酸钙6.物质的“性质﹣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石墨质地软且滑腻﹣制作电极B.一氧化碳有还原性﹣冶炼金属C.稀有气体通电发光﹣制霓虹灯D.生石灰能吸收水分﹣作干燥剂7.煤的气化是提高煤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
煤的气化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C+H2O(气)H2+CO,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的是A.元素的种类B.分子的种类C.原子的数目D.物质的总质量8.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CO2B.H2O2C.空气D.CaCO39.下列人体所必需的元素中,缺乏会引起贫血的是A.铁B.钙C.碘D.锌10.今年“两会”上省政府的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实验中学中考化学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实验中学中考化学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2df5b06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44.png)
2024学年湖南省长沙市实验中学中考化学全真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的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五个氢原子:H5B.三个水分子:3H2OC.四个钙离子:2Ca+2D.四个铵根离子:4NH3+2.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B.原子是最小的粒子C.原子得到电子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D.分子一定比原子大3.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B.一定量的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硫酸铜粉末C.混有盐酸的氯化钙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D .镁带在密闭容器中燃烧4.一个化学反应中,若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同时必有元素化合价降低,已知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反应322NH +O X +H O (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气体X 中一定有元素参与化合价的升降B .若X 为NO ,反应中NH 3和NO 的分子个数比为1:1C .若X 为单质,反应中NH 3和O 2的质量比为17:32D .气体X 中一定含有氮元素5.今年春天南方又出现了H7N9禽流感,从香料八角中提取的莽草酸是合成治疗禽流感药物——达菲的原料。
如图是莽草酸的结构模型,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莽草酸的化学式为C 7H 10O 5B .莽草酸属于氧化物C .莽草酸中含有22个原子D .莽草酸完全燃烧,产物不仅有CO 2和H 2O ,还可能有SO 2 6.如图的实验设计不能实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
A .测定空气中O 2含量B .检验H 2的纯度C .探究燃烧的条件D .证明CO 2密度比空气大7.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化学模拟预测题含解析
![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化学模拟预测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a3f702c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2b.png)
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化学模拟预测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2018年热播的电影《我不是药神》中的“主角”白血病治疗的药物伊马替尼,其化学式为C27H31N7O,下列有关伊马替尼说法正确的是A.是由C、H、N、O四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B.相对分子质量是490C.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7:31:7:1D.充分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2.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B.葡萄酿酒C.西瓜榨汁D.蜡烛熔化3.有关物质的量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的量就是物质所含微粒的数量,单位是molB.物质的量就是1mol 物质的质量C.物质的量越大,表示该物质的分子越大D.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物理量,用符号“n”表示4.下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钠为非金属元素B.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C.钠原子的实际质量为22.99g D.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5.分类法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不正确的是()A.盐:纯碱、小苏打、硫酸铝B.合金:生铁、青铜、硬铝C.混合物:矿泉水、石油、空气D.非金属元素:汞(Hg)、氟(F)、硅(Si)6.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关系的是()A.向饱和的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的生石灰B.向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镁粉和铁粉C.向稀盐酸中不断加入硝酸银溶液D.向一定质量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7.下列“水”一定属于溶液的是A.冰水B.铁水C.硬水D.泥水8.下列物质的用途正确的是()A.用石墨制制铅笔芯B.用硫酸溶液制叶脉书签C.焦炭用于炼钢D.用碳酸钙做墙体内饰材料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水实验中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是2:1B.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C.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属于中和反应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别大的原因是碳原子结构不同10.下列分类合理的是A.钙、锌、铁都是人体中的必需微量元素B.矿泉水、石油、生铁都属于混合物C.铜、人体和氯化钠都属于导体D.钳子、开瓶器、镊子都是省力杠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化学式“NaCl”读作_____,俗称_____,它由Na+和_____(填微粒符号)构成;小魏最近身体不适,经医院检查是胃酸(HCl)过多症,医生给他开了中成药“陈香露白露”(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食后经常打饱嗝,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是_____。
2024年湖南长沙市中考化学试题+答案详解
![2024年湖南长沙市中考化学试题+答案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e217be57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4f.png)
2024年湖南长沙市中考化学试题+答案详解(试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室和座位号:2.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答题时,请考生注意各大题题号后面的答题提示;4.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5.答题卡上不得使用涂改液、涂改胶和贴纸:6.本学科试卷共五大题,23小题。
考试时量6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用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1. “雷小锋”爱心义卖活动在各学校开展。
下列制作义卖品的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编手链 B. 剪窗花 C. 烧火熬粥 D. 榨甘蔗汁 2. 科学种田,助力乡村振兴,农作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酸碱性土壤。
小张同学在实验室测量土壤样品酸碱度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 取水B. 量水C. 溶解D. 测pH3. 神舟十八号“太空养鱼”项目进展顺利。
下列能供给斑马鱼和宇航员呼吸的气体是A. 2OB. 2NC. 2COD. 2H O 4. 今年5月1日,我国首部《节约用水条例》正式施行。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 园林浇灌采用大水浸灌B. 洗手接洗手液时不关水龙头C. 工业用水不重复利用D. 家庭使用节水器具,如节水型洗衣机5. 今年5月19日是第14个“中国旅游日”,20万朵栀子花空降长沙、武汉,栀香飘满城。
请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栀子花飘香主要是因为A.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B. 分子在不断运动C. 分子的化学性质改变D. 分子之间有间隔6. 磷肥可以促进农作物生长。
下图为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磷属于金属元素B. 磷元素的符号为PC. 磷原子的质子数为16D. 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g7. 今年6月2日,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
湖南省长沙市2024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湖南省长沙市2024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7d191f30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3f.png)
湖南省长沙市2024年中考化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题,共45分,每小题3分)1..我们生活在不断变更的物质世界中,下列变更属于物理变更的是()A.蜡烛的燃烧B.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D.磁悬浮列车中液氮制冷2..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空气中能支持燃烧和供应呼吸的气体是()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3..下列试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A.B.C.D.4..水是地球上最一般,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淡水资源取之不尽,无需节约B.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C.大量运用农药、化肥对水体无污染D.矿泉水中只含有水分子,不含其他粒子5..用分子的学问说明生活中的现象,其中合理的是()A.八月挂花飘香说明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B.水结成冰,是因为温度降低,分子停止运动C.酒精挥发说明酒精分子的体积增大D.碳单质在不同条件下燃烧可生成一氧化碳,也可生成二氧化碳,说明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6..某市空气受到SO2的严峻污染,环保部门马上派出飞机喷洒X粉末,快速降低空气中的SO2含量,该过程发生的化学反应是2X+2SO2+O2═2CaSO4+2CO2,X的化学式是()A.H2O B.Na2CO3C.CaO D.CaCO37..油锅起火,快速用锅盖盖灭,其主要灭火原理是()A.降低食用油的着火点B.清除可燃物C.隔绝空气D.防止食用油溅出8..下列关于一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A.一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C.一氧化碳有毒,污染空气D.一氧化碳可用做燃料9..爱护地球、防止环境污染是我们的重要职责,合理利用资源是爱护地球的重要途径,下列关于资源利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削减煤炭资源的过度开采B.为便利出行,提倡多开私家车C.提倡“低碳生活”,绿色出行D.主动开发太阳能10..推断金属Zn、Fe、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有许多种方法,下列能作为推断依据的是()A.依据金属导电性强弱推断B.依据金属导热性快慢推断C.依据锌能把铁从硫酸亚铁溶液中置换出来,铁能把银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来推断D.依据金属的密度大小推断11..食品平安关系到人民的健康,下列食品属于平安食品的是()A.用甲醛浸泡的韭菜B.用氢氧化钠溶液漂洗的鸡爪C.用生霉的大米制的米粉D.不施用农药和化肥的蔬菜12..下列关于酸的说法错误的是()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金属除锈C.稀盐酸能够使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都变红色D.稀硫酸能够与活泼金属反应制取氢气13..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甲物质的溶解度C.t2℃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乙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D.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中溶质质量肯定不变14..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不正确的是()序号混合物除杂试剂A 一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二氧化碳足量的澄清石灰水B 碳粉中混有少量氧化铜粉末足量的稀盐酸C 碳酸钙中混有少量氯化钠足量的水D 稀盐酸中混有少量稀硫酸足量的硝酸钡溶液A.A B.B C.C D.D15..化学是以试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有关试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电解水试验中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1:8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C.将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丝上会有红色固体生成,溶液变成无色D.在氯化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二、填空题(共20分)16.(4分).请用化学用语填空:(l)磷原子;(2)氧化镁.17.(4分).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核外有个电子层.18.(6分).依据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氢气在氧气中燃烧:;(2)向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19.(6分).水是人类的珍贵资源,与人类的生活休戚相关:(1)今年我省长时间降雨,某些地区发生洪水灾难,在发生洪水灾难的山区,饮用水源长期呈现浑浊状态,请运用你所学的化学学问帮助山区居民净化饮用水.其净化水的主要操作步骤有沉淀、过滤、、消毒、煮沸;(2)报据天津港火灾引发爆炸的事务,当火灾发生时,水可用来扑灭等物的失火(填一种可燃物的名称).不能用来扑灭等物的失火(填一种可燃物的名称).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3分,其余每空2分,共11分)20.(6分).海水晒盐工业流程中,得到的粗盐常含有MgCl2、CaCl2等杂质,工业提纯粗盐的流程如图所示:(1)步骤④操作a中须要用到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是;(2)步骤⑥中操作b的名称是:;(3)假如将步骤②和步骤③的依次颠倒,则所制得的精盐水中还含有.21.(5分).有A、B、C、D、E、F、G七种不同化合物,它们有如图所示的反应关系(图中的“一”表示相连两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图中的“→”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己略去).若A能与B、D、F分别反应,C、G、E能顺时针转化,B、F、D又分别能转化生成C、G、E.已知:B和D;C和E;F和G分别为相同类型的物质,A是胃酸的主要成分,F为红色固体.请写出:(1)F的化学式为;(2)C→G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四、试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8分)22.(6分).如图是试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常用装置图,请依据所给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装置图C中标号②的仪器名称:;(2)试验室既能收集氧气,也能收集二氧化碳的收集装置为(填字母代号);(3)试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固体混合加热制取极易溶于水的氨气(NH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请依据以上装置图选择,在试验室制取氨气时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填字母代号).23.(12分).在学了生活中常见盐的性质以后,某校化学爱好小组的同学开展了测定Na2CO3和NaCl混合固体中Na2CO3含量的探究试验,他们设计了如下的试验方案:(1)如图甲所示(铁夹夹持的仪器是注射器),把肯定量的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后,测定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2)小明同学提出用图乙代替图甲中的收集装置,则所测CO2气体的体积(填“偏大”、“偏小”、“不变”);有同学对乙装置中的缺陷提出三种改进方案.A方案:将广口瓶中的水改为饱和的CO2水溶液;B方案:将广口瓶中的水改为氢氧化钠稀溶液;C方案:在广口瓶中的水面上覆盖一层植物油.你认为错误的方案是(填字母代号);广口瓶内原有的空气对试验结果(填“有”或“没有”)影响;(3)小宇同学用图丙装置测定CO2的质量.则图丙试验装置主要存在哪些缺陷?这些缺陷对试验结果有何影响?请写出其中两点主要缺陷及对试验结果的影响.①;②.五、计算题(共6分)24.(6分).试验室取68g过氧化氢溶液和2g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充分反应后,称量剩余溶液和滤渣为68.4g.求:(1)充分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g;(2)参与反应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题,共45分,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供应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1..我们生活在不断变更的物质世界中,下列变更属于物理变更的是()A.蜡烛的燃烧B.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D.磁悬浮列车中液氮制冷【分析】化学变更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更,物理变更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更,化学变更和物理变更的本质区分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推断.【解答】解:A、蜡烛的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更.B、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碳酸钙生成,属于化学变更.C、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更.D、磁悬浮列车中液氮制冷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变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更.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更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更,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更.2..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空气中能支持燃烧和供应呼吸的气体是()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分析】依据空气中各成分及性质和用途来回答本题.【解答】解:A、氮气既不能燃烧也不能供应呼吸,故A错误;B、氧气的用途有:支持燃烧和供应呼吸,故B正确;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既不能燃烧也不能供应呼吸,故C错误;D、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供应呼吸,故D错误.故选B【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氧气的用途,要熟记常见气体的性质和用途.3..下列试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A.B.C.D.【分析】A、依据滴管的运用方法推断,滴管运用时要悬空竖直,不能伸入试管内;B、依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进行分析推断;C、依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推断;D、量筒读数时视线要平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解答】解:A、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滴管要竖直、悬空不能深化试管内,故A错误;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刚好地扩散;肯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量筒读数时视线要平视凹液面的最低处,操作正确.故选A.【点评】此题是对化学基本试验操作的考查,侧重基础和试验操作实力,留意培育学生严格的试验看法.4..水是地球上最一般,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淡水资源取之不尽,无需节约B.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C.大量运用农药、化肥对水体无污染D.矿泉水中只含有水分子,不含其他粒子【分析】A、依据地球上总水量很大,但是淡水资源却很少解答;B、依据常见的溶剂是水解答;C、依据大量运用农药、化肥易造成水的污染解答;D、依据矿泉水中含有水分子、含有矿物质解答.【解答】解:A、地球上总水量很大,但是淡水资源却很少,要节约用水,不是取之不尽的,故错误;B、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故正确;C、大量运用农药、化肥易造成水的污染,应合理运用,故错误;D、矿泉水中含有水分子、含有矿物质,故错误;答案:B【点评】本考点属于结合课本学问的信息,考查了水的有关学问,肯定要加强记忆,综合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选择题中.5..用分子的学问说明生活中的现象,其中合理的是()A.八月挂花飘香说明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B.水结成冰,是因为温度降低,分子停止运动C.酒精挥发说明酒精分子的体积增大D.碳单质在不同条件下燃烧可生成一氧化碳,也可生成二氧化碳,说明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分析】依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推断即可.【解答】解:A、八月挂花飘香,是因为桂花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桂花花香,故选项说明正确.B、分子总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水结成冰,分子仍在不断的运动,故选项说明错误.C、酒精挥发,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故选项说明错误.D、碳单质在不同条件下燃烧可生成一氧化碳,也可生成二氧化碳,是因为氧分子的浓度不同,故选项说明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驾驭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6..某市空气受到SO2的严峻污染,环保部门马上派出飞机喷洒X粉末,快速降低空气中的SO2含量,该过程发生的化学反应是2X+2SO2+O2═2CaSO4+2CO2,X的化学式是()A.H2O B.Na2CO3C.CaO D.CaCO3【分析】此题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分别统计出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及个数,比较分析就可以求出所得物质的化学式.【解答】解: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由方程式知生成物中含有的原子种类及原子个数为Ca,2;S,2;C,2;O,12;已知反应物中含有的原子种类及原子个数为S,2;O,6;比较分析可知X中含有Ca,C和O元素,其原子个数分别为1,1和3,故X的化学式为CaCO3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际运用,只有驾驭了这一学问的内涵,才能自由驾御,正确解答.7..油锅起火,快速用锅盖盖灭,其主要灭火原理是()A.降低食用油的着火点B.清除可燃物C.隔绝空气D.防止食用油溅出【分析】依据灭火原理: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据此结合灭火方法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时,快速用锅盖盖上,这样可以使油与氧气隔绝,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驾驭灭火的原理(清除或隔离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并能敏捷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下列关于一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A.一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C.一氧化碳有毒,污染空气D.一氧化碳可用做燃料【分析】依据一氧化碳是一种难溶于水,就有可燃性和还原性的有毒气体分析;【解答】解:A、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不能与水反应,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故错误;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故正确;C、一氧化碳有毒,会造成空气污染,故正确.D、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用做燃料,故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驾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与具有毒性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9..爱护地球、防止环境污染是我们的重要职责,合理利用资源是爱护地球的重要途径,下列关于资源利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削减煤炭资源的过度开采B.为便利出行,提倡多开私家车C.提倡“低碳生活”,绿色出行D.主动开发太阳能【分析】A、依据能源的现状进行分析;B、依据提倡多开私家车出行,会奢侈能源,加重空气污染进行分析;C、依据提倡“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的意义进行分析;D、依据运用清洁能源,可以节约能源,削减空气污染进行分析.【解答】解:A、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自然气,属于不行再生能源,且面临着被耗尽的危急,应合理开采,故A说法正确;B、提倡多开私家车出行,会奢侈化石能源,加重空气污染,故B说法错误;C、提倡“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可以节约能源,削减空气污染,故C说法正确;D、太阳能是清洁能源,主动开发太阳能可以节约化石能源,削减空气污染,故D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考点属于有关能源的问题,节约化石能源,合理的开发新能源是科学家们正在探讨的新课题,有关能源问题也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之一.10..推断金属Zn、Fe、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有许多种方法,下列能作为推断依据的是()A.依据金属导电性强弱推断B.依据金属导热性快慢推断C.依据锌能把铁从硫酸亚铁溶液中置换出来,铁能把银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来推断D.依据金属的密度大小推断【分析】推断金属活动性强弱有许多种方法,常用的是依据金属能否与酸反应及反应的猛烈程度、能否与盐反应来推断金属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解答】解:A、依据金属导电性强弱不能推断金属活动性强弱,故A错误;B、依据金属导热性快慢不能推断金属活动性强弱,故B错误;C、依据锌能把铁从硫酸亚铁溶液中置换出来,铁能把银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来推断,可以推断锌、铁、铜金属活动性强弱,故C正确;D、依据金属的密度大小不能推断金属活动性强弱,故D错误.故选C.【点评】了解推断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会进行一些常见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推断.11..食品平安关系到人民的健康,下列食品属于平安食品的是()A.用甲醛浸泡的韭菜B.用氢氧化钠溶液漂洗的鸡爪C.用生霉的大米制的米粉D.不施用农药和化肥的蔬菜【分析】A、依据甲醛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进行分析推断.B、依据氢氧化钠具有猛烈的腐蚀性进行推断.C、依据霉变的大米中含有黄曲霉毒素进行分析推断.D、依据农药和化肥,会污染农产品进行分析推断.【解答】解:A、甲醛有毒,能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使蛋白质变性,故用甲醛浸泡的韭菜不属于平安食品.B、氢氧化钠是强碱,具有猛烈的腐蚀性,虽然泡发鸡爪能使其鲜亮,但对人体有害,故用氢氧化钠溶液漂洗的鸡爪不属于平安食品.C、霉变的大米中含有有毒的黄曲霉毒素,不能食用,故用生霉的大米制的米粉不属于平安食品.D、农药和化肥,会污染农产品,故不施用农药和化肥的蔬菜属于平安食品.故选D.【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需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学问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12..下列关于酸的说法错误的是()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金属除锈C.稀盐酸能够使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都变红色D.稀硫酸能够与活泼金属反应制取氢气【分析】依据硫酸和盐酸的性质分析解答.【解答】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正确;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与金属氧化物反应,都可用于金属除锈,正确;C、无色酚酞溶液遇酸不变色,错误;D、稀硫酸能够与活泼金属反应制取氢气,正确.故选C.【点评】驾驭酸的性质即可解答本题.13..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甲物质的溶解度C.t2℃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乙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D.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中溶质质量肯定不变【分析】依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肯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推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推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更的变更状况,从而推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解答】解: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A正确;B、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须要指明温度,故B错误;C、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所以t2℃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乙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故C错误;D、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溶液中溶质质量肯定减小,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依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育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14..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不正确的是()序号混合物除杂试剂A 一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二氧化碳足量的澄清石灰水B 碳粉中混有少量氧化铜粉末足量的稀盐酸C 碳酸钙中混有少量氯化钠足量的水D 稀盐酸中混有少量稀硫酸足量的硝酸钡溶液A.A B.B C.C D.D【分析】依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别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变更.除杂质题至少要满意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CO2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CO不与澄清石灰水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实行的试剂正确.B、CuO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碳粉不与稀盐酸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实行的试剂正确.C、氯化钠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可实行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进行分别除杂,故选项所实行的试剂正确.D、稀硫酸能与足量的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实行的试剂错误.故选:D.【点评】物质的分别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5..化学是以试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有关试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电解水试验中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1:8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C.将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丝上会有红色固体生成,溶液变成无色D.在氯化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分析】A、依据电解水的试验现象,进行分析推断.B、依据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推断.C、依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推断.D、依据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推断.【解答】解:A、电解水试验中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1:2,故选项说法错误.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C、将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铁丝上会有红色固体生成,溶液变成浅绿色,故选项说法错误.D、在氯化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会视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驾驭碱与金属的化学性质、电解水的试验现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试验现象时,须要留意生成物的颜色.二、填空题(共20分)16.(4分).请用化学用语填空:(l)磷原子P;(2)氧化镁MgO.【分析】(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写出其化学式即可.【解答】解:(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磷原子表示为:P.(2)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MgO.故答案为:(1)P;(2)MgO.【点评】本题难度不大,驾驭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化学式等)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7.(4分).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核外有3个电子层.【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是表示原子核电荷数和电子层排布的图示形式.小圈和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核和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的电子数,距核最远的电子层为最外层;依据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可推断元素的类型以及化学反应中得失电子的状况;【解答】解:依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核内质子数为17;依据核电荷数即质子数,则核电荷数为17;核外17个电子分布在三个电子层上运动,第一层2个电子、其次层8个电子、第三层即最外层上7个电子;故答案为:17;3。
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化学模拟考试卷(四)带解析.doc
![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化学模拟考试卷(四)带解析.doc](https://img.taocdn.com/s3/m/9412f89d58fb770bf68a5510.png)
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化学模拟考试卷(四)带解析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5题)1.节日里的下列景象伴随有化学变化的是()A.五光十色的烟火礼花B.不断闪烁的霓虹灯C.变化无穷的音乐喷泉D.满屋飘香的茅台酒【答案】【考点】E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152: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燃放烟花的过程中生成了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B、霓虹灯闪烁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音乐喷泉变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茅台酒飘香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难度:容易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下列有关水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电解水时在正极产生氧气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C.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D.在沉淀、过滤、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答案】【考点】75:水的净化;71:电解水实验;77:硬水与软水.【分析】A、电解水时正极生成氧气,负极生成氢气;B、分子由原子构成;C、根据肥皂水遇到硬水和软水出现的不同现象分析解答;D、蒸馏是通过加热的方法水变成水蒸气,再冷凝成水的方法.【解答】解:A、电解水时正极生成氧气,负极生成氢气,故说法正确;B、分子由原子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故错误;C、滴加肥皂水泡沫丰富的水是软水,浮渣较多的水是硬水,故可根据肥皂水滴加到水中出现的不同现象区分硬水和软水,正确;D、蒸馏是通过加热的方法水变成水蒸气,再冷凝成水的方法,可以得到最纯净的水﹣﹣﹣﹣蒸馏水,故净化程度最高,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了解电解水的现象及结论、区分硬水和软水的简单方法、水的净化原理及作用等知识,才能进行难度:中等知识点:水的净化3.正确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基础,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A.熄灭酒精灯B.检查气密性C.滴加液体D.加热液体【答案】【考点】44:加热器皿﹣酒精灯;49:液体药品的取用;4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4K: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专题】531: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B、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C、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将导管伸入烧杯内水中,两手紧握试管壁,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加热液体前预热时,用试管夹夹着试管在酒精灯上加热,并不时移动试管,使其受热均匀,图中所示操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4.下列物质发生的变化不是由空气成分引起的是()A.生石灰在空气中变质B.浓氨水露置在空气中质量减少C.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D.烧碱固体在空气中潮解、变质【答案】【考点】9S: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8G: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8L :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专题】125:阅读理解类简答题;152: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A、生石灰能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B、浓氨水放置于空气中会挥发出氨气.C、钢铁的生锈是钢铁与水分及氧气发生的反应.D、烧碱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潮解,并且与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碳酸钠.【解答】解:A、生石灰能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此选项错误.B、浓氨水放置于空气中会挥发出氨气,与空气成分无关,故此选项正确.C、钢铁的生锈是钢铁与空气中的水分及氧气发生的反应,故此选项错误.D、烧碱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潮解,并且与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碳酸钠,与空气中的物质有关,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是对常见物质的性质考查,解题的关键是能够掌握这些物质在空气中的变化实质,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难度:容易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盐5.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表述错误的是()A.铝可用作导线 B.医用酒精可用杀菌消毒C.氢氧化钠可用作调味品 D.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答案】【考点】82: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6R:二氧化碳的用途;94: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AB: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专题】144: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根据铝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医用酒精的用途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的大,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铝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用作导线,故选项说法正确.B、医用酒精可用杀菌消毒,故选项说法正确.C、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可用作调味品,故选项说法错误.D、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的大,可用于灭火,故选项说法正确.【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难度:容易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6.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B.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粒子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C.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D.在化学反应中,任何粒子都不能再分【答案】【考点】B4:原子的定义与构成;B2: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B9: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E8:化学反应的实质.【专题】511: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B、热胀冷缩是因为物质中粒子间隔发生变化;C、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D、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解答】解: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故错误;B、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粒子间隔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粒子本身大小不变,故错误;C、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说法正确;D、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再分,原子不能再分,故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了解粒子的基本性质和概念,粒子在发生物理变化时体积大小是不变的.难度:中等知识点:离子7.下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中,正确的是()A.4Fe+3O22Fe2O3B.2Al+6HCl═2AlCl3+3H2↑C.H2O2H2↑+O2↑ D.Cu+FeCl2═Fe+CuCl2【答案】【考点】G5:书写化学方程式.【专题】142:元素与化合物;513: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解答】解:A、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B、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C、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D、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不能与氯化亚铁发生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难度:中等知识点: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8.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原子的是()A.B.C. D.【答案】【考点】B8: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513: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为阴离子;B、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为原子;C、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为阳离子;D、质子数=9<核外电子数=10,为阴离子.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中等知识点:离子9.世界上最早的铁制品是一件距今5000年以上的埃及铁珠饰品,其上的铁珠现已严重锈蚀.铁生锈的条件是()A.仅需水B.仅需氧气 C.需水或氧气D.需水和氧气【答案】【考点】8G: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专题】524: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铁制品生锈,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铁生锈的条件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容易知识点: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的缓慢氧化都会引起燃烧B.只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C.只有含碳元素的物质才能燃烧D.只要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就能灭火【答案】【考点】H6: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H4: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213:化学与能源.【分析】A、有的可燃物须在点燃的条件下才能燃烧,而有的可燃物不需点燃也能燃烧.B、缓慢氧化不一定引起自燃.C、可燃物不一定含碳元素.D、灭火原理是破坏燃烧的一个条件就会使燃烧停止,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解答】解:A、缓慢氧化虽然能够放出热量,但是不一定引起自燃,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故错误;B、燃烧的条件是:(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故错误;C、不一定只有含碳元素的物质才能燃烧,例如氢气不含碳元素,但可以燃烧,故错误;D、灭火原理是破坏燃烧的一个条件就会使燃烧停止,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具体的方法有:(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故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方法的理解,解答时要分析物质燃烧需要具备的必要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难度:容易知识点:燃烧和灭火11.下列某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中,能够达到目的是()A.用稀盐酸除去氧化铜中混有的少量碳粉B.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气体C.用氯化钡溶液除去稀硝酸中混有的少量硫酸D.用酸碱指示剂区分氯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答案】【考点】34: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4Q: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93:酸的化学性质;9U:酸、碱、盐的鉴别;C7:碳的化学性质.【专题】163:实验设计题;535: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氯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分别显中性、碱性,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CuO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碳不与盐酸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够达到目的.B、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够达到目的.C、硫酸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盐酸,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够达到目的.D、氯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分别显中性、碱性,分别能使无色酚酞溶液显无色、红色,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能够达到目的.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难度:中等知识点:酸和碱单元测试12.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性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比乙大B.t1℃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5C.t2℃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将等质量甲、乙的两种溶液分别由t3℃降温至t2℃,析出甲的质量一定比析出乙的质量大【答案】【考点】7N: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7P: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7T: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515: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比较溶解度大小要指明温度;B.根据该温度下,甲物质的溶解度来分析;C.根据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是否相等来分析;D.根据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只有饱和溶液降温才会析出溶质.【解答】解:A.不指明温度,无法判断溶解度大小,故A错误;B.在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20g,也就是在该温度下的100g水中溶解20g甲物质就达到饱和状态,此刻溶质的质量为20g,溶液的质量为120g,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为:1:6,故B错误;C.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在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等,故C正确;D.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则其饱和溶液降温后,会有晶体析出,但没有说明溶液是否饱和,无法判断析出晶体的多少,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溶解度曲线的意义的了解和应用,较好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知识点:溶液单元测试13.物质X可发生下面两个反应,则X可能是()①X+碱→盐+H2O②X+金属氧化物→盐+H2O.A.H2SO4 B.CO2C.NaOH D.CaO【答案】【考点】93:酸的化学性质.【专题】525: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由题意,物质x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①X+碱→盐+水、②X+金属氧化物→盐+水,解答本题可采用代入验证法,结合酸的化学性质(能与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碳酸盐等反应)、碱的化学性质(能与非金属氧化物、酸、盐等反应),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硫酸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盐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则X可能是硫酸,故A正确.B、CO2不能与碱反应,故B错误.C、NaOH不能与碱反应,故C错误.D、氧化钙不能与碱反应,不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的化学性质(能与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碳酸盐等反应)、碱的化学性质(能与非金属氧化物、酸、盐等反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中等知识点:酸和碱单元测试14.进行下列对比实验,不需要控制变量的是()A.用酚酞溶液鉴别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B.用红磷和白磷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C.用MnO2、CuO和H2O2溶液比较MnO2、CuO的催化效果D.用镁、锌和稀盐酸比较镁、锌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答案】【考点】13: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专题】537:科学探究.【分析】控制变量法进行对比要有一个变量,其它条件必须相同.【解答】解:A.酸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碱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无需控制变量;B.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时,均与氧气接触,只是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属于控制变量法;C.此时实验中,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质量均相同,只是加入的催化剂不同,根据产生气泡的速率来判断,属于控制变量法;D.此实验中,金属片的长度、厚薄、稀盐酸的浓度均相同,只是金属的种类不同,根据反应生成气泡的速率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属于控制变量法.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熟悉对比实验的设计思路,能够分析出变量和不变量,了解通过对比实验能验证出什么结论.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与生活单元测试15.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钙溶液与下列各物质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仍显红色的是()A.稀盐酸B.碳酸钾溶液C.氯化铜溶液D.二氧化碳【答案】【考点】95:碱的化学性质;91: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专题】142:元素与化合物;526: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分析】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据此结合碱的化学性质(能与非金属氧化物、酸、一些盐等反应)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稀盐酸与氢氧化钙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后溶液显中性,溶液显无色,故选项错误.B、碳酸钾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反应后溶液显碱性,溶液显红色,故选项正确.C、氯化铜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钙,反应后溶液显中性,溶液显无色,故选项错误.D、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后溶液显中性,溶液显无色,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碱的化学性质(能与非金属氧化物、酸、一些盐等反应)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中等知识点:酸和碱单元测试二、填空题(共4题)1.用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填空:(1)硫酸钠:__________________;(2)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考点】DF: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513: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硫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硫酸根显﹣2价,写出其化学式即可.(2)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解答】解:(1)硫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硫酸根显﹣2价,其化学式为:Na2SO4.(2)氧化铁中氧元素显﹣2价,铁元素显+3价;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可表示为:2O3.故答案为:(1)Na2SO4;(2)2O3.【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化学式、化合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2.今年南方长时间降雨,许多地区发生了水灾,特别是在一些乡村,井水长期呈浑浊状,居民饮水受到影响,如果你生活在这些地区,如何将浑浊的井水净化,主要净化过程__________________,检验这些水的硬度要用到__________________,降低这些水的硬度,生活中最简便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考点】75:水的净化;77:硬水与软水.【专题】521:空气与水.【分析】根据自然界的水含有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以及含有细菌等物质进行分析.根据生活中常用煮沸方法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解答.【解答】解:自然界的水一般含有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加入絮凝剂使悬浮物沉降,再进行沉淀,使颗粒大的先沉淀,然后过滤,将不溶物除去,最后通入氯气进行消毒杀菌.检验这些水的硬度要用肥皂水来检验井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常用煮沸方法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答案:加明矾→沉淀→过滤→通氯气肥皂水煮沸【点评】本题考查了净水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物质的性质进行.难度:容易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单元测试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电解水:__________________;(2)二氧化碳通入水中: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考点】G5:书写化学方程式.【专题】513: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必须判断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再依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将化学方程式配平即可.【解答】解:(1)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可以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2)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可以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故答案为:(1)2H2O2H2↑+O2↑;(2)CO2+Ca(OH)2═CaCO3↓+H2O.【点评】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两个依据一是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二是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同时要注意表明反应条件、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等.难度:容易知识点:水的组成4.鉴别常见的铵态氮肥、磷肥和钾肥三种化肥,首先看外观,__________________的是磷肥,然后将另两种化肥各取少许,分别和少量的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能嗅到气味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考点】9K:化肥的简易鉴别;9L:铵态氮肥的检验.【专题】527: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根据磷肥是灰白色的,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磷肥是灰白色的,鉴别常用铵态氮肥、磷肥、钾肥三种化肥,首先看外观,呈灰白色的是磷肥;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然后将另两种化肥各取少许,分别和少量的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能嗅到气味的是铵态氮肥.故答案为:呈灰白色;铵态氮肥.【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铵态氮肥的检验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肥料三、综合题(共2题)1.二氧化碳的“捕捉”与“封存”是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途径之一.实际生产中,经常利用足量的NaOH 溶液来“捕捉”CO2,流程图如下(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1)分离室中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2)二氧化碳的用途有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答案】【考点】4F:混合物的分离方法;6R:二氧化碳的用途;95:碱的化学性质.【专题】167: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分析】(1)根据碳酸钙难溶于水进行解答;(2)根据二氧化碳的用途回答本题.【解答】解:(1)碳酸钙难溶于水,所以分离室中进行的操作是过滤;(2)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常用来灭火;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所以常在大棚内用作气体肥料.故答案为:(1)过滤;(2)灭火、在大棚内用作气体肥料.【点评】环境问题不仅引起了全球的重视而且也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问题.本题中还有一点要注意: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配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填空题中.难度:中等知识点:酸和碱单元测试2.A、B、C、D均为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相互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能转化.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反应①的现象是固体由黑变红,反应②的现象是固体由红变黑.(1)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2)若D为气体,则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考点】AE:物质的鉴别、推断;G5:书写化学方程式.【专题】112:常见物质的推断题;115:框图型推断题.【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根据反应①的现象是固体由黑变红,反应②的现象是固体由红变黑,而A与B、C都反应,可能A是C,D是CO2,故C为氧化铜,B为氧化铁,A也可能为氢气,进行分析.【解答】解:根据反应①的现象是固体由黑变红,反应②的现象是固体由红变黑,而A与B、C都反应,可能A是C,D是CO2,故C为氧化铜,B为氧化铁,A也可能为氢气,故:(1)A的化学式为 C;(2)若D为气体,则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碳在高温下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2Fe2O34Fe+3CO2↑.故答案为:(1)C;(2)3C+2Fe2O34Fe+3C O2↑.【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推断,完成此题,关键是根据题干的叙述,找准解题突破口,然后根据物质间的转化进行判断.难度:中等知识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四、实验,探究题(共2题)1.如图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几种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2024年长沙市中考化学模拟卷4(含答案)
![2024年长沙市中考化学模拟卷4(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5c7c72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72.png)
2024年长沙市中考化学模拟卷4(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 小题,每小题3 分,共36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用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1.中国古代文明与技术,促进了世界文明发展。
下列古代工艺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活字印刷B.海水晒盐C.彩陶烧制D.机杼织布2.下列气体排放到空气中容易引起酸雨的是()A.SO2B.CO2C.N2D.CO3.用浓硫酸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并进行相关实验。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量取浓硫酸B.稀释浓硫酸C.测酸碱度D.制氢气4.下列常见的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A.水B.钻石C.氯化钠D.二氧化硫5.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电解水实验中,正负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B.水体有一定的自净功能,城市生活污水可直接排放C.我国水资源丰富,不需要节约用水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6.下列说法不符合事实的是()A.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B.多数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低C.在钢铁表面镀锌能防止钢铁生锈D.“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熔点高7.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氧化物: SO2、C6H12O6B.合成材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合金C.人体必需微量元素:钙、硒D.有机物: C2H5OH、CH3COOH8.我国已实现利用风电进行电解铝生产,建成世界上首个“风一火一铝”联合运行智能局域电网。
2023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四)+答案解析(附后)
![2023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四)+答案解析(附后)](https://img.taocdn.com/s3/m/872973e2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60.png)
2023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四)1. 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雪糕融化B. 花香四溢C. 铁钉生锈D. 海水晒盐2.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获得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存放氧气B. 稀释浓硫酸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D. 称量氢氧化钠3.如图是表示气体微粒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那么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 B.C. D.4. 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 MgB. 2CuC. HD.5.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地球上的水虽多,但仍存在很大危机B. 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C. 煮沸是饮用水常用的消毒方法D. 通过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6. 加油站、油库、面粉加工厂内,都有“严禁烟火”的字样或图标。
下列图标与“燃烧和爆炸”无关的是( )A. B. C. D.7. 我国有约亿亩盐碱地具备种植水稻的基本条件,适宜种植耐盐碱水稻土地的pH为,呈碱性。
下列溶液也呈碱性的是( )A. 小苏打溶液B. 食盐水C. 柠檬酸溶液D. 白醋8. 生产、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煤炉取暖时在屋里放一盆水可防止煤气中毒B. 电器着火时用自来水扑灭C. 杜绝吃含有任何添加剂的食品D. 燃放烟花爆竹易产生等空气污染物9. 如图所示向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种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后,U型管内左边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A. 浓硫酸B. 硝酸铵C. 氯化钠D. 氢氧化钠10. 下列校园运动设施或器材中,没有用到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 钢制单杠B. 塑胶跑道C. 排球D. 尼龙跳绳11. 下列生活经验没有应用酸碱反应原理的是( )A.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B. 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留硫酸C. 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D. 用生石灰作干燥剂12. 棉花地里的棉花因为缺氮导致叶片发黄,下列物质能用作氮肥的是( )A. B. C. D.13. 新冠疫情时,部分患者出现发烧症状。
2024届湖南省长沙县市级名校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4届湖南省长沙县市级名校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d676753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2f.png)
2024学年湖南省长沙县市级名校中考化学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不符合该主题要求的是( )A.不乱扔废旧电池B.不在水源附近堆放垃圾C.农田里大量焚烧秸秆D.实时对企业的排气监测2.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实验目的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O2接触除去CO2中的少量CO证明CO2可与H2O反应生成H2CO3证明集气瓶中已充满CO2实验方案选项 A B C D A.A B.B C.C D.D3.下列是我省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安庆黄梅戏B.徽州石头雕刻C.界首彩陶烧制D.凤阳花鼓灯4.下列做法中不合理的是A.发现燃气泄漏应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B.铝制品变旧变暗后用砂纸或钢丝球打磨C.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必须验纯D.浓硫酸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小苏打溶液5.关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归纳中正确的是()A.石墨、金刚石、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性质相同B.氦原子与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是2,所以化学性质相似C.氢气、一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可以与氧化铜发生置换反应D.某些非金属氧化物与碱能反应生成盐和水6.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会使实验结果产生明显误差的是()A.使用过量的红磷B.把红磷改为蜡烛C.恢复到实验开始前的温度才进行测量D.不打开橡胶塞,用放大镜聚焦太阳光点燃红磷7.下列不是氢氧化钠俗名的是()A.苛性钠B.纯碱C.火碱D.烧碱8.氨气(NH3)是没有颜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
2022年湖南省长沙地区中考化学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
![2022年湖南省长沙地区中考化学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d13daca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43.png)
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利用实验器材(规格和数量不限),能完成相应实验的一项是实验器材(省略夹持装置) 相应实验A 烧杯、玻璃棒、蒸发皿、药匙提纯粗盐B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药匙配制5%的氢氧化钠溶液C 烧杯、玻璃棒、药匙鉴别硝酸铵和氯化钠固体D 烧杯、玻璃棒回收过氧化氢溶液中的MnO2A.A B.B C.C D.D2.下列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的是A.B.C.D.3.下列事实的结论或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公园的桂花开放时满园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由于含碳量不同C.某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该物质一定由C、H两种元素组成D.酸碱中和反应能生成水——实质是氢离子(H+)与氢氧根(OH-)结合生成了H2O4.图象中的化学。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图象①表示足量碳在密闭容器中燃烧B.图象②表示将铜片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C.图象③表示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锌粉和镁粉D.图象④表示向盛有一定量MnO2的烧杯中加入H2O2溶液5.下列关于资源和能源的叙述错误的是A.煤、石油、沼气、风能等都是可再生能源B.氢气燃烧后不污染空气,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C.在金属资源中,铝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D.维护我国海洋权益,也是保护化石燃料和金属资源的表现6.如表的实验方法中,能达到目的是()选项目的方法A 鉴别铁粉和氧化铜加水B 鉴别NaCl固体和NaOH固体加水C 除去CO2中的水蒸气通过盛有NaOH固体的干燥管D 除去NaOH溶液中的Ca(OH)2加K2CO3溶液A.A B.B C.C D.D7.南开大学叶萌春教授及其团队首次实现烯丙醇(C3H6O)高效、绿色合成。
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化学模拟考试题考试题带解析.doc
![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化学模拟考试题考试题带解析.doc](https://img.taocdn.com/s3/m/7e0d0a9a2f60ddccdb38a013.png)
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化学模拟考试题考试题带解析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14题)1.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性质,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A.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B.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 活性炭用于除去冰箱异味D. 钢丝用于作导线【答案】【答案】A【解析】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是利用了氧气能供给呼吸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符合题意;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C、活性炭用于除去冰箱异味,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D、钢丝用于作导线,是利用了金属的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
难度:容易知识点:各地中考2.2018年开学之初,长沙市中小学开展了“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活动。
下列行动不利于“保卫蓝天”的是:()A. 加强大气质量监测B. 积极植树、造林、种草C. 使用清洁能源D. 露天焚烧垃圾【答案】【答案】D点睛:造成对空气污染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有害气体两大类。
难度:容易知识点:各地中考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 AB. BC. CD. D【答案】【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各地中考4.“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措施或行为不利于留住“绿水青山”的是:()A. 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B. 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C. 生活污水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D. 固体垃圾直接倒入江河评卷人得分【答案】【答案】D【解析】A、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可以防止水污染,不符合题意;B、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可以防止水污染,不符合题意;C、生活污水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可以防止水污染,不符合题意;D、固体垃圾直接倒入江河,污染水源,不利于保护环境,符合题意。
长沙市2024届中考化学模拟预测题含解析
![长沙市2024届中考化学模拟预测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c85b056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fb.png)
长沙市2024学年中考化学模拟预测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2019两会声音:生态环境质量好坏与百姓感受直接相关,要持续加大生态保护建设力度。
“改善环境质量,建设美丽泉城”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下列选项中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是()A.我市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B.生活中提倡垃圾分类回收C.家离学校较近的同学徒步上学D.购物多用塑料袋盛放物品2.X、Y、Z三种金属及化合物间发生如下化学反应:Y+ZCl2═Z+YCl2 X+ZCl2═Z+XCl2 Y+2HCl═YCl2+H2↑X与稀盐酸不反应.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Z>Y>X B.X>Y>Z C.Y>X>Z D.Y>Z>X3.图中“→”表示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成乙,“—”表示相连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一氧化碳、碳、氧气、二氧化碳中的某一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一定是一氧化碳B.乙一定不是二氧化碳C.丙可能是碳或氧气D.丁可能是碳或二氧化碳4.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相应变化过程的是A.图①表示实验室用KClO3与MnO2共热制O2B.图②表示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C.图③表示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D.图④表示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不断加入氧化铜固体5.图所示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某同学按图5所示进行实验,得到相应温度下的①、②、③溶液。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甲B .①、②、③三种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②C .向③中再加25 g 甲,搅拌后恢复到t 2°C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5.5%D .将t 2°C 甲、乙的饱和溶液均降温至t 1°C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6.自2018年2月3日开始,每当夜幕落下,大明湖畔就被绚丽多彩的灯光扮靓,全市人民共有、共享、共乐泉水这一大自然的馈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一、选择题1.下列成语中,涉及有化学变化的是()A.滴水成冰B.火烧连营C.大海捞针D.刻舟求剑2.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的是()A.木材B.塑料C.蚕丝D.羊毛3.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葡萄糖B.液氧C.干冰D.苛性钠4.某小孩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该小孩可能缺少的元素是()A.Fe B.I C.Ca D.Zn5.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用点燃的小木条检查液化石油气是否泄漏B.为了节约运费,把酒精和鞭炮等物品装在同一辆车上运送C.在生产易燃品的厂房,所有的电器设备和照明设备均采用隔离、封闭装置D.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烧杯壁缓慢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里,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6.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移走蒸发皿C.闻气味气体D.取用锌粒7.下列有关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打开盛有浓硫酸的试剂瓶塞,瓶口出现白雾B.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C.实验室用稀硫酸和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D.把铜片放入稀硫酸中,产生大量气泡8.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已知铈原子的原子核内有58个质子和82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24 B.58 C.82 D.1409.“法老之蛇”是网络上非常流行的化学兴趣实验,其实验原理如下:4Hg(SCN)2═4HgS+2CS2+3(CN)2↑+N2↑,该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10.已知部分农作物适宜生长的pH如表所示:经检测,邵阳地区的土壤呈弱酸性,在邵阳地区不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是()A.油菜B.水稻C.茶树D.甘草11.物质X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①X+碱→盐+H2O,②X+金属氧化物→盐+H2O;则X可能是()A.CaO B.H2SO4C.NaOH D.CO212.根据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判断,下列错误的是()A.Cu+2HCl═CuCl2+H2B.Na2CO3+CaCl2═CaCO3↓+2NaClC.2Fe2O3+C4Fe+3CO2↑D.CO2+Ca(OH)2═CaCO3↓+H2O13.下面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NaCl、HCl、Na2CO3、NaOH B.H2SO4、BaCl2、KNO3、NaOHC.CuSO4、Na2CO3、NaOH、KCl D.NaCl、KCl、HCl、NaNO314.X、Y、Z三种金属中,只有X在自然界通常以单质形式存在,Y放入Z的硫酸盐溶液中,有Z析出,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Y>Z>X B.X>Y>Z C.Z>Y>X D.Y>X>Z15.将16gA和足量B混合加热,A与B发生化学反应,16gA完全反应后生成12gC 和8g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A.1:1 B.2:1 C.3:1 D.4:1二、填空与简答题(16题每空1分,其他每空2分,共33分)16.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镁离子;(2)3个二氧化碳分子;(3)纯碱.17.钌是一种稀有金属元素,它在地壳中的含量最小.钌在有氧化剂(如KClO3)存在时,与氢氧化钾固体一起熔融,可以转变为钌酸钾(K2RuO4).则钌的元素符号是;在K2RuO4中钌元素的化合价是.(2)在没有催化剂存在时,小心加热KClO3固体,它会发生分解反应生成KClO4(高氯酸钾)和KCl(氯化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8.(4分)按照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高锰酸钾制氧气;(2)向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19.(6分)如图所示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和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请按要求填空.(1)若图A表示某原子结构示意图,则n= .(2)图B中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若图A表示某粒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该粒子与图B中氯元素的离子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20.根据图中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1)在某一温度时,A、B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此温度为℃;℃时,将30gA物质充分溶解在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g;(2)在t3(3)要使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21. 2016年3月22日,联合国确定“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为“水与就业”,我国纪念“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水是生命之源,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1)要检验我们当地的饮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你认为可以用来鉴别;(2)净水器中,常用作吸附剂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22.世界上的几千万种物质都是由100多种元素组成的,同一种元素能够形成不等,这几种碳单质化学同种单质,如碳元素能形成的单质有金刚石、石墨和C60性质相似,物理性质不同,其原因是;相同的元素能组成不同的物质,如氢元素和氧元素能组成水和(填化学式).三、实验与探究题23.如图所示是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对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进行的创新实验.已知:20℃时,氢氧化钠在乙醇中的溶解度为17.3g,而碳酸钠在乙醇中几乎不溶解.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为.(2)按图组装好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3)反应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作用是(填序号)A.添加稀盐酸 B.添加石灰水 C.添加稀盐酸和石灰石(4)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4.“鱼浮灵”的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xNa2CO3•yH2O2),俗称固体双氧水.某兴趣小组对其进行以下探究:【实验探究一】过碳酸钠的性质探究(1)取少量“鱼浮灵”于试管中,加适量的水,有持续细小气泡缓慢放出;向试管中加入少量MnO2粉末,产生大量气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木条复燃,说明有(填化学式)生成.(2)取实验(1)中上层清液,测得溶液pH>7;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出现浑浊现象,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写出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结论:过碳酸钠具有Na2CO3和双氧水的双重化学性质.【实验探究二】“鱼浮灵”样品的组成测定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鱼浮灵”样品中活性氧含量测定和过碳酸钠组成的测定(杂质对测定无影响).查阅资料:①活性氧含量是指样品中能转化为氧气的氧元素的质量分数.“鱼浮灵”中活性氧含量≥13.0%是一等品,13.0>活性氧含量≥10.5%是合格品.②过碳酸钠能与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和氧气.(3)实验前先缓慢通入N2一段时间,加热铜网至红热后,再缓慢滴入过量稀硫酸,直至A中样品完全反应;继续缓慢通N2.实验前先缓慢通入N2一段时间的目的是.(4)装置B的作用(填字母代号).a.除去气体中水蒸气 b.便于观察和控制气流速度.四、计算题(共6分)25.实验室取68g过氧化氢溶液和2g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充分反应后,称量剩余溶液和滤渣为68.4g.求:(1)充分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g;(2)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成语中,涉及有化学变化的是()A.滴水成冰B.火烧连营C.大海捞针D.刻舟求剑【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滴水成冰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火烧连营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大海捞针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刻舟求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的是()A.木材B.塑料C.蚕丝D.羊毛【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化学与生活.【分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木材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故选项错误.B、塑料属于三大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C、蚕丝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故选项错误.D、羊毛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分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3.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葡萄糖B.液氧C.干冰D.苛性钠【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根据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进行解答.【解答】解:A、葡萄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B、液氧是由氧元素一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C、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D、苛性钠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氢氧化钠是由钠、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氧化物的判定,题目较易.4.某小孩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该小孩可能缺少的元素是()A.Fe B.I C.Ca D.Zn【考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专题】化学知识生活化;化学与生活.【分析】根据各种元素的生理作用、缺乏症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故选项错误.B、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故选项错误.C、钙主要存在于骨胳和牙齿中,使骨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缺乏幼儿和青少年会患佝偻病,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故选项错误.D、锌影响人体发育,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是中考考查的热点之一,掌握人体化学元素的分类、生理功能、缺乏症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5.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用点燃的小木条检查液化石油气是否泄漏B.为了节约运费,把酒精和鞭炮等物品装在同一辆车上运送C.在生产易燃品的厂房,所有的电器设备和照明设备均采用隔离、封闭装置D.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烧杯壁缓慢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里,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考点】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防范爆炸的措施.【专题】化学与能源;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发生爆炸的条件(在有限的空间内,可燃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解答此题;C.根据发生爆炸的条件(在有限的空间内,可燃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解答此题;D.根据浓硫酸溶于水放热进行解答.【解答】解:A.液化石油气具有可燃性,泄露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不能用燃着的火柴检查石油液化气是否泄漏,故选项说法错误.B.酒精和鞭炮属于易燃易爆物品,一辆货车上运送不安全;故错误;C.生产易燃物的车间里,所有的照明设备均采用隔离和封闭装置,可以防止发生爆炸,故正确;D.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所以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地加入到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发生爆炸的条件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在生活中知识的应用.6.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移走蒸发皿C.闻气味气体D.取用锌粒【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固体药品的取用;蒸发与蒸馏操作.【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B、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闻气体气味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块状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点燃酒精灯应用火柴,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正在加热的蒸发皿温度较高,为防止烫伤手,不能用手直接拿热的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取,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闻气体的气味时,防止气体有毒,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直接用鼻子闻,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取用颗粒或块状固体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固体放在试管口,再让试管慢慢地竖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7.下列有关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打开盛有浓硫酸的试剂瓶塞,瓶口出现白雾B.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C.实验室用稀硫酸和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D.把铜片放入稀硫酸中,产生大量气泡【考点】酸的化学性质;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A、根据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进行分析,B、根据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的处理方法解答;C、根据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会生成阻碍物质继续反应硫酸钙,分析解答;D、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铜在氢的后面,与稀硫酸不反应解答.【解答】解:A、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打开瓶盖,瓶口不会出现白雾,故错误;B、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故正确;C、稀硫酸和石灰石反应,生成硫酸钙,微溶于水的硫酸钙覆盖在石灰石的表面,阻碍反应进一步进行,故错误;D、在属活动性顺序中,铜在氢的后面,与稀硫酸不反应,故错误.答案:B【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查看选项需要应用的原理,然后根据化学原理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对于浓硫酸的性质等都需要加强记忆.8.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已知铈原子的原子核内有58个质子和82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24 B.58 C.82 D.140【考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进行解答.【解答】解: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已知一种铈原子,原子核内有58个质子,因此该铈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8.故选:B.【点评】对于原子来说: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相对原子质量=核内质子数+核内中子数,要熟记这两个等式.9.“法老之蛇”是网络上非常流行的化学兴趣实验,其实验原理如下:4Hg(SCN)2═4HgS+2CS2+3(CN)2↑+N2↑,该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考点】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由题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Hg(SCN)2═4HgS+2CS2+3(CN)2↑+N2↑,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一种,生成物是四种,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Hg(SCN)2═4HgS+2CS2+3(CN)2↑+N2↑,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一种,生成物是四种,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解反应的特征(“一变多”)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0.已知部分农作物适宜生长的pH如表所示:经检测,邵阳地区的土壤呈弱酸性,在邵阳地区不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是()A.油菜B.水稻C.茶树D.甘草【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解答】解:油菜、水稻、茶树等适宜在pH小于7,即显酸性的土壤中生长;甘草适宜在pH大于7,即显碱性的土壤中生长.邵阳地区土壤呈弱酸性,最不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是甘草.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具体物质的水溶液的酸碱性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1.物质X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①X+碱→盐+H2O,②X+金属氧化物→盐+H2O;则X可能是()A.CaO B.H2SO4C.NaOH D.CO2【考点】酸的化学性质.【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由题意,物质x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①X+碱→盐+水、②X+金属氧化物→盐+水,解答本题可采用代入验证法,结合酸的化学性质(能与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碳酸盐等反应)、碱的化学性质(能与非金属氧化物、酸、一些盐等反应),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氧化钙不能与碱反应,不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故选项错误.B、硫酸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硫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则X可能是硫酸,故选项正确.C、NaOH不能与碱反应,故选项错误.D、二氧化碳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二氧化碳不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的化学性质(能与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碳酸盐等反应)、碱的化学性质(能与非金属氧化物、酸、一些盐等反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2.根据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判断,下列错误的是()A.Cu+2HCl═CuCl2+H2B.Na2CO3+CaCl2═CaCO3↓+2NaClC.2Fe2O3+C4Fe+3CO2↑D.CO2+Ca(OH)2═CaCO3↓+H2O【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解答】解:A、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不能与稀盐酸反应,故选项错误.B、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13.下面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NaCl、HCl、Na2CO3、NaOH B.H2SO4、BaCl2、KNO3、NaOHC.CuSO4、Na2CO3、NaOH、KCl D.NaCl、KCl、HCl、NaNO3【考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专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可知,若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水、气体、沉淀,则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Na2CO3、NaOH与在HCl溶液中能相互交换成分分别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钠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B、H2SO4、BaCl2在溶液中能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C、CuSO4、NaOH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D、四种物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沉淀、气体、水,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共存问题,判断物质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14.X、Y、Z三种金属中,只有X在自然界通常以单质形式存在,Y放入Z的硫酸盐溶液中,有Z析出,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Y>Z>X B.X>Y>Z C.Z>Y>X D.Y>X>Z【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根据能否发生反应,可确定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解答】解:X、Y、Z三种金属,在自然界只有X以单质形式存在,Y、Z以化合物形式存在,说明X是稳定的金属,即金属活动性Y、Z>X;把Y放入Z的硫酸盐溶液中,Y表面有Z析出,说明Y的金属活动性比Z强,即Y>Z,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Y>Z>X.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金属活动性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应用“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5.将16gA和足量B混合加热,A与B发生化学反应,16gA完全反应后生成12gC 和8g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A.1:1 B.2:1 C.3:1 D.4:1【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由题意可知,反应物是A和B,生成物是C和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求出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进而求出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解答】解:16gA完全反应后生成12gC和8g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12g+8g﹣16g=4g,故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16g:4g=4:1.【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运用化学中的基本思想:质量守恒思想.二、填空与简答题(16题每空1分,其他每空2分,共33分)16.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镁离子Mg2+;(2)3个二氧化碳分子3CO2;(3)纯碱Na2CO3.【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1)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镁离子可表示为:Mg2+;(2)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3个二氧化碳分子可表示为:3CO2;(3)纯碱是碳酸钠是俗称,其化学式为:Na2CO3;故答案为:(1)Mg2+;(2)3CO2;(3)Na2CO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17.(1)钌是一种稀有金属元素,它在地壳中的含量最小.钌在有氧化剂(如KClO3)存在时,与氢氧化钾固体一起熔融,可以转变为钌酸钾(K2RuO4).则钌的元素符号是Ru ;在K2RuO4中钌元素的化合价是+6 .(2)在没有催化剂存在时,小心加热KClO3固体,它会发生分解反应生成KClO4(高氯酸钾)和KCl(氯化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KClO33KClO4+KCl .【考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书写化学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元素符号的书写、化合价原则、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进行解答.【解答】解:(1)钌的元素符号是Ru;在K2RuO4中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价原则,钌元素的化合价为+6;(2)加热KClO3固体,它会发生分解反应生成KClO4(高氯酸钾)和KCl(氯化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KClO33KClO4+KCl;故答案为:(1)Ru;+6;(2)4KClO33KClO4+KCl;【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符号的书写、化合价原则、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题目较易.18.按照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高锰酸钾制氧气2KMnO4K2MnO4+MnO2+O2↑;(2)向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HCl+NaOH═NaCl+H2O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写、配、注、等)进行书写即可.【解答】解:(1)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K2MnO4+MnO2+O2↑;故填:2KMnO4K2MnO4+MnO2+O2↑;(2)向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故填:HCl+NaOH═NaCl+H2O.【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