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第一课《沁园春·雪》
人教部编版 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课《沁园春·雪》 课件(22张PPT)
一、魔法背知识
3.快乐背句子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
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点评: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秦皇汉武”对 “唐宗宋祖”,“略输文采”对“稍逊 风骚”句式整齐,对仗工整, 表明了诗人对他们的态度。
拓展: 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对……,描绘了(抒发了)……,音调和谐,对仗工整。 举例: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一、魔法背知识
3.快乐背句子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点评:运用夸张、对偶、互文的修辞手法。“千里”“万里”互文,用夸张的手法写出 了冰天雪地、白雪无垠的场景,“顿”字强调黄河一下子失去波涛滚滚的气势, 突出天 寒地冻、河水结冰之速。意境开阔,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雄伟的气魄。
一、魔法背知识
多音字:分、折、朝、数 分外:“分”是“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意,所以读四声“fèn”。“分离、分数”相关意 读一声“fēn”。 折腰:“折”是“弯转”意,所以读“zhé”;与“亏损 ”相关读“shé”,如“折本”;与“翻转, 倒腾”相关读“zhē”,如“折腾”。 今朝:“朝” 是“日, 天”意,所以读“zhāo” ;与“朝代、朝向”相关读“cháo”; 数风流:“数”是“ 一个一个地计算”意,所以读“shǔ”;
答疑: 上阕描写北国雪景, 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 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 山河的热爱之情; 下阕由祖国山河的壮丽引出英雄人物, 评论历代英雄, 抒发诗人的 宏伟抱负。
二、答疑全频道
2.“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在全词中起什么作用?
答疑: 结构上:开篇点题, 总写北国的雪景, 为下文具体 分写雪景作好铺垫。 内容上:描写了祖国的幅员辽阔, 勾画出一幅北方 雄伟壮观的雪景概貌图, 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壮美 河山的思想感情。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沁园春·雪》教案
第一单元第1课沁园春·雪【教学目标】1.感知词中形象,理清作者思路,品析词的精妙语言。
2.学习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3.通过反复朗诵,把握诗歌主旨及作者的情感意蕴。
【教学重点】学习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反复朗诵,把握诗歌主旨及作者的情感意蕴。
【情境导入】雪,冰清玉洁,是情趣的寄托,是人格的化身。
自古以来,骚人墨客,多以雪为题;诗坛文苑,多有咏雪之作。
毛泽东对雪也有特殊兴趣,时有咏雪的佳词丽句。
《沁园春·雪》就是毛泽东诗情才智第一次充分地展露,也是他丰富、崇高的精神世界第一次艺术地显现。
今天我们就一起欣赏这首词。
【新课解读】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朗读提示及要求:1.读准字音和句子的停顿节奏。
2.这首词的上阕和下阕分别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分别写了什么内容?3.理清全文的结构。
明确:1.字音:沁.园春(qìn) 惟余莽.莽(mǎnɡ) 分.外妖娆(fèn)稍逊.(xùn) 成吉思汗.(hán) 数.风流人物(shǔ)句子的停顿节奏示例: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2.表达方式:上阕描写,下阕议论、抒情。
内容:上阕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下阕由祖国山河的壮丽引出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抒发作者的宏伟抱负。
3.全文结构:这首词的上阕写北国雪景。
其中前三句是概括写,中间七句是具体写,后三句是想象雪过天晴之景。
词的下阕是评论古代帝王,抒发壮志豪情。
其中前两句承上启下,中间七句是评论古代帝王,后三句是抒发壮志豪情。
二、深入探究——思想感情1.上阕的景物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小组讨论,交流成果,明确: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2.找出这首词的主旨句并说说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分组讨论,交流成果,明确:主旨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理解:在作者看来,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都是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他们具有雄才大略,对中国历史的发展都有过巨大的影响,但是他们短于“文治”,真正称得上英雄人物的是今天的无产阶级人民大众。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部编版)第1课《沁园春·雪》课件(共45张PPT)
片 片 吹 落 轩 辕 台 。
燕 山 雪 花 大 如 席 ,
·
唐 韩 愈 《 春 雪 》
故 穿 庭 树 作 飞 花 。
白 雪 却 嫌 春 色 晚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学习目标
1、熟读并背诵本词,深入感受词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重点) 2、掌握本词写景、讨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品味本词准确、 凝练的词语。(难点) 3、感受作者的豪迈情怀,激发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点明主旨,升华情感,作者以“往昔” 和“今朝”对比,突出今朝革命英雄主 宰河山的历史作用,这句是一种自励, 这是对未来创造英雄业绩的自励,又是 一种抱负和理想,抒发了词人作为无产 阶级革命领袖必将创造空前历史业绩的 自信,自励和抱负。
哪些属于实写?
• 冰:封(静态)冰雪弥漫的严冬景象 • • • 雪:飘(动态)壮阔雄奇的银装世界 • 实景 • • • 望:登高望远(统领下文,展开画卷)
“惜”中含有哪些意思?
“惜”中含褒,肯定他们,就是肯定中 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
“惜”中含贬,在赞扬他们长于武功的 同时,委婉指出短于文治的缺点(略输、 稍逊、只识);
“惜”中寓志,“惜”并不是苛求古前 人,蕴含无产阶级后来居上豪迈气概, 及超越历代英雄人物的自信
5、如何理解“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沁园春》沁园”相传是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 的园林,曾被外戚窦宪夺取,后人作诗以咏其事。
读一读
分外妖娆(fèn)(ráo) 成吉思汗(hán) 数风流人物(shǔ) 还看今朝(hái)
• • • • 释词意: 莽莽:无边无际。 妖娆:娇艳美好。 折腰:鞠躬,倾倒。 风骚:这里用来概括广义的文化,包括政 治、经济、文化在内。 • 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 相辉映的壮丽景色。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沁园春
第一单元1 沁园春.雪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题。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zhuāng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cǎi;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娇,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妖娆.()红zhuāng()素裹文cǎi() 成吉思汗.()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
3.“惟余莽莽”中“莽莽”的意思是__;“俱往矣”中“俱”的意思是____。
4.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姐姐的拉丁舞跳得很好,身姿____(风骚妖娆强劲),别有一番风情。
(2)这位模特着一身红裙在雪地上摆出各种专业姿势,远看更是_(银装素裹红装素裹红白相间),靓丽无比。
5.按提示默写句子。
(1)词中总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
(2)词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化静为动,描写北国雪景的词句是:____,___。
(3)词中由写景过渡到议论的诗句是:___,___。
6.下图为开国领袖毛泽东的书法作品《沁园春·雪》,对该书法作品或诗词评价得当的一项是()A.字体为楷书,虽字形斜侧,但每个字又都保持了它本身结构的重力平衡,似巨斧斜劈山峰,一派昂扬奋举之态。
B.字体虽为楷书,但纵笔自由,在笔画的长与短、粗与细,以及体势的大与小、肥与瘦上有变化。
C.字体为行书,整幅作品中的“须”“晴”“娆”三字,墨浓字大,可见作者对当时眼前所见的晴日景色充满喜爱之情。
D.字体虽为行书,但气势雄强,好像一气呵成,体现了作者的豪迈气魄。
7.班级准备举行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为主题的班会,同学们想出了一个上联,请你从下列短语中选用四个组成下联。
时代先锋看今朝兢兢业业谱新篇齐奋斗继往开来盼未来勇争先上联:忆往昔革命前辈开天辟地创伟业下联:__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8—10题。
部编版语文九上第1课《沁园春·雪》知识梳理
沁园春·雪【原文】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字音】妖娆(ráo)【注释】沁园春:词牌名,又名“东仙”“寿星明”“洞庭春色”等。
双调,一百十四字。
前段十三句,四平韵;后段十二句,五平韵。
惟余:只剩下。
余:有版本作“馀”。
莽莽:即茫茫,白茫茫一片。
形容空旷无际。
顿失:立刻失去。
顿:顿时,立刻。
滔滔:滚滚的波涛。
原驰蜡象:作者原注“原指高原,即秦晋高原”。
驰:有版本作“驱”。
蜡象:白色的象。
须:待、等到。
“看红装”二句:红日和白雪互相映照,看去好像装饰艳丽的美女裹着白色的外衣,格外娇媚。
红装:身着艳丽服饰的美女。
一作银装。
妖娆(ráo):娇艳妩媚。
竞折腰:争着为江山奔走效劳。
折腰:倾倒,躬着腰侍候。
“秦皇汉武”二句:是说秦皇汉武,功业甚盛,相比之下,文治方面的成就略有逊色。
秦皇:秦始皇赢政,秦朝的创业皇帝。
汉武:汉武帝刘彻,西汉第七位皇帝。
略输:稍差。
文采:本指辞藻、才华。
这里引申为文治。
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唐朝建立统一大业的皇帝。
宋祖:宋太祖赵匡胤,宋朝的创业皇帝。
稍逊风骚:意近“略输文采”。
逊:差。
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天骄:汉时匈奴自称为“天之骄子”,以后泛称强盛的边地民族。
成吉思汗:元太祖铁木真统一蒙古后的尊称,意思是“强者之汗”。
“只识”句:是说只以武功见长。
识:知道,懂得。
雕:一种鹰类的大型猛禽,善飞难射,古代因用“射雕手”比喻高强的射手。
【译文】北方的风光,千里冰封冻,万里雪花飘。
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
山岭好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都想与老天爷比比高。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沁园春雪》课件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延读以提高
西江月 井冈山 1928 秋 山下旌旗在望, 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 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 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 报道敌军宵遁。?
清平乐 六盘山 1935年10月
读词以入情
著名诗人柳亚子读后曾经评论:“余 索润之长征诗见惠,乃得其初赴陕北看大 雪沁园春词一阕,展读之余,叹为古今有 词以来第一作手,虽苏辛犹未能抗,况余 子乎!”
剧作家吴祖光先生曾评论这首词:“ 风调独特,文情并茂,而气魄之大乃不可 及。”
品词以入味
三读全词:
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豪迈 情怀的词语或句子,读一读, 品一品。
延读以提高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导 纲上的三首词。
任选一首词结合文 中语句,谈谈词豪放的 风格体现在何处?
延读以提高
沁园春
长沙
1925年1月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毛主席诗词的美
“毛泽东诗词以其前无古人的崇高优美 的革命感情、遒劲伟美的创造力量、超 越奇美的艺术思想、豪华精美的韵调辞 采,形成了中国悠久的诗史上风格绝殊 的新形态的诗美,这种瑰奇的诗美熔铸 了毛泽东的思想和实践、人格和个性。”
—————贺敬之
推荐作业
1、推荐一本书《毛泽东诗词鉴 赏》,大家读一读。 2、背诵积累你喜欢的毛主席诗 词。
你能否在自己的积累中说几句体现 毛主席豪迈之情的诗句?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1《沁园春-雪》课件(共39张PPT)
你用/平平仄仄的枪声/ 写诗
二万五千里/是最长/一行 常于/马背上/构思
便/具有了/战略家的目光 战地黄花/ 如血残阳 成了/最美的/意象 有时/潇洒地/抽烟 抬头/望断/南飞雁
宽阔的脑际/却有大江流淌
• 雪天/更善/畅想 神思/飞扬起来 飘成/梅花漫天的/北国风光 相信/你是/最严肃的诗人 屈指/数算 一首/气势磅礴的/诗 调动了/半个世纪的/酝酿 轻易/不朗诵 天安门城楼上/只那一句 便成了/世界的诗眼 嘹亮了/东方!
(女领)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男合)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男合)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男合)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女合)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男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女合)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女合)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男合)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轮读)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轮读经久不息)
.
北国/风光,江山/如此Fra bibliotek娇,千里/冰封,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万里/雪飘。
惜/秦皇/汉武,
.
望/长城/内外,
略输/文采;
惟余/莽莽;
唐宗/宋祖,
.
大河/上下,
稍逊/风骚。
顿失/滔滔。
一代/天骄,
.
山舞/银蛇,
成吉思汗,
原驰/蜡象,
只识/弯弓/射大雕。
欲与/天公/试比高。
俱/往矣,
须/晴日,
数/风流人物,
福田河中学 朱云鹤
这首词“沁园春”是什么?“雪”又是什么? 词牌名 间隔号 题目
读豪迈诗词
读豪迈诗词 要求:读准字音
qìn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沁园春·雪》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精选)
1.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沁园春·雪》课文原文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936年2月2.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沁园春·雪》教案学习目标:1.品味词中凝练、贴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发展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
(重点)2.理解词的大气镑礴,旷达豪迈的意境,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难点)3.感受词人的豪迈与大气,激发热爱祖国壮美河山,树立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的思想情感。
课时安排: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示标:由回顾写雪的诗句导入。
(由回顾旧日积累导入到对新诗文的阅读,便于开启学生的形象思维)本环节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可适时补充。
二、课文探究:(一)一读课文,感受气势1.指名朗读,请学生听准每个字音。
(将需要着重指出的字写到黑板上)2.强调以下字音沁qìn 数风流人物shǔ折腰zhé思汗hán 今朝zhāo3.注意节奏和重音以前三句为例: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师生共议停顿和重音,在此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4.集体朗读全词。
(二)二读课文,理解词意1、赏析上阕:可围绕以下几个问题来进行:⑴大家看上阕写了什么内容?讨论并归纳:上阕主要描写北国雪景。
⑵哪个字在上阕中起到了引出主要内容的作用?讨论并归纳:“望”字。
在古诗词中,这叫“一字领起”,俗称“领字”。
一般上下阕各有一个,读诗词要注意找出领字。
⑶那么,“望”字在文中领起了哪几句话?作者抓住哪些具体的事物来写的?讨论并归纳:从“长城内外”到“试比高”。
长城、大河、群山、高原。
⑷诗人采用了哪些修辞和写作手法把他所要描绘的雪景形象地呈现出来?(先小组交流,然后再在全班交流。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语文 第1课 沁园春·雪 教学课件
疑难探究
3.“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中“山”与“原”都是
静态之物,为什么要写其 “舞”“驰”?
“舞”字形容山披雪像“银蛇”逶迤曲折,“驰”字形容高原如 “蜡像”奔腾跃动。“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一句是化静为动的浪漫 想象,诗人情感的跃动,使他眼前的大自然也显得生机勃勃,灵动活跃 。
“欲与天公试比高”进一步生动形象地写出它们雄心勃勃的精神风貌和昂 扬奋发的气概。
议论抒情。
写景,下阕主要是
3.这首词分为上下两阕,请找出其中的过渡段。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第十二页,共二十九页。
疑难探究
1.请找出上阕中总写北国雪景的诗句?这些诗句创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总写北国雪景,其中“北国风光”总 领上阕内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静动相衬,静穆中又有飘舞之姿, 即千万里都冰封,千万里都雪飘,表现祖国幅员的广阔,也反映了诗人视野 的辽阔。总写句把读者引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拓展延伸
《沁园春·长沙》是年轻时的毛泽东所写下的一首词,
书写的是青年时词人的伟大理想,抒发了他对反动统治者的
蔑视和满腔战斗气魄。词如其人,无论是《沁园春·雪》, 还是《沁园春·长沙》,都展现出了词人作为革命者的满
怀豪情壮志和英雄主义气概,表达着作者心系国家和人民的 情怀。
第十三页,共二十九页。
疑难探究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第十四页,共二十九页。
疑难探究
2.诗人接下来对雪景进行了具体的描绘,这主要是由哪个字领起的呢?
它统领了哪些内容? 主要是由“望”字领起。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第一课《沁园春雪》教案
4.加强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从多角度欣赏和分析诗词。
5.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丰富教学手段,为学生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资源。
6.增进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组织课堂讨论、小组活动,提高学生在团队中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诗词背景及作者简介:了解《沁园春·雪》的创作背景,认识毛泽东主席的文学成就,突出诗词的历史文化价值。
-诗词朗读技巧:掌握正确的朗读节奏、语气、情感,强调诗词的韵律美。
-诗词意象、意境分析:解读诗词中的关键词汇、句子,把握诗词的主题和情感。
1.关于导入新课,我尝试通过提问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联系生活实际,从而更好地投入诗词学习。从学生的反应来看,这种方法有一定的效果,但仍需探索更多生动有趣的导入方式。
2.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诗词意象、意境的理解较为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更加注重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诗词中的抽象概念。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沁园春·雪》这一课。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冬天里见过雪花飞舞的场景吗?”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诗词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毛泽东主席如何通过诗词描绘雪的美景。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诗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课《沁园春-雪》课件
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此三句的意境。
你看,红日冉冉升起,放射出万道霞光, 染红了天边的白云,映红了高原上皑皑白雪。 云海茫茫,雪山巍巍,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 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娇艳多姿!
语文课件
上 阕:
重在写景,对景色的描写主要采用了概括写、具 体写、想象写的方法。
词的开首总写北方的雪景。作者极目远眺,只见 祖国千万里的河山坚冰封锁着大地,雪花漫天飞舞。 这是何等壮丽的景色!次写长城南北一大片国土大雪 纷飞,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奔腾咆哮的黄河一下子 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
语文课件
第二层具体写雪景。在作者的眼里,即使是 在冰天雪地的寒境中也到处充满着勃勃的生机和 奋发向上的活力。你看,那披雪的群山,如同无 数条银蛇在舞动;冰封的秦晋高原上绵延起伏的 丘陵,好像一只只蜡象在奔跑。它们似乎想要跟 老天一比高低。这是多么神奇的景象啊!
语文课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上阕的第三层是想象写。诗人发挥了丰富的 想象力,形象而准确地展现了雪后天晴的景象: 那万道红光普照着白皑皑的雪地,红日与白雪交 相辉映,显得格外壮丽。
“惜” 第一,惜中含褒; 第二,委婉批评; 第三,时代、阶级局限; 第四,后来者居上的伟大气概。
语文课件
作者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成吉思汗的评价有区别吗?
有区别,“稍逊”“略输” 二词表现作者对秦皇汉武和唐宗 宋祖在文治方面的不足只是略有 批评,而“只识”一词则表现出 对成吉思汗的一种近乎嘲讽了。
承上启下,这一过渡使全词浑然一体,成为 有机的整体。
语文课件
艺术特色: 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 动静相衬,虚实相生; 用词准确、精练,形象鲜明; 运用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沁园春·雪》课文、主题、背景、全文翻译1500字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沁园春·雪》课文、主题、背景、全文翻译1500字《沁园春·雪》是毛泽东创作的一首诗,也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的课文。
该课文的主题是描写雪景,通过对雪景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该课文主要以描写沁园春的自然景色和人们的生活为背景,通过描绘雪景的美丽和神秘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全文翻译如下: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背景:《沁园春·雪》是毛泽东于1936年创作的一首诗。
此时,抗日战争已经爆发,中国正面临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而这首诗的背景,正是在这个动荡的时期。
这时的沁园春已经成为毛泽东的隐居之所,他以此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全文翻译:北国的景色如画卷一般展开,冰封着千里的大地,雪花飘扬在万里的天空。
望着长城的内外,只见一片苍茫;大河的上下,滔滔水流消失不见。
山峦犹如跳动的银蛇,原野上的骏马奔驰,宛如在与上天的神力竞争。
只需有晴朗的阳光,看那鲜艳的衣装以及洁白的覆盖,显得格外妖娆。
江山如此美丽妩媚,吸引着无数英雄竞相臣服。
虽然秦皇汉武等历史名望,在文采方面稍逊一筹;唐宗宋祖等历史人物,在风采和才华上有些逊色。
成吉思汗这位前任天骄,只懂得拉弓射大雕这等功夫。
这些伟人功绩已随风而去,而如今则是新一代的风流人物,他们引领潮流,打造时代。
【精选】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沁园春—雪》课文讲解、知识点总结
【精选】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沁园春—雪》课文讲解课文: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沁(qìn)园春分(fèn)外妖娆(ráo)成吉思汗(hán)数(shǔ)风流人物点拨:“分”、“汗”、“数”是多音字,要注意课文中的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惟余莽莽惟:只。
(2)须晴日须:等到。
(3)略输文采输:差、失。
(4)俱往矣俱:都。
二、重点句子1、用原文填空。
(1)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点明这首词的中心的句子是: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3)"望“字统领的句子是: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4)全词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5)写出采用比喻、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把静物写动的句子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2、解释下列句子。
(1)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
(3)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统统都过去了,要说真正的英雄人物,还得看今天。
三、文学常识《沁园春·雪》的作者是毛泽东,”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词的题目。
四、整体把握《沁园春·雪》分上下两片。
上片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下片由祖国山河的壮丽引出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抒发诗人的抱负。
五、课后练习答案一、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诗人笔下的北国雪景图,并谈谈你的感受。
部编版初三上册语文第1课《沁园春·雪》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初三上册语文第1课《沁园春·雪》课文原文及教案【导语】《沁园春·雪》是一篇毛主席的词,通过不同视角的描写为我们展示了壮美的祖国雪景图,饱含着对历史的回顾与对未来的畅想。
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课文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另作:原驱)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另作: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能够结合注释解释全词大意,并能说出作者的观察顺序。
【过程与方法】:通过师生互动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及情感,提高对诗歌的审美和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诗的学习,学生能够增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激发用语言描述所见美景,强化将情感寄予景中来表达的意识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够结合注释解释全词大意,并能说出作者的观察顺序。
【教学难点】通过师生互动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及情感,提高对诗歌的审美和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谈话法。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请学生背诵所学过的或者听说过的关于学的诗词,由此引入新课。
2.用多媒体出示毛泽东生平以及本词的写作背景:1936年2月,抗战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登上海拔千米,冰雪皑皑的塬上,面对祖国北方壮丽雪景,心潮澎湃,过后便写下了这首词。
二、整体感知:1.字词:多音字:分、数、汗、还、朝。
难字:莽、娆、竞、骚。
2.录音范读:让学生边听边想象本词所描绘的景象,初步领会本词所表达的情感。
三、深入研读1.学生齐读,边读边思考如下问题(1)上阕分几层?写法上有何特点?明确:分三层。
前三句概写,极目万里,动静结合;中间七句具体写,长城、大河、山原,气势磅礴,生机盎然;动静结合;后三句写想象中的景色,红白交映,多姿迷人。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沁园春·雪》课件 (共24张PPT)
毛泽东
篇名解释
《沁园春·雪》: “沁园春”是词 牌名。“雪”是标题。词牌是词的 格式的名称,它决定了这首词的字 数、句数和平仄声韵。标题是词的 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 要内容。《沁园春·雪》意为:一 首用“沁园春”的词牌写成的关于 雪的词。
毛主席亲笔书写《沁园春·雪》
毛泽东(1893-1976)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为了国家 的前途和人民的利益,毛泽东同志亲
赴重庆和国民党谈判,其间,民主人
士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就把
这首词抄给他,随后在《新民晚报》
公
开
发
表
.
感悟朗诵
容易错读的字词:
分外: 应读(fèn) 不读(fēn) 妖娆: 应读(ráo) 不读(yáo) 稍逊风骚: 应读(xùn)
不读(sūn) 成吉思汗: 应读(hán)
不读(hàn) 数风流人物: 应读(shǔ )
不读(shù)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毛泽东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山舞银蛇
欲与天公试比高。
看红妆素裹,分
须晴外日妖,娆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风流人物”指什么人?最后三句意义 何在?
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对一个时代有 极大影响的英雄人物。
事过境迁,千古风流人物都已过去,而 今,真正才华横溢、文采飞扬,能够领略和 欣赏江山秀美的人,能够促进祖国统一繁荣, 还得算是今天的革命英雄,革命领袖,表现 了毛泽东同志“天下大任,舍我其谁”的英 雄豪情。
惜
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 太 宗
精选部编版初三上册语文第1课《沁园春·雪》课文原文及教案
精选部编版初三上册语文第1课《沁园春·雪》课文原文及教案课文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教案【知识与能力】:能够结合注释解释全词大意,并能说出作者的观察顺序。
【过程与方法】:通过师生互动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及情感,提高对诗歌的审美和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诗的学习,学生能够增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激发用语言描述所见美景,强化将情感寄予景中来表达的意识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够结合注释解释全词大意,并能说出作者的观察顺序。
【教学难点】通过师生互动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及情感,提高对诗歌的审美和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谈话法。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请学生背诵所学过的或者听说过的关于学的诗词,由此引入新课。
2.用多媒体出示毛泽东生平以及本词的写作背景:1936年2月,抗战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登上海拔千米,冰雪皑皑的塬上,面对祖国北方壮丽雪景,心潮澎湃,过后便写下了这首词。
二、整体感知:1.字词:多音字:分、数、汗、还、朝。
难字:莽、娆、竞、骚。
2.录音范读:让学生边听边想象本词所描绘的景象,初步领会本词所表达的情感。
三、深入研读1.学生齐读,边读边思考如下问题(1)上阕分几层?写法上有何特点?明确:分三层。
前三句概写,极目万里,动静结合;中间七句具体写,长城、大河、山原,气势磅礴,生机盎然;动静结合;后三句写想象中的景色,红白交映,多姿迷人。
《沁园春·雪》原文和译文(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
《沁园春·雪》原文和译文
原文: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译文:
北方的风光,千里冰封冻,万里雪花飘。
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
山岭好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高原好像蜡白色的巨象在奔驰,它们都想试一试与天老爷比比高。
要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白皑皑的冰雪交相辉映,分外美好。
江山如此十分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
只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差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治功劳。
一代上天骄宠的儿子成吉思汗,只知道弯弓射大雕。
这些人物全都过去了,数一数英雄豪杰,还要看今天的人们。
人教版部编九上《沁园春·雪》
2、还分写了哪些景物?哪个字起总领作用?
“望”字总领下文,至 “欲与天公试比高”。
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用视觉形象,赋予冰封雪飘的的北国雪景更为 具体丰富的印象,显得奇伟雄壮。
静态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惜”字总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出作者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含义有以下几点:第一,惜中含褒。肯定他们是 英雄人物,同时也就肯定了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 辈出的伟大民族;第二,委婉的批评了他们缺少 文治、文学才华欠缺。第三,他们的不足是由于 时代、阶级局限造成;第四,表现了后来者居上 的伟大气概。体现了无产阶级的革命英雄必将胜 过前人的坚强自信。
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写出山峦的绵延起伏。
动态
3、末尾三句是实景还是虚景?从哪个字 可以看出?
末尾三句是虚景。从"须"这个字可 以看出,作者是借助想象来写雪后景象 的。
4、作者把空间写得如此广阔,表现 他怎样的胸怀?又把景色写得如此壮 丽,表现了他怎样的感情?
作者如同顶天立地的巨人,他 的胸怀博大宽广,他的气魄雄伟旷 达。作者的感情充满喜悦,豪迈奋 发,充满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5、指导背诵上阕
上阕结构有什么特点?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最后写什么? 这样写景的目的又是什么?
总结上阕:先总写北方雪景。然后写眼前 实景,接着写 想象虚景,虚实结合,动 静结合写出了“江山如此多娇”。 热 概括写景 江 (实写) 爱 山 祖 如 (以动写静) 具体写景 国 此 大 多 想象写景 (虚写) 好 娇
•把握停顿、节奏、重音、感情
1、总写北国雪景的诗句是?写出北国雪景 的特点是怎样的? 3、末尾三句是实景还是虚景?从哪个字可 以看出? 4、作者把空间写得如此广阔,表现他怎样 的胸怀?又把景色写得如此壮丽,表现了 他怎样的感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沁园春·雪》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依据】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第一课《沁园春·雪》第一课时【设计思想】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动性。
【课时任务】
1、指导学生诵读,整体感知全词;
2、引导学生理解、赏析上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
2、理解“妖娆、风骚、红装素裹……”等词语的意思;
3、体会上片融情于景的写法。
(能力目标)1、大声、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词;
2、联想想象,品味凝练贴切的诗歌语言。
(情感态度价值观)领会诗人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豪情和博大胸襟,激发学生共鸣。
【教学重点】诵读感受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和博大胸襟。
【教学难点】联想想象,品味凝练贴切的诗歌语言。
【教学方法】1、情景导入法;
2、诵读教学法: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诗歌语言美,韵
律美和意境美,感受诗歌情感。
【教学准备】制作“演示文稿”19张配合教学。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简介背景(6分钟)
(一)情景导入
1、出示两张雪景图片,启发学生:谁能用几个词语来描述或形容一下你所看到的雪景?(如:粉妆玉砌、银装素裹、玉树琼枝等)
2、启发:你还联想到哪些写雪的诗句?
(学生可能会说出一下诗句,老师予以肯定和表扬)
①千山鸟飞绝,万经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②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
3、导入语:这节课我们来欣赏伟人毛泽东笔下的雪景(出示“演示文稿”——写有《沁园春·雪》,背景为毛泽东的照片及毛体的书法《沁园春·雪》的图片)
(二)背景介绍
(以“演示文稿”的形式介绍。
在上面的画面上出现以下文字)写作背景:1936年2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毛泽东率领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后,领导全党开展抗日斗争。
在陕北青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登上海拔数千米的塬,眺望茫茫白雪,一口气写成了这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沁园春雪》二、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分钟)
(以“演示文稿”的形式出示)
1、朗读吟诵——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2、联想想象——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三、导学达标
(一)诵读感知(16分钟)
1、指导朗诵
自读——指名读——听“配乐朗诵”——齐声朗诵
②听读时提示学生注意“重音、停顿、语气”等;
③齐声朗读时要求尽量模仿“配乐朗诵”,要读出感情。
)
2、指导学生理解并记下面词语的意思
(给同学们三分钟的时间,结合注解理解记忆,三分钟后合上书解释,然后再以演示文稿的形式出示解释语义明确。
)
②红妆素裹(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
(指“文治”。
包括政治,思想,文化)
3、整体感知
(以“演示文稿”的形式出示以下思考题,指名回答后老师再出示自己的感受及答案,给学生以明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