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分类复习:专题16 抒情性文体阅读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试题:专题16 抒情性文体阅读(含解析)

中考语文试题:专题16 抒情性文体阅读(含解析)

专题15 抒情性文体阅读一、【2018年中考甘肃武威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细读的妙处肖复兴①读书从来有粗细快慢之分。

②读书细的功夫,是阅读的基本功之一。

读书要细,这个“细”,说着容易,做起来很难。

什么叫细?头发丝这样叫细?还是跟风一样看不见叫细?多读几遍就叫细吗?这么说,还是说不清读书要细的基本东西。

不如举例说明。

③已故的老作家汪曾祺先生的短篇小说《鉴赏家》,或许能够从阅读的细这方面给予我们一些启发。

④小说讲述乡间一个名叫叶三的卖水果的水果贩子,跟城里一个叫季陶民的大画家交往的故事。

这个大画家家里一年四季的时令水果,都是叶三给送,所以他和画家彼此非常熟悉。

有一次叶三给画家送水果,看见画家正画着一幅画,画的是紫藤,开满一纸紫色的花。

画家对叶三说:“我刚画完紫藤,你过来看看怎么样。

”叶三看了这幅画,说:“画得好。

”画家问:“怎么个好法呢?”⑤这就要说明什么叫细了。

我们特别爱说的词是:紫藤开得真是漂亮,开得真是好看,开得真是栩栩如生,开得真是五彩缤纷,开得真是如此灿烂,但是,这不叫好,更不叫细,这叫形容词,或者叫做陈词滥调。

我们在最初阅读的时候,恰恰容易注意这些漂亮词语的堆砌,认为用的词儿越多,形容得才能够越生动。

恰恰错了。

我们还不如这叶三呢。

叶三说:“您画的这幅紫藤里有风。

”画家一愣,说:“你怎么看得出来我这紫藤里有风呢?”叶三跟画家说:“您画的紫藤花是乱的。

”⑥这就叫细。

紫藤一树花是乱的,风在穿花而过。

读书的时候,要格外注意这样的细微之处,这是作者日常生活的积累。

作者在平常的日子里注意观察、捕捉到这样的细微之处,才有可能写得这样细。

细,不是只靠灵感或者才华就可以写作出来的,而是日常生活在写作中自然的转换。

而对于我们读者来说,在文本阅读中读得仔细,会帮助我们在生活中观察得仔细;同样,在生活中观察得仔细,也会帮助我们在阅读中读得仔细。

⑦又有一次,画家画了一幅画,是传统的题材,耗子上灯台。

画完了以后,赶上叶三又送水果来,画家说:“你看看我这幅耗子上灯台怎么样。

推荐精品中考语文复习测试题(第02期)专题16 抒情性文体阅读(含解析)

推荐精品中考语文复习测试题(第02期)专题16 抒情性文体阅读(含解析)

2018届中考语文复习测试题(第02期)专题16 抒情性文体阅读一、【2018届北京师大附中九年级上期中】阅读《最精彩的表演》一文,完成下列各题。

最精彩的表演陈炳熙①梅兰芳正伏在垂着淡青窗帘的南窗底下画兰竹。

他这时已经完全把自己当作一位画家来要求了,他画画不是为了收益,而是为了追求,说转移也未尝不可。

一个艺术家,当被迫必须放弃他的艺术活动时,就必须以另一种艺术活动来填补他的空虚。

②当然,并没有谁不让他表演,恰恰相反,有人巴不得他表演,是他自己谢绝了舞台,千里迢迢移家到香港来过这种淡泊的生活。

而且他早已蓄起了胡须,有什么比这更能表示他断绝粉墨生涯的决心呢!③他画画的另一个原因是,在他心中活着一些孤傲高洁的画家形象,他需要以这些人做风范,坚定自甘淡泊、不慕荣利、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的做人准则。

白石老人是先生的老师与朋友,此刻又想到了他,笔下陡增豪气。

这是一种神来之势,把几茎劲竹画得气韵不凡,仪态万方,似乎一阵风要把它刮倒,它却摇了几摇,挺立如初。

然而夫人推开镂花门走进来打断了他,她极轻慢地走到他的身边,把不速之客请求见他的事说了出来。

④在香港中国饭店二楼一间精雅的餐室里,穿着浅色西装、保持着学者风度的日本电影人川喜多长政与中国同行张善琨,在整肃的餐桌前虚左恭候嘉宾。

约定的时间到了,侍者通报梅兰芳已在饭店门前下车。

川喜多慌忙站起来,丢给张善琨一个关照的眼色,便走出餐室门外,目不转睛地盯着楼梯口。

⑤川喜多是目睹过梅先生风采的,他甚至感到先生便装时的气度比在舞台上更有魅力。

他看过先生演出的京剧作品,依川喜多行家的眼光看,作为先生的代表名剧《太真外传》,无论从清新优美的唱腔,妙曼典雅的舞蹈,光艳绝俗的扮相,响遏行云的歌喉诸方面衡量,都已把京剧表演艺术推向绚烂的极致。

至于他在台下,诸如“器宇轩昂”“风度翩翩”等所有常用的形容仪表之美的词句,在表现他的风貌时都显得冗弱无力,以至让人不得不求助于善于状人风仪的《世说新语》。

【K12教育学习资料】2016年中考语文考点总动员系列 专题16 抒情性文体阅读

【K12教育学习资料】2016年中考语文考点总动员系列 专题16 抒情性文体阅读

专题16 抒情性文体阅读聚焦考点☆温习理解考点分析抒情文体主要是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

抒情文体抒发的是怎样的感情,如何抒发,都与文章揭示的思想意义是否深广有极大的关系。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因此,作为更能充分体现出文学作品的形象性、情感性和思想性的抒情文体,就成了近年来中考语文阅读试题中的命题热点。

主要考察:(1)理解主旨。

理解文章的意思,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2)文意概括。

概括文章或段落内容,说出所描述的景物的特点。

(3)情感把握。

能够准确体会作者在文中所寄托的情感。

(4)写法探究。

品味作品的妙处,说出文章在内容选择、结构安排、情景结合、角度转换等方面的特色。

(5)品读语言。

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作用,说出其中渗透的感情,把握作品的语言风格。

(6)个性解读。

结合自己的体验,对文章的整体或局部内容谈自己的感受、感悟。

(7)迁移模仿。

连接生活,谈相关的经历、感受或是进行片段的写作训练。

考点1:把握作者感情的波澜抒情文体常常抒写作者的心灵历程,以饱满的、诗情画意的感情波涛来激起读者心潮的浪花,因此,阅读抒情文体,首先要把握作者的感情波澜。

作者一般通过以下三方面来展示感情波澜。

第一,借助画面吐露真情,即寓感情于物象之中,以情为经,以词为纬,织出充满激情的风景画、风俗画、人物画。

阅读时要善于把握作者这种构图的主体形象。

第二,凝结作者诗情的警句或为表达中心思想而反复出现的中心句。

读者抓住了这些语句就能抓住作者抒情的脉络。

第三,通过曲中见直、欲扬先抑、虚实相生和浓淡相衬等手法表现。

考点2:挖掘生活哲理阅读抒情文体,要挖掘作品蕴含的深刻的生活哲理,要以把握作品的意境为基点,以发掘作品的哲理为目的。

阅读时应从以下几方面探寻作品所蕴含的哲理。

(1)警句剖析。

(2)从篇末结语中探寻升华主题的语句。

(3)从神话、传说、典故的类比、象征作用中探索深化的哲理。

【2020】中考语文黄金知识点系列专题16抒情性文体阅读

【2020】中考语文黄金知识点系列专题16抒情性文体阅读

21.文章第十一自然段,从哪些方面写沙枣顽强的生命力?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中两个方面。

(4分)22.请从修辞方法的角度对“那沙海前的林带,就像巨人手挽手站成的队列,那古铜色的粗干多么像男人健康的臂膀”这句话的表达效果进行评析。

(4分)23.如何理解结尾句“沙枣花香,香飘四零,40多年了还一直飘在我的心里”的含义?(4分)24.沙枣花香长留在作行心里,生活中也会有一种植物触动过你的心,清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

(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4分)【答案】18.(1)shì (2)xiào (3)yè (4)hào (共2分,每小题0.5 分)19.(1)这里指花香若有若无,时断时续。

(2)这里指沙枣的姿态和香气让人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共4分,每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20.围绕“忽视(不在意)——关注(注意)——喜欢—-赞美”回答即可。

(共4分,每点1分)21.围绕“抗旱力强;自我保护力强;抗盐碱力强”回答出两点即可。

(共4分,每点2分)22.围绕“比喻修辞及其表达效果”回答即可.(共4分,修辞1分,评析2分,表达1分)示例:本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沙枣大粗壮,林带密不透风、坚不可摧的特点,突出了沙枣林防风固沙的作用。

23.围绕“沙枣的精神;我对沙枣情感(沙枣对我的影响)”两方面作答。

((共4分,每方面2分)沙枣的精神围绕“质朴;坚轫;顽强;奉献等”回答出两点即可。

(2分,每点1分)我对沙枣的情感(沙枣对我的影响)围绕“欣赏;赞美;敬佩(激励)”回答出一点即可。

(2分)24.写出一种植物,并进行了描述,(共4分,生动描述3分,修辞1分)【解析】18.【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19.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文章词语的含义。

在文中找到句子的位置,先解释加点词的意思,再根据语境分析词语所表现的有关“花香”的状态和“沙枣的姿态和香气”使人精神愉悦的特点。

中考语文复习测试题(第02期)专题16 抒情性文体阅读(含解析)

中考语文复习测试题(第02期)专题16 抒情性文体阅读(含解析)

2018届中考语文复习测试题(第02期)专题16 抒情性文体阅读一、【2018届北京师大附中九年级上期中】阅读《最精彩的表演》一文,完成下列各题。

最精彩的表演陈炳熙①梅兰芳正伏在垂着淡青窗帘的南窗底下画兰竹。

他这时已经完全把自己当作一位画家来要求了,他画画不是为了收益,而是为了追求,说转移也未尝不可。

一个艺术家,当被迫必须放弃他的艺术活动时,就必须以另一种艺术活动来填补他的空虚。

②当然,并没有谁不让他表演,恰恰相反,有人巴不得他表演,是他自己谢绝了舞台,千里迢迢移家到香港来过这种淡泊的生活。

而且他早已蓄起了胡须,有什么比这更能表示他断绝粉墨生涯的决心呢!③他画画的另一个原因是,在他心中活着一些孤傲高洁的画家形象,他需要以这些人做风范,坚定自甘淡泊、不慕荣利、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的做人准则。

白石老人是先生的老师与朋友,此刻又想到了他,笔下陡增豪气。

这是一种神来之势,把几茎劲竹画得气韵不凡,仪态万方,似乎一阵风要把它刮倒,它却摇了几摇,挺立如初。

然而夫人推开镂花门走进来打断了他,她极轻慢地走到他的身边,把不速之客请求见他的事说了出来。

④在香港中国饭店二楼一间精雅的餐室里,穿着浅色西装、保持着学者风度的日本电影人川喜多长政与中国同行张善琨,在整肃的餐桌前虚左恭候嘉宾。

约定的时间到了,侍者通报梅兰芳已在饭店门前下车。

川喜多慌忙站起来,丢给张善琨一个关照的眼色,便走出餐室门外,目不转睛地盯着楼梯口。

⑤川喜多是目睹过梅先生风采的,他甚至感到先生便装时的气度比在舞台上更有魅力。

他看过先生演出的京剧作品,依川喜多行家的眼光看,作为先生的代表名剧《太真外传》,无论从清新优美的唱腔,妙曼典雅的舞蹈,光艳绝俗的扮相,响遏行云的歌喉诸方面衡量,都已把京剧表演艺术推向绚烂的极致。

至于他在台下,诸如“器宇轩昂”“风度翩翩”等所有常用的形容仪表之美的词句,在表现他的风貌时都显得冗弱无力,以至让人不得不求助于善于状人风仪的《世说新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省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分类复习:专题16 抒情性文体阅读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10题;共198分)1. (11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口袋里的父爱李静①母亲去世了,留下什么都不会做的父亲。

她想把父亲接到自己家,可父亲不想麻烦她,拒绝了,她就和哥哥轮流照顾父亲的生活。

②一天,她去看父亲,陪父亲吃完了饭才离开。

可刚发动汽车,手机就响了,是父亲打来的,问她什么时候来看自己。

她说不是刚刚来过吗。

父亲恍然大悟,忙说:“看我这记性,真是老糊涂了。

”她哭笑不得,但心里又掠过一丝凄凉,她发觉父亲真的老了。

③父亲的记性越来越差,还经常会迷路。

有一次,她接到哥哥的电话,说父亲不见了。

她急匆匆开车去寻找,刚开出没多远,竟然在路口看到了父亲。

父亲说想去看她,可找不到她的家。

她心里酸酸的,马上把父亲带回了家。

④送父亲回家时,父亲塞给她几百元钱。

父亲以前经常背着母亲给她钱,那会儿她刚生完孩子,经济情况不是很好,父亲总是背着母亲把攒的钱用来贴补她。

现在条件好了,她不再要父亲的钱了,可父亲还是会给她。

她就把父亲给的钱存起来,再找个借口还给父亲。

⑤那天,她要去看父亲,还没出发就接到电话,没想到这一次见到父亲竟是在派出所里。

父亲去买她最爱吃的点心,又迷路了,是出租车司机报的警。

她和哥哥商量,带父亲去做了体检,没想到父亲竟然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

⑥哥哥出差了,她怕自己照顾不过来,父亲会再次“离家出走”,索性把父亲接到自己家,请了护工照看着。

起初,父亲的病情时好时坏,好的时候她去上班,父亲会告诉她小心开车,坏的时候父亲根本不知道她是谁。

后来不好的时候越来越多,父亲的行为也变得越来越古怪,如果每月帮他领了工资没有及时交给他,他就会大喊大叫的。

⑦那天,她的车限号,她打车去上班,该付钱时发现钱包忘带了。

她下意识地翻口袋,其实她口袋里是从来不放钱的。

她只是想碰碰运气,没想到竟从里面摸到了100元钱。

付了车费,她想可能是自己什么时候放进口袋里忘了。

⑧同样的事情接连发生两次,她开始琢磨自己是什么时候把钱放进口袋的。

想了几种可能,又都被她否定了。

她突然想是不是儿子干的,拿了自己或丈夫的钱,匆忙中错放进了自己的口袋里。

想到这,她倒吸了一口凉气。

回到家,她板起脸质问儿子,儿子却矢口否认,她打算等丈夫回来让他和儿子认真谈一次。

⑨晚上,儿子去洗手间,还没到门口就返了回来,拉着她往外走。

站在卧室门口,她看到进门处的衣帽架前有父亲的身影。

她悄悄凑过去,还没张口,就看到父亲将100元钱放进她外套的口袋里,还自言自语着:“放好,别让你妈知道……”父亲佝偻的身影逐渐在她眼前变得模糊,那一刻她才知道,纵使父亲不再记得她是谁,但父亲对她的爱从未停止。

(选自《读者》,有删改)(1)请从父亲的角度,梳理文章的故事脉络。

①想去看女儿,却找不到路——②________——③________(2)结合语境,品味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①送父亲回家时,父亲塞给他几百元钱。

(加点词的表达效果是什么?)②为了避免父亲再次“离家出走”,她索性把父亲接到自己家。

(加点词“离家出走”在句中的意思是什么?)(3)文中有两处地方相互照应。

请找出来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4)请赏析文章第⑨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父亲将100元钱放进她外套的口袋里,还自言自语着:“放好,别让你妈知道……”(5)结合短文内容,说说你对文章以“口袋里的父爱”为标题的理解。

2. (20分) (2017九上·深圳期中)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小题。

世上唯一在等你的人①母亲真的老了,变得孩子般缠人,每次打电话来,总是满怀热忱地问:你什么时候回家?且不说相隔一千多里路,要转三次车,光是工作、孩子已经让我分身无术,哪里还抽得出时间回家。

②隔几天,母亲又问同样的问题,只是那语调怯怯地,没有了底气。

像个不甘心的孩子,明知问了也是白问,可就是忍不住。

我心一软,沉吟了一下。

母亲见我没有烦,立刻开心起来。

她欣喜地向我描述:后院的石榴都开花了,西瓜快熟了,你回来吧。

我为难地说:那么忙,怎么能请得上假呢!她急急地说:你就说妈妈得了癌,只有半年的活头了!我立刻责怪她胡说,她呵呵地笑了。

我终于不忍心,告诉她下个月一定回去,母亲竟高兴得哽咽起来。

③可不知怎么了,永远都有忙不完的事,每件事都比回家重要,最后,到底没能回去。

电话那头的母亲,仿佛没有力气再说一个字,我满怀内疚:妈,生气了吧?母亲这一回听真了,她连忙说:孩子,我没有生你的气,我知道你忙。

可没几天,母亲的电话催得越发紧了。

她说,葡萄熟了,梨熟了,快回来吃吧。

我说有什么稀罕,这里满街都是。

母亲不高兴了,我耐下性子来哄她,母亲得意地笑起来。

④星期六那天,气温特别高,我不敢出门,开了空调在家里待着。

孩子嚷嚷雪糕没了,我只好下楼去买。

在暑气蒸熏的街头,我忽然就看见了母亲的身影。

她胳膊上挎着个篮子,背上背着沉甸甸的袋子,她弯着腰,左躲右闪着,怕别人碰了她的东西。

在拥挤的人流里,母亲每走一步都很吃力。

我大声地叫她,她急急抬起满是热汗的脸,四处寻找,看见我走过来,竟惊喜地说不出话来。

一回到家,母亲就喜滋滋地往外捧那些东西。

她的手青筋暴露,十指上都裹着胶布,手背上有结了痂的血口子。

母亲笑着对我说:吃呀,你快吃呀,这全是我挑出来的。

我这没有出过远门的母亲,只为着我的一句话,便千里迢迢地赶了来。

她坐的是最便宜、没有空调的客车,车上又热又挤,但那些水灵灵的葡萄和梨子都完好无损。

我想象不出她一路上是如何过来的,我只知道,在这世上,凡有母亲的地方就有奇迹。

⑤母亲只住了三天,她说我太辛苦,起早贪黑地上班,还要照顾孩子,她干着急却帮不上忙。

厨房设施,她一样也不敢碰,生怕弄坏了。

她自己悄悄去订了票,又悄悄地一个人走。

⑥才回去一星期,母亲又说想我了,不住地催我回家。

我苦笑:妈,你再耐心一些吧!第二天,我接到姨妈的电话:你妈妈病了,你快回来吧。

我急得眼前发黑,泪眼婆娑地奔到车站,赶上了末班车。

一路上,我心里默默祈祷。

我希望这是母亲骗我的,我希望她好好的。

我愿意听她的唠叨,愿意吃光她给我做的所有饭菜,愿意经常抽空来看她。

⑦此时,我才知道,人活到八十岁也是需要母亲的。

车子终于到了村口,母亲小跑着过来,满脸的笑。

我抱住她,又想哭又想笑,责怪道:你说什么不好,说自己有病,亏你想得出!受了责备的母亲,仍然无限地欢喜,她只是想看到我。

母亲乐呵呵地忙进忙出,摆了一桌子好吃的东西,等着我的夸奖。

⑧我给母亲做饭,跟她聊天,母亲长时间地凝视着我,眼露无比的疼爱。

⑨无论我说什么,她都虔诚地半张着嘴,侧着耳朵凝神地听,就连午睡,她也坐在床边,笑眯眯地看着我。

我说:既然这么疼我,为什么不跟着我住呢?她说住不惯城里。

没待几天,我就急着要回去,母亲苦苦央求我再住一天,说,今早已托人到城里去买菜了,一会儿准能回来,她一定要好好给我做顿饭。

县城离这儿九十多里路,母亲要把所有她认为好吃的东西都弄回来,让我吃下去,她才能心安。

⑩从姨妈家回来的时候,母亲精心准备的菜肴,终于端上了桌;吃完了饭,送我去坐夜班车。

天很黑,母亲挽着我的胳膊。

她说,你走不惯乡下的路。

她陪我上了车,不住地嘱咐东嘱咐西,车子都开了,才急着下去,衣角却被车门夹住,险些摔倒。

我哽咽着,趴在车窗上大叫:妈,妈,你小心点儿!她没听清楚,边追着车跑边喊:孩子,我没有生你的气,我知道你忙!这一回,母亲仿佛满足了,她竟没有再催过我回家。

⑪到年底,我又接到姨妈的电话。

她说:你妈妈病了,快回来吧。

我哪里相信,我们前天才通的话,母亲说自己很好,叫我不要挂念。

姨妈只是不住地催我,半信半疑的我还是回去了,并且买了一大袋母亲爱吃的油糕。

车到村头的时候,我伸长脖子张望着,母亲没来接我,我心里有了种不祥的预感。

⑫姨妈告诉我,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母亲就已经不在了,她走得很安详。

半年前,母亲就被诊断出了癌症,只是她没有告诉任何人,仍和平常一样乐呵呵地忙到闭上眼睛。

姨妈还告诉我,母亲老早就患了眼疾,看东西很费劲。

我紧紧地把那袋油糕抱在胸前,一颗心仿佛被人挖走。

原来,母亲知道自己剩下的日子不多了,才不住地打电话叫我回家,她想再多看我几眼,再和我多说几句话。

⑬妈妈,原来,我挑剔着不肯下筷的饭菜,是你在视力模糊的情况下做的,我是多么的粗心!我走的那个晚上,你一个人是如何摸索到家,你跌倒了没有,这一切我永远都无从知道了。

妈妈,在生命最后的时刻你还快乐地告诉我,牵牛花爬满了旧烟囱,扁豆花开得像我小时候穿的紫衣裳。

你留下所有的爱,所有的温暖,然后安静地离开。

⑭我知道,你是这世上唯一不会生我气的人,唯一肯永远等着我的人,也就是仗着这份宠爱,我才敢让你等了那么久。

⑮可是,母亲啊,我真的有那么忙吗?(文刘继荣(网传)原贴发表于“圣达菲论坛” 2013-8-6 11:17:05略有删改)(1)读完本文,请把“唯一肯永远等着我的人”中的“我”换成你本人,请你工工整整的写出世上“唯一肯永远等着我的人”是谁(写通称)。

(2)请写出画线句中“妈妈”的心里话。

(3)第⑩段“吃完了饭,送我去坐夜班车。

天很黑,母亲挽着我的胳膊。

”你读出了这句话蕴含的感情了么?请写出。

(4)请写出你对“此时,我才知道,人活到八十岁也是需要母亲的。

”一句的感悟。

3. (25分)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山的呼唤琼瑶梦中,总听到那山的呼唤。

从小,热爱山,热爱水,热爱大自然那渺无边际、不可捉摸的清施与神奇。

童年时,在故乡湖南的乡间,曾有那么一座山,使我喘息过,使我迷惑过,使我喜悦,而又使我沉迷,至今,那山仍清晰地环绕于我的脑际。

那山并不高,遍布着松树,高大的直入云霄,小的只有半个人高,泥土是红色的,土质松而软,没有杂草,没有荆棘,只是遍地散布着一颗颗的松果。

而我常穿梭于那松林间,奔跑着、呼喊着,收集着那些松果,竞日流连,乐而不疲。

玩累了,我会选择一棵巨大的松树,倚着它坐下来,让那如伞般的松枝遮蔽着我。

闭上眼睛,我静静地倾听那山风穿过松林发出的簌簌声响,幻想着它在诉说些什么。

我一直是个爱做梦的孩子,我就在那儿酝酿着、堆积着、制造着我最初的、童稚的梦,长长久久地听着那山的声籁、山的倾诉和山的呼唤。

这座童年时期影响着我的山,始终屹立在我的心中,它带着一股烧灼般的力量压迫着我。

一座山!我总觉得自己要攀一座山,而我也总觉得自己在攀一座山。

我开始写作,迫切地想写出我对山的那份感觉,我写了很多以山为背景的小说,像《深山里》、像《苔痕》、像《船里的卡保山》……而真正能写出我那份感觉的,只有一篇《幸运草》。

两年前,随着拍摄《幸运草》的外景勘察队,我上了一座山。

我这一生真正地爬了一座“山”,再度感受到那份令人喘息、令人迷惑、令人喜悦而又令人沉迷的滋味。

那座山,那座深入云霄、高不可攀的山,那座远离尘嚣、没有丝毫人间烟火味的山!那座半是梦境、半是幻境、半是仙境的山!那山海拔一万三千多英尺,名叫“玉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