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的演化-一种学科制度视角

合集下载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程第一篇: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发展历程回顾西方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程,我们可大致将其划分为几个阶段:1,西方社会心理学的萌芽与诞生(19世纪末叶到20世纪初) 社会心理学的专题研究,开始于19世纪下半期。

1860年出现了拉察鲁斯和斯坦塔尔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系列论文。

此后,塔尔德的《模仿律》西格尔的《犯罪的群众》、勒邦的《群众心理学》等著作陆续出版,为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不约而同地发表了以《社会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西方把这一年作为社会心理学诞生的年代。

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每个和苏联的社会心理学家先后把科学实验方法引进这一学科,才使得社会心理学从描述对象转向探索和揭示规律,社会心理学才成为一门独立科学。

其奠基人公认为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奥古斯特.孔德。

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科学的基础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原因:1)开始运用实验;2)用数量分析补充对现象的质的分析;3)从描述现象转向揭示和利用规律。

2,西方社会心理学科学体系的建立(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早在1898年特里普利特关于社会促进的实验研究,可多年来,这个很有价值的提议并没有引起广泛的注意,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德国心理学家默德开创了实验社会心理学方向。

在他们之后,实验社会心理学才开始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成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流。

奥尔波特的著作《社会心理学》问世以后,社会心理学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1928年瑟斯顿提出了态度测量法,把由托马斯和兹纳涅茨基开始并成为当时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的态度研究,提高了一步。

1934年莫雷诺提出了社会测量法,用以测量群体内人际吸引和排斥问题。

1938年勒温把场论引进社会心理学,提出了个人生活空间或场的概念,认为行为是个人特点和情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函数。

这些研究方式集中体现在,依托数学和物理学的原理,为“社会心理学”构建起严谨的科学体系,从而,奠定起它的定量精确研究方向。

简述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简述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简述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过程社会心理学是一门涉及个体与群体相互作用与影响的学科。

它探究人类如何被社会环境塑造,以及人们如何与他人互动并对他人产生影响。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阶段,从早期的观察研究到现代的实验研究,逐渐形成了独立的学科体系。

早期的社会心理学主要集中在对人类行为和个体差异的观察研究上。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社会心理学家开始关注个体如何被群体影响以及整体社会是如何形成的。

这些早期的研究者通过观察自然环境中的个体行为、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记录,以及对群体动力的观察,逐渐得出了一些关于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随着实验心理学的兴起,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在20世纪上半叶,社会心理学家开始运用实验研究的方法来探究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

他们认为通过控制变量和操纵条件,可以更精确地研究人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这些实验研究为社会心理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形成了实验心理学的主要分支之一在20世纪中叶,社会心理学进一步发展,重点转向研究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社会认知理论提出了个体如何解释和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的框架,旨在理解人们为什么会产生一些决策和反应。

认知不协调理论认为个体内部的认知元素之间的不协调会引起主观不快和不稳定的行为,通过解决认知不协调来增加个体的稳定性。

这些理论推动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20世纪的后半个世纪,社会心理学进一步融合了其他学科领域的理论和方法,如社会学和人类学。

社会身份理论和群体认同理论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旨在理解个体与特定社会群体的关系以及人们如何通过归属感和认同感来塑造自己的社会身份。

同时,社会心理学也开始关注一些重要的社会问题,如偏见、歧视、合作与竞争等,探究其产生的心理机制,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

到了21世纪,社会心理学在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上取得了更多的突破和创新。

随着技术的进步,社交媒体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研究者能够更加方便地获取大规模的数据,从而加深对个体和群体行为的理解。

简述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简述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简述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过程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它的发展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早期心理学、群体心理学和现代社会心理学。

早期心理学是社会心理学的起源,它主要关注个体的内在心理过程。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心理学家们开始研究人类的思维和感知过程,探索人类内心的奥秘。

在这个阶段,心理学家主要从实验和观察的角度研究个体的心理现象,如注意力、意识和记忆等。

然而,早期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个体的心理过程,忽视了社会环境对个体心理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群体心理学逐渐兴起。

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叶,社会心理学家开始关注群体的心理现象,如群体决策、社会规范和集体行为等。

在这个阶段,心理学家们通过实验和观察研究了人们在群体中的行为和心理过程。

其中著名的研究包括阿斯奇实验、米尔格拉姆实验和斯坦福监狱实验等。

这些实验揭示了人们在群体中的从众行为、权威影响和集体责任等心理现象。

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发展标志着社会心理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20世纪中叶以后,社会心理学开始关注个体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关系,研究人们在不同社会环境中的心理过程和行为表现。

在这个阶段,社会心理学家们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如实验研究、调查研究和观察研究等,探索了社会认知、社会影响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问题。

现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涵盖了社会认知、社会影响、社会关系、社会认同、社会冲突等多个领域。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不仅丰富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也为社会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教育、组织管理、社会政策等领域,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

例如,社会认知理论为教育者提供了指导学生学习和思考的方法;社会影响理论为广告商和营销人员提供了塑造消费者行为的策略;社会关系理论为组织管理者提供了促进员工合作和团队建设的方法。

总的来说,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早期心理学、群体心理学和现代社会心理学三个阶段。

从关注个体内心的心理过程到关注个体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关系,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为我们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现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方法。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要作用。
情感与认知过程的应用
在心理学、神经科学和社会学等领域,情感与认知过程被用于解释人的行为和态度变化。 例如,在情绪调节、心理健康和人际交往等方面,可以利用情感与认知过程的理论来促
进个体情感和认知的平衡发展。
03
CHAPTER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
实验法定义
实验法是社会心理学最基本的研 究方法之一,它通过操纵某些变 量来观察结果的变化,以探究变 量之间的关系。
神经可塑性
神经社会心理学还关注环境和社会因素如何影响神经系统的可塑性,以及神经可塑性如 何影响个体的心理和行为。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环境和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05
CHAPTER
社会心理学在现实生活中的 应用
在教育中的应用
1 2 3
促进学习动机
社会心理学家研究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 高学习效果。例如,利用社会认同和归属感来激 励学生参与学习活动。
社会心理学思想的萌芽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群体行为和个体行为的研究逐渐深入,开始探讨个体 行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例如,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提出的模仿理论,以 及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的本能论等。
社会心理学的形成
学科的建立
20世纪初,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 的学科逐渐形成。美国心理学家爱德 华·托尔曼和威廉·麦独孤等人对社会心 理学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
网络心理效应
网络心理学还研究互联网对个体心理的影响,如信息过载、 网络自我认同、网络群体行为等。这些心理效应对于理解 网络时代的心理和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神经社会心理学
神经社会心理学
神经社会心理学是社会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的交叉学科,旨在从神经生理学的角度揭示社 会认知和行为的神经机制。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沿革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沿革

②五十年代

1936年7月,联共中央批判社会心理学 为资之“伪科学”,因而从根本否定了社 会心理学的存在。直到1959年,苏未有此 方面的专门研究。 1963年在全苏第二届心理学代表大会上, 才提社会心理学重建一事。由此,大规模 研究方才开始:社会心理学的对象;与其 他学科的联系与区别;关于社会“交往” 及社会行为;对研究方法的估价等等。苏 此领域有了长足发展。
3、社会分析学阶段(发展)

此阶段的主要标志是:用实验方法加强了
对人们行为的研究:一方面研究社会情景 中的个人;另一方面则研究团体行为。

其代表人物为美国学者: F•奥尔波特
他提出了著名的“社会促进论”,并围绕 着此开展一系列实验;于1924年总结其研 究成果,写出了“社会心理”一书,成为 实验社会心理学的经典之作。
③六十年代以来

2、苏社会心理学发展原因


①对外开放,交流信息
特别是六十年代以来,苏因为政策有所改变,与国外在 意识形态方面接触日益增多,于是,了解了此方面的研 究进展。


②社会问题与矛盾加剧,需要得到解释与解决
特别是苏长期的计划经济和政治封闭,使其国内矛盾日 益增多,社会冲突不断,这也需要得到社会心理学方面 的解释与支持。
(二)三十年代以来社会心理学的 发展
三十年代——社会特征:经济大危机爆发, 社会动荡。主要研究:社会舆论、谣言、 种族关系、价值冲突等。 主要代表人物:一是美国学者M•谢里夫, 用似动错觉的实验,研究“社会规范”理 论。另一代表为德国学者K•勒温,主要研 究“群体动力学”(群体的形成、群体中 的人际关系、群体内聚力、领导方式、领 导决策等)。
②注重基础理论的研究

现代社会心理学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由来与发展精品

现代社会心理学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由来与发展精品
人际关系
社会心理学关注沟通中的信息传递、非言语行为、沟通障碍以及有效沟通的策略和方法。
沟通
人际关系与沟通
研究个体如何受到群体压力、从众行为、服从权威等社会因素的影响。
探讨说服的原理、技巧以及说服效果的影响因素,如说服者的权威性、信息呈现方式等。
社会影响与说服
说服
社会影响
研究群体动力学、群体决策、群体冲突与合作等方面的心理规律。
群体行为
关注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领导行为、工作动机等方面的心理现象和规律。
组织行为
群体行为与组织行为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欧洲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对社会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法国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法国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注重个体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对社会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英国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英国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注重实验和社会调查,对社会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02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强调群体心理和社会化过程,关注集体行为和社会影响等方面,对群体心理和集体行为的研究具有重要影响。

法国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德国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始于20世纪初,以德国心理学家威廉·冯特和马克斯·韦伯为代表,探讨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以及文化对个体心理的影响。
德国社会心理学家关注文化、群体和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文化心理学和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认知革命强调个体差异和个体差异在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认为不同个体的认知过程和行为反应会有所不同。
03
社会心理学在欧洲的发展
法国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许多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如古斯塔夫·勒庞、爱弥儿·涂尔干等,他们的研究成果对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历史及发展一、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发源于哲学思辨。

“人的本性是什么?”、“人的本性与社会有什么关系?”(1)柏拉图、苏格拉底派:人性可通过教育与社会制度来改变。

“人之初,性本善”,是有缺陷的社会使得人趋向邪恶。

柏拉图《理想国》:设计一种理想社会,其中的孩子因适当的教育而得到适当的塑造。

后来的康德、歌德、卢梭等人继承和发展了柏拉图的思想。

(2)亚里士多德派:人性主要由本;本能决定。

“人之初,性本恶”,必须通过法制的引导,,才能使社会得以生存。

人的最基本的动机是对“更大权利的追求”。

亚里士多德《论理学》和《政治学》探讨了人的自制和人与人的关系;《论演说》叙述了演说家如何支配听众情绪;《诗学》中提出了“宣泄说”,孕育了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说”,解释了人类侵犯行为。

二、形成时期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进化论的提出结束了人性的思辨讨论,使心理学家从进化论观点理解人类社会的进化,同时,资本主义大工业和都市化的发展,多种社会问题的出现及社会生活范围的扩大,迫使人们关注社会心理学研究。

1895年,德国拉扎勒斯和施泰因塔尔主编《民族心理学和语言学》。

假定存在不同的民族心理学,提出了群体中个人社会心理形成的共同规律问题。

同年,美国斯莫尔和文森特首次使用“社会心理学”一词,并将社会心理学列入《社会研究导论》一书的重要章节。

1897年,法国人塔德发表《社会心理学研究》1908年,英国麦独孤和美国罗斯分别发表《社会心理学》教科书,标志着社会心理学这一时期的最高成就。

德国心理学家冯特《民族心理学》:以原始民族的语言、道德、宗教、艺术为主要内容。

(从社会学角度研究)法国塔尔德、黎朋和美国罗斯:主要研究人们面对面地相互作用对其行为调节的过程,注重研究模仿、暗示、同情等。

(从心理学角度研究)英国麦独孤《社会心理学引论》:以本能论建立起社会心理学体系,认为个人行为与团体行为都来源于本能,而人的本能是先天遗传的,本能是人们一切思想和行为的基本源泉和动力。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史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史

04
社会心理学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01
跨文化研究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跨文化研 究将成为未来社会心理学的一 个重要方向,探讨文化差异对 社会认知和行为的影响。
02
新技术应用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人 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社会心 理学将有更多机会进行实验和 研究,探索新的心理现象和社 会行为。
03
心理健康与福祉
社会心理学学科的确立
学科确立
社会心理学学科在20世纪60年代逐渐确立,成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学术组织
成立了许多社会心理学的学术组织,如美国心理学会下的社会心理学分会。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
通过实验来研究社会心理现象,如群体压力实 验。
调查法
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
观察法
观察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和互动。
究。
社会影响与群体动态
随着情感科学的发展,社会心理学也开始关 注情感如何影响社会行为,以及社会环境如 何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
网络心理学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心理学成为新的研 究领域,探讨网络环境中的社会行为和心理 过程。
社会心理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人际关系与沟通
社会心理学在改善人际关系、提 高沟通效果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应 用,例如在团队协作、冲突解决 等方面。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史
目录
• 社会心理学的起源 • 社会心理学的形成 •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 社会心理学的现状与未来
01
社会心理学的起源
前科学时期
01
人类对社会心理现 象的观察和思考
自古以来,人类就开始观察和思 考社会心理现象,如群体行为、 社会影响等。
02
哲学社会心理学在早期阶段主要基于 哲学思辨,探讨人性、社会秩序 和道德等问题。

社会心理学的由来及发展

社会心理学的由来及发展

社会心理学的由来与发展一般说来,论述一学科的历史发展,首先需要确定该学科的创始之年,但这在社会心理学中恰恰是一个莫衷一是的议题:有人认为,社会心理学创设于1897年,这一年美国人特里普利特对“竞争”现象进行了全新的研究,这是社会心理学领域的首次实验结果;也有人认为,社会心理学创设于1908年,这一年美国社会学家爱德华·罗斯和英国心理学家威廉·麦独孤分别出版了以社会心理学命名的同名教科书;同样也有人认为,社会心理学创设于1924年,这一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F.奥尔波特对群体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出版了《社会心理学》一书,这不仅引进了实验,而且指出了“实验方法对团体行为研究的革命性意义”。

确定“社会心理学创始之年”的困难,使我们有理由采用美国当代社会心理学家E.P.霍兰德的“三阶段理论”。

1976年,他在《社会心理学的原则与方法》一书中提出,可将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划分为社会哲学、社会经验论和社会分析学三大阶段。

)进入80年代,我国社会心理学界相应于这三大阶段提出了将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划分为孕育时期、形成时期和确立时期的观点。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这是社会心理学形成前的一个准备时期,即霍兰德所说的社会哲学阶段,其母体是从古代希腊开始一直延续到19世纪上半叶的西欧思辨哲学。

这一时期与其后的几个时期相比,时间跨度较长,而且由于在这一时期中“社会心理学思想同一般的心理学思想的见解紧密相连,因此很难把‘纯’社会心理学观点划分出来”,但这一时期理论的系统化和条理化直接为后来社会心理学的各理论流派的形成提供了基础。

如果说要在该时期找出和现代社会心理学较为接近的主题的话,那么,这一两千年中社会哲学家们围绕“人性”所展开的争论算得上是“正宗”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尽管历代哲人就这一主题谈兴勃发、议论万千,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基本的理论线索只有两条:其一源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认为人性虽然不能完全摆脱生物遗传的纠缠,但却可以受到环境和教育的深刻影响。

简述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简述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简述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过程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它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揭示社会环境对个体心理过程和行为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实验心理学的先驱阶段、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社会认知理论的崛起和社会心理学的多元化发展。

实验心理学的先驱阶段是社会心理学发展的起点。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心理学家们开始利用实验方法研究个体在社会情境中的行为。

他们通过实验设计和统计分析,探索个体在不同社会条件下的行为差异。

这一阶段的代表性研究包括斯坦利·米洛格拉夫的集体智慧实验和梅尔文·夏伊夫的群体决策实验。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是社会心理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行为主义强调外部刺激对行为的影响,社会心理学家开始关注社会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他们运用行为主义的观点和实验方法,研究社会影响的机制和效应。

在这一阶段,社会认知理论的概念开始出现,社会认知心理学家开始研究个体对社会信息的感知和加工。

社会认知理论的崛起是社会心理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社会认知理论强调个体对社会环境的主观解释和心理过程的重要性。

社会心理学家开始研究社会认知的各个方面,如社会知觉、社会记忆和社会推理。

他们运用实验方法和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框架,揭示个体在社会情境中是如何感知、理解和解释他人的行为的。

社会心理学的多元化发展是近年来的一个趋势。

社会心理学家开始关注更广泛的研究领域,如社会认同、人际关系、社会支持和社会影响等。

他们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如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和实验研究,探索个体在复杂社会环境中的心理过程和行为。

同时,社会心理学也开始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研究,如社会学、人类学和神经科学等。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实验心理学的先驱阶段、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社会认知理论的崛起和社会心理学的多元化发展。

这一发展过程使得社会心理学更加关注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揭示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影响和作用。

简述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简述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简述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过程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学科,它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丰富的历程。

本文将以简述的方式介绍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一、早期阶段社会心理学的雏形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个体的社会感知、社会认知和人际关系等方面。

早期的研究者如杜威、福勒等,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索了人类对他人的态度、观点和行为的影响因素。

二、形成阶段20世纪初,社会心理学逐渐形成了独立的学科体系。

在这一阶段,社会心理学主要关注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和心理过程,涉及领域包括领导力、集体决策、群体动力学等。

代表性的研究者有莫斯科维奇、谢里夫等,他们通过实验研究和调查研究,揭示了社会影响和集体行为的心理机制。

三、发展阶段上世纪40年代后期至60年代,社会心理学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在这一时期,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大,涉及到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影响等方面。

代表性的研究者有阿斯奇、米尔格拉姆等,他们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为社会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多元化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社会心理学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阶段。

在这一时期,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不断创新,涌现出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

代表性的研究者有巴迪乌斯、阿贝尔森等,他们的研究在实验室和现实社会中进行,关注的内容包括自我概念、群体认同、社会正义等。

同时,社会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也日益增多,如社会心理学与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等。

五、应用阶段近年来,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逐渐向应用方向发展。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教育、组织管理、社会政策等领域,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代表性的研究者有班杜拉、福格尔等,他们的研究成果对于提高个体和群体的幸福感、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早期阶段、形成阶段、发展阶段、多元化阶段和应用阶段。

社会心理学--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

社会心理学--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
种独立的存在,因为群体本身就具 有“与作为构成群体的各个体完全 不同的特征。……群体意识……服 从 于 群 体 心 理 统 一 律 ( LeBon, 1896:26)。
h
12
三大直接来源之一: 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本世纪初,沿着其同胞达尔文的进化论线索,麦独孤探讨了个体 行为的动力问题,并将这种动力毫不犹豫地归为人的本能。在他 那本标志着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形成的《社会心理学导论》 (1908年)中,麦独孤坦率地写道:“……先天的或遗传的倾向, 是一切思想和行动(不论是个人的还是集体的)的基本源泉或动 力……”(McDougall,W.,1921:20)。他在该书中列举了诸如 求食、拒绝、求新、逃避、斗争、性及生殖、母爱、合群、支配、 服从、创造、建设等18种本能,并认为正是从这类潜伏在行为背 后的本能中衍生出了全部社会生活和社会现象。
通过拉扎勒斯和斯坦达尔的杂志,现代心理学之父冯特深受黑格尔的影 响,他历时20年(1900-1920)写出了十卷本的《民族心理学》。冯 特认为 , 民族心理学的较为合适的研究领域涉及到“由共同的人类生活 所创造的那些精神产品,因此,仅凭个体意识是无法对它加以说明的” (Wundt, 1916:3)。比如,语言、神话和习俗就不是由个体创造的, 而是社会的产物;因此,民族心理学应当采用自己的方法对这类文化产 品进行分析。
其次是具体研究,能够与此间心理学家的实验室研究相媲美的社 会学家的经验研究有这样几项:(1 )三四十年代进行的有关社 区心理和社会流动的调查,代表作有罗伯特·林德等人的《中镇》 和沃纳的《美式小城》,它们揭示了“一个人所占据的阶级位置 是决定其世界观的最重要因素”;(文化人类学的主要研究
h
20
社会心理学在中国
经过1946-1949年的三年内战,20 世纪下半叶的中国大陆和台湾 经历了长时期的隔绝。从1949年到1980年,受(前)苏联的影响, 这三十余年是中国大陆社会心理学研究发展的停滞阶段,但社会心 理学在台湾和香港则开始了自己的历程。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历史与发展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思想、情感、行为和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是心理学的分支,涉及社会、文化、人类演化和历史等方面。

本文将探讨社会心理学的历史和发展。

一、社会心理学的起源社会心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亲缘、友谊以及美德》。

但直到20世纪初,才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在美国,社会心理学先从心理学实验室的研究中茁壮成长,随后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这种变化的推动力来自于社会变革和人们对自己和他人的认知不断深入。

二、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程1. 行为主义与社会心理学在行为主义盛行的20世纪上半期,心理学将注意力集中在个体内部,强调环境对于行为的影响。

然而,随着20世纪中期社会运动的兴起,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人类的社会行为和关系。

人们慢慢认识到,人类的行为不仅受到生物和心理因素的影响,还受到社会环境的作用。

这就促使了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2. 社会认知与社会心理学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社会认知开始成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社会认知理论强调个体如何认知和评价他人、事件和社会情境等问题。

社会心理学家通过对个体价值观和社会认知的研究,深入探讨不同文化和不同族裔之间的差异,提升了我们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3. 社区心理学与应用社会心理学社区心理学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分支,它关注的是社会环境如何影响人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以及如何为社区提供帮助和支持。

应用社会心理学是一种将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方法。

随着社会问题的增多,如贫困、环保、暴力等,越来越多的社会心理学家把研究和实践相结合起来,致力于为社会提供解决方案。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领域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是多元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人际关系研究: 研究个体如何与他人互动,如何形成和维持人际关系等。

2. 群体行为研究: 研究群体如何组织行为,如何产生合作或竞争等效应。

学科制度精英、符号霸权和社会遗忘——社会心理学主流历史话语的建构和再生产

学科制度精英、符号霸权和社会遗忘——社会心理学主流历史话语的建构和再生产

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5期学科制度精英、符号霸权和社会遗忘*———社会心理学主流历史话语的建构和再生产方 文 A bstract:Adopting the perspective of disciplinar y institution,this paper attempts to de-construct the c onstructing and reproducing process of mainstream historical disc ourses in socialpsychology.Three factors have been found to play funda mental roles in this process,which arethe elites of disciplinar y institution,the symbolic hegemony of authoritative publications,andthe mechanism of social forgetting.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it ma y foster insights and stimula-tions for the writing of intellectual historiography.导言:学科史的书写———辉格史或学科制度史?学科的研究实践,是一种社会行动者目的—导引的社会行动。

它在时空中的演化秩序或学科历史,依存于学科的理智逻辑和学科制度的运作逻辑的交互影响。

对其演化秩序或学科历史的勾画、梳理、编纂和书写,在最为抽象的层面上,是人类理性自我批判性的反思的必然要求;同时,它也是特定学科合法性和正当性建构的一个主要源泉。

学科历史的编纂或书写过程,作为学科研究实践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站在学科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交汇点上,构造学科的历史意识和学科身份。

社会心理学的产生发展过程

社会心理学的产生发展过程

在营销领域,社会心理 学研究可以帮助企业更 好地了解消费者的心理 需求和行为特点,从而 更好地设计产品和营销 策略。
在司法领域,社会心理 学研究可以帮助法律专 业人士更好地了解证人 的记忆特点和证言的可 信度,从而更好地评估 证言和做出公正的裁决。
03
CHAPTER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
总结词
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
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多样性成为社会心理学研究 的重点之一,如何理解和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心理行为 成为重要课题。
技术进步与数据科学
技术进步为心理学家提供了大量数据和工具,数据科学在 揭示心理行为规律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社会问题与心理健康
随着社会发展,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如何运用社会心 理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如心理健康干预、社区 心理建设等,是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
01
02
03
04
05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在教育领域,社会心理
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学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更
包括教育、管理、营销、 好地理解学生的心理需
司法等。
求和行为特点,从而更
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
成长。
在管理领域,社会心理 学研究可以帮助管理者 更好地理解员工的心理 需求和行为特点,从而 更好地激励员工和提高 组织绩效。
社会影响研究关注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态度如何受 到他人的影响,以及个体如何对他人的影响进行调节和抵 制。
社会影响研究领域还包括从众、服从、权威等,探讨个体 如何受到社会环境中的权威、群体压力等影响,以及这些 影响如何影响个体的行为和社会关系。
社会行为
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表现,包括人际互动、群体行为 和社会行为等方面。

中国社会心理学(学科)

中国社会心理学(学科)
②组建机构。1982年 4月,成立了中国社会心理学研究会,同年 9月易名为中国社会心理学会,陈元晖任 会长。随后,北京、广东、上海、江苏、天津等省市相继建立了社会心理学分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广州师范学院、南开大学相继建立了社会心理学研究室或教研室。
③改造发展。随着理论体系的移植和机构的建立,中国社会心理学研究进入了改造发展期。这时期的研究可 以分为两大部分,其一是对社会心理学基本理论和假设的比较验证性研究。如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师生1983年参 照美国、日本、苏联等国的研究,以中国学生为样本所做的关于自我评价的研究。这项研究一方面验证了美国学 者得出的自我评价高于客观评价的结果;另一方面又发现了中国学生的自我评价在男女性别,以及积极评价和消 极评价等方面的独特差异。其二是改革开放环境中大群体社会心理的调查与研究。这是中国社会心理学重建以来 的主要研究领域。中国社会心理学工作者围绕社会需要、社会动机、社会态度,以及理想、价值观、民族性等问 题,以社会各职业阶层、各年龄分组的人们为对象,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了状况性调查和分析。这些调查和 研究一方面为中国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另一方面也构成了中国社会心理学研究实际问题的主要 成果。
赏罚心理
关于赏罚心理
《管子》认为赏罚的效果要通过个体的心理感受和行为变化而得到检验,“民死不服”不能算真正的赏罚效 果,所以如何使冷酷无情的法深入人心,变成心理上自愿接受的东西,收到“罪人不怨”、“善人不惊”的效果, 便属心术问题了,并指出了适度赏罚和教化与赏罚相结合的思想。韩非认为赏罚应与人性相结合,他把人性归结 为趋利避害、好赏恶罚,因而主张“因人情”、“顺人性”进行赏罚,治理国家。
发展历史
发展历史
中国社会心理学的学术思想源远流长,但作为一门学科,它是随着西方社会心理学的传入而在中国确定并逐 步发展起来的。

社会心理学的演化-一种学科制度视角

社会心理学的演化-一种学科制度视角

方文:社会心理学的演化:一种学科制度视角方文2005年10月8日 14:06 《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学科发展史是学科理智史和学科制度史的双重动态史。

本文尝试从学科制度的视角分析社会心理学的学科发展历程。

以之为出发点,作者认为: 跨学科社会心理学的式微,其主要原因是暂时的学科制度创新,受到既定正统的学科制度的挤压而丧失了其合法性; 作为统一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学科诉求的失败,源于其社会心理学的理智分裂和学科制度分裂之间的交互强化; 社会心理学的主流历史话语的建构,则源于学科制度精英在学科制度中同时也是在学科理智发展中的符号霸权化过程;而欧洲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壮大,则是欧洲社会心理学的理智诉求和学科制度建设之间良性互动的结果.文章的结论是:学科制度视角在学科理智视角之外为学科进展提供了基本的分析框架、策略和工具。

关键词学科制度跨学科社会心理学三种社会心理学欧洲社会心理学历史话语作者方文,1966 年生,哲学博士,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在北大、牛津或敦煌石窟,在昨日、现时或明天,作为学者,其肉身虽受限于具体场景而呈现出不同的面向,但其精神脉动则是同质的。

这是学者的命定.他们宿命地隶属于一种跨越时空的理智共同体(intellectual community)。

每个个体的血脉点滴地融于其中,从不间断永不停息。

在这种共同体中有: 同质的追问:人的存在、困境及救赎之道; 同样的求索动力:单纯的好奇心和完善人类物种生存境况的实际功用诉求;同样的元方法律令: 超越理智—情感二元对立的永不停息的批判、反思和怀疑; 同质的评价准绳:简单的完美;同样的英雄系谱:柏拉图、孔子、康德等;同质的原型: 孔子学堂和柏拉图学园; 同样的深层语法Π论说方式,尽管各有各的方言。

这种理智共同体的气息和生命,作为人类智慧活动所蕴涵的人文理念或人文精神,在每个学者身上流淌;而它的质地则像胚胎发育一样,在缓慢地流变、分化和完善。

殆至19 世纪初,伴随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它获得了崭新的存在形式即现代科学共同体(scientific community)。

《社会心理学》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知识点

《社会心理学》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知识点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历史一.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社会哲学”阶段)时间:古希腊——16、17 世纪,有2000多年从总体上看,论及社会心理学思想的有两条基本线索。

其一,源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

他们认为人性虽然不能摆脱生物遗传的纠缠,但却可以受到环境和教育的深刻影响。

特别强调环境对人性的制约作用,环境对人的影响。

柏拉图《理想国》卢梭《爱弥儿》其二,源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他认为社会源于人的本性,而人性又是由生物或本能的力量所支配的。

因此,改变人的本性,建立理想国的主张是无法实现的。

人性本恶。

霍布斯命题“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像狼和狼之间的关系”马基雅维利《君主论》弗洛伊德“影响人的心理跟行为的最根本的东西是生物性的冲动”二.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社会经验论阶段)社会心理学是在社会学和心理学分别脱离哲学母体之后,又从这两门学科中应运而生的一门边缘学科。

社会心理学学科的出现来自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相关学科的理论准备。

1890年前后,人们开始将精神分裂归因于社会行为。

1859年,德国人M拉扎勒斯和H斯坦达尔创办《民族心理学和语言学》杂志,并发表了《民族心理学序言》一文,成为民族心理学的创始人。

社会心理学由此进入社会经验论阶段。

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威廉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学家爱德华罗斯分别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写出了第一本社会心理学的同名教科书。

它标志了社会心理学学科的正式产生和其成熟体系的出现。

社会心理学直接来源于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和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德国民族心理学心理学创始人冯特《民族心理学》法国群众心理学塔尔德用模仿来解释所有的社会心理现象迪尔凯姆集体意识绝不是个体意识的相加之和,前者大于后者并决定那个后者,社会心理学开始于群体并结束于群体。

黎朋《群众论》集群行为英国本能心理学麦独孤社会行为、社会心理后面的动因是什本能受《进化论》影响工业心理学对社会心理学的形成也具有推动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文:社会心理学的演化: 一种学科制度视角方文2005年10月8日 14:06 《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学科发展史是学科理智史和学科制度史的双重动态史。

本文尝试从学科制度的视角分析社会心理学的学科发展历程。

以之为出发点,作者认为: 跨学科社会心理学的式微,其主要原因是暂时的学科制度创新,受到既定正统的学科制度的挤压而丧失了其合法性; 作为统一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学科诉求的失败,源于其社会心理学的理智分裂和学科制度分裂之间的交互强化; 社会心理学的主流历史话语的建构,则源于学科制度精英在学科制度中同时也是在学科理智发展中的符号霸权化过程; 而欧洲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壮大,则是欧洲社会心理学的理智诉求和学科制度建设之间良性互动的结果。

文章的结论是: 学科制度视角在学科理智视角之外为学科进展提供了基本的分析框架、策略和工具。

关键词学科制度跨学科社会心理学三种社会心理学欧洲社会心理学历史话语作者方文,1966 年生,哲学博士,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在北大、牛津或敦煌石窟,在昨日、现时或明天,作为学者,其肉身虽受限于具体场景而呈现出不同的面向,但其精神脉动则是同质的。

这是学者的命定。

他们宿命地隶属于一种跨越时空的理智共同体(intellectual community) 。

每个个体的血脉点滴地融于其中,从不间断永不停息。

在这种共同体中有: 同质的追问: 人的存在、困境及救赎之道; 同样的求索动力: 单纯的好奇心和完善人类物种生存境况的实际功用诉求; 同样的元方法律令: 超越理智—情感二元对立的永不停息的批判、反思和怀疑; 同质的评价准绳: 简单的完美; 同样的英雄系谱: 柏拉图、孔子、康德等; 同质的原型: 孔子学堂和柏拉图学园; 同样的深层语法Π论说方式,尽管各有各的方言。

这种理智共同体的气息和生命,作为人类智慧活动所蕴涵的人文理念或人文精神,在每个学者身上流淌; 而它的质地则像胚胎发育一样,在缓慢地流变、分化和完善。

殆至19 世纪初,伴随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它获得了崭新的存在形式即现代科学共同体(scientific community) 。

尽管在这一共同体内部存在着符号资本或符号资源的霸权或分层,但概而言之,它是种种具有独特尊严和合法性的独立学科的集合体。

而特定学科的独特尊严和合法性的建构则有赖于其理智进展和学科制度的完善。

不过,迄今为止学科理智进展的视角受到广泛的重视,而学科制度的视角却受到致命的忽视。

本文尝试以社会心理学作为个案,构造一种学科制度的分析视角,以之来观照社会心理学的百年进程,并由此对困扰社会心理学学科发展的一些基本论争进行评价和解释。

一、学科制度: 制度精神和制度结构学科制度,是规范特定学科科学研究的行为准则体系和支撑学科发展和完善的基础结构体系,我们把前者称之为学科制度精神( the ethos of disciplinary institution) ,后者称之为学科制度结构(the infrastructure of disciplinary institution) 。

(一) 学科制度精神勾画或梳理学科制度精神,我们必须深入研究: (1) 全部人类智慧活动史所蕴涵的人文理念或人文精神; (2) 界定作为规范科学活动过程普遍原则的科学阶层或学者阶层独具品质的精神气质; (3) 与之对应的可以测度的操作细则(方文,1996) 。

1. 智慧活动的人文理念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构造了一个意义深远的洞穴比喻。

洞穴中的“囚徒”心满意足地生活在黑暗之中,把墙上的阴影当成真实的实在; 而哲学王,惟一见过太阳的智者,则处在一种尴尬的窘境之中: 道出真相,引导众人走出洞穴; 同时又有被众人视为疯子的危险。

通过对柏拉图的现代阐释,可以剥离出哲学王(或学者) 两种命定的品质: 天生的使命感——运用智慧追寻现象背后的真谛,以造福于人类; 天生对现状和既定秩序的理性批判和怀疑精神,以及对更为理想境况不懈追求的信念。

前者使他获得尊严,而后者则使他往往处于殉道者的地位。

整部智慧活动史为柏拉图的深刻洞悉提供了令人沮丧的注脚。

学者阶层成为人类历史上受难深重的阶层。

当人类把荣耀和溢美之词虚伪地抛给前世受难的天才时,往往又毫不留情地对现世的天才进行打击和折磨,同时又毫不吝啬地将一些沽名钓誉的伪天才或伪学者尊为偶像。

我们不能寄希望于长时段历史的公正,应当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使人类脱离自己强加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的启蒙运动(康德,1991) ,构建更为公正自由和民主的社会成为现实的可能。

在科学共同体的制度化过程中,作为理智共同体中的业余爱好者的学者阶层,被职业学者阶层所替代和超越。

虽然其所蕴涵的导师及殉道者的角色在不断地淡化,但它所特有的使命感和批判意识,仍作为不竭的人文脉动,注入现代形式的大学理想之中。

在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商业化的巨大压力下,大学(及其相关机构) 是保障纯粹理性存在合理性的最后神殿。

大学能提供自由探索的空气; 它明示重要与不重要之间的区别; 它保护传统,不是因为传统就是传统,而是因为传统提供了在极高水准上进行讨论的模式。

“我从未想过大学是为周围服务的一个部门; 正相反,我始终认为社会是为大学服务的。

……如果没有大学,所有理性生活的美好结果都会跌回原始泥泞中,永远不能脱身” (布鲁姆,1994) 。

大学因此必须站出来捍卫孤立无援的纯粹理性,恪守智慧活动的人文理想; 它应该、也有能力保存伟大的思想、伟大的行为和伟大的人物以对抗流俗,并使不竭的批判怀疑精神得以滋养。

2. 科学活动的精神气质或普遍原则智慧活动的人文理想,贯注于制度化的科学活动中,构成作为职业的科学阶层独具的精神气质(the ethos of sciences ) ,或者规范科学活动的普遍原则。

依据默顿的经典阐释,四种制度化的道德律令即普遍主义(universalism) 、共有主义(communism) 、无私利性(disinterestedness) 和组织化的怀疑精神(organized skepticism) ,构成科学活动的精神气质(Merton ,1990) 。

3. 普遍原则指导下的操作细则智慧活动的人文理想,以及与之相关的科学活动的普遍原则,可以理解为普遍的道德律令。

以之为出发点,我们可以在具体的科学实践中推演出具体的操作细则(方文,1996) 。

普遍原则是文化免疫的(culture2free) ,具有全球性的特征; 而操作细则是文化负荷的(culture2laden ) ,它依文化变式的不同可能有所变异,具有本土性的品格。

智慧活动的人文理想,科学活动的精神气质和普遍原则指导下的操作细则融入确定的学科制度精神之中; 特定学科的理智进展,有赖于学者将这种精神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准则,以及对科学研究中的作伪行为的社会监控和惩戒。

(二) 学科制度结构学科制度结构是学科合法性建构的另一个要素,也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学科制度结构,是支撑学科研究的物质基础,它至少包括四类基本范畴: 职业化和专业化的研究者及他们赖以栖身的研究机构和学术交流网络; 规范的学科培养计划; 学术成果的公开流通和社会评价; 稳定的基金资助来源。

下面分别述之。

1. 职业化的研究者研究人员的职业化和专业化,是特定学科合法性建构的基本指标。

通过他们诚实有效的创造性劳动,特定学科在经验材料和理论建构方面逐渐积累丰富的材料,一种新的学科认同和职业身分或角色,在科学共同体内部同时在学者心智中呈现出来。

他们开始被称为诸如社会心理学学者。

职业化的研究人员,必须栖身于确定的研究机构如大学系科或其他研究机构中,才能开展其研究活动。

研究机构为研究者提供一种基本的社会身分或社会标识范畴。

不同研究机构中具有同样社会标识范畴的研究者,建构独特的学术交流网络如学会。

这种网络小至区域性,大至全球性,成为无形学院(invisible college ) (Crane ,1972 ) 。

2. 规范的学科培养计划科学研究是没有止境的智慧苦行,它需要一代一代的学者寂寞而辛苦的劳作和不竭的传承。

规范的培养计划,即规范的博士后、博士、硕士、本科和继续教育计划,一方面履行特定学科的社区服务功能,另一方面则为学科的发展训练和培养源源不竭的后备人才和新鲜血液。

科学之门类似于地狱之门; 就其真谛,她应该能够对一切有抱负的天才开放,而不论个体的社会或生理特性。

在独特的校园文化场景中,借助导师—学生之间、学生—学生之间的痛苦而刺激的互动过程,精神活动得以激发和积累,智慧传统得以分享而流布,相互竞争而合作的学派得以生成。

导源于相互竞争和对创造性成就的公正评价,学者和其栖息的研究机构,又呈现出确定的声望等级和功能分化。

规范的培训计划,因此又成为学者及其机构的声望和成就的一个指标。

只有学术成就卓著的学者和机构才会被赋予培养博士后和博士的资格。

学术创造性的竞争,因而也是学者和天才学生在不同机构不同国家之间的竞争。

3. 权威出版物Π学者/机构之间的竞争,是对科学发现优先权(scientific priority) 的竞争,文本载体是其唯一的评判指标。

优先权并不认可个体大脑中的抽象思想,只关注能够在科学共同体内部传播、评价和分享的文本载体。

科学发现的优先权,以及与之相关的命名权(the eponymous law) 即科学发现的财产权,导致对科学研究独创性制度的认可,以及在学术积累基础上的竞争与合作。

权威出版物的重要意义因此凸现出来,它包括学术期刊、学术会议论文集、专著、教科书及其衍生物。

依据确定的匿名审稿制度,学术期刊中的科研报告和学术论文,刊载着最新的独创性的思想、方法和技术,在科学活动中占据中心地位。

依据引文指数和影响因子等文献计量学的指标,科学期刊被置于金字塔一样的学术声望等级结构中。

因此,每个学科都有自身的“ 旗舰期刊” ( flagship journal) 。

它反映特定学科重要的研究进展和前沿热点,预示着学科未来的发展方向。

因此,旗舰期刊和一流学者之间呈现出相互优化的态势。

一流学者借助旗舰期刊积累其符号资本,扩大其学术影响,巩固其学术霸权; 而旗舰期刊则因吸引和发表更多一流学者的优秀成果而维护和提升自身的霸主地位。

此外,学术会议和研究专著,也反映学科重要的理论和经验进展。

特定学科内,在研究基础上获得广泛共识的概念框架、方法体系和经典研究案例,作为学科内核,构成学科教科书的主体内容。

因此,教科书作为学科发展成熟程度的重要指标,是学科知识传承和学科认同形塑的主要媒介。

特定学科的潜在研究者,首先是通过教科书而获得有关学科的直观感受和基础知识。

并且,不同年代权威教科书的内容变迁,实质上负载着特定学科理智演化的重要信息。

4. 基金资助(research sponsorship)学术研究,至少在初期是一项费钱的事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