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复习范围

合集下载

国际经济学 期末考试复习大纲

国际经济学  期末考试复习大纲

两个概念:
◆要素禀赋(factor endowment)一个国家拥有两种生产 要素的比例.要素禀赋与要素数量无关→相对概念.K/L ◆要素密集度(factor intensity)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的 两种要素的比例. 资本密集型 ( Capital intensive) 劳动密集型 (Labor intensive)Kx/Lx>Ky/Ly X是资本密集型产品Y是劳动 密集型产品 要素禀赋的两种定义方法:实物定义——如果国家Ⅰ可用资 本和可用总劳动的比率(TK/TL)小于国家Ⅱ的这一比例, 国家Ⅰ是劳动富裕型国家,国家Ⅱ是资本富裕型国家。 (如图示).价格定义——如果国家Ⅱ劳动与资本的价格之 比w/r大于国家Ⅰ,国家Ⅱ 是资本富裕型国家,国家Ⅰ是 劳动富裕型国家。价格定义不仅反映可利用要素的供给, 还反映其需求。由于模型假定两国技术水平、偏好等都相 同,要素价格就和其供给情况直接相关。
(一)要素禀赋理论
●基本思想 1、H-O定理: A、B两国在贸易前由于要素禀赋的不同,导致了供 给能力的差异,进而引起商品相对价格的不同。根据比较 优势原理,一国出口密集使用其丰富要素的产品,进口密 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 2、如果两国生产要素存量的比例不同,即使两国有相同的 要素生产率,也会产生成本差异,就会出现贸易。 3、国际间商品交换的结果,往往会使各国的要素报酬出现 均等化的趋势。 4、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Stolper-Paul Samuelson Theorem) 5、罗伯津斯基定理(Rybcznski Theorem)
一般均衡分析
四、多种商品时的比较优势
• 假设有商品1,2,----n,两个国家A、B,A国生产 这些商品的劳动投入分别为:A1,A2,----An,B国 生产这些商品的劳动投入分别为: B1,B2,----Bn • 两国工资率分别用Wa、Wb表示 • 生产布局:商品总是在生产成本最低的地方生产 • 如果:WaAi<WbBi,则称A国在生产商品i上具有 比较优势 • 专业分工的确定

世界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必备

世界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必备

第一章世界经济的形成与发展(一)世界经济{1.国际分工//2.世界市场}(1).国际分工1.自然条件:人类进行经济活动的基础2.社会经济条件:特别是生产力的发展,为国际分工的基础}(2).世界市场形成条件1.机器大工业的发展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3.交通运输与通信业4.世界货币的出现}(二)二战前的世界经济. 1.生产力遭极大破坏,世界工业生产全面下跌。

一战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2.全球贸易严重萎缩,国际金本位制度瓦解。

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实力上发生显著变化。

1.引起了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深刻变化。

改变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的建立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2.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1.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冲击 2.美英法等国家加强了国家干预经济,德日意走上法西斯道路3.国际经济秩序遭严重破坏(三)二战后的世纪经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2.劳资关系与分配制度的变化3.社会阶层与阶层结构的变化4.经济调节机制的变化第二章经济全球化与世纪经济发展新阶段(一)经济全球化:(def)通过国贸,国际金融,国际投资以及国家之间的技术人员流动,各地经济成为高度融合的有机整体的过程。

(二)经济全球化的动因:1.科技革命为其提供了物质基础与现实可能。

2.全球的市场化改革为其创造了体制条件3.跨国公司的全球扩张是其载体与主要推动力量(三)经济全球化的变现1.贸易全球化:商品与劳务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2.金融全球化:各国各地区在金融业务政策等方面交往协调竞争是全球金融市场日趋开放,金融体系日趋融合,交易日趋自由的过程。

3.生产与投资全球化:从事跨国经营的企业在全球建立分支机构,突破国家的限制,建立以价值增值为基础的跨过生产与投资的过程。

4.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战前垂直战后水平。

(四)经化对世经的影响1.通过贸易与投资获取现实利益2.其占据的国际经济主导地位为其对外扩张带来广阔空间3.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积极 4.有助于引进人才对发达消极:1.加大了金融风险 2.出现产业空心化和制造业职位的流失。

国际经济学复习提纲

国际经济学复习提纲

名词解释1.绝对优势:一国相对另一国某种商品生产效率更高即有绝对优势。

2.比较优势: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较另一国均处于绝对优势(或绝对劣势),其中优势(或劣势)相对较大(小)的商品为其比较优势商品。

3.提供曲线:表明一国在不同的相对价格水平下,为了获取一定数量的进口商品而愿意提供的出口商品的数量。

4.资本密集型商品:如果生产Y的资本/劳动比率大于生产X的资本/劳动比率,就说Y是资本密集型商品。

5.里昂惕夫之谜:里昂惕夫对美国1947年的贸易数据进行计算,以验证美国的贸易结构同H-O理论的结论是否一致。

他选择一组具有代表性的出口品和进口竞争品,计算每百万美元出口品和进口竞争品所使用的资本和劳动量,从而得到出口品和进口竞争品的资本/劳动比率。

进而,他发现验证结果与H-O理论发生矛盾,从而出现所谓的里昂惕夫之谜。

6.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国际贸易在使同种商品在两国的相对价格差异均等化的同时,会使各国同质的生产要素获得相同的相对与绝对收入。

7.规模经济:指生产过程中随着产量的增加,产品的平均成本递减,换言之,是指生产过程中产出的增长比例高于要素投入增长比例的生产状况,又称为规模报酬递增。

8.经济增长:指一个国家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或者人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增长,通常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

9.出口扩张型增长:出口行业的生产能力增长得比较快,从而使得国内生产增加,出口扩张。

10.自愿出口限制:这是一种与进口配额相类似的贸易保护措施,但不是由进口国对进口商品实行配额,而是出口国在进口国的要求和压力下,“自愿”地在规定的时间内(一般为3~5年)限制本国商品的出口数额。

11.幼稚产业:指经济落后国家中处于成长阶段,尚未发育成熟但具有潜在发展优势的产业。

12.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寡头垄断条件下的国际贸易理论。

13.贸易转移型关税同盟:指关税同盟建立后,一国的进口由非成员国低成本的产品转向成员国高成本的产品时所发生的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和福利减少的效应。

国际经济学 期末复习 知识点考点整理大全

国际经济学 期末复习 知识点考点整理大全

国际经济学重要知识点总结非图形分析、计算知识点【第一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一.绝对优势理论1、理论提出者:亚当*斯密2、绝对优势理论的前提假设(1)生产要素只有1种——劳动力 (2)生产要素在一国内是完全同质的(3)世界由两个国家构成,每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4)规模收益不变 (5)要素在一国内自由流动,在两国之间不能流动(6)商品和劳动市场完全竞争 (7)没有运输成本和其他费用交易(8)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价值由劳动时间决定(9)两国生产相同商品的劳动生产率不同3、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观点【基本观点】:如果一个国家生产某一商品的单位成本比其他国家生产该商品的单位成本绝对的低,则该国在该商品的生产中具有绝对优势。

4、绝对优势理论的积极意义(1)批判了重商主义的财富观 (2)主张政府应鼓励经济自由主义,减少对经济的干预(3)运用劳动价值理论说明了国际贸易的利益和基础,为国际贸易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5、绝对优势理论的不足之处(1)无法说明国际贸易均衡价格如何决定(2)理论中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国际均衡价格调整与现实情况完全不符合(3)适用范围比较局限二、比较优势理论1、理论提出者:大卫*李嘉图2、理论的前提假设(1)生产要素只有一种——劳动力。

(2)任何一国都有一个固定的资源禀赋水平,并且生产要素在一国之内是完全同质的。

(3)世界由两个国家构成,每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4)生产成本不变,规模收益不变 (5)要素在一国内自由流动,在两国之间不能流动(6)没有运输成本和其他交易费用 (7)商品和劳务市场完全竞争(8)经济在充分就业的状态下运行 (9)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价值由劳动时间决定(10)虽然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着技术水平的差异,但各国的技术水平都是既定的(11)政府对于经济活动不施加任何干预3、理论的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一国生产不同产品的劳动成本可能比其他国家的都要高,因而不具有绝对成本优势。

但只要成本的差异程度不同,各国即可找到本国的比较优势。

国际经济学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整理大全

国际经济学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整理大全

国际经济学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整理大全一、国际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原理1.国际贸易与国际经济学的基本概念2.比较优势理论和绝对优势理论3.消费的替代品和互补品4.关税、配额和非关税壁垒5.自由贸易和保护主义政策的影响6.汇率和汇率制度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职能和作用二、国际贸易政策1.关税和贸易自由化2.配额的效果和操作方式3.非关税壁垒的种类和对国际贸易的影响4.出口补贴和国际补贴政策的影响5.关税、配额和非关税壁垒的经济福利效果比较三、国际货币体系1.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的区别和优劣势2.金本位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现代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历程3.汇率的决定因素和影响力4.汇率政策和汇率管理工具5.地区经济一体化和货币联盟的发展模式和目标四、国际资本流动1.国际资本流动的形式和原因2.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的区别和特点3.跨国公司(MNCs)的发展和作用4.资本流动的利益和风险5.国际资本流动的监管和控制措施五、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1.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2.新贸易理论和国际生产要素流动的效果3.创新和技术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4.跨国公司和全球价值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5.经济增长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六、国际贸易与发展经济学1.发展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2.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的比较和选择3.资源禀赋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在发展经济学中的应用4.贫穷陷阱的原因和克服方式5.经济增长和贸易自由化对发展经济的影响以上是一些国际经济学的期末复习知识点的整理,希望可以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此外,国际经济学还涉及到国际经济合作、国际金融市场、国际劳动力流动等方面的内容,建议你在复习过程中对这些方面的知识也进行深入了解。

祝你取得好成绩!。

国际经济学复习提纲

国际经济学复习提纲

国际经济学复习提纲名词解释1.绝对优势:如果一国在某种产品生产上的劳动生产率高于另一国,或在劳动成本上低于另一国,则认为该国在该产品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

绝对优势主张以各国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为基础进行国际专业化分工,并通过国际贸易获得利益的一种国际贸易理论。

2.要素禀赋:亦即要素的丰裕程度,是指在不同国家之间,由于要素的稀缺程度不同所导致的可利用生产要素价格相对低廉的状况。

赫克歇尔-俄林定理认为,要素禀赋构成一个国家比较优势的基础。

3.生产者剩余:是指生产者愿意接受的价格和实际接受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4.生产可能性边界:它表示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一国的全部资源所能生产的各种物品或劳务的最优产量组合。

5.购买力平价: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决定于它们单位货币购买力之间的比例6.倾销:海外的货物以低于同样货物的销售价格在同一时候在国内市场类似条件下的出售7.汇率:是以一国货币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或把一国货币折算成另一国货币的比率,也称汇价、外汇牌价或外汇行市。

8.外汇管制:一国政府为了防止资金外流或流入,改善本国的国际收支和稳定本国货币汇率,授权有关货币金融当局(一般是中央银行或专门的外汇管理机构)对外汇买卖和国际结算所采取的限制性措施。

9.比较优势:也称为比较成本或比较利益,是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的。

李嘉图通过两个国家两种产品的模型阐明,比较优势是一国在绝对优势基础上的相对较大的优势,在绝对劣势基础上的相对较小的劣势,遵循"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的原则,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来确定国际分工并进行贸易往来,双方便都可以获得比较利益。

10.黄金输送点:包括黄金输入点和黄金输出点,是黄金输入、输出的价格上限和下限,它限制着一个国家货币对外汇率的波动幅度。

11.贸易条件:是一种指数,是一国出口商品价格对进口商口价格的比率,简言之即单位出口所能换回的进口,或单位进口所需要的出口量。

国际经济学复习范围

国际经济学复习范围

《国际经济学》复习范围题型:一、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二、判断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三、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四、论述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范围:I. Explain the following terms.1. Interindustry trade2. Intraindustry trade3. Intraproduct trade4. The Balance of PaymentA country’s balance o f payments accounts keep track of both its payments to and its receipts from foreigners.Every international transaction automatically enters the balance of payments twice: once as a credit (+) and once as a debit (-).5. Comparative AdvantageA country has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producing a goods if the opportunity cost of producing that goods in terms of other goods is lower in that country than it is in other countries.6. Stolper-Samuelson Theorem (effect)If the relative price of a good increases, holding factor supplies constant, then the nominal and real return (in terms of both goods) to the factor used intensively in the production of that good increases, while the nominal and real return (in terms of both goods) to the other factor decreases.The reverse is also true.7. Heckscher-Ohlin TheoremA country will export that commodity which uses intensively its abundant factor and import that commodity which uses intensively its scarce factor.8. Factor-Price Equalization TheoremInternational trade leads to complete equalization in the relative and absolute returns to homogeneous factors across countries.It implies that international trade is a substitute for the international mobility of factors.9. Optimum tariffThe tariff rate that maximizes national welfareIt is always positive but less than the prohibitive rate that would eliminate all imports.It is zero for a small country because it cannot affect its terms of trade.10. Exchange Rate Overshooting11.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PP)The exchange rate between two counties’ currencies equals the ratio of the counties’ price levels.It compares average prices across countries.12. Law of one priceIdentical goods sold in different countries must sell for the same price when their prices are expressed in terms of the same currency.13. The Fisher EffectIt is a hypothesis in international finance that suggests differences in nominal interest rates reflect expected changes in the spot exchange rate between countries.he hypothesis specifically states that a spot exchange rate is expected to change equally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of the interest rate differential.14.The J-CurveIf imports and exports adjust gradually to real exchange rate changes, the CA may follow a J-curve pattern after a real currency depreciation, first worsening and then improving.It describes the time lag with whicha real currency depreciation improves the CA.15. managed floating exchange ratesA system in which governments attempt to moderate exchange rate movements without keeping exchange rates rigidly fixed.16. sterilized interventionCentral banks sometimes carry out equal foreign and domestic asset transactions in opposite directions to nullify the impact of their foreign exchange operations on the domestic money supply.17. Capital flightThe reserve loss accompanying a devaluation scareThe associated debit in the balance of payments accounts is a private capital outflow.18.vehicle currencyA currency that is widely used to denominate international contracts made by parties who do not reside in the country that issues the vehiclecurrency.19.interest parityInterest Parity: The Basic Equilibrium ConditionThe foreign exchange market is in equilibrium when deposits of all currencies offer the same expected rate of return.The expected returns on deposits of any two currencies are equal when measured in the same currency.20.inflation biasHigh inflation with no average gain in output that results from governments’ policies to prevent recessionII. Give a T(True) or a F(False) for each of the following sayings.涉及每章重要的知识点。

国际经济学复习

国际经济学复习

国际经济学复习整理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P26-28,作图并简要说明贸易利益的衡量与贸易利益的分解;1衡量:通过无差异曲线所体现的社会效用水平变化来衡量;由图可知,开放后该国的福利水平U1比开放前高U2,Pw与P差距越大,U2越偏上,贸易利益越大;2分解:P28-30,简要说明两国之间没有国际贸易的充分条件两国相同商品的生产函数相同;两国相对要素禀赋相同;两国消费者偏好相同;规模效益不变;两国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并且不存在外部经济性;简要说明产生国际贸易的起因:生产技术差异;相对要素禀赋差异;消费者偏好不同;规模经济导致国际分工的完全专业化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1、1基本概念:P32重商主义:认为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式,强调王室成员和国库所拥有的贵重金属的多寡是衡量国家是否繁荣昌盛的重要标志,强调取消进口鼓励出口;2P35绝对优势假说:如果一个国家用一单位资源生产的某种产品比另一个国家多,那么,这个国家在这种产品的生产上与另一国相比就具有绝对优势;若a<b,或1/a>1/b,则说明A国对B国在X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a是A国的X产品的单位产出所需要的劳动投入量,即价格;b是B国的(3)P35比较优势假说:如果与生产其他商品的成本相比,一个国家生产的某种产品的成本比另一个国家低,那么,该国就在这种商品的生产上与另一个国家相比具有比较优势 ;若a/a<b/b,则A国相对于B国在X部门具有比较优势,B国相对于A国在Y部门具有比较优势2、P39-40作图并说明机会成本不变下的国际贸易导致的两国分工状况,以及两国的过剩供给曲线和过剩需求曲线;由于机会成本不变,所以Y的生产部门的劳动报酬将永远高于X的生产部门,X的生产部门的劳动流出会一直持续直到全部转移到Y部门;在图中,对应的相对价格p1,生产均衡点在A点,而消费均衡点则在C1点,这时X的过剩供给为负,相对价格p1越低,x的消费与生产差额就越大,因此x的过剩供给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当A国相对价格相对价格高于其封闭水平,x的过剩供给为正;同理可推出x的过剩需求曲线;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1、基本概念:P49要素密集度:指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P54 H-O定理:一国出口密集使用其丰富要素的产品,进口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画图说明:图在课本53页P55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及其推论:1定理: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商品的实际价格或报酬下降;2推论:国际贸易会提高该国丰富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降低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P58罗伯津斯基定理: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P60悲惨增长:如果转移至他国的那部分利益超过了增长利益,那么该国的福利水平将低于经济增长前;P62列昂惕夫之谜:他发现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一结果与H-O理论中美国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恰恰相反; 2解释列昂惕夫之谜产生的原因:由于劳动者素质各国不同,在同样的资本配合下,美国的劳动生产率约为他国的3倍,因此若以他国作为衡量标准,则美国的有效劳动数量应是现存劳动量的3倍;从有效劳动数量看,美国应为劳动相对丰富的国家,而资本在美国则成为相对稀缺的要素;P63要素密集度逆转:如果在某些要素价格下 ,X是资本密集型产品,Y生劳动密集型产品,但在另外一些要素价格下,X是劳动密集型产品,Y则变成资本密集型产品,那么这种现象就称为要素密集度逆转P64需求逆转:当某一国对某一产品享有生产上的比较优势,但因其国民在消费上又特别的偏好该商品时,将会使得原来依据H-O定理所决定的进口方向发生改变即发生了需求逆转;2、P56简要说明国际贸易导致要素价格均等化的推理过程;随着贸易的开展,两国X商品的相对价格的差异会不断缩小,并最终达到均等;在这个过程中两国丰富要素的价格不断上升,稀缺要素的价格则不断下降,于是两国要素价格朝着差异缩小的目标变化,趋向于一个共同的水平;随着商品价格的统一,两国要素价格水平也将达到均等;第四章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基本概念:p70特定要素:指一重要素的用途通常仅限于某一部门,而不适合于其他部门的需要流动要素:生产要素在不同部门间可完全自由流动;第五章:1、p76作图并简要说明林德尔的重叠需求理论对国际贸易的解释答:核心思想:两国之间贸易关系的密切程度是由两国的需求结构与收入水平决定的;2、p78作图并简要说明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国际制成品贸易发展变化的解释该理论按技术变化的特点,将产品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初始期、成长期和成熟期;如图所示,在初始时刻t0.新产品刚有创新国少数先进国家研制开发出来,因为技术尚未形成,生产规模小,消费仅限于国内市场;到了t1时刻,开始由来自国外的需求,于是开始进口;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口国逐渐掌握了生产技术,能够在国内进行生产,于是进口开始下降;到了某一阶段后,由于一小部分发展中国家的需求扩大,创新国的产品也开始少量进口到一些发展中国家;到了t2时刻,产品达到了标准化,有技术密集型转化为资本密集型;来自发达国家的第二代生产者开始大量生产和出口,原来创新国随后在t3时刻成为净进口国;最后当产品转变为非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时t4时刻,发展中国家成为净出口国;第六章1、p85简要说明为什么在规模收益递增情况下国际分工与先行优势密切相关如图,假设随X部门累积产出的增加,b国的生产成本下降比a国更为显着,所以b 国的平均成本曲线位于a国之下;但a国生产要早于b国,当b国试图生产时,a国的生产水平已经很大了,累积水平达到了Q1,此时a国的平均生产成本要P1低于b 国刚开始生产时的平均成本C0,则虽然b国相对于a国在生产成本上具有潜在优势,但由于a国进入较早,反而比b国更具有优势;开放后,这种竞争优势会确定两国的国际分工,最终a国生产X,b国生产Y;2、p85简要说明在规模收益递增情况下大国与小国国际分工的特点国内市场规模相对较大的国家将完全专业化生产具有外部规模经济的产品X,而国内市场规模较小的国家将只能完全专业化生产规模收益不变的产品Y;第七章1、p100用局部均衡模型分析小国关税保护的社会福利效应,要求作图;2、p100用局部均衡模型分析大国关税保护的社会福利效应,要求作图;3、p101-102如何计算有效关税保护率;有效关税保护率指:关税或其他贸易政策措施所引起的国内生产附加值的变动率;公式为: ERPj=V'j-Vj/Vj ERPj表示j行业或产品的有效保护率,Vj表示征收关税前j行业或产品国内生产附加值,V'j表示征收关税后j行业或产品国内生产附加值;例:假设某一制成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为1000元,该产品在国内生产时每单位产出需要使用价值500元的中间投入品;现假定对该产品征收30%的从价税,另外假设对其使用的中间产品不征进口关税;问该制成品有效保护率为多少解:Vj=1000-500=500 V'j=10001+30%-500=800 ERPj=V'j-Vj/Vj=800-500/500=60%. 4、p103-104作图并简要说明小国实施进口配额与进口关税下的社会福利的异同,并分析为什么国内进口替代品生产者更加偏好配额保护;进口关税进口配额关税福利:a-a+b+c+d+c=-a+b 配额福利:a-a+b+c+d=-a+b+c实施配额不会给政府带来任何财政收入;1异:关税通过价格达到保护,而配额则通过数量,与关税相比,进口配额手段刚性更强;从管理角度看,配额比进口关税好,从贸易自由化角度来看,关税比进口配额好;同:进口配额与关税对一国福利水平的影响是相同的,都能通过限制进口,从而有助于保护本国产业;2关税将会导致进口价格的上升,但消费者对此种产品的需求上升以后,进口量仍会增加,配额也会导致进口价格上升,但在消费者对此种产品的需求上升后,由于配额已经确定进口不会增加,本国厂商将从中获得更大收益,所以国内进口替代品的生产者更倾向于采用配额措施;5、p105-106作图并简要说明出口补贴对本国的社会福利影响;6、p106倾销的类型和含义;1含义:是在不同国家市场间进行的一种价格歧视行为;它是指出口商以低于本国国内价格或成本向国外销售商品的行为;2类型:持续性倾销:指这种倾销的存在是无限的,厂商采取这种行为的目的在于追求利润最大化;掠夺性倾销:指为了挤垮国外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出口商暂时以较低的价格向国外市场销售商品,一旦达到目的、获取垄断地位后,企业又会重新提高价格,以获取垄断性的超额利润;第八章1、p116-118简要说明幼稚产业的含义与判定标准1含义:是指,处于成长阶段尚未成熟、但具有潜在优势的产业;2判定标准;A穆勒标准:只要将来在自由贸易下能够获利就应该保护;穆勒标准强调的是将来成本上的优势地位;B:巴斯塔布尔标准:判断一种产业是否属于幼稚产业,不光要看它将来能否具有成本优势,还要在将保护成本与该产业未来所能获得的预期利润的贴现值加以比较后才能确定;C:坎普标准:如果某一产业能够产生外部经济效应,那么该产业的发展就会给其他某些产业或社会带来额外的好处,只要其在保护之后,能够产生显着的外部规模经济,则仍有保护的必要;2、p118-119作图并简要说明关税保护与生产补贴各自的优劣;3、p119-120简述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保护观点;答:1奖励出口,限制进口;重商主义的“奖出限入”政策有其合理之处;在一国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政府应该干预对外贸易,保持贸易顺差,以扩大有效需求;2后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保护观点:保持贸易收支顺差不仅能够在理论上扩大本国的有效需求,而且能够以乘数的形式增加总收入;这种国民收入水平的成倍增加效果又会为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充分就业创造更好的条件;4、p124-125用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简要分析发达国家夕阳产业受到保护的原理;答:1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思想为:任何一项经济政策都可能会影响到一国的收入分配格局,因而不同社会阶层或利益集团对此会有不同的反应,受益的一方自然支持这项政策,而受损的一方则会反对这项政策,各种力量交织在一起最终决定政策的制定或选择;2发达国家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上处于比较劣势,这些行业面对发展中国家国家廉价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竞争些行业对政府的政策制定者有较强的影响力,再加上这些行业的劳工组织比较完善,生存比较艰难;但由于一些历史的原因,这所以这些行业往往能成功地促使政府采取较高程度的保护措施;第九章、p127自由贸易区: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行政上独立的经济体之间通过达成协议,相互取消进口关税和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而形成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p128关税同盟:指在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所有成员对非成员国采取统一的进口关税或其他贸易政策措施;、p128共同市场:指各成员国之间不仅实现了自由交易,建立了共同对外关税,而且还实现了服务、资本和自由劳动力的自由流动;、p129经济联盟:指不但成员国之间废除贸易壁垒,统一对外贸易政策,允许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而且在协调的基础上,各成员国采取统一的经济政策;、p130贸易创造: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所带来的贸易规模的扩大;、p130贸易转移:建立关税同盟之后成员国之间的相互贸易代替了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从而造成贸易方向的转移;2、p130-131作图并说明一国作为进口国加入关税同盟后产生的贸易创造、贸易转移及社会福利效应; SA:A国的供给曲线, DA:需求曲线;PB、PC分别表示B、C两国的生产成本,且 PB> PC;如果AB两国结盟,则对A国而言,贸易转移效应=Q1Q2;而贸易创造效Q3Q1+Q2Q4 ;关税同盟对A国的净福利效应=a+b+c+d-a-c+e=b+d- e;其中a+b+c+d 为消费者剩余增加, a为生产者剩余减少,c+e为关税收入丧失;b+d为贸易创造的福利效应;e则表示贸易转移的负的福利效应; 关税同盟对A国究竟是否有利,取决于贸易创造的福利效应是否能抵消贸易转移的复利效应;对B国而言,组成关税同盟后,出口增加,生产扩张,所以对B国有利;对C国来说,因贸易转移,其出口减少,所以C国福利必然因其贸易规模缩减而下降;第十章1、P142进口替代战略:通过发展本国的工业,实现用本国生产的产品逐步代替进口,满足国内需求,以期节约外汇,积累经济发展所需资金的战略;143出口导向战略:发展中国家通过促进本国产品的出口,积累发展资金,发展经济的战略;第十一章1、P169-170.作图并说明国际资本流动对资本流入国、资本流出国福利的影响, 1总效用水平提高:如左图,不存在资本流动时,平均效用水平为CB,存在资本流动时平均效用为CA,比CB高出了BA部分;2资本流动与资本的边际产量:如右图,MN 和nm曲线分别表示投资国和受资国的资本边际产量曲线,在国际资本流动发生之前,投资国利用O1Q的资本生产O1MTQ单位产量,受资国则用O2Q的资本生产Q2mUQ 的单位产量;资本流动之后,投资国的产量为O1MPS,受资国的产量为O2mPS,国际资本流动使两国净产量增加ΔPUT;说明资本流动通过提高资本的边际产量从而增加了世界总水平产出;投资国国民收入增加了SPWQ,大于其产量损失SPTQ;受资国的收入也净增加了ΔPWU的面积;说明通过资本流动的自由化,在世界总产量增加的同时,投资国和受资国也得以分享这一经福利增加;2、 P172-174.作图并说明国际劳动力流动对劳动力流入国、劳动力流出国福利的影响,在图a中,在封闭的劳动力市场下,供求的均衡点为、均衡价格为、均衡劳动力供给量分别为A、F、M,图b中各均衡点分别为A'、F';M',两国工资水平差异为FF',则乙国的劳动力流向甲国,引起甲国劳动力价格降至F点,供给减少到M1,需求增加到M2;图b中劳动力供给移到S''供给量减少到M'1,新均衡价格F'下供给量增加到M'2,劳动力移到的损失和利益如上表所示;由表可知,在乙国或移民移出国是劳动力需求方受损,而供给方获利,该国的净利益为e;在甲国或移民移入国,劳动力的原供给方--甲国本土的工人受损,而雇主获利该国的净利益为b;整个世界净利益为b+e;第13章概念:P193国际收支:是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国居民与世界其他国家居民之间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Pp207简述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类型及其含义;1周期性不平衡:是一国经济周期波动引起该国国民收入、价格水平、生产和就业发生变化而导致的国际收支不平衡;2结构性不平衡:是指当国际分工的结构或世界市场发生变化时,一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不能适应这种变化而产生的国际收支不平衡;3价格性不平衡:指一国货币增长速度、商品成本和物价水平与其它国家相比,如发生较大变化而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主要是由于国内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引起的,一般直观地表现为价格水平的不一致;4收入性不平衡:是指由于各种经济条件的恶化引起国民收入的较大变动而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同等学力-国际经济学复习指南

同等学力-国际经济学复习指南

国际经济学复习指南一、名词解释:1、国际经济学: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应用与延伸,是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主要研究对象有国际贸易纯理论与贸易政策、国际收支、外汇理论、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跨国公司、经济发展、经济一体化、开放经济的宏观调节、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指数等。

2、绝对利益:指在某种商品上,一个经济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或其生产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经济,若各个经济都从事自己占有绝对优势商品的生产,继而进行交换,那么双方都可以通过交换得到绝对的利益,从而整个世界也可以获得分工的好处。

3、比较利益:由托伦斯提出、李嘉图发展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即使一个国家生产每种产品都具有最高生产率,处于绝对优势,而另一个国家生产每种产品都处于绝对劣势,只要它们的劳动生产率在不同产品上存在区别,遵循“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的原则,便能从国际分工和贸易中获得利益。

4、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即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就是指生产的国际专业化,它是经济发展的必然,是社会分工从一国国内向国外延伸的结果.各国对于分工方式的选择以及分工的变化,反映了彼此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各国经济联系的程度。

国际分工主要有产业间、产业内、垂直、水平以及不同要素密集度之间的分工等类型。

国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是国际市场产生的前提,而国际市场则是国际分工的表现。

(机工社445页)5、贸易乘数:在开放条件下,对外贸易的增长可以使国民经济成倍增加,对外贸易成熟研究一国对外贸易与国民收入、就业之间的互相影响,描述了在开放经济体系内部促进经济增长的动态过程.其政策含义:一国出口收入应更多的购买国内产品,如果出口收入中较大部分用于进口,则对于经济的促进作用较小,反之较大;因此当需求倾向不变时,出口收入的增量应尽量少用于进口,这样可以扩大出口对经济的刺激作用。

国际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全)

国际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全)

一:简答题1试析斯密绝对利益说的核心弱点是什么?答:斯密的假设条件不具有广泛性,按照斯密的理论,或者一个国家至少有一种产品在交换伙伴中处于最高的劳动生产率,或者不具备这个条件,就不存在国际贸易,但二者都不是事实。

所以这个理论不具备普遍性。

2 试说明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核心内容答:若两国生产力水平不等,甲过在所有产品上成本均低于乙国,处于绝对优势,乙国相反,处于绝对优势,贸易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因为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并非在所有的商品上都一样,因此处于绝对优势者不必生产所有商品,而应集中生产本国之内具有最大优势的产品,乙国也不需停产所有产品,只需停产相对本国之内具有最大劣势的产品,自由交换,可以节约社会劳动,提高福利。

3试述赫克谢尔---俄林模型的命题答:1)每个国家以自己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从事商品的专业化生产和国际交换,就会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相反就会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

2)如果两个国家生产要素存量的比例不同,即使两国相同生产要素的生产率完全一样,也会产生生产成本的差异,从而使两国发生贸易关系。

3)国际间商品交换的结果,往往是使各个国家之间的要素报酬差异趋于减小,出现要素价格均等化趋势。

4)还存在着雷布津斯基定理和斯托尔波—萨缪尔森定理。

前者说明要素禀赋的变化对于生产结构的影响,后者的内容主要是解释收入变化的4试画出J曲线并说明其含义答:在经济实践中,一个国家的商品即使符合马歇尔—勒纳条件,要调整汇率后,国际收支状况也要经过先恶化后好转的过程,这就是所谓的J曲线效应。

贬值后国际收支先恶化后改善,原因是出口增长需要投资增加生产,因此有时滞;进口本身也有惯性,在认识、决策甚至找到进口货物的替代品和生产这些替代品都需要时间,因此贬值的作用难于即刻到位。

5试画出贫困增长的图形并简要说明答:当生产可能线向外移动的时候,意味着生产能力的扩大,生产点A向外移动到A,贸易1出口也因此扩大,但是出口结构并没有改变,世界价格线在出口迅速扩大之后发生变化,从TW 移动到TE 1,斜率发生了变化,结果是出口增加,但是价格下降,总体福利下降,即消费点由C 点下降到C 1点。

国际经济学复习提纲

国际经济学复习提纲

国际经济学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1、要素密集度逆转2、机会成本3、产业内贸易4、关税5、进口附加税6、规模经济7、国际收支平衡表8、经常账户9、关税同盟10、要素禀赋二、单选题1、首先提出国际分工与自由贸易理论的是()。

A、大卫·李嘉图B、俄林C、亚当·斯密D、李斯特2、绝对优势的提出者是()A、亚当.斯密B、李嘉图C、俄林D、托马斯•孟3、一国拥有的劳动力充裕,故它应专门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对外进行交换,这种说法是根据()。

A、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说B、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C、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D、波斯纳的技术差距说4、首先提出产品生命周期说的是()。

A、威尔士B、弗农C、波斯纳D、格鲁伯5、按照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新产品通常是()。

A、劳动密集型产品B、资本密集型产品C、技术密集型产品D、资源密集型产品6、需求偏好相似说是()提出的。

A、俄林B、弗农C、格鲁伯D、林德7、一国国际收支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之和为逆差,则该国()。

A、外汇储备减少和官方短期债权减少B、外汇储备减少和官方短期债权增加C、外汇储备增加和短期债务增加D、外汇储备减少和官方短期债务减少8、从从国际收支角度看,我国实行资本流动“宽进严出”的政策,扩大了()顺差。

A.对外贸易B.经常项目C.金融项目D.收益项目9、经常项目顺差反映了国民储蓄()国内投资,也反映了国内总产出()总需求,生产能力相对()。

A.大于小于过剩B.大于大于过剩C.大于小于不足D.小于大于过剩10、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设在()。

A.日内瓦B.纽约C.布鲁塞尔D.乌拉圭11、按照比较成本理论,一国应该出口()。

A、绝对成本低的商品B、比较成本高的商品C、相对成本低的商品D、丰裕要素密集的商品12、一国拥有的劳动力充裕,故它应专门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对外进行交换,这种说法是根据()。

A、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说B、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C、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D、波斯纳的技术差距说13、需求偏好相似说是()提出的。

国际经济学复习要点教学内容

国际经济学复习要点教学内容

国际经济学复习要点国际经济学复习要点第一、二章一、国际经济学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国际经济学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以各国间的经济活动及国际关系为其研究对象,研究稀缺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最优分配以及国际经济关系对资源分配的影响。

微观部分:世界范围内如何合理配置资源。

宏观部分:2.国际格局下如何充分利用稀缺资源国际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国际贸易:分为理论和政策两部分,国际贸易理论主要说明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贸易结构和贸易利益分配以及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国际贸易政策主要说明各种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贸易政策的经济效应以及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和经济一体化问题。

国际金融:说明国际经济活动在各国国民收入决定中的作用,以及各种国内经济活动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

二、国际贸易的基本经济分析工具社会无差异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均衡条件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狭义:商品(或货物)的跨国流动广义:既包括商品贸易也包括要素贸易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与目的:国际间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贸易障碍对经济和福利的影响基本经济分析工具:(一)生产可能性边界与供给1.生产可能性边界线:斜率等于边际机会成本:表明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一国的全部资源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最优产量的组合。

2.机会成本(简称OC):指为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必须放弃的其他产品的生产数量。

3.商品市场均衡:均衡条件: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本。

(二)消费者偏好与社会无差异曲线:能为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满足的不同商品组合的连线用途:(1)确定一国的均衡消费点;(2)衡量整个社会福利。

(三)均衡条件: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一般均衡条件与均衡解1.生产均衡:即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均衡2.消费均衡: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均衡3.市场出清:即总供给=总需求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生产均衡:消费均衡:贸易平衡:即一国进口总支出=出口总收入三、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生产技术差异要素禀赋差异需求方面的差异规模收益递增不完全竞争四、国际交换价格确定将两国的过剩需求曲线放在同一坐标中,决定国际均衡价格:五、贸易利益及分解(一)贸易利益的衡量:通过无差异曲线所体现的社会效用水平变化来衡量(二)贸易利益的分解交换利益:个人或国家之间拥有不同的商品禀赋或偏好,通过商品交易均可改善各自的福利专业化利益:个体或国家之间通过专门从事其效率相对最高的生产来获得额外的利益第3章古典贸易理论一、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及评价重商主义的主要观点:1.财富观:货币就是财富(当时货币是贵金属)2.扩大财富的途径:增加对国内金银的开采、开展对外贸易或者掠夺3.国际贸易中一国的盈利就是另一国的损失4.国家必须积极干预经济二、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认为,两国间的贸易基于绝对优势。

国际经济学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整理大全

国际经济学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整理大全

国际经济学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整理大全
1.国际贸易理论
a.绝对成本比较优势理论
b.相对成本比较优势理论
c.比较优势理论的局限性和扩展
d.赫克歇尔-奥林斯模型
e.所得分配理论(斯托尔班克-萨缪尔森模型)
2.重要的国际贸易政策
a.关税
b.非关税壁垒
c.贸易救济措施
d.自由贸易和保护主义政策
e.地区贸易协定(例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3.国际货币体系
a.固定汇率制度
b.浮动汇率制度
c.汇率调整机制
d.汇率政策的目标和工具(例如,汇率干预)
4.国际经济政策
a.贸易政策
b.货币政策
c.财政政策
d.国际经济协调
5.国际投资理论和政策
a.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
b.国际资本流动
c.国际投资政策和限制
6.国际金融市场
a.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
b.国际债券市场
c.国际股票市场
d.国际金融风险管理
7.国际经济合作和组织
a.世界贸易组织(WTO)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c.世界银行
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e.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例如,亚太经合组织、东盟等)
8.国际经济发展和全球化
a.发展经济学理论和政策
b.全球化的效益和挑战
c.全球价值链和全球供应链
9.国际经济危机和政策应对
a.金融危机的特点和影响
b.货币和财政政策应对策略
c.经济复苏和调整策略
10.跨国公司和国际商业策略
a.跨国公司的特点和战略
b.国际市场选择和进入策略
c.跨国公司的组织结构和管理。

国际经济学复习全

国际经济学复习全

精心整理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一、绝对优势理论【名词解释】亚当·斯密在批驳重商主义基本观点的同时,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在两国生产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其中一国在一种商品的生产中具有较高效率,另一国在另一种商品的生产中具有较高效率,则两国在不同商品的生产上分别拥有绝对优势,此时如果两国根据各自的绝对优势进行专业化分工,并相互进行交换,双方均能从中获益。

二、简述比较优势理论【名词解释】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在两国生产两种商品的情形下,其中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均占据绝对优势,另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均处于绝对劣势,则优势国可以专门生产其优势较大的那种商品(这是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劣势国可以专门生产其劣势较小的那种商品(这是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通过专业化分工和国际交换,双方仍能从中获益。

三、利用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分析一般均衡条件下的国际贸易【论述分析题】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用来表示经济社会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最大数量的组合。

它反映了一国的供给水平。

社会无差异曲线:表示在既定收入与消费偏好下。

消费者所选择不同商品组合可获得同等满足程度的情况。

它是消费者个体无差异曲线的加总,其特征与消费者无差异曲线相同。

(一)两国封闭经济条件下的国内均衡两国均衡时,甲国内均衡点为A,乙国内均衡点为A’,国内价格线分别为PA和PA’。

甲国在X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乙国在Y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二)两国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均衡引入国际贸易,国际比价为PB=PB’=1。

①甲国专业化生产X产品,国内均衡点由A移至B点,B点为甲国生产均衡点。

经过商品交换,甲国最终在E点消费,E为消费均衡点。

BC为出口,EC为进口,BCE称为“贸易三角”;②乙国专业化生产Y产品,国内均衡点由A’移至B’点,B’点为乙国生产均衡点。

经过商品交换,乙国最终在E’点消费,E’为消费均衡点。

国际经济学复习笔记

国际经济学复习笔记

国际经济学复习笔记第一章1、国际经济学的概念:国际经济学,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应用与延伸,是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主要研究对象有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收支理论、汇率理论、要素的国际流动、国际投资理论、开放的宏观经济均衡等。

2、国际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微观国际经济理论: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宏观国际经济理论:国际贸易政策、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国内外平衡政策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国际间资本流动(国际间接资本流动、国际直接资本流动)、国际间的劳动力流动。

国际经济协调:国际间贸易关系协调、国际间进入关系协调、国际间税收关系协调、国际经济一体化。

3、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

主要载体:贸易全球化、生产国际化、金融全球化、科技全球化。

意义: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促进国际分工、促进经济结构合理优化、促进经济多极化发展、促进发展模式创新、促进国际利益融合、促进安全内涵扩展、促进国家主权转移、推进国际体系转型、推进人类文明进步。

第二章1、重商主义理论:时期:15世纪初到18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观点:金银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贸易是“零和”的多卖少买,保持贸易顺差,是获得财富的基本原则、国家应干预经济,鼓励出口,限制进口局限:(1)、重商主义的政策结论仅在某些情况下站得住脚,并非在一般意义上能站得住脚;(2)、重商主义把国际贸易看作一种零和游戏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3)、重商主义把货币与真实财富等同起来也是错误的。

正是基于这样一个错误的认识,重商主义才轻率地把高水平的货币积累与供给等同于经济繁荣,并把贸易顺差与金银等贵金属的流入作为其唯一的政策目标。

2、绝对优势理论:涵义:国际贸易产生于各国之间生产商品的技术水平的绝对差别;贸易建立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之上;参加贸易的国家都可以从贸易中获得利益。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客观部分:(单项选择、多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判断)(⼀)、选择部分1、甲国⽣产⼀单位酒需40个劳动⼒,⽣产⼀单位布需30个劳动⼒,⼄国⽣产⼀单位酒需20个劳动⼒,⽣产⼀单位布需10个劳动⼒,则根据⽐较优势理论( A )A.甲国专业⽣产酒,⼄国专业⽣产布B.甲国专业⽣产酒和布C.甲国专业⽣产布,⼄国专业⽣产酒D.⼄国专业⽣产酒和布★考核知识点:相对技术差异论附1.1.1(考核知识点解释):即使⼀国处于绝对技术优势地位,另⼀国处于绝对技术劣势地位,只要存在价格差或机会成本的差别,就存在国际分⼯和贸易的基础和动⼒。

“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

2、假设⼀国的边际储蓄倾向为0.2,边际进⼝倾向为0.1,且最初该国的国际收⽀处于平衡状态,该国出⼝增加100万美元将使国际收⽀出现( C )万美元的顺差。

A.100B.33.3C.66.7D.50★考核知识点:国际收⽀调整的乘数论附1.1.2(考核知识点解释):若出⼝增加ΔX,会引起贸易差额扩⼤。

但由于出⼝增加在乘数作⽤下会引起收⼊提⾼,进⽽使得进⼝增加,所以出⼝扩⼤引起的贸易差额的扩⼤被收⼊增加所引起的进⼝增加部分地抵消,导致贸易差额的扩⼤⼩于出⼝的增加,但是出⼝增加确实由于乘数作⽤导致了国民收⼊的增加和贸易顺差的扩⼤,其影响程度则取决于乘数中s与m的⼤⼩。

ΔX-m/(s+m)* ΔX=66.73、如果⼀国进⼝竞争部门和出⼝部门各有⼀种特定要素,⽽劳动⼒是共同要素,则进⼝关税⼀定会( A )A.提⾼进⼝竞争部门特定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B.提⾼出⼝部门特定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C.降低两部门共同要素劳动⼒的实际收⼊D.同时提⾼进⼝竞争部门和出⼝部门特定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考核知识点:特定要素模型附1.1.3(考核知识点解释):国际贸易会导致出⼝部门特定要素的实际收⼊上升,进⼝部门特定要素的实际收⼊下降,可⾃由流动的共同要素实际收⼊变动不确定,取决于其消费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经济学》复习范围题型:一、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二、判断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三、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四、论述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范围:I. Explain the following terms.1. Interindustry trade2. Intraindustry trade3. Intraproduct trade4. The Balance of PaymentA country’s balance o f payments accounts keep track of both its payments to and its receipts from foreigners.Every international transaction automatically enters the balance of payments twice: once as a credit (+) and once as a debit (-).5. Comparative AdvantageA country has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producing a goods if the opportunity cost of producing that goods in terms of other goods is lower in that country than it is in other countries.6. Stolper-Samuelson Theorem (effect)If the relative price of a good increases, holding factor supplies constant, then the nominal and real return (in terms of both goods) to the factor used intensively in the production of that good increases, while the nominal and real return (in terms of both goods) to the other factor decreases.The reverse is also true.7. Heckscher-Ohlin TheoremA country will export that commodity which uses intensively its abundant factor and import that commodity which uses intensively its scarce factor.8. Factor-Price Equalization TheoremInternational trade leads to complete equalization in the relative and absolute returns to homogeneous factors across countries.It implies that international trade is a substitute for the international mobility of factors.9. Optimum tariffThe tariff rate that maximizes national welfareIt is always positive but less than the prohibitive rate that would eliminate all imports.It is zero for a small country because it cannot affect its terms of trade.10. Exchange Rate Overshooting11.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PP)The exchange rate between two counties’ currencies equals the ratio of the counties’ price levels.It compares average prices across countries.12. Law of one priceIdentical goods sold in different countries must sell for the same price when their prices are expressed in terms of the same currency.13. The Fisher EffectIt is a hypothesis in international finance that suggests differences in nominal interest rates reflect expected changes in the spot exchange rate between countries.he hypothesis specifically states that a spot exchange rate is expected to change equally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of the interest rate differential.14.The J-CurveIf imports and exports adjust gradually to real exchange rate changes, the CA may follow a J-curve pattern after a real currency depreciation, first worsening and then improving.It describes the time lag with whicha real currency depreciation improves the CA.15. managed floating exchange ratesA system in which governments attempt to moderate exchange rate movements without keeping exchange rates rigidly fixed.16. sterilized interventionCentral banks sometimes carry out equal foreign and domestic asset transactions in opposite directions to nullify the impact of their foreign exchange operations on the domestic money supply.17. Capital flightThe reserve loss accompanying a devaluation scareThe associated debit in the balance of payments accounts is a private capital outflow.18.vehicle currencyA currency that is widely used to denominate international contractsmade by parties who do not reside in the country that issues the vehicle currency.19.interest parityInterest Parity: The Basic Equilibrium ConditionThe foreign exchange market is in equilibrium when deposits of all currencies offer the same expected rate of return.The expected returns on deposits of any two currencies are equal when measured in the same currency.20.inflation biasHigh inflation with no average gain in output that results from governments’ policies to prevent recessionII. Give a T(True) or a F(False) for each of the following sayings.涉及每章重要的知识点。

III.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1.How about the basic reasons for which countries engage in international trade?Countries engage in international trade for two basic reasons:They are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in terms of climate, land, capital, labor, and technology.They try to achieve scale economies in production.2.What about the basic viewpoints of the Heckscher-Ohlin theory?In the real world, while trade is partly explained by differences in labor productivity, it also reflects differences in countries’ resources.The Heckscher-Ohlin theory:Emphasizes resource differences as the only source of tradeShows that comparative advantage is influenced by:Relative factor abundance (refers to countries)Relative factor intensity (refers to goods)Is also referred to as the factor-proportions theory3.How about the International effects of export-biased and import-biased growth?Export-biased growth in the rest of the world improves our terms of trade, while import-biased growth abroad worsens our terms of trade.Export-biased growth in our country worsens our terms of trade,reducing the direct benefits of growth, while import-biased growth leads to an improvement of our terms of trade.pare the effects of a tariff and of an export subsidy on the terms of trade.Import tariffs and export subsidies affect both relative supply and relative demand.Relative Demand and Supply Effects of a TariffTariffs drive a wedge between the prices at which goods are traded internationally (external prices) and the prices at which they are traded within a country (internal prices).The terms of trade correspond to external, not internal, prices.Effects of an Export SubsidyTariffs and export subsidies are often treated as similar policies but they have opposite effects on the terms of trade.Example: Suppose that Home offers 20% subsidy on the value of cloth exported:This will raise Home’s internal price of cloth relative to food by 20%.This will lead Home producers to produce more cloth and less food.A Home export subsidy worsens Home’s terms of trade and improves Foreign’s.5.How to explain that economies of scale can be either external and internal?Economies of scale can be either:ExternalThe cost per unit depends on the size of the industry but not necessarily on the size of any one firm.An industry will typically consist of many small firms and be perfectly competitive.InternalThe cost per unit depends on the size of an individual firm but not necessarily on that of the industry.The market structure will be imperfectly competitive with large firms having a cost advantage over small.Both types of scale economies are important causes of international trade.6. How about the basic reasons why a cluster of firms may be more efficient than an individual firm in isolation?There are three main reasons why a cluster of firms may be more efficient than an individual firm in isolation:Specialized suppliersIn many industries, the production of goods and servic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ew products requires the use of specialized equipment or support services.An individual company does not provide a large enough market for these services to keep the suppliers in business.A localized industrial cluster can solve this problem by bringing together many firms that provide a large enough market to support specialized suppliers.Labor market poolingA cluster of firms can create a pooled market for workers with highly specialized skills.It is an advantage for:ProducersThey are less likely to suffer from labor shortages.WorkersThey are less likely to become unemployed.Knowledge spilloversKnowledg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input factors in highly innovative industries.The specialized knowledge that is crucial to success in innovative industries comes from: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effortsReverse engineeringInformal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and ideas7.How about the effects of an export subsidy?Export subsidyA payment by the government to a firm or individual that ships a good abroadIt can be either specific or ad valorem.An export subsidy raises prices in the exporting country while lowering them in the importing country.In addition, and in contrast to a tariff, the export subsidy worsens the terms of trade.An export subsidy unambiguously leads to costs that exceed its benefits.8.Try to compare the options of import-substituting industrialization and export-oriented industrialization.A tariff that reduces imports also necessarily reduces exports.Until the 1970s many developing countries were skeptical about the possibility of exporting manufactured goods.In many cases, import-substituting industrialization policies dovetailed naturally with existing political biases.9.What are the volume effect and value effect of a real exchange rate?10.How does disposable income changes affect the Current Account?An increase in disposable income (Yd) worsens the CA.A rise in Yd causes domestic consumers to increase their spending onall goods.11.How about the interest parity conditions?The expected returns on deposits of any two currencies are equal when measured in the same currency.It implies that potential holders of foreign currency deposits view them all as equally desirable assets.The expected rates of return are equal when:R$ = R€ + (Ee$/€ - E$/€)/E$/€12.How do changes in the current exchange rate affect expected returns?Depreciation of a country’s currency today lowers the expected domestic currency return on foreign currency deposits.Appreciation of the domestic currency today raises the domestic currency return expected of foreign currency deposits.13. How about the effect of changing expectations on the current exchange rate?The Effect of Changing Expectations on the Current Exchange RateA rise in the expected future exchange rate causes a rise in the current exchange rate.A fall in the expected future exchange rate causes a fall in the current exchange rate.14. How about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money demand?Three factors influence money demand:Expected returnRiskLiquidity15. How about the long-run effects of money supply changes?IV. Analyze the following problems comprehensively.1.Please analyze the theory of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The Theory of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Two elements explain the existence of a multinational:Location motiveA good is produced in two (or more) different countries rather than one because of:ResourcesTransport costsBarriers of tradeInternalization motiveA good is produced in different locations by the same firm rather than by separate firms because it is more profitable to carry transactions on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Technology transferVertical integration2.Try to analyze the effect, cost and benefit of importing tariff.3.Try to compare temporary changes in monetary and fiscal policy and permanent shifts in monetary and fiscal policy(relative to China ).Monetary PolicyAn increase in money supply (i.e., expansionary monetary policy) raises the economy’s output.The increase in money supply creates an excess supply of money, which lowers the home interest rate.As a result, the domestic currency must depreciate (i.e., home products become cheaper relative to foreign products) and aggregate demand increases.Fiscal PolicyAn increase in government spending, a cut in taxes, or some combination of the two (i.e, expansionary fiscal policy) raises output.The increase in output raises the transactions demand for real money holdings, which in turn increases the home interest rate.As a result, the domestic currency must appreciate.4. How to understand external balance-the optimal level of the Current Account on China.5. How about the results of monetary expansion and f iscal expansionpolicies under a fixed exchange rate respectively(relative to China )?Under a fixed exchange rate, central bank monetary policy tools are powerless to affect the economy’s money supply or its output.Figure 17-2 shows the economy’s short-run equilibrium as point 1 when the central bank fixes the exchange rate at the level E0.The rise in output due to expansionary fiscal policy raises money demand.To prevent an increase in the home interest rate and an appreciation of the currency, the central bank must buy foreign assets with money (i.e., increasing the money supply).The effects of expansionary fiscal policy when the economy’s initial equilibrium is at point 1 are illustrated in Figure 17-3.6. How about the p roblems with excessive Current Account surpluses (relative to China )?Problems with Excessive Current Account Surpluses:They imply lower investment in domestic plant and equipment.They can create potential problems for creditors to collect their money.They may be inconvenient for political reason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