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环保、重点耗能设备管理要求
设备运行节能管理制度

设备运行节能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设备的运行节能管理。
三、管理责任1. 公司负责人对设备运行节能管理工作负总责,定期检查和评估设备运行情况。
2. 设备管理员负责设备日常运行维护及节能控制工作。
3. 全体员工应遵守公司设备运行节能管理制度,积极参与设备节能活动。
四、设备运行节能管理措施1. 设备定期维护保养,确保设备运行状态良好,减少故障率。
2. 设备定期清洁,避免积尘影响设备散热效果,提高设备能效。
3. 设备运行过程中实施线路优化,减少电力消耗。
4. 设备运行中定期检查设备参数设置,优化参数配置,提高设备效率。
5. 设备运行过程中实行合理的节能操作,降低设备运行成本。
五、设备运行节能考核评价1. 设备管理员每月对设备运行数据进行统计并进行节能效果评估。
2. 设备节能效果达标,给予表扬奖励;未达标,进行适当的改进和培训。
六、设备运行节能宣传1. 定期组织设备运行节能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节能意识和技能。
2. 制作节能宣传资料,张贴在设备周围,提醒员工注意设备节能问题。
3. 定期举办设备节能经验交流会,分享设备节能实践成果。
七、设备运行节能管理制度的执行1. 设备管理员应认真执行设备运行节能管理制度,对违规行为及时纠正。
2. 设备负责人应监督设备运行节能工作的执行情况,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督导检查。
八、设备运行节能管理制度的迭代更新1. 根据设备运行实际情况,及时修订设备运行节能管理制度。
2. 建立完善的设备运行节能管理系统,定期对设备运行节能管理进行评估。
以上为设备运行节能管理制度内容,希望全体员工共同遵守,保证设备运行节能工作的顺利实施。
在用工业锅炉安全、节能和环保管理基本要求

工业锅炉是一种重要的热能设备,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生产中。
在使用工业锅炉时,安全、节能和环保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对这些管理要求的理解和执行能力直接关系到工业生产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围绕工业锅炉安全、节能和环保管理的基本要求展开讨论。
一、安全管理1.1、人员培训工业锅炉的安全操作需要经过专业培训才能胜任,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技能和知识,并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保持技能的更新和提高。
1.2、设备维护工业锅炉的设备维护是确保安全运行的关键,定期检查、清洁和维护锅炉设备,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确保设备运行的稳定和可靠。
1.3、安全监控安装完善的安全监控系统,定期检查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处理异常情况,加强对锅炉运行状态的监控,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1.4、应急预案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做好各种安全事故的紧急处理准备,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事故带来的损失。
二、节能管理2.1、合理选择燃料根据工业生产的特点和工艺要求,选择能够满足需要的燃料,提高燃料利用率和热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生产成本。
2.2、优化锅炉运行通过合理调整锅炉的运行参数,控制燃烧过程,减少燃料的消耗,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和热效率,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2.3、设备更新改造及时更新和改造老化设备,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装备,提高工业锅炉的能效水平,降低能耗和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2.4、管理监督建立健全的节能管理制度,加强对锅炉运行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各项节能措施的有效实施和效果的持续改进。
三、环保管理3.1、尾气处理加强对工业锅炉尾气排放的监控和治理,采用先进的尾气处理技术,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3.2、废水处理严格控制工业锅炉产生的废水排放,建立完善的废水处理系统,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3、固体废物处理科学管理和处理工业锅炉产生的固体废物,减少固体废物的排放,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节能减排管理制度范例(2篇)

节能减排管理制度范例为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加快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加强能源管理,科学合理利用水、电、纸等各种资源,减少资源浪费,降低成本,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现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请全校师生遵照执行。
一、用电管理1、按需求开启照明灯,做到人走灯灭,杜绝长明灯、白昼灯。
楼梯、走廊、卫生间等公共场所的照明,降低瓦数。
严禁晴天教室、办公室开灯。
2、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设置为不使用时自动进入低能耗休眠状态,长时间不使用时要及时关闭,以减少待机消耗。
下班前关闭电源开关。
3、优先采用环保型、节能型电器和设备,逐步淘汰高能耗、低能效设备。
积极推广使用高效节能型新产品、新技术。
4、禁止使用移动式采暖设备。
二、用水管理1.总务处加强用水设备日常维护管理,严禁跑冒滴漏,杜绝长流水现象,做到随手关闭水龙头。
2.各班、各办公室每天打扫卫生时,要做到节约用水,一水多用。
水龙头做到随开随关,做到无长流水现象。
3.卫生保洁人员每天放晚学打扫教学楼所卫生时,要做到逐层打扫,打扫时随时关闭自来水龙头和每层闸阀,第二天再打开闸阀,打扫时做到一水多用。
三、办公用品管理1.每学期开学前,各室向学校校长室申请购买需求的办公用品。
在购买中加强办公经费和办公用品的使用管理,严格依据需要配备办公用品,严格配备标准,尽量选择能耗小、环保、质优、价廉的办公设备,不购买高档办公用品。
2.文件、材料的起草、修改和传阅尽量在电子媒介上进行,减少纸质文件印发和使用传真的频率,加快推进无纸化办公。
学校发放各类文件、书、报或其它用纸材料发放时要严格核定印发的份数,尽量避免多印,提倡双面印刷。
3.提倡教师、高年级学生尽量使用钢笔书写,减少圆珠笔或一次性签字笔的使用数量;一次性签字笔尽量做到换芯不换壳。
低年级学生使用铅笔要力行节约,铅笔要坚持用完。
4.尽量减少电话的通话时间,尽量长话短说,禁止电话聊天,节约电话费。
5.学校发的笔记本要双面备课或记录,禁止单面备课或记录,用完后才能领取第二本。
节能减排管理规定

节能减排管理规定第一条总则为加强节能减排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降本增效。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自身实际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基本原则(一)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节约优先的原则,以效率为本,突出节能减排重要作用。
(二)坚持优化结构、多能互补的原则,依靠加强管理、结构调整、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实现节能工作的持续有效开展。
(三)坚持节能减排与降本增效相结合,源头控制与存量挖潜相结合,依法管理与政策激励相结合,突出重点与全面推进相结合。
(四)坚持节能减排与发展相互促进的原则,实现节能减排和发展双赢目标。
第三条组织机构成立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配备相关人员,与有关部门协作指导企业节能减排工作。
节能减排领导小组主要职责:贯彻国家有关节能减排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贯彻落实节能减排管理的工作方针、政策和目标;负责节能减排工作的日常管理、综合协调。
第四条组织实施及主要措施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加强节能减排管理,在用水、用电、办公设施使用等方面制定系统、规范的制度,确保每个环节实现节能减排。
(一)加强用电管理1、合理设置空调温度,夏天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低于26℃,做到无人时不开空调,开空调时关闭门窗。
非工作时间、节假日不开空调,定期清洗空调系统的风机、滤网等装置,提高空调能效。
2、电脑、打印机、传真机和复印机等设备要随用随开或设置自动节能状态,减小和避免电器设备处于长时间待机状态,下班后自觉关闭各类电器电源。
3、办公室、会议室等场所尽量少开灯,充分利用自然光照。
室内亮度足够时不开灯,公共区域的照明灯要有专人管理,严格做到“人走灯灭”,杜绝“长明灯”、“白昼灯”。
(二)加强用水管理1、强化节水意识。
加强用水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定期对供水设施进行检修,杜绝跑冒滴漏、长流水现象,节约每一滴水。
2、强化用水管理。
切实控制每个阀门、水龙头的流水量,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杜绝“长流水”。
耗能设备管理制度范本(3篇)

耗能设备管理制度范本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加强能耗设备管理,明确职责范围和工作目标,实现节能降耗,提高耗能设备利用效率及安全利用状况,科学合理利用能源,努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全面实现企业节能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现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定(破碎机、罗茨风机、煤气加压机、循环水泵、除尘风机)为主要耗能设备,特制定本制度。
一、各耗能能单位安排专人对耗能设备进行统计管理,建立能耗设备管理台帐,并熟练掌握主要能耗设备的使用地点、电机功率、负荷等情况。
二、各用能单位必须派专人对能耗设备进行维修,做到包机到人,同时制定设备注油制度、大修制度、日检制度、岗位责任制等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相应的记录:如易损件更换记录、检修记录、运转记录、巡回检查记录等。
教育职工熟记设备性能,掌握设备运行特性,以提高设备出力水平,确保能耗设备经济合理运行。
三、主要能耗设备要做到专人操作,操作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后上岗。
四、能耗设备运行人员要树立整体节能意识,做到“勤观察、勤检查、勤分析、勤调整”,不断总结操作经验,熟练掌握设备运行情况,使各项参数达到额定工况并稳定运行,提高设备的经济运行水平。
五、各耗能车间要及时从因特网、报刊等宣传工具掌握节能新技术、新设备,并向领导汇报,以便进行节能技术改造,或新设备进货优选设备;积极推广行之有效的节能措施和成熟经验,应用节能型新技术,淘汰落后的耗能设备。
六、在耗能设备进行更新、技术改造前后要进行全面的性能测试工作,作为设备检修和改造的依据和评价;新设备要进行全面性能试验,达到设计要求。
七、定期进行大型设备的性能测试及用能监测,发现高耗能现象或轻负荷运转现象,要立即进行整改。
八、各单位要建立节能奖励机制,鼓励职工进行节能技术改造,并按照节能量、节能意义进行奖励,将职工的节能改造纳入生产管理考核中,使职工在节能技改中得到实惠,人人献计献策,把节能降耗工作落到实处。
九、新进设备必须为节能设备,否则不予进货。
主要耗能设备管理制度

主要耗能设备管理制度一、制度背景为了加强对企业主要耗能设备管理工作的监督和管理,提升企业的节能和环保水平,规范企业的能源消耗行为,确保国家能源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制定并实施主要耗能设备管理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二、管理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企业的主要耗能设备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锅炉、发电机组、压缩机、热交换器等设备的选型、安装、维护、检修等方面。
三、管理原则1.合法合规:企业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节能环保的法律法规,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主要耗能设备管理。
2.值班值守:企业应当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对主要耗能设备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监控和管理。
3.实时监测:对主要耗能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事故发生。
4.定期检修:按照设备厂家的要求,对主要耗能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5.节能降耗: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主要耗能设备的能耗,提高设备的能源利用效率。
四、责任分工1.企业管理层:负责制定主要耗能设备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确保制度的执行情况。
2.技术部门:负责对主要耗能设备进行监控和管理,定期开展检修和维护工作。
3.安全保卫部门:负责主要耗能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防止设备发生事故。
4.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培训和引导员工遵守主要耗能设备管理制度,提高员工的节能意识和环保意识。
五、考核评估1.定期考核:企业对主要耗能设备管理工作进行定期考核评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效果评估:对主要耗能设备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估,不断改进和提升管理水平。
3.节能减排:评估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成效,为企业节能环保提供科学依据。
六、制度宣传企业应当定期开展主要耗能设备管理制度的宣传工作,提高员工对管理制度的认识和遵守意识,推动企业的节能环保工作取得成效。
七、制度改进企业在执行主要耗能设备管理制度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及时整改,并及时对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总之,主要耗能设备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于企业的节能环保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企业走向绿色发展之路。
最新节能环保管理制度节能环保的要求

最新节能环保管理制度节能环保的要求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
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牛牛范文为大伙儿带来的6篇最新节能环保管理制度节能环保的要求,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节能环保管理制度节能环保的要求篇一节能节水管理规定1.目的不断控制降低公司能源、资源的消耗和合理使用。
2.范围适用于模具分公司全体员工。
3.管理内容3.1.节能操作规范3.1.1.各部门下班、加班结束后最后离开人员负责关闭区域排风扇、空调、照明灯;3.1.2.气温低于26度时不得开启空调;3.1.3.上班时间空调温度设定不得底于26度(大堂除外);3.1.4.下班离开时需关闭电脑、显示器电源;3.1.5.离开座位超过10分钟以上应关闭风扇;3.1.6.操作人员离开岗位超过10分钟应关闭非必须电源;3.1.7.操作人员下班离开应关闭所负责的灯、风扇、机床电源;3.1.8.晚上20:30至早上07:00关闭办公室饮水机电源、排风系统电源;3.2.节水操作规范3.2.1.不得使用饮水机水洗杯、洗手或其他物品;3.2.2.使用水龙头后必须关闭水龙头;3.3.检查监督3.3.1.人力资源每日空调温度检查及下班后检查、保安夜晚巡查;3.4.违规处理违反以上条款,按每次20元标准由责任人(个人或区域责任人)及直接上级按70%、30%承担浪费成本,在当月工资中扣除;四、本规定从发布之日起执行。
节能降耗绿色低碳行动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篇二一、节能宣传周活动主题和时间201x年节能宣传周活动主题为“节能低碳绿色发展”。
活动时间是6月10至16日。
二、总体要求节能宣传周的活动要紧紧围绕“节能低碳绿色发展”这一主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学校建设为宣传重点,广泛开展主题鲜明、形式新颖、丰富多彩节能宣传的各项活动,充分发挥舆论宣传作用,加大节能减排的宣传力度,形成节能减排的舆论氛围,积极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节能减排,共建绿色低碳校园。
机械设备节能环保措施方案

机械设备节能环保措施方案背景介绍随着国家对环保和节能的要求日益提高,机械设备的节能环保方面也需要得到更加深入的关注。
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运营效率,这里提出一些机械设备节能环保措施方案供参考。
方案一:设备优化在机械设备方面,可以进行优化以减少能源消耗和机器磨损。
优化可以包括以下方面:1. 设备维护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保养,检查清洗,保证设备工作效率,减少耗能。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设备被放置太长时间,润滑油将变得不够充足,这将增加摩擦并加速耗损2. 引入高效机器引入更高效的机器,可以大大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减少机器磨损。
认真考虑在设备替换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3. 降低设备能耗可以通过电气化、轻型化、节能降耗等方式降低设备的能耗,从而达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效果方案二:管理优化通过设备的优化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及材料的浪费,同时,针对生产的管理方面,也可以进行优化,达到节能环保的目标。
1. 设定能源目标将能源消耗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设定能源目标。
及时修改指标,防止能源浪费。
此外,与生产量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并加以调整2. 使用数据分析工具使用数据分析工具,进行能源的监测、分析,掌握生产流程、消耗情况,能有效地帮助企业发现节能问题。
企业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提高节能的效果。
3. 节能意识培养企业可以采取行动和相关培训,建立企业的节能意识,遏制浪费现象。
比如,制定“天热,勿恒温”,“不停机忙碌,超时加班”等表达企业节能管理目标的口号,加强员工日常教育、宣传等措施,激发员工节能之心,提高节能效果方案三:能源回收利用在机械设备方面,能源消耗并不是完全浪费。
针对一些机械设备能源消耗,可以采用能源回收利用技术,将过剩的热量、废气等再利用起来,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1. 热交换技术通过热交换技术能够利用机器中释放的废热产生热水、蒸汽等,达到再次利用的效果2. 废气回收技术通过废气回收技术,可将设备释放的废气进行回收处理。
设备能耗管理制度

设备能耗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设备能耗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环境,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目标1. 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能耗;2. 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节约能源成本;3. 保障设备正常运转,延长设备寿命;4. 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促进循环经济。
三、管理责任1. 生产部门负责设备能耗管理工作的组织和实施;2. 设备部门负责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性能监测;3. 财务部门负责能源成本核算和费用控制;4. 管理部门负责设备能耗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四、管理措施1. 设备检测:定期对设备进行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设备运行中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停机排查;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2. 能源监测:建立能源计量系统,实时监测设备能耗;对设备的能耗进行统计分析,找出能耗高的设备进行优化。
3. 能源节约:采取措施减少设备的能耗;优化设备运行参数,降低能耗;采用节能设备,提高设备能效。
4. 能源管理培训:定期组织设备能耗管理培训,提高员工能源管理水平;鼓励员工参与节能行动,建立节能意识。
五、考核奖惩1. 设备能耗情况作为业绩考核指标的一部分;2. 优秀节能单位予以表彰和奖励;3. 能源浪费严重的单位将被约谈并惩罚。
六、设备能耗管理制度的完善1. 制度的执行情况由管理部门进行定期检查;2. 对设备能耗管理制度进行定期审查,及时修订;3. 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设备能耗管理的科学化和精准化。
设备能耗管理制度的实施,将有效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能源成本,为企业节约开支,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的双赢。
耗能设备管理制度范本

耗能设备管理制度范本一、管理目的和原则本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和优化耗能设备的使用,减少能源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可持续发展。
本制度的执行所遵循的原则包括科学合理、节约优先、技术先进、管理有序。
二、管理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单位内所有的耗能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电动机、空调、照明设备等。
三、管理责任1. 领导责任:单位领导应制定明确的能源管理目标,组织实施节能工作,配备必要的资源和条件,确保能源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 能源管理人员责任:由专门的能源管理人员负责能源管理工作,包括设备的运行监控、巡检维修、能源数据的统计分析等。
3. 部门责任:各部门应根据自身工作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节能方案,并落实到实际操作中,确保节能工作有序进行。
四、设备购置和更新1. 设备购置:在采购耗能设备时,应优先选择节能型设备,符合国家和行业的能效标准,并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合理的设备容量。
2. 设备更新:对老化、效率低下的设备应及时更新,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设备的可靠性。
五、设备运行管理1. 设备开关机控制:根据实际需要,设定合理的设备开关机时间,并设置定时开关机装置,充分利用设备运行时间。
2. 设备运行监控:对重要的耗能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设备异常运行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调整。
3. 设备巡检维护:制定设备巡检维护计划,按时组织巡检工作,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和漏气、漏水等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六、能源监测与分析1. 能源数据统计:按照统一的能源数据统计标准,定期记录和汇总能源数据,包括能源消耗量、能源费用、设备运行时间等。
2. 能源数据分析:对能源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能源消耗高的设备和环节,寻找节能的潜力,制定相应的节能措施。
七、员工培训和宣传教育1. 员工培训:定期组织能源管理培训,强化员工对节能意识的宣传和培养,提高员工的节能技能和管理水平。
2. 宣传教育:通过内部通知、会议、宣传栏等形式,宣传节能知识,普及节能常识,引导员工积极参与节能工作。
节能环保管理规章制度

节能环保管理规章制度1、施工现场夜间照明应采用节能环保的照明设备,避免光污染。
2、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置光污染监测点,监测光污染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光污染。
3、对施工现场周边的居民进行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减少光污染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4、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置绿化带或屏障,减少光线的扩散和反射,降低光污染的影响。
4、节能措施1)、在施工现场采用节能环保的机具和设备,减少能源的消耗。
2)、对施工现场进行能源管理,制定能源管理计划,降低能源的浪费。
3)、对施工现场进行能源监测,及时发现能源浪费的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改善。
4)、鼓励施工现场工人节约用电、用水、用气等能源,提高节能意识。
5、节水措施1)、在施工现场采用节水环保的设备和工艺,减少水资源的消耗。
2)、对施工现场进行水资源管理,制定水资源管理计划,降低水资源的浪费。
3)、对施工现场进行水资源监测,及时发现水资源浪费的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改善。
4)、鼓励施工现场工人节约用水,提高节水意识。
6、施工用地保护措施1)、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置围挡和警示标志,保护施工现场及周边环境。
2)、对施工现场进行土地管理,制定土地管理计划,保护土地资源。
3)、对施工现场进行土地监测,及时发现土地资源浪费和破坏的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改善。
4)、鼓励施工现场工人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土地保护意识。
1)选用符合国家标准和环保要求的材料,尽量使用可再生、可回收、可降解的材料。
2)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规范要求和施工方案进行材料使用,避免浪费和过度使用。
3)加强材料的质量管控,杜绝使用假冒伪劣材料。
4)对于材料的余料和废料,应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尽可能进行再利用或回收。
5)加强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定期盘点和检查,确保材料的安全和有效利用。
1.为避免空气污染,装饰物资应符合国家环境标准,并在供应商选择和采购合同中规定必须进行检测验收。
在施工前,贴面类材料应进行排版策划,减少非整块材料的使用量。
节能环保管理制度

节能环保管理制度节能环保管理制度1(一)基础管理。
1、制度建设:应建立物业管理节能环保管理和激励制度,建立各项设施设备运行及维护保养得的工作记录,并做到及时、完善,有据可查。
有条件的宜按gb/t24001执行。
2、公众服务措施与要求。
2.1装饰装修管理:办理物业装饰装修管理登记服务工作中,应根据国家节能材料相关标准,积极宣传使用节能环保材料和器具,并与装修单位签订节能环保相关协议;正常营业时间内应采取措施防止装饰装修活动产生环境噪声、异味污染。
2.2垃圾回收处理。
在物业内宜设置不可再生和可再生垃圾回收箱,引导业户将一般生活垃圾和可再生垃圾分类投放,实现回收可再生资源的目的。
在装饰装修管理活动中,应采取措施防止损坏房屋原有节能设施、将建筑垃圾混入生活垃圾、将危险废物混入建筑垃圾的行为。
应督促装修人员或业户及时清运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并正确处置。
3、用能监测:应定期抄录商业物业用能计量表读数并汇总分析用能状况;定期检测用能计量表,防止耗能误差;每年应对基础用能作出分析评估并公示。
4、屋顶管理:应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实施屋顶绿化隔热改造,加强屋顶管理。
5、宣传引导:应在物业管理区域内开展节能环保宣传,公共设施设备宜设置环保标识和宣传标语。
6、热线电话服务:应设置热线服务电话并在物业管理区域内标示,为商业物业业户提供大件物品回收、建筑余泥清运服务信息。
(二)设施设备节能环保管理。
1、空调设施设备。
(1)空调机房应保持通风良好,并设置定时开启风机装置。
(2)机房照明应分多回路开关,分为正常运行时基本照明和维修保养时的局部照明回路。
更换灯具时宜使用适用的节能灯具,或安装智能开关,自动检测照明区域内人员活动情况,人员离开后,经过延时自动关灯。
(3)中央空调机组蒸发器和冷冻水温差不能大于4度,否则应清洗蒸发器或检查冷媒量;冷凝器和冷却水温差不能大于5度,否则应清洗冷凝器。
(4)每月检查1次机组及冷冻管道保温,发现损坏而导致渗漏冷凝水应及时维修。
对环保设备的安全规章制度

对环保设备的安全规章制度一、总则为保障环保设备的安全运行,防止环境污染和事故发生,提高环境治理效率,制定本规章制度。
二、安全管理责任1.设立环保设备安全管理机构,负责环保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
2.安全管理机构应履行以下职责: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安全培训;定期检查环保设备的安全状况;协调解决安全事故。
3.各级管理人员应加强对环保设备安全管理的领导,全面推行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安全生产。
三、环保设备安全管理制度1.环保设备的安装、使用、维护和维修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不得私自改动和擅自拆卸。
2.环保设备的负责人应对设备的安全运行负全责,定期检查设备的安全状况,及时通报并处理安全隐患。
3.环保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应由具有相关资质的专业人员进行,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4.环保设备的使用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和考核,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5.环保设备的维护和维修应由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员进行,不得擅自进行维修,确保维修质量。
6.环保设备的停用和退役应按照规定程序进行,避免因设备的突然停用而导致安全事故。
7.对环保设备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8.发现环保设备存在安全隐患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通报安全管理机构,协助处理。
四、环保设备安全应急预案1.制定环保设备安全应急预案,明确各级责任人员的职责和应急措施。
2.应急预案应包括对环保设备发生事故时的紧急处理措施和安全疏散预案,确保事故得到迅速控制和处理。
3.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确保环保设备事故的及时处置。
五、环保设备安全管理的监督检查1.环保设备的安全管理机构应定期组织对环保设备的安全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2.发现环保设备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报上级主管部门,协助处理。
3.对环保设备的安全情况进行评估,建立安全档案,确保环保设备的安全管理情况。
六、环保设备安全意识教育1.对环保设备的使用人员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确保环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能源节约与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能源节约与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全面贯彻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促进集团公司全面绿色发展,根据《节约能源法》、《环境保护法》、《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4号—社会责任》等有关法律法规和集团公司能源节约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战略及部署,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集团公司及下属各级子公司。
第三条能源节约,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从能源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降低消耗、减少损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第四条生态环境保护,是指为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
第五条能源节约与生态环境保护遵循以下原则:(一)坚持绿色发展。
必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正确处理能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与企业发展的关系,形成集团绿色发展方式,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
(二)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
严格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积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推动企业产业结构、生产方式调整和转型升级,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三)坚持依法依规。
严格遵守国家能源节约与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依法接受国家和地方人民政府能源节约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
(四)坚持主体责任落实。
集团各级企业是能源节约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主体,企业党政主要负责人是本企业能源节约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按照管发展、管生产、管行业必须管能源节约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把能源节约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贯穿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第二章分类管理第六条集团公司按照各各级公司所处行业、能源消耗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将各级公司划分为三类:(一)重点类企业:主业或业务领域涉及医药生产行业、化工行业。
(二)关注类企业:主业或业务领域涉及机械行业、建筑行业、医疗行业。
耗能设备管理制度

耗能设备管理制度一、引言耗能设备是指对能源进行大量消耗的设备,如电梯、空调、照明等。
合理管理和使用耗能设备对节约能源、减少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本制度旨在规范耗能设备的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
二、管理责任1. 组织机构设立耗能设备管理部门,由专业人员负责具体管理工作。
下设耗能设备管理小组,负责日常巡检、维护和保养工作。
2. 管理人员职责(1)制定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建立巡检、维护和保养的工作计划。
(2)组织开展培训,提高员工对节能减排的认识和意识。
(3)完善设备档案,记录设备的基本信息、维护记录和维修情况。
(4)定期进行耗能设备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汇报。
(5)制定紧急故障处理方案,保证设备故障的及时修复。
(6)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和维修,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7)监测设备能耗和节能效果,制定改进措施。
三、设备使用管理1. 设立设备使用计划,明确设备的使用次数、使用时间和使用范围。
2. 指定专人负责设备的开启和关闭,确保设备在必要的时候开启,在无人使用时关闭。
3. 制定设备使用规程,明确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
4. 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设备使用技能和注意事项的意识。
四、设备维护保养1. 建立设备档案,记录设备的基本信息、维护记录和维修情况。
2. 制定设备维护计划,明确维护周期和维护内容。
3. 定期进行设备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维修。
4. 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包括清洁、润滑、紧固等。
5. 建立设备维护台账,记录维护情况和维护人员。
五、能源管理1. 进行能耗监测,对耗能设备进行定期的能耗统计和分析。
2. 分析能耗数据,找出能源消耗多的设备和环节,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3. 通过技术改造和设备优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
4. 推广使用节能设备和节能技术,促进能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
六、设备更新和淘汰1. 定期对设备进行评估,判断设备的使用寿命和维修情况。
2.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设备更新计划,更新老化和能耗高的设备。
机械工程中的机械设备的节能和环保的规范要求

机械工程中的机械设备的节能和环保的规范要求在机械工程领域中,机械设备的节能和环保已成为业界关注的重要问题。
为了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相关政府和行业组织提出了一系列的规范要求,旨在促进机械设备的绿色发展。
本文将介绍机械工程中机械设备的节能和环保的规范要求,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挑战。
一、节能规范要求1.1 设备能效指标机械设备的能效指标是评估其节能性能的重要标准。
根据国家标准,机械设备的能效指标需满足特定的要求。
例如,电机的效率应达到一定的标准,以减少能源的浪费。
此外,还有各类设备的节能标准,如燃气锅炉的热效率等。
1.2 节能设计与优化在机械设备的设计和改造过程中,应考虑节能的设计原则和优化措施。
例如,通过改进设备的结构和工艺参数,降低能源消耗;采用新型材料和制造工艺,提高设备的效率;应用自动控制技术,实现精细化的能源管理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节能设备的选用、热回收和余热利用等方式来降低能源的消耗。
1.3 节能技术应用机械工程中的节能技术应用也是促进设备节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例如,通过变频调速技术实现设备的智能控制,根据实际工况需求自动调节设备的运行状态,降低能源的消耗;采用高效的传热换热器和节能型压缩机,提高设备的热能利用率;利用光伏发电和风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实现能源的绿色供应等。
二、环保规范要求2.1 排放标准机械设备的排放标准是衡量其环保性能的重要依据。
根据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法规,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应符合相应的排放标准。
例如,燃煤锅炉的烟气排放要求满足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国家标准;内燃机车辆的尾气排放也需符合相应的标准。
2.2 废物治理与资源化利用机械设备在使用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应得到妥善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采用废物治理与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可以降低废物的排放。
例如,对废气、废水、废渣等进行处理和回收利用,实现“废为宝”的理念。
2.3 环境管理机械工程中的环境管理要求以有效的控制和预防污染为主要目标。
节能工作规章制度

节能工作规章制度
第一条为了加强节能意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促
进可持续发展,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全体员工应当树立节约能源的意识,积极参与节能工作,提出节能建议,共同营造节能环境。
第三条各部门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节能计划,明确节能目
标和责任,落实到具体岗位和个人。
第四条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执行能源管理制度,合理安排用电、用水、用气等能源消耗,杜绝浪费现象。
第五条使用能源设备和设施时,应当按照操作规程正确操作,
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高效运行。
第六条新建、改建或扩建项目应当符合节能标准,采用节能技
术和设备,确保新项目的节能环保。
第七条对于违反节能规定的行为,将依据公司相关规定给予相
应的处罚,并进行责任追究。
第八条公司将定期开展节能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员工对节能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第九条公司将建立节能工作考核制度,对节能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对节能工作出色的部门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第十条本规章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如有需要修改,应当经公司相关部门审批后方可执行。
以上为节能工作规章制度,各部门和员工应当严格遵守,共同努力,为节能工作做出贡献。
环保节能生产规范

环保节能生产规范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保意识逐渐深入人心。
环保节能生产规范已成为各行各业必须遵守的法规与原则。
本文将就环保节能生产规范进行探讨,从环境保护、能源利用、排放控制等方面提出相关要求。
一、环境保护1. 合规性要求:企业生产过程中应符合环境法规、标准和技术要求,不得违反环境保护政策。
2. 排污治理:建立健全污染物排放监测、治理和应急预案,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等进行合理处理,保证排放达标。
3. 噪声控制:控制生产设备和工艺操作产生的噪声,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噪声对周边环境和员工的影响。
4. 节约资源:合理利用水源、土壤和能源资源,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二、能源利用1. 能耗监控:对生产设备及相关能源进行监测和计量,建立能源消耗台账,并根据监测数据进行节能改造。
2. 负荷调整:根据生产需求合理安排设备运行周期和工艺流程,避免能源的浪费和无用功。
3. 设备维护:定期进行设备维护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能源的损耗和能耗的增加。
4. 能源替代:采用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能源等替代传统能源,减少对有限资源的依赖。
三、排放控制1. 监测与治理:建立废气、废水、固体废物排放监测系统,对污染物排放进行实时监控,并采取治理措施降低排放浓度。
2. 尾气处理:针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尾气进行有效处理,采用除尘、脱硫、脱氮等技术手段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3. 废水处理:对废水进行预处理、中水回用、生物处理等措施,减少废水污染物的排放,并符合相关废水排放标准。
4. 固体废物管理:进行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等措施,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和对环境的污染。
四、社会责任1. 企业宣传:加强环境保护与节能理念的宣传,提高员工对环保节能的意识,倡导绿色生产生活。
2. 社会参与:积极参与环保节能相关活动,加强与监管部门及社会公众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推动环保节能事业的发展。
3. 环境考核:建立环保绩效考核机制,对企业环境保护与节能降耗情况进行评估,促进企业不断改进和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部事项
注意保密特钢事业部管理标准
标准编号:SWS-12-01-007 第1版签发:谈似锋
节能环保、重点耗能设备管理要求
1.定义
1.1节能设备:利用余热、余压、水资源再次循环利用、产生可用能源以及减少能源消耗的设备。
事业部范围内的节能设备主要有水泵、风
机调速装置,高压无功补偿设备,工业炉窑的预热器等。
功能性设备
不属于节能设备,如:轧机上的变频设备。
1.2环保设备:防止大气、水体污染及固体废弃物处理、噪音处理的设备系统。
如:废水处理系统。
1.3重点耗能设备:事业部重点耗能设备是指以下三种设备:炉变容量10千kVA及以上的设备;电机功率1千kW及以上的设备;平均天然气消耗量≥200m3/h的工业炉窑。
2.节能环保、重点耗能设备分类
为与现有设备管理体系中的设备分类保持一致,根据节能环保、
重点耗能设备的重要性和影响程度分为A、B两类,分别按现有设备管理体系的关键设备和一般设备进行管理。
A类:对事业部的能源利用效率或污染物排放有重要影响,设备非计划停运或功能精度下降会引起较大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物排放超
标的设备。
A类节能环保、重点耗能设备由能环部和设备部判定,每年以清单的形式下发。
B类:除A类以外的节能环保、重点耗能设备均为B类设备。
B类节能环保、重点耗能设备由所属部门负责判定并形成设备清单。
3.管理要求
3.1由能环部会同设备部确定每年的A类节能环保、重点耗能设备清单,并制订节能环保、重点耗能设备的管理指标。
3.2设备部对A类节能环保、重点耗能设备按照事业部设备管理体系中关键设备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并制订A类设备的故障考核指标,
每天记录事业部节能环保、重点耗能设备的异常运行状态,每月对A 2011年9月10日发布 2011年9月10日实施
类节能环保、重点耗能设备的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分析与评价。
3.3对于重点耗能设备,能环部会同设备部选取典型设备,定期监控其能源利用效率,确保其经济运行。
3.4 A类节能环保、重点耗能设备在设备状态、检修管理上要严格按照关键设备相关管理流程执行。
各单位在对A类节能环保、重点耗能设备的维修投入上要予以资源保证,并做好单列统计。
3.5各二级厂、部要建立、完善所属的A、B类节能环保设备的点检标准,按要求对设备实施点检维护、故障处理和功能恢复工作。
3.6因设备原因造成A类节能环保、重点耗能设备停机的设备故障,各二级厂、部按《设备故障与事故管理程序》的要求报设备部。
3.7各二级厂、部的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建立所属的B类节能环保、重点耗能设备的清单、故障时间指标等控制要求,每月统计设备故障,进行故障原因分析。
拟稿:曹金华 2011年08月10日
审核:张国良 2011年0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