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选修一课题2 腐乳的制作导学案-最新学习文档

合集下载

选修1专题1课题2《腐乳的制作》

选修1专题1课题2《腐乳的制作》

选修1专题1课题2《腐乳的制作》腐乳是一种传统的中国食品,以黄豆为主要原料,经过发酵制作而成。

它具有独特的风味和口感,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本文将探讨腐乳的制作过程、相关问题和解决方案,并提供一份问题清单、知识清单和检测题。

腐乳的制作过程可以分为几个关键步骤:黄豆的准备、发酵菌的添加、发酵过程的控制和腐乳的储存。

首先,黄豆的准备非常重要。

新鲜的黄豆应先用水浸泡6-8个小时,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接下来,将黄豆磨碎成豆浆,并通过滤网将豆渣过滤掉。

然后,需要添加发酵菌。

通常使用的菌种有米曲、红曲、黄曲等。

这些发酵菌能够加速黄豆的发酵过程,并赋予腐乳特有的风味和香气。

添加发酵菌后,需要将豆浆放置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下进行发酵。

在发酵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湿度。

合适的温度和湿度能够促进发酵菌的生长和繁殖,使腐乳的质量更加稳定和可靠。

一般来说,温度应保持在20-30摄氏度之间,湿度应保持在60-80%之间。

最后,制作好的腐乳需要进行储存。

腐乳可以选择储存在冰箱或者常温环境下。

储存在冰箱可以延长腐乳的保质期,但会使其变得坚固和颜色变浅。

储存在常温环境下可以使腐乳保持其原有的特色,但会使其保质期缩短。

在制作腐乳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腐乳发霉、发酵不够或者味道过于酸。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案。

对于腐乳发霉的问题,可以在发酵过程中添加少量食盐或白酒,这样可以抑制霉菌的生长。

对于发酵不够的问题,可以增加发酵时间或发酵温度来加快发酵的速度。

对于味道过于酸的问题,可以在发酵过程中添加一些甜味剂或增加黄豆的比例。

以下是一份问题清单、知识清单和检测题,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腐乳的制作过程和相关知识。

问题清单:1.腐乳的主要原料是什么?2.腐乳的发酵菌有哪些种类?3.制作腐乳的发酵过程需要注意哪些关键因素?4.腐乳的储存方式有哪些选择?5.腐乳制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哪些?如何解决?知识清单:1.腐乳的主要原料是黄豆。

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专题1课题2 腐乳的制作 学案设计

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专题1课题2  腐乳的制作 学案设计

腐乳的制作一、学习目标1.了解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说明腐乳制作过程的科学原理。

2.说出腐乳制作的流程,知道影响发酵的因素。

二、学习重点难点重点:说出腐乳制作过程的科学原理,设计并完成腐乳的制作。

难点:在实践中摸索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

三、学习过程(一)基础知识1.阅读课本,填写毛霉的相关知识(1)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等多种微生物参与了普通豆腐转变成腐乳的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它与乳酸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2)毛霉是一种,分布广泛,常见于土壤、水果、蔬菜、谷物上。

毛霉生长迅速,具有发达的。

(3)代谢类型:。

2.腐乳制作的原理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能将豆腐中的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可将脂肪水解为。

在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下,普通的豆腐转变为风味独特的腐乳。

(二)实验设计1.腐乳制作流程图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卤汤装瓶→思考:(1)什么样的豆腐适合于做腐乳?为什么?(2)你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豆腐长白毛是怎么一回事吗?(3)吃腐乳时,你会发现腐乳外部有一层致密的“皮”。

这层“皮”是怎样形成的呢?它对人体有害吗?它的作用是什么?2.过程分析【资料一】毛霉的生长(1)毛霉的生长:温度,保持一定的。

(2)来源:自然条件,豆腐块上的毛霉来自;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的条件下,将直接接种在豆腐上。

作用:这样可以。

【资料二】加盐腌制(1)在长满毛霉的豆腐块上加盐的目的是:①;②。

(2)腌制腐乳时,随着豆腐层的加高盐的用量,接近瓶口的表面要将盐一些。

原因:。

【资料三】配制卤汤(1)卤汤的作用是,由配制而成。

(2)加酒可以,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

(3)香辛料可以调节腐乳的风味,也具有。

3.操作提示I.控制好材料的用量(1)用盐腌制时,注意控制盐的用量A.长满毛霉的豆腐块的质量:盐质量= 。

B.盐浓度过低,,可能导致豆腐腐败变质;盐浓度过高,。

(2)配制卤汤时,注意酒的含量A.卤汤中酒精含量在左右;B.过高会,过低。

II.防止杂菌污染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洗刷干净后要用;装瓶时,操作要;封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防止瓶口被污染;(三)结果分析与评价1.是否完成腐乳的制作学生是否完成腐乳的制作依据是:能够合理地选择实验材料与用具;前期发酵后豆腐的表面,后期发酵制作基本没有。

选修一生物12《腐乳的制作》导学案

选修一生物12《腐乳的制作》导学案

选修一生物12《腐乳的制作》导学案导学案:选修一生物《腐乳的制作》一、学习目标1.了解腐乳的定义、种类和制作方法。

2.掌握腐乳的生物学发酵过程。

3.探索人类利用微生物进行食品加工的原理。

4.培养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学习内容1.腐乳的定义与种类。

2.腐乳的制作方法。

3.腐乳的生物学发酵过程。

4.人类利用微生物进行食品加工的原理。

三、学习步骤Step 1 热身导入(10分钟)1.让学生回顾一下“发酵”和“微生物”的概念。

Step 2 学习腐乳的定义与种类(10分钟)1.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腐乳的概念。

2.介绍腐乳的种类,如豆腐乳、米醋腐乳等。

Step 3 学习腐乳的制作方法(30分钟)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图示或文字的方式,总结腐乳的制作方法。

2.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Step 4 学习腐乳的生物学发酵过程(30分钟)1.在黑板上绘制腐乳发酵的示意图,包括发酵器、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等。

2.教师通过讲解和示意图,详细介绍腐乳的发酵过程。

3.让学生在实验室中观察腐乳发酵的现象,理解发酵过程。

Step 5 探索人类利用微生物进行食品加工的原理(30分钟)1.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食品需要经过微生物的发酵和加工呢?2.让学生讨论:微生物发酵和制作腐乳的原理是什么?3.教师进行点拨和引导。

Step 6 总结与拓展(20分钟)1.让学生进行小组汇报,展示他们对腐乳制作过程和发酵原理的理解。

2.教师进行总结,强调腐乳制作的重要性和人类利用微生物进行食品加工的原理。

四、教学手段1.板书:腐乳的定义与种类、腐乳的制作方法、腐乳的生物学发酵过程、人类利用微生物进行食品加工的原理。

2.图片和示意图展示:腐乳制作过程和发酵原理。

3.实验室观察:腐乳发酵现象。

五、教学评价1.通过学生的思考、讨论和汇报,评价学生对腐乳制作方法和发酵原理的理解程度。

2.观察学生在实验室观察腐乳发酵现象时的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一课题2 腐乳的制作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一课题2  腐乳的制作导学案

长治县一中导学案年级:高二科目:生物编制教师:王静编制时间:2020-12-22 课题:1. 2腐乳的制作课型:新授课班级:高二【学生自学】资料一:作为地道的中华老字号,"王致和"声名远播。

其腐乳产品独有的细、腻、松、软、香五大特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而其创始人王致和的故事也充满了戏剧性。

王致和原本是安徽省宁国府太平县仙源的举人,清康熙八年(1669年)进京赶考落第,受盘缠所困,滞留京城。

幼时曾在家做过豆腐的王致和为谋生计,做起了豆腐生意--在所住的北京前门外延寿寺街羊肉胡同"安徽会馆"内,用手推的小磨,每日磨上几升豆子做成豆腐沿街销售。

同时他刻苦攻读,以备下科。

盛夏某日,他做出的豆腐没卖完,恐日久腐坏,便切成四方小块,配上盐、花椒等佐料,腌于一小缸中。

从此,他歇伏停磨,一心攻读,竟淡忘此事。

秋凉后,王致和重操旧业,猛然间想起那小缸豆腐,连忙打开,未曾想臭味扑鼻,定神一看,豆腐已变成青色。

扔了实在可惜,于是他大着胆子尝了一下,不料别具风味,遂送给邻里品尝,结果品者无不称奇。

王致和臭豆腐声名鹊起。

材料二:经检测,100克王致和腐乳中的氨基酸含量可满足成年人一天的需要量,其钙、铁、锌含量高于一般食品,还含有维生素B1、B2,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问题1:王致和腐乳的制作步骤问题2:豆腐长毛的原因是什么?问题3:豆腐变的“腻、松、软”,写出其中发生的化学变化?【学生互学】问题4:“恐日久腐坏,便切成四方小块,配上盐、花椒等佐料,腌于一小缸中”这一步的作用是什么?问题5:腐乳的外面有一层“皮”,是什么?对人体有害吗?问题6:1千克豆腐和由其做成的腐乳,有机物总量和种类发生的变化是什么?营养价值为什么会说腐乳高?【教师助学】问题7:家里腐乳制作菌种从哪儿获取,现在工艺生产中菌种从哪里来?加盐的作用和顺序应该怎样,加酒和香辛料的的作用分别是什么?问题8:如何控制杂菌的污染【学生悟学】“王致和”和“六必居”都有自己的独家秘法,他们的秘方主要是在那个方面保密?课堂测试1、(经典题)回答下列关于腐乳制作的问题:(1)腐乳是豆腐经微生物发酵后制成的食品。

最新高中生物选修一课题2 腐乳的制作导学案-word文档

最新高中生物选修一课题2 腐乳的制作导学案-word文档

课题2 腐乳的制作一、基础知识〖思考1〗你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豆腐长白毛是怎么一回事吗?〖思考2〗王致和为什么要撒许多盐,将长毛的豆腐腌起来?1.腐乳的制作原理:(1)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许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比如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其属于,其同化作用类型是。

(2)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酶等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和;酶能将豆腐中脂肪水解为和。

☆毛霉小知识:(1)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

繁殖方式为孢子生殖,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

(2)毛霉在腐乳制作中的作用:在豆腐的发酵过程中,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在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下,普通的豆腐转变成腐乳.发酵的温度为15~18 ℃。

微生物的作用机理:酿造腐乳的主要工序是将豆腐进行前期发酵和后期发酵。

前期发酵过程中,毛霉在豆腐(毛坯)上生长。

毛霉生长大约5天后使白坯变成毛坯。

豆腐表面被一层菌膜包住,形成腐乳的“体”。

同时毛霉分解以蛋白质为主的蛋白酶,将豆腐所含有的蛋白质分解为各种氨基酸。

在后期发酵过程中,酶与微生物协同作用,通过研制并配入各种辅料(红曲、面曲、酒酿),是蛋白酶作用缓慢,促进其他生化作用,生成腐乳的香气。

2.实验设计阅读“实验设计”及有关资料,完成以下问题:〖思考3〗什么样的豆腐适合于做腐乳?为什么?(1)毛霉的生长:毛霉生长的适宜条件:温度,保持一定的。

〖思考4〗传统的制作过程中(自然条件下)豆腐块上生长的毛霉来自空气中的;而现代(工厂化)的腐乳生产是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将优良的毛霉菌种直接接种在豆腐上,这样可以。

〖思考5〗腐乳外部有一层致密的“皮”。

腐乳表面的“皮”主要是由构成的。

(2)加盐腌制:逐层加盐,随层数的加高而增加盐量,腌制大约8天左右。

在长满毛霉的豆腐块上加盐的目的是和。

〖思考6〗瓶口处多加盐的原因是。

〖思考7〗加盐为什么能防止食品腐败?(3)配制卤汤:卤汤是由酒及各种香辛料配制二成的,卤汤中的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左右,加酒的作用是使腐乳具有,并可以抑制。

高中生物选修1(导学案+习题)课题2腐乳的制作

高中生物选修1(导学案+习题)课题2腐乳的制作

长白山一高高二生物导学案执笔: 审核: 审批:学案编号: 授课人:授课时间:姓名:班级:小组:答案:1 —5:CCBBB 6-8:CBD 9 AB 10BC课后习题知识填空1.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微生物参与了普通豆腐转变成腐乳的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这些微生物产生的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2.腐乳外部致密的“皮”是前期发酵时在豆腐表面上 ,它能形成腐乳的 ,使腐乳成形。

“皮”对人体。

3.腐乳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发酵食品,滋味鲜美,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易于消化。

请回答有关问题:(1)在腐乳的制作中,起主要作用的生物是,它与乳酸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2)与腐乳含有丰富的氨基酸有关的物质变化是 ,参与这一变化的酶是 ;与腐乳含有丰富的甘油、脂肪酸等有关的物质变化是,参与这一变化的酶是。

(3)在腐乳的制作过程中需加盐腌制,加盐腌制时盐的用量为 ;用盐腌制的目的是①、②、③;控制盐用量的原因是①、②。

(4)腐乳制作中的卤汤是由酒及各种香辛料配制而成的.其中酒含量应控制在左右,原因是①、② ;香辛料的作用是①、②。

(5)豆腐乳的品种很多,风味各异,红方腐乳、糟方腐乳和青方腐乳在辅料上的区别依次为、、。

4.适合用来做腐乳的豆腐含水量为左右。

用含水量过高的豆腐制腐乳。

基础题1.在腐乳制作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A.酵母菌B.青霉C.毛霉D.大肠杆菌2.下列不属于制作腐乳时盐的作用是( )A.抑制杂菌的生长B.有利于细菌的繁殖C.析出豆腐中多余的水分D.有利于腐乳的保存3.吃腐乳时,外层有一层致密的皮,这层“皮"是() A.毛霉匍匐菌丝B.毛霉白色菌丝上的孢子囊C.毛霉分泌物D.豆腐块表面失水后变硬4.腐乳味道鲜美,易于消化、吸收,是因为其内含有()A.无机盐、水、维生素B.NaCl、水、蛋白质C.多肽、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D.蛋白质、脂肪、NaCl、水5.下列关于腐乳制作过程中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先将豆腐切成块放在消毒的笼屉中,保持温度在15℃~18℃,并且有一定湿度B.将长满毛霉的豆腐块放在瓶中,并逐层加盐,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厚一些C.配制卤汤时加的香辛料越多,将来腐乳的口味越好D.加入卤汤后要用胶条将瓶口密封,并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6.下列生物中与毛霉结构最相似的是()A.细菌B.蓝藻C.青霉D.放线菌7.制作腐乳的过程中,毛霉生长的温度控制及生长旺盛的时间是()A.12~15℃ 3d B.25~40℃ 5d C.40℃以上 48h D.15~18℃ 3d8.下列有关卤汤的描述,错误的是()A.卤汤是决定腐乳类型的关键因素B.卤汤是由酒和各种香辛料配制而成的C.卤汤有加强腐乳营养的作用D.卤汤也有防腐杀菌作用9.下列是有关腐乳制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腐乳的制作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青霉、曲霉和毛霉B.含水量为70%左右的豆腐适于作腐乳,含水量过高,腐乳不易成形C.豆腐上生长的白毛是毛霉的白色直立菌丝,豆腐中还有其匍匐菌丝D.腐乳的营养丰富,是因为大分子物质经发酵作用分解成小而易于消化吸收的物质10.在腐乳的制作过程中,不需要严格杀菌的步骤是()①让豆腐长出毛霉②加盐腌制③加卤汤装瓶④密封腌制A.①② B.②③C.③④D.①④11。

【人教版】选修一生物:1.2《腐乳的制作》导学案

【人教版】选修一生物:1.2《腐乳的制作》导学案

专题1课题2 腐乳的制作一、基础知识腐乳制作的原理1.腐乳的发酵有多种微生物的,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它是一种生物,新陈代谢类型是。

2.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可以将豆腐中的分解成小分子的和;脂肪酶可以将水解成和。

3.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严格的条件下,将优良菌种直接接种在豆腐上,这样可以避免的污染,保证产品的质量。

二、实验设计1、实验流程让豆腐→加腌制→加装瓶→腌制。

2、制作实例实验材料:含水量70%的豆腐,粽叶,盘子,盐,黄酒,米酒,糖,香辛料等,广口玻璃瓶,高压锅等。

实验步骤1.将豆腐切成3cm×3cm×1cm若干块。

2.将豆腐块平放在铺有干粽叶的盘内(粽叶可以提供菌种,并能起到保温的作用),每块豆腐等距离排放,周围留一定的。

豆腐上面再铺上干净的粽叶。

气候干燥时,将平盘用保鲜膜包裹,但不要封严,以免湿度太高,不利于毛霉的生长。

3.将平盘放在温度为℃的地方,毛霉逐渐生长,大约5d后,豆腐表面丛生直立菌丝。

4.当毛霉生长旺盛,并呈时,去除保鲜膜及铺在上面的粽叶,使豆腐块的热量和水分能够迅速散失,同时散去霉味,这一过程一般持续36h以上。

5.豆腐凉透后,将豆腐间的连在一起的菌丝拉断,并整齐排在容器内,准备腌制。

6.长满毛霉的豆腐块(以下称毛坯)分层摆放,分层加盐,并随层高而,在接近瓶口表面盐要铺厚一些,以防止杂菌污染,约腌制8d。

(豆腐与盐质量分数比为5︰1)7.将黄酒、米酒和糖、香辛料等混合制成卤汤。

卤汤酒精含量控制在左右为宜。

8.将广口玻璃瓶刷洗干净,用高压锅在1000C蒸汽灭菌30min,将腐乳成坯摆入瓶中,加入卤汤和辅料后,将瓶口用加热灭菌,用胶条。

在常温下,一般六个月即可以成熟。

三、操作提示(一)控制好材料的用量1、用盐腌制时,注意控制盐的用量。

盐的浓度过低,,可能导致豆腐腐败;盐的浓度过高,会。

2、乳汤中酒的含量应控制在左右。

酒精含量过低,,可能导致豆腐腐败;酒精含量过高,腐乳成熟的时间将会。

高中生物 课题2腐乳的制作预习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

高中生物 课题2腐乳的制作预习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

课题2 腐乳的制作一、学习目标1.以制作腐乳为例了解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2.说明腐乳制作过程的科学原理,设计并完成腐乳的制作。

3.分析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

二、学习重点与难点学习重点:说明腐乳制作过程的科学原理,设计并完成腐乳的制作。

学习难点:在实践中摸索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

自主学习一、基础知识:(腐乳制作的原理)1.参与豆腐发酵的微生物有、、、等多种,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2.毛霉是一种,分布广泛,常见于、、、,具有发达的。

3.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和 ,产生的可将脂肪分解为和。

在多种微生物的作用下,普通的豆腐转变成风味独特的腐乳。

思考:豆腐变为腐乳的过程中,有机物总量、有机物种类有何变化?二、实验设计(一)(二)毛霉的生长:1.豆腐块表面长满菌丝,温度应控制在 ,并保持一定的湿度,约后,毛霉开始生长, 天后,菌丝生长旺盛,天后,豆腐块表面布满菌丝。

2.豆腐块上生长的毛霉来自空气中的。

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的条件下,将优良直接接种在豆腐上,这样可以避免其他菌种的污染,保证产品的质量。

思考:你能利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释豆腐长白毛是怎么一回事?提示:豆腐上生长的白毛是毛霉的白色菌丝。

严格地说是直立菌丝,在豆腐中还有匍匐菌丝。

(三)加盐腌制:1.将长满毛霉的豆腐块分层整齐地摆放在瓶中,同时逐层 ,随着层数的加高而增加盐量,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

2.加盐腌制的目的是。

思考:瓶口处多加盐的原因是什么?(四)配制卤汤1.卤汤直接关系到腐乳的、、。

卤汤是由和各种配制而成.2.卤汤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左右.加酒的目的是。

3.香辛料可以 ,也具有作用。

讨论:1.腐乳外面有一层致密的皮,它是怎样形成的?作用是什么?提示:“皮”是前期发酵时在豆腐表面上生长的菌丝,它能形成腐乳的“体”,使腐乳成形。

2.哪种豆腐适合用来做腐乳?为什么?提示:含水量为70%左右的豆腐适于做腐乳。

因为用含水量过高的豆腐制腐乳,不易成形。

高中生物 课题2腐乳的制作预习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

高中生物 课题2腐乳的制作预习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

高中生物课题2腐乳的制作预习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一、学习目标1、以制作腐乳为例了解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2、说明腐乳制作过程的科学原理,设计并完成腐乳的制作。

3、分析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

二、学习重点与难点学习重点:说明腐乳制作过程的科学原理,设计并完成腐乳的制作。

学习难点:在实践中摸索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

自主学习一、基础知识:(腐乳制作的原理)1、参与豆腐发酵的微生物有、、、等多种,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2、毛霉是一种,分布广泛,常见于、、、,具有发达的。

3、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和 ,产生的可将脂肪分解为和。

在多种微生物的作用下,普通的豆腐转变成风味独特的腐乳。

思考:豆腐变为腐乳的过程中,有机物总量、有机物种类有何变化?二、实验设计(一)制作腐乳的实验流程:(二)毛霉的生长:1、豆腐块表面长满菌丝,温度应控制在 ,并保持一定的湿度,约后,毛霉开始生长, 天后,菌丝生长旺盛,天后,豆腐块表面布满菌丝。

2、豆腐块上生长的毛霉来自空气中的。

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的条件下,将优良直接接种在豆腐上,这样可以避免其他菌种的污染,保证产品的质量。

思考:你能利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释豆腐长白毛是怎么一回事?提示:豆腐上生长的白毛是毛霉的白色菌丝。

严格地说是直立菌丝,在豆腐中还有匍匐菌丝。

(三)加盐腌制:1、将长满毛霉的豆腐块分层整齐地摆放在瓶中,同时逐层 ,随着层数的加高而增加盐量,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

2、加盐腌制的目的是。

思考:瓶口处多加盐的原因是什么?(四)配制卤汤1、卤汤直接关系到腐乳的、、。

卤汤是由和各种配制而成、2、卤汤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左右、加酒的目的是。

3、香辛料可以 ,也具有作用。

讨论:1、腐乳外面有一层致密的皮,它是怎样形成的?作用是什么?提示:“皮”是前期发酵时在豆腐表面上生长的菌丝,它能形成腐乳的“体”,使腐乳成形。

2、哪种豆腐适合用来做腐乳?为什么?提示:含水量为70%左右的豆腐适于做腐乳。

新人教版生物选修1课题2《腐乳的制作》word教案

新人教版生物选修1课题2《腐乳的制作》word教案

《腐乳的制作》教课方案一、教课目的1.以制作腐乳为例,认识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说明腐乳制作过程的科学原理。

2.说出腐乳制作的流程,知道影响发酵的要素。

3.依据实验流程表示图和供给的资料,设计实验步骤,试试腐乳制作的过程。

4.理解实验变量的控制,剖析影响腐乳质量的条件二、教课要点和难点要点 :腐乳制作过程的科学原理,设计并达成腐乳的制作难点 :实践中探索影响腐乳质量的条件三、教课方案思路以课题背景为切入点,经过介绍腐乳制作的历史和腐乳较高的营养价值,指引学生对制作腐乳产生兴趣,进而睁开课题。

对于腐乳制作的原理这一部分的教课,教师能够利用对于腐乳制作方法的传说,联合旁栏思虑题,组织学生议论,认识微生物的发酵作用,总结腐乳制作的大概过程。

此中波及到的各种微生物,如毛霉、青霉、曲霉、酵母菌等在腐乳制作中的作用要修业生经过看课本总结出来。

认识了腐乳制作的原理后,联合课本的实验流程表示图和给出的三个资料,要求同学们自己设计腐乳制作的步骤,而后各实验小组进行议论沟通,找出最完美的一种制作方法,进行推行。

在学生进行设计时教师要给予适合的提示,如控制好资料的用量、防备杂菌污染、控制好发酵的条件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以后,同学们互相沟通自己的制作成就,进行结果的剖析和评论,并对课题进行延长和有关链接的教课,借以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忱以及对对我国各族人民的风土人情的认识。

本节内容实验操作部分共1课时,发酵部分在课下时间达成。

四、教课实行的程序学习阶教师的组织和指引段拿一瓶腐乳过来,先问同学们引能否喜爱吃腐乳,让同学们品入课尝,介绍腐乳是我国古代办感人题民创建出的一种经过微生物发酵的大豆食品。

教师能够利用对于腐乳制作方法的传说,联合旁栏思虑题,组织学生议论,认识微生物的发酵作用,总结腐乳制作的大概过程。

教师提出问题:1.你能解说豆腐上为何能长腐出白毛吗?乳制 2. 为何一般的豆腐经过多种作的微生物的作用后,变为了我们爱原理吃的腐乳了呢?3. 用豆腐做腐乳,从微生物培养的角度来看,豆腐应当称作什么?要想保证毛霉的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从理论上能够分为几种?教师组织学生看教材中的实验流程表示图和三个资料,同学们联合所给的流程图和资料,设计学教课生活企图动经过学课题背生进景,激发行分学生对劳析、感人民的讨敬意,引论、发学生学交习制作兴流。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专题1 课题2《腐乳的制作》word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专题1 课题2《腐乳的制作》word导学案

专题1课题2 腐乳的制作一、基础知识腐乳制作的原理1.腐乳的发酵有多种微生物的,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它是一种生物,新陈代谢类型是。

2.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可以将豆腐中的分解成小分子的和;脂肪酶可以将水解成和。

3.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严格的条件下,将优良菌种直接接种在豆腐上,这样可以避免的污染,保证产品的质量。

二、实验设计1、实验流程让豆腐→加腌制→加装瓶→腌制。

2、制作实例实验材料:含水量70%的豆腐,粽叶,盘子,盐,黄酒,米酒,糖,香辛料等,广口玻璃瓶,高压锅等。

实验步骤1.将豆腐切成3cm×3cm×1cm若干块。

2.将豆腐块平放在铺有干粽叶的盘内(粽叶可以提供菌种,并能起到保温的作用),每块豆腐等距离排放,周围留一定的。

豆腐上面再铺上干净的粽叶。

气候干燥时,将平盘用保鲜膜包裹,但不要封严,以免湿度太高,不利于毛霉的生长。

3.将平盘放在温度为℃的地方,毛霉逐渐生长,大约5d后,豆腐表面丛生直立菌丝。

4.当毛霉生长旺盛,并呈时,去除保鲜膜及铺在上面的粽叶,使豆腐块的热量和水分能够迅速散失,同时散去霉味,这一过程一般持续36h以上。

5.豆腐凉透后,将豆腐间的连在一起的菌丝拉断,并整齐排在容器内,准备腌制。

6.长满毛霉的豆腐块(以下称毛坯)分层摆放,分层加盐,并随层高而,在接近瓶口表面盐要铺厚一些,以防止杂菌污染,约腌制8d。

(豆腐与盐质量分数比为5︰1)7.将黄酒、米酒和糖、香辛料等混合制成卤汤。

卤汤酒精含量控制在左右为宜。

8.将广口玻璃瓶刷洗干净,用高压锅在1000C蒸汽灭菌30min,将腐乳成坯摆入瓶中,加入卤汤和辅料后,将瓶口用加热灭菌,用胶条。

在常温下,一般六个月即可以成熟。

三、操作提示(一)控制好材料的用量1、用盐腌制时,注意控制盐的用量。

盐的浓度过低,,可能导致豆腐腐败;盐的浓度过高,会。

2、乳汤中酒的含量应控制在左右。

酒精含量过低,,可能导致豆腐腐败;酒精含量过高,腐乳成熟的时间将会。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课题2腐乳的制作》详细教案设计附课堂练习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课题2腐乳的制作》详细教案设计附课堂练习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一生物选修 1 [人教版]课题2腐乳的制作★课题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说明腐乳制作的原理(二)过程与方法注意实验流程的操作环节;动手实践,体验其中的变化(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制作腐乳为例,了解古代劳动人民对发酵技术的应用;养成细心严谨的科学态度★课题重点说明腐乳制作过程的科学原理,设计并完成腐乳的制作★课题难点在实践中摸索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在人们的餐桌上的饭菜不但与“香”相联系,而且与“臭”也有牵连:臭豆腐、臭鸡蛋、臭虾酱等等。

这些嗅起来"臭”而吃起来“香”的食品也与发酵有着密切关系。

b5E2RGbCAP(二)进行新课(阅读“腐乳制作原理”,完成基础知识)1基础知识1. 1腐乳的制作原理腐乳制作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其属于真菌,其同化作用类型是异养型。

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质酶等能将豆腐中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多肽和氨基酸;产生的脂肪酶能将豆腐中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plEanqFDPw〖思考1〗写出蛋白质和脂肪的水解的反应式:〖思考2〗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将鱼和肉腌制起来长时间保存,其原因是在高浓度盐水溶液中细菌脱水死亡。

DXDiTa9E3d2 •实验设计阅读“实验设计”及有关资料,完成以下问题:〖思考3〗什么样的豆腐适合于做腐乳?为什么?含水量适中(70%左右)。

含水量过高腐乳不易成型。

2. 1毛霉的生长:毛霉生长的适宜条件:温度15〜18C,保持一定的湿度。

〖思考4〗自然条件下毛霉来自空气中的毛霉孢子;在工厂化生产中毛霉来自严格无菌条件下的直接接种优良菌种。

RTCrpUDGiT〖思考5〗腐乳表面的“皮”主要是由毛霉的菌丝构成的。

2. 2 加盐腌制:在长满毛霉的豆腐块上加盐的目的是析岀豆腐中的水分使之变硬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腐败变质。

5PCzVD7HxA〖思考6〗瓶口处多加盐的原因是瓶口处容易被杂菌污染。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1.2《腐乳的制作》教案.doc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1.2《腐乳的制作》教案.doc

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1.2 腐乳的制作一、【课题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说明腐乳制作的原理(二)过程与方法注意实验流程的操作环节;动手实践,体验其中的变化(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制作腐乳为例,了解古代劳动人民对发酵技术的应用;养成细心严谨的科学态度二、【课题重点】说明腐乳制作过程的科学原理,设计并完成腐乳的制作三、【课题难点】在实践中摸索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四、【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五、【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在人们的餐桌上的饭菜不但与“香”相联系,而且与“臭”也有牵连:臭豆腐、臭鸡蛋、臭虾酱等等。

这些嗅起来“臭”而吃起来“香”的食品也与发酵有着密切关系。

(二)进行新课(阅读“腐乳制作原理”,完成基础知识)1.基础知识1.1腐乳的制作原理腐乳制作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其属于真菌,其同化作用类型是异养型。

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质酶等能将豆腐中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多肽和氨基酸;产生的脂肪酶能将豆腐中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思考1〗写出蛋白质和脂肪的水解的反应式:〖思考2〗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将鱼和肉腌制起来长时间保存,其原因是在高浓度盐水溶液中细菌脱水死亡。

2.实验设计阅读“实验设计”及有关资料,完成以下问题:〖思考3〗什么样的豆腐适合于做腐乳?为什么?含水量适中(70%左右)。

含水量过高腐乳不易成型。

2.1毛霉的生长:毛霉生长的适宜条件:温度 15~18℃,保持一定的湿度。

〖思考4〗自然条件下毛霉来自空气中的毛霉孢子;在工厂化生产中毛霉来自严格无菌条件下的直接接种优良菌种。

〖思考5〗腐乳表面的“皮”主要是由毛霉的菌丝构成的。

2.2 加盐腌制:在长满毛霉的豆腐块上加盐的目的是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之变硬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腐败变质。

〖思考6〗瓶口处多加盐的原因是瓶口处容易被杂菌污染。

〖思考7〗加盐为什么能防止食品腐败?高浓度盐溶液能有效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2020-2021学年生物选修一配套导学案:1.2腐乳的制作学案

2020-2021学年生物选修一配套导学案:1.2腐乳的制作学案

课题2 腐乳的制作一、学习目标1.以制作腐乳为例了解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2.说明腐乳制作过程的科学原理,设计并完成腐乳的制作。

3.分析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

二、学习重点与难点学习重点:说明腐乳制作过程的科学原理,设计并完成腐乳的制作。

学习难点:在实践中摸索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

自主学习一、基础知识:(腐乳制作的原理)1.参与豆腐发酵的微生物有、、、等多种,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2.毛霉是一种,分布广泛,常见于、、、,具有发达的。

3.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和 ,产生的可将脂肪分解为和。

在多种微生物的作用下,普通的豆腐转变成风味独特的腐乳。

思考:豆腐变为腐乳的过程中,有机物总量、有机物种类有何变化?二、实验设计制作腐乳的实验流程:[实验步骤]1.将豆腐切成3cm×3cm×1cm的若干块。

所用豆腐的含水量为________________左右,水分过多则腐乳不易成形。

水分测定方法如下:精确称取经研钵研磨成糊状的样品5~10 g (精确到0.02mg ),置于已知重量的蒸发皿中,均匀摊平后,在100~105 ℃电热干燥箱内干燥4 h,取出后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后称重,然后再烘30 min,直至所称重量不变为止。

样品水分含量(%)计算公式如下:(烘干前容器和样品质量-烘干后容器和样品质量)/烘干前样品质量2.将豆腐块平放在铺有的盘内,每块豆腐等距离排放,周围留有一定的空隙。

豆腐上面再铺上干净的粽叶。

将盘子用保鲜膜包裹,但不要,以免不利于的生长。

3.将平盘放入温度保持在________________的地方。

毛霉逐渐生长,大约5 d后豆腐表面丛生着________________(即长白毛)。

4.当毛霉生长旺盛,并呈淡黄色时,去除包裹平盘的保鲜膜以及铺在上面的粽叶,使豆腐块的和能够迅速散失,同时散去霉味。

这一过程一般持续36 h以上。

5.当豆腐凉透后,将豆腐间连接在一起的菌丝拉断,并整齐排列在容器内,准备腌制。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高中生物选修1学案:课题2--腐乳的制作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高中生物选修1学案:课题2--腐乳的制作

省海中高二生物(选修)教学学案课题2 腐乳的制作一、达标(一)知识目标知识与技能:说明腐乳制作的原理过程与方法:注意实验流程的操作环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劳动人民对发酵技术的应用;养成细心严谨的科学态度(二)重点和难点:重点:说明腐乳制作过程的科学原理,设计并完成腐乳的制作难点:在实践中摸索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二.基础知识:(一)腐乳制作的原理1.腐乳的发酵有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如、、、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它是一种核生物,常见于、、、上。

新陈代谢类型是。

2.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可以将豆腐中的分解成小分子的和;脂肪酶可以将水解成和。

3.自然条件下毛霉来自空气中的;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严格的条件下,将优良菌种直接接种在豆腐上,这样可以避免,保证。

(二)腐乳制作的实验流程:让豆腐长出毛霉→→→密封腌制。

(需天)(需天)(需月)(三)实验材料含水量的豆腐,盘子,盐,黄酒,米酒,糖,香辛料等,广口玻璃瓶,高压锅。

(四)实验设计即操作提示1.将豆腐切实若干小块2.豆腐块放在盘内,每块豆腐等距离排放,再用保鲜膜包裹。

3.将平盘放在温度为的地方并保持一定的,毛霉逐渐生长,大约后,豆腐表面丛生直立菌丝。

4.当毛霉生长旺盛,呈淡黄色时,去除保鲜膜,同时散去霉味约36h。

5.豆腐凉透后,将豆腐间的菌丝拉断,整齐排在容器内,准备腌制。

6.长满毛霉的豆腐块(以下称毛坯)分层摆放,分层加盐,并随层高而增加,在瓶口表面铺盐,以防止,约腌制8d。

7.将黄酒、米酒和糖、香辛料等混合制成卤汤。

卤汤酒精含量控制在为宜。

8.腌制过程要控制好材料的用量:一是控制好的用量:过多影响口味,过少容易。

二是控制卤汤中含量在12%左右:过高会延长腐乳的,过低可能导致。

9.广口玻璃瓶刷洗干净,用高压锅在1000C蒸汽灭菌30min,将腐乳成坯摆入瓶中,加入卤汤和辅料后,将瓶口通过,用胶条密封,常温下,六个月即可以成熟。

三、质疑、讨论讨论一:思考1:毛霉的代谢类型是什么?思考2:腐乳表面的“皮”主要是由什么构成的?思考3:豆腐变为腐乳的过程中,有机物总量、有机物种类有何变化?例1、以下四种微生物都参与的豆腐的发酵,从代谢类型上考虑哪一项与其它三项有明显区别A.青霉B.酵母C.曲霉D.毛霉例2、葡萄糖在毛霉细胞质内分解至丙酮酸的过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线粒体中进行的无氧呼吸B.需在有氧条件下进行C.不产生CO2D.反应速度不受温度影响例3、腐乳味道鲜,易于消化、吸收,是因为其内主要含有的营养成分是A.无机盐、水、维生素B.氯化钠、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C.多肽、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D.蛋白质、脂肪、氯化钠、水讨论二:思考:什么样的豆腐适合于做腐乳?为什么?例3、下列关于腐乳制作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产生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B.含水量大于85%的豆腐利于保持湿度,适宜制作腐乳C.加盐和加酒都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D.密封瓶口前最好将瓶口通过火焰以防杂菌污染讨论三:思考1:加盐腌制时在长满毛霉的豆腐块上加盐的目的是什么?瓶口处多加盐的原因是什么?思考2: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将鱼和肉腌制起来长时间保存,加盐为什么能防止食品腐败?其原理是什么?用盐量对腐乳制作有哪些影响?思考3:配制卤汤时,卤汤的作用是什么?卤汤中的哪些成分具有防腐杀菌作用?思考4:概括在整个制作过程中,除了正常的清洗和消毒外,还有哪些防止杂菌感染的措施?思考5:发酵温度对腐乳制作有什么影响?四、传统发酵的总结归纳(一)微生物的类型1.毛霉等微生物能产生的胞外酶类主要有A.蛋白酶和脂肪酶B.蛋白酶和淀粉酶C.脂肪酶和淀粉酶D.肽酶和麦芽糖酶2.豆腐发酵过程中,毛霉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哪种物质的分解A.脂肪B.磷脂C.葡萄糖D.蛋白质3.霉菌细胞内各种细胞器所含的酶A.种类有差异,数量相同B.种类有差异,数量不同C.种类无差异,数量相同D.种类无差异,数量不同4.以下各种生物属于真核生物的是A.酵母菌、毛霉B.乳酸菌、醋酸菌C.酵母菌、醋酸菌D.流感病原体、蘑菇5.测定三类微生物对氧气的需要,让它们在三个不同的试管中生长,下图显示了细菌的生长层,据此判断:只能在有氧培养基中繁殖、只能在无氧培养基中繁殖、在有氧和无氧培养基中都能繁殖的微生物依次是A.Ⅲ、I、ⅡB.Ⅲ、Ⅱ、I C.I、Ⅱ、ⅢD.I、Ⅲ、Ⅱ6.下列有关腐乳制作的过程中,消毒灭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来腌制腐乳的容器,洗刷干净后要用沸水消毒B.装瓶前,要将腐乳进行高温消毒避免杂菌污染C.装瓶时,要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防止瓶口被污染D.灭菌不仅是杀灭细菌,还要杀灭其他的微生物7.腐乳是我国民间传统发酵食品,营养丰富,味道鲜美。

高中生物1_2腐乳的制作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

高中生物1_2腐乳的制作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

选修1课时2 腐乳的制作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设计人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课前预习·预习案1.以制作腐乳为例了解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说明腐乳制作过程的科学原理。

2.设计并完成腐乳的制作,分析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

1.制作腐乳需要的发酵菌种:(1)参与豆腐发酵的微生物有青霉、________、曲霉、________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__。

(2)毛霉的特点。

①形态特征:________真菌,具有发达的________________。

②代谢类型:________。

③繁殖方式:________。

2.腐乳制作时发酵的主要代谢过程:3.腐乳制作的实验流程及材料作用:4.腐乳制作的实验的操作提示:(1)控制好材料的用量。

(2)防止杂菌污染的其他措施。

①玻璃瓶用________消毒。

②装瓶时,操作要________。

③装瓶后用胶条将瓶口密封。

④密封时,将瓶口通过________,防止瓶口被污染。

1.判断正误:毛霉属于真核生物,在培养基表面会长出白色菌丝。

2.判断正误:家庭制作腐乳时,菌种来自空气。

3.判断正误:将长满毛霉的豆腐装瓶腌制时,底层和近瓶口处需加大用盐量。

4.判断正误:腐乳制作时加盐的目的只是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变咸。

5.判断正误:腐乳制作的过程需要密封腌制,因此毛霉的代谢类型为异养厌氧型。

6.判断正误:制作腐乳时增加酒的用量可以加快腐乳的发酵过程。

♒♒♒♒♒♒♒知识拓展·探究案♒♒♒♒♒♒♒1.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如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__。

它是一种________,分布广泛,常见于土壤、水果、蔬菜、谷物上。

2.毛霉等微生物能产生________,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________;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成________。

在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下,普通的豆腐转变为我们爱吃的腐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2 腐乳的制作
一、基础知识
〖思考1〗你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豆腐长白毛是怎么一回事吗?
〖思考2〗王致和为什么要撒许多盐,将长毛的豆腐腌起来?
1.腐乳的制作原理:
(1)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许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比如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其属于,其同化作用类型是。

(2)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酶等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和;酶能将豆腐中脂肪水解为和。

☆毛霉小知识:
(1)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

繁殖方式为孢子生殖,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

(2)毛霉在腐乳制作中的作用:
在豆腐的发酵过程中,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在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下,普通的豆腐转变成腐乳.发酵的温度为15~18 ℃。

微生物的作用机理:酿造腐乳的主要工序是将豆腐进行前期发酵和后期发酵。

前期发酵过程中,毛霉在豆腐(毛坯)上生长。

毛霉生长大约5天后使白坯变成毛坯。

豆腐表面被一层菌膜包住,形成腐乳的“体”。

同时毛霉分解以蛋白质为主的蛋白酶,将豆腐所含有的蛋白质分解为各种氨基酸。

在后期发酵过程中,酶与微生物协同作用,通过研制并配入各种辅料(红曲、面曲、酒酿),是蛋白酶作用缓慢,促进其他生化作用,生成腐乳的香气。

2.实验设计阅读“实验设计”及有关资料,完成以下问题:
〖思考3〗什么样的豆腐适合于做腐乳?为什么?
(1)毛霉的生长:毛霉生长的适宜条件:温度,保持一定的。

〖思考4〗传统的制作过程中(自然条件下)豆腐块上生长的毛霉来自空气中的;而现代(工厂化)的腐乳生产是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将优良的毛霉菌种直接接种在豆腐上,这样可以。

〖思考5〗腐乳外部有一层致密的“皮”。

腐乳表面的“皮”主要是由构成的。

(2)加盐腌制:逐层加盐,随层数的加高而增加盐量,腌制大约8天左右。

在长满毛霉的豆腐块上加盐的目的是和。

〖思考6〗瓶口处多加盐的原因是。

〖思考7〗加盐为什么能防止食品腐败?
(3)配制卤汤:卤汤是由酒及各种香辛料配制二成的,卤汤中的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左右,加酒的作用是使腐乳具有,并可以抑制。

〖思考8〗卤汤中的哪些成分具有防腐杀菌作用?
腐乳制作的具体操作步骤:
1.将豆腐切成3cm×3cm×1cm的若干块;
2.将豆腐块平放在铺有干粽叶的盘内,粽叶可以提供菌种,并能起到保温的作用,每块豆腐等距离排放,周围留有一定距离,豆腐上面再铺上干净的粽叶;
3.将平盘放入温度保持在15-18℃的地方;
4. 当毛霉生长旺盛,并呈淡黄色时,去除包裹平盘的保鲜膜以及扑在上面的粽叶,使豆腐块的热量和水分能够迅速散失,同时散去霉味;
5. 当豆腐凉透后,将豆腐块间连接在一起的菌丝拉断,并整齐排列在容器内,准备腌制;
6. 长满毛霉的毛坯与盐的质量分数比为5: 1,分层加盐,在瓶口表面盐要铺厚些,大约腌制8天;
7. 将黄酒、米酒和糖,按口味不同而配以各种香辛料(如胡椒、花椒、八角茴香、桂皮、姜、辣椒等)混合制成卤汤;
8. 将广口玻璃瓶洗净,用高压锅在100℃蒸气灭菌,将腐乳咸坯摆入瓶中,加入卤汤和辅料,密封放置,常温六个月可以成熟。

☆注意事项
(1)注意盐用量。

以豆腐块与盐的质量比为5∶1最合适。

豆腐块分层放置,分层加盐,瓶口表层的盐要铺厚一些。

盐浓度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浓度过高,影响口味及品质,表层铺盐厚些是为防止杂菌从瓶口进入。

(2)豆腐含水量以70%为宜。

毛霉为异养需氧型真菌,若含水量过高,影响毛霉的有氧呼吸;若含水量过低,则不利于毛霉的生长,毛霉的代谢也离不开水。

(3)配制卤汤时酒量的控制
加酒的目的之一是杀死微生物。

如果过少,达不到杀死微生物的目的,导致豆腐腐败;若过多,不但杀死了微生物,而且会因酒精度过高抑制了酶的活性,从而影响腐乳的成熟,同时还会因酒精含量过高而影响腐乳的风味。

一般应控制在12%左右。

(4)防止杂菌污染。

所用器械要沸水消毒或高压灭菌,加入卤汤和辅料后,将瓶口酒精灯加热灭菌后再密封。

(5)控制适宜温度。

毛霉的最适生长温度为15 ℃~18 ℃,保持其适宜温度,可缩短发酵时间。

(6)腐乳的前后期制作过程中温度和空气条件不一样:腐乳的前期制作温度在15 ℃~18 ℃的环境条件下,因为毛霉属于需氧型微生物,因而放置在空气中即可;豆腐乳的后期制作温度控制在30℃条件下,且要放入坛中密封坛口。

二、操作提示阅读“操作提示”,完成相关问题。

1、控制好材料的用量
a.腌制时注意控制盐的用量
盐的浓度过低,可能导致豆腐腐败变质;浓度过高会影响腐乳的口味。

b.卤汤中酒的含量应控制在12%左右
酒精含量过高将会延长腐乳的;含量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可能导致。

2、防止杂菌污染
防止杂菌感染的措施有:①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洗刷干净后要用消毒;②装瓶过程中操作要;③封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防止瓶口被污染。

〖思考9〗在整个制作过程中,还有哪些防止杂菌感染的措施?
三、结果分析与评价
A 是否完成腐乳的制作
a)能够合理的选择实验材料与用具;
b)前期发酵后豆腐的表面长有菌丝,后期发酵制作基本没有杂菌的污染。

B 腐乳质量的评价
成功的腐乳应具有以下特点:色泽基本一致、味道鲜美、咸淡适口、无异味、块形整齐、厚薄均匀、质地细腻、无杂质。

C 能否总结不同条件对腐乳风味和质量的影响
从盐、酒的用量、发酵的温度、发酵时间的长短、以及香辛料等因素中的某一因素说明其对腐乳风味或质量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