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发展学》 第七章 贫困与发展ppt课件

合集下载

普通发展学讲义

普通发展学讲义

第一讲:课程概述:开启新的旅程Introduction to the course: a new journey to reset your thinking•关于“发展”关于“学”•发展进程•发展领域•发展研究•发展人•参与式发展•发展反思1.我们还能与你分享什么?开课前的提示/What we would like to share with you?(1)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reset our mind)(2)读更多的书(extending our reading)(3)多关注细节,多思考(more action and more reflections):关注变化,多问为什么?关注不合理的现象,不同的现象背后是什么?(4)自我激励(self-motivated)(5)对同一个事情的不同认知(dynamic and open for learning):(6)谁是发展的主体?Who owns the development?2.课程目标(the objectives of the course)增加一个视角,培养同学们形成:综合的视角:多学科交叉全面的视角:空间和代际平等-个体、农户、社区、国家、国际动态的视角:专注于发展环境、发展问题和发展结构的变迁批判的视角:对主流思想保持清醒而辨证的认识(Debates)实践的视角:强调理论与政策之间的联系3.阅读书目/references《普通发展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2南方周报、南风窗、环球时报、参考消息、人民日报等等各个国际发展机构的网页世界银行发展报告、人类发展报告等经典著作:《国富论》、《资本论》、《弱者的武器》、《国家的视角》、《Kick off the ladder》关键是:阅读现实,并多参与实践工作;多实践才能多理解理论——对一般人来说,这是必然的!Learning by Doing4.课程内容 contents of the course普通发展学是对发展理论和实践及发展研究方法进行综述及系统性分析的一门课程。

发展经济学概论从贫困到富裕ppt课件

发展经济学概论从贫困到富裕ppt课件
24
.
讨论问题:中国奇迹?
25
.
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全球第二,大体是美国的2/5,中国 实际上只是恢复到了1913年的水平。
2010年中国人均GDP 4361美元,2011年5300美元 1913年美国第一,中国第二,中国的GDP总值大体也是美
国的2/5 预测2020—2025年成为世界第一,GDP总值大体上恢复到
欠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还不及富裕国家人均收入的 1/20
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90年代与50年代相比
43
.
图1:公元1 年到2001 年世界各地区的人均GDP
注释:GDP 总量按1990 年世界Geary-Khamis 元计算。其中Geary-Khamis 元 被称为世界元,是一个通过复杂计算得出的购买力平价加总指标;有助于我们进 行国家间的比较。该变量的统计定义请参见 /unsd/methods/icp/ipc7_htm.htm
资料来源:Maddison, A. (2006). The World Economy. Paris: OECD, 642
44
.
自1820 年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总产出增长了 70 倍,同期人口增长了近5 倍,人均产出因而增长了 14 倍,人均实质消费则增长了近10 倍。
基于Maddison(2006,第642页)的估算,下图1 显示了从公元1 年到2001 年世界各地区人均收入的演 化情况。
世界银行每天每人一美元的标准,那么中国的贫困人口大约在1 亿左右 . 贫困人口数量,以中国自身的贫困线标准(2009年:人均年收 入1196元)衡量,2009年中国仍有3600万贫困人口; 世界银行2009年一份报告发现,以联合国(每人日均消费1美元 /天)的标准,中国贫困人口尚有1.5亿; 世界银行标准(每人日均生活费1.25美元/天)计算,中国的贫困 人口则达到2.54亿,占中国人口中19% 。

贫困与发展发展经济学.ppt

贫困与发展发展经济学.ppt

1.整村推进
• 整村推进其实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 过程。以茂县为例,具体做法是:在每村 安排一个定点扶贫单位,让贫困群众参与 扶贫项目的 决策、实施和监督。资金直接 下放到村,由村民提出项目,自己管好用 好资金。
主要工程是“五改三建”,即改厨、改圈、 改厕、改房、改洗浴间,建庭院、建清洁能 源、建通村入户路。同时加强村内道路建设、 农田水利建设。支柱产业是种植业和养殖业。 种植业主要是果、菜、药的种植,重点发展 水果和特色经济作物。养殖业主要是猪牛羊 的养殖。
• 其他各县在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 旅游发展等多方面也取得了与茂县大致一 样的成绩。
对四川龙门山后山大断裂带地区 发展的思考
• 1.关于实施开发式的发展策略思考 • 2.关于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思考 • 3.关于对口帮扶的发展机制思考
1.关于实施开发式的发展策略思 考
• 开发式扶贫是我们国家最主要的扶贫模式, 这些年开发式扶贫取得了巨大成效,但是, 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本PPT为可编辑版本 您看到以下内容请 除后使用,谢谢您 理解
【解析】【解答】(1)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干 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2)质子数为11的是钠元素,钠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1,在化 中容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阳离子;(3)化学变化是生成新分子的变化,其实质是分子分解 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故该反应中没有变的是碳原子和氧原子。 故答案为:氯化钠;失去;D。 【分析】物质有微粒构成,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原子、分子、离子是那种,金属、稀有气体 构成;常见气体由分子构成;碱和盐由离子构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种类、质量、数目 变。 26.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1)今年我国要求“公共场所全面禁烟”.非吸烟者往往因别人吸烟而造成被动吸烟。 (2)夏天钢轨间的缝隙变小。 【答案】(1)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 (2)夏天温度高,铁原子间的间隔变小. 【考点】物质的微粒性 【解析】【解答】(1)吸烟生成烟雾,烟雾分子因为运动,扩散到空气中,使非吸烟者被 烟雾分子,造成被动吸烟; (2)钢轨由铁原子构成.每两根钢轨间都有一定的间隙,夏天由于气温高,使得钢轨中铁 隔变大,表现为钢轨的体积膨胀,则钢轨间的间隙变小. 故答案为:(1)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2)夏天高温,铁原子间的间隔变小. 【分析】微粒观点的主要内容: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分子间有间隔,分子处于 的运动状态中.(1)烟雾分子属气体分子,在空气中扩散较快,使非吸烟者被动吸烟; (2)铁原子间有一定的间隔,温度升高,则铁原子间间隔变大,反之则变小,夏天高温状 铁原子间间隔变大,使得钢轨体积膨胀,则钢轨间的缝隙变小.

《普通发展学》 第七章 贫困与发展课件

《普通发展学》 第七章 贫困与发展课件

学习交流PPT
10
(二)贫困的类型
4、初级贫困和次级贫困
英国社会学家朗特里提出
初级贫困实际上相当于绝对贫困,不过它更强调贫困的客观 性,也就是生存资源的绝对缺乏。
次级贫困更强调导致贫困的主观因素。朗特里认为次级贫困 是由于不当的消费行为所导致的
学习交流PPT
11
(二)贫困的类型
5、过渡性贫困与持续性贫困
学习交流PPT
5
贫困的内涵
1)收入不足 2)资源不足 3)能力缺乏 4)脆弱性
贫困的特征
1)缺乏性: 贫困直接表现为低收入、缺乏物质 和服务,直接有效需求不足;
2)相对性: 不同社会的贫困标准是不同的; 3)综合性: 贫困不仅体现在物质上,还体现在 权利、能力、社会设置等多方面
学习交流PPT
6
贫困
的概念,能力贫困是指缺乏在教育、医疗和营养三个基本的人类发展 方面的能力;1997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将能力贫困概念扩展到人 类贫困,人类贫困是指“人们在寿命、健康、居住、知识、参与、个人 安全和环境等方面的基本条件得不到满足,而限制了人的选择”。
世界银行《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中,贫困则被理解为:“
对贫困的成因进行区分
制度性(结构性)贫困,是指由于社会制度决定了生活资源在不同地 区、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和个人之间的不平等分配,从而导致了特定 地区、区域、群体或个人处于贫困状态。
区域性贫困是指在相同的制度安排下,由于各地区在自然条件和社会 发育程度方面的差异,从而导致特定区域生活资源供给的相对缺乏, 贫困人口相对集中。
发展型贫困是指在稳定解决温饱之后,在进一步的发展过程 中出现的相对贫困。
学习交流PPT
9
(二)贫困的类型

收入分配、贫困与发展培训讲义(PPT 43张)

收入分配、贫困与发展培训讲义(PPT 43张)

但由于数据收集存在极大困难,一般的作法往往以 近期特定时间中(通常是一年)的收入估计值为依据。
返回目录
2、功能分配与规模分配: 功能分配,又称要素收入分配,是指国民收入在生产要 素间的分配,即不同生产要素(如劳动、土地、资本)在 总国民收入中所获得的收入份额。功能分配注重每种要素 获得收入在总国民收入中所占的百分比,对每个个人从哪 种要素收入(个人既可获得工资收入,也可获得租金、利 息、股息等收入)中获得多少收入并不关心。 规模分配 ,又称个人收入分配,是指单个个人或家庭 得到的总收入。规模分配注重的是人们获得多少收入,而 不是把分析的重点放在这些收入是通过工作得来的,还是 从利润、利息、租金或继承等其他途径得来的,对获得收 入的地点(在农村还是在城市)、职业(在农业部门、工 业部门还是商业部门)也不予考虑。
◎收入分配、资本市场与经济增长: 如果低收入者能很容 易地从资本市场获取所需资金,那么穷人就不难受教育、 办企业、买房产等,进而改善自身处境。 现实的资本市场并非如此,由于缺乏贷款者的个人品 质和经营状况的信息,一个人能否从资本市场获得信贷仅 取决于其拥有的抵押品。因此,低收入者很难进入资本市 场,为低收入者服务的资本市场不存在或不健全。较大的 收入差距限制了低收入者平等参与经济活动的机会,并间 接阻碍了经济增长。对收入分配不平等,尤其当资本市场 受抵押品约束时,市场缺乏自我修正机制。 在低收入者中,必定有人具有企业家才能,或科学研究、 技术发明等方面的天赋,但因缺乏教育和创业的机会而没 能发挥出来。假如他们的收入提高,他们的潜能就会得到 发挥,对他们自已和整个社会的经济都有好处。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新的主导部门涌现,各生产要素 稀缺程度发生变化,经济增长的利益逐渐扩散到整个经济。
◎收入分配、需求结构与经济增长: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需求结构会发生变化,如随着收入的增加食品需求占总需 求的比重会降低(恩格尔定律)。需求结构反过来又会影 响生产要素的需求和收入的功能分配,进而通过生产要素 在个人手中的分配影响规模分配。 有经济学家认为,当经济增长到一定程度后,对穷困者 所能提供生产要素的需求会增加,导致其价格提高,经济 发展成果最终会滴落到穷人身上,从而自动改善收入分配 状况。这被是“滴流效应”(Trickle-down Effect)。

发展经济学 收入分配与贫困 (讲义)

发展经济学 收入分配与贫困 (讲义)

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每个人都会同等地享受到增长带来的好处吗?而经济总量的增长是否能够直接解决贫困的问题呢?如同在新剑桥增长模型中的讨论,由于存在收入分配的结构问题,经济总量的增长只能是贫困问题解决的前提条件.一般而言,由于经济总量的限制与人口众多的矛盾,发展中国家往往面临着更为尖锐的收入较低、收入分配不平等的问题以及严重的贫困问题。

个人拥有资源不同,得到的收入和财富不一样,会有一个累积性效应,即掌握资源多的人获得的收入和财富将会越来越多,掌握资源少的人获得越来越少,这就是所谓的马太效应。

从整个社会来讲,收入分配越不均,就越容易产生阶级或集团的分裂或对立,社会就会变得不安宁和不稳定.发展中国家处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收入分配不均比发达国家更为严重。

政府作为社会利益代表,社会稳定的维护者,有责任不让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过大。

但收入完全均等化分配也会产生效率的问题,实践表明,平均主义会挫伤积极性,鼓励懒惰行为,导致经济效率大幅下降。

由此,经济发展中更有注重效率与公平的兼顾。

应该说,收入分配与贫困状况不仅是经济发展状况的表现,也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标志。

收入分配与贫困分配问题是需要通过经济发展来解决的问题。

因此,消除或缓解贫困与收入分配不公平问题是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经济发展实现的基本目标。

第一节收入分配的类型与测度一、收入分配的类型收入分配的概念有两种:一是收入的规模分配,也称为收入的个人分配或收入的家庭分配,所涉及的是个人或家庭与其所得收入总额的关系,是从收入所得者的规模的角度研究收入分配,要回答的问题是某个或各个阶层的人口或家庭得到的收入额度是多少,并不关心这些收入的来源.也就是说对于某人或某个家庭而言,只关心收入额度,并不关心这些收入是工资还是利润、利息、租金或继承或者其他途径得来的.二是收入的功能分配,收入功能分配也称收入的要素分配,是价格论的一部分,属于微观经济学的研究范畴,根据资源所发挥的生产功能而进行的分配.解释的是在总的国民收入中,土地、劳动、技术和资本等每一种生产要素所获得的收入份额.注重的是在总的国民收入中,每种生产要素获得收入所占的百分比。

发展与贫困的治理学习教材PPT课件

发展与贫困的治理学习教材PPT课件

贫困概念的几个特性:

时间性与空间性
如(空间)发达国家的贫困可能在发展中国家的富有 (时间) 历史上的富有可能在今天是贫困的


客观性与主观性
关于贫困在经济领域要注重客观指标,力求认定准 确科学; 在非经济领域要承认主观感受,增强感受力 消除经济贫困的措施是否成功,可通过衡量由于该项目 实施个人可掌握的消费品和服务的数量是否增加; 消除文化贫困的措施,可通过观测其在特定文化背 景下个人 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变化来衡量其成效。

社会排斥论
个人或群体被全部或部分的排斥在充分的社
会参与之外 ——侧重于社会制度引发的政治贫困 修维尔提出了三个不同的社会排斥理论的范 式: 团结、专业化和垄断 1.团结范式是指个人和社会之间社会纽带的废 弛 2.专业化涉及个人行为和交换 3.垄断则指不同的而且彼此竞争的群体将其成 员的利益最大化
贫困的定义

根据贫困的发生是否限资源的占有和利用受限制导致生活 水平的状况: 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

狭义贫困
即是经济贫困,是界定财产占有情况或,衡量收 入情况,或代表低消费水平的概念 以收入认定的贫困 贫困是指收入较少而无力供养自身及家庭的一种低 落的生活程度(吴理财《“贫困”的经济学分析及 其分析的贫困》) 以消费认定贫困 贫困意味着在食物等基本生活的开支少于平均水平 (欧本赫) 以财产认定贫困 贫困是在一个人在某种状况下所拥有的财产而不是 其个性特征或其行为方式(《贫困的经济学定 义》)
指出了需求的不可比性与个人幸福感、不满足感的异质 性

心理感受是个人对生存状况的综合反映。 心理上的贫困感受虽然与个人的期望值有关,但首要 的来源是外在的刺激结果
可性能力论

[课件]《普通发展学》 第七章 贫困与发展PPT

[课件]《普通发展学》 第七章 贫困与发展PPT
求低于当地最低生活水平标准,缺乏基本的 发展能力和权利,在社会生活中处于被排斥 的边缘状态,在面临风险时,缺乏有效的应 对机制,生计模式非常脆弱的社会现象
(二)贫困的类型 1、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 绝对贫困是指个人或家庭缺乏起码的资源、以维持最低的 生活需求,甚至难以生存。
条件:①贫困线位于仅能满足生活的需要 ②贫困者的消费计算和他们的生活模式有严格意义上的规定 ③概念不与社会整体收入发展水平相关,只作客观的衡量比较
(二)贫困的类型
3、根本性贫困、诱发性贫困和意外灾难性贫困
从引发贫困的原因上区分
根本性贫困是指资源短缺引起的贫困。 诱发性贫困是指由一种严重不合理的经济制度引起的,这种 制度使处于社会底层的人口受到剥削;
意外灾难性贫困是指由于一时的自然灾害,如旱灾、水灾等 引发的贫困。
(二)贫困的类型
4、初级贫困和次级贫困
英国社会学家朗特里提出
初级贫困实际上相当于绝对贫困,不过它更强调贫困的客观 性,也就是生存资源的绝对缺乏。 次级贫困更强调导致贫困的主观因素。朗特里认为次级贫困 是由于不当的消费行为所导致的
(二)贫困的类型
5、过渡性贫困与持续性贫困
从贫困状况持续的时间上进行区分
个人或家庭由于意外损失、失业、特定时期内供养人口 过多以及其他因素,都会导致收入的下降或开销的增加, 从而有可能使其生活水平下降,陷于贫困,但是随着相应 条件的改善和风险的消失,个人或家庭又会很快摆脱困境, 过上正常的生活,这种在特定时期内陷于贫困的状况可以 看做是过渡性贫困。 持续性贫困是指个人或家庭无法摆脱或不愿摆脱其贫困地 位的一种情形。
(二)贫困的类型
2、生存型贫困、温饱型贫困与发展型贫困
从发展的角度进行区分
生存型贫困人口是一种处于绝对贫困状态下的人口,表现为 最低的生活条件都难以满足。 温饱型贫困表现为人们基本解决了温饱,但生活水平依然很 低,经济上还相当困难,抵御灾祸的能力较弱,进一步发 展受到限制的状况。 发展型贫困是指在稳定解决温饱之后,在进一步的发展过程 中出现的相对贫困。

贫困与发展

贫困与发展
第七章 贫困与发展
胡 许 世 昕 娇 惠 丹 萍 琳 木 夏 依 夏 : 沈 李 阿 员 组
简介: §1贫困的概念与度量 §2贫困与发展相关理论 §3中国农村贫困与发展实践 §4城市贫困
§1贫困的概念与度量
朗特里 绝对贫困 一个家庭总收 入不足以维持 家庭人口最基 本的活动要求 相对贫困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贫 困线不断提高而产生的 贫困。 贫困。 同一时期, 同一时期,由于不同地 区之间, 区之间,各阶层内部不 同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 而产生的贫困。 而产生的贫困。
贫困类型
绝对贫困 相对贫困 绝对贫困 相对贫困
贫困的 原因
社 会
环 境
理论依据
人口决定论 成本决定论 地理决定论 历史决定论
模式
人口超载—地力衰竭 比较成本—重开发轻治理 自然资源贫乏—生产水平低下 历史性环境恶化—历史性贫困
关系
贫困导致环境恶化 贫困导致环境恶化 环境恶化导致贫困 环境恶化导致贫困
成因 •经济结构调整,企业下岗 经济结构调整, 经济结构调整 分析 失业) (失业)职工增加
•劳动力资源增长进入高峰 劳动力资源增长进入高峰 期,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 盾相当严峻 •个人收入差距拉大,社会 个人收入差距拉大, 个人收入差距拉大 分配不公平的问题突出 •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健全, 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健全, 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健全 安全网有漏洞
§3中国农村贫困与发展实践
四个阶段
1978~1985 1985~1993 1993~2000 新世纪
中国扶 贫工作 组织
政府专职扶贫部门及其执行机构 政府非专职扶贫部门和企业 国内非政府组织(NGO) 国际发展援助机构
1. 2. 3. 4. 5. 6. 7. 8. 9. 10.

贫困理论ppt课件

贫困理论ppt课件
者资源有限,以致他们被排除在所在国可以接受的最低限度的生 活方式之外。
4
3、 欧共体: • 1989年 :贫困应该被理解为个人、家庭和群体的资源——包括
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的——如此有限,以至于他们被排除在 他们所处的国家可以接受的最低限度的生活方式之外。
4、 中国学者: • 童星、林闽在《我国农村贫困线标准研究》一文中对贫困的定
7
3、国际劳工组织: • 在工业化国家,贫困线大体上应相当于制造业工人平均
工的30%。
4、美国: • 贫困线标准是根据家庭人数和所在州来决定 • 美国大陆相连接的48个州和首都华盛顿为一个标准(两
口之家2008年贫困线标准为14,000美元, 2009年贫困线 标准为14,570美元) • 阿拉斯加和夏威夷分别有自己的标准
收入提 高
劳动生 产率提

正循环
生活水 平提高
劳动力 素质提

21
(5)阿玛蒂亚·森:权利贫困理论 • 森理论的独特魅力在于深刻分析了隐藏在贫困背后的生
产方式的作用,以及贫困的实质。 • 森主要研究的是贫困的特殊形态——饥饿。他认为要理
解饥饿,必须首先理解权利体系,并把饥饿放在权利体 系中加以分析。 • 饥饿是交换权利的函数,不是食品供给的函数。
义:贫困是经济、社会、文化落后的总称,是由最低收入造成 的缺少生活必需品和服务以及没有发展机会和手段的一种生活 状况。
5
(二)贫困类型
• 根据贫困的内涵:广义的贫困和狭义的贫困 • 根据贫困的成因:普遍性贫困、制度性贫困、区
域性贫困和阶层性贫困 • 根据绝对性与相对性: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
6
(三)贫困标准
• 主张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应当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幸福。

第七讲 贫困与发展2

第七讲 贫困与发展2





由天灾人祸造成的贫困者,包括因不可抗拒的自然 和社会灾难而失去劳动能力和收入来源的人。 破产者。 伴随离婚率持续上升而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成员, 尤其是女性为家长的单亲家庭更容易陷入贫困状 态。 因从事不法行为而被处罚乃至判刑后返城的人员 及其家属,以及因参与赌博、吸毒而使家庭衣食无 着的人员及其家属。 农民工群体。

第三阶段:1994年-2000年,7年扶贫攻坚计 划 以1994年3月实施的《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为 标志。对当时全国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 饱问题,力争用7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 确定592个贫困县 到2000年,贫困人数下降到2000万,贫困发 生率下降到3%。 ——中国的奇迹

结构性、区域夺感强烈


经济结构调整,企业下岗/失业职工增加

劳动力资源增加进入高峰期
个人收入差距较大,社会分配不公平 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健全



调整收入分配结构

创造就业机会
完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 健全全面的社会保障制度


请同学们讨论
中国农村的贫困与发展

第一阶段:
1978-1985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农民积极 性的激发。 农村贫困人口:1978年,2.5亿——1985年, 1.25亿 贫困发生率由30.7%——14.8%

第二阶段:1986-1993年,有计划、有组织、 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工作。
注重扶贫的开发性:利用贫困地区自身的资 源,进行开发性生产建设。依靠的主要是国 家的政策和资金投入。 贫困人口:1.25亿——8000亿 贫困发生率:14.8%——8.7%

80年代初期,每年由政府定期定量救济的城市贫 困人员一般在60万人至80万人之间 90年代初,全国城镇集体企业职工(包括在职、 下岗和离退休人员)家庭人均收人低于最低生活 保障标准的共329万人 到2001年底,纳人低保的城镇居民数量为1 170 万人, 2002年为2 064万人, 2003年更是达到2 235万人, 截止2006年底,全国共有2 240.9万人(1 028万 户)城市居民享受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

普通发展学讲义

普通发展学讲义

第一讲:课程概述:启动新旳路程Introduction to the course: a new journey to reset your thinking•有关“发展”有关“学”•发展进程•发展领域•发展研究•发展人•参与式发展•发展反思1.我们还能与你分享什么?开课前旳提示/What we would like to share with you?(1)变化我们旳思维方式(reset our mind)(2)读更多旳书(extending our reading)(3)多关注细节,多思考(more action and more reflections):关注变化,多问为什么?关注不合理旳现象,不同旳现象背后是什么?(4)自我鼓励(self-motivated)(5)对同一种事情旳不同认知(dynamic and open for learning):(6)谁是发展旳主体?Who owns the development?2.课程目旳(the objectives of the course)增长一种视角,培养同窗们形成:综合旳视角:多学科交叉全面旳视角:空间和代际平等-个体、农户、社区、国家、国际动态旳视角:专注于发展环境、发展问题和发展构造旳变迁批判旳视角:对主流思想保持苏醒而辨证旳结识(Debates)实践旳视角:强调理论与政策之间旳联系3.阅读书目/references《一般发展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2南方周报、南风窗、环球时报、参照消息、人民日报等等各个国际发展机构旳网页世界银行发展报告、人类发展报告等典型著作:《国富论》、《资本论》、《弱者旳武器》、《国家旳视角》、《Kick off the ladder》核心是:阅读现实,并多参与实践工作;多实践才干多理解理论——对一般人来说,这是必然旳!Learning by Doing4.课程内容 contents of the course一般发展学是对发展理论和实践及发展研究措施进行综述及系统性分析旳一门课程。

第十课贫困与发展

第十课贫困与发展

第10课贫困与发展【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人类贫困以及世界上存在贫富差距的原因。

体会世界性贫困问题给人类带来的生存危机。

了解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认识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认识世界一体化的现实,懂得国际合作在发展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懂得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努力提高参与世界事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育学生的同情心、国际意识,树立国际理解的态度。

【重点难点】国家间过大的贫富差距给人类发展带来的影响,世界性贫困问题所造成的人类生存危机。

了解邓小平有关世界两大主题论述的重要意义,懂得合作与发展对于人类实现幸福的重要意义。

新课讲授导入:图片导入展示一组反映世界性贫困的图片,学生观看图片,体验贫困给人类带来的苦难。

(如“多媒体资源”提供的图片“贫困,世界人民的大敌”)问题:你对贫困有何看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了解贫富差距的存在教学环节一:世界贫富现状参照“教学活动设计”中的“黄金周一日游”开展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世界各国存在着的贫富差距。

参考“教学参考资料”中提供的“世界最富裕的国家:瑞士”“世界最贫穷的国家之一:贫困的塞拉利昂”。

学生根据以上活动,总结发展状况相同国家的共同特点,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现状教学环节二:贫困产生的原因呈现一组反映贫困的照片,让学生观看图片,总结世界性贫困产生的主要原因。

•由于自然环境恶劣而贫困的非洲地区。

•由于战争而贫困的伊拉克。

•印度洋海啸造成灾区人民生活无着落。

问题:导致人类贫困的原因主要有哪些?了解自然灾害、战争、自然环境等是贫困产生的主要原因教学环节三:贫困对世界影响,消除贫困的方法教师:世界贫困人口正遭到饥饿、疾病的威胁,其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受到严峻的挑战。

贫困是使国际局势发生动荡的一个重要因素。

组织学生使用“头脑风暴”法,探讨解决贫困问题的具体措施。

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竞赛活动。

小组内先讨论,然后开展组间比赛,看哪个组列举的办法多且可行。

普通发展学讲义

普通发展学讲义

第一讲:课程概述:启动新旳路程Introduction to the course: a new journey to reset your thinking•有关“发展”有关“学”•发展进程•发展领域•发展研究•发展人•参与式发展•发展反思1.我们还能与你分享什么?开课前旳提示/What we would like to share with you?(1)变化我们旳思维方式(reset our mind)(2)读更多旳书(extending our reading)(3)多关注细节,多思考(more action and more reflections):关注变化,多问为什么?关注不合理旳现象,不同旳现象背后是什么?(4)自我鼓励(self-motivated)(5)对同一种事情旳不同认知(dynamic and open for learning):(6)谁是发展旳主体?Who owns the development?2.课程目旳(the objectives of the course)增长一种视角,培养同窗们形成:综合旳视角:多学科交叉全面旳视角:空间和代际平等-个体、农户、社区、国家、国际动态旳视角:专注于发展环境、发展问题和发展构造旳变迁批判旳视角:对主流思想保持苏醒而辨证旳结识(Debates)实践旳视角:强调理论与政策之间旳联系3.阅读书目/references《一般发展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2南方周报、南风窗、环球时报、参照消息、人民日报等等各个国际发展机构旳网页世界银行发展报告、人类发展报告等典型著作:《国富论》、《资本论》、《弱者旳武器》、《国家旳视角》、《Kick off the ladder》核心是:阅读现实,并多参与实践工作;多实践才干多理解理论——对一般人来说,这是必然旳!Learning by Doing4.课程内容 contents of the course一般发展学是对发展理论和实践及发展研究措施进行综述及系统性分析旳一门课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我国的官方贫困线
.
我国的官方贫困线
.
我国的贫困县
.
• 和贫困线相关的几个概念
– 贫困发生率 是用来计算低于贫困线的人口数量,忽略了贫困密度以及贫
困人口低于贫困线的程度,不考虑与贫困的距离,对收入变化反 应不敏感; Ph=q/N(q贫困线以下人口数,N特定区域总人口)
– 贫困深度指数 有时也被称为贫困缺口,是用来计算贫困人口收入与贫困线
世界银行《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中,贫困则被理解为:“ 穷人生活在没有最基本的行动与选择的自由的境况中,而这种自由是 使他们生活改善理所当然应具备的。通常他们缺少必要的食品和住房 、教育和医疗,以便使他们能过上所有人都向往的那种生活。面对疾 病、经济混乱和自然灾害他们十分脆弱。同时他们经常遭受国家和社 会的不公正对待,在涉及决定他们生活的重大问题上没有发言权”。
.
贫困的内涵
1)收入不足 2)资源不足 3)能力缺乏 4)脆弱性
贫困的特征
1)缺乏性: 贫困直接表现为低收入、缺乏物质 和服务,直接有效需求不足;
2)相对性: 不同社会的贫困标准是不同的; 3)综合性: 贫困不仅体现在物质上,还体现在 权利、能力、社会设置等多方面
.
贫困
定义:贫困是指个人或家庭的基本需
.
例如
.
(三)参与式贫困评价
• 它不倾向于设定一个固定的指标体系,而倾向于采用一 种更开放的、易于贫困人口所接受的方式和指标,来展示 和反映他们亲身体会的真实的贫困的各个方面。
• 参与式贫困评价的的具体操作方法
• 1.评价对象: • 贫困人口和社会边缘人口,如妇女、老人、儿童、少数
民族和不同宗教信仰的人
一 贫困的概念
(一)贫困概念演变 朗特里1899年提出了“如果一个家庭的总收入不足以维持家庭人
口最基本的生存活动要求,那么,这个家庭就基本上陷入了贫困之中” 1979年,汤森提出“所有居民中那些缺乏获得各种食物、参加社
会活动和最起码的生活和社交条件的资源的个人、家庭和群体就是所 谓贫困的”
1981年,阿马蒂亚森看来,贫困意味着贫困人口缺少获取或享有 正常生活的能力,贫困和真正含义是由于贫困人口获取收入的能力受 到剥夺以及机会的丧失,低收入是导致贫困人口获取收入能力丧失的 重要因素,但不是全部因素,疾病、人力资本不足、社会保障系统的 失灵、社会歧视等都是造成人们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
.
(二)参与式贫困指数
• 内涵:选择若干个能够综合反映贫困特征的指标,进 行数据调查、赋值、分配权重,根据特定的计算公式 得到能够说明调查对象贫困程度的数值。
• 重要性:改变了传统贫困测量中自上而下的方式,让 贫困群体自己参与到贫困的测量过程中,贫困群体的 主体性作用得到了尊重和实现。
.
参与式贫困指数的计算步骤:
相对贫困是指个人或家庭所拥有的资源,虽然可以满足其 基本的生活需要,但是不足以使其达到一个社会的平均生 活水平,通常只能维持远远低于平均生活水平的状况。
条件:①确定相对贫困要与其他社会成员比较 ②其是一个动态概念,标准随经济发展变化而变化 ③其反映的是社会不同成员间的差距和不平等 ④其根据一定的价值判断,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一是根据低收入人口的实际食品清单和食品价格,确定
达到人体最低营养标准(即每人每天热量2100大卡) 所需的最低食物支出(即食物贫困线);
二是根据回归方法计算收入正好等于食物贫困线的人口
的非食品支出,把这部分非食品作为非食物贫困线;
三是把食物贫困线和非食物贫困线相加作为绝对贫困标
准。
.
– 1997年重新使用此方法进行了测算,其他年份根据农 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更新。
之间的距离,该指数虽然对贫困人口的收入变化反应敏感,但对 贫困人口数量变化不敏感 Pi=(Pl-Ia)/Pl(Pl为贫困线,Ia为贫困线以下人口的平均收入)
– 森指数 用公式表示为:P=H·[I+(1-I)·G]。 P 是贫困指数,H 表示贫困人口的百分比,G 是贫困人口的
基尼系数,I 是贫困人口收入差距的总和(即贫困人口的收入距贫 困线的差距的总和)除以贫困线
求低于当地最低生活水平标准,缺乏基本的 发展能力和权利,在社会生活中处于被排斥 的边缘状态,在面临风社会现象
.
(二)贫困的类型 1、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 绝对贫困是指个人或家庭缺乏起码的资源、以维持最低的 生活需求,甚至难以生存。
条件:①贫困线位于仅能满足生活的需要 ②贫困者的消费计算和他们的生活模式有严格意义上的规定 ③概念不与社会整体收入发展水平相关,只作客观的衡量比较
– 健康:疾病及其控制、人均寿命、营养、生育观念和 妇女生育保健、医疗与保健门槛(医护人员数量与质 量,医院和诊所的数量、质量与远近,病床数,医疗 与护理费用等);
.
世界银行在《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贫困被认为是“缺少达 到最低生活水准的能力”,这里所谓的“最低生活水准”不仅要考虑家庭 的收入和人均的支出,还要考虑那些属于社会福利的内容,如医疗卫 生、预期寿命、识字能力以及公共货物或共同财产资源的获得情况。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1996年《人类发展报告》中提出了能力贫困 的概念,能力贫困是指缺乏在教育、医疗和营养三个基本的人类发展 方面的能力;1997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将能力贫困概念扩展到人 类贫困,人类贫困是指“人们在寿命、健康、居住、知识、参与、个 人安全和环境等方面的基本条件得不到满足,而限制了人的选择”。
.
(二)贫困的类型
3、根本性贫困、诱发性贫困和意外灾难性贫困
从引发贫困的原因上区分
根本性贫困是指资源短缺引起的贫困。
诱发性贫困是指由一种严重不合理的经济制度引起的,这种 制度使处于社会底层的人口受到剥削;
意外灾难性贫困是指由于一时的自然灾害,如旱灾、水灾等 引发的贫困。
.
(二)贫困的类型
4、初级贫困和次级贫困
– 我国确定农村绝对贫困标准的方法是与国际接轨的, 但根据此方法确定的我国农村绝对贫困标准在国际上 被称为低贫困线,仅仅是指能提供生存必须的衣食等 最基本支出。收入水平在这一标准周围的农户仍难以 解决发展的问题。
– 因此,从2000年开始,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根据国家 扶贫规划需要制定了低收入人口标准,基本方法是在 上述食物贫困线的基础上,按低收入人口生活消费支 出中的60%应是食物支出的比例计算的。
.
(三)贫困研究的不同学派
空想社会主义 古典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 制度经济学 社会学和人类学 发展实践
.
空想社会主义
.
古典经济学
.
发展经济学
.
制度经济学
.
福利经济学
.
社会学和人类学
.
发展实践
.
总结
从古典经济学家使用财富的多寡、发展经济学者使用资本不足、 福利经济学家使用福利缺乏和不足到社会学者和发展实践者从贫 困群体自身以及社会环境等非经济因素来分析和考察贫困产生的 原因
.
• 2.参与式贫困评价的内容
– 经济:家庭财产、收入来源、人均收入、食物安全、 家庭支出;
– 社会/政治:参加选举与被选举、意见表达、社会交往、 组织情况;
– 文化教育:文盲率、人均受教育年限/人均受教育程度、 知识和技能、儿童入学率、入学门槛(包括学费、学 校远近、师资情况和学习设施等)、培训与职业培训 等;
持续性贫困是指个人或家庭无法摆脱或不愿摆脱其贫困地 位的一种情形。
.
(二)贫困的类型
6、公开贫困与隐蔽贫困
从贫困认定和测量的角度来区分
公开贫困是指一种比较容易发现和测定的贫困状况。 隐蔽贫困是指难以发现和测定的贫困状况
.
(二)贫困的类型
7、制度性贫困、区域性贫困与阶层性贫困
对贫困的成因进行区分
制度性(结构性)贫困,是指由于社会制度决定了生活资源在不同地 区、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和个人之间的不平等分配,从而导致了特定 地区、区域、群体或个人处于贫困状态。
道路至少能通机动三轮车的自然村的比例, 以百分比计 全年因病不能从事生产性劳动三个月以上的 女性劳动力占全村女性劳动力的比例 应接受9年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中不能上学的 儿童的比例,以百分比计
.
2.指标权重的确定
第一步:对各类指标的权重进行测定 第二步:对每类指标中的各个指标进行测定
3.指标标准化处理
英国社会学家朗特里提出
初级贫困实际上相当于绝对贫困,不过它更强调贫困的客观 性,也就是生存资源的绝对缺乏。
次级贫困更强调导致贫困的主观因素。朗特里认为次级贫困 是由于不当的消费行为所导致的
.
(二)贫困的类型
5、过渡性贫困与持续性贫困
从贫困状况持续的时间上进行区分
个人或家庭由于意外损失、失业、特定时期内供养人口 过多以及其他因素,都会导致收入的下降或开销的增加, 从而有可能使其生活水平下降,陷于贫困,但是随着相应 条件的改善和风险的消失,个人或家庭又会很快摆脱困境, 过上正常的生活,这种在特定时期内陷于贫困的状况可以 看做是过渡性贫困。
从关注贫困群体的“缺乏”和“不足”到肯定其也同样拥有“资 产”和“能力”,
从宏观的讨论发展中国家的欠发达状态到微观到社区、农户甚至 个体层面观察贫困者的行动,
从以将贫困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到鼓励贫困者参与到研究过程中去
.
二 贫困的测量
主要方法 货币法 指数法 参与式贫困评价法
.
货币法:贫困线法
第七章 贫困与发展
贫困的概念与测量 贫困与发展相关理论 中国农村贫困与发展实践 城市贫困
.
贫困与发展
一组数据
2005年,全球贫困人口数量为14亿(世界银行 ,2008年),占全球总人口的22%左右 2013年,中国贫困人口数量为1.28亿,约占中 国人口的10%
.
一组图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