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评估及处理
伤口评估与治疗原则
跟踪教育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尤莉萍
选择伤口敷料的前提
根据伤口制定治疗方案 和换药方法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尤莉萍
伤口换药
换药的目的
1.保持伤口清洁 2.清除坏死组织 3.保持伤口引流通 畅 4.预防,控制伤口感染 5.促进组织生长,伤口 愈合
换药的基本原则
√无菌原则 √清除失活坏死 组织 √保持、促进肉 芽生长 √促进伤口愈合
• 使用测量尺 • 拍照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尤莉萍
伤口感染临床表现
局部性
全身性
细菌培养
伤口延迟 愈合
红、肿、 热、痛、 脓液、 恶臭
发热、
白细胞 升高
细菌数 大于
100000 个/ml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尤莉萍
第二步:确定伤口需求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尤莉萍
感染伤口的处理原则
减压
& 固定
清创
外科 手术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尤莉萍
病例收集
伤口性质分类
清洁 伤口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尤莉萍
创面止血
❖先结扎创面活动性出血之血管,清除伤口 内积血和渗液
❖用藻酸盐填充条填塞 ❖加压包扎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尤莉萍
第四步:辅助治疗/原发病处理
跟踪教育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尤莉萍
原发病处理
糖尿病 高血压 低蛋白血症 自身免疫性疾病 恶性疾病 血液病 血管功能不良 感觉性或者运动性障碍性疾病 重要脏器功能不全
胞有毒性,会在肉芽组织内形成氧栓,溶解血 凝块,引起出血及形成皮下气肿的危险。 ❖会损坏泡沫敷料的发泡结构,从而影响敷料的 吸收性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尤莉萍
伤口清洗液的选择
❖活力碘
伤口处理考核评分标准
伤口处理考核评分标准简介本文档旨在为伤口处理考核提供评分标准,以确保伤口处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评分标准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伤口清洁度、伤口包扎技术、药物应用、患者安全和记录完整性。
评分标准伤口清洁度 (20分)- 10分:伤口清洁度良好,没有血液、分泌物或污物残留。
- 7分:伤口基本清洁,有少量血液、分泌物或污物残留。
- 5分:伤口不够清洁,有较多血液、分泌物或污物残留。
- 3分:伤口明显不清洁,有大量血液、分泌物或污物残留。
- 0分:伤口极不清洁,有严重感染迹象。
伤口包扎技术 (20分)- 10分:包扎牢固、整齐,不松脱或限制血液流动。
- 7分:包扎基本牢固,轻微松脱或对血液流动有轻微限制。
- 5分:包扎不够牢固,易松脱或对血液流动有适度限制。
- 3分:包扎松脱,不能保持固定的状态或对血液流动有明显限制。
- 0分:包扎未能起到固定伤口和控制血液流动的作用。
药物应用 (20分)- 10分:正确选择适当的药物,按照规定的剂量和频率应用。
- 7分:选择正确的药物,但剂量或频率有轻微偏差。
- 5分:药物选择不恰当,剂量或频率有适度偏差。
- 3分:药物选择明显不当,剂量或频率有明显偏差。
- 0分:药物选择错误或未应用药物。
患者安全 (20分)- 10分:采取适当的感染控制措施,确保患者安全。
- 7分:基本采取感染控制措施,但有轻微疏漏。
- 5分:感染控制措施有一定不足,但没有明显的安全风险。
- 3分:感染控制措施明显不足,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 0分:严重违反感染控制原则,存在严重的安全风险。
记录完整性 (20分)- 10分:完整记录伤口处理过程,包括伤口情况、药物应用和患者反应等。
- 7分:记录基本完整,但有轻微遗漏或不准确。
- 5分:记录不够完整,有一定遗漏或不准确。
- 3分:记录明显不完整,存在较大遗漏或不准确。
- 0分:未能做出任何记录或记录内容极不准确。
总结本文档提供了伤口处理考核评分标准,旨在评估伤口处理质量和效果。
伤口处理操作流程
伤口处理操作流程1. 伤口评估- 检查伤口的位置、大小和深度。
- 观察有无附着物、异物或感染症状。
- 判断是否需要紧急处理或转诊。
2. 洗手和准备材料- 在进行伤口处理前,务必洗手,戴上手套。
- 准备处理伤口所需的材料,如无菌纱布、生理盐水、碘伏等。
3. 清洁伤口- 用生理盐水或碘伏湿润无菌纱布,轻轻擦拭伤口及周围皮肤。
- 大面积或污染较严重的伤口,可以选择用生理盐水冲洗。
4. 急救止血- 使用无菌纱布轻压伤口,直到止血。
- 如果伤口较大或出血量较多,可采用压迫止血法。
5. 清除异物- 使用尖头镊子或清洁无菌棉签小心地清除伤口内的异物。
- 若异物深入较深或因伤口位置不合适,应尽早就医。
6. 感染风险评估- 观察伤口是否存在感染迹象,如红肿、渗液、恶臭等。
- 根据伤口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抗感染处理。
7. 处理伤口- 如果发现伤口边缘皮肤破裂或糊状,可清洗伤口并使用伤口粘合剂。
- 对于较大或有脏物的伤口,可以选择使用缝合线进行缝合。
8. 敷料处理- 在干燥的环境中,将无菌纱布或敷料覆盖在伤口上。
- 对于有渗液或污染的伤口,可以使用特殊敷料进行处理。
9. 定期观察和更换敷料- 对于伤口进行适当的定期观察,检查有无恶化或感染迹象。
- 根据伤口情况,及时更换敷料,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10. 给予必要的护理和嘱咐- 根据伤口的特点,给予必要的护理,如保持伤口卫生、避免碰撞等。
- 对于特殊类型的伤口,如烧伤、撕裂伤等,给予相应的嘱咐和建议。
11. 定期复查和追踪- 对于复杂或严重的伤口,建议定期复查和追踪。
- 根据伤口愈合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处理或转诊。
以上是伤口处理操作流程,仅作参考,请根据实际情况和医生指导进行操作。
以上是伤口处理操作流程,仅作参考,请根据实际情况和医生指导进行操作。
伤口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工作流程
伤口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工作流程概述伤口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是为了确保对患者伤口的有效管理和监测而制定的一套程序和流程。
该制度旨在提供一个标准化的方法,用于评估和报告各类伤口的风险,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工作流程以下是伤口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的工作流程:1. 识别伤口:首先,医务人员需要识别患者身上的伤口,包括创伤伤口、手术切口等。
2. 评估风险:对于每个伤口,医务人员需要进行风险评估。
评估包括伤口的位置、大小、深度、清洁程度、感染迹象等因素。
可以使用标准的伤口评分系统或其他评估工具来确定风险等级。
3. 记录评估结果:将伤口的评估结果记录在患者的医疗记录中,并确保记录准确和完整。
4. 采取措施:根据评估结果,医务人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管理伤口风险。
这可能包括使用适当的敷料、进行伤口清洁、进行抗感染治疗等。
5. 监测伤口:医务人员需要定期监测伤口的情况,包括伤口的愈合情况、感染迹象等。
监测结果也需要记录在患者的医疗记录中。
6. 报告风险:如果伤口出现风险升级或发生感染等严重情况,医务人员需要及时报告给相关的医疗管理人员或领导。
报告需要包括详细的伤口情况、采取的措施和进展等信息。
7. 进行改进:定期回顾和评估伤口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的效果,并根据需要进行改进。
可以通过分析报告的伤口情况和采取的措施来找出改进的方向和策略。
总结伤口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工作。
通过明确的工作流程和标准化的评估方法,在伤口管理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风险。
医务人员应该严格遵守该制度,并与团队成员协作,共同维护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伤口的评估与处理
伤口的评估与处理——唐花娇伤口是指正常皮肤(组织)在外界致伤因子如外科手术、热力、电流、化学物质、低温以及机体内在因素如局部血流供应障碍等作用下所导致的损害。
常伴有皮肤完整性的破坏以及一定量正常组织的丢失,同时,皮肤的正常功能受损。
当我们处理一处或多处伤口时,首先要进行伤口的评估。
正确的评估伤口可以判断伤口受损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情况,分析影响因素,制定有效的治疗和护理计划,同时通过动态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伤口评估的内容包括:病人一般情况、全身性影响因素、局部影响因素、伤口的情况、伤口对病人的影响。
伤口不在被看作一个局部的损伤创面,而忽略了全身性的因素如年龄老化、营养不良、血管功能异常、免疫系统受损等等在伤口愈合时产生的影响。
局部因素包括致伤原因、伤口的大小、深度和位置、创缘情况、伤口基底情况、伤口的渗液情况、血流量和氧能力、是否感染、不当的局部处理措施等等。
通过详细的评估,充分了解患者整体情况后,我们才能正确而有效的处理这些伤口。
在评估伤口的时候我们需要了解国际上对于伤口通用的一些记录测量方法。
如伤口类型,伤口基底颜色,伤口测量,伤口的大小、深度、潜行及窦道,伤口组织的比例,伤口是否感染等。
伤口类型分为急性伤口和慢性伤口。
常见的急性伤口:手术切口、创伤伤口及烧伤烫伤伤口等。
常见的慢性伤口:压疮、糖尿病足、下肢血管性溃疡及肿瘤伤口。
但在某些情况下,急性伤口如果超过了愈合时限未能愈合,常常转变为慢性伤口。
伤口基底颜色,常采用RYB分类将创面分为红、黄、黑及混合型。
(1)红色伤口:伤口内有健康的肉芽组织;常见于干净或正在愈合当中的伤口(处于愈合过程中)。
(2)黄色伤口:伤口内有腐肉、渗出液或感染(伤口暂无愈合的准备)。
(3)黑色伤口:伤口内有缺乏血液供应的坏死组织,软或硬结痂(伤口无愈合倾向)。
(4)混合伤口:有不同颜色的组织,以百分比来描述各颜色组织所占的比例。
伤口内各组织的比例可用25%、50%、75%及100%来表示,如伤口内肉芽组织占50%,坏死组织占50%。
伤口评估与记录
演讲人
目录
01. 伤口评估 02. 伤口记录 03. 伤口处理 04. 伤口愈合
1
伤口评估
评估目的
01
02
03
04
了解伤口的性质、 大小、深度等基
本信息
判断伤口是否需 要进一步处理, 如清创、缝合等
评估伤口愈合情 况,为后续治疗
提供依据
监测伤口感染风 险,及时采取预
防措施
评估方法
02
止血:使用止血带或直接压迫伤口止血
03
包扎伤口:使用无菌纱布或创可贴包扎伤口,防止感染
04
观察伤口:定期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处理效果评估
1
伤口愈合速度:评 估伤口愈合的速度, 判断处理方法是否
有效
2
感染风险:评估伤 口感染的风险,判 断处理方法是否得
当
3
疼痛程度:评估伤 口疼痛程度,判断 处理方法是否减轻
了患者的痛苦
4
美观程度:评估伤 口的美观程度,判 断处理方法是否对 患者的形象造成影
响
4
伤口愈合
愈合过程
1
炎症期:伤口出现 红肿、疼痛等症状, 白细胞聚集,清除
细菌和坏死组织
2
增生期:伤口边缘 开始形成新的组织, 肉芽组织生长,伤
口逐渐缩小
3
重塑期:肉芽组织 转化为纤维组织, 伤口逐渐愈合,瘢
痕形成
记录方式:文字、 图片、视频等多 种形式记录
记录频率:根据 伤口情况,定期 或不定期记录
记录保存:将记 录妥善保存,便 于后续查阅和分 析
3
伤口处理
处理原则
保持伤口 清洁,避
免感染
及时止血, 防止失血
伤口床评估time原则
伤口床评估time原则
伤口评估中的"TIME"原则是指指导评估和治疗伤口的四个步骤,它代表着时间、感染/清洁、修复和辅助治疗的含义。
以下是每个步骤的详细说明:
1. 时间(Time):这一步骤主要涉及伤口发生的时间和持续时间等因素。
了解伤口的时间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判断伤口的愈合进程和建立治疗计划。
此外,还需了解伤口的持续时间,即伤口愈合所需的时间。
2. 感染/清洁(Infection/Cleanliness):评估伤口的清洁程度和感染状况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伤口出现红肿、渗液或发热等症状,可能意味着发生了感染。
清洁伤口是防止感染的关键步骤之一。
医护人员会评估伤口的洁净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清洁伤口并覆盖上敷料,以预防感染的发生。
3. 修复(Moisture):这一步骤主要涉及伤口的湿润状态。
适度的湿润环境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并防止伤口干燥或过度湿润。
医护人员会评估伤口的湿润度,并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如使用适当的敷料来保持适度的湿润环境。
4. 辅助治疗(Edge/Epithelialization):这一步骤主要涉及伤口边缘的愈合和上皮化。
医护人员会评估伤口边缘的愈合情况,并监测伤口上皮化的进程。
根据伤口的情况,可能使用一些辅助治疗方法,如应用外科缝合或利用辅助辅助物质来促进伤口的愈合。
通过遵循"TIME"原则,医护人员可以全面评估和处理伤口,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以促进伤口的愈合。
伤口三角评估
伤口三角评估伤口三角评估是医学常用的一种方法,用于评估伤口的大小和深度,以便判断伤口是否需要缝合或进一步处理。
该方法采用三个关键参数来评估伤口的情况,分别是伤口的长度、宽度和深度。
下面将详细介绍伤口三角评估的步骤和意义。
伤口三角评估的步骤:第一步:测量伤口的长度,即伤口两个边缘之间的直线距离。
使用一把刻度规或软尺,将其端点置于伤口上边缘和下边缘的最远处,然后沿着伤口边缘测量直线距离。
第二步:测量伤口的宽度,即伤口两个边缘之间的距离。
同样使用刻度规或软尺,将其端点置于伤口左边缘的最远处和右边缘的最远处,然后测量直线距离。
第三步:测量伤口的深度,即伤口表面到伤口底部的距离。
可以使用一把医用针,将其轻轻插入伤口中,直到感觉到阻力或到达伤口底部,然后测量针的长度。
伤口三角评估的意义:1. 判断伤口是否需要缝合:通过计算伤口的长度和宽度的比例,可以判断伤口是否需要进行缝合。
一般情况下,伤口长度和宽度的比值小于5:1时,建议进行缝合。
2. 评估伤口愈合时间:通过测量伤口的深度,可以初步判断伤口的愈合时间。
较浅的伤口往往愈合速度较快,而较深的伤口则需要较长的时间来愈合。
3. 评估伤口感染的风险:伤口越大越深,其感染的风险也越高。
因此人们可以通过伤口三角评估来评估伤口感染的可能性,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总结起来,伤口三角评估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用于评估伤口的大小和深度。
通过伤口的长度、宽度和深度三个关键参数,可以初步判断伤口是否需要缝合、伤口的愈合时间以及伤口感染的风险。
这对于医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帮助他们做出合理的处理和预防措施。
伤口的分类及处理
▪ 砍伤:较重的刃器砍割 体表,其主要特征为: 作用力较大,伤口较 深,组织损伤较重,伤 口炎症反应较重。
4)刺伤:尖锐致伤物刺入软组织,其特征为:伤 口较小、较深,易造成神经、血管及内脏损伤,伤 口内可有异物存在,易并发厌氧菌感染。 2、按致伤部位: 1)颅脑伤、颌面颈部伤、胸部伤、腹部伤 背部伤、骨盆(阴臀部)伤、上肢伤、下肢伤
使用抗生素,以控制其它病原微生物感染。
伤口后期处理(换药)
▪ 换药,正确的说法应该叫更换敷料,为了及时清 除分泌物、清洁伤口、创面,促进伤口、肉芽生 长和组织修复。目的: 1、为创面提供一个无菌 的环境。以免再次受到细菌攻击 2、为创面提供 一个相对利于生长愈合的环境,使其尽早愈合。
▪ 一、消毒液的选择 ▪ 碘酒:能脱脂,对皮脂腺比较丰富的部位尤其
▪ 彻底冲洗后局部麻醉,用2-3%碘酒或75%酒精涂 擦伤口。如果伤口碎烂组织较多,应首先清除创 口内碎烂的组织,之后再进行消毒处理。特殊部 位
处理如:①眼部伤口处理时注意保护眼睛,不能污 染眼内,尤其是用流水冲洗时避免液体流入眼内 ,消毒最好用碘伏,不用酒精、碘酒。波及眼内 伤口处理时要求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一般不
▪ 二、一般伤口处理 ▪ 1、换药频率,原则上敷料湿透即换药。一般应在
▪ 术后24小时,换第一次药,以后根据情况决定换 药间隔,一般2-3天换一次,如渗出较多随时更换
▪ 2、消毒液碘伏,碘酒、酒精均可,用碘酒、酒精 是避免消毒液流入伤口,碘伏消毒二遍,2%碘酒 二遍酒精脱碘三遍,辅料覆盖,早期伤口主要肉 芽组织生长,需要湿润环境,敷料稍厚一些,后 期以角质层生长为主,需要较干燥环境,纱布稍
伤口评估的六步评估方法
伤口评估的六步评估方法在伤口管理中,正确的评估是关键。
以下是伤口评估的六步方法,帮助你全面了解和处理伤口。
1.评估环境在评估伤口时,了解伤口所在的环境十分重要。
检查环境中的光线、温度、湿度以及是否存在可能的伤害源,如锐物、化学物质等。
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伤口的愈合过程。
2.评估伤口类型对伤口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分类,有助于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
伤口类型包括但不限于切割伤、撕裂伤、烧伤、穿刺伤等。
同时,需要注意伤口的形状、大小、深度以及出血量等指标。
3.评估伤口时间了解伤口的愈合时间对于制定治疗计划至关重要。
新形成的伤口通常愈合较快,而长时间未处理的伤口可能已经感染或形成瘢痕。
根据伤口的时间长短,可以选择适当的处理方式。
4.评估伤口深度伤口的深度对于决定治疗方式以及预后的恢复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浅表伤口通常较容易愈合,而深部伤口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治疗和护理。
使用适当的工具进行测量,了解伤口的深度有助于制定合适的治疗计划。
5.评估伤口感染风险感染是伤口愈合过程中的主要风险之一。
检查伤口的颜色、质地、气味以及周围皮肤的温度和肿胀情况,以确定是否存在感染风险。
如果怀疑感染,应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和药物处理,以降低感染风险。
6.评估全身状况患者的全身状况对于制定治疗方案、调整药物以及指导饮食营养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了解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免疫系统状况以及营养状况等信息,有助于综合评估患者的整体状况,从而制定出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
7.总结:在伤口评估过程中,按照以上六个步骤进行评估能够帮助你全面了解伤口的情况,从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同时,密切观察和记录伤口的变化情况,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治疗方案,有助于促进伤口的快速愈合。
伤口的评估和记录
使用测量尺
伤口测量--三维面积
用无菌棉棒或探针放入伤口
最深处,去掉皮肤外面的部 分后放在厘米尺上测量。 长×宽×深 结痂伤口先去除痂皮在测量
伤口测量--窦道、瘘管、潜行
窦道:由体表通向深部组织的病理性盲管,仅 有一个开口通向体表。
瘘管:两个凹陷上皮组织之间的异常连接
不规则伤口测量
照片资料的归档管理
按病人独立文件夹管理 每个病人按日期建立文件夹管理 文件夹包含患者姓名、伤口部位、性质 选择清晰照片归入文件夹 防止文件夹名称重复
病历文字记录
患者的基本信息:姓名、年龄、性别、原发病 、并发症、既往史
伤口局部基本情况:成因、时间、使用过的治 疗手段、经过及效果,目前采取的治疗措施
伤口发生的时间、持续时间
全身状况:年龄、性别、种族、信仰 生命体征 既往史(烟酒史、药物、过敏史) 已进行何种治疗、效果如何
影响伤口愈合全身性因素 影响伤口愈合的局部性因素
(二)伤口发生的原因——致伤原因
压力性损伤 电击伤 烫伤 糖尿病足 动、静脉溃疡 癌性伤口
伤口的局部评估
伤口基底部、分泌物、周围皮肤情况 伤口大小、深度、有无窦道 伤口颜色、性状 伤口有无结痂、异物、坏死组织 伤口基底是否干燥、有无渗液 伤口有无异味、渗液的性状 伤口表面有无纤维蛋白覆盖 伤口及周围有无皮肤摩擦、牵拉及压迫
感谢聆听
伤口的评估与记录
前言
在处理任何伤口前,须对患者状况进行客观 评估,以判断伤口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并为 实施有效的干预提供依据。
伤口评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便于不断地调 整处理方案。
伤口纪录是对患者整体情况进行综合性的评估 的基础,应包括心理社会方面
伤口评估及处理(共100张PPT)
满屋的恶臭
理解了“病魔”之魔的含义
儿子媳妇回来住了
负压治疗、尝试PRP
VID20161219165629.mp4
节约成本 自制负压
各阶段治疗措施
与病魔作斗争
一帆风顺 难!
给治疗师的礼物
23/09/2022
47
TIME 原则
T(TIME) acronym outlines the framework principles
I = Infection or Inflammation Control
BMI:
伤口感尺染•/炎症代的棉控签制述:骶换尾药器部械 溃烂、渗液2月,加重半月余
动静脉溃疡识别、早期处理及宣教
溶解小血•管周既围的往纤维史鞘,:恢脑复正出常营血养交,换 行
同时,皮肤的正常功能受损。
周围皮肤:紫红色深部组织损伤,部分皮肤缺损,浸渍、水肿、皮温增高
• 严重定植——伤口内细菌负荷增长,
愈合过程受影响。
软组织特性: • 愈合停止 • 渗出增加 • 灰白或深红色肉芽组织 • 肉芽脆弱,接触就会出血
• 肉芽过度增生
• 组织坍塌
• 创缘由锐利变钝
23/09/2022
52
M = Moisture Balance 湿润平衡
传统伤口处理方法及弊病
方法:
• 保持开放伤口,促进伤口结痂 • 伤口干燥
疼痛评分
局部清创
清洗液
处 内层敷料 理 外层敷料
固定
其他
健康教育
签名
23/09/2022
第五生命体征——疼痛
典型压疮病例
病历资料
• 一般资料
• 患者:李某 性别:女 年龄:57岁 伤口干燥时,伤口边缘的上皮化和再修复就会迟缓,伤口边缘就会出现坏死组织和结痂。
伤口的分类及评估方法
分类:非感染性 伤口包括新鲜伤 口、陈旧伤口、 愈合不良的伤口 等。
处理方法:对于 非感染性伤口, 一般采用清洁、 消毒、包扎等方 法来促进愈合, 同时注意保持伤 口的干燥和清洁。
观察法
观察伤口的颜色和形状
观察伤口周围皮肤的温度和颜色变化
观察伤口的深度和大小
观察伤口是否伴有出血、渗出物等症状
诊法
定义:通过触摸伤口周围皮肤,评估伤口深度、范围和温度 注意事项:保持手部清洁,避免交叉感染 目的:初步判断伤口情况,为后续处理提供依据 应用范围:适用于浅层伤口的评估
测量法
测量伤口的长度、宽度和深度
评估伤口的颜色、质地和气味
记录伤口周围的皮肤状况
测量伤口的渗出物和出血量
实验室检查法
汇报人:XX
目录
CONTENTS
01. 伤 口 的 分 类 02. 伤 口 评 估 方 法
急性伤口
定义:急性伤口是指在受伤后短时间内形成的伤口,通常是由于锐器、车祸、跌落等意外事 故所致。
特点:急性伤口通常比较干净、整齐,创缘相对比较规整,没有明显的炎症反应。
处理原则:对于急性伤口,一般需要彻底清创,去除坏死组织,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预 防感染。
愈合时间:急性伤口愈合时间较短,通常在受伤后的数天到数周内可以愈合。
慢性伤口
定义: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长期不愈合的伤口,通常需要超过2个月的时间来愈合。
常见类型:压疮、下肢静脉溃疡、糖尿病足溃疡等。
评估方法:观察伤口的颜色、深度、气味、渗出液等情况,以及患者的全身状况和营养状况。
处理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慢性伤口,采用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如清创、换药、手术等,同时注重改善患者的全 身状况和营养状况。
感染性伤口
创伤现场评估
创伤现场评估引言概述:创伤现场评估是医疗救援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匡助医务人员快速判断伤情严重程度,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伤者的伤害。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创伤现场评估的内容,包括伤情观察、生命体征评估、伤者定位与固定、伤口处理和伤者转运。
一、伤情观察:1.1 观察伤者的意识状态:判断伤者是否清醒,是否故意识丧失的情况,这可以通过与伤者交流、观察其眼神和回应动作等方式来判断。
1.2 观察伤者的呼吸情况:检查伤者的呼吸频率和呼吸深浅,观察是否有呼吸难点、呼吸急促或者呼吸住手的情况。
1.3 观察伤者的出血情况:检查伤者是否有明显的出血,如外伤出血、口腔出血等,以及出血的部位和出血的速度。
二、生命体征评估:2.1 检查伤者的脉搏:触摸伤者的动脉,检查脉搏的频率、强弱和节律,以判断伤者的心脏功能是否正常。
2.2 检查伤者的血压:使用血压计检测伤者的血压水平,以了解伤者的循环状态。
2.3 检查伤者的体温:使用体温计测量伤者的体温,以判断是否存在发热或者低体温的情况。
三、伤者定位与固定:3.1 确定伤者的身体位置:判断伤者是否处于危(wei)险的环境中,如火灾、水淹等,及时将其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3.2 固定伤者的颈椎:如果怀疑伤者可能存在颈椎损伤,应采取适当的方法固定颈椎,以免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3.3 固定伤者的骨折部位:对于有明显骨折的伤者,应使用夹板或者其他固定装置将其骨折部位固定,以减轻疼痛并防止进一步损伤。
四、伤口处理:4.1 清洁伤口:使用生理盐水或者其他适当的清洁液清洗伤口,去除杂质和污垢,减少感染的风险。
4.2 止血处理:对于出血较多的伤口,可以使用纱布等物品进行直接压迫,以止血。
4.3 覆盖伤口:使用无菌敷料或者其他合适的覆盖物覆盖伤口,以保护伤口免受外界污染。
五、伤者转运:5.1 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根据伤者的伤情和现场条件,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如救护车、直升机等。
5.2 保持伤者的体位:在转运过程中,保持伤者的适当体位,避免进一步伤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次治疗
Ø 过氧化氢、生理 盐水清洗伤口
Ø 聚维酮碘消毒 Ø 外科清创 Ø 藻酸银及油纱贴
敷 Ø 无菌纱布覆盖
吸收贴外敷
满屋的恶臭
理解了“病魔”之魔的含义
儿子媳妇回来住了
负压治疗、尝试PRP
VID20161219165629.mp4
节约成本 自制负压
各阶段治疗措施
(By 2002 WCET meeting)
11
T = Tissue Management 软组织的处理
• 评估非存活组织和伤口特性 • 伤口清创是基本的处理原则
方法: • 外科清创或锐利刀片 • 保守的外科清创 • 酶——使用酶制剂促进坏死组织、血块 和纤维组织溶解 • 自溶清创——使用水合或保湿敷料 • 机械清创——干或湿的敷料,加压冲洗 • 化学性清创——含碘产品 • 生物/寄生虫清创——虫卵治疗
伤口MDT小组
心身科
麻醉科 营养科
内分泌科
创面治疗室
外科
(多学科协作诊疗)
各类伤口
伤口评估的目的
伤口评估是伤口护理的第一步,也是 关键的一步。客观而准确的伤口评估对于 伤口护理与伤口愈合至关重要。
临床伤口评估的主要目的是收集伤口 临床资料、制定伤口护理计划及预计伤口 需要的治疗时间和成本。
临床统一的伤口评估便于沟通与保持 伤口护理的延续性。
急性伤口处理 原则与技巧
糖尿病足早期 处理及防范措施宣教
动静脉溃疡识别、早 期处理及宣教
伤口护士职业生涯规划
门诊住院衔接配合
外院缝合后14天 拆线
伤口未愈 探查
开放伤口
清创 冲洗消毒
水凝胶涂抹
藻酸银覆盖
适度拉合
吸水垫 外层敷料
入院治疗 二期缝合 门诊拆线
下肢静脉溃疡
下肢静脉曲张合并挫裂伤
挫伤缝合术后不愈
专科资料
• 专科检查: • 骶尾部压疮(不可分期) • Braden评分:8分(极高危) • 周围皮肤:浸渍、水肿 • BP145/95mmhg P92次/分 R18次/分 T37.4℃
辅助检查
• 血常规: • 红细胞计数(RBC):3.75×1012/L • 血红蛋白(HGB) : 90g/L • 红细胞压积(HCT) : 31.1% • 血小板计数(PLT): 329×10 9/L • 白细胞计数(WBC):9.50×10 9/L • 中性粒细胞:(NEUT) : 70.3%
伤口愈合概念-湿性愈合
1981年,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外科系的 Knighton,Silver,Hunt等3人首次发现伤口的含氧量与血管增生 的关系,在无大气氧存在下的血管增生速度为大气氧存在时的6 倍,新血管的增生随伤口大气氧含量的降低而增加
湿性伤口愈合理论
☺ 有利于坏死组织的溶解 与渗出液水合释放纤维蛋白溶酶 溶解小血管周围的纤维鞘,恢复正常营养交换 免疫细胞趋化因子,加速清创
医院--社区--家庭联 合
伤口MDT小组(multidisciplinary team )
•
由于慢性伤口发病机制复杂,因而,传统的创面
治疗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治疗需求。
• 为使慢性伤口患者,尤其是疑难、经久难愈的患者 得到更专业、更全面的治疗,多数医院设立慢伤MDT (多学科协作诊疗)小组。
• 其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依托多个 学科的团队,充分按照循证医学证据,为患者设计最 佳的诊疗方案,确保患者获得个性化、多学科、全方 位的“一站式”高质量、高效率治疗,从而促进伤口 愈合,改善机体功能,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全身性/局部性
4
辅助治疗 原发病处理
2 确定 伤口需 求
3 选择 合适产 品
5
跟踪与 继续教育
让健康教育 了然于心、落到实处
你, •作为宣教者,
必需专业
爱
精
专
心
心
心
达成目标
•有所专长,有自信 ,让更优秀!
A
B
C
伤口护士培训计划
伤口基础知 识
Lo压r疮e指m疮南处i解p理s读u及m社区压 dolor
表格浏览
伤口评估记录表
姓名:
性别:
年龄:
诊断:
身高:
体重:
BMI :
联系方式: 诊 断:
通 讯 地 址: 合 并 症:
发生原因:
既 往 史:
发生时间:
曾接受过处理:
意 识: □清楚 □模糊 □昏迷 □精神异常 体位活动: □正常 □扶助 □轮椅 □卧床
饮 食: □正常 □胃肠营养 □静脉营养
护理级别: □自理 □部分自理 □不能自理
伤口定义及分类
• 伤口:正常皮肤组织在外界致伤因子的作 用下所致的损害,皮肤完整性遭到破坏, 伴有一定量正常组织的丢失;同时,皮肤 的正常功能受损。
• 复合伤口:皮肤完整性受损,并累及肌肉, 骨骼及内部器官的深伤口。
家庭或社区内处理
复杂伤口 较大伤口
医院处理
难愈性伤口
菌,但不影响伤口愈合
• 定植——存在可复制的微生物,但 没有引起宿主的反应
污染/定植
I = Infection or Inflammation Control 感染/炎症的控制
• 严重定植——伤口内细菌负荷增长, 愈合过程受影响。
软组织特性: • 愈合停止 • 渗出增加 • 灰白或深红色肉芽组织 • 肉芽脆弱,接触就会出血 • 肉芽过度增生 • 组织坍塌 • 创缘由锐利变钝
伤口定义及分类
• 伤口:正常皮肤组织在外界致伤因子的作用下所致
的损害,皮肤完整性遭到破坏,伴有一定量正常组织 的丢失;同时,皮肤的正常功能受损。
• 复合伤口:皮肤完整性受损,并累及肌肉,骨骼 及内部器官的深伤口
21/07/2020
按伤口性质分类
根据伤口修复时间分类
急性伤口性伤口 手术后切口 烧伤 供皮区 皮肤擦伤
慢性伤口 压疮 下肢血管性(动脉/静脉/混合性)溃疡 糖尿病足溃疡 其他难以愈合的伤口
分类根据伤口的颜色
1、黑色期 2、黄色期 3、红色期 4、粉色期
黑色伤口
缺乏血液供应的坏死 组织,软或硬,结痂, 渗出液少或无
黄色伤口
有腐肉、渗出液或 感染
红色伤口(Red)
健康血流的肉芽组 织,清洁,正在愈 合中
与病魔作斗争
一帆风顺 难!
给治疗师的礼物
TIME 原则
T(TIME) acronym outlines the framework principles 字母缩写理解伤口管理原则的框架:
T = Tissue management 软组织的处理(清创) I = Infection or inflammation control 控制感染或炎症 M = Moisture Balance 湿润平衡 E = Edge of Wound 伤口边缘
• 处理的目标在于:促进伤口的湿润平衡,选择适合的敷料
16
吸收饱和或敷料粘性过强停留在伤口上的问题
• 伤口浸渍 • 敷料渗漏 • 损害周围正常皮肤
E = Edge of wound 伤口边缘
• 伤口干燥时,伤口边缘的上皮化和再修复就会迟缓,伤口边缘就会出现坏死组织 和结痂。
• 肉芽过度增生——也会影响上皮化。需要去除诱发因素(最常见的是菌群失衡或 创伤)
• 变钝或破坏的创缘可能提示菌群失衡。
17
复杂 创面
Wound-bed Preparation – 伤口床准备
“复杂”创面
T
软组织处理
“伤口 床”准
备
I
抗感染处理
M
渗液的管理
E
创缘的处理
伤口床 准备完成
“普通” 创面
创面负压封闭治疗(NPWT)
富血小板血浆( PRP)
第五步:跟踪与教育
1 伤口评估
心理支持
(1)家属陪伴,以使获得安全感。
(2)对家属进行心理干预,提升其耐受性及依从性。
(3)适时与手术医师、家属沟通,把握最佳手术时机,争取尽快愈 合。
首次伤口评估
u 大小:9.0cm×10.0cm×1.0cm
u 基底:75%黑色,25%黄色
u 渗液:大量,脓性,粪臭味
u 伤口边缘:坏死组织
u 周围皮肤:紫红色深部组织损伤, 部分皮肤缺损,浸渍、水肿、皮温增 高
1962年Winter在《Nature》杂志上发表具有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他发现皮肤表面的水疱如果不予刺破而保持完整时,将避免结痂的形 成,且能促进上皮表层细胞的移动,从而利于伤口的愈合。水胶体敷 料正如水疱的完整表面,其能吸收伤口渗出液而形成柔软且潮湿的凝 胶,故能加速伤口的愈合;
1963年Hinman博士首次在人体伤口处理中得出同样的结论。
☺ 维持创面局部微环境的低氧状态
☺ 有利于细胞的增殖分化和移行 维持细胞和酶的活性 细胞的快速移行
☺ 保留渗出液内的生长因子并促进其释放 刺激成纤维细胞增生 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的化学趋化剂
M = Moisture Balance 湿润平衡
• 慢性伤口的过多渗出液会干扰重要的细胞介质(如生长因子) 的正常活动;
M = Moisture Balance 湿润平衡
传统伤口处理方法及弊病
方法: • 保持开放伤口,促进伤口结痂 • 伤口干燥
弊病:
• 伤口脱水、结痂,不利于上皮细胞爬行
• 生物活性物质丢失,愈合速度缓慢 • 患者疼痛 • 敷料与创面粘连,
更换敷料时再次性机械损伤
传统伤口治疗——干性愈合环境
伤口愈合概念-湿性愈合
正常 患肢功能:
□功能不全 □功能丧失
目前接受 的特殊 □放疗 治疗:
□化疗
□激素
□免疫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